“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特色

2024-10-24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特色(精选10篇)

1.“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特色 篇一

县XX局党委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积极探索并全力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以深入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及先锋创绩为载体,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工作,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党建。目前局党委在党建系统备案有3个“两新”党组织,共14名党员。各支部已分别选举了党支部班子,确定了党支部办公场所,部分党支部配备了版面和硬件设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稳定扩大覆盖面

1、健全党建动态工作台账。在今年3月底前,局党委派遣机关工作调研队,由带队分管领导与“两新”组织负责人、与“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就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进行交流与沟通,为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对我局两新组织数量、基本情况、党组织组建情况和两新组织党员基本情况等进行调查核实,建立全面、准确、实用的“两新”组织和党员数据库,由党支部和党委分别存档。实行季报和动态管理制度,使数据库能够及时反映出两新组织发展状况,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

2、加强宣传树立党建意识。通过座谈会、微信群宣传、个别谈话等形式,向“两新”组织负责人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县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党组织的有关精神、目的和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消除了党建干涉公司事务、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员工生活的顾虑,并把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干部评先评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不断形成积极支持和参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良好意识。

3、加大帮扶规范组织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局分管领导抓好对分管企业的党建管理工作,并由局党委选派3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协助企业和社会组织做好党组织组建、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将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摆上党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督促“两新”党组织积极完成市县党建任务并主动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努力使党组织正常运转、发挥作用、坚强有力,成为坚实的组织堡垒。

二、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党务工作水平

1、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局党委积极指导下属“两新”党组织,把一批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熟悉党务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推上书记岗位,为开展好基层党务工作打下了坚强的领导基础。积极推行“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行政负责人“一肩挑”的方法,选优配强党组织负责人,为今后开展党建组织工作构建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开展党员干部业务培训。今年以来,局属“两新”党组织党员共参加培训42人次,通过十九大专题辅导报告、专题讲座、观看电教片等形式,切实提高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党员积极参与党员活动的意识。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党建工作机制

1、建立职责履行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两新组织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建立“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费收缴、发展党员等制度,全面规范党组织建设。做到“六有”,即有党员活动室、有挂牌、有党旗党徽、有规章制度并上墙、有设备、有党员学习资料。

2、建立示范导向机制。在“两新”组织设立“党员示范岗”,一方面增强了党员的自豪感与使命感,营造争先创优良好风气,另一面也为其他员工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对推动“两新”组织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采用岗位练兵、党务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使党员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向普通员工辐射。

四、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党员核心作用

1、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培养”活动,着力把业务技术骨干培养成为党员,重点培养35岁以下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一线骨干等优秀人才入党。根据实际情况,每个党支部每年要培养1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1名以上党员。

2、加大“谈心谈话”关爱力度。今年来举办1期党员培训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做好党员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党群结对帮扶活动,为困难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好服务党员工作,坚持党员政治生日、民主评议等制度,坚持做好党员发展过程中的谈话工作。

我局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企业负责人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体现在重经营生产,轻党建工作;个别党支部对党建工作遇到的问题不能积极改进和创新等。 下一步我局“两新”党建工作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发挥党组织“堡垒”的作用。党组织要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党建工作与搞好非公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既要注意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又注意调动工会群团组织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使非公企业经营者切实感受到党建工作对非公企业的好处,从而自觉地接受并支持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

二是加强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切实做好在非公企业中发展党员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渠道和有效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党组织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和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以促进党建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党委党建范文】二

20xx年,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新区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总要讲话及集团党组的相关精神文件,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分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区党支部成立于20xx年1月30日,共有党员4名,(原有5名,李春霞组织关系已转出),其中支部书记1名(兼任支委成员)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强化“四个意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思想素质

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定期召集支委会和党员大会,本年度召开党员大会7次,召开支委会5次、专题党课11次,突出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习,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党组41号及48号文等,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从思想上、认识上提高,并立足岗位,践行到公司生产经营工作中去。

2、深化队伍建设,加强党性锤炼

严格按照支部达标要求完善支部各项制度,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支部的年度学习计划,形成了新区支部的“三单”及行事历,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注重优秀人员的培养和考察,发展新党员1名,进入入党积极分子阶段,根据上级安排,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等,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主题教育、参观“叶剑英故居”,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改进支部党员优良作风。

3、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面对公司的经营压力,新区支部不断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带头按要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企业文化党课等。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四组织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同时将主题党日活动延伸到新区厂园王卡地推现场中去,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实现单场突破200套的王卡发展新纪录,展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机关四支部开展包括厂园支撑、校园营销等结对共建活动,通过结对共建提升支部党建水平,同时与结对共建支部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提升两个支部的共建水平,专项部署“1+N”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活动,4个党员服务17个群众,确定服务群众具体名单、填写服务群众手册、制定服务群众台账等,有效推进“1+N”的执行落地,提升群众满意度;严肃党支部组织生活,强化支委会自身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等,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经营发展优势,为新区分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4、思想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巩固党建工作成果

支部全体党员均参加学习了上级党委组织的廉政教育学习活动,参加了纪律教育暨作风整治月活动的专题学习,全面系统的学习了党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带头查摆思想问题和经营短板,明确攻坚目标,支部建立新区党支部微信群,将支部工作及公开、通报,将微信群变成支部党员沟通和学习的园地。20xx年,新区支部紧跟上级党委步伐,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新高度,以党建统领新区分公司各项经营发展,经过支部全体的党员的努力,在下半年河源联通党建工作考核月均得分均排在前列。展望20xx年支部建设工作思路,新区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导,一是坚持理论先导,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二是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强化工作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以这三个思路开展20xx年支部建设工作。

三、党建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区支部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支部党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够强,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不够,有待进一步深化学习,不断提高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水平,二是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在推进党建工作过程中,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个性化活动少,缺乏开拓创新意识。

四、下一步整改和提升思路

(1)做到党建工作计划落实的规范化。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基层党建工作将严格按照公司党委的要求和支部的全年工作计划落实执行,对每项工作要有记录、有总结,对工作存在的不足要有整改措施,加强党建工作上的闭环。

(2)把以学为促行变成常态。党建工作要做到每月有内容,每月有收获;新区支部微信群开展“每月一学”,将理论学习形成常态;支部各单元之间的学习交流、支部与员工之间的交流要形成常态,结对帮扶,共同提升。同时,强化“三会一课”的理论学习。书记讲党课,党员也可以讲党课。党员学习要有学习心得,要分享服务一线的经验。

(3)凝心聚力,抓党建促发展。新区支部青年员工较多,以党建带工团为引领,强化对工团工作指导,发挥工会、团支部以及关联组织的力量,推动党建工作,致力业务发展。

【党委党建范文】三

20xx年矿运输区党支部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下设支部的积极配合和响应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共建和谐,共创文明的原则,认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抓好党组织基层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自加压力,开拓进取,以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和职工文明程度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党建工作的基层建设。现将运输区党支部20的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配合下,运输区党支部,认真按照 “五好党支部”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党支部在区内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水平。在支部建设中,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下设支部紧密团结在区党组织周围,带动区内干部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立足本职,一心为民,坚持每月政治学习制度和支部例会制度。结合当前形势,用先进的理论思想激励每一位干部、职工,奋发向上,努力工作;用严格的制度约束每一位党员,始终与矿党政思想保持一致,团结协作,增强凝聚力。几年来,党员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以区支部党建为抓手,努力整合区内党建资源

(一)着力抓好区内党支部自身建设。一是抓班子。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就区内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作出决策;二是抓学习。按照创建学习型支部要求,制定了学习计划,坚持每月的政治学习,以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三是抓团结。凡支委之间、党员之间遇有工作分歧或思想矛盾,坚持领导带头做工作,按照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化解矛盾。较好地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自从学习实践活动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区党支部按照矿党委的统一部署,以“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氛围”为主题,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建议,认真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改进思路和措施,形成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并及时召开了民主评议会议,对评议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区会认真研究,充分吸收。我区党支部借助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利契机,紧紧抓住“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氛围”这一发展主线,同心同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团结和带领广大区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三、共建和谐氛围

我们区工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书记,我们区党支部没忘党的优良传统,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了区工作的首位,贯穿于工作始终,做到了、保持经常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达到彼此相互的谅解与支持,增进了信任和团结,事事都能以区工作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让大家轻装上阵,不把矛盾带到工作中,保证了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打算

社会在不断的前进、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大部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目前来看,区支部的发展和上级的要求还不匹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理论的掌握上还不够透彻,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落实不到位,组织活动宣传面不够广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侧重热点,多想办法,踏踏实实做好工作。虽离上级组织的要求和职工满意率还有一段差距,但今后,我们会更好地发扬民主监督,更深地挖掘党员的潜能为党服务;加强与下设单位共驻共建,促进社区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

总之,我区党支部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基本走上了正轨,党支部的工作真正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传达贯彻并执行了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反馈了人情民意。今后,运输区党支部一如继往,始终和党组织保持一致,发扬、“团结、奉献、争优、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再创辉煌。

