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县农业协会现状及发展情况

2024-09-13

南皮县农业协会现状及发展情况(3篇)

1.南皮县农业协会现状及发展情况 篇一

2010年7月5日,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从家庭承包经营、户均土地规模小的国情出发, 在开发大型农机的同时, 积极发展适合家庭经营需要的中小型、轻简化农机, 形成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水平、高中低端产品共同发展的格局。”另外, “小型抗旱排涝机械、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机械”也被列在了鼓励企业积极开发的产品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 小型农机在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中, 仍处于不可或缺的位置。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农业规模减小, 农村经营规模小, 为运行灵活、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的中小型农机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会, 可以说, 中小型机械促进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传统农业种植的发展。后期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 也为农业机械开拓了新的广阔市场, 如随着农村经营规模的调整,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中大型田间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日趋成为农业主产区的主要机械, 由于大型机械能够显著降低农民劳动强度,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所以, 科学先进的大型机械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那么, 为什么小型农机在现阶段以及以后很长的时期仍无法取代呢?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高元恩分析:现阶段, 我国农业发展是多层次的, 既有高效、优质的大型集中化农业, 也有落后、分布零散的山区、丘陵地区农业。山区、丘陵地带大多数比较贫穷, 技术落后, 田地规模小且分布零散, 购置大型机械是不现实的。小型米机作为小型农机的主要产品之一, 在我国很大一部分地区还是离不开的。我国南方多数丘陵地区的农民都是以稻谷为主食, 并且多属自产自销, 因为未经碾磨的稻谷有着很好的储藏特性, 所以农户可以购置小型米机后随吃随碾, 经济方便。但如果让住在山区里边的农户不自产自销, 反而跑几十里或上百里地到城镇上买为数不多的品牌大米, 这是很难做到的。

小型米机, 市场在萎缩

高元恩会长同时也指出, 虽然小型米机在我国以后很长的时期中都不可或缺, 但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 小型米机的市场在逐渐萎缩, 企业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 如果当地农业发展不需要小型米机了, 就要掉转方向, 生产其他机械。形如20世纪90年代, 山东鱼台县的小型砻碾组合米机非常畅销, 但随着农业规模的发展, 现在鱼台县的小型砻碾组合米机已经很少生产了。而南方丘陵地区则不同, 当前以及后期对小型米机仍然有需求, 所以在这些地区, 小型米机依然很有市场。

那么该如何应对市场萎缩?小型米机应该向着什么趋势发展?高元恩会长认为, 质量不高是制约小型米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应该在规范技术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 进一步向着高效、节能、减排、经济实用、追求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企业要根据不同地区农业不同而细分市场, 生产出适合某具体地区农业发展的小型农机具。

另外, 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对小型米机的购置补贴, 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购买积极性, 为小型米机的市场增添了强有力的动力。高会长强调, 小型米机购机补贴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补, 而是要根据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定, 形如山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应当适当加大补贴比例, 从而促进这些地区农业的发展。

小型米机“家电化”?

在我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技术含量较低的小型米机在将来很有可能被淘汰, 这也是小型米机制造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竞争压力。那能否让小型米机像冰箱、洗衣机、豆浆机等家电一样进入日常百姓家呢?一位去日本北海道旅游的朋友非常难以忘怀在一家饭馆吃的新泻大米, 不知为何如此好吃?当他到了市场上才恍然发现, 市场上卖的是耐储存的稻谷, 原来自己吃的米饭是现吃现磨的, 而且有规定, 必须15日内吃完。其实, 在日本, 小型米机 (鲜米机) 已经成为家用电器的一种了, 个头很小, 形状如台式电脑主机的研磨全自动米机, 外形美观, 而且可以根据需要研磨出糙米、胚芽米或者精白米, 这种现吃现磨的大米相对于需要在市场流通至少3~4个月的成品大米, 在营养成分保留和口感上非常具有优势, 使得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提高了一大步。“我国的小型米机在技术含量上普遍还比较低, 如果能除了碾米之外, 再加上砻谷、抛光等程序, 小型米机在将来的竞争力会大大增强。”高元恩会长说。据了解, 目前双峰县的不少小型米机企业, 也并没有在“中国米机之乡”的宝座上洋洋得意, 他们也迫于将来的压力, 开始了其提高小型米机、组合米机质量及研究小型米机“家电化”的进程, 希望使双峰的米机能够适应城镇或山区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需要。

