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演变(共12篇)(共12篇)
1.中国书法史演变 篇一
2015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综述
“2015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于8月18日至21日在古城苏州隆重举办。来自海内外的书法史研究专家,众多知名大学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主办、承办单位的领导,全国多家书法专业媒体记者等将近二百人出席了本次讲坛。本届讲坛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苏州市书法家协会承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恒,苏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陆菁,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悖,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祁小春,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州大学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华人德,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伟林等出席了18日上午的开幕式。
在简短的开幕式结束之后,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天弓先生作了首场演讲。演讲题目为《张怀璀的解读、赵孟?解读――古代书学文献研究》。张先生首先从“本体”的概念讲起。他说,“本体”不完全是近代汉译西方哲学本体论以后才出现的新词。“本体”意指本根,包括根源的意思和自身的意思,也就是“根”和“本”。探求“书法本体”,是书学的最重要的职责。关于“书法本体”的研究,就是“书法本体论”。书法艺术的根源和自身到底是什么?张先生通过仔细研读张怀瑾的《文字论》以及赵孟?《兰亭序十三跋》后,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汉字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本体,也是书法艺术的定海神针。张怀璀的《文字论》全面考察了以往的书法史和书学史的材料,包括文学,运用魏晋玄学的哲学思想,直指书法本体,提出了“一字本体论”,即一字心画,一字可观神采,已见其心,目击一字,可得简易之道。书法之道是易知的:可理解;书法之道是易从的:可亲近。书法之道简易、模糊、玄妙、抽象,是最“奇妙”的艺术。这既是张怀??之文字观,又是张怀璀的书法观。
元代赵孟?《兰亭序十三跋》(1310)是书艺的奇品,也是书论的杰作。张先生重点解读了第七跋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张先生认为,这种表述本来是事实判断,但实际上却是价值判断。赵孟?的本意是为了强调“用笔为上”,才提出“用笔千古不易”与“结字亦须用工”。在《第七跋》中,赵孟?认为“字势”是书法作品的中心,是书法审美的特性。“用笔”与“结字”是理解“字势”用毛笔的书写过程的两个概念,或者说“字势”是上位概念,“用笔”与“结字”是下位概念。字势统摄着用笔和结字,存在着“易”和“不易”、“为上”和“次之”的区别。今人只说《第七跋》中的“用笔为上”“用笔千古不易”,而不看“字势”,主因是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中产生的书法美学的“四看模式”,看“用笔”“结字”“章法”“意境”,就是不看“字”,把“结构”等同于“字”,认为书法艺术是“纯粹美术”。
因此,《文字论》和《兰亭序十三跋》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书法本体,仍有启迪。
8月18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方爱龙先生作了题为《学书当学颜:南宋士大夫陆游与朱熹的书法观――兼谈论题思考的书法史基点》的演讲。方爱龙先生首先从两宋时期的颜真卿书法之影响――基于文献梳理,两宋时期文人书法“学颜”风气――基于书迹考察,两宋时期的书法风旨――帝王所尚,颜真卿书法“体系化”的后世确立等四个角度出发,借助文献与书迹互参的方法,为论题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也深刻揭示了相关论题思考的书法史基点。
在进一步阐述论题研究的核心部分,即“南宋人的颜书情结:以陆游、朱熹为中心”时,方先生分别对陆游和朱熹这两位极具代表性的“学颜”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梳理。在探讨陆游的颜书情结时,方先生分别从陆游暮年所作回顾自己诗歌、书法艺术追求的总结性诗篇《自勉》《焦山题名》《钟山题名》等传世书迹,从中判定他在书法上推崇颜真卿的总体旨趣。此外,方先生还以“数行褚帖临窗学,一卷陶诗傍枕开”“寄怀楚水吴山外,得意唐诗晋帖间”等论书诗为例,阐释了“学书当学颜”并非陆游“唯一”的书法观念,为我们全面考察和理解陆游的书法观提供了依据。在分析朱熹的颜书情结时,方先生将研究目光投注于朱熹学书早期“忠”“贼”之辩的书学观。在梳理朱熹书法的前期书风时,方先生根据对朱熹传世书迹和文献著录所作的考察,提出朱熹在淳熙六年(1179)起赴知南康军任是他书法创作和书法观念发生第一次重大变化的分水岭。朱熹早年和同学刘珙(字共父)之间曾有过一场关于曹操与颜真卿之间的书法有“古今”之别、为人则有“忠贼”之分的论辩。这场辩论让少年的朱熹“懂得”了“书如其人’的道理,“认识”到了必须重视“人品”与“书品”之间的关系。或许正是这番论辩孕育了朱熹的颜书情结。继而方先生又从理学家朱熹及其一生的重要书法活动、朱熹书法的“家学”启蒙、朱熹的游宦观摩等层面出发深入全面探讨了他的书学观。
最后,方先生还就书法(广义)与“法书”(狭义)、不同书体的不同用途与载体,书迹资料的传世(传模、翻刻)的可靠性,书论、书史资料的文献解读――互参的重要性,书法史研究的全局视野与逻辑学理等问题作为余话和大家作了扼要的讨论。
8月19日上午,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原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水赉佑先生作了题为《书法研究与文献资料的利用》的演讲。首先,水先生通过举例来谈利用文献资料厘清碑帖中存在的问题,如:1.《淳化阁帖》的名称、底本来源,祖本《淳化阁帖》是石刻还是木刻,《淳化阁帖》是王著摹书还是仿书以及辨别《淳化阁帖》真帖的方法。2.《兰亭序》是在什么背景下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冯承素摹《神龙兰亭》的真伪问题以及《玉枕兰亭》的考证。3.通过对杜牧《题木兰庙》《入商山》《寄远》三诗的考证、对新发现两件周越书迹的使用以及对赵孟?《兰亭十三跋》被烧时间的考据来对《郁孤台法帖》进行鉴定。其次,水先生谈了如何运用文献资料来鉴定碑帖的真伪问题,如:1.通过与《容斋随笔》《东坡题跋》《山谷题跋》所记载的内容进行比较,对伪造印章、摹刻时间、刻工、版本进行分析并从《履园丛话》中找出根据,对宋拓《潭帖》进行鉴定。2.在鉴定《绛帖》的过程中注意到陈后主所写《入隋侍宴应诏》“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此诗文字顺序是鉴定真伪《绛帖》的基本方法,还有凡刻有“日月光天德”编号的,不一定都是《东库本》。3.通过文献判断天一阁藏丰坊所刻《神龙兰亭》刻石中“贞观”“神龙”“开元”“淳化”“大观”等玺印属伪以及翁方纲赞扬诗理由不充足。4.通过对帖中内容、文辞、年代、时间、笔法风格的考证来鉴定《宋拓丛帖》中的伪迹。5.通过对所题年代文字、避讳、署名、印鉴、职官以及所书内容的考证来鉴定黄庭坚书迹中的伪迹。6.通过对《表忠观碑》《过王仲至斋观李昭道画诗》《宋苏文忠公游天竺寺安老亭诗卷》的考证,来鉴定苏轼书迹的真伪。7.对薛稷本《定武兰亭》和褚河南临澄心堂纸本兰亭的鉴定。
最后,水先生还与学员谈了收集文献贤料和使用文史资料的注意点以及自己的几点体会。
8月20日上午,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陈志平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以为中心的古代书论文献研究》以及《文字禅与北宋诗文书画一体》。
首先,陈先生介绍了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及其所辑《墨池编》的成书、收录、流传以及版本研究的大致情况。在《墨池编》版本研究中,陈先生以明朝薛晨刊本、李时成刊本、文渊文津四库本、津逮秘书本等为例,揭示了明刻本在卷次、目录、文字、内容上窜乱的版本谬误问题,并以清刻本中的序跋、避讳、校改举证了清朝诸本的系统性和稳定性。通过陈先生对《墨池编》“复旦藏明抄本”翔实的考证,学员们得悉“复旦本”之底本很可能是宋元传本,这是“复旦本”作为《墨池编》的第三个版本系统中所存在的特殊价值。随后,陈先生又以北宋“诗文书画一体论”以及苏轼、黄庭坚提出的“文字禅”展开论述,让学员了解到北宋书学文献资料搜集、剖析、考证的完备性以及北宋文人在书画艺术中衍生的哲学观与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中唐以后,禅学渗透,使得文人在儒学的基础上,接纳禅学,形成“心”与“道”的契合,北宋文人因此打破艺术门类在媒体上的界限,形成“诗文书画一体论”的思想,陈先生述其渊源进行分析,在苏轼、黄庭坚诗文中提出的“文字禅”观点中,对“文字禅”的广义和狭义进行了新的梳理和认识。最后在黄庭坚的诗书创作中通过“行布”来实现诗、书相融汇通的哲学意蕴,并整理了八类黄庭坚的诗词作品和其行书、草书作品中的艺术技巧来说明二者互通有无的关系,分别是顺逆、虚实、连断、聚散、穿插、颠倒、开合、伸缩。此八类技法的结合对于增强诗词与书作之间相辅相成的艺术美感,带来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说明北宋文人在艺术打破载体、超越媒介上做出了重要的价值,传达了诗文书画之间更为微妙的关系。
