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精选8篇)
1.人本主义教育 篇一
在人本主义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教育方式的研究
李洋洋1
(吉林师范大学分院,吉林 四平136000)
崔元慧2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吉林 四平136000)通讯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市府路59号 联系方式:***
摘要:通过本文研究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宗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意义。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分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倡导在人本教育视角下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教学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转变现行的教育模式倡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意义的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同时并迎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理念。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职院校、教育;学生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由西方教育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他在《自由学习》一书中指出人本主义教育着重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他主张 1 作者简介:李洋洋(1988-),男,河南洛阳人,法学硕士,吉林师范大学分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作者简介:崔元慧(1988-),女,吉林通化人,教育硕士,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的教育与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个性”的自由的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潜意识。在人本主义教育视角下,教师不在是课堂班级教育的主体;不在是机械式教学的机器,不在是填鸭式教学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学习者、亦或者是学习的陪伴着,学生则成为教育的主导者,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高职院校则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基地,如何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灌输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去,则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高职院校教育理论
高职院校主要功能就是为社会主义发展输出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教育教学模式则是灌输型、填鸭式教育,把书本知识强压给学生。
(1)教育宗旨
高职院校的教育宗旨不同于本科类院校,本科类院校则承担培养 学术型人才,为社会输出研究性人才;而高职类院校则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输出技术型人才。因而在高职院校的传授教学知识中,其宗旨是培养技术型人才,教师们秉承的教学目标就是将自己仅有的教学理论知识“嚼碎”之后,灌输在学生的生硬记忆中,忽略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淹没了学生完美人格,丧失了教学的意义性。
(2)培养模式
大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受学校投资、师资、生源等资源方面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依靠单一的封闭办学模式;对于人才培养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传授课本理论基础知识,教师队伍结构以学科型队伍为主,同时学科开设方面也是稳定的基础学科,由于受师资资源限制,不能跟随时代发展的需求加设相应的学科;总体而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依靠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单纯的技能传授方面。面对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复核型人才需求得现状,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似乎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以及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1)人本主义发展历程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起源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其完成思想形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在中世纪人本主义教育在追求科学真谛和民主精神的同时,强调人应该自由追求知识和获得理性发展的思想,但被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理念所压制。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开创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思想,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否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18世纪美国教育家代表人物杜威对人本主义研究,将其发展为人本主义教育,实际上反应在教学中则表现为“从做中学”。纵观人本主义发展历程,根据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原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则是在“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否定之否定中应运而生。
(2)人本主义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所谓“人本主义教育”,实际上就是现在教育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倡导在教学中凸出学生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则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而开展的行为主义机械式灌输理论教育。
21世纪社会发展理念的强调人的个性发展需求,强调凸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度,教会学会说呢过“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适应和如何变化的人”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因此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培养的目标则是关注学生的成长的过程,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其完整人格的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内心的发展,丰富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内容,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要求。在高职院校开展人本主义教学,改变以往教师机械式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首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强调所谓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一种健康和谐的个性,而不是无拘无束任其自由发展的个性。以往高职院校教育将生硬的理论知识强加给学生,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人本主义教育,学生则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则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协助者。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成为学生解开心中疑惑的“亦师亦友”者。其次:有助于高职院校转型发展。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式改革,特别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强调通过实践导向的教学过程、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采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人本主义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方式和社会接轨,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接班人。教学模式的转变可以顺利带动高职院校单一的办学模式向校企合作共享管理平台转变。最后:有助于减轻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压力。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本科院校,他们自身受到的教育水平有限,在理解知识方面存在快慢。在目前应试教育背景下,试卷成绩成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班级平均绩点高就被评优省市级优秀教师。在这样的绩点的压力下教师深受精神方面的摧残。在人本主义教育背景下,实践教学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成为教学的协助者、学生的引导者。绩点教学不再是考核一个教师的唯一标准,这将极大程度打破教师的束缚,有助于教师开创创新型教学方式,助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高职院校教育方式相融合
高职院校未来发展方向朝着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的道理,所以应该摒弃原有传统的教育理念,倡导开放共享的教学方式,树立师生平等的教育观,真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健康和谐的个性。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重塑新型师生关系,凸出有意义学习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是学习的接受者。在传统的教学中完美阐释了教师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整个课堂教学的 主宰者,学生则是被动的听取“长篇报告”。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它极大的扼杀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倡导师生平等的价值观念,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而教师则成为学生渴望掌握知识的引导者。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倡导尊崇学生个性的个性发展以及潜能,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发展空间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其主要作用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再是单纯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师生是亦师亦友型的关系,教师创造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教师则是隐性做指导。这样极大的促进学生自己实现自我,实现有意义学习。
(2)坚持集中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高校授课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人本主义教育 理念下,依然要坚持班级授课即集中教学。教师在坚持集中教学的同时,应该承认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所以,高职院校教学中既要有集中教学便于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因此我们要坚持集中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做好对班级大部分学生的教学,又要重视个别学生,鼓励他们学做合一,发挥他们的特长和爱好。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与耐心的辅导和教育,鼓励他们奋进。
(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完美人格
就目前高校毕业生都要具有“眼高手低”的特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和符合型的人才,就必须打破高职院校生的眼高手低这个词的束缚。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的教学,但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侧重技术方面的学习,一方面 我们就要有条件的避免强制性的政治灌输和空洞的教学,另一方面我们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推动,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更好的灌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总之,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要转变现有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促使下,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来促进高职院校长远发展。
