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鲁迅》有感

2024-08-13

观《鲁迅》有感(12篇)

1.观《鲁迅》有感 篇一

观“校史陈列室”和“鲁迅故居”有感

5月25日中午,我们党课小组的同学有幸参观了我们二工大的校史陈列室。我们两两排队,整齐地走进陈列室,一进去就看到了墙上好多好多的题词、照片以及其他形式的东西。展厅的设计淡雅大气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那久远而珍贵史料图片,见证了我们二工大历史的悠久;江泽民担任上海市市长时为我校题的词成了展厅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曾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也曾为我校提过词,此时我身为该学校的一员,自豪感也油然而生。但现在我更想通过参观校史陈列室对学校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再走过去的墙上很清楚可以看到我校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照,黑白的照片更给人一种历史沉淀的感觉。还有看到刚建立的校舍很破旧,更让我觉得我们如今校舍的来之不易以及为学校做出贡献的人们的伟大。

我们学校以工科出名,因此在校史陈列室里可以看到很多我们学校的学生做的设备。它们被保护得很好,根本就看不出是多年之前的作品,我想肯定是花了很多心思做出来的,还有就算他们画的图纸在我看来都是那么的精致,就像是电脑绘图一样。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校出的第一位女大学生技师,年轻又漂亮。不知不觉,已经参观到陈列室的出口了,展厅虽然不大,但是是承载了我们学校的历史,让我对学校有了好多的了解,亦让我印象深刻。

第二日,也就是5月26日,我们外国语学院党课第二组参观了位于虹口区的鲁迅故居。鲁迅故居占地78平方米,建筑面积222.72平方米。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景复原;屋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底层前间是客厅,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后间是餐室,东墙放着西式衣架帽架。鲁迅故居内的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鲁迅逝世后,许广平迁居淮海中路淮海坊时曾带走。1950年恢复鲁迅故居时由许广平捐赠。馆名为已故周恩来总理亲题。建筑外形具有鲁迅故乡绍兴民间住宅的传统风格。馆内的1.7万余件陈列品,概括地介绍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和战斗历程,重点表现了他在上海10年中的社会和文化活动.鲁迅故居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侨占住。抗战胜利后,一度为茶叶专家吴觉农寓所的一部分。1949年让与民生实业公司,作为该公司投资的太平洋轮船公司的职工宿舍。1950年春,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华东文化部筹建上海鲁迅纪念馆时,决定恢复鲁迅故居。同年9月征用了大陆新村9号,经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鲁迅夫人许广平(时为政务院副秘书长)来沪指导筹建。经多方调查核实,在许广平指导下恢复。1951年1月7日作为上海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对外开放,1952年5月改为内部开放,1989年3月起对外开放。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想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鲁迅故居的参观,我受益匪浅。

史嘉仪 09英语A2

2.观《鲁迅》有感 篇二

“如果用西方传统的悲剧理论去衡量”五四”时期作家创作的悲剧作品, 或者直接分析和评价鲁迅的悲剧作品, 就会惊异地发现很少有几部作品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悲剧。”我们在分析鲁迅的悲剧作品时, 也会发现两个矛盾现象, 一方面坚持要求悲剧要有崇高感, 要写出悲剧人物的斗争精神, 从而怀疑《药》、《故乡》、《阿Q正传》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悲剧作品。另一方面又每每称这些作品是悲剧。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 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分析评价鲁迅的作品,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文学, 文学有发展和变化, 文学批评也应该随之发展和变化。因此, 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发展的观点来考察和分析鲁迅的悲剧观和他的创作实践。鲁迅的悲剧作品既不同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 也不同于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 它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冲突, 这些悲剧作品不是以“崇高”、“悲壮”感动读者, 也不是单由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体现对抗和冲突, 而是以“真悲”的美感激励读者, 它所体现的悲剧意识是基于中国现实、合乎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悲剧意识。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悲剧观的形成、发展乃至成熟的过程梳理和分析, 发掘其悲剧观和悲剧作品新的美学意蕴和历史价值。

一.从“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到“几乎无事的悲剧”

二十世纪之初, 东西方文化剧烈地大碰撞, 撼动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学, 作为时代的先驱者和启蒙者之一的鲁迅, 敏锐地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 早年鲁迅在对西方悲剧理论的研究和吸收中, 深受尼采悲剧观的影响, 同时又对俄国果戈理式的悲剧描写手法极为赞赏, 在1908年发表的长篇文言论文《摩罗诗力说》里, 他叙述了摩罗派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 并评析了他们“力主抗争、发扬真美的写作风格。”他略析俄国十九世纪的社会现实, 感觉到我国十九世纪末也有类似的情形, 接着指出十九世纪前叶“果戈理者以其不可见之泪痕悲色, 振其邦人。”这之后, 鲁迅更进一步地认识到社会的“死相”、“国民灵魂的沉默。”他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他在《娜拉走后怎样》里沉痛地勾画了当时悲剧性的社会现实, 尤其是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如果显得慷慨, 他们就看了悲剧, 如果显得觳觫, 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在1925年《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 他尖锐地指出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性格中致命的一个弱点正是与悲剧精神背道而驰的粉饰和修补, 提出了“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著名观点, 并预言“中国如十景病尚存, 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 而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悲剧家或讽刺诗人。”在这篇文章中, 他向我们表明, 他不认为中国产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或喜剧或喜剧诗, “所有的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 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在这里, 鲁迅并不单纯地把悲剧性的问题看作是文艺问题, 而是认为中国文学最缺少悲剧精神乃是由于中国文化缺少现实的批判意识, 并直接造成了中华名族的国民劣根性。而新的文艺要想真正成为“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 就必须从‘瞒和骗’的陷坑中解放出来, 必须领会和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不能真心领会痛苦, 也便难有新生的希望。”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对历史的反思使鲁迅把现实社会的悲剧实践和人物熔铸入他的创作实践中, 并出之以果戈理的“伟大写实本领”, 虽然不见泪痕, 也不会使人触目惊心, 然而会使读者在深思之下产生强烈的憎恶和同情, 在激愤中产生革旧立新、改造社会的勇气和行动。

鲁迅在晚年抱病翻译了果戈理的《死灵魂》的第一部, 在其后所著的《几乎无事的悲剧》、《且介亭杂文二集》里, 他评析了地主罗士特来罗夫要求乞乞科夫摸狗和狗的鼻子这一细节后写了这样一段话:“这些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 正如无声的言语一样, 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 是很不容易觉察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 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在这里, 鲁迅最终提出了“几乎无事的悲剧”的概念。关于鲁迅有关悲剧的发展脉络, 我们对鲁迅的悲剧观可以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首先, 鲁迅的“几乎无事的悲剧”观, 就是将“极平常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毁灭的原因是内在的、复杂的, 很不容易觉察。”其次, 悲剧人物是“非英雄的”、“一般的不同的”人们。第三, 因为是“无声的言语”, 悲剧冲突并非是明显的人物行为、言语之间的斗争、对抗, 而是思想意识和观念的颉颃。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矛盾冲突异常尖锐之时, 鲁迅先提出了“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观点, 进而又结合自己的创作, 融合西方特别是俄罗斯“为人生派”的悲剧思想, 独树一帜, 成熟地奠定了符合时代发展、符合悲剧创作实际的“几乎无事的悲剧”观。

二.鲁迅悲剧观的美学意蕴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鲁迅在创作实践和理论分析中对一般的悲剧艺术精辟的概括性的论述。而“几乎无事的悲剧”观是鲁迅的开拓性的独创的见解。“几乎无事的悲剧”具有一般悲剧的共性审美特征, 但它又是一种更触及到深层结构意义上的悲剧, 具有特有的美学特征。

1.具有“真美”的内蕴

《庄子·渔父》篇中有这样一段话:“真者, 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故强哭者虽悲不哀, 真悲者无声而哀, 真在内者, 神动于外, 是所以贵真也。”这段话透彻地揭示了“真悲”的美学含义。

