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

2024-06-15

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9篇)

1.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 篇一

以合规文化建设为载体 全面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现将我行合规文化建设工作向大家作出简要汇报:

元宝山农村合作银行自2007年成立以来,合行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合规文化建设工作,提出 “合规经营、和谐发展”的经营理念,以业务经营为中心,案件防控为重点,制定和完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不断规范业务操作规程,全面深入地开展合规文化建设,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合规、稳健运行。

一、制定合规文化建设长期规划,强化合规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

为全面推进我行合规文化建设工作,2010年初根据赤峰银监局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行实际制定了《赤峰元宝山农村合作银行合规文化建设2010—2011年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一是提出了合规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是:“按照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原则,培养全行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规范的业务操作行为,提高员工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合规意识,提升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形成以合规理念为主体的良好的企业文化”。二是明确合规文化建设工作目标和任务:从2010年开始,用二年的时间,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工作。经过二年努力,使广大员工人人熟知业务规章、掌握操作流程、明晰岗位职责,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普遍增强,内控制度执行得到保障,风险管理水平、防范案件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使元宝山农村合作银行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健康发展。通过学习、培训、教育、检查、整改,提高员工合规文化意识和制度执行力,改正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形成良好的企业合规文化氛围,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案件风险隐患,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三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监事长和行长、副行长为副组长,各部门经理为成员的赤峰元宝山农村合作银行合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合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合规文化建设二年规划实施方案”;制订学习计划;组织本机构员工的考试、考核测试;对员工进行违规计分考核;对合规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上报检查发现的问题;上报交流信息等。

二、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大学习、大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合规意识和内控制度执行能力。

为扎实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工作,我行统一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主要学习金融法律、法规、各项制度、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印制了元宝山农村合作银行《强化制度执行 实现合规经营》知识竞赛读本,并于4月20日至21日举办全行“强化制度执行,实现合规经营”员工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竞赛选出优秀选手,在7月初全市农村信用社组织的强化经营知识竞赛,喜获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为使合规意识深入人心,我行积极开展员工警示教育,制定员工警示教育活动安排意见,刻制下发了《银行业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光盘,组织员工进行了观看学习,用一个个生动的反面教材,教育员工“合规”的重要性。观看结束后,在员工中反响强烈,全行员工都结合自身岗位,向总行书写了心得体会,表示今后在工作中一定以这些反面事例警醒自己,遵规守纪,严于律己,时刻自省、自律,做到警钟常鸣。

三、积极开展合规大检查,加大内控制度执行力,规范业务合规操作。

一是发挥内部稽核部门的纠偏查弊功能,持续开展合规性检查。采取序时稽核检查、专项稽核检查与“飞行式”稽核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全行的业务领域进行全面自查,到七月末,先后开展了存款滚动式检查、贷款专项检查、不良贷款专项检查、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等专项检查。并采用“飞行式”突击检查方法,对全辖的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及新发放贷款进行了突击检查,前7个月,稽核监察部先后下发检查方案21个,下发稽核通知书28个,撰写各类工作报告27个,组织各项稽核检查19次,检查支行 152 次,检查面达100%。在各项稽核检查中,签发稽核签证单133份,下发整改意见书105份。二是严格执行《赤峰元宝山农村合作银行稽核处罚暂行规定》,对违规违纪的员工进行经济处罚。通过稽核检查,有效震慑了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人员的松散行为,促进合规意识的提高,消除了各类案件苗头和隐患,进一步规范了业务经营,促进业务走向规范化、程序化,为合规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积极梳理完善内控制度,有效提高内控制度执行力 我行自年初在对现行内控制度有效评价的基础上,责成有关部室,对我行的内控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完善,并结合业务发展的实际状况,对不符合业务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给予废止,对存在漏洞缺陷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进行补充完善。截止7月末梳理完善内控制度10项,修改后的制度更符合实际业务的发展需要。同时为了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我行推行“员工违规积分制度”,通过构建违规积分管理体系,细化积分管理流程,强化岗位监督与制约,遏制违规、违纪行为,自《员工违规、违约积分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截至七月末,全行违规违规行为及违规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6%和43%。通过对员工违规、违纪行的实行积分管理,员工自身合规建设明显增强,合规意识明显提高,为有效构建农合行的案件防控防线,促进全行合规文化建设,打造持续、健康发展的现代化农村合作银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开展专项推进,丰富合规文化内涵,促进合规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认真开展从业人员合规教育,强化员工动态监督管理。

开展从业人员合规教育是进一步完善农合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农合行员工的合规意识,促进农合行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行非常注重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教育与管理,以合规文化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制定了《员工行为规范动态监测管理实施办法》,主要采取“网络化、作业式”管理模式,通过监测人对被监测人八小时内外行为进行时时监控,达到规范员工工作行为和日常行为的一种制约机制。

(二)积极开展“内控和案件制度执行年”活动,夯实合规文化建设成果。

为进一步夯实合规文化建设成果,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提升我行风险防控能力,按照银监局及自治区联社的要求,我行全面推进“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在合规文化建设工作基础上,对“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各项工作进行了细化,制定了《赤峰元宝山农村合作银行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方案》,明确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任务和目标,确保此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六、加大合规文化建设信息交流,推进合规文化建设进程 为了促进合规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做到合规文化建设资源共享,我行创刊了《赤峰元宝山农村合作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简报》,每月出版一期,把合规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好的经验进行学习和推广,使全行合规文化建设工作稳步发展。

七、合规文化建设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是继续加大合规检查力度,规范员工职业行为,提高我行风险防控水平。剖析几年来合作金融机构发生的案件表明,案件的发生与合规检查力度不够有直接因果关系,对此我行将继续从合规检查入手,有效开展全行各项业务领域自查、互查、抽查、重点检查、突击检查,通过查错纠偏,查遗补露,规范业务操作,杜绝各类案件的发生,把合规文化建设工作有声有色的开展下去。

二是继续开展内控制度的梳理和合规评价工作。我行前7个月已对不符合业务发展需要的部分制度进行了梳理完善,并制定了一些新的规章制度。随着新业务的开展,我行将对新开办的业务品种,按照制度先行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完善制定各项制度及业务操作流程,规范业务行为,保证业务操作合法、合规,杜绝因制度缺失而导致业务风险的发生。

三是归纳整理各项规章制度及业务操作流程,编篡员工合规操作手册,保障制度与操作统一。

依据合规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我行将对梳理完善的规章制度及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搜归纳整理,编篡成册,统一印制《赤峰元宝山农村合作银行合规手册》,下发给每名员工,作为员工岗位培训、岗位操作的纲领性教材,规范全行业务经营及合规操作行为。

四是进行一步完善员工动态监测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员工互相监督的重要作用。

我行针对员工动态监测管理办法的试行情况,对该办法继续进行补充和完善,确保员工动态监测管理办法以经济联保责任制为依托,通过实行员工动态监测管理,从规范员工八小时内外行为入手,互相监督,时时监测,有效及时制止和抑制员工违规、违纪行为,从而避免违规、违纪行为的持续性的目的。

合规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行将继续按照各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以防控风险为重点,全面推行合规文化建设工作,加大自身风险排查,完善各项制度,改进工作措施,加强员工管理,建立案件防控的有效机制,降低和杜绝风险隐患,不断促进农合行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二日

2.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 篇二

关键词:林业古籍,断句,语料库,《树艺篇》

古籍断句,是古籍整理实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标点原文,能够区分出原文字句段落,厘清上下文关联,从而引导读者理解内容。这是非常有助于古籍的传播和阅读的。中国林业类古籍的整理主要功在收集,但其中仅有少量的文献被标点。那么如果希望更多的林业古籍被有效利用,就必须加大古籍整理的力度。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介入,提高了该领域的工作效率,这其中尤以自动化标点的实现最为紧要。目前已有不少这样的研究成果:有古籍断句的系统结构图以及基于模式匹配的断句方法;有基于前后n-gram模型的古汉语断句算法和一种可用于古文自动断句的以两个统计量互信息和测试差为特征的条件随机场模型;另外2011年国学网还开放了一个古籍断句评测系统。但是林业古籍有其专业性,有该领域独特的表达和术语,与一般的古籍是存在区别的。这就需要我们对林业古籍自动化断句方式进行研究。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建立断句模式语料库。

