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试卷讲评与教学反思

2024-12-13

论数学试卷讲评与教学反思(精选18篇)

1.论数学试卷讲评与教学反思 篇一

六年级总复习的试卷讲评教学、反思与分析

我们一线教师都知道,在小学六年级有将近半个月总复习,经常在对整理复习的一些知识后对孩子进行阶段性的检测,这种检测不但关系到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关系到教师对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情况的掌握。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检测来总结和反思现阶段的教学,也是从一次次的试卷评析中来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方向,目的就是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知识的吸收。可以看出,有效评析试卷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确很重要,采用何种思路来有效评析试卷,让学生在评讲中对知识有个再认识、再提升,对综合能力有再巩固、再升华,这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的问题,用何种模式来有效地“评”和“析”一张试卷,如何有效地利用考试卷在课堂中对学生作具体形象的评析?因为这三十年中任教了十多届毕业班,在这些年的教学中经历了无数次的试卷评析,也是在这些评析中不断摸索,不断地反思和探究,结合自己小学高年级数学试卷评讲分析实施的良好效果,谈自己的感受。具体如下:

一、认真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在评析试卷前,一定要就试卷的相关数据做个整理和统计,具体有:①本次试卷的班级总分、均分、参加的人数,及格率、优秀率做个统计,以及最高分和最低分都记录下来。②将试卷的区间统计出来,具体为90分以上的人数,80——89分的人数,70——79分的人数,60——69分的人数,50——59分的人数,50分以下的人数。③本次检测中达班级均分的人数及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比。④试卷中各个项目的得分率及失分率情况。做这样四件事,目的不仅仅是让教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更加熟悉,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要倍加关注,能更好的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展示让学生也明确此次检测的班级状况,同时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做个对比,再了解自己处于班级的什么位置,从而给自己定位,是学生自己总结的依据。

二、详略得当做好重点内容的评析

在出示完相关数据后,就该对学生进行试卷知识的评析。我在讲解试卷时,第一个做法就是让学生首先明确这份试卷主要是考察什么内容,让学生对此有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最低限度是通过主要内容的揭示让孩子们回忆起一些内容,如:“圆柱和圆锥”单元考察,学生就很自然的想起一些知识点:圆柱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等等。第二步就是将本次试卷统计出的错误率高的题目(少而精)用ppT或作业纸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将学生的错误样本完全摆给全班同学看,相互讨论,小组交流,让他们在感受同伴错误的同时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去解答,必要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剖析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理解,并在学生得到有效答案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引导学生真正掌握和巩固。

三、主动探究完成各项内容的评析

我认为测试的重点不在测验成绩与分数,而在测验后的试卷分析课上。只有准确地知道问题所在,才能有效地补缺补差,借分析试卷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学习知识的综合复习,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分析试卷,教师要投入大量精力,要认真的分析并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将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归类,进行专题复习,在上试卷分析课时,就考虑哪一种题目应作为讲解的重点。每一次分析试卷时的重点都各不相同,各有侧重。比如这一次侧重讲解基础题,下一次可侧重讲解应用题等。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失分,失分的关键在哪里。通过试卷分析可以让他们能够避免在以后的考试中重犯这些毛病,使他们懂得怎么去克服这些毛病。要提高试卷分析课的效果,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试卷分析也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苏霍姆林期基曾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为此,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推测、想象、探索问题的美好空间里,体验探索数学奥秘的成功和快乐,为了避免形成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与“听众”场面,我把

学生失分题会有以下两类:

1.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①看题不认真,以往有过类似题,看题时偷懒的,②计算不细心,笔误,想当然的,③记忆上错误,概念,公式记错的。

2.学生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有的是有些思路,但进行不下去的,有的是一点思路也没有的。

着重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知识的欠缺等,从而真正分析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直至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和症结所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引导孩子解决错误和不当之处。当然,这也需要教师的耐心及细致,要不厌其烦,对每项内容的要求及注意点都要让学生在读题、审题中,明确题目到底是要干什么考察什么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四、在评析中注重能力的培养

(一)在试卷分析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第一类问题,发下卷子后,让学生再做一遍,自主校对答案,自我更正。并再现当初做题过程,找出错误原因。针对错误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对马虎,或能力可及的题目自我反思。并记下这部分的失分,学生由于马虎而丢的分往往很多,让学生将这部分的分加上他的实际得分,我们称它为能力分,有的学生能力分与实际分之差有几十分,学生看到这结果,也很震惊,能力分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差距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看看自己的能力分和实际分之间的差距,并作好折线统计图,进行自我分析,找到自己的涨分空间,每次这样做,学生们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发现能力分与实际分越来越接近了,马虎丢分越来越少了。

(二)在试卷分析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总能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然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时候。这时,就必须改弦易辙,另辟蹊径,调整思路,另行出击。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此时教师应及时激发“试一试”的欲望,启发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在不断地尝试与选择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对于有部分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做“小老师”集体讨论,因为是做“小老师”的课堂讲解交流,他们都会想办法组织好语言,这既培养了他们合作精神,也锻炼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也最容易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试卷分析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试卷分析中,如果都是老师讲解,学生是被动接受,不能灵活多变,纠错后,为了加深印象,组织同学自编类似的题目用来小组交流。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

(四)试卷分析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

分析试卷不仅要分析错误的题例,还要分析优秀题例,分析错误的题例是为了纠错,分析优秀题例是为了激励,让学生课上交流自己的解法,因为展示出来的都是学生自己的答题例子,就会最容易激发他们兴趣,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参与讨论的欲望,看到自己好的解法被大家欣赏,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总之,试卷分析课,形式可以多样,每一次的分析的侧重点不同,所表现的模式不会完全相同,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论数学试卷讲评与教学反思 篇二

新课改下, 高考题目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语文教师在试卷讲评过程中仍以应试教育为目标, 未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 谈谈在新课改下如何高效讲评语文试卷。

应试教育体制下, 试卷讲评方式也是以高考为目标, 只强调教师把知识点灌给学生,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没有把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改下, 为适应新的高考试题要求, 语文教师在讲评试卷时应根据学生考试中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 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讲评, 注重试卷讲评的质量。

一知识结构体系上, 教师要突出重难点, 不可一手抓, 主次不分

一张完整的语文试卷难题、易题、中等题均有, 学生自己难以发现一张试卷的精华部分, 需要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找出重难点, 尤其是试卷中的易错点、易混点、创新点, 教师要重点讲解和分析, 并作系统地整理。对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 教师切忌代劳,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 为使学生做到这点, 应要求学生拿到综评后的试卷先自己修改错题, 解决不了的再由师生共同解决, 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又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教师讲评试卷应注意技巧, 注重授人以渔

试卷讲评, 教师不要单纯地给学生讲解答案, 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自己对试卷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合。高三考试太多, 正常复习往往被中断, 教师可把知识点讲评和考点复习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知识链。如教师在讲解试卷上的考点时, 先不给答案, 而是引导学生串联相类似的知识点, 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举一反三。另外, 教师在讲评试卷时除了启迪学生自发思考外, 还可帮助、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总结方法规律, 并学会自己分析评价试卷, 找出得分亮点及失分盲点, 分析原因,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以便更好地应对下一次考试。

三改变意识, 重新构建考试评价机制

一场考试中, 一份试卷并不能评价学生考试的成与败, 更不能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教师不但自己要从心理层面上打破传统的“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这一评价机制, 而且要引导学生不可过于重视每次考试的成绩。因而讲评试卷时, 教师除了备试卷外, 还要备学生, 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适时抓住他们的亮光点并积极给予鼓励。为避免学生考试后在心态上大起大落, 老师在讲评试卷时要注意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大力肯定, 对学生因马虎大意而造成的失误不可粗暴地加以斥责, 对学生提出的异议或问题, 老师要认真听取, 不可剥夺学生的话语权, 要以宽容的心和学生交流、讨论。针对理科班学生语文基础偏差, 容易出现学生厌学的情况, 语文教师可在试卷讲评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几种意识:

1. 要有得分意识而且是得高分意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 其能力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考试时得分也不如数理化生容易, 但也有优点, 无论学生是否会都能写出答案, 差距只是得分高低而已, 不像数理化不会就只能是空白。因而教师可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这一优势, 注意复习到位, 基础题目要求学生必须拿满分, 能力型题目最大限度地得分。

2. 要端正学习态度

语文教学中, 大多数学生都有个误区, 认为语文学习只是平时多看书, 就能应对语文考试。因此导致理科班有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课的听讲, 练习做得很少, 早读课读英语、晚自习做数理化, 花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非常少。学习态度影响到学习效果, 因而语文教师应借讲评试卷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 增强他们的得高分意识, 规范他们的答题行为,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3.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意识

一部分学生在复习备考中, 确实在语文科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可是在考试中失败了, 于是在讲评试卷中出现浮躁的情绪。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心态, 老师要耐心地给学生做思想工作, 帮助学生分析试卷的成与败, 要做好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让他们重拾信心, 投入学习中。

3.论数学试卷讲评与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试卷讲评模式;自我诊断;错题分析;考试测验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7–0075–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提出

考试和试卷讲评是教学的两个重要内容,考试的评价、反馈、纠错、导向、监督、激励等功能能否发挥,关键在于试卷讲评的效果。有效的试卷讲评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诊断学习情况,强化解题能力,规范答题习惯。无效的试卷讲评充斥着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1]。这些试卷讲评课大体可分为分数关注型、就题论题型[2]、面面俱到型、应试技巧型[3]和小组合作型[4~6]等五种情况。