8月20日下午,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朋川先生作了题为《考古新成果和艺术史再认识》的演讲。张先生的演讲主体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中国古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源流。张先生以最新发现的云南地区距今-600万年的古猿化石为例证,质疑古人类都是从非洲发展而来的说法,提出中国云南也可能是古人类发祥地的观点。第二部分讲述了以陶器艺术和玉器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艺术。第三部分讲述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张先生指出,近年的许多考古新发现,使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二里头文化在年代和地域方面与夏文化相当。他还指出,笔和木简绢帛开启了软笔书画时代。第四部分讲述了秦汉多元一体的文化艺术的初步形成。张先生认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雕塑史。汉墓壁画的兴起和繁盛、厚葬风气下汉俑展现了人间百态。汉代器物体现了观赏与实用的结合,有充满想象力的设计构思。第五部分讲述了多元整合的魏晋南北朝艺术。张先生以大量图例介绍了走向成熟的魏晋十六国北朝墓室壁画、开启唐风的北朝墓室壁画以及在变化中发展的北朝佛造像等内容。北朝时期,河南、河北产生了彩釉白瓷,改写了中国陶瓷史。在演讲中,张先生还和学员们分享了自己丰富的考古实践经验。
8月21日上午是学术互动环节,导师们和学员进行面对面的学术对话。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道义先生担任主持。苏州大学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华人德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伟林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苏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葛鸿桢先生也参加了讲坛并与学员一起交流。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导师们往往即兴发挥,将问题面拓展得更加广泛,如关于治学方法,华人德先生谈到在研究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如何利用目录学的相关知识,水赉佑先生讲到在利用史料时如何注意真伪甄别的问题,张朋川先生、王伟林先生、葛鸿桢先生都谈到考古新发现对书法史研究的重要性等,都给学员很多启迪。主持人还代表组委会向学员征求对本次会议的意见与建议,并就相关问题做了解释。最后,华人德先生表示,这次书法史讲坛已经是第五届了,讲坛要延续下去,老一辈的要退下来了,所以组委会也在安排由年轻人来主持会议,邀请一些优秀的年轻学者走上讲坛,讲一些他们的研究的成果,慢慢地往这方面转移。
创设于2008年的“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由苏州市与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文联联袂主办,目的是培养高层次书学后备人才,推动书法史研究走向深入,打造中国书法学术品牌,此前已成功举办四届,其高品位的学术追求和开放的学术视野赢得海内外书学界广泛的好评。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论文评比或清谈式的聚会,“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每届均邀请五位著名的书法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有针对性地为国内高校书法专业在读硕、博士生以及旁听学员开设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并特设50个名额以资助这些青年学子的食宿费。为保证演讲质量,让专家们有充足的时间阐述学术观点,每位专家演讲半天。全部演讲结束后,组委会还安排半天时间让五位导师与全体学员进行问答式互动交流,释疑解惑,使讲坛成为难得的书法研究的学术盛宴。
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学术骨干王伟林、王国安、陈道义、逢成华、张恨无、王学雷、毛秋瑾、邱文颖、卢月龙、朱骏益、何鹏、宣晔、陈哲等人参与了本次讲坛的会务活动及文字整理工作。
2.中国书法史演变 篇二
中国的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 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而书法一般有五种书体, 即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五种书体在“汉字演变过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篆书在教学中的应用
甲骨文是汉字产生的标志, 其中说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一历史知识很抽象,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很有难度, 当时理解事后就忘。对此, 我在多年的教学基础上, 搜集到了几片甲骨文教具。首先展示这一教具, 让学生细致观察, 看看这一文字有何特点, 让他们过一把考古学家的瘾。这样运用甲骨文教具讲解, 学生既好奇又亲身感悟, 在这个基础上, 再点出这种文字是商朝出现的, 诱导学生思考刻在骨头上的文字叫什么。提出问题, 骨头这么硬, 为什么还要往上刻, 为什么不写在纸上?那时人们就能在这么硬的骨头上写字, 这也说明了当时人们的聪明才智, 从而对学生也进行了思想文化的教育。这样进行教学后, 学生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一概念就容易记住了。我又布置了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可在尖石的泥土块上刻一些甲骨文, 使这一知识深刻地记在孩子们的脑中。
秦始皇不仅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而且为中国的文字发展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秦完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后, 便将其他六国的文字收集起来, 求同存异, 以秦国的文字为依据, 对文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简化和统一, 这也就是所谓的文字改革。这是汉字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次统一文字运动。历史教材是这样描述小篆的:“秦始皇又下令统一文字, 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 通令全国使用。”小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促进了当时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而且对巩固和加强封建国家的统一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现在依然很崇尚小篆这一字体。为了加强学生对小篆字体的认识, 我让学生利用橡皮制作小篆字体教具。小篆字体笔画的圆润程度, 给学生们制作教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但学生们还是克服了困难, 制作出了很精致的小篆字体教具。我将学生们制作的小篆教具与甲骨文教具进行字体相比, 显得弯曲, 呈弧形。在教学中, 我在标题中写了几个小篆字体, 在布置作业时, 也提出了一项要求, 作业中简单的字体如果会的话, 可以用小篆字体进行书写。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小篆字体的印象, 又突出了认识秦的中央集权,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秦是我国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印象。
二隶书在教学中的应用
隶书在教材中只提到两句话, 即“接着, 又出现了一种比小篆书写更简便的字体隶书。现在的楷书, 就是从隶书演化来的”。只有这短短两句话, 学生会很茫然, 究竟如何简便, 隶书在中国文化史上究竟占了什么样的位置。学生知之甚少。因此, 我上网查了有关小篆如何向隶书演变的过程, 讲给学生听。“因为小篆笔画较复杂, 笔画又圆转均匀, 书写慢、有难度, 如果遇到紧急事情, 那就很难及时向上禀报, 从而耽误了办事时机。特别是官狱, 许多用小篆书写往往会延误时间。为此, 下层狱吏中便形成了一种新的字体。这种字体把小篆字形由圆变方, 笔画由弧形变为较直。据说, 此书体最后形成于程邈之手, 程邈曾得罪秦始皇, 关在狱中, 他经过十年的悉心钻研, 造成了隶书。秦皇嬴政得知后, 比较欣赏, 不仅免了他的罪, 还升了他的官。因这种字体出于徒隶之手, 就命名为隶书。”
此书体自秦代兴起, 经东汉、西汉、三国到东晋、西晋逐步完善。由小篆到隶书是汉字演化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 是文字史上的一大进步, 形成了汉字的方块形式。与小篆相比, 隶书的教具很容易制作, 学生对隶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加深了对隶书的印象, 从而对隶书的意义和作用理解得更为透彻。
三楷书在教学中的应用
楷书接近于我们的现实生活, 也是随处可见的, 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非常重要, 也是国家语委提倡要求青少年写的。楷书字体如何, 仅从教材内容里是难以理解的。教参中只简单提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通过查资料得到:三国时, 魏国的钟繇精心研究书法, 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楷书又名“真书”或“正书”, 楷书萌芽与西汉的宣帝有着不解情缘, 东汉末期日趋成熟, 魏晋以后, 成为汉字的正规字体, 到了唐代更接近完善。楷书形体方正, 笔画平直, 用笔平稳有力, 搭配匀称, 结构端正。这一字体的教具更容易制作, 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得很好。用文字教具将隶书、楷书进行对比, 学生很容易记忆。
四草书和行书在教学中的应用
草书和行书能够加快书写的速度, 对人们的生活也很重要。对于草书和行书, 教材只提到王羲之以及他的《兰亭序》, 说他“还善于写行书和草书”。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他的字为何像浮云在天空飘荡, 为何像受惊的龙那样矫健地舞动?学生还是感受不到, 只是肤浅地感到行书, 特别是草书比较豪迈奔放, 肯定不像隶书、楷书那样一笔一画、规规正正。因此, 补充行书和草书的相关知识是必要的。
最后, 在讲完教材中的行书后, 将五种书体再呈现一次, 将字体教具也展示一遍, 加深学生对中国书法演变的认识。
3.中国书法史演变 篇三
