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讲计划》的心得体会

2024-09-29

学习《学讲计划》的心得体会(16篇)

1.学习《学讲计划》的心得体会 篇一

《学讲计划》学习心得体会

黄海桃

“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简称“学讲方式”)这一学讲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刚开始接触时,在课堂中总是有一些茫然。学校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研讨活动和专家引领讲座,让我对学讲计划有了更深层次地了解。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通过学习我了解实施学讲计划的几个环节有:

1、明确目标:是学习任务导引。导入的形式可灵活多样,老师的语言要尽可能地精炼、精辟;揭示学习目标时要明确、精要、可操作,要使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

2、学生自学: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上课时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先自主学习,再交流合作。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各学科要于课前布置预习作业,在学生使用的教学案的导学任务单中明确布置,预习作业务必简明扼要,承上启下。

3、演练展示:是固化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布置学生演练任务,学生首先独立完成,然后请若干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预习成果。展示的形式倡导多样化,或讲述、或提问、或辩论、或表演,教师要作出及时评价,可以借助黑板、投影等诸媒体,由学生报告学习成果,引导其他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理清问题解决思路,培养学生观点概括、问题表述和问题解决以及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

4、质疑拓展: 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把共性的问题、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拓展探究的问题,通过组际竞赛、互教互议、教师指导等方式,进一步加以解决,发展学生推理性、批判性思维。

5、目标检测:是评价、反馈、矫正的环节。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手段,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就,练习量要适中,题目要有代表性,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演练的习题可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为必做题,选做题。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反馈,指导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当堂目标达成度,真正落实“堂堂清”。

教学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反思”,这是建立知识联系,领悟学习成果的环节。引导学生概括、小结课堂上学习内容,绘制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领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增强学习习惯养成的自觉。

在学讲计划中,我的困惑在于我感觉一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自主比较薄弱,每堂课积极发言的学生较多,但能做到认真倾听的学生还不够多,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以及他们不能去交流所想。倾听的能力培养在今后学讲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通过对学讲方案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明确了:作为一名当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传授的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方法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是灵活的,是复杂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学讲方式的应用不是将教师从课堂中解放出来,相反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学讲方式的应用,必须从教师思想抓起。

学讲方式的应用,不是简单的改变备课的形式,学生上课的形式,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让广大教师认识到学讲方式的的实际意义。尤其是现阶段,教师年龄老龄化,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较大,要想一下子将学讲方式落实到位,也是不现实的,必须慢慢的从教师的思想上做起,循序渐进的进行,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学讲方式靠近。在教学中要一点一点的用学讲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推动学讲方式的落实

其次、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

1、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2、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

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3、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不经意的允许能满足学生的被认可感,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

4、用“中断定势”的形式表现你的关注。

当学生表现得没有积极性,否认自己的成绩的时候,教师用“中断定势”的方法打断其对自己的消极认识来表现对学生的认同。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再产生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为。

最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去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自信的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此时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2、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

在这样课堂里,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消沉、忧虑、紧张,高效的课堂是无从建立的。

3、营造能够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

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对自己负责。如果总是觉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对自己毫无责任,也是没有学习效率可言的。

4、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有归属感的氛围。

学生间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不仅能提高其学习效果,亦可修养其人格品质。

优质高效的课堂是学练结合的。当堂训练即在课堂上为达成目标所做的训练。集中有序的课上训练,效果远大于课后作业,所以切记:前忙万忙,一定要做到当堂训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浪淘沙,历练时代英才。我们在激发培养学生潜能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惟其如此,才能与时俱进,为学校的发展,为国民素质的提升开创和谐共赢的局面!

2.学习《学讲计划》的心得体会 篇二

一、“学什么,怎么学”———学讲计划的前提

学讲计划,“学”是“讲”的前提,“讲什么”是“怎么讲”的基础。只有知道和明确“讲什么”,才可能“怎么讲”,如果说讲什么是内容,怎么讲是方式、形式,那么形式要以内容为基础,没有内容,形式也是空洞的形式,毫无意义。因此,“讲什么”要为“讲”落到实处。

(1)学什么———目标清晰。学讲计划关键在于“学”和“讲”。很明显,学生学什么是讲什么的前提和基础。“学什么”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布置学习任务和学习预案。学案的设计应体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和考点。

如对于“中心对称图形”的“平行四边形”这一课,学习任务的布置可以通过学案或任务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交流。

(2)怎么学———方式明确。对于教师课前设计的预习学案,最好能明确哪些题是独立思考题,哪些需要小组合作,也就是说,在学案上体现出来怎么学,是自学、对学(两人一组)还是小组合作。如预习学案中的思考题:在小学时,我们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那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什么?平行四边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讨论。

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实验、尝试,并动手做一做,看一看,进而引导他们在合作中做、在做中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如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的中点,用透明纸盖在图形的上方,描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以及对角线AC,用大头针定在O处,将ABCD旋转180°,结果会发现什么?这个环节应该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二、“讲什么,怎么讲”———学讲计划的重心

在学生明确了学什么、怎么学,也经历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后,对所学的知识就会有所了解。在“学”的过程中,一定有学生学不会的,那么,“讲”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对于“讲”的问题,也就是“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讲什么、怎么讲是学讲计划的重心和关键,通过“讲”,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

(1)讲什么———讲到实处。众所周知,学讲计划关键是让学生学进去,然后再讲出来。教师要通过自学、互学、小组学习等方式,把所要学的知识自主构建,然后再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给同伴、小组其他成员或班级全体学生讲出来,以达到互学互助、相互质疑、共同提高的目的。那么,“学什么,怎么学”是学讲计划的前提和基础。

1讲疑点。在开展学讲计划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随意抛出问题互相说几句也就是学和讲了,明显流于形式,学讲没意义。在自主学习和互学中,对于学困生的疑难问题,首先是“讲”的主要内容。如对于上文提到的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性质,有的学生可能不会,那么,学生给别的同学“讲”,让其他同学在接受他的观点时,不断提出质疑、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对于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讲出来也是必要的;再者,对于课之伊始的课前预习交流,“讲”更见其必要性;在课之即将结束时,“讲”出自己的所学、所得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

2讲方法。讲学习方法是“讲”的核心。如对于平行四边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的问题,判定出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判定的方法是什么,将观察、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讲出来,“利用旋转法而得出”,可以让学生感受知识内容形成的过程,对于其他学生也是促进,并给他们以借鉴和点拨。

旋转平行四边形后,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时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特点的问题,教师讲出来更有意义,因为是这节课的重点:平行四边形ABCD沿着AC的中点O旋转180°后,A和C重合,C与A重合;B与D重合,D与B重合等……方法应点到实处、讲到关键点处。

(2)怎么讲———讲到关键处。

1使用数学语言。对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思维的过程,也是讲什么的重中之重。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BC=AD,∠ABC=∠ADC,∠BAD=∠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

这样讲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数学语言,用数学思维角度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2组内讲。在学讲计划开展的过程中,小组内的学生层次上是有一定有差别的。优生讲出来自己的体会和所得,对学困生来说也是帮助,能给他们以启发;优生自己讲出来,也可以加深印象,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听的效果比“讲”的效果逊色数倍;同时学困生讲出自己的难点和疑点,也利于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和警醒,并可以获得他人的帮助。另外,还可以组间讲、师生一起讲等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学习《学讲计划》的心得体会 篇三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元的教育方式登上舞台,走入广大师生的视野。经过反复地尝试和努力,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在逐步提高。近来,徐州市各中小学开展了旨在强调学生主体性、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等弊端的“学讲计划”,在这一计划中突出强调了学生课上课下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强调接受学习,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方式提高学习成绩,为了转变这种情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徐州市教育局强力推行“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方式,2013年12月,徐州市教育局正式发布文件:《关于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意见》,并附《“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简称“学讲计划”),一场声势浩大的教改运动正式拉开帷幕。

