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是什么

2024-10-19

五四运动是什么(12篇)

1.五四运动是什么 篇一

一、什么是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一项地图和指北针的游戏

一项挑战智能和体能的运动

Orienteering(定向)源自瑞典语Orientering 一词,其原意是:借助地图和指北针,穿越未知地带。定向通常被人们看成日常生活、工作和户外娱乐活动中的重要工具,一种找到安静的垂钓地、偏僻的野餐地的工具,一种帮助确定自己在森林中的位置,走出森林的工具。军人、野外勘测者、狩猎者、垂钓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探险者以及其它许多人都有机会体会到定向的重要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户外运动,定向又成了一种必需掌握的生存技能。我们将会发现,现代生活中定向的应用几乎是无所不在,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有用性,而且也在于它的趣味性。

定向作为一种新兴的,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导航的运动,在世界各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并为之狂热。它既是一种户外休闲、娱乐运动,又是一种竞技运动。参加定向运动除需要指北针和地图外,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运动项目。定向运动通常在森林中举行,也可以在公园、校园,甚至城市街头举行;而且定向运动容易设计出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体能和定向技能水平参赛者需要的比赛路线,因此参与定向运动很少受到条件限制。根据国外有关报道,定向运动的参赛者年龄最小的才3 岁,最大的则已达80 多岁的高龄。在欧洲,特别是在定向运动发源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定向运动通常是一种全家人参与的富有情趣的户外运动,父母与子女一起去参加一项比赛,或者各自根据自己的年龄、技能水平分别参加专门设计的比赛项目。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定向运动更趋向于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充满挑战性的“智者”的竞技性运动,或一种是冒险者的运动,一种体能爱好者的运动。你将会看到,它不但考验人们的体能、智能和定向技能,还考验人们在环境压力下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和果断决策的能力及应变能力,这一点更具挑战性。定向运动还是一种个人体验型运动。这可能也可以说是它的一个缺点。从目前来看,定向运动主要还是在森林和公园中进行,不论是现场观赏、还是电视传播都受到很多限制,因此除了亲身体验,观众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挑战、刺激和乐趣。

定向运动有许多形式,按照运动模式,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OrienteeringFederation, IOF)(以下简称国际定联)将定向运动(Orienteering)项目划分为徒步定向或定向越野、滑雪定向、山地自行车定向和轮椅定向。本书主要讨论徒步定向,因此,此后书中的涉及到定向运动,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指徒步定向。

在国际定联2004 年版徒步定向赛事规则中,徒步定向或定向越野(Foot orienteering)被定义为一项参赛者借助地图和指北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若干个被同时标记在地图上和实地中的检查点的运动。定向运动的参赛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由两人以上组成的队。一条标准的定向路线(Course)包括一个起点(Start)(用三角表示),一个终点(Finish)(用双圆圈表示)和一系列点标(Controls)(用单圆圈表示)。●在实际地形中,一个橘黄色和白色相间的点标旗标志着运动员应该找到的点位置。

●为了证实这一到访,运动员必须在到达每一个点标处使用打卡器打卡,且不同的打卡器打出不同的针孔。

●点标与点标之间的路线并不指定。相反,运动员应该自己做出选择,这种路线的选择能力以及借助于地图和指北针在森林和公园辩明方向并以最快速度按顺序到达目的地的能力便是定向运动的精髓所在。

你需要:一张地图

一个指北针

点标旗

打卡器

定向运动就是利用地图和指北针依次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终点为胜利的一项体育运动。定向运动通常设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在大学校园里进行。

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最初只是一项军事体育活动。“定向”这二个字在1886年首次使用,意思是:在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越过不被人所知的地带。真正的定向比赛于189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挪威奥斯陆的军营区举行,标志着定向运动作为一种体育比赛项目的诞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二、定向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广阔而崎岖不平的土地上覆盖着一望无际的森林,散布着无数的湖泊。城镇、村庄稀疏散落,人们的交通主要是依靠那些隐现在林中湖畔的弯弯曲曲的小路。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生活,理所当然地要比别的地方更需要地图和指北针,否则,要想穿越那莽莽林海是十分困难的。正因为如此,那些最经常地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山林中行动的人们——军队,便成了开展定向运动的先驱。他们深知,如果不具备在山林地辨别方向、选择道路和越野行进的能力,就不能完成保卫国家的重任。

1918年,瑞典一位名叫吉兰特(MaijOr Ernst Killander)的童子军领袖组织了一次叫做“寻宝游戏”的活动,引起参加者的极大兴趣,这便是定向运动的雏型。由于这个活动的组织方法简便,不仅对提高野外判定方向的能力及学习使用地图有好处,还能够培养和锻炼人的勇敢顽强精神,提高人的智力、体力水平。开展定向运动不需要象其他体育项目那样在场地与器材上支付大量经费,娱乐性与实用性兼备,因此日益受到军队的重视,并且很快地在民间流传开来。

三、定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1)发展概述:

定向运动在我国按国际标准正式作为一项体育活动开展训练和比赛是在1983年。在此之前,作为定向运动基本技术之一的利用地图按方位行进的训练,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常规军事训练课目之一。七十年代末期,我国的体育报刊上陆续刊登了一些介绍国外定向运动情况的文章,国际定向运动特有的锻炼价值和实用性,逐渐地引起了国内的体育和军事部门的注意。1992年7月,国际定向联合会批准中国以“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名义加入该组织,成为正式会员国。1995年“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定向运动协会”,简称“中国定协”,英文译名“Orienteering Association of China”,缩写为“OAC”。1994年,原国家体委和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决定举行每年一届的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并于当年9月在北京怀柔举行了首届赛事。原国家教委于1995年8月在吉林省吉林市成立中国大学生国防体育协会,同时举行首届中国大学生国防体育节暨定向越野锦标赛。1998年 8月,中国测绘学会和云南省测绘学会在昆明举办“98全国青少年定向野竞赛”,向全国青少年推广定向运动。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将定向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列入体育、军事教育课程。1999年,浙江省原教育委员会通过行政手段专门发文件,要求首先在全省大中学校开展定向运动,并把定向运动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列入大、中学体育课程。湖南省教育厅于2002年9月发出《关于推广普及定向运动的通知》,该通知要求从2002年10月开始,全省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都要利用体育课、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或军事训练时间开展定向运动等等。并把定向运动被列入学校教育课程。现在教育部把定向运动作为“2+1项目”在中小学中开展;团中央把定向运动作为科技体育的重要内容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国教育协会把定向运动作为十一五规划课题推广课程;教育部把定向运动作为大学体育教育类院校骨干必修课;国家体育总局将定向运动列为体育彩票基金支持的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的主要项目之一在全国开展;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把定向运动作为国防体育,决定大力开展定向运动;国家测绘局把定向运动作为其科普的主要内容之一普及地图知识;定向越野将纳入国家级课题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部分省市教委将定向越野体育列为中考、高考加分项目;定向运动是全国体育大会和全国大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众多高校都将定向设为选修课,并成立定向越野协会。(2)全国定向越野赛事:

全国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冠军赛、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分区赛、全国山地车定向公开赛、中国旅游城市全能定向越野赛、全国定向大会。(3)四川省定向越野赛事

四川省定向锦标赛、四川省学生定向锦标赛、成都市学生定向锦标赛、成都市中学生综合运动会(含定向越野项目)(4)全国招收定向越野特长生的高校:(共17所)

浙江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湘南学院、深圳大学、贵州大学。

四、定向运动在四川发展的情况

根据《关于2007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加分照顾的体尖生资格认定通知》和《关于2008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加分照顾的体尖生资格认定通知》正式把定向越野项目列为四川省高考加分项目。在省级别以上比赛中获得单项前6名享受高考加分20分的资格。获得全国定向锦标赛前八名和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前八名享受特招资格。根据成都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出台的《2009年中考列入体育类加分的比赛一览表 》的规定,成都7区12县中考考生在定向越野中获得市级以上比赛前一二三名,可分别享受中考加8分、5分和5分的资格。

2.五四运动是什么 篇二

没有人会嘲笑一个孩子对于未来的梦想, 因为每个人都自然的了解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生命, 怀有对生活、对世界、对明天的梦想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失败, 在我们最初追逐梦想的年月里并不是特别的重要, 因为尝试和体验本身比结果更加重要, 所以我们才能学会行走、跳跃甚至骑单车。皆因梦想让我们在生命的最初就满怀热情和动力, 敢于探索未知的领域, 穷尽我们潜力的极限, 换句话说, 没有不切实际的梦想就没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也就不可能逐渐了解哪些是可能的, 哪些是必须学会放弃的, 这舍得之间我们渐渐了解了梦想与现实的界限, 从而在接受生命限制的同时, 怀抱更加现实的希望, 也让希望的实现成为可能。

