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

2024-08-23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6篇)

1.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 篇一

一、最新考情分析

从近年试点省份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来看,考试类型基本稳定,分为单项选择题(20×2)、简答题(3×10)、材料分析题(2×20)、教学设计题四种题型(二选一×4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二、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2.简单题

(1)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3.材料分析题

有一位班主任在介绍班风建设经验时谈到:“在我们学校,校长要求班主任在教室盯班,及时了解班级情况,适时处理突发事件。只要学生走出教室门、宿舍门都要排队,班主任都要在场。同时还制定了班主任十到位制度:学生上课要到,课前打了预备铃要到,学生听广播要到,学生做眼保健操要到,学生上室外课要到,学生去宿舍要到,学生去餐厅吃饭要到,学生生病要到,学生看电视时要到,学生打扫卫生时要到。这一制度的实行,使班风、班纪大为好转,可是有的学生却对这种做法持有异议。

问题:请运用小学班级管理的有关理论分析“班主任十到位制度”。4.教学设计题

材料一: “周长的认识”(具体教学内容略)

材料二: “汉语拼音认识汉字(具体教学内容略)材料三:(具体学科及其教学内容略)

问题: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其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试

一、考试目标

1、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与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历史及其特点 【新闻链接】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一位教育家路过黑人居 住的平民窟,见到的是到处充斥着垃圾、暴力,一群孩子互相追逐、辱骂、殴打,于是他预言: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多数人最终会走向犯罪。几十年过去了,为了证实自己的预言,这位教育家再次走访平民窟,辗转找到了那些孩子,却惊讶地发现,当年那些孩子,大部分都生活的很好。甚至有的成为了律师、推销员、工程师,步入了中产阶级。走向犯罪的却寥寥无几,教育家甚是不解。经过调查他发现,原来这些人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小学老师。小学教育有哪些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知识?本章将对此进行阐述。考点

一、小学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 至 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 础教育的一部分。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大学”指“大人之学”,以成人为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小学”一般指 8 至 15 岁儿童的教育,也称为“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世的训练 【考题预测】

1.“小学”为学龄儿童()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A.5-11 B.6-12 C.7-13 D.7-12 考点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 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 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打下基础 考点

三、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育大辞典》将先秦至今的小学教育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先秦至鸦片战争前期的古代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期的近现代小学教育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当代小学教育。古代的小学教育

总之,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政权,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第三,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考题预测】

2.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A.重视道德教育 B.重视文史教育 C.重视礼乐教育 D.重视科技教育

(二)近现代的小学

1.近现代小学教育的草创时期 2.清末“新政”的小学教育 3.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1)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将初等教育分为两级,分别是初等小学 4 年,男女可同校,体现了反封建的思想;高等小学 3 年,男女分校。学制规定学龄期为 6至 14 岁,在此年龄段的儿童都应入校接受教育,指出“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 知识技能为宗旨”。

学制还对小学的教师、教法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与此同时,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还规定了学校开设的课程,并制定了统一的课程表。个别教学法、赫 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自学辅导法都是当时在小学比较盛行的教学方法。(2)袁世凯时期——国民学校和预备学校

袁世凯颁布的《特定教育纲要》中将初等 小学分为两种,一种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国民学校”;另一种是为预备升学的“预备学校”。国民学校施行国家根本教育,以注意儿童身 心之发育,并授以国民道德之基础及国民生活之普通知识技能为宗旨;预备学校,以注意身 心之发达,施行初等普通教育,预备升入中学为宗旨。(3)“五四”运动时期

“五四”运动时期,课程设置注重儿童本位化和实 用化,教材也采用白话编写,这些举措对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起了积极的作用。此时,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也开始在我国小学传播和实施。各种教育实验活动也此起彼伏地开展起来,如俞子夷在东南大学附小主持的“中小 学沟通问题的研究——算术”等多项实验,沈百英在江苏第一师范小学开展的作文教学法实验,教育实验虽只涉及小问题,但立足于小学教育的实际问题,实验的效果也较好,对探索科学的小学教育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壬戌学制

1922年,民国政府制定了新的学制,称为“壬戌学制”或“1922 年学制”。该学制参照美国实行“六三三”学制,将小学学制改 7 年为 6 年,仍分两级,初级小学 4 年为义务教育,高级小学为 2 年。幼稚园也被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该 学制有两大进步:一是女子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二是缩短了学制,初等小学和高 等小学都不同程度减少了年限,对我国普及小学教育起了一定的奠基作用,另外还在一定程 度上提高了地方办小学的灵活性。“壬戌学制”

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 的影响一直持续到 1949 年。(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立即着手制定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开始进行“党化教育”。此时常用的教学方法除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以外,还有李廉方始创的廉方教学法,陶行知所创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法以及导生传习教学法等。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它由“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生活”三部分组成的

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着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同时认为科学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倡导在小学中施行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育,还创立了小先生制,通过让小学生来充当教师为劳苦大众服务,对普及我国义务教育起了很大的影响。1927 年创办的南京晓庄学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深刻体现出了先进的教育思想。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1)土地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在 1934 年 2 月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将苏区小学一律统称为列宁小学,规定苏区施行统一的学制,小学学制改为五年,分为初等小学三年和高等小学二年。列宁小学为了适应农村情况,采用半日制和全日制两种方法办学,以复式教学为编制组织班级教学,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有国语、政治、数学等科,小学教育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文化、身体健康的抗战建国的劳动者,除了政府办学,还推行民办公助的办学政策。边区的小学招收 8 到 14 岁的适龄儿童,修业年限定为五年,小学以识字和算术(珠算)为主要课目,同时配合战争生产的需要,也教一些关于战争或生产的技术课,教材的内容力求精简和实用。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二节 学校组织与管理

考点

一、学校组织机构的常规模式

学校组织机构是按照学校发展目标的要求,将学校组织的职责、岗位和人员进行合理地组合和分配,形成结构合理,权责清楚的协作系统。

学校组织机构模式是指学校组织中权力和职责关系的结构方式,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 的个人或部门之间的关系。包括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等。1,直线型

直线型组织.机构模式是最早、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它的特点是组织中的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组织中每个人只向一个直接上级报告。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上下级关系明确,责任分明,联系简捷。其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职能都由一人承担,往往难于应付。2.职能型

职能型组织机构模式是组织内除直线主管外还相应设立一些组织机构,分担某些职管理的业务,有权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向下级单位下达命令和指示。其优点是能够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减轻上层主管人员的负担;缺点是容易破坏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多头领导。3.直线-职能型

直线-职能型(亦称直线-参谋型)组织机构模式的特点是设置了两套系统,一套是按命令统一原则设置的指挥系统(又称直线指挥部门),另一套是按专业化原则组织的职能系统。直线部门和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决定权,对其所属下级的工作实行指挥和命令,并负全部责任。而职能部门和人员被称作直线主管的参谋,在特定的范围对下级机构提供建议和 业务指导,或者受直线主管的委托在特许范围内享有一定的指挥权。4.矩阵型

矩阵型组织机构模式从两个维度设置部门,一个是任务部门,一个是职能划分。这两个维度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矩阵。考点

二、学校主要职能部门

(一)校长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是校长领导下的办事机构,协助校长处理学校日常事务。校长办公室的职责包括:负责学校的对外联络;接待和处理来访和信访;管理人事和安全保卫;管理学校文件收发和归档;进行学校各项工作的报表统计;收集和分析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反馈信息;安排校长的重要日程;完成校长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二)教务处

教务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全体教学工作。教务处的职责包括:教学组织和管理、教研室和学科组管理、教育科研、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培训、班主任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同时兼管学校中教学业务有关的科室。

(三)政教处

政教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政教处的职责包括:组织和设计各种德育活动,指导、管理各年级组的德育工作,拓展学校德育资源,等等。

(四)总务处

总务处是学校后勤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提供 经费、物质保障和综合服务。总务处的主要职责包括:安排和管理学校各项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维护校舍和各项设施,组织和安排教职工的福利,配合校长办公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兼管学校食堂、宿舍、医疗室和校办工厂,等等。

(五)教研室

教研室是由同一学科的任课教师组成的学校基层教学实践机构,主要负责本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教研室的职责包括: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组织教学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安排教学培训,等等。

(六)年级组

年级组是由同一年级各教学班的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教学实践机构,主要负责本年级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年级组的职责包括:协调班主任与各科任课教师间的关系,组织本年级教师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全面了解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情况,组织本年级学生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等等。

考点

三、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 活动。

学校管理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学校的正副校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此外也包括学校的教职员工。学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学校管理对象是学校的人、财、物、事(工作)、信息、时间和空间等,他们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客体或被管理者。考点

四、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包括制定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计划;抓好班主任工作;上好政治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及校外教育机关的联系,并要求他们密切配合。

教务行政管理是指教导处的具体业务工作,主要有招生、编班、排课表、学籍管理与成绩统计、管理图书仪器和编制教务表册等。

教学工作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教学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抓好教学组织工 作、领导好教研组工作、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

总务工作管理包括校舍建设、维修和设备的购置、管理;生活福利工作和财务管理作。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 考点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专业建设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义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真题再现】

1.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A.培养能力 B.传授知识 C.依法执教 D.教书育人

(一)教师专业化的定义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 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 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从教师个体专业化来讲,教师专业化着力强调两点:漫长性和生长性。

1.漫长性教师专业化是个长远而动态的个体社会化历程,从职前学习到在职培训,从见习到实习,从实习到正式任教,从经验少到经验丰富,教师始终在缓慢地成长着。

2..生长性 教师是在学校大环境中的个体,在不断改变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成长,充实自己,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能够保存活力,减少不适感和倦怠感。考点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专业理念

教师专业理念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 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

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 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专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

(二)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的内容。1.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以及相邻学科知识等。2.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教育改革与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3.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指的是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如一般教学法知识。4.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指的是教师满足学生基本知识需求所应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三)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 1.教学设计的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对象,确定教学起点和终点,并对教学诸要素(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等)进行优化安排和策划的行为方式。2.教学语言能力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广义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批语等)、体态语言(如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等)。狭义的教学语言专指教学口语,它是教学语言的主要形式。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口语表达能力、教态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这既是教师有效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所必需,也是教师群体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与会各界合作搞好学校教育所必需的力。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这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中,既定的教学目标是“灵魂”,教学程序是“蓝图”,教学评价是手段,合理组织调控课堂结构是核心,洞察学生心理是基础,运用教育机智艺术地处理突发事件是保证,而营造融洽适宜的课堂氛围则是根本。

5.教育研究能力

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问题即 课题、教学即研究、提高即收获”是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模式。教师的教育研究源于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深入学习并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对教育的认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6.创新能力

指创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追求与归宿。补充知识点: 教师考核内容

教师评价是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以及工作实绩等进行检查、衡量和审核。其目的和作用在于:

(1)为教师的使 用、培训、评薪定级、评定职称、晋升、提级提薪、奖惩提供客观依据;(2)引导教师按 教育规律办事,以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四个方面。

1.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考核教师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态度,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以及遵纪守法,思想品德,师德,等等。

