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思路的简述(共12篇)
1.审计思路的简述 篇一
平面几何证明题的一般思路及方法简述
【摘 要】惠特霍斯曾说过,“一般地,解题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选择一种最适宜的方法。”灵活、恰当地选择解题方法是求解平面几何问题的良好途径。解决任何一道平面几何证明题,都要应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而选择哪一种方法,就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样的解题思路。本文试对平面几何证明题中常用的几种解题思路及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平面几何 证明题 思路 方法
平面几何难学,是很多初中生在学习中的共识,这里面包含了很多主观和客观因素,而学习不得法,没有适当的解题思路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波利亚曾说过,“解题的成功要靠正确思路的选择,要靠从可以接近它的方向去攻击堡垒。为了辨别哪一条思路正确,哪一个方向可接近它,就要试探各种方向和思路。”由此可见,掌握证明题的一般思路、探索证题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总结证题的基本规律是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关键。常见的证题思路有直接式思路和间接式思路。
一、直接式思路
证题时,首先应仔细审查题意,细心观察题目,分清条件和结论,并尽量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一些解题信息,以在缜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定义、公式、定理进行一系列正面的逻辑推理,最后得出命题的证明,这种证题的思路被称为直接式思路。由于思维方式的逆顺,在证题时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分析法”和“综合法”。
1.分析法。分析法是从命题的结论入手,先承认它是正确的,执果索因,寻求结论正确的条件,这样一步一步逆而推之,直到与题设会合,于是就得出了由题设通往结论的思维过程。在由结论向已知条件的寻求追溯过程中,则由于题设条件的不同,或已知条件之间关系的隐含程度不同等,寻求追溯的形式会有一定差异,因而常把分析法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选择型分析法。选择型分析法解题,首先要从题目要求解的结论A出发,逐步把问题转化为分析要得出结论A需要哪些充分条件。假设有条件B,就有结论A,那么B就成为选择找到的使A成立的充分条件,然后再分析在什么条件下能选择得到B„„最终追溯到命题中的某一题设条件。
(2)可逆型分析法。如果再从结论向已知条件追溯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推求的充分必要条件,那么这种分析法又叫可逆型分析法,因而,可逆型分析法是选择型分析法的特殊情形。用可逆型分析法证明的命题用选择型分析法一定能证明,反之用选择型分析法证明的命题,用可逆型分析不一定能证明。
(3)构造型分析法。如果在从结论向已知条件追溯的过程中,在寻找新的充分条件的转化“三岔口”处,需采取相应的构造型措施:如构造一些条件,作某些辅助图等,进行探讨、推导,才能追溯到原命题的已知条件的分析法叫做构造型分析法。
(4)设想型分析法。在向已知条件追溯的过程中,借助于有根据的设想、假定,形成“言之成理”的新构思,再进行“持之有据”的验证,逐步地找出正确途径的分析法称为设想型分析法。
2.综合法。综合法则是由命题的题设条件入手,由因导果,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逐步靠近目标,最终获得结论。再从已知条件着手,根据已知的定义、公式、定理,逐步推导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思考角度不同,立足点不同,综合法常分为四种类型:
(1)分析型综合法。我们把分析法解题的叙述倒过来,稍加整理而得到的解法称为分析型综合法。
(2)奠基型综合法。当由已知条件着手较难,或没有熟悉的模式可供归纳推导,就可转而寻找简单的模式,然后再将一般情形化归到这个简单的模式中来,这样的综合法称为奠基型综合法。
(3)媒介型综合法。当问题给出的已知条件较少,且看不出与所求结论的直接联系时,或条件关系松散且难以利用时,就要去有意识地寻找、选择并应用媒介实现过渡,这样的综合法就称之为媒介型综合法。
(4)解析型综合法。解题时,运用解析法的思想制定解题的大体计划和方向,然后并不真用解析法来实现这个计划,而用综合法来实现,这种综合法被称为解析型综合法。
在具体证题时,这两种方法可单独运用,也可配合运用,在分析中有综合,在综合中有分析,以进行交叉使用。
二、间接式思路
有些命题往往不易甚至不能直接证明,这时,不妨证明它的等效命题,以间接地达到目标,这种证题思路就称为间接式思路。我们常运用的反证法、同一法证题就是两种典型的用间接式思路证题的方法。
1.反证法。具体地说,在证明一个命题时,如正面不易入手,就要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入手,先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如果由此假设进行严格推理,推导出的结果与已知条件、公式、定理、定义、假设等的其中一个相矛盾,或者推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就证明了“结论反面成立”的假设是错误的,从而得出结论的正面成立,这种证题方法就叫做反证法。当结论的反面只有一个时,否定了这一个便完成证明,这种较单纯的反证法又叫做归谬法;而当结论的反面有若干个时,就必须驳倒其中的每一个,这种较繁琐的反证法又称为穷举法。
反证法证题通常有如下三个步骤:
(1)反设。作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通常称这种假设为反证假设。
(2)归谬。利用反证假设和已知条件,进行符合逻辑的推理,推出与某个已知条件、公理、定义等相矛盾的结果。根据矛盾律,在推理和论证的过程中,在同时间、同关系下,不能对同一对象作出两个相反的论断,可知反证假设不成立。
(3)得出结论。根据排除率,即在同一论证过程中,命题C与命题非C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可知原结论成立。
2.同一法。欲证某图形具有某种性质而又比较繁杂或不易直接证明时,有时可以作出具有所示性质的图形,然后证明所作的图形与所给的某图形就是同一个,由此把它们等同起来,这种证法叫做同一法。
例如,同一法证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如下:作出符合命题结论的图形;证明所作图形符合已知条件;根据唯一性,确定所作的图形与已知图形吻合;断定命题的真实性。
同一法和反证法都是间接式思路的方法。其中,同一法的局限性较大,通常只适合于符合同一原理的命题;反证法的适用范围则广泛一些,能够用反证法证明的命题,不一定能用同一法论证,但对于能够用同一法证明的命题,一般都能用反证法加以证明。
在证题过程中,不论是直接思路还是间接思路,都要进行一系列正确的推理,需要解题者对扑朔迷离的表象进行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地分析、加工和改造,并从不同方向探索,以在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思路,从而及时纠正尝试中的错误,最后获得命题的证明。
2.审计思路的简述 篇二
固定资产审计, 可从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两方面进行审计。
从价值形态方面审计:主要是审查固定资产的计价、分类及其增减变化的价值反映是否真实、准确、合理和合法。
从实物形态方面审计:主要是审查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 责任是否落实, 固定资产实物是否完整无损, 其维护、保养、使用情况是否良好, 能否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物质条件, 其实际拥有量与财务账上所登载的价值量是否一致。现分述如下:
1固定财产实物形态审计
1.1核查固定资产账表和账卡的一致性
其方法是先对资金平衡表进行复核, 若固定资产原值减去折旧等于固定投入资金, 则可进一步将资金平衡表与固定资产账户及固定资产明细账记载的余额相核对, 如果资金平衡表与其总分类账户上的余额完全一致, 固定资产总分账账户余额与其明细账余额的合计数相同, 则表明账账、账表己一致。用抽样核对法, 以卡对账, 或以账查卡的方法, 来判断财务变动处理与设备部门的实物管理工作是否一致, 增减变化的反映是否及时正确, 如不一致, 应责令该单位的财务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查明原因。
1.2清点固定资产实物, 审查账实是否相等
要查明账实是否一致, 先要明确时间界限, 即在某一特定的时间上, 企业固定资产的实物量与账面总有量是否相符。清点时, 必须有一个由会计部门, 财产保管与使用部门共同组成的固定资产实物清点小组, 负责选择清点时间, 决定清查重点, 以及时清点的必备用品, 如清点记录、清点标志、盘赢盘亏报表等的准备, 对比较贵重且流动性较大的固定资产, 如仪器、电信器具、交通工具等, 对出现账卡不符, 经过凭证检查, 仍无法查明的固定资产或长期不使用的固定资产, 以及未使用, 未封存, 也不需用之类固定资产均需进行重点清点。
对亏盘的固定资产, 不能简单地按存数调整账目, 而要查明原因, 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后, 方许做账调整。
固定资产价值的审计可以从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净值, 以及固定资产重置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审计和分析, 除此, 还要对固定资产价值量划分界限是否正确、固定资产折旧和大修理基金提取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审计。
由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多种体制并存和协作的情况, 国有资产中的固定资产有可能向不同方面进行分流。因此, 对分流出去的固定资产必须重新进行资产评估, 以便正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量, 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促使其有效使用和合理流动。
由于当前科技发展很快, 所以采用更新重置成本评估资产价值比较好, 也比较合理。