伴随着成长, 梦想也慢慢的发生分化, 一部分梦想能够被坚持下来, 并被投入持续的努力, 成为我们人生的目标, 或称其为理想;而另外一部分则经过事实的检验以及我们的反思, 被判定为不切实际, 进而遭到放弃或从职业理想转为业余爱好。当然, 还一部分梦想, 虽然严重脱离现实, 却依然被死死的抱持着, 并最终沦为空想。梦想向两个方向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这里不妨问问自己两个问题, “什么是你想做的?”“什么是你能做的?”, 理想往往是上述两者的交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即使有些事情你暂时做不到, 但是你依然有这方面的潜力和优势可待开发, 那么它也可以成为理想。而在这两个问题答案的交集之外, 那些我们有巨大热情却严重缺乏天赋、优势的领域, 就容易成为空想的温床。比如, 五音不全的你可以是KTV的麦霸, 但是成为红遍全球的歌星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然如果你不能为之持续的付出行动, 理想依然有可能沦为空想。因为理想与空想的另一巨大差别在于理想是人行动的指南, 而空想是人偷懒的幌子。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理想, 不是光听他对光明未来滔滔不绝、唾沫横飞的演讲, 而更应该看看他到底为自己的梦想做了些什么。否则, 就如同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家, 丝毫不会有任何的感召力和信服力。正因为, 理想不仅存乎于你的头脑中, 更建筑在你的双脚上, 所以追求理想的人应该是独立的。据说有一种海鸟, 它能飞跃太平洋, 靠的仅仅是一小段树枝。飞行时, 它把树枝衔在嘴里, 累时, 它把树枝放在水里, 然后站在上面休息一会儿;饿了, 就站在上面捕食;困了, 就站在上面睡觉。谁能想到小鸟飞跃太平洋依靠的仅仅是一小段树枝。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依赖自己创造条件。他们喜欢梦想未来的成就, 但也知道未来不是别人许给的, 靠得是自己磨出老茧的双手一砖一瓦的构建, 这个过程虽然辛苦, 他们依然享受其中, 因为为理想奋斗的过程本身就让追求者感到意义和活力, 这也是理想对追求者的重要褒奖。

而空想完全是头脑中的白日梦, 它没有事实的基础, 它没有行动的承载。沉溺于美丽可爱的白日梦, 必然让我们对并不完美的现实心生憎恶, 进而悲悯自己怀才不遇, 遇人不淑, 生不逢时。这样的自怨自艾只会瓦解我们的斗志和动机, 最终在自顾自的怅惘中, 让人生成为一场空谈。也因为空想者有着许多的抱怨, 所以他们对生活对自己往往是不愿意负责的。他们总在期待外在的改变, 而很少思考自己的责任。由此, 生命渐渐被托付给难以把握的环境和他人, 人生怎么不会变得更加虚而无所着落呢?他们从最开始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变成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最终陷入空对空的怪圈中。所以有人说, 时间给空想者痛苦, 给创造者幸福。

坚持理想固然是可贵的, 也让我们对践行自己理想的人肃然起敬。但是坚持理想并不等于完全的无视事实反馈的一意孤行。前面已经提到, 追求理想的人是实践导向的, 所以他们不会忽略事实提醒也不会不顾环境的限制肆意妄为。理想可以坚持但是策略仍然可以调整, 所谓条条大陆通罗马。理想赋予人生一种意义, 让我们在追求它的每分每秒都感到此生没有辜负, 至于实践这种意义的方式绝非只有一种选择。“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是务实的, 他们能够根据前进道路上的情况, 随时调整自己的步伐.谢立华的执着让人感佩, 但是如果连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 一个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也许不会用这样的方式坚持。看到一个大学毕业生因为暂时找不到工作而在市场卖菜, 被人问起时说道, “起初有些不好意思, 可是我要生存啊, 只有先生存, 才能谈发展。”从低处开始可能不那么舒服, 却可以让我们扎稳根基, 有时候高处无路的时候, 不妨把入口定得低一些, 谦卑的姿态不会矮化高远的理想, 其实压弯的弹簧势能更大。

至于什么样的理想应该坚持, 我们似乎应该回到刚开始提到的那两个问题, “什么是你想做的?”, “什么是你能做的?”, 并且再加上一个“做什么让你感到快乐和有意义?”, 对这三个问题的回应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积极心理学认为, 幸福=优势+快乐+意义, 即当你善用自身的天赋使其变为超越他人的优势, 并利用这些优势做那些让你感到快乐和有意义事情, 你就会收获一种长久的满足和愉悦感, 如果说有一种理想应该坚持, 那种理想应该让我们感到由衷的满足和幸福, 无论是在盘石的路上, 还是在山巅。有朋友告诉我, 对她来说, 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事情就是赚钱, 于是赚钱成为她的理想。也许出于这样动机而选择从商创造财富的人, 远比一个不虔诚的和尚更值得我们尊敬。理想本没有贵贱好坏之分, 重要的是它能否成为让你投入生活、痛快流泪、大声欢笑、默默承受、无怨无悔的理由。

3.是什么影响了运动员的心理 篇三

负面情绪会堆积起来

像奥运会这样的重大赛事到底对运动员会有怎样的心理影响呢?曾参加奥运会的新加坡前乒乓国手张雪玲告诉记者,观众会对运动员心理有影响。“被观众‘嘘’肯定会沮丧,而观众过于热情有时也未必是好事。比如在一个回合内,突然出现加油声,运动员很容易注意力分散”。

在张雪玲看来,裁判因素也很重要。作为乒乓球运动员,她对本届女单决赛丁宁的判罚深有同感。“在比赛中被罚扣分,第一时间肯定是‘不服气’。但是如果是正常判罚,自己心情很快就能恢复。而若是觉得判罚有问题,就会很委屈。如果类似判罚再次出现,就会去找裁判理论。不过,有时遇到语言问题,无法与裁判有效沟通,‘委屈’等负面情绪就会堆积起来。”

至于比赛前,每个人都有不同心理表现。她会比较紧张,一开始用“听歌”的方法缓解,后来觉得“跟别人聊天”更有效。不过,她认为,不管运动员心理状态如何,都是由压力造成的,只是每个人表现形式不同。

为了少受心理因素影响,张雪玲与队友们都有心理老师。“心理老师分别给每个人分析自己的优势,告诉我在场上应该想什么。观众可能认为比赛中‘想赢’和‘怕输’是一样的。其实,心理老师告诉我‘想赢’是把自己放在‘拼’的状态上,而‘怕输’则会过于小心翼翼,总在想‘这个球不能丢’。所以前者是良好的心理状态,而后者不是。”

影响因素主要来自运动员自己心理的把控

正如张雪玲所言,大赛中观众、裁判都会影响运动员心理。此外,场地、天气、对手发挥等也会起一定作用。不过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高志青副研究员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来自于运动员对自己心理的把控。“比赛中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时注意力放在哪里,是关注比赛结果还是关注过程,将极大地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

本届奥运会上,我国射击名将朱启南发挥不理想。赛后他说,“ (比赛中)好像两个我在内心打架,一个说想要拿回金牌,另一个却说要保持平常心,我试着控制,但在打之前,还是控制得不好。”高志青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运动员在面临比赛压力时,未能在比赛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环节上,过多考虑结果所致。

“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赛过程中”,这听起来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相当不容易,不仅运动员和教练员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有些时候也需要运动心理学专家与运动员长期接触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曾任多支运动队心理老师的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教授黄志剑告诉记者,不同的运动项目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的方向存在着一定差异。

以射击项目为例,主要是自己与自己进行比赛,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特别看重心理的稳定性。黄志剑表示,对常人而言,“希望打10环、害怕打9环”的心理很正常。但是运动员不能这么想。否则就会出现“万一下一枪打了9环怎么办”这样一连串的负面情绪和想法。

所以,在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中,帮助运动员建立适宜的心理定向(专注于过程),降低射击选手期望值十分关键,这个期望值包括单一环数目标和最终结果目标,要使选手在情绪上接受“9环也不错”这样的心理暗示。然后再通过表象训练,如呼吸调整来调节心理、稳定发挥。

与射击不同,赛艇等体能类项目,心理的稳定性就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在赛前把运动员情绪动员起来,使其足够兴奋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在短距离皮划艇比赛中,如果运动员赛前不够兴奋,很可能到接近终点时还找不到最佳状态。这个动员选手情绪的过程又叫做‘唤醒’。”黄志剑说。

当然,“唤醒”程度也不是越高越好,一般说来,中等偏上比较好。这一程度不好把握。黄志剑介绍,老队员容易出现唤醒水平不高的现象,不兴奋,甚至淡漠;而新手往往又过于兴奋,进入状态过早、坐立不安等都是过于兴奋的表现。

从心理上选拔运动员

在黄志剑看来,心理辅导的目标不是令运动员在比赛中超水平发挥,而是尽可能发挥9成以上的水平。要达到这一目标,从心理方面选拔运动员很重要。

高志青介绍了一个射击项目常用来测量心理稳定性的游戏:垒弹壳。通常一般人只能垒两三个,而当时还没练过射击的本届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易思玲却一口气垒了7个。就这样,她被选进了射击队。

心智水平对于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同样重要,在训练和比赛中需要精确控制肢体,完成复杂技术动作和比赛任务,没有相当的心智水平,是不能胜任这些工作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是对运动员极大的误解。

除了这样的心理测试,运动队还从神经类型方面选材。高志青介绍,大脑神经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两者之间转化的强度、速率的不同决定一个人的神经类型属于“强”型还是“弱”型,或是“中间”型。一般说来,多从“强型神经类型”中选拔运动员,尤其是“强型”中的灵活型(反应快,准确,活泼,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富于创造性,具有强而稳定的工作能力)和稳定型(细心,踏实,肯钻研,思维准确,具有长时间稳定的工作能力)。

