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4-07-18

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共14篇)

1.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一

摘 要: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她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期间将牵涉到诸多方面的因素。本文从加强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社团现状及对加强社团建设的几点 建议三个方面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

学生社团是高校

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培 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在新时期加强高校 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是关系到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共青团事业不断发展和党的青年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 的大事。



一、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是学生自我实现和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促使他 们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爱好自愿组织和参加活动,寻找各自的舞台和位置,以求最 大限度地锻炼自己,努力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大学生的这种内 在的需求与社团活动的性质、目的、功能是基本吻合的。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开 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在社团中,大学生可以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社团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为其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 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功能,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舞台,也调动了大学生 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青团组织要服务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青年学生的 具体利益,真正赢得青年学生的认同和支持,就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学生社团 的繁荣发展。

2、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是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的客观要求

校园文化是高校广大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紧密相关,又具有校 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的建设、繁荣和传承,要落实到不同的 层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校园文化多渠道、深 层次、高质量的发展。一所高校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可以通过学生社 团加以传承,这是因为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把大学生吸引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培养他们 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展示,塑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 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实践证明,学生社团建设是否规范,作用发挥是否正常,对校园文化的 建设均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和影响力,充分发挥社团在校园文 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

3、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是创新和深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第一课堂教育,以两课教师为主力,以教室为阵地,以灌输为主 要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的基 础上,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拿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学习生活中诞生的学生社团的多样化,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 通过学生社团这一重要的“中介”,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群体凝聚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熔思想 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的活动,把大学生共同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 来,改变过去“你说我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引导大学生 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发挥潜移 默化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抓手

学生社团以其具有的群众性、民主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点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使 其在成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载体的同时,也逐步成为高校团学组织推动 校园文化建设,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和阵地。当前,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弹性学 制,完全学分制,以及大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都为大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提供了 宽松的外在环境和深厚的内在基础。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社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就 必须从在素质教育中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上认识和坚持学生社团建设的方向,增强责任感,全面了解学生社团的发展状况,把握学生社团的发展规律,不断推动学生社团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使素质拓展计划落实在丰富多彩的具体社团活动之中。

二、高校学生社团目前的现状

2.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二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素质能力,能效提高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被各个高校所关注, 也是各个高校学生工作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何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如何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水平, 如何在新形势下, 创建出一支政治思想过硬、工作能力突出, 服务意识强的学生干部队伍, 是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辅导员及团工作者, 一直在思考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干部的能力和素质, 为学生工作组建一支高效、团结、有战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现在就几方面分析和思考提高高校学生干部队伍能效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

一、重视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广大学生中的骨干和带头人, 他们的思想动向和行为举动都能在广大学生中起到模范作用。想要提升一个系部的学生素质, 就必须从他的学生干部队伍着手。以多年学生工作的经验, 我发现一个学生组织里的大部分成员的精神面貌及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和他们的学生干部的能力与作风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名好的班级或团队带头人, 可以决定这个团队在工作过程中是否能够达到预定的水平和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二、注意培养和提升学生干部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 学生干部应具备的个人素质

1. 政治思想过硬。

包括政治觉悟、政治品德和政治理论水平几个方面。学生干部平时能注意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 关心时事政治和国家大事, 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思想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能明辨是非, 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进而引领所在组织同学共同提高一起进步。

2. 课内外知识均衡。

作为学生干部, 本身应做好一名学生的本职, 就是认真学习本专业的各门课程, 有较好的学业成绩。课余也能积极学习自然、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上的相关知识, 乐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 心理素质好。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还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稳定的情绪, 心胸宽广, 乐观向上, 遇到困难和突发状况时, 能冷静、果断的处理事务。

4. 学生干部还必须具备大局观和责任感。

(1) 能从大局着眼, 尽心尽力的完成本职工作和院系老师所布置的任务; (2) 在处理学校事务时公正、公平, 把学院、同学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完成; (3) 在处理工作时, 能尽职尽责, 力求做到最好, 不随意为之, 敷衍了事。

5. 服务和创新意识强。

学生干部作为广大同学推选出来的学生代表, 在管理相关学生组织时, 应该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权力是来源于广大同学的, 具备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信念和思想。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 更应不断的提升自己工作的能力和工作水平, 深入的研究和把握同学的思想脉搏和需要, 对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及不足进行钻研学习,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二) 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1. 有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 平时的工作就是要与不同的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 这就要求好的学生干部在语言表达方面能准确得当, 且有较好的感召力。表述时注意主次分明, 有理有节, 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理念和所要阐述的中心思想。

2. 有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

各级学生组织开展活动、部署工作都需要有周密、细致的策划, 作为学生干部就是能在活动的前期, 根据活动的主题, 重点要求, 对活动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规划, 并能把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分工。

3. 有细致的观察、分析能力。

逻辑思维清晰, 在组织活动与开展工作时, 能从细节与工作发展方向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4. 有高效的执行能力。

在工作中做好阶段性的反馈、总结, 能通过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 及时进行反馈、修正, 把每个环节和步骤的工作都落到实处, 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且在应变突发事件时, 能保护头脑清醒, 立场坚定, 从大局出发, 协助学校及老师处理好紧急事务。

5. 有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能听取老师及其他同学的意见, 做到从善如流。在工作中全面的整合团队的力量, 合理的分配工作, 知人善用, 团结同学。在与其他组织、部门合作时, 能做到即分工, 又合作, 使工作能愉快、有序的完成。

三、以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能效

(一) 学生组织部门工作上的专业化。

高校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 一名学生干部加入学生组织的时间大概只有两、三年, 而真正得力, 能相对独立完成工作大概在参加学生组织一年之后, 有的甚至需要更久。如何让学生干部能够更快更好的从新人进阶能很好的掌握和完成日常工作的得力干将, 是摆在所在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要做学生干部队伍平稳的交接, 保证团学工作的整体水平不下降, 就必须做到以专业化、制度化来培养和管理学生干部。专业化是指把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 每个部门所承担的工作重心、工作内容都进行专门的规范操作, 让学生干部在工作中重复的完成相同工作内容, 以达到熟能生巧的作用, 以提高他们对部门工作的专业性, 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不断地重复相似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 就不会疲于应付和熟悉新的工作, 有利于他们思考和摸索出工作中的脉络。鼓励学生干部根据工作经验, 挖掘提升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水平的方式、方法, 积极的发挥学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 学生组织管理上的逐级责任制。

逐级责任制就是在责任到人的基础上, 提出管理到人的方式, 以学生会的工作为例, 在开展学生活动时, 先由活动主要负责部门的分管主席布置工作, 由分管主席与部门负责人召开部门大会, 对所承接的工作任务进行统一的讨论和研究, 做出策划方案及工作流程, 划分工作内容后进行人员安排, 为每项工作安排对应的干部去完成, 制定前期、中期和后期工作情况上报时间安排表, 把握工作的时效和质量, 再把策划方案、流程及人员安排报送学生会主席团、部门负责人大会进行研究、讨论, 确定最后方案后向分管老师汇报。做到主席团对整个活动负责, 全面把控整个活动的方向, 分管主席对所管辖部门的工作负责, 明确部门的工作任务, 部门负责人对每个部门成员的工作内容负责, 清楚所有成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和进度, 部门成员能对自己的分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并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这种自下而上, 再自上而下的双轨机制, 确保了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到位, 对在学生干部工作中责任与职权关系有很好的相互监管和制约的作用。

(三) 学生干部管理上的人性化。

每个学生干部除了学生工作中的职务, 最重要身份还是一名在校生, 做为学生干部队伍管理者必须为学生考虑的。在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中, 也须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 在布置工作时须考虑到学生工作与学习之间的时间分配, 必要时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所以在学生干部的管理上, 要更加立足于所分管学生组织的专业特点, 人性化的对学生干部进行管理, 注重对学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以学生干部的前途和发展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学生干部加入学生组织之初, 就应根据学生本身素质和特长来分配他的部门和工作, 在他们工作过程中不断的为他们的进步创造机会和空间, 鼓励学生干部从学业成绩、课外活动、专业技能、职业培训等多方面发展。在安排工作时要做到以才定岗, 以能分工, 工作任务应提前一个月的安排、部署, 让学生干部能合理的调整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工作强度也应根据学生专业课程的安排情况为主进行调节, 把强度大、耗时长、难度高的工作尽量安排在寒、暑假进行规划, 学期初提交结果, 让学生干部能在期中、期末有更多的时间投入于课程学习、专业技能培训和课外活动中, 使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找好平衡点, 真正的感受到组织似家, 同学似亲人, 师长似父母的人文关怀, 做到学习上全力以赴, 工作上无后顾之忧, 在学生干部队伍中不断的锻炼和成长。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高校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推进, 要求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 不断的提升工作效能, 以应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学生工作新的要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9 (5) :100-103.