【党委党建范文】四

xxx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始终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为指导,着眼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注重党员发展质量,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建设。

一、基本情况

xxx党支部现有党员11名。20xx年度递交入党申请书2人,入党积极分子1名,发展党员1名。

二、特色做法

xxx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上认真贯彻“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坚决执行发展党员的工作制度,切实把好党员的质量关。日常加强对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联系、培养、考察,着重加强他们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的学习理解。

(一)突出“早”字建设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为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xxx党支部十分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建设,规范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程序,重点突出一个“早”字,即早发现、早培养、早教育。切实加强日常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积极主动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党员发展工作奠定基础。坚持把教育和培养工作贯穿于发展党员工作的始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从源头上防止吸收不合格对象入党,做到考察不走过场,程序不简化,标准不降低。20xx年以来,xxx党支部按照程序,建立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档案,并为每位入党积极分子制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定期与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谈话。

(二)立足“严”字做好党员发展管理工作

xxx党支部认真贯彻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严格把关,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一是严格程序狠抓规范。xxx党支部立足理论支点,吃透文件精神,仔细学习新的党员发展细则。针对《细则》的新规定、新要求等重点内容进行了学习培训。在落实的过程中,创新工作机制,制定了党员发展的标准化程序,细化规范了发展党员工作的每一步流程,并下发至各党支部严格执行。在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以及发展对象确定前必须经过公示环节,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确保发展党员的入口质量。二是严控数量提升质量。xxx党支部立足当前,坚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真正让发展对象做到从思想上、行动上入党。坚持全面考量,克服主观的臆断。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来全面考量发展对象,不降低标准,以创新方式提高发展的门槛。三是严格规划优化结构。xxx党支部不断优化党组织的结构,为党员队伍输入“新血液”。20xx年8月成立以来,车间党员35岁以下党员占63.6%;女性党员占36%;大专以上占100%。在车间党员结构中,无论是年龄还是学历,都符合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重点的要求,年轻化、高学历也成为公司党员成分构成的显著特点。

(三)落实“制”字履行发展党员程序工作

健全机制,狠抓落实,结合工作实际,xxx党支部制定和完善了发展党员工作制度,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一是民主测评制:对列入近期发展计划的入党积极分子或近期转正的预备党员,进行民主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作为讨论的一项重要依据。二是培养考察制:入党积极分子由党支部指定两名同志作为培养人每季度培养考察一次,并填写培养考察意见,写实时间一般为一年,根据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也可适当延长培养期;预备党员由入党介绍人每季度考察写实,特别是了解该同志入党时存在的不足是否改正,并填写考察意见,党支部书记签署支部意见,考察期一般为一年,考察结果作为预备党员期满转正的重要依据。三是公示制:在党员发展支部大会讨论表决之前,对确定为发展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四是票决制:讨论吸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支部大会在集体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表决,票决结果作为党支部形成决议的依据。

三、存在问题

(一)发展党员业务操作不够熟悉,发展程序不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培养联系人缺乏跟踪考察、发展材料不全和程序紊乱等现象,影响了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

(二)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着标准不高,把关不严等问题。如:对发展的新党员,有的只看一时一事的表现,把“完成任务能听话,不出难题能守法”的好同志作为入党标准;有的搞论资排辈;有的只注重业务能力,忽视了政治素质等,使发展的新党员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四、意见建议

(一)将着眼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抓住源头,着力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进一步拓宽选人育人渠道,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同时要做好正面引导和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发挥老党员的传帮带作用,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变等待入党积极分子自然成熟、自动上门为积极教育启迪,促其尽快成熟。

(二)将着力点放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上。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求坚持用党章规定的标准衡量每一名入党对象。对发展对象要进行全面审查,着重了解其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和入党动机,重点是了解发展对象是否忠实于党的事业,能否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否坚决执行党的决议。同时要严格程序,在考察环节,特别是发展前,要拓宽考察面,对政治表现、思想意识、入党动机、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在评议环节,组织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认真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了解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在政审环节。做到“四个审清”,即对历史问题审清,对在政治问题的表现及态度审清;在公示环节,以张贴公示榜、设立公示意见箱和公示电话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做到不公示不发展,公示发现问题,在没有弄清问题之前不发展。

(三)将关键点放在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上。加强对预备党员的跟踪教育和管理,经常进行警示教育,党组织要经常找预备党员谈话,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帮助克服。要坚持预备党员按季汇报思想制度和考察制度,认真填写《预备党员考察表》,及时掌握预备党员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情况,预备期满时,对照党员标准,进行全面考察;要坚持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有意识地安排预备党员参加一些重大活动,分配适当的社会和群众工作,使预备党员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体验党的生活。

【党委党建范文】五

20xx年,xxx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工作领导思想、工作安排和部署,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围绕公司中心工作,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党组织建设为目标,着力做好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现将支部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支部,共有党员xx名。其中预备党员xx名,占党员总数的4.34%;女党员xx名,占党员总数的47.82%;少数民族党员9名,占党员总数的39.13%;35岁及以下的党员18名,占党员总数的78.26%。共有入党积极分子(包括发展对象)1人。

二、主要工作

(一)以“两学一做”为重点,推进学习型支部建设

1.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每月组织支部所属党员集中学习,把“两学一做”作为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学习与理解。全面准确地把握党的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

(二)以学习教育活动为重点,深化服务型支部建设

1. 20xx年以来,xxx党支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型、责任型、廉洁型机关。将各项要求和责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

2.不断加强xx支部各项业务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加强了后勤服务工作。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办实事,求实效。把每项工作落实到位,不断提升xx支部作风建设和服务的整体水平。

3.丰富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党支部学习日,采取自学、专题辅导、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丰富教育活动形式,并通过举办报告会、上党课、观看宣传片等方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除此之外,结合xx支部各业务口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三)以制度规范为抓手,加强支部组织建设

1.认真贯彻好《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严格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实行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制度,认真履行“一岗双责”。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继续执行党员公开承诺、群众评议和领导点评活动,对群众不满意、领导点评存在的问题要切实抓好整改。对党员的培养吸纳,严格按程序和要求把好入口关。20xx年组织开展115人次的谈心谈话记录。

(四)以作风效能为核心,加强机关廉政建设

1.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强化日常工作管理。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打造党性坚强、作风过硬的机关队伍。

2.加强廉政建设,确保队伍清正廉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破除“四风”之弊。各党员对照“四风”问题,深入查摆作风方面突出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写出对照检查材料。

(五)立足支部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xxx支部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响应并参与电站党委开展的各项活动,在服务中心工作大局中,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xxx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参加20xx年“两学一做”知识竞赛,并在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

2.支部所属两名党员被授予:“集团公司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称号。

3.多名党员同志积极参与公司政研论文评选,并有5名党员同志荣获公司优秀政研成果奖。

4.1名党员在公司商标设计大赛中,荣获设计创意优秀作品奖。

5.20xx年,党员干部选拔任用听取xxx支部书记意见3人次。

三、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年,xxx支部将结合支部建设年活动,以创建“优质、高效、服务型机关”为目标。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发扬成绩,改进不足。始终把服务生产大局作为支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服务中心,创新工作思路。

1.每月召开一次支部生活会,组织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并利用支部生活会召开之际,组织开展主题党课学习,每期指定一名党员作为党课主讲人。

2.每季度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写出考察

意见,年底上报上级党委。

3.全年组织1-2次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的活动)

爬山、参观学习、比赛或支援贫困地区等)。

4.每月按时收取党费,并上缴电站党委。

5.积极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

6.组织支部所属党员开展党员攻关项目。

7.定期组织开展党员谈心谈话,并按照要求做好谈心、

谈话记录。

2.“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特色 篇二

秀洲区位于嘉兴市西北部, 区域面积542平方公里, 地势低平, 河道纵横密布, 水系占区域总面积的16.54%, 属于典型的江南水网平原地区。

为进一步保护江南农村水乡特色, 传承历史文化, 秀洲区开展了“秀洲区特色村落”调查工作, 在规划设计单位和各镇的努力下, 已初步完成调查成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秀洲区江南水乡文化特色村落共44个, 其中王店镇9个 (见图1、图2) , 洪合镇5个, 油车港镇11个, 新塍镇11个, 王江泾镇8个。这些特色村落主要涉及水乡特色村落、百年以上古建筑、古树名木和一些古迹古桥等。根据调查情况来看, 目前秀洲区特色村落主要分为:江南水乡自然风貌型、江南古建筑型、民俗特色型、古树名木型和古街古桥型。

(一) 江南水乡自然风貌型

水乡自然风貌型是嘉兴水网地带平原农村自然沿河布局村落的一种典型布局形式, 主要特点是弯曲的河流, 错落的房屋沿河自然布局, 多空间自由组合, 具有雅丽、秀静之感。

(二) 江南古建筑型

江南古建筑型建筑大多采用穿斗式、抬梁式混合结构, 外墙多用轻薄材料, 具有造型别致、轻巧秀丽的风格, 表现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地域特色及文化特色 (见图3) 。