在大型赛事中,自信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自己”是比赛场上运动员和教练员常说的一句话,有趣的是,同样是“自信满满”的表现,有的运动员属于“特质性自信”,是从骨子里天生的自信爆棚;而有的运动员的自信水平随着训练水平、身体状况、对手强弱、比赛轮次,起伏变化。

对于前者,黄志剑将其称为“比赛型选手”,面对压力总是能有更好的发挥。当然,这一类型的运动员非常少。他们通常不需要专门的赛前心理辅导,而在平时训练中面对伤病、运动瓶颈等时候需要心理老师的帮助,因为很多时候运动员、教练员、训练和比赛就是他们的“心理老师”。

在黄志剑看来,我国羽坛名将林丹就是这样的“比赛型选手”。在刚刚结束的男单决赛中,他对李宗伟的成功逆转,表现出了超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某种程度上就是比赛型选手与普通选手的对比。

Tips

4.什么是有氧运动 篇四

有氧锻炼也叫有氧代谢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

有氧运动的几项指标:A 在有氧环境下进行的; B 没有达到上气不接下气的程度;C 持续每周3―5次;D 每次20分钟以上;E强度在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80%之间的运动。

5.跑步运动最佳时间是什么? 篇五

现代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比如,身体吸收氧气量的最低点在下午6:00;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下午5:00到6:00之间最平衡,而身体嗅觉、触觉、视觉等也在下午5:00到7:00之间最敏感。因此,综合来看傍晚锻炼效果比较好。此外,人体在下午4:00到7:00之间体内激素的活性也处于良好状态,身体适应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也最好。所以,专家提倡傍晚锻炼,但在晚间时段,要注意运动强度,否则强度过高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妨碍入睡因此总的来说,下午3点至5点是最佳运动时间。

研究发现,高强度运动可在饭后两小时进行;中度运动应该安排在饭后一小时进行;轻度运动则在饭后半小时进行最合理。最佳运动时间:下午3点至5点是最佳运动时间。

6.什么是有氧代谢运动呢 篇六

有氧运动也叫做有氧代谢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

有氧代谢运动种类繁多,如:步行、慢跑、走跑交替、长时间游泳、骑自行车、滑冰、越野滑雪、划船、跳绳、上下楼梯、健身舞以及多种球类活动等.从事有氧代谢运动的关键是掌握适当的运动量,既有一定强度,又不显剧烈.衡量运动量最简便的指标是计数脉率,可以像医生把脉一样,计数25秒钟的脉搏次数,乘以4就得到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即脉率.运动结束时马上计数出的脉率已经略慢于运动中的脉率,一般来说,运动中的脉率应为运动结束时脉率的110%,即增加10%.有氧代谢运动的适当脉率=(220-年龄)X60-80%.有氧代谢运动不需天天做,每周3-5次就够了,每次达到预计脉率的运动量再持续20分钟.其它几天可慢走散步、练气功或打太极拳.

7.五四运动是什么 篇七

这种愚钝,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在人生的某些方面,你永远是那最后“知道”的人。譬如,年过五十,苍茫独行间,忽然惊觉,咦,怎么这么多的朋友在读佛经?他们在找什么我不知道的东西?

表面上毫无迹象。像30岁时一样意兴风发,我们议论文学杂志的斐短流长,我们忧虑政事的空耗和价值的错乱,我们时而微言大义,时而聒噪无聊,也常常言不及义。

可是,没有人会说,“我正在读金刚经。”

会发现他们的秘密,是因为我自己开始求索生死大问,而愚钝如我会开始求索生死大问是因为父亲的死亡,像海上突来的闪电把夜空劈成两半,天空为之一开,让你看见了这一生从未见过的最深邃的裂缝、最神秘的破碎、最难解的灭绝。于是可能在某个微雨的夜晚,一盏寒灯,二三饮者,在觥筹交错之后突然安静下来,嗒然若失,只听窗外风穿野林肃肃,山川一时寂寥。

“你们看见了我看见的吗?”我悄声问。 他们一个点头说, “ 早看见了。”另一个摇头说,“汝之开悟,何其迟也。”然后前者说,“你就从楞严经开始读吧。”后者说,“春分将至,或可赴恒河。”

我想到那能诗能画能乐、又曾经充满家国忧思的李叔同,38岁就决定放下,毅然出家──他究竟看见了什么?夏尊在父丧后,曾经特别到杭州定慧寺去探望李叔同,李叔同所赠字,就是楞严经的经文: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固有轮转……

弘一法师在自己母亲的忌日,总是点亮油灯,磨好浓墨,素心书写“无常经”:有三种法,於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何者为三,谓“老、病、死”。

他是否很早就看见了我很晚才看见的?

我们的同代人,大隐者周梦蝶,六七岁时被大人问到远大志愿时,说的是,“我只要这样小小一小块地(举手在空中画了个小圆圈);里头栽七棵蒜苗,就这样过一辈子。”梦蝶今年八十六岁了,过的确实就是“一小块地七棵蒜苗”的一辈子。是不是他早慧异于寻常,六七岁时就已知道不可爱、不光泽、不可念、不称意在生命本质上的意义,否则,他怎么会在城市陋巷的幽晦骑楼里,在那极其苍白又迷惘荒凉的五十年代时光里,写下这样的诗句:

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过了

甚至夜夜来吊唁的蝶梦也冷了

是的,至少你还有虚无留存

你说。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

是的,没有一种笑是铁打的

甚至眼泪也不是……

也是五十年代,Pete Seeger把圣经里的诗谱成了曲,旋律甜美轻快,使人想跳舞,可是那词,倾听之下总使我眼睛潮湿,喉头酸楚: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

生有时、死有时

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

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

寻找有时、放手有时,保持有时、舍弃有时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8.萌是什么还将是什么 篇八

萌,究竟为何物?

没有人知道。

没有人知道是因为没有人发现,萌原本是无法用肉眼分辨的。就像樱桃每季的何时最新鲜,煎蛋每日的何时最鲜美,无法用肉眼分辨一样。无法用肉眼分辨的东西,一定是魔幻的东西,一定是妄想的东西,一定是虚空的东西。苍穹转为暗淡,碧海变得沉淀,翠层开始晕渗,是自然的世界开始扭曲了还是人的世界开始显形了?世界原本只有一个,但萌硬生生地将世界劈为两个。这就是萌之力了。不必骚乱,不必煽动,会毁坏的必定毁坏,会建树的必定建树。这就是萌没有人知道的最大私密—上古的大型爬虫在今天的二次元。

顺着萌的二次元,我们惊讶地发现,作为性别的女人,绝大多数不是双性恋就是同性恋,异性恋倒反变得稀有。虽然女人们都宣布自己是直的,但性欲的激发表明这句话并不为真。顺着萌的二次元,我们又惊讶地发现,作为性别的男人,堕落在了“恋爱资本主义”这个大深坑。向内毁灭自己、向外毁灭他人的一个结果,就是迫使男人转向于想象的世界,在想象的世界里体验何为纯爱。

或许由此故,日本人为萌设定了如下的框架:诸如萌是一个被洗脑者的精神再建;萌是一个共同妄想论者的自由世界;萌是一个多元层次的爱与被爱的过程;甚至,萌是一个老人追问美少女:今晚也能过来相见吗?但是,当追问这个世界是否还是男人的世界这个问题的时候,再有N个萌的框架,恐怕都无法厘清这个问题:如果这个世界还是男人的世界的话,那么为什么萌萌中的日本美少女则拥有无敌的魔法?动漫中的娜乌西卡和木之本樱,轻小说中的天野爱,她们都为男人而战斗。而让半裸的女孩驾驶巨大的机甲,则表明男孩无法承载梦想。写过《为什么日本人喜欢制服》一书的作者三田村蕗子,说得更是赤裸裸:男生即便穿制服也不会被多看一眼,只有女生制服才是话题。而蜡笔小新则是男生成长的潜意识象征:经常掀女生或女老师的裙底以温存母性。所以,在日本人的眼里,咖啡馆女仆的形象就是黑色长袜+纯白围裙+女仆头带+软软的话语。女仆无所不能地奉侍着被恋爱宣判死刑的“电车男”(御宅族的另类表述),最终令“电车男”摆脱了恋爱难民的身份。就从这点而论,萌确实是这个世界的新显学。新显学的一个逻辑设问是:你能选择爱或不爱,而我只能选择爱或更爱。那么谁更幸福?