这些情况多数是教师改完试卷后,不对试卷进行详细分析,也不写试卷讲评教案,认为试卷讲评不过是把试题全部给学生讲一遍而已。或是选择题只对答案,不问缘由;或是主观题只讲解题过程,不讲解题方法;或是易错题只求讲到点,不求讲到位;或是典型试题只求讲清楚,不求触类旁通。他们一般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掌握,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忽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更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培养。尽管有不少研究者根据新课程理念,不断地探索小组合作的试卷讲评模式,但也容易出现教师无法准确把握学生需求,一不小心就落入教师主导下学生面面俱到型的试卷大讨论中。

化学测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试卷讲评的一般目的是帮助学生纠错、析错,构建知识网络,总结学习方法,更高层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诊断的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则能较好达成以上双重目的。

2 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的构建

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前有效自我诊断与反思,通过消化考试错题,为教师的试卷讲评提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诊断反思情况制定试卷讲评策略。试卷讲评后学生再订正错题,进行更为深刻、系统的反思。它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倡导把思考问题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自我纠错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总结经验的机会还给学生,把体验成功的喜悦还给学生。

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由学生自我诊断反思、教师合理讲评以及学生错题订正再反思三个环节组成,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学生自我诊断反思环节包括错因自我统计、错题自纠与他纠和讲评试题建议三个要素。错因自我统计指学生根据考卷的批改情况对做错的试题进行反思,学生根据教师列出的错因类型,对做错的试题进行自我评价统计,找到出错的根源。错题自纠与他纠是学生根据教师下发的参考答案,自我解决非智力因素、考试策略失误导致的错题,而对于自已不能独立解决的错题则要求他们提交到自己所在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讲评试题建议则为学生反思试卷后,对所考查的试题进行筛选,选定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试题,建议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评。

教师合理讲评试卷是指教师对试卷的批改情况及学生的自我诊断反思表进行认真统计后,根据统计情况,制定科学的试卷讲评策略,有针对性讲评试卷。合理的试卷讲评应做到准确与精确的统一、典例与方法的统一,解决问题与激发问题的统一。

试卷讲评终了并不意味着一次考试的完全终结,教师还须抓具体落实,比如盲点清除与否,重点知识消化与否,难点知识突破与否等,这就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反思订正。

3 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实施案例

现以执教的某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讲评为例来说明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3.1 学生课前自我诊断,养成自主反思的习惯

考试结束后,教师下发自我诊断反思表(见表1)和参考答案。通过平时与学生的座谈,再结合多年批改试卷的经验,笔者对学生考试过程中出现的失分情况进行归纳提炼,列出学生可能失分的16种类型。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课前反思,笔者非常详细地向学生说明了如何填写自我诊断反思表,并强调认真填写自我诊断反思表的意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为教师高效讲评试卷提供参考。

3.2 教师统计分析,找准讲评的针对性

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讲评时应突出重点,为了达到此目的,教师的课前统计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教师的统计工作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统计学生的卷面上反映出来的情况,如错题数、错题率、出错方式等。另一部分则统计学生的自我诊断反思表,重点是统计学生反思出来的失分类型及建议重点讲评和拓展讲评的试题。

学生卷面上反映出来的具体情况在此不赘述。通过统计学生的自我诊断反思表,笔者发现,此次期中考试,学生失分较多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概念混淆、计算出错、信息迁移能力弱、审题不清。它们分别占失分类型的13.3%、12.7%、8.3%、8.3%。

统计学生建议重点讲评和拓展讲评的试题见图2。

为了比较,我们又对学生建议重点讲评和拓展讲评试题的错误率进行统计,结果见图3。

学生建议重点讲评和拓展讲评的试题与他们在考卷上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是否一致呢?对学生错误率相对较高试题进行统计,见图4。

为什么错误率高的试题学生不希望教师重点讲评呢?我们对学生错误高的试题进行分析,发现第3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清造成的,其实难度并不大,涉及到知识点也不多。第13题涉及到电解质导电问题,只要学生查阅笔记很容易弄清楚。第16题是有关气体摩尔体积使用条件,学生一对参考答案就不会有什么疑问。第22题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操作,虽然错误率较高,主要是学生没有记住实验细节。为什么错误率低的试题学生却希望教师重点讲评或拓展讲评呢?原来第6题是有关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由于试题考查难度较低,所以学生的正确率较高。但是学生对阿伏伽德罗定律掌握得并不太好,所以希望教师重点讲评。又比如学生建议拓展讲评的第21题,这是一道有关十字交叉法计算题。试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与新课所讲的例题非常相似,学生容易模仿,而十字交叉法的题型比较多,所以学生希望教师拓展讲评。

3.3 优化整合,制定讲评策略

在对学生卷面情况及自我诊断反思表进行统计后,笔者制定了如下试卷讲评策略:

(1)强化概念,明辩是非。此次考试,概念混淆成了出错的主角,主要集中在气体摩尔体积及电解质相关概念上。对于气体摩尔体积,由于涉及到知识点相对较少,笔者采用的方法是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启发式点拨。对于电解质的相关概念,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判断正误:①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所以氢氧化钠不是电解质;②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氢氧化钠溶液是电解质;③融熔的氢氧化钠能导电,所以融熔的氢氧化钠是电解质;④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比氨水的导电性强;⑤电解质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电离;⑥硫酸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⑦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⑧氯气溶于水能导电,但氯气是非电解质。

(2)思想指导,提高计算准度。本次考试有比较多的定量和半定量计算题,繁难的计算并没有出现,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方法,但计算结果出了问题的学生不在少数。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谈心,笔者注意到,平时练习中只要出现了计算,学生不是心算或打草稿算出结果而是借用计算器或手机。慢慢地,学生手工计算速度和准确度都有所下降。笔者采取的策略是在课堂上与学生谈高考所能携带的文具及用进废退的道理。

(3)建议讲评试题,典例加方法。学生建议讲评的试题集中在阿伏伽德罗定律应用和十字交叉法相关计算上。这两个知识点对于刚升入高一的学生的确有难度。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借鉴一题复习法的原则,笔者精心自编了两道试题。一道试题有关阿伏伽德罗定律应用,一道是十字交叉法相关计算。每一道试题又由若干小问组成,每个小问所涵盖的考点不尽相同。

(4)信息迁移能力弱,缓慢图之。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试题越来越多地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信息的呈现又丰富多彩,如文字描述、图像、表格、陌生反应、流程等,但是要解决学生信息迁移能力弱的问题不是一两节课能做到的。笔者采取的措施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类型信息呈现方式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训练,至于学生审题不清造成的失分根源在于学生考试心态没有调整好,具体来说没有分配好考试时间,解决对策为给学生提供一些考试策略方面的指导。

3.4 订正错题,再反思提升

试卷讲评后,教师还须要求学生课后在专用《错题集》上订正错题。对于已完全搞清楚的错题不必订正。对于有必要订正的错题要求学生写出正确答案、错因、启示以及相关知识。对于教师拓展讲评的试题及构建的知识网络等则要求学生抄写在错题集上。引导学生科学订正错题非常关键。错题订正安排在试卷讲评之后进行,其用意让学生对某一次考试进行系统反思。此阶段的反思,学生的视角已不再停留在错题本身,很多学生会自觉从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等角度来审视自已的错题。

通过批阅学生的错题本,笔者发现,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仅知道试题的对错,很多学生对所考查的知识进行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或更为广泛的应用。甚至有的学生在错题本上还列出了期待教师解决问题。例如,蒸馏与分馏的区别、十字交叉法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等等。以上问题有的超前,有的触及问题的本质,有的被教师忽略了,这些都是教师值得反思的素材及今后提高教学效率的依据。如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本来并不是高一学生所要掌握的内容,但是后半学期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化学方程式,都需要配平,所以笔者拟在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结合所学的反应补充配平的相关知识。至于学生对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的巧妙理解则利用自习课进行展示等。

4 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实施体会

学生双反思型试卷讲评模式把试卷讲评的重心前移,学生获得了自主解决考试中错误的机会。有了教师设计的自我诊断反思表,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方向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同时试卷讲评的内容既不是教师的主观臆断,也不是盲从于错误率高的试题,而是实实在在地基于学生的需求。

为了弄清楚学生双反思型试卷讲评模式是否达到教学预期效果。我们设计了学生双反思型试卷讲评模式效果问卷调查表。结果显示:88.3%的学生客观地填写自我诊断反思表;85%的学生能够课前认真反思错题;76.6%的学生认同了教师讲评试卷的针对性;约85%以上的学生通过教师的试卷讲评掌握了电解质相关概念、阿伏伽德罗定律应用和十字交叉法相关计算等重难点知识;86.7%学生认可了教师课堂试卷讲评效率;85%的学生对自已的课后再反思效果表示满意;86.6%的学生对双反思型试卷讲评模式持积极正面的评价;有超过约40%的学生认为双反思占据了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

从调查结果数据上看,学生双反思型试卷讲评模式能够强有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我诊断反思。教师课前对卷面情况及学生反思情况的统计大大提高了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学生在考试过程或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盲点、疑惑点、难点等知识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学生对教师的试卷讲评效果、自已的反思效果及试卷讲评模式表示出较高的认同。

但是由于学生双反思型试卷讲评模式需要耗费学生大量时间去反思试卷,包括试卷讲评前的反思和试卷讲评后的反思。若所有考试都采用这种模式,学生就会疲于应付,反而流于形式。我们的经验是大型的重要考试采用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这是对学生的一种“洗礼”,而其他小型考试则选用课内小组合作试卷讲评模式为宜。

参考文献:

[1]黄一文.试卷讲评课功能及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2004,(4):20~21.

[2]邱敏.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下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J].中学教学参考,2013,(7):108.

[3]杨晓丽,宗汉.对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反思与实践[J].化学教学,2012,(5):58.

[4]张瑾.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化学教学模式[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1):43.

[5]陈宽林.焕发试卷讲评课的生命活力[J].化学教与学,2013,(8):23~25.

[6]汪艳.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教法学法,2008,(10):56.

