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广场设计平面图(精选7篇)
1.校园广场设计平面图 篇一
校园景观分析
1.烟台大学前广场
区位分析:
烟台大学位于烟台市莱山区,临海的一所中综合类大学,周边有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工商学院还有居民区和商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位置分析:
校前广场位于烟台大学南端,广场南面试望海路,东面建筑馆,西面是千米长廊,北面是图书馆和综合楼,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重要的出入口,人流量极多。
现状分析:
优点:
1.地势平坦。
2.绿化面积大。
3.交通顺畅。
缺点:
1.绿化没有规划,比较杂乱,树种较少。
2.广场太空太大。
3.铺装简单,颜色单调。
4.空间层次感弱,功能划分的过于简单。
5.自行车停车位较乱,缺乏规划。
2.烟大小树林
缺点:
1、道路错综复杂,缺乏组织性
2、绿化较多,缺乏活动设施
3、组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范性
4、缺乏公共活动硬地,对绿化破坏较大
5、没有功能上的区分,使用秩序混乱
优点:
1.环境优雅,安静
2.植物生长茂盛,私密性较好
3.位置优越,适合休闲
位置分析:
烟台大学小树林,位于烟台大学东北部,东有宿舍楼餐厅,西有宿舍楼餐厅,南边教学楼,北边锅炉房;其地理位置优越,有一定的人群,交通顺畅。
我们应做的:
在设计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现景观设计的生态化,也就是将生态原则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使大学校园与自然相融合。创造性的利用自然景观,实现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根据自然条件,从学生的本能和需求出发,把环境景观改造得更加适合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
我所认识的校园景观设计
概念:
众所周知,大学校园广场既从属于城市广场,又有其独特的校园的属性。一般来说,城市广场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环境所围合而成的三维空间形式,是公众活动的中心,有重点的反应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主要场所。《人性场所》的作者说过:“广场的定义是一个硬质铺装,汽车是不能进入的户外公共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漫步,休闲,用餐和观察周围的世界。”这是以人为主体并从人的生活去考虑的。
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社会文化、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来作为这个广场的依据,从这些方面得出不同的概念定义。但总体而言,认识广场广场的几本途径分为两种:即以人的活动、心理感受为参照物,和以物质实体为参照物。也就是说,广场的概念应该包括人和物两部分。
随着“环境育人”观念的兴起,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很多高校在建设中为了追求轴线构图效果以及大空间、大广场的潮流,忽略了师生的实际使用心理,从而难以营造宜人、安宁的校园环境.校园广场作为校园空间环境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其品质直接影响着校园环境质量.校园广场是为了满足校园生活需要而建设的,由建筑、道路、绿化、地形等围合,多种硬软质景观构成的,以采用步行交通为主,具有一定主题思想与规模的节点型校园户外活动空间,是容纳师生学习、聚会交往、观赏游乐的重要公共场所.校园广场不同于城市广场,学生群居生活方式以及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校园广场的空间形式和活动内容的丰富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场要聚人并促进各种活动的产生,都是为了从根本立场上提升其空间质量。有一句精辟而古老的谚语所言:“人往人处走”,任何壮观的,激动人心的,精心设计的建筑外观和环境都只能引起人们短暂的好奇与欣赏,而不可能长期地具有强大吸引力,只有人和人的活动才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人和人的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
广场空间由于由于围合而限定了一处特有的场所,使人们有了领域感;由于开放使人们能轻易识别该处欢迎进人和欢迎使用,从而使较多的人驻足留此;由于有硬地和一定的软质景观,使人们能在此找到所需要的活动场地,干自己想干的事。如此种种,都是为了聚人和上演一幕幕生动画面,于是广场成为城市中最富活力的生机勃勃的空间。
大学校园广场的功能:
1.大学校园广场是大学校园整体规划结构与环境构成的脉搏。
大学校园的功能分区,确定了校园规划之整体大局;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则解决了各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联系,在校园功能分区与道路系统确立之基础上,则是各区的建筑群与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与建筑群的布置,形式,结构息息相关,任何一方的改动和变更都将对另一方产生互动影响。作为校园节点空间的校园广场,往往处于道路主次干道的交叉口,不同功能分区的起承转折处又或是建筑群的前庭或后庭。多个校园广场的统一规划与设计,将使校园空间建立一定内在逻辑性。
