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重点(共12篇)
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重点 篇一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教学实录
后山中心小学 王丽
教学目标:
1.潜心会文,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高尚的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及奔波劳累。
教学难点:体会“生命桥”的含义。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对白雪病有什么了解? 生:白血病是很难医治的疾病。生:白血病又叫血癌。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的血液病,只有通过骨髓移植才能使患者从获新生。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一个无锡小伙子为两名白血病患儿捐献骨髓的过程。(播放视频)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视频,相信大家对骨髓移植的过程以及它的意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复习引入,酝酿血脉亲情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杭州的小钱怎么了? 生:得了白血病,只表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是谁来帮助他? 生:李博士和青年。
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文本——《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齐读课题),去感受台湾同胞对小钱那浓浓的爱。
同学们,打开课本P107,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把让你们感动的语句画出来,把你的感受和同桌交流。
二、咀嚼品味,感受血脉亲情
(一)学习课文三至五自然段
师: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动,谁来说说?(生读出有关语句)师:看来抽髓的那一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第五段),同学再用心读一读,想想哪个词,哪句话,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生: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我从“沉着”和“静静地”体会到他们很勇敢。因为当时发生地震,很危险。
师: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到了地震?让你感受到危险?
生1:“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生1:我从“突如其来”和“不得不停止工作”体会到地震很强烈? 生2:我还从针头从肌肤里脱落体会到当时余震很危险。
师:真好,你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来体会,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谁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
师:好像没有发生地震啊!谁再来读。(生读句子)师:我仿佛看到大地在剧烈地震动。师:还有哪些语句写到地震?
生:“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生1:
我从7.3级体会到地震很强烈。生2:我从摇晃感受到环境很危险。
师:这究竟是一次怎样的地震呢?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播放震后画面)师: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突然发生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地震,死亡人数2735人,伤10002人,房屋倒塌不计其数,无家可归的达20万人 2
以上。多么可怕的地震,同学们想像一下,当余震来临的时候,旁边的居民们会怎么做?
课件出示——
人们吓坏了,有的(),有的(),还有的()。生1:人们吓坏了,有的哭了,有了逃跑,还有的尖叫着。
生2:人们吓坏了,有的拼命地跑着,有的寻找亲人,还有的呆住了。生3:人们吓哭了,有的目瞪口呆,有的四处逃窜,还有的失声痛哭。师: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
生接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当然危险来临时,李博士和青年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了下来,你认为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他们呢?
生:临危不惧 生:临危不乱 生:舍己为人 生:舍生忘死 生:无私奉献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丰富,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
师:读得再沉着一点,再静一点。(指名生读)
师:现在你就是青年,我知道虽然你静静地躺在床上,但你的内心一定不平静,告诉我,你在想什么?
生:我一定不要害怕,我是男子汉要勇敢。生:我一定要坚持住,小钱还等着我的骨髓呢!生:就是牺牲自己,也要救他。
师:多么坚强的决心,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他仅仅想到小钱吗? 生:会想家人是否安全。
师:是啊,每个人都会牵挂自己的亲人!此刻家人的情况,他清楚吗? 生:不清楚。
师出示: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谁来读?大家设想一下,他的家人有可能怎么样?
课件出示:他的家人也许(),也许(),也许()。生:他的家人也许好好的,也许正在找他,也许已经死去。
生:他的家人也许已经逃脱危险,也许正在医院里抢救,也许正在担心他的安危。
生:他的家人也许平安无事,也许被埋在地下,也许已经悲惨地离去。师:是啊,也许,爸爸妈妈正在废墟中,痛苦地呻吟着。这一切他都不清楚,但是,他知道——
生: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师:也许,他的家人已经悲惨地离去,而这一切他都不清楚,但是,他知道——
生: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师: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的生命之花绽放,即使担心家人的安全,即使仍处在余震中,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李博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再来读一读(课件显示: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
生: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同学们,这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还是什么? 生:小钱生的希望。生:是对小钱的爱心。
生: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生: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师:这就是深深的爱,这就是浓浓的情,这就是无私的奉献!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生配乐朗读)
(二)学习课文六至七自然段
师:刚才抽髓的那一幕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送髓的经过同样令我们揪心。请同学们读读第六自然段,哪个词最令你感动?
生:奔波、连夜
师:这是怎样的奔波呢?(师快读时间表)师:李博士这样奔波,会怎么样? 生沉默
师:你可以结合你的生活体验来说一说。有过奔波的时候吗? 生:会气喘吁吁生 生:汗流浃背 生:满头大汗 生:面如土色
师:很有可能,因为他当时已经将近七十多岁了。生:会走不稳。
师:嗯,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你体会得真深刻。
师:谁来想像李博士的奔波劳累的样子读一读。(指名读)
师: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希望,李博士一刻不停地奔波着,终于赶到了杭州,还连夜为小钱做了手术,多么令人感动啊!谁来读?
师:李博士是台湾骨髓移植专家,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捐献库,救助了许多白血病患者。他曾100多次携台湾同胞的骨髓来到大陆,架起了一座又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就这样,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让我们为小钱重获新生鼓掌吧!一起读吧!
师:是的,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还是一座什么桥?
