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调研报告(共13篇)(共13篇)
1.晋江市调研报告 篇一
晋江市民政局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自查报告
2005年,在总结前几年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晋江市民政局根据省民政厅和泉州市民政局的部署和要求,以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大力弘扬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民政工作宗旨,围绕政务公开、制度建设、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四项主要内容,扎实有序地开展以婚姻登记服务、殡仪服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下属福利事业单位四大项目为主的行风建设活动。结合部门和行业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第二阶段查找问题,狠抓工作落实,不断促进本局机关的政风建设和系统各基层窗口单位的行风建设,为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现将行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风评议活动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调整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重新调整行评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业务科室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措施。根据泉州市民政局印发《2005年全市民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局、本系统工作实际和群众要求,起草制定《晋江市民政系统2005年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评议对象和内容、评议步骤和方法,并印发下属各单位,各镇、街道社会事务办,机关各科室。按照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抓机关必须带基层,分阶段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民政部门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切实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在市育婴院荣获省民政厅“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细化量化评议内容标准,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动落后,重点抓好婚姻登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殡仪服务和下属事业单位等窗口行风建设工作。
(三)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一是召开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强化思想认识,认真做好行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召开各镇、街道分管领导,民政助理员,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殡仪服务站,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以及行评代表参加的晋江市民政系统2005年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动员大会。会上,分管领导宣读行评实施方案,要求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开展行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行风教育活动,大力加强民政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大力改进工作作风。三是有计划、分阶段,对整个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让参评单位和参评人员明确民主评议行风的具体内容。
(四)选聘行评代表,接受评议监督。为进一步做好民政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更好地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在选聘评议代表时,我们注重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分别从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离退休干部中选聘6名民主评议行风代表。充分发挥行评代表的作用,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对行风评议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进行认真梳理。
二、深入对照检查,勇于自查自纠
民政工作涉及面广,点多事杂,且面对的都是基层群众、弱势群体,行风好坏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党委和政府和形象。因此我们以行评为平台,化压力为动力,抓住行风建设这一“牛鼻子”,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和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方针,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环节进行对照检查,在“评”字上找差距,在“纠”字上下功夫,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一)婚姻登记工作。婚姻登记重点解决依法行政、严格登记、服务公开问题。严禁搭车收费,兑现服务承诺,严格执行行政收费标准。实行全市免费婚检,财政买单。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在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着力建设民政部门新型婚姻登记“行风建设示范点”。自婚姻登记进驻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以来,就成为中心工作最繁忙的服务窗口之一,工作人员克服人手少、业务量大的困难,始终遵守中心的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端正服务态度,用语文明,热情为群众服务,做到手续完整,程序规范,档案齐全,多次被评为红旗窗口。上半年共办理国内居民结婚登记4377对,离婚登记231对,补领结婚证115对。
(三)殡葬管理工作。市慈善总会自2002年创建以来,五大系列救助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保证慈善资金的保值、增值,市委、市政府决定,由慈善总会收购晋江市殡仪馆。制定《晋江市殡仪馆改制方案》,8月31日,殡仪馆公开拍卖经营权,10月1日起移交给承包者经营,改制后,市殡仪馆尽量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人员不散,努力保持较好的行业风气。我市殡葬服务窗口除市殡仪馆外,还设有13个殡仪服务站,一定程度方便了人民群众,为丧属提供较及时优质的服务。通过启动市场运作机制,有了竞争,各殡仪站索收红包现象有所遏制。下大力气理顺市殡仪馆和各镇、街道殡仪服务站之间利益关系,出台《殡仪服务站管理暂行办法》,力求从法制层面规范约束殡仪行业的服务和收费行为。同时注意通过群众监督与投诉,查摆、纠正存在问题,充分体现了行评的威力,保护群众利益,维护单位形象,端正行业风气。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
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我们对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归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殡仪服务方面:市慈善总会自去年10月1日实行承包经营以来,因承包费用偏高,承包者存在有多收费现象,殡仪服务方面不够规范,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等有待进一步加强。
2、尽快建设公墓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开展制止骨灰“二重葬”专项治理活动,努力建设新型殡仪文化。
3、低保工作要进一步规范化,民政助理员要多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加强公开工作,完善进出机制,实施分类指导。
4、婚姻登记窗口人员不足,工作量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办事效率。
5、下属福利事业单位建设有待加强,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二)整改措施
针对存在的不足,局领导高度重视,从民政工作实际出发,认真研究,逐步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确保完成整改任务,达到行评目的。
1、认真规范殡仪服务机构的服务行为,要求市殡管所做好镇、街道殡仪服务站与市殡仪馆的业务协调工作,出台《殡仪服务站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监督与检查,进一步规范殡仪馆的收费及服务行为。
整改负责领导:龚子猛
整改责任人:吴辉跃
整改时限:半年。
2、加快公墓区建设步伐,由慈善总会牵头,殡管所配合,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进一步在全市开展骨灰“二重葬”的专项治理活动,推进殡仪服务规范化、努力建设新型殡仪文化。
整改负责领导:龚子猛
整改责任人:吴辉跃
整改时限:半年至两年。
3、低保工作要实施分类指导,完善进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启动医疗救助,出台低保对象综合救助实施办法。不断完善灾害紧急救助和农村特困对象救助体系,在市区设立6个捐助中心。规范救灾经费管理和救灾物发放,努力提高救灾工作水平。
整改负责领导:龚子猛
整改责任人:肖爱珠
责任时限:半年
4、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婚姻登记工作,落实免费婚检后办理登记制度,补充人员编制,加强窗口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整改负责领导:许天宝
整改责任人:吴晋莲
整改时限:3个月
5、加快市福利中心建设步伐,整合社会福利资源,为老年人、孤儿和弃婴、精神病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托管、养护、辅导、教育等专业服务,同时加大对现有民政下属福利事业单位的服务人员素质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服务质量。
整改负责领导:施琼琼
整改责任人:黄春木、吴耀辉、李长远、汪小玲
整改时限:3个月至三年
四、下半年的行评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以行风评议为抓手,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强化公仆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立足职能定位,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出力。
一要把整改工作始终作为民主评议行风建设的主线来抓。把握关键环节,完善“纠、评、建”机制,针对已查找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认真研究,采取措施,扎实整改,做到立说立行、边查边改,尤其对殡仪服务行业等服务群众窗口,要加大整
改工作力度,加快整顿工作步伐、真正让群众满意。
二要以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为重点,把勤政廉政、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作为主要内容来抓,全面加强民政局机关政风和下属窗口单位行风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规范公开程序、内容、范围和时效,提高为民服务本领。
三要继续组织行评监督员对各镇、街道社会事务办,下属单位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扎实推进行评工作。
四要通过行风建设,努力促使每一个民政工作者能较熟练地掌握民政法律、法规、政策,实现从“一切服务围绕管理”到“一切管理围绕服务”的转变,实现从“群众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群众”的转变。继续开展“学习周国知,满意在民政”的活动,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宗旨。