“学讲计划”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入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学讲计划”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指学生个体以学习内容为载体,与一切其他个体进行交互式活动,课堂上包括与教师、与其他学生的合作。本论文主要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故围绕“合作学习的界定”、“合作学习的策略”这两个方面阐述。

一、合作学习的界定

合作学习起源于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对学生集体动力作用的研究。在7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兴起,到8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为一种课堂教学策略。目前这一策略已广泛地应用于个各个国家的教学工作当中。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其在形式上是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秧田式变成合围而坐,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合作学习是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它通常不以个人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而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与奖励的标准。这种机制可以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小组内部的合作,使学生在各自小组中尽其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社交能力的提高。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可以较好地适应将来在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使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学讲计划”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开展,教师往往在此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引导、合作学习的评价。

(一)学习小组的组建策略

学习小组成员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在选择小组成员时首先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简单的来说就是,在一个小组中各个成员的水平或是素质要有所差别,各有所长不尽相同,从而能够达到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协作进步的目的。而不同组之间则要保证其水平大致相同,不能某组成员在一些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组。

一个小组规模如何,看似对合作学习影响不大,其实不然。根据调查发现,小组成员的数量直接影响到有多少人能有效的参与到讨论合作之中。当小组人数在3至6人时几乎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此时合作学习的效果最好;当小组人数在7至10人时,绝大部分人说话,少部分安静的人发言较少;当人数大于11人时,随着人数的增多小组内发言讨论的人越来越少。可见,一个小组中成员数量控制在3到6人最为合理。其次,一个理想的合作团队中,每个成员应有其各自的分工。而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或长处合理引导学生自主分工。如组织领导力强的学生可选作组长,能言善道的学生可以代表发言,对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强的则可以协助小组完成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等等。只有各尽其能才能将一个组所有人的能力发挥出来,达到合作学习的最佳目的。

(二)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引导策略

虽说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各组的成员,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放手,任学生自由发挥。这样的“完全放手”必将导致合作的低效甚至是无效。在“学讲计划”中,小组讨论是始终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具体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的形式对某一个专题各抒己见、促进发展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语文学讲课上的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我们通过对视频课例的研究,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主要是进行口头的交流,因此在学生讨论的氛围显得课堂上非常浓烈,以四人为小组的合作中,一个学生在讲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其他三位同学应该做什么呢?要不要聆听、动笔记录?要不要及时补充?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引导。

因此,教师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同时,需要及时的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这是之后一系列教学活动展开的前提和保障;接下来要向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有了任务,学生自然就有了探索的方向和目标,不至于偏离主要的学习轨道;除此之外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课堂教学除了学生自主的学之外也离不开教师的教。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要能够合理的把握其合作学习的时间,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主动思考,并且又不过量的占用课堂教师教的时间。

三、合作学习的评价策略

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学讲课”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运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难题。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评价的内容十分广泛,它突破了传统教学评价并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对情感的感悟体验的局限,强调学生合作技能技巧的掌握。除此之外合作学习的形式也十分多样,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小组互评。其中教师评价是一种最常见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不能仅仅关注小组整体的表现而要关注到每一个小组成员,达到“合作间实现人人进步”的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多种手段,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效,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反馈,提高当堂目标达成度。小组互评是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优势和特色,在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价中,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自评的过程,则是一个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批评从而提高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学讲课上是标志性的一个环节,其目标指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确实体现了以学为本的新型教育观,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徐州“学讲计划”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广交流的合作学习平台,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讲计划”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仍有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索,这将对我们的教学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2015年《“学讲计划”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探究》校一般科研立项。

4.实践学讲计划的心得体会 篇四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我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学讲计划”的心得体会。主要分享一下“学讲计划”对我在教学中的转变。

如今的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不仅仅只是期望。

孩子们确实也辛苦,我就曾在上下班的路上见到过这一场景。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早已受到了众人们的鄙视,可怜的孩子们要么上课昏昏欲睡,要么上课自娱自乐,归根到底,学生没有参与度。

老师们心里也不爽,不理不问会被说成不敬业,肝火上来要发泄,于是,如图所示,悲哀啊!学生们很委屈,老师们很郁闷。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发觉,的确需要转变了,“学讲计划”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本着对“学讲精神”的学习,以及自己的尝试,我也在改变着我的教学方式,目的只有一个――――变,为了更有效率的课堂。

一、座位的改变。

原本是一个小组六个人,现在我改为一个小组四个人。因为我发现,六个人一组讨论时,无法全部成员都融入,总有一两个人被冷落,并且每个人的表达机会也不多。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没有任何发言权。改成四人一组后,成绩好与成绩不好的学生坐一起,能够让学生“助学”,“互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也相当于多了一个一对一的“小老师”。

调整之后,小组数量更多了也更有竞争性,四人一组,学生们更方便参与讨论。

二、教学顺序的转变。

从前都是我教,学生学,对学生预习强调不是很多,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教师,总想着自己多讲讲。我现在要求学生先预习,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先学再“教”,这样,课堂上就是学生们解决预习未解决的问题,巩固中考要求的知识点。

1、具体的预习方式。主要是利用《伴你学》,其中“预习导学”与“基础训练”部分要求学生必须在家完成,这样,学生是带着问题来上课的`,更有针对性。可以这样说,没有预习的上课是对上课时间的一种极大的浪费。

2、学生预习,老师们也要“预习”,“学讲”更强调了老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曾经因为对学生学情分析欠缺细致,导致课堂上题目设置过难,使得学生掌握的不是非常好,经过范校长等专家的悉心点评与指导,我学到了很多,也理解了很多,在此机会也对专家们的指导表示深深的感谢。

3、课前备课,我会提前设计好多种情况预处理,比如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这节课,我用几何画板准备了多种情况的演示,用来帮助学生们的演示。

4、利用课余时间录制些微课,让学生们提前预习,提前自学。(播放微课)学生胸有成竹的来上学,所以不会怕数学。

三、师生关系的转变,从以前我来讲,变成现在学生主讲。

刚开始学生上来讲,可能挡着黑板了,可能声音小了,可能讲的太快了,等等问题的出现,但是,给他们时间,给他们机会,其实就是给他们自信,学生有自信心,别说数学,语文、英语、物化政史生地音体美信哪门学科学不好?

难度高一点的题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思维的碰撞往往产生无穷的力量。

四、教学反馈的改变。

从前的当堂检测我认为可有可无,现在我觉得是必不可少,因为,只有检测反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这节课掌握的如何,才能体现出一节课的成功或是失败。我每节课就检测两三道题,但是也给学生提了个醒,上课要认真参与,有考试在等着你们呢!

第二个反馈是ABcD卡片的反馈,在座的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再多说了,主要目的还是能够让我在上课时得到最“即时”的反馈,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我的教学理念是“快乐数学课”,学讲计划,以变促变的进步让我更加执着的追求我的理念,我会用我的努力让我的学生更加热爱数学,更加热爱学习!