二、在痴愚和狂癫之间的萌

日本人常说,所谓东洋,常常具有欢乐和寂灭两个截然相反的境界。良宽“天上大风”的痴愚,一休正月初一提着骷髅大街跑的狂癫,可谓就是这个境界。小说家室生犀星写蝉,说蝉脸酷肖人脸;说蝉叽叽地鸣叫,又小便了;说蝉想吃东西,奏响了胸腹间两片鱼鳞般的小笛子。太宰治写容貌,说小头小脸是美男子,大头大脸是丑男子。自己呢,鼻子要是没有变红就好了。芥川龙之介写春夜,说春夜的语言是“小安屙了一泡绿苔尿”,说春夜的幻想是“牧场的正中央有一只烧鸡,垂首思考着什么”。诗人与谢野晶子写乱发,说“我的肌肤何其光洁,我的黑发这般柔长”,还说要“蓬勃我乳房,教君恣意握”。俳人小林一茶写墓地,说“秋风呀,撕剩的红花,拿来作供”。清少纳言写胡枝子,说花色很浓,树枝很柔,为朝露所湿,非常的好玩。雄鹿最爱啃食它的嫩枝,所以自带一个呆萌属性。

夏目漱石是日本的大文豪,更是日本人的骄傲。但他不知道米饭从稻谷中来。那么,夏目漱石还文化吗?或者文化还配夏目漱石吗?更甚者,这是否就是萌文化的得意之处—任何人休想一网打尽我?《好色一代男》中写:一位名叫飞入的俳谐高手咏出俳句的首句:凉爽呵,昨夜吉田陪我坐。这位江户吉原游廓的吉田游女,即兴配句:萤火虫呀,飞进我的被子里。毫无疑问,这位游女是知风情为何物的,更知萌为何物的。接吻的时候到底是该闭上眼睛呢,还是睁着眼睛?据说一位女学生曾向芥川龙之介询问过这样的萌事。六十八岁的良宽,邂逅二十九岁尼姑,生命的激情再次燃烧:“望穿秋水伊人来,如今相会思无他。”再老也断不了的色欲之萌。而极端厌弃光亮的谷崎润一郎,喜欢奈良寺院里古旧又昏暗的厕所,说在这样的厕所里,有雨声、虫鸣、鸟叫的三重萌。

日本人喜欢说“雪的碗里,盛的是月光”,这已是极美之萌了,但再暗合佛家的“白马入芦花,银碗里盛雪”,则更合萌系角色了。而松尾芭蕉的“青蛙跃入池中央,一声响”,则是公认的观念之萌的大手笔。

三、超萌神笔下的美少女

日本的漫画之神手塚治虫去世二十五年之后,他的女儿留美子的一个意外发现,惊喜了自己也惊喜了御宅族。手塚治虫竟然画了许多带萌的裸女。一九七二年《奇子》成熟女人的体味;一九七○年《人间昆虫记》的蝶蝶秀肉;一九六九年《千面女郎》进了棺材还不忘搏肉体;当然还有一九七一年的《阿波罗之歌》,肉体的白与长发的黑,还有一双望穿男人的大眼。这些裸画,都亮相于在东京都吉祥寺GALLERY KAI举办的手塚治虫美女画展上。这是二○一四年十一月的事情。用女人的裸体,展现自己的内面,手塚的女儿说她的爸爸是超萌神。

确实,手塚治虫的漫画《奇子》,天外奇子的诞生是乱伦的结果,她的乳儿味具有暗示性。在幼女的头部嫁接了二次性特征后的少女身体,宛如怪兽般的奇子,在她五岁那年,意外看到二哥犯案的证据,天外家怕事情败露,便将奇子终身监禁于地下室。在远离世俗的“无菌室”里,反复上演的则是少女的思春与哥哥近亲相奸的淫靡物语。奇子就像泥土中的地虫,多少次的脱皮结果就是急速地从少女变身熟女。没有外伤没有作业疲劳的肉体,像人妖一样非常的水灵非常的光泽非常的清澈。

显然,日本美少女构造在这个时点上迎来了拐点。在手塚治虫之前的日本美少女形象,延续了从平安时代的引目钩鼻到江户时代浮世绘美人画系谱的传统。从竹久梦二到中原淳一,线条般的细眼是美人画的基本。而到了手塚治虫则变得巨大,占了半个脸的眼。幼颜大眼,当然有意图上的年龄算计。而乳儿味的清澈肌肤,是赛璐珞动画角色的特点。创造出“赛璐珞画肌”,是为了寻觅新的爱神,在用以祝福婴儿圣性的同时,亮出的是萌的要素。

nlc202309031353

女体如何加以人工性?手塚治虫的这个考量,在《怪医黑杰克》(1973年)中也有所表现。与杰克同住的女孩,外表看似幼女,实际年龄十八,是杰克医生从其姐姐体内的畸形囊肿之中诞生的。由于在自己的姐姐体内寄生了十八年所以宣称自己是十八岁。即是十八岁也是刚出生。用合成纤维的外皮是为了使女孩不失幼女的外貌。舌头发育不全的发音,是为了强调幼女性。角色的萌要素显然。而在“萨玛利诺的猫头鹰”一集,杰克在一个年轻人身上发现了两种皮肤。奇怪的是不会互相排斥,仅留下深深的疤痕而已。杰克惊叹于手术医生的高超技术。这位年轻人什么记忆也没有了,但还记着一位女孩唱过的歌。超怪,但也超萌。

四、虽然知道无济于事却依然切腹的萌

天下同萌。这是日本人看穿万事的一个视点。自由作家本田透的《真正的萌的格林童话》,将屡遭暗算也不改其脱线个性的白雪公主萌化为天然呆,将变身成美少女的灰姑娘萌化为眼镜娘。川端康成嗜好美少女,萝莉倾向明显,否则如何写得《伊豆的舞女》和《睡美人》?有没有什么东西比那个戒指更重要?在村上龙的小说Love and Pop中,十六岁的女高中生吉井裕美没有能找到答案。但她还是用身体换了戒指,最终用萌化解了答案。如果说无法邂逅他人的人几乎形同死人的话,那么高中生吉井裕美是死人还是活人?樱井亚美的小说《无辜的世界》里的十七岁亚美,被父母抛弃,又与智障哥哥发生乱伦,又为了保护哥哥而以卖春的方式赚钱,然后怀了哥哥的孩子。就是这位即便被这个肮脏的世界玷污了全身,却一点也不会因此被这个世界给渗透的亚美,在日本人的眼里视为超萌者。

当然,村上春树也是位萌大叔。他的杂文集《大萝卜与难挑的鳄梨》中有一篇写在冰岛的宾馆,打开电视都是男女做爱的性频道。村上这样写道:“甚至有种庄重感,我不由得正襟危坐,非常认真地看起来。这话说来未免有点那个,不过这世上还真有这种颜色、形状和尺寸的性器呢。我不禁唔地哼出声来,十分的佩服,长寿可真好。”你看,萌有时是一声长长的叹息。《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中,直子自傲得宛如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柴郡猫。而《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则自卑地希望你能记住她就可以。二位直子,都萌得转瞬即逝,都萌得令人也想自杀。而有一位自称“极乐鸟”的三十一岁单身母亲这样问村上:我有一个十一岁的儿子,整天只知道打游戏不看书。到底怎样才能把儿子培养成像你一样会一个人去看《四百击》呢?这位“极乐鸟”的儿子十一岁了,那么自己在成人(日本20岁成人)的时候发生性关系,父亲不知是谁的可能性很大。这当然也是超萌者啦。

当然萌大叔村上对萌还有一套说法。他说我首先在笔记本里划上一道竖线,右侧是要葬送的古旧的想象力,左侧是活着的现代的想象力。这里,何谓古旧的想象力?就是将宏大叙事和完成性作为一种进步的想象力?何谓现代的想象力?就是将非宏大叙事和未完成性作为一种堕落的想象力?从这点看,萌的最本质的一点恰恰就是未完成性。它永远处在变动的火山口上。

而亚文化学者东浩纪的萌学是:像小鸟一样筑巢结网,像青蛙与蝉一样举办音乐会,像动物的幼子般游玩,像成年的野兽般性欲。人活着,究竟从哪里生出意义?东野圭吾曾租借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间,如厕要跑屋外,屋内会有蜈蚣出没。东野反问东浩纪,意义不就是从破房子里生出吗?这就与蟑螂的萌娘化与找僵尸来破案一样,无疑都属脑洞系的萌。确实,人们虽然知道无济于事却依然切腹。

五、为什么要守护未成熟?

“小新也有新娘了,不好玩了。”几年前大批小新迷的失落引出的一个话题是:为什么五岁的小新更让人喜欢?为什么十七岁的柯南始终是七岁的模样?

想守护的感觉就是萌?这里,守护方表现出的是成熟,被守护方表现出的是未成熟。用成熟守护未成熟,这是萌。而未成熟看似需要守护,在逻辑上恰恰又是成熟者不成熟的一个结果。未成熟者在受到守护的过程中反过来又守护了成熟者,这是超萌。《源氏物语》里的主人公源氏,十八岁的时候在北山深处的庵屋,偶遇只有十岁的紫姬,长发黑亮,圆脸小鼻,当属萌态,于是源氏有了想守护的冲动:“野草生根通紫草,何时摘取手中看。”但从结果看,谁守护谁呢?谁萌谁呢?夕雾中的惊鸿一瞥,紫夫人宛如春之女神,虽然她郁郁寡欢至死,但她还是理解了男人的爱与性,最终是她在守护着永不成熟的萌男。恐怕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日本人才说,萌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源氏物语》。

这里的一个视点是:动物的小宝宝为什么可爱?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茨的研究表明:如果小动物不可爱的话,动物的父母就不会照看它们。如果这个结论也适合人类的话,那就是人的年龄越大,就越喜欢小孩。而小生命之所以具有天生的萌态,则是在亿万斯年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养成了对周遭事物随时保持警觉,保证自己不受伤害的一种生物本能。其实呆萌也好,笨拙也好,憨傻也好,都是在表白自己的无进攻性。无进攻性,他人就无防范心理。他人无防范心理,反过来也就守护了自己。这里,萌又表现为无进攻性。而不萌又表现为有进攻性。一旦有进攻性,就会遭遇抛弃的命运。