2.业务水平方面:主要考核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包括一般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业务能力包括教育、教学 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等。3.工作态度方面:主要考核教师的责任感、工作积极性、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4.工作实绩方面:主要考核教师所完成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

考点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差异,可以把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造成有些新教师 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 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

(二)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 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三)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 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 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四节

教育研究方法

考点

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的事实加以系统的考察,从而探索教育规律,揭示教育现象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新性实践活动。考点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研究课题

科学研究开始于发现问题。一切科学研究工作均是从选题开始的。选择了研究课题,也就意味着确定了主攻方向,这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二)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三)提出研究假设

理论假设也叫研究假设,它是指根据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对未知事实及其规律 提出的一种不完备的、尚待验证的设想与推测。假设是科学研究的焦点,假设是搜集材料的 向导,是探索客观真理的桥梁。如果最后的研究结果难了研究假设,我们把它叫做证明,如 果结果否定了研究假设,叫证伪。

(四)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为了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取客观、可靠的研究结论而制定 的周密、科学的整个研究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制定的研究计划主要包括下面内容:所要研究 的问题及其范围;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范围与方法;确定需要采用的统计方法、时间进度、日程安排等。

(五)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收集研究资料,就是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重新搜集资料,最终获得结论。调查、教育实验等是获得科学资料的有效方式。整理和分析资料指的是对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使其逐步趋于系统化和条理化的过程,目的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意义解释。整理资料包括资料的核实、资料的简单分类与汇总两项任务。

(六)作出结论

在得出研究结论时,应当始终以唯物辩证法为工作指导,做到全面、综合地考虑与研究 有关的数据与资料,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果。作出结论要客观、科学、公正、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造,不能歪曲事实,同时要以正确的理论分析为指导。

(七)撰写成文

撰写成文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最后一步。所谓撰写报告,就是把科研的全过程及取得的结 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述出来,一般有调查报告、总结报告、实验报告及论文等几种形式。考点

三、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体例的教育研究成果,其结构也有所不同。下面分别就其中主要表现形式进行简要讨论。

(一)教育调查报告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一般由题目、前言、正文、总 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

题目 用一句话点题,反映主要研究问题。可加副标题,副标题是对主标题的补充,用来说明在什么范围内基于什么问题的调查。2.前言

调查报告前言必须开宗明义地交待清楚调查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首先,简要说明调查的是什么问题,调查此问题的缘由和背景,调查的筹备过程,主要调查的内容,国内外对同一课题的研究概况以及此次调查的意义和价值。第二,要说明调查的基本情况:概述调 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取样及调查的方式方法。第三,对此次调查的有利因素和不 利因素作简单分析。3.正文

正文部分即调查内容。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及有关文献资料,用纲目、项或篇、章、节的形式把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准确地揭示出来。调查报告正文部分写法多种多样,一般有两种不同写法。一种是把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种类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或方面来写。另一种是将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 序演变过程加以排列,分成互相衔接的几个部分,层层深入地来写。4.结论和建议

在对整个调查内容进行总体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和参考意见。提出的观点、建议要谨慎、严肃,观点要从事实中引出,同时要考虑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要全面衡量理论或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要轻率地下结论和提建议。

5.附录 必要时要把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报告后面。

这不仅是使正文内容集中,更主要的是为读者提供可供分析的原始资料,以便让人分析鉴定搜集调查材料的方法是否科学,材料是否可靠,并供其他的研究人员参考。附录包括: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附录的编制要防止杂乱和过于简单。

(二)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学术论文范围不仅包括论述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理论性文章或学术专著,也包括某些实验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某些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验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总的特点是学术性。具体表现为创新性(在自己所研究范围内,理论上要有所发展,方法上要有所突破),科学性(论据确凿,论证清楚,言之有理)和实践性(在各种 社会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学术论文按研究目的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理论探讨性、论证性论文

对教育发展及学科建设需要提出的重要研究课题,运用有关原理,或以大量的观察实验结果为依据,或以丰富的文献资料、现实材料作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剖析现象与本质,推理论证,从而提出新理论、新看法,或论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证明自己的研究论点。(2)综合论述性论文

针对现实中或学术界提出的问题,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究的课题,从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目前现状)两方面加以系统和综合概括,说明来龙去脉及前人研究情况,分析症结 所在,指明进一步探索的方向。(3)预测性论文

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根据科学和事实,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发展的趋势以及预测今后发展的可能。无论哪一类学术论文,形式规格基本上要遵循“绪论——本论——结论”的逻辑顺序。

规范性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一般包括六个主分: 1.标题 2.内容摘要

3.序言 序言(引言、前言、绪论)4.正文(本论)5.结论与讨论

6.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真题再现】

【简答题】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五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第一讲

考点

一、教育的内涵

(一)“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考题预测】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二)教育的概念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 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狭义教育的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它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第三,它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

(三)教育构成要素 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1.教育者 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 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3.教育影响 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其中教育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 境等;教育手段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师的语言等等。4.教育三要素的关系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总之,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考点

二、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第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正因为教育具有这种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 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 统和特点。二是: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宗教、文学、艺术、法律等)发生密切的联系,受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 点和教育内容上。三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种情况是教 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另一种情况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 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

考点

三、教育的起源

在教育史上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的主张:

1、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斯宾塞、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考点

四、教育的发展

根据社会生产方式的构成特点来划分,可把教育划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1.无阶级性、公平性。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由此决定了儿童是公有的,也是 公育的,教育机会对所有儿童都是均等的;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育活动融合在生产、生活中;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但这些长者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教育内容以各种生产劳动技能和社会生活习俗为主,教育方法也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控制,教育的 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子弟,教育内容主要是寓剥削 统治术于其中的圣人之言、祖先遗训。教育的等级性也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处于不同社会 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劳动人民的子弟无权接受教育;(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这种分离,一方面加速了文化的筛选、整理与 保存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3)古代学校教育形式是个别教学。

它使教育具有了完备的条件,即专职教师、固定学员和专门的教材。

(4)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具有刻板性,倾向于自然、对辩和死记背。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五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第二讲

(三)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现代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1.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

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教育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解决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1)在课程内容上注入了科学知识,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2)在教学方法上,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新方法。(3)扩大了受教育权,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了个别教学制。2.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

社会主义教育的为维护劳动人民自身的利益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服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2)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考点

五、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示教育规律的科学。1.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 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知活动的现象。2.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社会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的课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3.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的特点

(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3)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2.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学记》:传说是乐正克所作,中国古代、世界古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其具体主张 为:(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4)“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 德标准;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他认为:教育是思想上的接生,强调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 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第一步是苏格拉底讽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 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不到真知;第二步是定义,在问答过程中归纳;第三步是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伯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倡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教育 的最高目的;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 的原则。

古罗马的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 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补充知识点: 关于学习过程

(一)孔子的学习过程观 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

1.孔子在谈到“学”的时候,特别强调要做到博学。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论·治学》。

2.孔子不仅强调博学,而且重视思考,把“学”与“思”相提并论。他说:“弗学何以行? 弗思何以得?小人勉之。”

3.孔子所说的“习”有温习、练习、实习的意思。他不仅重视学,而且重视习,主张“学 而时习之”。

4.孔子还重视“笃行”,主张学以致用。他说:“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二)荀子的学习过程观 荀子按照人的认识过程把学习过程分为“闻见”、“征知”、“行”三个阶段。他把通过感官反映外界事物的过程看作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即闻见阶段。学习的第二阶段,即征知 阶段。征知是指对感官获得的印象进行审查,它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认识过程的理性认识阶段。荀子把“行”看作是学习的第三阶段。他认为行与闻见、征知相比,行尤为重要。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 儒效》。(三)王夫之的学习过程论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继承了《中庸》的五段(学、问、思、辨、行)学习程序。王夫之把学、问、思、辨、行看作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五者之中“行”是首要的。这些观点都是应当充分加以肯定的。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六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讲

考点

二、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特点。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这是注意的最基本的功能。通过注意,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有意义的、有关联的亦即符合自己需要的与当前活动有关的事物和活动,而同时抑制和排除那些无意的、无关联的亦即不符合自己需要的事物或活动。

2.保持功能 这种功能使注意的印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直到保持到达到目的为止。3.调节功能 可以调控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使偏离目的的活动得到纠正。

(三)注意的种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1.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

2.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3.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 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注意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同时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 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例如:边听边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等。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例如:第一节课听语文,第二节课听数学,就需要注意的转移。考点

三、感觉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所接受信息的来源和感受器在个体身上所处位置的不同,把感觉分为两类: 1.外部感觉是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2.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三)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任何感觉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主体的感觉 能力;另一个是客观世界的刺激。前者是感受性的问题;后者感觉阈限的问题。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2)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一般情况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①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暗适 应。暗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强变弱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②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明适应。明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弱变强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的适应。

皮肤觉的适应: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 皮肤觉得适应。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这是温度觉的适应。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①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②继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 化。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①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②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考点

五、记忆

(一)记忆的主要类型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划分

(1)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2)逻辑记忆:以对概念、公式、规律等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3)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4)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

(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

(2)短时记忆:也叫做工作记忆,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 1 分钟。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7±2 个组块。长时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 1 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3.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

(1)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 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经去过的地方。

语义记忆: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 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一年有四季。4.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

(1)陈述性记忆: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 间、事件、概念和观念。陈述性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

(2)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 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即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如打篮球。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二章第六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二讲

(二)记忆过程

1.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识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类

(1)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①无意识记:事前没有明确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

②有意识记: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 意志努力。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2)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①机械记忆:是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②意义记忆:是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保持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发生错误。(1)遗忘的原因

记忆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代表人物:巴甫洛夫

主张: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抑制说 主张: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动机说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张: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提取失败说 代表人物:图尔文

主张: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之所以无法回忆,是因为个体在提取时没有找到适当的 提取线索。如果有恰当的线索提示,个体就能够很快将信息提取出来。同化说 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主张: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 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 地遗忘。用于解释有意义学习的保持与遗忘,他认为在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者的学习是前 面学习的加深和扩充。

(2)遗忘的规律19 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是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3.回忆与再认 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重现过去验

回忆: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再认: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就是再认。补充知识点:

系列位置效应 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在一项实验中,实验者要求被试学习32 个单词的词表,并在学习后要求他们进行回忆,回忆时可以不按原来的先后顺序。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那些项目,而最后回忆起来的是词表的中间部分。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三)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

1.持久性:指记忆的保持特征,即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加强记忆的持久性,首先要善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

3.准确性:指正确和精确特征。培养记忆的准确性,首先要进行认真的识记;其次,在复习时要把相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第三,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 东西区别开,把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增补预测区别开来。4.准备性:指记忆提取和应用特征,即能否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记忆的这一品质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

(四)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目的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责任感和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研究表明,意义记忆的材料保持时间长,利用提取 快,受干扰少。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即理解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 观点、论据以及逻辑标示出来,然后概括并确切的叙述出来。精加工的材料组织得好,提取 的线索多,利用也更容易。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利用组块化就记得牢,有系统。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适合于记忆储存,研究表明有语义编码又有形象编码的材料易记忆。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防止遗忘法: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来进行的复习。(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第二章 教育基础