2.人本主义教育 篇二
人本主义的教育改革理论
1. 教育目标观
罗杰斯认为, 世界的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在变化迅速、充满矛盾、危机四伏的当代世界里, 人类要适应各种变化、解决各种矛盾、克服各种危机, 决定因素之一是教育好下一代人。因此,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变化和学习, 培养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这种人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能充分发挥所有潜能;在现实中可信赖, 能自我提高;行为恰当并能适应社会, 富有创造性;不断进步和发展, 并能经常发现自己身上的新东西;自尊也尊重他人。可见, 罗杰斯的教育目标观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关注人的整体发展, 即关注人的心智、情感、精神、价值观等全面的发展, 旨在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2.“意义学习”的学习观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其教育目标之上的。要达成培养知、行统一的“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 对学生的学习就不应只重视认知因素, 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或个人意义。基于这一观点, 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学习, 另一类是意义学习。
无意义学习是指学习材料对学生自己来说没有个人意义。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 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不涉及情感或个人意义, 因而与“完整的人”无关。
所谓意义学习, 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积累的学习, 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 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由此可见,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不同。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关注的是当前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而罗杰斯则强调当时整个身心状态与学习材料的关系。按罗杰斯的观点, 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并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意义学习主要有四个要素[1]: (1) 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 即整个人 (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 都投入学习活动; (2) 学习是自我发起的, 即便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 也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受是来自内部的; (3) 学习是渗透性的, 也就是说, 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 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 (4) 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地方。
可见, 只有左右脑都同时发挥作用, 即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起来的学习才是意义学习。罗杰斯说“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时, 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其“意义学习”基础之上, 并以他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思想为思想来源。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中, 罗杰斯认为, 患者本人具有健康的潜在条件, 只需设置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他就能够自己改变自己, 不医而愈。罗杰斯把他的患者中心理念应用到教学上, 就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他认为学生各有其求知向上的潜在能力, 只须设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他们就会学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重视教人胜过教书, 极大的突出教学中的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是一种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 将情感作为教学活动基本动力的教学模式。
(1) 教师观
罗杰斯认为, 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知识和权利的拥有者, 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诸如讲演、考试、分数、嘲弄等支配学生的学习,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因此, 他提出要废除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 以促进者取而代之。并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2]: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材料;维持某种滋育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在教学中, 作为促进者的教师, 在促进学生意义学习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提供大量学习资源, 提供各种学习方式, 使学生处于一种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使用合约, 让学生在课程规定的范围内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并确定最终评价的准则;利用社区的学习资源,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采用同伴教学, 发挥同伴间的个别指导作用;采用分组学习, 让学生自由选择主动学习或被动学习的方式;提供探究的环境, 进行探究训练, 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适当使用程序教学, 使学生体验到满足感;建立交朋友小组, 为个体提供一种坦诚交往的情境。这样, 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权威人物, 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实现学习目标、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促进者。
(2) 学生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反对精神分析学派把学生视为“受本能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 反对行为主义把学生看作“较大的白鼠”, 也反对认知主义学生看作“较慢的计算机”, 主张把学生看作是“人”, 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 是积极向上的, 强调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兴趣等, 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 促进学生学习和变化。
(3) 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原则
罗杰强调, 教学内容应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因此, 他提出了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原则:教学内容要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 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联系;教学内容还要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 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罗杰斯认为, 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4) 教学过程观
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自己主导学习进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参与讨论, 不用权威性语言评价学生思想观点的是非、优劣, 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问题, 倾听他人的想法, 并适时强调“接受”的重要性, 接受自己, 接受他人。使学生之间消除戒备心理,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启发。大家畅所欲言, 谈的都是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因而, 每个人都感到振奋, 并且乐于倾听新思想。这样, 性格怪癖、武断、固执的人变得通情达理;羞怯的人变得勇敢起来;那些放肆、好斗的人变得细腻而谦逊。罗杰斯认为, 这样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充分自由、安全的环境和气氛,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5) 教学评价观
人本主义者认为传统的教学评价用测验分数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只能对学生现有的知识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技能做出评价, 而无法衡量学生成长中的意志努力、态度、动机等因素, 也无法判断学生学习活动的性质。针对这种弊端, 人本主义教育家提出了多样化的评价方法[5]: (1) 个性分析法。教师根据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观察结果提出书面报告。 (2) 档案记录法。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 对不同时期的学习及生活状况进行记录, 收集包括科研报告、艺术作品、学期论文等学生的作业样本。 (3) 契约评分法。教师可指定学生完成某几项工作, 由学生任意挑选, 或按照每个学生的兴趣目标签订学习合同, 教师根据学习结果给学生评定成绩。 (4) 自我评价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编制试卷, 参与评价, 公开讨论每个人所达到的水平, 师生共同确定分数等级。自我评价不同于相对评价, 它不是和别人比较, 而是对照自己, 比较自己前后不同的学习情况, 这就避免了因分数竞争所导致的心理压力和厌倦情绪。在自我评价中,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自我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评定学业成绩逐步培养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
对我国高师数学教育的启示
1.拓宽教育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 我国传统的高师数学教育目标比较狭窄, 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 技能的培养, 对数学教育的情感领域目标重视不够。赞科夫指出,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 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而且, 情感因素对数学学习起着内驱力作用和调节作用, 因此, 应拓宽高师数学教育目标, 将情感领域目标放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位置。这就要求高师数学教育必须重视数学文化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情感态度也得到发展, 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完整的人”。
2. 建立“意义学习”的数学学习观
长期以来, 一些学生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而进入高师数学系, 并不是为了掌握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也就是说其价值观只是获得一纸文凭的“符号价值”, 而并非实质性价值。这导致了他们进入高师后的数学学习以“60分”为目标。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数学学习没有建立起个人意义。人本主义“意义学习”的学习观启示我们, 数学教育应该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的个人意义建立联系, 使学生整个人 (即情感、认知) “卷入”数学学习中, 建立“意义学习”的数学学习观, 同时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联系起来,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转变高师数学教学理念
高师数学教学应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 把学生看作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废除“注入”式, 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空间。充分用现代信息技术, 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平台,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改变过去只由任课教师评价, 向由任课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转变。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通过自我评价, 使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负起责任, 建立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358.
