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语文教学教案(9篇)
1.《热》语文教学教案 篇一
《燃烧热 能源》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内容:本节位于《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二节,本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燃烧热,其中突出了对燃烧热定义的介绍,并引导学生从诸多因素出发讨论选择燃料的标准,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结合燃烧热的利用介绍了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化石燃料的利弊以及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燃烧热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3.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燃烧热概念及相关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统计学生对该知识点的了解情况,然后进行教学过程。(若有预习检测,就利用其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上课精讲部分的调整。)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列举一部分燃烧反应,要求学生观察其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然后从中提出燃烧热的概念。(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引入本节课的重难点——燃烧热)
[板书]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一、燃烧热
1.定义:在25 ℃、101 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问题] 解释H2的燃烧热为285.8 kJ / mol所表示的含义: H2(g)+1/2O2(g)=H2O(l)ΔH=-285.8kJ/mol 实验测得25ºC,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
[讨论]你是如何理解燃烧热的定义的?(5’)(1)条件:25 ℃、101 kPa(2)可燃物的用量:lmol(3)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H2燃烧生成H2O(l),S生成SO2(4)单位:kJ / mol(5)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以1mol可燃物为配平标准,其余可出现分数。[板书]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到人们研究燃烧热的意义,增强学生处理课本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燃烧热的定义: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探究] 分析教材中表1-1,讨论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试举例说明
[提示] 可根据物质的燃烧热、燃料的储量、开采、储存的条件、价格、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
[板书]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利用优化设计P11有关燃烧热的计算的例子,给学生讲解这部分内容,并得到一个结论:
Q放=n×▏ΔH▕(ΔH表示燃烧热))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利用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那么怎样合理的利用这些物质的燃烧,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能源问题。[板书]
二、能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能源的定义及分类。
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及柴草等等。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
[讨论1] 分析教材中资料卡片并阅读教材讨论我国能源的现状如何? 1.主要是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最终将枯竭。2.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3.能源储量丰富,我国的人均能源拥有量较低。4.近年来能源的总消费量与人均消费量情况呈下降趋势,但是,仍然出现了能源危机问题。[讨论2] 如何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问题? 1.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2.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水平,科学的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3.节约利用现有能源。4.研究开发新能源。
[讲述]在现有的能源即将出现危机之时,人们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那些储量更丰富、更清洁、可以再生的新能源,并惊奇地发现,这些新能源大多数与我们日常生活一直息息相关。人们在不知不觉地使用着它们,只不过今后我们将采取新的方式利用它们。2.新能源包括那些?有什么特点?
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特点: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
科学视野∶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风能等。
(三)课堂总结
一、燃烧热
定义:在25 ℃、101 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二、能源
(四)课后作业
完成优化设计训练与测评P4-5页
五、教学反思
2.《热》语文教学教案 篇二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物质财富飞速积累,道德层面的缺失与不和谐层出不穷,于是人们对传统道德回归的呼吁也显得迫切起来。从于丹说论语到百家讲坛讲国学,再到各地相继出现的“国学”少儿班,以及某高校军训中开办“淑女班”,教女大学生绣女红,绘国画,研读国学经典。凡此种种,形式多样,足见国人对“国学”研习的热情高涨。这股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民族文化意识觉醒的体现。那么作为以传道为首要使命的语文教师,对传承和弘扬国学,更具有神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二、“国学”的内涵
“国学”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那时候很多外来文化叫“西学”,中国的文化就叫“国学”,一位大学者邓实于光绪33年(1907年)在《国粹学报》上发表了《国学精论》的文章,这是迄今为止“国学”这个词最早的报刊记录。广义的国学如胡适所说:“中国的一切过去历史与文化。”狭义的国学是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经史子集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都属于国学的范围,这些东西记载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程,是历史经验的沉淀,民族核心内涵,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国学与语文的关系
中学语文教材虽历经数次改版,但却始终保留了国学经典部分,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其中古文经典、诗词文赋之中都闪耀着传统道德的光辉。然而,由于这些传统篇目年代久远,与现实社会实际理念的距离较大,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深入理解就成了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面临的关键症结所在。笔者试图探索二者的联系,以期找到更高效的教学途径。
1.育人目标的相似性
真正优秀的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久而弥新,作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国学”承载着继往开来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有义务也有责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创新、重振国学。国学与语文的界限很难分开,因为在育人方面二者一直有着相似的目标。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有着塑造人格、培育智慧、培养技能的目标,国学教育亦是如此。而国学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和培养人生智慧方面则更为注重。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经典的唐诗宋词不仅使学生领略到字字珠玑节奏鲜明的优美韵律,诗人遣词造句方面锤炼涵咏旁征博引的深厚功力,更能从其中领略到传统文明孕育的浓浓人文情怀。一首送别诗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谊与思乡怀土的情愫,一首边塞诗道不尽边关苦恨,誓死戍边的赤胆忠心。通过语文课上的经典诵读与学习,让经典传输智慧、浸润心灵,既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又实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2.教育内容的互补性
传统语文课堂过于注重知识性,而忽略了人格塑造与人文素养的培育,国学教育内容刚好能补上这一课。曾经一度被强化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工具性与国学经典的学习并不冲突,甚至互为补充。
语文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的确是存在缺陷的,读课文、注生字、分段落、概括大意,这些步骤虽然使学生分析、概括思维得以训练,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却割裂了文章整体意境、韵律之美和人文精神。国学经典诵读的重点不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教育拾遗补缺,而是要补人文修养这一大课,读书明理是为了明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让学生习得生存之道的艺术,强化礼尚往来、以心相交的人际交往协调功能,培育宠辱不惊的自我调控能力,强化抑奢戒骄的社会警示功能,鼓励顺道率性的和谐发展功能。从美育的角度来看,国学正是培育了一个人的眼光、趣味和文化修养,在美育方面是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
四、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思考
3.国际汉语民间教学热 篇三
作为东南亚裔美国人,随夫来到中国生活的Park太太有个特别中国的“广场舞梦想”,但对于中文欠佳的她而言,想要融入本土广场舞队伍有些难度。
为了帮Park太太圆梦,她的私人国际汉语教师丝丽(化名)准备寓教于乐——Park太太对北京并不了解,她最熟悉的莫过于课本封面上的天坛祈年殿。丝丽通过网络了解到每天早晨天坛公园都会有居民集体跳广场舞,于是挑了一个周末,两人一早赶到天坛公园。
那天,舞蹈队伍正就着一首革命歌曲,富有韵律地跳着各种舞姿。Park太太看了非常高兴,在丝丽的介绍和鼓励下她参与其中一起舞动身姿。很快Park就融入其中,结束后还饶有兴致地与身边人互相攀谈,而丝丽就在旁边指导她的发音和词句。
Park太太很开心,跳完舞她和丝丽还深度游学了天坛,品味老北京文化。“只要学生喜欢,我们都尽量满足。”对于组织Park太太的这次游学,丝丽显得很自豪。
丝丽只是向外国人讲授汉语的民间队伍的一员。在英孚、华尔街英语、新东方等英语培训机构做大英语培训市场的同时,汉语教学热也逐渐升温。如今,除了各大高校等公办国际汉语教学机构,民间也涌现出诸多国际汉语教学力量。
汉语博大精深,作为推广者,民间机构又是怎么教学的?
