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幼儿园怎么样(精选7篇)
1.蒙特梭利幼儿园怎么样 篇一
德国幼儿园不提蒙特梭利
近来,中国幼教界正掀起一股“蒙特梭利热”。在北京、上海等地,一些幼儿园纷纷开设了
“蒙氏班”课程,家长需支付每月高达1000多元的费用,并购买各种蒙特梭利教具。蒙特梭
利教学法是由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创立的,提倡以科学的方法提早发掘孩子 的潜力,并创造一个完全配合孩子学习需求的环境。据中国的一些蒙氏学校称,蒙特梭利教
育法是发达国家最主要的婴幼儿教育方法,收费昂贵理所应当。然而,当记者走访德国各地 的幼儿园时,却不见“蒙特梭利”的踪影,这是怎么回事?
蒙氏教育有五大内容
尼德森幼儿园位于汉堡东郊,是德国蒙特梭利教育协会的会员单位。幼儿园是一座两
层小楼。室外有大片的活动场地,走进室内,记者看到,这里没有传统的教室,而是分为日
常生活、数学、感觉教学、语文和文化5个区。在日常生活区里,设有衣柜等用具,教导孩
子日常能力和锻炼社交行为;在数学区,设有长短、大小、高低不同的木块,帮助孩子建立
数学概念,进行数字运算;在感觉教育区,准备了视听触味嗅觉的训练教材;语文教育区
内,可以进行书写、拼读等练习;科学文化教育区则可发掘孩子音美、等能力。幼儿园负责
人玛丽亚博士说:“5个区的设置是蒙特梭利教育的主要内容,它能激发孩子潜能,显露孩 子才能。”
这里采用“混龄班”进行班级编制。玛丽亚博士认为,这种互动关系如家庭中的兄弟姐
妹一样,不分年龄,大家互相学习、帮忙,这也是蒙特梭利教学法的精髓之一。研究表明,混龄班孩子的灵敏度,比传统的分龄班高出很多。一个班约有15位孩子,采取小组化教学。
每班最少两位老师,而老师的角色不是传统的教导者,而是引导者、观察者及教育环境的维 护者。
蒙氏学校收费没什么不同
自20世纪50年代始,蒙特梭利教育盛行于欧美各国,德国还兴起过“蒙特梭利运动”。如今,德国建有专门的蒙特梭利研究机构和协会。会员单位的教师要经过蒙氏机构的严格培
训,才能予以认证。
那么,蒙特梭利教育会员学校的收费又怎样呢?玛丽亚说,与一般学校没什么不同,只
是多收取十几欧元的教具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管是否为蒙特梭利教育协会的成员,德 国学校从不冠名“蒙特梭利”的字样,甚至在学校宣传资料上也找不到这种表述。
德国联邦教育部的工作人员特尔先生分析认为,首先,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已经被德国幼
教界普遍接受,并渗透到日常教育中,没必要冠上“蒙氏教育”的字样。其次,不能把蒙特 梭利教育神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其他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中的合理成分同样可
以被吸收运用,如德国教育家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等。同时,教师必须在教学细节处理上灵
活把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一位叫贝阿特的家长说,孩子选择学
校不会看是否有“蒙氏教育”的字眼,而是看学校的历史及取得的成果。
蒙氏教育需要本土化
任何教育模式都是一定民族文化的产物,蒙特梭利教育法也不例外。德国幼儿教育专家
克莱特教授指出,德国在引入蒙特梭利教育法时,也曾经历了一个兴、衰、兴的过程。衰的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始时盲目地崇拜,没有经过认真的本土化。
后来,德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本土化问题:如在教育内容上,他们以蒙特梭利语言
教育的原则为指导,参考蒙特梭利的语言教具,设计了一套德语语言教育的方案和教具。在
教育活动上,以蒙特梭利文化科学教育的框架为蓝本,设计了富有现代化气息,融合现代科
学发明和创造的教育活动方案和教具等。
2.蒙特梭利幼儿园怎么样 篇二
静寂活动是蒙特梭利教育中的一项特色活动, 蒙特梭利设计此项教学活动时, 是因为发现了儿童喜爱安静的本质, 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安静的美好感觉, 进而喜欢安静, 并在聆听声响时, 训练听觉, 刺激对环境的观察力;间接目的则是是有助于小朋友认识自我、空间以及他人之间的关系, 学会保持安静, 不干扰他人, 培养有自制力的社会精神。
寂静活动常设定在一天课程或工作的开始前, 让小朋友收敛身心, 作为下一个“工作前的”准备, 也可以用在一项活动结束前, 以调整幼儿心情, 为接着进行的工作做调整。
我园坚持开展蒙特梭利教学的静寂活动, 既为了增强幼儿自制能力, 促进注意力“集中”, 又让幼儿能够发现宁静的美好, 体会静寂的魅力, 并有了较好的效果, 从中我们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
一、静寂活动前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达到静寂的教育目的, 活动开始前, 老师会为孩子准备一个宁静的环境, 如把灯关掉、把室内的窗帘放下、使教室的光线变暗、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一张小胶垫, 再请小朋友慢慢地围个圆圈站好, 保持好与同伴之间的距离, 轻轻坐在胶垫上, 双手垂放在膝盖上, 然后闭上眼睛, 静静地聆听。当孩子能做到用平静、放松的心情聆听, 气息平和, 自然能体会出生活中一切事物美好的一面, 并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二、静寂活动中的体验
如何能让幼儿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会仔细聆听, 体会什么叫安静, 进而促进幼儿听力的敏锐性, 是我们研究的方向。为此, 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尝试, 并总结出以下的方法:
1.闭目专注地倾听周围的呼唤声或其他细微的声响
静寂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听见很多种不同的声音, 当心灵能平静专注地体会, 就能感悟到各种声音的奇妙之处, 并能作出正确判断和悦纳。
如拍手声、下雨时细细的雨滴声、洗手时水龙头的哗哗水声、走路时鞋子所发出的声响、桌椅接触地面时发出的摩擦声、撕纸的声音、撞击乐器发出的声音以及关门窗的声音, 等等。
2.分享能听见的种种声音
在平时的静寂活动训练中, 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声音, 以训练幼儿的听觉, , 并让孩子用自身的声音或动作轻轻模仿, 通过日久的训练, 幼儿的听觉会更敏锐, 注意力更集中。
(1) 大自然的声音。如风吹树枝摇动、大雨倾盆、流水, 滴水在地上、沙子的流动、石头的滚动、雷鸣等。
(2) 厨房的声音。如洗菜、切菜、炒菜、汤勺、碗筷、锅盆碰撞、抽油烟机所发出的声音等。
(3) 夏天的声音。如席子的摩擦、整理被子、风扇的转动、空调的吹动、蚊子的飞动, 等等。
(4) 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如摩托车、自行车、救护车、公共汽车、消防车、飞机等发出的声音。
(5) 动物园中各种鸟类、兽类的叫声, 吃食物时发出的声音等。
(6) 海洋生物发出的各种声音等。
三、静寂的练习游戏
在静寂的游戏练习中, 只有通过有变化的静寂游戏, 来激发孩子参加游戏的兴趣, 以达到寂静教育的目的。
如传话游戏。老师也和小朋友坐在一起, 安静地围成圆圈, 先从老师开始传一句话, 传话句子的长短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而决定, 以传一句“我是快乐的孩子”为例, 老师传给第一个孩子时, 是在孩子的耳边以悄悄话的形式开始, 声量不能让别人听到, 第二个孩子又把话传给第三个孩子, 第三个再传给第四个……逐次往后传话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 最后一个小朋友再把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老师检验看有没有偏差。
同时, 进行静寂训练的形式还有很多效果都不错。列举如下:
1.绕过各种物体而不碰撞到它们。
2.轻轻地跑而尽量不发出声响。
3.有礼貌地递物品给别人而不发出声响。
4.安静地观看某种现象 (如风吹树动、蚂蚁搬家等) 。
5.音乐起则动, 音乐停而静。
6.闭目用手数自已的脉搏或心脏跳动的次数。
效果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只有在教育活动中不听地实践和运用, 才能达到教育目标。同时, 我们也要做教育工作中的有心人, 通过实践, 认真地在静寂活动中细心观察孩子不同的表现和反应, 会有助于老师分析不同的状况中应该运用何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正, 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观察将更有助于有效调整和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 以灵活地调整教育策略和游戏安排。
静寂活动, 使孩子掌握了蒙特梭利教育“学习并享受安静”的精神之精髓, 由“静寂活动”的训练, 可让孩子们喜欢并享受静寂的时刻, 并由此养成轻言细语, 不影响别人, 守秩序、守纪律的良好品质, 让孩子在学会做一个合格社会人的同时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摘要:静寂活动, 是蒙特梭利教育中的一项特色活动。蒙特梭利设计此项教学活动时, 是因为发现了儿童喜爱安静的本质, 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安静的美好感觉, 进而喜欢安静, 并在聆听声响时, 训练听觉, 刺激对环境的观察力;间接目的则是是有助于小朋友认识自我、空间以及他人之间的关系, 学会保持安静, 减少焦虑烦躁, 不干扰他人, 培养有自制力的社会精神。
关键词:蒙特梭利,静寂活动,儿童
参考文献
[1]单伟儒.蒙特梭利教学理论.
3.蒙特梭利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篇三
【关键词】蒙特梭利 区域活动
蒙特梭利有着先进的教育观、儿童观,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尊重了解儿童,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把握住儿童发展的各阶段敏感期,有目的地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直观实效的蒙特梭利教具,让幼儿主动学习,在愉快的动手动脑中促进各种潜能的发展,建构完善的人格。而区域活动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
可见,蒙特梭利教育与区域活动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如果将其优势相互借鉴,劣势相互弥补,那一定是最为行之有效的。
一、蒙特梭利与区域活动在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环境对人的作用。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为幼儿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环境的创设,为孩子张扬个性,在活动中发挥自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提供了广阔的自由天地。
蒙特梭利也强调幼儿的“吸收性心智”能从环境中吸取知识,环境的准备是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关于环境的准备,蒙特梭利的做法则是:“了解儿童心智的吸收性特质,为他们准备一个特别的环境,然后将儿童摆在其中,给予他自由,让他吸收他在那儿所发现的一切。”
不管是蒙特梭利,还是区域活动,在活动的选择上都遵循自由、独立的原则,在游戏操作中都是通过活动来培养幼儿专心的、有序的、有持久性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蒙特梭利与区域活动在内容上可以互为补充
蒙特梭利多是个人独自活动,多强调安静,而区域活动中的交流、合作、游戏又是孩子所喜闻乐见的。将区域活动和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两者有机融合,既可增强幼儿相互的交往能力,增进他们之间的亲密感,又能使幼儿的自由活动保持更为持久的兴趣。
1、蒙特梭利专业区域结合互补
将蒙氏的感官区与数学区作为相邻的区域,利用幼儿良好的蒙氏常规达到互不干扰的效果,同时也发扬了蒙特梭利教具不同层次互相渗透的特点将两个区有机结合。
2、幼儿喜爱的区域结合互补
将孩子们喜爱的图书区和美工区进行互补性结合,让幼儿能自由地在图书区查找自己喜爱的动植物或其他图片资料,在美工区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同时再将美工区的作品进行整理装订成册,投入图书区作为幼儿自制图书。
三、运用蒙特梭利教具的不同特点,给予幼儿自由的拓展空间
众所周知,蒙特梭利教具有着良好的自我纠错性(控制错误的特性),可以使小朋友自行发现错误,而能自己改正,既有助于孩子自己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亦能培养其“知过能改”或独立、负责的品德,还能帮助打开孩子智慧的窍门,使其创造性地思考,同时也能减少外界(教师指导)给予的压力,从而使幼儿更能自由、自信地拓展自己的学习空间。其次,蒙特梭利的每项教具都可单独或联合使用,都有其步骤和顺序才能完成,而且不管在设计上或者在使用方法上都是由简单到复杂。
蒙特梭利强调,应该让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发展,因此教师为儿童设计区域活动时应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将所有区域活动的内容都“物化”为符合儿童特点的儿童自己的活动对象,让儿童在操作活动中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蒙特梭利在区域活动中,主要分为室内进行的日常生活练习、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文化科学教育、历史地理教育和艺术表现等几个方面;蒙特梭利室外教育活动如大肌肉活动、种植活动等也是区域活动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可以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都可以是区域活动内容。可以说,区域活动的思想和实践,特别是在區域活动中通过操作各种实际的活动材料促进儿童发展的思想和实践是蒙特梭利的独创,是她对儿童教育事业的伟大贡献。正因为如此,蒙特梭利教育思想以及包含其中的能力教育、环境教育、活动教育、个别教育、快乐教育和全面发展等思想成为影响20世纪以来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霍力岩 胡文娟.略谈蒙特梭利教育法之精要.幼儿教育,2008,(03)
4.蒙特梭利教育问答 篇四
理念
问题1:为什么要实施“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的教育?