1 断句模式语料库建设的必要及文本对象的选择

断句模式语料库,是实现林业古籍自动化断句的基础,是建立识别特征的规则、数量、质量的关键所在。这里对断句模式语料库的研究,特别强调林业古籍本身特征的提取,而不完全依赖于计算机识别程序的运用。因为计算机识别程序,有其基本的功能模块,也能进行专门的文本处理,但是如上所述,林业古籍与一般古籍的确实存在区别,所以应该设置出更具针对性的模式语料库,然后再结合计算机模式识别程序进行操作。这里语料库建设不是古籍原文的整体输入,而是从事理逻辑、叙事层次、语义层次、语词特征等性质入手,建立起识别规则和模式,同时要兼顾古籍整理标点中的诸多规定和限制,最终形成一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优化、合并,归类的体系。这对林业古籍自动点校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在文本对象的选择上,本文选择《树艺篇》为实验对象。《树艺篇》被列入子部农家类,共33卷。整部书先列总目,后分列谷部、蔬部、草部、草药部,木部、果部共六类。本论文主要以木部为研究对象,其中木部包含有合欢、榆杨柳、绵柳、白杨、黄杨等14种中国常见的树种。木部的资料收集时间上跨越性较大,上及汉代,下迄明代。从材料性质上看,不仅涉及到树木的基本介绍、还有技术性指导,甚至还有文学材料的介入;因此,选择本书作为研究个案,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另外这部书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单行本或者合集的方式做过点校,相对选择已有过点校本的古籍来说难度更大,从语料学角度看,具有代表性,从实践意义来说,具有较大的开拓价值。

2 林业古籍断句模式语料库建设的难点

断句模式语料库的建设,必须结合林业古籍本身特点来设计,这里提出以下几点难点问题:第一,重视林业古籍中的专门词汇的分割。词汇的分割一直也是人工古籍标点的难点之一,有语言学者提出“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复音词语。它们无论是合成词、联绵词还是短语,都作为一个造句单位使用,不容许割裂。如果在中间加上标点,就把它们一分为二,也就是点破了词语,从而破坏了意义的完整,改变了整段乃至全篇文字的意旨。这也是句读标点中常见的错误。”(1)而古籍中的词汇由于时代的变迁,词汇的含义及使用都发生了变化。这样的特征,再加上林业类词汇有其专业性,所以词汇的分割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全文的连贯性。第二,注意词句位置及归属。词句的位置及归属判断直接影响到阅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一般古籍,可以借助上下文理解,或者借助史料背景去解决词句归属的难点,而林业古籍,从现代图书分类来看,属于技术类文本,所以出现词句位置判断失误或者误判归属的问题会更多。这其中必须加强对关键词的判断,如若关键词判断失误,那么接下里的断句也会产生较大的偏差。第三,注意林业古籍中的引文、补遗、注释等文字。这类文字是引自各种方志类书,不同朝代,不同性质,甚至有些引用文献都已亡佚。以《树艺篇》为例,书后有章钰手写目录,统计193种文献。如木部榆这一条的论述中,所引各种文献若干条,涉及到《尔雅》、《广志》、《云山志》、《九华志》、《武夷志》、《九江府志》、《兴化府志》、《松江府志》等等,这其中涉及到很丰富的背景知识,有典章制度,官制,地理、风俗习惯,典故等等,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3 林业古籍断句语料库的标注识别规则

传统计算语言学基本离不开语料统计,但是面对复杂的文本,还需要有针对性地结合一些规则。这里结合林业古籍的特征以及上述难点,在古籍人工点校和计算机处理的双重技术支撑下,考虑在普通古籍语料库模式类型基础上,着重以下几条识别规则。识别规则实际上与标注方式有关,关键是将林业古籍文本的特色融合到标注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取得最优的标注效果。

3.1 词汇特征识别规则

在林业词汇中,不少专业词汇与普通古籍中的词汇可能字面一样,但是却有独特的含义。所以在林业古籍文献的语料库中,有必要将专业词汇列入分词识别规则中,否则会大大增加标点的误差率。目前有关命名实体化的方法日渐成熟,这里在技术上借鉴半监督的中文信息处理手段,来实现林业专业术语的标注。林业类词汇可以分为直接表述性词汇和简介表述性词汇。直接表述性词汇包括植物类,植物部位词,加工模式词等,而间接表述性词汇包括色彩词、形状词、时间词、地点词等。林业类专业词汇的特别处理,有助于标注的效率。如《树艺篇》中有一段文字:“图经曰合欢夜合也生益州山谷今近京雍洛间皆有之人家多植于庭除间木似梧桐枝甚柔弱叶似皂荚槐等极细而繁密互相交结每一风来辄似相解了不相牵缀其叶至暮而合古一名合昏五月花发红白色瓣上至秋而实作荚子极薄细采皮及药用不抱时月。”这段话中,“合欢”、“梧桐”、“皂荚”、“槐”、“合昏”、等是直接表述性词汇中的植物类名称(简称ZM),“花”、“枝”、“叶”、“瓣”、““荚子”、“皮“等属于植物部位词(简称ZB)。”植“、”交结“、”牵缀“、”采“为加工模式词等(简称JG)。这些专业词汇可以作为断句的辅助依据。一般来说,如果ZM(ZB)后面是JG,那么考虑在ZM(ZB)前面做断句;如果JG后面是ZM(ZB),一般在ZM(ZB)后面做断句。

3.2 事理逻辑断句模式

林业古籍中的语言叙述的事理逻辑,与现代语言中的科技语体有部分相似。他的描述基本无赘语,简约而规范。以《树艺篇》中的“柳”为例。柳树是中国传统的树种,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相关记录。《树艺篇》中有关于柳树栽培技术的叙述:“种柳正月二月中取弱柳枝大如臂长一尺半烧下头二三寸埋之令没常足水以浇之必数条俱生留一根茂者余悉掐去别竖一柱以为依主每一尺以长绳柱栏之若不栏必为风所摧不能自立一年中即高一丈余其旁生枝叶即掐去令直耸上高下任人取足便掐去正心即四散下垂婀娜可爱若不掐心则枝不四散或斜或曲生亦不佳也”。这里有一些关键性的词语“种”、“取”、“烧”、“埋”、“浇”、“留”、“掐”、“竖”等词,还有数量单位“尺”、“寸”、“条”、“根”、“柱”、“丈”等。这里主要依赖于概念分类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在一大段话中,根据动词出现的位置,在前后考虑这里有可分割的片段,以此形成逻辑子语言来提供判定。比如在动词前或者后是否存在某相关概念,而关键词语概念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样的片段逻辑模式积累到一定程序,可以去归纳类型,最终在此基础上构造逻辑模型。

3.3 引文识别规则

在古籍文本中有丰富的引文资料存在,衡中青等学者针对引文的标点问题构建了一种引书挖掘系统。他提出若是作者直接称引的可以将文本生成电子文本后,计算机直接抽取;若是没有任何标注的引文,可以使用模式识别方法加n-gram分词法。(2)这种方法并不是针对断句功能建立的,他主要是用于后期的文献计量分析,不过对断句模式有一定的启发。我们可以建立引文识别的逻辑语言模式:如“某某曰”、“某某记”、“某某志”,那么在此前或者此后,就应该考虑断句。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因为林业古籍中有时候会重复引用同一部文献,那么在上面已经引用过的情况下,后面的书名可能是简称。《树艺篇》中引文俯拾皆是,尤其要注意。

4 结束语

需要注意的是,这几种模式是相辅相成,不可偏缺的。以《树艺篇》作为训练文本对象,有其代表意义和价值,但是也有局限性。虽然书中涉及文献约有200篇,但是与浩如烟海的林业古籍总数相比,还是相去甚远。另外林业古籍还有其他一些特征有待挖掘,这是在后面的研究中亟待补充的。

参考文献

[1]胡古愚.树艺篇[M]//续修四库全书977册.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2002

[2]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吴小如.古籍整理中的点校注译问题[M]//古籍点校疑误汇录北京:中华书局,1989.