所以,美少女的大眼睛,眨巴眨巴,这是卖萌。抿抿嘴唇,伸伸舌头,这也是卖萌。在头角上配置情感的人工装置—兽耳,可表现耷拉,可表现泪闪,可表现委屈,可表现悲戚。当遭遇无法克服的困难之际,当遭遇自力不及之际,萌上一把,就是将自己退化至孩童时代,放弃成人处事原则的一个聪明做法。这种退行,本质上是一种防御的机制。

那位说过“不怕雨不怕风”的著名童话作家宫泽贤治,被日本人视为“生涯童贞”。但他的性欲则是通过春画来消解这个事实,表明二次元还是能解决一些问题的。用春画消解性欲,是宫泽贤治对萌的一大贡献。一九二一年他完成《夜鹰之星》童话,里面有段独白:“啊—每天每天晚上都有许多甲虫和其他飞虫被我吞下了。而吞下许多飞虫的我,这回要被老鹰杀掉。想到这件事,我心里好痛苦喔。好痛苦喔。我再也不吃虫了,我宁愿饿死喔。不不,饿死之前,我大概已被老鹰杀死了。等等。被老鹰杀死之前,我还是先逃到很远很远的太空去吧。”这段独白如果与性欲的处理还有关联的话,则在于说出了将脱逃出去的灵魂,寄生在萌幻之地。而这个萌幻之地在宫泽贤治的眼里就是很远很远的太空。

nlc202309031353

六、不想让男性失望的心情

凯蒂猫最大的看点是什么?没有嘴。正因为没有嘴,从她的脸上可以看出许多表情。日本人说这就是萌。

何谓卡通形象?大圆脸,大眼睛,小嘴,无鼻,短小的四肢和胖胖的身材。为此亚文化学者东浩纪在《动物化的后现代》中,将萌要素定格在动物化上,说动画人物在“嘴巴”“瞳孔”和“发色”的三方面具有动物化倾向。如《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主角绫波丽,形象的特点就在于“小口”“蓝发”“红眼”与“白皮肤”,颇具兽性。

何谓萌语言?绝对领域,天然呆,百合,路痴,夜袭,扑克脸,傲娇,腐女。而“萌”与“燃”同格(日语都为もえ),或者说“萌”是“燃”的一时误用。这样说来,萌还具有燃烧、点燃、着火的意味。这又与狂热和狂喜搭上边,表明萌的状况与爱得过火的状态有惊人的一致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猫耳女与巫女又为同格,因为都朝向那个令人生萌的萌。

去年日本流行“素颜化妆”。化妆又何以是素颜?素颜又何以是化妆?看似一对矛盾但其实是萌的一个新概念的诞生—伪装美肌。日本讲谈社出版的女性杂志FRAU在去年十月号上打出这样的标题:“女人们啊,用化妆打造素颜的时代已到来”。文章写道:透过化妆来呈现出比素颜还要漂亮的“伪装美肌”。

涂上肤色隔离霜,再分别使用数种颜色的粉底于局部重复涂抹。最后再用粉红色的蜜粉以呈现出健康感的红润脸颊。看不出有化妆的化妆便是素颜化妆的最大看点。费时费钱刻意化出给别人看的妆,遭遇的尴尬是太假。也因此,感觉不出是花了时间的素颜化妆受到了青睐。而素颜美肌的逻辑层面,则是对婴儿肌肤抱有憧憬的返童。本真的素颜又怕被人看到,便偷偷上妆以伪装成素颜的面貌出现。大叔们无法分辨或以假乱真就是女人的最大满足。刚洗完澡,如何维持素颜般的妆容?有二十四小时不脱妆的粉底吗?为此化妆品品牌高丝干脆打出“实现如素颜般的自然美肌”的营销口号。用“素颜”替代素颜,日本女人这种矛盾的心情,不想让男人失望的心情,不能不说也是一种萌吧。

七、得不到爱的人将鬼畜化?

日本的萌,还给与了我们这么一个思考点:日本为什么是全球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

原因很多。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日本人再变态也只是体现在电玩游戏和宅男们的脑子里。他们患上了二次元情结或二次元禁断,每天与电波中的二次元美少女互动,与她们在脑内恋爱和在脑内结婚。他们在萌系的二次元游戏里用滑鼠来触摸虚拟世界里的巨乳和长腿,以此消解性欲。现实反而虚幻,虚幻倒反真实。如果触摸现实中的女人,倒反变得不习惯而萌生退意,从而丧失了对女人的兴趣。当然在日本有“素人处男”的说法,是指虽有在风俗店里的性行为,但没有经历过恋爱而走向的性行为。为女人花钱,为女人花精力,最后只是为了做爱。当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被揭穿之后,萌男们追问的是:既然是在风俗店也能干的事,为什么还要花钱花时间谈恋爱?

本田透巧妙地引用永井豪的作品《斗魔王杰克》,说出了身为男人的想法。女人的身体可是很柔软的呀。还是女大学生的家庭教师,在被链子锁住的铜磨高虎的面前秀裸。受到挑逗的高虎,说出了出生以来最为真实的一句人话:好想摸。就是好想摸。然而,这位女教师最后被高虎的弟弟强暴。老师的背情,弟弟的乱情,高虎感到绝望,绝望变愤怒,愤怒变发狂。将弟弟的头折断,将最爱的家庭老师五马分尸。高虎成了鬼畜。百分之百的鬼畜。

得不到爱的人将鬼畜化。本田透在《电波男》里的一个观点,得到了印证。人一旦确信自己不被爱,并且不值得被爱的时候,就会对世界感到绝望。绝望之余,就会产生自己是对的,不对的是这个世界的想法。因此对这个世界的复仇就是时间与规模的问题了。而对这个世界的复仇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复仇。带领着不被爱的人走出这个困境的是萌的二次元。萌的二次元将他们吸引过来,并让他们陷入没有虚假的纯爱,醒来时分则发现自己在二次元里也很幸福。所以日本人说萌带来了和平,“恋爱资本主义”将被“电波男”所取代。

日本有“败犬女”一词,源自酒井顺子的《败犬的远吠》一书。但这里的“败犬女”则是骄傲和有性格的象征,而绝不是“剩女”这个词所包含的无用。这是为何?原因就在于日本的“败犬女”是一种萌,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萌。同样是孤独,同样是对生的无意义的慨叹,但在她们的眼中,宅男则是宠物般的存在,说得再难听点,就如同突然露出性器的狗一样恶心。“败犬女”与“御宅男”就这样各自走着自己的萌之路。看来日本人更在意的是萌这个私人领域以及从这个私人领域所生出的多元角色。这个私人领域的根部又与母性依赖症有关。从江藤淳的《成熟与丧失》、土居健朗的《撒娇的构造》到河合隼雄的《母性社会日本的病理》,文脉上的相承是日本人对母性社会的宽容与包含,而不是切断。

八、万萌不离其衷的是什么?

萌有未来吗?

想起了手塚治虫的漫画《佛陀》。被幽闭的老人祈求佛陀的救助。佛陀对老人说,在你的房间一角长出的杂草,是你的朋友。老人最初不明白,杂草为何能疗伤?杂草不应该就是杂草吗?但不久杂草变身萌系角色—美少女。老人在惊喜之余发现自己的孤独之魂被萌女疗着了什么。于是老人也变萌了。虽然被周遭之人骂为疯子,但他还是继续卖萌。老人问:今晚也能过来相见吗?可爱的萌女回道:老爷爷你非常的善良,我也非常想见你。这里,内存于脑内的治疗孤独之伤的“卡通”发挥了作用:只有自己救自己。这就涉及了萌的核心问题。其实,孤独的萌男具有在自己的内面发现神的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所谓的萌也可理解为个人的信仰或只有一个人的宗教。最终,手塚治虫给了这位老人这样的选择:选择回归现实社会就是死,因为这个社会的哲学是弱肉强食。选择封闭自己的自欺式自救,还能暂时地活在感觉中。而后者更像一个男人。

日本学者宇野常宽在二○○八年出版《零年代的想象力》,宣称日本在经历了高度经济成长时代之后,从不自由却很温暖(容易理解)到自由却很冰冷(难以理解)这个变化,本质上就是萌的文化性具有了更为宽广的视野。宇野用“ひきこもり”这个词表现日本新生年代人的共同的特征:隐蔽—御宅。但美少女不会对御宅们说“感觉真差”。因为爱上一个平凡的男人,也是萌的内在要求。高桥真的漫画作品《最后兵器彼女》中的女主角千濑是个可以毁掉一个城镇的最终战斗兵器,而她的恋人修平则是最为平凡不过的学生。当她对男友说“对不起,阿修,我变成了这副模样”这句话的时候,是本能的母性爱包容着这批隐蔽于社会的宅男。这里战斗的美少女成了重大事端的决策者。庵野秀明的《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男主角碇真嗣,就是一位不愿做决定的萌男,与隐蔽社会的价值观相吻合。

nlc202309031353

蠢萌,呆萌,激萌,暗萌,但万萌不离其衷的是即便知道是骗人的,但也可以被感动;即便知道是演技,但也可以被入戏。实质上的无意义,但抽取出的则是形式上的价值和志趣。

这时的萌与感动,则用另一种形式被效率化地大量消费。大人们买变身器及各种玩具,穿幼女的周边衣服,看Q娃剧场版,他们照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随着人作为人偶时代的到来,也就等于宣布人作为动物化时代的到来。这当然是东浩纪的一个观点,但也点出了从萌是对未成熟的守护到萌是对成熟的修复来看,萌还是有未来的。至于萌是否会导致全社会的白痴化和幼稚化这个问题,如果反向思维的话,这个“白痴化”和“幼稚化”恰恰是萌所要勾画的未来像:我思故我在。

九、萌还将是什么?