这是一本集结了百年国博人的心血和智慧,具有极高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的甲骨文、金文的大型专题图书。藏品是国博的立馆之本,藏品的征集、整理、研究、保护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是国博贯穿始终的重要工作和历史责任。已建馆百年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已逾120万件,其中中国古代书法类藏品数量就达3万余件,商周契刻卜辞甲骨和带铭青铜吉金更是数量众多。这些珍贵的汉字早期遗存,既具有重大的史学价值,也有无与伦比的书法价值,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的高度统一及其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是当代书法取法的不尽源泉。《甲骨文金文集粹》由国博组织多学科专家组成编委会,历经数年,从馆藏古代书法遗存文物中整理、遴选出殷商甲骨16件、商周秦汉青铜器76件,共计92件古代书法精品文物与拓片编撰成书,力求从学术的角度阐释释文、流传情况、字体书体、艺术特征、文化价值等诸多方面,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和书家、学者突破展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近距离深入欣赏商周甲骨文、金文,从中感受优秀传统经典书法的魅力与内涵,探究文字艺术演变,思考古今书法之传承,促进书家进一步了解传统,学习传统,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引领当代书法健康发展。
《甲骨文金文集粹》分为甲骨文、金文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有综述,每件书法文物不仅有实物和拓片的高清图版,还有极具学术价值的文字著录内容,包括名称、时代、材质、规格、出土或流传情况、字体书体、艺术特征、历史价值、释文等诸多信息,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每件藏品的多重文化价值与学术意义,同时书后还设置了索引,也便于读者观览、检索。值得一提的是:所选书法文物的拓片多为旧拓、原拓,字口清晰,锋颖毕露,在书中按版本原大尺寸呈现,更好地还原了经典原貌,足以作为临摹的范本;释文随图配置,并将古老而复杂的原字进行造字处理,放大呈现,非常便于读者学习研究和临摹。
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它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甲骨文又叫“殷墟卜辞”“殷墟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记录。他们经过3000年的沉睡,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才被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甲骨文的艺术性体现在“以刀代笔”的精妙契刻线条、结体以及章法布局等方面,其所表现的先书后刻或直接刻写的操作方式,单刀、双刀的用刀手法,以及所展现的劲健爽利的线条和自然洒脱的布白意识,开创了我国书法、篆刻艺术的先河,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后的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皆由此衍变而来,它所具有的书法美的艺术要素及标准、艺术形式确立了中国书法艺术大的走向和总体格局。《甲骨文金文集粹》收录了16件殷商刻辞甲骨,刻辞内容涉及历史、宗教、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书法研究价值,多见于罗振玉《殷虚书契菁华》、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等著录,也有何遂、于省吾、唐兰、姚华的旧藏。有些小片藏品未曾被著录,更是难得一见的史料。其中武丁时期的宾组卜辞数量较多,特征明显,字体较大,书风雄健整饬,笔画瘦劲有力,是甲骨文书法的杰出代表。值得一提的是宾组卜辞经典之作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是罗振玉旧藏著名的甲骨大版之一,曾著录于《殷虚书契菁华》。此骨硕大而完整,叙辞、命辞、占辞及验辞四项俱全,只有局部残损,十分难得。卜辞内容丰富,涉及祭祀、田猎、天象等诸多方面。从书法艺术而论,其书风雄健,字大体端,笔画瘦硬道劲,结构谨严,堪称甲骨书法翘楚。字画中存留有当时涂饰的朱色,显示了它的珍贵和特殊,是殷商甲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金文是古代铸造或刻在青铜器物上的铭文,始于商代而盛行于两周,逾秦、汉而逐渐走向衰微。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甲骨文金文集粹》收录了商周秦汉青铜器藏品共计76件,铭文内容多涉及祭祀、战争、封赐等,其字体较甲骨文的书法性更强,笔画、结体更加成熟,开启了笔法演变的源流。商代后期是金文书法的开端,较早阶段的铭文字形上有较浓的象形意味,大多数笔画浑厚,首尾出锋,转折处多有肥笔波磔。西周早期后段字体渐脱豪放书风,而为规整拘谨,笔画均匀,大盂鼎铭文可视为西周金文书法的绝世之作,被后人奉为圭臬。西周中期金文书法存在规整与粗犷两种风格,以前者为主流,随着典章制度的完善,“郁郁乎文哉”的风尚弥漫充盈于金文之中。西周晚期金文字形典雅,排列整齐,庄重肃穆,笔道为细劲均匀的线条,两端平齐似圆柱,旧被誉为“玉箸体”;东周时期金文书法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差异性:秦公簋笔法上改圆转为圆折之笔。齐国鲍子铸铭文字形瘦长工整,竖笔长垂、迂曲,尽显高贵典雅。南方列国金文,以楚系金文为大宗,彰显地域色彩,鸟虫篆可视为艺术化的字体。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用小篆代替战国大篆。汉代之后金文书法演绎迭变,隶篆间行。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甲骨文金文集粹》的出版让深藏国博的古代书法文物“活”了起来,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及书家学者继承书法经典的精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再创辉煌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学术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必将对当代书法研究与创作的深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4.中国书法史演变 篇四
1、成人组
一等奖:5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10000元,获奖作品结集出版
二等奖:20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2000元,获奖作品结集出版
三等奖:50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500元,获奖作品结集出版
▲ 获奖的移动用户一等奖可额外获得800元话费+1G流量,二等奖可额外获得500元话费+1G流量,三等奖可额外获得200元话费+1G流量。
2、青少组
(1)6岁~12岁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2000元
二等奖:10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1000元
三等奖:20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500元
优秀奖:100名,颁发获奖证书
(2)13岁~15岁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2000元
二等奖:10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1000元
三等奖:20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500元
优秀奖:100名,颁发获奖证书
(3)16岁~18岁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2000元
二等奖:10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1000元
三等奖:20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500元
优秀奖:100名,颁发获奖证书
二、中国移动用户奖
1、参与活跃奖
每日设立活跃奖100名,每名100M流量,共213天(2015年11月1日~2016年5月31日)。通过书法大赛微信公众号、诗词中国客户端、微公益365微信公众号渠道注册“书法中国”官网的移动用户可以参与抢流量活动,同一手机号每天可抽取一次,不重复获奖。
2、参与鼓励奖
作品征集阶段(2015年10月30日~2016年2月29日),通过手机登录书法大赛微信公众号、诗词中国客户端、微公益365微信公众号上传作品且通过初审的所有移动用户,每人获得10M流量(一个手机号码限得一次)。
3、参与幸运奖
作品征集阶段(2015年10月30日~2016年2月29日),通过手机登录书法大赛微信公众号、诗词中国客户端、微公益365微信公众号上传作品且通过初审的移动用户,按月随机抽取2500人,每人获得200M流量(一个手机号码限得一次)。
4、月度转发奖
每月以客户当月转发量累计排名(当月转发量为客户当期起始至截止日期内发生的书法中国官方、书法大赛微信号、微公益365微信号及彩信转发量合计)为依据,每月评选出转发奖50名,每名100元手机话费,为期8个月(2015年11月~2016年6月)。
5、年度转发奖
依据全程转发量(大赛全程通过书法中国官网、书法大赛微信号、微公益365微信号及彩信转发量合计)评选出年度转发奖100名,每名200元手机话费。
6、咪咕阅读鼓励奖
通过咪咕阅读客户端“书法中国?传统文化图书专区”订购相关内容的用户,即可获赠5元书券,每个手机号码活动期间限获赠一次,为期8个月(2015年11月~2016年6月)。
7、咪咕阅读幸运奖
通过客户端订购相关内容的用户还可参与抽奖,每个用户每天可以参与3次抽奖,奖品为U盘、蓝牙耳机、笔记本支架、酷派手机等,每月15名,为期8个月(2015年11月~2016年6月)。
8、咪咕阅读订购奖
通过客户端订购专区内相关内容的用户,每天抽取10名幸运读者,每人获得100M流量,每个手机号码活动期间限获赠一次,为期8个月(2015年11月~2016年6月)。