2.交通联系
大学校园广场充当大学校园道路系统之功能延伸的角色。校园广场承担了一定的交通联系任务,其上发生的交通状态有两种形式:一是强导向性交通,此时校园广场承担大量人流的疏散作用,常位于建筑的前后,平整的铺装地面有助于人群的流动与进出;二是自由分散性交通,此类广场一般整合着周围的多个建筑物,使各单体建筑成为一有机统一整体,广场从而成为各建筑之间的联系桥梁,人流在此间交互穿插,无固定的方向性。
3.景观构成校园广场往往具有相对开阔的空间,拉开建筑的距离,可以为人们提供充分的视野,并以不同角度去欣赏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充分展示建筑外观形象及环境形象。同时,校园广场本身经过精心设计,其间辅以适当的绿化、水体,各种形式的地面铺装,将成为优良的景观。
可见,校园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及环境是互为经管的关系,站在广场上看建筑时,广场为“观看”提供场地,建筑有了表演和展示的舞台;从周围建筑、道路看广场,广场成为视觉中心与观看对象,建筑物及环境成为广场背景。
4.交往场所
从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发了多种的校园的社会活动。校园广场则见证了各色各样的校园活动;上下课的师生,出入办事的校内外人员,在广场上往来匆匆,人们相互照面而过。若广场设计具有凝聚力而吸引人门滞留于此,那么散步的,呼吸新鲜空气的,驻足观望的,坐在石凳上看书学习的,角落里窃窃私语的人们将给广场带来亲切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在开展课余活动、讨论,进一步促进了人际间的交往及信息交流,如此种种。校园广场如同百货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展台,各种生动的人际关系再次展示。
《人与空间》一书中这样说:人及其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甚至仅以试听方式感受或接近他人这类轻度的接触形式,也显然比大多数城市空间和住宅区的其他吸引人的因素更有价值。户外空间中人的社会活动的积极意义远胜于建筑或景观本身,而无论建筑环境或广场的设计本身有多么的美观新颖或标新立异。
5.大学精神
大学是应该有精神的。University的本意,就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凝聚在一起而互相切磋与研究。我们常说“清华之严谨,北大之创新,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都是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精神的概括。这些精神之形成非朝夕而至,而是在各种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的冲击影响下,通过师生的自由随意交流,针锋相对的讨论,将某种大学气质中最宝贵部分,某种底蕴所在,不断地完善补充而成。没有一个充分宽松自由的环境,缺乏师生交流的场所,大学精神难以形成。校园广场这种随意自由的思想、学术交流提供有利的物质环境,有助于促进大学精神之完善,与世代相传,而校园广场这本身亦成为大学精神的背景与物质体现。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景观设计专业
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校园广场设计平面图 篇二
关键词:寒地城市,寒地,校园文化广场,材料运用,景观设计
本文是2013年黑龙江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之学生创新课题项目成果, 项目名称:《寒地大学校园广场景观的特征性研究》 (项目编号:473)
随着我国高校建设的不断发展, 校园景观环境品质问题也随之而来。作为校园文化广场, 景观建设固然重要, 尤其是在大学校园, 注重文化氛围, 但是我认为, 最基本的还是先要满足其地域性的特征以及使用功能特征, 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师生们带来地域性的校园广场特征, 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景观。
当前许多大学校园文化广场都普遍存在广场的规模尺度过大、广场中交通人流混乱、细部缺乏设计、忽视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及心理需求等问题。我们以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晨曦广场为例, 分析其在空间布局、环境状况、使用情况中潜在的不足, 提出在设计中的问题, 使校园文化得到更好地发展。经过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广场尺度过大
黑龙江晨曦广场是一个圆形广场, 被艺术楼和三栋学生公寓楼包围, 占地1万平方米左右, 主要出入口有五个。如此大面积的广场, 站在任何一个出入口一眼望去无遮无拦, 缺少适宜的尺度和使人方便使用的设施。虽然广场上没有用大面积的草坪覆盖, 树木种植也有, 但是很少让人一进入的时候就能体会它的设计感。只有从高处俯视整个广场的时候, 才能慢慢看到它整体的造型设计, 总之原因就是广场尺度大。很多寒地校园的文化广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2. 受寒冷天气影响使用效率低
由于寒地冬天室外温度较低, 广场上几乎没有人活动, 此时广场便成了仅供师生交通的通道再无他用了。除了温度低一方面的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冬天需要采暖, 每到供暖季节室外空气质量很差, 煤炭污染很严重, 广场上不适宜人们活动, 很多室外活动因空气不佳被取消。