双峰, 又一个农机产业集群的形成

双峰县是湖南省唯一的“农机产业基地”, 目前, 全县共有各类农机生产企业138家, 2009年年产值11.3亿元。主要产品有微型组合米机、三轮车、变型拖拉机、水田耕整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玉米脱粒机、粉碎机、磨浆机、水泵、电机等60多个品种300多种型号, 其中微型组合米机占全国米机市场总额的近70%, 拥有4个湖南名牌、2个“湖南省著名商标”、38个省农博会金奖, 并获得国家专利产品39种, 27个产品纳入了2009年国家和湖南省购机补贴目录。通过进一步整合, 双峰拥有年产值超过1 000万元的规模农机机电生产企业30多家, 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3家。“产业集群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集聚, 而是企业间互惠共生, 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增值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上, 每个企业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分工明确, 而不是进行重复生产。在一个产业集群中, 龙头企业的带动成为集群的关键所在, 否则, 就很容易产生价格的过度竞争。”高元恩会长指出, “在农机行业中, 有很多合适的地方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有一大部分产业集群也还处在集群的初级阶段, 作为协会, 我们有责任引导合适的企业向着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 使之发展成为一个立体化的、协同竞争的增值产业链。”

经过几年的努力, 双峰已经形成了以“农友”为龙头企业, 另外10余家中大型企业协同发展的模式, 也许距离成熟产业集群的目标还很远, 但只要朝着这个目标发展下去, 做大做强, 我们相信, 双峰一定会成为农机产业集群最成功的范例之一。

2.南皮县农业协会现状及发展情况 篇二

从大的方面说, 是要在稳定加大补贴力度的同时, 提高补贴效能。这是按照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部署作出的重大政策调整, 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 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

这项改革以绿色生态为导向, 把原来的农业“三项补贴”由激励性补贴转变为功能性补贴, 由“种粮农民人人有份”的覆盖性补贴转变为农业生产的环节性补贴。这样一来, 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就更明显了, 政策的引导功能就会发挥得更好。

就这项改革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来说, 将农业“三项补贴”中直接发放给农民的补贴与耕地地力保护挂钩, 明确撂荒地、改变用途等耕地不纳入补贴范围, 鼓励农民秸秆还田、不露天焚烧, 主动保护耕地地力, 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实现“藏粮于地”, 使政策目标指向更加精准, 政策效果与政策目标更加一致, 进一步拓展了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空间。

这项改革有利于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当前农业虽然保持增量增收的好势头, 但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等方面矛盾日益上升, 特别是家庭小规模经营仍占大多数,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政策引导, 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鼓励多种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加快进入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新阶段, 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这项改革有利于推动农村金融加快发展。长期以来, 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通过调整部分资金支持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并强调其政策性、独立性和专注性, 既是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有效缓解农业农村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 也是新常态下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放大财政支农政策效应的重要举措, 同时兼顾了效率与公平, 适应农业产业升级对金融支持的需要, 有利于推动农村金融发展。

2 地力保护资金的补贴依据和补贴标准

目前耕地污染和地力衰竭现象严重, 必须尽快保护和改善地力。政策引导农民加强耕地地力保护, 这方面补贴资金的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承包地是谁的, 资金就补贴给谁, 这是政策原则上的规定。但是, 如果耕地流转出去了, 补贴资金给谁, 也可以由流转双方约定, 有约定的按约定办, 没有约定的, 补贴资金就补贴给耕地的承包方。

补贴的依据, 可以是二轮承包耕地面积、计税耕地面积、确权耕地面积或粮食种植面积等, 具体根据哪一种或哪几种类型面积来补贴, 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自定。补贴的标准, 由地方根据补贴资金总量和确定的补贴依据综合测算确定。

请注意, 有下面这些情况的不予补贴:改变用途的耕地, 包括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 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 以及非农业征 (占) 用耕地等;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

政策鼓励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引导农民综合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施用有机肥等措施, 自觉提升耕地地力。

3 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补贴方式

用于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补贴资金, 原则上以2016年的规模为基数, 每年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中予以安排, 以后年度根据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预算安排情况同比例调整。

支持对象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体现“谁多种粮食, 就优先支持谁”。

鼓励创新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方式, 采取贷款贴息、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等方式, 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不鼓励对新型经营主体采取现金直补。对新型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可按照不超过贷款利息的50%给予补助。对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 可以采取“先服务后补助”、提供物化补助等方式。