5.学讲计划”心得(一) 篇五

(一)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学生的在校时间80%在课堂里,学生在课堂里的生活是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生活。通过“学讲计划”的学习,我想到了杨思和永威的“先学后教”,想到了“以学定教”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学讲计划”教学模式不能学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整个“引导--学练--堂堂清”教学模式的形式的一切一切,照搬过来,可以说,您的收获一定大不了,甚至会出现退步,要把“学讲计划”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成绩。

2、“学讲计划”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总认为自已不讲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就错了。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3、“学讲计划”教学模式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去教去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习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

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一下,即使在上课时的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认真设计好,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

6.《学讲计划》的解读 篇六

来源: 徐州教育科研

学习《学讲计划》,首先要清楚《学讲计划》和“学讲方式”两个概念的内涵。

《学讲计划》是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方案,是推动教学方式转变的行动计划。“„„它以推行“学讲方式”为导向,以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为主旨,以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核心,以“行政推动、全面推进、科学推广”为行动策略,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学讲方式”运用,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新突破。”而“学讲方式”则是这个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一种方式。学习理解《学讲计划》,重点在于掌握“学讲方式”的主要内容与实施办法,强调的是落实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整个《学讲计划》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实施“学讲方式”的主要目标,二是“学讲方式”的主要内容,三是“学讲方式”的实施办法,四是“学讲方式”的实施要求。

从主要目标来看,实施“学讲方式”主要有四点:

一是树立四个理念,回归教育规律。如树立“天赋”潜能的理念、自主学习理念、机会公平理念和教学民主的理念等等。理念决定行为,要改变“学讲方式”,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二是改变教学行为,教师“人人达标”。根据《学讲计划》,一年内,要有1/3的教师达标;两年内,要有2/3的教师达标;三年内,教师全员都要达标。目标非常明确。三是改变课堂生态,学校“校校过关”。根据《学讲计划》,一年内,1/3的学校达标;两年内,2/3的学校达标;三年内,所有学校都要达标。为了促进这项改革,市教育局还将组织推荐评选“教改示范学校”。四是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经过三年的努力使我市学校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大的转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效益明显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新的突破。”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是这次课改的根本性目的。

从具体内容来看,《学讲计划》的内容丰富而详细,突出强调了教育教学理论的价值与实践指导作用,具体提出了“学讲方式”的教学环节设计以及教与学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学讲方式”的评价要点,详细提出了“学讲方式”的实施办法。如此突出、具体、明确、详细的教改计划为徐州市多年来少见。

首先是理论的价值与实践指导作用。理论是行为的依据,也是行为的先导。“学讲方式”要成功应用于实践,就必须要有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的支撑,即使眼下改变了教学方式,过后也会出现反弹,还会走回到老路。所以,实施《学讲计划》,一定要高度重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应用。

例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经验,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要以学生的人格发展为根本。“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就是“尊重”。所谓“尊重”,其本义指尊崇而敬重,它是一种具有普遍道德意义的理念,包括他人、社会对个体的尊重,也包括个体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尊重。在学校实践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只有真正而充分的尊重,才能让学生感受并学会尊重,才能取得真正而充分的教育效果。尊重学生,教学就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尊重学生,教师就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不能成为主宰学生一切的权威。尊重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成功应用“学讲方式”的基础。

再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金字塔”学习原理告诉我们,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满堂灌”,不能只着眼于教材的内容,而应当多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做中学”,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实践中自我感悟知识,形成能力。

还有“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具有多种智能的组合。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能组合。好的教育就是学生潜能开发的过程。教师要掌握多元智能观察与评价的技术,要能够在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创设多元课堂。

其它如加涅的信息加工教学设计原理,详细论述了学习及其条件,具体描述了信息加工学习过程,明确提出了累计学习模式和学习结果的不同分类,这些原理对掌握教学设计这门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再如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其中对概念习得和应用的阐述,对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的分析,对智慧能力和个性差异的理解,对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人格因素、团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论述以及对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解读等等,都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还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及生活教育理论、知识的分类理论以及“金字塔”学习理论等等,对我们教育教学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都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领会的基础性理论。

其次,《学讲计划》中具体提出了“学讲方式”的基本教学环节和“教”与“学”行为的基本要求。

“学讲方式”的基本环节包括“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和小结反思”这六个环节。这六个基本环节理解起来并不难,难在实践中有效地应用。环节的实践应用对教师而言,是一个不断理解、亲身体验、自我感悟和自觉提升的过程。建议学校在实施这六个环节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让所有的教师“先入轨”,进入“学讲”状态,切实体会六个环节的应用。可以每周先拿出1-2节课结合学情和教材进行实践,以感受和体会六个环节的具体做法。然后让大家讨论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困惑。

第二步,对六个环节分别进行研讨,发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作用。例如“自主先学”环节,研讨如先学什么?怎么先学?如何落实自主?如何分配先学的时间等等。再如“小组讨论”环节,研讨如怎么建立小组?讨论什么主题和内容?如何评价小组的合作学习等等。还有“交流展示”环节,研讨如交流什么内容?通过交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 ?哪些内容可以展示?交流展示注意哪些问题等等。每个环节都要研讨到具体的操作细节,才能排除教学的行为障碍,才能真正落实“学讲方式”。

研讨时同备课组(或是同学科组,或是同年级不同学科等)可以让1-2位教师先上研讨课,然后围绕单个环节的研究主题开展研讨。讨论不明白时,可以邀请教研室专家进行指导。研讨完后再让备课组每个教师去自己实践,体会这一个具体环节的设计与应用。只有经过教师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感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每个环节的设计意义。

第三步,六个环节依次进行(也可以选择进行)研讨,循环反复,直至真正去除形式上的使用、真正明白其原理并能灵活有效地应用于实践为止。所谓灵活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是指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一堂课六个环节,也可以2个、3个、4个、5个环节组合运用,甚至可以一堂课完成一个环节。无论怎样应用,都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在其中。

六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指导,从原理上明白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二是要鼓励教师写下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在研讨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在六个环节的研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应用教师教学行为的“五步”,即“让一步”、“慢一步”、“退一步”、“停一步”和“缓一步”。注意尽量使用学生学习行为的“五学”,即“自学”、“互学”、“问学”、“‘教’学”和“悟学”。在应用中不断体会“五步”与“五学”的实践价值。四是用这六个环节来要求所有年级的所有学科可能会存在种种问题,所以这六个环节的设计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要鼓励教师突破模式,不可模式化。

第三,《学讲计划》明确提出了“学讲方式”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点。包括一是学情调研和“以学定教”的情况。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明确的学习要求。二是学生学习的情绪状态。主要指标包括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兴奋度、主动投入学习的状态以及是否具有成就感等。三是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需要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学生问题的解决。四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包括知识的掌握,方法、能力、态度和习惯的形成等等。这些评价要点在评估时还要进一步细化。

第四,《学讲计划》详细提出了推进“学讲方式”的实施办法。包括一是理论学习。要组织多层次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使广大教师深刻领会“学讲方式”的意义与内涵。理论的支撑是“学讲方式”落实的基础。二是教研引领。“研究是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成为专业型教师,就必须学会研究。教研部门要为基层学校提供智力支持,加强校本教研,形成教改合力。同时要积极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三是赛课推动。以“赛课”的形式,发挥专家引领、行政推动的作用,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市教育局将采取“三轮赛课”,逐步去除“满堂灌”和“形式主义”,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能力。四是典型示范。鼓励卓有成效的教师脱颖而出。五是交流研讨。召开不同层次的研讨会,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反思、总结、借鉴、推广“学讲方式”的成功经验。六是评价激励。将学校和教师实施“学讲方式”的表现作为考核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这六个实施办法既是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推进“学讲方式”的实施策略,也可以成为学校内部落实“学讲方式”的具体做法。

