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代会制度细则(精选8篇)
1.教代会制度细则 篇一
麻武中小学教代会实施细则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集中全校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益的需要。教代会是广大教职工有领导、有组织民主参与的渠道,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一、明确教代会的基本任务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教职工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3、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4、团结和动员教职工投身教育改革,完成教育、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任务,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二、教代会要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原则
1、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教代会的议题、决议或决定的形成。
2、少数服从多数。
3、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四、教代会提案的征集和处理程序
1、教代会建立健全提案征集、处理制度
2、印发提案表,在教代会筹备之初发给教职工代表,并告示征集提案的起讫时间。提案内容应围绕教代会中心议题及教职工最关心的问题。提案应由一人或几人提出,两人以上附议,也可集体提出。
3、提案处理与落实
①提案审议:由教代会提案小组根据提案表,以下列标准审议;一看有没有实施价值和可能;二看是否正确体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三看是否符合程序和要求。符合立案条件的要立案。
②提案登记:立案的提案应分类,由提案小组转给校长签署意见,交各处室,各处室认真处理。
③各处室在接提案后,应在15天内作出解答或提出处理意见。④提案小组要定期检查各处室对提案的处理情况。⑤提案处理完后要及时存档。提案小组应在下次教代会上对立案提案进行汇报。
⑥对没有立案的提案要进行说明。
五、教职工代表大会召开的程序
教代会三年为一届,一般每年召开两次。(3—4月召开一次教代会,其中必须包括预决算执行情况的内容。8—10月召开一次教代会,其中必须包括分配方案的内容。)每次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出席才能召开。大会的选举和表决,须有代表总数半数以上同意方为有效。
召开教代会的四个阶段工作: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
主要是确定议题和起草文件。(以换届首次代表大会为例,第二次会议起程序作相应简化。)
1、大会召开前一个月,学校提出本次大会中心议题的建议,中心议题每次大会要突出一、二个。
2、起草召开教代会的文件,须经教职工联席会议讨论同意,由学校党支部发文实施。
3、建立教代会筹备小组,一般设提案审查组、会务组,筹备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支部书记任组长。
4、及时准备好校长工作报告并拟好提交大会审议的方案,筹备组做好向大会汇报的准备工作,做好提案征集和代表培训工作。第二阶段:开好预备会议。
1、报告大会筹备工作情况;
2、选举产生大会主席团
①每次教代会应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主席团不实行常任制,主席团须在同届代表中产生,一般由主要领导和教师代表组成。主席团成员由教代会预备会议选举产生,搞好提出候选人名单,召开教职工联席会议协商确定候选人名单,候选人名单提交预备会议讨论,采取鼓掌通过的方法选举产生主席团。
②主席团的主要职责:主持召开大会,领导大会期间的各项活动;听取和综合各代表组对各项方案的意见;研究需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和决定的事项,起草大会决定;主持大会期间选举、表决等事项;处理与大会有关的其他问题。
3、通过大会议题及议程;
4、通过大会其它有关事项;
5、相关材料发放;(提交教代会审议的书面材料,提前十天下发。)
6、分组讨论及主席团会议,听取各代表组审议工作报告和方案意见后,讨论通过对有关问题的决议草案。第三阶段:召开正式会议。
1、××××第×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同志主持,宣布大会开幕,唱国歌;
2、上级领导或有关方面致辞;
3、××××相关领导作工作报告;
4、提交大会审议方案或有关事项的说明;
5、提案工作小组作提案工作报告;
6、大会表决或选举事项,并宣读大会决议;
7、教职工代表大会发言;
8、单位领导讲话;
9、宣布大会闭幕;
10、代表对本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进行满意度测评。
第四阶段:贯彻落实大会精神。
1、学校行政和工会共同向各处室和教职工提出贯彻实施大会精神的计划和要求。
2、各专门工作小组要协助和督促行政有关处室贯彻落实大会提出的任务和目标,积极开展民主管理活动,促使决议、决定的实现。
3、教职工联席会要对大会决议贯彻和提案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向党政反映,并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
六、闭会期间对急需解决问题的处理。
1、建立民主管理联席会议制度。遇有急需解决的问题,可由教代会主席团协商处理。
2、遇重大事项,经学校领导研究,可以召开教代会临时会议审议决定。教代会的工作机构,负责教代会闭会期间日常工作。
七、教代会各项制度
1、调查研究制度。学校教代会主席团对教代会涉及的有关问题,应进行广泛的专题调查和研究,并及时写出调研报告。
2、交流沟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职工代表或教代会各小组组长与学校领导,就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学校的改革发展问题以及与教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直接进行交流沟通,以达成共识。
3、立卷归档制度。教代会会议文件、会议资料等,按照文书档案管理规范立卷归档,由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4、向上级报告制度。
教代会闭幕后,由工会填写教代会会议情况报告表,向上级工会报告,上报时间分别为5月上旬和11月上旬两次。
八、教代会评价制度
1、学校党政对教代会工作的重视程度。即党政领导在思想认识上、制度建设上及物质条件上是否重视并支持教代会工作。
2、教代会四项职权的落实制度。这是教代会工作评价的重点内容。四项职权是指:对校长工作报告,学校发展、改革等重大工作的审议建议权;对学校内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方案(例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原则和方法)以及规章制度的审议通过权;对教职工的福利、物质利益等具体工作的审议决定权;对学校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
3、教代会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实施制度。教代会各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教代会各项工作是否符合要求,会议期间是否充分民主,教代会在开会及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情况如何。
4、教代会工作机构的工作情况。学校工会委员会承担教代会工作机构各项任务的开展情况。
麻武中小学
2013年9月1日
2.教代会制度细则 篇二
一、“一主两翼”中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中, 校长负责制是中心, 是学校管理的决策机构, 教代会是校长负责制的补充和完善, 是“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代会是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形式, 也是学校领导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 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渠道。
在“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中, 教代会的职责主要侧重于协调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学校领导层之间等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关系, 维护教职工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团结和动员教职工积极参加学校改革和建设。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推进干部公开, 支持职工参与管理,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 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教职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也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在“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中, 教代会是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的机构, 但不是学校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 当然也不是决策机构。目前, 基础教育阶段面临诸多发展中的问题, 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社会参与、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民主评议、校长聘用等都离不开教代会这个渠道。
教代会是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的, 是学校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教代会与校长负责制、校务委员会相互主持, 相互配合, 各司其责。对于推进学校民主建设、保持学校稳定、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一主两翼”中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基础教育阶段“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中的教代会就是保障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最好形式。综合目前各中小学教代会章程, 教代会的职权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讨论建议权。
即教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享有的对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审查、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民主权利。这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最重要权利。
主要包括: (1) 听取、讨论校长工作报告; (2) 讨论学校工作计划、财务工作报告; (3) 讨论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队伍建设问题; (4) 审议劳动人事、收益分配等改革方案。
凡是教代会代表都有权利围绕本校建设发展和关系教职工利益的问题在教代会职权范围内以提案的形式, 按照一事一案的格式, 向大会提出建议。校长要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工作, 听取意见, 认真对待教代会的有关决议和提案, 尊重和支持教代会行使民主管理权, 凡是学校的重大决策必须提交教代会讨论, 征求教代会代表的意见。
(二) 审议通过权。
即教职工代表大会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方案、规章制度等享有审议并就通过或不通过进行表决的权利。这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重要规章制度和方案的认可权。
主要包括: (1) 岗位责任制方案、教职工奖惩办法; (2) 与教职工有关的基本规章制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 教职工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诉求。在中小学, 教代会是除党团组织以外的最具广泛性的群众利益表达的直接载体, 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广大教职工利益整合的机构。有了教职工的心理认同, 学校在执行规章制度的时候就顺利得多, 即使偶尔出现决策失误, 教职工也能谅解, 甚至患难与共, 克服困难, 使学校摆脱困境。教代会在尊重和支持校长及行政系统行使指挥职权的同时, 要教育教职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有力配合校长的工作。
(三) 讨论决定权。
即教职工代表大会对教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重要问题做出决定的权利。这是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的一项决定权。
主要包括: (1) 住房制度改革方案, 住房分配方案; (2) 福利费管理使用原则和办法, 教职工集体福利事项等。
教代会对学校福利事项做出的决定, 实际上是教师参与学校办学收益的再分配。教代会审议通过的事项, 要经校长颁布后才能实施;讨论决定的事项, 则可以直接付诸实施。如果学校行政领导对教代会审议决定的事项有不同意见, 可以提请教代会复议。教职工通过行使此项权利也认识到学校的发展与教职工的利益休戚相关, 学校发展的成果由教职工共享, 从而更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评议监督权。
即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诸方面进行评议和监督, 这是教代会对干部行使的评议监督和任免建议权。
主要包括: (1) 监督校级干部, 建立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制度; (2) 学校推荐校领导干部征求教代会代表意见; (3) 表扬或批评领导干部; (4) 对学校领导干部也可以建议上级机关予以嘉奖、晋升, 或予以处分、免职。