3.使用材料不符合当地的气候环境
我认为在寒地这一特殊环境下, 广场材料的选择是最重要的。晨曦广场所采用的地面铺装材料不是很合理, 设计者仅仅考虑到视觉效果的完美, 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广场材料的运用。以哈尔滨为例, 一年中大概有半年的时间地面上有雪覆盖, 所以地面防滑是必须要考虑的。
4.广场内配套设施不完善
校园文化广场的配套设施除了供人使用的座椅、照明用的灯具外, 还需要的就是排水设施。该晨曦广场地势较周边低, 遇到雨雪天气, 广场内的水都是自然风干, 没有排水设施, 这样不仅影响广场的使用价值、影响交通, 更重要的还会减少广场地面的使用寿命。再加上学校修缮不及时, 此文化广场的存在的意义就非常小了。另外, 针对大多数寒地校园文化广场地面铺装材料存在的问题, 可以选择木材料、板材、泡沫和多孔聚合等, 适合寒地气候使用的地铺材料;合理的材料选择对于寒地校园广场的微气候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 校园文化的设计已成为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设计原则及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注重校园文化传承
校园的文化是一个学校存在的内在动力, 在现在每个大学都有与学校文化氛围相符合的校训, 作为校园文化表达的重要空间——校园广场空间是校园空间的开放性空间,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广场空间往往对校园地域文脉进行隐逸式的表达, 将校园文化抽象为某些元素, 并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2.反应材料寒地属性
对于反映材料的地域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在触觉层面, 其次为视觉层面。空间材料的选择决定了构筑物构建的连接形式, 而这些构筑物的相互连接则决定了空间的形态特征。合理的选择空间材料可以很好地表达空间设计, 同时也可以很好地与地域特征相结合, 使设计更具独特性。这样既可以宣传独特的校园文化, 还可以弘扬地域文化。
3. 校园文化广场符号设计
在校园广场的特色理念形成过程中, 校园广场的“符号”设计的成功或者是失败, 都对校园广场空间的思想理念的表达和感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寒地高校广场的设计的创造灵感应源于当地高校的地域条件、历史文脉、风土人情和城市的发展状况等。一个成功的广场符号, 既可以给学生以激励, 又可以代表校园文化韵味。
4. 四季皆宜的景观类型
根据寒地的气候特征, 尽量种植一些四季皆宜的植物, 耐寒耐旱的植物是必不可少的, 如常绿乔木, 灌木, 藤木等植物。尽量在广场设计中争取日照, 改善风环境, 增加广场的使用效率。善于运用冰雪材料, 尤其在冬季, 是寒地独有的特色。冰雪的运用可以给整个广场空间增光添彩。
5. 人性化的细部设计
主要是完善广场内的使用设施, 能够做到及时修缮。在人使用方面注意细节处理, 能让文化广场在校园内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
3.校园广场设计平面图 篇三
关键词: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校园文化建设
一、项目化校本教材研发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及实训投入的不足等给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培养的学生已难以满足就业的需要。因此,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革,从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兴趣学习,轻松学习,已成为多数学校的共识。
我校在教育改革中吸取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这一先进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将生产实际中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作为教学案例,注重教育与生产的紧密结合。职业教育改革首先是教材的改革,校本教材研发以学校的文化建设为主线设计项目,包括了平面设计专业工作实际中遇到的标志设计、书籍封面设计、数码图像处理、海报设计、产品宣传页设计等领域的内容,达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二、校本教材研发意义
(一)传统的教材存在着以下的几个弊端
1.不能有效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新一轮教学改革实施前,教师主要参照教学大纲展开教学活动并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而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教材又占据着绝对“统治”的地位,传统的平面设计教材不敢对课程内容的编排顺序做大胆的变更,以工具的使用和功能划分章节,摆脱不了灌“书”式的老路,不能有效地体现新课标推崇的教学理念。