4.政治试卷讲评教学反思[范文] 篇四

试卷和练习讲评课在政治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在复习阶段,更加显示了它的重要性。但作为一个初任教师的我来说,政治试卷与练习的讲评大多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对这一课型的教学规律与操作方法的研究与认识,以致存在着只测试不讲评或把讲评课上成“对答案课”或“思想教育课”等现象。结果效果自然是比较糟糕,后来,自己经过不断地反思,与指导老师的不断交流,特别是在这学期陈校长和卢新渠主任听完我的一次试卷讲评后,给我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感触颇大,收益颇丰!现指导老师的指导,领导们的建议,以及结合平时的实践和思考,现将我对政治试卷讲评课的反思总结如下:

一、政治讲评课的大致类型

根据讲评的内容,政治学科的讲评课可分为四种类型:章节练习随机性讲评,课外作业常规性讲评,单元检测阶段性讲评和学期大考总结性讲评。

①章节练习随机性讲评。每一章节讲完后都要有一定量的练习或提问,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练习,一般题量少,内容单一,讲评比较简单,但一定要及时,对出现的问题通过讲评及时纠正、补遗。

②学期阶段总结性讲评。这类讲评,内容较多,一般要用一两节课的时间讲评。它要对试题的难易,得失分情况,考查知识的范围、类别,考查能力的层次,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注意的事项,有侧重地讲评,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给予准确及时评价,使师生都能吸取前一段教学的经验教训,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政治试卷讲评课易出现的错误倾向

在实际教学中,讲评课容易存在着下列几种错误倾向,在讲评中是应该避免的。

①只对答案型。在刚开始从事教学时,认为讲评课就是对对答案,答案对完了就讲评完了。此外便不知如何下手,不知道该讲什么、评什么、分析什么。在讲评课上,不能对具体题目讲清楚解题思路、错误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尤其不会结合各类题型中的典型例子,适时讲解答题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思维、如何答题(含格式、书写规范等),不善于通过指导,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②不分主次型。一份试卷,试题有难有易,这决定了试题难度之区别,同时,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高有低,又决定了答题质量的参差不齐,在讲评中应该仔细分析、区别对待。但是以前的我对试卷不能作出高质量的分析统计,不分主次,不作归类,从头到尾,平均用力,不管学生答题情况如何,也不管该题难度大小,条条流水式讲下去。一来浪费讲课时间,二来影响学生兴趣,三则重点不突出,那只能算作为失败之课。

③教师主讲型。政治讲评课也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教师总体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积极参与,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明确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失误的根源,以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独立矫正失

误能力的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避免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仅作记录的错误做法。

④放任拖拉型。测试完毕后,教师必须及时、尽快地批阅试卷,讲评必须及时。“趁热打铁”方能成功,即必须趁学生还处于思维热点、对试题相当熟悉、对自己的答题思路还很清晰的时候及时地讲评。但某些教师把答案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对对了事,对存在的问题不分析、不评价,或者是拖拖拉拉,拖上一段时间不了了之,都将影响到讲评的效果。

三、政治讲评课的基本原则

讲评课的虽然设计模式不一,但要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精心进行讲评课教学设计时,必须本着科学、高效的宗旨,遵循以下的原则。

①及时性原则。检测之后,在认真批改、分析统计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及时讲评。讲评越及时效果越好,时间拖得越久则效果越差。因为时间过久,逐渐淡忘,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②鼓励性原则。多数学生对考试是比较重视的,其至有些紧张害怕,考得差的同学,不用老师批评,自己就已感到难堪。所以讲评课应及时总结学生的答卷情况,尤应及时肯定表扬那些解题思路清晰、灵活和有创新意识的同学。切忌对学生答卷中的失误埋怨、指责、讽刺、挖苦,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对于失误要帮助学生具体分析原因,是平时学习上的问题还是临场的失误,是审题的不当还是答题时粗心,应有区别地加以指导,帮助指导学生找出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的好习惯。

③启发性原则。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贵在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记忆它、应用它。不理解的知识,生吞活剥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学生在答卷中出现的问题,多数是记得不牢、理解不深或不理解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中,以启发为主,而不是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否则,即使把答案记住了,过后不久也就会遗忘。

四、政治讲评课的具体步骤

上好讲评课,必须首先做好对试卷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要对该试卷所考查的知识及能力的层次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哪些出错率较高,哪些出错率较低,进行统计分析,查明原因,归类集中,以便在讲评时分清轻重缓急。避免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做好上述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如何进行课堂讲评了。具体而言,应做到:

第一,自我调正。测试过后,将本次考试测验的试卷及答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个人考试结果、分析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对于一般知识性的错误这样就可得到初步解决。同时,教师利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扼要概括总结本次形成性测试题的主要特点及考试结果,发布全班总的考试成绩情况,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题目特点,了解集体或个人所取得的进步,认识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实际上也就使学生明确了讲评的目标方向,调动了学生矫正学习的热情和积极参与教学的意识。

第二,重点讲评。这是讲评课的关键之所在。主要讲共同存在的问题、考查知识的范围、考查的能力层次,讲理论与知识的欠缺处、答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评出错的原因、出题者的意图;评一题多问、多题一解。帮助、启发学生找差距,培养他们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别,所存在的问题也定会是千差万别,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使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得到重点解决。同时,为使个别存在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需采用不同的矫正方式。如集体矫正、自我矫正、小组矫正等可以互相结合。

第三,归纳小结。有了针对具体题目、不同题型中所存在问题的补救矫正措施及其检查评定,讲评课则进入对所暴露问题进行理性认识、对矫正效果进行总结评价阶段,综合学生出错的原因,一般是在认识规律不清或操作方法不明,这就要求在这里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高度来认识自己的不足,认识规律性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确实明白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差距和不足,认识导致出现差距和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知道应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消除所存在的问题。总结评价首先要体现以表扬鼓励为主,对已达到目标和已付出努力但暂未达到目标的学生均要给予不同层次的表扬和鼓励,同时要对已达标学生提出新的努力方向,对未达标学生制定新的矫正补偿措施,这样就使政治讲评课具有余音未了的良好效果。

总之,上好讲评课不仅可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发现、解决教学疑难,改进教学,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总结吸收前面各阶段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开阔思路,启发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所以在政治教学中,讲评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予以充分重视。

高一政治程园春

5.论数学试卷讲评与教学反思 篇五

昆阳二中 王大钱

考试,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一元二次方程试卷讲评课》教学反思王大钱。试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而且更是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试卷讲评是考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试卷评析,可查出教与学的“病症”,以便“对症下药、妙手回春”;也可以总结教与学的成功经验。这对强化数学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上完《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后,进行了一次单元测试。试卷分析讲究趁热打铁,于是我利用晚上的时间加班把试卷改了出来,第二天一早匆忙地登记好成绩,就进行了讲解,时间有点仓促。本节课我的流程是这样的:发试卷——说明考试的总体情况——表扬90分以上的同学自我纠错——按考点进行试卷分析。现将教学反思如下:

1、试卷讲评及时:讲评及时是上好讲评课的基础,教学反思《《一元二次方程试卷讲评课》教学反思王大钱》。因此,一般平时试卷的改阅我一般都及时完成,即使加班也要完成。及时评讲、及时反馈,效果才会显著。

2、让学生先自我纠错: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考试后总能找到一些自己会但没有得分的题目,可以通过自查解决这类问题,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分析自己丢失分数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分地宽容自己的失误,以利于在平时养成周密细致的品质。因此我一般在分析试卷前都会要求学生先进行自查。但对于生与生之间的互相纠错做的不够。一般来说,对于在自查过程中自身解决不了或比较模糊的地方,学生之间有着强烈的交流欲望,这时候教师如果因势利导,组织好生生合作,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就可以在学生的互动中解决了。在自查和互查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参与,一方面指导解决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在互查中不仅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善于发觉错误的原因和知识的根源,另一方面,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收集有益信息,弥补自己在试卷分析时的疏漏,为后面的重点讲解做更充分的准备。所以这一点以后我会努力做得更细。

3、按考点进行分类讲解

如果教师在讲评试卷时面面俱到,逐题讲评,这样既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又会使课堂平淡乏味。而对于一份试卷而言,它都是根据我们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考查的,因此,我在分析时重点通过考点进行分类讲解,让学生也能了解出卷者的意图,从而更清楚更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如果在试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普遍性错误及原因做到心中有数,选取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重点备课和讲评,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举一反三,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发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对于通过成绩的发布激励学生有所欠缺

6.培训作业:试卷讲评反思 篇六

在认真学习了刘秀华老师的《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研究》后,近日结合所学内容尝试着上了一节试卷讲评课。选取的内容为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单元测试卷。教学步骤为:

一、成绩分析,了解情况(2、3分钟),公布全班的整体成绩,包括各分数段人次、平均分、有效率等,表扬成绩进步较快的学生。

二、个人分析,组内研究(10分钟),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哪些题出错,原因是什么?并用红笔对错题进行改正,学生小组交流,合作订正,教师巡视,了解错因。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约15分钟),要求学生小组讨论用红笔改正的错题,举手示意哪些题小组内解决不了或仍有困惑,其他小组给予解决。

四、反思改错,个别指导(8分钟),小组长检查大家错题改正情况,并请大家把好的方法写在题目旁边。

五、变式练习,巩固提高(10分钟),添加部分变式练习或提高题,巩固错题解决的思维方式。

经过尝试,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效果不错,基本达成了试卷讲评的四个目的:纠正错误,规范解题;分析得失,找出差距;提炼概括,融会贯通;拓展思路,提升能力。相对以前的试卷讲评方式,时间安排上更加科学合理,学生主体参与,实现了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给学生留有自行讲评,展示思维过程的时间;对学生自己解决有困难的问题,师生共同面对;试卷讲评课后,要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7.一堂习题讲评课后的诊断与反思 篇七