[4]昌宁,李涓子,等.语料库语言学[M].商务印书馆,2002.

3.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 篇三

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成员

很多人之前听说过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1839.7.8 -1937.5 23) ,他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创始人。我是自此以后第四代的家族成员。洛克菲勒家族成员彼此联系很紧密,通过洛克菲勒家族将近一百年的家族办公室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同时也通过一系列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基金会,将大家团结在一起。

为什么这样的家族结构对于维护家族团结和家族价值观至关重要?

我的太祖父在他55岁的时候,从标准石油退到后台。这件事发生在我父亲出生之前。这样的话整个家族就没有一个家族企业作为载体来团结家族成员。虽然当时还有洛克菲勒中心,但后期也卖给了一家投资管理公司。正是因为我们家族可以一起以基金会为平台做慈善、有家族办公室的结构设计,整个家族依然可以团结在一起。在我这一代之前,还有两代家族成员。我们家族是以众多基金会为载体,训练家族成员如何成为一名慈善家。

从内心出发,从而发现这个世界的一些困境,无论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如何把内心的冲动和战略的头脑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需要一些训练的。所以我们找到有能力的专业人士,去管理家族的财富與慈善,这不仅可以帮助家族成员,同时也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我们说到家族团结的这个话题时,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价值观与相同的经历。所以我们家族成员经常聚在一起,我们一年有两个周末要在一起度过,开会讨论家族事宜。在这些聚会上,我们会有关于商业的介绍和演讲。特别是现在,很多家族成员对社会影响力投资很感兴趣。我们希望用资本对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于是邀请一些社会企业家来分享。然而,在这些活动之中,特别重要的是敞开内心的分享,分享我们所在乎的价值观和生命经验。

我也分享下我的个人经验。20岁左右,我很幸运可以在巴西和墨西哥生活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我并不是住在豪华的大房子里,而是住在贫困的社区。我很庆幸年轻时有这样的机会去学习人们如何努力的摆脱贫困。这段经历对我一生是很重要的。我学习到,并不是人们没有摆脱贫困的努力和欲望,而是贫困社区和世界其他有能力的人没有渠道联系在一起。

这段经历让我一直在思考,我如何为这个世界做些事情,直到我将近40岁的时候,我发起了Synergos这个机构。这个机构主要是帮助愿意付出努力、有意愿摆脱贫困的人们,与商业组织、政府和公民社会连接,共同找出创新方式解决这个世界遇到的挑战。

这是我一直的承诺,我们从一开始,就遇到很多让人敬佩的同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团体我今天向大家做个介绍,全球慈善家联盟。这个组织是我和我父亲14年前发起的,主要理念是团结全球希望产生社会价值的财富家族,并相互学习。14年后,我们有将近100个家族成员,来自全球31个国家,包括中国。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有三个月的时间在中国。学习中国的慈善,希望了解中国的财富家族是怎样的的情况,他们是怎样回馈社会,他们是如何有战略的实现社会影响力。我们希望可以让中国的一些财富家族与其他的30个国家的财富家族对话,相互学习。相信这样的交流会给各个家族带来很多启发和新的思路。

(本文系佩姬·洛克菲勒在2014中国家族财富传承峰会的演讲)

4.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 篇四

●武秀玲

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控制人手的活动,人手的活动又影响和促进入脑的发育。“动手做、做中学”强调了脑科学应用的有效结合,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深刻地表明了“做”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他们在“做”中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认识客观世界,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检验对事物的感知是否符合事实.儿童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都是通过“做”形成的,他们的兴趣、动机的形成,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也都是通过“做”进行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做”的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而且要从幼儿园做起。

借鉴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由中国教育部和法国科学院联合发起,我国小学和幼儿园轰轰烈烈地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大变革。本文就如何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动手做,做中学”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谈一点体会。

一、打造幼儿“做中学”科学活动的舞台,在做中培养幼儿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做中学”,做是载体,学是目标,做什么?怎么做?对学有着较大的影响。科学活动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载体,在科学活动中,幼儿的动手与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科学活动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做”即动手为主要手段。在幼儿园中开展科学活动就是要让幼儿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科学知识,获取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如:在“做中学”科学实验“给鱼缸换水”的活动中,老师首先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物品:塑料盆、海绵、塑料纸、盘子、吸管、塑料杯等,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动手、动脑,幼儿想了很多办法:有的用针筒把水 吸出来,有的用塑料杯把水装出来,有的用海绵把水吸出来,有的幼儿还用了泡沫板看看能 不能把水吸出来„„虽然有的办法老师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失败的,但老师没有立即指正,而是让幼儿自己尝试,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有位幼儿刚开始用一个四周有一些小洞的小盆舀水,结果水洒了一地,后来他找来了一个塑料袋套在了小盆上,从而 解决了漏水的问题。漏水?用塑料袋套上!幼儿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中,在 这样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以科学活动为主体,将语言,艺术、社会、健康等活动的教学融合进来,构成综合课程,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形式。如开展“采树叶,做标本,拼叶画”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前,要 求幼儿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活动时,围绕“做中学”这一主题展开,细化“选树叶,认树 叶,说树叶,拼叶画”几个环节,由于孩子们通过亲自选树叶、认树叶,可以了解不同叶子 的名称与构造,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通过说树叶可以学习语言,通过 制作叶画可以获取美术技能,每一个环节孩子们都要动手、动脑,所以开展综合性的科学教 育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

二、创建优良宽松的科学活动环境,快乐中增强幼儿的动手意识与创新精神

科学发现通常是在大量的实验和长期的思考过程中获到的,人的灵感是在心情愉悦、思维活动处在积极的状态下产生的,因此,要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就必须为他们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思 维处于积极状态.如果让幼儿处于一个材料贫乏的环境中学习,幼儿只能是空手或空想,因 为他们想做而没有东西做,所想到的得不到验证;如果幼儿对实验的内容没有兴趣,幼儿的 思维活动就不能处于积极状态,又怎能培养幼儿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呢?

因此,在开展以科学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做中学”活动中,要积极为幼儿“做中学”配备充足的物质条件,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比如在幼儿园开设科技游戏区,动植物观察角、问号区等:提供各种操作材料,如温度计、放大镜、漏斗、筛子、平面镜、凹凸镜、三棱镜、天平、磁铁、铁钉,回形针、小斜坡、平衡杠杆、电池、小灯泡、小陀螺、各种容器、小苏打、醋、小汤勺、大中小玻璃杯、不同质的纸„„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植物用什么喝水?小兔子吃什么?谁跑得快?让纸站起来,搭纸桥等等。对这些活动,幼儿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去发现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懂的问题,例如在“给陶瓷穿花衣”科学实验中,因为陶瓷制品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所以对此实验幼儿非常感兴趣,他们找来了很多材料 :卡纸、广告纸、包装纸、皱纹纸、花布、自粘纸等等,尝试了很多材料,最后终于找出了 陶瓷的衣服——“花纸”。在实验中虽然幼儿可能要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但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进发出了探索的激情,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真实地体验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只有让幼儿在与感兴趣的内容和材料的互动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动手实验、记录信息、讨论交流,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幼儿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幼儿的动手与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三、丰富科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途径培养幼儿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教育资源到处都有,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中选取素材,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更加生活化,游戏化,更具有趣味性的“做中学”科学活动,多途径促进幼儿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近几年来,我园开展了“三小”主题活动,效果很好。1小制作。如让幼儿做贺卡,折各种动物,剪纸、粘贴、做沙袋等。鼓励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做玩具,如:用饮料瓶子粘贴成娃娃,做成各种蔬菜、水果、做成沙锤,剪贴旧书报杂志;用稻草和各种果实粘贴画;用废布在成人的指导下做成娃娃等等。