▲贴心提示:中国移动负责按季度发放话费、流量及咪咕实物奖励,咪咕阅读鼓励奖获赠的书券10分钟内到账。
三、年度投票奖
大赛投票期间(2016年4月至5月),通过官网、微信、手机短信等方式投1票及以上用户有机会参与抽奖,设立年度投票奖200名,每名200元手机话费。
四、最佳人气奖
大赛投票期间(2016年4月至5月),获得票数前三名的作品,现金奖励1000元。
五、组织奖
5.百年来中国旗帜演变 篇五
十八星旗,全称铁血十八星旗,又称铁血旗、九角旗、九角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后,民国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时的旗帜。
十八星旗原是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的会旗。1907年8月间,焦达峰、刘公、孙武等一批在日本的同盟会会员,筹组湖北共进会,任务是谋划准备在长江中游的反清武装起义,议定以十八星旗为会旗。
1911年9月,在同盟会推动下策划武昌起义。两个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召开联席会议,组成领导起义的总指挥部。定十八星旗为旗帜。武昌起义在1911年10月10日晚7时左右爆发。起义军成功占领武昌全城。
10月11日,民**政府鄂军都督府(俗称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十八星旗为其旗帜。
1912年1月10日,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以五色共和旗(或称五色旗)为中国国旗。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海军旗则是一种以十八星旗为基调的旗帜。
不过北洋政府很快就停止使用十八星旗,以五色旗为陆军旗,以青天白日满地红为海军旗。1928年(民国十七年)12月17日,国民政府立法通过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国的正式国旗,颁行全中国使用,全面取代五色旗和十八星旗。
十八星旗意义
铁血十八星旗,由红黄黑三色组成,红底与黑九角象征“血”与“铁”,即革命须抱铁血主义;黑九角代表《禹贡》中记载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黑九角内外两圈各九颗共十八颗圆星,代表关内汉族的十八行省;星呈金**,表示与满清对立之汉族炎黄子孙。
此旗只有代表汉人居住的18个行省,是因为晚清时期的革命家对革命有“上下两策”,上策是革命政府克复清廷的全部领土;下策是革命政府收复中原十八个汉族人省份的主权。清廷政府直到19世纪为止只准许汉族在内地十八省居住。不允许汉族随便迁入居住的有关外的满洲(东三省)、西藏(青海)、蒙古(内外蒙)、新疆。当时革命党人的“野心”并不大,只想“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就是在十八个省份中恢复汉人的主权。是以后来有人认为“十八星旗”,是大汉族主义的旗帜。
十九星旗
十九星旗
十九星旗是十八星旗的变体。
1912年(民国元年)1月10日,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
1912年(民国元年)5月,民国的临时参议院在北京提出“国旗统一案”,仍然以五色旗为中国国旗,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海军旗。
但是否继续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则受到多数东三省籍的议员反对,因为十八星旗并不包括东三省,也不能代表全中国。
于是议员们提出意见修改十八星旗,先是有提议在旗中央加上一颗较大的黄星,以表示中国的统一。后又认为中央黄星大有侧重中央之意,忽视地方之意,中央黄星又改成与其他黄星一般大小。成为十九星旗。
十九星旗的提案被议会表决通过,取代十八星旗成为陆军旗。
1912年6月11日,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公布此次国旗议案结果,成为民国第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国旗方案。
1928年12月17日北伐成功后,民国中央政府全面废除铁血旗。
内地十八省大致是清代时的汉族主要居住区。包括: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河北(直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
清廷设置这一特殊的制度,本意是阻断汉族与其它民族的交往,维护其自身的统治。然而事实上,一些地区本为汉族所有,却列为其它民族居住区。例如辽东自战国以来就是汉族的传统居住的地区,但清入关后驱除了那里的汉人,并把其列为禁地,禁止汉人进入。类似的禁地还有新疆、蒙古、西藏。这种情形在当时形成了一个中国心脏地区(China Heartland)的概念,一些西方人称为China Proper,有人翻译为“中国本部”。
五色旗
主条目:五色旗
五色旗
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虽倡导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民国国旗,但五色旗原为清廷海军一二品的官旗,革命党革命时期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此旗。因此五色旗在国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认同五色旗为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则被订为海军旗。
1912年1月10日,临时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使用五色共和旗(或称五色旗)作为国旗,含“五族共和”之义。同时通过的还有十八星旗为陆军旗。1913年(民国二年),青天白日满地红被订为海军旗。除了上述三种使用上较普遍的旗帜外,其他地区亦使用其他的旗帜。此时五色旗亦被用作海军舰艏旗。
五色旗由红、黄、蓝、白、黑组成,分别象征中国汉、满、蒙、回(维族等西域穆斯林)、藏五大民族【民国时期好像只承认这5个民族,现在的回族被定义为信奉伊 斯 兰教的汉人,而现今西南各族则被定义为土著化的汉人】。另有一说五色旗是根据清廷的五色官旗改变而成。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学说代表五方的颜色。
五色旗由于产生于革命时期,对当时民众影响很大,在国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正是因为这样,它又被当时各军阀所利用,托革命之名,成为笼络人心的工具。
最后其中国国旗的地位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12月17日,***北伐成功后,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1935年后的各种政权不再采用五色旗(除了附日的傀儡政权外)。
在民国政府废除五色旗后,五色旗变成了抗日战争时期亲日政府的代表旗帜,满洲国旗(见后文)就是由五色旗衍生设计外,其他像“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北平的“民国临时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前身)或南京的“民国维新政府”等政权都采用五色旗为基本元素。
2004年7月14日,民国总统府资政,台湾作家柏杨提出修改国旗,恢复五色旗为民国国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主条目: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民国(南京-重庆-南京-台北)国旗
由“民国国父”孙中山提议,将陆皓东设计之青天白日旗置于红底旗帜的左上角而来,经国民政府立法定为国旗,并在北伐征战结束后颁行全国。《民国宪法》于第一章总纲第6条明定“民国国旗定为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今日此旗帜正式使用范围主要以民国实际管辖地区、其邦交国,和未受政治干预的国际场合中为主,于外交使节访问或遇特殊庆典时,亦可于部分道路见成排列队的国旗飘扬。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采用蓝、白、红三色。
“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青色象征自由,也代表民族主义。
“白日”象征光明坦白、大公无私,指示人们要有光明洁白、毫无污点的纯正心地与思想;白色象征平等,也代表民权主义。
“红地”象征革命党的热血,指示人们要有牺牲奉献、勇敢奋斗的精神;红色象征博爱,也代表民生主义。
十二道光芒形同十二个时辰,勉励人民奋斗精进、自强不息,芒锋示意革命精锐,意味着民*主*自*由光华四射。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时值同盟会创立之次年冬季,孙中山在会议中提议将青天白日旗定为民国国旗;但黄兴认为,青天白日旗与日本国旗类似,且色彩过于单调。于是孙中山有了加入红色的构想。当时同盟会南洋分会副会长张永福之妻陈淑字(一说淑宗)依此构想缝制了四种国旗,分别为下列的草案一至草案四。其中草案三的旗帜于同盟会广东历次起义中普遍采用,故1925年(民国十四年)改编所属各军为国民革命军时,特选该旗为军旗。
草案一
草案二
草案三(1925年成为民国陆军旗)
草案四(1925年成为民国国旗)
1912年(民国元年),虽然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曾倡议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民国国旗,但由于五色旗原为清廷海军一、二品的官旗,加上在革命党革命时期江苏、浙江、安徽等多省均使用此旗,故五色旗在国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以致于各界一致认同五色旗为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则在1913年(民国二年)被订为海军旗。
五色旗初期虽获各界普遍认同,但北洋政府当权后政局混乱,其中不乏许多被视为丧权辱国的作为,致使五色旗声望由盛转衰,日趋低落。这间接导致 1925年(民国十四年),民国国民政府于广州成立时明令废止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成为南方政府的国旗.随后***北伐成功统一全中国,于 1928年(民国十七年)12月17日立法通过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国的正式国旗,颁行全国使用,以全面取代五色旗和十八星旗。1935年后的各种政权不再采用五色旗(除了抗日战争时期附日的傀儡政权之外)。