鲁迅赞赏果戈理善于“用平常的事、平常的话, 深刻地显示出当时地主的无聊生活”, 以及善于从“极平常的, 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中反映社会重大问题的手段, 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多有取法。比如《风波》写的是因“张勋复辟”在鲁镇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文中谣传皇帝要复辟了, 要将没有留辫子的人杀头, 七斤没有辫子, 赵七爷对此幸灾乐祸。正当七斤惊恐万状之时, 复辟丑剧湮然落幕。“风波”过后, 人们依旧回到本来“平静”和麻木的原地。这是一个典型的“几乎无事的悲剧”, 其中人都是“极平常”的人, 事也是“极平常”的事, 但在这平常的近乎纯客观的叙述中, 潜藏着作者内心深处沉重的“真悲”, 它引发读者的感受也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深沉的对历史和现实的哀婉和沉痛。

2.悲喜交融的美学特征

鲁迅的悲剧中通常含有喜剧因素, 其目的是以喜衬悲。在这些悲剧中, 鲁迅以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在精神和肉体上的全面受害者—劳动群众和封建知识分子中的悲剧人物为描写对象, 像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喜剧因素包含着对他们思想意识的否定, 悲剧因素包含着对他们生存权利和生活权利的肯定。在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束缚中挽救他们的灵魂和肉体是这两种因素融合的内在思想本质。鲁迅对这一类人物的态度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因此作品中不仅写出了他们政治地位的低下, 物质的贫乏, 命运的悲惨, 同时还揭示了他们精神的麻木和愚昧。悲剧性地位和命运强化了他们的封建观念的不合理性、荒诞可笑性, 悲剧中有喜剧因素。他们封建观念意识的荒诞可笑愈加显示了他们处境的悲惨和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用喜剧因素反衬悲剧。我们可以用别林斯基评价果戈理的一段话来评价鲁迅悲剧的悲喜交融的美学特征:“开始可笑, 后来悲伤, 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 开始可笑, 后来悲伤, 这里有多少哲学, 多少真实。”

3.悲剧取材于平常的人, 平常的事, 主角都是弱者, 小人物。

鲁迅致力于对中国社会思想意识进行客观的、实际的改造, 他同时还要“让人们意识到整个中国社会思想改造的必要性, 意识到旧道德的虚伪、冷酷和陈腐, 唤醒被禁锢在封建思想和传统道德的铁屋子中的快要闷死而又几乎无事的人们,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消耗自己的血汗、青春和生命。”鲁迅的悲剧小说中的人物, 大多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是弱者和不幸者, 他们对命运无力反抗, 甚至逆来顺受, 紧紧抱着腐朽的枷锁不放, “不是在麻木中苟活, 就是无可奈何的死去。”前者如《狂人日记》中的疯子、《在酒楼上》的吕纬甫、《离婚》中的爱姑等, 后者如《祝福》中的祥林嫂、《伤逝》中的子君、《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等。鲁迅认为这些小人物的悲剧比英雄悲剧更能全面地揭示社会本质, 更有启蒙与警世的力量, 将“谁也看不见的地狱”展示在人们面前, 忧愤更广。因而使读者惊异地发现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到了鲁迅的作品中便会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获得巨大的美感享受。

三.鲁迅悲剧观的现代意义

鲁迅从文化方面探究中国悲剧缺失的原因,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传统文化是人性压抑的罪魁祸首, 中国老百姓沉默的灵魂“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 已经有四千年。”悲剧就应该写出黑暗的社会重压、毁灭了的有价值的精神悲剧。他对悲剧成因的关注并没有止于历史的关照, 而是指向了现实, 不是逃避、解脱, 而是直视、面对, 从而达到唤醒人们改造国民性的目的。

鲁迅也曾经接受过尼采的美学思想, 但并没有笼罩在尼采思想的阴影里。他把尼采的“超人”变成了社会的叛逆者和抵抗者, 从那里汲取了现代主义对人类心灵探究的特征, 终身致力于勾画和剖析国民的灵魂, 是尼采使他尽快与封建文学告别, 然而鲁迅没有在尼采的思想面前止步, 他接受了苏联的“为人生”的文学观, 用现实主义方法创作悲剧, 无产阶级文学观的成熟使他完成了与资产阶级文学观的决裂。鲁迅的悲剧是平凡现实的人生写照, 但却是有价值的, 这与他早期所崇拜的尼采的悲剧观不同。鲁迅用“几乎无事的悲剧”表现社会最底层的弱者、最平凡和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是不幸的, 但大都是善良的。鲁迅的悲剧观不是现实向审美的逃避, 而是一切为了现实, 完全表现现实, 使读者在深思现实和历史中, 产生强烈的憎恶和同情, 在激愤中革旧立新。鲁迅认为形成悲剧美感的并不是因为任务是否具有反抗精神, 而是由于代表正义、美和善的力量的毁灭。因而他提出了符合现代美感的悲剧观, 这种悲剧观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完美结合, 这也使他的悲剧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生活真实, 又有现代主义的内心开掘, 具有现代性和超越性。

参考文献

[1]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A].鲁迅全集:卷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192-194

[2]尹鸿.悲剧意识与悲剧艺术[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2:108.

[3]赵瑞蕻.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28.

[4]鲁迅.论睁了眼看[A].鲁迅杂文全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161-168

[5]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A].鲁迅全集:卷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275.

[6]鲁迅.坟.且介亭杂文二集[A].鲁迅全集:卷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39.

[7]庄周、东篱子.庄子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47.

[8].任光宣.俄罗斯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52.

3.对鲁迅悲剧观形成原因的探析 篇三

关键词:悲剧意识;时代环境;悲悯情怀

作者简介:胡志强(1991.7-),女,满族,辽宁铁岭人,辽宁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1

一、国乱民愚的时代促成

鲁迅生存在国家动乱,战争和反抗相交替的时代。他从小便深知事态冷暖、饱受其中的炎凉,时常流露出对上层社会堕落的鄙视和对下层社会不幸的怜悯。在短暂的幸福童年之后,他便开始了奔波漂泊,少年时代,家道衰落,父亲患病不起。“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1]此后,他四处求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学习医学。过早的居无定所的生活让鲁迅学会了坚强独立,同时也不免有悲凉之感。戊戌维新的失败,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都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腐败和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产生了失望激愤的情绪,这对他形成独特的悲剧意识有一定影响。每一个杰出的作家都是他所处时代的儿子,《呐喊》、《彷徨》就是中国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时代过渡的产物。它深入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主要矛盾和特征。这期间,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动乱达到了空前程度,下层民众生活极端贫苦,无以为生,而思想却极其愚昧落后,自私保守。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在觉醒后找不到生活的出路,强大的黑暗势力使他们软弱妥协,彷徨迷茫。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幅幅悲剧画面,鲁迅从现实生活中选材,深刻挖掘,运用奇艺的手法形成了伟大的杰作《呐喊》、《彷徨》。

二、悲悯情怀与西方影响

鲁迅做小说的目的很明确,“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2]鲁迅始终抱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诉说着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不幸悲剧,以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对社会给予极大的关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悲痛人生的命运,将其不幸撕裂给人看,并把这悲剧的命运矛头直指不公的社会秩序,鲁迅的小说读起来是悲痛的,读者感受的是他内心的激愤和悲悯。他把当时的社会比作一间铁屋子,而里面尽是熟睡的民众,他们被封建思想侵蚀,麻木落后,不感到死亡的悲哀,充当维护封建思想秩序的工具。社会的进步要依靠少数思想清醒、顽强坚韧的战士,在鲁迅看来,他要担负起启蒙民众的重任,虽然暗黑势力过于强大,但他始终站在黑暗的最前面,实现着“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一生,让处在黑暗中的人民看到未来的光明和希望。所以在《呐喊》这部短篇小说集中,虽然鲁迅描写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残酷,人们的愚昧无知,但同时也有着对未来的希望与黑暗中的一丝亮色,目的是去慰藉在寂寞孤独中挣扎的战士,使他们更有勇气前进,不惮于前驱。

在南京读书的时候,鲁迅接触到了宣传变法维新的《实务报》并阅读了大量的被翻译的外域的科学和文艺书籍,受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严复的《天演论》对他触动很大,从此他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相信事物的新旧交替、社会的向前发展,想要改造这黑暗、腐败、不公的社会,揭示人间的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悲剧,达到警醒和疗救的目的。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并写出了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译作性小说《斯巴达之魂》。在仙台学医期间因“幻灯片事件”放弃医学事业,从事文学写作。“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3]在他作的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中,他极力赞扬在欧洲发展历史中所具有的反封建战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希望中国也能出现意识清醒的勇士使中国人民醒悟。在谈到怎样做起小说来,鲁迅强调“所依靠的全是以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域作品和一些医学上的学问。尼采的个性主义也对他有启示,鲁迅曾回忆早期进化论对他的影响,他认为进化论对他是有指导意义的,毕竟为他指出了一条道路,让他明白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相信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他呼唤精神界之战士,可以启发落后愚昧的民众,从而推动整个民族的进步。在受到自身推动和外在力量的影响后,鲁迅形成了独特的悲剧意识。

注释:

[1]鲁迅:(《呐喊》(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版,第1页.