实体性贬值是指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损耗造成的贬值, 功能性贬值是指由于技术相对落后所造成的贬值。
经济性贬值是指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贬值。
重置成本法是当前应用范围广泛的一种评估方法。它即可用于单项资产评估, 又可用于企业整体评估。但对企业整体参加合营合作和合资企业则必须采用收益现值法。
收益现值法是分析评估对象在整个使用寿命期每年或每月的预期收益。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现, 累加得出评估基准期的现值, 以此估算资产价值的方法。
在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审计中, 除了上述从实物和价值形态上进行审计外, 还要发挥审计的保护性和建设性作用。
保护性作用是指审计工作在执行批判性的职能活动中, 对医院的经营活动起着保证、维护和保护的作用。具体内容是:
(1) 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种经济法规的贯彻执行;
(2) 维护财经法纪的执行;
(3) 保护国家财产包括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审计工作也需要发挥其建设性作用。这一作用是指审计工作在执行指导性职能活动中, 同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一起发挥其完善、促进和提高的作用, 具体内容是:
(1) 健全会计制度, 完善会计控制制度加强防范错弊的措施, 促进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2) 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3) 加强经济核算, 健全经济责任制, 促进经济效益水平的不断提高;
(4) 严肃财经纪律, 促进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 积极开展医院内部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审计工作, 充分发挥审计功能和审计的保护性及建设性作用, 就会加强医院管理、维护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服务。
摘要:在医院的资产中, 仪器和设备占有很大比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医用仪器和设备的检测功能不断提高, 购置成本越来越高。因此, 加强对仪器、设备这类资产的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开展固定资产审计工作对于促进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和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所以, 进一步强化审计职能, 就成为当前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仅就固定资产审计的内容及其作用作如下探讨。
3.审计思路的简述 篇三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中职教育 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化设备逐渐发展成为集光、电、机、气、声、像、磁、热等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机电一体化产品几乎贯穿到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当前,机电一体化产品已经进入发展成熟期,高速率、高精确度的智能系统越来越成为机械制造业的主流。随着我国后经济危机时代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潮的来临,企业产品、设备正在经历一个更新换代的频繁时期,因此对高技能的机电一体化人才和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需求越来越大。中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为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岗位培养人才,但是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培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与社会、市场的需要还有不小的距离,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当前中职机电一体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重理论轻实践。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重点放在追求知识和理论的体系的完整上,这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设计产品是有利的。但是,也存在严重不足,学生毕业后大多被分配在生产一线,所从事的工作是操作设备、设定工艺、查找并排除故障,而不是研究、开发、设计等,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很多用不上,而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实践能力又不具备。其次,教学内容落后。由于机电一体化是多种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相关技术的发展都在推动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因此,其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这就必然导致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与其发展不相适应。例如,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单片机课程的教學内容是仍以MCS-51单片机为主,而实际生产中新的单片机层出不穷,种类繁多。
2.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比例较低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和课堂说教,轻视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重点放在追求知识和理论的体系的完整上,这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设计产品是有利的。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严重不足之处,学生毕业后大多被分配在生产一线,所从事的工作是操作设备、设定工艺、查找并排除故障,而不是研究、开发、设计等,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很多用不上,而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实践能力又不具备。
3.教材建设落后
教材建设仍是当前中职教育的薄弱环节并严重影响了中职教学质量。现在机电一体化的一些教材过于偏重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实用性、部分教材内容陈旧、严重落后于现实,各科教材之间存在衔接性差、内容重复或内容脱节等现象。这些问题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了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
4.教学、实习设施不够先进
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实习设备缺乏且严重落后。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中职学校配备有为数不多的数控车床、铣床、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型机,很多学校的学生一学期只有三四次操作设备的机会,并且这些设备又比较落后,学生难以学到真正有用的技能。
5.优秀教师队伍缺乏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和第一保证,但是当前的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教师队伍并不能达到教学的需要。一些老教师知识结构陈旧且更新缓慢,还有一些年轻教师也是刚从学校毕业,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都不能很好的教授学生以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推进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1.中职课程需突出工学结合,强调实践性、职业化、一体化;课程设置要抓基础和抓应用,淡化中间。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与企业有关人员共同论证,进行课程设置。
2.中职学校应推动教学模式改革。职业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学生互动讨论方法等,还可以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技术演示,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还应增加实习教学的比重,增加教学的实践性,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加直观的知识。
3.教材编写结构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开发切合实际需要的教材。新的机电一体化教材应加强设备操作、调试维修等技能的比重,并根据专业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知识内容;同时,中职学校在选择教学教材时应考虑各科教材之间配合性,保证既不重复又能全面覆盖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还应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对知识结构联系紧密的课程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化处理。