赛龙舟、打麻将背后的故事
2015年6月13日端午节前夕,上海奉贤区海湾旅游区碧海金沙水上乐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龙舟比赛,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组成6支代表队进行角逐,每支代表队由21人组成。他们都是爱马德国际汉语学校(以下简称“爱马德”)的学员,虽然不是专业选手,但他们都摩拳擦掌,希望一展身手。
当日多云,仅有微风,很适合选手发挥。除了规则和安全事项讲解,教练员还对选手们进行了划桨等基本动作训练。赛龙舟是一项集体运动,划桨不仅要频率一致,动作也要做到位,右手握桨端,左手抓桨中,利用上肢和腰部力量将桨从头顶以半圆形轨迹划至腰际,桨面入水还要注意吃水角度,以获得最大的推进力。教练员全程用中文讲解:“划桨过程中,各队员听鼓声,动作要根据韵律保持一致。”当他将桨高高举起时,那些外国队员们也开心地把桨高高举起模仿。
穿上救生衣,一声哨响,比赛开始,各船队徐徐起航,尽管外国友人动作各有特点,频率也随个人喜好,但随着一声声激扬的鼓声,龙舟由慢及快,大家最终都顺利抵达终点。比赛结束后,各队还推选出各自代表在河边搭建的露天平台上用中文发表他们的感受,“这次比赛让我真正体验了一把中国龙舟的魅力。”没想到,外国选手的中文说得相当地道。
“我们并不强调比赛结果,而是通过团队的良性竞争结合整个比赛过程让参赛学员能在活动中提升对中国文化以及汉语的理解。”赛事主办方爱马德市场运营总监崔瀚仁介绍。龙舟比赛是爱马德传统的体验式教学项目,从2003年机构创办至今已是第12届。为了举办这次活动,爱马德很早就联合合作伙伴进行谋划,为了能让活动更具教学意义,当天周围还组织了以汉语为主题的幸运画、啤酒节、特别秀场等中西文化结合活动。
“汉语是一个载体,是一种纽带,背后是文化交流,是文化价值观,我们优秀的民族体育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集中体现,这也最容易让外国人接受。”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原主任、亚洲龙舟联合会主席胡建国分析称。
“民间国际汉语教学的灵活性非常强,他们以满足外国人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外国人不同喜好,设计与之契合的活动,利用周末、晚上等空闲时间进行教学,从而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原院长王志刚分析道。
像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有一个专有名词“文化课”,课程的形式与内容非常丰富,诸如书法、国画、剪纸、武术、包饺子、做风筝、猜字谜、下围棋、打麻将等活动都在其列,其中打麻将颇吸引眼球。
2009年3月,杰米乐客在其博客发布一篇《美国人也爱打麻将》的博文。原来,他在洛杉矶小住期间,给他女儿代上中文课,学生都是哈佛博士毕业生、医生、公司经理等中上层人士。结果用传统听说读的填鸭式教学换来的却是哈欠连天,怎么办?作为资深牌友,他想到了麻将。
“从一到九饼条万,东西南北四方来,中发白到有显贵,每色花样各四个。”在介绍麻将136张的组成以及规则时,他朗读,学员们复读,当他读到“发财”,学员们就在座位上非常兴奋地用普通话复读“发财”,还有不少同学纷纷拿出相机拍照板书回家复习。
很快,就到了实践,由于兴趣的驱动,从摆牌、掷骰子到摸牌,学员们很快就上手了,一开始还是用英文讲解,慢慢就听到了此起彼伏的“吃一个”、“碰一个”和各色花色名称。当然,最令人兴奋的是“胡了”,好像有问题?原来瑞只有12张牌,一下就被眼尖的托马斯发现了,于是他又学到了“大小相公”的说法。整个过程中,既有亲身参与者,也有拿笔不断记录的,更有旁观分析麻将逻辑的大学教授。最后,即便杰米乐客离开,托马斯还常常给他发邮件邀请他来打麻将。
其实,爱马德、胡同学校等很多国际汉语民间教学机构都有以麻将为主题的文化课活动,但这仅是其多元文化课程之一。“原来我们认为老外不懂麻将,不一定感兴趣,后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他们理解了其中的图案内涵后,比我们玩得都要好。”崔瀚仁介绍,“不过文化课里面最受欢迎的还是国画和武术课。”
胡同学校北京校区主管常海娜向小康记者介绍:“我们每周会举行2~3次文化课活动,主要以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也会带他们游历北京周围的名胜古迹。”《小康》记者了解到爱马德和胡同学校近期的文化课主要以猜字谜、烹饪课、功夫课、游学为主。
“文化的介入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文化能搭建一道心灵的桥梁。我不太主张打麻将,相较而言,我更倾向于围棋,不过只要保证身心健康,那也无伤大雅。”对于麻将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授许光华显得有些担忧。
胡同学校里的“汉语”课
为了与高校等公立培训机构形成蓝海竞争,同时基于签证和校址等原因,国际汉语民间教学以在中国国内的外国人士为主要生源,聚焦于职业培训或者准备在中国高校留学的预科学生。“除了留学生,在中国工作的大型公司外国员工占了爱马德学员的70%。”崔瀚仁介绍道。
对于他们,仅靠文化游学并不能真正学会汉语,背后还要有系统的学习与训练,这也是国际汉语民间教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十一”长假回来后的一天,《小康》记者在胡同学校北京校区看到了两堂一对一教学的汉语课,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正认真做着习题,并不时向老师提问。“我们这里上课方式均为小班化教学,有需求也可以一对一上课,上课时间也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安排。”常海娜介绍。
无独有偶,爱马德也是以这种方式见长,他们以“私人订制+体验式教学”的模式设计学生课程,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小班化教学。“爱马德的课程以3~6人一班为主,一般为4人。外国人喜欢小班教学,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问答,我们的老师也能更好地向学员们传授中国文化。”崔瀚仁告诉《小康》记者。
“相较于公办多以大班化教学的集中授课方式,小班教学更能照顾每个学员的需求,有的放矢,而且国外的教学环境也以小班化教学为主,加上灵活的授课时间,更利于他们适应、吸收。”王志刚分析。
许光华也有同样的感受:“以前我在法国巴黎东方语言学院上课时,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些来上课的商务人士总会因为各种原因缺席,最后能坚持下来的很少,而课程又不能等他们,所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这些问题通过小班化教学和灵活的时间安排就能比较好地解决。”
小班化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的自主需求,老师在因材施教过程中也收获了一手的教学资料,因此,研发编写属于自己的教材便成为国际汉语民间教学机构的常态。爱马德有自己的教材《我们的汉语教室》,这本教材分为三个层次,主要围绕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节日活动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以及日常生活进行编写。同时,这本教材还会适时调整。“当我们发现原来的教材中涉及交通工具的部分竟然没有地铁和磁悬浮,很快就补充进去了。”崔瀚仁表示,他们非常看重自己的研发部门,会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市场的最新发展更新产品。
正因如此,爱马德才能设计属于学员的私人订制课程。“对不同类型、不同国籍的学生我们都会区分。”至于如何“学以致用”?崔瀚仁举了一个例子:“端午龙舟赛为何会引起参赛选手如此高共鸣?这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和学员们讲授了它的由来和那段历史有很重要关系。”
胡同学校也研发了一套以“听”为起点的独有的教学体系。对于零基础学生,如果参加强化汉语课程,学制为19周一学期,一周5天,每天需要花4小时学习。前两周并不安排汉字课,以口语训练为主,中期以每天两小时的口语结合汉字学习为主,后期则是全汉字训练。“语言的学习有一个过程,先听会说再学写汉字,前期的语感积累和后期的汉字学习一样重要,一般这样一个学期下来,从零基础到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三级是没有问题的。”常海娜非常自信,“当然我们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还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课程。”
有了课程,老师更关键。无论爱马德还是胡同学校都强调自己的师资不仅要求本科以上专业对口学历,而且需要至少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另外,他们还有自己的教师培养体系。“在岗教师必须经过我们的教师培养体系培养,目前我们的培养体系已经培养了3000多名教师。”崔瀚仁很自豪。