作为一个完整的《学讲计划》,里面还谈到“学讲方式”的实施原则,包括掌握学情原则、自主学习原则、合作学习原则、学生“教”学原则、当堂巩固原则和指导学法原则等,都需要我们在实施《学讲计划》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不断实践。

了解了《学讲计划》的整个内容框架,接下来我们对“学讲方式”这个核心概念做一解读。

在《学讲计划》中是这样定义“学讲方式”的:“‘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段描述涉及三个重要的关键词,掌握“学讲方式”,就在于对这三个关键词的理解。

首先是对“学进去”、“讲出来”这一组关键词的理解。

所谓“学进去”(用眼睛“看进去”和用耳朵“听进去”),即学进头脑里面去。它是信息的输入,包括信息的感知、信息的筛选和信息的储存。

具体来讲,“学进去”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理解并掌握所学新知识的含义,能够将当前所学习的新知识和已有的旧知识建立起联系,能够有效地将知识信息存贮到记忆网络中。是否“学进去”,表明学生愿意学习的态度和努力学习的积极情感。

“学进去”的关键词是“理解”。即学生了解、明白、懂得和领会所学知识,这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要让学生“学进去”,教师首先应当充分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理解力,在教学中尽可能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自己感悟、理解新知识。其次,教学时要由关注知识点和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尽量转向多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是理解时存在的问题,多采用对话性语言,让学生把思维过程说出来,要掌握“让思维可见”的心理分析技术。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领悟知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或小组讨论来领悟新知识。各学科都要努力让学生“读进去教材”。第四,教学过程要侧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形成学习知识的能力。

所谓“讲出来”,即语言的表达。它是信息的输出,包括信息的检索与提取、信息的条理化组织和新信息的生成。

具体来讲,“讲出来”是指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理解后的语言正确清晰地表述出来,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要点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概括,能够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其他学生听懂学会。能否“讲出来”,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讲出来”的关键词是“建构”。“建构”原本是建筑学的名词术语,本义是建筑起一种构造。换一种说法,“建构”即“搭建一种结构”。用于学生的学习即表示搭建起一种知识结构、一种能力(智能)结构或一种素质结构等。这个“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自我内在结构改变的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所谓“建构”,不是“记忆”,不是“复述”,而是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形成新的认知、产生新的信息。例如让学生讲述刚刚学过的课文内容,如果学生用课文中的原话讲述,这就是“复述”,仅仅是“讲”,而不是“建构”。如果要发生“建构”,就一定是学生在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出”自己的见解“来”,一定是形成“新的认知”、产生“新的信息”。“建构”的更深层次含义是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点在大脑中进行系统化组织并能应用知识有效解决现实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讲出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之前就考虑好让学生讲什么和如何讲,要明确“讲出来”的主题,要突出学生讲述中的分析与个人见解。其次,教师要明确学生“讲出来”的内容和要求(比如讲得有内容、有条理、有中心、有新意等),要能够将复杂的内容分成简单的步骤进行序列化描述(一种条理化组织)。第三,要尽可能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讲出来”的时间,教师要学会恰当的提问、用心的倾听和积极的回应。第四,教师要鼓励和尊重学生差异,允许学生在“讲出来”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错误并注意时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第五,可以采用“教别人”的方式让学生“讲出来”,包括灵活应用同位教、小组内教、面向全班教、回家教亲戚朋友以及有针对性的一对一(一对多)教等多种“教别人”的方式。最后,对“讲出来”的含义理解还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年龄段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拓展到多种学科可以是“写出来”、“算出来”、“唱出来”、“画出来”、“做出来”、“练出来”等等,关键在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学进去”和“讲出来”的关系,两者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学进去”是信息的输入,是学习有效的先决条件;“讲出来”是信息的输出,是学习效果的即时反馈。所以,“学进去”和“讲出来”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回路,我们的教学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关系,必须建立两者之间的反馈联系。要通过“学进去”的要求让学生能够“讲出来”;通过“讲出来”的做法让学生能够“学进去”。所以,“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动机和结果。

其次,关于对“合作学习”这个关键词的理解。

所谓“合作学习”,也叫小组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彼此协助、互相支持的学习方式。这是相对于“独立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包括同位交流合作学习、小组研究合作学习和师生共同讨论合作学习等几种。合作学习贵在“合作”,即让学生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各自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形成小组的合作成果。

教师要有效实施“合作学习”,首先要学会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异质分组,如何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如何进行小组捆绑式评价,如何保证人人参与等等。要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就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事先培训,让学生知道如何组织。其次,合作学习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主题、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等,让学生有可以合作的内容。“教别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第三,要正确掌握“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技巧并能灵活应用,将个人学习和同伴互助有机结合。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忽视了“独立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合作学习的目的既在于学生在相互帮助中学习,更在于通过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习惯。

第三,关于对“自主学习”这个关键词的理解。

所谓“自主”,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自己做主,即不受他人支配,能够“自”作“主”张。所谓“自主学习”,简言之就是自己做主安排的学习。这在教学实践中既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却又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首先我们要了解自主学习的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或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目标去完成。例如让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中心思想、编写故事等,学生可以任选其一来完成。二是教师多给学生一些学习领域,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去探究。例如学习完“统计”,可以列出相关表格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对生活中的某事进行统计,学生可能去统计生活垃圾,或是去统计学校人数,或是去统计考试成绩等等,让学生自主选择。三是没有任何限制,完全放手由学生随心所欲去自由学习。这里往往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这种不需要要求、不需要监督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好的教育,就是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未来的“慕课”(MOOC)和网络化多媒体检索式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涉及到两个深层次的教学原理。一是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内部语言”。所谓“内部语言”,是学习者的一种自我要求,是自己支配自己的行为,而不是由外部提出要求。只有外部要求不断地指向学生的内部语言,才有可能逐渐建立起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愿望。所以,教师要学会感知并理解学生的“内部语言”,通过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内部语言。二是教学要“逐渐将学习的责任转向学习者本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问答式对话以及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复杂化,从而逐渐能够将学习的责任转移到学习者一方。只有学习者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才有可能真正落实自主学习。

教师在实施“自主学习”时,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学习。其次,要充分相信学生,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第三,要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如自我询问、自我检测、自我监控等)、交互性策略(如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与学生分担学习任务、参与对话、指导学习方法并将使用方法的任务转给学生等)等等,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体会和应用。第四,学会设计学习情境,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第五要多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尽可能结合学科内容让学生进行一些有主题的探究性学习。经常性地探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性地思考:有哪些事情是让学生自作主张的学习了?有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作主张地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时刻想着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还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或是接受学习、独立学习,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不可偏废。我们不能因为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忽视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思考的独立学习的价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综合应用这些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不同学习方式的体验中学会学习。

实施《学讲计划》,落实“学讲方式”的改变,应该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需要教师有效掌握专业的教学设计技术。

所谓“设计”,指的是一个事先预想和系统计划的过程。所谓“教学设计”,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和整体规划。教学设计是创设有效学习环境和开发学生学习经验的技术。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一是要能够整体把握教材,能够系统分析教学相关要素,如课标要求与人才培养要求、学科的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要求、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等等,教学设计要能够根据这些要素进行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及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安排。二是能够将知识点学习和能力培养训练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分布到平常的课时之中,教学设计的指向始终放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三是尽可能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理解的各种资源,能设计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应用多种学习方式,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效率。与“学讲方式”相关的教学设计包括基于知识学习的教学设计、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设计、基于计划学习的教学设计、基于任务学习的教学设计以及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等等,这些设计技术与要求如有可能将在以后的文章中专门阐述。