国民政府--国旗
国民政府--陆军旗
国民政府--海军旗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
因应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由中国国民党主政的民国国民政府采取军事围剿的方式,不断攻打中国共产党的若干根据地。为抵御国民政府的军事打击,以及加深其红色革命之探索与实践,共产党遂仿效苏联的建国模式,以江西瑞金为首都,于1931年11月7日成立名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苏维埃性质的国家形式政权组织,后结束于1937年9月22日。
在国家运作期间,毛泽东、朱德等共63人被选举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其中毛泽东被推举为该委员会主席;随后,临时政府颁布了宪法,制定了国旗,发行了货币,而其实际控制区域常被称为“中央苏区”。此政权之实权不在其政府机构,而是先在***上海中央局。上海局被国民政府破坏,上海组织领导向忠发等被捕后,实权转移到苏区的政治局常委集体,特别是***中央军事委员会。此政权并未获得任何国际上的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央苏区在国共内战期间以中央执行委员会旗代国旗,后改以***红军新军旗作代国旗用。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1949年7月由曾联松设计。其中红色象征革命;五星呈黄色,有象征中国人为黄种人之意。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即原“士、农、工、商”之所谓“四民”,但依意识形态,顺序被改为“工、农、士、商”)。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拥护。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简称筹备委员会)在北平正式成立,该会的筹备工作包括制定中国的新国旗,并指定由筹备会的第六小组负责。这个小组的成员有16人,他们是:马叙伦、叶剑英、张澜、郭沫若、陈嘉庚、马寅初、蔡畅、李立
三、张奚若、廖承志、田汉、郑振铎、欧阳予倩、翦伯赞、钱三强、沈雁冰。
1949年6月16日,筹备委员会的首次会议上,决定成立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小组,并向中国全国发出征稿启事。
1949年7月14日至8月15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刊登了筹备委员会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一个月后,筹备委员会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及海外地区寄来的应征图案3012幅。
后于9月开议时,审核通过的共有38幅,最后敲定8幅[稿的必备基本要素,黄星代表***或中国人民。
但部分人士认为,中国并非只有黄河一条大河而已,于是衍生出另外两个草案:草案二是二黄条代表黄河、长江,草案三则是三黄条代表黄河、长江、珠江。但张治中向毛泽东表示,黄条分割红地,如同国家被分裂,应另选作品。接下来选中了五星红旗。
来源请求]
国旗样式作为备选国旗。当时最受欢迎的是草案一的设计。该设计以红底配上黄星,以及一条代表黄河的黄条而成。红底与黄星为征求新国旗设计
草案一(黄河)
草案二(黄河、长江)
草案三(黄河、长江、珠江)由上海人曾联松所设计的五星红旗,原本的图样如草案四,构想主要是表现出中国四个主要社会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团结在中国***领导下。但由于五颗星自上而下排列,似乎隐含阶级地位之分,于是改为环绕大星的设计,并在大星中加入了锤子与镰刀的标志,见草案五。
草案四(曾联松的原本设计)
草案五(红星内含锤子与镰刀)
后来将锤子与镰刀删除,因为一来认为五星红旗中大可不必出现镰刀、斧头,一颗大星就代表了中国***的领导;二来这样与苏联国旗太相似;三来考虑既已用四颗小星表示工、农、士、商平等,若再加入工人与农民的象征物,似乎又变得不平等了。国旗就此定案。
在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五星红旗获得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会议代表一致通过,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的国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北京天 安 门广场升起,标志着五星红旗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帝国预定用国旗
中华帝国实际用国旗
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篇六
1.宗法制
(1)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等级森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按照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分配制度。
(4)作用: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强调血缘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2.分封制
(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及先代帝王的后代。
(3)内容:主要是分封土地和人口。
(4)作用: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得到扩大。
(5)瓦解: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战国时各国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废除了分封制。
清单二 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
1.皇帝制度:
秦始皇创立,具有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的突出特征。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秦: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军事,集权于皇帝。
(2)西汉:实行内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3)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政令的起草、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分割相权。
(4)宋: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明: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皇权专制加强。
(6)清: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清单三 中央集权的演进
1.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地方行政制度的划时代变革。
2.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制;汉武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3.宋朝:军事上,剥夺节度使权力,军权收归中央;行政上,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派转运使管理财政。
4.元朝:设立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
清单四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
1.选官制度的演变
2.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
(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2)西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
(3)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4)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监察、司法。
历史百科阅读:中国古代政治地理思想
中国从夏代起,迄今有4000多年历史,政治经济高度发展,科学文化灿烂辉煌。春秋战国时代诸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地理家,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军事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所认识和见解。春秋初期政治家管仲(?—前645年)一书中提出:“地者,政之本也”。说明地理环境是政治活动的基本因素。公元前5世纪前后大军事家孙武所编撰的《孙子兵法》,是一部研究战争问题的名著。“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孙子指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如何研究政治性质的行动之战争胜负,要通过政治、天时、地理、将领和法制等五个基本要素。这里强调了战争与政治、战争与地理之关系。因此,《孙子兵法》略有政治(含军事)地理学之端倪。战国时思想家孟子(约前372—前289年)认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的论断,强调了诸侯治国必须重视地理环境,同时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国家组成的三要素。
战国时代(前475—前221年),是中国政治地理思想发展,有其特殊的重要地位的时期。战国初期,中华辽阔疆域并存有七个诸侯大国,即秦、魏、韩、赵、楚、齐、燕。群雄争霸、兼并战争为主体的政治、外交斗争非常激烈。当时的思想家、政治家为维护诸侯国各自的利益,在围绕如何争霸取胜,立国治国方面重视地理环境的研究分析,而提出相同乃至相反的“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等著名的政治地理观。