教代会民主评议监督学校领导干部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体现了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方针, 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校务公开, 推进学校改革发展。教代会的评议监督权是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 以学校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岗位责任制为依据,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 就德、能、勤、绩、廉诸方面进行全面评议。包括:能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是否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要求的现代科学知识和决策、协调及管理能力;是否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民主, 自觉接受监督;是否勤奋敬业, 乐于奉献, 改革进取, 创新务实, 清政廉洁, 艰苦奋斗;是否谦虚谨慎, 善于同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合作共事;是否坚持在抓好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同时,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主评议重在由群众对领导干部作基本的、综合性的、一般的评价, 强调的是民主监督。不同于上级党的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的考察, 但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及时全面了解学校领导干部的才干和威信, 也为正确使用干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一主两翼”中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 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 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 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 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教代会是学校实现科学管理、民主决策、依法治校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南京市中小学教代会制度不断发展, 代表的结构得到优化、素质明显提高、参政能力增强, 提案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在“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中教代会制度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集中民智, 实现决策科学化
教代会是学校领导体制的组成部分, 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机构。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离不开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教代会代表通过提案的方式集中群众的智慧, 表达自己的要求, 提案工作是教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有效手段, 是学校教职工代表和教职工群众关心学校发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直接体现, 有利于激发教职工主人翁的责任感, 使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对校长的工作报告和学校重大决策, 教代会通过广泛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集思广益实现决策科学化。
(二) 群策群力, 调动工作积极性。
教代会是学校内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机构。教职工代表来自学校各个方面, 包括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产业等岗位的人员,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这有利于动员教职工贯彻学校的重大决策, 处理好学校各部分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教职工队伍的建设,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经过努力,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学校的社会声誉得以提升, 学校的发展给教职工带来了各种利益和保障, 容易形成良性循环, 开创学校发展建设的新局面。
(三) 建章立制, 构建校园和谐。
教代会是学校教职工利益整合的最重要机构之一。学校应当通过建设和谐校园, 培养优秀人才,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要实现学校的稳定和谐, 最重要的是建章立制, 依法治校。通过教代会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做到学校事事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照章办事, 违章必究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建章立制的过程也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表达利益诉求的过程, 也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实现各方面利益有效整合的过程。健全的教代会制度也能使学校内部不同利益群体加强沟通, 促进理解、宽容和妥协, 促进学校的和谐。
(四) 民主监督, 促进廉政建设。
教代会是学校的群众性民主监督机构。教代会在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的同时, 通过保障决策的公平性、合理性从而减少腐败的机会。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时指出:“各企业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 这是早已决定了的, 现在的问题是推广和完善化。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有权对本单位重大问题进行讨论, 作出决定, 有权向上级建议罢免本单位的不称职的行政领导人员, 并且逐步实行选举适当的领导人。”教代会的法律地位赋予了教职工评议监督学校领导干部的权力, 学校领导必须自觉接受评议和监督, 教代会可以根据评议的结果提出奖惩建议, 上级主管组织部门要把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结果作为考核、奖惩、选拔、任免学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学校领导干部进行评议监督, 能有效地预防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促进廉政建设。
四、“一主两翼”中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运行
(一) 定位与职能。
中小学校“一主两翼”管理体制, 是指以“校长负责制”为主, 以“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为辅, 学校其他各种工作制度有机配合的管理体制。在“一主两翼”新型管理体制中, “校长负责制”是中心, 是学校决策和管理的中枢, 教代会侧重于协调学校内部关系, 校务委员会侧重于协调学校外部关系, 两者构成“校长负责制”的辅助决策系统。第一, 教代会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审议机构,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讨论,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对凡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学校改革发展的相关事项, 在学校作出决策前, 必须提交教代会进行前置性审议, 才能转化为学校或者校长的决定, 并通过学校其他执行系统得以落实。第二, 教代会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民主监督机构, 民主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工作的监督, 二是对干部的监督。处于下位的教职工的民主监督不同于来自党组织或上级主管部门的上位监督, 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直接、最广泛的途径。
(二) 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领导教职工代表大会, 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正确地行使职权, 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这一规定确立了党对教代会的领导地位。类此规定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针对中小学教代会制度相应的法规出台, 但各地在制定教代会章程的时候, 均明确规定了教代会必须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行使职权。只有坚持党组织的领导, 才能按照广大教职工根本利益的要求, 围绕学校工作重心, 集中民智, 凝聚意志, 统一思想, 把教职工的意志和要求变成学校的规章制度并通过教代会程序固定下来。
2. 坚持依法办事
我国是法治社会, 宪法和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体现, 是全社会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凡是法律法规和政策已经明确规定的事项, 就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执行。教代会制度的各个环节都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法必严、违章必究。
3. 坚持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教代会的组织原则。基本内涵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它是民主的, 又是集中的。第一, 教代会的代表都是通过一定程序民主选举产生的, 并对其所在选区的选民负责;第二, 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 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 提出议案或作出决定;第三, 教代会主席团、代表团、各专门委员会等要经常听取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上通下达, 反映教职工的心声。
4. 坚持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教代会必须相信和依靠职工群众, 尊重和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利, 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一切为了教职工, 一切依靠教职工, 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发动教职工、组织教职工, 使教代会的活动在广泛、有序而又坚实的民主基础之上进行。要进一步增强校务公开的意识, 主动公开, 及时公开,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5. 坚持平等协商
教代会各个组织、各代表成员之间是完全的平等关系。不管是领导干部代表还是一般教职工代表, 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在进行表决时都只有一票的权利。在讨论问题时, 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和建议。各项选举工作, 都要充分尊重选举人的意志, 不能以任何理由去限制选举人的权利或者滥用教代会的名义。
(三) 工作方法。
教代会依据《学校章程》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主要工作方法有:
1. 提出议案或建议
提出议案、建议是法律赋予教代会代表的权利。议案, 应当一事一议, 必须在法定的时间内提出;议案要有明确、充分、具体的案由、案据和方案;议案要具有全局性、合法性、可行性,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办法也要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重要的议案可列入大会议程中进行大会审议。教代会代表提出的建议是指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看法、建议、主张、批评和意见等。
2. 工作询问或质询
询问和质询是教代会代表对学校或者学校各部门工作中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方面提出问题, 要求作出说明、解释的一种活动。质询以询问为前提, 询问人在对有关部门所作的说明不满意的情况下, 才能以书面形式对同一问题提出质询。询问和质询可单独提出, 也可联名提出。
3. 审议表决
审议表决是教代会集体行使职权, 对列入会议议程的议案经过审查、议论或辩论, 然后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做出决定的活动。审议既是代表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 又是在思想上就某一议案逐步达到一致、形成共识的过程, 为最后的表决奠定基础。校长要尊重并认真贯彻落实教代会的决定。
4. 评议领导干部 (信任度投票)
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是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指导方针的重要措施, 目的是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被评议的学校领导要向教代会代表就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述职, 回答评议主持者和代表提出的疑问和问题。主持人要向代表宣传进行评议的目的和意义、对评议的要求和纪律、代表在评议中应持的态度等。评议领导干部应当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 并以适当方式向有关人员及时反馈评议结果。
(四) 议事规则。
教代会主要以会议的形式开展工作, 由于教代会代表人数多, 一般规定每届3至5年, 每届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机构是学校工会。教代会的筹备与召开、各项职能的发挥、决案和议案的检查与监督、提案的落实等具体工作都是由工会牵头负责的。
1. 学校党组织依据有关规定决定教代会的换届和召开, 成立教代会筹备领导小组, 批准教代会会议方案、主席团人选建议名单等。筹备领导小组主持教代会预备会议选举产生主席团。
2. 教职工代表大会由会议主席团主持。主席团领导大会期间的各项活动, 听取和综合各代表团 (组) 对各项议案审议的意见, 对议案进行修改, 研究需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和决定的事项, 起草大会决议和决定, 主持大会期间选举、表决等事项, 处理与大会有关的其他问题。选举、表决事项必须有大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参加方可举行, 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过半数通过。对教代会通过的决议, 校长应当尊重, 并组织有关部门执行;对教代会的提案, 应积极组织有关部门落实;对条件不成熟的提案应及时反馈解释说明。
3. 教代会闭会期间, 遇有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可由教代会代表团 (组) 长、各专门工作小组负责人组成民主管理联席会议协商处理。联席会议由校工会主席主持, 根据会议内容及需要, 可邀请学校党政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
4. 对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学校发展规划等重大的问题, 如果在讨论时候发生严重分歧, 一般应当暂缓表决, 待进一步协商后再做安排。必要时可以提交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协调解决。
5. 特殊情况下, 可经校长提议, 党政联席会议通过, 召开教代会临时会议。必要的时候教代会代表可以列席校长办公会议和校务委员会会议。
参考文献
[1]刘昱.关于完善教代会制度的思考.工会理论与实践, 2004.8, (4) .