在改变“学讲方式”的实践中,我们还有可能遇到许多现实问题,比如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必然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有些教师会担心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担心给学生时间了,学生不会学、不会讲怎么办?再比如学生的年龄和成绩差异问题,有些教师会担心低年级学生如何进行小组讨论?担心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否“学进去、讲出来”?还有班额过大的问题,有些教师会担心能否有效地组织小组学习?一堂课下来,究竟有多少学生能“讲出来”?诸如此类,还会有许多相关的问题和困惑,都需要我们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来加以解决。任何一种改革,归根到底是观念的改革。固有观念往往是改革的最大障碍。实施《学讲计划》,落实“学讲方式”的改变,最大的障碍就是教师已有的观念和习惯。所以,要想取得这次教学改革的成功,就必须自我挑战、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就必须通过广泛学习和深入实践来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

7.实施学讲计划的困境分析 篇七

一、学讲计划在语文教学中陷入困境的状况

在部分初中学校语文教学的调研中,笔者发现学讲计划的落实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还是停留于表面,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活跃,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教”启发性不足。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引导,还是停留于一些表面的问题上,学生基本上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阅读教材就可以寻找到答案,没有能够起到启迪学生思维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引导无法实现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突破,学生最终的学习理解还是需要教师的讲解来完成。

二是学生的“学”自主性不足。有些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安排不够周密,学生在学习中既缺少自主合作学习的载体,也缺少学习深入开展的线索,整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如同放羊,不仅学习的活跃程度明显降低,而且自主学习的深入也存在问题,影响了整个语文教学成效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是互动的“度”拓展性不足。学讲计划重视让学生深入地学进去、自主地讲出来,这一过程中切不可忽视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促进作用。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仅仅着眼于教材中的知识点,没有能够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开去,也没有强调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整个师生互动的深入与广度都存在欠缺,影响了学讲计划的实施成效。

二、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发挥学讲计划作用的探索

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针对学讲计划的研究也进行了一段时期,对学讲计划运用的体会是要坚持“科学运用、精准实施”的原则,要吃透学讲计划的精髓,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组织教学活动,扎实推动教学开展。针对当前学讲计划在部分语文教师运用中面临的困境,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突破。

1.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学讲计划,确保教学设计周密科学。深入贯彻学讲计划的前提是认真研究和掌握学讲计划。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要对学讲计划的基本原则、实施要点进行深入研究,做到吃透文件、结合实际,有效落实到教学活动之中。在语文教学设计一定要坚持“五学”与“五步”,学生要开展“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一步”给予学生学习的空间,“慢一步”鼓励学生进行集体研究,“退一步”鼓励学生自主地讲出来,“停一步”开展巡视与点拨,“緩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和梳理。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还要坚持掌握学情原则、自主学习原则、合作学习原则、学生“教”学原则、当堂巩固原则和指导学法原则,确保整个教学工作前后衔接、有序开展。

2.教师一定要坚持收放结合教学,确保学生能力得到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学讲计划,一定要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一定要有深度,要能够体现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引领作用。例如在《安塞腰鼓》教学中,笔者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思考题:“宏伟的腰鼓”描写了哪四个场景?分别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排比、比喻、反复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感悟其妙处。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要求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这一组思考题对学生学习课文具有引领效果,涵盖了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生在思考研究以及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还要对其他学生进行传授与讲解,促进了面上语文学习成效的提高。学生对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展研究,并在全班进行交流与补充,既体现了思维活动的训练,同时也在相互合作中实现了互帮互助。

3.教师一定要注重营造浓厚的情境,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讲计划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必须要建立在学生充满兴趣、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营造教学的良好氛围,为推动教学工作开展奠定扎实基础。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熟悉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模式,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积极地参与,鼓励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能够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研究,让学生在学讲教学模式中充分参与。其次,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学讲计划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学习,要通过平时的激励手段,提高学生在自主学习研究中的成功感受。另外,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学讲计划模式中的学习难点、学习建议,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疏导,确保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配合教师开展学讲活动,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学讲计划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困境,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从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流程提升以及教学氛围营造等方面入手,切实有效体现学讲计划在推动语文教学开展中的重要功能。

8.学习《学讲计划》的心得体会 篇八

占城中心小学近几年在教师中开展了课程改革,我校教师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有了新的改进,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是教学改革面临的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因此,我校在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的东风下,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特制定“占城中心小学小学学讲计划推行方案”,推进“学讲方式”应用,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义,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

一、成立占城中心小学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占城中心小学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沈东凡 副组长:张锋 李敏 小组长

教科研:李祥瑞 徐作为 语文组:贺栋负责 数学组:付朝亚负责 英语组:王薇负责 科学组:马义负责 艺术组:吕红负责 体育组:王支援

二、课堂教学改革学科范围

以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为主,带动其它学科,面向全体教师。

三、实施“学讲方式”主要目标

1.树立四个理念,回归教育规律。一是树立“天赋”潜能的理念,教学要十分注重激发学生业已具备的好奇心,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潜力;二是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教学过程要提供学生自主感知、领悟、实践的学习机会;三是树立机会公平的理念,给不同学习速度、思维优势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四是树立教学民主的理念,尊重和理解学生,发展师生教学相长关系。

2.改变教学行为,教师“人人达标”。一年内,1/3教师达到“学讲方式”要求的教学标准;两年内,2/3教师达到“学讲方式”要求的教学标准;三年内,教师全员达到“学讲方式”要求的教学标准。

四、“学讲方式”主要内容 1.要求教师掌握基本概念: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学讲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作为教学方式,“学进去”是指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的积极性,强调的是达成“学进去”的结果;“ 讲出来”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

2.要求各学科各小组进行如下操作:

⑴教学设计:“以学定教”,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学习程序、环节,以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要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基础的学习任务,提供有难度、有梯度、有情境的学习资源;要对自主学习目标、内容、程序、方法及评价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根据学习基础,对学生分类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和学情,深加工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⑵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为:“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基本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流程、模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科、课型自主变通、组合形成教学流程。

“自主先学”:是后续学习的基础。由学生在课前或刚开始上课的时间段内自主学习,发现疑难,提出问题,经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后提取出课堂学习的主要问题(即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带着思考和质疑进入讨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的目的;同时,给予一定限度的学习时间和进度安排的自主性,保证不同学习速度学生“异步”学习的公平机会。

“小组讨论”: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兵教兵”实现“一对一”的教学。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生生交互可以解决的问题。

“交流展示”:是固化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可以借助黑板、投影等诸媒体,由学生报告学习成果,引导其他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理清问题解决思路,培养学生观点概括、问题表述和问题解决以及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

“质疑拓展”:是深化学习的环节。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把共性的问题、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拓展探究的问题,通过、互教互议教师指导、组际竞赛等方式,进一步加以解决,发展学生推理性、批判性思维。

“检测反馈”:是评价、反馈、矫正的环节。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手段,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就,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反馈,指导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当堂目标达成度。

“小结反思”:是建立知识联系,领悟学习成果的环节。引导学生概括、小结学习内容,绘制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领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增强学习习惯养成的自觉性。