[2]曹树真.论罗杰斯的师生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0 (6) :1-6.
[3]伍兴春, 冯仲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社, 2002, 1:22-26.
3.刍议人本主义教育 篇三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
——摘自朱永新《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这首诗启示我们: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正常和谐的发展,培养会生存、会生活、有教养的人。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我们姑且称之为“人本主义教育”。我们应大力倡导“人本主义教育”,以实现教育的本质目的。那么,为了实现教育的本质目的,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呢?
提到人本主义,有人会简单地认为就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人们对人本主义教育的特点和内容,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导致了某些方面观点的分歧。以下借用杨韶刚(2003)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一书中的观点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中涉及到的教育中的两个主体进行说明: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是塑造完美人格。人本主义教育家以“完美的人格”和“自我实现”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包含认知学习和情感发展的内在体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时代的要求。这一基本理念引导学生培养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由以前的知识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把事实与价值融合,达到自我实现的理想。美国哈佛大学实施的“通识教育”,即“通才教育”,是这一理想的充分体现。“通才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在大学本科阶段,除了本专业的课程之外,必须对其它知识和研究方法有一些系统而概括的了解。人本主义的这种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良好的知识体系,而且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重视自我概念,突出人格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自我概念是一个人长期形成的对自己的知觉和态度。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其学习成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满足感、自豪感、使命感和成功感渗透到其学习活动中,变成一股巨大的内动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我概念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人本主义教育重视教师的作用,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师观。人们普遍认为人本主义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而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了,这是对人本主义教师特点的误解。人本主义的教师具有民主化的性格,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不仅具有传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特点,而且是学生学习上的伙伴和生活中的朋友。
一、健康
毛泽东同志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应该是一个正常人的基本需要。健康教育应该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部分。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教育要教育学生熟悉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学会合理营养;学会保养自己(包括保护自己的身体、生命安全),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学会并坚持体育锻炼(发展一项至多项体育爱好),以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要教育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情感:懂得什么是健康心理和情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和情感。
二、智力
智力的開发是人本主义教育的主体。它包括知识的学习和开启智慧的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学习包括关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基本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应该是人发展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开启智慧的能力主要有这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观察力;理解能力:理解声音(语音,本土的和通用的)、动作、符号(文字、图形、颜色、数字、其它通用符号)、物象(抽象事物,包括国际理解);记忆力;表达能力:用声音(语音,本土的和通用的)、动作、符号(文字、图形、颜色、数字、其它通用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联想和想象能力;规划、实验、实践和创新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组织能力。在教学方式上,人本主义教育强调个别教学,轻视集体教学;重视家庭教育,忽视学校教育。存在主义教育家乔治·奈勒曾说:“年轻人是到教师那里而不是到学校那里去受教育。学生和教师可以在教师家里,或者在学生家里相见,如果适当的话,就在外面相见。”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苏格拉底问答法”,即从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中使学生从个人所知,渐次进入其所不知。在这里,知识和智慧,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获得的,通过一问一答,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水平,知道了学生所不知晓的原因何在。在这种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是在循序渐进地诱发、引导学生而非灌输,教师决不将自己的观点、理想、价值标准强加给学生。
三、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教育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因为它是人类灵魂的关键。思想品德教育包括基本的思想观点、意识和品德三个方面。
基本的思想观点包括:正确认识和对待人(包括自己)、事、物(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发展的方法论);有健全的价值观,包括:人与自然的价值观,人与他人(社会)的价值观,人与自我的价值观,人与文化的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审美观。
基本意识包括:人文精神;责任心;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进取和创新意识;实现目标的意志。
品德主要包括这些: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有爱心(爱国、爱民)、善心,尊重人,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爱惜劳动成果,自信自立自强,有明确的理想。
四、做人
做人,做会生存、会生活、有教养的人,不仅是生命体能动性的展现,是学生健康、智力、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的外化;更是学生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展示和完善。
做人,包括做自然人、社会人和职业人。做自然人首先要学会生存,还要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学会生活。做社会人,要具有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要学会与人相处,共同生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关注所处社会形势(包括世界、国家、家庭),与时俱进。做职业人,包括选择合适的职业,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做好本质工作,遵守职业道德,维护职业形象。
总之,以上四个方面的教育,在实现教育的本质目的,实现人本主义教育的理想中,既有各自的任务,又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我们以“人”来打比方,“健康”就好比人的双腿,是基础;“智力”就好比人的躯干,是主体;“思想品德”就好比人的大脑,是核心和关键;“做人”就好比人的生存发展和外在表现。四者结合,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因此,为了实现教育的本质目的,为了人的一切的教育理想,我主张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4.人本主义教育 篇四
二、开放性原则
教育主体具有开放性。对孩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是对孩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在对孩子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社会应密切合作,为孩子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方应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因此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应是开放的,不是学校一家之责。当前存在着家庭和社会教育相对滞后的现象,似乎孩子的教育只是学校的“专利”,学生出了问题,受指责的只是学校。教育内容的开放性