[2]鲁迅:《我怎样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第512页.

[3]鲁迅:《呐喊》(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页.

参考文献:

[1]闵开德、吴同瑞.鲁迅文艺思想概述[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97-105.

[2]唐善林等.论鲁迅启蒙思想的多元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6)10-14.

[3]冯光廉.鲁迅小说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103-110.

[4]钱理群等.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0-87.

4.鲁迅的儿童本位观和文化原罪感 篇四

—对《风筝》的一种解读

从50年代开始,鲁迅的《风筝》就不断地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这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则因为《风筝》中一句著名的话:“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此话往往被当作文章的题旨,成为树立正确的游戏观、玩具观的一个出发点,对教师,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都有好处;二则可能是因为在《野草》这本集子中,相对来说,《风筝》的写实意味更浓,意义指向更为明晰,更好理解一些,不像那些以“我梦见„„”开始的篇章(如《死火》《墓碣文》等),不易读懂。但读《风筝》其实也是有阅读陷阱的,至少有两点:

一、认定散文是真实的,容易当成鲁迅个人的故事来解读,而忽略其中的父兄的形象;

二、容易把文章前半部分的意思当作全文重点,以为是在阐发儿童观,而忽略后半部分的罪感,以及对罪的认定、承担,对赎罪可能性的质疑。本文即准备在破解这两方面的阅读陷阱上做一些尝试。

一、《风筝》的“真实性”的认定

《风筝》的“真实性”的认定最关键之处在于以下事实是否成立:鲁迅作为兄长,自己讨厌放风筝,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同时也阻止兄弟放风筝,并且在发现了小兄弟背着他偷做风筝之后,“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最能提供权威历史见证的应该是他的兄弟们,作为“当事人”的周建人是这么说的:“鲁迅有时候,会把一件事特别强调起来,或者故意说着玩,例如他所写的关于反对他的兄弟糊风筝和放风筝的文章就是这样。实际上,他没有那么反对得厉害,他自己的确不放风筝,可是并不严厉地反对别人放风筝。”(乔峰《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见《鲁迅回忆录》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二弟周作人也说:“他不爱放风筝,这大抵是事实”,但鲁迅写折毁风筝等事“乃属于诗的部分,是创造出来的”。(周作人《鲁迅与〈弟兄〉》,见《鲁迅回忆录》中册。)

由两位鲁迅兄弟说出来的话,应当是可信的。鲁迅把“我”塑造成这样一个残暴的长兄的形象,意在强调当时“我”对儿童的“精神的虐杀”的严重性。这样才能为后文“我”的自责和内疚增加强度和力度。但更重要的是,这种非真实的残酷的长兄形象的树立,表明鲁迅不是在讲自己的故事,而是要塑造中国父兄们的形象,他们的确“残酷”(特别是当事人具备了精神反思之后,会有这种惊觉之痛),但更重要的特点则是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裁决儿童们的行为,是长者本位的。

这里我们再扯开点,把少年时期的鲁迅对于“玩”的态度略作分析。鲁迅小时候似乎是偏于静的玩,他喜欢买画谱、看画谱、描画谱,画的多数是人物。他喜欢种花,也看讲种花的书,当他得到一种花时,喜欢在盆上插一条短竹签,写上植物的名字;他还喜欢抄书,抄的是关于草木虫鱼的书,他的弟弟说他“玩的时间非常少,糊盔甲,种花等,可以说玩,但也可以说不是玩,是一种工作。”(乔峰《鲁迅先生小的时候》,见《鲁迅回忆录》中册。)这种“玩”和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的无目的性无功利性是不同的。他的“玩”的确可说是“工作”,至少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起码也是“多识于草木虫鱼”之类;而描画谱、描绣像,也是在学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相比之下,放风筝这种活动既长不了见识,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当然是属于没出息的孩子的玩意儿。就鲁迅当时所受的传统教育来说,有出息的孩子就是将来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这里还可以分析一下鲁迅为什么不喜欢放风筝,周建人和周作人的文章都没有谈到,笔者于风筝的起源上获得了灵感,也可能是“过度诠释”,但也还有点意思,写出来供方家指正。欧阳修《新五代史》写到后汉高祖皇后之弟李业,在高祖去世之后,隐帝即位时仍受宠,“时天下旱、蝗,黄河决溢,京师大风拔木,坏城门,宫中数见怪物投瓦石,撼门扉„„而帝方与业及聂文进、后赞、郭允明等狎昵,多为(sōu)语相诮,戏放纸鸢于宫中”,隐帝是乱世之君,李业乃乱世之臣,在天灾人祸之时——这在封建社会“天人合一”观念中是对统治者的一种警告——仍溺于游戏,据说李业就是纸鸢(即风筝)的发明者,这种乱世之臣所发明的玩意儿,当然为鲁迅所不齿。鲁迅从小在祖父的教育下熟读《鉴略》,对这段史实应当有所了解。这可能是他讨厌风筝的历史文化的原因。

我们为鲁迅、为“我”讨厌风筝寻找文化的历史的理由,意在为他的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的判断寻找合理性。但“我”当初粗暴干涉小兄弟,最根本的动力来源于中国社会的“长者本位”的思想,认为长者有权为幼者裁决一切,其前提是认为自己的见解与判断在幼者之上,一切判断和裁决也是为了幼者好,比如,使他免于成为没出息的孩子。而《风筝》中“我”的惊觉——自责,皆得力于后来的换位思考,即从“长者本位”转向“儿童本位”之后重新观照少年时的事,发现了其中的“精神的虐杀”。

二、“长者本位”还是“儿童本位”

五四时期鲁迅写过一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篇文章被不少鲁迅研究者看重,认为是一篇具有突破意义的论文,文章否定以往“君臣父子”的三纲五常,从前人们只会以“我们怎样做儿子”来要求自己,是长者本位的,而鲁迅则提出了儿童本位:

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并不是只有中国社会才缺乏“儿童本位”的思想,实际上欧洲和日本都经历过“儿童的发现”这样一个过程。欧洲是在17世纪才有了“儿童的发现”,以前欧洲的儿童一旦到7岁左右可以离开母亲或乳母,便立刻加入家庭外的大人们的大共同体,工作、游戏等全都一样。日本的情况也很相近,“将儿童视作大人的靠不住的缩影的看法”,在中世纪占支配地位;到近代,日本的儿童观才深化为“具有与大人不同的特性而生活着的社会存在”。(藤井省三《鲁迅与安徒生——儿童的发现及其思想史意义》,见《鲁迅比较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鲁迅是在日本接受了“儿童本位”思想的,以此为思想资源之一,鲁迅写作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它在五四时期,具有振聋发聩的思想史意义,强烈地动摇了“长者本位”的社会价值系统。但在出现“儿童本位”思想以前,“长者本位”一统天下,人们把儿童当成“缩小的成人”,用成人的思维来要求儿童,却也是无可厚非的。作为成人的父兄,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施之儿童是正当的。粗暴的行为本身不是残酷,而是一种严厉的教育方式。因此,只有当“儿童本位”的换位思考出现后,从前认为天经地义的事,现在才会被认为是残暴、野蛮的,“大碍于孩子的发达”。但是现在问题又来了,如果说认识到“儿童本位”之前所犯下的那些过错、“虐杀”,当属无心之过,甚至还是出于善良的目的,那么这种善意的无心之过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三、对“文化原罪”的承担