2小实验.我园开辟了多个供幼儿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的小园地.一个小朋友看到邻居家“猫妈妈”生了一只小猫后,向老师提出了“鸡宝宝是从那里来的?”问题,老师引导他到幼儿园饲养园地观察母鸡生蛋——蛋孵出小鸡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这个幼儿终于解开了心头之疑:原来猫是胎生动物,鸡是卵生动物,小鸡是由鸡蛋孵出的.小实验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科学的兴趣,增长了见识。

3小创造。科学活动要鼓励幼儿独创、求异,搞小发明。我园在大班开展了“废物巧制作”想象手工比赛,成果非常丰硕:有用雪碧瓶做的小花篮、泡沫拼成的机器人、废香烟盒做的“开心辞典”,硬板纸卷成的万花筒等,构思新颖,别具匠心,每件作品,活灵活现 能力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5.以学习型乡镇建设为载体 篇五

甘棠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为目标,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全局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围绕“三个创新”、“三个突出”,不断激发干部勤奋学习、立足岗位、勇当先进的动力和热情。一是创新学习理念。甘棠镇党委在建设“学习型乡镇”中,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广大农村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强化“终身学习”、“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意识。二是创新学习机制。把开展集中学习纳入干部考核管理制度,采取每周一轮流学习与每两个月邀请专家授课的形式,通过相互学习工作方法、畅谈理想,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等形式,逐渐形成一种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三是创新学习方法。克服以往机械灌输的学习方法,尽量采用寓教寓乐的学习方式,如,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中心发言与讨论交流、“请进来”与“走出去”等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围绕“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学什么。学习重点要从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入手,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学习的内容上,甘棠镇鲜明地突出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农村各类适用技术这两个重点,增强政府干部为人民服务的业务水平。二是突出怎么学。不管是工作经历丰富的老同志还是刚参加工作的新同事,都要加入学习的队伍,互相学习。坚持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来带动镇村干部的自觉学习,为创建工作发挥龙头作用。党员干部在学习活动中,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从而带动其他对象的学习,为整体创建工作发挥示范作用;三是突出怎么做。在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突出学以致用,将领导、同事、专家传授的好的工作方法和政策法规,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增强为民办实事的本领。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相互溶合、相互促进,使党

员干部努力学习、热心工作、争当先进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各项工作中形成了强大合力,为推动甘棠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创造了组织保障。

孙维

6.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 篇六

一、星级班组的内容及实施

1. 星级班组的内容

(1) 安全环保之星

(1) 制度建设

班组安全环保生产责任制;三大规程;标准作业指导书;危险源管理制度;安全互保、联保制度;特种设备、特种作业管理制度;班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

危险源检查记录、交接班记录、班组考核记录、班组隐患台帐等。

每项作业前, 根据临时性工作、人员变化需要, 明确互保、联保对子;员工清楚互保、联保安全职责, 且职责履行到位;因临时工作需要, 车间内部人员调整, 班组内要履行书面形式交底、互保手续。

(2) 班组安全机构建设

以书面形式明确班组安全机构成员:班组长、班组安全员、班组培训员。

班组安全机构成员、岗位员工要了解各自安全职责, 各项职责履行原始记录数据、事件真实准确, 保存完整。

班组安全机构成员每班了解员工家庭、岗前休息、身体健康及精神压力等方面情况并建立工作记录;记录要与被了解对象说明的一致;对了解到的异常情况要逐级反馈并建立反馈记录。

(3) 现场检查

班组成员每班对所属岗位安全环保设施、生产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查, 发现隐患逐级反馈、建立隐患台帐、实行闭环管理。

查有无违反劳动纪律、违规违章作业、安全环保设施损坏、应急设施失效等。

(4) 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公司、分厂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5) 事故控制

班组有无人身伤害工伤事故、环保事故。

(2) 现场管理之星

(1) 危险有害因素标识及安全标志管理

安全标识的日常保养、清洗和维护。

标识牌应设在对应的醒目位置且牢固可靠。

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应设置警戒区域, 坑、沟、池、井、陡坡等区域应设置安全盖板或护栏。

岗位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2) 作业现场环境美化、净化

三室现场管理有平面示意图, 平面示意图布局清晰、详细, 与现场实际相符。

所在场所达到“五净” (门窗、桌椅、文件橱、地面和墙壁洁净) 、“五齐” (桌椅、更衣橱、资料、工具橱柜、桌面用品和橱桌内物品摆放整齐) ;窗帘、操作台、窗台、通廊、楼道、走梯、栏杆、洗手间、洗手盆保持清洁。

岗位不得摆放与工作无关物品。

个人衣物、鞋必须放入橱柜内;橱柜顶不可摆放任何物品;严禁在主控室、配电室内使用、存放食物;在岗位用餐后及时清理桌面、地面, 剩余饭菜要彻底处理干净;室内不得洗衣晾晒, 更换工装应定点存放。

岗位环保设施有效运行;积极采取隔离、喷洒水等防尘、抑尘措施, 岗位粉尘得到有效控制;岗位清洁无卫生死角、无建筑垃圾。

岗位周边绿化带、排水沟、建筑物顶部等各处无积料、砖块、白色垃圾等污染物。

班组责任区排水沟保持通畅, 淤积深度不得大于排水沟深度的1/3。

室内各种用电线路要走向简洁、整齐、安全, 并用护钉固定, 不可乱搭接临时线路;照明满足要求。

消防设施保持完好、清洁, 灭火器材在有效期内;安全通道内不得摆放任何物品, 不得占用、阻挡安全通道。

(3) 备品备件存放

备品备件应按种类、形状、物件大小等因素优化分类存放管理;划定备品备件存放区, 设置存放区防护栏杆, 设标识牌, 标识牌上要注明管理责任班组、管理责任人, 做到定置、定位管理;现场备品备件表面应保持清洁。

备品备件要帐、卡、物相符, 按照易于存取的原则, 排列规范、整齐;贵重物品、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应上锁明确专人保管。

构建筑物平台上不应乱堆乱放杂物和备品备件, 平台上存放物品, 应根据建筑物承重要求合理存放。

(3) 学习之星

(1) 理论、技能考评

班组员工安全环保理论知识考评。

班组员工安全环保技能考评。

(2) 班组安全活动

班组安全活动要每周召开且涵盖班组全员;达到安全活动作为总结经验和提醒警惕的目的。

班组安全活动是否相互连贯、系统, 是否对前期明确的改进措施、方向进行落实;准备是否充足、材料是否齐全;是否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员工是否积极参与。

班组每日安全检查要点是否有针对性、是否与年度安全环保管理目标相对应。

(3) 班组培训

班组安全活动及培训内容是否实用, 是否能够结合班组实际、是否针对当前的安全形势和本班组的具体情况、是否结合班组安全管控重点,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讨论、明确改进措施。

班组员工对颁发的规程、制度是否了解、掌握, 具体工作开展落实是否到位。

员工学习记录、班组级安全考试是否依据分厂要求贯彻执行。

(4) 文化之星

(1) 树立有形团队

确立班组团队口号、团队目标、团队标识, 并得到班组员工认可。

利用班会等时机坚持宣读团队口号。

佩戴团队标识, 让团队意识深入人心、化作行动。

(2) 拓宽沟通渠道

通过各种形式聚会, 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 让大家聊聊自己的生活, 分享自己的快乐, 拉近班组成员之间的距离, 促进互相理解和支持。

设置班组长信箱, 及时了解、掌握组员对自己管理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并积极改进。班组长可以定期整理相关的意见和解决方法, 通过例会或者板报等方式进行反馈。

