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处理方法

2024-09-02

公文处理方法(精选11篇)

1.公文处理方法 篇一

工业废水处理原则及处理方法

到目前为止,有多种方法和技术可以处理工业废水,总的来说各有利弊。单纯的生物氧化法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难降解有机物,COD值偏高,不能完全达到排放标准。吸附法虽能较好地除去COD,但存在吸附剂的再生和二次污染的问题。催化氧化法虽能降解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但实际的工业应用中存在运行费用高等问题。

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五花八门、多种多样,采用一种工艺处理往往不能将废水中所有的污染物去除殆尽。用物化工艺将工业废水处理到排放标准难度很大,而且运行成本较高;工业废水含较多的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差,而且工业废水的废水水量水质变化大,故直接用生化方法处理工业废水效果不是很理想。

工业废水怎么处理呢?针对工业废水处理的特点,我们认为对其处理宜根据实际废水的水质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如絮凝、内电解、电解、吸附、光催化氧化等工艺,破坏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再联用生化方法,如SBR、接触氧工业艺,A/O工艺等,对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一、工业废水的分类

第一种是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

第二种是按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分类,如冶金废水、造纸废水、炼焦煤气废水、金属酸洗废水、化学肥料废水、纺织印染废水、染料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电站废水等。

第三种是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类,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镉废水、含汞废水、含酚废水、含醛废水、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

前两种分类法不涉及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也不能表明废水的危害性。第三种分类法,明确地指出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成分,能表明废水一定的危害性。

此外也有从废水处理的难易度和废水的危害性出发,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为废热,主要来自冷却水,冷却水可以回用;第二类为常规污染物,即无明显毒性而又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包括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可作为生物营养素的化合物,以及悬浮固体等;第三类为有毒污染物,即含有毒性而又不易生物降解的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毒化合物和不易被生物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等。

实际上,一种工业可以排出几种不同性质的废水,而一种废水又会有不同的污染物和不同的污染效应。例如染料工厂既排出酸性废水,又排出碱性废水。纺织印染废水,由于织物和染料的不同,其中的污染物和污染效应就会有很大差别。即便是一套生产装置排出的废水,也可能同时含有几种污染物。如炼油厂的蒸馏、裂化、焦化、叠合等装置的塔顶油品蒸气凝结水中,含有酚、油、硫化物。在不同的工业企业,虽然产品、原料和加工过程截然不同,也可能排出性质类似的废水。如炼油厂、化工厂和炼焦煤气厂等,可能均有含油、含酚废水排出。

二、工业废水的处理原则

工业废水的有效治理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最根本的是改革生产工艺,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杜绝有毒有害废水的产生。如以无毒用料或产品取代有毒用料或产品。

②在使用有毒原料以及产生有毒的中间产物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并实行严格的操作和监督,消除漏逸,尽量减少流失量。

③含有剧毒物质废水,如含有一些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高浓度酚、氰等废水应与其他废水分流,以便于处理和回收有用物质。

④一些流量大而污染轻的废水如冷却废水,不宜排入下水道,以免增加城市下水道和废水处理厂的负荷。这类废水应在厂内经适当处理后循环使用。

⑤成分和性质类似于城市废水的有机废水,如造纸废水、制糖废水、食品加工废水等,可以排入城市废水系统。应建造大型废水处理厂,包括因地制宜修建的生物氧化塘、废水库、土地处理系统等简易可行的处理设施。与小型废水处理厂相比,大型废水处理厂既能显著降低基本建设和运行费用,又因水量和水质稳定,易于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

⑥一些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毒废水如含酚、氰废水,经厂内处理后,可按容许排放标准排入城市下水道,由废水处理厂进一步进行生物氧化降解处理。

⑦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污染物废水,不应排入城市下水道和输往废水处理厂,而应进行单独处理。

三、工业废水处理中的技术应用

1.膜技术

近年来,膜技术发展迅速,在电力、冶金、石油石化、医药、食品、市政工程、废水回用及海水淡化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各类工程对膜技术及其装备的需求量更是急速增加。目前已经熟和不断研发出来的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渗析、电渗析、气体分离、渗透汽化、无机膜等技术正在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环保、能源、电子等行业中,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对21世纪的工业技术改造起着重要的战略作用。同时,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支持和重视也给膜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u。微滤的分离目的是溶液脱粒子和气体脱粒子,截留粒径为0.02—10m的粒子,是所有膜过程中应用最普遍且总销售额最大的一项技术,主要用于制药行业的过滤除菌和高纯水的制备。

超滤(包括纳滤)的分离目的是溶液脱大分子、大分子溶液脱小分子、大分子分级,截留粒径为1.0—20nm的粒子。超滤技术可用于回收电泳涂漆废水中的涂料,现已广泛用于世界各地的电泳涂漆自动化流水线上。日本等国一些造纸厂的工业废液也已采用超滤技术进行处理。在采矿及冶金工业中,超滤技术的应用正日益受到重视,采用该技术处理酸性矿物排出液,其渗透液可环使用,浓缩液可回收有用物质。同时,电子工业集成电路生产和医药工业用水过程也已开始广泛应用超滤技术。纳滤是在反渗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方面,用纳滤膜对木材制浆碱萃取阶段所形成的废液进行脱色,脱色率可达98%以上。还可用纳滤膜从酸性溶液中分离金属硫酸盐和硝酸盐,其中对硫酸镍的截留率可达95%。

反渗透分离的目的是溶剂脱溶质、含小分子溶质溶液的浓缩,截留粒径为0.1—1nm的小分子溶质。反渗透技术已成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纯水和超纯水制备及物料预浓缩的最经济手段,而且随着性能优良的反渗透膜及膜组件的工业化,反渗透技术的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脱盐放到电子、化工、医药、食品、饮料、冶金和环保等领域。现正在开发反渗透技术在化工和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如:工艺用水的生产和再利用;废液处理;水、有机液体的分离;电镀漂洗水再利用和金属回收等。食品工业正用反渗透技术开发奶品加工、糖液浓缩、果汁和乳品加工、废水处理、低度酒和啤酒的生产。

电渗析技术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化工单元过程,广泛用于苦咸水脱盐,是电渗析技术应用最早且至今仍最大的应用领域,前景极好。锅炉及工业过程用初级纯水的制备是电渗析技术应用的第二大领域。近年来,我国废水、废水排放量以每年1.8×10。kt的速度增长,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10kt,其中约80%未经处理而直接排人水域。因而,我国环保水处理方面对膜应用的需求量将很大,这一领域将成为水处理工业增长潜力最大的领域。

2活性炭

活性炭可分为粉末状和颗粒状,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具有无数细/J,?L隙,表面积巨大,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积为500~l500m。粉末状的活性炭吸附能力强,制备容易,价格较低,但再生困难,一般不能重复使用;颗粒状的活性炭价格较贵,但可再生后重复使用,并且使用时的劳动条件较好,操作管理方便。因此,水处理中较多采用颗粒状活性炭。

3微波能

常规废水处理法存在以下共同缺点:①工艺流程长,废水处理过程中物化反应进程缓,废水处理设施庞大,占地面积大;②废水只能集中处理,对于城市废水而言,地下排污管网工程庞大,废水处理工程总投资巨大;③处理后的水质不稳定,对难降解的可溶性有机物、磷、氮等营养性物质处理不彻底,对某些工业废水如造纸废液等处理困难且运行费用高。而把微波场对单相流和多相流物化反应的强烈催化作用、穿透作用、选择性供能及其杀灭微生物的功能用于废水处理,可以克服常规废水处理法存在的诸多缺点,并且处理工程小型化、分散化,可省掉城市建设中现行废水处理工程长距离埋设庞大排污管网的巨大费用,堵住污染源头,从根本上消除因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给江河湖泊造成的污染。需特别指出的是微波对杀灭蓝藻的特殊作用,蓝藻在微波场中只需30S即由微细粒汇聚成大颗粒,经过沉降与水分离,与此同时,水中的富营养物也得到了降解。废水经微波能处理后可100%回用,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使人类水环境步人良性循环,为解决2l世纪人类将面临的世界性“水荒”做贡献。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产生的废水量也越来越大,意味着对废水处理任务及处理深度的要求也必然加大,这就要求废水处理技术不断吸纳创新,而微波处理技术将是废水处理技术上的一场革命。