4.增加对教学、实习设施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政府应增大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应鼓励学校与企业加强联合,协调发展。应大力推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弥补设备落后和不足,实习设施、设备是实习教学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要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必须切实建设好校内外实习基地。引导中职学校与相关企业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实用人才。同时,学校在与企业的交往过程中,还可以了解现代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并征求企业对学校办学的建议,以便对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革与调整。
5.加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增大“双师型”师资比例。培养和引进一些既精通机械设计,又能充分使用计算机的专门人才。鼓励在职教师进修或到相关企业锻炼,促进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积极引进一些在生产第一线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中青年高级技术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使他们成为名符其实的“双师型”教师。还可以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
总之,为提高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教学质量,广大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既保证学生的基本素养和知识结构,又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社会实践能力,不断为社会提供适合时代需要的高技术机电一体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增菊.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7(5):93-95
[2]杨国山.浅析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发[J].实习实训,2005(9)
4.审计思路的简述 篇四
咬定青山不放松——D市供销社与民营企业联手骗贷案审计纪实
【时间:2010年01
月08日】
【来源:审计署沈阳办】
【字号:大 中
小】
2007年7月的D市,骄阳似火。
审计署某特派办派出的审计组,对A政策性银行D市分行的审计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当中。
精心准备,未雨绸缪
对A行的审计,是在政策性银行面临转制和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时期,国务院领导交办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时期加强金融审计工作,有效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的一次难得机遇。为圆满完成任务,审计组在审前组织参审人员认真学习《A行2006年度审计工作方案》、《A行审前调查工作要求》、《A行经营管理特点》以及《A行汇报交流材料》等,收集了国家关于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调阅A行内部有关制度规定,深入了解贷款业务的操作流程。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的“龙头”。为提高针对性和指导性,审计组抽调业务骨干展开深入细致的审前调查。通过采取与有关人员谈话、调阅外部检查和内部稽核报告等方式,对D市分行经营管理体制、经营特点以及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了解和分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并提出了以真实性为基础,以检查操作风险和内部控制制度为切入点,以核实信贷资产质量为主线,以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为突破口,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促进管理,努力做到监督与服务并重的审计思路。
分析数据,确定重点
正式审计伊始,审计组就以信贷资产为突破口,结合D市分行的电子数据,对该行的全部信贷资产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结果发现该行仅在2006年就新增本外币贷款37.73亿元,接近当年全部贷款余额217.05亿元的五分之一,贷款的类型主要是“两基一支”贷款以及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资源环保等涉及社会“瓶颈”领域的贷款。2006年末,D市分行信贷资产质量五类清分结果,不良贷款余额合计为9.96亿元,不良贷款率只有4.59%。
在此基础上,审计组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D市分行的“两基一支”贷款普遍存在金额大、期限长、借款人为政府成立的融资平台等特点,如果在审计之初即对该类贷款投入过多力量,恐怕短期内难见成效。针对这种情况,审计组内部经过充分讨论,及时调整思路和战略,把2006年新发生、借款人为民营企业及与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相关的新农村建设、资源环保、安居工程等社会“瓶颈”领域的贷款确定为第一阶段的重点审计内容。
锁定目标,细查深究
明确了方向,还需突出重点。经过逐层筛选,审计组最终锁定SD公司的“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建设”贷款项目,把它作为重点攻克对象,力求尽快取得突破。分析结果显示,该贷款项目具有如下特点:项目内容为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建设项目,属于目前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的范畴;借款人SD公司为股份制的民营企业;担保单位D市供销社是市政府的职能部门;贷款金额为1亿元;贷款合同签订时间为2006年12月25日,临近年末,不排除D市分行存在为完成总行下达的考核指标,突击放贷的嫌疑。于是,审计人员凭借多年的审计经验,开门见山,直接从贷款档案入手,在验证贷款投向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时,该项目评审报告的评审结论首先进入了审计人员的视线:“该项目总投资25 896万元,其中资本金15 896万元已基本落实,具体详见附件”。审计人员顺着这个线索,随后对SD公司提供给D市分行的有关票证展开审验,发现附件由24张银行电汇凭证、发票和收款收据等复印件构成,合计金额11 322万元。SD公司为什么要向D市分行提供这些票证的复印件呢?带着这个疑问,审计人员继续翻阅贷款档案以探其究竟,最终在该行的贷审会纪要上找到了答案。原来,会议纪要上已明确注明该笔贷款必须严格把握项目的资本金落实情况,把项目资本金与该行贷款同比例到位作为发放该笔贷款的必要条件。于是,审计人员又回过头来仔细察看这些复印件,以辨其真伪。一些蛛丝马迹没能逃过审计人员锐利的眼睛:一是收款收据的书写与付款支票的签发为同一人所为;二是电汇支出凭证上盖的不是银行专用表示结算的三角章,而是只表示收到该笔业务的方形“收妥抵用”章;三是不同收款单位所付收据或发票却在同一号段,并且存在重号、跳号现象;四是所附支票根表明的支出金额在当期的银行对账单上没有体现。审计人员带着这些疑点,经过与SD公司总经理刘某的几番较量,并向他申明,审计组将带着这些票证复印件到相关单位核实,而且可能要向有关部门移交。迫于强大的压力,刘某最后不得不承认,是SD公司为了达到D市分行的放款条件,掩盖项目本金尚未到位的事实,通过私刻其他企业公章、将其他企业公章复印拼接到空白收款收据上再复印等手段伪造了20张、合计金额达 10 954万元的票证复印件。至此,一起诈骗银行贷款的大案初露端倪。
顺藤摸瓜,穷追不舍
发现上述问题后,审计人员紧紧抓住贷款档案这根藤,穷追不舍,在贷款档案中又先后发现:SD公司以偏概全,凭借单一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替代总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借此蒙混过关。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建设项目由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及仓储基地、金属加工基地和再生塑料加工基地3个项目联合组成,每一个项目都是相对独立的,分别位于3个相距几十公里的不同地方进行项目建设。细心的审计人员发现,其中仅有再生塑料加工基地项目在向D市分行申请贷款时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其他两个项目并没有取得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另外,SD公司在申请贷款时提供给D市分行的材料反映,借款人已上缴了项目建设用地的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证正在办理之中。但贷款档案中仅有3份收购工业用地使用权的协议,并无其他能够证明交纳土地出让金和办理土地使用证的相关资料。为拿到第一手证据,把这个案件办成铁案,审计人员又长途奔波,亲自到距审计驻地100多公里的3个项目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延伸调查,最终核实了3个建设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均未上缴,且并未办理土地使用证。