日本的西式糕点,在放入嘴中的一刹那,就弥漫着牛奶与黄油的香味,吃起来有着松脆的口感,在微微甘甜之中散发着水果的味道;AKB48的岛崎遥香,据说粉嫩的肌肤可以掐出水来,活脱脱的软妹一枚。这个杀伤力,连她本人都吃惊;日本的蓝眼白猫(セツちゃん),清醒时和睡着后的样子反差巨大,在Twitter上爆红了反差萌—醒着是绝美男猫,睡着一秒变丧尸;北海道一家铁道公司为一位高中女生开设了三年的一个人车站;宫崎骏每天对着空屋说声早上好;水木茂的妖怪纪念馆,将整个小城几乎化身为鬼太郎的世界;全日空将星战机器人R2-D2涂装飞机;当四千二百种不同颜料陈列在绘画用品店的墙上,你除了说“萌”(もえ)还能说什么?

吉永史的《西洋古董洋果子点》中的四位男主角放弃所有的欲望,不谈恋爱,不刻意治愈心中的创伤而与别人交往,而只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中。而作为超一流的西点师的小野裕介则是一个魔性同性恋者。令人不忘的是晦暗房间的乳臭味。河下水希的《草莓100%》中的“草莓内裤”与美少女化为同一视线。都是不可多得的萌。

群马县的吉祥物是一匹永远七岁的小马;奈良县的吉祥物是头上长鹿角的迁都君;北海道夕张的吉祥物是哈密瓜熊,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凶暴无比;千叶县船桥市的梨妖(ふなっしー)是最早的会开口说话的吉祥物;而熊本县的萌熊是日本吉祥物中海外扩张得最为成功的一位。它不仅萌态十足,而且还什么都会。能骑车,能泡澡,能装蒜,能钓鱼,能偷菜,能作死,能做家务,能演歌舞伎,能组合乐队,能会晤寂寞傻男,能献情美女—无所不能到了有一种“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真的好妒忌这个家伙”的感觉。这就像一位八十二岁的日本作家,说自己的视线怎么也不愿离开青春少女的超短裙,并为此还引发目眩。你说这位老作家是色还是萌?

当然,最大的萌或许就是SMAP从解散到不解散的万众纠集。

9.学生瘦腿最快运动是什么 篇九

为了在你拉伸大腿后侧肌的时候不对你的后背和脖子产生压力,躺在地板上靠近门框或者墙边。让你的左膝稍稍弯曲,左脚踵顶着墙。慢慢地伸直左腿直到你感觉到左大腿后侧有拉伸的感觉。随着你的柔韧度增强,可以渐渐地让自己靠近墙或门。保持30到60秒。然后换腿重复。

学生瘦腿最快运动:大腿前侧肌肉(四头肌)拉伸

10.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是什么 篇十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因为改革只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但没有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制度,必定会走上失败。

1)领袖见识不足---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只看到西方“船坚炮利”的一面,侧重改革军事,忽略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而且,缺乏全盘计划,彼此又未能通力合作.

2)官僚管理不善---企业建设采用“官督商办”制度,官员管理不善,贪污舞弊,导致企业连年亏损,许多建设的质量都未达标准.

3)顽固势力阻扰---清廷中,慈禧太后对洋务运动加以干扰,而顽固派官员则竭力阻扰,令改革倍感困难.如慈禧挪用海军经费来修筑颐和园,使北洋舰队自建成以后,没有再革新和添置装备.

洋务运动主要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11.为什么是女性?为什么是摄影? 篇十一

进入伦敦摄影师美术馆(The PhotographersGallery)于今年10月开始举办“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Feminist Avant Garde of the 1970s)展览现场,首先占据视线的是一块影壁。展览介绍占据半壁,覆盖另一半的则是艺术家玛丽·贝丝·埃德尔森(Mary Beth Edelson)一幅拼贴作品《最后的晚餐:一些在世的美国女性艺术家》(Last Supper: Some Living American Women Artists)(图1)。

《最后的晚餐》本为达·芬奇名作,描绘耶稣在被罗马士兵逮捕的前夕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餐的情景。这幅拼贴作品以达·芬奇原作为底,将十二门徒的头像以创作当年(1972年)在世的女性艺术家头像替换。在画面外另起一圈,填满符合主题的艺术家黑白照片。画面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当然是耶稣和犹大。端坐正中的“耶稣”被乔治亚·奥基芙(Georgia OKeeffe)的头像取代,手握钱袋的“犹大”则是阿尔玛·托马斯(Alma Thomas)。不同于脸色阴郁的犹大,托马斯脸上是自然开朗的笑容。而旁边的“彼得”—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笑得更为灿烂。

奥基芙1920年代即已出名。作为画家,她以半抽象半写实的手法绘制花朵的微观细节、岩石肌理变化、海螺、动物骨头和荒凉的美国内陆景观。作品中常充满着同色调的细微变化,组成具有韵律感的构图,成为1920年代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她的丈夫是摄影大师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以她为模特的许多照片已经成为世界摄影史的经典。

托马斯比奥基芙年轻4岁,以抽象手法使用色域绘画闻名。如果从绘画风格上看,托马斯无疑和欧姬芙不是一路人。对于写实手法来说,抽象主义的确意味着一种背叛。而扮演“彼得”的克拉斯纳与欧姬芙在绘画风格上虽无太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丈夫都是知名艺术家—克拉斯纳的丈夫是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对于女性地位的评价和衡量总难独立,“妻凭夫贵”显得非常自然,而佐治亚·欧姬芙和李·克拉斯纳这两位女性艺术家作为独立个体达到的艺术成就,却足以让她们名声显赫的丈夫变成一个趣味的注脚,或许从这个层面来看,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男女平等”实现了。然而,作为追求的这种男女平等,也正好映射出不平等的现状,比如《最后的晚餐》背后指涉的圣经—《圣经》中写到男人和女人时讲:“上帝从男人身上取出的肋骨造了女人,把她领到男人面前。亚当说,这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要把她叫做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宗教不讲道理地设置了性别歧视,而将耶稣和十二门徒改换性别,本身就是一次彻底的颠覆。用女性主义颠覆传统男权,仿佛可以连“背叛”本身包含的歧视也一同掀翻。“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展用这幅作品打头,把当年女性主义艺术作了一个全景式的概括。

这个展览的作品涵盖了1970年代48位女性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包括照片、拼贴画、表演艺术、电影和录像等形式。这些激进、充满诗意与讽刺且常常伴有挑衅意味的作品反映了性解放、性别平等、民权抗争等话题逐渐成为公共话语的时代的到来,它们进一步激励女性艺术家对“女性身份”、“性别角色”以及“性政治”提出质问和挑战。此次展览强调了具有开创性的女性主义艺术实践及其对后世艺术家产生的广泛影响。

伦敦摄影师美术馆位于伦敦核心城区SoHo区牛津街附近,是一座小楼,每层一个展厅,面积都不到50方平米。这个展览占据两层,展品安排得很紧凑。展览分四个部分:家庭议程(Domestic Agenda)、吾肤之中(In My Skin)、另一个自我(Alter Ego)和诱惑的躯体(The Seductive Body)。

家庭议程

第一部分“家庭议程”展示的作品挑战了对女性“主内”(in the home)的这一刻板印象。德国艺术家雷娜特·艾森内格尔(Renate Eisenegger)在其表演艺术“高楼(1号)”(Hochhaus, Nr.1)(图2)中,把自己的脸涂成白色,以蹲姿缓慢行过一条高楼里的长走廊,一边走一边用不插电的熨斗熨过本身就光滑平整的油毡地板。

高楼,空无一人;女性,面无表情;动作,缓慢细致;结果,全然无用。在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女性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而到了家庭这样一个私密的内部领域中,女性也难以同男性平权:她们的“主内”被认为是理所应当。于是,把女性禁锢在空间里,把表情禁锢在皮肤之下,把行为禁锢在家务之中,平等诉求的结果是无效的;而这些机械且反复的行动对于“家庭主妇”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压迫之下,答案噤声。

另一位艺术家比吉特·约根森(Birgit Jürgenssen)在作品《家庭主妇的围裙》(Hausfrauen-Küchenschürze)(图3)中,把炉盘烤箱与围裙合二为一穿在身上,绕过脖子的裙带如同船锚一样牢牢地将其束缚,如生根一般。炉盘烤箱和围裙一样,都与“吃”关系密切,而它们属于且只属于家庭主妇,生根理所当然,至于发出的芽,就不知是新枝还是枯枝了。女性的社会角色似乎与生俱来便被刻板印象规划,这是非常让人沮丧的。这种沮丧也体现在了卡琳·麦克(Karin Mack)的摄影作品《一个幻觉的破灭》(Zerst·rungeiner Illusion)(图4)里。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妇微笑着的照片被十几根针和钉子刺穿。亲切柔软的微笑被生硬尖锐地刺破,这两个极端的冲突宣告着一个幻觉的破灭。如此破灭一个幻觉近乎处刑,这是只有背负深重苦难的受害者自己才会采用的惩罚手段,不知这样的宣泄加害者会不会看见,会不会视而不见。

吾肤之中

离开家庭,回到女性本身。在第二部分“吾肤之中”里,女性艺术家着重挑战了对于“美”与女性身体根深蒂固的态度。她们通过先破后立的重构,创造出了多层面的女性形象。男权主义中,男性认同是女性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整个社会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比如控制权、力量和竞争性,都将女性特质排除在外。而女性的美丽作为未被否定的价值,却又被视为性欲的对象,从而被浪漫化、理想化,逐渐变成了一种客体而存在。

来自秘鲁的艺术家特蕾莎·布加(Teresa Burga)以画作《无题》(Untitled)制定了一副美女面孔,面孔周围精确的刻度进一步凸显其标准化。对于女性之美的定义和准则古已有之,然而将这标准大规模可视化则是在等到广告大行其道之后方得实现。此后,不断强调和深化女性之美成为一大主题,一路探入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广告已。布加直接撇去广告里的虚浮,抬出更为直观的量化标准,这无疑是对“美”和“美女”的一次考问:为何而美?为谁而美?若离开男性认同,美何去何从?