第六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三讲

考点

六、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人们说的“思 考”、“考虑”、“揣度”、“反省”、“设想”等都是思维活动的形式

(二)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2.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思维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2)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三)思维的类型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 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思维的材料,思维过程往往表现为对表象的概括、加工和操作。具体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等 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

(1)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2)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1)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智力活动不可缺少的思维,都带有创造的成分,而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将思维划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再造性思维 再造性思维(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四)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3.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补充知识点:

思维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 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2.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 其他活动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积极迁移。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原型启发: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 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

(五)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1.概念:人脑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构成人 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2.判断:判断是用概念去肯定或否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事物之间的联 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判断大都是借助于语言、词汇并用句子形式来实现的。

3.推理: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归纳推理是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推理过程,即由特殊到一般。例如:由铁能导电、铜能导电、铝能导电等,推理出“金属能够导电”的结论。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或具体的推理过程。例如:所有的哺乳类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类动物,所以得出结论:虎是胎生的。

(六)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其中,分 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1.分析和综合

(1)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例如:将一棵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果实等。

(2)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例如: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结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2.比较和分类

(1)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要考察两种学习方法的优劣,就要分别从学习时间、成效等多方面进行比较; 人们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2)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 维过程。

例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和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 理数又可分为整数、小数和分数等。3.抽象和概括

(1)抽象是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例如:我们对人的认识,人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能知觉,能记忆,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会使用工具等。通过分析、比较,抽出人类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即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等,舍弃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等其他动物也有的非本质属性,这就是抽象过程。(2)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 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把“人”的本质属性——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综合起来,推广到古 今中外一切人身上,指出:“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都是人。”这就是概括。4.具体化和系统化

(1)具体化: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个概念或原理,学生运用已学会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都是思维的具体化。

(2)系统化: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例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在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知识之后,可以概括归纳为有理数; 当数的概念扩大,学习了无理数之后,又可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括为实数;掌握了虚数之后,又可把实数和虚数概括为数,从而掌握了系统的数的知识。

第三章 教育基础

第六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四讲

考点

七、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表象是事物不在前面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二)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1)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 意志努力。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等。

(2)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①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②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③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2)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 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①强烈的创造愿望;②丰富的表象储备;③积累必要的知识经 验;④原型启发;⑤积极的思维活动;⑥灵感的作用。(3)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理想能鼓励人向上和进取,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动力,而空想往往会把人引向歧途。考点

八、情绪过程

(一)情绪概述

1.情绪的概念 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和对象,能引起各种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高兴、喜悦、爱慕等情绪体验;相反,那些妨碍人们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和对象,就会引起否定的态度,产生不满、痛苦、忧愁、厌恶、恐惧、憎恨等不快之感。2.情绪(情感)的功能

(1)信号功能 情绪的信号功能体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一定的情感表达方式传递给别人并加以影响。它是非言语沟通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信号意义。

(2)调节功能 情绪的调节功能又称动力功能,是指情绪对人的活动具有引发、促进和调控的作用。

(3)感染功能 情绪的感染功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相互影响和产生共鸣。人们常说的“动之以情”就是这种功能的体现。

(4)适应功能 有机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多种适应方式。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就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

情绪的两极性 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情绪在肯定性、动力性、强度、紧张性上存在着的对立状态。从性质上说,有肯定的情绪情感和否定的情绪情感。构成肯定-否定两极的情绪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甚至可以在同一事物中同时出现。情绪情感的动力性表现为积极的增力性和消极的减力性两极。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为紧张与轻松。情绪的强度方面,表现为强与弱对立的两极。情绪的紧张性表现为激动和平静。甚至可以在同一事物中同时出现。情绪情感的动力性表现为积极的增力性和消极的减力性两极。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为紧张与轻松。情绪的强度方面,表现为强与弱对立的两极。情绪的紧张性表现为激动和平静。

(二)情绪的分类

按照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分类,可以将情绪分为以下三类: 1.心境

心境是指个体一种微弱、平静、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带有感染作用的情绪状态。心境体验 会使人的情绪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它具有感染性、弥散性的特点。弥散性: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 切事物。(2)长期性:心境产生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2.激情 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激情是指个体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 应激是指一种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个体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考点

九、情感过程

(一)情感的概念

情感一般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二)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三)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2)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3)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4)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5)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与持久性。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1)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而情感又在各种变化的情绪中得到体现。(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和情感是两种彼此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第四章 教育基础

第六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五讲

考点

十、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定义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所以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 目的是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二)意志的基本特征 第一,意志有明确的目的性 第二,意志对活动有调节作用

第三,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第四,意志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三)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人在行动之前,先要在头脑里考虑为什么要行动,怎样去行动,这是意志的准备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和轨迹。(1)动机冲突

双趋冲突: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 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3)双避冲突: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4)趋避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多重趋避冲突:既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2.确定行动目的 目标确定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同时反映出一个人的世界观和道德水平。目标越明确,人的行动就会越自觉;目标越远大,它对行动的动力作用越大;目标越深刻,被这一目标所唤起的意志力也越大。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目标确定后,应该考虑如何实现这个目的。为了实现目的,必须选择正确的行动方法和制定适当的行动计划。

执行决定阶段 行动计划制定后,执行计划、采取有效行动,便是达到目的的关键步骤。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困难。因此,执行决定,需要更大的意志努力。克服困难必须依赖 以下心理条件:

(1)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世界观是动机的基础,也是克服困难最基本的条件;(2)行动目的的性质对克服困难有重要意义;

(3)对行动胜利的美好前景的憧憬,对行动失败可能招致后果的认识也会激励人们去 战胜困难;(4)执行计划的坚定性。这决不意味着机械刻板地行动,而是要实事求是,当机立断,调整计划,继续前进。

(四)意志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易受暗示性的人,行动缺乏主见,没有信心。容易受别人左右,因而会随便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独断性的人则盲目自信,拒绝 他人的合理意见和劝告,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都是缺乏对事物自觉、正确的认识,分不清是非曲直,而去遵循盲目的倾向。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优柔寡断的人遇事犹豫不决,患得患 失,顾虑重重;在认识上分不清轻重缓急,思想斗争时间过长,即使执行决定也是三心二意。草率的人则相反,在没有辨明是非之前,不负责任地做出决断,凭一时冲动,不考虑主、客 观条件和行动的后果。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意志的坚持性 意志的坚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与坚持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顽固执拗的人对自己的行动不作理性评价,执迷不悟,或者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见异思迁者则是行为缺乏坚定性,容易发生动摇,随意更改目标和行动方向,这山望着那山高,庸庸碌碌,终生无为。

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自制性强的人,在意志行动中,不受无关诱因的干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完成意志行动。同时能制止自身不 利于达到目的的行动。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任性的人自我约束力差,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常常为情绪所支配。怯懦的人胆小怕事,遇到困难或情况突变时惊慌失措,畏缩不前。考点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 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性格、气质和自我调控 等方面。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例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又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这 里“勤劳”的品质,就是中国人共同的独特人格特征。

(2)稳定性;例如: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在各种不同场合都会表现出沉默寡言的特点。整合性;例如: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

(4)功能性;例如:当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的功能表现。

社会性。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的人格更加独立。3.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 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

(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间的矛盾。(3)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 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例如:感到很饥饿又没有钱去买食物。本我:抢夺别人的食物来满足自己填饱肚子的欲望;自我:想些别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而压抑自己的饥饿感; 超我:认识到抢夺他人的财物是不道德的行为,就算饿死也不能违背道德的原则。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受以下因素影响:(1)生物遗传因素

第一,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第二,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智力、气质这些与遗传因素关系较密切,而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 因素关系更密切; 第三,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2)社会文化因素

第一,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第二,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力因文化强弱而异,社会对顺应要求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 第三,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①权威型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表现得消极、被动、缺乏安全感、退缩、服从、胆怯,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

②放纵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有时会 失控。孩子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唯我独尊等。

③民主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 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引导。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更有可能培养出人格健 全的孩子。

(4)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不同的教师领导风格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不同。学生在独裁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教师领导风格下,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教师 的公正性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是否公正和公平。学生 需要老师的关爱,在教师的关爱下,他们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种由教师期望引起 的效应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同伴群体对学生的人格也具有巨大的影响,对人格发展具有 “弃恶扬善”的作用。(5)个人主观因素

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道德要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他去思考与行动。另外,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人格特征形成的作用会随着年 龄的增加而日益增强。此外自然物理因素、自我调控因素等也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第七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考点

十、课程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课程是学校 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英语、数学。考点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第一,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第二,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

第三,内容联系观,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第四,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五,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验收的作用。第六,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 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 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 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更是人性养育的 圣殿。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 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 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 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考点

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 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考点

十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1.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 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学习的“自 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 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 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3.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4.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教师应做到教学相长,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5.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第一章 吃的基础课 ⑥ 篇二

★食用菌有哪些

“食用菌”这一略显冰冷的名字,包含了数百种形态各异、味道不同的食物,如木耳、银耳、香菇、平菇、金针菇、滑子菇、草菇、花菇、茶树菇、竹荪、杏鲍菇、牛肝菌、松茸、羊肚菌等。“菌”往往给人“微小”的印象,但这些食用菌却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以供食用。

大部分食用菌含较多核苷酸、嘌呤等鲜味物质,故而味道鲜美,适合煲汤、炖煮、炒制、涮火锅,甚至用于调味。木耳还可以凉拌或生吃。银耳还可以煲粥。香菇还可做馅料。

★食用菌有什么健康价值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人们增加菌类食物(食用菌)摄入。如果你的食谱还没达到天天有食用菌的程度,那就了解一下它们难得的营养价值吧,这会让你进行食谱调整。

首先,食用菌所含蛋白质不论含量还是质量都优于普通蔬菜。新鲜或水发食用菌中蛋白质含量为1%~3.5%,略高于一般蔬菜。如水发木耳蛋白质含量为1.5%,新鲜香菇蛋白质含量为2.2%。干制的食用菌因水分减少而使蛋白质比例大增,蛋白质含量多为10%~30%,如干木耳蛋白质含量为12.1%、干香菇为20%。

除含量较高外,食用菌蛋白质的质量亦较高。食用菌蛋白质含9种必需氨基酸且比例更大(60%),其比例与人体内9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更接近一些,因而利用度较好,营养价值更高。在这方面,食用菌更接近肉类、蛋类等动物性食物,而不是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很多人并不知道,在生物学上,真菌虽然一度被错误地当做植物,但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是从腐化的周围物质中获取养分(食物),反倒跟动物很像。

其次,食用菌富含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K、维生素D、钙、钾、铁、锌和硒等。其中最为独特的是维生素D,其他蔬菜从不提供。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进钙吸收,调节钙代谢,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近些年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具有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 2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功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食用菌含有一类具有特殊健康价值的成分——菌类多糖。菌类多糖存在于食用菌细胞壁之中,被证明具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血脂、抗癌、抗血栓等作用。其中一些菌类多糖,如香菇多糖、木耳多糖等已经被开发为药物,应用于临床。