生:爱心桥 生:亲情桥 生:希望桥
生:友谊桥
师: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成在一起的。
师:一起来读课文最后一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___传下去___传下去___传下去___)(学生接读)
三、读写延伸,延续血脉亲情
师:(音乐响起)两年后,小钱已经完全康复了,有一天,他们见面,那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活动来写一个片断,还可以加入适当的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
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两年后的一天,青年和小钱在一座桥上见面了,小钱紧紧地握住了青年的手,满含热泪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青年微笑一下说:“不用谢,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师:一个“握”字,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两岸同胞那浓浓的血脉亲情啊!生:有一天,小钱来到了台湾,他见到了青年,小钱热泪盈眶,想说什么,可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和青年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多么感人的画面,让我们为这场面而鼓掌吧!
教学反思:
一、巧用媒体,读悟结合。
首先我引导学生品读有关描写地震的语句,进而播放震后的图片,并做解说,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 “地震惨烈”““余震不断”的情境之中,并理解了台湾青年不仅是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连亲人的安危也不顾的高尚情怀,然后教师一次次地引读相关句子,让学生以悟促读,读悟结合。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做到了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为学生领悟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作了铺垫。
二、想象说话,发展能力。
教学中,我设计了几处想象说话,如“当余震来临时,人们会有怎样的反应?”“他的家人也许会怎么样?”等,并注意了读说结合,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 6
情感之后,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
三、紧扣字眼,领悟情感。
文本是死东西,它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后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有生命,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如理解“奔波”一词,教师快速读出李博士一日工作表,再让学生想象,经过奔波后,李博士会怎么样?最后读出李博士的奔波劳累。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奔波的意思,又积累了词语,更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两岸同胞那浓浓的血脉亲情。
四、创设情境,落实写话。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因此,语文课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还应注重发挥语文工具性的特点,把写作方法学以致用。周老师播放音乐,创设情境:两年后,小钱已经完全康复了,有一天,他们见面,那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活动来写一个片断,还可以加入适当的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最后的交流,教师更是抓住学生写作中的亮点加以表扬,再一次巩固了写作方法。
五·这节课,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遗憾。比如在课文讲授中,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欠缺。虽然整堂课中在某个环节激起了学生的涟漪。但是总感觉没有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尤其是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体会融入到朗读中。这也是我以后教学工作中努力的方向。同时,感觉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教学机智不够灵活。这些不足都有待于我不断其他教师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重点 篇二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注入生活内容,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教学走进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从而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 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力争教“有生活的语文”。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为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 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 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生命的故事。
一、对生命的尊重是课文的“内核”
本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明确地展现了一个“爱”字。因为爱心, 台湾青年为大陆青年小钱捐献骨髓;因为爱心, 李政道博士为小钱取髓、送髓;因为爱心, 许许多多的人为小钱奔波着……如果对文本的解读只止于“爱”字, 课堂似乎显得单薄了些, 这“爱心”的背后是什么呢?这些人们为什么去爱, 怎样去爱, 爱得结果怎样等等, 其实文章都进行了诠释, 这些答案都与一种东西分不开, 那就是“生命”。生命是本文的根, 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活。我想这也是作者为什么把文章的题目定为“生命桥”而不是“爱心桥”的真谛吧。因为“生命”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二、“生命桥”让“生命”焕发活力
若我们认可了上面的观点, 那么我们教授文本时便可以围绕“生命桥”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感悟生命、思考人生。文章的课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文本的主旨,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深入剖析文题,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教学时, 可以在课之伊始, 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师生共同来聊一聊生活中的“桥”。教师从生活中引出问题:“桥对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你都知道哪些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独立思考, 结组畅谈。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所见之桥, 引导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这座“生命桥”有些与众不同。它看不到也摸不着, 但它却可以让我们每一位读者真真切切感受得到它的存在。继而教师将从生活中得来的思索引向文本更深入的剖析:作者为什么称它为“生命桥”?让学生以此为线, 带着这个问题思考, 品析课文, 从而认识到“生命桥”之所以冠以“生命”二字, 是因为它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的一份敬重, 是一座拯救生命、连接生命的桥梁。
理解文本所承载的人文意义后, 作为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品味其语文味, 那就是说, 梳理脉络的同时, 教师要带领学生品读文中的语言。学习表达, 服务于生活, 教师在课上可以联系生活中甚至是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事例, 辨析表达的差异, 从而品味语言, 学习表达方法。
三、用悲剧唤醒生命的“麻木”
当学生已经明白文中这些充满爱心的人们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源于他们的善良之外,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生命的敬重后, 教师适时提供一些生活中的案例, 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自主思考来审视我们周边的生活。
通过思想的碰撞, 学生认识到:生命是至高无上的,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应该为生命的存活而尽最大的努力。文中的捐髓青年有足够的理由停止救助, 文中的李博士有足够的借口少出一份力, 文中千千万万运送的无名人士有千千万万的理由中断这场爱的传递, 然而, 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彼岸一个未曾谋面的生命, 在地震中冒着生命的危险, 送去生命的希望。这生命的纽带, 之所以联结得紧密而畅达, 就是因为所有人都在生命面前, 选择了努力, 选择了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事件, 我们该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生命的至高无上。经过这场思维的较量, 学生对“生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此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种价值观深植心灵。
四、“桥”让中华血脉充满活力
语文的学习重在素养的提升。思维方式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细节的引导。当学生对“桥”这个字眼开始感兴趣时, 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 培养学生善于查词典的好习惯。学生在认真查词典认识“桥”的定义后, 得出结论:“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
接着让学生思考“障碍”一词, 这里的障碍是什么?让有兴趣的学生课下了解一下大陆和台湾的历史。这样, 学生的视野从课内走向了课外, 语文课上, 文本成了一个例子, 学习语言, 引导思维, 最终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课上师生达成共识的价值观———敬重生命, 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明辨是非, 做出抉择;文本中作者娓娓而谈的语言风格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习作。
这样的课堂, 从生活中来, 没有道德标高的“大”而“空”, 而是实实在在, 在思考中达成共识。这样的课堂, 走入了每个人的生活, 不是躺在书本上的白纸黑字, 而是有生命力的“语文素养”。让我们的教学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走入生活, 植根生活沃土, 结出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篇三
1.知识与能力:学会“凋零、含苞、骨髓、绽放”等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做好准备。(课前先将其资料做成小展板,利用早读一点时间交流,并共享)
四、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整体感知
播放课件《心相印》的广告片,同学们这个广告都看过吧,今天再看你能跟大家说说你的感觉,或说是你心里的想法吗?