除了学习,爱马德和胡同学校还提供周边增值服务,包括签证、住宿、餐饮、接送机等。此外,他们均与其所在城市的大型跨国企业有良好关系,还可以提供实习机会,通过实习帮助有意留在中国工作的外国学生打好基础。
“民间机构首先要生存下来,在市场化环境下,就更要求动脑筋,想办法,发挥自己的服务优势。”许光华分析道。
除了民间机构的教学,为了更高的课酬,有国际汉语教师绕过机构找学生单独培训,其中既包含初出茅庐的新手,也有积累一定学生资源的资深老师。丝丽便是其中一位,他们虽然收费更加便宜,但也靠积累的口碑谋生。“很多学生有自己的圈子,而且他们也在外面上课,除了语言,实际上比我们这些老师懂得多,因此对于他们提出的学习要求我们会尽量满足。”丝丽说,也正是因为这点,才有了Park太太的广场舞之旅。
然而,对于“单飞”的老师,仅仅会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学会规避风险保护自己。
“国际汉语教师的单干在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任何行业都有这种情况。其实,我们在法律上已经有比较完善的劳动保障,无论对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约束力,重要的是加强教师自己的法律和风险意识。”王志刚进一步分析,“不过就品牌和生源渠道的建立和维护发展而言,组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还将是以组织形态为主。”
“互联网+”推动变革
Christian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来到中国,在天猫超市创意伙伴Anomaly工作的他面对天猫漫天的中文字符,总摸不着北,回想起自己刚来中国因为看不懂菜单上的中文字而无法点菜的尴尬经历,他决定说服他所在的团队做些什么。
2015年9月1日,“天猫中文学院”上线了,这款由Anomaly团队主推的应用在其页面上按照购物类别简明地分为吃、喝、用、穿、特产五部分,其下对应常用的中文单词及其中英文释义,图文并茂地帮助外国人理解。同时,基于天猫超市的网络购物平台属性,这些中文单词还对应天猫超市相应的购物界面,比如点“吃”下面的“菜”就能跳转至生鲜蔬菜购买页面直接进行网购。
“在天猫,消费者除了买卖之外,还应有更多有趣的体验。”Anomaly 合伙人Eric Lee说。尽管Anomaly最终将其定位为针对在中国的外国人这个小众消费群体的创意营销,但实际上却是“互联网+”与国际汉语民间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
“互联网时代能满足每个人更多元的需求。”王志刚说。除了拥有大用户群的电商,致力于专业教学的机构也在发力。
爱马德十分重视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应用,他们很早便申请了微信服务号,通过其发布文化知识、生活服务、课程信息、地址信息、水平测试、最新消息等服务。
除了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的对讲功能进行教学也是高效的方式,杨燕和艾合创办的“乌啦汉语”就是通过微信向俄语区的学生教授汉语并组织线下游学开展业务。
开发手机APP则是另一种方向,上海子墨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刚刚于9月中旬推出其“子墨汉语”APP平台,致力于结合情景学习和HSK考试复习,帮助外国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汉语。
“目前,国际汉语教学在线上的影响力有限,而‘互联网+’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而在这一块还有更广阔的空间。”许光华预测。
使命激发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9月访问美国时表示争取在2020年实现100万美国学生学习中文;在2015年10月份访问英国时则强调“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这些表态不仅体现了国家未来的方针,也是国际汉语民间教学的心声。
“我们希望打造中国国际汉语教学服务的标杆,推广中国文化。”崔瀚仁已将爱马德的目标与使命融于心中。“我们以创新规范市场,服务于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提供当今市场需要的产品,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能继续引领未来十年。”
习近平总书记的表态更给他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促使我们未来不断创新,以吸引更多海外的人群。未来我们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希望在世界各国都能看到爱马德。”12年来,爱马德已经培养了9000多名学生。
也许让你意想不到,如此有京味的“胡同学校”,其创始人竟然来自法国、比利时和德国的三位外国人。2004年成立至今,胡同学校的分校已经开到了伦敦、巴黎、米兰、悉尼、布鲁塞尔,在中国,除了北京,上海和成都也有它们的分校,目前累计已经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
“民营机构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加上市场经济商业竞争的残酷性,因而具有不断创新的动力和活力,而外国人创办国际汉语培训学校更能激发市场的活力。”王志刚分析。
国家汉办也正推进市场化运作的步伐,如今国际汉语考试的研究和开发、考务组织实施及市场宣传推广等方面均由汉考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运营,其中HSK考点的申请已经面向民营机构全面开放。此外,国家汉办汉语教材资源平台也已经向民营机构编写的教材伸出橄榄枝,采取末位淘汰制,只要学员反映良好,便可一直借用其平台扩大自身影响力。
“原来只要涉及外国人就是外交事务。外交无小事,是不允许民间力量介入的。如今,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和相关制度的完善,国际汉语的教学对民间已是越来越开放。”许光华对此颇有感慨。
4.热空气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后,与冷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向上升。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做热空气变轻上升的实验)和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向上升的科学原理)。3.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观察、实验、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一)演示材料(投影片)
(1)孔明灯。(2)走马灯。(3)热气球。
(二)实验材料:挂好线的纸蛇、蜡烛、打火机、小纸片。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猜一猜)身披五彩衣,圆肚装热气。能升又能降,天天空中戏。
(二)学习新课(通过实验,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会变轻,上升)(1)纸蛇演示实验:
师:(拿起悬挂好的“纸蛇”。)这是剪成弯弯曲曲的纸蛇,我们就用它做实验。用线把纸蛇悬挂起来,观察一下纸蛇是什么样子;把纸蛇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观察纸蛇有什么变化;再把纸蛇离开火焰,观察它会怎样? 纸蛇实验步骤: ①悬挂纸蛇,观察纸蛇的样子。②做纸蛇在蜡烛上方转动的实验。③做离开火焰,观察纸蛇变化的实验。④反复几次,对比实验现象。学生观察实验过程。
问: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纸蛇就转了起来;离开火焰,纸蛇就不转了。这说明纸蛇的转动与什么有关?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研究结果。(2)纸片演示实验:
师:(拿起事先剪好的纸片)我们就用这个小纸片来做实验。用纸片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观察纸片向哪个方向飘;再把纸蛇离开火焰,观察它会怎样? 纸蛇实验步骤:
②做纸片放在蜡烛上方向上飘的实验。③做离开火焰,观察纸片变化的实验。④反复几次,对比实验现象。学生观察实验过程。
问: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纸片就向上飘;离开火焰,纸片就不动了。这说明纸片的向上飘与什么有关?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研究结果。