第一道综合题其中一问是描述图中甲地 (西藏某地) 河流流量两昼夜的变化特点, 并从河水的补给角度给出合理解释。

看了学生的答题情况后, 很多学生把流量变化特点写成:6~18时 (白天) 流量增大, 18时~次日6时 (夜间) 流量减少;原因分析普遍写白天气温高, 冰雪融水量大, 所以河流流量大;夜间气温低, 冰雪融水量小, 河流流量小。看似结论没错, 但是与答案有很大的偏差。

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

第二道大题其中一问是据图分析烟台和威海成为“雪窝” (冬季降雪比周边多) 的原因。

很多学生的答案是条理式的:烟台和威海靠近海洋, 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流经, 增温增湿;图上的信息倒是利用了, 但是语言的组织没有逻辑, 没有过程分析。这种情况得分肯定很低。

通过诊断分析, 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策略是:

问题一:审题不清, 没有注意题干中重要的关键词

第一题是要求分析两昼夜的流量变化特点, 显然是比较前后两天的, 很多学生看成了是比较白天和黑夜的流量变化, 所以答成了白天流量大, 夜间流量小, 答非所问。其正确答案是, 两昼夜的流量呈波动变化, 第一天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显然, 学生答题过程中, 题目没有看完就开始作答, 审题不到位。

策略一:仔细审读题干信息, 揣摩命题者意图

在综合题的命题设问中, 其指向性和限定性十分明确, 因此答题时一定要明确答题方向, 抓住关键词, 从提供的材料与问题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审题审图习惯, 把重要的文字信息、关键词标注出来, 使思考的视点集中。有时候命题者为了增加试题难度, 特意增加一些限制性的词语, 避免学生机械地套用模式。笔者记得在2011年浙江高考阅卷中的一道题, 分析蒙特利尔成为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的原因, 当时很多学生写的是港口的区位条件, 机械地套用港口的区位模式, 答成了水域和陆域条件, 完全无视小麦及海运的优势, 得分率很低。同样在2009重庆卷中分析美国西部某城市发展“航空航天工业”的有利条件, 很多同学从“卫星发射基地”和“机场建设”发展的有利条件去思考, 把工业的区位因素给忽略了, 得分可想而知。学生的这些错误, 启发我们在平时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审题过程中一定要“字斟句酌”, 遇到“熟悉”的题目时尤其要谨慎, 小心命题者设置的陷阱。

问题二:觉得题目很新颖, 没有看懂题目到底要求答什么

第一题的原因分析, 正确的思路是从天气的角度来分析, 第一天是晴天, 昼夜温差大, 河流的流量变化大;第二天为阴天, 昼夜温差小, 流量变化小。而学生显然没有领会命题者的意图, 感觉题目很新颖。如果让学生比较晴天和阴天的昼夜温差大小, 那估计都会, 一旦换成新颖点的题目, 学生就傻眼了。究其原因, 学生不会知识迁移, 回归到教材上来。

策略二:注重知识迁移, 回归教材

很多新颖的题目都是从大处着眼, 小处落脚。很多试题的答案都是教材内容的延伸, 能在课本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只不过是命题者在千方百计地设置一些陷阱和干扰因素, 让学生一时找不到方向。这类例子很多, 比如2010年上海高考题关于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那个经典题目, 其实就是三个地带性分异规律的体现。

类似的新颖题目, 需要知识迁移的, 笔者还略举一些:如, 2010全国卷I36题中, 分析法国南部某地葡萄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其实就是考查冲积扇形成的原因。分析非洲南部某区域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的离合现象, 即考查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可见, 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 它们不再是对教科书的简单照搬, 而是在《考试说明》的要求范围内, 围绕不同的具体考核目标, 选择教科书之外的“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 并提出“新问题”。这些题目折射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具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特点,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真是体现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问题三:逻辑推理能力差, 思维过程混乱, 表达不清

第二题中要求据图分析烟台和威海成为“雪窝”的原因, 学生呈现条理式的答案, 如“靠近海洋, 水汽多”“有暖流流经, 增温增湿”, 缺乏推理的过程。其正确的答案是:冬季寒冷干燥的偏北风经过渤海时, 受海洋和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在胶东半岛受地形抬升, 冬天降雪量明显比周围地区多, 成为“雪窝”。该题和2011年浙江高考卷36题分析北美五大湖南岸成为“雪带”的原因如出一辙。 可以看出答案的呈现, 有一定的逻辑性, 前后联系, 因果搭配, 阐述了地理现象的发生过程。

策略三:重视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推理

解题的过程就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构建起“条件—结论”之间的逻辑链, 知识原理严密推理的过程隐藏在学生头脑中的, 如果做到了滴水不漏、严密无间, 那么语言的组织就不会混乱。相反, 就会出现思维混乱、停顿, 语言表达不清。究其原因, 是学生对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原理及过程不清楚,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推理。近年来各省高考题很重视考查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例如, 2012年安徽文综卷中, 要求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云南苍山洱海附近断块山和冲积平原的形成;2009年安徽卷中, 要求根据背景材料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有关河流沉积地貌更是考查更多, 如2013年山东卷分析银川平原附近某冲积扇的成因, 2012年北京卷36题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2010年全国卷Ⅰ36题分析乙地 (法国南部) 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等。这些地理过程的发生, 要求学生理解其发生和演变过程。以三角洲 (冲积扇) 的形成过程为例, 其具体演变过程表述:①山区河流流速快, 以侵蚀为主, 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②在河流出山口或入海口附近, 地势变平缓, 水流放慢, 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 形成冲积扇或三角洲。可见, 只有清楚地理解了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 语言的组织才会有思路。

总之, 在高三复习阶段, 习题讲评课是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要精选模拟试题, 通过对典型习题的讲解, 指导学生如何答题, 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 及时反馈, 力求使每一次讲评都让学生有收获, 这也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摘要:习题讲评课是迎接高考复习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 在高三地理复习中, 通过诊断学生在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帮助学生补救地理学习中的漏洞, 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和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习题讲评课,诊断,反思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2012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文科综合, 2012.

[2]张素娟.“把握学科本质提高解题能力”.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0 (1/2) :88-89.

8.论数学试卷讲评与教学反思 篇八

教学重点是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学难点是性质的运用.本课采用探究法进行教学.

1. 课堂实录

1.1 问题情境 师生活动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细胞分裂的实例,共同学习了分数指数幂(板书指数幂)的有关概念,现在我们研究细胞分裂问题.

问题1 一个细胞每隔10分钟分裂一次,请填下表:

1.4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本节课我们通过类比、归纳的方法,学习了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并运用性质,解决了比较大小,解不等式等问题,渗透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价转化、待定系数法、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与方法.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自觉运用这些思想方法研究问题.

今天回家作业:课本P54习题2..2(2) 1,2,3,4;

课外探究 (1) 证明:函数y=f(x)与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2) 已知函数y=2ax2+ax+1-1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 教学反思

2.1 改编教材.这节课如果我们仅仅是利用教材提供“细胞分裂”来创设问题情境,一则没有新鲜感,因为学生在分数指数幂中已经学过;二则接下来的教学就没有铺垫,直接研究指数函数,学生感觉太突然.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迷信教材、学术权威、依赖教材,试图从书本上准确无误地机械搬运知识,而是应尽量贴近学生的思维,来展开对数学思维的调控,力图通过自然的、合乎情理地启发和诱导,来帮助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形成有意义建构.如这节课我们首先研究两个实例,于是就自然概括出指数函数的定义,然后围绕底数a进行讨论,从而给出精确的定义.通过实例2的研究,不仅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现代科技中的的数学问题,更重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的辉煌历史,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2.2 学会倾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空,让他们充分的思考与探究,但也不是无休止的探究下去,所以,教师要不停地在学生之间巡视、指导学生探究与交流、发现学生的思维的碰撞、观察学生的思维缺陷.这样我们教师才第一手材料,才能有效地调控教学.所以我们应当注意了解学生具有怎样的数学观念,教师又应该如何去促进这些观念的必要的修正、改进或发展.如果按部就班地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抄写一遍或带领学生读一读书,虽然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今天的教学任务,但是却掩盖了学生的真实想法与思维过程,扼杀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久而久之,就给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片阴影.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观念,改变我们的教学策略,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9.论数学试卷讲评与教学反思 篇九

英语组 农晓玲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一些教师对试卷讲评课存在的一些不足,对上好高中英语试卷讲评课应该遵循的原则,课堂讲评时应采取的步骤以及讲评后如何巩固讲评效果进行了简要评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英语试卷 讲评

一、引言—试卷讲评的重要性

英语课堂教学除了向学生讲授新课和复习专项内容之外,试卷的分析与讲解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部分老师对检测后的讲评却重视不够,大多数的 教师把试卷讲评课简单地上成了答案校对课,使讲评课失去其应有的作用。讲评课是以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也是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学法指导,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试卷的讲评,能使学生逐渐掌握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建立更清晰、更完善的知识网络。

二、英语试卷讲评应遵循的五大原则

1.及时性:趁热打铁

学生做完一份英语试卷需要120分钟,经历了从识记、理解、评价、表达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他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效非常关注。教师不能及时讲评试卷会挫伤学生寻求正确答案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并弥补知识缺陷。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考试后要及时批改,及时讲评,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测试情况,以清晰的记忆和积极的姿态听老师讲评试卷,从而为高效讲评试卷奠定基础。

2.针对性:选题典型

在认真批改试卷的基础上做好统计工作,包括试卷所考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和每题的得分率,错误类型及人数。讲评之前,教师必须认真分析试卷,一方面要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另一方面要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从中了解其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方法,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问题

3.拓展性:融会贯通

讲评课要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目的,使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切忌就事论事,只把正确的选项或答案在课堂上公布了事,而应根据出现的问题的性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正确地选择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点拨、诱导使学生明了问题之所在。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教师在讲评时可将试题加以归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深入思考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提高讲评试卷的功效。4.互动性:再现情境