2.不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标理念所推崇的一种学习模式,核心在于让学生通过自主的科学探究来获得相关的知识。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能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自主地设计探究方案实践操作练习最后得出关于探究问题的结论。而传统教材只是机械性的讲解各项菜单与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按照写好的步骤操作练习,每个学生都是练习同样的操作,他们的实际不是多元的。将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的工作项目任务中去,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将大有益处,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是鲜活而灵动的。
3.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传统的教材只是把知识点单纯的罗列出来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各个菜单的功能,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些知识很难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对学习过程也会感到索然无味。只能对把大量经过加工和处理过的教材使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对重点知识加以探索和学习,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二)针对传统教材的这些弊端制定教材开发方案
针对传统教材的这些弊端成立教材开发小组,编写项目化教材来适应当前的职业教育的要求制定教材开发方案。
1.购置Photoshop平面设计相关参考书籍
2.与企业合作方加强联系,利用其教学资源和教学团队优势,开发具有真实性的典型教材案例。
3.派送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通过工作实践确保教材研发案例的实用性与专业性。
三、校本教材研发内容设计
针对企业提供的客户典型案例以及Photoshop参考资料从中筛选的优秀案例进行整理,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将知识点融入到设计项目和子任务中。
项目一:打造美丽校园。介绍创建、编辑和调整选区,以及描边和填充选区的方法,蒙版的使用,使用辅助工具,以及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方法。
项目二:打造书香校园。介绍调整图像大小与分辨率,以及移动、复制、删除、变换图像的方法,图层的类型与基本操作,图层样式的设置与编辑方法。
项目三:打造数字化校园。介绍总结利用前两个项目的photoshop软件功能进行IC卡、灯箱广告、宣传画册、杂志广告的设计制作,并详细介绍该领域的相关知识。
项目四:打造多彩校园。介绍利用“色阶”、“曲线”、“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替换颜色”,以及“去色”、“反相”等命令调整图像色彩与色调的方法。并介绍了绘制、修饰和修复图像的方法,包括使用画笔工具组、仿制图章工具组、修复工具组等。
项目五:打造通讯校园。综合使用photoshop软件功能进行电子产品宣传设计,包含了户外广告、宣传海报等,并对版式设计的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
项目六:打造动感校园。介绍了色彩模式的相关知识,以及滤镜的使用规则与技巧,常用滤镜的作用与使用,并结合利用photoshop动画面板来制作校园动态网站banner的方法。
根据项目化教学模式要求,以及翻转课堂分组探究式学习需要,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制作了配套的教学电子课件以及微课授课录像,通过校园精品课程网站上传到网络中,构建了一个供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资源平台。
四、项目化校本教材特色与实施效果
(一)满足教学需要。采用最新的项目化教学方式,每个项目细分为若干子任务,每个任务使用“【任务说明】-【知识预备】-【任务实施】-【任务拓展】-【任务考核】”的结构,在知识技能上,学生知识面大大拓宽,开阔了视野。在考核环节,将考核分为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两个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课上的相互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满足就业需要。在每个项目中都围绕学校文化建设设计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的实施点与任务,从而让学生在完成某个项目后,能马上在实践中应用从该项目中学到的技能。
(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爱校情怀。从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出发,不仅让学生能轻松学习,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更能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学校内涵,共同成为校园建设发展的一份子,荣辱与共,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孙铁英,黄瑞芬.平面设计高级案例教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37.