班组文化氛围营造

通过班组学习园地、荣誉园地、班组活动、安全生产日期牌、安全誓词等多种形式多种载体营造班组文化氛围。

(3) 亲情文化渗透

树立“只有安全工作, 才有家庭幸福”的理念, 在班组设置全家福照片专栏, 每名员工在全家福照片附近附自己的安全格言、安全承诺。

建立《班组亲情文化手册》将员工的生日、家属电话号码等信息登记在册。

凡有员工立功受奖, 班组第一时间通过短信等形式将喜讯送到职工家中, 让亲属为职工感到光荣;遇有职工违章违纪, 及时告知家属, 给家属讲明利害, 剖析原因、制定措施, 使职工放下思想包袱, 总结教训;员工生日时班组送上温馨祝福;雨雪天气时, 班组安全员及时送去温馨提示等, 让班组员工时时感到温暖, 处处感到温馨。

(5) 创新之星

(1) 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创新

对照岗位查找制约安全、环保、生产、装备等水平提升的因素, 制定对标目标或改进目标, 建立台帐, 营造“寻标杆、找差距、抓整改、再上新水平”良好氛围。

按照水平提升制约因素台帐, 制定改进计划, 留存可视化的图片资料, 进行攻关改进, 留存好改进前、后的图片资料、技术数据等。

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每月不低于3条, 且每条都落实、见效;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每年度不低于1项, 且要落实、见效。

(2) 实施

组织机构

成立以厂长为组长, 各车间主任、分管专业科室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该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评比审定和工作指导。成立以分管专业科室领导为组长,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副组长, 炼铁厂安委会成员、员工代表为成员的评比小组, 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考评、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2. 星级分类

“星”用红色五角星表示, 一颗五角星表示一个星级, 五星级为最高级。

依据考评项, 单项考评得分90分及以上获取一个星级荣誉称号。

3. 时间安排

2月16日, 创建活动方案下发, 各区域组织学习、讨论、研究各自的争创实施方案;4月1日开始, 各班组学习评比标准后逐项组织实施;6月1日开始, 班组依据“星级班组评比标准”自评后, 向调度室提出书面申请, 调度室组织对申请班组进行评比打分, 依据评比打分情况向领导小组提报星级班组审批。

4. 要求与考核

(1) 领导小组审批后对达到标准的班组颁发星级班组标志, 依据星级级别每月给予班组创建经费, 标准为:五星-400元/月/班组;四星-200元/月/班组;三星-100元/月/班组;低于三星不予补助。

(2) 对于分厂给予的补助只能用于星级班组创建硬件设施的投入, 要建好经费使用台帐, 做到收入、支出、凭证齐全。

(3) 星级班组牌匾由调度室统一制作、核发;班组荣获牌匾后必须置于班组活动最明显位置;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认可, 不得擅自制作、增加、拆除星级标志。

(4) 动态化管理。评比小组每月至少抽查两个星级班组, 对达标保持情况进行抽查, 提出星级班组升降建议。

(5) 调度室根据检查结果, 及时通报班组降低、提升或取消星级情况, 并在相应范围内进行公示。

(6) 2014年1月1日始, 未提出星级班组评比申请的, 每月扣200元/班组。

二、成绩与不足

1. 带动班组综合管理上水平

星级班组创建, 以班组为单位, 岗位为重点, 以实现个人无伤害, 班组无事故为最终目标。从班组安全环保管理、培训管理、创新管理、现场管理、文化创建五个方面引导班组向着遵规、自律、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方向发展。五个星级, 每一星级都有具体明确的考评项目、考评标准, 为基层管理者提供了明确、清晰的工作思路, 列出了具体的工作项目。通过近一年的实践, 实现了班组管理由千头万绪向主线清晰、杂乱无章向有章可循的转变, 班组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2. 为打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组团队奠定了基础

通过创建文化之星, 各班组发动员工集思广益自主设计制作班组团队标识、确立了班组团队口号、团队目标, 通过佩戴团队标识, 宣读团队口号, 提高了团队士气、凝聚力, 让团队意识深入人心、化作行动。班组组织员工生日聚会、庆贺会等形式, 促使班组成员拉近了距离, 加深彼此了解, 为打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团队奠定基础。

3. 推动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创星过程中, 各班组统一设计制作各自的班组资料封皮及带有班组特色的亲情文化手册, 员工档案、亲情卡、奖励贺卡等;通过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来正确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 营造良好的工作、团队环境。班组不仅注重工作期间的文化引导, 还注重生活中的家庭作用, 以致《员工家属的一封信》、发放生日贺卡、荣誉贺卡等方式, 增强班组亲情文化, 提升员工归属感。通过到困难职工家中慰问、家访, 让员工充分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员工家属感受到企业的关怀;通过宣读班组理念 (口号) , 在班组活动室张贴员工全家福照片、张贴个人安全格言等鼓舞员工士气, 营造团结、拼搏、向上的班组氛围。让每位员工在岗位都能有家的归属感, 心系家人, 注意安全, 高兴上班, 平安回家。员工爱企、爱岗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高, “安全理念进一步渗透, 员工安全素质进一步提高, 安全行为进一步规范, 安全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实现本质安全, 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保持安全生产良好态势提供强有力支撑。

生产现场安全过道、走廊、控制室、会议室、班组活动室等场所, 均设置了安全文化宣传灯箱、喷绘、玻璃展板等, 把安全理念体系、安全行为体系、安全视觉体系等相关内容融入其中, 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

4. 班组活动室、员工作业现场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现场之星创建工作的开展, 生产作业现场危险有害因素标识及安全标志管理得到加强, 通过“三室”现场管理有平面示意图的提示及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七个方面的实施, 消除了现场“脏、乱、差”现象, 营造出焕然一新的工作场所、清洁的工作环境。

5.13年星级班组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弄虚作假、敷衍了事、安全防护实战能力不强、安全培训针对性不强、岗位作业标准不规范等。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做好, 持续改进。

三、感想及努力方向

董事长在《以人为本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一文中明确指出, “十二五”期间企业确定了三个主攻方向, 其中之一就是实现重大及以上事故为零。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确立安全第一的理念, 而且要从设计上消除隐患, 从制度上严格管理, 从文化上阐述透彻, 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形成社会效益、企业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多赢局面, 实现员工的本质安全。指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非常重要。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不是制度不健全, 不是设施不安全, 而是安全意识淡薄、凭着侥幸心理、违规违章作业造成的。杜绝违章, 消除隐患, 应该成为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杜绝违章, 强化安全意识, 应该从加强安全文化抓起, 形成员工共同认可的安全管理理念, 彻底消除人的不安全状态。为了能达到长期地反复地宣传和贯彻, 系统地灌输和渗透, 使其入耳入脑, 铭记于心, 警钟长鸣。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宣传, 唤醒员工对安全健康的渴望, 体现对员工情感和精神的关怀, 逐步形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 “人人讲安全, 事事讲安全, 时时讲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针对董事长指明的安全管理工作思路, 结合炼铁厂星级班组创建工作的逐步深入, 今后的工作重点有:

1. 发挥专业管理职能, 当好领导参谋, 协助单位“一把手”履行好安全管理职责

无论哪种模式, 必须要得到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视和参与。只有“一把手”管, 才能迅速果断的决策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才能调动全员认真管安全, 才能统筹全局。安全专业管理部门, 要发挥管理职能, 围绕“杜绝违章, 消除隐患”这一核心, 多载体、多形式的提高员工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2. 坚持做好员工安全培训工作

自2012年2月12日至今, 炼铁厂坚持开展每两周一次的“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 对提高员工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技能奠定了基础, 创造了条件。今后, 继续研究、拓展培训工作方式方法, 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分析事故根源, 提高安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逐级安全培训, 增强员工强烈的安全自律意识, 规范安全操作行为, 塑造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