师: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胀大,与同体积的冷空气比,密度小,重量轻。就象比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会上升一样,比周围冷空气轻的热空气也会上升。当热空气上升时,就会使纸蛇转动,推动纸片向上飘。3.热空气的应用 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能帮助人们做什么事情? 听取学生的发言。
师:热空气是位“无名英雄”,它能悄悄地帮助人们做好多的事情。(投影:孔明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古代军事家孔明(也就是诸葛亮)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成一种能上天的灯。有了它,部队在夜间行进时,就能传递信号,取得联系。由于这种灯是孔明发明的,人们就把这种灯取名为孔明灯。(投影:走马灯)问: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 师:这是一个走马灯,点燃灯下的蜡烛,上面的纸马会转动起来。古代人们做这个来观赏。(投影:热气球)师:这个我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它是什么了。这就是我们上这节课前的谜底:热气球。它点火后可以带着人升上天空,是最早的飞行器。现在,还有人喜欢乘热气球遨游天空呢?(三)巩固
(1)热空气的性质。
(2)烟的上升和炉上手帕的上飘现象。(四)布置作业
5.功 热 初三物理教案 篇五
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
动能和势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难点:势能的概念 教学过程:
图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
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
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少不尽相同。如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进而通过演示实验,概括出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演示实验可分三步:
①将同一个钢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同,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不同。木块被推动得越远,表明钢球的动能越大。实验说明:从不同高度滚下的钢球,具有不同的动能。
②将质量相同的两个钢球,同时从斜槽的最高点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释放。从最高点滚下的钢球能在水平槽上追上从接近底部滚下的钢球。实验表明从高处滚下的钢球速度大。从而得到结论:物体的动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③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让其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的距离。从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2)势能:物体由于运动的原因而具有动能,物体还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而具有能量。例如橡皮筋弹射纸弹的游戏,拉长的橡皮筋能给纸弹一个力,并推动纸弹移动一段距离,从而对纸弹做了功。同样拉弯的弓,压缩的弹簧也能够做功,它们都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它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解释弹性形变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形状变化,叫做形变。如果外力撤消,物体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被举高的重物,也能够做功。例如:举高的铅球,落地时能将地面砸个坑;举高的夯落下时能把木桩打入地里。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重点理解:“一个物体能够做功”的含义。说物体具有了做功的“本领”,但不一定做了功。树上结的苹果虽然没有做功,但只要它从树上掉下来就能做功,所以我们说它具有重力势能。(3)机械能:静止在桌面上的钢球是否具有能量?(具有重力势能)在桌面上滚动的钢球具有什么能?滚动的钢球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既有动能,又有势能,那么动能和势能的和就是它的总机械能。
(4)能量的单位: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
第二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重点与难点
能量守恒的理解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教学过程: 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1、单摆实验。
此实验摆绳宜长些,摆球宜重些。最好能挂在天花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动,以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分析单摆实验时,摆球高度的变化比较直观,而判断摆球速度大小的变化比较困难,可以从摆球在最高点前后运动方向不同,分析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顺便指出像单摆这种往复的运动,在物理学中叫做振动。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
手持着木球将弹簧片推弯,而后突然释放木球,木球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在水平槽内运动。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第二步,让木球从斜槽上端滚下,木球碰击弹簧片的过程。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例如:物体从高处落下、瀑布流水、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一条曲线(抛物线)在上升过程中足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足球在最高点时不再上升,说明它向上不能再运动。所以,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又逐渐变大。足球在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在下降阶段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人造地球卫星,也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它的位置离地球有时近、有时远。它离地球最近时(此处叫近地点)离地面439公里,离地球最远时(此处叫远地点)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钟。它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此时离地面最近,重力势能最小。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直到远地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板书:
一、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
二、机械能的转化
动能——势能 势能——动能
第四节
机械效率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7)=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
难点: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新课教学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1)演示实验
用弹簧秤匀速拉动绳端,使重物G升高。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以下边讲边板书:
“实验数值G=5牛,h=0.5米,F=3牛,s=1米。
弹簧秤的拉力(动力)对动滑轮做的功:W动=F·s=3牛×1米=3焦,提高重物,动滑轮克服阻力做的功:W阻=G·h=5牛×0.5米=2.5焦”(2)提问:由实验可以看到W动>W阻,这是为什么?