4.绘制校园平面图 篇四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学过的图形、比例尺等相关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校园平面图的方案,并绘制出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更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比较合理的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绘制校园平面图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再过一段时间,你们就要离开这个生活了六年的学校。毕业后,你们会怀念你们的母校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现在就把你们对母校的爱表达出来呢?为了表达我们对母校的爱,在毕业前,请同学们给母校留一张大家亲手绘制的校园平面图吧!(板书课题:绘制校园平面图)
二、探索新知
(一)、设计方案
1、了解平面图的特点。(1)、提问:同学们见过平面图吗?你了解平面图的特点吗? 课件出示教材33页的两幅平面图
师:看一看这两幅平面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2)、师总结
2、了解画平面图的准备工作
问:对照我们的校园,想一想,在学校平面图前,要做那些方面的准备?(1)、确定绘图范围和图幅大小:如学校平面图的范围以校园为主,可适当兼顾学校附近的道路及周边的主要建筑物;图幅大小可定为16开纸等。
(2)、用什么工具:卷尺等(3)、一幅完整的平面图应绘制的内容:如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4)、确定工作计划:
①明确分工:分小组进行实地丈量并记录实物名称、方位和距离。②统计数据:根据实测的数据和图幅大小确定恰当的比例尺,并将各实地距离按比例尺计算,转化为图上距离。
③绘制学校平面图:(根据统计的数据,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学校平面图,要求各小组同学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的态度。)首先在平面图上绘制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然后将学校附近及校园内的主要建筑物、树木和绿地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在正确的方位上、用不同符号表示在平面的图上。师生共同讨论绘制过程中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如何确定正确的方向和比例尺?校园内建筑物(大门、围墙、台阶、道路、花坛、操场、教学楼等)、树木、绿地等在平面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在这些技术性问题上,学生可以有很大的创造空间。方向可利用太阳的位置(清晨,朝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夕阳在西方落下;再按地平面上的方向判断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于校园大门的方向。(二)、动手实验
(三)、交流反思
1、师:请同学们检查一下同桌绘制的校园平面图是否正确
2、把自己喜欢的平面在教材第52页的空白处
3、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上面的活动中,运用了那些知识?采用了哪些收集方法?
4、思考:利用我们绘制的校园平面图,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什么问题?
5.校园总体规划平面图和效果图 篇五
根据《石家庄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管理 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石教〔2009〕107号)精神,为使我市中小学校校园规划、建设与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打造省会标准化学校建设平台,使我市的学校建设进一步突出省会特色。经市教育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2009年,全市各学校(布局调整保留学校)要依据当地城市、城镇“三年大变样”总体规划,结合国家实施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尽快编制完成学校的校园总体规划(含绿化、美化、道路规划)及总体规划平面图与效果图。
具体要求:
(1)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对学校校园总体规划(含绿化、美化、道路规划)及总体规划平面图与效果图严格把关。
(2)学校的大门、围墙(围栏)要逐步统一模式、规格和色彩,做到与周围环境协调。
(3)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由当地教育部门统一规划,达到主题鲜明、格调一致。
(4)要建立每所学校校园总体规划(含绿化、美化、道路规划)及总体规划平面图与效果图的电子档案。
(5)总体规划平面图(为体现绿化,请出彩图)与效果图(彩图),统一大小为60*90cm,内带2cm宽边,新规划单体建筑效果图暂不要求。
(6)请各校将总体规划文本和规划平面图(黑白即可)先行编制完成,A4纸打印,务于10月21日上午10点前报校安办(纸质与电子档)。
6.鉴赏房屋设计平面图 篇六