为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粮食生产托管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 积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支持符合条件的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公益性服务。

积极探索将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组织成员。这意味着, 政府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资金, 可以根据情况折算成农村经济组织成员的股份。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需要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 增加资金投入, 这会让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 政策要求把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资金, 重点用于支持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中央财政下达地方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 统筹用于资本金注入、担保费用补助、风险补偿等方面。同时, 强化银担合作机制, 让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政策提出, 力争用3年时间, 建成政策性、独立性、专注于农业、覆盖全国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此,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注入资本金的作用, 尽快启动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运营, 并根据业务开展情况, 合理确定财政注入资本金的规模和节奏。

4 补贴资金落实情况

4.1 补贴资金发放时间

农民往往不太关注政策制定、改革的大背景和总体要求, 他们的关注点很现实, 那就是还有没有补贴、补贴多少、补贴什么时间能发到手里。

从2016年起, 地里不种粮食的农民, 不能再拿粮食补贴。至于补贴多少, 在省级政府根据规定明确方案后, 可以大致测算一下。发放时间上, 2016年的政策要求很明确, 就是务必于6月30日前将需兑现到农民手中的补贴资金发放到位, 让农民群众吃上“定心丸”。

4.2 农业支持保护资金确定标准

中央财政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按照耕地面积、粮食产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等因素测算, 切块到省级财政, 由各省份结合当地实际, 确定补贴对象、补贴方式和补贴标准。

3.南皮县农业协会现状及发展情况 篇三

1 上杭县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情况

1.1 发展现状

1.1.1 粮食生产2014年上杭县第4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上杭县粮食生产总体平稳,面积、单产呈逐年增长趋势。全县2015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6.65万亩,总产达19.5万t以上。

1.1.2蔬菜生产近年来蔬菜产业作为上杭县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得到迅速发展,2015年种植蔬菜面积达23.19万亩,比2014年增加0.54万亩,总产量33.52万t,比上年增加0.85万t,总产值约6.45亿元。

1.1.3畜禽养殖近年来上杭县积极推动传统养猪业转型和养殖业升级改造,畜禽养殖业发展成效显著。2015年生猪出栏84.4万头(其中槐猪出栏3.6万头);家禽存笼463万羽,出笼1 475万羽(其中白羽肉鸡1 349万羽),比增68.04%;兔出笼124万只(其中通贤乌兔出笼79万只),比增2.17%;建成全省最大的贵妃鸡养殖基地,年可出栏贵妃鸡成品鸡40万羽,存笼蛋鸡6万只,脱温鸡及鸡苗45万羽。

1.1.4果茶生产上杭县果树、茶叶地方特色优势明显。其中果树总面积13.01万亩,投产面积10.5万亩,水果总产4.5万t,实现产值9 000万元;高山茶是上杭县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茶园面积常年稳定在2.6万亩左右,建成茶叶加工厂130多家,注册茶叶专业公司18家[1],2015年全县茶叶总产达1 280t,实现产值8 900万元。

1.2 设施农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通过积极整合中央、省、市、县强农惠农资金,上杭县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粮食方面:在旧县、官庄、中都等7个乡(镇)粮食高产创建区新建9个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及2个水稻集中育供秧中心共3 300m2。设施果蔬方面:全县新建钢结构大棚面积达2 200多亩,其中智能温控大棚达160亩,主要集中在古田、蛟洋、临城等蔬菜生产大镇,近年来才溪、稔田、蓝溪、古田等乡镇由于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带动相关设施果蔬采摘项目发展。

1.3 农产品加工业取得成效

优创农业、儒溪槐猪等5家企业达到亿元规模,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在上杭县建立核心基地,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落户工业园区农业企业9家,其中竣工投产3家,预计“十二五”末全县实现规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0.5亿元。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

全县大宗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已纳入县农业部门监测范围,监管队伍稳定,各项工作开展正常。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有4人、县检验检测室站有5人,城区屠宰场聘用专职检疫员有8人,每个乡镇有监管人员2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得到明显加强,2015年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抽检合格率100%。日常检测抽检蔬菜样品4 096个,合格率97.24%,抽检水果78个,合格率100%;“瘦肉精”抽检尿液6 133头份,检测全部呈阴性。