答:“爱是降生于我们世界的每一个儿童的秉赋,若使儿童爱的潜能得以发挥或者其全部价值都得以发展,我们就会取得无法计量的成就。”
“儿童必须通过自立获得身体上的独立;必须通过自由地使用其选择能力获得意志上的独立;必须通过没有干扰地独立工作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 给予儿童自由,儿童便拥有独特的机会来思考自己的行为,确定自己的行为对己对人有哪些后果,体验现实情境的范围限制,并学习何种行为能带来满足感而哪些行为却会带来空虚感或不满,继而发现自己的能力和缺点。这种能发展出自我认识的机会正是自由所带来的一种最重要的结果。”
儿童只有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才能使身心得以放松,也只有这样的放松状态,儿童才能将他心智的敏感度得以真实的体现。如此,儿童生命初期的各种敏感期才能顺利的渡过,这一过程,恰恰是帮助儿童建构并完善他的心智状态。“儿童只有依靠爱和自由,才能获得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问题2:“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所蕴涵的教育精神是什么? 答:我们将把人们的认识从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中,首先要从“随带”、“看护”观念中引出,也要从“唐诗儿歌”、“小写小算”、“天文地理小识”、“小学内容下放”等儿童早期教育误区中引出。
以爱的情感激发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以平等的关系引导儿童体验人际的亲和性;以规则的内化养成儿童行为的规范性。
问题3:“爱和自由”的教育主要表现为何? 答: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
“爱”表现在:观察儿童的行为,理解儿童的心理,关注儿童的思想,给予儿童强大的心理能量。它建构了儿童快乐、宁静的品质,满足了儿童基本的心理需求,使儿童的生命成长高度集中在心智发展上。
“自由”表现在儿童可以通过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和行动而获得身体上的独立,通过自由地选择而获得意志上的独立,通过没有干扰地独立工作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规则”则表现在所有人共同遵守规则。这些规则是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的,是可以终生受用的。它保护了儿童天生的秩序感,建构了儿童自发的自我约束,自信的精神和能力,摆脱了传统教育的权威压制。
“平等”充分保护每个孩子的个人成长空间,同时建构出一个平等、自律、有为的成长环境。主题二:关于“爱和自由”的教学的基本情况
问题1:孙瑞雪教育机构旗下幼儿园实施的教学内容包括? 答:
国际蒙特梭利教学法——百年验证的教学体系,全人类智慧的财富; 国际奥尔夫音乐教育——当今世界影响最广泛的音乐教育体系,让身、心和音乐在一起,充分保护和滋养了儿童的艺术天分;
与孩子共享自然——相互独立、相互引导的环境与活动设计,一种情景,一种体验,使各种性格的孩子在自然中获得启发,从而获得智能、心理的充足发展;
每周一次社会活动课——1年48次最真切、最美好的社会体验:走出学校,走进芭蕾舞团看芭蕾、美术馆看展览、农研所里观察花蕾和青瓜,孩子们来到牛奶场挤牛奶、卡通城与卡通对话,科技馆里尝试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其他:家政活动课、科学实验课、四岁以上英语教学课等等。
问题2:混龄编班的意义是什么?
答:混龄班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化的教育环境。
混龄班可以实现单对单个体教学。在我们的学校里,每一个班不超过25个孩子,有3位教师,每个班都配有一套蒙特梭利教具,这套教具适合2岁半~6岁的孩子操作。由于孩子年龄的差别,他们对教具的需求是不同的,选择也会不同。他们选择不同的教具去工作,教师也就能单对单进行指导教学。其次,混龄编班可以满足儿童对社会生活的需求。不同年龄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形成了和成人社会结构基本相同的儿童社会,这对儿童社会意识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在这个环境中,大孩子可以担当教师的角色并获得小孩子的崇拜,而小一点的孩子更愿意接受大孩子的帮助,因为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在成人与儿童之间很少发现的交流与和谐。
混龄编班的第三个意义体现在智能的发展上。小孩子愿意向大孩子学习,而大孩子自然地获得了一个教小孩子的机会。有一句话这么说,我听了,我只掌握了20%;我看了,我只掌握了30%;我感觉了,我就掌握了50%;我体验了,我就掌握了70%;但是我给别人教了,我就能掌握95%。所以教小孩子的过程对大孩子的帮助是巨大的。
最后,儿童5岁多的时候有被崇拜的需求,混龄编制能够使每个孩子都享受到被崇拜的阶段,顺利地渡过被崇拜的敏感期。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成人总是崇拜别人,也希望获得别人的崇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敏感期没过渡好。而在混龄教育中,渡过这个阶段就是水到渠成了。
问题3:衡量“爱和自由”的教学环境最基本的标准有哪些? 答:1.环境是否准备充足(教具、教学材料),富有美感。2.孩子是否接纳老师。3.是否安静有秩序。3.孩子是否有安全感并放松。4.孩子是否遵守规则。5.孩子能否基本专注。6.孩子是否敢于表达自己。7.孩子是否有解决问题的能力。8.孩子是否进入工作状态。
问题4:判断是否是合格的“爱和自由”的教师标准是什么? 答:第一,教师首先要把握的是这个教育中最高的精神本质——爱和自由。儿童的世界与成人世界不同,所以第一个条件就是热爱孩子,如果不热爱孩子,就会觉得这个职业很苦、无味和难以忍受。忍耐的愤怒就会转移到孩子身上。
第二,由于儿童是自由的,而教师要从成人的系统进入儿童的系统,因此,他应该是一个观察者。这一条在教师进入学校后是可以逐渐培养的。第三,在人的一生中,0~6岁的成长变化的惊人程度往往是成人难以发现的。因此,成人必须是一条流淌着的河流,才能够跟随着孩子的发展,与孩子互动着。所以教师的生命特质是不断成长的,至少要有成长的潜质。这是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
第四,每一天都要为孩子预备一个良好的物的环境,这是一位“爱和自由”的教师最基本的条件。这样,在孩子进教室后拿到的任何东西都将是完善的、合适的。
第五,教师为儿童预备好的环境的同时还要能够保护这个环境。保护儿童的精神环境、文化环境、环境中的自由观念不受到损害,保护孩子工作时不受打扰,帮助孩子为自由所建立起来的规则。
问题5:蒙氏教具的特点是什么?
答:丰富而系统的蒙特梭利教具是“爱和自由”的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其它教具不同,蒙氏教具是孩子用来工作的材料,而不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具体而言,蒙特梭利教具具有下述特点:
1、教具的设计可以使儿童实现自我教育。教具本身在设计上具有错误控制的功能,能够引导儿童自己发现错误。例如,在感官练习中有一套插座圆柱体教具:木托上有 10个直径递减的孔,每个孔都正好能插入一个圆柱体。操作时,要求儿童能把打乱的圆柱体放入相应的孔中(帮圆柱回“家”)。如果将一个圆柱体放入比它小的孔,则放不进去;如果把它放入一个比它大的孔中,最终至少会留下一个圆柱体回不了自己的“家”。这样,对错误的控制决定于教具的本身,而不决定于教师。
2、教具中需要儿童发现的错误或理解的问题只限于一种。这样就避免了额外的干扰,可以使儿童的工作单纯化。
3、各种教具在设计及使用方法上遵循由简至繁、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问题6:什么是三段式练习? 答:为了给孩子一个准确的概念,在进行感官练习的时候,我们使用蒙特梭利按塞贡原则配置的三段式方法:
第一阶段,给感觉命名。例如,孩子注意到一个红苹果,告诉他:“这是红色的。”
第二阶段,认识引起相应感觉的物品。对孩子这样说:“请给我红色的。”
第三阶段,回忆相应感觉的名称。指着红苹果问孩子:“帮我看看,这是什么颜色的?”
主题三:如何在新、旧教育的冲突中找到平衡?
问题1:如何面对一个家庭中老人和丈夫对教育理念的不认同?孩子在这样的矛盾中会受影响吗?
孙瑞雪:给孩子“爱和自由”这种教育观念是一种全新的观念,我们的父辈和我们自己从未享受过,也没有那样生活过,我们甚至在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时候都会因人而异。我们常常把自由视为洪水猛兽,把自由等同于为所欲为,等同于放纵,甚至等同于其他意义上的自由,这同我们所理解的发展孩子潜力的自由、人与人相处时的自由和平等有着截然的不同。这些一定会给老人和其他的人造成极大的不安全感和危机感。但是我们要了解到这个教育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改变。改变人的意识形态一定是个比较难的过程,就如同一个从未尝过甜味的人,告诉他糖怎么甜,他是无法透过话语来明白的,人对未知的事物都具有恐惧感。如果我们所倡导的教育对家庭的中的某些成员来说具有不可知性、不可预见性,这本身就会让他们产生恐惧,我想这可能是潜在的原因。今天我们在实施一种国际上先进的、符合人性的、科学的教育,并不是所有的人一下子都能接纳。即使这个教育在国际上已被很好的验证过,但是,由于文化的不同,接纳他仍然需要勇气,需要有爱力来支持,需要用心灵去感知儿童的需求,还需要用智慧去推理它可能发生的情况,尽管这个教育在国际上已经成功地实施了八十年的历史,但是在中国它还不能影响大部分人。
这个教育方法具备科学性和人性化,由于它具备了这两个特质,母亲往往凭着对孩子本能的爱,凭着对孩子未来的带有预感性的感知而爱上这个教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妈妈们也能够逐渐发现儿童的秘密,并且因为这个秘密而感到喜悦,这是进入这个教育的开始。由于这个教育让我们回头审视自己的生活,这本身是对自我生活、对家族生活、对已有的现实生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审视,也是一种改变的基础。但是这样的改变对老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要说服别人改变已经形成几十年的想法谈何容易啊。但是对于妈妈来说,由于爱孩子,由于和孩子在一起而怀抱的希望,给自己带来了新的向往。这样的改变本身就和周围的不变产生了冲突。孩子是明天,你是今天,老人是昨天,这是永远无法追赶上的。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的是:首先,孩子是你的,你是他的绝对监护人,在你生下他的时候,作为母亲就已经拥有了这种权利。实际我这是想告诉妈妈一个界限的问题。上一辈人可能有发言权,但是没有控制权。这个权利是在妈妈那儿,其他的人不可以“侵权”。母爱是神性的,你能感受到孩子的东西是天下除你之外任何一个人无法感受到的。正是因为这一点,你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将影响你孩子的命运。其次,你需要跟你周围的人有一个良好的沟通,以便使他们能够支持你。这种对你的支持从本质上来讲是对你孩子的支持,如果你的孩子能生活在一个认识一致的家庭,那当然是最理想的。但是现在的处境是不一致。如果你的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能够避免争执,那么这也是一个良好的解决办法。没有争执就不会影响孩子。第三,你需要对自由和规则有一个良好的把握,这个把握会在孩子成长的时间内让你的家人看到孩子的优秀、睿智,相信家人的观点会有所改变。父辈普遍不认可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这是中国现阶段儿童教育的状态,我们机构会和你一起走过这段艰难时段,直到你的孩子成人,他们将是第一批成长起来的新人。
问题2:接受“爱和自由”的教育的孩子,如何更好地适应普通的小学教育?