五要大力加强民政干部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力度,以近年来发生在民政系统内部的系列案件为鉴,警钟长鸣,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一支踏实努力、勤政廉政的民政工作队伍。要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多深入基层,深入到困难群众中去,尽早尽快建立“一对一”、“一对多户”党员挂钩联系特困户制度,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民政工作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晋江市调研报告 篇二
1 全市农情信息体系发展现状及取得成效
1.1 农情信息体系发展现状
1.1.1 农情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我们调查统计了全市7 个辖市区, 49 个涉农乡镇, 全市共有农情人员70 名, 市级1 名, 县区级7名, 其中专职5 名, 兼职3 名;乡镇级62 名, 其中专职28 名, 兼职34 名;人员年龄分布为:20~30 岁的21 人, 30~40 岁的27 人, 40~50 岁的14 人, 50 岁以上的18 人。学历情况:高中及以下人员2 人, 中专及大专人数39 人, 本科以上29 人。职称情况:无职称的17 人, 初级11 人, 中级34 人, 高级10 人。专业情况:涉农专业人员59 人, 非农专业人员11 人。从事农情调度工作年限:不满1 年的14 人, 1~3 年的26 人, 3~5 年的9 人, 5 年以上的21 人。
从调查中得知:全市农情工作队伍不够稳定, 农情员更换频繁, 连续性差, 专职人员少;尤其是乡镇农情员, 兼职人数多于专职人数, 兼职占比55% (如图1 所示) ;人员老化, 青黄不接, 年龄上呈现出老年化趋势, 50 岁以上的占比26% (如图2 所示) ;从事农情工作年限两极分化, 青黄不接, 3 年以内新手占比57%, 5 年以上只占30% (如图3 所示) , 并且都即将面临退休问题。
1.1.2 农情信息体系发展现状
全市农情固定采集点202 个, 其中种粮大户采集点175 个, 占比为86.6%。农情调度方式主要以发电子邮件为主, 电话、传真调度方式为辅;日常工作中, 通过建立农情QQ群加强信息交流。全市当年累计召开农情信息会议73 次, 农情人员参加粮食生产培训人数110 人次。
全市农情工作所在职能部门划分不一, 县区级主要划分在各农委的综合科、生产指导科、农业科、农技推广站, 乡镇级主要划分在农服务中心、农村工作局、街道办;县区级基本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49个涉农乡镇中有7 家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1.2 农情工作具体做法
全市农情年度报表分4 大类:常规报表、阶段报表、进度报表及灾害性报表, 2014 年完成各类报表264 套, 报送农业信息160 条。尽管农情工作任务繁重、时效性强, 但全市70 名农情人员克服各种困难, 认真调度分析, 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 2014 年完成了粮食“十一连增”的好收成。
1.2.1 农情调度信息报送及时规范
2008 年以来, 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江苏省下发的《江苏省农情调度目录》, 能做到常规报表提前报、阶段报表谨慎报、进度报表每日报、灾害报表紧急报。尤其是在春播春管、夏收夏种、秋收秋种三阶段中, 做到节假日、双休日坚守岗位, 每日一报, 按时按质完成各类报表任务。
1.2.2 农业应急工作及时有效
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信息作为农情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级领导指挥抗灾救灾、指导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决策参考。近年来, 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参与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 主动与气象、水利、农机、财政等部门加强联系, 通过电台、电视、报纸、农信通、12316 热线等方式与基层农情员及种植大户保持电话联系, 及时发布应急方案, 指导做好防御防范工作。灾害发生期间, 各级农情员及时核实、汇总、上报灾情, 申请救灾补助资金以及救灾资金的下发等工作, 为全市抗灾救灾及灾后恢复生产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1.2.3农情调度工作成效显著
近几年来, 全市农情调度工作开展有条不紊, 每年下发生产技术意见20 余次, 在各级网站、报社发布信息400 多条, 参与电视台、电台节目26 次。2013年全市农情信息工作名列全省第一。
2 农情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各级政府对农情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农情没有专门的经费。部分乡镇农情员没有专门的调度系统和办公设施, 存在3~4 人共用一台电脑的情况;二是部分地区领导和农情员对农情工作认识不高, 重视不够。基层农情信息工作应付较多, 信息量少, 工作被动, 很难开展定点采集专项调查等工作;三是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强。部分地区时常出现漏报错报现象, 个别地区存在阶段性报表缺报的现象, 全年没有一条文字材料和信息上报。
2.2 农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积极性不高
2.2.1 队伍不够稳定据不完全统计, 近5 年来, 全市每年约有20%左右的地区调整农情人员, 这极不利于农情调度工作的开展。
2.2.2 专业知识不足农情信息采集数据量大, 涉及面广, 囊括了种子、土肥、栽培、植保、统计、粮食效益分析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且需进行数据的纵向、横向对比分析。因此, 要求农情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多的实践经验和高度的责任感, 新同志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经验不足, 数据统计不精确, 统计报表各数据之间关系不符合逻辑的错误时有发生, 影响统计、分析的准确性。
2.2.3 培训学习机会少新同志的加入更需要定期开展农业、农情基础方面的培训, 可几年来几乎没有组织开展这方面的专题培训, 农情人员外出学习、参观、交流、借鉴别人经验的考察机会少之甚少。
2.2.4 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情工作上没有任何项目支撑, 出成果的几率小、获奖机会少, 这些直接影响到农情员职称的晋升, 工资待遇难以提高。多数人员积极性受挫, 不愿专职干农情工作, 要干也是兼职。长此以往, 势必影响到整个农情工作的开展。
2.3 农情工作重统计轻分析
目前, 全市农情信息工作重统计轻分析现象较为普遍。各地只注重数据报表的上报, 对各阶段农时发生情况基本不进行分析汇总研究;信息量窄, 质量不高, 偏重于数量而忽视质量, 不少农业信息内容极不完整且缺少配套信息, 针对性较差, 文字材料缺乏深度分析, 利用价值很低。
2.4 农情数据准确性不高, 时效性不强
据初步统计, 2014 年7 个辖市区都有不同程度地错报问题, 准确率不高。个别地区常常不按时上报定期报表, 工作被动, 临时调度更是要再三催要, 极大影响了全市农情信息的汇总, 降低了全市应急反应能力和速度, 尤其是灾情发生时更需要时效性作为保障。
2.5 缺乏系统健全的考核机制
历年来, 全市农情工作考核工作缺少持续、系统、健全的考核机制, 走过场、敷衍了事、不得罪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和激发农情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3 做好农情信息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3.1 高度重视, 加强农情体系队伍建设
做好农情调度工作, 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一是加大对农情工作资金的投入力度, 增加农情项目经费, 特别是乡镇一级项目经费, 要从基层改善农情信息服务手段, 夯实农情基础, 提高农情人员待遇, 把重视农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稳定农情队伍, 明确机构、责任到人。建议选派责任心较强、业务水平较高、计算机及网络操作运用水平较好的同志负责农情信息工作, 人员一定要相对稳定, 切忌短期上岗。三是重视对农情员的培养和锻炼。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培训, 通过教育、培训以及不同岗位锻炼等手段为农情人员创造更多的评先评优、培训学习的机会, 帮助农情员提高业务水平和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四是主动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帮助考虑职称的晋升和工资待遇等问题,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3.2 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农情员要围绕中心工作, 理清农情工作思路, 年初确定工作重点和制定农情工作方案;农情信息要进行有判断、有依据、有逻辑推理、有数据支撑的综合分析, 形成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说服力强的综合材料;灾情汇总不仅要有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数据, 而且还要进行详细的天气过程、受灾区域、受灾作物、灾害症状、影响程度等方面的分析;农情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 积极参与种植业方面的调查研究, 主动深入到田间地头, 与农情报表紧密结合, 及时了解当前生产形势, 并且要定期参加农业生产情况、现场观摩考察活动, 撰写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切不可闭门造车;同时农情员自身应具备上下互动和条口间协作的能力, 随时能与各业务部门和定点种植大户沟通。
3.3 加强农情监测点建设, 完善信息采集方式
据调查统计, 全市农情固定采集点个数虽然有202 个, 但多数地方采集点徒有虚设, 并没有真正推行使用。因此, 要加强农情信息采集基点建设方法, 在全市上下建立完善的固定监测点, 实施定点监测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信息采集制度。建议在全市有代表性的乡镇及种植大户中选择20 个农情固定监测点, 定期组织各级农情员对主要农作物面积、苗情、灾情、产量等信息进行调查、监测, 由各级农情机构整理汇总后, 与抽样调查结果进行相互验证, 以提高农情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同时还要争取部分农情经费对20 个监测点给予适当补助。
3.4 加强横向联系, 建立部门协作平台
农业部门要建立与气象、水利、农资、统计、财政、供销等涉农部门协商、沟通的机制, 建立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使各部门信息能够在平台上快速传递, 同时不定期开展会商, 提高对农业生产形势的综合诊断水平。
3.5 加大考核力度, 建立表彰激励制度
建议对农情信息工作考核采用“三挂钩”考核手段:一是把各地农情工作开展情况与全市种植业年度考核综合目标挂钩, 与高产创建目标考核挂钩, 与尝试建立的农情采集监测点目标考核挂钩。建议制定市、县区、乡镇三级考核制度, 要求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手段, 建立表彰激励制度, 以激发各级农情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6 整合信息资源, 建立农情数据库
建议参照省级农情信息平台建设, 在我市范围内推行农情调度上报系统的建设, 完善市、县区、乡镇三级信息互通机制, 利于农情信息上报的时效性、便捷性和系统性;尝试建立全市种植大户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平台, 在春播春管、夏收夏种、秋收秋种三阶段中及时发布相关农业技术指导、解决“双晚”、促进稻麦周年高产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和信息, 通过信息化网络调度全市农业生产, 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扩大农情信息的覆盖面, 将历年农情信息分类建库, 并在内部网络上整合资源, 完善农情信息体系数据库建设, 实行信息共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卫彬, 杨邦杰, 裴志远, 等.我国农情信息需求调查与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 2004, 20 (1) :147-151.