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既然SD公司能通过伪造票证人为虚增项目资本金、用单一项目环评报告替代总的项目环评报告借以蒙混过关,那么它的借款主体资格会不会也存在问题呢?因为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中了解到,这笔贷款的背景是2005年中华全国供销总社与A行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A行要在5年内提供300亿元政策性贷款,用来支持供销合作社的建设项目。想到这些,审计组决定趁热打铁,兵分两路,同时到工商局和供销社展开延伸调查。结果不出所料,从工商局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2006年9月,SD公司通过变更工商登记将法人代表刘某原出资额2100万元中的1050万元转让给供销社,使其成为SD公司名义上的最大股东,从而取得了A行用于支持供销总社项目贷款的资格。2007年2月,SD公司在D市分行取得的1亿元贷款全部到位后,又将刘某前述转让出去的股本全额收回,重新变回民营企业。从供销社了解到的情况也验证了上述事实,供销社根本未向SD公司注资,只是通过一纸协议形式控股,目的就是以母公司的名义替民营企业向发展改革委申报项目立项、向供销总社推荐申请A行政策性贷款。
查清上述事实后,审计人员没有就此止步,又马不停蹄,冒着高温酷暑,重新抖擞精神,先后延伸调查了SD公司的多家关联企业、多家商业银行,并到当地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税务局等部门调查取证,掌握了SD公司、D市供销社为掩盖真实的经营状况,虚增偿债能力,向D市分行提供了虚假的会计报表等事实。从上述两家单位会计报表反映的资产及经营状况来看,偿债能力都比较低,D市分行的1亿元政策性贷款存在损失风险。
伴着延伸审计调查的不断深入,审计人员的收获也不断增多。审计人员在随后的审计调查中又发现D市供销社从2005年末开始将1.55万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提供给SD公司的子公司使用至今,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拨云见日,水落石出
经过近20天的内查外调,审计人员理清了所有的线索,最终查明:上述1亿元贷款并没有被用在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项目建设上,而是在SD公司多个关联企业之间转移,并被D市供销社挪用5313万元,其中900万、2100万元分别被该社及其下属单位D市物资回收总公司用于共同注册成立SD置业有限公司,并且上述出资均未在两家出资单位的账内反映,置业公司将上述两单位投资中的2763万元支付“百安居”建材超市项目建设土地出让金,237万元用于开办费等项支出,其余2313万元被用于支付建材超市项目所欠工程款等。与此同时,从银行打出的对账单反映,D市分行贷款到账后,SD公司及其子公司SD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共从建行D市新柳支行提取现金3745万元。至此,一起由D市供销社和民营企业精心合演的一起骗贷大案终于浮出水面。
后记
反映上述问题的审计信息上报后,多位领导作出重要批示。
A行党委根据领导批示精神,将审计反映的问题做了进一步核实后,对D市分行7名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5.海关审计思路笔记 篇五
(2009-11-19 11:34:53)转载▼ 标签: 分类: 学习路上
海关业务
财经
2008年底深圳海关开始探索利用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海关验证稽查的试验,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试验,比如大连。这种试验一方面可以减少海关政府机关的工作量,还可以把工作做的更细更专业,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国内中介机构的力量,无疑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创举。
海关专门针对此类业务发了几个文件,包括《验证稽查借助中介机构审计力量工作指引》、《企业验证稽查测试指引》,也公布了一批会计师事务所名单。但是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此类业务仍然困难重重。
1、关务知识匮乏;开展此类业务,必须对整个进出口流程、进出口过程中涉及的单据、各种专业名词(如BOM表、EDI系统)、海关的监管手段、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要熟悉。一般情况下,一个CPA的知识结构还没有涉及到此模块,所以在开展业务前必须恶补,不然你连审计计划都制定不出来。
2、工作量大;海关要求稽查的目的一般有两种:一是为了进行分类管理,比如说企业要申请双A企业,就要委托事务所进行专项审计;二是进行常规核查,对已经适用A(或者AA)类管理的企业的进出口业务进行定期核查。上述的企业进出口规模一般都比较大,为了规避风险,必须扩大抽样的样本容量,但是企业和海关一般都催的比较紧。
3、缺少理论指导;一般的审计和尽职调查项目都适用传统的审计理论,比如说会计恒等式、穿行测试、符合性测试、分析性符合等。
所以这类业务都处于摸索中,本人参加过3次的海关专项审计,以下以最近一次为例说明此类业务的思路。
海关稽查分为“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内控机制”、“贸易安全”、“物流管理”、“进出口业务资金和财务管理”等五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不会被要求全部都做,只会是其中的几部分,这就看企业、海关和事务所三方沟通了。
一般来说企业基本情况、内控、进出口业务资金和财务管理是事务所需做的,这也是事务所擅长的。而事务所的重点又在内部控制、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和保税减免税设备等方面。针对内部控制,首先是内控调查,方式包括询问、填写问卷等;另外,必要的穿行测试和样本容量要得到保证,不然很难发表意见。
然后是针对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和保税减免税设备等方面进行的BOM测试、存货现场核查、固定资产现场核查,以下是各个环节的工作小结,从中可以看出工作的思路:
BOM测试小结
一、测试时间:2009-10-16
二、测试人员:
企业车间负责人:XX(财务部)
会计师事务所人员:XXX、XXX、XXX
三、测试目的:
将海关备案用BOM表与生产用BOM进行核对,以及生产用BOM表与实物进行核对,检查是否存在差异,关注是否存在多核销的情况。
四、测试过程:
1、检查企业XX系统,企业在海关备案BOM表时是调用生产用BOM表的数据。
2、获取近两个月生产用BOM表清单;
3、抽样;近两个月在产的产品BOM表总数57种,抽取了12个样本,其中有效样本8个,其它4个样本在抽样时已经不生产了。样本见附件:
4、现场测试;
①对实物进行拍照,对结构复杂的产品,我们对其正面、反面及侧面均有拍照。照片见附件。②像二极管、接口、集成器等能盘点的料件,我们请生产车间负责人进行指认和清点,清点过程中没有发现与生产用BOM表存在差异的情况。
③对于像胶水、锡焊等不能清点和称量的料件,我们利用车间专业设备,例如显微镜等进行核查,并与生产线上设备(例如焊接设备)显示的单耗进行核对,发现与生产用BOM表存在差异极小。
五、测试结论: 经抽样测试,我们发现,海关备案用BOM表与生产用BOM数据信息一致,生产用BOM与实物核对一致,不存在多核销的情况。
撰写人:XXX 2009-10-18
存货核查小结
一、核查时间:2009-10-14
二、核查人员: 企业人员:XX仓库管理员 会计师事务所人员:XX、XX、XXX
三、核查场地:XX仓库、XX、XX、XX仓库
四、核查目的:检查仓库的资产保管情况
五、核查方法:观察、检查、询问
六、核查过程:
1、XX仓库
此仓库为主仓库之一,设置了保税料件区位、非保税料件区位和不良品、报废区位。仓库面积较大,为租赁。仓库内,保税料件和非保税料件按卡位区分;仓库内物料摆放整齐,安全措施齐全。
2、XXX仓库
此仓库为中转仓库之一,用于临时打包和存放即将发货的产成品、分配原材料到生产车间。仓库面积较小。
3、XX仓库
此仓库为中转仓库之一,仓库面积较大,专门用于装配料件,然后分配到生产车间。仓库内物料摆放整齐,安全措施齐全。
4、XX仓库 此仓库为中转仓库之一,仓库面积较大,专门用于临时存放有质量缺陷的、返修的产成品。仓库内物料摆放整齐,安全措施齐全。
七、核查结论:
经审计,我们发现,公司仓库管理规范,安全措施齐全,保税料件和非保税料件分开保管和核算。
撰写人:XX 2009-10-19
固定资产核查小结
一、核查时间:2009-10-14下午
二、核查人员: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员:XX 会计师事务所人员:XX、XX、XXX
三、核查目的:检查企业减免税设备的使用、保管、处置情况
四、核查范围:截止2008年12月31日进口的减免税设备及监管期内处置的设备。
五、核查方法:观察、检查、询问
六、核查过程:
1、获取固定资产清单:从财务部获取2008进口减免税设备清单。
2、抽样;
抽样方法:所有金额100万以上的设备以及C4131、C4433等不同成本中心均抽取样本 样本容量:10件
3、现场查看
通过现场查看,可以发现固定资产管理状态良好,摆放整齐,并有日常的清理维护;每台设备都贴有蓝色标签,标签记录了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投入使用日期、条形码等信息;处于海关监管期的设备另外都贴有红色标签,标签上记录了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投入使用日期、原产国、“海关监管”字样等信息。
七、合法性的核查
1、对于不作价设备,我们进行了抽样检查,获取了对应的进口协议书和报关单。经核对,样本设备的协议书和报关单记录的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均与实物一致。样本
2、对于作价设备,我们进行了抽样检查,获取了对应的项目确认书、公司内部审批文件、报关单、海关征免税证明文件。经核对,样本均有相关的项目确认书、公司内部审批文件、报关单、海关征免税证明文件.3、设备转移、处置的检查
经询问、检查母公司与其分支机构的账面情况,没有发现设备非法转移和处置的情况。
6.银行贷款内控审计问题思路 篇六
一、发现可能存在的虚构交易、借名贷款或贷款回流的问题审计思路 检查经过:
(一)审计组在现场函证时,注意到三家公司的对账均由同一人前来,经询问,信贷员解释此人为三家公司的出纳;
(二)审计组随即借调了三家公司的信贷档案,发现三个借款人的财务负责人均为同一人,而该财务负责人与一家房产企业渊源较深,审计组同时查询贷款数据库,确定该财务负责人与房产企业及相关方在银行是否有贷款,并借调了有贷款的借款人的信贷档案;
(三)审计组在查阅信贷档案并做记录取证的基础上,进而检查以上相关贷款的资金实际走向,结合信贷档案和网上搜索的信息判断资金走向的实际情况,进而形成可能存在虚构交易、借名贷款或贷款回流的情况的结论。
二、发现可能涉及民间借贷的问题审计思路
检查经过:
(一)做好信贷档案信息记录、贷款资金走向记录以及网络搜索信息等基础工作;
(二)分析以上相关基本信息;
(三)发现有异常借款人或相关方时,获取其在银行的所有开户信息;
(四)选择资金进出活跃、交易量大的账户全面排查其中大额资金的进出情况,并做相应记录;
(五)进一步根据大额资金进出情况的检查,借调相关信贷档案、检查贷款资金走向以及查询还贷付息,有必要时执行“