试卷虽然相同,但学生分数高低不一,答题思路方法也各有差异,知识缺陷和错误情况也不尽相同。讲评试卷时,可安排几道题由学生讲述答题思路,还原考试情境,甚至让他们提问、质疑,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使讲评更贴近学生心理。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解,教师会发现学生得了分的题目未必是因为知识学得扎实,有时得分属于歪打正着。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讲评课由传统的“一言堂”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才能使讲评课取得最佳效果。

5.激励性:增强信心

很多学生考试后都有后悔、懊恼的感觉。如果教师此时一味责怪学生“这些内容老师平常再三强调过,为什么还错”,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讲评感到厌倦,进而对英语学习望而生畏,甚至产生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试卷讲评时首先要表扬整个班级所取得的进步,然后表扬考试分数高和各道题得分高的学生。对于有些得分低又没有进步的学生,教师要仔细研究他们的试卷,了解他们哪些题做得对,在讲评时有意叫他们来分析这些题目,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讲评时要对事不对人,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提倡互帮互学的风气,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发言、学习交流,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对一些有个性的想法给予支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对不同学生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即鼓励有羞愧心理的学生,教育有放纵心理的学生,严格要求有自满心理的学生,保护有积极探究欲的学生。

三、试卷讲评的步骤

1.自主思考

讲评前,教师可以把答案抄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将自己做错的题目用红笔在旁边写上正确的答案。然后教师会给上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独立思考。不仅要使学生知道正确的答案,而且还要问为什么,他们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给弄清楚。对于思考之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到一个环节。

2.小组讨论

在这个环节中,各小组成员对未解决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请教,相互帮助,都必须谨记小组讨论时要踊跃发表各自的意见,积极吸纳他人的意见,以便高效达成最终的自己知道正确答案、知道为什么、清楚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和能自己解决问题的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讲评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施教,可以通过统一学习、分组学习和分层练习来提高各层次学生的能力。让学习困难生告诉答案,错误答案先由中等生讲解,再由优等生讲解,优等生解决不了的由教师补充。这种方法可避免教师的满堂灌,把课堂活动权还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认清问题的实质,既兼顾差生,又兼顾优生。

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分组学习需要教师掌握好时间。例如讲解完形填空时,针对其难易程度,可以先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让学习小组内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各有所得。

3.师生交流,英语习题讲评课的关键环节 讨论结束后,把每个小组解决不了的难题由教师集中讲解,而讲评的过程就是答疑、解惑的过程。教师讲评后,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整理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消化领会。这种方法既节约了教师的逐一讲解的时间,又培养了学生大胆发言、归纳、分析的能力。我曾做过多次比较,一篇20个题的英语完形填空,若单由教师讲解,学生听,记笔记的传统方式,一般需要15分钟,而用小组讨论后再由教师讲解的方法,一般需用7-10分钟就讲完了。教师的讲解不一定要非常的透彻,有时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有重点、有目的、有区别的讲评,充分挖掘习题中隐藏的各种信息。在讲评过程中做到:①坚持紧扣命题思路。针对试卷考点,将知识布局、分配比例以及各知识点是从什么角度考查的、还可能从什么角度去考查等逐一给学生讲清楚,使他们明白命题的思路,从而把握做题的方向。②紧扣答题思路 讲评中不能只讲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要给学生讲解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每个英语习题都有一两个关键词或题眼供学生着手,通过这些关键词或题眼,引导学生分析和找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和语言点,把这些知识点和语言点在黑板上或脑子里编织成一张知识网,再把这个知识网按照教师要讲评且得出答案的思路逐一理顺,呈现给学生,再次引导学生重温此思路,以便加深理解和记忆。③紧扣学生思维 学生答题时,思路可能会有错误,讲评时要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从中吸取教训。例如有这样一道选择题She has set a new record, that is, the sales of her latest book 50 million.答案是A.have reached B.has reached C.are reaching D.had reached大多数学生选B答案,虽然他们能够分析出此题应使用现在完成时态,但是却弄不清楚此句的主语是book还是sales,我帮他们分清了在主语中含有of的情况下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主语,因此本题book不是主语,谓语动词应使用复数形式,即have reached。

四、课后多思善想,巩固讲评效果 讲评结束后,教师还应作好三项工作:

1.指导学生写好考试小结。小结内容包括本次考试的准备情况、答题情况、得分情况、出错的主要原因等。教师批阅后,挑选有代表性的小结在课堂上交流,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制定、改进计划,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2.要求学生认真改正试卷,写出理解过程。教师要及时批阅,同时作好个别辅导和答疑工作。

3.有针对性地布置适量的作业,给学生巩固和练习的机会。学生的正确概念是在不断地同错误观念进行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五、结束语

10.“化学方程式”讲评课教学反思 篇十

“化学方程式”讲评课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讲评课,针对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验后的试卷进行评析。怎样使学生通过这节课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测试中存在哪些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呢?

在试题的设计上,根据本单元的知识要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③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可利用多媒体PPT演示文稿进行讲评,突破难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也是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反映了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及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在初中化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其中,“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是关键词,剖析这几个关键词的含义对理解该定的内涵非常重要。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是在化学反应中实际消耗了的.(即参加化学反应的)纯净物的质量和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间关系。它所描述的对象不包括不反应的杂质、多余的反应物和反应过程中未被消耗的物质如催化剂等。从宏观角度理解: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了改变(即有新物质生成),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始终不变;从微观角度理解: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分子,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改变。

www.sjzstnbyy.com/xpjgf/ 质量守恒定律的主要应用在于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式或进行有关的计算等。

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建立在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的基础上。要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先得掌握其书写步骤:(1)写,即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即用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等配平化学方程式;(3)等,即将短线变成等号;(4)注,即注明反应条件以及气体、沉淀的符号。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那么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何在,如何去读呢?这是一个教学重点。在初中阶段,一个化学方程式含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以2H2 O22H2O为例:

(1)宏观意义,即质方面的含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

(2)微观意义,即微粒数方面的含义:表示各物质间的微粒{分子或原子)数目之比(由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体现),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点燃生成2个水分子,即微粒个数比为2:1:2。(3)量方面的含义: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之比(由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体现)即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物质发生化学反时,各物质是按化学方程式所确定的质量之比进行反应的,并且这个比是个定值,这是进行计算的依据。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方程式知识的具体应用,它能使学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是中考必考的热点知识。在这次学业评价题的分析中,学生这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审题不清,分析有误;(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漏;(3)计算题书写格式不规范。

例如,锌和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实验室里用1.3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

11.论数学试卷讲评与教学反思 篇十一

一、初中科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尽管我们对科学试卷讲评课模式的探究较多,但在实际教学操作的过程中,科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仍然存在以下现象。

(一)教师“一言堂”,缺乏学生参与

科学试卷讲评课上,有些教师对一份试卷不分主次,依据题目照本宣科地讲解,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在记。其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的这种讲评试卷方法,势必造成教学的恶性循环:每题都讲——每题都讲不透彻——学生能听懂但不理解——考试一考学生又错——教师又讲……从接受原理来看,这种“一言堂”式试卷讲评课既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剥夺了学生反馈、思考的时空和权利。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过程中处于抑制状态,最终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成反比例发展。

(二)针对性不强,重难点不突出

科学考试结束后,有些教师匆忙阅完试卷就去讲评。这之前既没有对试卷进行整体的评价,也没有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典型错误、错误原因、创新解法等进行分析,只是盲目地讲评试卷,故在讲评时只能是就题论题、就事论事。试卷中各个题的难度是不一致的,学生出错的数量和程度肯定也是不同的。若在教师讲评试题时,没有重难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对一份综合试卷的分析往往占用两到三节课,还时间紧、任务重。而且教师讲评中经常没有知识归纳,没有规律总结,更没有对试卷中的创新题目进行思维方法的总结分析。最后,学生对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的归纳没有重视,以后的考试还会犯同样错误。

(三)反馈周期长,讲评不及时

测试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急于知道自己的成绩,情绪比较高,而且对试题及自己的解题思路印象还比较深刻,此时讲评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些教师往往好长时间批不完卷,批完以后,统计分析工作又不及时,等到讲评时,学生早已把试题忘得差不多了,而且情绪懈怠。从测试到试卷讲评,这些教师往往会拖一周以上时间,致使学生对解题的思维过程难以回忆,从而影响教师讲评的效果。

二、初中科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

科学试卷讲评课总的原则是:突出重点,强化基础;演变试题,拓宽思路;比较分析,防止负迁;同类总结,寻找规律;错题反思,增强辨析。为此,教师的试卷讲评课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统计分析,查找错因

统计分析、查找错因是试卷讲评课之前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的统计分为阅卷时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统计重在统计学生答题时的典型错误以及比较好的、具有创新性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样可以减少第二阶段统计的工作量,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阶段的统计则对选择题的选项分布、难度系数进行统计,使学生对失分严重的题目和错误集中选项一目了然(见表1),还有客观试题统计得分、得分率、典型错误、错误原因、创新解法、答错学生名单(见表2),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数段人数,计算平均分、优生率、及格率和差生率;等等(见表3)。

查找错因,一般教师需要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原理规律的应用、读题审题的过程、分析与计算、书写与表达等五个方面进行。有的学生对科学概念理解不透,或相近概念混淆造成错误;有的学生对科学原理规律的使用、条件的理解不够,导致乱套乱用;有的学生因审题不清,没有找出正确研究对象造成错误;还有计算错误、语言表达不规范;等等。我们也可以对此进行统计(见表4)。

(二)自我纠错,小组讨论

自我纠错、小组讨论是学生通过交流解决个性问题的重要手段。自我纠错是学生针对考试中的错误进行自我纠正、自我反思的过程。一般,学生拿到测评后的试卷时要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看错了哪些题?