(三) 民俗特色型

民俗是农村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形成的祭祀、宗教、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一些习俗, 具有地域、传统、生活和动态等特征 (见图4) 。

(四) 古树名木型

散落在村落中的古树见证了村落的兴衰, 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一景 (见图5) 。其中最具典型的要数江南水乡村落。自然弯曲的河流、浓郁的树木, 掩映在葱葱绿树之中的农房, 水中嬉戏的鸭子, 都彰显着典雅而宁静的江南水乡村落的典型特色。

二、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

在特色村落保护方面, 秀洲区还缺乏相关经验和保护措施, 对传统村落保护存在一定的不足和误区,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不少村落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由于河道年久未疏, 特别是工业污染、家庭作坊、农业污染等比较严重, 北部家庭织机集中和上游污水的排放, 已严重影响了村落环境。江南水乡村落最典型的特点是水, 水是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其特色所在, 但目前大多村庄所普遍存在的水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水乡村落的特色。

(二) 农民对特色村落的漠视

由于大多数农民对他们所居住的特色建筑和环境习以为常, 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再加上为了改善居住条件, 拆除、改建、破坏原有特色建筑和环境的现象比较普遍, 特别是新建建筑的风格与江南水乡特点格格不入, 如目前农村中普遍新建的欧式别墅、用地规模限制下的兵营式布局等, 造成了水乡特色的缺失, 所以真正有一定规模和原生态特色的村落已经不多。

(三) 忽视生活原真性的保护

有不少地方为了更好地“保护”特色村落, 盲目地将村落内的居民全部迁出, 只留有部分工作人员, 将民居改为旅游和文娱等设施, 租售给非本地人员去经营。这种做法将会使这些特色村落逐渐失去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也就会失去“生活的真实性”。这种主张目的是为了解决保护与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 却忽视了这种有形村落背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内涵。所以要在这些村落中保留部分居民继续居住和生活, 以维持并发扬它的使用功能, 保持活力, 促进繁荣。

(四) 自身特色不明显, 村落分布较分散

秀洲区的特色村落, 在嘉兴市的其他地方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但带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民俗活动、传统工艺、地方戏曲等却比较少, 暂时还没有特别突出的村落涌现。而且这些特色村落分布较散, 对开发特色村落农家乐、农家游存在一定困难。

(五) 忽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简单化保护

这种极具农村特色的村落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 是一种乡土“人居环境”的延续和保存, 生活在这种人居环境中的居民无疑应成为保护所关注的群体。但不少地方却忽略了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保护也仅停留在概念和口号上, 没有很好地将保护特色村落同提高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紧密联系起来, 只片面强调古建筑、村落形态肌理的保护和旅游开发, 在居住环境改造、日常民宅维修及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投入不足, 造成环境和建筑破损严重。而且农民一般都没意识到这些建筑和环境是具有价值的, 故对其进行大修大改或彻底进行改造、拆旧建新等, 对建筑和环境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六) 没有明确的保护法规和保护机构、人员等

目前特色村落保护呈现多元化状态, 文物部门只负责文物的保护, 规划部门只负责村庄建设规划的审批, 旅游部门只负责旅游的开发利用, 而乡镇、村则把关注点放在如何给农民带来经济收益上。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割据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

农村村落大多规模小、建筑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相应的历史记载, 很难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进行保护, 古村落的保护资金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更何况资金、人员和技术规范都比较缺乏, 这些都给特色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特色村落保护方法探索

特色村落保护主要是保护其特有的村落肌理、历史文化等, 而特色村落肌理往往架构在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基础之上的乡村聚居格局, 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以建筑为主体, 与道路、广场、打谷场等及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空间, 形成了村落整体肌理形态, 具有一定的空间秩序与意象, 是具有一定外部范围和内部结构的系统性整体, 如空间结构、自然植被和水、街巷系统、公共活动中心、宅院建筑等。村落肌理是村落特有的标志, 是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长期浸润和积淀形成的, 与村落的产生和发展相依相存, 休戚相关, 是一部活的村落历史。

因此, 依据调查结果对这些特色村落进行分类梳理, 在保护村落历史遗存、促进村落可持续发展、促进传统文化延续的原则下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

(一) 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要尊重并延续当地的传统文脉和特色, 对当地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景观进行系统完整的保护, 形成连续、完整的景观网络, 要注重景观规划理念和具体发展思路, 选择合理发展模式。

(二) 明确保护目标

1. 分类保护。

根据调查情况进一步梳理, 确定保护等级和具体要求, 注重作为历史村落背景的整体自然环境, 包括周边必要的树、水、田园等要素都应保护, 保护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的价值, 不能只保护物质遗产而忽略非物质遗产。

2. 原真维护。

坚持历史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原真性, 不搞假古董, 任何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行为应遵从可读、可逆的原则。

3. 适度发展。

保护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逐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适当保护与利用历史村镇与历史建筑, 在发展中保护历史村镇的活力。

4. 渐进改造。

大规模的保护开发易因调查不细致深入、发展预测有偏差而导致建设性破坏, 另外, 大规模改造也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所以小规模、分阶段和适时谨慎的渐进式保护开发更具可实现性、实效性。

(三) 保护与开发措施

1. 总体保护策略:

保护、发展、更新、整治、利用。保护对象主要有两方面。 (1) 物质性要素:保护王店作为江南水乡的自然风貌;维护水乡环境特征;保护鱼米之乡的田园风光;保护其村落整体格局、街巷空间环境、历史建筑与构筑物。 (2) 非物质性要素包括:重视文化传统和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风俗 (如剪纸、木浮雕) 。规划将按照不同的保护和控制要求划分为三个层次: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

2. 保护与控制措施:

登记保护的文物建筑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执行;历史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历史风貌, 应对其进行修缮、维修或内部改善;对于历史风貌无严重冲突的一般建筑, 如滨河路吊脚楼、棚屋等传统建筑反映了独特风貌, 完好者应予以保留、整修、改善。保证沿河街界面的传统风貌、连续性与完整性, 保护传统街巷风貌完整性, 保护范围内古树、河岸、埠头、古井、石板街等历史环境要素。江南水乡离不开河流生态景观的组织, 河流是生态的走廊, 景观的轴线, 也是生活的空间, 通过水系景观的整治再现秀洲农村的幽朴风情。

3. 整治措施:

按“修旧如旧”的原则, 整治建筑界面, 保留传统面貌, 表达极强的江南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对现代建筑造型、体量、材料、色彩要求与历史建筑相协调, 达到整体环境的统一;街道铺装以原样恢复为主, 允许局部更新;绿化方面对原有古树进行严格保护, 保护农田种植功能, 农田不允许开辟为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环境整治的目的是更好地体现村镇的历史文化风貌, 充分尊重历史文脉, 梳理并强化历史街区的景观风貌格局, 保护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特色村落保护的实施建议

针对目前“两新建设”中特色村落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依据不足, 资金、人员匮乏, 农民对特色村落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 提出以下具体实施建议。

1.加强法规建设

加强法规建设, 尽快起草制订专门的保护法规。现有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全适合乡土建筑保护, 为便于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 有必要考虑制定适用于乡土建筑保护的专门法规或政策, 并鼓励村民自行设定文化遗产保护的乡规民约, 重点追究因决策失误、玩忽职守而造成文化遗产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乡土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必须逐步纳入到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

2.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群众保护意识

要充分运用各种舆论手段和宣传形式, 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 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览、论坛、讲座等活动, 展示和传播本地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 编入教材, 组织参观学习活动, 激发青少年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3.完善技术规范, 确定保护标准

国家文物局已经组织了国内有关专家和相关省份的文物管理工作者召开专门研讨会, 探索和制定乡土建筑的保护标准问题。经过热烈讨论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已初步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中应予以保护的建筑推荐标准 (初稿) 》。该推荐标准目前尚需进一步征求其他有关部门的意见。在该保护标准正式出台后, 各级政府可据此在自己辖区内进行全面、广泛的乡土建筑调查, 按照标准甄别有价值的乡土建筑加以保护, 以延续地方文化传统, 保持新农村特色。

4.探索土地置换、民居产权的新政策

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土地置换、民居产权转移的新政策。根据各地实际经验, 要解决民居保护与改善居民生活的矛盾, 建设新区、保护老村是较好的方法。通过将新申请宅基地的农民逐步安排到新村, 将老村规划治理后, 采取各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运行机制, 做到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改善了居民生活。相关部门应从政策上鼓励建新不拆旧, 适当放松产权交易, 允许集体或个人购买保护建筑, 真正做到谁使用, 谁维修。文化遗产是人民的, 因而应该让群众成为保护、管理的主体。我们的传统中本来就包含有一种热爱乡土的情感, 应该充分发挥普通群众保护乡土文化的积极性。应该让村民自主保护、管理自己的村子, 而政府有关部门则应给予支持、宣传和帮助, 不是与民争利或者包办代替, 更不能进行纯粹商业性开发。