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展示教育的人本性。
三、差异性
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不仅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潜能,而且每个人的潜能是各具特色的。不论是发展的程度还是发展的方向均是如此。仅以创造性潜能力例,马斯洛就认为,第一流的汤甚至比第二流的画更具有创造性。正因为每个学生在实现自己的潜能方面,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速率和个性特征,所以,不存在任何时候对所有学生都适应的一成不变的教育程序或成就水平,因此学生间必然会存在差异,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未必不是一个好学生,一个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也未必就是一个坏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的教育往往缺乏一种针对性即未针对学生的内在差异,用同一标准、同一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评判,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于自暴自弃,直至偏离人生的航线。因而在德育教育中坚持人本精神,就必须为了克服传统德育教育“一刀切”的缺点,也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把它作为实施教育的依据。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本教育就是要求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科学的途径,使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从而培养出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本主义教育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进而达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目标。
首先,它并未把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树为自己的敌人,而是力图把这两派心理学中有用的、有意义的以及可运用于人类的部分加以中肯的评价,并以这些部分作为继续前进的起点。正如马斯洛所说:“那么多人坚持认为不赞成弗洛伊德就是反对弗洛伊德,不赞成科
学心理学就是反对科学心理学等等。我以为所有这些忠诚不渝的态度都是愚蠢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各种各样的真理汇集起来,使它们成为统一完整的真理,只有对这样一种真理,我们才应该是始终不渝的。”①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待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态度。马斯洛不赞成精神分析学派的方面是他认为对人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对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的研究。他认为一个更普遍的心理科学应该建筑在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上。他坚信,一个人如果不理解精神健康,也就无法理解精神病态。他不赞成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方面是他认为行为主义学派只注重对外在的、环境的因素进行研究,而不研究内在的、固有的因素。而在马斯洛看来,一种综合的行为理论是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仅仅客观地研究人的行为是不够的,为求完整的认识,我们还必须研究人的主观方面。我们必须考虑人的感情、欲望、希求和理想,从而理解他们的行为和行为背后的原因。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第三思潮”。它是相对于第一思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第二思潮——约翰·B·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而言的。它虽然只是一个多学派的松散联盟,但却是目前西方最为流行的一个心理学派,在美国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它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推崇,是与其自身的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分不开的。
马斯洛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具有尊重个人需要的教育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挥个人潜能,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正视大学生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防止德育过分知识化,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马斯洛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马斯洛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为先导的。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拓荒者,他构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自我实现心理学体系。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5.杨东平:人本主义教育宣言范文 篇五
人本主义教育宣言
(杨东平,2015,北京,首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
以1905年清廷废科举、兴新学为起点,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已逾百年。积百年之功和近30年来的改革发展,我国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社会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充沛的人力资源支持。
与此同时,教育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很突出。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互联网时代,但教育的“软件”还是旧的。智育至上、唯分数论的升学竞争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损害着民族的活力和创造力。国家主义、功利主义、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和制度安排,模糊了人的价值、暗淡了人的光芒。
教育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软件”的现代化,是促进人的健全发展。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回答: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兴国立国。我们需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从应试教育突围,恢复教育树人育人的宗旨。同时,要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改革和创新教育,建立教育在社会中的主体性,以及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走向以人为本的教育。
以人为本的教育
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能以任何理由成为任何形式的工具。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我国于1991年签署的《儿童权利公约》,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通过增进和解放儿童内在的精神力量,发展儿童的个性;使儿童成长为能够对邻里、祖国和人类承担责任的合格公民,以及能够意识到个人尊严的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合格公民。我们需要重温百年前梁启超的《新民说》:“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要通过有效的公民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公民知识、公民价值、公民道德和参与技能,养成他们“清醒而富有理性的精神,深思远虑,不肯盲从的品质;明辨是非,而不恂利害的气概”(竺可祯语)。
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用陈鹤琴的话来表达,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一个有根的现代中国人,同时也是世界公民。他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和世界的眼光。”
新世纪以来,国家已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而不是以少数人为本、以升学率为本。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在二十一世纪,想象力是第一生产力。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民族的未来。要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保障儿童的教育权利;要善待儿童,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提供使儿童免于恐惧的教育。学校不是工厂,教育不是灌水,也不是训练和塑造。教育是启蒙,是唤醒,是点燃,是开悟,是解放。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面向未来的教育,要培养青年适应变革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学习(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合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
为生活重塑教育
当前,我们首先需要从死读书、读死书,培养少爷、小姐、书呆子,“大规模消灭民族生存力”(陶行知语)的应试教育突围,为生活重塑教育。