鲁迅的回答是肯定的。即使是无心之过,但既然已经发现是罪,就需要承担。这和我们在其早先著作《狂人日记》中所发现的罪的承担是一致的。狂人常常怀疑别人要吃自己的肉,但后来却发现自己无意中可能也吃了妹妹的肉,这一惊觉使他难以平息内心的罪感,终于也将自己归入了有罪者的行列。这里的“罪”的认定不是根据主观动机,而是根据其基本效果。这种罪感和基督教的原罪不同。早期的西方神学家把罪定在“性”,以后也有人把罪更广泛地理解为“道德过错”,现代的基督教思想史家如勒塞等人,则把罪定义为“人的一种总体状况、总体属性”,①人的生存注定就是一项原罪,这种“原罪”是一切生存的人所共有的。

鲁迅不是一个基督徒,基督教只是为鲁迅提供了“一种价值反思的思想和情感的体验”,鲁迅的罪感是一种“文化原罪”,是基于对历史、文化和个人的反思而生成的。②他更注重对文化传承者的罪的认定,这种罪本身有施害者和受害者。罪的认定之后应当是赎罪,但鲁迅对赎罪的可能性和意义从来都持怀疑态度,在《狂人日记》中,他让醒来的狂人“候补”做官去,根本放弃赎罪的念头;在《风筝》中,鲁迅设计了一种赎罪的方式,就是求宽恕。但在对“我”的求宽恕的迫切心情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质疑,即求得宽恕本身只对施罪者有意义,可以使“我”的沉重的心获得一种轻松的解脱,而对于受害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就如一位当代德国作家在80年代所言:赎罪“其目的是索取我,而非索取我手下的牺牲者”,“当我为我手下的牺牲者头上的弹孔感到抱歉时,牺牲者由此得到什么吗?那个弹孔会愈合吗?”③鲁迅的疑问和这个无神论者可说是一致的。赎罪、求宽恕只能对“良心发现”的施害者有意义,可以减轻其良心上的负担,对于受害者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在避免同样“罪”的重犯上,施害者的惊觉当然是有意义的。)

而更为可悲的是,作为受害者的小兄弟,却对往事毫无记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这又使我们想到《狂人日记》,被吃者和吃人者都处于不自觉状态中。当“我”已经意识到了“我”当初行为的虐杀性时,被虐杀者却毫无痛苦,历史之错从何处去改正?因此,《风筝》文末“我”的悲哀,并不仅仅是个人没有求得宽恕的“难过”,而更是对历史中“精神虐杀”事件的无影无踪,不得求证,也就无所谓改过的悲哀。再说远一点,《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写于1919年,六七年过去了,“长者”和“儿童”错位,不自觉地虐杀和被虐杀的事件似乎仍在重演,作者当初的呼号似乎落空了,于是本该飘在故乡春天的风筝,却在北京的冬季“浮动”,错位的悲哀将持续下去。

5.读鲁迅《铸剑》有感 篇五

——读鲁迅《铸剑》有感

桑榆向暖

鲁迅的许多作品里都涉及到“复仇”,比如《摩罗诗力说》写的是被压迫者对压迫者的复仇,它体现了鲁迅对压迫的强烈反抗;鲁迅在《狂人日记》、《风筝》等作品里,又勇敢地进行自我剖析,猛然发现自己也加入了“吃人”的队伍,于是将“自我”也作为报复的对象,这是鲁迅对自我的复仇;而在《示众》、《孤独者》和《药》等作品里,鲁迅描写的则是一批一贯麻木、愚昧的“看客”形象。这些看客们不但看不清中国的现实,还误解看清现实、勇往直前的启蒙者们,这类作品是鲁迅对庸众看客的“精神复仇”.《铸剑》则创造性地集中了对统治者的复仇、对自我的复仇和对“看客”的复仇这三种复仇方式,讲述了一个矛盾挣扎的少年在黑色人的帮助下为父复仇的故事。眉间尺背着刀走向残暴的大王为父报仇的这条路,不仅是一条复仇之路,也是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之路。

《铸剑》一开篇写的是眉间尺和老鼠之间的抗衡,体现了眉间尺矛盾的性格。在面对老鼠破坏家具、打扰他和母亲休息时,他想大声呵斥老鼠,却又“怕惊醒了白天做得劳乏,晚上一躺就睡着了的母亲”.当眉间尺听见老鼠掉落进水瓮里时,他觉得畅快。“他将松明插在土墙的小孔里,赏玩着;然而那圆睁的小眼睛,又使他发生了憎恨,伸手抽出一根芦柴,将它直按到水底去”,过了一会眉间尺又心生怜悯,“这回见了这尖尖的小红鼻子,却忽然觉得它可怜了,就用那芦柴,伸到它的肚下去,老鼠抓着,歇了一回力,便沿着芦干爬了上来”.然而,“待到他看见全身,——湿淋淋的黑毛,大的肚子,蚯蚓似的尾巴,——便又觉得可恨可憎得很,慌忙将芦柴一抖,扑通一声,老鼠又落在水瓮里,他接着就用芦柴在它头上捣了几下,叫它赶快沉下去”.眉间尺反复矛盾地在和老鼠抗衡,在忍与不忍之间踌躇变换。“换了六回松明之后,那老鼠已经不能动弹,不过沉浮在水中间,有时还向水面微微一跳。眉间尺又觉得很可怜,随即折断芦柴,好容易将它夹了出来,放在地面上。老鼠先是丝毫不动,后来才有一点呼吸;又许多时,四只脚运动了,一翻身,似乎要站起来逃走。这使眉间尺大吃一惊,不觉提起左脚,一脚踏下去。只听得吱的一声,他蹲下去仔细看时,只见口角上微有鲜血,大概是死掉了。他又觉得很可怜,仿佛自己作了大恶似的,非常难受。他蹲着,呆看着,站不起来”.可就是这样一个憎恨老鼠,但踩死了老鼠又觉得自己作恶的眉间尺,自一出生便背负了替父报仇的使命,他的全部价值仿佛都被仇恨给绑架了。为了雪恨,他必须改变自己优柔寡断的性情,走向复仇的道路,而这注定将是一条不归之路。

“黑色人”的意外出现,帮助眉间尺摆脱了一帮“干瘪脸少年”的纠缠,但黑色人的动机却并不是出于对眉间尺的仗义和同情,而是为了帮助眉间尺复仇。黑色人自己也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眉间尺为何如此信任陌生的黑色人?可以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剑和头交给陌生的黑色人,而这竟然是因为一个要复仇,另一个善于报仇。黑色人告诉眉间尺:“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

古人云“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眉间尺和黑色人基于正义的复仇,表面上是善于恶的斗争,而实际上善只能让恶体验到恶,同时也会丧失本身的善。善成功消灭恶的同时,也消灭了自己。用暴力惩处恶就是以恶治恶,最后仍属于恶的胜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非君子之道。

反复看过《铸剑》之后,我有几个假想。其一,在看到眉间尺反反复复换了六回松明,最后一脚踏死老鼠时,我想假若眉间尺一开始就决绝的灭掉老鼠,或者对老鼠大发慈悲,放逐老鼠,就不会让自己如此挣扎。而这恰好就是眉间尺矛盾性格的体现。再有,其父为天下第一的铸剑名工,为暴君铸造天下最好的刀剑无异于助纣为虐,并且他还亲自铸了两把剑,让自己孩子拿另一把为自己复仇。如果其父放下仇恨高,不让家人一直生活在仇恨的阴影中,安排好妻子和孩子未来的幸福生活才是第一要务。其三,如果眉间尺的母亲能隐忍地放下仇恨,带着孩子过着平淡的生活,也比孩子复仇惨死要好得多。其四,如果黑色人劝阻眉间尺,考虑母亲此后的命运,会不会有一种可能避免复仇悲剧的发生?当然,假设,只是假设而已。正是没有这些假设,才有了鲁迅《铸剑》复仇的悲烈。