(四)”所述程序,并作相关记录;
(六)综合以上检查记录,综合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涉及民间借贷、借名贷款的情况。
三、发现借名贷款的问题审计思路
检查经过:
(一)做好信贷档案信息记录、贷款资金走向记录以及网络搜索信息等基础工作,重点记录抵押物所有权人信息、资金走向等信息;
(二)分析以上相关基本信息;
(三)综合以上检查记录,综合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借名贷款的情况。
四、虚假按揭贷款审计思路
(一)从贷款明细表中分析统计同一天、同一信贷员发放的按揭贷款情况;
(二)抽查以上按揭贷款档案;
(三)对于按揭房产属于同一小区的按揭贷款,重点检查其首付款及期后还息情况,如存在首付款由按揭房产由房地产开发公司支付或期后还息来源于同一人或房地产公司,则可能为虚假按揭贷款。
五、利用信用卡套现问题审计思路
(一)取得信用卡业务台账;
(二)分析统计信用卡联系手机号码、寄卡地址相同的情况;
7.浅谈审计工作的新思路 篇七
关键词:电算化审计,审计线索,人才培养
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是在会计基础, 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 因此, 传统的手工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很不适应, 迫切要求现有的审计工作进行相应的改变、补充和完善。目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电算化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笔者就如何做好审计工作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 存储介质的改变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在手工会计记账条件下, 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各种账簿和编制的会计报表都是以纸张的形式进行存储, 审计的线索即为纸质的账簿资料, 审计人员通过调阅这些纸面信息, 加上自己的经验判断, 来获取审计信息。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 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完成, 会计信息集中存贮在磁性介质上, 只留下肉眼看不见的线索。对于长期进行手工审计的人员来说, 过去那种习惯应用的审计方法, 已不能适应现有的审计工作的要求。
(二) 财务软件的高效性对审计方法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给会计工作带来高效率, 原来手工条件下对凭证的审核、记账、结账和编制报表工作需很多天才能完成, 而且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不是很高。实行电算化工作以后, 这些工作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全面完成, 工作效率之快, 准确性之高是原来不可想象的。在这种记账条件下, 一方面, 如果继续采用手工审计的方法, 由于其在操作技术上存在局限性, 效率不高, 越来越难以胜任国家提出的审计工作应准确、时效、全面的各项要求;另一方面, 由于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会计人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账簿进行大幅度调整, 而且可以不留痕迹, 所以, 如何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 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进行审计, 已成为审计人员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由于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 审计的对象不再是手工处理的会计资料, 而是变成了会计电算化系统, 一方面, 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是否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 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其次, 使用会计软件程序质量是否满足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可靠性, 软件程序是否具备纠错能力和容错能力。最后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说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对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进行测评、对会计电算化会计系统程序的审计、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数据进行的审计。
二、搞好电算化会计审计工作的新思路
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 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方面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各种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不论是对审计线索、审计内容还是审计方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问题, 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一) 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
在过去的手工会计条件下, 审计工作往往更多重视的是事后审计, 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广泛开展, 为了保证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的真实可靠性, 审计工作应从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
(二) 适应新形势, 实行审计工作电算化
从1979年会计电算化引入我国以来, 相继经历了缓慢发展、自发发展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 电算化会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方面, 已取得了较好成绩。由于对电算化审计的优越性认识不够, 起步较晚后, 使得电算化审计的研究相对落后, 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这一记账工作的新形势, 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我们应该借鉴推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经验, 重视对审计软件的开发研究, 大力发展审计软件市场, 组建一批既懂财会审计业务, 又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公司, 使电算化审计软件广泛地应用到审计工作中, 不断吸取电算化审计的工作经验, 逐步改进和完善审计工作, 促进我国审计工作电算化的迅速发展。
(三) 结合会计电算化高效率的特点, 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
实现电算化以后, 会计工作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及时性, 电子计算机以极高的速度处理会计数据, 手工方式几个人几天的核算工作, 采用电子计算机用很短时间就可以完成, 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及时性。也正是由于电算化会计这一高效性, 给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了挑战。由于利用会计软件更正账簿数据可以做到不留痕迹, 会计人员可在审计前对会计数据做随意更改, 所以审计部门应调整常规下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在审计前, 可不用预先通知审计的时间、目的和内容,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 有效防止人为调账、账外账的现象发生。
(四)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培养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
在会计电算化工作广泛应用的今天, 对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审计工作能否满足现代信息时代的要求, 审计方式是否采用现代技术, 审计方法是否科学、合理, 其关键在于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笔者认为, 审计人才的培养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方式也是解决审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看到, 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的广泛应用, 虽然造成了对传统手工审计的冲击, 同时也促进了审计工作改革的进程。我们相信,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运用, 电算化审计条件也将在电算化会计发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会计工作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也会因电算化审计工作的开展得到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峰.浅谈如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J].中国审计信息与法, 2002, (6) .