3. 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作业活动, 是以逐步规范在生产作业中的行为、建立最佳的生产秩序为目的。作业标准化, 规范人的不科学、不安全的习惯行为, 防止人为因素产生的事故。通过标准化作业, 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缺陷, 使人、机、料、法、环达到安全和谐的水平。

4. 研究、推行预防性安全管理模式

东汉政治家荀悦曾说“百治不如一防”。预防性安全管理模式, 以危险源控制为安全管理的中心, 着眼于危险预测预控, 把人、物的本质安全结合起来, 发动岗位人员对作业现场的危险因素加以预测和控制, 控制生产作业全过程, 危险危害早知道, 就为避免事故打下了基础。

5. 以人为本, 做好人的本质安全管理

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财富、追求效益”, 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的部门, 不同的员工的组织协调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目标”。人是万本之源, 企业管理者要抓住这个管理的核心。在对人的管理上, 要做到刚柔并济, 标本兼治。所谓“刚”, 就是要实行制度管理, 用制度管人, 约束人、激励人, 规范人的行为, 制度是底线, 任何人不得逾越, 否则要受到制裁, 此乃治“标”;所谓“柔”, 就是要在管理中体现人性化, 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 通过建立企业的文化底蕴, 来取得人心, 使员工自觉的、发自内心的干好本职工作,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此乃治“本”。

6. 安全管理理念的转变

一是物本观念转变为人本观念, 从偏重于对工艺、设备、制度、规章的管理转化为以人为根本, 注重人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安全价值观、安全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管理;二是个体观念转变为系统观念, 从管理的着眼点为某一人、一物、一单位转变为注意安全管理的层次、环节、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 注意个体与整体的配合。

摘要:山东石横特钢集团炼铁厂不断推出安全管理新举措, 紧抓落实, 实现了管理上水平, 安全与生产的良性互动。

7.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 篇七

一、普通话测试中学生“说话”存在的问题

“说话”项的测试目的是考查学生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条件下, 运用普通话口语所达到的标准程度。它不仅考查学生的语音面貌, 还要考查学生运用普通话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和表达过程的自然流畅的程度。它是学生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心理素质、临时组织语言应变技巧等综合能力的体现, 因此“说话”最能体现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在近几年的测试实践, 尤其是机辅测试中, 我们发现“说话”实际与测试要求存在偏差, 学生在“说话”项测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1. 以“背稿”、“读稿”代替“说话”。

在测试实践中, 很多学生按照命题说话题目提前准备好稿子, 测试前将稿子背熟, 测试时以“背稿”代替“说话”。背稿能增加流畅度, 还可以减少词汇和语法的错误, 掩饰了学生许多语音错误和词汇、语法缺陷。

根据河北省普通话测试评分标准, “语言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背稿的表现”视情况酌情扣0.5或1分, 而“词汇、语法偶有不规范的情况”要扣1到2分。因此学生为了少扣分, 测试中用背稿子增加流畅度, 减少语音错误和词汇、语法缺陷。

以前人工测试时, 两个测试员考一个学生, 学生不能作弊只能将准备好的稿子背熟, 而普通话水平测试采用机辅测试后, 一些学生测前用手机上网, 搜到成篇的“说话”内容, 趁监考老师不注意掏出手机对着电脑将三分钟“说话”变成朗读。

2. 测试中出现无效话语。

无效话语指的是测试中考生所说话语和考试题目没有任何关联的一些内容, 无效话语在机辅测试中容易出现, 以往的人工测试, 遇到学生说到与话题无关的内容时, 测试员给以适当的提示, 并对其予以引导。机辅测试是学生面对电脑的单向说话, 被测学生自己可以看到电脑下面的时间条进度, 可以估算出还差多少时间满三分钟, 当其把准备好的内容说完后, 剩余时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就会出现说话与题目无关联的内容, 例如与测试无关的自言自语、重复读准考证背面的考试注意事项、重复前面已经说过的内容、反复读考试电脑页面提示语、倒计时数秒等现象。这些现象在普通话测试中都称为无效话语。无效话语经常出现在一些准备不充分的学生录音中。

3. 离题与雷同。

河北省普通话测试说话题目共有40个, 有些学生往往把内容相近的题目先归类, 如《我熟悉的地方》、《我向往的地方》、《我的家乡》, 然后用一个内容套在上述多个话题上, 出现雷同或离题现象。学生开头两三句用所考题目相关的语言, 随后便把话锋转到事先准备的同一个内容上。有时几个人抽到不同话题, 说话内容却是一样, 造成雷同。在测试实践中, 有些同学的“说话”雷同与离题同时存在。如《我的学习生活》、《我的兴趣爱好》、《我的业余生活》, 学生开篇说几句, 随之便大段的背诵歌词、古典诗词或别人的文章, 用这些内容来填充测试的三分钟时间, 以致于造成全篇离题和雷同。

以上三类问题在普通话测试“说话”项中经常出现, 这些问题暴露了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不足。也为我们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普通话教学指明了方向, 那就是, 在教学中教师除注重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辨正外, 更应该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二、加强“说话”项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说话”是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素质、临时组织语言应变技巧等综合能力的体现, 其中, 学生的知识储备要充足, 思维要敏捷, 应变技巧要具备。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多措并举,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说话”的训练内容要拓宽。

如果我们的普通话教学仅仅围绕测试规定的40个话题, 即使学生“说话”很流利, 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好, 也只是表面现象,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求教师拓宽“说话”的训练内容, 要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如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一段经典影视作品, 看完后请学生回答问题, 或者要求每人用三到五分钟时间复述作品, 谈一谈观后感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 多角度的对作品进行评析、欣赏。这样, 学生不但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也提高了综合素质。当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实质的提高后, 应对测试的40个话题就不再是难事。

2. 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要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意识, 就要让学生的口语表达在生活、学习中得到锻炼。选取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感兴趣的话题, 让学生即兴演说, 让所有学生有“说”的机会。学生讲自己感兴趣且熟悉的话题, 容易做到有话可说, 言之有物, 话题采取即兴方式给学生新鲜活泼的感觉, 学生乐于表达, 不会产生厌倦情绪。

3. 根据学生的不同方言区分组强化训练。

先把不同方言区的学生进行分组, 根据每个方言区的用词和语法特点, 制定具体训练方案。在朗读中学生一般不会暴露方言、方音, 但在测试“说话”项时由于没有文字凭借, 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会下意识使用方言词汇和语法。要通过口语表达训练, 纠正不同方言区的习惯用语。如河北、东北、河南等部分地区将普通话的“什么”说成“啥”;河北的部分县市将“昨天”说成“夜个儿”、“早晨”说成“早清儿”、“下午”说成“后半晌儿”等。根据上述情况, 在教学中将发音、说话有相同问题的学生分为一组, 以便集中纠正偏差, 有效地进行强化训练。

总之,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领会“说话”的要求, 首先语音要正确;其次内容具体、完整;最后说话内容要合乎逻辑、有条理。通过训练, 让学生说起话来用词恰当、语句连贯、不重复啰嗦、有条理。在训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97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定了“学生在学期间均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 且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乙等, 普通话达不到合格标准者缓发毕业证书。”我院作为高职院校开展普通话教学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已有多年。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中我们发现, 普通话教学过于注重声、韵、调的发音辨正而忽视了口语表达训练, 使学生在“说话”项测试中失分较多, 也暴露了我们的普通话教学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不足。本文旨在总结归纳“说话”项测试的问题, 制定合理的口语表达训练方案, 让学生“能说”、“会说”, 使普通话教学能够切实起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普通话测试,训练,语言表达

参考文献

[1]周思缔, 黄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技巧[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7, (8) .