[2]杨军, 曾玉荣, 徐碧祥.福建农情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福建农业科技, 2004 (1) :46-48.
[3]罗锡文, 臧英, 周志艳.精细农业中农情信息采集技术的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 (1) :167-173.
[4]马秀敏.健全农情信息网络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J].农业经济, 2008 (5) .
3.晋江市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非公企业 人才服务 建议
一、晋江非公企业人才服务工作的现状
晋江市历来重视非公企业人才服务工作,几年来,从政策环境、舆论导向和服务意识等方面入手,出台了一系列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不断创造有利于人才集聚、培养和成长的环境;不断拓宽招才引智渠道,积极创新人才智力开发培训模式,多方位地建设人才集聚载体。目前,全市非公企业人才总量逐步增长,人才结构得到改善,人才环境逐步优化。但是晋江市非公企业人才服务工作还存着许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人才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人才政策、服务措施还需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开发机制不够健全等。
二、晋江市非公企业人才服务工作的不足
1.认识不到位。很多政府部门对人才的服务还没有完全跳出管干部的计划经济模式,存在“等”、“靠”思想,主动服务较少,人才服务工作创新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有部分非公企业用人观念落后,对人才资源开发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满足于现状。
2.培养不到位。政府部门未能根据企业人才培训的实际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据调查,90%以上的企业是通过企业内部培训与经验交流、委托培训机构培训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而晋江的企业主在观念上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只重产出,不求投入,在人才的使用上“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人才教育培训投入不足,使人才的自我发展、提升空间受到限制。
3.管理不到位。至今晋江市还未能建立起统一有效的人才服务机制,对非公企业人才服务的重视程度、政策措施、舆论宣传等方面还做得不到位,人才资源信息中介、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服务体系不健全。而晋江的非公企业由于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企业管理以家族式管理为主,重要岗位全由经营者的亲属占据,真正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处处受到制约,不能充分施展才能。
4.保障不到位。①没有办理社会保险。有的企业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不为人才或只为少部分人才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基金。②工作时间长,不能按时休假。有的企业每天工作时间较长,晚上还时常加班加点,甚至有的企业根本没有休息日和假期,有事请假还要扣工资。③劳动保护条件差。有的企业特别是从事皮革、漂染等行业的企业,生产环境恶劣,设备简陋,安全保护制度不健全,人才缺乏“安全感”。
三、提升晋江市非公企业人才服务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做到三个“到位”。一是领导重视要到位。要把提升非公企业人才服务工作摆上市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树立非公企业人才服务工作“大有可为、必有可为”的工作信念,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方法,着力解决非公企业人才服务缺位的问题。二是力量整合要到位。要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非公企业人才服务工作机制,明确组织、人事、教育、劳动、科技等有关部门在抓好非公企业人才服务工作中的具体职能,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建立“统筹管、协调抓”的工作格局。三是服务措施要到位。要打破非公企业人才管理中的所有制壁垒,突破非公企业人才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上的局限性,及时掌握非公企业人才的现状、变化和需求,建立全面、便捷、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全方位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强化用人意识,做到“三个规范”。一是人才服务工作要规范。晋江非公企业要真正把人才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建立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本企业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制定人才发展计划,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有序推进本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要对本企业各类人才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言、行、心相一致,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的机制。二是人才开发措施要规范。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创新人才工作思路,调整人才工作方式,彻底摆脱落后的人才管理手段,制定一系列符合本企业现状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激励、保障的措施和制度,并严格执行,落实到位。三是人才活动方式要规范。通过召开座谈会、表彰会等形式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组织人才为本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积极营造一个创业不畏艰辛、创新敢为人先、创优永无止境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励人才为本企业的发展多做贡献,在人才与提高企业竞争力之间中形成良性的互动。
(二)创新载体,强化措施
1.多渠道做好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政府适当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投入为辅的培训投入机制,不断加强对非公企业人才的培训。
2.多形式吸收高层次人才。要进一步完善晋江市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有关优惠政策措施,打破人才流动中户籍、身份、学历、档案等限制,实行无障碍通行和“一站式”服务,建立非公企业人才引进工作“绿色通道”。
3.多方位搭建人才服务平台。一是构建人才交流平台。要针对不同企业之间人才缺乏构通交流的平台,继续举办晋江市HR经理人沙龙等交流平台,促进不同企业、不同行业间的人才互相交流,达到融洽感情,互通信息,分享经验的目的。二是构建人才供需平台。要建立非公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信息库,及时掌握企业人才使用和需求信息;构建求职人员信息卡制度,收集各类人才信息,建立求职人才数据库,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三是构建健康服务平台。通过举办“关爱人才健康”和“安全生产示范岗”等活动,定期组织引进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进行免费健康检查,组织职能部门,为人才免费开展心理咨询、医疗卫生、安全生产和消防等方面的培训。
(三)以人为本,营造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要树立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把人才环境建设作为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的重要一环,努力营造一个让人才舒心、安心、放心的环境。
1.营造宽松适宜的“生态”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针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围绕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研究制定操作性、针对性、时效性强的科学配套的人才政策服务体系。二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新闻媒体、典型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和宣传各类人才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三是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公开人事人才政策,通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等办法,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提高人才服务工作水平。
4.镇江市智慧旅游建设报告 篇四
尊敬的朱局长,各位领导:
在国家、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努力,我市的智慧旅游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主要做法主要做法主要做法智慧旅游工作是带有前瞻性、战略性和革命性的全新工作,其对旅游业乃至整个服务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意义非凡。为此,我市高度重视,做到了三个“高”,即:
(一)高点定位
把智慧旅游工作作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突破,作为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领域,作为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新途径,作为旅游业提升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动力。。我市探索实施的智慧旅游,从制度设计到方案制定,从项目实施到产业衍生,要立足镇江,服务全国,走向世界。
(二)高标规划
根据定位,我市组成国家级项目课题组,聘请业内知名专家,联合省内外著名企业和高校,全社会广泛征集,多层面调研并论证智慧旅游建设,形成了以五个方案为基础框架的规划体系,即,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组建方案、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总体方案、中国智慧旅游云计算平台构架方案、智慧旅游公共支撑体系建设方案和全市百个智慧旅游应用项目建设方案,以实现旅游管理的数字化,经营服务的智能化、游客体验的人性化和智慧旅游的产业化。
(三)高效推进