答:接受“爱和自由”的教育的孩子进入普通学校后,最难适应的是两点:
一、心理状态。这个在自由和尊重中长大的孩子,突然面对环境的改变,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二、思维模式的改变。过去的成长过程,是依靠自我统合的思维结构,进入普通学校则更多的是以记忆为主体的学习模式。这需要儿童有一段时间来转换。
同时适应环境是任何人都要做到的事,不论曾经接受的是否是“爱和自由”的教育,儿童对于环境的改变都需要一个适应期,从没有教学要求到要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还有因为年龄的变化而面临的家长和教师的不同的期待,这是每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都要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而不仅仅是接受“爱和自由”的教育的孩子。
所以在进入普通小学半年至一年,有的甚至更长一些的时候,儿童就都会调整过来适应新的环境。有的家长会想,如果是这样还要不要孩子接受这个教育呢,我的理由是:六岁能吃好,六岁后吃不好,六岁前还让不让吃,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希望能帮助孩子在0——6岁建构完整而强大的人格、建构健康的心智状态,并以这样的状态去面对今后一生的各种变化与成长。
问题3:旧教育中成长起来的父母如何实施“爱和自由”的科学新教育? 答:在现有的阶段,许多家长都提出不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经济上,对于实施“爱和自由”的科学教育都感到力不从心,首先是自己的各种旧有经验、习惯不断地干扰和动摇自己,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容易焦虑;其次,在这样的教育还未普及的阶段,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够将孩子送进这样的幼儿园里。妈妈们面临的这些问题也是我们曾经面临的问题。养育孩子是所有生命的一种特征,植物和动物都在很安然地做这件事。因为从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来看,这是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因此,母性就成为生命延续下去的一个保证。
由于人类是一个过于复杂的生命体,他的心理成长往往会影响成人之后所做的事情的情绪和心态,比如:如果您的童年没有过好,您的心理没有长到成人,您再生育一个孩子,当您养育他时您就不可能做到心安理得地养育他。在陪伴他的过程中,您的那个还没有长大的自己,会时刻跳出来,时刻渴望着要成为自己,要求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做属于自己的事情,这个时候您自己就是一个儿童,让您承担起养育的责任,您就会在自己的潜在意识中变得焦虑起来。一方面您想成为自己,一方面您为了孩子要把自己放到一旁,这样在您陪伴孩子的时候,焦虑和愤怒就会油然而生。这种潜在的因素,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但他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回过头来,当我们观察动物,例如一只老虎养育小虎仔,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个过程是那样地自然、安详、母性十足。实际上,我们一千遍地跟许多妈妈说,有的时候跟生命界的其他生命相比,我们真的退化了。而这个教育不过是在唤起母爱,然而这也是人类最高的教育。
但是客观的现实是,在我们还不适合做母亲的时候就已经做了母亲,那我们就按现实的状态来做。每一个家庭的生活内幕我们都无从真正知晓,每一个老人和父母成长的经历我们也无处追寻,就像今天,我看到一个家长这样说:“我说‘不可以’自己都说烦了,孩子还是不变。”从我一个旁观者来说,这个家长就有严重的障碍,我知道这种“不可以”说到了如此地步,是对儿童意识空间的一种不停息地骚扰,这个孩子的生长环境是可怕的。如果这个父母不改变,那么这个孩子的未来就一定会出问题,教育的最高本质就是改变我们自身的生存状态,这对无数的家长来说是有希望的,我们借着自然赋予我们身上的母爱行使这种改变,是一个机会,我们要坚定信心,不要放弃。
在国外,爱和自由的理念不仅仅普及在他们的教育中,同时也普及在每一个母亲的心里,我们所提倡的“爱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作为人成长的基本条件,而不是教育本身。由于您爱自己的孩子,期望给予他更好的,所以,在与内心产生冲突时,您就会焦虑。但是,依我的认识看来,大部分妈妈即使并没有养育自己的孩子,这种焦虑也同样存在,只不过我们是在判断自己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什么事情上。当我们把这个问题理清楚的时候,焦虑可能就会离开一半。
另外,我们所期望做到的,和我们能够做到的,是两个概念。我们尽力了,做我们有能力做的事情,我们就应该满意,这是我们爱自己的开始。如果我们学会这样爱自己,接纳我们的现实,我们就会自然很多,孩子自然也会好很多。当我们都回复到一种自然状态时,您也就能把握您的孩子了。我想告诉您一个秘密,幸福的人或者天才并不是有钱人家的专利,一个贫困的家庭同样能产生。这要视我们是否给予了孩子爱和自由。爱和自由是我们最低的底线也是我们最高的标准。
问题4:我感觉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够健康,需要成长,我该如何面对孩子的成长?
答:自我成长对一个健康的人和不健康的人,都是一生要做的事情。对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童年的成长经历都差不多,成人后,都面对着我们身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想说的是,不要气馁,有这么多的人和您相伴,您就不会再孤独。
解决的办法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该如何寻找呢?我想您可以读一些书,《让心自由》、《与上帝交谈》、《懂得爱》、《懂得健康》、《懂得生命》、《少有人走的路》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帮助自我成长的书籍。我想,帮您治疗的唯一方式就是您自己的自我治疗。
同时我也建议您读一些经典的心理学书籍,目前心理学是帮助自我治愈的最好的学科。
另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倾听的朋友,与自己相伴,一起走过这段路程。这是我能给您的唯一建议。
实际上您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是一个起点,只是在调整的过程中会非常痛苦,请坚持下来,成人是在痛苦中成长的!
另外,机构在各地开设的心理提升俱乐部就是为那些渴望与孩子共同成长,希望带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的父母们开设的。重新给自己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也是重新给自己一份拥抱幸福的机会,而这就是在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
主题四: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
问题1:孩子2岁半以前有没有必要参加亲子乐园班或启蒙教育?2岁半的孩子是继续放在家里好,还是送幼儿园好?我的孩子是属于难送幼儿园的性格。
孙瑞雪:我个人认为,孩子在1岁以前没有必要送到任何一个培训机构去培训孩子。但是做父母的应该受到非常好的培训,因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0—3岁,然后是3—6 岁,因此母亲应该掌握孩子认知的过程,同时还要掌握儿童的成长规则,这个成长规则是大自然的一个产物,如果父母不了解的话,肯定会延误孩子的成长。因为儿童的成长是有一个非常科学的、微妙的一个过程——认知过程和心理过程,我觉得1岁以前的孩子着重是家长接受培训,而不是孩子接受培训。两岁半的孩子是否要入幼儿园,这主要取决于你要入什么样的幼儿园,如果这个幼儿园对你孩子的生命成长是有帮助的,我认为你可以入,但是如果这个幼儿园是在控制你的孩子,一切都由老师说了算,孩子没有自由去用手来认识这个世界的话,我认为送幼儿园就太早了。我个人觉得孩子喜欢在一个环境中,只要孩子的安全感建立的非常好,没有害怕到幼儿园的,比如说我们的孩子第一天到幼儿园就非常高兴,那天家长就说,说太奇怪了,我的孩子第一天来你这儿下午放学就不愿意走,在这儿不断的工作,原因:第一就是这位爸爸
妈妈建立的安全感就非常好,第二这个孩子所处的环境自由度很大,在这可以提供他智能发展的东西,他的心理就得到了满足,所以他不会不愿意来幼儿园,这完全取决于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和效果。
六岁以前儿童离开母亲是最不明智的。必须上幼儿园对于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对儿童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是否获得了爱、自由、安全感!如果这些获得够了,这就是最好的幼儿园!
问题2: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孩子入园前应该做那些准备?如何面对孩子入园第一周的哭闹?跟妈妈分离的这种惨烈情况(有时真的是挺惨烈的),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影响吗?
澍澍:连续几天的早晨当我走向通往幼儿园舒适的林荫路上都能看见一位家长站在校园的栅栏外探头探脑地看着园里的孩子。说实在话,我的心里很酸,即使在我们这样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学校里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想孩子和家长平时受的罪一定不少。父母们总是在不停地担心着什么,即使没有什么状况出现,莫名的担忧也侵扰着父母,其实这种担忧也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
我知道家长们没有安全感,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1、由于普遍的幼儿园现状造成孩子们在学校里受到不正常的对待和关注,孩子们对学校有恐惧,而家长们心疼又不知道怎么办?
2、家长们自身对环境缺乏安全感,无法辨别、判断孩子的情绪,而对分离的焦虑不知如何是好,自己也处在焦虑中。
3、缺少理性、客观、顺畅、和谐的家、园沟通。
这些烦恼时常困扰着妈妈们,我们无法一下改变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幼儿教育中这种长期遗留下来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缺乏尊重和真正的关爱,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去为孩子营造相对好的成长环境。
首先我们要去为孩子选择的幼儿园进行多次深入了解。在我们园里,会给家长提供充分的时间,我相信好的民办幼儿园都会这样做。了解的内容除了费用之外,还要含有以下这些很关键的内容:A.教师的情况(观察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B.观察学校是否有比较宽松的自由空间(是否集体喝水、上厕所等);C.与校长做有效的沟通,了解对方的理念,并且确定自己的想法,比如:希望„„,不希望„„;D.没有任何一个幼儿园做到十全十美,包括孙瑞雪教育机构的幼儿园。
客观地说,总会有些不如意的地方,而妈妈们必须确定自己以及孩子需要获得什么?什么是不容忽视的?不要让自己陷入琐碎的事情中去,如:这个杯子不怎么好啊,孩子的毛巾有些旧了啊,园长刚刚是不是对我有什么不满啊,今天老师没有把孩子的鼻涕擦干净啊,等等等等。只要不违背教育本质,不对孩子造成伤害,就不要让那些不愉快缠绕着我们。
当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后,一定要接受孩子分离的焦虑这个生活现状,在我们学校也会有,但是我们会采用一些方式来缓解直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父母可以陪伴一周,熟悉环境,但教师并不用多去照顾;和父母分开后的第一周,家长可以提前来接孩子,并确定地把这一点告知孩子;接到孩子后不再过长时间地留在教室里,可以带回家或在园子里一起游戏一会儿,让孩子明白你早接他们的目的。
还有,早晨送孩子的时候温和而明确地告诉孩子“妈妈要工作,下午很早就来接你。”即使孩子哭一会儿,你也可以坦然接受。那告诉孩子之后,是交给老师就离开好,还是再陪一段时间好呢?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论我们是交给老师就离开也好还是留下一段时间陪一会儿也好,您只需要确定地传达给孩子一个信息:妈妈是爱她的。妈妈必须要去工作了。妈妈下班会来接他的。他在这里是安全的。不论你选择在什么时候离开,你只要确定地传达了这些信息给他,并且也按照这样的信息去做了,您就可以在您的精力、时间范围内自己安排陪他的时间,因为现实状况就是我们不可能一直地留在孩子身边。当父母们对一个新环境建构了安全感,接受生活的现实,积极面对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后,你会发现生活多了一分轻松,孩子的世界也因此多了一缕阳光。让我们一起加油!