(1)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政治地理观。合纵、连横是从七国地理分布的空间位置关系而提出的政治地理思想。“合纵”是指楚、韩、魏、赵、齐、燕等六国南北纵列分布,以其全部或部分联合抗秦、攻秦,称之合而为纵。“连横”是指秦、韩、魏、齐等国东西横向分布,以秦国联合东方各国中某国,攻其他诸侯国,称之连而为横。另有一说是:合众弱而攻一强之意为合纵,指事一强以攻众弱之意为连横。
谋士苏秦始为秦王提出“连横”政治主张,说道:“大王的国家,西面有巴、蜀和汉中的丰富资源,北面有胡地产的狐貉和代地产的马匹战备品,南面有巫山峡谷和黔中险要地势,东有崤山和函谷关这些易守难攻的地形。田地肥美,百姓富足,四马拉的战车一万辆,骁勇善战的将士有百万之众,肥沃的田野上千里,积蓄丰饶。这种地势难以进攻,便于防守。这就是所说的天府之地、天下称雄的国家。以大王的贤明,人民的众多,再加上兵车马队的使用,兵法的教练,足可以兼并诸侯,吞食天下,称帝治国。”(《孟庆祥.战国策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68~69)。苏秦从秦国的战略位置价值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优越的分析,指出秦国争霸称雄,立国治国是非常有利的,即具备了客观条件。可惜他的主张——连横地理政治观,未被秦惠王采用。
后来,苏秦转而为赵国合纵之事劝说韩王,指出“韩国北面有巩地、洛地、成皋那样坚固的边城,西面有宜阳、常阪那样险要的关塞,东面有宛地、穰地、洧水,南面有陉山。土地有千里见方,披铠带甲的士兵数十万……靠着韩军的坚强有力和大王的英明贤良,却想到西面去侍奉秦国……被天下人耻笑没有比这更过的了。”(战国策译注.602~604)。苏秦的意思很明白,韩国的位置不差,地理环境尚可以,应该与赵国合纵去攻秦。此时另一谋士张仪,为秦连横对韩王说:“韩国处于险恶之地,百姓居住山野,所出产的各种粮食,不是麦子就是豆子;人民所食大部分是豆作的饭和豆叶作的菜羹;如果有一年收成不好,人民就连酒糟和糠都吃不饱。土地不到九百里见方,所积蓄的粮食不够两年用的。估计大王的士兵总共不过三十万。”(战国策译注.606~607)。张仪从韩国地理环境欠佳,地狭民贫,非秦国之对手,而且全然不顾韩国居于中原地区中心枢纽的战略价值,劝说韩王,先去事奉秦国就可以安定,否则就要危险。使韩王气馁而事秦,愿做秦国一方郡县,自称东方藩臣。
还有,苏秦为赵国合纵之事,游说魏王。他说:“大王的土地,南边有鸿沟、陈、汝南……东有淮水、颖水……西有长城边界……北有河外……土地纵横千里。地方的名声虽然不大,然而都有房屋田舍,只是少有放牧牛马的地方。居民众多,车马不少,日夜川流不休止,和三军那么多士兵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说魏国虽地小人贫,但位置良好,可以立国。因而苏秦对魏王说,六国合纵结亲,专心合力,就一定不会遇到强秦侵扰。(战国策译注.540~541)。张仪却偏说魏国的位置极差,根本不能立国。他为秦国连横之事去游说魏王道:“魏国土地纵横不到一千里,士兵不超三十万人。四处土地平旷,四方诸侯都能通过……更没有高山深川的阻挡。……魏国的地势,原来就是适合作战的地方。如果魏国帮助楚国而不帮助齐国,齐国就要攻打你们东面;到东面去帮助齐国而不帮助赵国,赵国就会攻打你们北面;不和韩国联合,那么韩国就会攻打你们西面;不和楚国亲善,那么楚国就会攻打你们南面。这就是所说的四分五裂的道路。”(战国策译注.543~544)。怎么办?张仪说魏王,不如去事奉秦国,只要去事秦国,那么韩、楚就一定不敢妄动;没有楚、韩的侵扰,大王就可高枕无忧了,国家必定再不会有忧虑了。事实上张仪的话是为秦国服务的,魏未事秦,仍然保持相当长时间的独立。
从上所述,连横也好,合纵也好,这些谋士为其统治者出谋献策,对同一国家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之优劣,竟然可以作出相反的评估,只是因其出于不同的政治目的之需要。可见地理环境仅是政治行为决策的因素之一,还需考虑政治、经济、军事诸条件,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古代思想家、政治家重视地理环境与政治活动之间的相互制约、影响的关系的观点,是值得研究的。
(2)范雎远交近攻政治地理观。远交近攻,从政治地理角度看,远近乃是所述的距离概念和位置关系。一般是指双方毗连或邻近者为近邻;反之,为远邦。从军事战略角度看,近攻是指对邻近的弱国发动进攻;远交是指对距离远隔于我又与近攻对象相邻之国,用一切手段(如威胁、利诱)使之不支持被近攻之国,而使近攻易于奏效。远交近攻具有明显地理色彩的政治地理思想。
谋士张仪根据当时七个诸侯国的地理分布(秦国为基点,与其六国之距离关系看:中原的韩、魏是秦之近邻,并在秦东进必经的主要战略方向上,与齐、燕相距甚远,赵、楚与秦之间有山川相隔)与政治军事形势,向秦昭王说:“大王之国,北面有甘泉和谷口,南面横着泾水和渭水,右面有陇山和蜀地,左面有函谷关和崤山,兵车千辆,精兵百万。以秦兵的勇悍,车马的众多,去对抗诸侯……秦国的霸业肯定会成功。如今反要闭关自守竟不敢出兵攻打崤山以东诸侯……大王的计划有失当之处”。范雎继续说:“大王越过韩、魏去攻打强大的齐国,这个计划不当。少量出兵不能损伤齐国;大量出兵反倒害了自己”。应该以武力使韩、魏亲附于秦,进而威服楚、赵以及齐、燕,然后再灭韩、魏,就是要“结交远方诸侯攻打邻近国家,这样得到一寸土地就成为大王的一寸土地,得到一尺土地就成为大王的一尺土地。如今舍近攻远,不是错了吗?”(战国策译注.149~150),后来,秦国采纳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它为进攻地处诸侯国中间属天下枢纽的韩、魏两国,把齐、赵、燕三国列入远交对象。首先运用远交手段拉住他们,不使积极参与诸侯的合纵抗秦的活动;然后在韩、魏、楚、赵之间采取打拉结合策略,时而和楚以攻韩、魏,时而和韩、魏以攻楚,时而助韩以攻魏、赵,分化瓦解,逐个削弱,最后被各个歼灭,统一中国。这种从政治地理环境的利弊,及其从国家政治军事斗争的关系出发所提出的“远交近攻”地理政治观,在古代战争史上及政治活动中广为运用,显示出其重要价值。
(3)诸葛亮三分天下政治地理观。东汉末年,从公元190年起,形成了魏、吴、蜀三国长达90年的鼎立时期。当曹操统一北方,孙策和孙权开拓江东之际,刘备意在恢复汉王朝,“三顾茅庐”,向琅琊阳都人诸葛亮登门求教。这位历史上有名的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的战略家诸葛亮,居住在襄阳城西的隆中。他向刘备阐述了东汉末年天下形势和立国大计,即著名的《隆中对》(三国志·魏书.912~913)。寥寥数十句,不到400字,精深透辟,高瞻远瞩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地理各方面的情况,纲领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统一全国的政治地理主张。一是先夺荆州。因荆州“北据汉河,利尽南海,东达吴会,西通巴蜀”,跨长江中游,为南北交通的冲要之地。拟作将来出兵宛洛,建国立业的前进基地。二是西取益州。该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较多,据此建立可靠的根据地。既可避免曹孙两面夹击的威胁,又能掌握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主动权。同时,在此对内革新政治、养精蓄锐,经略天府之国,巩固政权。三是与西南的夷越少数民族保持友好,采取安抚政策,解除后顾之忧,达到巩固战略后方之目的。四是东联孙吴。孙权割据江东已历三代,况且地势险要,百姓归附,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命,不可去图谋他,而要与之联盟。五是北拒曹操。因为当时汉王朝的政权已落入曹操掌握之中,他兵多将勇,国力强,又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以他统一全国。刘备在政治上树起鲜明旗帜,以争取人心,振兴汉室作号召。根据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先后与孙权结盟,联合抗击曹操于赤壁,借得荆州,接着开拓益州,并占据汉中要地,形成了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
7.中国硬笔书法史的开创性著作 篇七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8)03-0109-02
李正宇老弟是我的老友、畏友。
20世纪70至90年代,我追随先师周绍良先生学习敦煌学中的敦煌俗文学,终以资质驽钝,浅尝辄止。对于敦煌学来说,我只是个业余爱好者,英语所谓Amateur者,庶几近之。大约在《敦煌学大辞典》出版后,我就基本上与敦煌学界处于绝缘状态。正宇老弟则是把一生献给了敦煌学研究。今日,我国敦煌学界前三代学者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第四代学者即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一代学者,也已步入老年“收官”阶段。其中,我认为,正宇老弟已算是我国目前敦煌学界元老级人物了。作为他的初步学术小结——《李正宇学术文集》11种正在编辑出版,《敦煌古代硬笔书法》是其中的一种。
李正宇一向以努力钻研、勤于动笔、独立思考著称。他研究学术特别是研究敦煌学的特点,我经过远距离测算,认为起码有:
一是,由于多年广泛深入研究敦煌遗书,在掌握丰富的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频频动笔,涉及面广泛,遍及敦煌学的不少境域,成果丰富,堪称多面手。这不是我瞎说,看一看《李正宇学术文集》的简目就明白了。这在我国敦煌学学者中是很少见的。
二是,正宇老弟从事学术研究,绝不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是一贯独立思考,言人之所未言。即以我涉足过的敦煌俗文学而言,他的《晚唐敦煌本(释迦因缘)剧本试探》一文,就发人之所未发,认为那是一篇源自古代南亚次大陆剧本的中国古代剧本之滥觞。按,中国演剧之渊源,至今未有定论。我总以为是从古代南亚次大陆那里通过西域学来的。季希逋(羡林)老师的《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一文(载于《季羡林文集》第11卷),已经揭示此种递嬗之迹。李正宇的发现,则是从汉文典籍方面揭示其存在的首次探索。至于《敦煌古代硬笔书法》一书,更是正宇老弟此种发明发现的总结集之一,其中新的提法与展示,触处皆是。您只要读下去,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新的发现。
三是,正宇老弟的发明发现,是建筑在坚实的文献基础之上的,书中也是到处都有,最集中之处,当然在其下编与附编,特别是“中国古代硬笔事略”一章,集录了大量原始资料,我观毕大喜。因为我正在编纂《中华大典。民俗典》,一看,恰似给我们编录的一般,于是,决定在“文房用具部”中增设“硬笔”(不是“硬笔书法”)一项,以正宇老弟的辑录为基本材料,编录辑入有关“硬笔”这种书写工具的材料。我们会在引用书目上说明来源所自,在此先行致谢!