1.5 科技推广方面

上杭县是福建省首批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农技推广网络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有县乡农技推广机构66个,农业技术人员344人,有村级农技员332名,村级动物防疫员355名,农业综合执法人员上百人。2014年12月2日上杭县农技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聘请谢华安院士为本站技术总顾问兼首席专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加速了上杭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上杭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人才支撑。

1.6 农业机械化方面

积极实施农业购机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购买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2015年上杭县全县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3%以上,农田综合机械化水平位居全市前列[1]。今后示范区将进一步提高示范区农业机械总动力,扩大机耕、机插、机收面积,不断提高全县农田综合机械化水平。

1.7 创新经营体制方面

大力发展合作社(公司、协会、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集约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全年土地流转面积16.18万亩,其中百亩以上土地流转133片,达3.03万亩,涉及农户5.56万户,流转率达38.3%。目前全县参加合作社农户达28 853人,占比39.37%,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22个,其中部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1家、市级24家、县级50家;家庭农场发展迅速,全年新发展家庭农(林)场661户,累计在工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有1 250家。

1.8 环境资源保护方面

2015年全县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关闭拆除任务为3 869家,面积1 065 485m2,目前全县各乡镇申报及县批复拆除数1 478家。全县限养区存栏250头以下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任务2 753家,已动工改造956家;限养区存栏25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任务136家,已动工完成改造83家。强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3 000次以上,规划建立18个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理厂(中心),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已无害化处理病死猪26 056头,从源头上杜绝病死猪流入社会。

2 示范区现代农业实施情况

2.1 规划情况

上杭县已编制《福建省上杭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2-2016)、《中共上杭县委、上杭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杭县现代农业(东南片区示范长廊规划)》(2011-2015)等实施规划。突出“三区一园”规划,以古田、蛟洋、步云为中心的高山生态农业发展区;以临城为中心的郊区型农业发展区,辐射带动旧县、才溪、通贤、南阳、官庄、珊瑚发展;以稔田为中心的东南片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临城、蛟洋为中心的农产品加工园。

2.2 建设目标

把上杭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为服务闽西革命老区、连接闽赣粤三省、面向全国的粮食、蔬菜、生猪生产基地,成为福建省现代农业示范高地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基地;实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监测评价“物质装备水平、科技推广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支持水平、产出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6个方面24个评价指标综合得分达75分以上,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2.3 项目建设情况

2.3.1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2012~2014年农业部先后安排建设资金1 400万元,在古田、临城等6个乡镇建设实施,完成建设集约化数控育苗棚7 800m2,购置以色列进口水肥一体化设施8套,建设钢结构产成品整理车间1 500m2,蔬菜保鲜贮藏冷库建设3 500m3,建设监测、控制100亩以上蔬菜大棚可视物联网智能化系统建设4套,对4家茶业企业4 300m2生产车间开展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对3 120亩生态茶园示范基地的道路、排蓄水系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茶园主干道硬化16.914km,步道硬化10.6km,新建水池1 585m3。2015年争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 000万元,全部用于财政资金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其中,用于设施果蔬、设施畜禽、设施林业(林下经济)、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亿元企业、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贷款贴息400万元;用于风险补偿资金300万元;用于担保基金300万元。

2.3.2现代农业行动计划项目2015年省、市下达上杭县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园区建设项目8个,投资10 000万元;设施农业建设项目7个,投资7 500万元。2015年,上杭县考评项目实施101个,完成项目建设89个,在建项目12个,累计完成占年度计划673.3%,完成投资59 805.4万元,累计完成数占年度计划341.7%,完成设施果蔬面积0.09万亩。

2.3.3县级现代农业重点扶持项目2015年确定县级现代农业重点扶持项目20个,计划扶持补助资金1305万元。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亿元项目,扶持福欣牧业扩建、浩宇农业蔬菜智能温控大棚扩建、富康农林铁皮石斛项目新建、儒溪槐猪标准化扩建等设施农业项目,扶持林下种植金花茶、铁皮石斛、樱花主题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等林下经济项目,扶持杭丰蔬菜萝卜干精深加工等农产品加工提升项目,扶持聚胜家庭农场粮食规模经营等项目。

2.4 示范区项目实施成效

通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上杭县已初步形成了粮食、畜禽、果蔬茶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1],带动一批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开展蔬菜集约化数控育苗棚、水肥一体化设施、蔬菜田间冷链设施、蔬菜大棚可视物联网智能化系统建设,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建设及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实行无公害生态种植,提升了上杭县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培植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2014年上杭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综合得分68.75分,比上年增加3.21分,发展速度平稳。预计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 057元,增长12.0%。