您需要多些时间陪伴孩子,每晚陪伴孩子入睡,与孩子多交流,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与孩子交代清楚后告诉孩子妈妈爱你,妈妈也想陪伴你,但妈妈现在要去工作,下午就会来接你回家然后离开,这样是可以的,也是没问题的,但这个行为并不是解决孩子哭闹的根本方法。
问题3:女儿爱说“我还小呢”。2岁8个月的女儿刚上幼儿园。一天晚上,女儿和我一起躺在床上,自言自语地说“我以前小的时候不会走,妈妈抱着我。”还爱说“我还小呢!”上厕所的时候,说:“我还小呢,要蹲盆盆儿(不用坐便,用她自己的小盆盆儿)”;吃饭的时候,偶尔会说:“我还小呢,得妈妈喂”等等。我告诉她:“不管你大还是小,妈妈都是一样爱你。”好像不起什么作用。请教专家我该怎么做?
孙瑞雪:这是大人给孩子造成的一种心理压力,如果儿童获得的爱和他的年龄是同进度的,孩子就不会有压力。显然,你们给了孩子这个年龄不能理解的话或者暗示,这种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不安全感,不要讲儿童不能理解的话,比如:你大了,该上学了。你大了以后会上大学,离开妈妈。儿童对上学以及大了,都不明白,所有的感受都是和妈妈分离。这对幼儿来说,是极度不安的。
问题4:我读过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对蒙氏教育的观点也很赞同,平时给儿子充分的自由,而且也很尊重他的选择。孩子一直不肯上幼儿园,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哭闹几次,不肯穿衣服,不肯去幼儿园,不肯带自己的东西到幼儿园„„总是请求能否不上幼儿园。而幼儿园的老师也反映儿子在幼儿园不怎么遵守纪律,也不怎么从众,喜欢自我的游戏,并要求家长要加强对儿子的管教,认为儿子这种性格以后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儿子在家里玩得很好,在外面与小朋友也玩,并开始了社交的迹象。当然家里的教育有待提高,但传统幼儿园里的弊病也不少,如果我们这里有孙老师开的这种幼儿园就好了。
在这样一种现实中,如何才能在儿子身上更好地实现蒙氏式的教育,又可对传统的幼儿园扬长避短呢?
孙瑞雪: 如果孩子不依恋你,告诉我他能依恋谁呢?依恋的目的是为了走向独立,所以你要放心地让孩子依恋你。我想孩子一定是在学校里出什么问题了,这个问题使孩子拒绝上幼儿园,宁可抗拒大人一大堆的说教和劝说,这种劝说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但是没大过在学校所遇到的问题,如果你要求孩子能把事情说出来,这没有可能性。不是事情本身让孩子有压力,而是事情给孩子带来的心理让孩子有了症结和障碍。所以我建议你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试着帮着孩子说出来,假如在你说的过程中偶而能碰到这个症结,例如:“妈妈知道你根本不想去幼儿园,幼儿园让你害怕了?有谁对你不友善了?你的朋友没有遵守约定?„„”孩子就会释然,或者会把那种痛苦通过倒在你怀抱中的哭释放出来,那个问题就一定会解决。没有意义在去找什么人来寻找原因。对儿童来说,某个很严重的问题但对成人来说却是不经意的,如果他有一个非常好的班主任老师,我想这已经足够了。经过这样的倾听,假如孩子再愿意去幼儿园,我建议你能陪伴他几天,让他顺利渡过。有时候我在想,儿童对环境的心理感受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学校的心理环境低于家里的心理环境,那对于儿童也是苦难的。我不知道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能做得都做了,你的孩子还是坚定地不去,我就建议你不要送了。让他在家调整一段时间,然后再重新寻找幼儿园。
王树:幼儿园的教育是应对社会,但很容易迷失自我,而在你选择的理念中,“爱和自由”却是让孩子成为自己,所以孩子会在大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假如父母清晰孩子的需求,并且能够明确、坦然地接纳孩子的独特性。那么孩子就会感到有支持。慢慢地,在这种支持中他开始建构自我,使用自我,并且让自我走进社会而不迷失。假如父母有害怕与患得患失的心态,那么孩子就无法获得支持,很快就会被大环境淹没。所以,首先你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接受蒙氏教育的教育精神,也接受传统教育的缺点可以消解,明确成长的方向。在幼儿园里孩子学习如何面对现实世界,在家里孩子感受心灵成长,只要你接纳现状,并且轻松地运用蒙氏教育舒缓他白天压抑下来的情绪,赞美他白天学回来的技能,给予他心灵成长的关注,那么孩子会在你强有力的支持下完成自我构建,并学会在环境中调适应自己,切记不要在让自己去徘徊、焦虑、有冲突感。这也是父母需要快速成长的原因。
爱和自由的观念与我们的文化甚远,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孩子,然后感激我们的孩子能够将我们带上这样一条成长之路,当我们能够静静地在这种爱和感激中沉淀自己,那么我们就会有更大的能量不受外界的干扰并且影响和带动着我们生活的环境。
由于孩子起初在幼儿园中感到情绪压抑或紧张等负面感受,你需要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倾听孩子》一书中会有具体的方式来让你帮助孩子的情绪处理,让你自己从成长中获得更成熟的心智,当你学会从高处看待孩子的成长的时候,你就会慢慢轻松起来了。
问题5:我们这里没有蒙氏园,我非常推崇爱和自由的教育。现在我考虑一个人把孩子带到银川的学校去上学,但实际上做起来的时候会遇到许多实际上的困难。能否给我一些建议?
5.蒙特梭利小班教学教案 篇五
活动名称:工作毯的使用 活动准备:工作毯
教育目的: 直接:会使用工作毯。
间接:培养专注力。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如果是初次接触蒙氏线的小朋友,教师要介绍其名称,并简单展示。方法:五指并拢指向蒙氏线,“这是蒙氏线。”并站在线上,开始慢慢地走,走得时候前脚跟挨着后脚尖,注意不要掉到线下面。(3)站在线上双手叉腰,用温和的语气介绍工作规则:听到音乐的时候开始走,不能掉到线下,掉到线下的小朋友要从原地站到线上重新开始走。
(4)配班教师辅导,随着音乐慢慢减弱停止,走线也停止,老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在线上。
2教师展示
(1)问好,并互相认识,进行自我介绍。
(2)“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做一个工作。”教师引领小朋友们走到工作毯架前介绍:这是工作毯。我们从这里拿工作毯,还要放回到这里。
(3)示范工作毯的拿法:双手的四指并拢,和拇指分开,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抓握工作毯的中间部分,竖着拿起,与身体隔一拳的距离。将毯竖直拿出,垂直放入地毯架,不要使地毯散开。
(4)请小朋友们坐到蒙氏线上,教师轻轻地取一块工作毯,走到蒙氏线前停下,跪姿,将毯放倒,一只手压住工作毯的一边,另一只手灵活的将毯打开。介绍说“我们很多工作要在工作毯上进行。”
(5)指出地板上的红色标记,把工作毯的一角与之对齐。从上到下将工作毯抚平。
(6)卷工作毯。将工作毯顺时针转过来,使短边对着自己,慢慢把工作毯卷好。邀请小朋友把工作毯放回毯架。
(7)请小朋友们尝试。
错误订正:工作毯不散开。
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轻轻地取一块工作毯,找个小标记,对齐放好工作毯。请小朋友们在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喜欢的教具,轻轻放到工作毯上。小朋友们自由工作,教师做个性化指导,并做好观察记录。主要观察小朋友的专注情况及原因。
请小朋友把教具归位,并收好工作毯。
第二课时
活动名称:与别人打招呼
活动准备:工作毯、小兔、小鸭、小猫的手偶
教育目的:直接:学习礼貌用语,会和别人打招呼“你好!”、“再见!”、“你早,你到哪里去?”。间接:体会上幼儿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取小垫子坐在线上。2
教师展示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三个新朋友,小朋友来猜一猜谁来了。”
教师用双手挡住嘴,发出“喵喵喵”的声音,请小朋友猜,同时出示猫的手偶。“你们喜欢小花猫吗?见到它高兴吗?高兴的话就和小猫打招呼。”“小花猫也很喜欢你们,很高兴成为你们的朋友,看,它和我们打招呼呢”
教师拿手偶点点头:“你好!”
小猫要走了,说“再见!”
(2)同样方法,通过小鸭、小兔,练习“你好!”,“再见!”