无论是眉间尺的父亲、母亲还是黑色人,他们首先传达给眉间尺的都不是爱和仗义,而仅仅是绝不妥协的仇恨的刻骨铭心。黑色人以眉间尺和自己的性命去搏大王的性命,同时也牺牲了眉间尺母亲后半生的幸福。

6.纪念鲁迅有感 篇六

阅读是午夜的御风飞行,我一直这么认为。曾经对朋友说过,如果给我一杯香茗和一堆书,我就可以在书桌前维持一个姿势,地老天荒。然而她们总是笑而不语。可事实就是如此,只要有一本好书,我就可以马上安静下来。

这几天,我阅读了一些鲁迅的文章、参观了鲁迅纪念馆,让我深有体会。

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富人家。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作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但鲁迅义无顾返地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期间,鲁迅阅读大量的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欺凌。

由于鲁迅先生在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选择学医。鲁迅想通过医学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3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

有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他很快意识到,解救人民最要紧的不是“医”,而是需要打开思想上的枷锁,唤起民众起来斗争。于是,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犀利的笔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让人民群众看清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赶快奋发起来,他的《狂人日记》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页。

鲁迅的作品,有的如平静的港湾,有的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的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的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7.观《鲁迅》有感 篇七

一、质之美

质就是内容。你写这首诗, 你作这篇文, 选什么材料, 写什么, 不仅是一个理念问题、立场问题、正负能量问题, 还涉及一个审美效果。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是诗人情感酝酿后结出的圣果, 因此, 诗歌的“观赏”价值远高于“食用”价值。文学作品首先要有美学效果, 才会产生教化作用, 才会达到孔子在诗歌理论中提出的兴观群怨。如果诗不能引发读者像看旭日朝霞、落日余晖, 大江观涛那样的心理共鸣或潮涌, 那就不像诗不成诗。

1.取材之美。一代伟人鲁迅先生去世后, 纪念他的诗文何止千万篇, 选取的角度也可谓各式各样。有写他怒目金刚的, 有写他傲骨铮铮的, 有写他痛打落水狗精神的, 有写他“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 有写他“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这些都是对的, 都是鲁迅先生形象的一面。可在纪念鲁迅的时刻, 诗人一双慧眼, 另辟蹊径, 寻找新的角度, 发一家之言, 成一家之声。找到了, 就写鲁迅先生俯下身去, 甘为劳苦大众孺子牛的一面。想想吧, 一个把他人、把人民装在心中的思想家、文学家、战士, 他生前身后建立起来的丰碑自然要永远矗立在人民心头。人民从来都是一个国家的主体, 歌颂热爱人民的精神, 传达的就是一种社会正能量, 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阳刚之美, 正道之美, 正气之美。

2.剪裁之美。鲁迅活着的时代, 末代皇帝去了, 改朝换代如火如荼, 新旧交替, 北京政魁, 龙椅尚未坐热, 军阀的枪炮声就响了起来, “城头变幻大王旗”。遗老遗少的幽灵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徘徊。诗人虽然为新生政权效力, 笼罩在民主共和的辉光里, 但毕竟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人, 他深深明白“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挥起灵感的剪刀, 有了有了, 鲁迅先生正好跟他们相反, 正好是一面难得让人清醒的镜子, 正好是一面引人前行的大旗。好啊, 就在诗里把这群鼠辈用来映衬鲁迅的正面, 映衬先生的高大形象。骑在人民头上的人, 人民把他摔垮;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下场可以看到。这样一剪裁, 这样的逻辑推理, 让诗歌的哲理之美便呈现在读者面前, 产生震撼, 促其思考:我是谁, 我应该怎样做, 我要到哪里去?

二、形之美

阅读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便会发现, 诗首先呈现出来的是诗的形式, 分行、分段、押韵、对仗、工整、比、兴、赋。可以说, 没有形式就不可能有诗歌, 就不可能使诗从文学作品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朵奇葩。骚体诗是这样, 汉乐府是这样, 格律诗是这样, 现代诗也继承了这个传统, 譬如郭沫若的《炉中煤》、戴望舒的《雨巷》、舒婷的《致橡树》等等。

1.结构美。《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形式上给人的第一美感是结构:分七段, 每段四句, 不多不少, 就像七个水晶瓶摆放在红木桌面上, 初看个与个之间间距均匀, 独立成“瓶”, 晶莹剔透, 熠熠生辉。再细看, 每个瓶之间却又是丝丝相连, 环环相扣, 纹理相连, 脉象贯通。

2.对比美。《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第二美感是炫目的对比。这个社会, 有的人想这样, 可历史却不按他的主观意志转移, 结果却是那样, 播下龙种, 收获的却是跳蚤。有的人:“活着——死了, 死了——活着”;有的人:“骑在———俯下, 我多伟大———当牛马”;有的人:“不朽———火烧, 刻入石头———情愿做野草”……对比能使事物走向两个极致, 就像把矮草放在高树下面, 把白绫放在黑绸旁边, 美学效果一下就出来了, 美的越美, 丑的越丑, 天上人间。

3.相映美。《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第三美感是诗画相映。课文中的插图, 是著名画家陈逸飞的作品。鲁迅先生站在书房里, 披灰青色毛衣, 右手握着稿件, 左手抚捏衣领, 面容弥漫着宁静平和, 目光仍然是先生那惯有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目光, 凝视窗外。窗外似有什么?窗外是十里洋场, 窗外是恶少汹汹, 窗外是兵荒马乱, 窗外是红尘滚滚, 窗外是卑鄙污浊。再读那首诗, 再思这幅画, 行于诗行画间, 思于诗行画间, 品味再三, 忽然顿悟, 画得诗之神, 诗得画之韵, 珠联璧合, 相得益彰。

三、气之美

气就是诗人的情感。“落红不是无情物”, 诗更不是无情物。任何一首好诗都是诗人情感的化身。诗要想成为飞翔的精灵, 情便是成就她梦想的翼翅。有了诗情, 诗人才能借此把心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变成诗, 喷薄而出, 或浩浩荡荡, 一泻千里;或缠绵悱恻, 幽幽怨怨;或铜板铁琶, 大江东去;或小桥流水, 江南烟云;或鸡鸣桑树, 田园风光。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写的《诗品》, 是汉族诗歌美学的著名论作, 他在序言中提出:“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 烛照三才, 辉丽万有, 灵祇待之以致飨, 幽微籍之以昭告。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诗人必须有“气”, 诗中必须有“气”, 你只有通过这种外化了的情感, 通过语言的拼接雕塑, 诗才能感天动地, 感化于人。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气,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叫爱, 另一方面叫憎。诗人和全国人民一样, 仰慕鲁迅先生, 崇敬鲁迅先生, 赞美鲁迅先生, 希望把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 希望先生的精神教育后来人。想先生、思先生、读先生, 提起笔来, 诗人心中涟漪荡漾, 逐渐掀起波涛, 进而如鲠在喉, 不吐不快。情感越来越浓稠, 越来越浓烈, 汹涌澎湃, 凝于笔端, 一行又一行, 变成墨写的文字, 酣畅淋漓, 掷笔于案, 气动物, 物感人, 惊天地, 泣鬼神。情化成了美, 化成了思想的力量, 化成了朗朗上口, 化成了抑扬顿挫, 化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诗中鞭笞有的人, 表达的是诗人的憎恶。不为什么, 就为了嘲讽邪恶, 就为了朝着人性的卑劣振臂呐喊, 就为了斜睨那些魍魉, 就为了伸张正义。以诗为刀、为锄, 把恶草清除, 等于为庄稼营造出一个茁壮成长的环境;把罂粟铲除, 就为千家万户送去一片幸福, 就为这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尽了一分力量。