8.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思路探讨 篇八
摘 要:医院内部审计是指医院内部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医院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医院管理目标的实现。探讨了医院内部审计的内容及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思路。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监督;评价;独立性
1 医院内部审计的内容
内部审计必须围绕医院的重心将经济效益审计作为新时期审计工作的重点。因此,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协助医院建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医院审计工作的重要职责。其主要工作:一是财务审计,即对医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金运用、内部报表进行全面审计,搞好财产物资、成本费用、债权债务、经营损益等项目审计。做好财务审计,是最原始、最基本的审计。搞好财务审计,可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确保医院资产完整,信息真实,收支合规。二是经济效益审计,即对医院重要事项的经济性、效益性进行审计和评价,以找出差距和潜力。通过效益审计,审核效益数据真伪和评价经济效益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措施。三是内控系统评价,是指对医院内控系统的健全性、适用性和功能性进行评价,针对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2 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措施
2.1 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医院内部审计作为医院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要通过各种宣传提高医院领导、职工、财务人员、具体从事内部审计的工作者对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不断拓宽医院内部审计的路子,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内部审计保驾护航和服务医院中心任务的作用。同时,医院内部审计是医院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因此内部审计应具有相应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体系,建立由医院院长直接领导下的独立的内审机构,从领导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消除来自各方面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干预和制约,以便于其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秉公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2.2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推进医院审计法制建设
法律法规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依据。为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必须全面落实《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医院的特点,制定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内部审计工作程序等相关的、可供操作的内部审计制度,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机制,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要制定内部审计职业准则和道德规范,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和权限,在审计部门内部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并依据工作业绩和工作标准,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执行量化考核,从制度上保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选用培养,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高质量的审计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现代审计制度的建立对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品德操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推动医院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2.4 创新审计手段,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在当前医院信息化网络日益普及完善的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的作业手段应尽快由手工控制向计算机系统控制转变,解决审计手段现代化的问题,积极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软件,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计算机审计监督制度,把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技术当作一种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要大力加强计算机技术在非现场审计中的作用,充分运用网络信息系统手段对日常业务进行即时监督,形成内部审计的日常监督和实时监控机制。
2.5 正确处理与各个方面的关系
9.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 篇九
【摘要】 审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在审计教学中增设审计模拟实验教学阶段和环节,既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又不失是高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新途径。文章通过分析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与现状,提出了一个既易于学习又便于操作的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构想。
【关键词】 审计; 实验教学;设想
审计教育事业的产品是审计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服从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从2004年震惊全国的“审计风暴”中,人们深刻认识到“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同时也看到了审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要,特别是审计——这类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潜力,审计已日趋成为各高校特别是财经院校的热门专业。但是,纵观当今我国各财经高校的审计教学,都普遍存在“难教、难懂、难学、难考”的问题,审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远不能适应审计工作的要求。如何加强高校审计专业人才教育,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审计专业人才是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2005年,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的问题写进了中央文件,从根本上肯定了实验教学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后,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表明国家对于实验教学问题已从一般号召阶段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和检验阶段。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和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审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中介组织从事会计、审计实务、理财工作和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为此,审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在审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如何将抽象的审计基本理论与实务操作通过仿真的实践性环节来实现理论到实务的过渡是关键环节。
笔者在2006年-2007年间对我院会计系4 000多在校生进行了审计教学效果的跟踪调查,调查中发现,有62%的学生认为审计课理论多而抽象,难于理解;48%的学生认为理解了,但不知如何运用,只有6.3%的学生认为审计课还算好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与此同时,在对当年应届会计、审计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60%学生的理想是考取注册会计师,其中又有70%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甚至忘记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知识的“返生”程度高达82%。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会觉得审计课 “难懂、难学、易忘”呢?剖析其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的审计教学方式普遍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中心,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最终导致课堂传输的信息量过少,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管不少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大量采用案例教学,短时间内确实也调动了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但随着考试的结束,留在记忆中的东西也越来越少;再者,由于案例分析的知识点较为分散,不能综合化与系统化,学生也只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审计学科中的简单应用,很难从总体上领会审计工作的精髓所在。
因此,在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这门“技巧性”相当强的学科中,技巧的培养,更需要对知识的应用、发挥和创新。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的培养,对高校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专业实验教学的模式设计
目前,随着国家对学科专业设置的改革,审计基本被纳入了“大会计”专业教育的范畴(除了南京审计学院),各院校的审计专业均从属于会计学科。因此,在“大会计”的观念下,各大高校普遍重视的是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开发,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都是在“大会计”架构下进行的,其模式基本有两种:一是审计实验课做一套会计模拟账;另一种是查一套会计账,出一份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这种就会计教审计的理念,最终又回到了“灌输”,只不过把教室换成了实验室。笔者经过长期的审计教学与实践探讨,认为审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模式可以这样设计:
(一)围绕《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审计》专业主干课程,开设“三个阶段”的实习
1.课程实习。属于初级阶段的实习,指在《会计学》、《审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安排期末一周进入实验室,模拟企业会计的账务处理过程,编制一套简单的财务报表,进而模拟审计人员编制一个业务循环的审计工作底稿,使学生身临其境,理解“什么是审计?审计是干什么的?”
2.学年实习。属于中级阶段的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学完《财务审计》课程后,进入实验室的实习时间为期末两周,要求学生完成销售与收款、购货与付款、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等交易循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出具一份审计报告,体会“审计是怎么干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由学校或专业教师安排,让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其专业兴趣。
3.毕业综合模拟实习。属于高级阶段的实习,也可称为专业实习,安排在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实习时间为四周。要求学生在实验室模拟审计活动的全过程,能够独立完成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终结阶段的工作,并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二)围绕审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开展“七个方面”的实验教学活动
1.演示教学。这是一种通过幻灯、电视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审计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3.实务界专家讲座。这是一种“现身教学”法,要求学校经常与实务界保持联系,聘请实务界高端的会计人才和审计专家来校讲课,以提高本专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校内模拟实习。这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以被审计单位——企业基本财务活动以及背景资料为基础,模拟审计人员进行相关的鉴证业务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内模拟实习的关键是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和考核。校内模拟实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校外专业实习。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参加审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实习基地可以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审计部门。校外实习一般属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税收、金融等诸方面的业务。通过校外实习,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校外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和培养。
6.社会调查。这是一种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机会或特定安排一定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7.撰写论文。包括中期论文(学年论文)撰写和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这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撰写论文实际上是一个对知识获取、信息选择的过程,即综合知识、综合技能运用和发挥的过程。
三、审计专业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