[2]李长良.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弱化与教代会体制改革.工会论坛, 2009.3, (2) .
3.教代会制度细则 篇三
1979年,全国教育工会参照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经验,在辽宁、上海等地的一些大学、中专、中学和小学开展建立教工代表大会的试点工作。1985年1月,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了《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对高校教代会的性质、职权、代表、组织制度、工作机构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制定的关于教代会的专门法律制度,也意味着高校教代会制度有了国家意义上的法制保障。历经20多年的实践,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对保证广大教职工民主权利的实现,促进高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起到很大的作用,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高校教代会制度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代会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不容忽视的困境,这些问题需要引起进一步的关注。
(一)教代会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在实践中,部分高校的党政领导没有真正把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看作是学校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内在动力,没有把教代会工作作为推进高校政治民主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有的高校尽管能如期召开教代会,但也仅仅是例行公事,没有制定教代会实施办法,对重要的议题未作认真研究,通过的决议与事项往往得不到落实;少数高校领导没有真正认识到教代会应有的作用,将其当作是“民主的外衣”,需要时就开,不需要时就不开,使教代会处于“说起来重要,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二)教代会四项职权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暂行条例》对高校教代会赋予了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等四项职权。在实际运行中,四项职权很难全部落实到位。在建议权上,部分高校领导没有将教职工的建议权看成是“发扬民主、听取意见”的一种形式,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更是流于形式;在审议通过权上,与教职工利益有关的改革方案,没有或者部分拿到教代会上审议通过,有的甚至在校领导已经事先决定的情况下拿到教代会上“走过场”;在讨论决定权上,有些涉及教职工集体福利的事项,教代会发挥的决定作用不强;在评议监督权上,各高校普遍存在评议监督各级领导干部难现象。
(三)教代会代表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教职工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代会的层次和水平。从当前状况来看,不少高校教代会代表素质不高,不能体现出代表的先进性,只有“荣誉感”而没有“责任感”,一届代表当下来,没有提出过一件提案;有的代表缺乏相应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管理能力,参加教代会“不会说”、“不敢说”、“说不好”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少数代表缺乏工作热情,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表决时随大流,不能认真地代表广大教职工行使好民主权利。
(四)高校工会在教代会建设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发挥
《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工会委员会承担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任务”,因此,教代会是高校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力机构,而工会组织则承担着教代会的日常工作,依法履行民主管理职责,在高校的工作中发挥着党政无法替代的作用。工会工作情况的良好与否,与教代会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现实层面中,“重活动”的传统工会工作思想仍然有很大的市场,许多高校工会的工作内容仍然呈现出单一化倾向,“唱歌跳舞,体育比赛,布置会场,带头鼓掌”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我国高校教代会制度的改革对策
针对上述现实困境,必须在坚持教代会制度的前提下,正视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勇于改革和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和牢固确立教代会在高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要自觉加强学习,真正从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教代会制度是实现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政领导要深入了解教代会及其工作,要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支持和加强教代会工作,实现民主管理与加强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是一致的,是贯彻党的“依靠方针”的具体体现;其次,广大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和学校工作的主体,这种主人翁地位决定了有对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而这种权利的实施需要教代会组织作为保证。唯有如此认识,才会从内心深处、从情感上认可教代会制度,关心教代会的成长与发展,进而在行动上参与和支持教代会的各项活动,相信它能够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建章立制,认真修订和完善与高校教代会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20多年的实践使得各高校在教代会制度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为教代会制度更加规范地运作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应当从内外两方面来健全和完善与教代会相关的制度及法律法规。从教代会建设的内部制度保障来说,各高校要结合《暂行条例》和具体校情,制定相应的教代会实施办法(或细则),对一些关键环节予以明确规定。如明确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职工在代表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明确教代会代表任期届满要按期换届,最好与工会换届同时进行。只有内部规章制度完善了,才能保证教代会真正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运作。
从外部法制保障而言,尽管《宪法》、《工会法》、《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都明文予以了规定,但相关法律条款仅仅是一种纲要性的描述和规定,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作为具体指导教代会工作的《暂行条例》,颁发20多年来一直没有被修订,许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现状。必须及时对教代会制度在高校中的地位作用、机构设置、职权范围、组织形式、运作程序及评估考核等问题作出进一步的细化和规范,才能避免跟不上高校事业发展的尴尬局面。因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起草《高等学校教代会法》,以推动这项好的制度向更高层次、更具实效性和操作性方面发展。这样,就会从内外两方面形成从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到教代会实施细则、具体规章制度的一个多层次的规范体系,在制度建设上保证高校教代会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科学谋划,精心构建和充实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
首先,全面落实教代会职权,切实提高教代会质量。《暂行条例》规定的四项职权能否落到实处,是衡量高校教代会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的建设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教职工的集体福利等重大事项,必须提交教代会审议,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教职工聘任的考核办法、奖金及岗位津贴实施方案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和重大规章制度等,必须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决不能架空教代会,由其他会议或少数领导的决策代替。
其次,推进二级教代会建设,拓展民主管理新领域。二级教代会是高校学院(系)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也是校级教代会制度的延伸和完善,对于全面推进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保障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促进学院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二级教代会应该紧紧围绕学院民主管理、维护教职工利益等方面开展工作,有效地促进院(系)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充分发挥高校工会作用,加强教代会闭会期间的后续管理。高校工会作为教代会日常工作机构,不仅承担着教代会具体组织和协调工作,还要负责处理教代会闭会期间的各项事务。工会要注意发挥教代会联席会议、常任教代会代表或其他民主形式的作用,在闭会期间仍能继续有效地开展工作,对教代会期间讨论的重大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向教代会代表和广大教职工及时通报。只有高校工会把教代会工作列为自身工作重点,把教代会后有关决议的落实、检查、督办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才能真正构建教代会制度运行的长效机制。
(四)与时俱进,不断拓宽和丰富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新举措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各高校正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而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作为高校管理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教代会制度亦理应与时俱进,不断拓宽和丰富建设的新举措,才会让这一制度紧跟时代要求。
第一,科学设立标准,加大对教代会工作的检查评估力度。全国教育工会1996年出台了《关于开展教代会评估工作的意见》,旨在通过评估推动教代会制度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教代会评估的内容应当主要围绕教代会组织工作规范程度和教代会职权落实程度两个着力点。评估的主体应该包括三个:高校的上级机关对教代会的督导评估,自上而下有利于促进高校党政领导对教代会工作的重视;专门工作委员会及时对教代会工作总结评估,这是教代会自我审视、自我督促、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广大教职工对教代会的评价是最客观有效的,应当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第一要素和核心指标。以评促建,通过设立科学标准,加大评估力度,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才能促进教代会制度的健康发展。
第二,提倡调查研究,鼓励申报教代会专项课题。高校教代会制度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同时,高校是各类人才荟萃之地,提倡广大教职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申报教代会专项课题研究,有助于推动教代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创新。要组织专家对申报的教代会课题进行评审,对立项的课题给予相应的资助。只有加强了对教代会理论的研究力度,才能指导解决遇到的实际难题,启发工作思路,开拓工作视野,积累丰富经验。