5.加大保护、维修资金的投入

与城市相比较, 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难度更大, 保护级别差距大、数量众多, 维修任务重, 资金匮乏, 使得许多珍贵文化遗产都已到了岌岌可危、濒临灭绝的地步, 因此要增加保护、维修资金投入, 合理利用民间力量与传统维修工艺, 以便于有技术力量的地方工匠从事维修保护工程, 及时维护文物建筑。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重视人才投资, 给予人才实质性的政策扶持,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科研优势, 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将前人留给我们的珍宝充分地展示给世人。

3.“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特色 篇三

关键词:完善 两新 组织 人才 工作机制 研究

一、什么是“两新组织”

“两新组织”是指对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总成。其中新经济组织包含了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还含有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等多种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我国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组织成为了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同时,新社会组织发展也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完善“两新组织”人才工作机制的方案

2.1 建立完善的制度人才机制

根据我国发展的需要,在“两新组织”人才中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骨干人才数量逐步提升。每年成阶梯式增长。预测算,今后几年“两新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才总量达到专业人才的大多数。而从这个目标来看,“两新组织”人才发展的任务是需要积累的。从政府角度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一条套整的,有效率的机制培养任务。尤其是在加强“两新组织”人才队伍的保障工作情况中,使得党和政府各阶层都受到重视。在组织中有人给使,有事给办,培养经费充足。在人才引进中,有这符合我们需要的配套方法,对于外来的配偶及家属在各方面给与保障。在建立“两新”人才队伍培养中,解决培养方式、内容、机构等都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完善的。在引进人才后,也要做到政府支持,单位用人,人才队伍不断建设的互联方式。提升与用人单位的密切沟通,对于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提升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2.2从企业的立足点招聘可需人才

为了招聘到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我们要从全国各地招聘符合需求的人才。根据企业提出的各种条件联合政府,只要符合原则都可以招聘。而且再找来以后,还需要经过配需和学习,然后与公司签订劳动关系就业。在培训中,企业要与人才常进行沟通,人才现身说法,并参与制定自己今后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更好的是人才安心留下发展。

2.3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在人才中的领导作用

在一般的企业中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两新组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两新组织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为新引进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两新组织”也可以更好地为人才考虑周全,这样可以使得人才更安心的工作。也将“两新组织”人才团结凝聚在一起,很好的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公司与从业者的关系。平时也可以根据需求制定实施很多惠民政策,为推进“两新组织”人才计划提供坚强后盾保障。

2.4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两新组织”人才队伍新思路

近年来,对于“两新组织”人才工作的机制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非常快的,因此我们联合多个部门,打算对于人才队伍的组建的工作的思想进行学习和更新。自近几年加大了对经济社会建设,许多城市加大了对于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更多了非公有制企业入驻。所以,对于人才的要求日益竞争激烈。不同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但是这些企业的入住对于“两新组织”人才队伍注入新鲜的活力。在人才了解了企业的工作后,等到都熟悉后就可以利用适当的机会派到外国学习先进的经验,从而带回到企业,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两新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企业建设而言是一个组织,但是为了改变企业的传统思想,党组织转变思想是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才能真正的留住人才。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重视,那么只是纸上谈兵,是留不住人才的。所以对于“两新组织”的,尤其是人才队伍的建设要特别注重思想性的宣传。通过多种方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参观、考察等,从根本上转变非公有制企业的传统思想,而采取新的“用人”思想。在“两新组织”中还要对于工作人员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思想,鼓励和支持“两新组织”从业人员通过企业进党组织,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拥有专业的自身技能。在企业一线要帮助扶持适用人才,结合企业自身等多种特点,向外多多宣传,组织推荐,吸引更多的外来企业和人才。

2.5加大对于经济力度的转变

加大对于非公企业经济的力度,引进高科技技术、吸引高层次尖端人才。在社会中灌输“加速转型、提速发展”的理念。宣传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而人才又是不可缺少的资源。在非公企业转型,高科技项目对于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我们既要从我国国情紧密结合出发,又要支持非公企业向高技术型企业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其中“两新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对于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都是一个良机,为了顾全大局,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增加企业技术含金量,提升企业高新项目的质量和数量,增加非公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使得企业不断壮大,为我国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源泉。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也少不了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只有转变经济制度,才能加速发展企业,使得企业更加快速发展,为自身不断创造效益,提升企业含金量,使得人才不愿意离开企业。

三、 人才培养机制是企业发展的推力

企业可以通过岗位一线来锻炼人才,保证企业竞争力。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到教育培养每一个人,使得人才源源不断。“两新组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3.1建立企业文化教育,提升企业对于新兴人才的需求

企业的文化教育都使企業通过自身发展,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逐步建立来的自己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要想产院的发展下去,建立自己的文化机制,通过人文主义来选择和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两新”人才是在企业自身文化建立的基础上,新产生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是符合国家、党政干部的一条新模式培养舞台,为我们的年轻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平台,是企业发展又一条重要的道路选择。因此,合理的为培养人才开辟出一条道路,使得企业在人才的选择上更有宽泛的选择,培养自己真正需要的人才,不浪费资源,合理配置企业资金。

3.2培养企业青年的学习渠道,提高青年人才的综合管理水平

“两新组织”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来对员工进行培训。不定期的还会进行专项的素质培训。对于新来员工是要开展入职培训的,使得员工了解我们企业,彼此加强合作。派遣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对于新员工进行开展带教,更加切合实际的加强员工的归属感,从而大大的提升员工的工作实践能力。

对于岗位调动,企业也要进行轮转,这样才能在各方面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员工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结合自己的需求,钻研专业技术知识,使得自己的管理水平迅速提升。

3.3锻炼青年人才的业务技术水平

“两新组织”应积极为员工提供基层一线的成长舞台,使得他们在一线舞台上锻炼。而且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这些逐步通过培养起来的青年人才已经在各种工作环境中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逐步成为了公司企业的管理层和中流砥柱。所以,通过职业规划而培养起来的青年人才不仅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动力,也在他们的工作中奉献了自己的才华,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观,使得自己不断的成长。

3.4新时期“两新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

“两新组织”在诸多方面有别于国企和事业单位,因此,在人才招聘、留用和培养模式上都必须有所创新。尤其是在培养和留住人才上要与时俱进,人才结构应该是分层次的,多样性的培养模式符合企业的发展根本利益。两新人才是符合我们当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只有更多的去培养我们企业需要的人才,通过多种方法,通过多种活动,真真正正去培养人才,来不断为我们的企业提供新鲜血液。

3.5依靠和加强地方党委对“两新组织”的领导和关怀

地方党委对“两新组织”来说就是娘家,娘家可以利用其整合优势,领引“两新组织”,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因为他们受限、信息、人员和场地条件的制约,不具备开展一些活动,比如举行各种活动,体育比赛,才艺展示,厨艺PK和相亲类活动等等。这些都使企业的员工有归属感,有家的感觉,建立我们的人文关怀和企业文化。

四、结论

为了完善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和竞争机制。“两新组织”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只有不断建立完整的人才配套机制,才能更好的吸引人才。政府和企业也要建立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在人才培养政策上给予“两新组织”待遇。在制定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完善的配套管理办法,对外来人才的亲属给予相应的照顾。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安心的在这里工作。但是,我们还是有问题要面对。例如,“两新组织”人才队伍培养制度的制定,解决怎样能够继续吸引人才、培养人才。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人才机构和措施,为企业今后发展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俗话说,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育离不开党组织。要发挥“两新组织”党政工作的凸顯作用,必须要联系一线,要在实现覆盖在一线的基础上,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把真正的人才留住,树立起“党管人才”工作模式,将骨干培养成优秀的党员,为党和人民尽一份自己的能力。而且在创先争优、岗位立功等多种活动中,使得我们的员工可以积极去参与,调动他们的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党员都成为企业和党组织的模范。在不断的历练中,使青年人才为“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恒平,雷卫平.《人才学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2]周建强.《非洲非公企业人才工作探讨》.《温州职业级学报》.2010年第二期.

[3]张励.《上海构筑人才高地工作的成效及思考》.《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9期.