围绕“智慧旅游”建设,我市实施“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推进思路,实际上融合了北京、四川和南京的模式并拓展,即: 一是政府主导。就是把智慧旅游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程,专门成立“智慧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切实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建顾问专家组,探讨、研究智慧旅游的定位、建设重点和产业突破口;纳入市政府的经常性工作议程,定期、不定期向市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进展;筹备启动资金,从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旅游业抽调专项资金,引导智慧旅游建设;整合各方力量,全面推进“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涉旅领域智慧旅游建设。二是部门协同。在对涉旅的27个部门(市直企业)和7个辖市区明确任务的基础上,协调旅游局、经信委、镇江新区管委会、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骨干部门(市直企业)协同作战,在工作推进、人员调度、资金统筹上,服从服务于智慧旅游建设。如,采用人员集中办公,专项资金集中使用,阶段工作集中会商等。三是企业参与。一方面,动员和组织本地企业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广泛寻求合作,吸引外地企业,特别是与旅游和信息化有关的企业共同开发;同时,在建设初期,就组织涉旅企业积极加盟,形成三类企业共同推动的局面。四是市场运作。在政府推动的同时,我们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启动之初就专门组建了云神公司,以公司的方式具体运作;对各子系统采用项目化推进和经营,谁投资谁受益。实践证明,取得了非常好的实效,比如,由电信公司控股投资建设云计算平台;移动公司投资建设智慧旅游推送系统、智慧旅游门户网站融合12580、12301信息平台,给游客以个性体验;智能交通、二维码应在SD卡及不同载体的应用等,也有相关公司正在参与。
二、工作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我们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有:
(一)应用项目先行先试的基础性工作全面展开
我市围绕103个智慧旅游先行项目,已启动11大项21小项智慧旅游试点建设,其中,有8大项14小项已提前完成2011计划工程进度。比如,升级版的WIFI技术自助触摸屏,已完成布设任务,年底将争取有近百家的单位布放,实现规模覆盖。国家旅游局委托
试点项目——旅游客情实时统计分析系统,在金山、茅山、世业洲完成硬件安装,开发并调整后台支撑软件系统,实现了对抵达游客的基础分析。该系统已经世博会期间和今年十一黄金周我市部分景区试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国家局有关司、室的初步认可。中国智慧旅游门户网站,完成系统开发、首批商家加盟,DEMO版网站已上线测试运行。预计,将在明年2月份正式上线。WIFI等无线城市技术已覆盖涉旅场所的60%。二维码,完成WAP移动网站的调试和运行,已在3家景区设置二维码景区(点)导游导览牌。会务通,会务型酒店完成会务通安装,其他酒店采取租赁的形式,实现会务通的应用。还有移动友善平台已在部分景区、酒店应用。
(二)支撑体系的构建取得重大进展
我市已完成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中国智慧旅游云计算平台基础建设和设备调试,政府过渡云已完成测试,待云计算平台上线后,将具备为全国智慧旅游信息存储、计算、运营等提供服务的功能。受其拉动,位于镇江科技新城的智慧旅游产业谷,已集聚众多的物联网、新兴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类相关企业20多家入驻。
(三)商业模式的探索初显端倪
我市坚持走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探索智慧旅游建设的商业模式。如,在信息推送系统建设中,将公益宣传和有偿服务结合,将信息推送和在线交易结合,将企业加盟和产品分销结合,找到了有效的运营模式;再如,在酒店会务通开发中,根据酒店不同的主营范围,采用租、建结合的办法,既扩大了应用面,又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样,电子导览、智能交通、二维码等技术的应用,各运营商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四)标准化建设开始启动
我市在智慧旅游建设中,坚持走标准化推进的路子,将专利申请、标准技术、规范服务与智慧旅游有机结合,做到边建设、边规范、边协调、边推广,如,承接国家旅游局的课题项目——旅游客情实时统计分析系统,开发的“应用支撑软件”申请国家专利技术;先行先试项目预留可与智慧旅游云平台对接的接口;“感动芯”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并承担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编制服务业信息技术标准等。我们的特色之处除了技术集成外,还拥有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
(五)产业拉动初见成效
我市坚持走产业化拉动的新思路,由于智慧旅游工作的推进,促成了中国惠普、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就智慧旅游与镇江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先行先试项目已覆盖镇江“吃、住、行、有、游、购、娱”旅游六要素,50多家涉旅游单位,其中,电子商务的使用率由原来的20%增加到50%以上;新浪、同程及国内知名IT公司与本地企业签署开发建设协议;浪潮、曙光、神州数码、乐途网、江苏有客、江苏物泰等公司陆续落户镇江高新技术区“智慧旅游产业谷”,形成了旅游产业拉动信息产业发展,信息产业反哺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态势。
三、下一步工作
5.赴江苏镇江市学习考察报告 篇五
根据 县委的统一安排,我们赴江苏镇江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先后听取了江苏省委党校、镇江市委党校教授和镇江市社保局领导的知识讲座和经验介绍,参观了华西村、苏州工业园、镇江市的部分优秀企业和新农村建设,一路上,我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边听、边看、边对照、边思考,力求对照所考察企业发展的思路和经验寻找破解制约我县企业发展之道。虽然时间短暂,但大家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普遍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提高机会。华西村、梦兰集团、红豆集团、大众汽车、哇哈哈集团、隆力奇集团等在城市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新观念、新思想、新做法,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
加快企业发展,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江苏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他们每抓住一次发展的机遇,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中解放思想。我们所考察的企业均是在思想解放中取得突破,敢于创新。华西村偷偷摸摸上“小五金”项目,融资上市的举措;梦兰集团敢于突破传统优势开发“龙芯”产业,在国内信息产业上独占鳌头;哇哈哈从一个校办企业发展到年销售额200多亿元的集团公司。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祁连酒业作为市场一线企业,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在更高层次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破解难题,化压力为动力,变考验为机遇,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加快企业发展,必须全方位对外开放,做好开放型经济的文章。大家在学习考察中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开放型经济的差距,开
放型经济的竞争关键是开发区和园区的竞争。苏州市建立了新加坡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一批功能性特色园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祁连酒业的发展在目前形势下就是要借鉴江、浙、沪一些企业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引进资金和管理,走差异化道路。加强对外合作,借力扬帆、借船出海。
加快企业发展,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苏州企业发展模式就是多元化,从塑造品牌到最大限度发挥品牌优势,转化为企业效益,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植了一批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走上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子。他们提出优势和特色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着力培植石油化工、造纸、能源、再生资源、环保、旅游等六大特色产业,形成了以德资为主的欧美企业群体、以电子信息和汽车配件产业为主的日韩企业群体、以同济科技园为载体的高新企业群体等三大特色群体。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聚集。他们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产业聚集、培育产业特色、促进产业升级的经验,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加快企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江苏等地认识早、行动快,统筹发展的思想已经贯穿于工作实践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同步推进新港区、新城区、新社区建设,营造了最宜人居、最宜创业的人文环境。他们的经验启示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从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现实、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多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发挥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建设中,寻找发展之路,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加快企业发展,必须注重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苏州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才是企业的最大财富,他们崇文重教,全国200多位两院院士由82名是苏州人,初升高升学率达99%,普高录取率94%,高等教育录学率达到61.5%,超过全国40多点。正是苏州对人才的培养使他们在各项事业上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长期以来的崇文思想形成亲商、富商、安商人性化招商政策,使苏州五个县级市,七个区各项指标位于全国前列,是全国城乡一体化差距最小的城市。作为企业只有重视人才,善于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我们才能在各项事业中先谋后事取得更大的成就。