第三,拓宽教代会的适用范围,逐步在民办高校试点推广。目前,教代会制度已在公立高校基本普及,教职工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观念深入人心。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民办高校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董事会权力过大、民主制度建设不到位、教职工参与权难以实现等现象。政府以及教育工会应加强督导及监管,适时在民办高校试点推广教代会制度,保障民办高校教职工民主管理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同时民办高校自身也要积极培植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地“参校政、议校政、督校政”,从而增加他们的主人翁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推动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4.教代会制度 篇四
一、教代会性质
教代会是全体教职员工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
二、教代会职权范围
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运用民主程序,制定本校《教代会章程》。
2、定期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审议学校发展规划和校长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书;对学校有关重大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等,提出意见与建议;协助与支持校长做好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3、审议通过学校有关各项行政管理制度。
4、审议决定与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
5、评议监督本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德、能、勤、绩并提出奖罚任免建议。
三、教代会代表
1、教代会代表分正式代表与列席代表。正式代表有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列席代表则无以上权利,仅出席会议,参加讨论。
2、正式代表应是本校正式教职员工,经民主选举产生
3、未被选为正式代表的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退离休教职工可由工会委员会指定为列席代表。
4、正式代表因调动、退休或其他原因不再在校参加工作的正式代表资格自然终止。
5、代表可以在教代会上正当、充分、自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参与重大问题的表决,并受法律保障。代表出席会议应按正常出勤享受应得待遇。
四、教职工代表大会
1、教职工代表大会是代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2、大会开始时,应召开预备会,由大会主席团主持,召集各代表团组长,根据广泛性和代表性原则,协商产生大会主席团,提案,准备大会有关材料及解决相关事务。
3、主席团由正式代表组成,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主席团负责大会组织领导工作。
4、大会对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必须通过大会表决,经半数到会代表表决通过方为有效。如到会正式代表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二,决议无效。
5、大会分为定期与不定期。定期会议每学年一次;不定期会议即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大会主席团在报请学校党支部同意后,代表以会议或书面形式,就相关议题及事项进行交流、议,形成决议。
6、闭会期间,教代会的日常工作机构为工会委员会。工会委员会在闭会期间可以召集各选区组长召开专门工作会议,所作决定应在下一次大会作出说明,提请大会确认。
7、校长所作工作报告、有关决议草案、方案文本,应尽可能提早印发书面材料,以利代表充分讨论与研究。
五、其它
,一经选出本届常任。
收集代表
代表提出意见或建
确定大会议题议程,可在适当时间召集或通知全体协商,第五小学教代会制度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教代会制度。
第二条 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是在校党委领导下,我校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基本形式和制度。
第三条 教代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令。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和各项任务的完成,为把我校办为具有先进水平的小学而努力。
第四条 教代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第五条 教代会在本校范围内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校长工作报告,讨论学校的工作计划、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对教职工队伍建设和其他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讨论和通过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和方向,岗位责任方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工资调整方案,教职工奖惩办法,以及教职工有关的基本规章制度,由校长公布实施。
(三)讨论决定教职工的福利费管理使用的原则和办法,以及其它有关的教职工的集体福利事项。
(四)监督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建立定期评议干部制度,根据其任聘期间的业绩进行表扬或批评,必要时可建议上级机关予以嘉奖、晋升、或予以处分、免职。
(五)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学校大事皆通过教代会。
(六)教代会前积极做好筹备工作,教代会后收齐资料,及时归档。
第六条 校长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工作,听取意见,学校各级行政领导和行政部门应认真对待教代会的决议和提案,尊重和支持教代会行使民主管理的职权。
第七条 教代会支持和尊重校长及行政系统行使决策权和指挥权,教育教职工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主人翁态度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八条 教代会要做到:当家作主,知无不言;分析利弊,积极建议;维护纪律,认真监督;一分为二,公正评价;下情上达,疏通渠道;协调关系,增强团结。
桦南县第五小学 2010年3月
教 代 会 制 度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部分,是学校教职工有领导有组织参与民主的渠道,是发动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教代会必须接受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校长要尊重和保护教代会和工会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以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扬当家作主的精神,共同努力办好学校。
1、教代会的任务
教代会的任务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协调学校内部矛盾,支持和监督学校行政工作,团结和动员广大教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保证完成学校各项任务,努力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把学校办成高质量、有特色的新型学校。
2、教代会的职责
(1)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讨论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和其他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2)讨论和通过由校长提出的岗位责任制方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职工奖惩办法以及其他与教职工有关的基本规章制度,由校长颁布施行。
(3)讨论和通过教职工集体福利基金使用方案和其他有关教职工集体福利的重大事项。由校长颁布施行。
(4)监督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建立定期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根据其任职期间的业绩进行表扬或批评,并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奖惩、任免的建议。
3、教代会的召开
教代会每学年召开一次。必要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次数。开好教代会,是搞好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遵循以下七个基本程序。
(1)选代表
①教职工代表的条件
基本条件:凡是享有公民基本权利的教职员工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不得有附加条件、如文凭、年龄等。
相对条件:因为名额限制,因此要从三方面考虑:第二、政策水平;第三、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②教职工代表的比例结构
代表的构成,应体现代表性和群众性。既要照顾到学校各方面人员又要充分体现学校以教学为主,其中教师代表一般应占代表总数的60%,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一般不超过代表总数的工主要负责人一般应选为代表)女教职工和青年教职工应占适当比例。
③教职工代表的产生办法
教职工代表以年级组、教研组、各办公室为单位,由教职工直接
第一、责任心;20%,(学校党、政、采取无记名方式投票选举产生。
④教职工代表的资格
A、严格按民主程序选举产生,参加选举人数需超过单位教职工总数三分之二以上。
B、教工代表需获本单位教职工一半以上的同意票才能当选。
⑤教工代表的补选和撤换。代表实行常任制,任期三年,到期改选,可以连选连任。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本单位或者离、退休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缺额应由原选单位按照规定补选。办法与选举相同。
(2)定议题
教代会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教代会的议题。大会议题主要应围绕两方面的内容:
①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
②教职工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议题,党政、教代会双方都可以提出。议题的决定,必须通过教代会常委表决通过,防止个人随意行为。
(3)征集提案
教职工代表提案是以书面的形式,提请教代会讨论、处理的意见和建议。提案征集应召开大会前半个月由工会或提案小组把征集表发给代表。“征集表”内容包括提案名称、案由或依据、具体要求和解决的办法、提案人和附议人。提案一般应有一人提出,二人以上附议,才能成立。三人以上合议后,就填写提案表,成为正式提案。提案征集后,应进行审理分类。
处理方法分为:
①立案——凡符合政策规定,行政有能力解决,又确实需要解决的提案,应立案处理。凡是立了案的,都要进行整改。
②调查——对提案内容的可行性需要作深入了解和研究后才能确定,则暂不立案,待调查研究后再作出决定。
③解释——对不符合政策,或者学校根本无法解决的提案,则向代表作出解释。
④暂缓处理——对符合政策,但学校目前欠缺解决的提案,则作暂缓处理。
(4)预备会议
预备会议由工会主席主持召开,教代会常委或全体代表参加,汇报本届教代会的筹备情况,提出大会议题和议程的建议,提请教代会常委或全体代表审议通过。
(5)开大会
开好教代会是教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重要保证。因此,要严格按照预备会议通过的议程,依照规定的民主程序,认真主持开好大会。
会议召开前,大会主持人核实出席大会的教工代表人数。到会代表超过2/3,即可宣布开会。大会的主要议程是:
①大会报告:
由校长作工作报告或有关行政负责人作专题议案报告;由工会主席或教代会常委汇报上届大会决议、决定的贯彻情况,提案处理情况以及本届大会提案征集情况报告。
②分组讨论:
分组对大会报告、议案等进行审议,对大会的各项决定草案或需经大会选举的候选人进行酝酿。各组长将讨论、审议意见归纳整理。