研究简单机械和功的原理时,没有考虑摩擦,没有考虑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动滑轮本身重等因素,是理想情况。实际上,简单机械提升重物时,由于要克服摩擦以及不得不把动滑轮一起提升,这时我们用的力(动力)就比没有摩擦时要大,做的功要比没有摩擦时大一些。(3)总结并边讲边板书
①W有=G·h
②用来克服摩擦做的功对我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额外功。使用任何机械 做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
③本实验中,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2.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表示机械效率的字母的读音。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3.提高机械效率
采取减小额外功是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板书设计:
第四节
机械效率
1.有用功的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有 =Gh 2.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W额=W总-W有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W总=FS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之比。5.了解一些常见机械的效率。
W有用W总10%0,计算本实验η。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重点与难点
分子的热运动是本节的重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 事实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1)分子和分子运动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通常情况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②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接观察分子的行为,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的行为。
演示实验:扩散现象
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或溴气)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此现象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2梍1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这时要强调: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现在我抽掉隔板,没有出现二氧化氮气体流动的现象,我们停一会儿再来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
墨水扩散实验: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动桌子,保持清水平静。请大家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滴入的墨水将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过一段时间墨迹的轮廓变模糊,墨迹变淡,周围的水色变墨。
像这样,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 进入对方。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
演示实验:分子引力实验
出示演示分子引力的两个铅圆柱。随意将它们对在一起,这时两铅块并没有表现出吸引力。实那么我们想法让两铅块靠的更近些。(再做实验时,用小刀将两铅块表面刮光亮,然后用力将两铅块挤压在一起)
实验结果两铅块能吸引在一起,并能负重达500克以上。这表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只有在分子靠得很近时,才能表现出来。一般分子距离要小于10-9米时才能表现出引力。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早就利用分子间有吸引力,来进行金属焊接了。一般焊接是靠溶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近代还有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
液体分子之间也存在吸引力。
原来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只有在特定的距离r时,分子间的引力不等于斥力,这个距离r就是通常的分子间隙的距离,大约是10-10米。当分子距离小于r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再增大,分子引力继续减小,当分子距离大于10r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小 结: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直径大约是10-10米。2.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3.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
以上几点,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利用这些要点,能够解释很多热现象。
第二节 内能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 教学过程: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
(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
(2)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科学的论断,必须要有证据,在物理学中,通常是用实验来证实论断的。今天我们同样用实验来证实上面的论断。
实验演示: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
因此: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这是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
(4)内能和机械能
通过机械能和内能的对比,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概念。分析在水平光滑桌上滑动的木块具有什么能。
首先木块有势能,也有动能棗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木块内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作用力,木块有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势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小 结:
(1)内能不是单个分子具有的,而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2)内能所指的动能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的热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自身不停的“分子运动”,而不是随着物体整体一起所做的运动。物体作为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
(3)内能所指的分子势能是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分子具有的势能。作为物体整体跟地球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
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板书设计:
第二节
内能
一、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1.内能不同于机械能
2.一切(运动、静止、高温、低温)物体都有内能
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
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
2.做功
第三节
比热容
重点与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进行新课
(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
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 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同。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棗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如果某物质的比热是a焦/(千克·℃),它是说单位质量为一千克的该种物质,每升高1℃时(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a焦。
(4)比热表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第四节
热机
重点与难点
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 教学过程: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由于燃料在试管外燃烧,热量损失较大,内能的利用率较低。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1)汽油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我们首先介绍汽油机 ①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②工作原理。
(边动作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
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
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
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
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③能的转化。
汽车在开动前,是如何使内燃机起动的?
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消耗机械能来帮助内燃机完成吸气、压缩两个冲程内燃机一旦开始做功,内能就会转化成曲轴的机械能。这时曲轴获得的机械能一部分通过做功,一部分通过飞轮(与曲轴相连的质量较大的轮子)保存起来。然后依靠飞轮的惯性再反过来向外输出带动曲轴转动,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完成排气以及下一循环的吸气、压缩。这样内燃机就可连续工作下去了。(2)柴油机
柴油机与汽油机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②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
构造方面:柴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
工作过程上:吸入的气体不同(汽油机吸入的是什么?柴油机吸入的只是空气);
压缩情况不同(问:汽油机压缩冲程末温度、压强多大?柴油机压缩冲程末,气体体积要小得多。所以压强更大,温度更高,这个温度早已超过了柴油的燃点);
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靠火花塞点火。柴油机由于压缩气体温度已超过柴油燃点,从喷油嘴喷入雾状柴油便可立即燃烧。这种方式称为压燃式);
用途方面:柴油机比汽油机便宜,但汽油机一般比柴油机轻巧,所以汽油机通常用在飞机、小汽车、摩托车及一些小型农用机械上。而柴油机一般用在舰船、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以及发电机等大型设备上。作业:
(l)简述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2)回答下列问题:
①内燃机的四个冲程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②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几次?曲轴转动几周?
第五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物体的动能和热能,是由物体的机械能运动情况决定的能量,内能跟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机械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由于运动形式不同,与之相联系的能量也不相同。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保持不变。小 结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1)能量守恒定律普遍适用。从物理的、化学的现象到地质的、生物的现象,大到宇宙天体的演变,小到原子核内部粒子的运动,都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
(2)能量守恒定律反映了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电灯发光跟电流有联系,电能转化为光能反映了这种联系。植物生长更不是孤立的,要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长,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反映了这种联系。
(3)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依据。1933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在研究β衰变的过程中发现,能量不守恒。于是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大胆预言了还有一种未发现的粒子,这就是现在已被科学界公认的中微子。
6.分子热运动教案示例二 篇六
[教学目的]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初步了解热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应达到的目标] 1.能正确叙述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2.能用具体事实说明,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3.知道并会解释扩散现象. [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难点]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的斥力
[教具]一小瓶酒精,一小瓶风油精,一小瓶红色墨水,两个广口瓶(其中之一充满NO2气,用玻璃片盖好),两烧杯清水,一粒高锰酸钾,演示分子间有引力的铅块,大砝码一个,半径0.5厘米、长约85厘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一个,胶塞一个,自制分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之间关系演示器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热现象,如热膨胀、热传递等等.本章就从物质的内部结构去研究“热”到底是什么?热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不同于力学,热学研究大量分子的运动规律,而不是单个分子的运动规律. 分子动理论史略:
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研究热的本质问题,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非常善于观察,每看到一个现象,他都要认真思考,鱼在水中游动,他就想水为什么那么不坚实,以致可以任鱼儿游来游去?冰容易被敲碎,难道冰也不坚实吗?为什么人在离鲜花很远的地方就可闻到它的香味?通过对这些个别事例的认真思考,他综合得出一个结论:物质都是由不停地运动着的微粒组成的.到了18世纪的中叶,俄国的伟大学者罗蒙诺索夫发展了上述学说,提出物质分子存在的基本观点,认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热的本质.19世纪初,人们又从实验上找到了根据,1811年阿佛加德罗提出分子的概念,近代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蛋白质的分子,从而确立了分子动理论.
二、新课教学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板书)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板书)(1)分子的概念(板书)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板书)(2)分子很微小(板书)
①提问:平时用什么话来形容物体的细小?
生答:细如发丝.
据此教师就把一般头发丝的直径与分子直径比较,如果将二万个氧分子,一个紧挨一个排成一串,那么它们的总长度才跟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相当.
②分子体积很小,水分子与乒乓球大小之比恰似乒乓球与地球之比.
③分子的质量很小,1022个水分子的质量与5分硬币的质量相当.(3)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米-10(板书)
如氢分子直径约为2.5×10-10米,质量约为3.3×10-24克;氧分子的直径约是3×10-10米,质量约是5.3×10-23克.(4)物体里含有大量的分子(板书)
在0℃,标准大气压下,1厘米3的气体中,含有2.7×1019个气体分子.1厘米3水中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若把这些水分子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上,每平方厘米可分得5000多个分子.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板书)(1)气体的扩散
[演示1]把少许酒精或风油精撒在教室里,很快在各个角落都能闻到酒精的气味.