★哪种食用菌营养价值最高

各种食用菌的外观、味道、产地、栽培条件都不尽相同,在营养素含量方面也有差异,但它们亦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营养价值方面甚至可以用“大致相同”来概括。千万不要认为食用菌价格越贵,营养价值就越高!食用菌的价格主要由产量、栽培成本、口感、用途以及人们不恰当的追捧决定,与其营养价值并无内在联系。因此,消费者没必要陷入盲目的比较孰高孰低当中,因地制宜地多吃一些食用菌才是硬道理。

7.水果的优势

水果的优点

水果的营养特点和健康效应与蔬菜类似,主要提供维生素C、β-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钾、钙、镁、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成分,但味道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并经常与蔬菜相提并论。

但实际上,水果与蔬菜有所不同,水果通常还含有较多的糖分和有机酸(酸甜可口,口感多样),营养成分也不尽相同。所以水果和蔬菜不能互相替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成人每天吃200~400克水果。经常吃剩菜不是好习惯,但有人说吃剩菜致癌未免夸大,只要掌握合理存放的时间、温度和防护,剩菜还是可以吃的。

水果的选择

水果的颜色主要决定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天然色素类物质。这些色素都属于植物化学物质,对健康大有裨益。一般来说,水果果肉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大。因此在多样化的前提下,应尽量优先选择深颜色的水果,如葡萄、蓝莓、桑葚、西瓜、柑橘、芒果、猕猴桃、草莓、石榴等。

水果的宜忌

吃水果的时间

吃水果的时间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所以很多人觉得迷茫,但实际上水果任何时间都可以吃,不论上午下午还是晚上,不论饭前饭后还是饭中,只要自己不会觉得肠胃不适就可以吃。不过,从减少能量摄入,控制体重避免发胖的角度,一般认为饭前吃水果最佳。

水果和果汁

虽然说果汁也是由水果压榨过滤而成的,但是在此过程中,水果的可溶成分进入果汁,不溶物质则随渣过滤了,所以果汁中基本不含有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水果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对维持肠道功能、促进肠蠕动、防治便秘、降低胆固醇、抗癌均有一定作用。与此同时,其他营养素也有一定的损失。因此,即便是纯果汁,营养也不如新鲜水果。但是对于牙齿不好的婴幼儿和老人,还有某些进食困难的患者,家庭自制的鲜榨果汁还是值得推荐的。

在家自制果汁时也要注意,要尽量早点饮用完,密封起来放在冰箱里最多存放1天。另外,变色的果汁并不是坏了,只是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因为氧化而变色,抗氧化能力变低而已。

水果制品和新鲜水果

罐头、果干、果脯、蜜饯等水果制品不但营养成分有所下降,而且加入了糖、防腐剂、色素等,因此从健康安全的角度出发,尽量选择新鲜的水果。只有在水果携带、摄入不方便,或者摄入不足的时候,才用水果制品进行补充。

烂水果不要吃

新鲜的水果很容易腐败变质,被真菌污染,食用后会危害健康。有些人舍不得丢弃,将腐烂的部分切掉然后吃剩余的部分,但这并不保险,因为在腐烂部位周围看起来尚好的果肉中,也可能存在有害物质。因此,当腐败变质部位不超过整个水果1/3时,应去掉1/2后食用;当腐败变质部位超过整个水果1/3时,则整个水果均不可食用。

编辑/陈致文

3.第一章 VFP基础知识 篇三

例题

1、在数据库技术的有关概念中,DBS、DB、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DBMS包括DB和DBS

B、DB包括DBMS和DBS C、DBS包括DB和DBMS

D、DBMS、DB和DBS之间无直接联系

2、若将关系看成是一张二维有,则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表中不允许出现完全相同的行

B、表中任意两行的次序可以交换 C、表中每一列中各数据的类型可以不同 D、表中任意两列的次序可以交换

3、Visual FoxPro数据表中的字段是一种()。A、常量

B、变量

C、函数

D、表达式

4、下列式子中,不是合法Visual FoxPro表达式的是()。A、[9999]-AB

B、NAME+“NAME” C、10/18/09

D、“教授”.OR.“副教授”

5、下列表达式结果为.F.的是()。A、“33”>“300”

B、“男”>“女” C、“CHINA”>“CANADA”

D、DATE()+5>DATE()

6、在下列函数中,函数值为数值的是()。A、AT(“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

B、CTOD(“01/01/96”)

C、BOF()

D、SUBSTR(DTOC(DATE()),7)

A类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数据库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主要模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备的三种基本关系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在VFP中,为存储声音信息,应使用_________类型,为存储较长的简历信息,应使用_________类型。

5、字符型常量是用定界符定的一串字符,VFP中合法的字符串定界符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在逻辑运算符中,运算优先顺序是先_________,再_________,最后是_________,但可以用_________改变运算顺序。

7、在VFP6.0中,表达2*15+16/4-2^3的值是_________,ABS(16)SQRT(16)的值是_________。

8、在程序设计中,要说明一个数组,应使用关键字_________。

二、单选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一般来说,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适用于()。

A、文字处理

B、资料管理

C、表格计算

D、数据通讯

2、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不包括()。

A、数据库

B、DBMS

C、操作系统

D、用户

3、按照数据模型分类,VFP数据库属于()。

A、层次型

B、网状型

C、关系型

D、混合型

4、关系数据库支持的三种关系运算,不包括()。A、投影

B、连接

C、选择

D、混合

5、在VFP中,以下合法的数值型数据为()。A、1/2

B、36.8

C、.F.D、“23”

6、在VFP中,以下合法的字符串数据是()。A、{“计算机考试”}

B、[[小型计算机]] C、[“中型计算机”]

D、““巨型计算机””

7、若DATE1=“12/20/04”,表达式CTOD(DATE1)的结果的数据类型是()。A、C

B、N

C、D

D、M

8、以下各个表达式中,运算结果为数值型的是()。A、RECNO()>10

B、YEAR=2004 C、DATE()-5

D、AT(“IBM”,“Computer”)

9、下列表达式运算结果为日期型的是()。A、04/05/97-2

B、CTOD(“04/05/97”)-DATE()C、CTOD(“04/05/97”)-3

D、DATE()-“04/05/97”

10、在下列表达式中,结果为字符型是()。A、“125”-“90”

B、“abc”+“def”=“abedef” C、CTOD(“2004/09/01”)

D、DTOC(DATE())>“2005/04/01”

11、若有A=“B”、B=3*

5、C=“3*5”,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A、A+B

B、B+&C

C、C+&B

D、A+&B

12、VFP内存变量的数据类型不包括()。A、N

B、Y

C、M

D、L

13、下面不能退出VFP的操作是()。A、“文件”→“关闭”

B、“文件”→“退出”

C、单击标题栏右端的“关闭”按钮

D、VFP为活动窗口时,按alt+f4

14、XJGL.MEM是VFP的()。

A、数据表文件

B、索引文件

C、内存变量文件

D、数据库文件

15、启动VFP6.0屏幕上出现两个窗口:一个是VFP的主窗口,另一个是()。A、文本窗口

B、命令窗口

C、帮助窗口

D、对话框

16、使用命令退出VFP的操作是()。

A、在命令窗口中输入CLEAR命令

B、在命令窗口中输入QUIT命令 C、在命令窗口中输入EXIT命令

D、在命令窗口中输入DO命令

17、下面关于VFP数组的命令中,错误的是()。A、用DIMENSION和DECLARE都可以定义数组

B、可以用数组变量名和下标访问数组中的每一个数组元素 C、一个数组中各个数组元素必须是同一种数据类型 D、新定义数组的各个数组元素初值为.F.。

18、在VFP中,用DIMENSION W(2,3)定义数组后,数组W包含的数组元素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5个

D、6个

B类训练题

一、填空题

1、两个不同实体集的实体间的联系有一对

一、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联系。

2、在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中,从表中取出满足条件元组的操作称为_________,把两个关系中相同属性值的元组联接到一起形成新的二维表的操作称为_________,从表中抽取属性值满足条件列的操作称为_________。

3、SQL语言由_________、_________和数据控制语言三部分组成。

4、在VFP中,?ABS(INT(SQRT(16)-3**3))的结果是_________,?VAL(“2000”+“5.10星期二”)的结果是_________,?IIF(“aBC”>“aBB”,“3”+“5”,2**INT(LOG(10)))的结果是_________。

5、命令?AT(“is”,“This is string”)的显示结果是_________,命令?TYPE([2+3])的显示结果是_________,命令?IIF(7>3,7+3,7-3)的结果是_________。

6、已知AA=34,BB=“AA”,则命令?TYPE(BB)的结果是_________。

7、若要使两个字符串作精确比较,一种方法是采用精确比较运算符_________,另一种方法是首先使用_________命令来设置精确比较的工作环境。

8、现有内存变量PASS1,QB2,XYZ,BAS1,BBC2和BDEY,把除去后三个变量以外的所有变量用内存变量文件VAR.MEM存入磁盘,应使用命令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关系指的是()。A、各个数据记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B、各个字段数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C、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D、满足一定条件的一个二维数据表格

2、下面对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行与列构成的二维表,在数据库理论中称为关系 B、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表示的

C、如果一个二维表构成关系,那么在这个表格中只允许嵌套一个二维表格 D、关系不但可以表示实体间一对多的联系,也可以表示多对多的联系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关系模型可以反映实体之间一对一的联系 B、关系模型可以反映实体之间一对多的联系 C、关系模型可以反映实体之间多对多的联系

D、关系模型只能反映实体之间一对一和多对多的联系

4、一个关系相当于一张二维表,二维表中的各栏目相当于该关系的()。A、数据项

B、元组

C、结构

D、属性

5、在VFP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暂时用到的一些中间变量是内存变量

B、字段仍然是变量

C、变量包括内存变量和字段变量两类

D、字段不再是变量,而成为常量

6、IIF(LTRIM(“□ABC”)>“ABCD”,DAY({^2005-3-1}),7)的值是()。A、1

B、2005-3-1

C、7

D、.F.7、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

A、DATE()+30

B、DATE()-30 C、DATE()-CTOD(“01/10/96”)

D、365-DATE()

8、如果想从字符串“北京市”中取出汉字“京”,应该用函数()。A、SUBSTR(“北京市”,2,2)

B、SUBSTR(“北京市”,2,1)C、SUBSTR(“北京市”,3,1)

D、SUBSTR(“北京市”,3,2)

9、下面与表达式.NOT.(NL<=60.AND.NL>=18)等价的是()。

A、NL>60.OR.NL<18

B、NL>60.AND.NL<18 C、NL<60.OR.NL>18

D、NL<60.AND.NL>18

10、设学号=“2005”,姓名=“张三”,费用=150,则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A、“学号:”+学号

B、“姓名:”+姓名 C、“费用:”+STR(费用)