发乎于情, 爱憎凝于笔端, 情感在诗行里奔涌, 化成一道美丽彩虹, 多姿多彩, 耐人寻味。

四、言之美

让我们吟诵《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第一段吧。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更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讲究精炼凝练, 富丽堂皇, 但最好的语言还是繁花似锦后, 返璞归真来。归真以后, 不施粉黛, 素面朝天, 诗才能成为诗的模样, 文才能成为文的模样, 人才能活成人的样子。赏析这一段可知, 什么叫明白如话, 这就叫明白如话。四行诗, 没一字不识, 没一词不懂, 朴实得像甑子里的干饭。可朴实的背后, 诗味却像茅台酒一样浓烈。后世评价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诗, 说它象牙塔里的人读得懂, 市井村妇也能听得明白, 既不下里巴人, 也不阳春白雪。臧克家先生的诗就是这样的典范。再继续咀嚼, 借助语言的张力, 美感就出来了, 韵味就出来了, 哲理就出来了, 思考就出来了。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着的时候他干了些什么?死了跟活着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诗写到这个水平, 不“传诸后世”都不行了。可促其到达这一境界的是什么?无他, 是诗的语言, 是诗的语言美, 是诗的语言引发的审美作用。

让我们再吟诵《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第二段吧。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 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篇八

本单元刻画“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加深鲁迅先生在学生心目中的烙印,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在教学本课时,我们可以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在读中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在加深对鲁迅了解的同时真切感悟到做人的真谛,并通过对比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蕴,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

学情分析:《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安排在单元最后一篇文章,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体会到鲁迅的人格魅力,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只需利用诗歌继续引导学生研读感受其伟大人格即可。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通过多读感悟诗歌的内蕴。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服务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师语言引导:同学们,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什么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学生评价)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在1936年10月19日不幸逝世。“赶快收殓,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但是,我们能忘记他吗?(不能)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1949年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课件出示写作背景和臧克家简介。(师作介绍)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巩固旧知,加深对鲁迅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认知,使学生自然融入新课的学习,容易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注意认真倾听。

2、(自由读)模仿录音范读,把诗歌读准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漏字不添字。

3、指生读,师生评价。

4、齐读,注意读出节奏(不仅要准确,还要流畅,把每一句读流利)

5、整体感知:全诗共有几节?主要写了什么?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每小节后2行)再仔细观察:哪两个小节之间存在着联系?(前面2—4节写了两种待人民的态度,后面5-7节写了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指生问答,师作小结)

(设计意图:录音范读,从中获得对诗歌的初步感受,把握诗歌整体印象,又让学生自主概括,互相启发,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诗歌主要内容,落实教学目标。)

三、精读诗歌,体味内蕴

1、课件出示思考题:

①诗中第一节写了哪两种人?说说你对第一节的理解。

②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小节,说说你的理解。

③本诗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要求:学生分四人小组读诗歌(可以轮流读,分节读,齐读等),读后讨论上面思考题的学习心得。

2、交流汇报,理解诗歌含义。

(教学流程:读相关诗句——学生自己谈理解感受——指导有感情朗读、师生评价)

①诗歌第一节中的两个“死”字和两个“活”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活”字,是指肉体活着,第一个“死”字,是指“精神腐朽了”,第二个“死”字,是指“肉体死了”,第二个“活”字是指“精神永存”。

②诗歌的第一节包含了深刻的哲理,请你探究其所包含的哲理(为人民服务的人,虽死犹生;与人民为敌的人,虽生犹死)

③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学生自主感悟,自由表达,理解重点诗句

a、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第一种人对人民的态度是作威作福,横行霸道,第二种人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课件出示鲁迅在《自嘲》中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齐读,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的精神。

b、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第一种人对荣誉的追求是活着为自己死后想留名,第二种人则是为人民而战斗,为革命愿献身)

△课件出示课外收集到的《野草》中的资料:“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本,于是并且无可朽腐。我将歌唱。”学生齐读,感受鲁迅先生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的胸怀。

c、“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第一种人的生活目的是侵害别人的利益,第二种人则捍卫别人的利益)

d、5—7节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下场

△课件出示两种人不同人生观,不同价值观的资料。

师小结: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己死去,而“野草”生命力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

④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对比),并举具体诗句作说明。

3、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讨论,我们对诗歌中的两种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诗中又用了对比的写法来表现鲁迅先生的这种精神,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突,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结合大量课程资源,结合本组所学课文,边读边悟,自主感悟,自主表达,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会诗歌内容的同时更加了解鲁迅的为人,体会作者情真意切地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四、熟读成诵,深化主题

1、师范读,指导学生对比朗读,师评价点拨(①分男女生对比读每小节前后两句话②第2小节和第5小节,第3小节和第6小节,第4小节和第7小节对比朗读)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诗,体会诗歌内蕴

3、男女生对比赛读,并推荐优秀者上台诵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本环节在理解诗意含义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老师适时的评价,点拨给了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诗歌的理解感悟,通过读表现出来。有利于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典范?(袁隆平、焦裕录、郑培民、任长霞……)

2、读了《有的人》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3、老师赠语:把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刻苦努力,发愤图强以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设计意图: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本环节注重熏陶感染,践行了正确道德导向。)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2、办一期“鲁迅在我们心中”的小抄报

板书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反动统治者——作威作福,欺压人民——批判

对比

9.读鲁迅《伤逝》有感 篇九

《伤逝》是鲁迅众多文章中位数不多的以爱情为正面描写题材的小说,它也被公认为最复杂,最难以猜透的小说之一。自《伤逝》面世以来,众多学者都对它进行了或有根据的研究,或无根据的猜测臆想,有人认为这是映射兄弟失和,有人猜想这是鲁迅自身爱情的写照,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与其费尽心思地猜测作者的写作本意,不如把精力放在作品本身的研读上。而在这一方面,我比较关注作品的反讽的描写与表现,并想在此粗浅地谈谈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作品整体的反讽意味浓厚,这种反讽既体现在作品的主人公——涓生与子君的身上,也体现在社会生活方面。下面我想依照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 对涓生的讽刺

作者在《伤逝》标题的下面表明着“涓生的手记”,而文章的第一段就直接写明的本文的写作原因:“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这说明了《伤逝》是涓生为了表达自己的悔恨而写下的他与子君的爱情的回忆,是以他一个人的视角在讲述两个人的故事。涓生作为这段爱情的讲述者,其实也是被讲述者,其背后的真正的讲述对象正是作者。而涓生是否真的在对这段过往进行自我剖析式的忏悔,就从这种双重讲述中表现出来了。涓生在自我的讲述中多次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这恰恰体现了作者与涓生的对立,从而起到了强烈的反讽作用。由此可见,“悔恨与悲哀”不过一场虚伪。

(1)讽刺之一:涓生自认为是受到了启蒙思想影响的有志青年,实际上也不过是个霸道的男权主义者。“整个故事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亲密时期”“疏离时期”和“忏悔时期”。这三个时期,涓生都占有绝对的婚姻话语权,无论是最开始的亲密无间,郎情妾意,至后来的矛盾重重,不断疏离,还是到最后的蟠然醒悟,深深忏悔,涓生都是占有着绝对优势地位的“爱情霸主”,他和子君之间的爱情走向,几乎都是以涓生的个人主观意见为准发展的。”在亲密时期,涓生与子君“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尹博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从这最初开始,涓生便是两人关系的领导者,子君不过是受到他的“启蒙”的跟随者。而“她却是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背诵;我的举动,就如有一张我所看不见的的影片挂在眼下,叙述得如生,很细微,自然连那使我不愿再想的浅薄的电影的一闪。”这段描写表现了两人对于那场求婚的不同的印象。一个常常“自修旧课”,一个却“那时的事后便已模糊,夜间回想,早只剩了一些断片了,同居以后一两月,便连这些断片也化作无可追踪的梦影。”“后来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记忆上却偏只有这一点永远留遗,至今还如暗室的孤灯一般,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两人之所以会对同一件事产生如此大的记忆差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涓生的大男子主义。在涓生印象中,求婚时的言辞与举动都模糊了,唯有单腿跪下去的那一幕难以忘怀。因为在这个恋爱过程中,那也许是唯一一次涓生处在了“劣势的,等待宣判的”一方,这样的示弱破坏了他的男子霸权,使他“羞愧难忘”。