[2]徐毅, 曹阳.论我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5) :71-73.

[3]张志远.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焦作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8) :202-203.

3.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三

同时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年轻干部被推上各级领导岗位,作为公司战略实施的主要执行者和推动企业发展的骨干,他们在给各项工作带来活力的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上的新情况、新变化,导致了思想上、作风上、方法上和学风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以上考虑,为了全面落实好改进工作作风,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总要求,找出干部作风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推进执行力文化体系建设,对加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改进工作作风,就要在思想上落实“三个回归”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的作风建设,努力实现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是需要我们长期实践和探讨的课题。作为基层党组织,我们要“围绕中心工作”,把握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个难得契机,切实把改进工作作风的规定落到实处,推动工作作风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一是以干部带头为视角,在审视作风改进的力度大小上回归。“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要确保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带头,时时处处用规定对照自己、检查自己、修正自己。带头落实“三走到、三必到”,带头做到“三个百分百、三个全覆盖”达标,带头调查研究,带头实践创新,为此,要将现场调研质量纳入党员干部的德的考核范畴,在管理上营造浓厚的崇德、尚德氛围。

二是以企业发展为刻度,在检验作风改进的成效多少上回归。改进作风不能自说自话,自我评价,要以发展的成效来检验。各级党员干部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规定,把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紧紧围绕公司战略目标,以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逐项分解细化责任,逐级落实全年指标,加大对重点工作督促指导,确保落实到位。要建立完善《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和工作推进通报制度》,做好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创新项目的过程管控和实时跟踪。

三是以职工满意为指针,在衡量作风改进的标准高低上回归。突出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改进作风与一流文明矿区建设结合起来,与困难帮扶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认真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让职工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弘扬好石圪节精神,深化“节俭战略”意识教育,用文化的来引领方向、凝聚意志、激发活力,持续提升职工归属感和企业品牌形象。深化党务企务公开,从制度上保障职工主人翁地位。全面推进“四零”服务型机关建设,逐步探索完善部门管理标准化和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

二、改进工作作风,就要在工作中体现“三个超越”

一是把工作当学习,在解决工作力不从心的问题上超越。对于集团提出的“建设创新型企业、培育智慧型员工”的总要求,党员干部首先要增强“本领恐慌”意识,要把工作当学习,把学习贯穿于工作之中。其次还要倡导每天快乐读书一小时,从一点一滴积累和提高,让党员干部自身在对待工作的态度,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高度上发生变化。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学习考核评价机制,要推行党员干部讲学学分累积制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把工作当事业,在解决工作主动性不强的问题上超越。其实,这句话就是我们常说的“把事当事”,换一种说法,就是把工作当事业,而不是把工作纯粹当任务。如果我们把工作能当作事业,就有与实际结合很紧密的调研。党员干部的许多工作,都最终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决策中。在任何一项决策以前,需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把决策的引导作用发挥到最佳,只有这样我们在工作中才能杜绝生产组织不够合理,或是不够科学,或是自相矛盾,或是存在漏洞,或是操作性差等问题。因此,把工作当调研,不是一个什么特殊的要求,而是干好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这样做,可以使工作操作性增强,可以使工作效果更加突出,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中的矛盾纠纷。总的来说,把工作当调研,可以使我们工作与实际结合得紧密,使我们的工作成效更加显著。

三是把工作当艺术,在解决工作得过且过的问题上超越。因为有了艺术的点缀,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变得更有激情和活力,这是艺术的功效所在。只有把工作当艺术,也同样会让工作就不再是一项任务、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享受。把工作当艺术,实质上是敬业的最高境界。

三、改进工作作风,就要在实践中做到“三个常态化”

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抓班子、带队伍、创环境、促发展,是构建党建工作新体系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基层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为此,要在党建工作的“围绕”上,抓创新力,抓常态化的可操性管理。

一是抓安全理念宣贯的常态化。各级党员干部要在“三个百分百、三个全覆盖”上做表率;借助“道德讲堂”平台,大力宣贯“自保是大孝、互保是大爱、联保是大德”的安全道德观,使干部员工有一种凭“良心”抓瓦斯治理的担当和责任。要推行党员干部宣贯安全理念包保制。依托“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平台,把安全理念宣贯搬到现场、做到基层,将其作为各级党员干部的“价值引领和使命管理”,进而提升党员干部的抓安全工作落实的能力和素质。

二是抓安全文化创新的常态化。通过建立安全文化创建系统评价长效机制。要为安全文化建设设计“群众路线图”,健全包括协调沟通、宣传教育、评估考核等内容的安全文化长效机制,把深入推进岗位危险源辨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支撑,确保安全工作达到可控状态;通过开展开展“党员当一天安全员”活动。推行好动态承诺式、现场走动式管理,将闭合管理的正规循环率引入活动评价,完善德的建设的积分管理,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在创新”的新局面。通过开展党员干部参与安全文化竞赛活动,对党员干部转变作风“三个三分之一”落实情况,进行季度性的对比排名。即看每季度,有多长时间“走出去”,学习安全管理经验;有多长时间“走下去”搞现场安全管理调研;有多长时间“走进去”,提升安全业务素质。

4.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四

最近,我们对省军区所属的11 个边防团队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总的感到,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机关着眼于跨世纪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把加强干部队伍质量建设作为部队全面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根本任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广大基层干部思想稳定,安心边防,注重学习,勇于吃苦,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自身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省军区1047 名基层干部,优秀称职率达39.4%,称职率达49.4%,基本称职率达11%,不称职率仅占0.2%.但从调查的情况看,当前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要求,特别是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相比,还不够适应.具体表现在:一是文化素质不高.1047名基层干部中,本科学历的62人,占6%,大专学历的294人,占28%,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还有一部分是函授,中专以下学历的691人,占66%.二是高科技知识含量不高.部分基层干部对现有的先进武器装备了解掌握不够,对有关使用、保养、维修方面的知识感到陌生,使用起来比较吃力.我们对126名基层干部进行高科技知识问卷考试,优秀率仅占20%,大部分基础比较弱,学得比较浅,掌握得比较少.三是想干不会干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省军区边防团队334名营连主官中,任职不满一年的有133人,约占40%.这部分干部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热情高,但缺乏适应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基层工作经验,对基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把握不住特点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1)文化基层因素.目前,边防团队基层干部的主要成份是院校输送的中专毕业生和直接提干的干兵,文化素质偏低.1995年以来省军区共接收院校毕业生75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183人.(2)专业培训因素.近几年,院校培训的边防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减少,据统计,每年分配我们省军区边防团队的毕业生中,边防专业的仅占7%左右,绝大部分是步兵或其它专业.这部分学员大都对边防工作不了解,到位后既要适应边防艰苦复杂的工作生活环境,又要熟悉边防管理教育工作和政策法规,常常应接不暇,甚至难以适应.(3)经验积累因素.从我们省军区的情况看,近几年院校毕业生的补充量与基层干部的实际需求量始终不成正比,需求量大于补充量.特别是人武部收归后,从基层调整了部分干部充实到人武部,进一步增大了基层干部队伍的缺口.由于基层干部缺编量较大,致使大部分人没有任满最低任职年限就提拔了,有的排长直接提拔当连队主官,普遍缺少基层实践经验.(4)自然环境因素.边防部队高度分散、条件艰苦、信息传输不便,导致基层干部眼界不够开阔,素质提高缓慢.(5)家庭生活因素.边防基层干部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婚姻、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住房等实际困难比较多,牵扯精力较大.此外,部分基层干部主观上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也是影响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当前,加强边防部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我感到应注意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抓住源头,打牢基层干部素质提高的基础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要从源头抓起,努力实现“三个逐步”.一要提高院校培训层次,逐步取消中专生.从部分实践看,军校二年制中专生毕业分配到边防部队后,由于大多数不是边防专业,加之培训期过短,全面素质与部队建设需要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军队院校培训体制看,边防基层干部的培训周期比较长,绝大部分基层干部在晋升到营团职岗位前的十几年时间里,很少有机会再次入院校培训.这样,基层干部的首次入学,充实基础知识,扩大知识含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建议军队院校特别是初级指挥院校,一方面要增加边防专业班次,扩大边防学员的招生数量;另一方面要适当延长学制,逐步取消中专生,普及大专教育,增加本科生比例,提高边防基层干部的“出身”层次和文化层次.二要严格士兵提干渠道,逐步减少提干数量.从士兵中直接提干的这部分人,初中毕业生居多,文化基础较差.因此,要逐步减少士兵提干的数量,提高质量,优中选优.对士兵提干的要直接送军队院校培训二至三年,达到大专文化水平,增强其发展后劲,适应部队建设发展需要.三要积极拓宽生源渠道,逐步增加接收地方大学生和高中生入伍的比例.江主席指出:“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开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范围内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近年来,我们省军区已经逐步走开了依靠接收地方大学生入伍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系质的路子,且接收数量逐年大幅度递增.1996年接收8人,1997人接收26人,1998人接收81人.这些大学生文化基础好、智商高、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大部分已成为基层建设的骨干.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尽快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捷径,应继续坚持并逐年扩大接收数量.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地方高中毕业生孝取军队院校工作.近几年,国家和军队加在了军队院校招生的宣传教育力度,地方高中毕业生报考军队院校的人数越来越多.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调整招生结构,扩大招收地方高中生的数量,减少士兵考生数量,达到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的目的.二、着眼特别,加大基层干部培养提高工作力度