[4]于春荣.试论实施新时期党管人才战略[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总结 篇四

工作总结

大荆镇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今年建立“两新组织”党支部3个,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6名,发展预备党员8名,党支部班子配备齐全,发挥作用明显。

一、高度重视企业党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根据基层组织建设年有关部署,对全镇“两新”组织党支部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分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进行了分类定级,对比较后进的党支部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同时对已建立的“两新组织”党支部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注重阵地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使“两新组织”活动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并在“两新组织”中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二、扎实建组织,稳步扩覆盖

1、深入摸底,了解情况。深入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调查摸底,摸清全镇259家企业的有关情况,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业主态度、员工情况、党员思想等方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明确了组建党支部的非公有制企业。

2、加大宣传,消除顾虑。利用发放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县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党组织的有关精神、目的和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消除了部分企业主认为党建干涉公司事务、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员工生活的顾虑,为党组织的组建工作扫清了障碍。

3、严格把关,规范组建。镇党委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协助企业做好党组织组建、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按照要求组建党组织并开展活动;对党员人数达不到3名的,镇党委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到企业,具体负责组建工作。不断整合资源,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做到党组织单独组建与联合组建两手抓,两不误。

通过不断努力,在原有的 “两新”组织的基础上,新建3个新的“两新组织”党支部,并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努力使新建立的党组织正常运转、发挥作用、坚强有力。

我镇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企业老板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体现在重经营生产,轻党建工作;个别党支部活动与生产经营结合的不紧密,对支部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积极改进和创新等。2012年大荆镇“两新”党建工作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明确党建工作目标。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对不够条件的创造条件组建,确保全镇两新组织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二是强化已建党组织的作用。各个党组织要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支持和促进非公企业经营发展上来,提倡“服务型”工作。在工作方法上,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搞好非公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既要注意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又注意调动工会群团组织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使非公企业经营者切实感爱到党建工作对非公企业的好处,从而自觉地接受并支持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

三是建示范,推动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高。进一步加大“两新”组织党建规范化建设,努力做到“创建一个、过硬一个”,达到“巩固一个、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使各党组织学有榜样、比有对象、赶有目标。

四是加强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切实做好在非公企业中发展党员工作。

5.“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篇五

全市组织部长会议指出,组织系统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大力实施党建质量过硬行动,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效。xxx经开区是xxx工业发展“主战场”,党群工作部作为实施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上高站位、强本领、抓落实,着力推动“两新”组织党建从“有形”向“有效”覆盖迈进,为xxx经开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钉紧“基础桩”,以“水滴石穿”的恒劲抓落实,持续巩固提升“两个覆盖”。

“两新”组织是巩固提升基层党组织“两个覆盖”的重点所在,切实提高“两个覆盖”质量,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任务。组织“大走访大调研”行动,全面排查摸底、摸清情况,稳“存量”,进一步巩固现有单建党组织“两个覆盖”成果,防止活动不正常变“散”、作用不发挥变“瘫”、党员人数减少被“撤”;扩“增量”,对现有联合党支部覆盖的“两新”组织孵化成熟、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及时组建,推动应建尽建。消除“两个覆盖”工作“盲区”,成立了“小个专”综合党委,进一步推动实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完善结对共建制度,调整全区兼职党建指导员现有组建办法,对兼职党建指导员完成调整,进一步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围绕“定位、职责”发挥作用。

二、传播“好声音”,以“借力打力”的巧劲抓落实,深入推进党建品牌建设。

结合全区“两新”组织实际,勾勒新路径,拓宽新思路,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是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方法,注重分产业、分层次培育一批党建强、发展好、立得住的“两新”组织,今年再打造8个党建示范点。积极推行“三培养”,即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在原有“三个六”“五个突破口”等党建经验做法基础上,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树立“两新”党建新品牌,不断提升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三、用好“工具箱”,以“迎难而上”的拼劲抓落实,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配备2名专职党务干部具体负责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落实,以选好用好7名专职党建指导员为“突破口”,强化重培养、建机制、强保障等措施,进一步解决“两新”组织党建“不会抓、不愿抓、抓不好”的问题。制定《xxx经济技术开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兼职党建指导员管理办法》,压实312名兼职党建指导员工作责任,进一步解决“两新”党建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每年分时段、分批次举办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兼职党建指导员集中轮训,坚持把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好的党员选配到“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同时,通过组织内向交流、外部学习等方式不断增强业主认同感,引导业主重视党建工作、配强党务工作队伍,全区目前共有29名非公经济人士担任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共有企业主党员42名,32名企业主递交入党申请书。

四、增强“硬核力”,以“燕子垒窝”的韧劲抓落实,不断激发党员内生动力。

着力抓好“三个维度”锤炼“两新”组织党员党性修养,以理论学习为基础筑牢党员思想根基,加强培育,抓好“两新”组织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制度,组织做到党员全员轮训工作全覆盖。以喜迎二十大为契机增强党员凝聚力和向心力,丰富党性教育活动形式,常态化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度机关结对共建活动,坚持每月组织联合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以实践活动为平台激发党员创先争优意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设“党员示范岗”“党员攻关组”等活动载体,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金点子”、志愿者服务企业生产等活动,促进党建工作同经营发展同频共振。同时,深入挖掘一批党建融合发展、党员先锋模范等特色典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总结好经验、好做法。

五、细耕“责任田”,以“抓铁留痕”的狠劲抓落实,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

以上率下,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以上“两新”组织党组织,每个季度到联系点调研调度党建工作一次以上。抓在日常,坚持把事前指导要求与事后考核相结合,加大对专、兼职党建指导员“两新”党组织书记日常工作指导检查力度,不断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压实责任,制定《xxx经开区“两新”工委委员单位及其他行业主管单位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试行)》,建立区“两新”党工委委员单位及其他行业单位半年书面报告制度。严在经常,完善“季度一督查、全年一考核”工作机制,每季度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及兼职党建指导员结对工作情况进行一督导一通报;每年年终一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兼职党建指导员选派单位年终党建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作为所在单位评选党的建设“奔牛奖”“蜗牛奖”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作为兼职党建指导员个人考核、个人评先的重要内容。全力保障,每个“两新”单建党支部区“两新”党工委保障不少于5000元党建工作经费,结对共建单位保障不少于3000元结对工作经费;区“两新”党工委保障每个联合党支部不少于3000元,并为“两新”组织党组织每名党员下拨200元活动经费。结合四个季度督查、考核情况,按照“好、较好、一般、差”占比确定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300-500元/月的党组织书记工作津贴。

6.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总结报告 篇六

一、创新方法抓组建

一是深入调研、广泛宣传,为在“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打下思想基础。从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经济开放开发区、街道办事处和所在乡镇党委抽调党务工作者,组成多个调研组,深入到全市115家非公有制企业和11家新社会组织进行“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专项调研。调研组分别与企业主和新社会组织负责人、与“两新”组织中的党员、与广大从业人员就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统一了“两新”组织负责人及其员工的思想,取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可,为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创建灵活多样的组建方式,为在“两新”组织建立党团组织创造了条件。按照“有利于上级党组织管理、有利于‘两新’ 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正常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活动”的原则,理顺隶属关系,明确“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工作思路,创建由隶属管理单位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和“有条件的单独组建,暂不具备条件的联合组建”的方式,灵活组建党组织。经3年的努力,在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19家非公有制企业和5家新社会组织,单独组建了党组织;对不足3名党员的3家非公有制企业和6家新社会组织,根据行业特点和隶属关系,组建了联合党组织;对没有党员的24个“两新”组织全部组建了团、工、妇组织,为党组织的组建营造了氛围 、提供了基础,切实做到了应建尽建,实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100%的目的。

三是强化督导,明确责任,有效推动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落实。建立了市乡两级党委成员“三联三包”制。即市乡两级党委成员每人联系1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联系1家新社会组织、联系1家“两新”组织党团组织组建工作,包所联系的“两新”组织的党组织阵地建设、包指导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包协调服务好“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全市有33名党员市级领导每人联系了1家“两新”组织,通过联点监督指导,有效推进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落实。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制。从各部门抽调29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懂经济、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并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选派了13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员,指导帮助“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和学习实践活动,对“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和学习实践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立了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对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行定期集中督查,并将督查情况通报全市,有效推进了工作落实。

四是抓好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支部书记,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xx市在征询业主意见的基础上,采取外聘、内选、下派等方式,把一批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熟悉党务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推上党组织书记岗位,为正常开展支部工作打下了坚强的领导基础。大力推行“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行政负责人“一肩挑”和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办法,选优配强党组织和企业行政班子成员,为今后正常开展党团组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创新机制强管理。

一是健全管理体制。建立了由组织、统战、司法、民政、财政、地税、国税、工商、工商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健全了党团组织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指导“两新”组织党团组织正常开展各项工作。

二是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市委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市工商联直属会员单位党委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乡镇党委具体落实的工作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同时,结合乡镇党委书记“双向述职”制度 的推广,将乡镇党委抓“两新”组织责任制的情况一并纳入到述职内容,从而进一步落实了乡镇党委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 三是完善经费保障制度。认真落实湘组〔)81 号文件,实行“两新”组织党员缴纳的党费全额返还制度,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建经费税前列支制度,采取“党费拨一点、财政补一点、社会筹一点、隶属管理单位支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解决经费。制定了“两新”组织党建经费预算报告编制制度,要求各“两新”组织党组织每年编制经费预算报告,严格按预算执行到位,确保正常运转。

三、创新载体增活力

一是创新培训方式 ,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大力实施“双培”工程,并把“两新”组织党员干部培训工作纳入了党员干部培训总体规划。近两年来,共将51名优秀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生产骨干和技术能手培养发展成为党员,将69名党员培养成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生产骨干和技术能手,培训“两新”组织党员干部214人次,有效提高了党员素质,党员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员工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为“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是创新争先创优方式,激发内在动力。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结合“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 ,在全市“两新”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了“党员示范岗”和“三比三争”等活动,起到了激发党员内在动力、促进“两新”组织发展的作用。全市共在“两新”组织设立“党员示范岗”84个。“党员示范岗”的设立,一方面增强了党员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另一面也为其他员工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对推动“两新”组织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郴州斯美特将公司10名党员全部安排到“党员示范岗”挂牌上岗后,党员们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积极为员工谋取利益,员工们主动向党员看齐,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生产效益明显提高,20xx年公司产值同比增长15%,上缴税收增加20%,二期工程又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在“两新”组织中开展“比形象、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比境界、争当开明业主,比作用、争当先进基层党组织”为内容的“三比三争”活动,推动了党组织和企业共同发展。如丰越有色金属冶炼有限公司党组织,把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放在首位,将党小组建在生产线上,并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了“党小组创效先锋”活动,把争当先进党组织与促进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能,促进了企业发展。