人们以前在房屋设计的.时候都是修建单独的一幢或者是一户,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修建房屋的方式已经由原来单独的修建变成了今天的集体居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办公大楼或是别墅小区等,群体的存在拉近了邻里间的关系,让许多从前不认识的人相互的人是,也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现在大部分房屋设计都是绿化环境开始做起而且做的还很漂亮。
此设计图描述的是房间的正中位置,房间设计的大小和房屋设计的整体结构,还有家具摆放的位置,规格是多少,房屋设计图就是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让消费者更能看懂房屋设计图的整体造型和自己房屋设计的结构。
这是房屋设计图的一角,是供业主们居住休息聊天或者夏季乘凉时所用的地方。房屋设计的绿化环境十分的不错,粗壮茂盛的树木与娇艳美丽的花朵交相辉映,显得房屋设计更是大气美观。
7.校园广场设计平面图 篇七
1校园开放空间使用状况评价 (POE) 及其意义
POE为使用状况评价的英文缩写, 即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使用状况评价属于心理物理模式, 是指在规划设计项目建成若干时间后, 以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式, 收集使用者对项目使用的评价数据信息, 经过科学地分析, 了解他们对目标项目的评判[1]。其原理是通过对建筑与规划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加以对照、比较, 收集反馈信息, 以便为将来同类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2]。POE始于20 世纪60 年代的欧美, 当时一些学者结合具体项目就建筑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但实践多限于功能较单一的建筑类型, 如大学生宿舍、住宅、老人院等[3], 后逐渐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 尤其是在建筑和户外环境设计领域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POE在校园开放空间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可借鉴的资料也较少, 而其中为数不多的校园POE研究中, 关注的对象又往往是校园的建筑与空间结构, 对某一开放空间的实际使用情况与功能性的关注较少。因此, 对于大学校园开放空间使用状况评价的研究, 国内外都处于一种并不完善但又日益关注的状态。
在实践方面, 扩招引发的“大学城”建设, 导致形成尺度巨大而使用效率低下的户外开放空间[4]。然而, 校园开放空间的营造是否具有活力, 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却是构建高质量校园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 及时引入使用状况评价, 让设计者与管理者认识到使用者的真正需求, 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2场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作者选取的调查对象为浙江农林大学的重要节点之一———五舟广场。
2.1 浙江农林大学五舟广场概况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西郊的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临安市。五舟广场位于浙江农林大学校园东南部, 学校主干道溯源大道、玉兰路及银杏路的交叉位置, 东面是学校主要的教学区, 北面接壤人工大湖东湖, 南面距离学校大门250m左右, 总面积约0.6hm2 (见图1) 。由于其北面临水位置设计有5 个形似小船的观景台, 因此而得名“五舟广场”。该广场设计风格现代、简约、视野开阔, 其东北角还设有1 个小型茶室———东湖茶室, 再加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周边环境, 故使用频率较高, 自建校以来一直受到广大校内师生和校外人士的好评。
2.2 研究方法
本次POE研究主要关注其实际使用状况和使用群体的满意度评价。具体研究方法和内容包括:
2.2.1 场地内人群的行为方式。室外活动受天气的影响较大, 气温适宜、风力温和情况下的调研结果更具有可参考性。本次调研选择在秋季 (2015 年9 月) 天气晴好、无风的日子进行, 工作日 (周三, 9 月9 日) 和休息日 (周六, 9 月12 日) 各1 天。根据主要使用人群的作息时间, 分别选取4 个典型的时间点 (6:30、13:30、18:30、21:30) , 并对这几个时间点场地内人群的行为活动进行观察与记录。其内容包括:使用人群的行为类型、行为时间, 及其使用人群的属性。
2.2.2 场地使用满意度分析。运用了访谈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2 种方法, 对研究场地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场地区位、交通可达性、空间形态、周边环境景观、卫生状况、公共设施 (包括地面铺装、座椅、垃圾桶、绿化、照明、遮阳避雨设施、景观小品) 、社会性因素 (包括活动内容、活动丰富程度、活动之间是否受到干扰) 几个方面。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人群行为方式分析