这次展览包含的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布加出生在秘鲁,受西方新式艺术手法的影响去往芝加哥艺术学院进修,再回到秘鲁。她与另一位来自巴西的艺术家莱蒂西亚·帕伦特(Letícia Parente)一起,组成了非发达国家的南美阵线。

除去化妆品等后天雕饰,女性之美也反映在自然的呈现中。众多“自然”中,时间是最有力量的一种。波兰艺术家伊娃·帕图姆(Ewa Partum)的作品《改变》(Change)便自然地呈现了时间对女性之美的影响(图5)。在一位观众面前,帕图姆让化妆师将自己的面容一分为二:一半是本来的自己,一半是老年的形象。照片中艺术家的发型和神态让人联想到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不同的是,蒙娜丽莎的面容永远年轻。帕图姆的表演是女性在自我决定形象这一选择上的一次实践。时间对美的改变是直观的,也是客观的,在男权社会虎视眈眈的目光之下,选择直接面对时间的蚀刻已经是一个挑战,再坦然摆出前后对比更需要勇气,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那般敢于说出“更爱你备受摧残的面容”这样的话。不过,一旦意识到面容是自己的,就可以与“悦己者容”轻快地说声再见了。

另一个自我

“另一个自我”的觉醒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强调“先天身份”和“后天身份”的区别而生。“先天身份”即生而为谁,“后天身份”则由社会环境塑造而成,尤其以习俗与禁忌的作用最为明显。法国著名女性主义者西蒙娜·波伏娃(Simone Beauvoir)在其著作《第二性》(The Second Sex, 1949)中指出:“女性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变成女人的。”于是,女性艺术家对这个被环境强加的身份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与此同时,也强化了自我代表的意识。

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早已是摄影史绕不开的艺术家,她的艺术生涯正是开端于1970年代。在作品《无题(露西)》(Untitled, Lucy)(图6)中,她已经开始把自己扮成他人,在不是自己的自己中找寻自己成了她40年来的艺术主线。“我觉得自己在作品中是匿名的。当我观看这些照片时,从来都看不见自己,它们不是自拍。”她如此阐释自己的作品。照片中匿名的女人姿态各异,青春气息和美艳妆容给人以很大的遐想空间。在这些联翩浮想中,“她”可以是任何人,但实际上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环境对她的塑造看上去失效了。另外,由于缺少信息,“她”的先天身份也很不明朗。于是这样的一张照片展示出了最纯粹的女性,让观众无从知晓她的先天和后天身份,只能关注展现在平面图像上的“她”本身。对女性主义来说,这无疑是对已经被异化且标准化的身份有力的回击。虽然舍曼明确指出自己不是女性主义者,但她也承认自己的作品都来自于这种文化中以“一位女性”的角度进行的观察。“部分作品关乎爱恨,被化妆、魅力和憎恨同时冲昏了头脑的爱恨。”女性用化妆增加魅力,彰显第二自我,再因为第二自我带来的各种影响产生爱恨等情绪。这样的过程无法与环境割裂开来,选择这样认同身份的方式,就无可避免地“逐渐变成女人”。

与舍曼相似,女性主义艺术先驱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也通过在作品中扮演不同角色把识别身份的权力交给观众。她指出:“艺术领域的女性,无非是艺术家之妻或者‘骨肉皮(Groupie,骨肉皮,又称果儿,指那些追慕影星、歌星、作家等明星的少女。—编者注),从未被认真看待成艺术家。”因此,她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向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宣告女性主义艺术实践的潜力。这样的宣告的确消除了部分对于女性艺术家的歧视,而来自大环境的歧视,往往会对女性第二自我的产生和构筑产生负面影响。这些歧视的根源,仍然是男女不平等。乌里克·罗森巴赫(Ulrike Rosenbach)在作品《艺术是一种罪行,第4号》(Art is a Criminal Action, No.4)中扮演女版猫王,而原版猫王的形象则来自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经典作品。在罪行中实现男女平等,如此荒诞的信息由作品传达给观众,仿佛画中四人各开一枪(图7)。

诱惑的身体

最后一部分“诱惑的身体”,导言占据另一层展厅影壁的小半江山,大半江山则被一幅画占据,画里这根螺丝钉的隐喻不言自明(图8)。谈到身体,女性主义运动效果最显著的部分便是推动和促成性解放。然而许多女性主义艺术家为此推波助澜的过程中仍然要强调女性依旧持续的性压抑。这部分的展品多数直白坦诚,在场的男性观众大多走马观花,伫足细赏的基本还是女性。男性将女性物化为性客体(性工具),却羞于直面客体的模样,他们在这个方面也被社会习俗和禁忌强加了“另一个自我”。

奥地利艺术家瓦莉·艾斯波尔(VALIE EXPORT)在其作品《触摸式电影》(Tap and Touch Cinema)中,裸身外穿一个象征银幕的盒子,邀请路过的男性将手伸入盒子触摸,与此同时,艺术家则直视他们的眼睛。这个作品挑战的是电影中“男性沙文主义”的凝视,仿佛在宣称:与其偷瞄,不如实地感受。这种观影体验是今天4D电影也不具备的(图9)。

在艺术家莉莉·杜约里(Lily Dujourie)的摄影作品《无题》(Zonder Titel)里,画面主体是一具躺着的躯体,有着曼妙的曲线,摆出古典画中人的身姿。观众大多以为这是一具女性身体,但实际上这是一位长发男模。仅仅通过模仿古典画中的身姿,男模已然成为一具女体,这甚至让观看照片的男模自己感到惊讶。这件作品强调了至今依然存在的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总是习惯将“长发”“曲线”“婀娜多姿”等特征标准化,并将其理所当然地等同于女性身体(图10)。

展厅里有观众留言墙,卡纸一面写“你看见了什么”,另一面请观众选一张照片谈谈自己的看法。留言众说纷纭,大多不避谈论女性在当今社会的地位。这些纸片与《最后的晚餐》相望,它们应该只是未来的一点前菜吧。

艺术史与摄影史交集下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将重点放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女性主义政治行动挑战了诸如选举权、生育权、堕胎权、受教育权、家庭暴力、产假、薪资平等、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等的议题。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等。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20世纪前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之间,由于男性劳动力的缺乏,让女性有机会进入传统上被男性掌握的职业,从而展现她们也能胜任“男人的工作”,而且社会也依赖她们的贡献。这个转变鼓舞着女性争取平等的地位。到二战结束后,西方对于职业妇女的偏见已经有所减弱。从发轫到此时的女性主义运动被称为“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而第二波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受当时民权运动、青年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影响,加之避孕和节育手段的逐渐成熟,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迅速波及全美并蔓延至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一起兴起的,还有女性主义艺术运动。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艺术运动兴盛于西方。其中最为直观和丰富的就是视觉艺术。

“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展出的作品包括照片、拼贴、表演艺术、电影和录像等形式,但这些媒介或多或少与“摄影”存在着关联。经过印放生成的照片自不必说,借用照片为关键素材的拼贴作品被纳入摄影范畴早已得到公认。至于展览中涉及的表演艺术,在1970年代也往往选择摄影作为记录、存档甚至展示的手段。彼时的视频记录设备远未亲民,摄录效果也较当下有天壤之别,加之播放设备大多是10寸以下黑白显示屏,对表演艺术来说,整体展示效果并不如相对已经完善和成熟的照片(即使也只是黑白照片)。虽然电影和录像提供的流动观感为照片所不具备,但展览中一些由迷你黑白电视承载的作品旁,通常也伴随一组清晰的黑白或是彩色照片作为补充说明。也许是视觉效果更出色,照片吸引的观众多过原作本身,如此看来,原作反而更像是对照片所述的忠实记录。摄影作品能够清晰准确记录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结果,在后期冲洗和放大时还有二次创作的余地,这对当时以先锋之姿进军的女性艺术家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再者,196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中,摄影(照片)对于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大地艺术等艺术创作的记录本身已经形成了摄影参与当代艺术多种形式的一类,而展现这些实时性强或者强调体验的场域性艺术的照片自身,在后来也可能成为被展示的作品。