加快企业发展,必须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苏州等地的经验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必须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要最大限度地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方便群众,着力打造“有限政府”、“透明政府”、“便民政府”,努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服务环境。苏州对引进项目申请程序简化,要求在五个工作日完成有关手续,超过期限可以认定审批完成,进行项目实施。这就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转变工作作风,服务管理,服务市场。发展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在江苏等地工作创一流、发展高速度、城乡大变化的背后,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超常规的辛勤付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事业选人,凭政绩用人,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职工争先创优的干事创业环境。
加快企业发展,必须以质量为本。三鹿奶粉事件使一个优秀企业瞬间倒闭,这次我们考察的企业都是把质量看做产品生命线,哇哈哈、隆力奇、红豆集团,梦兰集团等企业都是以质量抢占市场,做大做强品牌,获取最大效益。蒋巷村钢铁厂就是以质量取得突破,赢得口碑,在2007年的全国大范围冰雪灾害中导致一些省市输电线路铁塔全部压垮,而蒋巷村的产品却以过硬的质量没有受到损失,得到迅猛发展。考察提供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你坚持以质量为本,必会在将来赢得机会,获取更大的效益。
6.晋江市调研报告 篇六
题目:《××××(小课题名称)小课题结题报告》
1、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问题提出部分)
回答为什么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要有国内及本地的现状及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在问题提出时,对于本课题题目的核心概念要有界定,明确小课题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2、小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能够指导本课题研究的教育教学理论,做要点式阐述。
3、小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做要点式阐述。
4、小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有几方面,做要点式阐述。
5、小课题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谁,研究范围是什么学段。
6、小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什么,具体采用哪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作简要阐述。
7、小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和具体步骤,要概述所开展的研究活动,但不是逐一罗列“上过的课或开展的活动”,建议提炼得更系统些,比如分阶段来提炼,或按开展的活动性质来提炼,要能回答研究成果是如何得来的。
—1—
8、小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是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出的适合本课题、同时又具备规律性、可借鉴性的原则、策略、模式、方法、方式等,实践成果包括研究过程中探索出的固化下来可供其他课题借鉴或延伸的课程、案例、论文、经验型文章,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师生的成长、所取得的实践成效等。
9、小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设想
本课题的结题并不是课题的结束,而是下一阶段研究的基础,应梳理好“小课题研究中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新产生了哪些研究困惑,今后研究有什么设想,打算如何调整或深化等研究计划该如何调整或深化”等问题。
10、小课题成员名单
本课题成员名单须与中期检查时报送的名单一致,任意变更均作无效处理。
晋江市侨声中学教务处、教科室
2015年6月
7.晋江市调研报告 篇七
2015年4月2日下午, 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李伟国一行到廉江市调研农机化工作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情况。广东省农业厅副巡视员潘雪芬、农机化办主任陈楚楷及湛江市农业局副局长杨智华, 市委常委吴永光, 市农机局局长黄存德和横山镇领导等陪同调研。
李伟国一行先后到湛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节水灌溉农业生产基地、湛绿农机专业合作社等进行实地考察, 听取有关设施农业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汇报, 并给予充分肯定。李伟国指出, 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要靠农机部门推广, 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头示范, 也要靠工业制造、农业技术、农村相关部门合力推进。他希望各级要继续加大力度, 发挥农机合作社的带头推广作用和效应, 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惠民政策的落实, 推动廉江农机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8.晋江巧推上市潮 篇八
早在今年4月,福建省晋江市公开奖励“亩产论英雄”先行企业以及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品牌发展等先进企业,奖励总金额达到13650多万元。这是近年来晋江对企业奖励额度最高的一年,共有200多家企业分享了这一亿三千多万元的奖励,其中3100多万元用于奖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1200多万元用于奖励技术创新成效显著企业,8400万元用于奖励企业创牌。
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说:“今年国内遇到的这种经济形势是前所未有的,应该来帮助企业渡过这个难关,能够挺得过去,能够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走得更好,而不是被淘汰。”为了帮助这些企业,所以才有了这次奖励大会。
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晋江市还力推民企上市潮。
根据晋江市政府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晋江拟上市企业达64家,筛选确定上市后备企业达49家,其中已经向中国证监会申报1家,进入辅导期2家,已和券商签合同11家。兴业皮革、美克鞋业、劲霸、利郎和亲亲等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均已进入上市的冲刺阶段。今年,晋江有望再新增5家上市企业。
目前,晋江共有10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募集资金达78.28亿元。仅去年一年就有5家晋江企业先后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募集资本50余亿。
一家在筹划上市的企业负责人说,“大家看着那些已经上市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圈来大把资金,升级生产线、升级终端销售网络,谁看了能不心痒痒呢?”这位企业负责人的话,显然道出了上市企业的榜样力量。
几年来,上市企业纷纷将资本市场融得的资金,投入到企业产能扩张、技术设备的升级换代上,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优质企业上市所能带来的积极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已经不言而喻,也正是看到了这些有利因素,政府才会积极地推动企业上市。”晋江一家上市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对于政府而言,有越多的企业进入到资本市场,是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迫切需要。在传统产业转移趋势不可改变的同时,另一个声音则是传统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其实质就是要利用技术创新和资本密集的方式,取代过去的劳动密集,提升产品附加值。毋庸置疑,“上市热”的形成与这场产业升级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9.晋江市调研报告 篇九
市民政局: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充分发挥群众組织和社会团体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建全行业、系统体育协会和其它群众组织,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的精神,潜冮市游泳爱好者以自愿組成非营利性社会体育团体为組识形式; 以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遵守道德风尚为准则;以提高广大群众身体素质为核心;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二个文明建设为宗旨;以推动和促进群众性及竞技性游泳运动的发展和提高,加強和扩大对外交往为业务范围;以潜江市境内自然江河环境为活动场地;以开展常年游泳为活动内容;以东荆河深河渡口及汉江泽口为常年培训基地。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向业务主管单位潜江市体育局申请筹备潜江市游泳协会,已于2012年4月28日批覆获准,并同意担任本协会业务主管单位,现特向贵局申请筹备。
游泳是一项适合男女老少,各种年龄段人群的健康娱乐体育运动项目,历来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近年来,随着我市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和环境条件的极大改善,群众性的游泳运动在原本普及程度较高的基础上,又有了飞速的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资文明的重要內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市游泳組织长期缺失,松散型的群众游泳队伍不能开展骨干培训之类的日常课程,不能参加省、市内外举办的各级各类泳事活动,这种局靣的形成,与全国各地风起云湧的游泳热潮极不相称,与潜江经济强市的身份、与以水乡人自傲的情结极其不符。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申请筹备潜江市游泳协会,承载历史重任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目前,我市城区范围坚持常年游泳的有40多人,参加季节游泳的队伍中,泳勤率高且有联系方式的有70多人,他们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靣。有政府公务员,有民营企业家,有企业老板,有企事业员工。潜江游泳爱好者生长在水乡,从小就酷爱游泳,在游泳中伴隨成长,好多泳友泳龄几乎与生命等长,虽缺乏正规训练,却不失水乡本色,实用泳技娴熟。游泳爱好者中,有坚持冬泳10年以上的泳坛老将,有颇具实力的中青年新秀。去年8月,我市5名青年游泳爱好者,用试探性的方式,代表潜江参加在荆门举办的国家级群众游泳盛会,成功横渡了3000米漳河水厍,取得了荣誉,给水乡潜江泳坛点亮了奋进的希望。