到目前为止,微波能废水处理技术已应了昆明盘龙江水、大观河水、滇池水、翠湖水等生活废水与日用化工厂废水、造纸废水(含纸浆废水、木浆废水、草浆废水)、焦化厂(上海)废水、化纤厂(北京)废水、玉米制酒精(吉林)废水、制革厂(河北)、印染厂、造纸厂、强酸性矿山废水(江西)、电厂(内蒙古)废水、黄河水、缫丝厂(辽宁)废水、制糖酒精废醪液(云南)等的处理,其技术的可行性和广泛适应性已得到了验证。

4高级氧化法

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我国宝贵的水资源造了巨大破坏,然而现有的生物处理方法对可生化性差、相对分子质量从几千到几万的物质处理较困难,而高级氧化法(AdvancedOxidationProcess,简称AOPs)可将其直接矿化或通过氧化提高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同时还在环境类激素等微量有害化学物质的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使绝大部分有机物完全矿化或分解,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常见的高级氧化技术主要包括空气湿式氧化法、催化湿式氧化法、临界水氧化法、光化学氧化法等。

四、针对工业废水怎么处理问题,列出典型的几种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一)电镀废水

电镀生产工艺有很多种,由于电镀工艺不同,所产生的废水也各不相同,一般电镀企业所排出的废水包括有酸、碱等前处理废水,氰化镀铜的含氰废水、含铜废水、含镍废水、含铬废水等重金属废水。此外还有多种电镀废液产生。

对于含不同类型污染物的电镀废水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含氰废水

目前处理含氰废水比较成熟的技术是采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必须注意含氰废水要与其它废水严格分流,避免混入镍、铁等金属离子,否则处理困难。

该法的原理是废水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氯系氧化剂将氰化物破坏而除去的方法,处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氰氧化为氰酸盐,对氰破坏不彻底,叫做不完全氧化阶段,第二阶段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叫完全氧化阶段。

反应条件控制:

一级氧化破氰:pH值10~11;理论投药量:简单氰化物CN-:Cl2=1:2.73,复合氰化物CN-:Cl2=1:3.42。用ORP仪控制反应终点为300~350mv,反应时间10~15分钟。

二级氧化破氰:pH值7~8(用H2SO4回调);理论投药量:简单氰化物CN-:Cl2=1:4.09,复合氰化物CN-:Cl2=1:4.09。用ORP仪控制反应终点为600~700mv;反应时间10~30分钟。反应出水余氯浓度控制在3~5mg/1。

处理后的含氰废水混入电镀综合废水里一起进行处理。

2.含铬废水

含六价铬废水一般采用铬还原法进行处理,该法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投加还原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二氧化硫等,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投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石灰等调pH值,使其生成三价铬氢氧化物沉淀从废水中分离。

还原反应条件控制:

加硫酸调整pH值在2.5~3,投加还原剂进行反应,反应终点以ORP仪控制在300~330mv,具体需通过调试确定,反应时间约为15-20分钟。搅拌可采用机械搅拌、压缩空气搅拌或水力搅拌。

混凝反应控制条件:

PH值:7~9,反应时间:15~20分钟。

3.多成分重金属废水

多成分重金属废水是由含铜、镍、锌等非络合物的重金属废水以及酸、碱前处理废水所组成。此类废水处理方法相对简单,一般采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工艺进行处理。

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多成分重金属废水→调节池→快混池→慢混池→斜管沉淀池→过滤→pH回调池→排放

反应条件一般控制在pH值9~10,具体最佳pH条件由调试时确定。反应时间快混池为20~30分钟,慢混池10~20分钟。搅拌方式以机械搅拌最好,也可用空气搅拌。

4.多种电镀废水综合处理

当一个电镀厂含有多种电镀废水,如含氰废水、含六价铬废水、含酸碱、重金属铜、镍、锌等综合废水,一般采取废水分流处理的方法,首先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应从生产线单独分流收集后,分别按照上述对应的方法对含氰、含铬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混入综合废水中与其一起采用混凝沉淀方法进行后续处理。

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含氰废水→调节池→一级破氰池→二级破氰池→综合废水池

含铬废水→调节池→铬还原池→综合废水池

综合废水→综合废水池→快混池→慢混池→斜管沉淀池→中间池→过滤器→pH回调池→排放

(二)线路板废水

生产线路板的企业在对线路板进行磨板、蚀刻、电镀、孔金属化、显影、脱膜等的工序过程中会产生线路板废水。线路板废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化学沉铜、蚀刻工序产生的络合、螯合含铜废水,此类废水pH值在9~10,Cu2+浓度可达100~200mg/l。

电镀、磨板、刷板前清洗工序产生的大量酸性重金属废水(非络合铜废水),含退Sn/Pb废水,pH值在3~4,Cu2+小于100mg/l,Sn2+小于10mg/l及微量的Pb2+等重金属。

干膜、脱膜、显影、脱油墨、丝网清洗等工序产生较高浓度的有机油墨废液,COD浓度一般在3000~4000mg/l。

针对线路板废水的不同特点,在处理时必须对不同的废水进行分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1络合含铜废水(铜氨络合废水)

此类废水中重金属Cu2+与氨形成了较稳定的络合物,采用一般的氢氧化物混凝反应的方法不能形成氢氧化铜沉淀,必须先破坏络合物结构,再进行混凝沉淀。一般采用硫化法进行处理,硫化法是指用硫化物中的S2-与铜氨络合离子中的Cu2+生成CuS沉淀,使铜从废水中分离,而过量的S2-用铁盐使其生产FeS沉淀去除。

反应条件的控制要根据各厂水质的不同在调试中确定。一般在加硫化物等破络剂之前将pH值调到中性或偏碱性,防止硫化氢的生成,也有的将pH值调到略偏酸性。硫化物的投药量根据废水中铜氨络离子的量来确定,一般投放过量的药。在破络池安装ORP仪测定,当电位达到-300mv(经验值)认为硫化物过量,反应完全。对过量的硫化物采用投加亚铁盐的方法去除,亚铁的投加量根据调试确定,通过流量计定量加入。破络池反应时间为15~20分钟,混凝反应池反应时间为15~20分钟。

2油墨废水

脱膜和脱油墨的废水由于水量较小,一般采用间歇处理,利用有机油墨在酸性条件下,从废水中分离出来生产悬浮物的性质而去除,经过预处理后的油墨废水,可混入综合废水中与其一起进行后续处理,如水量大可单独采用生化法进行处理。

当废水量少时,反应池内的油墨颗粒物在气泡上浮力的作用下浮出水面形成浮渣,可以用人工方法撇去;当水量大时,可用板框压滤机脱水,也可在撇渣后进行生化处理,进一步去除COD。

3线路板综合废水

此类废水主要包括含酸碱、Cu2+、Sn2+、Pb2+等重金属的综合废水,其处理方法与电镀综合废水相同,采用氢氧化物混凝沉淀法处理。

4多种线路板废水综合处理

当一个线路板厂含有以上几种线路板废水时,应将铜氨络合废水、油墨废水、综合重金属废水分流收集,油墨废水进行预处理后,混入综合废水中与其一起进行后续处理,铜氨络合废水单独处理后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铜氨络合废水→调节池→破络反应池→混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中间水池

有机油墨废水→酸化除渣池→排入综合废水池

综合废水→综合废水池→快混池→慢混池→斜管沉淀池→中间池→过滤器→pH回调池→排放

(三)表面处理废水

1.磨光、抛光废水

在对零件进行磨光与抛光过程中,由于磨料及抛光剂等存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

一般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二沉池→过滤→排放

2.除油脱脂废水

常见的脱脂工艺有:有机溶剂脱脂、化学脱脂、电化学脱脂、超声波脱脂。除有机溶剂脱脂外,其它脱脂工艺中由于含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组成的脱脂剂,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pH、SS、COD、BOD、石油类、色度等。

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隔油池→调节池→气浮设备→厌氧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沉淀→过滤或吸附→排放

该类废水一般含有乳化油,在进行气浮前应投加CaCl2破乳剂,将乳化油破除,有利于用气浮设备去除。当废水中COD浓度高时,可先采用厌氧生化处理,如不高,则可只采用好氧生化处理。

3.酸洗磷化废水

酸洗废水主要在对钢铁零件的酸洗除锈过程中产生,废水pH一般为2-3,还有高浓度的Fe2+,SS浓度也高。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中和池→曝气氧化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pH回调池→排放