[演示2]二氧化氮扩散到空气中的实验.如图1所示.
这些实验说:不是重力等外来力的作用,而是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由此提出扩散概念.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板书)(2)液体的扩散
[演示3]红墨水滴到清水中的实验.
[演示4]投一粒高锰酸钾到清水中的实验.
说明: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固体的扩散
①白墙边堆放煤,墙壁中会有黑色煤粉.
②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观察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毫米深.
大量事实表明: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播放“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电视录像片断)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斥力(板书)(1)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
①提问:分子既然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着,为什么固体不分散成一个个分子呢?
②[演示5]教材中图2-4分子间存在引力实验.
③[演示6]一根粉笔掰开两段,再把它们紧紧压在一起,两段又合二为一.
④[学生实验]水分子间存在引力实验.(课前学生准备好所需器材)⑤提问: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子间有相互排斥力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②[演示7]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少的实验,用半径为0.5厘米、长约85厘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先倒入清水半管,后倒染红的酒精至满,然后用胶塞塞住,管内无空气,把管倒转几次,使两种液体混合,体积明显减少.
分析实验现象:在酒精与水混合的过程中,有些酒精的分子到了水中,有些水分子到了酒精中,说明水与酒精的分子都是有间隙的,从而说明分子间有相互排斥力.
(3)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板书)
[演示8]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之间关系的模拟实验.
如图2两部装上磁铁的小车,同名磁极相对,中间用橡皮筋系着,在车侧面向学生处贴两块圆纸板挡在磁铁前面,每个圆纸板表示一个分子;当表示两分子的圆纸板相隔一定距离(磁铁间的斥力等于橡皮筋的拉力)时处于平衡位置;当两圆纸板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进的距离,由于橡皮筋的拉力命名两圆纸板相向运动,显示出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总是表现为引力;当两圆纸板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的距离,由于磁铁间的斥力使两圆纸板反向运动,这就是显示出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总的表现为斥力.
总结归纳如下:
①f引=f斥时,r=r0平衡(板书)
②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板书)
③分子间距离r>r0时,f引>f斥,表现为引力(板书)
④分子间距离r<r0,f引<f斥,表现为斥力(板书)
⑤当r>10倍分子直径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了,可以认为没有作用力了(板书)
三、巩固新课
提问: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三点?分别用具体事实说明. 2.为什么粉笔字能留在墨板上?为什么用锡能焊接铜(铁)器件? 3.在什么情况下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别表现为斥力、引力或没有力?
7.《热》语文教学教案 篇七
一、、缘起:乱花渐欲迷人眼
细读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 其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 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都很注重引导学生对这些名家名篇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模仿练笔, 然而, 在课堂练笔热情高涨不退之余, 一些问题也“乱花渐欲迷人眼”。
现象之一:离题万里的“假练笔”
一位教师在执教《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时, 重点放在是初读课文后体会“我”和父亲在放鱼回湖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艰难的心理斗争, 进而感受道德实践的艰难。在品读结束时, 教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堂练笔: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 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条与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
在家里, 父母不在家, 电视很精彩, 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 考试, 老师多给了分数, 你……
在公共场所, 买东西时, 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 你……
回家路上, 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 你……
教师的初衷是想通过课堂练笔深化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由于在品读过程中没有充分体会“我”和父亲在放鱼回湖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艰难的心理斗争, 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 也就没有为练笔做好铺垫;加之练笔脱离课文语境, 话题也从“钓鱼、放鱼”跳跃到了“看电视、完成作业”等环境上, 练笔变成了为练笔而练笔的“假练笔”。
现象之二:千篇一律的“伪练笔”
在《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课堂上, 有位老师设计这样一个填补空白型的练笔:“万分紧急关头, 董存瑞想:。于是, 他昂首挺胸, 站在桥底下, 左手托起炸药包, 顶住桥底, 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课文的价值取向是让学生体会到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 不惜牺牲自己的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学生自然按照这条思路写道:“为了战斗的胜利, 为了解放隆化, 为了新中国, 我必须马上炸掉暗堡”。答案千篇一律, 了无生趣。教师批改时, 非常“轻松”, 如同抄写句子。这样的练笔看似有实效, 其实效率很低。我们可以试想, 学生长年累月面对这样的课堂练笔, 还有多少真情可言?即使在教师的极力渲染下, 学生可能激情澎湃地写出了一两个精妙的句子, 也是基于过去的水平, 并非课堂练笔达到的写作提升。学生的情感经验被封存, 想象的翅膀被折断, 创造的动力被扼杀, 整个练笔过程仅仅是一种装腔作势的“伪练笔”。
现象之三:错过时机的“空练笔”
有一位教师教《中彩那天》, 设计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练笔, 即要求学生以“父亲”的口吻, 写写当时中彩后的矛盾心理。这个练笔理应放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因为只有当学生理解了父亲思想斗争的前前后后, 感悟到父亲在“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望——拥有一辆轿车”与“保持高贵的人格——诚实”这两者间摇摆不定的矛盾, 才能真正体会父亲让库伯开走轿车时的那种让人肃然起敬的正直、诚实及骨气, 才能理解“父亲打电话的那个时候, 是我们这个贫穷的家最为富有的时刻”。可惜的是, 教师把这个练笔放在了学完全文之后, 已时过境迁, 味道全失, 整个练笔成为错过时机的“空练笔”。
现象之四:缺失引领的“浅练笔”
一位教师在执教《桥》时, 这样设计练笔:五天以后, 洪水退了, 全村人随着老太太来祭奠老支书, 人们在他牺牲的地方立起一座纪念碑, 让子子孙孙都记住他。你想, 这块碑上应该写些什么?老师在学生独立练习之后, 请学生发言交流。但是, 我发现, 课堂上举手发言的人, 回答都是受到肯定和表扬的, 即使有一点不合情理的句子, 老师也是以鼓励为主, 不正面指出错误;而学生受到老师的一味鼓励, 发言更积极。下课了, 教师和学生似乎都出色地完成了这堂课的任务。
粗粗一看这个课堂练笔: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但是教师在这个练笔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了呢?我们既没有看到教师在练笔应前做好的情感、语境铺垫, 也没看到教师抓住练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引导, 在交流过程中没有有效的评价, 没有修改, 没有提升。整个练笔过程, 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提高, 对文本的解读没有增量, 成了听之任之的“浅练笔”。
管中窥豹的几个镜头已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鉴于此, 作为一名实践者应冷静思考: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练笔?课堂练笔到底要怎样开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二、思考考:咬定青山不放松
崔峦先生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 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 做到读写渗透, 读写结合。”张田若先生也说:“阅读课不能君子动口不动手。”毋庸质疑, 作为课堂练笔, 我们必须咬定“练笔的实效性”这座“青山”不放松, 以课堂的深度阅读为土壤, 以优质的练笔设计为阳光, 在平等互动的评价中, 让课堂练笔这座“青山”更加苍翠、俊朗, 释放迷人的魅力。
1. 利用练笔, 深化阅读
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托生于阅读课堂, 融合了阅读写作, 其首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感悟人物形象、习得语言技巧。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师:学到这儿, 我突然想到, 还有一个词没有讲 (指小黑板) , 就是“饱经风霜”。
师:请大家想一想, 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 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
(学生练习写, 老师巡回指导, 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同学;学生写好后, 老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 修改修改;最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 读后老师当面评改)
(下面是评改一位学生的习作实录)
