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迷醉美文欣赏

2025-01-26

雪中迷醉美文欣赏(2篇)

1.雪中迷醉美文欣赏 篇一

雪中的等待美文

每一次等待,都是一种渴望。每一次离开,都是一种不舍,每一次相遇,都是一种期盼。我喜欢的风景,是在心中的思念,我喜欢的方式,是一种洒脱,我喜欢的言语,是无声的牵挂,我喜欢用等待,来诠释心中的恋情。

喜欢雪,也许只是因为雪的纯洁,也或者是因为自己的性格中的孤冷。

夜晚的风开始呼呼地吹着,我开始慢慢习惯了这种方式,每天吃完饭之后,就坐在窗前看着远处的风景,听着熟悉的歌声。等到夜色吞噬了白昼的时候,便走到了院子中。今晚的月亮升起的有点早,心想今天是什么日子,看看时间原来今天是十五,每月的这个时间,越来那个都是最圆的。雪花在月色的映衬下飘舞着,站在原地,不一会雪花便洒满了大地,我知道今晚的雪是不会停了。脚下的雪越积越厚,我开始漫步在雪中,前面的风景越来越近,好像整个世界都在我的眼前,是那么近,但有那么模糊。路边的树上,开始重新有了光泽,银白的记忆,开始在脑海中浮现,再加上夜色的.朦胧,我看到的世界就像梦中的场景,无拘无束。在我的记忆中,我是怕冷的,可是我又是那么热爱冬季,在我生命中最美的季节我的心往往是矛盾的,也是贪婪的,我真的不想为了的自己喜欢,从而作出让步。所以面对今晚的月色,微雪,以及朦胧的夜景,我的心情相对来说的是舒畅的,也是愉悦的,我踩着雪,慢慢地向前走去。

路边的雪还子积着,我站在路边,不时向右侧的前方张望着,我生怕,今天的雪,会让汽车比以往来的更晚,好在今晚的月光很亮,整个世界都是明朗的,所以谁也无法阻挡回家的路。不一会儿,我的身后又陆续来了一些人,他们和我一样都是来这等人的。风又开始肆虐起来,呼呼的叫着,好像要把我们都吞并的嚎叫着,我有点不大适应,也许是因为离家多年的原因,外面的风比起山里的风,真的不算风。大约了过了四十分钟,汽车的喇叭声远远传来,起初的时候声音很轻也很弱,慢慢地靠近,声音开始响亮了起来,人们都嚷着说“车来了”我站在人群的后面,安心的等待着,你是最后一个走出车门的,看到你我赶紧走了上去,要知道在这样的夜晚等人,总感觉时间像停止了一样,接过你的的背包,给你带好帽子,我便牵起了你的手,一同走向我们家。前边的人开始稀疏起来,我向想他们已经了陆续走到了家,这条路就是我们两个人的了。我拍了拍你肩膀上的雪,将你拉得更紧了,你的头靠在我的右肩上,两只手抱着我的胳膊和我笑着前行。我们踩在雪地上,胳肢胳肢作响,我想雪肯定有厚了。路过一个岔路口的时候,由于我们走得不稳,你的身子,向后倾斜,我一拉,反而自己跌倒了,而你倒在了我的身上,我看着爬在上面的你,笑着替你擦了擦脸上的雪,你笑着抓起路边的雪从衣领处放进去,我笑着追你,你跑着,我们就在夜空下的雪地上尽情的奔跑着,一边跑,一边笑,我想整个夜晚都是我们的笑声,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脚步。

清晨阳光若约而至,我还没起床,本想在懒懒床,可是你却将阳光引进了房间,我好奇的睁看眼,看到你站在窗户边上静静地望着远方,心想远方到底有什么能过这么吸引你。我悄悄的下了床,光着脚走到你身后,靠着你,双手抱在你的胸前,你并用自己的头靠着你的头继续望着远方。我能感觉到我的体温开始温暖你的身体。远处的山上都是银白的光芒,整个世界都在它的光芒下静静地呼吸着生命的气息,而阳光用他的温暖消耗者自然带给我们的礼品。就这样静静地靠着,总是不想放开,生怕一松手这样的温暖就会消失。真的不知道是丛什么时候起,我对你的依赖是越来越强了,也许是我们的爱越来越浓厚了。