至于李正宇此书的内容,无论从内行还是一般读者的角度看,观览无不相宜。那都是敏锐观察产生的对新鲜事物的全新认识。如人敦煌石窟,面对大量的塑像与壁画,您必然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有美不胜收之感焉。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甘肃人民出版社出于学术大公,不计经济成本,肯为老专家出文集,这是很值得嘉尚的事。我期待着阅读这部文集的其余各册。
2007年10月20日于北京大学紫霄园
8.《中国书法》教案 篇八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铁厂中学:淳加彦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书法的演化过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3、了解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及书法评价标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4、感受中国书法的艺术美,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书法欣赏课。沿着中国书法发展演变这根主线进行欣赏,使学生在欣赏书法美的同时了解书法结构规则。以“永”字为代表,剖析书法结构。本课最后以大量篇幅编排了古代书法名作欣赏。本课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色:
(1)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了解书法的发展演变。
从文字的发端“甲骨文”至宋代书法名家苏轼作品欣赏,展示了不同面貌的书法演变,包括甲骨文、金文、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唐朝怀素的草书、颜真卿的楷书等等,这种编排使学生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更能帮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欣赏中国书法作品。(2)使学生了解书法结构知识。欣赏书法艺术,不仅要从形式上去分析,更要剖析书法结构内涵。本课重点以书法的构成要素——平衡、匀称、参差、连贯、对比、动静等方面分析书法艺术的内涵,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结合书法与体操等艺术的共通性,分析书法的结构规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及如何评价书法作品。
2、了解书法表现形式构成的要素,体会书法所表达的内涵。难点: 如何理解书法的字如其人以及精神风貌。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认知、体验、练习、展示、评述等完成学习。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书法资料。
(教师)从甲骨文至宋代书法图片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学生欣赏中国古代、近代书法艺术,教师讲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
提问——天下第一行书是什么?
二、深入赏析:
1、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自商代甲骨文至秦、汉、晋、唐、宋代的优秀书法作品,提示学生思考:书法艺术是如何从甲骨文演化而来的?
2、分析“永字八法”所体现出的动势。结合体育分析书法所表达的生命感。
提问:《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它好在什么地方?
归纳总结: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5、颜真卿作品《颜勤礼碑》 进行简介
赏析与提问:宋代大诗人陆游说过一句话:“学书当学颜”。明代书法家傅山提出“作字先作人”的观点,意思是学习书法应该先从颜体学起,而学好颜真卿的书法,要先学习颜真卿的做人。还有把颜真卿的书法比作三国时期的关羽。书法界有一种说法:“字如其人”,颜真卿与他的书法究竟有什么魅力,近千年来受到书法界的如此赞誉和推崇呢?
思考、讨论、回答:试分析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9.中国劳教制度的历程和演变 篇九
1955年8月,中共中央批准下发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指示》规定,对当时的肃反运动中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不够判刑、而政治上又不适用于继续留用,放到社会上又增加失业的,则进行劳动教养,就是虽不判刑,虽不完全失去自由,但亦应集中起来,替国家做工,由国家发给一定的工资。这是我们国家出台的第一份有关劳动教养的红头文件。
1957年8月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8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出台《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劳动教养制度。所以,一般公众以及官方的标准说法,都是中国的劳教制度始于1957年。2007年,全国公安和政法系统搞了劳教制度诞生50周年的庆祝活动。
上述文件规定劳动教养对象为:1.不务正业,有流氓行为或者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盗窃、诈骗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的;2.罪行轻微,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反革命分子、反社会主义的反动分子,受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开除处分,无生活出路的;3.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内,有劳动力,但长期拒绝劳动或者破坏纪律,妨害公共秩序,受到开除处分,无生活出路的;4.不服从工作分配和就业转业的安置,或者不接受从事生产劳动的劝导,不断地无理取闹,妨害公务,屡教不改的。
《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在反右高潮中出台。劳动教养成为当时解决右派分子的重要方式。全国55万右派分子中,约有48万多人送劳动教养,4万多人被判刑,留单位的是极少数。
1961年4月,公安部制定《关于当前公安工作十个具体政策问题的补充规定》。依据该《规定》,劳动教养的期限是两年到三年,由劳教机关内部掌握,只在收容时向本人及其家属宣布;对表现不好的劳教人员,可以延长劳动期限。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公检法被砸烂,劳动教养制度停止实施。一部分劳教人员被释放;一部分劳教人员被转移到监狱、劳改队,当作罪犯进行管理。这期间,牛棚是右派分子的劳教所的别称。牛棚只是约定俗成的民间说法,并不存在于官方的正式文件中,但也不为官方所否定。被关入牛棚的人,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都受到严格限制,并被强制劳动。
10.中国海权史的演变 篇十
在封建社会,中国一度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船队和最先进的航海技术。西汉、隋、唐三朝征高丽,元朝征日本,明朝郑和下西洋等,都属中国古代水师的黄金期。其中尤以明朝为甚,其仓禀充实,开海贸易,通过海道与世界交往达到历史的高潮。当时,“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相匹敌”(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随着海洋大国的纷纷崛起,他们把目标对准了中国。据不完全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84次,入侵舰艇1860多艘,入侵兵力47万人。严酷的现实给大清国带来了强烈的思想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林则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编出了《海国图志》,同时还出现了林福祥的《平海心筹》、严如煜的《洋防辑要》、李光建的《海防新编》和桂文灿的《海防要览》等一大批探讨海防问题的著作。清政府在海防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甚至一度建成一支在亚洲首屈一指的庞大舰队。
由于统治者的海权意识有限,北洋水师也只想御强敌于国门之外。当清政府认为海军已经发展到“用之自守尚有余”的时候,便停止了海军的继续发展,甚至将有限的海军经费挪用于修建皇家园林。这种海权意识理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屈辱局面。甲午海战后,中国50年内再也没有一支像样的海军。1912年12月,孙中山先生在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叹道:“伤心问东亚海权。”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召。但由于长期受内部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困扰,我国海军只具备近海防御能力。目前,中国拥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6500多个岛屿、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近些年来,我国的海上资源屡被掠夺,海上权益屡被侵犯,再加上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我国迫切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需要长远的海权战略。
11.中国书法学习的感悟 篇十一
中国书法学习的感悟
冯明军河南省新密市杨台学校
作者简介:冯明军,中学校长,教学名师。现为教育科研论坛》河南书法院名誉教授,教育科研论坛》中国书法研宄会名誉会长,教育科研论坛》新密市杨台学校工作站站长。曾指导学生荣获中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中国书法,既是民族文化,又是中国国粹,博大精深,内涵丰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那么,怎样学习中国书法呢?