考试至上、智育至上的应试教育,其价值基础是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而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是生活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为此,需要更新影响至今的凯洛夫教育学,改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陈规,破除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藩篱。学校应当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组织教学,促进教育的人文化和生活化,从而“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陶行知语)。
儿童中心的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育,是亲切与具体的。要摒弃空洞、抽象的说教,重视情感、活动和经验。要从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手脑结合、教学做合一;要用合作取代竞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发展“最多样化的个性”(洪堡语)。
1、促进教育人文化
教育不只是考试、分数、升学和谋生。要改变长期以来教育重理轻文、智育至上的价值,充实教育的人文内涵,使教育充满爱的情感和生命温度,成为对孩子头脑和心灵的培育,成为追求幸福的事业。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要高度重视体育,使“健康第一”成为学校教育的现实。张伯苓认为“强国先强身”,不懂体育者,不可以当校长。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中展现特长与个性,发现自我,享受自我,并将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阅读促进母语教育。阅读不仅是母语教育的基础,也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乃至社会文明的基础。通过阅读奠定学生一生的精神底色,构建充盈丰富的内心世界,发展他们分析、表达、反思、鉴赏等各种基本能力,是提升社会基础文明的百年大计。
教育不仅要开创未来,而且要安顿人心,涵养性情。美育是帮助人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提升人生趣味和生活理想,弥补价值真空,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其核心精神是求真、公正、开放、反思。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合理判断;不是压倒对方,而是追求真理,找到更好的理念,做出合理的行动,从而使学习不再是追求标准答案,而是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促进教育多元化
中国文化本身是多元性的文化。教育需要尊重和保持这种多元性,传承不同民族的文化,帮助不同文化群体学会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相互尊重和宽容,使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教育、民族教育和谐发展,实现文化教育的平等,达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理想。
要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克服行政化弊端,改变千校一面,万教一法的局面。促进教育家办学,使多样化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百花齐放,公办教育、民办教育、草根的创新教育和谐发展,从而促进教育创新,增加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性需求。
3、促进教育社区化
改变学校与社区和社会生活无关、成为“悬浮的孤岛”的状态。学校要向社会开放,鼓励家长、社区和社会力量参与学生活动和学校管理。重视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开拓社会实践、旅行、游学、环境教育、自主学习、在家上学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渠道。
传承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实行有根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家乡的山川自然、历史人文、物产习俗,培育孩子爱父母、爱祖先、爱邻人、爱家乡的真挚情感,使家乡成为有温度、有归属感的精神家园,并将乡愁化为力量,达成对民族、国家和人生的热爱。
严格控制中小学规模,推行“小班小校”。工业化时代形成的学校教育,具有为追求效率而牺牲个性的特征。大规模学校缺乏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导致强制性的管理主义走火入魔。“小班小校”是现代教育的基本标志。提升教育品质,教育需要回归人的尺度,回归“小的是美好的”这样的常识。
促进教育创新
我们现在的学校系统是1893年设计的。而15年之后最热门的工作,要么现在还不存在,要么再也不复存在了。我们必须为明天培养人才,从而创造未来而不是复制过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全球化、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革新,各种搜索引擎、内容网站、在线图书、知识分享工具、学习工具、电子设备和终端,视频课程、大型在线课程(MOOC)、虚拟课堂等在线学习形式的出现,使得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获取发生了巨大变革。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自主交互的社会化学习、打破时空限制的移动学习正在成为现实。以知识记忆、强化训练、考试至上、追求高学历为特征的应试教育模式正在被历史所抛弃。
我们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改善教育的可及性,大幅度提高教育效率,帮助教育边缘化群体获得有质量的教育,弥合城乡之间、阶层之间、民族之间、性别之间的教育差距。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教育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创造力为中心的教育,走向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
这意味着并不是用21世纪的技术去强化19世纪的教学。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文化。我们要汲取互联网所体现的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服务至上、公众参与、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等价值,将它们融入现行教育,从而产生革命性的反应。
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因地制宜、自下而上的生长过程。佐藤学认为,主要发生在教育内部和基层的“静悄悄的革命”,“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需要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的变革机制。今天,我们身边正在出现越来越多自下而上、局部的、零散的、非制度化的自主创新和教育探索,这种微改革、微创新、微公益显示了互联网时代教育创新的新特征:通过每一个人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参与,促进教育范式的整体转变。
教育变革需要新学校、新教育、新父母、新企业。走在风气之先,勇于变革和创新的企事业机构应当率先抛弃迷信文凭的用人制度,重视人的基本素质、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应当鼓励有理想、有条件的企事业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自主创办以人为本的新型幼儿园和中小学。我们不仅可以“用脚投票”逃离应试教育,也可以脚踏实地,通过“教育自救”创新教育。
教育家和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创新最重要的动力。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教兴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学的巨大热情和深厚传统。需要改革教育治理方式,简政放权,促进教育的下放、开放和解放,恢复学校的自主性和办学活力,形成教育家辈出的环境和土壤,使教育重新成为社会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重新焕发文明古国的教育之光。
6.人本主义教育 篇六
发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创意单位:东兴市东兴中学 活动范围:东兴市地理范围内
背景:在北仑河畔,镶嵌着一颗闪亮的明珠,它是中国西南边陲重镇,也是我国与越南唯一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城市,更是面向东盟的国门城市——东兴市。由于东兴市处于边境的特殊地理位置,自清代中后期以来,这个地区担负着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民族独立的特殊任务。所以,历代以来这里发生了很多保卫国家领土完整、民族独立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这里的人民一直视维护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为己任并代代相传,因而在人民中形成了反对外来侵略,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边疆领土的完整和稳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保障因素,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尽自己的一份能力维护边境的稳定,而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则成为了重中之重。但随着中越两国帮交的频繁,社会的稳定,再加上东兴经济的迅猛发展,这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于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边境的安全稳定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在青少年中特别是中学生中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