(3)小结:两个拇指相对,微屈手指,“你早,你到哪里去?”,另一只拇指微屈拇指,“点头”回应。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轻轻地取一块工作毯,找个小标记,对齐放好.(2)请小朋友在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喜欢的教具,轻轻放到工作毯上。(3)小朋友们自由工作,教师做个性化指导,并做好观察记录。在上次课程的基础上,着重指导教具的名称与归位对应。(4)请小朋友把教具归位,并收好工作毯。
第三课时:
]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粗细组的嵌入
活动准备:工作毯(教师用)、插座圆柱体粗细组、椅子(数量和人数相等)教育目的:直接:初步完成插座圆柱体的嵌入工作。
间接:培养专注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过程: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
教师展示(1)导入: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做一个新工作。”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帮助老师取一块工作毯。(配班老师适当指导)教师接过来,要说“谢谢。”(2)展示流程及要点;
把准备好的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介绍:“这是插座圆柱体。” 示范拿法:双手五指并拢,扶座体两端的凹槽处。轻轻放下。抽出圆柱体: 手势展示
方法:教师伸出惯用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不用的手指要藏起来),伸直胳膊,从左到右,缓慢移动,使每个小朋友都能看到。
缓慢合手指,捏住圆柄,垂直向上抽出圆柱体。放在与圆穴对应的位置。从左到右,依次全部抽出。抽到两或三个的时候,邀请小朋友来试一试。嵌入圆柱体:
触摸圆穴,触摸圆柱体的底,点点头,再通过视觉的对比,即把圆柱体底面和圆穴放在一起,然后再垂直放入。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缓慢触摸圆柱体和对应圆穴的边缘。
请小朋友来尝试。全部放入的时候,按照嵌入的顺序,依次触摸圆柱体和对应圆穴的边缘。
归位:请小朋友观察插座圆柱体在教具架上的位置。它一共有四组。
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教师指导。重点是嵌入练习。教师注意做好观察记录。归位。
注意:在指导的过程中适时进行工作礼仪教育,如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不要大声喊,先举手等。也可引导小朋友们合作,方法:想和小朋友操作同一件教具,可以说:“我可以和你一起工作吗?”那位小朋友最好能站起来,拉伙伴的手,一起坐下,欢迎他(她)的加入。第四课时
活动名称:洗手
活动准备:清水一盆,肥皂,指甲刷,干毛巾,清水桶,脏水桶
活动目的: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点心前及大小便后要洗手。
2、形成有秩序的生活习惯。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围坐在老师周围。2.教师展示
(1)选择在矮桌上进行此项工作。
(2)介绍工作名称,请幼儿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3)双手手背朝上放进清水盆中,翻转手心手背,使两面都沾湿,将手上的多余的水甩下。取肥皂从左手开始两面打肥皂,将肥皂放回。
(4)两手相互摩擦,将肥皂打开成泡沫,然后从左手开始一根一根的清洗手指。最后用指甲刷清理指甲。
(5)将指甲刷放在水中洗干净,然后放回。将手上泡沫清洗干净,将手上的水甩掉。将脏水倒入脏水桶。(6)将清水桶中的水倒入盆中,用清水将手涮干净,水倒入脏水桶。用毛巾将手擦干。将毛巾放回。
3.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个小盆,在小桌子上或洗手间的地板上或楼道上进行练习。结束后将小盆归位。第5课时
活动名称:大把抓玻璃珠
活动准备:托盘内装两个同样的素色碗,其中一个碗内装玻璃珠 活动目的: 直接:练习五指的灵活性,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间接:培养专注力和独立性。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本次课程要注意小朋友的形体气质练习。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1)教师跪姿,手自然放在腿上。请一位小朋友去帮老师取工作毯。
介绍“今天老师展示的新工作是大把抓。”
(2)先拿出左边的盛珠子的碗,放在工作毯上,再拿出右边的空碗,放在刚才碗的右边,把托盘放在工作毯的右下方。恢复跪姿。
(3)左手扶碗,伸开右手五指,向幼儿展示五指抓的动作,在空中抓握后慢慢移向左碗中,五指合拢,将手中的珠子抓起,平移到右碗上方,手指张开,将珠子放入碗中,请幼儿观察手指张开的状态。
(4)几次后邀请幼儿尝试。教师进行再示范,直到将左碗中豆子全部移到右碗中,再换手从右碗抓到左碗中。
(5)练习完毕后,请幼儿协助整理将教具归位。并在教具架前再次强调教具的位置。
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喜欢重复操作,不要阻止小朋友选择以前的材料。对于选择不同材料的大把抓的小朋友进行鼓励指导,激发幼儿完成工作的兴趣。但是要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第6课时
活动名称:倒豆子
活动准备:托盘内装两个同样的素色不透明杯子,其中一个内装豆子
活动目的: 直接:练习倒的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促进运动的调整,积累动作经验。
间接: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和做事能力。
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本次课程要注意小朋友的形体气质练习。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教师跪姿,把倒固体的工作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展示的工作是倒固体。”
握住装固体的把手,轻轻地拿起来,暂时停住不动。靠近左侧的杯子,把杯沿对着另一杯口中央,在距离5-8cm的上方开始倒。杯身慢慢倾斜到能倒下最后一粒。
把空杯子放回托盘中,左手拿起装满豆子的杯子,按前面的方法再倒回空杯子中。
邀请小朋友来尝试。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再示范。请小朋友把教具和工作毯归位。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用完后归位。
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喜欢重复操作,不要阻止小朋友选择以前的材料。但是要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第7课时
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粗细组名称练习活动准备:插座圆柱体粗细组、工作毯 活动目的: 直接:认识高矮。
间接:锻炼幼儿三指捏的能力,感知物体粗细的序列顺序。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2)教师跪姿,把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的工作是插座圆柱体粗细组。”
(3)复习:按原来的展示方法,先强调插座圆柱体的拿法,然后把圆柱体依次抽取出来,摆放在对应的圆穴后。(4)取其中最高的和最矮的放在最前面。左手捏住圆柄把圆柱体横放在胸前,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对圆柱体的粗细和截面2个维度进行触摸感知。放下的时候命名:“粗的”、“细的”。请幼儿传着摸一遍。(5)用三阶段教学法巩固名称。
(6)把其他的圆柱体都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示范选择任意两个圆柱体比较粗细。请幼儿说出差距较小的两个圆柱体的粗细。(7)教师按以前的操作方法重现圆柱体的嵌入。
请小朋友用正确的拿法把教具归位,然后再把工作毯整理、归位。注意:尽量使每个小朋友都有实践的机会,可以把归位等环节安排给更多的小朋友去完成。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
(4)归位。第8课时
课程名称:色板I
活动准备:色板I、托盘、工作毯、颜色宝宝的家(贴红色、黄色、蓝色标记的小筐各一个内装写有红、黄、蓝的三色卡片若干)
活动目的: 直接: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间接:增强视觉辨别能力。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双手放肩上、背手等。(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2)教师跪姿,把色板Ⅰ从托盘中拿出来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我们的工作是色板Ⅰ。”
打开盒盖,把盒盖正面朝上,放在盒子的左边。
把色板拿出红黄蓝三块,散放在工作毯上,把盒子盖好,放于工作毯右下角。
(3)示范色板的拿法,同时用三阶段教学法进行名称教学:
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色板木质两端(避免碰触色板的胶片)
展示:教师伸平手臂,缓慢从左到右移动色板,(照顾每个幼儿)同时说本块色板的颜色。
“谁想来试一试?”请宝宝来到教师的左侧。“请你指一指红色的色板”,“请把黄色的色板拿起来请大家看一看”。
“谁还想来试一试?” “请你把×色的色板拿起来。”(巩固拿法)
教师拿起色板,请大家一起说出它的颜色。
(4)教师拿出其余三块色板,散放在工作毯上,拿起红色的色板进行配对,教师示范一个,邀请小朋友实践。(5)归位。教师把盒子拿到工作毯的中间,打开盖子,正面朝上放在盒子左侧,教师拿色板,说名称,左手扶住盒内已有色板的木质端,右手放进色板。盖好盖子。双手拿起,“学具不用了,要归位。”放进教具柜。指标签和教具,说“色板”。
提示幼儿以后可以自己来取放色板。
观察记录:教师要注意多观察宝宝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三阶段教学时第二阶段反复进行,第三阶段要观察宝宝是不是真的已经掌握,创造一对一的教学机会。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4)归位。第9课时
课程名称:穿珠
活动目的:直接:掌握二指捏、穿珠的技巧;
间接:增强手指灵活度,培养耐心和认真做事的态度。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帮老师取工作毯,并铺工作毯。
教师拿穿珠的工作放在工作毯上。介绍:“今天我们的工作是穿珠。”
左手捏起一颗的珠子,右手捏住绳子的一端,留出约2厘米,从珠子的孔中穿过去,在珠子另一端露出大于1厘米绳子的时候,把线拉过去,整理珠子到线的底端。
同样方法,进行再次示范。
邀请小朋友来选喜欢的珠子,并穿上去。尽量让小朋友都尝试一下。展示穿在一起的珠子。
把珠子一粒粒取下来,放在盘中,把线平整地放入托盘。工作材料归位。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多准备些穿珠类型的材料。(4)归位。第10课时
课程名称:颜色分类
活动准备:圆圆板,底部贴有颜色控制圆片的透明容器(玻璃杯等)活动目的:直接:分辨颜色,掌握简单的颜色分类。
间接:增强辨别能力,为数学分类打基础。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取工作毯,并铺好。
教师展示圆圆板,介绍名称。请幼儿观察杯子底部的颜色控制部分,示范将不同颜色的圆圆板放入相应的杯子里。邀请小朋友进行工作。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4)归位。注意多多复习,观察小朋友对工作材料的操作情况和提高程度,进行个性化指导。第11课时:
课程名称:插座圆柱体大小组名称练习活动准备:插座圆柱体大小组、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拓展思维,增强动手能力,增加幼儿对事物特征的感知觉体验。
间接:培养耐心,能够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换另外一首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2)教师跪姿,把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的工作是插座圆柱体大小组。”
(3)复习:按原来的展示方法,先强调插座圆柱体的拿法,然后把圆柱体依次抽取出来,摆放在对应的圆穴后。(4)取其中最高的和最矮的放在最前面。左手捏住圆柄把圆柱体横放在胸前,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对圆柱体的高度进行触摸感知。放下的时候介绍:“高的”、“矮的”。
(5)用三阶段名称教学进行巩固练习。
“哪个是高的?”请小朋友们指一指。“哪个是矮的呢?”邀请小朋友来挑选高的或者矮的展示给大家。
“这个是?”教师拿起其中一个圆柱体,请小朋友们一起回答。
“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教师把另外一个圆柱体藏起来后请小朋友们睁开,“看一看哪个不见了?”
(6)把其他的圆柱体都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示范选择任意两个圆柱体比较大小。请幼儿说出差距较小的两个圆柱体的大小。(7)教师按以前的操作方法重现圆柱体的嵌入。
(8)请小朋友用正确的拿法把教具归位,然后再把工作毯整理归位。
注意:尽量使每个小朋友都有实践的机会可以把归位等环节安排给更多的小朋友去完成 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4)归位。
注意多多练习,重点为观察,激励,保障孩子自由工作时间可以自己多多动手。可以给程度好的幼儿建议插座圆柱体某几组首尾相接,围成正方形,请幼儿把圆柱体抽出来放在正方形内,请小朋友把圆柱体归位。第12课时
课程名称:舀珠子 活动准备:托盘内装两个同样的素色碗,其中一个为空碗,另外一个内装玻璃珠、小勺一个)、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学习舀的动作,培养小手肌肉的控制力,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间接:感知动作的顺序性,感受物体的正确移倒法。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拿取、铺放工作毯。
请一位小朋友去取今天展示的工作。配班老师指导配合。
教师请小朋友像平时老师做的一样,端托盘走,控制托盘内物体不晃动,到工作毯前,先蹲下,再调整为跪姿,把托盘轻轻放在工作毯上,并说:“请用。”教师带领大家致谢。(注意,这对本阶段的小朋友有难度,但教师要多给小朋友实践操作的机会。最初,可降低难度,教师接过小朋友手中的工作材料,先致谢,再带领小朋友们致谢。)教师介绍展示工作的名称:舀珠子
示范方法:左手捏勺柄的根部,轻轻拿起,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慢慢张开准备好,左手将勺柄放在右手三指上,右手握住勺柄的中间偏上部分。左手控制(轻扶)碗,右手用勺将珠子舀起,保持角度不变,轻轻地提起来,在空碗的中央上方时,再把匙里的珠子倾倒下去。
舀到后面会越来越难,这时用左手托住容器,把容器稍微倾斜比较好舀。邀请小朋友体验。暂不工作的时候,要把勺子放下。请小朋友把教具归位,并认识教具在活动室的位置。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4)归位。
注意多多练习,重点为观察,激励,保障孩子自由工作时间可以自己多多动手。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计划和程度 第13课时:
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高矮组名称练习活动准备:插座圆柱体高矮组、工作毯 活动目的: 直接:认识高矮。
间接:感知顺序。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2)教师跪姿,把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的工作是插座圆柱体高矮组。”
(3)复习:按原来的展示方法,先强调插座圆柱体的拿法,然后把圆柱体依次抽取出来,摆放在对应的圆穴后。(4)取其中最高的和最矮的放在最前面。左手捏住圆柄把圆柱体横放在胸前,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对圆柱体的高度进行触摸感知。放下的时候介绍:“高的”、“矮的”。
(5)用三阶段名称教学进行巩固练习。
“哪个是高的?”请小朋友们指一指。“哪个是矮的呢?”邀请小朋友来挑选高的或者矮的展示给大家。
“这个是?”教师拿起其中一个圆柱体,请小朋友们一起回答。
“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教师把另外一个圆柱体藏起来后请小朋友们睁开,“看一看哪个不见了?”