边防部队高度分散,集中组织培训难度大,采取多渠道、多途径抓好基层干部培养提高工作尤为重要.我们感到,在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上,除抓好团以上机关集中办班培训、推荐优秀干部入校深造、领导机关传帮带等有效途径外,还应注意搞好三个“突破”:一是在提拔使用前的培训上有所突破.从实际情况看,边防基层干部提拔前入校深造机会比较少,绝大部分基层干部在任一上级职务前没有入校进行岗位前培训,甚至提拔后也没有机会补训.从当前院校培训能力看,基层干部培训断层的问题,短时期内难以解决.因此,要充分发挥军师两级教导队的作用,加大师资力量投入,选拔优秀人才从事教学工作.同时,积极与院校联姻,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员队伍素质,扩大培训范围,加大培训数量,不仅继续开办预提指导员培训班,而且要增办预提副连长、副指导员以及连长、营长、教导员培训班,分层次、分类别地对拟提拔的基层干部进行岗前培训,使军师两级教导队真正成为本级培养干部的摇篮.二是在函授学习上有所突破.当前部队的函授学习,从根本上讲,还缺乏统一组织和统一规划.边防部队的函授学习种类比较多,一些专业对干部实际工作指导帮助不大.部分基层干部学习不刻苦,存在混文凭的思想,学无所获.因此,必须加强对干部函授学习的组织和管理.对所学专业要坚持以军为主,力求做到专业对口,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同时,要积极鼓励基层干部参加函授学习,在财力、物力、时间上给予倾斜,营造岗位自学成都的浓厚氛围.三是在岗位练兵上有所突破.军师两级要坚持缺啥补啥的原则,积极有效地指导单位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培养干部的优势.边防连队工作独立性强,党支部培养基层干部工作是上级党委机关所不能替代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作用.把基层干部的岗位练兵活动搞得更好.三、加强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

5.关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五

提升干部素质

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作风建设。从党风建设的高度来看,干部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执政之基的稳固;从区域发展的视角来看,干部的作风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是第一竞争力和第一发展环境。

一个地方的发展说到底是以思想观念论成败、以干部作风拼输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决定**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区正处于蓄势待发的新阶段,既面临跨越发展的大好机遇,也面临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无论是抓住机遇还是应对挑战,都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保持勤奋、实干、开拓、有为的工作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汇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乘势而上,走出一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路子。

下面,我就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谈几点思考和认识,同大家一起研讨。

第一,要以讲党性来统领作风建设,使党员干部自觉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

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党性强,则作风正;

作风正,才能事业兴。

讲党性要以讲政治为先。讲政治是对一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党员干部讲政治重在知行统一。讲政治要内化于心,始终带头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在理论武装中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掌握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讲政治要见诸于身,自觉在勤奋学习上作表率,在党性锻炼上作表率,在真抓实干上作表率,在人品官德上作表率;讲政治要率众于行,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上体现作为,在多办利民之事上体现作为,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上体现作为。

讲党性要以顾大局为重。顾大局首要的是要确保政令畅通,坚决贯彻执行好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作变通,立说立行;顾大局要加强团结,同志之间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坦诚相待、相互协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多沟通不猜疑、多谦让不争功、多宽容不挑剔,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心;顾大局要加强协调配合,就是要破除只计较个人得失、部门利益的狭隘观念,始终做到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犹豫、促进发展不动摇,做到全区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推进**跨越式发展。

讲党性要以守纪律为要。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没

有严明的纪律,就不可能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恪守规矩,谨言慎行,关系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党员干部,必须以法纪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锤炼自己的官德品行,敬畏法纪,力戒贪欲,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和人生“高地”,自觉做到不踩“红线”、不闯“禁区”,确保自己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工作上清廉,使自己能够时刻躬身为官、挺腰做人、干净做事。

第二,要以提振精气神来推动作风建设,使党员干部敢负责,勇担当,多干事干实事。

最危险的懈怠,莫过于精神的懈怠。干部没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没有动力,没有活力,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首先要实现观念上、精神上、作风上的跨越。

提振“精气神”,要强化岗位责任意识。要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中大力弘扬“我要负责、我在负责、我敢负责”的责任文化,以负责的精神抢占先机,用过硬的作风赢得发展。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守土有责”的意识,全身心地做好分内之事、担起应尽之责,自觉做到把职务当任务、把岗位当责任,把主要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干工作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对所负责的工作要思路清、底数明,做到把握大局、关注细节,心中有大帐、手中出细活,扎扎

实实地干好本职;各级各部门要自我加压、拉高标杆,不能只是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而是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自己给自己定“难度”,勇于攀登更高的目标。干部要特别是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要承担“第一责任”,时刻牢记组织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敢于为跨越发展负责任,勇于为改革创新担风险,甘愿为基层群众作奉献,以实际行动干一番事业、富一方百姓、正一方风气。

提振党员干部的“精气神”,要激励个人进取斗志。昂扬向上的工作激情、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是干事创业的基础。就区级层面而言,源于干部体制的“金字塔”结构,职位上升的空间有限,干部晋升的“天花板”现象还是客观存在。干部要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他人、正确看待自己,做到重用不自满,寂寞不自弃,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迁,以豁达的胸怀处理得失,以奉献的精神投身工作。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需有为,要立足岗位树立追求卓越、事竞一流的勇气和决心,主动把工作标准调到最高、把精神状态调到最佳、把办法措施调到最优,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要有“箭在弦上”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更要有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品格;要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

创新,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气魄真抓实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和韧劲攻坚克难。

提振党员干部的“精气神”,要创新干部选任机制。要使好干部“奋蹄”,须有好机制“扬鞭”。要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抓手,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的前提下,更加鲜明地以有没有争先进位的意识、攻坚克难的办法、务实为民的作风为标准,注重在建设发展的第一线考察、识别和选拔干部,真正把那些勇于创新、敢于负责、善于突破的干部及时选拔使用起来。要以“重实绩、重实干、重基层”为导向,优化干部培养选任制度的顶层设计和管理考核办法,让干部拿着军令状出征,带着责任书上阵,把更多的干部推向建设发展的主战场,到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基层一线去经风雨、长才干,更好地做到在责任担当中锤炼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成就干部。要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对那些当“太平官”、做“老好人”,怕得罪人、不敢负责的干部,要及时鞭策教育;对那些精神萎靡、不在状态,工作长期没有起色、打不开局面的干部,要坚决予以调整,决不让事业来迁就个人、因个人而贻误发展。

第三,要以机制来保障作风建设,使党员干部一心干事,干净干事。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把教育的基础作用、制度的保证作用、监督的关键作用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各司其职、优势互补、配套联动的干部作风建设的动态推进机制。

要严于自律。外在制度、制度监督很重要,但关键还是要靠自我监督。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通过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干部“自律”意识。毛泽东曾赞赏诸葛亮一生谨慎,把“惟谨慎”与“成大事”联系在一起,值得我们深思。红尘滚滚,世事纷扰,我们都不能作看客,都要参与其中,除贪欲才能“驶得万年船”。人们常讲:官大官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都有烦恼;归根结底,心态要好,境界要高。一个干净的心灵、一个清白的名声、一个廉洁的口碑才是从官为政最应该追求的。领导干部应珍惜值得珍惜的,放弃必须放弃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能够不失向、不失重、不失态、不失身、不失魂,永远不能丢了党性、官德、人品。