就一般院校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而言,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务操作(应用)型为主的审计专业人才为基本目标,在培养规格中突出“强实践、善实务、能创新”的要求,因此,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体系的设计,可以这样安排:(1)一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规定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时间(即期末一周的课程实习);(2)本专业主要专业方向与特色课中,每门课程必须安排至少一个综合性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实施案例教学法;(3)第四学期末,相关会计课程安排为期两周的会计专业实验;(4)第六学期末,安排为期二周的财务审计手工模拟实习;(5)第八学期,安排前四周的审计综合模拟实习;(6)后十二周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7)从第三学期开始,安排由专业课教师担任导师的“导师制”;(8)从第五学期开始安排实行校内校外的“双导师制”指导制度;(9)暑期社会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一)明确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为了优化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实际、熟悉实务、加强实践,审计专业学生必须在第八学期进行为期4周的综合模拟实习。
2.通过审计综合模拟实习,要求学生能够把在此前学过的本专业课程的知识串连起来,从感性上理解审计中若干交易循环的实务做法,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会如何利用审计专业知识去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二)采取的实习方式
模拟实习可以采取校内实习或者校外现场实习,或者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校内实习统一使用在账务处理方面内含一定问题的制造企业的财务资料及其相关信息等资料,由学生自行成立“审计小组”,以审计小组为单位,分别采用手工和电算化手段完成对企业的会计报表的审计,要求每组在各岗位的分工合作下共同完成年报审计工作。
现场实习将由学生到“双导师制”下的校外实习单位,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审计活动的实习。
(三)科学安排实习进程
实习时间共4周28天时间。
在校内实习,用3天时间成立审计小组,发放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指导教师做前期指导,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为期25天的模拟审计;最后2天由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审计模拟实践训练的体会和建议,撰写并提交实验报告。
校外现场实习由学生提前1个月与校外指导教师定好实习项目,一般选用实习单位具体的审计项目,可以是已经完成的审计项目,也可以是正在进行的审计项目,让学生凭自己的学识独立设计审计总体方案和具体方案,时间不得少于7天。
(四)成绩评定
综合模拟实习的成绩,根据实习学生所完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和电算化审计过程及结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实习报告的内容以及在实习期间的表现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共五个档次确定成绩。
审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像会计专业那样具有较稳定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其工作性质也更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所以审计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还存在不少困难和局限。但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是审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完善了审计学科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端会计与审计人才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认真研究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10.审计思路的简述 篇十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镇二级政府公益性和基础性项目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市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提高了城市的综合实力,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我们通过对一些政府投资的项目审计发现,在工程热火朝天的背后,部分政府投资项目由于决策、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项目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前期工作缺乏深度。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建设程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政府投资项目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有些项目已经竣工,前期建设手续却尚未完成,造成项目决策走了过场、流于形式,使投资概算对造价的控制失去意义。许多项目设计深度不足,造成工程造价失控。
二、项目组织管理薄弱。
工程建设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现在很多政府投资项目的项目管理班子,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项目决策、概预算审查和施工管理方面都缺乏足够的经验。如有些项目缺乏科学决策,随意变更设计内容,致使投资的项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建
设单位在工程项目组织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上被施工单位牵着鼻子走,对超计划投资部分未按规定程序重新进行报批,而是先斩后奏,造成既定事实,再要求增加投资;有些项目履行合同不严格,在工程施工中与施工单位签订与招投标文件、原合同存在严重背离的补充协议。
三、项目招投标不规范。
部分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以邀请招标或议标的方式来代替;有的擅自将招标范围限定于主体建筑工程,而依法应招标的一些配套附属工程则直接进行议标发包;部分标底编制比较粗糙,项目内容不完整,存在虚高、多算现象;有的招标时对一些关键数据不敲死,暂定价项目较多,留有活口;有些建设单位签订违背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的施工合同。
四、工程监理履行职责不到位。
多数建设项目在工程监理机构的确定上,并没有通过招标的方式。工程监理中,有的监理不负责任,默认施工单位随意变更工程;有的工程变更联系单签证不规范、签证内容不全,无法计量,甚至弄虚作假,违规签证,给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高估冒算提供了可趁之机;有的只对工程量进行签证,不提供计量依据,且未对价格进行确认;普遍存在签证不及时,没有现场签证,而是事后补签,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变更联系单的真
实性和有效性。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造成监理单位不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不了工程监理应有的作用。
五、竣工结算高估冒算现象严重。
部分施工企业受利益的驱动,抱有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故意抬高送审结算造价,存有“审漏就赚”、“审出就减”的想法,从而使工程造价不切实际。有的施工合同签订不规范,对合同中必须签订的条款如:材料价格、人工单价调整问题,故意不签、少签,给以后的市场价格定价留出了余地。基建审计中心八年多来对政府投资的个建设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结果表明:审核工程结算亿元,审定金额亿元,核减施工单位高估冒算金额达亿元,平均核减率达%。高估冒算主要表现有重复计算、变更调减部分不扣除、不按招标规定下浮,高套定额或建设单位高价签证等。
六、工程概算先天不足,超投资现象突出。
政府主管部门审定的投资额确定后,按常规,工程建设单位应该精心准备、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严格地监控,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可目前的情况是,很多项目实地勘测不细、设计深度不够,投资概算过于粗糙,在没有做好必要准备的情况下急于开工,造成边设计、边施工、边变更。由于对项目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工程建设单位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造成实际施工与计划脱节,人为的出现大量的计划外工程项目,结果导致项目投资失控。以年至年审结工程为例,个项目计划投资(合同额)万元,实际完工投资万元,造成超计划投资万元、占计划投资额的%。
今后的工作思路
自我市成立“基建审计中心”、全面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的基建审计工作以来,通过项目审计的监督和示范作用,促进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下阶段,我局次将紧紧围绕“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的方针,从加强管理、建章立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审计质量入手,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决算审计工作。
一、加大竣工决算审计力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要解决好上述政府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及投资控制办法进行改革,建立监督制衡机制。纪检、监察、计划、财政、审计、建设和工程项目的使用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运作过程的监督。
特别是对于工程项目超概算的问题,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建立变更签证会审制度,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签证,要按变更项目的投资额确定项目变更审批程序。对超过额度的签证须经甲方、监理、设计、审计四位一体共同确认方可纳入决算,以防止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通过变更签证来增加投资情况的发生;确需进行的设计修改、引起工程量变化需要增加投资的,应当按程序报批。我局将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力度,及时制止超计划、超规模的建设项目,不等“木已成舟”后再去查纠此类问题。
二、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市领导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总结开展基建审计工作以来的经验教训、虚心听取各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我市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通过立章建制,促使全体审计人员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审计工作、严守审计纪律、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客观。
三、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
要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工程项目审计需要不同专业的工程造价技术人员。要求技术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要熟悉相关专业的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等,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要搞好审计组智力资源的优化配臵,合理安排,充分发挥每个审计人员的特长。要重点选拔审计组长,建立主审制度。对于专业性较强、工作量较繁重、内部人员无法按期完成审计工作的项目,可采取委托信誉好、技术强的中介单位参与审计、最后由审计组把关的方式。
四、严把“六关”,提高工程决算审计的质量
11.审计思路的简述 篇十一
1.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公共财政体系框架下财政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
1.1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是提高审计效率的必然要求
我国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以来,财政审计工作重点从传统的查错防弊,到关注效益;从关注收入,到收支并重,侧重支出;从坚持审计监督,向更多关注审计的效益、管理和建设性;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内涵、拓展审计的视野。同时,自身在工作中也不断的创新各种方式,加强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如通过预算约束、严格项目预算编制执行等方式控制经费支出;采取专家经验交流、提高计算机信息化运用水平等方式,提高审计的手段和方法等。整合审计资源、创新机制、深化审计内容、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不仅是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提高审计效率的必然要求。
1.2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是财政审计组织方式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为根本目标,从国家财政管理全局出发,通过转变审计方式,整合审计资源,统一组织实施,建立统一高效的审计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大格局,对国家财政管理全方位、财政收支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这种组织方式是以整合审计资源为基础,以统一组织为特征,是财政审计组织方式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1.3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是适应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适应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审计的内容、重点也要进行调整,同时,发挥自身作用进一步促进财政职能的转变,力求做到审计覆盖面和审计内容完整、审计方式和结果规范。由此,要求财政审计将全部政府资金纳入到财政审计之中,包括一般财政收支、专项财政收支、全部债务收支、转移支付资金、基金收支、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非税资金收支等。同时着眼点放在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放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
2.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思路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要体现“大、全、高、细、深”五个字:大,是审计部署大安排;全,是审计资金全覆盖;高,是审计目标高定位;细,是审计跟踪细问底;深,是审计建议深层次。因此,财政审计大格局下应当构建以下五种运作机制:
2.1统筹安排的机制
统筹安排,就是审计部署“大”安排。要在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同一审计机关的各职能科室之间,对审计计划、审计力量、审计项目进行统一整合,统筹安排,达到审计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和审计成果的最优化。首先是审计项目和审计力量统筹安排和运用。如,下级审计机关在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行业审计、“上审下”、“交叉审”的统一安排下,配合上级审计机关审计,合理组织本级审计项目,调配审计力量,认真开展统一组织下的审计。同级审计机关应当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为龙头,其他科室的各项审计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延伸,构成一个大的、完整的财政审计体系。项目安排上,可采用多种审计类型相结合、“一拖N”等方式组织开展审计,避免重复进点,实现“统筹”效果。其次是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一项审计成果应当在各级审计机关和同级审计机关各部门之间相互应用。