(2)讽刺之二:涓生在自我忏悔中看似把一切揽在自己的身上,实际上一直是一个善于推卸责任,没有责任心的人。涓生在收到局里的纸条时,第一反应便是把责任推到那些所谓的“造谣者”的身上。同时大言不惭地说“其实这在我不能算是一个打击,因为我早就决定,可以给别人去钞写,或者教读,或者虽然费力,也可以译点书,况且《自由之友》的总编辑便是见过几次的熟人,两个月前还通过信。”,后面却说“但我的心却跳跃着”。很久之后,收到的《自由之友》的总编辑的回信也不过“只有两张书券,两角的和三角的”。这些统统说明了涓生本身既没有经济能力,也没有与子君同居后的经济规划。那场求婚,或许更多是在求欢,并不意味着涓生做好了组建一个家庭的准备。

除此之外,涓生在自我忏悔的过程中多处默默地表达了对子君“堕落”的抱怨,引导着读者将这场婚姻的失败归根于子君。涓生一面说着“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一面却暗暗抱怨:“做菜虽不是子君的特长,然而她于此却倾注着全力,对于她的日夜的操心,是我也不能不一同操心,来算作分甘共苦。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况且还要饲阿随,饲油鸡,……都是非她不可的工作。”“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功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这样的讲述往往使得读者认为这场婚姻这所以走到尽头是因为两人之间产生了隔阂,而这隔阂却是因为子君的“自我堕落”,一心操劳家务,不再读书散步,与涓生之间难以沟通。以这种自我忏悔的手法巧妙地推卸责任,不过是涓生一贯为之。而这两面的互相矛盾,正是作者与涓生的对立,讽刺着涓生想要瞒天过海地推卸责任。

哪怕到了最后,涓生也未曾改变这一作为和态度。他对于子君的死表示悔恨,悔恨的却是“我不应该把真实说给子君,我们相爱过,我应该永久奉献她我的说谎”。他认为子君的死不是因为他对于这段爱情的失责,而只是因为子君承受不住“真实”。他还屡屡暗示“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我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忌,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但这恐怕是我错误了。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这些言语仿佛在说,涓生提出的爱情的结束,只是一心一意为了子君,为了子君能够有新的开始,能够决然再造生活,能够不与他一同灭亡。而子君“辜负了涓生的期望”,被父亲重新领回家中,最后走向灭亡。这一系列的事不是涓生的错,而是因为子君不再是那个启蒙的子君,她丧失了“勇敢和无畏”,她没有“诺拉的果决”。至此,涓生才算完成了对这段感情的讲述,“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自己”,为自己推卸所有的责任与过错,“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得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文章以涓生的第一视角进行悔恨地讲述,看似处处在自我反省,争取读者的同情。其实,涓生的讲述中到处可见漏洞,到处是矛盾,到处体现着涓生与第三讲述者的对立。作者对于涓生的反讽丝毫不避讳,直叫人明了。

二,对子君的讽刺

或许有人会认为,作者既然对涓生做了诸多讽刺,将他的男子霸权主义,薄情,无责任心等表露无疑,那么,作者对于这场爱情的弱者——子君,该是饱含同情,并加以宽慰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个人觉得作者对于子君也有着温和的讽刺。

(1)讽刺一:以新思想过旧生活。子君在文章中虽然不如涓生所表现得那般“科学”“先进”“民主”,但毫无疑问,她同样是一个接受了启蒙新思想的女性。也正是因为这个,她才会“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短短的一句话,足以表达出子君内心的觉醒和思想的解放。然而,在与涓生开始同居生活后,子君的表现却仿佛如涓生所说的那样“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她沉浸在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倾注到家务里及恭顺地侍奉丈夫,表现出旧式妇女贤妻良母式的,失去了奋飞的能力和勇气,变得平庸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的女性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奴隶。子君此时的形象在涓生眼里已变成了没有自我没有品性的封建妇女的代表。”子君就这样带着她的新思想过着封建式的旧生活,将自己一点一点地退化,最终变得远不如前。

也许会有人认为,这样的结果完全是生活所迫,子君只是在生活的消磨中逐渐失去了自我的。诚然,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依旧认为,在这样的“堕落”与“退化”中,子君并非只是被动的受害者,而这应当从阿随说起。

“还有一只花白的叭儿狗,从庙会买来,记得似乎原有名字,子君却给它另起了一个,叫做阿随。”我觉得阿随的名字大可以多加思索。其一,“随”可以理解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与子君刚和涓生同居的生活背景一致,可以接受。其二,“随”也可以直接理解为“随遇而安”“随处而居”等等,带有宿命观的意味。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都是与受启蒙思想影响的子君所不符的。这也难怪涓生并不喜欢这个名字了。阿随的到来其实距离他们同居并不多久,可见子君也许并不单单是被生活磨掉了新思想的棱角,而有可能是自我选择了这样封建式的旧生活。

(2)讽刺二:因为自由而追求爱,又因为爱而失去自由。子君作为被涓生讲述的对象,并没有为自我辩解和说明的机会。她在整个故事中最为出彩的部分,应当是开头的惊天动地的一句

2话:“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深刻地表明了她对于自我自由的渴望。而我认为,自主地选择和涓生恋爱交往甚至结婚同居,在子君的眼中也许都是自由的体现。她极力维护这一段感情,实际上就是在极力追求自我的独立与自由。为了这份爱情,她与自己的家人绝交,并卖掉了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她就像“出走的娜拉”一样,除了“一颗觉醒的心”,什么都没有了。她将自己葬在了家庭的琐碎当中,饲阿随,饲油鸡。后来,油鸡也逐渐成了佳肴,阿随也留不住了,她只有涓生了。可是不久,她连涓生都没有了。正如鲁迅所问的“娜拉出走后怎样呢?”,要么堕落,要么回去。而子君是后者,她父亲把她领回去了,“她以后所有的只是她父亲——儿女的债主——的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

她因为渴望自由而去自我选择,自我追求爱情。但是,这份爱情给她带来了什么呢?她在这场爱情里一直处于劣势,为这场爱情失去亲情,失去看书与散步的时间,失去勇敢和无畏,最后回去了,便连自由也失去了。这不是最大的讽刺,却是最令人悲叹的讽刺。

三,对社会的讽刺

《伤逝》创作于1924年,之所以首先说明它的创作时间,是因为其时间背景对文章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其实已经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解放不断深入,对于社会生活有着“新文明式”的渴望和要求。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婚姻自主等都是收到启蒙思想影响的青年的普遍呼唤。《易普生专号》的出现,《玩偶之家》的大火,都使得众多女性希望像娜拉一样果决,追求自我的觉醒。而《伤逝》中的子君起初便是“未完全觉醒的中国版现实的娜拉”。鲁迅1923年时曾在北京女子高等学院作了《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在这场演讲中他给自己的这个问题作出的回答是“要么堕落,要么回去”。而他在一年后创作的《伤逝》很有可能是他这一思想的再次提出,毕竟子君在最后的结局就是被她的父亲领回去了。我个人认为,鲁迅安排的这个“回去”的结局是对于当时社会普遍提倡的“像娜拉一般出走”的反讽。

鲁迅向人们展示了一般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并在文中提出“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是对当时人们一昧地追求爱情独立,却忘却了物质经济是爱情依附的基础的讽刺。同时,子君的结局也是对狂热地追求“自由恋爱”的讽刺。但这种讽刺不是要人们乖乖地服从封建式的无爱的婚姻,反而是在倡导人们要不断吸收新的思想,不断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只有社会的整体达到了文明进步,社会经济取得发展,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的众多希望,比如男女平等,比如婚姻自由等等才能成为可实践的追求。