(3)教学行为:“五学”与“五步”。①学生行为的“五学”。学生要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变知识的接受者为知识的探索者,不仅学会,还要会学、乐学,真正能够“学进去”、“讲出来”。对应上述各个教学环节,学生全程自主学习体现在“五学”的学习要求上,即“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

自学: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前预习、课中的自主学习。

互学:以“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为学习形式,通过生生互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问学:以提问、质疑的方式,探讨学习问题,拓展学习内容,达成举一反三。

“教”学:以“讲出来”、“教别人”的方式,深化和巩固学习成果。

悟学:以自主总结、交流体会的形式,感悟学习成果。②教师行为的“五步”。教师要变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协助者。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情的掌握、对教学的设计、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对深化学习问题适当点拨、有针对性地指导上。

教师要做“站在学生后面的”参与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从讲台上“走下来”,要更多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驻足在学生的课桌旁。要强调教学方式转变中“生进师退”、“学进教退”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五步”的要求上。“让一步”:在指导学习预习时,不要“嚼烂再喂”,要“让一步”空间,由学生自主发现、感知,提出问题;

“慢一步”:在解决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学习中的基本问题时,不要忙于指出问题、给出答案,要“慢一步”挑明,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留下“讲出来”的“话题”;

“退一步”:在交流展示、质疑拓展中,不要变成“教师秀”,要“退一步”,把黑板和讲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出来”;

“停一步”: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在教室中盲目走动,要“停一步”,在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学生课桌旁驻足观察,发现问题,“一对一”教学;

“缓一步”:在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不要急于总结、概括,要“缓一步”,给学生想一想、悟一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学习成果。

3.实施原则:

(1)掌握学情原则。着力创新学情调研方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预见性,加强课堂师生活动的策划和设计。

(2)自主学习原则。着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发微课、学案等“学习资源包”,借助“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泛在学习的条件,激发学生“学进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课内外学习的有机整合。

(3)合作学习原则。着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学习。在分组方式、组内分工、研讨程序和方式、研讨成果汇报展示,组内激励和组际竞赛等问题上开展深度研究,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4)学生“教”学原则。着力学习实践“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以及“学习金字塔”理论,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堂中、小组内、黑板前、白板上“讲出来”、“教别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5)当堂巩固原则。运用“遗忘曲线”和“记忆规律”,在课堂上加强记忆方法的训练,适时复习,不断强化,并通过当堂检测诊断学习效果。

(6)指导学法原则。注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点,系统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学习风格。

4.教学评价:

(1)学情调研和“以学定教”的情况。指对学生知识基础、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准备情况的了解程度,以及能否根据学情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和适当的难度、梯度、程序。

(2)学生学习情绪状态。指学生能否感兴趣地、兴奋地、主动地投入学习,是否表现出学习成就感。

(3)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指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目的、有序、有成效地开展,学生是否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问题、困难是否得到了解决。(4)教学目标达成度。指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是否关注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养成,是否关注学习情感体验和态度形成。

五、“学讲方式”的实施办法

1.理论学习。组织多层次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使广大教师深刻领会“学讲方式”的意义和内涵,规范教学行为,使教与学的方式发生大的转变。

2.加强校本教研,形成教改合力,推动“学讲方式”的实施。3.赛课推动。从研究学情、提高教学设计水平着手,着力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以常规性的听课、评课、教学检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以“赛课”的形式,发挥专家引领、行政推动的作用,促进教学方式转变。一是要通过三轮赛课,基本入轨。第一轮赛课主要去除“满堂灌”现象;第二轮赛课主要矫治“形式主义”现象;第三轮赛课努力提高教师课堂设计、组织、引导、调控能力。

4.典型示范。通过实施“学讲方式”,使教学观念新、改革意识强、转变教学方式卓有成效的教师脱颖而出,作为示范、榜样,带动课堂教学改革。

5.交流研讨。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研讨会,通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反思、总结、借鉴、推广“学讲方式”的经验做法,推动“学讲方式”的有效实施。

9.学讲看齐见行动心得体会 篇九

忠诚是百德之首。“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忠”是发乎人们内心、自我修养的一种精神追求,由此才会对他人讲道德、对社会讲责任;不忠诚的人,就没有根、没有方向、没有归属感。广大党员向党中央看齐,最核心、最根本的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

对党忠诚,要忠诚于信仰。没有信仰做基础,对党忠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是发自内心的忠诚。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对党忠诚的“根”和“源”,把信仰的坚定建立在对党的科学理论理性认知、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上,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坚定安身立命的“主心骨”,筑牢修身立业的“压舱石”,真正把对党忠诚铸入思想、融入灵魂。

对党忠诚,要忠诚于组织。忠于组织、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是对党忠诚的基本要求。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站在全局高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务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对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对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对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真正做到听令景从、绝对服从。

对党忠诚,要忠诚于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焦裕禄、杨善洲、沈浩等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最大的爱就是爱人民,最大的追求是实现人民幸福。党员干部要忠于党的宗旨,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主人,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化在血液中、深入到骨子里,发自内心把群众当亲人,以真心对待群众,用真情帮助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10.学习《学讲计划》的心得体会 篇十

一、从课堂管理走向课堂引导

学讲计划倡导教师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解决课堂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这一核心问题的转变改变了以往“填鸭式”教学,教师一统课堂天下的局面。换而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课堂管理走向课堂引导,由独裁者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激发者、疏导者和提升者。

“学讲计划”指出:要让学生“学进去”,教师首先要掌握学情,充分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理解能力,初步确立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情境,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方面运筹帷幄。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站在思维高处,做好引领,关注学生思维过程,让学生把思维过程说出来。第三,把教学管理的时间充分腾出,留给学生充分的领悟知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或小组讨论来领悟新知。第四,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在学习方法的获得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讲出来”,教师一是要在教学之前就考虑好让学生讲什么和如何讲,要明确“讲出来”的主题。二是要明确学生“讲出来”的内容和要求。三是要尽可能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讲出来”的时间,教师要学会恰当的提问、用心的倾听和积极的点拨和回应。四是要教师要鼓励和尊重学生差异,允许学生在“讲出来”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错误并注意时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五是要可以采用“教别人”的方式让学生“讲出来”。六是要拓宽“讲出来”的含义,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无论是“学进去”抑或是“讲出来”,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国家督学李希贵写道:“事实一再表明,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只有领导改变,一個组织才有可能改变。那种自我感觉良好、故步自封,不再改变自己的管理者,任何希望改变别人改变组织的期待必然落空。”

二、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CEO

在《学校转型》一书中,李希贵指出,要让学校里的每一个教师都成为自己的CEO,大量的问题都在沟通、对话、协商中解决。我们实施的“学讲计划”教学改革何尝不是如此呢?