如何在中学阶段有效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呢?我们一直在探索思考更好的方式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也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结合我校的“发展边海人文教育,培养国门特色人才”办学理念,我们认为,发掘、利用好东兴市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制定了一个活动实施方案,发掘东兴市本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事迹,建立东兴中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便长期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一、活动过程
为了很好地发掘好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达到在校内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我们制定了详尽的方案,活动过程如下:
1、明确参与人员。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实际参与到其中,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亲身体会爱国主义的情感。经过讨论,确定全体 2010年高一级学生为参与人员,史地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学校政教处、团委负责组织实施。
2、动员大会。为了让全体的参与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此次活动的意义,我们召开了动员大会。在新生的军训期间,趁着军训的时机,我们邀请了东兴市边防一连连长向学生阐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由学校的党委唐书记做思想动员并做出具体的行动部署。没想到这个活动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他们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实地调查和资料的搜集。如何开发本地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文化和事迹,最重要的是把东兴市范围内的重要的具爱国主义教育色彩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事迹进行梳理并统计整理好。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明确行动的第一任务。由政教处、团委牵头,史地组协助,在每个班里抽取精干力量组成四个小组分赴各地探访考察与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或事迹。考察探访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实地考察,了解历史文化遗迹的概况;二是走访调查,发掘历史背景和人文事迹。回来后把发掘的成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前期的动员工作及具体的工作布署,在高一新生里已经形成了了共识,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并提前做好了许多准备,包括查阅历史资料以及做好实地调查的计划。实践证明,学生普遍对这个课题十分感兴趣,他们也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参与到其中,成果明显。
4、宣传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经过一个学期的收集和整理,东兴境内的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文化遗迹及人物英雄事迹都得到了比较完整的整理和记录。接下来的环节就是把他们各自收集到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整合和宣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⑴ 宣传栏展示
我们把收集到的历史文化遗迹资料整理成文字和图片并制作成宣传栏在校内张贴。这可以让全校同学随时可以学习、了解。
⑵编辑成册发放到班级
活动小组把收集到的英雄人物的爱国事迹整理成册,在各班进行交流和学习
⑶ 召开专题讲座
在这期间我们还组织了几次“红色故事我来讲”的专题讲座。由学生自己组织代表讲解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和事迹,或者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心得。
⑷开展征文比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学习,很多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我们适时开展了一次以“爱我家园”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很多学生在文章中都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⑸组织清明节的扫墓活动
以团委牵头,组织了两次清明节的扫墓活动,让学生在英雄纪念碑前宣读向英雄学习的宣言,安排学生向英雄进献鲜花。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在整个学校形成了一股热情,许多同学在了解地方的历史过程中,更加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活动取得的成果
经过收集整理,这次活动共发掘出了以东兴市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迹共4处,历史人物共3个,建立了东兴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
1、建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兴市东郊罗浮垌伏波庙。东兴市东郊罗浮垌伏波庙是中国大陆最南端、最接近边境的伏波古庙,位于东兴市罗浮村金龟岭,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是这里的人民为了纪念汉代伏波将军马援而建的。马援为了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和领土的完整,千里远征,平定了二征叛乱,并给这里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既维护了边疆的稳定,国家领土的完整,又开拓了边疆经济的发展而建的。伏波庙不仅能够体现了东兴先辈们对于马援将军丰功伟绩的认可,更从侧面体现他们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的爱国主义传统。我们今天了解对伏波将军的崇拜来龙去脉,不仅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国家统一稳定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感觉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的职责。
东兴市竹山村大清国钦州界一号界碑.东兴市竹山港是我国海岸线与陆地防线交汇处,是我国海岸线南部起点。这里立着大清国钦州界一号界碑。该碑高逾1.7米,宽0.7米,正面题有“大清国钦州界”。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签订《中法越南条约》,根据条约规定,次年,清政府派员与法国会勘中越边界,并设立界碑,经过当时的钦差大臣邓承修的努力和斗争下,双方就中越边界的划定和立碑工作于1890年完成,一号界碑就立于竹山村。一号界碑见证了中国受外来侵略的历史,见证了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从受侵略到独立、发展的历史。现在中越边界的界碑已为新的界碑所代替,这个大清国一号界碑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也成为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对一号界碑的了解和实地考察,我们的学生知道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受到外来侵略的苦难历史,也看到了中华民族人民无论是据理相争的、满腔爱国热情的清朝大臣邓承修的事迹,也看到了这里的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爱国热情。
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于东兴市中越人民友谊公园内。1958年,当时的东兴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越南海宁省政府协定,为纪念中越人民共同抗击法国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碑身正面用中越两国文字铭刻“中越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象征着烈士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怕牺牲的共产主义精神,象征着中越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青。这是现在东兴市内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基地,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真实地反映了中越两国人民为了自由平等、民族的独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松柏中学里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这是为了纪念在解放竹山战役中牺牲的周品良等九位战士的纪念碑。他们在解放竹山的最后一场战役中,为了祖国的统一事业,为了祖国边疆的解放,英勇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2、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英雄人物事迹
爱国将领杜文辉(1863—1930)。著名“黑旗军”将领,江平镇万尾村人,自幼家境贫困、打鱼为生,其父为颇有学问,自幼读得多年书,先是在本村做私塾老师。人生转折点在中法战争期间,刘永福率领“黑旗军”转战中越边境,杜文辉受到鼓舞,毅然组织、率领100多人参加“黑旗军”,走上保疆抗法的道路。其先后指挥、率领义军参加马头山等战斗,屡立战功,后被封为八品顶戴。杜文辉现在作为边疆的保卫神在万尾哈亭被人民所供奉和景仰着。他抵抗外来侵略的斗志和英雄气概一直都影响着这里的人民,这必将成为我们新时代下爱国主义教育的英雄事迹。
著名的革命烈士钟竹筠:女;广东省遂溪县人,年幼时随母搬到廉江县谋生。后考入北海贞德女子学校,随后参加妇女运动,并参加第四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先后结识了周恩来、澎湃、恽代英等革命同志。1926年,到东兴开展建党工作和加强对工农运动的领导。1927年建立了中共防城县第一个支部——东兴支部,任书记。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爆发,钟竹筠被捕,1929年5月30日就义。
邱祥霞:又名邱
九、邱旭、邱化石;1911年出生于东兴镇,他先后担任中共防城党组织负责人,中共南路特委会委员,团中央的大学工作负责人,团厦门中心市委书记,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933年遇敌作战,英勇就义。