要强化问责。要把发展思路变成具体工作,把具体工作细化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环节,把加快发展的压力传递到每个班子、每个干部身上。形成层层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事事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强化督促检查,通过现场调度、实地观摩、交流汇报、明察暗访等形式,对重要部署、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定期查进度、找问题,把工作摆在台面上让大家评判。继续坚持考严、考细、考实的原则,不断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考核体系和奖优罚劣、奖能罚庸、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重视抓好考核结果的转化和运用,真正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要加大监督。真正让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全面运转起来,使消极怠工、敷衍塞责,不作为、乱作为,贪享乐、玩风盛的干部无处藏身。

6.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六

朱文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认真贯彻这一要求,必须在把握和分析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现状分析 我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正面来看,主要有三方面值得肯定:,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良好。各镇(街道)及各行政村都较为重视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并将其纳入工作日程。特别是能充分利用基层党校这一阵地,对镇内的党员进行每年至少两次以上的培训。第二,支部活动较为正常。支部活动基本上都能按照要求定时开展,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第三,农村党员先进性发挥的载体设计较为有效。特别是“三先制度”、农村无职党员“两定两评”、党员联户等载体设计较被认可,并在实践中对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反面来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党员教育缺乏吸引力。党员教育手段相对滞后,支部内的党员老少不一,教育形式又较为单一,难以适应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的现实需要。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中,支委会、党员大会能正常开展,但党小组会和党课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从教育的效果看,流于形式的较多,一些教育与党员的思想实际脱节,缺少生动性和吸引力,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员的积极性。二是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还不够。党员在农村中的影响力在削弱,在群众中的威信在降低,讲话没有份量,作用发挥甚至等同于一般群众,这些既是

许多群众对党员的看法,同时也被大多数党员自己所承认。

二、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来自外部环境和党员干部观念层面的影响,又有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制约措施等方面的影响。具体地说,主要有:

1、外部环境的影响。日益开放的环境,对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和思想作风带来新的冲击。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客观上把党员置于

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环境中。“窗口打开,苍蝇也会随之而入”。一些与党的基本思想有悖的意识形态,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就会乘虚而入。面对这样的形势,有些党员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思想作风、政治立场、行为方式上发生蜕变。特别是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党性认识模糊不清,党员在基层的模范带头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思想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平等自主,竞争求利的特点,对农村党员的价值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提出新的挑战。市场经济要求任何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必须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经济活动中有充分的自主性,减少各种制约和运行层次。这对于强化人们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旦等价自主原则渗入到党员政治生活,就会使一些党员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走向庸俗化,组织纪律观念淡化,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当前,农村党员务工经商已相当普遍,在政治生活中,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把市场经济等价自主的思想照搬过来,只要民主,不要纪律,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党员过组织生活,要误工补贴在农村已不是个别现象。同时竞争求利的原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中去,致使有些党员在商品、金钱、利益等物欲驱动和“随俗”、“从众”

心理诱导下,在政治生活、工作交往、人际关系中放弃党性原则。

3、方式方法的单一。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给改进党员教育方式、内容带来新的课题。农村党员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可以说是当前一个比较普遍性的问题。从客观上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增多,要召集全体党员进行集中教育,实际操作上有难度。而且近年来,上级布置的各种教育活动,如农村集中性教育,主要由镇(街道)一级负责实施,对村党支部往往只有任务要求,缺乏具体操作和目标考核,造成“上面热,下面冷”的局面,而且教育对象一般只抓到村干部为止,普通党员由于量大面广,很难涉及到,从而影响教育质量。从教育自身来看,对党员的专题教育少,以会代训多;形式多样的学习少,读报、读文件的多。许多农村党员反映,不少教育活动缺少一种吸引力和感染力,党员参加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从遵守组织纪律出发,感受不到参加后有明显的收获,在参加了一些教育活动后,思想上原先存在的困惑,特别是一些“疑点”、“疙瘩”,并没有得到解决。

三、对策与措施

1、科学制订教育计划。首先,在制订教育计划前要对党员队伍作一次全面调查,了解党员队伍现状,听取广大党员对教育的要求和意见,以此作为制订计划的主要依据;其次,教育计划要按制订,并分解到季度、月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要建立反馈机制,了解受教育党员的满意度和不足之处,不断加以改进,使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三,要围绕当前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农村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提前考虑,设计每次的教育主题,研究制订详细的教育计划,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使整个党员教育纲举目张,方向明确,便于

实施。

2、合理确定教育内容。江**同志曾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使党员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带领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实绩的先进分子。”这是新时期党员教育的指导思想。依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当前对农村党员要进行四方面内容的教育:一是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学习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形势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当前尤其是要加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三是科技知识教育。大力加强农村党员科技和文化知识教育,帮助党员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带领群众搞好科技兴农和科技致富,有条件的可在课堂教育的同时,进行实地操作和现场观摩。四是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要加强理想和宗旨、党性和纪律、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党员应具备的条件、职责

和义务,确定今后努力方向。

3、积极探索分层教育。按照党员身份、职业、年龄、文化等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党员实行分类教育。在个体和部分党员教育上,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即根据党员从业特点,努力做到“岗位不同,要求不同”。如对党员干部侧重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廉洁自律教育;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党员,侧重进行党的农村政策、勤劳致富教育;对企业职工党员侧重进行业务知识教育;对个私企业经营者党员侧重党的理想、信念、党员标准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教育;对外出务工党员侧重进行组织纪律、宗旨观念教育。根据年龄特点,举办农村老党员、离退

休党员读书班、座谈会。根据党龄特点,开办建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预备党员培

训班、新党员党的基本知识讲座。

4、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在形式上要实现“扬弃”,即在摒弃形式主义,继承党员教育好的传统形式和方法的同时,注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造具有当前农村特色的新教育形式和方法,由强调集中统一转为灵活具体安排,由偏重系统灌输转为注重联系实际教育;由单一式教育转为多形式教育。主要可采用四种

方式:

(1)“三会一课”。这既是一种制度也是党员教育的一种传统形式,通过组

织生活和党课的形式,对农村党员进行教育。

(2)集中培训。利用基层党校、农函大,把党员集中起来进行封闭式教育,培训时间短则一二天,长则十多天。也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育,如开办有

线电视党校,开设网上远程教育。

(3)活动教育。通过开展以教育为目的的各种专题教育,使农村党员在活

动中接受教育。

(4)个别教育与自我教育。除常规性、大规模的教育活动外,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党员各自不同的情况,对党员进行个别教育,帮助党员明确党员标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党员进行自我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党

员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致富能力。

5、严格落实教育机制。坚持和完善四个“一”制度。即:每月开展一次“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学习传达上级精神和大政方针,讨论支部重大事项,交纳党费,开展为民服务,外出参观考察等。每次可确定一项或几项内容;每季度一次党课教育,可根据各地实际和当前形势确定教育内容;每半年一次汇报交流,由镇(街道)组织基层支部汇报半年来党员教育情况,收到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教育计划;每年一次总结评比,把党员教育列入支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理顺关系,解决党员教育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的问题。党员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委各部门都担负着一定的教育职能。一直以来,组织、宣传、纪委三个部门都设有党员教育职能科室,由于没有理顺关系,工作中时常出现各自为阵,各抓各的现象,使基层党组织无所适从,或者只是唱“独脚戏”。把本来紧密联系的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割裂开来,既影响党员教育的效果,也影响了党员管理的效果。因此,要

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员教育分工制度。从党员教育这一工作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出发,合理配置党员教育工作的各种力量和资源,由党委统盘规划,三个部门具体落实。组织部门侧重于党员的发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宣传部门侧重进行党的理论、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纪检部门侧重于党风党纪和组织纪律教育;各级党校充分发挥党员教育主阵地作用,搞好党员轮训工作,做到有分有统,密切配合,提高党员教育效果。建立党员教育的效益评价标准,搞好评估,提高教育质量。党员教育的效益评价标准是检验党员教育工作效果的客观尺度,也是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客观依据。当前在把握标准、搞好评价上,应处理好一对关系,明确三项内容,把握四个标准。首先要处理好政治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把政治效益作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评估的标准。其次要明确三项内容。从具体操作上看,可以从基层党员教育硬件设施,党员教育工作机制,党员教育实施情况三方面分解细则,进行评估;第三要把握四个标准。一是看党员教育是否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看党员教育是否促进农村的稳定;三是看党员教育是否有利于党员队伍建设;四是看党员教育是否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要把是否促进农村思想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作为检验教育成效大小的根本前