大陆到台湾有桥连接吗?
海峡两岸的人民在遥遥相望,可彼此的心却是紧紧相连的,今天我们课文中几位主人公,就在海峡之间筑起了一座桥,那是……
齐读课题
你觉得这座桥如何?(用个词来形象,可说是爱心,固若金汤……)整体感知课文
(二)复习
1.评析句子“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多生命之花绽放。”
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受?并在课文旁写写,如果此时你十八岁你在做什么?
2.小钱是幸运的,几经(),终于在()找到了()的人。
(三)深入课文、深刻体会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6自然段。画出使自己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并和同学议一议为什么使自己感动。
1.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①理解“同一时刻”是指什么时候。
②抓住“步履匆匆”体会李博士做手术的急迫心情及手术的重要性。
2.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①重点体会“沉着”一词
A.出示地震图片。感受李博士此时所面临的危险。
B.感受精神。学生反复感受在“突如其来的余震面前”、“在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时”“在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时”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体会李博士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在灾难面前,病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精神。
C.带着敬佩的感情朗读。
②重点理解“静静地”
A.体会台湾青年内心的情感(提示昨天发生了什么?)
他会想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一写。
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吗?不担心家人的安危吗?牵挂如此多,手术取消了吧?延期吧?在灾难面前,什么最重要?
B.对比“静静地”读一读
a.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b.那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c.指名读、男女生轮读体会这两种静静地心情。
3.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地奔波,赶到了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①出示李博士运送骨髓的路线图,体会“奔波”的含义,理解“奔波”的艰难。
②抓住“连夜”体会连夜工作的艰辛。
③指导学生带着敬佩的感情读文。
4.“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悄悄流出……”
①拓展延伸:骨髓终于被抽取出来了,但我们的心还不能平静下来,在文章的前些部分已经有2个“终于”了,我还想在下文再加上一个“终于”,你觉得我会加在哪里?
从身躯里涓涓流出的不仅仅是骨髓,还是(),这些情意流向了(),两岸同胞架起了一座()桥。
②读文体会。
5.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理解“血脉亲情”的含义,体会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情谊,激发学生盼望祖国早日回归统一的情感。
(四)课外拓展
想象小钱与台湾同胞见面的心情,写个片断。
4.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篇四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指课题,生齐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回顾生词,齐读。
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海峡两岸哪些人之间的故事?
板书:小钱
台湾青年
李博士
师: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
州市,出幻灯(图1:病床)
一位刚满18岁的年轻人——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因为他——(生: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老师手中这支含苞的花朵即将——(生:凋零)。师:花儿凋零意味着—— 师:生命如花儿般凋零意味着——
十八岁的青春,面临这样的白血病,是多么„„,是多么„„ 板书:不幸
你能把这种对生命的惋惜读读吗?出幻灯(图2:段——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师生评价(你有个地方读得特别轻,为什么这样读?请大家用笔做上标记。)再指名读,评价,齐读,注意读出对生命的惋惜。
二、初读课文,感悟危情
1、有病就该治病,那白血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请大家把课前收集到的关于白血病的资料打开,谁来说说?
2、生交流资料。
3、师:得了白血病,真的没有一线希望了吗?
4、出幻灯3: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5、你能联系课文或生活来说说这句话吗?出幻灯4: 唯有,才。
6、小钱的病要治好,会遇到哪些困难?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并把找到的句子用 “——”划出来。
指名交流(2——3人)
师:有一个词说明会遇到很多困难,指名学生板书:谈何容易
(全班齐读此句。)出幻灯5: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
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他们经过很多努力,但还是遇到很多困难,指名学生板书:几经辗转
结合课文,你怎么理解这个词?(指名)
师板画:
看看“辗转”这两个字,为什么他们都有“车”字旁?(指名)“车”字旁在古文字中像车轮的车轴形,与车的行走或声响有关。“辗转”说明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经过许多地方。
大家想想,医务工作者有可能去哪些城市找过?(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小钱的家人也有可能去过——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太不容易了!结果找到了适合的骨髓吗?在哪儿找到的?这就叫“几经辗转”,这就叫“谈何容易”啊。
师: 谁能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出示幻灯6:)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评:她读得怎样?谁来评一评。(朗读高手:她读得比较平淡,没读出不容易的语气)
师:那请你读读吧。你读的时候想特别强调哪些词?