8.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 篇八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高专,技能训练,计算机专业

高职高专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技能训练环节薄弱,硬件实验条件差,技能训练教师没有企业经验,仅限于教材,校企脱离,与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速度和模式存在一定的距离。在目前就业如此严峻的环境下,专科生在专业能力和心理上都处于劣势。如何在技能教学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加快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成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新课题。

计算机专业是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不可缺少的专业,该专业学生一方面要学习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动手实践[1,2]。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调研,笔者发现,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从事以下两个方向的工作:1)计算机行业应用的相关工作,如计算机制作、设计、维修、装配、计算机网络等;2)计算机专业与其它行业相结合的复合型工作,如计算机数字媒体制作、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通信工程等。从学生就业的方向看,计算机技能是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必备条件,所以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中要注重技能训练,技能训练要以就业为导向,将所学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所谓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就业和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技能训练的方向。该文从以下三个关键环节阐述如何将就业导向贯穿于技能训练的全过程:1)开设什么样的技能训练,即开设的技能训练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全面满足企业生产、科技进步及劳动就业的需要;2)如何开展技能训练,即为技能训练提供什么样的软硬件条件,技能训练中采取什么样的模式;3)如何评价技能训练的结果。

1 开设什么样的技能训练

目前,很多高职高专开设的计算机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只是象征性的,按照训练大纲完成训练内容,距离教学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也脱离市场,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样会导致学生应用能力欠缺,出现了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企业单位招不到合适学生的瓶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市场需求,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特征,摸准市场需求脉搏,构建学生技能训练模式,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学校在设置技能训练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和行业需求,应该加强市场调研、岗位需求分析,根据岗位特征、学生特征合理安排技能训练。甚至可以让用人单位来参与技能训练的设置,或与企业建立协助关系,实行合作教育,让技能训练真正实现与岗位接轨,与实际工作接轨。这样既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训练,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条件,又可以把在技能训练中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校不断更新技能训练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如我校经过市场实际调研,发现目前计算机专科毕业生很少从事软件开发方向的工作,一般会到广告公司、影楼从事多媒体设计,到计算机营销店从事营销、装配与维修工作,或到网络公司从事网页设计或网络维护工作等。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办公的必需工具,对于那些将来不从事计算机方向工作的计算机毕业生,掌握使用电脑的基本技能也是就业的优势之一。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管理计算机的程序、文件、磁盘、打印机等;运用Word、Excel、Power Point等办公自动化软件;收发电子邮件、搜索信息、下载文件等;检测、判断和排除计算机的硬件的常见故障等;检测、防范计算机病毒等。通过以上的调研,我校加大了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训练,每个学生都必须通过;对于软件开发技能的训练,在量上和深度上有所减少和降低;对于多媒体、网页设计等专业方向的技能训练,紧密和市场相联系,制定相关的训练计划。以就业为导向,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的开展计算机专业技能训练,在我校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学生的就业率相对于前两年有较大的提高。

2 如何开展技能训练

2.1 为技能训练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软件资源中最核心的是担任技能训练的教师,他们的实训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技能训练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培养一批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力的教师,及时为这些教师的知识更新与技能提高创造条件,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考核;大力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到合作企业中锻炼,积极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和校企合作项目。除了本校的教师担任技能训练教师外,也可聘请企业中资深人士和高级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

校内技能训练设备必须跟上,以保证正常基本技能训练活动的开展。如在学校建立硬件基本技能训练室,主要开展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计算机软硬件安装等基本技能训练教学;计算机网络基本技能训练室,主要由微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测试仪等设备构成,为计算机网络的组网、建网、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等技能训练提供实验的支撑环境;计算机软件基本技能训练室,承担着各种程序设计、多媒体应用技术、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等基本技能训练;数字逻辑、组成原理、微机原理实验室等。同时,可与多家企业合作建设计算机应用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满足学生技能训练、实习的同时,达到为社会和行业服务的目的。也使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办学水平能和行业保持同步的发展,拓展了学校的教学空间。

2.2 技能训练采取的方式

学生是技能训练的主体,学生的技能训练的效果是衡量高职高专院校技能训练成败的关键因素。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及学习动力一般比较欠缺。他们中的大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差,自制力也比较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并且对所学的专业并没有太多了解,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这些不利的因素都将影响学生技能训练的开展。很多学生把技能训练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技能训练是老师强迫做的,没有认识到技能训练和自身的关系。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让学生把技能训练当作一种爱好,一种喜欢的工作去做,这需要教师认真分析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变革技能训练的方式,尽可能培养学生技能训练的兴趣。指导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把理论知识与具体技能训练结合起来,让学习动机支配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笔者在高专院校从事计算机专业技能训练十余年,总结了一些经验:技能训练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设备和训练目标采用不同的技能训练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摄录像观察法、演示法、互助法、轮训法、榜样示范法、经验总结法、单元验收法等。除了以上教学方法,在技能训练中还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2.2.1“鼓励+指导+引导”贯穿技能训练全程

高职高专的学生一般都处于二十岁左右的年龄,虽然是成年人,但是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较缺乏,心理成熟度不高,自信心弱,自卑感强。尤其在学习上,经受不住失败的考验,一旦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不了,或考试成绩不合格,就会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在技能训练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教师在技能训练中多鼓励学生、少批评或尽量不批评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在技能训练教学中,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成指导者与咨询者。为了突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练三者结合。首先是在教师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学,然后就是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中教师还要加强个别指导,正确引导,发现学生出现问题,不要直接指出,或给出正确的操作或答案,要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和并给以纠正。这样使学生在练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既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乐趣,也增强其信心,为学生参加技能训练提供了动力。

“鼓励+指导+引导”贯穿技能训练全程,创造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他们自觉地学、积极地学,逐步建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能独挡一面创造了条件。

2.2.2 竞赛激励方式

实施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即将赛训有机结合,以竞赛为动力激励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3,4]。该文所提的技能竞赛不一定是院校、市、省或国家举行的,为了做到人人参与,可以在班级内部举行。竞赛时间也可以是随机的,可以在技能训练课上,也可以在课外。如全班学生刚完成一道编程题,实现判断任一个数是否素数,为了巩固学生对此概念和循环嵌套结构的理解,让全班同学进行一个小小的竞赛,编程实现将100-500之间的所有素数输出来。在竞赛中发现学生都很认真的编写程序,而且编程速度比平时有所提高,正确率也较高。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高潮,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强化了学习动力,推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总体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赛训结合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在具有专业技能的前提下,拥有一定的竞争意识,才不易被企业和社会淘汰。

2.2.3“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

对于比较大的技能训练任务,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式[5],如将全班学生分组,每组都由5到6人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要求各小组学生自己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每个人都要积极地参与,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是指点、修正、建议。如笔者要求学生用ASP开发一企业的办公日志系统,经过前期相似案例的介绍,学生基本掌握了开发系统的流程。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首先共同完成了需求分析,然后进行概要设计,将整个系统分成若干模块,每个成员完成一个模块的详细设计和代码设计,最后,大家将所有模块整合成完整的系统进行调试。从学生完成的过程和结果看,小组合作式技能训练模式,让学生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学会交流、沟通、倾听、包容和欣赏,合作技能逐步提高。在小组合作式技能训练模式中,虽然主角是学生,但是教师这个配角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以“引导者”身份,协助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在对学生指导时要注意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挖掘学生潜能。如小组某个成员在任务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可以让小组成员帮着解决,如果还是解决不了,教师才进行指点。小组合作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培养了他们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而团队精神、合作能力正是高职高专生必备的职业能力。

2.2.4 及时、有针对的企业实习

为了将学生在校内学到技能和实际相结合,校内专项训练后,院校一般都会把学生送到与学校联系的企业或公司去锻炼实习[6]。目前,学校安排学生实习的时间都比较集中,一般是入学的第三年。这时候,学生所有的课程都修完了,掌握了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习应该很容易上手。可根据实际调查,并不如此,一些学生反应,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向很多,有多媒体设计、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维修与维护等,每一个方向里面的课程有很多门,课程与课程之间有的联系不大。对于那些一年级或二年级上学期学的知识,很多学生印象不是很深了,尤其技能操作,步骤记得不是太清楚了。如果将学生校内专业技能训练与企业实习同步,或一前一后时间上相差不是太大,这样效率会高很多。由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可以被安排到企业进行所有专业技能训练,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爱好和就业的需求,来合理安排,如把爱好多媒体设计的学生安排到广告公司、影楼,把爱好网络的学生安排到网络公司等。将学生及时地安排到企业进行相关的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信心和就业的能力,但同时也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加大校企联系力度,多创造学生实习的机会。

3 综合的技能评价模式

高职高专计算机技能训练教学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操作考试、实训报告、专题制作、软件编制、论文等,只重视终结性评价,通常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技能成绩的最重要甚至是惟一的根据。这种简单、片面的评价势必使分数成为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直接动力”。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考核鉴定体系应逐步形成包括日常技能业绩考核、能力和专业知识等多要素。单一的评价方法,或是单纯定量的方法,或是单纯定性的方法,严重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在技能评价中,可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其缺陷和不足,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多种方式结合的技能评价模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将来的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条件。

总之,要想发展好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的计算机专业技能训练模式。在技能训练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技能的种类,采取灵活的技能训练方式,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53.