D、“费用:”+费用

11、打开一个空数据表文件,分别用函数EOF()和BOF()测试,其结果一定是()。A、.T.和..T.B、.F.和.F.C、.F.和.T.D、.T.和.F.12、要检查当前文件夹是否存在数据表文件ABC.DBF,应使用函数()。A、FILE(ABC.DBF)

B、FILE(“ABC.DBF”)C、IIF(ABC.DBF)

D、IF(ABC.DBF)

13、连续执行以下命令之后(其中“□”表示空格),则输出结果是()。SET EXACT OFF X=“A□” ?IIF(“A□□”=X,X-“□BCD”,X+“□BCD”)

A、A□□

B、□BCD

C、A□BCD

D、ABCD□□

14、现有内存变量name的值为字符串“内存变量名”,当前打开的数据表中的一个字段名为name,其值为字符串“字段变量名”,则命令?name执行结果是()。

A、内存变量名

B、变量

C、字段变量名

D、name

15、在VFP中,下列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A、STOR 12 TO X,Y

B、STORE 11,12 TO X,Y C、X=11,Y=12

D、X,Y=12

16、程序中有说明语句,DECLARE MA(3,2),则下列语句错误的是()。A、MA(1,1)=3

B、MA=3

C、STORE 3 TO MA

D、MA(2,3)=3

三、分析题

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逻辑表达式:

(1)闰年的条件:年号(year)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

(2)一元二次方程AxBxC0有实根的条件:A0且B4AC0。

(3)判断一个数X是否能被2整除的条件。

2、设有如下一些变量及其值:年龄=25,性别=“男”,婚否=.F.,学历=“本科”,工资=1200,试求出下列逻辑表达式的值。

(1)年龄>20.AND.性别=‘女’

(2).NOT.婚否.AND.学历=‘大专’.OR.性别=‘女’

4.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 篇四

工程力学

第一章 刚体静力学基础

刚体静力学以刚体为研究对象。所谓刚体,是受力时不变形的物体。刚体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和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刚体静力学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其它力学分支的基础。

本章介绍刚体静力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力和力矩的概念,静力学公理和任意力系的简化方法。

1.1 力和力矩

力及其投影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外效应),或者使物体变形(内效应)。对刚体而言,只需要考虑力的外效应。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要素。因此,力是一种定位矢量。通常用用粗斜体字母来标记力矢量,如F,对应的细斜字母F表示力的大小。在图中通常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为力的作用点,力的单位是牛顿(N)或千牛顿(kN)。

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组力称为力系。作用在刚体上的一力系,如能用另一力系来代替,而对刚体产生同样的作用,则这两个力系互为等效力系。一个力和一个力系等效,则该力是力系的合力,力系中各力是其合力的分力。

力依据其作用形式,可分为体积力、表面力和集中力。体积力和表面力连续作用于物体的某一体积上或面积内,也称为分布力。例如,物体的重力是体积力,浸在水中的物体受的静水压力是表面力。而集中力作用于物体一点。实际上,一切真实力都是表面力,集中力只是分布力在一定条件下的理想化模型。

图1–1 力沿直角坐标轴的投影与分解

图1–2 二次投影法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力在轴上的投影定义为F与该轴基矢量的标量积。设坐标系Oxyz的各坐标轴的基矢量分别为i、j和k,则力F在各轴上的投影可表示为

FxFiFcosFxFjFcosFxFkFcos

(1–1)其中、和是力F与各坐标轴的正向夹角,如图1–1所示。显然,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

如已知力在各轴上的投影,则可将力沿直角坐标轴分解

FFxiFyjFzk

(1–2)如图1–2所示,计算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也可以使用二次投影法。

FxFxycosFsincosFyFxysinFsinsinFzFcos

(1–3)其中,FxyFxiFyj为力F在Oxy平面上的投影。

例1–1:已知力F大小为80kN,试计算它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解:AB34822289

FxFODAB25.4KNFyFDBAB67.8KN

图1–3 例1–1图 FzFAOAB33.9KN●

力对点之矩

力矩用来量度力使物体产生转动的效应。依据力使物体产生绕点的转动和绕轴的转动,力矩可分为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的矩。

力对点之矩,定义为O点到F作用点A的矢径r与F的矢量积,即

MO(F)rF

(1–4)其中,O点称为矩心。MO(F)是一个定位矢量,习惯上总是将它的起点画在矩心O处,如图1–4。MO(F)垂直于r和F所确定的平面,指向由右手定则确定,其大小为

MO(F)rFFh

(1–5)式中,h为O到F的距离,也称为力臂。

为计算力F对O点矩,以O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Oxyz。力F沿直角坐标轴的分解为FFxiFyjFzk,力F作用点的位置矢量rxiyjzk,于是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图1–4 力对点之矩

图1–5 力对轴之矩

iMOjyFykzFz(F)rFxFx

(1–6)

(yFzzFy)i(zFxxFz)j(xFyyFx)k●

力对轴之矩

Fxy如图1–5,设z轴垂直于Oxy平面,垂足是O,力F在Oxy平面内的分量为,O到Fxy的距离为d。则力对轴之矩,定义为乘积dFxy,并贯以适当的符Mz(F)dFxy号,即

(1–7)轴z称为矩轴;Mz(F)的符号按右手定则确定:即用右手弯曲的四指表示力使物体绕z轴的转动方向,当拇指指向与z轴正向相同时,取正号;反之为负。或者从z轴的正端回头看,如Fxy使物体绕轴z作逆时针转动,则Mz(F)为正;反之为负。

由定义可知,若力F和矩轴z平行(Fxy0)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轴(h0),即F和轴z共面,则力对轴的矩为零。

考虑Fxy对O之矩MO(Fxy),根据力对点之矩的定义

MO(Fxy)OAFxydFxyk(xFyyFx)k

z注意到Mz(F)MO(Fxy),且MO(Fxy)沿z轴正向时,对应M(Fxy)kxFyyFx

(F)为正,反之亦然。由此得到Mz(F)的计算公式

OMz(F)M

(1–8a)3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图1–6平面力系

1–7平面上力对点之矩

同法可求得力F对x轴和y之矩

Mx(F)yFzzFy

(1–8b)My(F)zFxxFz

(1–8c)

(1–9)由式(1–6)及(1–8),得

MO(F)Mx(F)iMy(F)jMz(F)k式(1–9)即力矩关系定理:力对轴之矩等于力对轴上任意点之矩形在轴上的投影。

若力系中各力都位于同一平面,则该力系为平面力系,如图1–6。显然,平面力系中各力对力系平面内任意点之矩均垂直于该平面,因此可将平面上力对点之矩简化为代数量。如图1–6,在平面上建立坐标系xoy,力F位于xoy平面内,其作用点坐标为A(x,y)。定义xoy平面上力对点之矩

Mo(F)MO(F)kxFyyFx

(1–10)在右手系下,z轴垂直于xoy平面向外,因此,若Mo(F)为正,则力使物体作逆时针转动;反之,力使物体作顺时针转动。

根据力矩关系定理,平面上力对点的矩,也可理解为力对轴的矩,该轴过矩心且垂直于力和矩心所确定的平面。

例1–2:如图1–8,力F沿边长为a、b和c 的长方体的一棱边作用。试计算F对于O点之矩和对长方体对角线OC之矩。

解:在图示坐标系,FFk,作用点位置矢量rODaick,力F对O点之矩

MO(F)rODFaFj

222对角线OC的单位矢量

nOC(aibjck)abc

图1–8 例1–2图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因此,力F对OC之矩为

MOC(F)MOnOcFababc222

1.2 静力学公理

静力学公理概括了力的基本性质,其正确性已由实践所证实,是刚体静力学的基础。

公理一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或者说,这两个等值、反向、共线)。

图1–9 如图1–9,对只在两点各受一个集中力而平衡的刚体,工程上称为二力构件或二力杆。根据公理一,二力杆所受两力必沿作用点的连线。

公理一只适用于刚体。对于变形体,公理一给出的平衡条件并不充分。例如,柔绳受两个等值、反向、共线的拉力作用可以平衡,而受到两个等值、反向、共线的压力则显然不能平衡。●

公理二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新力系与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图1–10 力的可传性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公理二是研究力系等效替换的理论基础。一个重要的推论是力的可传性:作用在刚体上的任何一个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动作用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例如,力沿作用线移动,并不会改变力对任意点或任意轴之矩。因此,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位置。

图1–10表示了力的可传性的证明思路,其中F2F1F。显然,公理二及其推论也都只适用于刚体而不适用于变形体。对于变形体,力将产生内效应,当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将改变它的内效应。●

公理三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合力的作用点仍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图1–11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

图1–12 三力汇交定理

如图1–11,物体上A点作用着两个力F1和F2,其合力FR也作用于点A,表示为

FRF1F

2(1–11)公理三对刚体和变形体都是适用的。运用公理三和力的可传性,可导出仅适用于刚体的同平面三力平衡时的汇交定理:当刚体受同平面内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力的作用线必然交汇于同一点。简称三力汇交定理。

图1–12是三力不平行时三力汇交定理的证明思路。当三力平行时,可认为其作用线相交于无穷远。●

公理四

作用和反作用公理

任何两个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总是大小相等,作用线相同,而指向相反,同时并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这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公理四概括了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对刚体和变形体都是适用的,是一个普适原理。通常也称该公理为牛顿第三定律。●

公理五

刚化公理

当变形体在已知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时,如果把变形后的变形体视为刚体(刚化),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对变形体刚化,一定要在变形体达到平衡后才能进行。如图1–13,柔绳在等值、反向、共线的两个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此时可将柔绳刚化,则平衡状 6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态保持不变。若拉力改成压力,则柔绳不 能平衡,就不能将其刚化。

公理五表明,变形体的平衡条件包括了刚体的平衡条件。因此,可以把任何已处于平衡的变形体看成是刚体,而对它应用刚体静力学的全部理论。这就是公理五的意义所在。

图1–13 刚化公理

1.3 力偶及其性质

力偶

作用在刚体上等值、反向而不共线的两个力,称为力偶。如图1–14,驾驶员用双手转动方向盘,钳工用丝锥攻螺纹,都是都是力偶作用于被转动物体的例子。力偶的作用效果是改变刚体的转动状态,或引起变形体的弯曲或扭转。

图1–14 力偶实例

由力F和FF所构成的力偶记为(F,F)。力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所确定的平面称为力偶的作用面,二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d称为力偶臂,乘积Fd称为力偶矩。力偶本身不能平衡,且两力投影之和为零,也不存在合力。因此,力偶和力一样,是力学中的一种基本力系。●

力偶矩矢量

从实际经验知道,力偶(F,F)使物体转动的效果与力偶三要素有关,即,力偶矩Fd、力偶作用面的方位和力偶使物体转动的方向。

F和F力偶三要素可通过力偶矩矢量来完整表述。如图1–15,对任意点O,上任意两点A和B的矢径分别为rA和rB,自B至A引矢量径r,则力偶对点O之矩的大小和方向由下式确定

rAFrBFrAFrBF(rArB)FrF

(1–12)上式表明:力偶对任意点之矩恒等于rF,而与矩心位置无关。

定义矢径rF为力偶(F,F)的力偶矩矢量,表示为MrF。M的大小等于力偶矩Fd,力偶作用面垂直于M,M的指向表达了力偶的转向:逆着M 7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图1–15 力偶矩矢量