师:真会读书!现在,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吧。
出示幻灯7: 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师:快速浏览最后一段,小钱的病如何了?(指名)所以—— 板书:中
有幸 这真是“不幸中有幸”啊!
三、读懂捐献,感悟爱心
1、这中间经历了那些感人的故事呢?请读读课文第3——6自然段,找找最令自己感动的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在词句旁做批注。
2、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进行感悟。
句子 :针头向皮肤剌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评价:你能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很好!
出幻灯:联系上下文想想,“此时此刻”指什么样的时刻呢?
是啊,此时此刻,大地还在不断发生余震中,房屋也在摇晃,危险时刻威胁着每一个人,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是安全的,难道李博士、那位台湾青年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吗?李博士为什么还“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为什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们是怎么想的?你能说说他们的心声吗?(指名说)
从“沉着”这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博士将地震——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甚至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从“静静地”这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台湾青年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为小钱捐献骨髓。实在太伟大了。
带着你的感受,一起来读读这一句: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此时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危险时时威胁着他们。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们在做什么?(抽取骨髓)师:这个过程容易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不得不停止工作”“一次又一次”
为什么?(指名谈)师:因为余震,针头脱落,无法抽取骨髓,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不得不停止工作”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只好”“只得”„..停止工作。师:在抽取骨髓的过程中,由于余震不断,李博士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谁来读一读?“一次又一次” “一次又一次” “一次又一次” 师:在李博士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下,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生: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是的,这涓涓流出的是生命的火种,是美好的希望,是博大的爱心。(出幻灯,地震图,配乐)
师:同学们,就在昨天,台湾发生了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这场地震造成了2295人死亡,38万户房屋倒塌,十几万人无家可归„„
(出幻灯,师):在这场灾难中,台湾青年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生: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尽管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自己的生命时时遭受威胁,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生: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此时此刻,李博士深深知道,只有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生: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挽救生命的骨髓。
师: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为了挽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大陆青年的生命,他们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他们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生: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挽救生命的骨髓。
师:这种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让我们感受到两岸同胞相距虽远,但是心却是紧紧相连的。带着这种感动,我们一起来读读!学生读
师(深情朗诵):“骨髓保质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屏幕出示:
10时20分,李博士从花莲飞往台北。
14时15分,由台北抵达香港后,立即飞往上海。
16时45分,飞机在上海降落。
20时50分,李博士直奔杭州。
22时15分,李博士乘坐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的医院。
李政道博士说:“每次长途跋涉由花莲辗转护髓到大陆,我的整颗心无时不紧跟着骨髓箱游走,只有亲眼看着骨髓流入患者体内,我的心才稍稍平静。” 师:是啊,为了拯救小钱的生命,海峡两岸那么多同胞在忙碌着,在奔波着。他们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小钱——得救了。师:读读课文最后一段,你如何理解生命桥的含义?指名。(板书:“血脉亲情”)
出幻灯,配乐,师引读第7自然段 :
师:小钱终于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也许,生: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师:这并不重要,生: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师:那血脉亲情,生:如同生命的火种,师生共读: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手指着板书)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
四、课外拓展、读写结合
1、是爱,给了小钱第二次生命。是爱,让一朵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又一次绽放。(师拿出一朵绽放的玫瑰花)你摸摸,你闻闻,怎么样?是啊,多蓬勃的生命力啊,看着眼前的花,你想对小钱说些什么?
2、如果有一天,(图片)小钱和那位不顾家人安危、冒着生命为他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揣摩一下他们的动作、神态,写下这让人感动的场面吧!(写好后指名2人说。评价)
3、课文学完了,让我们一起再来深情地读读课题——
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小钱
血脉亲情
台湾青年
不幸中万幸
李博士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饱含着台湾与大陆同胞之间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读罢课文,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感动,一种敬佩,一种爱的力量!正是这种充满人性的爱,挽救了生命,搭建起了海峡两岸的生命之桥。一种教学的冲动使我确定,要通过这一样一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人间真爱,感受到两岸亲情,在他们心中埋下善的种子,植入爱的根苗。
认真解读教材后,我觉得,文本可读性很高,要想真正了解“为什么地震危急时刻,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人坚持抽取骨髓”的真正答案,必须“以读代悟,以悟促读,读悟结合”,在读读悟悟中让学生走近人物内心,感受人物之所感所想,在文本与教师对话的引导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感悟、体验、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真正体现学生在学语文,在用语文。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果。于是,课的流程和关注点出来了:
一、以读为主,体会情感。
课堂伊始,我就让学生初读,把课文读通顺正确,重点读好课文的第2段。这段不仅生字词多,难以读通顺,而且正是这节课研读的重点;接下来轻声读,想想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接下来的带问题默读,把学生带进了课文的情感,引起学生和作者的共鸣。最后的汇报读更是学生情感的抒发,内心的感受。让学生每次的朗读都是为品读文本而服务,层层递进。
二、以情入手,感受骨髓的来之不易。
(1)以花喻人,感受生命的可贵
理清文章主线后,我就让学生顺文本思路,聚焦课文的第二段中的句子:“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我取出一枝即将凋零的玫瑰,让学生看看眼前的话与小钱的生命有哪些联系?学生很快就明白“含苞的花朵、凋零”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小钱病情严重,生命的危急,体会到了他的无奈,体会到了他的痛苦。
(2)抓字眼,重扩展,体会骨髓的来之不易