7.“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特色 篇七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上海“两新”组织的蓬勃发展,“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在不断创新中得到有效加强,“两新”组织的反腐倡廉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并有序、有力加以推进。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在努力实现“三有五到位”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创造性设计并实施“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365”工作法,对全面推进“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365”工作法;“两新”组织;反腐倡廉;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4-0055-03

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精神和要求,积极探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的“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工作,巩固党在基层特别是“新领域”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促进“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在有效开展以“有组织、有场所、有经费”和“标牌到位、设施到位、人员到位、制度到位、资料到位”为主要内容的“三有五到位”系统建设的基础上,于2015年初在全区“两新”组织中创设并运用反腐倡廉建设“365”工作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对全面推进“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一、“365”工作法:

“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路径创新与总体架构

近些年来,上海闵行区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社会建设工作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区委的领导下,从“两新”组织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取得诸多实践和创新成果。与此同时,闵行区社建委、社建委纪检部门也充分认识到,闵行区全面推进“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工作推进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和政治认同有所缺位。部分“两新”组织业主和党组织负责人,对在“两新”组织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缺乏思想认识和政治认同,认为反腐倡廉是“体制内”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的事情,“两新”组织属于“体制外”单位,对纪检监督工作持不欢迎、不支持、不配合态度,消极对待建立纪检组织,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工作部署和实践推进有所缺乏。各街镇和有关职能机构开展“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平衡,部分街镇及有关机构尚未将“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实践推进方面缺乏制度、计划、措施、载体和抓手,工作力度和建设投入不足。三是纪检干部和工作队伍有所缺失。“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和纪检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兼职,其主要精力往往集中在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上,纪检工作队伍的政治性、专业性、规范性和工作经验有所缺失。虽然上级部门有针对性地组织了一些纪检业务培训,但纪检干部业务能力相对工作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闵行区委在开展“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工作中着力于“三早”即早探索、早启动、早破题,以纪检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在全区925家规模以上“两新”党组织中全部建立了纪检组织,实现全覆盖。并于2015年初制定实施《闵行区社建委关于建立“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365”工作法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365”工作法,即搭建3个平台、建设6种活动载体、推进5项工作机制。这一工作法旨在通过上下联动、左右联盟、纵横贯通、资源整合、“3”“6”“5”之间互动互进等方式共同推进“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指导服务基层党组织和“两新”组织切实履行纪检监督职能,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

“365”工作法中的“3”指搭建3个平台:一是区级平台。充分考虑“两新”组织的特点,加强与公检法司和民政、市场监督局等政府部门,以及工会、工商联、企业联合会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沟通联系,协调整合组织优势和社会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将引导监督工作寓于日常的政府管理服务、培训座谈和联系沟通等工作之中,帮助和指导“两新”组织加强自身反腐倡廉建设。二是街镇(工业区)平台。切实把“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各街镇、工业区反腐倡廉建设总体部署。加强对党建基础较好的规模以上“两新”组织的指导,着力塑造一批“两新”组织反腐倡廉示范单位。针对不同类型“两新”组织进行分类指导,形成各类可参照的工作案例,适时予以总结推广,切实推进本区域“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三是“两新”组织平台。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反腐倡廉示范单位的作用,坚持以点带面,加强典型引领。举办“两新”组织廉洁建设沙龙活动,分享工作经验,提升“两新”组织纪检负责人业务能力;邀请有关执法部门、律师、办案人员等以案说法,以案释纪,为企业代表和纪检负责人了解党员应遵守的党纪党规、企业经营活动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有关廉政规定提供咨询服务。

“365”工作法中的“6”指建设6种活动载体:一是集中宣讲。邀请市“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宣讲团专家主讲,在全区“两新”组织中广泛宣传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二是反腐倡廉大家谈。依托莘庄工业区“亨特讲坛”等活动载体,组织“两新”组织出资者、经营管理者、党组织负责人、党员和专家学者开展“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大家谈,引导企业出资者和广大党员群众了解、支持和参与纪检组织建设,为企业开展纪检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三是“廉”文化进企业。借助各街镇、工业区“廉”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剪纸进企业,巧手展廉情”、“以书载廉扬清风,企社携手塑亮点”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两新”组织成员爱岗敬业、廉洁从业的意识。四是创“示范(联系)”点。加强对“两新”组织廉洁文化示范点和非公有制企业廉洁建设联系点的指导培育,按照创建标准,联系指导申报单位切实推进创建工作,确保示范(联系)点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五是建协同项目。开展“365”工作法协同项目申报工作,结合年度工作重点与相关街镇、工业区、民办教育党委确定重点协同项目和培育项目,以项目化推动的形式,积极探索在“两新”组织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六是推品牌特色。以“示范(联系)点”为重点,明确示范型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作为品牌项目进行培育扶持,促进企业和新社会组织树立廉洁文化建设品牌,努力实现“一点一特色”、“一企业一品牌”工作目标。

“365”工作法中的“5”指构建5项工作机制:一是“保廉”组织机制。党委建制的“两新”组织建立纪委,党总支、党支部建制的“两新”组织建立纪检小组或配备纪检委员,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同步开展纪检工作。加强“两新”组织纪检人员的教育培训,对新任纪检组织负责人进行任职培训,提高纪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二是“固廉”立制机制。建立健全“两新”组织《纪检组织设置审批流程图》、《纪检工作业务手册》和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党务(厂务)公开、廉洁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制度,加强“两新”组织反腐倡廉规范化建设。同时,“两新”组织通过建立《企业管理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规范》、《廉洁从业承诺制度》、《礼金礼品上交制度》等制度,提升从业人员依法、诚信、廉洁意识。三是“倡廉”教育机制。加大“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宣传教育力度,开辟宣传阵地,创新宣传形式,制作符合“两新”组织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廉洁文化宣传资料,运用各类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洁从业教育活动。四是“督廉”防控机制。协助企业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健全由纪检、审计、法律、工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格局,堵塞监管漏洞,防控管理风险。及时总结反腐倡廉建设先进单位推进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经验,成功推广,带动一批。五是“促廉”联动机制。建立街镇、工业区“两新”组织廉洁建设联动机制,全区13个街镇、工业区分成4个片组,明确每个片组召集人,定期开展交流互动和联合开展廉洁文化主题活动,加强合作和经验分享,提升闵行区“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整体水平。

二、“365”工作法推进

“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成效

(一)全面提高了“两新”组织对于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认同和行动自觉。“365”工作法涵括了中共中央、中纪委及各级党委、纪委和上海市社工委对加强“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工作的主要精神和重点任务,创造性地借鉴了上海乃至全国“两新”组织党建及反腐倡廉建设的经验做法,贴近“两新”组织实际,在推进“两新”组织党建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得到“两新”组织的普遍认同。围绕“365”工作法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让企业出资人和广大党员群众有效强化了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认同和行动自觉,为进一步开展“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夯实了思想基础。

(二)有效健全了系统联动和长效运行的工作机制。推进“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工作,仅靠社建委一方之力是不够的。“365”工作法通过建“3个平台”、建协同项目和联动机制,切实加强资源整合、协同推进,形成了齐抓共管和长效运行的工作机制。目前,闵行区已在“3个平台”的基础上,搭建了“两新”组织反腐倡廉服务交流、宣传教育和示范展示平台;以项目化推动的形式,将“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抓实、抓细、抓准;以上下联动的机制,将落实“党建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发挥“两新”组织的主体性、自觉性结合起来,保障了工作的成效。

(三)有力增强了对“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纪检自身建设。针对“两新”组织类型、规模、特点和纪检工作基础,充分尊重“两新”组织的主体地位,以支持、保护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作为纪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闵行区委坚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在“365”工作法实施过程中,真正发挥纪检组织教育、监督、检查、保障职能,坚持将反腐倡廉建设与“两新”组织各项党建工作相结合、与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建设相结合、与企业生产经营和岗位管理相结合,通过指导企业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把纪检监督工作融入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和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牢固构筑“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防火墙”和“安全网”。

三、“365”工作法推进

“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启示意义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党建引领。“365”工作法的实施是在区委的领导下,充分依靠街镇、工业区及“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目前,闵行区2015年度“365”工作法8个重点协同项目、6个培育协同项目,分别从主题活动类(分为廉文化进企业、创示范或联系点)、工作机制类(分为“保廉”组织机制、“固廉”立制机制、“倡廉”教育机制、“督廉”防控机制)等两大类分类、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责任单位每月报送工作推进表报告工作具体推进进展情况,同时接受检查督促和评估考核),取得了明显成效和社会辐射效应。其中一个最为根本的经验和要义就是各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功能,党的领导和党建引领是“365”工作法成功的根本保证。