③大会发言:
由组长或推选出来的代表在大会上作大会发言,的意见和建议。也可让教职工代表自由发言。
④大会表决:
对各项方案、大会决议、表决草案或候选人进行表决。可采取举手或投票两种表决形式。宣布表决结果。表决结果需有代表总数半数以上同意方为有效。
(6)贯彻实施决议
大会决议是教代会对其各项议题做出的决定,现形式。决议落实得好不好,是检验教代会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志,党、政、工必须通力合作,认真贯彻落实。为了维护教代会的权威和大会决议的严肃性,教代会的决议任何人不能随便修改。中情况发生变化,确需修改时,经党、政、工联席会议或教代会常委讨论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召开教代会临时会议进行讨论,并就修改内容表决。
陈述讨论、审议 是教代会职权的表在执行过程 0一0年三月
5.中学教代会制度 篇五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同时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为推进学校民主建设,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特制定本教代会制度。
一、教代会职权:
1、对有关学校发展、改革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2、审议通过有关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规章制度或方案;
3、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民主评议学校领导干部。
二、教代会代表:
1、依法享有政治权利的在编教职工均可当选代表,代表应具备以下条件:(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2)、掌握一定的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和参政议政能力,愿意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活动;
(3)、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4)、热心为教职工办事,作风正派,公正公道;
(5)、密切联系群众,正确代表群众利益,如实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6)、遵章守纪,胜任并做好本职工作。
2、代表的产生以年级组为单位,由教职工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
3、代表总数不少于25名,按各教研组人员构成情况均衡分布;
4、代表实行常任制,任期三年,任期内有代表调离,应及时增补;
5、代表对选举单位的教职工负责。
三、组织制度:
1、教代会3年为一届,按期换届,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
2、教代会须有全体教职工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出席,方可召开;
3、教代会闭会期间遇有重大事项,经行政、工会或三分之一以上教工代表的提议,可召开临时会议。
4、提交教代会审议的方案需提前十天发给代表或全体教职工;
5、教代会的选举和表决采用无记名投票或举手方式,其中凡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制度或方案的表决均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6、选举和表决须获得应到代表半数以上同意方为有效;
7、一经教代会通过的决议、决定和方案,如需修改,必须提请教代会按程序重新审议表决;
8、召开教代会所需经费,由学校提供。
四、工作机构:
1、学校工会委员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负责教代会的日常工作,主要承担:
(1)运用各种形式向教职工宣传民主管理的有关知识,宣传教代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提高教工的主人翁意识,明确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2)负责大会筹备工作,组织民主选举职工代表,提出大会议程、议题的建议,做好大会的准备工作;
(3)发动群众广泛征集提案;
(4)提出大会主席团人选建议;
(5)做好大会期间的组织工作;
(6)组织教职工工代表的培训,不断提高教职工工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
2、设立教代会主席团,其成员由教职工代表从正式代表中选举产生,负责主持会议以及处理会议期间各项重要事项;
3、成立教代会民主管理专门委员会,其成员由教职工代表从正式代表中选举产生。委员会负责大会闭幕期间,协助和监督有关部门执行大会决议和提案的处理以及遇突发重大事件时临时会议的召集。
4、成立教代会学校账务监察机构: 组长:曾高社
成员:褚志昌
王丽明
张丹斌
姚慧斌
职责:每季度对学校账务收支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向校支部汇报,请求予以纠正。
五、本制度经丹凤县职教中心第一届第1次教代会通过。
六、本制度中的条款若与有关上级文件或制度不符,以上级文件及制度为准。
丹凤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职工代表大会组织机构
一、大会主席团:
姚虎山
高
强
贾丹阳
孙鹏程
曾高社
王丹玉
叶英忠
楮志昌
王建朝
王丽明
张文春
董丽娜
李清涛
冯军民
周晴珍
巩莉霞
陈引芳
李
辉
彭家卫
彭红卫
二、大会主席:贾丹阳
三、大会秘书长:孙鹏程
四、大会文书:楮志昌
五、教代会
六、教职工代表分组:
组长:彭家卫
成员:李刚琴
田
珍
组长:李
辉
成员:刘
琦
雷敏红
张喜荣
陈志军
组长:陈引芳
成员:李建红
周竹茸
张慧娅
第 一 刘
当
第 二 樊明莉
第 三 王华斌
第 四
组
张
莉
组
王
园
组
王国平
组
牛小莉
陈显洲
李文娣
赵
毅
刘文莉
组长:巩莉霞
成员:杨
民
张丹斌
王
竹
刘文辉
姚慧滨
张华宁
赵建喜
张佩红
张永锋
陈会霞
张丹莉
刘
琪
组长:周晴珍
成员:彭迎春
组长:冯军民
成员:王会民
贺社军
组长:彭宏卫
成员:吴元朝
屈长林
张
会
组长:冯村庄
成员:姚虎山
叶应忠
李清涛
王路宾
刘迎春
王立卓
杨
霞
李云霄
李西峰
赵粉莉
巩小卫
高
强
楮志昌
刘福阳
牛小莉
朱文儒
第五
组
索瑞玲
李新良
第 六
组
李顺利
郑鹏卓
第 七
组
吴
霞
陈
云
张建霞
秦瑞霞
刘
洁
第 八
组
贾丹阳
孙鹏程
王建朝
王丽明
周丹丰
杨
军
张海盈
陈会莉
李振海
唐建良
李丹军
郝巧玲
刘善民
陈粉宁
曾高社
张文春
李瑞林
叶会霞
杨
波
王
勇
李建英
刘丹武
王丹玉
董丽娜
冀海骝
屈怀让
6.教代会提案征集、处理制度 篇六
一、要做好提案征集动员工作。在教代会召开前半个月左右,由校工会或教代会筹备小组召开会议,向全体教工和教代会代表通告提案征集的有关注意事项,动员大家积极向大会提交提案。由教代会提案小组印发提案表,在教代会筹备工作开始时发给教职工代表。
二、提案内容应围绕教代会中心议题及教职工最关心的问题。
三、提案一般应由一人或几人(署名)提出,也可以由代表组集体提出。要根据一事一案的原则填写提案征集表,每个提案应包括案由、处理办法和整改(解决)措施等内容。
四、提案处理和落实:
(一)提案审议。由教代会提案小组(或工会)以提案表为依据,根据以下标准审议:一看有没有实施价值和实施可能;二看是否正确体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三看是否符合规定程序和提案要求,符合立案条件的提案都应立案。
(二)提案登记。立案的提案应分类登记,由提案小组转给校长签署意见后交承办部门。承办部门应定人、定时认真处理。
(三)承办部门在接到提案后,应尽快解答提出处理意见。凡是有条件落实的提案,应边征集边处理,对涉及几个部门联办的提案,须由主管部门负责与有关部门协商,予以妥善解决。要做到条条有答复,件件有着落。处理意见和落实情况应通过各种形式反馈给提案人,并认真听取提案人对处理结果的意见。
五、提案小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承办部门对提案处理(落实)的情况。
六、所有提案处理完毕之后,提案表及处理结果情况记录应存档备查。
七、提案小组应在下次教代会上,对立案提案的处理(落实)情况进行通报。
7.教代会制度细则 篇七
“现代学校制度” (1) 是一个在实践中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动态概念, 最早由黄兆龙在《中小学管理》 (199年第1期) 上刊发的《现代学校制度初探———兼论国有民营学校管理模式》一文中提出。他从现代学校实际出发, 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理论, 对现代学校制度进行了探讨和届定。此后,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呈上升趋势。比较权威的是由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博士牵头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社区、家庭、学校互动机制的探索》总课题组的一些研究成果。目前理论界对现代学校制度有这样一些观点:
*特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社会背景下, 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 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 学校依法自主、民主管理, 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 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以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 规范政府与学校的新型关系, 政校分离, 产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 由教育管理专家负责日常管理, 指导和约束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指符合现代教育基本理念, 构建学校法人制度以确立学校的主体地位, 以学校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新型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制度。其中,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前提, 确立学校的法人主体地位是关键 (2) 。
尽管有关现代学校制度的界定目前尚不完全一致但我们可以概括出如下现代学校制度较之传统学校制度的基本属性特征:第一, 时代性:一定时期产生的学校制度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传统学校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现代学校制度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学习型学校等先进教育理念。第二, 自主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对学校的包揽和对学校的统一规划管理, 导致学校与政府之间单纯的隶属关系和学校主体地位的丧失 (3) ;在现代学校制度下, 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发生转变, 强调权力下放, 重心下移, 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第三, 民主性:现代学校制度要求增强学校管理的民主性, 形成校本管理和民主管理的制度基础, 改变学校内部体制的专制僵化和学校效能低下的状态;第四, 开放性:打破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缺乏沟通的状况, 主动寻求社会、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参与和监督。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前沿课题。现有研究基本都从现代学校产权制度、现代学校组织制度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三个维度上推进, 主要涉及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及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三个层面。如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建立开放式校本管理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实验,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进行的“教育股份制”实验, 浙江省宁波市万里教育集团进行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实验、学校文化制度建设和新型资本结构实验, 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小政府、大社会”, 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区、家庭参与中小学管理、监督及评估的实验, 等等。可见, 政府权力下放、学校自主办学、校内民主管理、家长和社区参与管理是人们公认的特征要素。