7.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七

一、骨干学生干部的现状分析

骨干学生干部的形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骨干学生干部不仅是老师的助手, 更应为同学谋利益。有些学生干部, 今天这个活动, 明天那个比赛, 天天都很忙。这种积极开展各种学生活动的精神是可嘉的, 但是有的人错误地认为当学生干部就是要搞活动, 谁搞的活动影响大、规模大, 谁就是优秀的学生干部。有的学生干部过于强调工作能力的作用, 视学生干部工作为主业, 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上, 忽视学习, 严重影响知识的学习[1]。因此, 一些学生干部开展活动很多, 学习却很少, 成绩逐渐下降。这些学生干部在同学们心中缺乏威信, 不适合做干部。

还有一些学生, 热衷竞选学校、学院的主席、副主席, 而不愿意做班级里学习委员、生活委员这种“官小”事多的干部。甚至有的学生干部, 喜欢搞轰轰烈烈地“大”活动, 而不喜欢脚踏实地为同学做实事。显然, 这些人当干部的目的, 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这种学生干部是为广大同学不满的。

二、骨干学生干部应该有的正确定位

虽然上述现象只是少数, 但要引起我们的深刻反省。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一些学生干部没有正确把握自己的学生干部角色, 没有摆正自己的态度, 所以指导老师应让他们认清什么是骨干学生干部。固然, 开展学生活动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但是学生应该践行学习的本分, 做合格的学生。活动是一种载体, 一种形式, 要把知识和思想融入活动之中, 才能作为学习的一种方式, 起到促进自己和同学们学习的作用。学生工作本来是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 发展综合能力, 丰富大学生活, 如果因此而影响学习反而违背初衷, 也违背学生的本分[2]。

其次是干部, 是学生的骨干干部。既然是干部, 就应该履行干部的使命, 做合格的干部。干部的使命是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学习这个中心, 牢牢抓住培养学生成才这条主线, 协助老师, 带领同学, 服务同学, 为学校的稳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 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培养自己认真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 也就是要在工作过程中, 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 学会做干部。在很多情况下, 这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而实现。因此, 组织活动成为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种重要的手段, 但绝对不是唯一手段, 更不是目的本身。如果把开展活动作为干部的目的, 把开展活动作为评价学生干部的唯一标准, 那就是手段与目的本末倒置。

最后是骨干学生干部。其既是学生又是干部, 两者不可分割。总之, 学生干部, 首先是学生, 其次是干部, 最后是骨干学生干部。他们的作用是, 服务同学, 提高自己, 奉献学校。还应特别重视教育学生骨干正确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使其切实做到个人服从集体, 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3]。这样的人, 就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欢迎的品学兼优的骨干学生干部。

三、骨干学生干部应遵循的准则

1. 公正无私、以身作则是当好骨干学生干部的必备品质。

古人云:“其身正, 有令则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要想当一名深孚众望的学生干部, 首先是要做得端、行得正, 以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时刻给同学们做好表率。同时, 不能在同学面前摆架子, 学生干部也是学生, 学生干部并不意味着是权力者, 只有以身作则, 才能让同学们信服, 他们才会从内心真正把你当成榜样, 这样才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所以我院经常开展骨干学生经验交流会, 让骨干学生干部自述近期的工作总结, 又选派多名基层学生做反馈总结。让骨干学生干部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自我, 让骨干学生经验交流会更有意义。

2.“两心三情”是骨干学生干部的基本素质。

做好一名骨干学生干部应该具备“两情三心”的素质, 两情是指“工作的激情”和“为同学服务的热情”, 三心指“自身的上进心, 对工作的责任心, 以及做事的良心。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阻碍时, 应及时调整心态, 不带情绪工作, 不摆“官架”、发脾气[4]。骨干学生干部一定要树立为同学服务的信心和责任心, 迎难而上, 不因为受到委屈就消极地对待工作, 受委屈是不可避免的, 保持工作激情和热情才是最重要的。不能推一步, 走半步, 要学会推一步, 走两步。同时要恪守原则, 因为人人都渴望公平公正。骨干学生干部干一旦失去公平公正, 就容易走上歧途, 就容易失去人心, 最后只能事与愿违。所以, 公平公正是当好学生干部至关重要的一条。诚然, 不排除个别情况下相应的灵活处理一些人和事, 但原则绝对不能变, 一定要把握好度, 不偏不倚。如果没有这个品质, 那么再好的制度, 再好的规定, 也无济于事。所以我院辅导员定期与骨干学生干部谈话,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为他们排忧解难, 使他们更好地服务同学, 服务学院。

3. 讲求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计划和总结。做事情首先要有详尽的计划, 确保步步畅通, 然后具体地落实, 还要做到每步落实到位, 明察秋毫, 最后检查各环节是否全部衔接好。当然, 在干工作时得身先士卒, 决不能摆出一个颐指气使的指挥官的姿态, 这样是绝对不能令人信服的。把总结当成一种习惯, 只有善于总结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为了更好地提高骨干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我院学生党支部与地雅新居社区共建活动示范基地。推动大学生骨干学生干部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发展, 使高校、社区共建平台, 丰富双向联动机制, 优势互补, 共同进步。立足于现有资源, 发挥大学生骨干学生干部专业和智力优势, 做到双向互动, 互利共赢, 在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上下工夫、求成效, 让安全走进社区、健康走进社区、科技走进社区。

4. 学习工作两不误。

学校举行活动的落脚点是学习, 学生的最大任务是学习。骨干学生干部一定要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 时间是公平的, 就看每个人怎样安排了。学生干部的目标不是没有补考, 学生干部追求的是优秀。这就需要学生干部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挤出的时间学习, 用自己的方法找到学习与工作的最佳平衡点。对于成绩下滑的学生干部, 及时提醒他们, 让他们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出色。

5. 保持良好心理素质。

众口难调, 骨干学生干部做的每一件事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也没必要迎合所有人。所以, 要习惯各种声音, 有些事情能解释就解释, 不能解释就一笑置之, 做到问心无愧足矣。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会受到很多委屈和误解, 面对这种情况时, 决不能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 既然做了学生干部, 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夸张一些, 受委屈是学生干部的必修课之一, “在风雨中会成长得更快”。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好一名学生干部至关重要的一种因素。提高干部心理承受能力, 是学生干部顺利开展实际工作的必要条件[5]。

6. 注重礼仪和形象。

中国乃礼仪之邦, 无论什么事情都是很讲究礼仪, 作为骨干学生干部, 最基本的礼貌必须做到, 这虽是很小的细节问题, 却非常重要的, 因为细节决定成败。不断端正骨干学生干部的言行举止, 让他们在学生中留下完美的印象。学生干部应时刻铭记自身“为同学服务”的责任, 珍惜提升自我能力的宝贵机会, 切勿怀有功利之心[6]。骨干学生干部的培养与教育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不断深入同学, 深入学生干部,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力争把学院骨干学生干部的建设工作做得更出色。

总之, 高校学生干部是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一股重要力量, 而他们中的骨干学生是整个学生干部队伍的代表, 是学生队伍的楷模, 所以骨干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建设工作显得极其重要。高校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寻找实际有效的途径, 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重视并加强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工作, 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培养出强有力的纽带, 从而带动学生队伍更好地发展, 同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摘要:学生干部是连接师生之间的桥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于学生的引导和管理需要更人性化, 因此学生干部骨干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作者结合自己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多年经验, 分析了学生干部骨干队伍的现状, 明确了骨干学生干部应有的定位及应该遵守的准则, 对指导高校学生干部骨干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关键词:骨干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准则定位

参考文献

[1]李刚, 李修超.浅议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2]黄少斌.高校社团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3]张仰飞, 魏萍, 王雪飞, 董美娟, 杜薇.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J].江苏高教, 2004.

[4]唐文杰.关于高校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J].考试周刊, 2011.

[5]李烈.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学生干部骨干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2) .