(二)坚持把准“社会责任”和“健康发展”两个着力点。“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365”工作法一方面旨在落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另一方面坚持立足于“两新”组织自身的社会责任建设和企业的健康发展,重点确保非公企业切实履行党建责任、经营责任、员工责任、政府责任、社区责任和生态责任,保障非公企业努力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防止非公企业发展误入歧途、偏离轨道。坚持把准“社会责任”和“健康发展”两个着力点是“365”工作法的基本原则。

(三)坚持文化养廉和制度治廉相结合。闵行区社建委通过携手莘庄工业区举办“风清‘两新大家谈”活动、首批创建12个“两新”组织廉洁文化示范点等途径,将“廉”文化作为“两新”组织的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明显提升了“两新人”的廉洁认知、廉洁意识和廉洁修养。除了加强“两新”组织廉洁文化建设,着力从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上对“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进行检查评估,既查看制度台账,又检验制度执行力。坚持文化养廉和制度治廉相结合是推进“365”工作法的重要途径。

(四)坚持典型示范和全面推进两手抓。闵行区社建委一方面创建了典型创建和典型“引路”机制,及时总结“两新”组织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广泛深入“两新”组织调查研究,加强对“两新”组织纪检组织组建和履职情况的指导评估,“点面结合”,全面推动“两新”组织纪检工作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开展。坚持典型示范和全面推进两手抓是实施“365”工作法的主要方法。

作者陈荣武系上海市委党校第四分校综合教研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顾晖系上海闵行区社建委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钱慧卿系闵行区社建委纪委副书记

8.广西“两新”组织党建立新规 篇八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印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力构建主体明晰、责任明确、有机衔接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明确责任主体。按照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分片兜底原则,推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两新”组织党工委统筹负责,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党委)齐抓共管,园区、乡镇街道党(工)委直接负责,“两新”组织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的工作格局。

细分责任事项。各设区市、县(市、区)党委责任事项包括定期研究谋划“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重要内容等。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两新”组织党工委责任事项包括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协同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制度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工作督导,推进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等。各级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党委)要切实履行行业管理和行业党建双重职责,把“两新”组织党建

工作融入改革发展、业务监管全过程各方面。园区、乡镇街道党(工)委要切实履行对属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职责,着力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支持“两新”组织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群众。“两新”组织党组织要围绕党章赋予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和“两新”组织改革发展、生产运营开展工作。

9.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篇九

(2013年3月12日)

百日攻坚行动期间,针对三乡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组织设置难、规范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镇党委高度重视,以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主线,以创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为目标,务实创新、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目前,我镇共有两新组织党组织268个,其中单独组建242个,联合组建26个,覆盖两新组织836个,有两新组织党员1192人,党的组织和工作实现全覆盖。

一、对百日攻坚回头看的意见建议

为巩固百日攻坚行动取得的成果,切实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扎实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回头看活动,提出如下建议:一要建立健全百日攻坚行动期间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台账及数据库,做到“五清”,即企业经营状况清、职工人数清、组织设置清、党员数量清、业主身份清,并实施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底数清、数据实、情况明。二要加强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党建指导员管理办法,继续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工作。三要以“回头看”活动为契机,查找梳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辖区单位党建联动机制、党内关怀机制、党员积分服务工作等,利用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平台、宣传栏和简报等多种渠道,及时公开两新党建工作政策法规、工作制度以及服务群众等情况,逐步形成党务公开工 作的长效机制。

二、对举办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的意见建议 培训班要以切合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际,紧扣学员需求为目标,在课程安排上,要深入解读党章对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定位,重点解读市委近期新出台的有关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政策文件,专门解读党费收缴、组织关系转接、发展党员程序、流动党员管理等相关党务知识。要编印授课教材、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百日攻坚行动回头看”有关文件以及党务工作有关知识等资料,印发到每一位学员,方便学习,提高学习质量。要加大培训力度,创新活动方式方法,提高各级党务工作者认识和能力。组织一些上层次、有规模的教育培训、参观学习等活动,既培训党务知识,也讲授经营管理等业务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各级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又红又专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三、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在作用发挥方面的经验做法

三乡镇党委不断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对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体现五大成效:

(一)发挥模范作用,党员成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骨干。企业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承担重要工作,在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冲锋在前,得到了企业主的重用和提拔。如曼秀雷敦药业有限公司、金胜铝业、孟昌摄影器材制造厂等党支部书记均是企业技术骨干。宝元鞋厂专职消防队8名党员组成了“共产党员突击队”。“共产党员突出队”成立后,宝元制鞋厂专职消防队的整体战斗力越来越强,服务领域越来越广,街头巷尾、厂内厂外,事关消防安全的地方,就 是“共产党员突击队”的阵地。

(二)解决企业困难,党支部成了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党支部积极发挥沟通政企关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从而赢得了企业主的信赖和认可。如宝元鞋厂党支部建立首个两新组织党员教育基地,通过增添视频、影象等软、硬件设施,在展示鞋文化和鞋产品的过程中注入两新党建元素,生动诠释了“党建就是生产力”的先进理念,进一步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三)积极建言献策,党支部成了企业发展的润滑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金湾工业园联合党支部广泛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200余条,先后在268省道西山桥路口修建路灯、整改105国道园区出入口、增设园区内厂企指示牌,帮助园区企业职工20多名子女通过积分入读公办学校等等,累计为群众和社会做好事、实事300多件。这样,党组织的凝聚力就强了,在员工群众中的亲和力就高了。

(四)开展关爱行动,党支部成了企业员工的贴心人。注重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关爱企业员工,积极为企业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如宝元鞋厂党支部,针对工厂人员多、结构复杂、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和各种心理问题的情况,成立“生活辅导室”,邀请党支部党员任“生活辅导员”,为厂内特殊群体和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通过设立心理辅导热线和生活辅导信箱,生活辅导员接待来访、来电和来信,解决了厂内突发事件和员工心理问题。

(五)促进园区建设,党支部成了建设和谐企业的主力军。积极探索“园区党建”新模式,成立金湾工业园区联合党支部,党支部重视与 镇各部门的联系互动,积极与流管办、教育、工商、人社、国土等部门协调,为园区内非公企业解决用工、厂房用地、工商登记等各类问题,有效缓解了入园企业的燃眉之急,帮助职工开设电工、电脑、焊工、厨师等技能培训班,开展技能竞赛活动。镇委书记亲自从书记工作经费中拿出一定资金作为员工技能提升的奖金。这样,员工就有归属感,企业与员工就更和谐了。通过抓党建带动,金湾工业园区效益也日益凸显。据初步统计,工业园区工业产值突破8亿,同比增长21.3%,高于全镇平均水平五个百分点,其中飞鹰企业产值达6千多万,企业专利增长到30项。在园区党支部的帮助和协调下,已培养发展规模企业2家,吸引了汽车维修设备、机械设备制造、电子、制衣、塑料制品、物流、模具注塑等企业进驻。在企业成立镇级首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企业实施科技项目奖励。

下面,谈谈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

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同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部分两新组织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心存疑虑,担心党的活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主对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心态。一是无为心态。有的认为,只要我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就行了,抓不抓党建无所谓。二是担心心态。两新组织产权归私人所有,自负盈亏,业主担心在企业中成立党组织会干扰他的经营。三是观望心态。有的业主对建立党组织存在畏难情绪,瞻前 顾后,坐等观望,缺乏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的勇气,很少着手进行实质性的工作。由于这些模糊认识的影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还没有走向正常,工作力度不大,致使党建工作滞后于两新组织的发展。

(二)组织建设不到位。有的党务工作者对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方法不多,有畏难情绪。主要表现在:党组织组建难。大多数“两新”组织规模较小、党员人数少,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党务人才选拔难。具有党务知识,又有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高的党务干部不多。党组织活动开展难。由于涉及到时间、场地、经费等问题,党组织开展组织活动不容易。党组织作用发挥难。多数“两新”党组织和党员除了进行沟通、联系、协调和建言献策外,难于发挥参与决策和监督作用,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三)教育管理老模式。两新组织党员流动性和差异性大,党性观念有所弱化。主要表现在:组织生活开展不正常,党组织生活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党员过组织生活不积极。组织关系转接不及时,党员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不愿转;有的党员怕被老板炒鱿鱼,成为隐性党员,不想转。党员发展工作滞后,部分“两新”党组织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工作不重视,工作停滞不前。党费收缴有拖拉,个别党员缺乏党性锻炼,党费收缴存在拖拉和欠缺现象。

(四)工作措施不够大。一些两新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办法、途径和措施不多,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大。有些两新党组织除了组织学习、走访慰问职工等传统的活动方式外,再没有新内容和新办法,致使群众认为党的群众工作只是宣传教育,既枯燥又乏味,又不能带来实际利益,参与度不高,造成工作渠道不畅通,难以达到团结凝聚群 众的目的。