这样看来,作为专业的摄影展览机构,伦敦摄影师美术馆策划这一女性主义先锋艺术断代史般的展览也就无可厚非了。女性主义进入艺术史领域虽然仅有40余年时间,但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了显著的发展,而女性主义艺术史业已在新艺术史的书写中为其注入了新内容。今天,站在西方社会主流观念都已接受“男女平等”这一女性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上,展出最早一批以女性主义观点创作的艺术是对历史的一次溯源,它借助回望艺术史以及与之有着交集的新摄影史,折射出的是20世纪中叶以降女性为达成种种权力诉求而做出的努力。

女性主义正是从1970年代开始介入艺术史。1971年,美国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在《艺术新闻》上发表题为《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一文,揭开了女性主义艺术史的序幕。她从根本上质疑了传统艺术史关于天才和伟大艺术家的认定标准,指出了长期以来的社会制度和机制对女性艺术家成长的限制。诺克林的理论奠定了传统女性主义艺术史理论的基础。

诺克林首先承认一个事实:在艺术史上的确没有如同米开朗基罗、伦勃朗、塞尚或毕加索那样最伟大的女艺术家。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平等的待遇是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除了家庭培养对女性的轻视之外,艺术教育制度对女性的巨大限制(不允许参加人体写生,不允许参加学院比赛,不接受女性为职业画家)以及社会对女性美德的标准(贤妻良母)都让女性对艺术家这一身份可望而不可即。

文章以19世纪法国著名动物画家罗莎·博纳尔(Rosa Bonheur)为个案,详尽考察后说明作为一个女性,想要在艺术上取得成就,必须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甚至放弃爱情和婚姻,背负“不够女人”的骂名。于是,诺克林得出结论:社会制度决定女性不可能取得杰出的艺术成就。同时,她呼吁女性应该为建立一个两性平等的新制度而抗争。

从1970年代开始,女性主义艺术从不自觉地着重强调两性差异的社会原因开始,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得越来越深刻。当代艺术中,摄影已经成为不少女性艺术家重要的表达媒介,汉娜·威尔克(Hannah Wilke)、弗朗切斯卡·伍德曼(Francesca Woodman)(图11)、琳恩·赫尔施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图12)、德博拉·威利斯(Deborah Willis)、卡莉·梅·维姆斯(Carrie Mae Weems)、南·戈尔丁(Nan Goldin)、妮基·李(Nikki S. Lee)、苏菲·卡尔(Sophie Calle)、佐伊·莱欧娜(Zoe Leonard)等等,不胜枚举。随着后现代思考模式的引入,加上摄影和摄像设备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可供艺术创作的各种材料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发展,女性艺术家在创造作品时也采用了新的思路,她们正视但不夸大两性差别,通过不同表现形式、自然且巧妙地将作为主体的“女性”内化为创作。

(作者为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电影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12.什么是创新 篇十二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什么是创新”。我先举几个科学技术研发中的创新例子。

第一个是双螺旋。Crick和Watson于1953年写了一篇文章, 震惊了世界。大家今天公认他们的文章是二十世纪生物领域里头最重要的一篇文章, 发现了DNA的结构是双螺旋。

任何一个生物, 它的遗传信息就在他体内双螺旋的结构里面。非常重要的是他们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 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 展示了生命的一个基本奥秘。他们说“我们提出的双螺旋对应结构, 可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复制基础”,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双螺旋如果从中间切开, 变成两个单螺旋的话, 每一个单螺旋都有全部的DNA的信息。所以可以各自补一个单螺旋造成两个相同的双螺旋。这个奥秘他们当时就认识到了, 确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 它引导出来今天的生物研究与生物工程。

今天全世界的生物研究经费加起来, 已经超过了别的各类科研经费加起来的总和。这就代表他们二人的创新对于全人类整个发展的重要。这个发展中先有基础研究, 然后有发展研究, 最后有生产研究, 这一系列的连锁起来的发展, 中间当然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创新, 这些创新的性质不一样, 可是每一个都是对人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工作。

第二个例子是发电机。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英国人Faraday, 十九世纪的大实验物理学家。1831年他的一篇文章上有一个图, 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实验。他用一个线圈, 当中放一个磁铁。他发现假如磁铁不动, 线圈中电流是零, 可是他把磁铁动一动, 不管向外拉、或向里拉, 线圈中立刻就有电流了。这就是电磁感应。这个创新是影响全人类生产力的大贡献!

因为他的发现过了几年就产生了这样一个仪器, 叫Faraday Disk, 今天在很多学校实验室里都有。再发展下去就成了这样一个比较大的机器, 这个机器可以产生两千瓦。前两天在电视上看到, 这次四川大地震, 有很多救灾的物资, 其中有一排排箱子, 就是这种发电机的近代的样板。然后就变成了近代的大发电机。比如三峡今天就有32个大发电机, 每一个可以发电70万千瓦, 一共可发电2200万千瓦。发电机的历史是极好的例子, 从基础创新, 到发展创新, 到最后生产所需要的创新, 这种连锁性的、一系列的创新是所有科研发展创新共同的模式。

第三跟大家讨论一下近代的计算机。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波士顿的一个计算机, 叫做Differential Analyser。里面有转轴, 齿轮和皮带。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 美国发展出来一个机器叫ENIAC, 可以说是近代计算机的祖先, 在1946年战争结束后完成。这个机器的内部有18000个真空管和1500个继电器, 一秒钟可以做300次乘法, 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它不能继续发展下去, 因为它需要18000个真空管, 有18000个真空管是很庞大的。可是它还没有今天的一个PC本事大。为什么呢?因为今天的PC不用真空管, 取而代之的是半导体与芯片。如果没有半导体今天就不会有PC, 不会有手提电话, 不会有网络工程。

缩小的关键是半导体, 那么半导体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是一门基础科学———量子力学的产物。量子力学是理论物理学20世纪的一个大发现, 我想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革命性的发现, 它整个改变了人类跟物理世界的关系:用半导体可以生产芯片, 芯片可以代替笨重的真空管, 这样就发展出今天的计算机。有了今天的计算机才有今天的世界。

其他类型的创新

今天国内讨论创新, 往往倾向于仅指科技领域中的发现跟发明。可是科技领域以外的创新, 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流水线。流水线对于今天整个世界有决定性的影响。福特公司的创始人Henry Ford, 1878年他15岁上中学的时候辍学, 自己去搞一个公司, 在1908年他制造出来一个叫做Model T的汽车, 这是人类汽车工业历史上最重要的第一次大规模生产的汽车。在1919年他又引进了流水线的观念, 对于今天的世界流水线的创新想法是划时代的。

第二个重大的创新是邓小平讲的一句话,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句话, 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的GDP从1980年到今天成长了30多倍, 就是翻了五番。所以能够翻五番, 一个基本的观念, 就是邓小平的那个创新。对于中华民族, 对于整个世界的未来, 其影响是没法计算的。以下我要讨论另外一种创新———“争夺国际话语权”

我个人觉得这个创新的需要, 今天在国内没有受到足够的认识、足够的注意。

1962年中国跟印度打了一仗, 那时西方媒体一面倒地攻击中国。我那个时候在美国, 对这个现象知道得很清楚。这个现象是怎么样改变了的呢?是因为英国的一个新闻记者Maxwell, 写了一本书叫做《INDIA’S CHINA WAR》。这个名字就很有意思, 是说印度先挑起了战争, 跟西方的媒体说法完全不一样。这本书改变了西方对中印战争的看法, 是一个十分及时的创新。

今年3月14日西藏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西方媒体又是一面倒地攻击中国, 今天所需的是Maxwell那样创新精神, 写出西藏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写出3月14日的真相。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亟须的创新。

今天的国际媒体上大大渲染一个说法, 就是“中国威胁论”, 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呢?是因为西方不了解中华文化传统, 不了解中华文化传统跟西方的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分别。这一点应该负责任的不只是西方媒体和西方知识分子, 我觉得中国媒体跟中国知识分子也应该负责任来纠正这一点。

中国的文化里面有一些主体观念, 是西方没有的, 西方不了解的。关于政治哲学、外交哲学方面, 中国文化从古来就有一些观念, 比如“德”跟“和谐”。这些观念在中国的传统里头是很古而且很重要的, 而在西方是没有的。最近十年来发现的一个三千年前的西周青铜器。前几年李学勤教授带我去北京保利博物馆看到它。这个青铜器里面的铭文, 讨论的是当时的政治哲学与历史, 包括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知道约八十年前顾颉刚先生写了一本书, 要推翻很多中国传统历史上的说法, 他说根本就没有禹这个人, 说“禹”其实可能只是一个“虫”。他的理论在当时十分重要。今天这个青铜器的发现证明三千年以前就已经讲大禹治水了, 顾颉刚的说法不能成立。

请注意, 90多个字的铭文里面有6个“德”字。所以“德”在中国的政治哲学里至少有三千年了。

立德、立功、立言, 是中华文化传统里面的重要观念, 以立德为先。而西方只讲立功、立言, 不讲立德。这是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一个重要的原始性的深层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跟周边的国家签了很多国界划线的条约, 仔细去看看这些条约, 都基于和谐、平等、尊重双方意见的总原则。可是这一点总原则没有被国际媒体所认识, 没有被认识, 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威胁论”。

上一篇:教育孩子小故事下一篇:历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慢尝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