一要认识中国毛笔,科学运用毛笔。好的毛笔必须达到:笔杆要直,粗细适中,锋毫要尖,毫尖锋齐,中部略鼓,成橄榄状,且有弹性。笔毛部分包括毛根、毛肚、笔锋。笔根与笔锋相连,笔肚用来贮墨,笔锋用于书写。毛笔的选择必须遵循‘大字用大笔,小字用小笔”的原则。毛笔每次用过之后,应顺着笔锋用清水洗净,恢复原状,尔后悬挂,以备再用。
二要注意书写姿势,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对学习中国毛笔书法非常重要,必须养成习惯。同时,还要讲宄执笔方法,才能把字写好。所谓执笔方法,是指毛笔书写汉字的用笔方法。也就是书者的手腕动作和毛笔相配合而形成的汉字的点和线的笔画规律。毛笔执笔方法有五指执笔法”、悬腕法(也叫悬肘法)、枕腕法等。具体的讲,就是按、压、钩、顶、抵,即:拇指按住笔杆,食指压住笔杆,中指钩住笔杆,无名指顶住笔杆,小指抵住笔杆。写字执笔的位置应在笔杆的中部,写大字可偏上,写小字可偏下。执笔应遵循:笔杆垂直,以使锋正;执实掌虚,运笔自如;腕肘悬起,舒展有力。
三要牢记笔画,把握变化笔画。笔画,有基本笔画、变化笔画。楷书中的每个笔画,都包含起笔、行笔、收笔。具体要求是: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提笔按笔,转笔折笔,轻重适宜,涩行疾笔,中锋偏锋。
基本笔画中的横、捺、挑笔画从左至右书写,为横向笔画;竖撇从上至下书写,为纵向笔画;折画有横竖组合而成,为合成笔画;钩画附于其他笔画的末端,不独立出现,为附属笔画;点画为横竖内缩而无行笔,为浓缩笔画。基本笔画在书写中,注意写好起、行、收。且起、行、收要连贯,不能停顿。同时,还要讲宄各种笔画的形状、轻重、长短、曲直、方向等。
变化笔画。就是基本笔画的变形。为什么会出现变化笔画呢?这是由于书写的方法不同。但不论笔画如何变化,它们的写法都是基本笔画的变化,要融合变通。柳公权说:‘用笔在心。”我们只要‘用笔在心” 就能妙笔生花,写出好看、漂亮、美丽、出色、非凡的字;写出美观、大方、喜欢、满意的字。
四要强化笔墨意识,弄懂书法语言。书法语言,就是笔墨和书写的结合。即作者用笔墨书写的笔画,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并对笔画的线条抽象,打破汉字的
法的用笔通于画意。由此,抽象线条涵意深邃。作书,心中之想。所谓尽在笔下,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努力追求书法语言,把字写得体势劲媚,法度严谨,方圆兼施,极富变化,温文尔雅,雍容大度,沉着健劲,丰腴开朗,雄伟厚重,自成一家,是历代书法家追求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和要实现的理想。我们要努力使书法多姿多彩,奇崛诡谲,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小学生要学会楷书,把字写得好认;中学生要把握楷书,把字写得好看;大学生要用心楷书,把字写得漂亮;研宄生要钻研楷书,把字写得美观;教师要研宄历代书法名家经典字谱,特别是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欧阳洵楷书,掌握字形结构、笔画笔位,把字写得规范;书法家要精益求精楷书,充分运用袖象线条元素”,按照形式美的原则去表现书法语言,使笔墨语言表述的线条和章法,即书法作品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30年来,我所在的新密市平陌镇二中、新密市杨台学校全
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粉笔书法、铅笔书法、钢笔书法、毛笔书法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被编辑部授予教育科研论坛》新密市平陌镇第二初级中学工作站金匾”,并在学校建立教育科研论坛》河南书法院、中国书法研宄会。5月1日,2008年第七届教育科研论坛》杯中国书法•杨台论坛暨庆祝教育
科研论坛》创刊七周年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新密市平陌镇二中隆重开幕。教育科研论坛》河南书法院院长、中国书法研宄会会长程满仓教授代表教育科研论坛》主编李捷出席开幕式,发表演讲,讲解、传授中国传统书法咏字八法”,并应邀请挥毫为与会学者书写学书为乐”,从而使本次大会达到高潮。
教育科研论坛》河南工作站荣誉站长、新郑市和庄镇中心学校校长赵喜生出席会议,观看展览,给予了高度赞誉,并泼墨题词:古有神笔马良,今有妙笔杨台。”
让我们握笔挥毫,重墨泼彩,把字写得好认、好看、漂亮、潇洒、规范,继承民族文化,启迪人类智慧。
2008年第7期(总第413期)规范结构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字,不受拘束,不受限制,自由自在,生动自然,这说明书者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即把握书法语言。
12.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 篇十二
一、书法的文化内涵
这样对于书写者来说,书写本身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艺术熏陶。不同时代的生活习俗、社会文化的信息、科技发展水平,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书写产生着影响,塑造着文化的品格。中华民族传统的学术思想、宗教信仰、规章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都和毛笔书写的书法艺术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全面的映射。在中国文化的漫长历史中,毛笔书写满足了在当时的年代里书写文化、记录语言和历史的实际需要,为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精神、艺术的价值取向来看,毛笔书写汉字的书法艺术具有超越实用书写的价值内涵,成为民族独特的审美艺术,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另一个窗口。
二、书法中的人格精神
病榻上的唐太宗要求儿子给自己寻找《兰亭集序》,他曾经形容王羲之的作品是“尽善尽美”可见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景仰之情。唐代具有较为完整的书法教育体系。《新唐书》记载书法考试的要求是:“凡书学,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为第。”不仅书法学生必修书法,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要“日纸一幅”。除了考试选拔学生进入书学学习,还为贵族子弟提供到弘文馆接受书法教育的机会。唐代科举制度兴起,书法的优劣就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唐代的科举制把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合二为一,“楷法遒美”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开启了楷书书写兴盛的时代。当时考生众多,吏部不能一一考察看考生的为人和言行,于是就出现了仅凭书、判的现象。书、判其实是选人判案的两个方面,书写水平就是看他们的书写是否端正,笔记是否优美,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判案的质量,因此书法又是试判的关键。唐朝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法的时代”,以书法为依托将知识分子的思想凝聚在“中和之道”上。同时,书法也体现出了一个人的人格,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不强的精神,在笔墨书写中可以得到极大的熏陶,颜真卿 捍卫了唐王朝的尊严,他的书法是唐代的典范,他的人格是中国人的楷模,反面人物的书法作品单纯从书写美的角度来说是很好,但是和人品结合起来的话,人们是不会接受他们的艺术作品的,因为他们的为人和做事方法与态度不被世人接受,所以他们的书法作品同样被人们拒绝在了书法艺术殿堂之外。
三、书法在清代的发展
到了清代,书法的主流是取法碑版,科举制倡导“馆阁体”,“馆阁体”成为入仕的基础,“黑、大、圆、光”是馆阁体的特点。当馆阁体发展到极致的时候物极必反自然会出现一种新的书法艺术形式—碑学中兴,尊崇北魏的碑帖。书法的审美取向也得到了普遍的改观。
中国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中国书法既具有精神文化性质,又具有物质文化性质;既具有心态文化、行为文化的性质,又具有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的性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毛笔的丰富内容和深厚蕴涵,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创造的结晶。虽然毛笔的时代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但曾经作为中国人不可离开的书写用具,至今仍有着活的生命。在毛笔文化中所蕴涵的审美形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书法作为一种文化》刘守安《新华文摘》第19期.
2、《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工岳川 新星出版社 版.
3、《汉字与书法文化》姚淦铭 广西教育出版社 7月版.
4、《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
【中国书法史演变】推荐阅读:
林语堂中国书法07-13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07-10
中国十大农民书法家08-02
中国书法作品欣赏大全09-20
中国文学和书法的关系09-20
关于中国书法的演讲稿10-22
中国古代学校演变08-04
浅谈中国上古神话的演变11-19
专题十八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