申请筹备潜江市游泳协会的五名发起人,有三名中共党员,四人有部队服役经历,其中一名副团级转业。拟任会长李军民同志,系潜江市公安局江汉油田分局副主任科员,热爱游泳运动,在潜江泳界有声望,有影响力。他热心公益事业,有付出精神,有领导力、号召力,众星捧月般凝聚力。在游泳爱好者大家庭中,众多民企老板为游泳爱好、为强身健体汇聚在一起,积极竞相争当核心成员,为维护游泳组织活动的正常运行,毎天都无偿提供交通车辆,并积极提供经济支持,显示了协会潜在的实力优势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协会拟任秘书长由副团级转业军人夏传国同志担任,该同志年富力强,部队转业后没接任新的工作,有专职服务的主客观条件。
协会批复成立后,具体职责分工将严格按照民政局有关要求,社团组织相关规定和协会章程具体内容,进一步加强、规范和细化。以上报告请审阅,盼批复。
10.晋江市调研报告 篇十
一、严格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省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要求执行。
二、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卡,由专职疫情管理人员及时收集、登记、核对后按规定的时限上报。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应按规定的时限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卡上报当地卫生组。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疑似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和放射污染等可能危害公众健康的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任报告人应当立即(事件发现后2小时以内)电话报当地防保科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4小时疫情值班电话:8688120)、市卫生监督局。经市CDC核实疫情后(接到报告2小时以内)再上报市卫生局,卫生局应当在2小时内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省卫生厅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或院内感 染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缓报、瞒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严格执行 “日报告”、“零报告”和“有事即报”制度。未按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
五、专职疫情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本辖区传染病疫情收集、登记、核对、报告和自查工作,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按规定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常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每天上午8时及下午2时开始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登记、核对工作,并在上午11时前及下午5时前(必要时全天候24小时内任何时段)完成本辖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微机录入和审核。
六、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发生或流行时,各单位要实行疫情24小时值班制,并向辖区内各报告单位通报疫情值班电话、传真号码,保障电话、传真全天24小时通畅,对值班电话进行详细记录。除特殊原因或另有规定的外,尽量使用国家统一使用的软件或文字传真的形式报告。
七、各单位要派专人完善和维护已建立的国家疫情报告网络。如遇网络不通的情况,系统管理员要及时调试网络或向分管领导、上级部门申请解决。专业人员应每天上、下班时间要上网收取网上通知,以便及时收到各种文件和数据,同时做好登记,并及时送分管领导阅示或相关科室办理。
11.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篇十一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暨牡丹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院。该院拥有开放床位300张,设有中西医结合优势的内、外、妇、儿、五官、骨伤、急诊、针灸、推拿等多个科車,并有全市流的螺旋CT、彩超、电子胃镜、肠镜、膀胱镜、宫腔镜、CR、数字化胃肠机、全自动生化仪等大中型医疗设备百余台(件)。医院曾先后被命名为国际爱婴医院、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儿科——省级重点专科:技术力量雄厚,开设床位50张。儿科医务人员能打破常规,努力挖掘祖国医学遗产,大胆创新,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注重中医绿色疗法,治疗手段多、方法全、效果好,避免了药物副作用,减轻了患儿痛苦,受到广大家长和患儿的欢迎。近三年来他们共抢救危重患者200余例,成功率达99%以上。特别是对小儿肾病综合征、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炎、婴幼儿腹泻、哮喘、过敏性紫癜、功能性腹痛、抽动秽语综合征、癫痫、遗尿等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内镜中心拥有当前日本最先进的电子胃镜、电子肠镜、电子气管镜、电子膀胱镜、电子宮腔镜及潘太克斯4000高频电刀治疗仪、氩气刀治疗仪等大型治疗设备。他们开展项目十余项,其中近年开展的无感觉内镜检查治疗,镜下溃疡病的介入治疗、镜下肿瘤介入治疗、氫气刀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药五倍子液消化道出血的治疗、镜下黏膜微观辨证等项目填补丁牡丹江市空白。另外他们还开展了消化道良性及恶性狭窄的扩张治疗、早期肿瘤染色诊断技术、各种异物取出术、碎石术等。目前他们开展的无感觉内镜例数已超过了6000令人次,位居省内前列,每日接诊的患者有近50%是慕名而来的。
12.晋江市调研报告 篇十二
一、“三资”监管的工作成效
1. 创新工作机制, 规范监管行为。
2003年起, 晋江市全面实行村级财会代理服务制度, 不断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创新, 实现村集体资产管理侧重点逐渐从资产、资金向资产、资金、资源覆盖。一是组建监管机构。成立市、镇 (街道) 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领导机构, 在镇一级组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村级财会代理服务中心”、“村集体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心”。通过明确各自管理职责, 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成立“村级财会代理服务中心”, 取消原村级会计、出纳人员, 在镇、村两级分别设置代理会计和报账员, 基本实现农村财务核算与监督管理手段相统一。依托镇 (街道) 村建办成立“村集体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心”, 规范村建工程招投标管理, 最大限度杜绝工程招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舞弊行为。二是出台规范性文件。先后下发《晋江市推行村级财会代理服务制度的工作方案》、《晋江市村级财会代理服务暂行办法》、《晋江市村集体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晋江市村干部工资补贴管理办法》、《晋江市村级项目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办法》、《晋江市关于规范村级建设工程招投标业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及会计代理、报账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明确集体资金活动监管各个环节的内容、范围和手段, 确保集体资金活动、资产管理规范有序。三是清产核资。制定下发《晋江市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及集体经济合同清查工作方案》, 编印相关清查表格, 组织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及集体经济合同进行全面清查, 采用“先账内后账外、先查账、后查物, 先易后难”等办法, 力求全面摸清集体资产资源存量, 界定权属, 明确产权, 理顺关系, 搞好登记, 逐步实现建章立制, 滚动管理。四是网络监管。2005年以来先后运用太阳、金安易、世纪之村等财务管理软件, 全面实行村级财会电算化核算、网络化监管, 实现财务核算由手工记账向电脑记账、网络管理转变, 有效提高财务核算工作效率和业务管理水平。
2. 严把重点关口, 落实管理责任。
为加强农村集体资金监管, 我市以开展清产核资, 以整肃集体资金为突破口, 着重把好资金领存、票据管理、审核审批等关口。一是通过对原来一村多套账、多银行账户的问题进行集中整顿, 明确集体资金账户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一村一套账一银行账户”、“收支两条线”和备用金限额管理制度, 确保资金运行规范。二是通过实行强制干预银行账户管理, 由镇、街道代理中心指定人员参与银行账户印鉴管理, 村级领款时要通过指定人员加盖印鉴方可支取, 特别是对大额取款, 要填制《项目经费开支计划书》, 预先报批。三是通过落实财务审批制度, 明确审批权限, 入账凭证由村务监督小组参与审核, 逐笔确认盖章, 按月编制《理财报告表》后, 送镇、街道代理服务中心进一步审核入账。四是通过建立重要票据领用、管理、使用、核销和稽查制度, 规范财务票据的使用。严格限制报刊杂志征订、误工补贴发放等费用超标行为, 全面取消村组招待费, 最大限度杜绝自制凭证、违规凭证入账。通过赋予各个环节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 明确各自工作职责, 加强资金活动的把关控制, 最大限度提高集体资金运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 加强检查监督, 提高运行质量。