8.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八

[关键词]职业指导 科学方向 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就业好,才能发展好”。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2008年,近495万大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政府、社会、高校和家长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一所刚从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高等教育社会化的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率将会成为评估高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如果就业率不高,学校将会出现招生困难、生源不足、争取国家经费受阻等问题,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面对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形势,如何科学指导,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了紧迫的现实问题。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其就业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卓有成效地开展职业指导,已成为当前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高就业率的背后并没有伴随着高质量的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因此而成为各高等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越秀外国语学院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现状

学院将培养SPT(Successful & practical talents)人才即“成功的应用型外语人才”这一目标细化为分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三个核心能力”和“四类证书”的人才培养规格。涉外管理分院一直据此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实际就业情况,以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做好在校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下面以2007届分院毕业生所在行业情况(见表1)和就业现状(见表2)为例进行分析。

以涉外经济管理学院为例,2007届毕业生总计342名,在就业领域方面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占居首位。例如文秘、旅管等专业占很高比例,分别达到54.5%和78.7%,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二是有较大一部分学生从事本专业以外的工作,有专长的不限于在本专业范围内发展,这样就扩大了就业面。在人才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也不失为毕业生较好的选择。三是有较大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尤其是电商和信管专业的学生,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个百分点,说明自主创业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上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的教育对自身的影响很大或较大,占73.2%,说明了大学阶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方面,全面素质、沟通与表达能力、工作经历等比较重要,分别占35%、23.4%和19.2%。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尽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学会与人相处,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在专业技能方面,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能力对找工作的影响所占比例也相对较高,说明外语和计算机在毕业生找工作中,除了用人单位要求的专业技能以外,已成为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培养必须的专业技能外,还要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外语及计算机技能。

越秀外国语学院2008届毕业生人数比上届又增加了两倍。鉴于在任的职业指导人员都以兼职为主的现状,加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的趋势,职业指导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因此,要认清形势,面对挑战,忙而不乱,认真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1.掌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加强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就业。目前,大学生已逐渐开始正视社会现实,其就业态度和动机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不满足现状、期望值过高等不切合现实的理想成分仍突出存在。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发展迅速趋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理想化特征最为突出。为此,学院成立了职业指导讲师团,专门开设职业指导课,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激励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班主任(辅导员)是做好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关键人物。不论是职业生涯设计、学生就业心态的调研,还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他们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长期对毕业班班主任进行培训,班主任也应努力提高工作积极性,把压力变为动力,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热心为学生服务,以情感人,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求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班主任应与学生保持热线联系,利用QQ群、MSN、Email、手机等跟踪了解学生情况,及时沟通各种信息。每位毕业班班主任都要认真仔细地做好学生毕业的每一项完结工作,顺利有序地实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2.以信息服务和平台建设为基础,强调“以人为本”,加强服务理念。有些毕业生在就业时还存在着“没有目标,没有准备,碰碰运气”的心态,高校应因此加强对外联系,拓宽就业渠道,构建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和稳定的用人单位联系网络,充分利用教师及历届毕业生等有利资源优势,在稳定已有用人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开拓就业市场。2008年,我院就通过各二级学院的教师引进了200多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和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建立起稳固的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实习和锻炼的平台。目前我院已经建立了10多个毕业生实习基地,如一些知名酒店、国际物流中心、旅行社、工业园区都接收了我院的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很大一部分学生留在了单位工作,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为了通过就业指导让学生掌握政策,了解形势,并及时传达就业信息。我院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空余时间,开展各类有关就业指导的讲座,如“暨简历的制作与表格的填写”、“如何成功面对应聘技巧”、“金融危机下如何正确定位”,等等。在就业政策宣传中,注重以典型为导向。在就业常规工作中,注重以质量定目标。同时,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对毕业生就业的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和程序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切实做好生源核对和上报、就业推荐、优秀毕业生评选、就业协议签订、校园招聘会以及毕业生离校手续等日常服务与管理工作。以方便学生为目的,使就业服务真正体现人性化。

3.依托专业社团建设,强化实践能力,拓展实践平台,激发创业兴趣,以创业带动就业。学生专业社团的建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培养实际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强化社会实践。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专业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搭建以其为依托的社会实践平台,提高社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业,由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创业。以我院SPT特色文化街为例,包含了法语沙龙、电子商务社团、东方风情小屋、外语翻译俱乐部、顺丰速递越秀店、越秀旅游咨询公司等专业性极强的社团,现在很多社团已和外面的多家公司建立了业务往来与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自主创业和就业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在社会实践中,专业社团通过部分学生自主创业来促进就业,将社团作为学生创业和就业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结合新时期的社会和市场新趋向,加强对学生专业社团的引导和教育,建立和发展既能受学生欢迎、又切实能在其创业和就业中产生实际成效的社团。

目前,我国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理论基础薄弱。在指导形式上,知识传授多,技能培养少;指导就业信息多,职业信息少;职业指导队伍不稳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专职人员较少,兼职人员较多,不能很好地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理论研究不够,制度不够完善,等等。职业指导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高校不是职业指导的唯一领域,而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大学生中开展有效的职业指导,需要多方面的社会配套信息。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搞好职业指导工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建平.增强责任意识.全方位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2]周济.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3]金晓明.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4).

[4]张振元.适应人才需求的多样性[N].光明日报,2006-1-06.

9.对如何当好社区干部的几点思考 篇九

在新形势下,社区干部在繁重的任务高压下,在各方面待遇不高的现实下,在各方面职能部门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如何做好一名社区干部呢?从一些优秀社区干部的经验和我自己的切身体会看,我认为要当一名合格的社区干部,必须坚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感情要深。“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话是古人讲 的。“做好民政工作,最重要的是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有真挚的感情。”温家宝总理的话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社区干部工作在城市最基层,常年同居 民群众打交道,是社区群众直接选举产生出来的,可以说是社区群众的公仆。社区群众在社区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社区干部在社区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社区干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社区群众,可以说重任在肩。这么重的责任,就决定了社区干部应当始终怀着深厚的、饱满的、真挚的感情,去关心社区群众的冷暖和疾苦,努力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知心人和贴心人。

第二、学习要勤。重视和加强学习,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以社区工作为例,随着改革 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对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自然越来越高。

形势和任务迫使社区干部必须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和责任,通过勤奋学习来增加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本领,完善自己的人格,为管理好社区、服务于群众夯实基础。

第三、作风要正。社区干部身置城市基层,心系社区群众,其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在社 区群众中的威信高低。当前,加强社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社区工作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实 际,突出以下几个重点:一是要站稳脚跟。就是要 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要擦净脸面。就是要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三是要俯下身子。就是要增强群众观念,树立群众观点,端正对社区群众的态度。既要经常深入到社区群众中去,直接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衣食 住行,体察他们的安危冷暖;又要按照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 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的要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

第四、工作要实。社区工作的突出特点,一是具体,二是繁杂,三是同社区群众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社区干部在开展工作时,必须讲实话、察实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所谓讲实话,就是无论召开会议还是汇报情况,都要实话实说。所谓察实情,就是经常深入社区群众,多做调查研究,多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工作,及时倾听群众呼声,如实反映群众意愿,坚持走好

10.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十

一、民主测评干部工作存在的问题

民主测评干部虽然绝大部分时候能够反映民意,但某些时候在具体工作中也会出现民主测评结果失真、失实,出现误差。具体来讲:

一是参评人员对测评对象的评价带有主观性,不可避免地烙上个人感情色彩。一些清正廉洁、实绩突出的干部并不一定能在民主测评推荐中脱颖而出,测评的结果有失客观、公正,不能准确地反映群众意愿,从而产生不公正的评价结果。二是有的参评人员填写测评票不负责任,随意性大,不能全面、真实地评价测评对象。工作雷厉风行、敢抓敢管、一身正气的干部在民主测评中的优秀票率不一定很高,而有些干部德才素质一般,工作平庸,却被当作优秀人才提拔重用。三是“老好人”思想扰乱民主测评结果。在民主测评中往往是老好人、不得罪人的人、会讨好人的人容易得票高,而敢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人却得票偏低,致使民主测评结果失真。四是民主测评范围不当。在人数较少的单位进行民主测评,因为参评人数少,每个人的票权分量都很重,个别心术不正的人有可能对整个测评结果造成较大影响,测评真实性难以保证。五是民主测评方式有待改进。由于民主测评往往是一次性的,难以把民主测评对象一贯的工作能力、思想作风、生活作风等情况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或者是因为发动群众的力度不够,对民主测评的引导不充分等,都会使民主测评流于形式,造成民主测评结果失真。

二、民主测评干部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民主测评结果与真实民意出现差异,除宗派主义、小团体主义等不正之风的影响外,既有参与测评者民主意识不强方面的原因,也有党委组织部门在组织民主测评时程序、方式方法不够周延,群众公认的标准不够科学合理等方面的原因。

1.有的干部对民主测评工作认识上存在片面性。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民主意识,担心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会削弱自己手中的用人权,影响自己的领导权威,因而态度上不热心,行动上不积极;有的领导干部缺乏群众观念,自恃高明,认为群众意见无足轻重,往往在形式上听取群众意见,实际上还是个人说了算;还有的领导干部不相信群众,对民主测评顾虑重重,怕出乱子,应当让群众了解的情况不敢公开,应当让群众参与的事情不敢让群众参与等等。