图1–16 力偶作用面平移 矢量回头看,力偶使物体逆时针转动。

可以证明,在保持力偶矩不变的条件下,力偶具有如下性质: 1.力偶在作用面内任意移动不会改变对同一刚体的作用效果; 2.力偶作用面在空间平行移动不会该变它对同一刚体的作用效果,如图1–16所示;

3.两个力偶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偶,合力偶矩矢量M等于原两力偶矩矢量M1和M2的矢量和,即力偶矩矢量服从平行四边形定律

MM1M(1–13)上述性质表明,即力偶矩矢量是自由矢量。进一步可知道,作用在同一刚体上两力偶的等效条件是其力偶矩矢量相等。●

平面力偶

若力偶系中各力偶的作用面相同或平行,则称为平面力偶系。将平面力偶系所在平面取为Oxy平面,且z轴垂直于平面向外。平面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矢量均平行于z轴,因此可将其简化成代数量:逆着z轴看回去,对逆时针力偶,规定其力偶矩为Fd;反之,力偶矩为Fd。图1–15中是常用的平面力偶的各种表示方法。

图1–17平面力偶及其表示方法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对平面力偶,其等效条件是其力偶矩的代数值相等。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由空间力偶系的矢量运算退化成代数运算,合力偶的力偶矩M等于各分力偶的力偶矩Mi的代数和,即

nMi1Mi

(1–14)例1–3:如图1–18,刚体ABCDO的ABC面 和ACD面上分别作用有力偶M1和M2。如已知M1M2M0,刚体各部分尺寸示于图中,试求作用与刚体上的合力偶。

解:力偶M1作用面的外法线矢量r1为

r1rCArCB(3di2djdk)(3di)3d(j2k)2

图1–18 例1–3图

13同法可得力偶M2作用面的外法线矢量r2

2r2d(2i2j)

将r1和r2归一化后得到单位矢量n1和n2

n1r1r1(j2k)5n2r2r2(2i3j)13由此得到

M1M0n1M0(j2k)MM1M5M2M0n2M0(2i3j)

进而求得合力偶的力偶矩矢量为

2M0(0.555i1.279j0.899k)

1.4 力系的简化

所谓力系的简化,即为寻求一个已知力系的更简单的等效力系。研究力系的简化,不仅可以导出力系平衡条件的普遍形式,而且也为动力学和变形体力学的研究创造条件。●

力线平移定理

从公理二可知,力是滑动矢量,但若将其作用线位置平行移动,则会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如图1–19(a),力F作用于刚体上点A,为了把它平移到刚体上的任意点O且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可在点O加上一对与力F等值且平行的力F与F。由于F与F构成平衡力系,根据公理二,图1–19(b)所示力系与原力F等效。如果将F看作F平移到点O的力,则F与F构成一个附加力偶,其力偶矩矢量M等于力F对O点之矩rF,如图1–19(c)所示。

由此得到力线平移定理:欲使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平移到刚体(或其延伸部分)上指定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只需附加一个力偶,该力偶的矩等 9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图1–19 力的平移

于原力对指定点之矩。●

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现利用力线平移定理来研究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如图1–20(a),刚体受空间任意力系F1,F2,Fn的作用。对刚体上任意指定点O,将力系中各力Fi平移到点O,并依据力线平移定理加上相应的附加力偶Mi,如图1–20(b)。由此得到一作用于点O的空间共点力系F1,F2,Fn和n个附加力偶组成的力偶系,它们与原力系等效。点O称为简化中心。

对共点力系F1,F2,Fn,可逐次应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求出其合力FR,FR的大小和方向由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确定

nniiFRFF

(1–15)

i1i1附加力偶系也可合成为一个力偶,合力偶矩MO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O点矩之和

nnMOi1Mii1MO(Fi)

(1–16)

图1–20 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如图1–17(c),定义FR为力系的主矢,MO为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由此可知:空间任意力系可简化为作用在简化中心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对应的力矢量和力偶矩矢量分别称为力系的主矢和对简化中心的主矩。显然,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是自由矢量;主矩通常随简化中心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是定位矢量。若力系主矢为零矢量,则主矩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由以上的简化过程不难看出,当两个力系的主矢和对同一点的主矩相同时,两力系等效。

例1–4:图1–21结构受力如图,已知F1水平,F2 竖直,两者大小均为600N,且受到力偶矩为400Nm的力偶M作用。l1m,点A与点O的距离为b0.5m。试求此力系向点A的简化结果,以及对点O的力矩之和。

解:以点A为原点建立Axy坐标系,将F1和F2向点A简化,得到主矢FR和主矩MA为

FF1F2600(ij)N

MA(F1l13F2lM)k0

力系对点O之矩MO

MOMMO(F1)Ml3O(F2)F1lkF2(b)k400k300k Nm

图1–21 例1–4图

简化结果分析

空间任意力系向任一点O简化,得到主矢FR和主矩MO以后,还可根据不同情形,进一步简化到最简单力系。现分别予以讨论。

(1)FR0,MO0。原力系是一个平衡力系,将在第三章中详细讨论。(2)FR0,MO0。原力系简化为一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力系对点O的主矩,且该主矩不因简化中心位置的不同而改变。

图1–22力系有合力

图1–23 力系简化成力螺旋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3)FR0,MO0。原力系简化为一合力,其作用线过简化中心O,大小、M0方向由力系的主矢FR确定。

(4)FR0,MO0,且FRO。原力系有合力。

MO如图1–22,逆着MO看回去,将FR右移至点O1得FR,若OO1点简化,则主矩MO0,根据(3),力系的合力FRFR,则FR产生的附加力偶矩与MO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若将原力系直接向O11过O1。

MO反之,若将力系的合力从O1平移到点O,则附加力偶MO(FR)n,由主矩的定义可知MOi1MO(Fi)n,因而有

OMO(FR)i1M(Fi)

(1–17a)投影到任意轴x上,可得

nMx(FR)Mi1x(Fi)

(1–17b)式(1–17)即为合力矩定理:对有合力的力系,合力对任一点(或轴)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或轴)的矩之和。

(5)FR0,MO0,且FRMO0。原力系可简化为力螺旋。

如图1–22,将MO沿FR和垂直于FR分解为M和M。根据(4),可将FR和,从而将原力系简化成一个力FR和一个沿力作用线的的力偶M,即力螺旋。若力和力偶方向一致,为由力螺旋,反之,为左力螺旋。同力偶一样,力螺旋也是一个最简单的力系,它是空间任意力系简化的最一般形式。

例1–5:如图1–24(a),铆 接薄板在孔心A、B和C三处分别受力作用。已知各力的大小P1100N,P250N,P3200N。图中尺寸单位是。试求力系向点A的简化结果以及力系的合力。

解:这是一个平面力系,图1–24 例1–5图 力系向平面内任意一点简化,主矢与主矩都垂直。因此,平面力系在主矢不为零时一定存在合力。

以点A为原点建立Axy坐标系,将力系向A点简化,主矢FR和主矩MA为

FRP1P2P3200i150j N MA6P2300k Ncm

在平面力系的简化中,主矩通常采用平面上力对点的形式,即 cmM合成为一个作用线过O1的力FR 12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由于主矢不等于零,所以这个力系可合成一个力。合力R的大小和方向由主矢FR确定,R作用线距点A的距离p MA6P2300 NcmpMAFR1.2cm

在主矢FR右侧,如图1–24(b)。

因为MA0,所以从上向下看,合力R●

平行力系的中心 重心

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力系称为平行力系。如图1–20,设平行力系F1,F2,Fn,作用线的单位矢量为e,Fi的作用点对原点O的位置矢径为ri。力系中各力可表示为

FiFie式(1–25)中,Fie

(1–18)Fie为力Fi在e上的投影。若Fi和

图1–25平行力系 同向,则Fi为Fi的大小;反之,则Fi为Fi大小之相反数。

平行力系的主矢FR和对O点的主矩MO分别为

nniFRMFi1n(Fi)ei1nni

(1–19)Oi1MO(Fi)ri1(Fie)(Firi)ei1由式(1–19)可知,主矩MO垂直于力系主矢FR。根据力系简化理论,平行力系在主矢不为零时一定存在合力。

平行力系合力作用点C称为平行力系的中心。设其位置矢径为rC,根据合力矩定理

nnn(Firi)erC(Fi)e(Fi)rCei1i1i(1–20)式(1–20)左侧是力系对点O的主矩,右侧是合力对点O之矩。立刻可得

nniirCFri1F

(1–21a)

ii1对应的分量形式为

nniiniFxxCi1nFyCi1ni1yizCiFzii1ni

(1–21b)

Fi1iFFi1i其中,xi、yi和zi是力Fi作用点坐标。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图1–26 例1–6图

例1–6:如图1–26(a),xoy平面内的平行分布载荷作用在x轴的区间[a b]上,单位长度上的载荷大小,即载荷集度,为q(x)。试求该力系的合力。

解:如图1–26(a),在x处取长为dx的的微段,其上力的大小为

dFq(x)dx

故力系合力FR的大小为

FRQ b aq(x)dx

(1–22a)设合力作用点C位于xC处,以O为矩心,根据合力矩定理

Qxc b b aq(x)xdx

因此

xc aq(x)xdx b aq(x)dx

(1–22b)图1–26也称为载荷图。式(1–22)的几何含义是:平面分布载荷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载荷图的面积,合力作用线通过载荷图的几何中心。因此,对图1–26(b)所示的均布载荷,合力大小为Qql,作用在图形中心;对图1–26(b)所示的三角形分布载荷,合力大小为Q0.5ql,作用在距三角形长边的l3处。

如果物体的尺寸相对地球很小,则地球附近物体上所受重力可近似成平行力系,此平行力系中心就是物体的重心。对均质物体,重心位置只与物体形状有关,又称为物体的形心,其公式为

xCVVixiyCVViyizCiVVizi

(1–23a)

i其中Vi和VV分别是微元及物体的体积,x、y和z是微元的位置。如果ii物体为等厚均质板,则重心只与面积分布有关

xCSixiSyCSiyiS

(1–23b)则对非均匀物体,其重心位置直接按式(1–21)计算。

一些常见的简单形体的重心可参阅图1–27。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图1–27 简单形体重心表

例1–7:求z形截面中心的位置,其尺寸如图1–28所示。

解:建立坐标系如图1–28所示。将该图分割为面积为S1、S2和S3的三个矩 15 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

工程力学

形,以C1、C2和C3表示这些矩形的重心,其 坐标分别为x1、y1,x2、y2,x3、y3。由图形得到

x115mmx25mmx315mmy145mmy230mmy35mmS1400mmS2400mmS3300mm

由此得到该截面重心的坐标xCxCyCS1x1S2x2S3x3S1S2S3S1y1S2y2S3y3S1S2S32mm、yC为

27mm若在物体或薄板内切去一部分,则这类物体的重心,仍然可利用式(1–23)来计算,只是切去部分的面积或体积应取负值。

5.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 篇五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教学重点:管理的内涵与性质;管理者角色及技能;管理的职能;环境与管理。教学要求:

1、掌握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性质;管理与组织环境的关系。

2、熟悉管理的职能;管理者角色与管理技能。

3、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参阅内容:《管理学基础导学》第一章,P2至P12 具体内容: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这个含义包含以下内涵:(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是否明确并切合实际将直接关系着管理的成败和成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和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

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一组独特的性质:

1、管理二重性

管理二重性认为,管理一方面是由于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因此,具有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它又具有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生产过程的一种必然需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劳动社会化程度,对于不同的社会形态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共性。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一种管理的职能,它与一定的社会形态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它具有一定的特性。

2、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3、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管理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三、管理的职能

管理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管理的具体职能是:

1、计划。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因为计划从明确目标着手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了保障;计划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计划通过规划、政策、程序等的制定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组织。组织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主要内容是:设置组织部门;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为岗位配备人员。组织还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3、领导。管理的领导职能十一门艺术,它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中。不仅组织的高层领导、中层领导要实施领导职能,基层领导也担负着领导职能,各级领导都要做人的工作,都要重视工作中人的因素的作用。

4、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计划是控制的标准。管理者必须及时取得计划执行情况的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与计划进行比较份喜,结合内外环境的变化请矿,找出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四、管理者的分类

每个管理者都处于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不用,可以将管理者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作为一名管理者,无论处于组织的哪一个层次,其履行的管理职能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只是履行职能的重点和程度不同。另外,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完全不同。

2、按管理者所处的活动领域不同,可以将管理者分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管理者和其他部门管理者。

五、管理者角色 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组织中扮演着十种角色,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即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六、管理者技能

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大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三类技能:

1、技术技能。它是指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技术能力对于各种层次管理者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对基层管理者尤为重要。

2、人际技能。它是指成功地与他人打交道并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包括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组织内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地能力,正确地指导和指挥组织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

3、概念技能。它是指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很强的概念技能为管理者识别存在的问题、设计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选择最好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提供了便利。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尤为重要。

七、组织的外部环境

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的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

1、宏观环境。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

(1)经济环境。它是指一个组织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生产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通货膨胀状况、收入和消费水平、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经济体制等。

(2)技术环境。它是与组织业务开展有关的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技术环境对组织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对组织的影响更为显著,技术的变革正在从根本上影响着组织模式和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的变革。

(3)政治法律环境。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对组织活动有不同的限制和要求。任何组织都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受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4)社会文化环境。它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口因素以及被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规范。一些社会习惯和整个社会所持有的价值观,以及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购成了组织的伦理环境。如果将这些内容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就具有法律效力。

(5)全球化环境。“地球村”、“全球经济一体化”等说法反映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管理者的思维必须超越国界。无论是进行全球化运作的企业还是经营范围局限在国内的企业,无论是大学还是医院,每一个组织为适应来自外国同类或相关组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都面临着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压力。

2、产业环境。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等。

(1)竞争对手。组织的竞争对手是与组织竞争资源的其他组织。(2)顾客。顾客是为购买组织产品和服务支付货币的个人或组织。(3)供应商。供应商是为其他组织提供资源的组织。

(4)战略合作伙伴。战略合作伙伴是指两家或更多家的公司在合资公司或其他形式的伙伴关系中达成协议。

八、组织内部环境

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包括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1、组织物质环境。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2、组织文化环境。它至少有两个层面内容:一是组织的制度文化,二是组织的精神文化。

九、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变化性的含义

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的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以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构成了环境的复杂性。

环境的变化性是指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的各种因素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和演进的程度。

十、组织环境的类型

依据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可以将组织环境分为四种类型:简单稳定、复杂稳定、简单动态、复杂动态。

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极大地影响着组织的兴衰存亡。因此,每个组织的管理者都必须通过自己主动的影响将环境的不确定性降至最低程度。

十一、提高组织环境管理能力的方法

1、创设一种组织机构和控制系统,让组织内所有的管理者都分别负责一些具体的环境因素。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

十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6.第一章:千秋功业篇 篇六

回首往事,陈星元没有过多地向记者讲述他在移民奇迹创造中发挥的领舵者的模范作用,而是更多地谈及他对本次移民创举中那些值得思考和总结的经验,他更愿意将移民工作中的宝贵心得通过《风光·时代名流》杂志呈现给广大读者。

陈星元告诉记者,回顾永胜县近九年来艰难曲折、筚路蓝缕的水电移民开发历程,“坚持移民利益第一,坚持走群众路线”和“坚持情感移民、政策移民和依法移民的有机统一”,是永胜水电移民开发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的重要法宝,值得认真总结。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陈星元说,永胜的移民工作者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移民们最有发言权,所以诚请本刊记者深入到永胜县最为基层的移民一线进行专访。

山河再造 与民休戚

陈星元站在永胜县域经济发展和移民们和谐生活的未来愿景,长远发展的高度,为记者分析了金沙江永胜段4个电站库区移民的过程。

2006年5月,陈星元到永胜县担任县委书记,亲身经历、见证了水电移民开发的艰辛历程。他告诉记者,金沙江中游涉及永胜四个大型水电站开工建设,将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地推动永胜发展,它的直接贡献比其它任何一项工作都来得更实在、更明显。这就是当时永胜县委、县政府提出要举全县之力,做好金沙江中游水能资源开发的原因所在。电站建设前期的工作,已经对永胜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突出地体现在投资拉动、财政收入和群众增收上,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更大贡献,将在电站建成后逐渐显现。因此,做好电站建设的各项服务,加快推进移民工作,是当时永胜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

在鲁地拉库区移民建镇的工作實践中,陈星元和永胜全县广大干部一道,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和历练,倾注了无数心血、汗水和智慧,收获了沉甸甸的思想和信心。

他说,大力发展水电是新时期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快西南地区大型电站建设,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水电开发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水电开发规划总装机容量为2058万千瓦,总投资累计高达1500亿元,涉及搬迁安置移民约15万人。丽江市水电移民开发工作重点在永胜县,难点在涛源镇。而当时正值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

在永胜县,水电移民开发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金沙江流经永胜县境215公里,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电站建设中有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四个梯级电站涉及到永胜县8个乡镇36个村委会126个村小组,需安置移民近3万人。涉及永胜县的四级电站中,鲁地拉电站是淹没范围最广(淹没陆地面积33.37平方公里)、移民数量最多(涉及全县涛源、片角、东风三个乡镇,需规划搬迁安置移民20191人,是其它三个电站移民人数之和的5倍;需建设3个集镇安置点和13个农村安置点)、拆迁房屋面积最大(搬迁138.31万平方米,是其它三个电站之和的10倍)、涉及专业项目最复杂的一个电站。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216万千瓦,预计总投资150亿元,电站于2007年初开工筹建,2012年2月经国家核准,于2013年首台机组发电。这组翔实的数据不是苍白的,它里面蕴含了这项移民工作的繁复性与天字号般的难度。

陈星元说,当时永胜全县上下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再一次统一了思想,认识移民安置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采取了超常规、务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支持配合电站建设工作。

他分析说,这是永胜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必须过的一个“坎”。永胜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要突破4个亿,靠烤烟,靠其它产业,显然是不可能的,而最现实、最具体的就是要通过电站建设,在真正意义上拉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已经不是“干不干、搬不搬”的问题,永胜县委、县政府以雷霆万钧之势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

陈星元作为亲历者,深有感触,他向记者分析道,“水电站建设关键在移民,难点在移民,成败也在移民。水电移民安置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领域各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是一项山河再造、社会重组的复杂系统工程。金沙江水电开发,既给永胜带来了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也给永胜提出了如何做好移民开发工作的重大难题。”

2014年5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兰考县考察时强调,“乡镇要从实际出发,把改进作风和增强党性结合起来,把为群众办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把抓发展和抓党建结合起来,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为群众办实事既要有诚心,也要讲方法。要使办实事的过程成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的过程,成为干部廉洁奉公、干净干事、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的过程。教育实践活动需要上级和下级、领导和群众广泛互动,要整合好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记者在写作这篇专访时发现,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从永胜移民工作的伟大实践中已经得到清晰的印证,永胜县广大的干部职工积极投身移民工作,不正是一直站在群众路线教育的前沿吗?

水电移民开发工作牵涉面广,影响大,政策性强,任务艰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新时期水电移民安置体制机制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进行分析,不断探索移民安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体现在移民安置中就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移民安置难题,以搬迁促发展、以发展保搬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移民安置中就是要从移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移民安置政策,切实解决好移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保障移民的合法权益,让移民从水电开发中真正得到实惠,共享水电开发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水电移民安置中就是要在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移民群众的教育、卫生、文化等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体现在水电移民安置中就是要总揽全局,兼顾水电业主、地方政府和移民的利益,逐步建立促进库区及安置点经济发展、移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社会保障健全、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陈星元的分析站在政策和时代的高度,颇有见地。

良好的认识为移民行动扫清了思想障碍。结合丽江市委、市政府以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水电开发为重点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战略部署,永胜县委、县政府在认真总结多年水电移民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举全县之力认真做好水电移民开发这篇大文章”。自2007年初,鲁地拉库区开工筹建以来,永胜县各级党委、政府就承担起了移民开发的重任,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在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各方的密切配合下,积极探索水电移民开发新途径,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打牢基础。说到这里,陈星元仿佛又回到了他奔走在移民工作第一线的往事中。

陈星元告诉记者,“搬迁安置是水电移民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而安置方式的选择和确定,是至为关键的重要环节。按照国家‘大农业为基础,以人为本,以农为主,多产业、多渠道、多形式安置移民’的工作方针,永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认真研究国家水电移民开发相关政策、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以鲁地拉库区移民为重点,组织制定了永胜县移民安置的初步方案,方案中所提出的自行安置、社保安置、结合城镇建设安置、生产安置等几种安置方式得到了省、市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为进一步做好移民安置规划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同时,按照“建设一座电站、改善一片环境、兴活一方经济、造福一批移民”的水电开发理念,在金沙江畔的涛源镇开发五大旱坪兴建一个可容纳二万人口的移民新镇,主要安置鲁地拉库区移民。“移民建镇”宏伟构想的提出,是做好鲁地拉库区移民开发这篇“大文章”提纲挈领的“点睛之笔”,在较高的起点上为前无古人的永胜水电移民开发事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陈星元的分析真可谓切中肯綮。

为有效破解移民安置难题,云南省政府相关部门与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公司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调查了解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建设中移民搬迁安置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移民安置新途径,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移民安置补偿补助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16118政策”,不再把配置耕地作为移民安置的必要条件,最大程度地体现和尊重了移民的安置选择权,让移民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自愿选择适宜的安置方式,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外迁难度大、民族习俗整合难、内安土地容量不足的问题。依据“16118政策”,永胜县结合移民安置工作实际制定了《鲁地拉水电站永胜县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实施办法》,确定“立足长效补偿机制、实行多渠道多形式安置并举、建立产业发展基金会、享受统一后期扶持”为移民补偿补助的主要方法,把原来“相对封闭设计”转变成“移民参与设计”,把“单一实物补偿”转变成“长效货币补偿”,把“单一的以土安置”转变为“多渠道多形式安置”,实现移民补偿补助方式、安置方式和后期扶持方式的创新,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打下了基础。陈星元说,“移民工作必须把人民放在最为显著的位置上,我们才能披荆斩棘,攻克这道难题。”