3、爱国主义教育文本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把这些素材编辑成册,作为我们东兴中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文本和校本教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和《本土英雄事迹报告册》。
4、形成每学期两次的教育基地实践学习的机制
教育基地建立后,团委或政教处每学期都会组织两次学生到教育基地参观实践的活动,这个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口的能力。
三、总结
可以说发掘东兴市内的爱国主义历史文化遗迹及事迹是一项有利于本地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有利于发掘本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有利于在中学展开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为我校的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平台。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很多在革命时期,为了东兴的解放,为了祖国边疆的稳定,抵挡外来的侵略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人和事迹,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先辈们的爱国主义已经在他们的心里扎下了根。
7.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改革 篇七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同传统的教育方针相比,人本主义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人情感需求,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首先将学生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感情需要。
( 一) 重视情感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根据学生的情感需求树立教学目标,这种教育理念能够使学生在充分感受到尊重和关心的前提下,进行很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学生不仅能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 二) 启发创造力
人本主义教育同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更加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人本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善于通过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分析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自我觉察和洞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思考和启发的能力。
( 三) 重视经验学习
人本主义教育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并且力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个人认知经验相符合。人本主义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经验学习, 提高了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导向,比起以往的认知学习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 四) 重视感受训练
人本主义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作为人的基本的理解、感受和沟通的情感需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人本主义重视培养学生感触和感知的能力, 通过学生对自我、他人以及自然的感受和感悟,使学生能够更加和谐地融入周围环境,能够具备更加理性和丰盈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二、语文课程教学的性质与功能
( 一) 语文学习的性质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专业技术类的学科,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是一项丰富的心智活动。语文课程学习的对象是基于人类几千年文明传承的文化和智慧结晶,不论是从陶冶人的情操而言,还是培养人的心性而言,都起着巨大的催化作用和推动作用。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心智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一些好的语文作品,能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格。
( 二) 语文教育功能
语文课程的教学功能不仅包括对文化本体的教学功能,还包括实现一定的人本功能。语文课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文化的内涵,通过一定的体验、领会等,使学生将语文的文化知识真正用在自身身上,用在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去,从而将语文课本知识转化成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提升自己的个性和人格。语文课程的学习,正是通过一个比较长期而漫长的学习阶段,使学生将文化精髓吸收和消化,变成自身的一部分,回馈于社会。
三、语文教学现状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都是遵循着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模式。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语文教学中学生逐渐替代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学生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国的语文教学工作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虽然现代的语文教学不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深入地自主和创新学习,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语文教学的成果检验还是过多地停留在“参考答案”上,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现在的语文教学过于高呼思想到的口号而忽视社会现实真相,使学生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禁锢在惯有的传统的观念之中;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变得标准化而没有个性,逐渐丧失语文课程中本该具备的丰盈性和灵活性;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专业语文知识的学习,而没有重视对学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没能真正达到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四、人本主义结合语文教学的应用
( 一) 有利学生全面发展
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 每一部语文作品都是作者的情感和心血的结晶,而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就是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自然而然产生的。通过人本主义教育,教师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语文课文的人物、事件、情景等引起感情的共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观地着带着自我感知能力去阅读和学习语文课文。
通过人本主义教育,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设置不同的情境和条件,通过对不同学习情境下学生的感悟、分析和理解能力培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
通过人本主义教育还能在学生的情感、认知、意志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和积极阳光的人生观。
( 二) 重视师生关系
由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更加突出以学生为本,这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就变得更为频繁,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适当的指导; 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和争议等进行适当的讨论,这样打破了以往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教师与学生处于互相配合学习的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学习和自主思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为融洽。
五、结论
8.人本主义教育 篇八
第一,新人本主义教育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立德树人”是新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学生集体素质的要求,新人本主义教育观不仅关注人的个性发展、个体素质提高,也关注集体素质或者民族素质的提高。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立德树人”就要以德立人,以德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标追求。立德树人所立的“德”,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还包括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追求等,是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立德树人所树的“人”,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一定意义讲,新人本主义教育观坚持个体发展、个性发展,同时又强调个体与集体发展统一,超越了传统人本主义教育仅关注个体潜能发挥和人格完善的教育观。