磷化废水又叫皮膜废水,指铁件在含锰、铁、锌等磷酸盐溶液中经过化学处理,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作为喷涂底层,防止铁件生锈。该类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pH、SS、PO43-、COD、Zn2+等。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一级混凝反应池→沉淀池→二级混凝反应池→二沉池→过滤池→排放

4.铝的阳极氧化废水

铝的阳极氧化废水所含污染物主要为pH、COD、PO43-、SS等,因此可采用磷化废水处理工艺对阳极氧化废水来进行处理。

2.公文处理方法 篇二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越来越多, 随之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量急剧增加。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水平发达的几个重要城市与地区, 据统计,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污泥增长率大于12%, 排放量为100万t左右, 怎样处置污泥这个问题已到必须解决的时候。大量的未经处理的污泥没有正常的出路, 已成为污水处理厂的沉重负担, 而且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以及致病菌等, 不加处理任意堆放和排放, 对生态环境又造成新的污染, 使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能发挥其彻底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对污泥进行处理与处置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污泥处置方式很多, 但其焚烧是比较好的方式。

1 污泥焚烧的基本原理

污泥焚烧是指污泥在没有氧气或者氧气含量低时, 通过高温作用, 分解成气体、焦油以及废料残渣这几部分的过程。污泥焚烧的处理对象主要是经过脱水的泥饼, 脱水泥饼体积大, 同时含水率还是高达40%~80%, 若对其再进行干燥处理, 污泥含水率可降至15%~35%。为了更好地便于处理与处置, 进一步对污泥进行焚烧处理, 含水率可降至0。

2 污泥焚烧特点

污泥焚烧是英国、法国、丹麦、瑞士、德国等欧洲国家处理污泥的主要方法, 经过这些年来不断发展, 污泥焚烧技术处理污泥已经成为主要形式, 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是由于焚烧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

1) 焚烧能使污泥减少到最小体积, 解决了其他方法中污泥要占用大量空间的缺陷, 这对于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 污泥处理效率比较高, 不需要长期储存及污泥中的有机物、水分焚烧后都会被分解, 只剩下很少量的无机物成为废渣, 因而最终需要处置的物质很少, 不存在重金属离子的问题, 焚烧灰可制成建筑材料等有用的产品, 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一种污泥处置方式;

3) 污泥可就地焚烧, 不需要长距离运输;

4) 可以回收能量用于发电和供热。有一段时间这种处理方式被叫停, 因为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引起环境污染,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 污染得到了更好的处理。并且焚烧之后留下的灰渣能够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也是一种很好的铺路材料。加上焚烧处理过程占地面积小, 相对于填埋污泥所需要的土地可以节省更多的土地资源, 处理速度也快, 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3 污泥焚烧方法

污泥焚烧是污泥处理的一种工艺。它利用焚烧炉将脱水污泥加温干燥, 再用高温氧化污泥中的有机物, 使污泥成为少量灰烬, 是一种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可将污泥中水分和有机质完全去除, 并杀灭病原体。污泥焚烧方法有完全燃烧法和不完全燃烧法两种。

3.1 完全燃烧法

能将污泥中的有机质和水分全部去除, 杀灭绝大部分细菌和病菌, 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泥体积。

焚烧污泥的装置有多种型式, 如竖式多级焚烧炉、旋转窑式焚烧炉、流化焚烧炉、喷雾式焚烧炉。旋转窑式焚烧炉, 主要用来处理有毒有害的化工废料、医疗垃圾、工业污泥等废物。主要燃烧设备是一个缓慢旋转的回转窑, 它的内壁采用的是耐火砖砌筑或用管式水冷壁, 用以保护外筒, 回转窑的直径为4 m~6 m, 长度约为10 m~20 m, 由托轮、挡轮作为支撑, 倾斜地放置。以污泥含水量的高低为依据, 选择顺流式焚烧系统, 被焚烧的烟气流动方向与固体流向相同, 回转炉本体大约以每分钟几转的转速缓慢转动, 内壁的耐高温抄板把污泥由下部带到上部, 再靠自重使污泥落下。在保证与空气充分接触的基础上, 污泥在筒内翻滚, 并且进行比较完全的燃烧。从滚筒一端将污泥送入, 再用热烟气将污泥干燥, 达到着火温度后燃烧, 再从筒体出口排出灰渣。污泥含水率过高时, 将筒体尾部增加一级炉排, 满足燃尽的要求, 通过一个垂直的燃尽室从滚筒中排出烟气, 烟气中的可燃成分在这里能够得到充分的燃烧。燃尽室的温度一般可控制在1 000℃~1 200℃之间。

回转式焚烧炉因为它能对物料连续翻动, 对于低热值的生活垃圾或污泥的焚烧较为彻底、有效。目前使用比较常见的是竖式多级焚烧炉。炉内沿垂直方向分4级~12级, 每级都装水平圆板作为多层炉床, 炉床上方有能转动的搅拌叶片, 每分钟转动0.5周~4周。污泥从炉上方投入在上层床面上, 经搅拌叶片搅动依次落到下一级床面上。通常上层炉温约300℃~550℃, 污泥得到进一步的脱水干燥;然后到炉的中间部分, 在炉内750℃~1 000℃下焚烧;在炉的底层炉温约220℃~330℃, 用空气冷却。燃烧产生的气体进入气体净化器净化, 以防止污染大气。这种焚烧炉多安装在大城市的污水处理厂。为了完全燃烧固体废物, 必须将燃烧室内注入空气。焚烧的最基本条件是:炉内氧气的浓度越高, 速度就越快, 燃烧就越充分。对具体的废物燃烧过程, 需要根据设备的类型和物料的特性等因素确定空气的气量。但除了空气在燃烧室内的分布, 还要注意空气供应充足, 燃料中氧气、空气的混合不充分会生成不完全燃烧产物。液体废物的燃烧中, 将其混合来加速废液的蒸发;固体废物的燃烧中, 湍流有助于破坏在颗粒表面形成燃烧产物的边界面, 提高传质速率和氧的利用率, 尤其是扩散速率等于控制速率的时候, 燃烧时间随着传质速率的增大而减少。近年来发展了高温分解法。污泥在缺氧条件下, 加热到370℃~870℃, 有机物质遇热分解为气态物质、油状液态物质和残渣。气态物质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等, 液态物质有乙酸化合物和甲醇类等, 固态残渣最后成为含碳2%~15%的灰分, 分解时间约25 min。

3.2 不完全燃烧法

不完全燃烧也称湿式燃烧, 是指浓缩后的污泥 (其含水率约为96%) , 在液态下加温加压, 并压入压缩空气, 使有机物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被氧化去除, 污泥的结构及成分也随之改变, 脱水性也大大提高。湿式氧化只能氧化80%~90%的有机物。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为了使有机物氧化, 必须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随温度提高, 氧化速率随之加快, 温度一般控制在200℃~370℃, 同时为了防止高温及氧化热使水分全部蒸发, 压力也需随之增加, 所需的氧化剂为空气中的氧或纯氧、富氧等。湿式氧化具有适应性强, 可氧化难降解的有机物;达到完全杀菌;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不产生臭气, 反应时间短, 有机物氧化彻底, 产生残渣量小。

焚烧后余灰可作为资源重复利用。如果仍含有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 还须做最终处理, 固化深埋。

4 结语

从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趋势来分析, 今后污泥处理处置的方向将会是土地利用和热能利用, 污泥填埋的比例也将大幅度地降低。污泥焚烧和热能利用将是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方向之一, 污泥土地利用将会更为安全、更经济实用, 今后, 将会进一步提高污泥焚烧的比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也十分看好, 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根据污泥焚烧的基本原理, 总结了几个突出的优点, 对污泥焚烧的两种方法——完全燃烧法和不完全燃烧法作了详细介绍, 解决了污泥处理与处置的难题。

关键词:污泥,焚烧方法,污水处理

参考文献

[1]李军, 李媛.流化床焚烧炉污泥焚烧工艺特性研究[J].环境工程, 2004 (3) :51-52.