二、背景和理论依据
(一) 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 现有学校制度面临如何适应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问题, 出现了一些前进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影响教育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知识贡献力度。制度障碍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较大障碍之一。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释放改革与发展的能量, 开发学校发展潜力, 形成自主发展能力, 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4) 。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结合现代学校制度的属性特征, 我们发现至少有三方面的矛盾需要面对:
1. 上与下的矛盾:
现代学校制度强调政府职能与学校职能的分离, 强调政府将本该属于学校的权利还给学校。改变传统对学校实行的全方位的管理方式, 通过政府职能的调整, 赋予学校相应的自主管理权, 促进学校自主发展。自1985年以来, 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 学校依法自主管理和校本管理逐步成为现实。
2. 内与外的矛盾:
传统学校制度缺少开放机制, 学校基本处于“闭门办学”的状态, 很大程度上将社区和家长隔离在外, 在这种情形下, 家长和社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严重缺位。现代学校制度强调学校组织的开放性, 学校要努力将社区和家庭纳入到学校管理框架之中, 并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有效的互动机制。
3. 破与立的矛盾:
现代学校制度是对传统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需要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观念定位, 在改章立制中将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得失。
(二) 制度创新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 在依法确立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 必须使广大教师依法享有充分民主的制度, 并有效体现在决策、管理、监督各个环节上” (5) 。中央教科所总课题组曾提出: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第一大阶段, 应该以能够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 推动教职工、社区人士、学生和学生家长有效参与学校管理方面的制度为建设的重中之重。可见,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在现阶段的重大任务就是对学校内部民主管理制度进行积极探索, 以更好地应对在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教代会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以教代会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着力点, 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1. 是推动学校民主管理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速, 学校的民主化越来越成为学校生活中的核心内容, 但是,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要求的民主化建设、政治文明建设, 在实践层面的推进速度相对缓慢。在中小学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方面, 民主管理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之一。比如:目前的“校长负责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校长对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和社区服务的意识相对薄弱, 距离学校内部真正实现民主管理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6) ;与此同时, 随着中国社会民主化和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 在学校内部, 广大教职工的民主意识愈来愈强, 他们更关注学校的发展和兴衰, 要求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希望有一个能对学校发展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有效渠道, 以主人翁的身份参加民主管理, 为办好学校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代会是教师参政议政的法定形式和主要机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推进干部公开, 支持职工参与管理,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 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可见, 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的教代会制度, 是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教职工主人翁地位、改变学校民主管理薄弱现状的法定途径。
2. 是推动学校人本管理的需要。
人本管理理论渊源于20世纪中期的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 它强调在管理过程中研究并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重视人、尊重人, 激发人的工作动机, 激励员工全身心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7) 。人本管理在学校管理模式中的特点如下: (1) 把师生员工的需求、欲望、兴趣放在第一位, 重视用各种手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注重对教职工和学生心理、行为的深入研究, 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减少强制性管理, 使他们的劳动从被迫变成自愿; (3) 强调自主管理、参与管理, 激励教职工和学生发表意见, 提倡教职工和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决策, 发挥主观能动性, 集思广益, 促进学校的发展; (4) 注重协调人际关系, 化解行政管理的人际矛盾, 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人本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关键。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实际上就是无论什么时候, 都要看到学校广大教职工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 都应看到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 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目标的直接承担者, 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促进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
教代会是教职工参政的“群言堂”, 是保障教职工知情权、表达权、表决权和监督权的主要平台。推动教代会建设就要彰显人本主义的现代管理理念。
(三) 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需要。
心理学家利克特 (R.likert) 提出四种管理系统的观点并依此作为测量学校组织气氛的工具。1.利用—权威型;2.仁慈—权威型;3.协商型;4.参与型;利克特认为, 这四种类型中, 组织气氛愈接近后一种, 组织的效率就愈高, 成就就愈大。由于学校是“人—人”系统, 工作绩效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 其中人的积极性是关键中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温姆和耶顿1975年就提出了“领导参与模式”, 认为有效的领导者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让职工不同程度地参与决策, 争取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致意识, 并付诸实施。
心理学试验证明它有着非常明显的成效 (8) 。通过教代会实行民主管理, 能满足教职工的高层次心理需要, 能够培养出积极向上的“集体意识”和组织文化, 能充分调动教职工投入工作的积极性, 激励其良好工作行为, 从而成为提高组织效能的有力保障。
(四) 健全学校治理结构的需要。
近年来, 管理学界常常在讨论一个颇为时髦的话题———组织的健康问题, 说的是组织由于机构设置不当而引发的种种“健康”问题。良好的组织机构其本身并不创造良好的业绩———就像一部好的宪法并不保证产生伟大的总统, 好的法律并不保证有一个道德的社会一样。但是, 糟糕的组织机构会使企业与良好的业绩无缘, 无论管理人员是多么出色 (9) 。 (同其他组织一样, 某些学校组织也会由于各种原因表现出“健康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如下:
1. 权力过于集中, 缺少监督机制。如教代会从不开会, 或即使开会也不过讨论一些小事, 对学校的改革、发展根本体现不出参与决策的作用。
2. 信息沟通不畅, 只有学校管理者对下的单向沟通, 即下命令, 做指示, 很少有下对上的沟通, 教师有想法不愿意对领导说, 觉得领导不贴心。
以上两个常见的学校组织病理症状都和组织机构不健全或设置不当有关。在传统学校领导体制中, 校委会、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三者责权模糊、混淆, 存在不能很好地行使各自权力甚至越位的现象。校长负责制作为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 给学校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实践中由于缺少配套的制衡机制, 引发了一些问题。在现代学校制度下, 依据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 健全党组织、校委会、教代会三者责权明晰的学校领导系统刻不容缓, 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制衡的有机协调系统, 其中包括校长要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定期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听取意见, 接受评议, 发挥教代会的咨询审议、监督作用, 并形成具体制度予以落实。要使学校的工作取得成绩, 一定要使学校组织保持健康。以教代会为核心的现代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设, 实际上是通过学校治理结构的调整解放教育生产力。
三、实施策略
在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 教代会工作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各个学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 教代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 特别在《浙江省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出台后, 教代会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上成效显著。由于教代会运行机制尚不健全, 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通过对十所中小学教代会的调研数据分析, 有如下三点较为突出:
1.教代会不规范。学校缺乏本校的配套制度和操作规程, 在时间安排、工作机构设置、议程安排上都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教代会的严肃性和教职工的参与热情, 影响大会的实效。
2.教代会品位低。一些学校还停留在讲私利、要福利的低级阶段;部分学校没有大会目标和中心议题, 或有中心议题但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引领。