(6)把其他的圆柱体都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示范选择任意两个圆柱体比较大小。请幼儿说出差距较小的两个圆柱体的大小。(7)教师按以前的操作方法重现圆柱体的嵌入。
请小朋友用正确的拿法把教具归位,然后再把工作毯整理、归位。注意:尽量使每个小朋友都有实践的机会,可以把归位等环节安排给更多的小朋友去完成。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4)归位。第14课时
课程名称:二指捏木钮
活动准备:二指捏木钮,立体四子棋
活动目的:直接:训练手指活动,增强其灵活度和精确性。间接:为握笔做准备。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4)走线结束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请一位小朋友拿工作毯,并铺放。
取教具,放在工作毯中间,介绍教具名称。伸出惯用手的拇指、食指,伸平手臂,从左到右慢慢平移,并和小朋友目光交流。
用这两个手指慢慢张开、合上两次,做捏的动作,用这样的方法捏起木纽,放在教具的右边,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把木纽全部捏取完毕。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按顺序把圆柄归位,一一对应。可由教师示范两次,然后请小朋友和老师轮流。归位。
小结:小朋友们可以用这些方法去拿较小的物体。整理归位。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
(4)归位。
注意小朋友的动手练习,教师的重点任务为观察,激励,保障孩子这时可以自己动手,小朋友们询问的时候可提供指导帮助。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计划和程度。第15课时
课程名称:倒水
活动准备:透明、带嘴带把的杯子两个、海绵、托盘、桌、活动目的:直接:提高倒水动作的精确性;
间接:练习双手配合,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椅子坐下,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摆放小桌子,并介绍今天的工作是倒水;(2)杯子不拿出来,直接在托盘中进行操作。教师示范拿杯子的方法:左手托底,右手握柄;
(3)教师用正确的方法拿起有水的杯子,把杯子嘴对准空杯子,倾斜杯子,使水流出,落在空杯子中;
(4)用海绵把洒落在桌子和托盘里的水擦干,请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再示范;
(5)收回工作.教师寄语:这个阶段的幼儿手的控制能力不强,把洒落的水擦干即可,教师要有耐心。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16课时
课程名称:擦桌子
活动准备:清水一盆,抹布一块,脏水桶
活动目的:
1、学习擦桌子的方法,培养按秩序做事的良好行为。
2、形成讲卫生的生活习惯。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围坐在老师周围。2.教师展示
(1)教师选择在地上进行此项工作。将需要擦的桌子搬到自己面前,将清水盆,脏水桶放在桌子一侧,抹布放在桌子上。
(2)介绍工作名称。请幼儿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3)将抹布放进清水盆中浸湿,将多余的水拧出来。将抹布放在桌面上打开,折成方块,放在桌子的左上角。提示“我们要把桌子擦干净。”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将桌面擦一遍。将抹布放进清水盆中涮洗一下,再重复擦桌子一遍。将抹布放在右下角。
(4)将水倒入脏水桶。
(5)宣布工作结束。收起各种用具。3.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抹布,擦自己的小椅子,或共同擦桌子。结束后将用具归位。第17课时:
课程名称:粉红塔(名称练习与垂直积高)活动准备:粉红塔、工作毯、相关作业纸 活动目的:直接:分辨大小,培养专注力。间接:发展幼儿动作、视觉、触觉的协调。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4)走线结束后,和小朋友们一起站在线上排队。2.教师展示
(1)请一位小朋友取工作毯,并铺放。
(2)介绍今天的工作是粉红塔。并引领小朋友们到教具柜前,教师用手势指粉红塔再次强调名称和位置。
(3)示范拿法,最小的用二指捏,然后用三指抓,大的先用左手托底,右手扶上面。一块一块地拿,请小朋友参与一起拿粉红塔,放到工作毯上。
(4)从散放的粉红塔中拿最大最小的差异较明显的放于工作毯中间。教师拿起其中大的一块,右手轻轻触摸表面,放回,手势指并介绍:“大的”,同样指小的介绍:“小的”,接着用“请指一指大的”、“请拿起小的”、“老师手中的是?”、“工作毯上剩下的是?”等方式进行辨别、发音练习,达到巩固。
(5)教师请小朋友来选择最大的一块给老师,请另外的小朋友选剩下的粉红塔中最大的一块给老师,老师用粉红塔小心地垂直造塔,中心对齐,垂直叠高。
(6)教师双手从下到上再从上到下轻轻抚过塔身来做订正,鼓励小朋友们尝试。
(7)将教具归位。
教师寄语:注意最初展示给孩子介绍粉红塔要是垂直塔状的。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4)归位。
注意小朋友的动手练习,教师的重点任务为观察,激励,小朋友们询问的时候再提供指导帮助。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计划和程度。第18课时
课程名称:树嵌板
活动准备:树嵌板、树叶嵌板、工作毯、三步卡
活动目标:直接:认识树的构成,练习镶嵌动作,初步理解其中关系。
间接:培养对植物的热爱,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4)走线结束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取工作毯并铺好。
教师双手拿树嵌板,平放在工作毯上,介绍今天的工作。
从嵌板上取出树冠,放在嵌板左边,并介绍“这是树冠”。用三步卡与之对应。逐一取出树叶、树枝、树干、树根。从上而下排列。注意:树叶和树枝不只一个,要并排放,对应的三步卡放在相应板块的左边,并一边对齐。
三阶段学习和练习树的各部分名称。
可参考的提示语:“这是…”、“请指出哪个是…”、“老师拿起的是…?”等。注意反复练习。
归位。按照从上而下的顺序。同名称的多个板块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4)归位。
教师根据小朋友的兴趣组织集体活动:在作业纸上装饰汉字。发放工作材料。指导用笔和绘画。完成后帮助小朋友写上自己的名字。鼓励小朋友们以后尝试主题绘画工作,描画可爱的大自然。第19课时
课程名称:长棒(名称)活动准备:长棒
活动目的:直接:培养幼儿视觉的分辨力,通过触觉比较、感知长度的差异。
间接:发展手眼与肌肉的协调性,为数学教育做准备。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副班老师添加材料,在小朋友们路过的时候递上添加的材料如,小沙袋,主班老师在前示范,增加小朋友的专注程度。(4)走线结束后,带领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 教师展示
(1)请一位幼儿取来工作毯,铺好。
(2)教师介绍新工作,取长棒,方法:两手握住棒的两端,轻放在毯上,请幼儿来尝试下一根,教师示范长过肩宽的长棒竖着拿,请幼儿尝试。每次拿一根。散放在工作毯上。
(3)教师从中拿出最长的和最短的两根,一端对齐,借助视觉用三阶段教学法进行长短认识教学:指相应的长棒,进行“长的”、“短的”的名称教学。
(4)邀请幼儿辨别、挑选,邀请幼儿触摸感知,进行比较,说出感受:“长的、短的”。缩小长短的差异,进行细微的长短感知。(5)教师示范比对方法:左手控制,右手二指从左到右触摸棒体,通过触觉感知长度,一端对齐,同法感知。
(6)反复练习后将教具一根一根的从长到短放回。2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排队逐次取自己的工作毯并铺放整齐。回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轻轻放到工作毯上。
(2)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
(3)归位。第20课时
课程名称:拿托盘
活动准备:托盘内放一杯水
活动目的:
1、学习拿取物品的方法,培养按秩序做事的良好行为。
2、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围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1)教师选择在地上进行此项工作。介绍工作名称是“拿托盘”。
(2)教师展示:从教具柜上将托盘轻轻取出,双臂平衡,眼睛看着托盘内的物品,用眼角的余光注意周围的事物。将托盘放在教室另一侧的一张桌子上。水杯没有晃动,也没有水溢出。
(3)请幼儿尝试将托盘拿回来或传给其他幼儿,练习取放托盘的技巧。(4)宣布工作结束。收起各种用具。3.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教师做观察指导。结束后将用具归位。
小班下学期课程 第1课时:
课程名称:蓝色圆柱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蓝色圆柱体
活动目的:直接:培养视觉辨别能力,观察顺序。间接:培养观察力,为数学学习做准备。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取放工作毯,教师带领大家致谢。
(2)教师介绍新工作,展示教具。把蓝色盒子拿到毯中间,打开盖子,把盖子放在盒子的左边,把圆柱一一取出,散放在工作毯上,盒子盖好,放在右下角。
(3)“比一比哪个是最高的?”把最高的摆出来,再找剩下的圆柱中最高的,依次从左到右摆好。
(4)与幼儿一起进行巩固练习,打乱序列重新排列,或者拿走其中一个进行归位练习。
(5)观察幼儿操作,如有不当之处,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再示范。(6)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2课时
课程名称:拼插方块
活动准备:立体方块或一公分方块组、托盘、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练习拼插的动作,增强动作协调和控制能力;
间接:锻炼双手协调力。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请幼儿拿取工作毯,铺放在教师面前,大家致谢;
(7)教师介绍今天的工作,并出示教具,介绍教具名称,“这是一公分方块组(立体方块)”;(8)把方块平放在胸前,用惯用手的食指触摸指出凹槽处,放在工作毯中间;取另外一块平放在胸前,用惯用手的食指触摸指出突起处,放在刚才的方块旁边;
(9)教师双手同时拿起两块,把突起处对准凹槽处,双手同时向中间用力,把两块方块拼插在一起;
(10)教师请幼儿从托盘中找出不同的两块方块进行拼插,教师观察指导;(11)教师进行再示范,和幼儿一起拼插一个长长的串;(12)请幼儿自由讲述,这像什么;
(13)收回工作:逐个把方块拉出来放在托盘内,并把托盘放在教具架上。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3课时
课程名称:安静游戏 活动准备:计时器或钟表
活动目的:直接:安静倾听周围的声音;
间接:培养听觉专注力
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
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带领小朋友轻轻(没有声音)地站起来,双手叉腰闭上眼睛;(2)教师带领幼儿做深呼吸,让身体渐渐放松;
(3)教师出示并介绍计时器,说明规则:一会儿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不发出声音,当听到计时器的声音时把眼睛睁开;
(4)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并给定时器设定时间,一般为2-3分钟;(5)铃声响起后,小朋友睁开眼睛,教师提问:刚才闭上眼睛后,都听到什么声音了?