3.公文处理方法 篇三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防治策略;环境

0.前言

我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低,绝大部分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非常少,很多处理技术仅仅处于示范研究的阶段。开发适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技术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还涉及到农村经济的问题。

1.国外研究技术现状

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点源和城市污染治理已基本完成,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的重点转向面源和农村,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和面源污染防治日益受到政府和科技部门的重视。

1.1澳大利亚“FILTER”污水处理系统

1.2韩国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韩国试验研究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实质上也是一种土地-植物系统,这种系统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经湿地过滤或被土壤吸收,或被微生物转变成无害物质。优点是需要的能源少,维护的成本低;缺点是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需要解决土壤和水中的充分供氧问题以及受气温和植物生长季节的影响等。

1.3日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日本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系统主要有:生物膜法、石井法、生态厕所法和毛细管土壤渗滤处理系统。生物膜法和石井法都是利用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的功能,选择适当的填料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设备简单,能源消耗低,成本和维护费用低,而处理污水的效率很高。生态厕所在不需要水冲的前提下,在座便器下方建造一个长方形池,内填充锯木屑作为载体,并辅以较小的动力搅拌,通过有氧微生物的发酵,将排泄物转化为无臭味的气体。

其他的处理技术还有法国蚯蚓生态滤池、“LIVINGMACHINE”生态处理系统等。

2.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处理方法

国外先进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经验有很多,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实践而产生的,结合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应该吸收和借鉴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技术来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服务。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级的技术标准、设计规范与操作指南,使技术有标准可依。中国在农村污水处理方面开展研究较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发达省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逐步认识到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的重要性,并开始采用一些实用、合理、低能耗和低运行费用的技术来处理污水。主要有以下一些处理技术。

2.1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

在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中,最通用、节俭、能够体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是厌氧沼气池。它将污水处理与其合理利用有机结合,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发酵后的污水被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达到净化目的;产生的沼气可作为浴室和家庭用炊能源;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作浇灌用水和观赏用水。在农村有大量可以成为沼气利用的原材料: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等。沼气池工艺简单,成本低(一户约需费用一千元左右),运行费用基本为零,适合于农民家庭采用。而且,结合农村改厨、改厕和改圈,可将猪舍污水和生活污水在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后作为农田肥料,沼液经管网收集后,集中净化,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后排放。

2.2净化槽

净化槽可以分为用于处理一家一户生活污水的“小型净化槽”和用于处理楼房、住宅小区生活污水的“大中型净化槽”,在中国农村,可以村为单位设计适合的净化槽。净化槽有多种类型及处理工艺,可分为接触曝气、厌氧滤床接触曝气、旋转圆板、散水滤床、标准活性污泥等。

2.3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将自然生态净化与人工湿地工艺相结合的小规模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技术,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净化并对污水及氮磷等加以利用。

2.4稳定塘

传统稳定塘处理技术优点是:运行维护费低,系统基本不耗能;可充分利用地形,节省投资;无需污泥处理;可实现污水资源化。但也存在诸多缺点,比如:处理效果受气候条件影响大;有机负荷低,占地面积大等。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发展了很多新型塘和组合塘工艺,进一步强化了稳定塘的优势。如高效藻类塘、水生植物塘、多级串联塘和高级综合塘系统。在中国,特别是在缺水干旱地区,稳定塘是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成为中国着力推广的一项技术。

2.5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它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费、低维持技术、处理量灵活、能耗低和处理效果好的优点。广大农村地区可以根据地区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这种方法更加适用于具有湿地的地区。

3.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防治策略

3.1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

在《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纲要》(2007—2020年)中,到2010年,重点流域和区域、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力争完成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30%、20%和10%;到2020年,重点流域和区域、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力争完成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60%、50%和30%。要完成《纲要》目标,必须抓紧研究制定村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设施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对北方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地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沿线、重要湖泊水域和南方河网地区等水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标准。抓紧制定《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标准,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有效防止污染与生态破坏。

3.2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依据各地区域、交通、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等情况,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根据这四类不同的主体功能区,来调整农村的产业发展方向。

3.3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

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县级监测站的常规监测能力建设。研究制定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统计、评价標准,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监测。加强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监管,防范环境风险。督促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应急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农村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按照《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加快县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机动性执法、现场取证、通信联络、信息处理、快速反应等配套执法能力,重点对中西部地区予以支持。到2010年,力争全国县级环保执法队伍基本达到能力建设标准化要求。强化农村地区环境监管和准入,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对造成农村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加强环境安全检查,重点排查沿江沿河和人口密集区的石油、化工、冶炼等企业,消除环境隐患。

【参考文献】

[1]翟洪凯,窦宁,尹树红,等.浅析农村沼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农业,2007,(12):26-28.

4.传输故障处理方法 篇四

应该遵循一“查看”、二“询问”、三“思考”、四“动手”的思路。)查看首先到达现场后查看出现故障的现象,即查看设备的哪一部分出现故障,有何种告警产生,严重程度如何,造成多大危害等,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2)询问观察完现象后,应询问各阶段现场人员,是何种原因造成了此故障,比如是否有人修改了数据、删除了文件、更换了电路板、停电或雷击、误操作等等。3)思考根据现场查看的现象和询问的结果等,结合自己的知识作思考、分析,判断何种原因可能引起该种故障等,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4)动手根据前面三个步骤找出故障点,通过修改数据、更换电路板及芯片等手段解决、排除故障。

传输故障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1.观察分析法: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在设备和网管上将出现相应的告警信息。通过观察设备上的告警灯运行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故障;故障发生时,网管上会记录非常丰富的告警事件和性能数据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并结合 SDH 帧结构中的开销字节和 SDH 告警原理机制,可以初步判断故障类型和故障点的位置。通过网管采集告警和性能信息时,必须保证网络中各网元的当前运行时间设置和网管的时间一致。如果时间设置上有偏差会导致对网元告警、性能信息采集的错误和不及时。

2.测试法:

通过观察分析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如组网、业务以及故障信息相当复杂的情况和无明显告警和性能信息上报的特殊故障情况。可以利用网管提供的维护功能进行测试,判断故障点和故障类型。

3.拔插法:

对最初发现某种电路板故障时,可以通过插拔一下电路板和外部接口插头的方法,排除因接触不良或处理机异常的故障。在插拔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单板插拔的操作规范。插拔单板时,若不按规范执行,还可能导致板件损坏等其它问题的发生。

4.替换法:

当用拔插法不能解决故障时,可以考虑替换法。替换法就是使用一个工作正常的物件去替换一个被怀疑工作不正常的物件,从而达到定位故障、排除故障的目的。这里的物件,可以是一段线缆、一块单板或一个设备。

5..配置数据分析法: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外界环境的突然改变,或由于误操作,可能会导致设备的配置数据遭到破坏或改变,导致业务中断等故障的发生。此时,故障定位到网元单站后,可通过查询、分析设备当前的配置数据;对于网管误操作,还可以通过查看网管的用户操作日志来进行确认。

6.更改配置法:

更改配置法更改的配置内容可以包括时隙配置、板位配置、单板参数配置等。因此更改配置法适用于故障定位到单个站点后,排除由于配置错误导致的故障。更改配置法最典型的应用是排除指针问题。

7.仪表测试法:

仪表测试法一般用于排除传输设备外部问题以及与其它设备的对接问题。

5.公文的写作方法 篇五

公文是用于公务活动的一种应用文书,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处理政务时用来颁布法律、法规、规章、传达政策法令、请示和答复问题、汇报情况、联系工作、制定计划以及记载政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出自法定的机关单位,具有处理公务的合法效用。

2.公文的作用

公文是作为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代表法定作者处理、联系工作的工具。它有以下十个作用:

(1)发布政令。通过公文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颁发政令、法规,动员群众实施,规定人们的行为规范,如国家机关依法发布的命令、令、决定、通告、公告等。各种政令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制定和发布的,所以这种作用又可称为公文的“法规作用”。

(2)领导与指导工作。上级机关通过发布指示、决定、通知、计划、会议纪要等公文,可以指导下级机关的工作。

(3)报告情况。下级机关通过报告、工作简报、专题报告、调查报告、总结报告等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以便上级了解情况,指导工作。

(4)请示事项。工作中遇到问题本机关又无权解决,可通过公文请求上级机关指示,作出决定或批准下级提出的意见。

(5)答复问题。上级机关通过公文批复下级机关请示的事项。

(6)商洽公务。在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为了加强联系,通过介绍函件或通知、邀请,以互通情况,商讨问题,互相配合,处理各种公务。

(7)交流经验。通过简报、通报、调查报告等公文向有关单位通报情况,交流经验。

(8)告之信息。用通知、通报、公报等公文向有关单位或群众通报情况,告之信息。

(9)记载活动。如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大事记等,记录重大事项和问题。

(10)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思想教育。领导机关发布的许多文件如条例、规定、办法等。