3.教代会实效性差:教职工的意愿和要求没有得到充分表达, 教代会职权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影响教代会应有作用的发挥。在教育立法日益健全和完善的条件下, 如何进一步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 使教代会真正成为学校民主管理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有效载体, 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以规范程序建设, 夯实民主基础。
教代会职权的真正落实必须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执行程序作保证, 否则教代会就会流于形式, 民主管理就会落空。为此必须迈好三步。
第一步:完善制度。根据《浙江省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制订、完善本校的教代会工作条例, 根据《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宁波市基层工会直接选举工会主席试行条例》, 制订完善本校的工会委员会选举办法、提案处理办法和校长民主评议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相关制度, 使教代会的各个重大环节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第二步:明确职权。教代会职权能否得到落实是衡量学校民主管理水平和教代会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一方面, 明确是党政工的共同任务, 工会仅仅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学校党政工组织要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教代会制度, 以互动的合力推进教代会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 它是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监督干部的权力机构, 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在学校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地位, 具有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审议监督权和审议评议权等四项职权。
第三步:规范操作。一抓代表选举的公平性, 关注学科、处室、年龄等方方面面的平衡, 同时, 要开展培训以提高代表素质和民主参与的能力;二抓组织机构设置的可操作性, 包括工作小组、主席团、代表组的设置要充分体现群众性和兼顾性, 这是保证会议有序推进的重要因素;三抓议程安排的合理性, 以尽可能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为基点但党政工联席会议、代表组讨论、主席团研究等重要环节绝不可以草草了事, 因为这是关系大会成功的关键;四抓总结反馈的及时性, 以规范化提高关注度和权威性, 为民主管理夯实根基。
(二) 以中心议题建设, 营造民主氛围。
教代会中心议题是整个大会的灵魂和方向, 也是保证教代会品位提升的关键。
1. 重视中心议题的提炼。
提炼的途径不外乎两种, 一种是由党政工联席会议讨论决定, 另一种是向广大教职工征集;中心议题的内容可以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奋斗目标或主要的管理理念, 比较典型的如“积极营造共同愿景,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建设学习型组织, 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而努力”, “践行科学发展观, 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搭建平台, 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 等等, 往往与学校本年度或今后几年的工作重心相关, 与学校主要领导的管理理念合拍。
2. 围绕中心议题开展引领。
在为期一个月的教代会工作期间, 一方面, 开展中心议题相关宣传;利用学校所有宣传阵地, 如网站、宣传窗、黑板报、广播台、横幅等开展宣传;分发配套书籍, 进行宣传和引领, 渲染气氛, 提高教职工的理论修养、思想境界。另一方面, 围绕中心议题进行校长中心发言。对于校长而言, 专题发言较之以前做工作总结报告难度加大, 但也获得一个很好的宣讲自身管理理念的平台。围绕中心议题开展的宣传和中心发言无疑成了对全体教职工的一种引领和提升, 使全体教职工明确学校的奋斗目标, 接受前沿的管理理念;教代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阵地, 为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组织愿景服务, 是教代会质量和品位的保证。
(三) 以提案机制建设, 推动民主参与。
提案征集是充分实现教职工作为学校主人翁的角色地位, 是广大教职工为学校工作献计献策、下情上达的有效途径, 也是推动教职工民主参与的必由之路, 古人云:“积力之举, 无不能胜也, 而众志之为, 无不成也。”教职工的民主参与对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前进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实际工作中学校提案工作存在两大难题, 一是提案质量低下, 基本集中于提高福利待遇, 着眼于个人利益或本学科本科室的利益;二是提案数量少, 由于长期达不到要求等原因, 一些学校教职工缺乏提案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全体教职工主人翁的积极性, 就成为提案机制建设的关键。
围绕激励方法, 管理学家提出过很多理论和假设, 其中著名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等, 这类理论都有一个特点, 即强调满足人的需要, 激发人的内在动机, 调动人的积极性, 顺利实现组织的目标。我们把这类理论称为强调需要型激励理论。将这类理论运用到中小学管理中, 学校管理者就要想方设法了解教职工的需要, 尽可能满足或引导教职工的需要。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图 (10) 。
落实到提案机制建设中:一要强化审议评价。主席团对每一条提案都要进行认真地审议, 在此基础上, 确定交流提案和立案提案, 凡是正当的合理需要均可以作为立案提案, 而对于当前不能解决的合理需要则确定为交流提案, 而对于那些不正当的需要, 则不予立案;二要重视解释说明。交流提案和未立案的提案要求提案涉及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校长本人, 向提案人做好个别的解释说明工作, 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三要注重表彰落实。对提案的重视与落实, 是关系到教职工进言献策热情的关键。可从立案提案中评选出优秀提案进行隆重表彰;加强对提案落实情况的监督反馈。如有在规定期限内未能落实的提案, 由校长向全体教职工做出相应的解释说明, 并需提出提案落实的最后期限, 以获得教职工的谅解;四要尝试围绕中心议题征集提案。紧紧围绕中心议题征集提案, 往往能够使教职工更多地从各个细节关注学校工作和学校发展, 提高提案质量和大会实效。如围绕“积极营造共同愿景,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中心议题征集提案, 共同愿景是学校的管理理念、学校的文化和价值取向, 涉及学校理念系统各个子项目:包括学校使命宣言、办学理念、学校发展总目标、学校形象定位、培养目标、学校精神、学校三风、办学特色、校徽、校门口箴言、校歌等, 征集本身就是对全体教职工创造力和智慧的一种肯定, 被采用更是一种荣誉和精神激励。有效引导全体教职工关注学校的传统和积淀体会学校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设计学校的前景和未来, 在集思广益中完成学校理念系统的构建,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上新台阶。
总之, 提案工作的实施策略, 要能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主人翁的责任感, 要能充分调动和保护全体教职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进一步引导教职工把目光投向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推动学校的科学决策和各项工作的长足进步。
(四) 以票决制的实行, 保障民主决策。
管理大师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可见决策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参与决策不仅作为提高教师积极性和学校管理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 更要使教师把“个人的思想和感情都投入到一种为团队目标作贡献、分担责任的团队环境之中”。当前随着学校管理民主化步伐的推进, 参与决策正在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管理方法。研究者们发现, 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的决策活动, 能够带来以下好处 (11) :
1. 能让学校管理者获取更完整的信息, 得到更多的备选方案;
2. 能培养教职工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责任感;
3. 能提高教职工对学校组织的认同感及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职业的满意度;
4. 能增加决策方案的可接受度, 有利于方案的贯彻落实;
5. 能改善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关系, 使学校的组织气氛更加和谐。
根据参与决策“认可区模式”理论, 对当事人来说既有利害关系, 又有能力参与决策的问题, 属于认可区外的问题, 应从一开始就让当事人参与决策。例如, 学校的绩效工资或奖金分配问题、教职工聘任条件问题、评优标准问题等, 这些都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 教师有能力参与方案的讨论, 这类方案最好让教师最大限度地介入决策程序, 即从决策过程的一开始就听取教师的意见, 这样可大大增加决策的接受度, 减少执行中的阻力;学校管理制度作为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其最终的贯彻执行者是学校每个成员, 为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群众中去”, 就应在制定的源头上做好“从群众中来”, 多方面征求师生员工对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 充分发扬民主, 集思广益 (12) 。
教代会上一般有三种表决方式:鼓掌表决、举手表决和投票表决, 前面两种方式是运用较多的, 正因如此, 民意无法真正表达, 使教代会流于形式, 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成为一句空话。教代会票决制是指属于教代会审议通过或审议决定的决议, 实行会员或代表无记名投票表决的制度。票决制的推行, 一方面是保障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需要, 随着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学校内部利益格局调整的频率加快, 许多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方案措施要出台, 许多制度要重新修订, 教职工利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增大, 要维护教职工利益就必须推行票决制。另一方面是减轻学校党政工作压力的需要。“越是棘手的问题, 越要充分发扬民主”, 由于票决制坚持无记名投票、“一人一票”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充分表达了代表的民意, 保证了表决和选举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一定程度解决了以往决策后可能出现的争论和纠纷, 减轻了学校党政领导的决策和执行压力, 也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充分的讨论酝酿是成功的关键。在票决制推行过程中, 把握好小组解释讨论汇总意见—主席团讨论修改—再小组讨论—再主席团修改, 几上几下的讨论和修改过程是消弭矛盾高票通过的关键。这样既兼顾了党政需要, 又维护了教职工的切身利益, 提高了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热情, 使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 促进校园和谐。