3 保障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上杭县现代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政府办、财政局、发改局、农业局(县农办)、水利局、国土局、县农机站等单位组成,办公室挂靠县农业局。县农业局及各农口部门成立具体工作小组。

3.2 出台优惠政策保障

上杭县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每年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出台了《关于印发2014-2015年强农惠农政策的通知》、《关于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家庭农(林)场发展的意见》、《2014年县级现代重点扶持项目实施办法》、《上杭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农村发展方面的惠农政策,在鼓励农业生产、土地流转、现代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兑现惠农资金也在全市排名前列。

3.3 不断创新发展模式

一是积极探索“矿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依托上杭县矿业优势,按照先国内后国外、先产品后基地、分步推进的原则制订了工作方案。二是积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了农村淘宝合作项目,建成1个县级服务中心和45个村级服务站;成立企通宝电子商务中心、福建欣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三是积极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2009年5月22日在古田镇正式启动全国首个政企合作“三农”保险示范区,在全国乡镇中首创了政府引导、公司承保、农民自愿的“三农”保障机制。先后制订《上杭县农业规模经营贷款担保基金管理办法》、《加强信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通知》等文件,建立村级担保协会,创建信用乡村;每年安排100万元贴息补助资金用于农业规模经营担保贷款贴息,设立设施农业及规模农业发展贷款担保补偿基金3 000万元。四是成立上杭县农技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以谢华安院士为本站技术总顾问兼首席专家,创新上杭县农业科技合作机制,加快现代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 发展存在困难和问题

4.1 基础条件仍然薄弱

受地理条件限制,山区的农田水利和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农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农业产出效益不高,总体仍处于靠天吃饭水平。农业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依然突出。

4.2 资金投入有限、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上级扶持资金有限,现代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并且资金分散,缺乏有效整合;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土地征迁难、流转难。

4.3 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

全县能起到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数量相对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一定特色,但优质品牌少,知名度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比较缓慢,农产品优质品率、商品率、加工率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规模不够大,生产基地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企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层次较低,服务较单一,组织化程度不强。

4.4 农业发展不仅受制于农产品价格

农业生产受“天花板”和生产成本“地板”双重挤压,还面临农业资源环境的“红灯”和农业生产和价格补贴“黄灯”双重约束。

5 发展建议

5.1 科学谋划,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科学制订“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三区一园”建设;充分利用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中央、省、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科学谋划项目,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着力构建以业主为主、财政引导、金融支持、保险保障的投入运行机制,有效整合使用涉农资金,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切实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5.2 扶“龙头”建基地,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重点打造一批农业亮点,将示范点建设成为农业生产能力强、农业科技含量高、农业物资装备新、农业经营机制活的可看、可学、可复制的现代农业样板。重点扶持粮油、果蔬茶、畜禽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培植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管理到位、示范作用强的设施农业基地,帮助一批起点高、辐射带动力强、成长潜力大的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振兴行动,积极引进和培育有规模、有实力、有产品竞争力的农产品龙头企业进入农副产品加工园区,鼓励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农场(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能力。加快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和示范社培育,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加销全产业链的企业“大龙头”和产销衔接的合作社、大户等“小龙头”齐头并进,推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5.3 着力提升农业品牌效益

完善品牌创建的相关政策措施,充分激发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作用,集中力量打造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县域农业品牌,做大做响上杭县农产品特色品牌;进一步强化农业信息化服务,有效整合“世纪之村”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和12316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健全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各类涉农信息服务;加强农产品销售平台建设,拓展农副产品营销渠道,积极推进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农产品直接采购或订单生产基地,推动“农超”、“农校”、“农企”、“农批”等多种形式的产销链接,扶持奖励一批流通企业、合作社和经纪人,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大中型城市开辟农产品营销网点。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自建门户网,鼓励在淘宝网、天猫等知名电商平台发展线上交易,做大做强农产品网上超市,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

5.4 不断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各涉农有关部门要重视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加大“五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上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大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加快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依托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向广大农民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生产型、技能型和经营型的新一代职业农民,切实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

参考文献

【南皮县农业协会现状及发展情况】推荐阅读:

上一篇:笑着坚持作文下一篇:颁奖典礼活动流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