3.公文的分类

(1)公文的分类方法各种机关有各自不同的职责范围,并依法形成了各自使用的公文种类。高级领导部门与基层单位,行政机关与业务机关,地方政府机关与军事、外交、经济、科技部门,它们所使用的公文除了共同种类之外,还各有不同的侧重种类,各式各样,差异很大,这就带来公文分类学的复杂性,即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法。

1)从文体的来源和使用范围分,公文可分为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三种。

2)从行文关系上分,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三种。

3)从文件的机密性分,可分为机密文件、内部文件、公布文件三种。

4)从文件的性质、作用分,可分为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内文件三种。

5)从文件的使用范围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等。

(2)党和国家机关通用公文的种类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经过多年的实践,修订后的《办法》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把公文种类调整为十二类十三种,删去“指令”、“决议”、“布告”三个文种,将“议案”作为一个新文种列入主要公文种类。即: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89年4月25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中,正式文件的种类里还列有公报、条例、规定三个文种。这样,现在常用的公文种类总共有十六种。

1)命令(令);

2)议案;

3)决定;

4)指示;

5)公告;

6)通告;

7)通知;

8)通报;

9)报告;

10)请示;

11)批复;

12)函;

13)会议纪要;

14)公报;

15)条例;

16)规定。

还有一些文种虽不在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规定之内,实际上应用也很广泛,同样可能具有公文的性质,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公文的性质。如某些章程、办法、计划、协议书、电报、记录、简报、调查研究、首长讲话稿等。

4.公文的结构

公文体式的结构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间、附注、主题词、抄报、抄送机关、印发机关等项。

(1)文头部分

1)发文机关。发文机关名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种类构成文件头,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以示庄重。

2)发文号。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如“国发[199×]×号”用黑体字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左下方,下边用一红线与正文区分,有的线中带有五星。

3)秘密等级。公文内容涉及国家机密的,应根据机密程度,在公文头的左角或右角,也可在正标题的左上方标明“绝密”、“机密”、“秘密”字样。

4)紧急程度。公文内容紧急,在时间上要求紧急递送的,应根据紧急程度在正文标题左上角注明“急”、“紧急”、“特急”、“限时送达”字样。

5)签发人。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号右侧标注“签发人”,“签发人”后面标明签发人姓名。

(2)行文部分

1)标题。根据字数可占几行,要排列正中,位于发文字号下方,字体比文件头的字体小些,比正文的字体大些。通常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的事由和文种组成。

2)主送机关。是公文的致发对象,应标注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靠左,并顶格书写,其后用冒号。标注主送机关,要写明其全称、规范性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的统称,其名称之前不能标出“主送”字样。

3)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内容。字体不能太小,字距行距要清晰。要求一文一事,文字准确、简炼、逻辑清楚,标点正确。

4)附件。是附属于公文正文之后的文字材料,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前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3)文尾部分

1)印章。是公文制发机关对公文生效负责的凭证,除会议纪要和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都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2)成文时间。是公文生效的日期。成文日期应标注在公文“落款”即发文机关署名的下面,如无落款,可直接写在正文右下方,必须以汉字标注。

3)附注。是用以对文内某些内容事项进行解释说明的格式项目。标注在公文生效标识域以下,主题词检索标识域以上。

4)主题词。是用以确切表达公文主旨的规范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主题词必须准确、有惯次性,不能与标题混为一谈。它的位置在文件尾部横线之上,即抄送机关之上,由左向右排列,词与词之间要空一格,不能用标点符号。

5)抄报抄送机关。抄报抄送机关是受文的机关单位。标注在文件尾部的横线之下,分列两段,抄报机关在上,名称要使用全称或规范性简称。

6.污水处理方法 篇六

1:物理方法

1物理沉淀法,一般是使用沉淀剂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的方法,这里较为重要的沉淀剂,处理不同的污染物质,需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沉淀剂,并且本方法一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2吸附法,就是使用吸附剂将污水中的污染成分进行吸附,达到处理污水的方法,比如一种最常见的吸附剂:活性炭,但是吸附剂一般是一次性消耗品,成本可能较高

3萃取法,该方法一般利用一定的萃取剂,将水中的污染物萃取出来

4膜过滤法,一般是利用一种特定的半透膜,仅能水或者仅能污染物通过该膜,从而达到分离污染物的方法

2:化学法

1中和法,这个是利用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污染物一般是酸或者碱,便用与之想反的化学物质进行中和,生成无污染的化学盐

2化学沉淀法,利用与污染物能够发生化学反应,最终生成的物质不能溶于水,然后再利用物理沉淀或者过滤等方法达到分离的效果

3电解法,该方法一般是用来处理金属盐,通过点解使金属离子析出,达到污水处理的方法

3:生物法

1一般是使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最终达到污染处理的方法,该方法一般需要使用到细菌,细菌分为喜氧菌和厌氧菌,所以需要根据所使用微生物的特性为其创造合适的生存环境

污水处理小贴士:

1.污水提升泵房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粗格删进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运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厂运行总能耗相当大的比例,这与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扬程有关。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减轻无机颗粒对水泵、管道的磨损;也可设于初沉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应的主要是砂水分离器和吸砂机,以及曝气沉砂池的曝气系统,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的动力系统。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的主题处理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构筑物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处理的对象是SS和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BOD5负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和竖流沉淀池。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设备是排泥装置,比如链带式刮泥机,刮泥撇渣机,吸泥泵等,但由于排泥周期的影响,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较低的。

4.生物处理构筑物

污水生物处理单元过程耗能量要占污水厂直接能耗相当大的比例,它和污泥处理的单元过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厂直接能耗的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气系统的曝气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其基本上是联系运行的,且功率较大,否则达不到较好的曝气效果,处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沟处理工艺安装的曝气机也是能耗很大的设备。生物膜法处理设备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较低,但目前应用较少,是以后需要大力推广的处理工艺。

5.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能耗比较低。

6.污泥处理

7.软土处理新方法探讨 篇七

在《工程地质勘察与设计手册》中定义的软土是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 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 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其压缩系数大于0.5 MPa-1;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30 kPa。

2 软土的主要物理、力学特征

软土通常赋存于排水不畅的地势低洼环境中, 未经固结与成岩化作用, 颗粒间结合较为松散, 呈流塑状态为主, 局部呈软塑状态。其主要细粒成分除有与粘土相同成分的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等硅铝酸盐岩、碳酸盐岩的风化淋滤残留物外, 还在不同程度上含有有机质、腐殖质。因粘土类矿物有电荷性质, 与水有较强的亲合力, 故在其分子及分子聚合体外形成了多层水离子的正、负吸附层, 甚至有的水分子还进入粘土矿物的晶格内部;集合体呈絮状结构为主, 局部呈链状结构。当其电荷吸附力与空间足够大时, 粘粒处于类胶体状态, 粘粒间的聚合力就很小, 但还具有结构连续性。故软土在外力扰动作用下, 它的间架结构会迅速破坏而成流动状态, 即具触变性。

天然状态下, 软土的含水量与渗透系数呈反比背离状态, 即含水量越高渗透系数越低, 而且其垂直方向的渗透能力远小于水平方向的能力。故饱和状态下软土固结程度差, 长时间不能析水固结而呈膏泥状。同时由于其矿物与水分子结构的粘结力及于低洼空间分布的封闭性, 水的各种排泄方式都难以形成规模, 高滞水欠压密特征非常明显, 加载后沉降量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工程加载压实过程中, 其压缩变形处于长时间的蠕变状态, 具与时增长的流变特征。压缩过程中时间与强度呈反比, 即其初始强度最高, 其压缩变形向后期基本稳定转变的过程是个强度逐步降低直至趋于一个稳定值的过程。

实际上, 软土并不一定是完全由一种成分与状态相同的土组成的均质体, 从地表向地下包括了一系列不同性质与类型的土层, 如淤泥、淤泥质土、泥炭、粉土、粘土, 地表常有硬壳层, 地下有若干硬土层与薄砂砾层, 因此软土还有空间组合特征。