一是民主理财。对于关系集体经济组织各成员切身经济利益的事项, 特别是项目投建、资产处置、福利发放等涉及大额资金收付问题, 都要求组织村 (居) 民听证, 经村 (居)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方可决定或组织实施。据统计, 几年来全市累计召开民主决策听证会1 100多场, 听证事项1 350多项, 办结听证事项1 210多件。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 确保了各级财政专项资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及时到位。同时, 全市聘用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员400多名, 不断拓宽集体资金监管覆盖面。二是财务公开。建立村级会计报表、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账表的对外公开制度, 明确各个环节工作时限, 建立村级财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 最大限度推动财务公开工作。自行设计三联式的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账簿, 报账员于每月报账后, 把其中一联作为公开资料对外张贴, 让农民群众看清、看懂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 大大提高了村集体资产、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确保财务公开真实、完整。三是日常监管。通过财务网络软件, 及时发现村级财务核算、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指导基层完善管理手段, 规避集体资金管理风险。加强村级大额资金支付的控制, 特别是对于工程建设, 采用由镇、街道村级项目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心集中招投标等办法, 规范招标管理行为, 提高集体建设资金使用透明度。
4. 精心组织实施, 开展离任审计。
一是制订方案。成立市纪委、组织部、财政局、农业局组成市村级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络小组, 下设办公室, 以市委办、政府办印发《晋江市村级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 (晋委办[2012]30号) 。各镇、街道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 制定下发工作方案, 明确审计对象、范围、重点、要求等相关事项, 抽调纪委、组织、财政、农业等熟悉财经业务的人员组成审计工作小组。据统计, 全市共组建审计工作小组35个, 参与审计工作人员116人。二是组织培训。为认真贯彻《泉州市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 (泉农[2012]36号) 文件要求, 深入推进工作开展, 根据《泉州市农业局关于举办农村经济业务培训班的通知》 (泉农明传[2012]9号) 要求, 全市统一组织19个镇 (街道) 具体参与审计工作人员78人, 集中培训, 通过学习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相关法规、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等, 进一步充实业务操作知识, 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同时, 采用审计培训相关资料上传到网上共享的方式, 让业务操作人员熟悉整个审计过程, 事半功倍推进工作开展。三是加强指导。确定审计期间, 审计工作中, 要求各镇、街道严格按照全市统一要求的步骤、程序组织实施, 努力做到依法依规、规范有序。账务审查业务完成后, 每村一份审计报告都经报送镇政府审核把关后, 向村一级征求意见, 修改定稿后下发至村, 与村两委召开会议进行反馈, 并将审计报告对外张贴公示。审计期间, 市经管站还会同相关部门, 到各镇、街道巡回检查审计工作进展情况, 及时指出存在问题, 提出整改意见, 督促尽快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同时, 要求按照规范程序, 向群众公开审计情况。四是重点审计。采取市镇联合审计方式。深入村级了解整个财务收支过程, 掌握村级财务制度行情况, 采取查阅账簿和实地询查方式, 盘点锁定报账人员备用金、然后审核会计资料、最后撰写审计报告初稿, 提出整改意见, 要求限期整改。对于群众信访重点的村, 按照申报审定程序, 委托会计事务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独立审计, 审计过程履行规范程序, 注重会计资料真实性审查, 客观公平指出财务管理方面不足的方面, 并将审计报告在群众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张贴, 接受监督。通过村级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有效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进一步制度化建设。
二、“三资”监管的存在问题
虽然晋江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实践,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一是镇 (街道) 监管力量薄弱。特别是乡镇机构改革后, 原经管站的职能与人员分离, 大部分原经管人员分流上岗, 造成管理脱节。由于监管不到位, 村一级另设套账、转移资金、收入坐支、资产流失、承包纠纷等问题时有发生。镇、街道代理会计均为临时聘用人员, 待遇较低, 更换频繁, 造成村级财务管理队伍不稳定, 力量也薄弱, 极不利于会计的核算管理工作。受村级资产保管人员时常变更、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 登记、管理难以完整、到位。二是部分村级资金管理难到位, 个别地方出现依托老人协会、校董会、基建组等社会团体另设账目, 一些村级市场摊位收费、环卫集资、联防捐资、角落工程建设项目等依托老人会、自然村、村民小组管理、核算, 部分上级拨给的补助资金、村财负担的部分资金直接转入这些组织机构, 使这些资金得不到妥善监管。一些村级爱心慈善捐助站自行开设银行账户, 独立设置套账核算, 监管不到位。三是村级工程强制按照规范的招投标程序管理, 招投标委托代理费、规范设计、预算及建设环节应缴纳的相关税费, 在一定程度上让村级本来缺乏的建设资金显得更加捉襟见肘。四是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执行难。从各镇、街道反映的情况来看, 属村级工程建设、土地补偿款发放、土地使用权转让等事项, 部分村 (社区) 未能按照规定流程图履行民主决策程序, 因每召开一次村 (居) 民代表会议、党员代表会议都需发放误工补贴款, 没有村财的村 (社区) 根本无法召集相关人员来参加, 民主决策执行不尽到位。
三、今后“三资”监管的工作思路
1. 健全配套制度, 建立长效机制。
要按照“村组管理、民主监督、市镇审核、共同把关”的总体要求, 不断健全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监管体系。一是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当地民情的规章制度, 明确村集体资金运用等环节的监管责任和工作权限。加快探索自然村、村民小组、村筹办的股份制公司等经济实体的“三资”规范管理模式。建立收益分配制度, 让村民共享集体经营效益。二是创新资金管理模式。逐步推行镇、街道财会代理服务中心代理会计职业化管理, 引导代理会计人员工资、待遇保障纳入财政管理范畴, 稳定工作队伍。三是加强村级工程招投标监管工作。加强对已出台的《晋江市村级项目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确保村级项目工程招投标工程有序、有效。四是建立资金体外循环责任追究制度。不断加大农村基层干部涉及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坚决杜绝资金体外循环行为。
2. 延伸监管网络, 加强资金监控。
建立村级网络报账管理系统, 引导村一级通过财务软件登记资金收支情况, 实现村级财会代理服务中心与报账员网上对账、实时监督。结合村级组织内部网络, 把财务资料按月导入网络系统登记管理, 实现财务资料内部公开, 让监管机构通过网络实时查阅资金管理现状。在强调村集体做到“一村一账户”, 规范资金管理的同时, 继续做好专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对于土地征用补偿款、专项建设资金、补助资金等, 通过会计专户核算, 杜绝资金平调、挪用等问题的发生, 严防资金管理风险。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村级财务检查、审计工作, 确保资金管理到位。
3. 拓展工作思路, 提升审计质量。
针对目前我市村级离任审计工作现状, 基本上都是以财政所和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主, 通过短期培训, 采取各镇 (街道) 集中审计为主, 其审计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稳妥有效拓展新思路, 逐步探索改革村级离任审计工作制度。一是采取市级制订交叉审计方案, 由各镇 (街道) 纪委带队、村级财会代理服务中心作为业务支撑, 选择届中和换届两种方式交叉审计, 通过量化各种指标, 衡量各种财务制度履行情况, 出具审计报告, 并加大整改力度, 推进审计破旧陈新发展;二是由市级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和文本格式, 制订审计统一流程, 统一规范标准, 然后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 聘请具备一定资质的几家中介机构, 对全市各镇 (街道) 所辖村 (社区) 进行统一审计, 同时将审计费用列入市级财政预算, 作为审计专项工作经费, 以确保审计工作有效开展。
摘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 (以下简称“三资”) 监督管理, 是当前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如何管理好农村集体“三资”, 有效化解农村信访矛盾, 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基层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 晋江市高度重视农村“三资”监管工作, 出台一系列规范村级“三资”管理办法, 大力促进“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取得了明显成效, 推动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13.丽江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篇十三
关于丽江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1.老年人家庭具有养育多子女特征。在所调查的老年人家庭中,无子女的占3.45%,有1个子女的占27.97%,有2个子女的占31.61%,有3个及以上子女的占36.97%。其中老年人家庭在苏州的子女数平均为2.18个。
2.老年人家庭感情融洽。老年人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很好的占46.17%,比较好的占40.80%,一般的占12.26%,不太好的仅占0.77%。
3.老年人家庭家务以共同分担为主。老年人家庭家务主要由妻子做的占28.54%,丈夫做的占4.98%,子女做的占6.70%,共同分担做的占59.78%。
4.老年人多数具有较高的生活自理能力。养老服务按功能可分为自理、半护理和全护理。能自理的老人一般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需依赖他人护理;半护理的老人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依赖拐杖轮椅等辅助设施;全护理的老人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完全依赖他人。调查显示,有88.12%的老年人能自理和身体健康能照顾家人,需要别人适当帮助的老人占9.77%,完全需要别人照顾的仅占2.11%。老年人使用辅助工具状况:有83.33%的老年人使用老花镜,有1.72%的老年人使用助听器,有7.66%的老年人使用拐杖,有1.53%的老年人使用轮椅。老年人家庭雇保姆或钟点工状况:91.38%的老年人家庭没有雇保姆或钟点工,雇保姆的占2.3%,请钟点工的占6.32%。