[2]杨静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89-90.

[3]陈小波.以赛促学——一种高效率的技能教学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9):68-69.

[4]孔欣.论以赛训结合创新实践技能课程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0(5):154-155.

[5]赵继海.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交际,2009(7):78-79.

9.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 篇九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界定及训练策略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进一步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一目标比其他任何目标都重要。”由此可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界定。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的特有属性。但是人类对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迄今为止, 还没有完全达到一致的共识。

金哲认为, “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科学或文艺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 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 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等的心理过程。”

张玉成认为, 创造性思维可经由教育训练而予增强。同时, 一些研究确己证实了教学或训练可以增进创造性思维能力。

所以说, 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掌握的信息, 产生出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成果的思维过程, 这成果可以是新观念、新设想或新理论。透过一些语文学习活动, 可以刺激学生根据已有的资料或主张去构想新的意念, 令语言文字的表达更加新颖、独特。

2. 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策略。

创造性思维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训练而成的, 它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提问策略来刺激学生思考, 借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张玉成归纳了有关创造性思维的技巧及教学方法, 提出21项编制创造性问题的策略:属性列举, 指出途径, 详列用途, 推测可能, 比较异同, 探究原因, 预测后果, 重组归并, 指换取代, 改头换面, 按图索骥, 模拟隠喻, 前瞻回顾, 假设想象, 角色扮演, 时地迁移, 突破成规, 信息缺漏, 似是而非, 五官并用, 踵事增华。陈龙安提倡创造性思维教学, 他提出了十种提问的策略来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假如、例举、比较、替代、除了、可能、想象、结合、六W、类推。

以上的提问策略, 训练了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教师想要通过提问的训练策略来达成提高学生创造性思考能力的目的, 则应掌握发问的技巧, 训练学生对事物的敏觉性、变通性以及观念的独特性等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能逐步形成。

本论文所研究的人教版教科书的课后练习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质, 就是指提问采用上述策略的情况。

二、“质”与“量”的统计与分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忠实体现了课程标准“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的要求。共分为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大模块, 各大模块之间有机结合, 资源共享。以下是就其课后练习在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提问上作出的统计与分析。

1. 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量”的问题。

(1) 各年级提问的数量 (七年级上+八年级上+九年级上=总提问数量) 。

(2) 各范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题数与总提问数量的比例。

(3) 每单位 (课文) 所占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提问比例 (题数/单位数) 。

(4) 每单元所占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问比例 (题数/单元数) 。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 各范畴的创造思考能力训练题数与总提问数量的比例:讲读/精读占17.20%、自读/略读占10.84%、写作占19.05%、口语交际占11.11%, 综合性学习占10%, 平均数为13.64%。这就是说, 各范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题数, 每一百个题目中约有13题带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性质。上述数据显示, 教科书整体的创造性思维训练题量仍有待提高。

从表三中可以看出, 每单位 (课文) 所占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提问比例 (题数/单位数) :讲读/精读占76.19%、自读/略读占40.90%、写作占44.44%、口语交际占33.33%, 综合性学习占22.22%, 平均数为43.42%。这就是说, 每篇课文里约有0.43题带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性质。很明显, 每单位的创造性思维训练题量还不足一题, 而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强化和巩固的作用, 题量还需要提高。

从表四的数据中可以看出, 每单元所占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提问比例 (题数/单元数) :阅读占277.8%、写作占44.44%、口语交际占33.33%, 综合性学习占22.22%, 总数为377.8%, 也就是说, 平均每单元约有3题带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性质, 从全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来说, 训练的题量还是可以的。

2. 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质”的问题。

“质”即指课后练习题提问时所运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策略。笔者就课后练习的提问进行了分类统计, 归纳为如下几种: (1) 阅读方面:“根据情境……展开想象, 想象, 仿照示例……发挥联想, 你的看法, 给你的启发, 造句子, 绘画, 如果……你会怎样, 有人说……你的看法, 试写一段话, 辩论, 如果……举例。” (2) 写作方面:“围绕……展开想象, 看图……发挥想象力, 改写, 假如你是……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对本套教科书课后练习提问所采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策略进行归纳后发现, 阅读方面主要是运用如果、假如、想象、联想等策略, 写作方面主要是运用改写, 想象等策略。与上面陈龙安所提出的十种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提问策略相比, 这套教科书课后练习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提问策略设计比较单一。

以上从质与量方面对这套书的课后练习进行分析发现, 课后练习的提问基本上都能够强化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不过, 这些问题大部分还是记忆性和推理性的问题, 其中学生只须对事实或问题进行理解、记忆, 然后对这些事实或问题进行回忆或再认识, 主要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再现能力等。这些问题大部分属于聚合性思维的训练。聚合性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朝着一个方向集中,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或者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思维方式。此类问题有固定的模式或结构,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可以遵循一定的结构来解答问题, 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有了一个共同或预期的答案。而这类思维能力训练的提问比例, 如表二所示, 就阅读、写作、口语交流、综合性学习这四个范畴来讲占到82.78%。从这个比例来看, 这样的提问未免有点多了。

与聚合性思维训练相对的是发散性思维训练, 相比较聚合性思维能力, 它往往倾向于学生采取新奇、创新的想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正是有了这些不确定性, 所以问题的答案是无法进行预料的, 也不可能出现预期的统一的答案。而这类思维能力训练的提问比例, 如表二所示, 就四个范畴来讲, 仅仅占了13.64%。而这样的数字, 又未免有点少了。

总之, 从上面对这套教材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 聚合性思维能力训练的量是足够的。但是, 如果想要更好地完成“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等目标, 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在“质”与“量”方面都有不足。

三、建议

1. 提问策略的多样化。

由于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方面提问质量的不足, 就使得语文教师的责任尤为重要。由于本套书中课后练习的提问策略有些单调, 其中多为假如、想象、联想等策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学会并运用陈龙安提出的十种提问的策略来设计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提问, 以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提问数量的加强。

由于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方面提问量的不足, 各范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题数与总提问数量的比例, 平均数为13.64%, 这就是说, 各范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题数, 每一百个题目中约有13题带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性质。每篇课文里还不到一题带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性质。根据学习心理来看, 平均每个单元应有三题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题目, 当然每课能有一题就更全面、更理想了。

3.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教材如果要落实课程的要求, 在教学上还需要配合。例如, 教师要尽量采用开放性或发散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并通过脑力激荡, 想出大量的意见或构想;鼓励学生有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养成独立研究的好习惯;努力创设师生间、同学间相互尊重和接纳的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等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金哲等主编.世界新科学总览[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7.617.

[2]张玉成.教师发问技巧[M].台北:心理出版社, 1988.60.

[3]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中国语文课程指引 (初中及高中) [M].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署, 2001.28.

上一篇:初中家长成为优秀家长的十个条件下一篇:保护动物倡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