和你走出的家门的时候,走了很久,看着前面的风景,我知道那是心中的渴望,回过头的时候,我知道那是心中的思念。不管我和你走多远,我们都会找到顺着我们出来时的脚印,平安的回去。

时光是一种静候,人生是一种问候,而我们就是岁月的印记,有开始就有结束,有结束自然也会有开始。不管前面的风景如何,我们既然要前行,就用自己最好的心态前行。路边的雪就是我们最美好的记忆,最真实的人生。

2.期待雪中那一缕梅香散文欣赏 篇二

“妈妈,你看到处都是雪,真漂亮,你就让我在下面玩一会儿吧。”一个童稚的声音顺着风飘到我的耳畔。

“听话,快点回去吧,外面太冷了,小心冻感冒,再说,回去还要写作业呢。”妈妈的声音也接踵而至。

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穿得和棉花包似的,口和鼻都被围巾捂着,只剩下两只眼睛露在外面忽闪忽闪的。母亲的手里拿着书包,母女俩正在向这边慢慢的走着。

“妈妈,就让我玩一会儿吧。”不死心的孩子乞求着妈妈,希望妈妈能改变主意。

“都说不行了,怎么这么不听话,快点回家。”母亲加重了语气,拉起孩子的手,小女孩只得不情愿的一步一回头的向单元门走去。

门“咣当”一声关上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呆呆的站在雪里,思绪还陷在母女二人的谈话中。

前几天,儿子感冒发烧,我和先生陪孩子去医院看医生。还没走到儿科诊室的门口,就看到前来看病的人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那情景可以用壮观来形容。一阵阵咳嗽和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的交织在一起,揪的让人心疼。

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医生要求去做血像检查,又马不停蹄的去做检查,一个小时后,结果终于出来了,病毒感染外加细菌感染,需要静点。

从小到大,孩子没少生病,药吃了不少,针也打了不少,每次看到一大群孩子在静点室里等待打吊瓶,少则两瓶,多则三四瓶,看着让人心疼,也让人悲哀。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都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变得如此弱不经风。

当然,这其中不乏医院为了追求效益而一味的诱导家长消费,常听到有些家长在攀谈时说,现在的孩子可别去医院,一到医院里就让你检查这个,检查那个,有用的,没用的都要检查一遍。就算是一个小感冒,一次也要挂三两瓶点滴(北方人对挂吊瓶的另一种说法)。哪像咱们小时候,吃点药一糊弄就好了。(虽然这种说法有点片面,但一些医院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

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好了,胖孩子多了,身体素质反而下降了,这其中于大量的滥用药物有关,也与孩子们平时基本不进行体育锻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看看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每天堆在面前的是总也写不完的作业,总也上不完的补习班。日程安排得井然有序,周二下午补作文,周五晚上补英语。周六更是排得满满的,上午补奥数,下午上兴趣班,学习演讲,音乐,绘画。孩子就像一个被不停抽打的陀螺,辗转在各个补习班之间,没有一刻停歇。

学校呢,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校长给老师开会强调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要把教学质量搞上来,成绩好了一俊遮百丑。老师只得动脑筋想办法,多做题,多练习,上课写,下课做。

音乐、美术、体育在一些学校成了名存实亡的摆设。语文、数学、英语各主线学科轮番轰炸,孩子们就像一个敞着口的容器,主动也好,被动也罢,接受着近乎摧残性的灌输式教育。

校园里单杠、双杠等一些体育器材早已落满了厚厚的尘埃,有的学校出于安全的考虑根本就取消了这些。领导讲话时总是三令五申,安全出现一例事故,学校将声誉扫地。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此,就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由老师看着写作业吧,这样不但安全得到了保证,成绩也会提高。

体育器材没了,体育课取消了,孩子们从早到晚做着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发生意外事故的机率少了,可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却亮起了红灯。

冬天一到,感冒便在班级里以爆发的形式迅速蔓延,从最开始的一两个人到最后全班大部分学生与感冒来了一次亲密接触。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孩子们在台下用接连不断的咳嗽伴奏。

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放学回家,除去吃饭的时间其他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业,要一直写到晚上十点才能写完。一个才上小学的孩子,功课的压力就如此之大,那中学、高中将会是何种情况,这算不算是教育的悲哀?