5.老年家庭收入基本稳定有保障。在调查的老年家庭中,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27.01%,1000~元的占56.71%,2000~3000元的占11.11%,3000元以上的占5.17%。老年人的家庭收入中,有89.27%来源于退休金,有2.3%来源于政府救助,有3.83%来源于养老保险,有1.53%来源于社会福利,有3.07%来源于其他。有34.87%的老年人认为够用有余,有54.4%的老年人认为大致够用,有9.58%的老年人认为有些困难,认为经济状况十分困难的老年人仅占1.15%。
6.老年人家庭具有良好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调查显示老年人家庭的户均住房面积为70.28平方米。有13.6%的`老年人认为居住环境非常舒适,有71.27%的老年人认为居住环境一般也挺舒服,有15.13%的老年人认为居住环境不太理想。
7.老年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调查显示老年人自身健康状况,自我感觉很好的占3.83%,较好的占24.9%,一般的占56.14%,较差的占12.45%,很差的占2.68%。有29.31%的老年人只要有病就去医院看病,有70.5%的老年人大病去医院就医,小病自己在家吃点药,仅有0.19%的老年人不去看病听之任之。老年人生病时由老伴陪护去医院的占39.47%,由子女陪护去医院的占32.76%,自己去医院的占26.63%,由亲戚朋友和老同事等陪护去医院的占1.14%。
8.老年人居家养老形式多样。老年人所希望的养老方式,自己或夫妻俩自己料理的占45.03%,与子女同住的占29.31%,住养老院的占13.79%,请家政保姆照料的占7.66%,其他养老方式的占4.21%;老年人子女对老年人养老方式的意向,由子女照顾日常生活的占52.11%,请家政保姆照料的占21.84%,住养老院的占15.13%,其他养老方式的占10.92%。对于老年人是否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有39.08%的老年人表示愿意,有23.37%的老年人表示不愿意,有37.55%的老年人表示无所谓。有3.07%的老年人认为有必要与子女签订《家庭养老协议》,96.93%的老年人认为没有必要与子女签订《家庭养老协议》。
9.养老机构服务收费要适应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调查显示,老年人如果入住养老院所能承受的费用水平,认为每人每月能承受1500元左右的占7.85%,1200元左右的占8.05%,1000元左右的占24.71%,800元左右的占45.98%,有13.41%的老年人表示无法承受伙食费以外的其他各项费用。调查还显示,如果老年人想入住养老院而经济上有困难时,60.92%的老年人表示子女能同意并提供帮助,35.25%的老年人表示子女虽有心愿但经济条件不够不能入住,3.83%的老年人表示即使子女经济条件允许也不会同意入住养老院。
10.社会服务方式多样化已成为老年人的生活必需。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对各类社会服务方式表现出较大的需求。有50.96%的老年人表示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34.48%的老年人表示需要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对老年人服务热线和街道、社区老年公寓也表示了较大的需求,有25.1%的老年人表示对老年人服务热线有需要,有21.26%的老年人表示对街道、社区老年公寓有需要。另外,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康复护理、家政料理、聊天解闷和精神慰籍等服务方式表示需要的比例也都超过了10%。
调查还显示,老年人对社会各种服务方式的需求是较为广泛的,但目前社会服务的普及程度还不高,服务宣传还不够到位,老年人对本地是否已设有这些服务方式并不了解,不知道当地有这些服务方式的比例还很大。在调查表列举的12种服务方式中,有20.11%的老年人回答不知道本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42.91%的老年人回答不知道本地有社区医疗保健,有47.13%的老年人回答不知道本地有街道社区老年公寓,不知道另外9种服务方式的比例均高于60%,其中有5种甚至达到90%以上。
11.老年人的应急联络方式以儿女为主。老年人如果遇有急事的应急联络方式为联络儿女孙辈的比例高达89.08%,联络兄弟姐妹和社区邻居的比例分别为10.34%和10.15%,与原单位联络的比例为5.56%。
12.老年人社会化管理的服务工作要跟上。调查问及今年街道社区是否派人来探望过,表示今年街道社区派人来探望过的比例为17.43%,表示未有探望的比例高达82.57%。
13.老年人对建造老年公寓的希望。有60.34%的老年人希望政府多建一些普通型的老年公寓,让更多的老年人入住;有18.97%的老年人希望增加一些好的设施,提高老年公寓的档次;有42.34%的老年人希望政府增加对老年公寓的投入,改善条件;有65.52%的老年人希望政府增加对老年公寓的补贴,降低对老年人的收费;有56.51%的老年人希望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改善服务质量。
14.老年服务基础设施基本满足老年人活动需求。调查显示,老年人住所附近建有的各种活动场所,基本满足了老年人的活动需求。调查中老年人表示住所附近建有社区老年活动室、运动健身场地和公园的比例,分别达到67.05%、54.21%和69.92%。
15.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良好的老年人社会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环境,能使老年人生活在宽心舒适的氛围中,老年人的闲暇生活丰富活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提高,真正做到老有所乐。苏州老年人目前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活动方式较为广泛。调查结果显示,如今电视和报纸杂志已成为老年人获取社会生活信息的最大媒介。有86.59%的老年人经常收看电视,有11.3%的老年人偶尔收看电视,从不看电视的老年人仅占2.11%;有61.11%的老年人经常看书看报,有12.26%的老年人偶尔看书看报,从不看书看报的老年人占26.63%;有45.6%的老年人经常收听广播,有12.64%的老年人偶尔收听广播,从不收听广播的老年人占41.76%。苏州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还与人聊天、运动健身、栽花种草、逛街逛公园等方面。有很多兴趣或爱好的占8.43%,有一两种兴趣或爱好的占59.39%,没什么兴趣爱好的占32.18%。
老年人闲暇在家,把时间花在看书阅报、看电视听广播、体育锻炼和运动健身方面较为普遍,另外老年人在社区老年活动室下棋打牌的也较多。调查显示,有36.02%的老年人平均每天看书阅报一小时以上,有80.07%的老年人平均每天看电视听广播一小时以上,有12.07%的老年人平均每天下棋打牌一小时以上,有29.51%的老年人平均每天体育锻炼、运动健身一小时以上。
老年人平时体育锻炼运动健身的主要方式,散步的有88.51%,跑步和打拳舞剑的分别为6.9%和7.47%,球类和游泳的分别为2.3%和1.15%。
16.依托社区参与和关心社会活动回报社会。调查显示,有20.31%的老年人主动给所在社区提过建议,有12.26%的老年人向政府有关方面反映过情况,有8.62%的老年人参加过志愿者活动,有33.72%的老年人参加过捐赠活动。
17.老年人对养老现状的满意度较高。政府关心老年人生活,建立健全养老体系,增加对老年生活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得到了老年人的高度赞扬。老年人对目前政府养老体系和设施建设现状的总体满意率达到88.89%,有6.7%的老年人对目前政府养老体系和设施建设的现状表示很满意,有34.48%的老年人表示比较满意,有47.71%的老年人表示一般满意,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占9.96%和1.15%。
老年人的希望
在调查过程中,老年人对进一步促进苏州老龄事业发展,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切实维护老年人根本利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出了许多殷切希望和建议,整理归纳如下:
1.老年人养老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要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2.要进一步加大对养老和老年人医疗保健的投入和保障,引进和开设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特别是对需临终关怀、全护理、半护理老人开放的养老机构,培训和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建立相关评估监督机构,提高服务质量,真正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老有所托,无后顾之忧。
3.要多建一些普通型和经济型的养老院,解决更多的老年人的养老生活问题。可实行政府财政贴补一些,社会单位赞助一些,养老机构负担一些,多元投资建设普通型养老院。根据老年人的不同经济条件和知识结构,分别建立高等、中等和一般性的老年公寓和养老院,供不同需求层次的老年人安度晚年。
4.要加大资源整合配置力度,每个街道都建立一处有一定规模的老年活动和居家养老中心,集老年学校、康复医疗、健康咨询、运动健身、聊天娱乐、餐饮服务、电脑宽带等多种活动内容为一体的活动场所,使老年人既方便参与又可享受多项服务。社区也要多建设一些体育锻炼运动健身的场所,增加一些适宜老年人活动的运动器材,增加室内老年活动室和娱乐设施;目前社区有小公园可以休息,有健身设施可以锻炼身体,多设立些石桌石凳等老年人交流活动场地,方便老年人交流。建议研究借鉴上海的做法,实施中小学活动场地,在清晨、傍晚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
5.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增加一些关于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动的新闻信息,应有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内容。
6.要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退休金,老年公寓的收费能够让退休老人承受得起。
7.社区居委会平时要加强与老人特别是单身老人的联系,经常关心和探望老年人。有关方面要定期对老年人的居住地进行安全检测,如是否煤气漏气、电线老化等,保证老年人家庭的居住安全。经常组织健康讲座和健康咨询。对外地退休来苏投靠子女的老年人也要多加关心和照顾。
8.最好能实行60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免费乘公交车和游园林的公益优惠。
9.要为老年人发挥余热创造条件。现在老年人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生活安定。一些60、70多岁的老年人,工作经验和知识积累丰富,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给他们创造一些条件,发挥自己的各项专长余热。
10.要根据老年人体弱、反应迟钝、接受慢的特点,在医院、车站、银行等服务性行业,统筹设立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绿色通道。
11.要研究制定鼓励中、小学生到社区为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的政策措施。
【晋江市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晋江市经济发展局01-18
《晋江市2007年教育工作总结》06-28
晋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章程12-06
晋江市制冷行业和中央空调系统08-15
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美术教育成果简介07-07
晋江体育介绍11-28
参加2013年晋江市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