3.1.1 行为类型分析。对人群的行为活动进行分类、统计发现 (表1) :参与交流活动的人数占所有活动人数的最大比重, 且主要分布于东湖茶室区域和广场观景台位置 (工作日占46.06%, 休息日占51.52%) ;体育活动次之 (工作日占29.70%, 休息日占21.97%) ;休闲活动主要有散步、遛狗、观景等, 其中节假日以亲子活动为主 (工作日占18.18%, 休息日占21.21%) ;而相对于前几项活动, 学习活动和旅游活动的比重就显得略低了 (学习活动工作日占6.06%, 休息日占1.89%, 旅游活动仅在休息日存在并占3.41%) 。出乎意料的是, 作为大学校园内部的主要开放空间, 学习活动所占比重极低, 而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是突出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因素。反而, 交流活动是该空间内的主要活动内容, 其中很大一部分的交流活动都分布于东湖茶室内。
经过分析, 作者认为该场地内的学习活动量之所以这么少, 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 由于本次调查在时间的选择上具有局限性。一般来说, 每年的春季会是活动的高峰期, 而杭州地区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 9 月中下旬气温还是相对较高, 作为一项调查, 活动人数不是很理想;其二, 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学习活动对场地的要求较高, 而五舟广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如场地内的座椅数量有限 (东湖茶室内的座位是有偿使用) 、遮荫处少、周围噪声影响等。
通过对2 日的数据进行对比可知, 休息日的交流活动量比工作日增加78.95% ;休闲活动量增加86.67%;体育活动量基本持平, 仅比工作日增加18.37%;学习活动基本都在工作日进行, 而旅游活动恰恰相反, 集中在休息日。
从行为类型分析, 校园开放空间的行为具有2 个明显的特征: (1) 交流活动占所有行为类型的主导地位, 学习活动与旅游活动较少; (2) 休息日的主要活动时间点 (13:30 和18:30) 的活动量明显大于工作日, 尤其是交流活动。
3.1.2 行为时间分析。通过绘制各时间点活动量统计图 (图2) 后可以发现:休息日的活动峰值出现在下午13:30, 占当天总活动量的39.77%;工作日的活动峰值出现在晚上21:30, 还是以交流活动为主, 占当天活动总量的40.61%;另外, 不论是休息日还是工作日, 清晨的活动量都很少, 鲜有到访者。
对2 日进行对比发现, 休息日总的活动量明显大于工作日, 其中下午13:30 与傍晚18:30 尤其明显, 早上和晚上基本持平。
经过2 日的对比发现, 休息日4 个时间点的活动量均大于工作日, 差值最大值出现在下午13:30, 人数相差65 人之多。另外, 傍晚18:30 时的活动量也有较大的差距。
从行为时间角度来看, 校园开放空间在行为时间上有如下特征: (1) 下午和晚上是行为发生的高峰时段, 早上活动量较小; (2) 休息日每个时段的活动量都明显大于工作日。
3.1.3 行为群体分析。我们按照群体的不同特征, 将其分为4 类, 分别为校内学生、校内教职工人员、学校周边居民及其他校外人员。根据各时间段的活动人数, 特绘制了表2, 便于进行直观的分析。
在进行调查的2 天中, 很明显, 学生群体和其他校外人员群体的数量占很大一部分, 都占据总人数的35.20%。另外, 学校周边居民群体占21.44%, 校内教职工人员群体占8.16%。从这些数据可知, 学生仍是该空间内的主要活动群体, 而其他校外人员群体数量也相对较大。这很好地说明了:浙江农林大学以五舟广场为主的校园开放空间, 已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相当一部分的社会服务功能, 而位于五舟广场东北角的东湖茶室, 受到很多社会人士的喜爱, 成为休闲、交流的好去处。
再次对比工作日与休息日的行为群体数据可以发现, 工作日参与户外活动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0.61%, 远大于其他3 个群体。休息日, 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其他校外人员成为最大行为群体, 占37.12%。其余教职工人员群体和周边居民群体变化不大, 工作日与休息日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由此可知, 行为群体具有以下2 个特征: (1) 校内学生仍是主要行为群体; (2) 休息日, 校外人员, 尤其是学校周边以外的人员, 数量大幅增加。
3.2 场地满意度分析
关于五舟广场的满意程度的研究, 作者主要是从环境的实质条件、使用者的个人因素及社会文化活动3 方面进行考量, 同时运用了访谈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 而其中的数据主要是由问卷的形式获得, 即《五舟广场满意度调查表》 (表3) 。这份调查表包括了对场地区位、交通可达性、空间形态、周边景观环境、卫生状况、公共设施、社会性因素7 个大项的调查。其中, 社会性因素包含了该开放空间内的活动内容、活动丰富程度以及各项活动之间是否受到互相干扰等。
被调查者可以从“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及“不满意”5 个选项中选择1 项, 以此来表示对每个项目的同意程度。作者此处运用表格的形式, 统计了使用者对五舟广场各方面的满意程度 (表3) 。
由表4 可知, 人们对五舟广场总体较为满意。其中, 最具有吸引力的部分为周边景观环境。在与使用者的交谈过程中可以得知, 绝大多数的使用者偏好于水体景观, 其次为绿化景观, 还有极少数偏好周边道路景观。对广场的空间形态, 受访者认为广场简洁现代的设计风格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空间合理的布局是他们注重的焦点, 只有极少数表示空间形态毫不重要, 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通过访谈发现, 在使用感受方面, 绝大多数的使用者较注重场地内的卫生状况, 并认为五舟广场卫生情况相对乐观。但当谈到公共设施方面的问题时, 不少被访者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尤其在座椅、照明和遮阳避雨设施方面, 绝大多数被访者认为值得改进。