(2)想一想为什么会错,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3)将做错的题目用其他颜色的笔尝试订正。

(4)订正后对试卷上的每道题思考为何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还可以怎么做(在课后思考)。

学生在思考以上这几个问题的时候,应独立思考、自我纠错。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解决,再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小组一般由5~6人组成,成员应包括学习成绩好、中、差各层次的学生。学生在拿到测评后的试卷时,自我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是最强烈的,主动纠错的积极性也相对较高。这样的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及时取得自我教育的效果,而且是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自学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讲评后还应将详细的参考答案印发给学生,使学生的自我纠错、小组讨论的效果更有效。

(三)师生互动,剖析错因

在自我纠错、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进行师生互动讲评。教师要求各小组上报组内未解决的题目加以重点讲评,可讲自己认为应重点强调的内容和方法等,也可按序讲评错误率高的题目或是按知识点归类讲评,还可结合课前批卷情况请同学当“小老师”讲评错题,或说明错误原因。这种讲评方法要求教师在批阅试卷时有意识地记录两类答卷:一是典型错误的答卷,二是规范正确的答卷,并将答卷用数码相机拍下。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分析典型错误的答卷和规范正确的答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理清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同时也能提高各个成绩层次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讲评典型,防止重错

一份试卷测试后每题的得分率不同,教师讲评所花的精力和时间也应有所不同。为此,教师在讲评前要有所选择,以讲评典型错误为主。具体讲评操作的方法是,简单的题可以让学生自我纠错或小组讨论解决即可,教师的重点讲评应放在稍难题或较难题上。对于得分率很低的难题,教师应重点讲方法和思路,不要浪费课堂过多的时间,而应把时间花在其他重要的问题上。但这样可能会让那些学有余力的个别学生感到老师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或者将不讲评难题的详细答题步骤写出来贴在教室后面,让能力强的学生去“自学”。教师还应建议学生建立错题本,让学生把每次考试的错题剪辑下来,并将其中的错误原因、思维的疏漏之处认真分析与纠正,以此反思自己在答题中出现的错误,领悟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

试卷中的错解体现了学生解题的错误习惯。如果教师能把事先分析好的错误原因有选择地告诉给学生,再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解题错误进行分析,做好示范作用,可以防止学生下次再犯同样错误。教师只有找到学生错误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切中要害,避免学生重蹈覆辙。

(五)跟踪训练,拓展延伸

试卷讲评课的目的是教师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为下一步教学工作提供导向。试卷中出现的知识、能力方面的问题,教师往往一节课是解决不了的。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讲评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答题易错点设计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再练习、再提高,以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其解题能力。我们也知道,考试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但命题者在题设条件、设问方式上会不断推陈出新,使应试者耳目一新。学业考试中有很多试题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也有很多题目在以前考试中考到,通过变换情景再考,学生很可能会由于思维定势造成失分,此时善于分析和应变最为关键。所以在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科学情景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科学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这里可以是对科学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可以对科学情景发散——“一题多联”,也可以对科学问题发散——“一题多变”;如将静态的科学情景变为动态的科学情景,或改变命题条件或将题目中因果关系颠倒;等等。由浅入深,步步推进,让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所收获。如果教师能及时依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出现在练习中,就能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九年级科学试卷中常见这样一个题型。

【例】 用20牛的水平拉力拉重100牛的木块,并让其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牛。

变式1 在原题中,若在木块上放置10牛的物体,使它们一起做匀速运动,则木块与地面的摩擦力将(选填“变小”“变大”“不变”)。

变式2 在原题中,若运动时拉力变为25牛,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牛,木块的速度将

(选填“变小”“变大”“不变”)。

变式3 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夹在两块木板之间匀速竖直下滑,若将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它竖直匀速向上运动,则F为( )

A. 1mgB. 2mg

C. 0D. 无法判断

解析

例题属于基础题。其原理是木块匀速运动,则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但很多学生把摩擦力和重力扯上了关系,在考试中失分。

变式1考查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变式2中,许多学生可能受例题影响认为答案为25牛。其错误原因是思维定势,误认为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考虑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由于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当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时,物体将做加速运动。变式2的情景具有“欺骗性”,学生容易出错,但本题对理解滑动摩擦力的本质特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弄懂变式1、2后,变式3的出现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涉及两个物理过程,物体先匀速下滑,再受力匀速向上滑动,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受力分析都比较复杂。我们分析两个过程:当匀速下滑时,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摩擦力大小为mg,方向为竖直向上;因木板之间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故木块向上拉动时,摩擦力大小还是mg,但方向发生改变,变为竖直向下,不难得出F=2mg。我们通过对变式3的过程分解可以得出,这道题对学生的摩擦力方向判断难度有所拔高。

12.论数学试卷讲评与教学反思 篇十二

当0<t≤1/2时, 不等式3t2+ct-1≤0恒成立, 求c的取值范围.

事实上, 这是一道较为简单, 但是很典型的例子, 在高中数学阶段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但是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例子去复习, 那是没有太多的意义的.因此, 高中数学教师要利用这个问题, 让学生能够从各个角度出发, 复习相关的知识点, 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解题.

教师:同学们, 这是一个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这个问题看起来并不难, 条件和设问都很简单, 请大家给出三种以上的解题思路.

学生开始思考和讨论, 部分学生感觉用多种思路解题是较为困难的.

教师:其实, 我们之前对含参数方程的有解问题也有过了初步的接触, 请同学们从含参数方程有解的根的分布理论来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基本方法有四种:求解法;值域法;图象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法.

在这一阶段, 学生可以在一道简单的例子中, 思考后得出可用解决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多种基本方法求解, 体现了“以少胜多”, 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当然, 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识规律, 所以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从熟悉的含参数方程的有解问题开始思考, 然后再通过其他方式的类比来完成这几个知识点的综合复习.

【解法1】 将不等式看成关于t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解之得

-c-c2+126t-c+c2+126,

因为c2+12|c|-c, 所以-c-c2+1260.

因此, 使原不等式在0<t≤1/2恒成立, 只需

-c+c2+12612, 即c2+12c+3.

解得c≤1/2, 从而c的取值范围为c≤1/2.

【解法2】 当0<t≤1/2时, 原不等式可变为c1t-3t.

f (x) =1t-3t (0<t1/2) , 易知f (t) 在 (0, 1/2]上为减函数, 所以, 当t=1/2时, f (t) 取得最小值, f (1/2) =2-3/2=1/2.从而c的取值范围为c≤1/2.

【解法3】 原不等式可变为ct≤1-3t2.

设y=g (t) =1-3t2, y=h (t) =ct,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它们的图象,

要使原不等式在0<t≤1/2上恒成立, 只需要在 (0, 1/2) 上g (t) 的图像恒在h (t) 的图像的上方或者重合.

根据c的几何意义, 所以c≤1/2.从而可以得知c的取值范围是c≤1/2.

【解法4】

设y=f (t) =3t2+ct-1, 如右图所示, 要使原不等式在0<t≤1/2上恒成立, 只需

{f (0) 0f (12) 0

即3/4+1/2c-1≤0.解得c≤1/2, 从而可以得知c的取值范围是c≤1/2.

以上就是笔者对这道习题的教学实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笔者始终以启发性和综合性为教学原则, 努力让学生在四种方法的对比中, 完成对知识的总结和升华, 并学会多种解题方式.这是许多学生所希望看到的教学方式, 毕竟对高中学生, 特别是高三学生而言, 解题是学习的主要任务.

13.论数学试卷讲评与教学反思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试卷,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原则。

3、教育学生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词语运用

课外阅读。

教学难点:课外阅读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真情习作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知识占51分,阅读理解占24分,真情习作占25分。总体来看,题量适中,难度适宜,没有难题、偏题或怪题。18为小朋友90分以上,其中高分(95以上)有4人,最高分98分;17人良好,7人合格,1人待合格。

二、题型存在问题及试题分析:

(一)基础部分:

1、第一题看“我读我写”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全对的占三分之二。其中错得比较多的是“勇敢”的“敢”(左边部分多加一点),“旅行”的“旅”(右边写成“民族”的“族”的右边。

2、第二题“填成语”学生完成得不错,个别学生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不够理解。把)“胸”写成“凶”或“修”

3、第三题“照样子,写词语”绝大部分学生能做对,个别学生写错别字。

4、第四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大部分同学能熟练背诵,正确填写。部分学生由于平时不完成朗读和背诵作业,加上上课时不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导致填错或写错别字。其中第1小题,很多学生当然地写成“知识在于学习”。

5、修改病句。这一题只有一个学生没有看清题意,把题目中的句子原封不动地抄写下来。

6、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在本次期中考试中,音、字、词、标点、查字典、文学常识的考察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丰富考察内容的同时,也相应降低了难度。但是还有不少学生做错,造成错误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

7、读下面的句子,对的打“√”。这道题考察的内容相对比较灵活。有考察辨析同类别词语的题,有常识性的问题,有错别字辨析,还有对课文内容是否透彻理解的考察。题目不难,但做对不容易,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颇高,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二)阅读理解:

1、《奥林匹克旗帜》是一个片段练习式的阅读理解。阅读内容短小精悍,但考察点却非常细腻。三年级的阅读理解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这与一、二年级直接从文中找答案的阅读题来说是上一个层次的。比如,第一题的第一小题,要求学生对奥林匹克旗帜颜色是红、绿、黑、黄、蓝是从左至右还是从右至左排列作出判断。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知道要从原文中找答案,于是马上找到原文中谈及奥林匹克旗帜颜色的句子读起来,欣喜地“找到”了答案,早早作出了判断。孰不知这是个“陷阱题”,题目中的颜色顺序是和原文相反的,所以答案也应该与原文相反。这道题只有个别谨慎、仔细,并且有一定辨别和推理能力的学生做对。