3 软土特征与可改造性分析

从上节软土的主要物理力学特征上分析, 首先它必须有个相对封闭的、低洼的外界条件, 使其处于相对独立与稳定环境中, 失水缓慢或基本不失水以保持其高滞水性和高含水量。故针对此点可以考虑改变其环境, 使其与外界相对连通而丧失相对独立的封闭性, 逐步建立水的循环途径, 进行失水固结处理。其次是粘土矿物的胶体持水性质, 它通过粘粒矿物的弱电荷作用束缚一部分游离水分子, 如果掺入某类物质与水发生反应, 将大部分非晶格水挤兑出来, 使其颗粒间聚合力增大而促进固结, 可从本质上进行改造。很显然, 这一特性通过掺水泥、石灰等物质夺水, 改变、重构其间架是可塑造的。再就是软土高压缩性与时效的蠕变性, 因其具有孔隙水反应力作用, 故通常软土是难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沉降压实并固结的, 但可以利用消散其孔隙水压力, 用相对较长时间预先夯实、加载来促进其固结。最后是在具体地段软土成分与非软土成分及结构层的空间组合特征, 这一点是有针对性的, 涉及到软土的本身的强度、非软土层的强度、空间组合强度及加载后性质的改变, 因其各特征与参数值的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4 软土的分类处理方法与一般原则

4.1 改变软土所处环境

这类方法应用较为广泛, 是个较大范围内处理软土的方法。主要作用是降低处理范围内的地下水位, 加速软土的固结变形, 提高其强度。可以是采取截水措施后再排水, 也可以是纯粹意义上的排水处理。主要方法有表层排水法、砂井碎石桩法和砂垫层法, 一般适应于一般路基、路堤处理。

(1) 表层排水法。

在地表面开挖较深大的沟槽, 排除地表水, 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 并降低地下水位, 通常是采用盲沟形式, 盲沟中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2) 砂井、碎石桩法。

通常结合表层排水法使用, 是一种竖向排水方法, 原理是使大面积的软土处于排水深度内, 加速软土的固结。但其需要降水设备, 费用较高, 故使用范围相对较窄。

(3) 属于横向排水法, 即在软土地基上敷垫一定厚度的砂垫层, 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 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 以降低今后路基填土的水位, 常与表层排水或敷垫材料等法并用。

4.2 改变软土的固有特性

这类方法是质的改变方法, 即添加剂法, 也是一种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原理是粘土颗粒粒径小, 表面积大, 分散性大, 稳定性差, 容易与石灰及水泥等外来物质发生反应, 从软土的工程性质、整体性、水稳定性和强度上进行处理, 将软土重塑。改变软土原有含水结构及颗粒间架, 使其孔隙比减小, 含水量降低, 改善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 提高后期填土稳定及固结的效果。方法是将一定范围的土体和石灰、水泥进行充分拌和, 使之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化学性固结, 形成石灰土、水泥土的团粒结构。即在软基质颗粒间形成一种复杂的不溶于水的较高强度凝胶硬壳, 从而起到包裹和联结的作用, 形成具较高强度的网状骨架结构, 在土颗粒间相互穿插, 使土颗粒联系更牢固, 增大颗粒间聚合力及结构力。同时水分在化学反应及强度形成过程中得到消耗, 含水量大幅度减少, 由流动状态转变为硬塑乃至坚硬状态, 改善了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使地基土具有更高的抗剪强度。主要处理方法有生、熟石灰及水泥搅拌桩、粉喷桩、压力注浆, 主要适应于适宜于软土中蒙脱石类矿物含量高的软基地段的高路堤、浸水路基及挡土结构、桥涵、通道等构造物基础处。

4.3 改变软土压缩蠕变的时效

这类方法是利用时间效应, 是尽早用夯实、堆载预压不作深层处理软基的方法。原理是软土层越厚所需固结时间就越长, 预先在地基上增加总压力, 利用荷载垂直力引起固结沉降, 减少土中的间隙水压提高有效应力, 增加软土固结度, 促进其快速沉降逐渐达到路基稳定, 是一种最经济也简单的方法。此类处理方法尽可能早期进行, 以便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软基达到沉降稳定后进行再施工。主要有夯实与填土加载法, 又可将预压荷载分超载、等载与欠载三种类型, 一般不单独使用。对于天然地基及砂井处理地基, 应尽可能采用超载或等载, 以减少工后沉降;粉喷桩段路堤宜采用欠载预压, 保证复合地基强度增长的时间要求。此类方法一般适应于一般路基和高路堤地段的软基处理。

4.4 改变和利用结构层的空间组合特征

利用空间分布与力学特性各异, 利用各结构层的优势, 通过一定手段改变软基受力的性质及空间组合特征, 提高地基强度, 防止局部地段的工后剪切变形与沉降变形。主要方法有:砼灌注桩法、浮桩法、敷垫材料法。

(1) 砼灌注桩法。

是采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 主要用于桥梁、建筑、堤坝的基础处理, 其特点是构造物基础对地基的承载力及对防震有较高要求, 或构造物结构对地基基础有特殊的要求, 是种深基础处理方法。按其持力方式可分为纯摩擦桩、摩擦端承桩、端承摩擦桩和纯端承桩四类, 关于桩的著述多, 具体可详参《桩基工程手册》等。

(2) 浮桩法。

该法是一种较浅层的处理方法, 特点是桩尖不一定下在坚实的稳定层上, 或是利用土与桩间的摩擦力, 或是利用较浅部位相对硬层的强度, 通过形成软基间的多个骨架支撑点来改变土体空间力学结构从而改善地基承载力与复合强度, 如久为流传的松木桩和现代的部分砼预制桩。方法的特点是不作深层次的处理, 施工程序简单速度快, 能很快进行再施工, 主要用于一般路堤和对地基基础要求不高的构造物的处理。

(3) 敷垫材料法。

该法是防止在地基土层不均匀时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和侧向变位的一种方法, 利用所敷垫材料的抗剪和拉抗力, 均匀地支承荷载、减少地基局部沉降和侧向变位, 以提高地基的支承能力。敷垫材料主要有化纤无纺布、土工布、玻璃纤维格栅, 目前在路基与路堤施工中广为采用, 特点是提高地基整体性, 减少地基不均匀的沉降, 防止滑移, 对加快施工进度也有好处。

(4) 清除置换法。

本法是以水稳定性较好的优质土、石置换全部或部分软弱土, 确保地基稳定、提高地基整体强度与减少沉降量。按施工方法分有清理置换、借助填土自重排淤和爆炸法将软弱土挤出的强制置换三类。此类方法施工程序简单、容易, 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设计所要求的目的。清理置换处理深度一般小于4 m~5 m, 主要用于软质土厚度较小、分布范围小的路基、路堤处, 先清后填, 分层压实, 是种最常用的方法;而排淤挤密则是通过改变单位体积内总的物质量来增大处理范围内的强度, 通过块石、片石的骨架作用达到挤密提高承载力的效果, 通常用于单层软土厚度较大、无较厚硬壳层分布的路堤与对基础要求不高的小构造物。爆炸挤淤则用土、石填料作载体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力, 排出一部分同时挤密一部分软土, 主要用于软土成分单一、厚度较大的高路堤。

5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软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分析入手, 对软土赋存环境、基本性状各要素进行了扼要分析, 初步探求了内因、外因的可改造理论依据。同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和一般适应性原则, 以及处理设计对勘察资料的大体要求, 以期对公路工程软土处理设计思路的开拓有抛砖引玉的参考价值。 [ID:4866]

摘要:本文根据软土的化学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及时空特征, 通过最基层方面对软土及其地基的处理进行初步分析与研究, 探讨了多途径处理软土的理论依据, 并介绍了多种方法的设计理念原则。

关键词:软土,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2]林宗元.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3]廖红建, 赵树德, 等.岩土工程测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8.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篇八

关键词:软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中图分类号:TU4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18-0076-02

1换土垫层法

1.1机械碾压法

常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和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季节性冻土地基、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简单易行,但仅限于浅层处理,一般不大于3 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大于5 m。如遇地下水,对重要工程,需有附加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1.2平板振动法

适用于处理非饱和无黏性土地基或粘粒含量少和透水性好的杂填土地基。

2深层密实法

2.1强夯法

强夯法适用于碎石土、素填土、杂填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及湿陷性黄土。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和流塑、软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控制变形要求不严的工程,对淤泥、泥炭等黏性软弱土层,置换墩应穿透软弱土层。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易保证,经处理后土性较为均匀,造价经济,适用于处理大面积场地。施工时对周围有很大的噪声和振动,不宜在闹市区施工。需要有一套重锤、起重机等强夯施工工具。