“学讲计划”倡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铸成良好的学习品格,解决“我要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学生全程自主学习体现在“五学”的学习要求上,即“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五学”的提出和实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讲计划实施以来,学生起初不适应分组学习,不会学,不会讲,不敢讲。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学讲计划理念不断刷新,课堂教学手段的不断尝试,我们的学讲课堂日益精彩。

学讲课堂就是要打造这样的课堂,激发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正如李希贵所说的那样,“管理到底为了什么”也许可以有了一个答案:说得时髦一点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说得质朴一点,管理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激发每一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让选择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很多老教师都对以前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记忆犹新,教师为主,学生为次,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份教案,能够驰骋教海多年不变。学什么,怎么学,学生都没有选择,一味跟着老师的思维打转。所以有这么一句话,“死教书,教死书”。李希贵在书中指出,我们过分夸大了教育的力量,把教育当作挥舞在自己手上的感化与惩治的大棒,一厢情愿地把相同的教育强加到不一样的孩子身上,在“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外衣下,我们已经不太在意孩子们的真实感受和千差万别的需求。我们的学校里太缺少选择。想想我们现如今推行的学讲计划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会深刻地发现,实施学讲计划教学改革,我们的学生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而这种选择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地理空间的拓展仅仅是一部分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内容空间的选择和改变。学讲计划倡导的学讲课堂五步环节——“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和小结反思”,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学生都有着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和自由,他们会抛弃已知的、浅显的,追求深层次的知识,这是人类固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驱使的,是人的内动力,是任何外在因素所实践的影响都无法比拟的。当然在这种选择的氛围下,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管怎样,选择改变了课堂,改变了孩子们,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正如李希贵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当选择成为校园主题词的时候,思考便成为常态,每一位同学都无法回避对自己、对社会的追问,自我潜能、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像孪生兄弟般一并问世。

11.学习计划心得体会 篇十一

新时代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具体执行者和深入实施者。就基层教育主管部门而言,落实《强师计划》的重点在农村学校,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均衡搭配本地优秀教师资源,补齐农村学校缺乏优秀“学科带头人”的短板。事实证明,一所学校的某一门学科如果有一位优秀教师带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大有希望。农村家长之所以到城区卖房择校,造成城区学校“大班额”,原因就在于优秀教师大多集中在城区热点学校。

各地要借“县管校聘”改革的大好时机,集中解决优秀教师长期集中在城区热点学校的问题,通过城乡学校之间教师轮岗交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将优秀教师按学科均衡搭配到辖区内每一所学校,从而带动薄弱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是建立教师补充机制,解决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高质量教育的标志之一。有些农村学校,教师总数可能已经充足,按生师比不存在缺编问题,但一些学科人员富余,另外一些学科却无人任教,如音体美等学科,这种情况被业内人士称为“结构性缺编”。

基层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统筹安排好每年的教师招聘工作。教育、编制部门要对辖区内各学校什么学科教师富余,富余多少,什么学科的教师紧缺,缺乏多少,有一本“明白帐”,不能凭感觉调配教师。在摸清教师自然减员的前提下,按照“减一补一”的原则,做好每所学校教师需求调查,制订好教师招聘方案,并保证所招教师与学科需求精准对应,从而逐步缓解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

三是强化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许多农村学之所以教学质量低,当地百姓不满意,可能不是师资水平低,而是学校管理出了问题。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基层教育主管部门要大力推进“校长聘任制”“校长职级制”改革,提高校长的专业化水平,为基层学校选拔一批优秀校长。同时,要大力提高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待遇,让其在工资、住房、评优树先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从而吸引一批优秀校长和教师投身农村教育,造就一批有教育情怀的“乡村教育家”,为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就基层学校而言,落实《强师计划》要着力策划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工程,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发展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其一,实施“读书换脑工程”,着力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执行者,是教育思想的思考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不仅可以不断更新的自己的教育观念,而且能从书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学校要为教师营造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引导教师确立了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努力建设学习型学校,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校要帮助教师制订读书成长计划,要求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书籍,自读三本其它内容的书籍。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读,每月召集一次读书报告会,让教师广泛交流读书体会,谈心得、议感悟、话收获,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从而使教师个人读书成为一种习惯,集体交流成为一种风气,全程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其二,推进“名师带动工程”,满足教师的成就欲望。学校要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按照“提高素质、优化师能、造就名师”的思路和“固塔基、壮塔身、树塔尖”名师培养策略,积极锻造各级名师,使他们成为全县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师德标兵、教学专家、育人楷模、科研先锋,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固塔基”——着力提升全体教师的师能水平。学校要通过开展了“教师教学水平系列达标活动”、“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等,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壮塔身”——强化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学校要加强与高校和教育科研部门的联系,定期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实施“影子培训”,采取专家报告、交流研讨、问题答疑等方式,让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解决在教育教学工作遇到的现实问题。

“树塔尖”——为专家型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对于各级特级教师、市级以上名师、教学能手等,学校要着力“搭台子”,建设“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其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教学专家。

其三,实施“校本研修工程”,满足教师交流的提高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说道:“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者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至成为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那您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路。”学校要按照“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校本研修思路,成立各学科“教研共同体”,引导教师以主体的身份,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经历和结果进行批判性反思,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2.德育计划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二

白道子小学 刘丽羽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是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学校组织学习《中小学德育培训指南》后我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1、确保德育为首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优良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使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上定位。我们要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语培训指南》等德育规章,解放思想,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制定实施计划,要从舆论宣传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扭转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不良倾向。

2、加强家校协作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可见,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的思想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又是时刻存在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耳闻目睹的直观影响。所以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就成为了孩子德育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了。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发展、心理变化,并作好学生在校的反馈情况,让老师和父母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做出正确的指导。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连接纽带.只有家校两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达成共识,才能给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桥梁。

3、营造良好氛围

我们常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但学生对于实际的意义还不是很明确,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更应该教育学生怎么样的行为才算是爱祖国爱社会主义,要让学生知道要爱祖国爱社会主义,首先要爱家乡、爱学校,让他们从小事做起;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为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出力,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提高素质;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要开齐上好各门课程。

只有教育思想正确,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位置,才能把我们学校真正办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地。

13.学习《学讲计划》的心得体会 篇十三

[关键词]学讲计划 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09

一、教学设计环节

“学讲计划”教学模式的应用,重点强调教师应该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引导学生展开自我探究活动,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因此,在教学中以年级为单位制定统一的导学案,教学前向学生发放,并在课堂上应用。在此影响下,部分教师认为应该彻底解放课堂,并且为了减少教学的束缚,省略教学设计环节,以导学案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这一思想的存在导致教学针对性明显不足,不同班级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产生不良影响。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在应用导学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不能忽视教案设计,应该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设计有针对性的教案,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教育和引导,进而将教案设计与导学案教学相结合。在保证教学开放性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序性能够得到明显的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教师的教学引导参与

“学讲计划”教学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讨论为主的教学活动,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一般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后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引导,甚至部分教师让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自学,自身只对课堂纪律加以控制,严重限制了教师教育引导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

因此,在应用“学讲计划”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参与,要充分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在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应该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引导,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例如,对《大海睡了》《小河与青草》等文辞优美的文章进行讲解时,学生虽然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对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有一定的认识,但无法对含蓄蕴藉句子所具有的艺术性进行鉴赏,从而对语文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学讲计划”下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让学生对文章的艺术性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加以培养,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教师的教学热情

教师的教学热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因此,在“学讲计划”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可缺少,应该通过对教师教学热情的激发,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得到激发,进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激发自身教学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中。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促使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

四、德育教育的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情感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学讲计划”下教师不能缺少德育教育的渗透,应该在教学中适当地融入德育教育思想,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引,为学生良好德育品质的养成创造条件。

例如,在教学《孔繁森》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奉献精神和严谨态度加以培养;在教学《拉萨的天空》时,应该对学生的热爱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加以培养。在“学讲计划”下,将德育教育思想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讲计划”教学模式的应用存在一定的误区,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讲计划”教学模式,适当增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教学引导。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4.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四