2、《小草》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外阅读文章。文章看似描写小草的可爱、无私奉献,实质是在颂扬那些同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而大多数学生仅仅只能停留在文章表象的内容,无法从深度上去挖掘深层次的东西,即不能到达文章所指向的中心。其中有两道题我觉得出得特别好,足以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联想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一道是在文中横线上填上一句诗。学生根据前后文的联系,很容易联想到白居易的诗。另一道题是文中的小草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同样是想,前一个“想”是给学生一些语言材料,让他们归纳和联想。后一个“想”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全文,从整体内容上进行分析理解,最后在触及情感的共鸣。而大多数学生只能“就事论事”,无法联想到与之相关且更为深层的含义上去。这个大概是与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还未达到一定程度有关。

3、《时光老人与流浪汉》是以篇以人物对话形式展开的寓言性质的文章。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对于文章的理解,学生都不成问题,只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针对性和概括性不强,导致扣分。

(三)作文: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一件和爸爸或者妈妈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或一个幸福的回忆,或一个感动的瞬间,或一次不愉快的经历等。由于学生不能认真阅读写作提示,对提示中的要求望文生义,以偏概全,造成了审题偏差。很明显,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而部分学生写成了写人的文章。题目都写成“爱我的爸爸”、“辛勤的妈妈”等,这里虽然都写到了爸爸或者妈妈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但在开头和结尾没有体现出“这件事”另我难忘、感动或者不愉快,因此还是有偏题的嫌疑。

三、总结以后复习和答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是生字词语的掌握。

2、加强阅读训练,内敛尤其是加强考察联想、想象、推理、概括能力的阅读训练。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的习惯。

四、作业:

1、订正试卷上的错题。

2、修改习作,重新誊写。

蒋燕妮

14.试卷讲评课 教学设计 篇十四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评试卷 【教学目标】

1.通过课上学生独立订正,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评析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评试卷,解决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

2.通过重点讲评、拓展,提炼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主动改错习惯。

3.激励学生认真好学、勇于竞争,让其体会其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重点讲评、拓展,提炼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主动改错习惯。【教学过程】

一、考试习惯和纪律评析 板书课题:试卷评析

二、学生独立订正 按以下要求自行改错。要求

1.会做但因粗心等造成的错误,用“!”标注出来警醒自己,并改错; 2.考题有难度,仍不会解答的问题,用“?”标注出来,等待帮助; 学生独立订正,教师巡视指导。

三、合作互动

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刚才带“?”和“!”的问题。要求:

1、把仍不会解答的问题向组内同学请教,并改错。

2、通过讨论都不懂的,准备举手全班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 1.小组汇报不懂的问题 教师做好记载。

2.教师展示错误较多的题及错因分析 展示错题,指出错因。3.依次进行点拨交流。

教师先重点分析错得较多的题,然后再补充解决个别学生提出未解决的问题。

4.重点题目分析

15.浅谈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策略 篇十五

试卷讲评课最能够反映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和执教水平, 试卷应该怎样安排, 如何对学生的试卷进行有效分析, 需要给学生讲解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突破重点难点,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是对数学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综合考量。 经过笔者多年的实践总结和研究, 数学试卷讲评课一般采取如下几种授课方式:直接讲解答案, 帮助分析题意, 引导学生掌握思路, 教给学生解题方法, 组织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把握试题和知识相互联系, 引导学生学会创新等。

最为省事、省时、省力的教学方式是给学生讲解答案, 教师给学生提供参考答案, 由学生自行分析, 自我反省, 自我消化吸收。 如果学生本身的数学基础不错, 又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 这种方式实行起来不错, 能够让学生自主锻炼, 提高学习能力。 但是,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情况很不现实, 教师高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 也过低评估了试题的简单程度, 学生还没有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这种讲解试题的方式是一般课堂题海战术的延伸, 学生有了答案就会学会了, 明白了, 渐渐让学生重结果、轻过程, 以后再考试依然不会解题, 这种方式是现在不少学校采用的方法, 也是效果最差的试卷评讲方式。

有些学校和教师在试卷讲评课的方式较上述方式略高一筹, 给学生分析试题的命题意图, 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思路, 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重视解题过程,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需要教师逐步引导, 学会分析试题, 构建试题与已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引导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断拓展学生思路, 掌握数学解题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试题类型, 学会审题、辨题、解题的基本方法, 对于数学教师来说, 要想真正上好一堂讲评课, 必须给学生分析题意、引导思路、教授方法。

数学讲评课的最高境界乃是讲联系和创新, 一般的教师只能就题论题, 让学生知道试题的题意、思路和方法。 试卷评讲课重在引导学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从一道试题中找出数学的知识联系, 构建他们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跳出一道试题的小圈子, 从中总结出更多的方法和规律, 从一个知识点引向一个知识面, 掌握同一类型以及相关的试题。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试题评讲做到有方法、有思路、有创新。

二、数学试卷讲评课策略

(一) 调动学生试题分析积极性, 分析易错题原因

在传统的试题评讲过程中, 很多教师都是亲自上阵, 对一些错题进行分析, 这样, 学生被动地听讲, 思想认识并不深刻, 对错题错误原因的认识也不深刻, 因此, 教师要调动学生试题分析的积极性, 能够针对一些易错题性, 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原因, 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道简单试题, 学生做错了,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做错的原因, 是审题粗心, 还是思路不正确, 概念不清, 知识点没记牢固等等, 引导学生分析易错题产生的原因, 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 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并鼓励学生自己纠错, 改正错误, 这样, 才能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比如, 这道判断题:圆柱的底面积扩大3倍, 体积扩大3倍。 这道判断题简单, 但很多学生都答错了,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之所以做错是因为对圆柱体的概念掌握不清, 通过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准确掌握相关概念的重要性, 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认真分析概念, 准确掌握概念。

( 二) 重视典型难题的分析, 使学生能够重点掌握答题思路和规律

在试卷评讲中, 教师肯定不能面面俱到, 要能够在认真研究试卷答题情况的基础上, 抓住一些典型难题进行分析, 重点使学生能够掌握典型难题的做题思路和规律,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试题纠错, 查漏补缺。 比如, 这道填空题:一个圆柱体, 如果把它高截短3厘米, 它的表面积减少94.2平方厘米。 这个圆柱体积减少 ( ) 立方厘米。 ”这道试题就是一道典型的难题, 很多学生都没有解答出来, 教师要把这道题挑选出来, 引导学生思考难题的难点是什么, 解决难点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如何对这道题进行分析, 理清思路, 如何成功解题。 通过分析, 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题的难点在于理解到“它的表面积减少”是减少了哪些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部分面积是一个高3厘米与原来圆柱等底的新圆柱的侧面积时,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难点题型的点拨, 使学生认识到理清思路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在难道解题时要先理清思路, 掌握做题的规律, 再进行题目解答, 切不可盲目做题。

参考文献

[1]谭若泽.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试卷讲评的质效[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23) .

16.语文试卷讲评教学设计(范文) 篇十六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总结答题点,归类题型。

2.分析卷面失分原因,回顾类似题型,归纳总结,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

3.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克服不自信的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

针对失分原因逐题确定讲评重点,教给学生克服这些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

题型变换演练,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学生走进考场能适应各种新的题型。做到胸有成竹,处变不惊。

教法:讲练结合

学法:在总结中提升能力,在训练中提高。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当一张考卷拿到手的时候,我想很多同学第一件事就是看几分,但是当知道了分数之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想就是静下心来好好考虑为什么会考成这样。其实,考卷上的错误并不是真的都是你不会的,当你拿到卷子的时候,如果重回考试现场,那么我相信很多同学一定马上又得做对许多,为什么?因为,你们考完之后都知道了一些是自己不小心做错的。

这张试卷,大家对基础知识题掌握的较好,但后面的改写句子,全班错的较多。

一、试卷和得分及失分情况分析

(既能使学生认识到进步,也能使一些同学意识到不足)

二、总结失误原因重新审试试卷,自行修改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的错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一起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三个: 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识字写字部分典型错题讲评

(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通过带领学生回顾题型来强化学生的记忆,通过错例分析和将错误原因归类来给学生敲好警钟,避免其再犯此等错误。

四、阅读部分点拨: 做阅读题的流程:

1.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 2.初看题目,明要求,再通读原文

3.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反复斟酌,并作答 4.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5.全班共同探讨典型难题

五、习作讲评 1.分析习作的要求 2.指出要求

3.分析本次作文的不足 4.写法指导

5.选此次考试中作文优秀者的作文读给全班学生听。

六、总结:

17.理综试卷物理讲评的教案及反思 篇十七

梧高

李永鹏

2011.05.2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知道“错误”所在或“想不到”的地方并知道如何正确解答。(2)让学生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并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并培养自主钻研的精神(2)通过点评,让学生的思维之间产生碰撞,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自学、讨论、表扬措施,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并勇于改正错漏的个人品格及互帮互助的精神,通过学生展示解答让学生的努力得到承认和尊重。

二、重点:试卷中出错较高的部分,选择题的一些选项和23、26题

三、难点:学生答对率较底的地方及难以想到的关键点,23题电压表的选择

四、教法:问题讨论法、对比研究法

五、教学过程:(因试卷难度较大,讲评用2课时)第一课时

【课前两天已发下详细解答布置个人对照解答及小组讨论活动,投影课前根据各小组上交的问题题目归纳要讲的题目及安排要学生讲的题号】

各小组对小组负责题目讨论2分钟后,讲评、抽答、竞答活动开始。

第14题:热现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能量耗散的现象,所谓能量耗散是指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无法将流散的能量重新收集利用。下列关于能量耗散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耗散说明能量不守恒