第二,新人本主义教育观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教育主导相结合。新人本主义教育观承认学生具有发展潜能,同时认为实现潜能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和外在教育条件,先天潜能开发和后天素质塑造与培养同等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传统人本主义教育的“本能”论观点,超越了人本主义教育单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承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同时坚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外在塑造和人格引导功能,真正体现客观教育规律。
第三,新人本主义教育观注重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需求。学生在认知、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开展个性教育,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个性发展,体现个别化、人本化教学。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自主交互的社会化学习、打破时空限制的移动学习正在成为现实,以知识记忆、强化训练、考试至上等应试教育模式正在改变,自主创新和教育新探索彰显了教育创新的新特征,通过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参与,促进了教育范式的整体转变。
第四,新人本主义教育观注重师生情感关系培养和有意义的学习探究。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要重视学生情感、认知、兴趣、动机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强化师生情感交往。教育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建立新型平等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要从尊重学生入手,引导学生有意义学习、实践探索、自我探究、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创造,促进认知和情感同步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切实促进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第五,新人本主义教育观坚持所有教育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充分有个性地发展,打破传统“应试教育”和精英教育弊端。人不是生而知之,是学而知之。人有先天禀赋,但离不开后天塑造。人的潜能只有在一定条件和机遇下才能发挥出来,才能被激发和唤醒,潜能的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我们不能过分夸大人的主观因素,也不能过分估计条件、环境等客观因素。但所有的教育要素,都要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长聚集,要从外适性质量观(关注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内适性质量观(关注知识目标的实现)到个适性质量观(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学生个性发展)的转变过程,从关注数量到关注质量的转变过程,从以就业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到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转变过程,核心是要回归教育本质,回归教育本原。
第六,新人本主义教育观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众化、普适性教育观。当前的基础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学校在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学校特色化发展,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为本,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适合每一个学生,教师必须最大程度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发现学生在兴趣、偏好、特长方面的潜能。要确立“底线”的教育观,要基于校情,要从学校教学资源和条件出发;基于教情,从每个教师教学特性出发;基于学情,从不同学生的禀赋条件、理解能力和现实状况出发,突出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做到“保底”和“扬长”相结合。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30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巨大,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新人本主义教育观,这个教育观的确立来之不易,是几代人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的智慧结晶。这种新人本主义教育观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但是,在回顾所走过的道路,展望未来改革走向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在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上,我们还没有实现真正的教育价值转型意义上的整体性突破。立足教育新的实践,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的基础教育改革,“分分必争”的极端功利主义、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现象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在新人本主义教育观指导下,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一是教育要回归生活。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人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成长,在生活中发展,教育要融入生活,服务生活,这才是本真的教育。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认为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结果导致教育本身负担过重,教育生产力却很低下。林格先生认为,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个是发现孩子,一个是解放孩子。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主动性。每个孩子都具有主动性,协助拓展孩子的主动发展可能,应当是我们教育的灵魂。同时,我们要把教育融入生活、超越生活。endprint
二是教育要回归人文。教育是培养人的,而培养人的根本路径就是促进人有个性的特色本真发展,并不是过分追求一些人为设置的目标,给孩子带来天大的压力,生活学习不快乐,孩子有紧箍咒束缚。陶行知先生提出“六大解放”: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可以说,解放源于束缚,源于管制,给学生自由,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的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千方百计地创造教育和谐发展环境,我们要回归教育本原,找回教育的人文精神,必须重新认识教育本质属性的另一方面,这就是教育的人文性。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坚持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者就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人格、价值生成以及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尊重儿童天性。
三是教育要回归科学。教育是一门科学,而在教育实践中一些人奉行“时间加汗水”“五加二”“白加黑”等教育理念,教育就远离科学,走向愚昧。我们提倡回归教育科学,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活动,既要遵循教育自身的内部规律,又要受外部关系规律的制约;既不能不顾社会的需要与条件,“就教育谈教育”,也不能以经济规律、法规政策代替或违反教育自身的规律。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只有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才能真正改变我国基础教育“时间加汗水”的粗放型教育模式。
四是教育要回归本我。教育不是为了分数,也不是为了分数所带来的“附加值”而奋斗的所谓“事业”, 而是为了人的尊严,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幸福而奋斗的事业。回归教育的本质,用心灵感应心灵,唤醒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便是有用的。片面地强调知识的灌输,反映出我们对教育的迷失,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最终只会对学生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回归教育本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教育重返本质,回归本原,就是要落实教育以人为本的情怀,体现对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关照,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身心健康,教每个孩子学会做人,坚守育人底线。
【人本主义教育】推荐阅读: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人本主义教育06-15
论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11-12
人本主义综述12-22
人本主义心理咨询10-01
情感教学充分体现人本主义07-18
人本主义疗法对心理咨询师的要求07-16
旅游规划人本主义原则的概念是什么09-27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12-05
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09-03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