八方合力 移民壮举

陈星元作为亲自参与移民的指挥者,他对移民工作的方方面面可谓了如指掌。他向记者透露,四个电站库区移民中,鲁地拉电站移民的难点在涛源镇,这是一方曾经四次创造水稻单产世界纪录的金沙沃土,历史上就是永胜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地区,与金沙江沿线其他贫困地区的移民群众相比,涛源镇的移民群众素质较高,期望值较高,移民工作难度相应也较大。涛源镇是鲁地拉电站移民安置的核心区域,是“移民建镇”战略构想的着力点和落脚地,其中堡子坪、金江坪、校场梁子三个安置点是涛源移民建镇“重鼎三足”。

水电开发的利益主体,是业主、政府、移民三方。其中,业主和政府的部分利益,还将以不同形式上升为国家利益,这样的利益格局决定了在水电开发中移民势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何在保证业主利益、确保国家和地方政府利益的同时,确保移民利益不受损失,是确保移民工作成功的关键问题。为此,永胜县旗帜鲜明地提出在移民工作中要“坚持移民利益第一,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政策移民、情感移民、依法移民”的有机统一,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移民政策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移民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进程中,陈星元心情沉重地告訴记者曾经发生过很多移民阻挠搬迁的事件。

陈星元告诉记者,他清楚地记得那段日子里,各种问题交织,真正称得上是心力交瘁。从2010年7月到2012年9月这段艰难困窘的日子里,尽管面临巨大困难和空前压力,但永胜县各级干部特别是乡镇的同志,兢兢业业做了很多的工作,在认真分析形势后,提出了“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思路并按此开展工作,收到了应有的效果。2012年9月中旬,云南省、丽江市先后就四个库区移民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了鲁地拉水电站库区“2013年4月30日前必须完成移民搬迁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时间之紧迫、任务之艰巨、情况之复杂、工程之浩大,可谓空前。说到这里,陈星元停顿了一下,作为当时的主政者,记者很清楚,他肩上的压力何其之大,那不是个别民众简单的搬家,那是山河再造,浩荡大迁徙的工程,里面多少问题复杂交织啊!

丽江全市移民工作会议在永胜县召开后,加大了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老百姓的接受和承受能力有了较大改观。但是,随着电站建设核准进程的加快,按部就班、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任务的要求了。因此,当时永胜全县把思路调整到了“全面加快推进”这个要求上来,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思路来开展。这也是丽江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当然,全面加快推进也绝不是蛮干,更不是瞎干。前期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永胜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一个工作实施意见,虽然还不是很全面,但毕竟有了一个准备性措施。接着就是要按电站建设的进度要求,用倒计时的方法,排出时间表,全力以赴加快推进。

永胜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移民搬迁安置”理念始终没有动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体制机制层面、政策层面和移民工作层面深入查找工作难以顺利推进的原因,集思广益,谋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在继续深入细致开展移民宣传动员工作的同时,加强请示汇报,积极与省移民局、市移民局、电站业主、综合设代、综合监理沟通联系,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移民利益。

说到这里,陈星元不无感慨地说,“坚持以人为本的移民搬迁安置,政策移民、情感移民、依法移民都是‘以人为本’重要组成部分。政策是‘驱动器’,情感是‘润滑剂’,依法是‘减震器’,其中,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不仅要掌握在执行者手中,也要通过‘情感’和‘依法’交到移民群众手中,溶化在移民群众心里。2012年以来,结合‘四群’教育工作的开展,永胜县从全县65个部门抽调近1000名工作队员赴涛源镇强势推进移民工作;县四班子39名县处级领导分别挂钩联系村组开展移民搬迁工作,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水电开发公司领导也挂钩各安置点,与县领导深入各安置点、施工现场检查督促和现场协调移民工作。刚开始时,移民群众对立情绪较大,部分移民甚至对工作队员采取极端的‘三不政策’:不让工作队员进家门,不跟工作队员讲话,不听工作队员的任何解释和承诺。近千名移民工作队员以“哪怕是块坚冰也要捂热它、溶化它”的决心和信心,争分夺秒深入一线开展移民工作,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穿梭于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走访群众、入户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点点解开移民群众的心结,一点点冰释长期以来的误解和积怨,一点点地让群众知晓移民政策,明白党和政府为百姓贴心的考虑、谋划,用真心和行动逐步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是啊,坚冰也能化成水,何况是有情有义的永胜群众。

精诚所至,春风化雨。2012年9月20日,鲁地拉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终于迈出了了关键性的步伐——因移民阻工而数次被迫停顿的涛源移民集镇金江坪安置点全面复工建设;同日,堡子坪安置点扩征部分工程全面施工,集镇连接路建设也随之向前推进。“一朵忽先开,满园皆后香”,在3个集镇安置点和13个农村安置点全面开工建设的同时,鲁地拉水电站永胜库区涛源移民永久性搬迁安置协议签订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自2012年以来,全县移民工作者如壮士扛鼎徒步艰险,于无路处开新路,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让移民群众自觉自愿地完成了从“要我搬”到“我要搬”的巨大转变,“移民建镇”的宏伟蓝图即将在这片凝聚着无数心血、汗水与智慧的金沙沃土上变成现实。

为民谋利 功在长远

移民开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正确处理好近期安置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新中国几十年移民安置的实践表明,凡是采取农业安置方式的,移民能较快地适应安置地生产生活,有较为稳定的生活保障,移民安置区也比较稳定。但如果对移民的长远生计和发展考虑不足,会带来相当大的后遗症。移民安置要贯彻“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逐步能致富”的原则,“搬得出、稳得住”是近期安置的问题,“能发展、逐步能致富”是长远的问题,必须统筹考虑。这是陈星元在精心研究政策并结合永胜的实际后得出的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有如下五点实践经验和方法思路:

第一,进一步完善移民安置政策,促进移民集镇协调发展。注重把移民安置与库区长远发展、把国家扶持与移民自力更生、把各项惠农政策与移民安置政策、把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整合移民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优先解决与移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为移民提供安居乐业、自我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进一步明确水电移民的责任主体,监督项目建设方落实移民政策、保障移民权益,拟定移民发展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抓好移民补偿扶持政策的落实,完善移民长效补偿机制,及时落实补偿资金,严格执行移民长效补偿费逐年定量递增规定,为移民生活改善、生产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后援,确保移民搬迁后生产生活能够维持或超过原有水平。创新投入机制,将集中安置点全部纳入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范围,优先安排计划和资金,全面落实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加强对移民安置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和检查督办,把涛源移民新镇建设成新农村试点的样板。

第二,创新管理体制,为移民开发工作提供制度支持。一是土地制度创新。建立土地的合理流动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政府应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保证依法流转、合理配置。鼓励地方、企业和个人开展土地整理,并出台相应政策规定投资整理增加的有效耕地有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针对集镇搬迁安置后农业人口众多、人多地少的实际,应抓住机遇加快金沙江沿线热区土地开发步伐,为移民集镇未来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后备资源。二是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根据城镇发展需要,放开户口指标限制,解决好部分搬迁安置移民的户口问题,在就业、医疗、上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同等待遇。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对集镇所有移民,应按计划统一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无土安置后丧失工作机会又无其他经济来源的移民,应建立生活救济制度,待条件成熟时,纳入当地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带土安置的农村贫困移民,应逐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群众利益无小事,充分为移民考虑是永胜县委、县政府最为重视的环节。

第三,夯实移民集镇基础,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集镇加快发展的基础。应根据电站建设进度和要求,充分利用移民迁建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捆绑使用农田水利、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在具体实践中,应将市场建设放在移民镇建设的重要位置,通过流通环节最大限度的畅通来充分体现集镇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

第四,强化产业支撑,加快移民集镇经济发展。产业是水电开发规划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也是今后移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移民搬迁完成后,应当立足安置区水电、旅游和高原山区多样性有机生态农业等特色与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移民建鎮后,虽然丧失了大量土地资源,但光热资源得天独厚,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民素质较高,应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着力打造特色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因地制宜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视打造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基地,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出口创汇基地,实行大中小企业并举战略,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工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到移民集镇发展,为移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依托水电站库区,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移民集镇建设,积极发展以现代水电工程风貌为主的生态度假休闲旅游服务业。陈星元说,移民搬迁作为天字号难题,不能为搬而般,关键在于搬之后移民们必须有房可居,有事可做,这样才能实现稳定。

第五,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时期移民群众工作。移民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是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坚持以移民群众为本,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块联系制度,建立移民安置区和库区加强社会管理工作联系点。把涛源集镇新组建的移民社区划分为若干网络,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服务到户,让群众知道有话跟谁说,有事找谁办。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分析和把握,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维稳工作体制机制,依法按政策妥善处理移民反映的问题,依法保障移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群众监督网络,让移民群众随时监督、反映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出现的各種消极现象、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使各级人民政府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减少失误和损失,切实保障移民合法权益,维护党委政府的权威。

陈星元最后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永胜县所有的移民工作者,同移民们既要讲实话,又要讲政策,也要理解移民,说一些让大家听得进去,动情的话,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宣读政策或单纯地理解移民群众。推动四个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必须要想办法解决移民的一些合理要求和实际问题,如采取奖励的形式,给移民一些实惠,重点奖励积极支持配合移民安置工作、在规定时限提前完成搬迁安置的移民群众。这个思路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因此要认真研究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全面、具有可操作性的奖励办法,而且在实施前一定要给老百姓讲清楚,这种支持是前所未有的,表示出各级党委政府最大的诚意。这个奖励措施是根据涛源镇移民工作的特殊性实施的,既不能与现行移民政策冲突而引发新的问题,也不是“老天下雨人人有份”,一定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在实际工作中增进与移民群众的感情,抓出工作实效。

在这项伟大的移民创举中,有许多值得铭记和总结的经验。陈星元的这番分析可谓是群众路线实践最为真实的版本,移民工作繁复与艰辛,怎么能通过记者这篇短短的文字讲述得清楚,他没有过多讲述个人,他甚至忽略了个人。

陈星元最后欣慰地告诉记者,永胜县所有的移民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站稳了群众立场,通过和移民们的深入接触,深入到移民们家中,增进了移民感情。永胜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身处移民工作一线,经常与移民面对面打交道,移民的冷暖喜忧他们深深地进行了感知与体察。这对广大的永胜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他们在这次伟大的移民运动中,提高了认识水平,改进了工作作风,俯下身子做实事,面向移民谈心声,坚持以情动人,把移民的意见当镜子,审视自己、检查自己,从而为移民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设备大修总结下一篇:组织人事处党风责任制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