生: (读) “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 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 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 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 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 蒙着一层灰。看上去, 这张枯瘦的脸, 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呀, “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于老师的“饱经风霜”课堂练笔, 是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内容, 把握了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之后。他给予学生的决不是“饱经风霜”的抽象意思, 而是一张“枯瘦的”、“像一个霜打的茄子”的脸, 还有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样的练笔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 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 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像这样只有处理好课堂练笔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才能杜绝带有作秀之嫌的“假练笔”。
2. 形式多样, 百花齐放
课堂练笔是穿插于阅读教学之中的, 具有任务明、节奏快、费时少、负担轻、效果好的特点, 但是练笔的主题受教材制约比较大, 如果教师在设计时稍不注意, 就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所以课堂练笔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写什么?练笔所设计的内容应是在阅读课文的进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 要让学生有情感要宣泄, 有语言要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 以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 选择切合学生的练笔内容。我们不妨根据可以练笔的不同目的, 从下列几个角度来设计课堂练笔的具体内容, 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千篇一律的“伪练笔”现象, 达到形式多样、百花齐放的目的。
(1) 表达性练笔。。这类课堂练笔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之后, 产生新的思想认识、情感体验、表达欲望, 若教师能适时地选择一个写的话题, 让学生练笔, 学生自然有话可写。如:一位教师执教《触摸春天》, 在孩子们都能读懂安静的心之后安排一个练笔:“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 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望到了——, 望到了——, 望到了——……”学生深情地写道:“她仿佛望到了蝴蝶飞走的样子, 望到了青山绿水, 望到了她心中的大自然”, “她仿佛望到了那只蝴蝶, 望到了自己的生活, 望到了自己的未来”……这样的文字一出现,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教学目标的达成?
(2) 理解性练笔。这类小练笔是在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 教师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或者关键点设计的一种思考性话题,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就此联系课文、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积累进行个性化解读、体验, 并将自己的独特理解、体验用文字表述出来。如《白杨》一课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突然, 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是全文理解的重点, 也是难点。如何突破, 使理解得以深入?在学生经过朗读体会, 对这句话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础上, 可安排这样的课堂练笔:当爸爸看到高大的白杨树身边, 有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时, 他会怎么想, 怎么说?请同学们以爸爸的口吻写一段话, 写出自己当时的内心活动。学生们有的借白杨抒发了“自己 (爸爸) ”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情怀;有的由小树的成长联想到“自己”孩子的成长, 并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通过练笔, 学生对“爸爸”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对“爸爸”嘴角浮起一丝微笑的原因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3) 转述性练笔。课文有特定的叙述人称与顺序, 如果转换一下人称或者变换一下叙述的方式, 就会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学生会在这样的转述性练笔中体会到不同叙述方式的不同表现力。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 我们可以安排一个改写练习:选择一种玻璃, 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作自我介绍。改写, 不仅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有效地巩固了这一节课所学内容, 而且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 迁移性练笔。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善学之既久, 自然纯熟。”经常在阅读中借鉴、模仿、运用这些语句、段落, 就能在迁移性的练笔中逐渐体悟到其中的表达规律, 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如《火烧云》一文, 用了“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还有……”的句式, 赞美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教学本课可要求学生先去读读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句子, 而后进行仿写。有学生是这样仿写的: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一会儿像飞翔的小鸟, 一会儿像活泼的小猫, 一会儿仿佛奔驰的骏马, 一会儿仿佛威武的狮子。盛开的花朵、游动的小鱼、叫鸣的公鸡, 这些形状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形状。
(5) 想象性练笔。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他们在阅读课文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如果教师能紧扣课文中隐含的生动的画面和鲜活的形象,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下来, 既“还原”了课文语言所描绘的原貌, 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与想象能力。如《穷人》一课, 许多教师都会进行续编故事的练笔,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进行创造性的表达。练笔时, 我们要提示学生:想象既要大胆, 又要合理, 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 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无论随后发展成什么样子, 文章的基调不能变, 主线不能变, 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能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可以根据中心的要求,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书本中的有关知识重新组合。如:当渔夫看到在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 在自己五个孩子的身旁, 西蒙的两个孩子正安静地睡着, 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今后的生活怎么办?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 续写故事《拉开帐子以后》。这样的续写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又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抓住时机, 趁热打铁
再精巧的练笔设计, 如果错过了时机, 也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空练笔”。从教育心理学来说, 当学生情绪处于亢奋状态时, 思维极为活跃, 此时正是当堂练笔的最佳时机。教师在组织课堂练笔时要讲究时机, 在学生表现出有话想说、有感要发、有情可抒的时候, 趁热打铁, 才能卓有成效。
(1) 在情感交融时练笔。在语文课本中, 有不少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教师的精当讲解, 学生的熟读体会, 都会使学生身临其境, 产生共鸣, 受到感染, 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教学中, 若教师把握好练笔的时机, 把“点”选好, 训练到位, 便有可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神效来。曾经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生命, 生命》, 其在学生情感高潮处精心设计的练笔至今让我久久难以忘记。当教学进行到教师引入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 但她残而不废, 凭着坚强的毅力, 笔耕不辍, 成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学生由感知到感染, 由感染到感动, 情感体验“更上一层楼”, 此时, 教师让学生适时拿起笔来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情动致心动, 心动致笔动, 学生都按捺不住写下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我无法延长我的生命, 但我要让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生命如流水, 只有在不停地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 才有意义。”此时, “心里有什么, 笔下写什么, 只听着此时的心潮, 自由奔放, 从脑中流到指上, 从指上落到笔尖”。
(2) 在矛盾激发时练笔。语文课堂上, 经常会出现对立的观点, 教学中, 我们可以围绕这些观点激发矛盾, 设计练笔, 让学生通过练笔, 阐述自己的观点, 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比如《中彩那天》, 读到家境贫寒的父亲拨电话让库伯把奔驰汽车开走时, 在课堂上可引发这样的讨论:“假如我就是这位父亲, 我该怎么做?”再如《钓鱼的启示》中“该不该把大鲈鱼放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哪一种教育方式更适合我们的成长”这样的问题, 都是很好的练笔素材, 在指导过程中, 教师只要把握好文本的价值取向, 就能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写作水平。
三、、追寻:豪华落尽见真淳