过去自己曾一度想:既然选择了教师这职业,就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多年来自己一直努力地去实现这目标,可是教与学都是无止境,活到老而学到老,要成为一名教学优秀的教师,没有捷径,只有虚心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既然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知识时代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多年来地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师教学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的教学也是这样,要灵活多样的方法。一般来说除了教材,更重要是教学生如何为人,对学生的爱和鼓励很重要,这是教学专业成长第一部,是教学成功的主要依据。因为教师有了关爱学生,学生就会尊重教师,而成功的一堂课,是在师生共同协作下才能完成,所以上课时教师要善于赞赏、信任、鼓励学生。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爱好性,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点或缺点,只要教师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那么学生就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就自觉去配合教师教学,学生本身也是得到所学的需要,而教师在教学中,既能与学生沟通、课堂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对教师教学效果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可见,教师对学生严格时不如宽容一些,鼓励多一些,让学生人人都感受教师的爱和授课的收获,只有对学生采用教学的灵活性才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自己素养的发展。

三、关爱学生,通过授业、解惑、传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除了授业、解惑、传道外,还要关爱学生,因为有了爱,就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因为有了爱,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我做为一名教师,多年来经验告诉我,教育就是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上课时要有生动教学理念,传授新的知识,别死搬硬套教材,要勇于创新,勇于以课程新理念传授知识。同时教师要保持宽容的心境,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时,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与同事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不要把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带到课堂,要扮演好教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用。

四、通过培训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此次听了刘教授的课,在平台上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特别是同班学员之间的沟通,论坛平台的交流、问题的留言很活跃,学员与教师可以利用平台授业、解惑。自己从中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其中刘教授教会我作为人师者,在工作中如何追求与奉献,在生活中如何投入与面对,如何使自己的观念不断地体现于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也让我学会自省,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回过头来看过去。我愿意做&“教师成长&”中的一名成长教师。其实我们所有国培参与培训者都将在这次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教师专业得到成长。

15.学讲计划知识点 篇十五

1.树立四个理念,回归教育规律。

一是树立“天赋”潜能的理念,二是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三是树立机会公平的理念,四是树立教学民主的理念,尊重和理解学生,发展师生教学相长关系。

2.改变教学行为,教师“人人达标”。3.改变课堂生态,学校“校校过关”。4.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二、“学讲方式”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学讲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作为教学方式,“学进去”是指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的积极性,强调的是达成“学进去”的结果;“ 讲出来”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

从教学过程看,“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动机和结果。

2.理论依据:

(1)罗杰斯“学生中心”教育思想。(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建构主义理论。(4)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5)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6)知识分类理论。综合加涅、安德森和梅耶关于知识分类的理论(7)“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陶行知(8)关于遗忘规律的理论。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9)学习金字塔理论。戴尔(10)学习兴趣激发的理论。

3.操作要点:

⑴教学设计:“以学定教”,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学习程序、环节,以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要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基础的学习任务,提供有难度、有梯度、有情境的学习资源;要对自主学习目标、内容、程序、方法及评价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根据学习基础,对学生分类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和学情,深加工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⑵教学环节:“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

“自主先学”: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小组讨论”: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

“交流展示”:是固化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质疑拓展”:是深化学习的环节。“检测反馈”:是评价、反馈、矫正的环节。“小结反思”:是建立知识联系,领悟学习成果的环节。

(3)教学行为:“五学”与“五步”。

①学生行为的“五学”。即“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

②教师行为的“五步”。“让一步”、“慢一步”、“退一步”、“停一步”、“缓一步” 4.实施原则:

(1)掌握学情原则。(2)自主学习原则。合作学习原则。(4)学生“教”学原则。(5)当堂巩固原则。(6)指导学法原则。5.评价要点:

(1)学情调研和“以学定教”的情况。(2)学生学习情绪状态。(3)学生学习的参与度。(4)教学目标达成度。

三、“学讲方式”的实施办法

1.理论学习。2.教研引领。3.赛课推动。4.典型示范。5.交流研讨。6.评价激励。

四.“学讲方式”的实施要求

16.学习《学讲计划》的心得体会 篇十六

关键词: 学讲计划 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项系统任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能够满足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师在当前面临着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为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减轻教师压力的主要方法是让学生更高效地学,而这就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让学生能够相互配合,提高学习效率。对此,本文围绕学讲计划下如何开展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进行了全面探索,以期为广大教师打造高效教学模式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学讲计划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学讲计划”概念始于2014年江苏徐州1100余所中小学所开展的“课改工程”,它颠覆了传统的由教师主讲的课堂模式,实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转变。综合来说,学讲计划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进去”,二是“讲出来”。其中,“学进去”不再以传统的学生“单兵作战”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通过多种学习模式,如合作学、自主学、质疑学和探究学等,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讲出来”则将讲述主体由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注重引导学生“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从而实现全体学生协同并进,共同成长。学讲计划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引导学生“学进去”,重点在于合作学习,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是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经验“讲出来”,重点在于分层教学,让学生边学边讲,学讲结合,从而达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学讲计划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1.对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学讲计划要求教师走下讲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分层则以此为基础,结合课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将学生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分别用字母A(优等)、B(中等)、C(学困)代表;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中A类学生1名,B类学生2名,C类学生3名,全班共分成7(8)个小组,让各小组内的不同学生采用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学习方法,以合作的方式边学边讲,学讲结合,实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进度的和谐统一。

综合来说,学讲计划下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分为三个阶段,以《二元一次方程》一课为例。

一是导入课题。在实践中,笔者以我国古代一道趣味数学题创设问题情境:只闻隔壁人分银,不知多少银和人;每人7两少7两,每人半斤多半斤;继而让各小组进行解题,在解题过程中,首先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提出解题思路,继而由A生进行解题示范,B生辅助C生完成解题过程。解题完毕后统一进行讨论,让各小组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重点鼓励C类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解题得到哪些收获。

二是提取“二元一次方程”的重点知识,将抽象的方程式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角度了解和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如首先列出方程式:2x+4(35-x);继而将方程式拓展为生活事例,代入著名的“鸡兔同笼”故事:鸡兔同笼,上有头三十五,下有足九十四,问鸡兔各几何?在引导学生解题时,同样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但给予各层次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如针对C类学生,引导他们从极具趣味性的鸡兔“抬脚”解法入手,而对于A、B类学生,因为这道题已经给出了方程式,所以需引导他们从创新学习入手。例如:仔细读题,会从“鸡兔同笼”问题中读出两个数量关系,即鸡只数+兔只数=35,方程式x+y=35;鸡脚数+兔脚数=94,方程式2x+4y=94。在此基础上,让A、B类学生将创新方法与C类学生分享,形成了“学进去、讲出来”的学习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是巩固学生所学。在上述基础上,教师还需要进一步用更多实例巩固学生所学。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与A类学生共同完成对B、C类学生的辅导,同时适当增加问题难度,重点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以问题检验、以提问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对学讲计划下分层教学的思考

学讲计划下的分层教学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其中包含了三个重点:一是划分学生的层次,层次划分的依据应严格锁定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认知规律,而非学生性格乃至人格的缺陷,要尽量避免因划分层次而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必要时教师需一对一地对C类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二是如何评价学生是否真正“学进去”,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应与学习评价共同进行,每当提取一个知识点,学生完成一道数学题,都要及时跟进评价,了解学生在解题时所用的方法和思路是否正确;三是重点关注学生“讲出来”的方式,诚然,有些学生确实存在性格缺陷,不愿意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其他学生分享,这无疑会影响学讲计划的进行。因此,营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课堂氛围,鼓励学困生积极提问,并引导优等生积极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讲计划的优势,促进学生共同成长。

结语

上一篇:部编教材 《雨的四季》说课稿下一篇:企业合同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