B.能量耗散不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C.能量耗散过程中能量仍守恒

D.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

其中选择题的统计显示(D)选项漏选较多,教师征询学生不选D的理由和选D的理由并予以点评

第15题: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神舟七号”在离地面340km的轨道飞行过程中,宇航员翟志刚跨出飞船实现了“太空行走”。当他出舱后相对于飞船静止不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他处于平衡状态 B.他飞行的速度小于7.9km/s C.他不受重力作用 D.他的加速度恒定不变

请一组代表汇报小组在第15题遇到的问题,征询其他同学有没问题的补充,教师进行适当的问题归纳。设计如下问题:(1)B选项怎么看?(抽答并点评)(2)D选项为什么错?(每组第6名同学竞答)

第16题:简谐波在t=0时刻波形以及P质点振动图象如图所示。Q点坐标为(-7.5,0),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t=0.95s时,Q质点第一次出现波谷 B.t=1.35s时,Q 质点第二次出现波峰

C.当P质点通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时,Q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下振动 D.当P 质点片于波峰时,Q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

请一组代表汇报小组在本题遇到的问题,征询其他同学有没问题的补充,教师进行适当的问题归纳。设计如下问题:(1)波向那传?(每组第1名同学竞答)(2)波速如何求?(每组第5名同学竞答)(3)如何判断ABCD选项?教师征询学生的解法后点评。拓展:质点刚开始振动时先向那振动?(抽取一学生回答)

第17题:如图一束光从空气中通过无色透明的玻璃后在玻璃中分为a、b两束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光在真空中传播时的速度Va>Vb

B.a光比b光的粒子性更强

C.当两束光通过双缝干涉器时,a光在光屏上的条纹间距更宽 D.图中a光可能不从玻璃中射出而发生全反射

请一组代表汇报小组在本题遇到的问题,征询其他同学有没问题的补充,教师进行适当的问题归纳设计如下问题:(1)如何看待粒子性是否明显?教师征询学生的看法后点评(2)D选项如何判断?(请负责解答本题的小组派代表上去说明,解答完后教师点评,学生对其讲解进行打分,课下小组长统计好平均分并交给课代表最后统计得分)

第18题:一正电荷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其速率一时间图象如图所

示,其中ta和tb是电荷在电场中a、b两点运动的时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处电场强度Ea = Eb B.a、b两点处电场强度Ea > Eb C.粒子从a 运动到b的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正功 D.a、b两点电势a> b

请一组代表汇报小组在本题遇到的问题,征询其他同学有没问题的补充,教师进行适当的问题归纳,设计如下问题:(1)如何看待B选项?(每组第3名同学竞答)(2)D选项如何判断?(请负责解答本题的小组派代表上去说明,解答完后教师点评,学生对其讲解进行打分,课下小组长统计好平均分并交给课代表最后统计得分)拓展:D选项的判断有无他法?(自由竞答)

第19题: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如某种原子一定条件下,n=2 的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的能级上时不发射出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 3 的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而电离,这种电离的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己知该原子的2能级公式简化为En=-B/n,B为正的已知常数,式中n=l,2,3…表示不同能级,则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A.5/36B B.3/4B C.23/36B D.1/9B 请一组代表汇报小组在本题遇到的问题,征询其他同学有没问题的补充,教师进行适当的问题归纳和征询相应的解法并点评。

第20题:如图所示,一个内表面光滑绝缘的半球形碗放在水平桌面上,碗

口处于水平状态,O是球心,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当它们静止后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则m1和m2两球对碗的弹力大小之比为

请一组代表汇报小组在本题遇到的问题,征询其他同学有没问题的补充,教师进行适当的问题归纳和征询相应的解法归纳并点评(整体法)。

拓展:如要求两球质量比,是多少?(讨论2分钟请小组竞答)

第二课时

第21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物体在绝缘的斜面上向上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设某一时刻的速度为v,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率由v减少至零,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B.物体的速率由v减少至零,通过的位移小于 C.如果加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物体有可能做匀速运动 D.物体的速率由v减少至零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1/2mv

请一组代表汇报小组在本题遇到的问题,征询其他同学有没问题的补充,教师进行适当的问题归纳,设计问题如下:(1)A选项展示学生列的动能定理并请学生找茬(当做qVB不变处理是错的)(2)C什么情况下可以匀速?讨论并抽答(3)D如何看?(每组第2名同学竞答)

第22题:拓展:如图的读数分别是多少?讨论1分钟,抽答

第23题:请一组代表汇报小组在本题遇到的问题,征询其他同学有没问题的补充,教师进行适当的问题归纳,设计问题如下:两个电压表一个量程过大,一个量程较小,如何选择?教师征询学生的看法并点评 第26题:(22分))如图所示,光滑金属导轨ABCD水平放置,处在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BC边接有一定值电阻R,其余部分电阻不计,AB、CD间宽为L,质量为m、电阻为r、长度为L的金属杆MN静止在导轨上;另有一质量为m/2的绝缘杆PQ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运动,与MN杆发生碰撞(在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MN杆在以后运动过程中,未到达BC位置。求:(1)PQ 杆与MN杆相碰后各自的速度大小及方向;(2)电阻R上所消耗的电能;(3)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请一组代表汇报小组在本题遇到的问题,征询其他同学有没问题的补充,教师进行适当的问题归纳,设计问题如下:(1)如何求碰后棒的速度?(每组第3名同学竞答)(2)碰后MN棒做什么样的运动?(每组第6名同学竞答)(3)如何求R上消耗的电能?(每组第2名同学竞答)(4)如何求通过R的电荷量?(每组第1名竟答)(5)投影答卷照片找茬,这个答卷怎么改正一下可以得到更多分?(每组第5名同学竞答)

对本次测试做小结,表扬成绩优秀的学生,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为学生打气

4、自由提问

六、板书设计

设计原则:把黑板分为2-4个板块,每个板块一道题,尽可能简要但思路反映清晰(因作图较多,略)

反思

反思:

这节课后,我注意到以下的一些不足

1.有些学生顶替了所在小组其他序号的学生抢答,引起了其他小组的怀疑,以后学生竟答时先说明自己是第几小组的谁,老师对照名单予以确认,以避免不正当竞争。

18.从两个教学片断看试卷讲评 篇十八

一、讲评试卷需切中要害,而非平均用力

现在很多数学教师认为:高中数学习题量大,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多讲解几种类型的问题效率高,学生得到的实惠多,即使学生没有完全听明白,见多识广总是好的。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虽然教师讲了大量的题型,学生也练了大量的题目,但学生原来会的、能做对的仍然会,原来怎么错的多数还是一样错。出现这种局面的症结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数学问题中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甚至没有理解概念或原理本身,教师没有切中学生问题的要害。

教学片断1:

任课教师教龄12年,所在学校较好,任教班级是高三理科班。讲评试卷为高三三角函数单元练习卷,其中填空题12道,解答题8道,共计20道。讲评前,试卷已经批阅并发到学生的手中。

讲评开始时,教师的开场白:每年高考三角函数都是必考的内容,而且失分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求值与求角问题错误较多,通常已知条件中角的范围一定要用到,要有转化和化归意识。计算错误也比较严重,重要的步骤要解两遍。

教师在一节课中共计讲解了4道填空题和3道解答题,每道题的讲解方式基本相同,且由于时间紧迫,题与题之间没有过渡或其他分析语。在课堂的最后5分钟教师给出了两个补充题和解答。

题目:已知,α、β∈(0,π)则2α-β=______。教师首先给出正确答案,然后板书解答过程:

因为所同理

所以

如图所示,

点评:

课后,经教师同意,我随机调查10位学生,让他们说出自己原来的解答思路,并统计他们该题的解答情况。写出正确结果的有3名学生,其他7名学生除1名学生不会以外,4名学生的答案是,两名学生写出了两种答案。这正如教师在上课开始时所说:“求值与求角问题错误比较多”。从解答思路看,按照教师上课所用方法的有2名学生,,解出的有5名学生,用直接展开再用二倍角公式计算tan(2α-β)方法的学生有5名,4名学生把2α-β分拆为(α-β)+α,1名学生不会解。

至此,我们发现学生真正完全不懂的很少,而且对于不懂的学生,通过简单讲解也不能解决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弥补差缺。学生也并不都是按照教师讲解的思路解题,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方法。因此,试卷讲评应在学生普遍没有掌握的点上展开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两节课练习加上一节课讲评的效益,而不是在解题的各个环节上平均用力。

二、讲评试卷需注意方法,而非只按自己的思路讲解

教师的课堂不是一个人的课堂,是全班学生的课堂。教学的效益关键在于是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学生想听的听到了没有?学生该做的做到了没有?学生能思考的思考了没有?

教学片断2:

教师所在学校是普通完全中学,任课教师教龄8年。所讲评试卷是高二上学期期中练习卷。

题目1:在1与999之间插入100个数,使得这102个数组成一等差数列,试求插入的100个数的和。

教师解答并板书:设插入的100个数依次为a2、a3、a4、…、a101,由a2+a101=1+999得a2+a3+…+a101=100×()=50000。

-题目2:若单调递增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n2+an,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教师先作简短的评论:这是一道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题,很遗憾,我班同学做错的很多,我们可以这样解:(板书下面的解答内容)

因为数列{an}单调递增,所以,a1-(2n+1),对一切自然数n∈N*恒成立。所以,即a>-3。

多数学生认真记下教师的解答。

点评:

片断2的第一个问题,教师是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处理问题,而学生则是按照题目的结构依照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思路。几个学生试卷解答:插入的100个数的和等于1 0 2个数的和减去(1+999),,所以插入的100个数和为50000。如果我们讲评时不尊重学生的想法,直接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学生会不服气。理解学生的思路也是对学生劳动的尊重。不妨换一种方式,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解法,教师给予点评,之后再把不同的解法介绍给学生,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做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校训激励我成长励志演讲稿下一篇: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