谁都知道, 学生练笔需要一个由酝酿到动笔的过程, 这不是两三分钟就能解决的。即便是老师在上课时已经让学生情动于中, 但要想写下一段文通字顺的话, 仍然有较大的难度。那么, 怎样才能使练笔更有实效呢?我认为, 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要安排练笔环节, 有时侯, “说”的练习, 同样能够达到“写”的效果。当然, 适合练笔的, 我们也决不放过, 要精心设计, 不能“花自飘零水自流”, 错过时机。如果课内时间不允许, 我们也未必非要学生写下那么冗长的句子、片段, 可以让学生静心思考一下, 写几个关键词, 然后说一说, 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继续完善自己的想法, 课后作为作业将写话完成。这样, 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得到发展。
8.《热》语文教学教案 篇八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误区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08
在当前初中教学改革的洪流中,多媒体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突破,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精彩,为教学的深入开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在这场热潮中,广大教师也要冷静全面地看待多媒体,尤其要注意科学运用,避免走入误区。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多媒体热”现状
多媒体是近十年来运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实现了教学从静态向立体动态的转变,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陷入了形式主义,研究不够深入,掌握不够精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过于迷信多媒体的作用,运用过滥
在个别教师的眼中,似乎离开了多媒体,这一课的教学就无法进行,就不是成功的教学,就没有体现现代教育特点。上一个环节运用多媒体,下一个环节又继续运用,这样的教学看似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实际上完全陷入了本末倒置的状况,没有体现师生互动这一主题,反而让多媒体演示成了最夺人眼球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教学活动称之为教学手段演示会更加恰当。
2.运用针对效果不强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做深入的思考,什么课件都认为是好的,没能科学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教学课件在课堂演示中华而不实,实用性不强,导致语文教学成效受到一定影响,多媒体不仅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深入性。
3.运用时机不够科学,未能画龙点睛
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具体的使用时机把握不准,在应当使用的环节没有使用,反而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环节大肆使用。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教学过程呈现杂乱无章的现象。
二、正确运用多媒体,服务于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
1.坚持自主设计为主,与教学设计融为一体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应当更多地融入自主设计的因素,既可以在原有课件上进行优化,重新改造,也可以自主设计教学课件。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应当更注重自主设计,因为自主设计的课件更符合自身教学需要,更符合学生实际,从而更好地发挥课件的作用。例如《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学中,笔者从教学网站上下载了关于济南冬天景色的视频,从中选取与课文中描写的内容相近或符合的场面片段,在教学中进行播放,同时配乐朗诵。此情此景让学生如同置身美丽的济南,从内心感受到文章字里行间所透出的一种清新的美,在语言文字的研读中感悟到文章的境界,感悟到文章蕴含的美,实现思想情感与文字的合二为一,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较好地体现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促进功能。
2.严格控制使用频率,提高运用多媒体的科学性
科学运用多媒体手段是基本条件,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使用的频率,一节课原则上使用不应超过3次,演示总时间应当控制在100秒左右,既要能够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氛围,赋予课堂更多的活力,同时也要注意浓缩,择其精华演示,少占用课堂时间,多展示信息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做有心人,反复揣摩优化,只有在最需要的环节使用多媒体,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紧密结合教学需要,发挥多媒体手段的促进功能
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就是教学工作应当努力的方向。多媒体手段可以在教学中发挥信息补充、直观感知、情感渗透等多方面的功能,从而辅助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这一点对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帮助非常明显。比如《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展示父爱的歌曲,如《我的老父亲》,以此为背景音乐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在浓厚的父爱旋律中朗诵这篇散文,学生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会被有效调动起来,整个教学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父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体会情感,延伸到自己的生活,让父爱成为课堂最浓厚的情感,对增强理解效果以及渗透思想情感教育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功能。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广大教师一定要深刻研究,科学使用,避免走入误区,更好地发挥其对语文教学成效提升的支撑功能。
9.热空气与冷空气教案 篇九
执教人:舒玲玲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物体觉察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
2、指导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以及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3、指导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4、知道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是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1、教学难点是理解风的成因。
教学准备:
蜡烛、火柴、纸蛇、长吸管、大小相同的纸杯两只、细线
《
2、热空气和冷空气》学案:
一、我看书:看实验图示,读实验说明。
二、我思考: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
三、我做实验:
1、上网查找利用热空气的事例,如热气球、孔明灯、等等事例。
2、与家长一起做:按书P8图示,做一只“热气球”,试着放飞。想一想:为什么能飞起来?
四、我总结:通过探究性学习,我知道了:
五、我提问:我经过思考,还不懂的问题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空气会流动么?
3、想一想:空气受热或冷却以后会向哪儿流动?
二、学习新课
(一)研究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1、谈话:那空气受热后会怎样流动呢?
①实验一:点燃一支蜡烛,用手分别放在靠近蜡烛火焰的各个方向,感觉热空气向哪里流动?
②分组实验
③学生汇报:热空气在火焰的上方,向上流动。
④小结:说明热空气向上流动。
2、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物体观察热空气的流动。
①实验二:把纸蛇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②分组实验
③学生汇报:纸蛇在转动、纸蛇在跳舞
④是什么力量让蛇转动的呢?
⑤小结: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
3、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发现热空气向哪儿流动?
(二)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
1、谈话:空气受热为什么会上升呢?
2、学生猜测
3、实验三:在长吸管两端各挂一只大小相同的纸杯,使木棍保持平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一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汇报实验结果。
5、为什么底下点火柴的纸杯会上翘?
6、讨论、汇报
7、小结:点燃火柴后,使纸杯里的空气变热,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就推着纸杯往上升了。
8、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利用热空气向上升的原理来做事,你知道吗?举例说说。
9、演示:我们也来做一个“热气球”:用酒精灯给薄塑料袋加热,薄塑料袋加热升起。说说为什么会升起?
(三)研究冷空气是怎样流动的1、那冷空气又是怎样流动的呢?
2、学生猜测
3、实验四:按要求做实验,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
4、分组实验、讨论
5、汇报交流:热空气向上升,冷热空气向下流动。
6、小结: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向下流动。
7、在生活中,你见过热空气向上升,冷热空气向下流动的情况吗?举例说说。
(四)探究风的成因
1、凭我们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2、看P8的风形成图,讨论风是怎样形成的?
3、汇报:风是怎样形成的?
4、小结: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向上升,升到高空会变冷,冷空气向下降,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这样,空气就流动起来了。空气总是在循环流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也就是说,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5、试画空气流动图
板书设计:
2、热空气和冷空气
空气是会流动的热空气向上升
冷空气向下降
【《热》语文教学教案】推荐阅读:
热起来了 教学设计10-31
高中语文《氓》教学教案09-24
语文课文亲人教学教案10-31
小学教学语文教案翠鸟10-24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教案06-14
语文习作教案教学案例反思07-10
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0-24
小学一年级语文《花名歌》教学教案06-12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计划及教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