语文阅读既要培养学生走进文本研读的本领又要培养学生走出文本拓展的能力。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后,文本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如理解“辗转”一词,我运用字理分析法先板画“车”的象形小篆,要学生思考为什么“辗转”二字均有“车”字旁?再让学生找到“辗转”所在的句子,联系这个句子的上下文反复诵读理解。同时,教师引领学生依照文本扩展,再理解。医生首先会从哪些人中去寻找适合的骨髓?最后在哪里找到了骨髓?学生随着老师指明的方向,一步步感受:医生在小钱的家人中找──整个杭州找──找遍中国大陆,最后在中国的台湾同胞中找到了。老师总结;这就叫“几经辗转”,这就叫“谈何容易”啊。这样理解“辗转”水到渠成,同时让学生感悟到了寻找适合移植的骨髓来之不易。
三、创设语境,凸现人物内心,感受高尚的品格
1、读懂捐献,感悟爱心
这中间经历了那些感人的故事呢?我请学生读读课文第3——6自然段,找找最令自己感动的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是从读者角色层面上的感悟。学生都能找到句子:“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进行感悟。在这里,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想想,“此时此刻”指什么样的时刻?诵读品味“不得不停止工作”“一次又一次”突出抽取骨髓时地震的危险、对他们生命的威胁,抓住“静静地”感受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为小钱捐献骨髓的伟大,抓住“沉着”感受李博士将地震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甚至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医德。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这样的崇高品格,我为学生播放了地震图片,并配以《爱的奉献》歌曲为背景,设置导语,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性的反复回读“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挽救生命的骨髓。”这一句,突出台湾青年捐献骨髓、李博士为了挽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的生命而冒着生命危险抽取骨髓的坚定决心。这种以“读”做肉,以“情”注血的一次次品读,让学生为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精神深深感动着。
2、角色倾吐,发自内心
此时,学生已经进入动情阶段,于是,一场“内心戏”隆重上演了——是啊,此时此刻,大地还在不断发生余震中,房屋也在摇晃,危险时刻威胁着每一个人,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是安全的,难道李博士、那位台湾青年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吗?李博士为什么还“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为什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们是怎么想的?你能说说他们的心声吗?这是从“读者角色”进入“文本角色”的重大跨越,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地震危急时刻,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人坚持抽取骨髓”的真正内核,是学生把自己对语言文字吸收内化的感受,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形象等通过声音气息传达出来,把作品对自己的感染通过自己的语言传达出来感染听众,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情境化、使听者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这是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如此就达到了“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的境界。这是语言文字带来的魅力,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
四、拓展延伸,抒颂血脉亲情
5.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 篇五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háng)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huàn)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枯萎的含苞(bāo),唯有骨髓(suǐ)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zhàn)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常常要在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人中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骨髓捐献者。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zhǎn)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lǚ)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xí)击了当地。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huái)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kuàng)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zàn)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qū)里涓涓流出……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6.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巩固重点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3.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词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初识课题。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咱们先来看幅图片。(课件:中国地图)对,就是我们中国地图,那谁能指出台湾岛的位置?(学生指出)真棒!这就是我们的宝岛台湾。(板书:台湾)一边是大陆,一边是台湾。中间这是台湾海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杭州与台湾两地之间。
2.先来读课题,(齐读课题)读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吗?你说,你想的真好!请坐。你有什么问题?你真会动脑筋!同学们都在想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呀?为什么说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呢?带着这些疑问打开书本106页,请同学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问老师,问同桌,还可以借助工具书。好,现在开始!
(二)品读赏析,读中悟情
[1].读懂小钱的病情危急,感受等待中的焦急
1.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这些词你们会读吗?(课件展出重点字词)谁来做小老师?你来。真棒,都读正确啦!现在同学们齐读这些词语,凋零预备起。在这些词语中有一对反义词,谁能告诉老师?你说。哦,凋零和绽放。那凋零和绽放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解释的真好!赶快找到课文的哪句话包含了这两个词语,你举手了你来说。(课件展示重点句)找的真好!那这几个词语在课文中还只是形容花吗?好,你说。恩,分析的真透彻。一朵含苞的花朵即将凋零,一个年轻的生命即将逝去,看到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是啊,真是太可惜了!现在齐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板书:小钱 白血病)你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体会真深刻!那么怎样才能救小钱的命呢?你来说。对!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大家知道什么是白血病吗?老师找了点资料咱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白血病介绍)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知道,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途径,那么,找到适合的骨髓是否很容易呢?对拉!不容易。从文中的哪里可以看出来?你来回答。(课件展示重点句)回答的真不错!我们来看,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还只是有可能啊,这真是谈何容易啊!我们来想象一下,医生可能先从谁那开始找适合的骨髓?(小钱的亲戚朋友)找到 1
了吗?(没找到)在祖国大陆找到了吗?(也没找到)那最后是在哪里找到了?(台湾)我们再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个寻找过程。(几经辗转)你们说,这个过程是多么的曲折,多么的不容易啊!现在老师和同学一起来个朗读比赛好不好?我们都读第二自然段,看谁读的更有感情。老师开始咯,(师读)谁愿意和老师比赛?真棒!你来,老师觉得你读的比我还好,真厉害!