(6)请幼儿表达听到的声音;(7)重复一两次。
教师寄语:开始如果有小朋友睁眼,提示不破坏安静环境即可。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4课时 课程名称:系粘扣
活动准备:系粘扣的衣饰框
活动目的:直接:使幼儿学会系粘扣,锻炼小手指肌肉的灵活性。
间接: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铺好工作毯,从衣饰架上取来系粘扣的教具,介绍今天的工作。(2)教师师范:将衣饰框放在工作毯的中部,请幼儿注意老师的操作方法。左手固定衣饰框的上杠中部,右手两指从上到下从粘扣上抚过,表示完全闭合。然后左手两指压住下襟,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用力将粘扣分开,两手同时下移,直到将粘扣全部打开。依次将两襟向外打开。两手轻抚木框四周,表示完全打开。再依次合起来放好。左手固定,右手用力将按扣压紧。重复开始时的操作,从上到下抚摩粘扣处,表示系好了。
(3)将教具归位。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5课时
课程名称:按长短排序
活动准备:吸管、排序板、作业纸、书写工具、铅笔、毛线、布条、纸条、塑料管
活动目的:直接:认识和区分长短,并能按一定规则排序; 间接: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幼儿拿取工作毯,大家致谢;
(2)教师介绍今天的工作是区分长短,并展示介绍今天的工作材料;(3)教师把吸管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摆放在排序板上,并请幼儿观察,教师语言提示长和短;
(4)教师任意拿出两根吸管,请幼儿比较长短,及时归位;(5)教师增加一根吸管,请幼儿添加到合适的位置;
(6)教师小结:教师出示物品,如笔和毛线,请幼儿观察比较长短;(7)收回工作。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自由工作之后,教师可根据幼儿兴趣组织集体活动《比较线段》.教师展示作业纸,请幼儿观察辨别长和短的线;或者请幼儿在作业纸上添加一条最长、最短和比较长的线条;
教师寄语:教师可在本集体活动中分组,一部分幼儿进行作业纸练习;另一部分幼儿进行操作练习,注意为进行操作练习的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如:铅笔、毛线、布条、纸条、塑料管等实际材料,请幼儿操作排序。第6课时
课程名称:敲门
活动准备:学开锁板、房子的图片、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学习敲门的行为规范; 间接:认识各种各样的门。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幼儿拿取工作毯,大家致谢;
(2)出示图片,请幼儿说出那是什么;
(3)“怎么进入这么漂亮的房子呢?”(开门)“进入别人的房间应该怎么办?”(敲门)。主班教师请幼儿观看怎么敲门:请配班教师双手交叉,手心对外,扮演“门”,主班教师惯用手握拳,突出中指,轻轻有节奏地敲,没人回答的时候再敲下一次;
(4)教师请幼儿两两尝试,教师做观察指导。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7课时
课程名称:绿色圆柱体(序列)活动准备:绿色圆柱体
活动目的:直接:培养视觉辨别能力,观察顺序。间接:培养观察力,为数学学习做准备。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取放工作毯,教师带领大家致谢。
(2)教师介绍新工作,展示教具。把绿色盒子拿到毯中间,打开盖子,把盖子放在盒子的左边,把圆柱一一取出,散放在工作毯上,盒子盖好,放在右下角。
(3)“比一比哪个是最粗的?”把最粗的摆出来,再找剩下的圆柱中最粗的,依次从左到右摆好。
(4)与幼儿一起进行巩固练习,打乱序列重新排列,或者拿走其中一个进行归位练习。
(5)再按照高矮进行一边排序,邀请幼儿操作,如有不当之处,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再示范。(6)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8课时
课程名称:按数取物(1-3)
活动准备:数字卡1---
3、神秘袋内装有玻璃珠若干、工作毯、活动目的:直接: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学习按数取物,根据3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间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请幼儿铺放工作毯,大家致谢;
(2)教师出示神秘袋,数字卡;将数字卡放在工作毯的右下部。
(3)取任意数字卡,读出数名,按照数名在神秘袋中取出相应的珠子。重复示范,请幼儿尝试按数取物。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9课时
课程名称:叠餐巾
活动准备:带控制线的餐巾2块、托盘、工作毯、手绢 活动目的:直接:学习叠餐巾; 间接:培养文明用餐的习惯。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请幼儿拿取工作毯,致谢;
(2)教师出示餐巾,请幼儿观察,并介绍,今天的展示工作是叠餐巾;(3)教师把餐巾打开平放在工作毯上,用食指轻轻描画控制线,并把餐巾沿提示的控制线对折,抚平;
(4)同样方法对折;(5)展示叠好的餐巾;(6)请幼儿叠另外一块;
(7)收回工作:把叠好的餐巾依次放在托盘内,放回教具架。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10课时
课程名称:绕口令:山羊上山 活动准备:山羊、水牛、猪的图片 活动目的:直接:练习清晰的发音; 间接:锻炼记忆能力。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请幼儿铺放工作毯,致谢;
(2)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3)教师肯定幼儿,再介绍,如:“这是山羊,能爬很高的山……”,以及它的角和别的羊的不同。依次介绍水牛、猪,如:“水牛喜欢呆在水里……”。(4)教说绕口令: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河,水没水牛腰。猪仔进圈,猪拱大猪槽
(5)教师一次举一张图片,带领幼儿看图说相应的两句绕口令。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自由活动之后,根据幼儿兴趣可组织集体活动《看图说绕口令》。第12课时
课程名称:贴的工作
活动准备:作业纸(上画小鱼)、彩色即时贴(剪成圆形和其他形状的小块)、托盘、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练习贴的动作;
间接:锻炼小手肌肉,增强双手配合能力。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请幼儿拿取工作毯,并致谢.(2)出示作业纸,请幼儿说出作业纸上的小鱼。
(3)教师提示要装饰小鱼,示范:把圆形彩色即时贴当作小泡泡,从边缘剥 离,把有黏性的一面贴在鱼嘴上方,抚平;把其他形状的小块贴在鱼的身 上;
(4)幼儿尝试。收教具。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13课时
课程名称:5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数棒12345 活动目的:
直接:复习辨认数1、2、3、4、5,并了解1、2、3、4、5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间接:增强对数字的敏感性,乐于参与集体游戏,分组游戏。
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请值日生铺地毯,大家致谢;
(2)取数棒12345,散放在工作毯上。介绍今天的工作。
(3)取数棒1,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从左到右抚摩数棒,说:“这是数棒1”(4)请幼儿抚摩一遍。
(5)取数棒2345,分别抚摩过,命名。(6)运用三阶段教学法巩固名称。(7)收教具。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14课时
课程名称:红色圆柱体(变换方式的序列)活动准备:彩色圆柱体、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培养视觉上对大小识别概念的再确认。
间接:提高手眼动作的协调,手臂肌肉控制力,敏锐的观察及注意力。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请幼儿值日生铺工作毯,大家致谢;
(2)教师出示红色圆柱体,复习水平、垂直的序列练习,请一位小朋友双手平稳搬运红色圆柱体盒并放在工作毯上;
(3)询问:“这个盖子是什么颜色?”(红色)打开盖子再问里面的圆柱是什么颜色。然后说:“箱子里放的颜色和盖子的颜色是一样的。”
(4)将10个圆柱一一取出,散放,盖子盖上后将盒子放在桌子左上角。(5)邀请幼儿操作,教师语言提示:“请把里面最粗的圆柱拿出来放在这里。”(6)请小朋友自己试试排列的方式。也许会像圆柱体一样水平的排列,或是像粉红塔一样垂直排列,也让他们试试还没有遇到过的排列方法。
(7)等全部排好后,问幼儿:“还要不要试试看?”(8)收回工作:将圆柱体一个个慢慢地整理好放回木箱中,收回教具台上。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15课时
课程名称:给故事排序
活动准备: 参考图片、纸张、绘画材料
活动目的: 直接:根据故事清洁给故事排序;理解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
间接:激发幼儿编故事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
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请值日班长铺放工作毯,致谢;(2)教师出示图片并介绍今天的工作;
(3)教师展示图片,请幼儿回答,图片上都有谁?每张图画是什么意思?(4)教师示范将图片按照一定的故事情节进行排序。(5)让孩子将图片排序,按顺序讲故事;(6)引导幼儿为今天的故事起名字。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在自由工作之后,教师可根据幼儿兴趣组织集体活动。请幼儿描画自己的故事。第16课时
课程名称:分类
活动准备:3种颜色(红黄蓝)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红黄蓝色板。活动目的:直接:进一步练习,理解分类概念;
间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请值日班长铺放工作毯,大家致谢;(2)教师介绍工作,将教具放在工作毯上。
(3)将红黄蓝的色板放在工作毯的上方,请幼儿指认颜色。
(4)出示各种图形,依颜色示范分类。示范3个以上请幼儿练习。(5)收回材料。
(根据幼儿兴趣及能力可再进行依形状分类)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6.蒙特梭利教学法特色 篇六
孩子对于平衡练习的兴致与热爱,似乎是天性使然。我们常可以在乡间小道看到孩子沿着矮土墙上,摇臀扭臂的摆动前进;或者在公园里花圃边的枕木上,如履薄冰般地踏着步;这时,红砖上的一条白线,也能瞧见孩子脚跟接着脚尖的走着。这时,如果有同伴,他们往往会比起赛来,偶尔,他们也会邀请大人参加。当他们好胜、努力地维持平衡,往前迈进时,那份单纯与畅心,正是成人早已失落的童稚欢颜……
我们蒙氏中的走线活动,正是为满足儿童希望走得更好的平衡需求而设计的。而我们成人希望幼儿走得更好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求幼儿双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脚跟接着后脚尖。
经过近两个月的带班,我认识到走线是蒙氏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程,亦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我认为走线除了线上静走的基本练习,训练其平衡感以及协调肢体动作,使走路优雅外,走线也能与教具相结合或是与教师用的下课钟结合,也可以与音乐、舞蹈、文化结合。
走线活动与其它工作一样,需要有计划、有结构的进行。因此,在带班的这段时间,每天我都以配合孩子的需求和身体发展设计走线活动,并抓住他们的兴趣,循序渐进的协助孩子透过有组织的活动,学习控制自己的肢体。
下面我就带班这段时间对于我班XX小朋友的观察与大家做一个分享。
小朋友刚来园,在未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之前,我一般是实行线上静走。XX小朋友刚来园时,我亦是实行线上静走,连续了两天,发现他走得不专心,没什么兴趣,于是我就想,是否可以先从其它方式着手,待他对走线已有兴趣,较稳定时再实行线上静走,也许那时才是他内心真正的秩序感。
一、首先采用了线上持物走的方式。其中,头顶书本是他最感兴趣的。当时他很高兴的把书本顶上头顶(因为和以前持物的方式不同),可也许是由于他的头比较圆,书本刚顶上去便滑下来,他马上就失去耐心,说他不想走了。我没有勉强他,那一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四年级的大姐姐(她是来我们幼儿园夏令营的)。我让小朋友和大姐姐比赛,看谁走得最好,XX小朋友很有积极性,也很感兴趣,持续挺久。后来发现,他的挑力很强,他似乎只对与比自已大、能力比自己强的的同学比赛感兴趣,而对于同龄的同伴们,即与自己能力相当或略差的小朋友却不愿意去与其挑战。我还试着让XX小朋友拿着音感钟走,在一分钟内钟响了六七声。据我观察,他并不是平衡感不行,而是没什么兴趣,专注力不够。
二、再接着,我采取线上律动的走线方式。我放的是钢琴曲《快板》,根据音乐,我用比较形象的小动物的动作进行,比如小鸡、小猫、大灰狼、大象等等,同时还用了一些较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比如新疆舞的点踏步、傣族舞的三道弯、蒙古舞的骑马步等等。孩子们都挺有兴趣,刘简也不例外,而且发现他的节奏感挺强,能持续大约十五分钟。
三、同时,我也尝试了让小朋友们闭着眼睛,凭脚的感觉去感觉线条的位置。我当时想,对于闭眼感觉的游戏,孩子们可能会觉得很新鲜,应该都会喜欢的,刚开始的确收到了这种效果,可由于我的进度太快,孩子们对于走线还未进入真正状态,还不是很熟悉线条的位置及形状,因此,屡次失败,孩子们也就
没兴趣了。
四、到后来,我会经常使用叫停的方式,让他们自己错误订正,以提高孩子们的专注力。这种方式对于XX小朋友来说挺管用的,可我认为这并不是孩子们内心真正的秩序感,因此,我回顾前些天孩子们的兴趣以及爱好,除了大家都比较喜欢的线上律动,同时还针对个人的兴趣及爱好,一一给孩子们循序渐进的选择了相对应的走线方式,发现其效果挺不错。归纳XX小朋友在走线中最感兴趣的应该是头顶书本,于是我采用头顶实物的方式,根据教室内现有的设施及自己制做的教具对XX小朋友进行循序渐进的走线。首先是让他头顶沙袋(自己做的)→接着是头顶书包(书包是一只唐老鸭,比较小也就是那种抱起来感受觉很像布娃娃的书包)→然后是让他头顶空的水杯→还有头顶塑料托盘→再接下来是头顶计数梅花的篮子(先是让他把篮子倒过来顶,然后再立起来顶)→最后是头顶书本。对于这一系列的过程他都挺感兴趣,整个过程也都完成得挺好,虽然有时候东西会掉下来,可他仍然捡起来继续走,可培养孩子的耐力和挑战力,他现在能够头顶书本平稳的走线五分钟,大约一圈多。