2.民主测评的程序、方法不够规范,措施不够完善,制度尚未配套。一是测评的内容不具体,标准难以把握。德、能、勤、绩、廉的好、中、差难以准确界定,综合评价时凭主观、凭印象、凭好恶的余地较大。二是测评的方式、方法存在漏洞。一些单位组织民主测评事前不进行认真的思想动员,对有关政策和标准、具备资格人选的情况不作充分介绍,也不给群众充分的酝酿时间;与会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人员填写测评票没有互相回避的空间,有的还相互传看、参照,不利于群众充分地、真实地表达意见,影响了群众参与的效果。三是制度措施不完善、不配套。由于测评结果不公开,有的地方把群众的测评结果当作陪衬,在确定考察人选时不考虑群众意见,挫伤了群众参与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3.客观情况的差异,也会影响民主测评结果。在搞民主测评时,单位大小不

一、人员多少不同,单位风气、人员整体思想水平、精神状态、工作能力也有差别,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民主测评结果。

4.部分干部、群众的民主素质还不能适应干部工作中民主测评的要求。有的干部、群众对在干部工作中进行民主测评的目的、意义、要求缺乏了解和认识,认为选用干部“与己无关”,是领导的事,上边的事,组织人事部门的事;有的在参与过程中,习惯于揣摩上级和个别领导人的意图,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有的民主心理不健全,对干部的评价存在着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三、进一步规范民主测评干部工作的措施

为了使民主测评工作更好地体现民意、减小误差,也为了使广大干部群众更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笔者认为,在今后民主测评干部工作实践中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提高参评人员的认识,激发他们对选拔干部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除了在测评前将民主测评的要求讲清楚,便于干部群众在确定人选时正确理解和把握之外,还要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尤其是要增强他们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民主测评干部,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义务,应认真负责地参加。

2.增强被测评人员名单设计的科学性。一是推荐表格要列出参考名单,尽量不采用空白表推荐,避免被推荐的人员不集中,出现废票现象。二是参考名单上人数不宜过多。对基层党委上报的后备干部人选,组织部门要根据年龄、学历、资历、经验等综合情况加以把关。三是对被测评对象的介绍,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详细。如附主要荣誉、事迹等,使参评人员对测评对象增加了解。四是采取定向推荐。要明确推荐数量或推荐职位,这样会使测评表更有参考价值。

3.科学确定参评人员范围,确保全面反映民意。确定个别谈话推荐人员范围要广、人员要多。除《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应参加的人员外,应适当增加基层干部群众比重,不仅要让正职参加,而且要让副职参加;不仅要让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而且要让企业代表、老干部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不仅要有工作圈的人员,还应有生活圈的人员,力求让尽可能多的人员参与民主测评。

4.准确把握民主测评干部的时机。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办法:一是突然测评。缩短从动议到实施民主测评之间的时间差。二是立体测评。对重要职务的测评,不采取固定的模式,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多方面了解掌握民意,防止某一层次测评结果出现误差。

5.正确分析民主测评结果。测评结果出来后要科学地确定公认面。对票数的分析要和对干部实绩的考察、对群众情绪的了解结合起来。有些人选的缺点对工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作没有大的影响,部分群众却很敏感,这就必须根据干部实绩对群众意见进行分析。尤其对那些原则性强,敢抓敢管但票数不多的干部,要弄清问题的症结,准确地把握公认度。

11.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基金项目: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改项目(No.11089)【摘要】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高校应充分分析目前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现状,大力开展教学模式、方法等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型社会人才,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关键词】自主创新;创新能力;教学改革【中国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26-01 国家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需要技术的创新,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带头人,决定了国家未来技术的创新能力。作為高校从培养创新型社会人才的目标出发,应充分调研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充分了解和关注现有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改革,改变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创新对大学生的评价标准,利用现代媒体等技术提供自主创新平台,提供充足的课外创新机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培养面向科研、生产、管理第一线的一流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目前大学生具有自主创新意识,但缺乏自主创新动力和能力。大学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素质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大学生处于青年早中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很快,自我意识逐渐成熟,这是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好时期。但目前大学生对科学创新的崇尚意识与行为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反差,大部分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渴望自己能提高自主创新素质,但实践参与度低,缺乏创新的毅力,同时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阻碍了创新技能的培养,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导致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对自身发展缺乏明确的方向,因此大学生自主创新素质现状有待改善。1.转变创新理念,提高教师自身创新素质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师应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具备较为扎实的本学科专业技能,具备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较强的创新理念,把握学术前沿、学术研究动态的能力,明确教师自身创新素质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素质中的重要性,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积极探索培养具较强自主创新素质人才的策略、方法。2.高校教师应积极改变、调整教学模式、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 的传统教学方法缺乏浓厚的创新意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中,,缺乏创新动力,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我们高等医药院校,应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模式、方法,寻找适合学生实际特点的模式,发挥每种教学模式、方法的优点,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动手的能力,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实践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积极训练自己发散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可使其更充分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把握自己应该掌握的能力,激发出内在的学习动机。3.不断创新、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体系为了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应结合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制订并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体现,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如可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抽样或网络测评开展对学生创新素质测评,及时反映教学效果和学生提高的能力,及时纠正方向;建立相应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将各项测评指标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激发自主创造性学习的热情。4.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创新活动大学教学要讲究灵活性、综合性,突破理论课堂的教学的有限性,高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课外创新机会,如开放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给与积极指导,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并训练科研思维能力,学会如何把握本专业目前的研究方向、趋势,准确看待实践课验证性环节。目前各级政府领导、学院、学校都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了对实验室的投入,实验室条件越来越得到改善和发展,但是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还是很低,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我们要在建立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思考如何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开展学生自主设计课题,开始他们自由的科学探索之路。同时还可鼓励学生积极组建自己的创新团队,通过“挑战杯”等,组建一批相对固定的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的大学生创新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活跃学术研究氛围,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还能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5.合理利用现代媒体等技术提供自主创新平台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快速提高,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形成的网络文化成为主流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网络文化的魅力吸引了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如何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创新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网络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准确引导学生,使网络等现代媒体成为学生自主创新培养的有效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如可以通过设置专题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熟练运用网络搜集资料,分析文献,自己探索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搭建良好的互动平台,及时引导、帮助学生,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创新素质。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题大讨论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素质的探索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突出学生为主体,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学生在自由的探索中完成自身创新素质的培养。

12.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十二

1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构建意义

数字图书馆这一新概念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从其实质来说,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库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高效、经济地传播、接收,使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从网上得到各种服务。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搞好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强化其辐射功能,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多元化需求,还能进一步提高文献资源保障率,促进图书馆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学校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数字图书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信息实体虚拟化,储存空间小,信息量大

信息实体除了纸质文献外还包括大量的数字化文献信息,如音频资料、视频、计算机程序等等,它们一般都储存于电脑光盘或硬盘中,与纸质图书相比直观性强,占用空间小,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馆藏空间的不足。

1.2 文献信息资源呈现多元化

数字图书馆的存储介质多种多样,除了纸质书刊资料外,还有声、光、图象、影视等多种媒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将文献进行压缩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通过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等技术,提供多种信息检索手段,并向读者展示形象、直观的信息。

1.3 文献信息查阅检索方便

高校图书馆都设有电子阅览室,读者通过检索关键词或主题词,就可以获取批量的相关信息。而以往查找图书资料信息非常繁琐,开始要通过书目检索、再到书库、再按索书号寻找图书等多道工序。

1.4 信息传递快捷,便于资源共享

以前,读者查找资料要到实体图书馆去,大量的时间花在路上,有时还会遇到此书已外借的尴尬。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读者可以不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直接见面,只要登录校园网上的图书馆主页,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查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直接下载、打印所需的信息。此外,图书馆馆员还可通过电子邮件为读者提供导读服务和答疑解难,这种便捷是以往图书馆所难以想象的。

2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图书馆提出了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这一项目还被国家列为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开始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高校图书馆也随之拉开了建设的序幕。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整体水平也较高。近些年,许多高校图书馆加快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通过购买中外文学术数据库、图书全文数据库和自建特色数据库及开发数字化馆藏,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实现了业务服务功能由手工操作向计算机管理过渡,进行了校园网络建设;在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上,不只是停留在对数字图书馆的含义、组织结构与功能上,开始了对数字图书馆所涉及的具体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如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贮、压缩、组织、管理、检索、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等,这一阶段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比较全面,快速发展的时期。从目前来看,高校图书馆虽然在建设数字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2.1 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规划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许多个信息单元组成的。但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中缺乏一个全国性的宏观规划,各馆基本都是从自身需要出发,造成一些学科信息资源大家都入藏,而另一些学科资源稀少,甚至出现空白,这不仅使得各专业间的数字资源形成巨大反差,也浪费了有限的经费。同时,在使用上还存在着数据库标引系统、检索系统和操作系统等多种多样,数据库的格式、字段不一;数据的分编、标引、检索点选取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控制,使得数据库的兼容性与互操作性差,原始数据处理不准确、不完备、不规范、不统一,从而影响了数据库的共享,限制了数据库完全发挥作用,难以达到各馆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不能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各馆之间的沟通和融合还有待加强。