2.2全面覆盖的机制
一是把税收收入、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等全部纳入审计视野,无论是进入国库的资金还是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都要全面审计,不留盲区,防止财政资金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二是把上级财政下拨的资金全部纳入审计范围。近些年来,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的数额越来越大,其资金量已占到基层财政收入总量的大部分,而且有部分资金基层财政没有纳入预算,因此搞好这部分资金的审计,特别是延伸审计意义非常重大。三是把全部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纳入审计范畴。国有资产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行和行使公共行为的物质基础。审计要把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行和保值增值作为重点。要考查部门和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是否规范,国有资产的处置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国有资产的收益是否纳入预算管理等。四是把政府性融资纳入审计范围。政府性融资平台取得的资金,都是以财政资金作为后盾而取得的,且数额巨大,能否用好这些资金,使它既安全运行,又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也是财政审计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和努力的方向。五是探索开展对取得财政性资金的非国有经济的审计。真正做到“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我们就跟进到哪里。”
2.3绩效考评的机制
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如何,要看它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公共需要。第一,预算安排是否公平合理。财政资金的最大特质就是它的公共性,是公共的,那就要公平使用,让它为全社会而服务。公平合理使用,应当成为我们进行财政资金审计时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财政审计要通过提出合理化建议,促使财政部门真正意义上实行零基预算,下大功夫实现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第二,资金使用是否安全可靠。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涉及到国家经济的安全。财政审计要密切关注整个经济运行安全状况,高度关注财政经济安全和风险。第三,资金使用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效益。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是财政资金使用的最高目标。财政资金运用的效益性,涉及到许多宏观的财政政策,也涉及到具体的项目安排。审计的重点是要防止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以及考核资金使用的效果。现阶段应当注重对农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扶贫救灾、环境保护等民生性资金以及政府性重大投资等项目立项的可行性、建成后的效益性等情况实施审计监督。
2.4全程跟进的机制
首先要将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及决算全过程纳入财政审计范围。认真关注每一个环节,并且要环环紧扣,严格考核预算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科学性,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刚性,预算调整的合法性。其次要实行联网跟踪审计。通过联网审计,及时掌握每一笔财政資金的具体走向和用途,增强时效性,提高审计跟踪的效率。第三,各职能科室相互配合,搞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延伸审计。财政审计以审计财政、税务部门为出发,沿着资金走向进行辐射,按照温总理所说的“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我们就跟进到哪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要以年初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为依据,全面考核部门收入和支出情况。通过延伸审计,可以有效地发现一些问题,如部门预算编制是否合理和完整、有无隐瞒截留收入、扩大支出、弄虚作假、资金转圈、贪污浪费、挤占挪用等。
2.5综合建议的机制
12.审计思路的简述 篇十二
我国国家审计组织体系的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反映审计组织体系本质属性的理论思维形式。内涵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认和划分实现审计职能的组织类别;二是各类审计组织之间的关系;三是各类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外延包括国家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个部分。国家审计的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结果进行独立的监督, 国家政府审计包括中央、地方以及行政单位预决算审计。社会审计的产生源于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 对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产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或者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综上所述, 审计组织体系的基本概念可以表述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审计制度所确定的各类组织有机结合的整体, 及其各组织之间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在1983年9月成立了审计署, 随后, 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了各级地方政府的审计机关。到目前为止, 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审计组织体系, 建立起了以审计法为核心的审计监督法律规范体系, 审计工作逐渐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并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到目前, 已经审计了大约231万个单位, 查出了6771亿的违规资金, 上缴财政约1299亿元, 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70亿元, 罚款近30亿元。
当然,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国家审计组织体系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审计组织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审计规范、准则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能够及时提供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否则, 国家审计职能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二、目前我国国家审计组织体系出现的问题
我国审计组织体系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国家审计组织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主要有国家审计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对审计机关人员的考核标准不健全, 审计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以及审计人数等都相对不合理或者分配不均衡, 审计组织的各个组成部分相对独立, 没有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二) 内部审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不明确, 个别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获得更多的利润, 在审计部门工作前制作虚假信息, 假账等。内部审计的外向性则掩盖了审计内向性的本质;其次, 法制建设相对不完善、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使得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出现矛盾的情况, 例如目前有两部关于审计工作的法律, 一是《审计法》, 二是《注册会计师法》, 关于内部审计的法规只有审计署颁发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并不是法律, 这样就导致出现了各种审计之间地位上的差异, 使得审计人员不知道该服从哪个法规。再次, 企业领导将内部审计工作看作是企业的一部分但不是管理部分, 真正的一些决策还是由领导直接制定。最后, 内部审计有时过度强调监督功能, 而未体现其职能部分。
(三) 社会审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社会审计的管理机构不统一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在业务方位上存在交叉重叠, 但却分别由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管理, 两者之间难免产生矛盾。
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 如审计范围、人员知识结构等都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
三、健全我国国家审计组织体系的发展思路
针对前面提到的审计组织体系的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对症下药, 逐个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完善或者修改。主要的健全措施有:
(一) 改革政府审计体系, 健全国家审计职能
审计制度一直存在, 却始终无法杜绝腐败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在于政府审计工作的不健全, 要彻底解决贪污腐败问题, 必须从源头上铲除问题的根源。这就需要首先对赋予人民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 建立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以及罢免等制度, 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 广开言路, 对人民群众的各种上访一律绿灯放行, 增强监管职能, 将腐败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另外要更加重视预防和审计制度建设。
改革现有的政府审计机关的附属关系, 在人员任免上可适当提高审计长的任期, 便于对一些较大的政策改动的把握, 确保审计长独立性的发扬;另外, 审计署的经费需要每年由审计委员会进行核定, 确保审计机关在经济上的独立性, 使内部员工能够积极地工作, 发挥主观能动性。政府审计部门如果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部门, 则在未来的审计工作中, 可以不受到其他政府部门的制约, 独立地发挥审计职能,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充分发挥其对各级部门的审计和监督职能。
(二) 企业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的职能改革, 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转变
企业内部审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 是企业内部管理职能的分化。企业建立内部审计体系, 并非仅仅用来进行监督企业的财务, 更多的是应该将审计职能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将来调整的方向, 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决策部门之一,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进行有利的评价, 提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企业可以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 由审计委员会组织领导内部审计工作,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这种组织模式, 使内部审计机构不再服从于某个具体的领导者, 分别在审计业务和行政内容方面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承担评价、服务的职能。通过企业内部的审计功能, 最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 扩大社会审计组织力量, 提高社会审计的地位
目前社会审计组织体系主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组成, 负责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各种独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等的审计工作。两个审计机构目前并不由同一个政府部门管理, 因此, 为了理顺社会审计的职能, 在保证审计公正的前提下, 必须明确其领导关系, 会计事务所可以归属审计署直接领导, 并从立法上明确社会审计组织的地位, 强调其重要性, 同时扩大社会审计组织的队伍, 对社会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 以保证审核的质量。
(四) 使审计任务更加透明和公开, 并加大审计的立法任务, 完善审计准则体系
政府审计机构自身也必须要受到其他机构的制约, 如各大媒体、网络, 使其能够自觉地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 因此, 必须能够对各大媒体报刊网络机构的监督进行保护和促进, 并且出台相关的法律对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保护。审计准则对促进我国审计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国际审计开展的趋势来看, 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当今审计的必然趋势, 因此, 必须建立绩效审计的准则这一层次, 使得审计工作更加独立。
四、小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我国政府审计组织体系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政府审计监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针对现状中出现的问题,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通过各种方法建立和健全审计制度, 推行相关的法律法规, 形成有效的监督体制。另一方面, 突出审计组织的绩效审计功能, 使之不仅成为监督管理机构, 也成为指导经济发展的决策部门。因此, 我们必须在监督和绩效两个方面来健全我国审计组织体系, 只有两个方面同时发展才能最终健全我国审计组织的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http://www.docin.com/p-285870388.html[OL].
[2]马曙光.利益冲突与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变迁[J].审计研究, 2006 (5) :72-73.
[3]张富.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新模式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1 (18) :92-92.
[4]张玲枝, 聂波.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研究[J].内蒙古统计.2007 (6) :35-36.
【审计思路的简述】推荐阅读:
结算审计工作思路11-02
非税收入审计调查思路探析07-24
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06-24
总体的审计策略和具体的审计计划11-04
审计系统演讲稿:我的审计信念08-25
《酒店的经营思路》08-19
深化课改的思路和措施07-09
论述类作文的写作思路07-28
谈班级管理的一些思路08-25
营运管理中心的工作思路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