教代会是学校实现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决策观的关键途径, 是学校政治文明建设的主体工程, 教代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关系学校发展的一个大课题, 提升教代会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不断提高教代会质量, 是时代的要求, 是改革的要求, 是学校前进的要求。以教代会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学校民主管理, 进而推动现代学校制度是人本主义的体现, 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 是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维护学校稳定的必然要求, 在实践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性, 值得继续探索和研究。
摘要: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 以教代会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学校民主管理, 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人本主义的体现, 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 是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维护学校稳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现代学校制度,理论依据,教代会,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8.教代会制度细则 篇八
关键词:工会;组织建设;职代会制度;发展;和谐
随着工会组织工作的发展,职代会制度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新的形式下,工会工作是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也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部署。
工会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把推动科学发展管理、实现稳中求进作为一项新的发展主题。在工会内部结构中,职代会是强化民主监督、增加职工管理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常见的工会组织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发展问题,亟待相关工作者予以完善。
一、职代会制度在工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顾名思义,“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简称“职代会”。它指的是在企业职工中通过民主选举而产生的权利组织机构,在企业内部行使民主管理权利。通过这一组织机构,传达和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它是广大职工维护民主权益的重要形式,也是我国《宪法》中赋予劳动者一项根本的民主权利。习总书记的话为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形势下,工会工作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探究工会组织建设与职代会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能够进一步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促进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活动,凝聚企业发展核心,增强职工民主管理的协调发展,对企业的发展、广大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工会组织建设中开展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常见问题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职代会制度除了要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还具有其他的发展性能。但是在当前的企业工会工作汇总,职代会的建设管理遭遇瓶颈,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职代会制度建设的认识有所欠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生存,在经济效益中进行了更加激烈的开拓。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在煤炭企业中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模式。但是,很多企业管理者过于注重企业经济效益,却忽视了现代企业发展进程中工会职代会的发展作用。
在职代会制度建设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偏差。一方面,与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层次出现了背离,导致企业基层部门在执行职代会的发展中出现了“重结构,轻民主”的发展现象,另一方面,个别职工代表对职代会的组织建设情况所知甚少,容易对工会工作产生一定的误解,阻碍了民主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二)对职代会制度建设的管理不够细化
在一些已经建立了职代会制度的企业部门,虽然表面上看来,已经选取一些职工代表,成立了职工代表大会,但是,在涉及到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企业决策上,仍然不能做到集体探讨、集体表决,甚至还会出现“暗箱操作”、“表里不一”的现象。这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方式,集中表现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和单位中。因为职工人数有限、生产国规模较小,在加上和相应的上级工会组织情况的缺乏,在企业的岗位发展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三)对职工代表队伍建设的程度不够深入
当前形势下,尽管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养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但是在职工代表队伍的建设上,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在职工代表的自身素养上,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一些企业职工代表不仅存在工作态度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参与意识缺乏的问题,还存在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的发展问题。在企业职工的综合中,职工代表队伍缺乏企业民主管理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所以很多职工代表的立场不够坚定、发展意识并不明确。
其次,在职工代表的比例上,煤炭企业职工的性别差异较大,男性技术管理人员多于女性职工。而在生产一线中,女性职工代表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受职业特点的影响,女性职工的比例远远小于男性职工,特别是在一线工作机制中,企业职工女性代表的权益遭到了忽视。
(四)对职工代表提案工作的落实不到位
在职工代表的提案过程中,一些企业对职工代表大会的提案不够关注,对职工反映的问题不够重视,将提案工作敷衍过去,不能及时处理职工代表中的思想。除了企业管理者的原因,在实际的过程中,基层职工代表对提案工作的认识也并不清晰,所以形成提案的过程中,不能把握重点,提案的内容不够详实、立案的依据也并不充足。
三、如何强化工会组织建设与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关系
(一)增加职代会建设的科学化发展
煤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努力,因此在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企业民主管理要立足于实践发展情况,积累一些积极的探索措施,通过强化职代会建设的科学化管理模式,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尝试。
例如,在企业工会建设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工会组织者针对企业季节性生产工作、工人假期较长、职工代表难以选举的发展问题,采用限制委托带票选取的模式,增加职工代表选择工作的“人性化”和“科学化”。而在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前期工作中,企业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对所当选的职工代表进行前期培训,可以借助于小组培训、团队探讨等形式,增加企业职工对职工代表大会的高度认可。在预备工作之后,采取表决等形式,增加企业职工对代表大会制度的关注,从而确保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化管理。
(二)提升职工代表队伍的发展水平
在职工代表队伍的构建上,企业工会管理者要从总体上把握厂务公开的制度建设,依法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等细节问题。要遵循《宪法》《企业法》《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等形式,向职工普及法律知识,向广大职工宣传工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在组织形式较大的非公企业和其他经营的商业发展中,可以采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厂务公开等制度,形成民主平等的企业发展形式。而在较小的非公企业和其他经营的商业发展中,可以采取工会联合会等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民主管理的成本,提高民主管理的工作效率。
同时,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式,获取相应的发展变化,将科学管理和经济管理融合在一起,增强广大企业职工的思想凝聚力,促使工会组织的各项标准要求达标,进一步展现工会组织工作的新作为。
(三)丰富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发展形式
从根本上说,搞好职工培训工作是促进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安全”是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职代会制度建设除了常规的思想工作,还要根据职工性别、爱好,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团队竞赛等团队活动。利用闲暇时间,开展法律知识、工会业务知识、煤炭知识等技术活动。在搞好职工培训的同时,更加重视对职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以“丰产攻关”、“党员先进模范”等发展契机,带动广大职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充分发挥职代会的民主监督管理职能,从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让广大企业职工能够感受到企业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会工作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战场,因此,广大工会工作者要通过各种形式,做好职工群众工作,调动群众的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促使工会各项发展,不断完善工会组织建设与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关系。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工会组织建设过程中,广大企业工作者要积极发挥职代会制度,以推进工会组织建设为主,结合“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系列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并将“三严三实”工作作为主体核心,深刻认识和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不断强化基层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情况,使各基层工会按照相应的法律、规章,全力开拓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建华.全力推进企业职代会制度规范化建设[J].中国工运,2012(10).
[2]沈继汉.国有企业职代会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工友,2011(1).
[3]贾惠霞.论工会工作的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