2.2 建设资金匮乏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个庞大、长期的工程,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重点大学及进入“211工程”的大学在建设上有专项拨款,受到的影响较小。但普通高校图书馆主要依靠学校拨款,经费来源单一,作为学校的教辅部门,在资金上也难以得到倾斜,拨给的经费在应付购置书刊等纸质文献以及一些日常开支后,基本已所剩无几,开展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更是捉襟见肘。

2.3 数字资源建设问题

数字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核心。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状况来看,虽然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数量不少,但一般性数据库多,形成特色的少;独立建库的多,协作建库的少;书目、摘要数据库偏多,其它全文型、多媒体数据库偏少。数据库在类型上比较单一,规模小,重视外部数据资源的引进,自建的特色数据资源库较少,且自建的数据库多以书目型为主,文摘型和全文型很少,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2.4 馆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数字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而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深化,信息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的现状是高校图书馆人员素质参次不齐,缺少具备图书馆学与计算机专业技能的人才,具有复合型知识的人才就更少,而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作技术力量支撑,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是举步维艰。

3 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3.1 高校图书馆之间加强馆际交流与协作,形成馆际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断发展,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库等资源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信息源,读者对其利用率越来越高,各馆也都加大了采集力度,但其规模大,价格高,购置时要慎重。各馆可从自身的特色和定位出发,明确重点,不要追求“小而全”、“大而全”。同时,高校图书馆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协作,形成馆际联盟,优势互补,共建虚拟馆藏,由独立建设变为联合建设,并达到资源库之间的跨库无缝链接。这样不但提高了资源覆盖率,减少了重复,还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进一步满足了他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3.2 多方筹措资金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购置、网络布线工程、人员培训、数字化资源的更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等等,这些都需有稳定而充足的经费投入。而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拨款,但拨款投入的资金有限。因此,图书馆要强化服务功能,提供优质服务,取得学校重视,争取增加经费投入,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积极开拓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如通过向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吸引赞助等,缓解建设资金的不足。

3.3 进一步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

要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首先就要重视数据库建设,它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化、数字化的关键。就高校图书馆而言,数据库的建设应从学校的专业设置出发,在注重数据库信息来源权威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能涵盖各主要学科的数据库。在数据库类型的选择上,一要能便于读者使用,二要能节省经费。对于数据量较小,安装简单的数据库,可考虑购买网络版光盘数据库。通过光盘塔、磁盘阵列或把光盘数据库的内容先复制在硬盘上,通过校园网供读者共享。对于数据量较大,安装步骤繁琐的数据库,可购买检索方式灵活,简单易学的WEB版数据库。

在完善数据库建设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科资源整合,重视自建特色数据库,如建设重点学科专题文献数据库、学科导航库、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随书光盘数据库等等。特色数据库的构建能使得读者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此外,在建库中各高校间要加强联系,要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规范数字资源加工与存储,实现从自建自用到共建共享,从而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3.4 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对馆员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馆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计划和发展规划。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上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可举办各种学习班,聘请专家讲课;组织馆员进行业务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存储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开办研讨会,馆员之间相互进行学术交流;选拔馆员外出进修;进行馆际交流和组织参观考察,开拓工作视野和思路;鼓励在职人员结合岗位工作撰写学术论文等。此外,还可引进具有图情知识,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和有一定外语水平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还促进了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校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卫东.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现状的思索及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2).

[2]王巧萍.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9).

13.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十三

第一、提倡“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想干事就要准确分析事情的问题及其根源,加强干部队伍的学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以公正为本,有了公正,人人顺心,家和万事兴;放大到国家层面,就是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才有好的工作环境;会干事要有实践经验积累的过程,古人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也是能力的不断提高,具备了条件就在其位谋其政,立足本职工作,把好一方平安;干成事就要找出目前干部中存在的问题,有人很形象地总结有些干部为“四难”和“四气”,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和“惰气、暮气、骄气、霸气”,这就和人有距离,与事情有差距,这样的干部干不了事,不会干事,也干不成事!会干事只有脚踏实地地工作,克服服务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行政审批繁多、效率低下、诚信意识淡薄、政令执行不畅等,才能创佳绩,干出特色,干出亮点,干出实效。然而,少数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纪律散漫、以权谋私、吃拿卡要和违法行政等”。对以上不良现象和存在问题的危害性,我们当然要提高警惕,要坚持以马克思唯物主义论的方法,进行客观分析,特别要找出问题的根源,包括干部个人的主观思想根源和深刻复杂的社会根源,把问题找准 1

了,把出现问题的根源分析透彻了,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想干成事就不会害怕,列宁说“害怕前进就是后退”。当然,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要任务便是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的学习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学习教育要根据实际,下大力气认真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敬业爱岗不懈怠、静心干事不浮躁、干净干事不输位,防止犯“摆形式、走过场”等新一轮不良作风的蔓延。

第二、提倡“能干事、能共事”。能干事就要逐步建立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和制定科学绩效评价标准,是改进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如今,有些部门和机关干部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喜欢做表面文章,说什么也不肯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多做点实事、好事,除了各种利益驱动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我们缺乏或者没有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因此,我们要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统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制定好单位和干部个人的绩效评价体系,增强公转意识,正确认识社会公正问题,防止自转就是迈向现代化的步履,否则是艰难而缓慢的,要加强能沟通、会沟通的人际关系,在单位中倡导形成从大局出发、求真务实、换位思考能正确对待不同意见的良好风气,做到自己能干事还能和大家能共事,形成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水乳交融的良好工作局面。

第三、提倡“不误事、不出事”。不误事就要牢固树立工作效能。当前,一些干部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乍看起来顶多是个人修养不高、素质不强的表现,是小问题、小事情,但深究其实质,是不作为、乱作为,这些干部丧失原则甚至是丧失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这就要树立起三种意识。一是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公仆意识是我们周总理对全党提出的,要以此意识教育广大干部,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工作的实效上,都要充分践行“两个转变”

2的思想,为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维护好自己的誓言。二是牢固树立处理复杂问题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只能从基层实践中得来的观念。要教育干部,在工作中贴近群众,深入到广大基层,和群众交好朋友,说真心话,奔富裕路,与群众建立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紧密关系,要把是否办好了群众想办的事情、是否办得让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三是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路是人走出来的,恩格斯说“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企业要达到最高境界,改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刻不容缓,要取得最理想成效,就离不开创新,要以创新谋实效,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谋未来。不出事就要加强防范意识保证创新绩效安全、保护干部成长安全。

14.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十四

一、认真学习,增强素质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纪检监察工作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纪检监察工作的担子更重了。要成为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就必须勤学苦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做到懂全局、精本行;要对纪检监察工作专

一、专心,通过不断地学习钻研纪检监察基础理论、业务知识、技能技巧,学习相关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现代科学技术等,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巧,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在工作实践中日积月累地勤学,脚踏实地地苦干,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正确的判断力、敏捷的应变力,真正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志向坚定,忠于职守

纪检监察工作者身负重托,职责神圣、任务光荣。要不辱使命,有所作为,就必须有矢志为民的信念,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有志向高远的追求,知职图进,知责思为,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要从严要求、工作严谨、执纪严格、执法严肃,严查违法乱纪案件;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审视问题,做到察事早、定位准、主见明、运筹帷幄、把握态势,不失时机,并从战略上观察,提出并解决问题,及时有效地对待每一项工作;要有全局意识,一切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开展工作,自觉地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促进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修身守德,自律自强

纪检监察干部是执法执纪者,要成为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躬身实践,着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从政能力,增强执法执纪的号召力和感召力。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胸襟坦荡,气节刚正,为人处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刚正不阿、秉公办理,面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疾恶如仇,敢于斗争。在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做到谦虚谨慎,摆正位置,对同志和霭可亲,以心近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到可亲可信可敬可爱。在生活中艰苦奋斗,一尘不染,甘于清苦。在面对困难时百折不挠,开拓进取。

四、扎实工作,勇于创新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建设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树立一流形象,切实履行职责。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政令畅通;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要加快体制创新,拓展源头防腐工作领域;要加快作风建设,推进和促进党的作风不断好转;要加大查处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

上一篇:中学数学教学论复习题下一篇:黄河大合唱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