以上就是带班过程中,我对XX小朋友走线的观察。
在蒙氏来说,走线一般是从线上静走开始,可是我觉得定理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既然蒙氏的特点是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依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那么走线亦不例外,当然,能够按其所定的进度进行是最好。在带班的过程中,我发现走线是可以多样化的。以下我就对于走线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作个分享:
一、线上静走。孩子在缓慢的乐曲中,以逆时钟方向,两脚交互在线上前进——即前脚跟接着后脚尖,眼睛平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也可以放在背后,或张开双臂,双手叉腰,双手搭在双肩上,双手轻轻抱头等等),其目的是协助孩子练习肢体的平衡感,使孩子走路有优雅的走姿。走线既重要,但也很难,因此,我认为,当孩子开始练习走线时,不宜苛求完美,经过反复练习后,孩子自然能日渐完美。就如同蒙特梭利所说的:“线的方向使儿童不易保持平衡,但也因此使他从练习中求进步。”同时,在走线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以意志力控制自己的速度,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踩到别人。当孩子能尊重、体贴别人时,正表现了其良善的人际行为。
二、线上持物。线上持物适合年龄较大的孩子,因为除了必须平稳走路,也必须控制手的动作,所以孩子要更用心、更专注,有更高的自我控制力才能完成,其目的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这项活动可以由双手持物开始,并选择容易拿,不易掉落、碎裂的物品,再循序渐进的增加难度,比如说可以改为单手拿,并选择容易掉落及碎裂的,甚至可以头顶书籍、花篮等,选择的物品应多样化、有趣,经常变化以吸引孩子。这些在成人看似困难的持物走线,多数孩子却很有兴趣、很有信心的参与,就如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三、线上律动。蒙特梭利表示,线上律动是韵律教育的基础,其目的是培养孩子强烈的节奏感及律动的创编能力。让孩子配合不同节奏的乐曲做走线活动,比如可以踮脚走、转圈、把手举高等等。还可以让孩子带上头饰或面具,扮演各种角色,并根据各种角色,按音乐节奏做律动(比如扮演各种小动物,或者不同形象的人物,如魔鬼、巫婆、小仙女和各种卡通人物等等)。
四、线上舞蹈。舞蹈比律动更难,因此,只有当孩子线上律动做得很完美的时候,才可进行线上舞蹈。其目的是让幼儿在半舞蹈半游戏中培养其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感受旋律的美,感受舞蹈的美,并让幼儿能够在舞蹈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可以在律动的基础上进行,比如,当孩子已经会按节奏做简单的小鸟飞,那么就可以在小鸟飞的动作上增加其难度,如转、踢腿等等,亦可以参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基本舞蹈动作,学会舞蹈的基本步,为学习舞蹈、排练舞蹈打下基础。
五、线上游戏。我认为线上游戏又可分娱乐游戏和智力游戏。
娱乐游戏亦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可以在线上分段放置图卡,图卡上画着各种不同的示意图,如小朋友在跳舞、在哭、在笑、在做操、在唱歌、在朗读,还有其它等等,当孩子走到图卡面前时,要做出与示意图一样的动作;图卡上还可以显示学过的英文——小动物的图画,比如说小鸟是BIRD,老虎是TIGER,当孩子走到图卡面前时,要说出图画的英文名称。孩子都做对了或说对了才可通过,否则就站在一旁休息观看表演,或者表演一个自己拿手的节目,才可通过。这样不仅能够在游戏中寻找乐趣,亦可让孩子在游戏中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并会懂得以后该认真的听老师上课,要不在玩游戏时就不会了,可培养孩子的积极进取心。娱乐游戏的第二种,就是在线上分段放置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如圆圈、小板凳、半圆、等等,当小朋友遇到圆圈时,就应该钻进去,遇到小板凳时,就应该跳过去,而遇到半圆时,就应该爬过去等等。
接下来是线上游戏中的智力游戏。智力游戏可以是走迷宫的方式。走迷宫可以改变线的形状,像那种弯弯曲曲的,就如S形的。刚开始玩的时候可以在迷宫内设提示卡,比如说一个进口处进去后有好几条分叉道,那么我们在每条叉道口都标着1、2、3、4…当幼儿走进一条道时,如果它是死胡同,胡同上就会有数字卡显示你该走哪条道才能走出去,限制孩子只能走三次,也就是走三条道,如果走了三次仍走不出来,那么就弃权。当孩子对于走迷宫已经摸出一定的头绪时,便可以不用提示卡进行。这种游戏的目的就是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其思维能力及探索精神。
六、线上表演。线上表演可分为语言表演和音乐表演。
我认为语言表演在走线活动中是个较好的走线方式,在语言表演中我们可让幼儿通过故事表演和诗歌、儿歌的朗诵体现,最好能配上肢体语言进行训练。比如说大班故事《七色花》中的某些故事情节,就可以让孩子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配合动作,进行情境表演。
而音乐表演则可以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一边打节奏一边走,进行有创意的延伸,比如说小班的音乐表演《找朋友》,让幼儿边走边找朋友,不但可以感受和巩固不同音乐的表现(比如音乐中的2/4拍、3/4拍、4/4拍、6/8拍等等)。还可以让幼儿感知团结就是力量,培养幼儿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
在蒙氏中,认为走线活动一般安排在一天工作的开始前,做为小朋友工作前的准备,而我认为走线亦可以安排在一天工作的结束,作为小朋友一天工作的巩固。并抓住其兴趣与爱好,针对其性格特点进行走线,才是最有利的。走线的音乐也不一定是要轻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较活泼的音乐。
7.蒙特梭利幼儿园怎么样 篇七
一、蒙特梭利教学法的本质
蒙特梭利的教学理论是一种破除功利的教学方式,它是让学生以自然人的方式成长的教学模式。从蒙特梭利的教学模式中可以看到,它所强调的学习方式与新课改中强调的学习目标非常一致。高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时,可以把蒙特梭利教学模式运用到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应用蒙特梭利教学模式学习物理。
二、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应用方式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蒙特梭利教学的方法是一种极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教学方法。现以“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说明该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方法。“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物理教学中概念不多、难度不大、独立成篇的课程。通常教师会引导学生自学这一门课程,而不会在课堂上专门讲述这一节课的内容。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一门课程的知识,教师应用蒙特梭利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
1.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会要求学生阅读“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一章节的知识,要求学生看懂课本中的知识即完成教学任务,然而那仅仅只是教师的教学要求,却不是学生的愿望,如果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完成自己的愿望,那么学生有可能或者无法实现老师的要求,或者潜力根本没有得到发挥。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多层次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分层次完成这一课知识的学习:以教师要求的字数写出对这一课学习的感想;从身边一件事物的变化(比如汽车增加的变化)说明能源开发的现状;应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一种优化能源利用的方法,并用物理原理说明优化的方式。每个学生对该课程的关注程度不一样,同时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也不相同。上述内容教师可以分三个层次给学生布置作业。
2.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要给予学生三个条件:第一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它是指学生要在比较自然的环境中探索知识,比如学生作“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知识探索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如果学生学习的选择偏离了教师的设计本意,教师也只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却不能给学生施加压力使学生被迫改变学习的本意;第二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工具,学生如果要完成以上的知识探索,可能会需要查阅学校图书馆的资料、网上的各种资料、与专门的人士做科学的交谈等等,教师要作好辅助工作,学生如果在需要教师帮助时,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搜索引擎的利用方法、快照等的利用方法,然而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只能给学生提供帮助,自己只是一个协作者;第三是适当的引导和评估,学生在学习时,有时会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评估作为学习动力,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学习中,有些学生整理了详细的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资料,并用文字的方法说明能源开发的现状,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鼓励,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评价他们整理的资源是否很详细、态度是否认真、图表整理得是否清晰等,学生收到教师的反馈,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思考知识
学生在学习时,如果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反思,会进一步理解学到的知识。以“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课程为例。教师以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学习这一课的知识,实际上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一课的知识,选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反思。如果学生仅仅只阅读这一课的内容,学生将只能从有限的素材建立思考的空间,学生有可能有收获,有可能收获不大;如果学生能从实践中整理大量的资源,学生不仅能深入的理解“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更在收集资料中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些学生则对“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收集不多,却设计出优化“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结构,他们着手从材料上、物理结构设计上实现能源优化。同样是“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程,学生的性格不同,他们领悟的知识也不相同,他们创造的也是不同类型的知识。
三、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应用特点
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课程上看,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这一章节只是一个过渡的章节,学生只需要稍微看看,能理解这里面的知识就可以,这样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这种想法仅仅站在教师的角度去理解这一节课程,教师如果以自己的角度去局限学生的思考,学生就不能释放出自己的能量。从蒙特梭利法的教学方法可以看到,只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力、给学生学习环境、给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能释放出教师意想不到的能量。学生能从这节看似不起眼的课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或者锻炼自己的物理综合思考能力。
蒙特梭利教学法不仅仅可以应用在像“能源开发和利用”这样几乎只靠自学就能完成的章节上,它也可以应用到物理其它的教学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把蒙特梭利教学法应用在其它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上,使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和鼓励的教学方法能使传统的物理课程焕发出新的生机。
【蒙特梭利幼儿园怎么样】推荐阅读:
蒙特梭利幼儿园管理手册07-24
蒙特梭利教育法d07-14
幼儿园常规怎么抓08-19
幼儿园秋游通知怎么写06-16
幼儿园教学总结怎么写07-04
幼儿园营养膳食怎么写11-08
幼儿园督察整改报告怎么写10-01
幼儿园保健工作总结怎么写?06-13
幼儿园见习的自我评价怎么写07-08
幼儿园一学期的总结怎么写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