2.2挤密桩法(碎石、砂石桩挤密法,石灰、土、灰土桩挤密法)

砂(砂石)桩挤密法、振动水冲法、干振碎石桩法,一般适用于杂填土和松散砂土,对软土地基经试验证明加固有效时方可使用。石灰桩适用于软弱黏性土和杂填土。土桩、灰土桩挤密法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深度为5~15 m的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填土。经振冲处理后,地基土性较均匀。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适用于处理黏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2.3喷射法

生石灰或水泥等粉体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利用固化剂与软土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坚硬的拌和土体,以置换部分软弱土体,形成复合地基。适用范围同深层搅拌法,但对于含水量较小的黏性土,处理效果欠佳。与深层搅拌法(湿法)相比,在固化过程中,粉体材料能吸收周围土体更多的水分,使土体固结。粉体喷射法俗称旋喷法,是水泥土搅拌法中的一种,又称为干法。

3排水固结法

3.1堆载预压法

在地基基础施工前,通过在拟建场地上预先堆置重物,进行堆载预压,以达到地基土固结沉降基本完成,通过地基土的固结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预压荷载一般等于建筑物的荷载,为了加速压缩过程,预压荷载也可比建筑物的重量大,称为超载预压。堆载预压可分为塑料排水板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通常,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 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 m时,为加速预压过程,应采用塑料排水板或砂井等竖井排水预压法处理地基。

3.2砂井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等)

在软黏土地基中,设置一系列砂井,在砂井之上铺设砂垫层或砂沟,人为地增加土层固结排水通道,缩短排水距离,从而加速固结,并加速强度增长。砂井法通常辅以堆载预压,称为砂井堆载预压法。适用于透水性低的软弱黏性土,但对于泥炭土等有机质沉积物不适用。

3.3真空预压法

在黏土层上铺设砂垫层,然后用薄膜密封砂垫层,用真空泵对砂垫层及砂井抽气,使地下水位降低,同时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加速地基固结。适用于能在加固区形成(包括采取措施后形成)稳定负压边界条件的软土地基。

3.4电渗排水法

在土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由于直流电场作用,土中的水从阳极流向阴极,然后将水从阴极排除,而不让水在阳极附近补充,借助电渗作用可逐渐排除土中水。在工程上常利用它降低黏性土中的含水量或降低地下水位来提高地基承载力或边坡的稳定性。适用于饱和软黏土地基。

4化学加固法

4.1灌浆法

用气压、液压或电动化学原理,把具有充填、胶结性能的材料注入各种介质的缝隙和孔隙中,以增加其强度和密实度。通过钻孔,将压浆管放入到预定深度的土层,在较高的灌浆压力作用下,使浓浆克服土体的初始应力和抗拉强度,在土体内产生水力劈裂和置换作用,形成交叉的结石网格和较高强度的空间性刚性骨架。在水力劈裂过程中,土体中自由水和毛细水被排走,表面水被吸收,土体发生固化和化学硬化作用,使土体再次得以加固。对粉土、软黏土的处理效果难以预测。

4.2深层搅拌法

其原理是利用水泥浆、石灰或其他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水泥或石灰的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从而达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增大变形模量的目的。深层搅拌法的适用范围有淤泥、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和黏性土等地基。当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深层搅拌法是水泥土搅拌法中的一种,又称为湿法。

4.3高压喷射注浆法

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到预定深度的土层,以高压喷射直接冲击破坏土体,使水泥浆液或其他浆液与土拌和,凝固后成为拌和柱体。在软弱地基中设置这种柱体群,以形成复合地基。

参考文献

1 王忠和、吕扬.浅谈软弱地基的处理[J].林业科技情报,2003(01):7、9.

2 陈希哲.软弱地基浅层处理[J].施工技术,1986(04):32~33.

Analysis of Ground-based Approach

Li Gang

Abstract: Due to different ge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created a different geological foundation, the foundation if not handled properly may affect the normal use of the building, or even loss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oft ground and the special land-based species and phenomena, as well as some soft approach.

9.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 篇九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疗废物的产生、管理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减少医院环境的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避免其对社会和医务人员的损害,根据国家和卫生部有关文件,医院应实行对医疗废物从产生、包装、收集、运送、处置全程的管理。

一、医疗废物分类

医疗废物分五类,分别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1、感染性废物分类与处理(1)感染性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是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①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②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③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④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⑤废弃的血液、血清。

⑥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2)感染性废物处理

①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②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贴上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医院统一回收,当日焚烧。

③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将锐器与其他物品分开,将锐器置于利器盒中,其他物品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并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上贴上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医院部一回收,当日焚烧。

2、病理性废物分类与处理(1)病理性废物分类

①手术及其它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②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③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2)病理性废物处理

①病理性废物应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贴上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医院统一回收,当日焚烧。

②手术后产生的废弃大肢体由病理科保存,定期由殡仪馆收取后焚烧。

3、损伤性废物分类与处理(1)损伤性废物分类

①医用针头、缝合针。

②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③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瓶等。

(2)损伤性废物处理:废弃的损伤性废物,应放入利器盒密闭包装,贴上标签,科室对其登记后,由医院统一回收,当日焚烧。利器盒密闭后不允许再打开。

4、化学性废物分类与处理(1)化学性废物分类

①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②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③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2)化学性废物处理: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及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先到预防与感染管理办公室登记后,预防与感染管理办公室再交由专门机构进行处置。

5、药物性废物分类与处理(1)药物性废物分类

①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菌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②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及免疫抑制剂。

③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2)药物性废物处理: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应统一交到药品管理科、药品管理科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进行处理。

6、其它废物处理:对使用后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输液袋可视为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包装后,与普通生活垃圾分开放置,贴上标签,由医院统一回收处理。

二、废物的收集、包装及处理的几个重要环节

1、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的3/4时,科室医务人员应当使用有效封口方式,使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的封口紧实、严密。

2、入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黄色医疗废物塑料包装。

3、疗废物处理

(1)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上贴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2)各科室和医院医疗废物回收人员、焚烧人员应对医疗废物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医疗废物交接时间、类别、重量、需要的特别说明、科室同回收医疗废物专人双方签字、回收人员与焚烧人员双方签字,并保证两个登记本信息一致。

(3)科室对医疗废物分类后由本科室在编医务人员妥善保管,不得丢失、遗撒、播散。医院医疗废物回收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到焚烧炉。

(4)人用专车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到焚烧炉。下收的车辆应当使用加盖、防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车,并且使锐器与其它医疗废物分开,确保医疗废物在回收途中不被遗漏、丢失。对医疗废物运输车要每日冲洗、消毒一次。

10.员工擅自离职处理方法 篇十

首先是预防擅自离职的发生,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这样做:

1.让其在入职时应当让他在入职登记表上确认通讯地址,并注明注明通讯地址变动的,员工有义务他告知单位,否则后果自负

2.在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上规定,员工离职之前必须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并办理相关离职手续;

3.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因员工擅自离职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员工应予赔偿并约定赔偿的范围,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要求员工赔偿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4.如果是核心员工,应注意以下10个方面:一是核心员工准入严格化,加强对核心员工准入时背景调查,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员工;二是薪酬制度渐进化,在核心员工薪酬设计上,避免一次到位,要逐渐增加,以此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三是福利特殊化,对核心员工的休息休假,住房、子女上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有别于普通员工的特殊待遇;四是工作时间不定时化,便于对核心员工的管理和作用的发挥,避免因加班费等引发争议的发生;五是保密义务化,在员工手册或其他规章制度中赋予核心员工的保密义务,使其离职后仍然负有保密的义务;六是雇佣长期化,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期限应当尽量长一些,使企业和员工之间都有一个和谐的长远发展目标;七是义务对等化,避免权利义务不均衡状态的发生;八是和同书面化,把双方之间的任何约定都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不仅有利于以后取证,也有利于避免纠纷的发生;九是履约的严肃化、规范化,增强双方的诚信度;

其二、如果发生员工擅自离职的,我们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按照其通讯地址发通知,通知其上班,否则按照解雇处理并追究其赔偿责任,2.如果其还不按照通知的规定来上班,达到公司规章制度规定的构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的情形,就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解雇之;

3.被解雇通知书按照其留下的通讯地址快递过去并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避免该员工主张双方劳动关系没有解除。