五、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建议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上级党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精心组织开展两新组织党建活动,把党的工作积极融入经济工作中,把党的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成为两新组织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才会有所作为、大有可为。

(一)统筹兼顾,提高“两个认识”。一是增强思想认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假如我们不能及时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势必会削弱党的影响力和执政地位,所以我们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做到理直气壮。二是增强统筹意识。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之中,同时与群团组织建设统筹起来,协调推进、共同发展,形成组织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工作模式。

(二)因企制宜,确保“两个转变”。一是转变领导方式。把领导方式转变到以指导、示范、服务为主的轨道上来。要通过组织信息交流、宣传典型、提供资料等途径,引导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转变活动方式。要少开会,多交流,通过建立党员议事会等形式,采取谈心、家访、通信、函授等办法,生动活泼地开展党内活动,积极参与企业发展、党组织争先创优、员工素质提高等工作。在生产经营任务繁忙之际,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党务活动,避免与工作发生时间冲突。要讲求活动质量,精心准备活动的内容,精心选择活动载体,增强党内活动的思想性、针对性、适宜性和实效性。把党员教育与企业的中心任务、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活动等有机结合 起来。

(三)结合实际,深化“两项活动”。一是开展党组织活动。要坚持“小、活、散”和“走出去”、“引进来”等形式过组织生活,同时不断丰富组织生活内容,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开展党员扶贫帮困活动,组织党员开展送温暖、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企业的实际创新设置载体,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我为企业献一策”等活动,着力培养党员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激励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四)健全机制,强化“两个建设”。一是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如学习教育培训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使党组织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根据党组织和党员完成工作情况开展检查评比和考核工作。二是党员队伍建设。抓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素质。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同时大力加强党员队伍的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10.“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特色 篇十

(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到非公企业从业的大学毕业生等高知识群体越来越多。在非公经济领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任务日益重要而紧迫。全国非公企业中党组织和党员已达到相当规模,2010年底共有党员350多万名、党组织近30万个,还有大量尚未接转组织关系、亮明身份的流动党员,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日益成为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基础的重要任务(李源朝)。广东白云学院审时度势,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开展共建党组织,扩大党在“两新”组织中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是提高党建工作科学法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广东白云学院2006年在专科所有专业实行了“2+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0年在本科几个专业开始试点“3+1”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校外实习的党员人数随之增加,由于民营企业没有党组织,校外实习党员的管理成为了一大难题,在校外成立党小组,由于缺少企业党组织的教育与监督,实习党员管理成效不显著。因此,有必要把党建工作延伸到企业,拓展党建工作领域,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三)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在与校企合作多年了解到企业里有的党员,找不到党组织,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党员身份意识淡化,更谈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了凝聚人心,留住人才,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企业要求学校协助成立党支部。事实证明,企业党组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党建强的企业,发展也好。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凝聚企业各方力量,引导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两新”基层党组织共建互助主要内容

(一)党员共管

采取属地管理的方式,统筹校企双方党建工作资源,推进民办高校与民营企业基层党组织合作交流,探索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管理、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发展等重点、难点问题,努力形成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组织共建

共建党支部设在企业,党支部属地管理,为地方党委领导。党支部的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党建工作任务共同部署,共同落实,共建支部,共建党校,共同发展党员,共同推进制度建设、阵地建设。

(三)资源共享

双方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思路与对策;采取“接力培养”的方式,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校企双方党组织的培养,实习期间到企业继续接受企业培养和教育。学校为企业提供党校培训师资,影像资料、部分教材等,以党建工作为纽带,建立学校企业人才供需、科技应用、生产流通等市场信息互通渠道,促进产学研合作与交流。

(四)活动共抓

联合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党务骨干培训班,共同设计、开展党组织活动和争先创优、岗位技能竞赛,在“五一”、“七一”、“十一”、“厂庆”、“校庆”等重大节日,学校和企业共同举办一系列活动,实现活动联动,资源共享。同时建立校企联谊、书记联络、党员联系等活动全方位、多层面的联系制度。

(五)人才互助

互派人才挂职锻炼、跟班学习;积极将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优秀管理技术骨干,推动员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六)文化互溶

发挥学校人才优势,为企业培训和输送文体活动骨干,定期组织开展校企文化交流观摩,相互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念,塑造员工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营造良好的校企文化融合的氛围,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七)合作共赢

坚持把促进校企双方事业发展作为“共建互助”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学校人力资源优势和图书资料的优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企业为学校提供学生实习岗位,通过校企基层党组织的共建互助,巩固推动校企深化合作,提升校企双方核心竞争力。

(八)制度共建

一是要建立沟通联系制度。校企双方党组织负责人要把对方作为各自的工作联系点,明确专人负责,定期沟通信息;每年到联系点考察交流不少于2次;每年进行一次校企文化对接、召开工作总结会议一次。开展一次党群联谊活动。

二是要建立互帮互助制度。在阵地建设上互相帮助,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党务骨干上互相帮助,在开展党建活动上互相帮助,经验做法上相互借鉴。

三是要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每季度,由双方统一汇报活动开展情况。每半年开展进行一次情况通报。

三党组织共建互助措施

(一)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2012年4月,学校党委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工作,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以下简称“书记项目”),按照书记领办、组织部门主办、基层党组织承办的“三办”工作要求,组建由党委组织部、学工部、思政部、辅导员和校外实习“三导师”组成的项目团队,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按计划保证项目强力推进。建立“书记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定责任、定目标、定工作时限,并把“书记项目”作为党建工作年度考核评价内容。学院董事会高度重视,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书记项目”,确保“书记项目”工作落到实处。

(二)扩大覆盖,狠抓组织

针对民营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薄弱,部分党员找不到组织,预备党员无处转正等问题,确定了建党组织“五抓”的目标:无党员抓发展、有党员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软弱涣散抓整改,有效地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成规模但无党组织的民营企业先帮助其建立党组织;成立支部后,明确共建支部的内容,制定共建党支部活动计划。

对已成立党组织的民营企业,帮助其提高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同时帮助提高其理论水平。

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做到党的工作全覆盖。通过对民营企业宣传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民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是由我国的国情和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通过政策的宣传和文化引导,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互通共融,引领企业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帮助企业提炼企业精神,用先进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形成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协助企业发展党员、建立党小组,待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条件成熟后,帮助建立党组织。

(三)协力推进,狠抓关键

在支部共建前期阶段,各项目团队经过电话、邮件、QQ、飞信、实地走访企业等途径,选择首批试点单位,将有参与“共建互助”活动意愿和要求,党建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民营企业正式列为共建互助首批试点单位。对过份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组织建设,没有共建意向的企业,我校抓住企业出资人这个关键,着重引导他们支持党建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在民营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作用,使其认识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打消顾虑,全力支持党建工作。

四主要成效

“书记项目”启动以来,我校将影响较大、带动示范能力较强的欧派、秋鹿、奥迪通用照明等10多家名企作为重点创建对象,落实帮扶人员、加强分类指导与培训、解决具体问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促进了校企业合作

校企合作为“两新”组织党支部共建提供了基础和平台,通过支部共建也促进了校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达成进一步的共识,企业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有助于校企无缝对接。如白云电气与我校财经学院、管理学院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协议,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与一家企业开展共同研发工艺程序。同时,扩大了企业合作的覆盖面,深化了校企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合作,为学生实习、就业、创业夯实了基础。

(二)实现了资源共享

通过“两新”组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统筹校企双方党建工作资源、推进民办高校与民营企业基层党组织合作交流的目的。

我校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10余次,通过请共建党组织企业专家在我校“白云大讲堂”开办专题讲座、学校党员参观企业、与企业“加强‘两新建设、迎接十八大”座谈会、在校企党员中开展“运动促友谊,交流强堡垒”篮球比赛、“讲述红色故事,延续民族灵魂”演讲比赛、“机情飞扬颁奖晚会”文艺汇演等活动。拉近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学校利用党校培训基地为秋鹿等企业培训入党积极分子,东莞东城区有30多名“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接受了我校党建工作培训,企业在学校开设了专业培训班、岗前培训班,通过支部共建真正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两新”组织共赢发展的路子,初步形成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三)提升了企业影响力

广明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与广东白云学院共建基层党支部这种党建工作创新模式,打开了企业与学校党建工作相融合的新路径,注入了党建工作的新内涵,形成了校企党建活动共融、双向受益的党建工作格局,得到了鹤山市党委和江门市党委组织部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校企支部共建的成功经验在广东省推广,我校民办高校与民营企业“两新”基层党组织共建互助模式被广东省委组织部评为党建示范项目。

加强和促进“两新”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工作面临的一种挑战和考验。2012年4月份以来,学校抓住“基层组织建设年”这一契机,以服务教育教学为中心,以项目为抓手,坚持不懈打基础、创新模式,初步形成了以项目化推动基层党建创新的工作机制,校企支部共建模式初具规模,但在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社会、协同创新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上一篇:九年级(上)家庭社会与法制教案(1、2章)下一篇:户外瑜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