[2].读懂危情中的捐献,感悟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1.小钱终于找到合适的骨髓了。那么与此同时在海峡的对面台湾,正发生些什么事情呢?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三到五自然段,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板书:骨髓移植)同学们读的很认真,现在谁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哪句话?你找到了第三自然段这句话,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哦,一个步履匆匆,紧张焦急的李博士浮现在我们面前。(板书:李博士)找的真不错!你来说说。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她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台湾青年心系大陆同胞,血浓于水,骨肉相连,不是亲人甚是亲人!体会的真深刻。请坐。你手举的这么高,你来说,你找到的是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哦?第二句也是。呵呵。同桌说第三句也是。恩,你们找到的都是第五自然段里的话。(课件展示第五自然段)请同学们看课件,你们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说,你体会的很好!恩,你来说,体会的更深刻。你也举手了,你来,说的真棒!大家都体会到了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不顾自己的安危,心里想的只是小钱。多伟大的精神啊。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现在,你们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吗?谁来读? 大家评评她读的怎么样?你来评,她把间(jiàn)隔读成了(jiān)隔。你听的真认真!你有什么意见,你觉得她把一次又一次读的特别重,突出了地震中手术的艰难。你不但声音响亮,而且回答问题时特别自信,真棒!还有谁来评一评?你听出他把静静地,终于读的很慢,读出了青年的临危不惧和手术的不容易!大家都是小小评论家!很棒!现在,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3].读懂连夜奔波中的拯救,感悟两岸同胞的血肉亲情。
1.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歇,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板书:余震中)终于在余震中完成了手术。可是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运送骨髓的过程又是怎样呢?咱们来读读第6段。
(生读)咱们读课文可以把长长的一段话读成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语。这段话中,你特别关注了哪个词语。(奔波)那咱们就来看看李博士是怎样带着骨髓一路奔波,和时间赛跑的。(课件展出以下材料让学生阅读)
10:20,李博士带着台湾青年的骨髓,从台湾花莲起飞。每隔一小时要上下左右晃动,以防止骨髓凝结,影响细胞的活性。
11:10飞机到达台北桃园机场。
14:15骨髓运输小组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飞赴香港。
15:54骨髓运到香港特区。
20:45运输骨髓的飞机平稳地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
20:50浙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将骨髓接到,警车开道,直奔杭州。
22:15接骨髓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人们翘首期盼的生命火种,终于如期传到了杭州城。
22:50骨髓移植手术开始。
次日凌晨2:00手术顺利完成。
2.读着这段资料,同学们又有了哪些发现?是啊,在长达十几个小时里,李博士就是这样一路奔波,连夜工作,终于将台湾青年的骨髓移植到了杭州青年小钱的身上。那么,是什么支撑着李博士这么做的呢?对了!这就是一份责任,一份信念,一份骨肉同胞间的爱!
[4].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升华情感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小钱终于。?(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板书:着重号)现在生命桥的含义明白了吗?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板书:我们是一家人)
(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现在同学们把书翻过来。看着板书,按照板书的提示来总结全文。你来试试,杭州的小钱得了白血病,台湾青年在李博士的帮助下在余震中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你也要来总结,李博士在余震中为台湾青年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2.课文已经学完了,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老师配乐,学生朗读)
3.看来大家都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都读的很好!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4.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了。回家后,老师有几个小任务交给大家。以小钱的名义,给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李博士写一封感谢信,表达你对李博士和那位青年的感激之情,表达两岸骨肉的血脉亲情。还有就是,回家后,学生们搜集有关骨髓捐献的资料。
慈济医院 位于台湾花莲市,1986年正式启用。1993年,成立了台湾地区首座骨髓捐赠中心──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后发展成为慈济骨髓干细胞医学中心。现登记在册的志愿供髓人数已达20余万,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捐赠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资料库。
7.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续写 篇七
过了一会儿,一位青年人的影子出現在小钱的视线中,这位青年人走回来问小钱:“请问你叫小钱吗?”“
是的,请问你是谁?”小钱一脸茫然地问道。
“我是……”青年说,“我是一年前捐献让你骨髓的中国台湾青年人啊!”
“是这样啊!简直谢谢你了,若不是由于你捐献骨髓帮我,我早已由于败血症过世。”小钱谢谢道。小钱又觉得蒙蔽了:“你为何要把骨髓捐献帮我呢?”“由于我明白要是没有亲缘关系,大约要在十万人内才可以寻找一位合适骨髓的人,并且捐献那麼一点骨髓又不容易对身体导致非常大的损害。”
青年人回应道。“哦?”
小钱问,“仅有这一缘故吗?”
青年人回应:“不,最重要的是:由于我们都是一家人!尽管你我之间隔了台湾海峡,可是我们可以搭起一座超越亚欧的生命桥!尽管一点骨髓算不得什么,可是这一点骨髓能够救一条人的命运!”
小钱明白了,他说道:“哦!等着我骨髓长好啦我也要去捐骨髓。跟你在一起让我明白了:爱,是人们最幸福的感情。
8.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篇八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下面请根据提示来回顾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
二、读悟交流,抒发情感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谁来描述一下。
(一)首先,让我们走进第一个场景,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勾画出触动你心灵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你的体会。
1,大家来看这句话中标红的三个词语,这三个词都是形容花的,而在这个故事中还是形容花吗?那指的是什么?看图,这是三种不同形态的花,什么时候的花最美丽?而文中的小钱呢?还没有绽放就即将凋零,大家想,一个十八岁的正常青年,在阳光明媚,桂香十里的日子里,也许会干什么?是呀,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
2,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谁能用朗读来表达你现在的心情?