时常会怀念小的时候,那时,虽然物质生活比较贫困,但孩子们有充足的可供自己利用的时间,记忆中有太多的温暖和美好。

夏天时,一群男孩子、女孩子聚到一起,到村后的河边打水漂,洗澡,摸鱼……蓝的天,碧的水,还有那些摸到小鱼小虾的喜悦,现在,还有多少孩子能体会到呢?

冬天时穿着破旧的棉袄,光着头,有些贫困人家的孩子甚至鞋都是露风的,龇着牙,咧着嘴,可这些都不能阻挡我们向往自然的脚步。伴着呼啸的北风,没膝的大雪,一个个小脸冻得通红,手长了冻疮,钻心的疼痛,依然在严寒中快乐的奔跑着,尽清的玩耍着、欢笑着。

那时的孩子更像是雪中绽放的顽强的红梅,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气候有多么寒冷,都能顽强的生长,努力的绽放。

记得小时候每次哥哥感冒,爸爸拿来药让哥哥吃,哥哥总是趁大人不注意扔到大缸或是家具的后面。一粒药没吃,每天依旧像个小野马似的到处疯跑,感冒竟奇迹般的好了。

古人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么,我们这一代的孩子,还有多么可以用做“革命”的本钱呢?

一位同事的女儿远嫁日本,他去过几次,回来谈起日本的一些做法让人感触颇深。

日本的孩子生病是极少打吊瓶的,吃的是类似于我们国家几十年前的“四环素”、“土霉素”之类的药物。同时,日本非常重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锻炼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在中国,你绝对看不到,也根本不会相信,在严寒的冬天里,家长或学校会让孩子光着上身,穿着短裤,在操场上跑步,然而在日本就有这样的幼儿园,每天学校都以这种方式让孩子锻炼身体。日本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不怕冷,多运动”的思想。无论冬夏体育课,一律要求孩子穿短T恤和短裤。有的孩子从小就被家长锻练洗冷水浴,以此来锻炼孩子的体质和意志。

除此之外,日本在教育中还非常重视孩子的吃苦耐劳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去经历磨难和挫折。日本幼儿园都有“远足”锻炼课,即保育员带孩子不坐车而步行往返三四公里以外的公园游玩。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每年都举办“田园学校”、“海岛学校”、“森林学校”,让孩子了解农村生活的同时,经风雨见世面。大多数家长要求孩子从小做家务,整理房间,做饭,买东西。上学,家长从不接送。外出时也是自己背着包。念大学,学费家长出,生活费得自己打工赚取。

中国的孩子呢,被大人含在嘴里,捧在手里,除了学习,别的什么都可以不用做,不会做。

记得看过一次关于草原夏令营的报道,参加夏令营的有中国孩子,同时也有来自日本的孩子。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每人负重20公斤步行,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

还没走出太远的距离,中国的孩子就有些吃不消了,正在这些中国孩子叫苦不迭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脱落,这给了他们可趁之机,许多孩子纷纷把背包扔进马车,揉着被背包勒痛的双肩继续前行。其中有一个女孩子没走几里路就病倒了,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最后只得中途返回大本营,早早的结束了本次的活动。

活动中,有一个矮小的日本男孩也生病了,他肚子很疼,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从脸上不停的滚落。中国领队发现后,让他放下背包他却不肯,让他坐车他更是不答应。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我回去后怎么向老师和家长交代?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在医生的极力劝说下,他才在草地上仰面躺下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又爬起来,继续前进。

读到这,你还会感到无动于衷吗?日本的教育方式,难道不应该引起每一个中国人深思吗?

我们的教育,难道仅仅是只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吗?素质教育喊了多年,可曾落到实处?面对着一些高分低能的孩子,面对着一些因为一点挫折和打击就自暴自弃,甚至轻易放弃生命的孩子。我感觉,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太多的东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如果我们的孩子除了埋头苦读,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搏击风雨的顽强意志,没有面对挫折和坎坷的信心和勇气。那么,将来的他们,该如何才能展开双翅,翱翔天宇?

上一篇:行政前台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市政府副秘书长2008年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