11.缺失值处理方法比较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 缺失值插补多重插补

缺失值是指粗糙数据中由于缺少信息而造成的数据的聚类,分组,删失或截断。它指的是现有数据集中某个或某些属性的值是不完全的。数据挖掘所面對的数据不是特地为某个挖掘目的收集的,所以可能与分析相关的属性并未收集(或某段时间以后才开始收集),这类属性的缺失不能用缺失值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因为它们未提供任何不完全数据的信息,它和缺失某些属性的值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缺失值产生的原因

缺失值的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机械原因和人为原因。机械原因是由于机械原因导致的数据收集或保存的失败造成的数据缺失,比如数据存储的失败,存储器损坏,机械故障导致某段时间数据未能收集(对于定时数据采集而言)。人为原因是由于人的主观失误、历史局限或有意隐瞒造成的数据缺失,比如,在市场调查中被访人拒绝透露相关问题的答案,或者回答的问题是无效的,数据录入人员失误漏录了数据。

二、缺失值的类型

缺失值从缺失的分布来讲可以分为完全随机缺失,随机缺失和完全非随机缺失。完全随机缺失(missing completely at random,MCAR)指的是数据的缺失是随机的,数据的缺失不依赖于任何不完全变量或完全变量。随机缺失(missing at random,MAR)指的是数据的缺失不是完全随机的,即该类数据的缺失依赖于其他完全变量。完全非随机缺失(missing not at random,MNAR)指的是数据的缺失依赖于不完全变量自身。

从缺失值的所属属性上讲,如果所有的缺失值都是同一属性,那么这种缺失成为单值缺失,如果缺失值属于不同的属性,称为任意缺失。另外对于时间序列类的数据,可能存在随着时间的缺失,这种缺失称为单调缺失。

三、缺失值的处理方法

对于缺失值的处理,从总体上来说分为删除存在缺失值的个案和缺失值插补。对于主观数据,人将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存在缺失值的样本的其他属性的真实值不能保证,那么依赖于这些属性值的插补也是不可靠的,所以对于主观数据一般不推荐插补的方法。插补主要是针对客观数据,它的可靠性有保证。

1.删除含有缺失值的个案

主要有简单删除法和权重法。简单删除法是对缺失值进行处理的最原始方法。它将存在缺失值的个案删除。如果数据缺失问题可以通过简单的删除小部分样本来达到目标,那么这个方法是最有效的。当缺失值的类型为非完全随机缺失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完整的数据加权来减小偏差。把数据不完全的个案标记后,将完整的数据个案赋予不同的权重,个案的权重可以通过logistic或probit回归求得。如果解释变量中存在对权重估计起决定行因素的变量,那么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小偏差。如果解释变量和权重并不相关,它并不能减小偏差。对于存在多个属性缺失的情况,就需要对不同属性的缺失组合赋不同的权重,这将大大增加计算的难度,降低预测的准确性,这时权重法并不理想。

2.可能值插补缺失值

它的思想来源是以最可能的值来插补缺失值比全部删除不完全样本所产生的信息丢失要少。在数据挖掘中,面对的通常是大型的数据库,它的属性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因为一个属性值的缺失而放弃大量的其他属性值,这种删除是对信息的极大浪费,所以产生了以可能值对缺失值进行插补的思想与方法。常用的有如下几种方法。

(1)均值插补。数据的属性分为定距型和非定距型。如果缺失值是定距型的,就以该属性存在值的平均值来插补缺失的值;如果缺失值是非定距型的,就根据统计学中的众数原理,用该属性的众数(即出现频率最高的值)来补齐缺失的值。

(2)利用同类均值插补。同均值插补的方法都属于单值插补,不同的是,它用层次聚类模型预测缺失变量的类型,再以该类型的均值插补。假设X=(X1,X2…Xp)为信息完全的变量,Y为存在缺失值的变量,那么首先对X或其子集行聚类,然后按缺失个案所属类来插补不同类的均值。如果在以后统计分析中还需以引入的解释变量和Y做分析,那么这种插补方法将在模型中引入自相关,给分析造成障碍。

(3)极大似然估计(Max Likelihood ,ML)。在缺失类型为随机缺失的条件下,假设模型对于完整的样本是正确的,那么通过观测数据的边际分布可以对未知参数进行极大似然估计(Little and Rubin)。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忽略缺失值的极大似然估计,对于极大似然的参数估计实际中常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期望值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该方法比删除个案和单值插补更有吸引力,它一个重要前提:适用于大样本。有效样本的数量足够以保证ML估计值是渐近无偏的并服从正态分布。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陷入局部极值,收敛速度也不是很快,并且计算很复杂。

(4)多重插补(Multiple Imputation,MI)。多值插补的思想来源于贝叶斯估计,认为待插补的值是随机的,它的值来自于已观测到的值。具体实践上通常是估计出待插补的值,然后再加上不同的噪声,形成多组可选插补值。根据某种选择依据,选取最合适的插补值。

多重插补方法分为三个步骤:①为每个空值产生一套可能的插补值,这些值反映了无响应模型的不确定性;每个值都可以被用来插补数据集中的缺失值,产生若干个完整数据集合。②每个插补数据集合都用针对完整数据集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③对来自各个插补数据集的结果,根据评分函数进行选择,产生最终的插补值。

假设一组数据,包括三个变量Y1,Y2,Y3,它们的联合分布为正态分布,将这组数据处理成三组,A组保持原始数据,B组仅缺失Y3,C组缺失Y1和Y2。在多值插补时,对A组将不进行任何处理,对B组产生Y3的一组估计值(作Y3关于Y1,Y2的回归),对C组作产生Y1和Y2的一组成对估计值(作Y1,Y2关于Y3的回归)。

当用多值插补时,对A组将不进行处理,对B、C组将完整的样本随机抽取形成为m组(m为可选择的m组插补值),每组个案数只要能够有效估计参数就可以了。对存在缺失值的属性的分布作出估计,然后基于这m组观测值,对于这m组样本分别产生关于参数的m组估计值,给出相应的预测即,这时采用的估计方法为极大似然法,在计算机中具体的实现算法为期望最大化法(EM)。对B组估计出一组Y3的值,对C将利用 Y1,Y2,Y3它们的联合分布为正态分布这一前提,估计出一组(Y1,Y2)。

上例中假定了Y1,Y2,Y3的联合分布为正态分布。这个假设是人为的,但是已经通过验证(Graham和Schafer于1999),非正态联合分布的变量,在这个假定下仍然可以估计到很接近真实值的结果。

多重插补和贝叶斯估计的思想是一致的,但是多重插补弥补了贝叶斯估计的几个不足。

(1)贝叶斯估计以极大似然的方法估计,极大似然的方法要求模型的形式必须准确,如果参数形式不正确,将得到错误得结论,即先验分布将影响后验分布的准确性。而多重插补所依据的是大样本渐近完整的数据的理论,在数据挖掘中的数据量都很大,先验分布将极小的影响结果,所以先验分布的对结果的影响不大。

(2)贝叶斯估计仅要求知道未知参数的先验分布,没有利用与参数的关系。而多重插补对参数的联合分布作出了估计,利用了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以上四种插补方法,对于缺失值的类型为随机缺失的插补有很好的效果。两种均值插补方法是最容易实现的,也是以前人们经常使用的,但是它对样本存在极大的干扰,尤其是当插补后的值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时,参数的估计值与真实值的偏差很大。相比较而言,极大似然估计和多重插补是两种比较好的插补方法,与多重插补对比,极大似然缺少不确定成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多值插补方法。

四、小结

插补处理只是将未知值补以我们的主观估计值,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观事实。以上的分析都是理论分析,对于缺失值由于它本身无法观测,也就不可能知道它的缺失所属类型,也就无从估计一个插补方法的插补效果。另外这些方法通用于各个领域,具有了普遍性,那么针对一个领域的专业的插补效果就不会很理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专业数据挖掘人员通过他们对行业的理解,手动对缺失值进行插补的效果反而可能比这些方法更好。缺失值的插补是在数据挖掘过程中为了不放弃大量的信息,而采用的人为干涉缺失值的情况,无论是那种处理方法都会影响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在对不完备信息进行补齐处理的同时,我们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原始的数据的信息系统,对以后的分析存在潜在的影响,所以对缺失值的处理一定要慎重。

上一篇:民宗局年度民族宗教事务下一篇:展板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