你低沉的声音透露出了你的难受,你的语调表达出了对小钱的惋惜,让我们一起读出难受,心疼,惋惜的感情来。让我们痛心地看到,正植如花年华的年轻人,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就将结束短暂的生命,这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3、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用我们平时的话说“谈何容易”就是(非常不容易)
究竟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是怎样的谈何容易?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他谈何容易?多么小的几率呀,谁能读出它的不容易。还有一个词我们也不得不去关注它——辗转,“几经辗转”你是怎样理解的?想象一下,小钱家人及关心小钱的人们会在哪些地方找骨髓?他们到处奔波,到处询问,真是几经辗转啊!
(二)感悟场景二:台湾花莲慈济医院
小钱是不幸的,他年纪轻轻就得了重病,有生命危险,但小钱又是幸运的,因为几经辗转,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骨髓移植的人,这个人就是台湾青年。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花莲慈济医院,去看看那感人的一幕幕„„
1、学生大声朗读3至5自然段,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2、出示地震课件(旁白:这就是大地震发生时的场面!在人们毫无准备中,猝然间,大地轰鸣,山崩地裂,顷刻间高楼大厦摧枯拉朽,人们在惊慌中奔跑着、哭喊着,乱作一团;在恐惧中无助地哭泣、号叫„„)假如你就在大地震的现场,你会做什么?课件句子,三个此时此刻。那为什么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他们两个还能如此的沉着、镇定呢?因为他们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女生读。
3、那最终骨髓抽取成功了吗?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男生读 从台湾青年身躯里流出的难道仅仅是骨髓吗?从他的身躯里还流出了什么? 爱心,希望,生命,感动
4、而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从花莲慈济医院出发了。课件
快算一算,从李博士带着骨髓出发,到把这生命的火种送到小钱的身边,用了多长时间?只差5分钟就是整整十二个小时啊!这是怎样的12个小时?用一个词语形容!(紧张、争分夺秒、扣人心弦、艰辛、辛苦、漫长、惊心动魄、疲劳)课文第6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表达的就是这十几个小时的艰辛、紧张与漫长,快找一找是哪一个?(板书:奔波)读这个词语,读出紧张、艰辛、漫长的感觉......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没有休息,而是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多么让人感动啊!让我们把内心的全部感动,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间读出来吧!
小钱得救了,引读这一段,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两岸同胞手拉手,肩并肩,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两岸同胞心连心,共命运,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5、再读文题,问:“在你的心中,这还一座普通的桥吗?”这是用什么架设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骨髓,爱心,血脉亲情
9.《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设计 篇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作好准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了温暖,这节棵我们继续学习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再一次去感受人与人间最纯真的感情。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小钱------------------台湾青年、李博士)
三、品读感悟
1、让我们用心去读课文,画出使你感到心酸难过或感动的语句。
2、学习课文第二段
你读了哪些语句,让你感到辛酸难过
(1)出示(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A、请你谈谈你的感受。让学生抓住静静地、苍白、红润、凋零、绽放、唯有词语和比喻句理解
B、看到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怎样?
C、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这段话。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在小钱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命运出现了一丝曙光,谁来读读看到希望的句子。
(2)出示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A、指读这段话,谈谈你的感受。引导学生抓住谈何容易、十万、辗转来理解。
B、他的亲人和医务人员可能找过哪些地方?还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C、小钱的家人和医务人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台湾找到了合适的骨髓,小钱的生命出现了转机。让我们齐读这段话。
3、学习3----6自然段
小钱既是不幸的,病魔纠缠着他,折磨着他;小钱又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了有合适骨髓的人,意想不到的是,捐骨髓手术的日子翩然而至,台湾却发生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播放地震录象)
(1)看完录象,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9、21大地震多么令人心惊胆寒呀!它不但给台湾带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夺去了两千人的宝贵生命,过后仍不断有强烈的余震发生,千百万台湾民众处在大地震的恐慌之中,正在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待着骨髓移植的时候,台湾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想象一下人们会在余震中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2)当时余震不断,人们的生命仍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细细品味课文中的3---6节,想想课文中哪些描写人物的词句使你感动。
学生自渎3---6小节
(3)汇报:谁最让你感动?
感谢台湾青年:让你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抓住课文第四节和静静地、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等语句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
写话练习:此时的台湾青年没有顾及自己的安危,没有逃到空旷的安全地带,也来不及顾及家人的安全,冒着生命的危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青年的心,听听他会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
感谢李博士:训练学生总结语言的能力,抓住沉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奔波,连夜理解
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往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让我们带着感动和深情读36节。指名分自然段读。
3、品读第7小节
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出示幻灯片这真是一座用 架设的生命桥啊!