10.读《鲁迅》有感 篇十

带着这样的感想,我阅读鲁迅先生写的《在酒楼上》,不禁想起了文中的主角吕纬甫,他曾经是一个满怀斗志的年轻人,但他们再次在酒楼相遇的时候,却感觉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曾经的好胜心已经荡然无存,反倒是更关注那些对社会无关痛痒,但却能让自己有点精神寄托的事情,使得自己的内心稍微充实一些。文中让我感觉到最触动我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吕纬甫说到,苍蝇飞走了,一段时间后又飞回原地。曾经的我们也是满怀斗志,总想干一番事业,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瞎折腾了好几年,很多人还是回归家庭去了。二是给死去的弟弟上坟。看了这一段,其实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所谓的“弟弟”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说存在,只能说是存在与他母亲的脑海里面。吕纬甫明知道这个真相,但依然看破不说破,还是把上坟的事情做到位。面对家庭,我们很多时候不也是做着这些类似的事情吗?迫不得已说一些善意的谎言,而且还要把这些谎言一直表演下去。三是邻居热情招待,请他吃荞麦粉。其实这个粉根本是难以下咽,但为了不让对方扫兴,好要硬撑着吃下了,想想我们当今不也是这样吗?

“我想出来创业,但家里小孩还小;我目前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其实,姑且不要说这是什么借口,我要表达的是,这些观点我非常认同!如果一个人年轻,还没有家室,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得是挥霍的青春,那你大可以放心的创业;然而,一旦有了家庭的负担,很多事情确实是由不得你的。一个有家室的人,要创业,谈何容易?首先,自己必须追求稳定,如果不创业,这份工作维持现状,虽然不会大富大贵,但至少不会输得一败涂地。当然,在这基础上,业余时间做一下斜杠创业家是没问题的。然而,如果只是有魄力,有没有想过输了怎么办?有后路吗?不要人云亦云说:“断了一切后路,就一定会成功!”这是扯淡,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讲的,目的就是能多坑一个赚一个。等你失败后醒悟过来,你当然损失惨重了,但对他而言,还有源源不断的猎物。所以,我很理解人到中年后的想法,中年危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

11.观广州车展有感 篇十一

第一,感觉是有些冷清。广州车展历史虽不如北京,但我去的次数却不少。以往的感觉是一次比一次好。场馆条件优于北京,参展商热情高,眼看从地区性展会向全国性、世界性展会成长,大有比肩北京、上海车展之势。但这一次不同,车型没有想象的多,相当数量的展台不是制造商而是经销商在办。把产生这样的结果的原因,仅仅归咎于广州限购是不公平的,中日关系趋冷和今年经济上偏冷也是重要的因素。但在这里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一句,如果广州继续限购的话,很不利于车展成长。广州与北京不同,北京就是一辆车都不买,照样办A级车展,因为北京有众多官员和专家去看车展;而广州车展如果失去市场的支持,是有可能降为B级的。

第二,中国品牌有喜有忧。喜的是有明显的技术进步,看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不但车型丰富,而且有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展示,其中比较印象深的是比亚迪,展出了汽油缸内直喷增压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动力总成技术,而且还有迅速全面采用的趋势;这种后发而先至的逼人态势,值得其他厂家关注。忧的是分散重复,恶性竞争也露端倪,表现之一是车型同质化,几乎家家都是A00、A0、A、B级车都有,还有跨界车和SUV;表现之二是价格低,有些车型畸低,相当于顾客买的每一辆车,厂家补贴几千至上万元,在这样同质化和恶性竞争的环境下,其发展的艰难可想而知。怎么办?直接的办法如限制外资、合资,不可能;让部分中国品牌主动退出,做不到。只有一个间接的办法:中国品牌车企之间加强合作,如广汽和奇瑞的联盟。

第三,展台管理仍有待改善,重布展、轻服务的倾向很明显。这次展览,中国品牌厂家展出的技术内容多了,但现场人员服务跟不上。相形之下,合资、外资品牌情况要好很多。我建议,展台应该有三类人员服务:一是导展,把公司特色和本次展览的亮点讲清楚;二是导购,为准备买车的人服务;三是讲解技术,像我这样看车展第一目的就是看技术的应该大有人在,况且技术是品牌和公司形象的基础,焉能不重视。

12.观《跑与游戏》一课有感 篇十二

这节课从“小豹子逛森林”入手,接连到“小豹子毛巾操”,自然过渡到主教材“小豹子学本领”、“小豹子大练兵”,再延伸到游戏环节“小豹子大比拼”,到最后的拓展提高部分“小豹子抢食”,每一个环节都贯穿在“小豹子”的活动情境中。通过这一情境设置,有效地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设置了一个适宜于学生学、练的环境,使学生能够置身其中,把自己当成一个“小豹子”来进行一系列的学习、练习、比拼,能够兴致盎然地一步一步地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练习;二是培养了学生听指挥、守纪律的学习习惯,采用这种情境设置的游戏方式适合水平一学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理发展水平。

一、巧用彩毛巾,活而有序

1.分组自然、组织有序

“小豹子逛森林”部分,教师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通过听信号找到所对应颜色的毛巾,从而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将学生自然地分为四组(见图1),既有效完成队伍调动又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培养了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保证课堂组织有序的效果。

2.活用游戏形式,让学生学会快速跑的方法

“小豹子大练兵”环节,教师讲解“小豹子大练兵”的游戏方法、规则,并请一位学生协助示范,重点强调学生启动快、反应快、速度快,之后在小组长带领下以自主合作方式进行游戏练习,要求将对方的“尾巴”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抢到自己手中(见图2)。

3.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小豹子大比拼”环节,教师在讲解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后,请三位学生协助示范,要求学生做到反应灵敏、果断、速度快。然后,在组长带领下进行游戏,练习一段时间后,各组进行游戏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兴趣,掀起了又一轮练习高潮(见图3)。

在传统的快速跑教学中,基本上是围绕着上肢、下肢动作本身来学和练,学生在课下往往不会把跑的动作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而本节课则将快速跑与“抢尾巴游戏”结合到一起进行学练,将体育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

“小豹子抢食”环节(见图4),使得本节课的拓展部分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强化了上下肢和腹背肌群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心情紧张和全神贯注地参与“小豹子抢食”的全新的参与游戏状态,真正达到了手脑并用、身心协调发展之目的。就连看课的教师们也被学生的游戏状态感染,也凝神静气地“参与”进来,乐在其中。

二、学习体会

1.学习内容要点“会做”远比“会说”、“明白”更重要。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突出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弱化教法的展示,将动作“要领”转化成学生身体练习中的“本领”才是体育课要达到的学生“健康第一”和具体受益的目标。

2.体育教学中要将教材中的“要领”转化成学生自身的“本领”。一方面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充分把握本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发展阶段,从研究、分析教材,充分理解所教内容的角度出发,不断创造出合理且实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3.生活化的知识更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从体育发展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体育教学内容是源自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在生活中的跑、跳、投等技能都是体育技术,本节课的设计通过“小豹子”的一系列活动,将快速跑一课的学习从开始的初步学习——“小豹子逛森林”一直贯彻到生活中的活化运用——“小豹子抢食”结束。体育活动通过生活常识与体育活动相互融合,达到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体验过程的目的,让学生知道体育课中不只是身体的活动,也是探究知识、体验生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实践,体会到体育活动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不要将体育与生活割裂开来学习。

三、值得商榷之处

1.趣味课堂的“趣”要重视课的环节的趣味性,更要注重练习过程中教学重点的强化。如果脱离了教学重点或难点来谈“趣味课堂”就是脱离了体育课的本质。

2.教学目标的预设要与本节课实际情况相结合。如,课前教学目标设计得过于宽泛,并且放在其他课中也适用,就失去了针对性。

上一篇:英文朗读在线下一篇:沟通与交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