在场地的交通可达性上, 半数以上的被访者觉得“满意”或“较为满意”, 但也有若干学生认为距离寝室较远, 不太方便。
4基于POE研究的场地评价与优化对策
4.1 场地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知, 五舟广场的活动量大, 活动密度高, 其中以交流活动、体育活动为主, 学习活动较少。究其原因, 这与广场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交通噪声影响有关。
五舟广场东南面均为学校主次干道, 使得此处交通极为便利, 校外人员也逐渐成为主要的行为群体之一。
通过调查, 我们也不难发现, 五舟广场尚存在着一些问题:
4.1.1 交通可达性: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的学生住宿区域主要分为3 块:A区、B区与C区。其中, A区距离五舟广场确实较远, 步行大约需要30min。这也是学生群体的活动量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原因之一。
4.1.2 公共服务设施:《五舟广场满意度调查表》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部分使用者认为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不合理, 如:部分使用者认为夜晚灯光较暗, 有的地方灯光几乎照射不到, 无法给人以安全感;五舟广场内的交流活动最为频繁, 但只在船型观景台和东湖茶室设有可坐区域, 座椅数量明显不足;调查的9 月, 浙江地区的天气仍然较为炎热, 太阳照射也较为强烈, 绝大多数使用者认为遮阳避雨设施不够。
4.1.3 空间形态:广场在空间的划分上较为简单、枯燥, 缺少层次感和私密性。另外, 周边车辆、行人等发出的噪声较大, 不够安静, 很难进行学习类活动, 因此作为大学校园内的广场, 该处的学习氛围不浓。
4.1.4 社会性因素:在交谈过程中, 作者发现绝大多数使用者并不认为该空间内的活动是非富多彩的, 这说明活动形式和内容还比较单调。但值得称赞的是, 各项活动之间的影响因素并不多, 基本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
4.2 提出优化对策
分析以上调查结果, 作者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优化对策:
4.2.1 健全配套设施:适当增加路灯、垃圾桶、座椅、遮阳避雨等设施, 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增加出入口的标识, 使该空间更加易于识别。
4.2.2 完善空间划分:调整空间各部分的尺度, 增加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 使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完全开放空间有致地分布, 改变在空间划分上较为单调、缺乏层次感的现状;丰富广场周边现有的植被层次, 最大程度地隔绝过往的嘈杂声, 营造适合学习的静谧空间, 更多地引入学习活动。
4.2.3 加强维护和管理:无论何种公共空间, 都应是洁净的, 人们置身其中, 体会到的应是放松和快乐[5]。学校管理人员应加大广场监管力度, 对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进行及时制止, 并组织校清洁人员定时进行清扫、管理与维护。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 应提高环保意识, 积极配合管理人员, 保护环境。
5结语
POE从使用者行为与环境的关系这一角度入手, 可以较为客观地了解到某一户外开放空间的优势与不足。通过POE研究, 不仅使设计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 也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本文在调查研究阶段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尤其是在问卷调查方面, 采用随机抽样发放问卷的方式, 没有非常细致地考虑到问卷发放人群的年龄、性别、居住地等属性, 在问卷的发放数量上也是有限的。此外, 问卷发放所选取的对象主要是休息状态的使用者, 其他玩耍、晨练、阅读等的使用者很多不愿意被他人打扰, 所以在问卷中对不同活动类型的使用者选择方面也是不够均衡的。在这几方面, 本人以后一定会做得更加完
参考文献
[1]罗玲玲, 陆伟.POE研究的国际趋势与引入中国的现实思考[J].建筑学报, 2004, (08) :82-83.
[2]吴硕贤.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J].南方建筑, 2009, (1) :4-7
[3]Preiser W F E, Pabinowitz H Z, White E T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M].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1988.
[4]王建武.基于POE研究的校园开放空间改造性规划——以北京大学为例[J].中国园林, 2006, (9) :77-82.
【校园广场设计平面图】推荐阅读:
万达广场商务谈判流程设计09-26
青岛版-智慧广场重叠教学设计10-28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含板书)08-15
校园平面模特大赛策划书08-06
热闹的广场三年级作文100字 美丽的广场07-26
上海广场公园10-11
周末文化广场总结06-25
美食广场销售说辞07-24
东方灯饰广场简介08-31
广场舞竞赛策划方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