学生填空 板书(爱心 血脉亲情)
小钱得救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使小钱得救了!让我们和作者一道用课文的最后一段来倾吐我们的心声!(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练习
1、小钱得救了!一年后的一天,他终于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2、播放《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去赞颂这座(齐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我们用崇敬之情去赞颂这座(齐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我们用无私的爱去赞颂这座(齐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板书设计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爱心
小钱 台湾青年、李博士
10.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篇十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单元组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透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完美的情感以及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
一、抓住“静静地”,体会不平静,感受人与人之间完美的情感。
在设计本课时,抓住课文中“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和“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句话为切入点。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
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我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明白小钱正期盼着他的骨髓。那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我的安危置之度外。在品读这一点的时候,我用“周围的环境能静吗?”和“他的内心能静吗?”两个问题来衬托出那位台湾青年的不平静。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小钱的不平静,他生命的垂危,他对骨髓的迫切需求;感受台湾青年的不平静,是为了挽救同胞,能够不顾自我生命的安危,能够把自我的家人抛在脑后。透过研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平静背后的不平静和那份沉甸甸的爱。初步领会本篇课文的人文内涵,感受海峡两岸人们的血脉亲情。
二、重视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多样性的阅读、自主品读、读写结合体悟文本,感受真情。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三,整合学习资源,使学生入情入境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用课外资料来丰富教材资料,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在这堂课上,我适时地补充白血病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小钱病情的严重,以及对骨髓的迫切,学生对“静静地”一词有更深的了解。当学生讲到“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时,我及时地播放了“9。21台南大地震”的资料,使学生更加体会到台湾的李博士和青年在余震中进行抽取骨髓手术的危险性,出示李博士奔波的路线图,体会他无私奉献,急人之所急得医德高尚医德。
四、不足
1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书笔记 篇十一
大陆青年小钱的了严重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千辛万苦,终于在台湾可以找到了一个与小钱血型相似的青年。昨天台湾发生了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在余震中,利用余震暂停的间隔抽好骨髓,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大陆医院,为小钱做好了手术。小钱得救了。两岸的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的内容。
由此我想到,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事例。比如说:我们班每次大扫除总是有人没带抹布。同学们都为这一点很苦恼。这几天,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同学在我们班柜子里,放了几条抹布。这下,没带抹布的同学就不用发愁了。虽然几块抹布不算什么,但这代表那个同学的心呀!
我想,如果我们都和台湾青年一样,有一颗善良、舍己为人的心,世界就变得那样美好。正像《爱的奉献》里唱得一样,“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12.《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习并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词
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们高尚的精神品质。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骨髓一直对小钱的重要性。
2.难点: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一、猜谜导引
谜语:水里看是一个洞,岸上看是一张弓。身背千斤不喊重,河西立刻到河东。(打一交通设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和台湾花莲之间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
二、初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1)(教师课件出示词语认读。)
步履 间隔 凋零 暂停 身躯 袭击 空旷 辗转 血脉 白血病 骨髓 移植
a、你读懂了哪些词语?
b、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步履”,教师作引导。
(2)、(出示句子认读。)
读准,读通: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三、深入研读,感悟课文
1、救这个青年容易吗?小钱可能会在哪儿找骨髓?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交流:对学习小组内的学习伙伴读几遍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
4、全班交流。(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句子以及感动的原因)范例:
a、最后一段。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感动的原因是小钱得救了。这是一个美丽的结果,患有严重白血病的小钱最终得救了,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刻容易留下幸福的眼泪,这是一种感动。)
b、第五段。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发生的时间很突然。余震的大小事先也不知道,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中,还要进行着手术,真是令人感动。)
c、第二段。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小钱只有18岁,就患了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难医治,很可怜;骨髓很难找,终于找到了,真让人高兴。真是大悲大喜,悲喜交加。)
小钱患的是白血病,小钱的生命就像 “生命就像不曾开放就将面临凋零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在这句话中找到一组反义词吗?
(人们常说“生命如花”、“岁月如花”,那是比喻生命的美好,让生命更加美好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于是你就有了这大悲大喜的感动,你的感觉是和全人类的感觉一致的。
d、第四段。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这位青年不顾家人的安危捐献骨髓,因为他知道??拯救生命更重要。给予是快乐的!很令人感动。)
三、总结全文内容,点明主题,深化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刻,有很多的人需要我们去帮助,但是很少需要付出鲜血和生命。更多的时候需要帮助别人,给予别人也许仅仅只需要说一句温暖的话,仅仅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但是,却能给别人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也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很大的快乐,因为给予是快乐的,给,永远比拿快乐!
四、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血脉亲情
杭州
骨髓
小钱
爱心
台湾
年轻人
李博士
高校课堂教学评优教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年级:四年级 科目:语文 教师:刘建华 2014年11月
高校课堂教学评优教学反思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年级:四年级 科目:语文 教师:刘建华 2014年11月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单元组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
在设计本课时,抓住课文中“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和“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句话为切入点。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在品读这一点的时候,我用“周围的环境能静吗?”和“他的内心能静吗?”两个问题来衬托出那位台湾青年的不平静。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小钱的不平静,他生命的垂危,他对骨髓的迫切需求;感受台湾青年的不平静,是为了挽救同胞,可以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可以把自己的家人抛在脑后。通过研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平静背后的不平静和那份沉甸甸的爱。初步领会本篇课文的人文内涵,感受海峡两岸人们的血脉亲情。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重点】推荐阅读: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设计07-15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教案07-16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设计11-24
爱心与生命同在,亲情与血脉共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教学设计09-23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11-23
海峡两岸香港职业教育论坛志愿者证明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