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五年级数学评课稿

2024-09-25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五年级数学评课稿(9篇)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五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一

课堂教学的好坏,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学生发展的有无,一一都要通过练习来检验。本课中,依据教学重、难点,分散练习边学边练,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状况,练习是有效的融入实践练习“绿化校园”请你设计的活动,让学生结合本课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数学的价值,同时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学会欣赏自我。

基于上述设想,设计的教学环节如下:

1、复习铺垫。让学生想一个分数,与同(桌互相说说它的分数单位和分数单位的个数,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新课的进行做好准备。

2、探究新知。分为三个部分:

(1)总结计算方法。先让学生根据分数单位的个数进行口算,初步感受知算理,再举例验证,通过比较、综合、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揭示意义。利用一加一减的两道理算,比较两题的结构,联系整数加减法,利用知识的迁移,揭示加减法的意义。

(3)完善算法。通过几道理算式的计算,强调最后的结果一定要约分。

3、巩固练习,延伸课外。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安排练习,并能做出相应的发展,由两个数的加减发展到三个数的加减,注意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买三种水果,让学生感到亲切,最后通过设计绿化活动,张扬个性,并结合新知发现问题,达到提高。

初步预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素质相应的会有所发展。谢谢!我的说课完了,请各位批评指正。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者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本节课我没有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先学意义,后总结计算方法,而是倒过来,先学习计算方法,再学习意义。之所以这样处理,是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能根据分数单位进行口算,另外,孩子发现一个问题量,最想知道的就是他的结果,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特点故做出上述处理。教学时让学生举出分数的例子,口答分数加减法,举例列算式,再观察,计算,完全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其经历一个口算举例比较交流概括验证这样一个全过程。尽量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同时也努力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设计,关系到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预设教学目标时,我力求准确。并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本节课我确定以下几个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

2、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索,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努力给学生提供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计划课一开始,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让每个学生说出一个分数,并说出它的分数单的个数,旧知进行口算,观察比较这些算式的特点和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其处于欲言不能,欲罢不止的亢奋状态。再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想法,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从而达成共识。教学中力求尽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题尽量让学生说,一些例子让学生举,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努力使自己的角色实现转变,做一回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五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二

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由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出教学的内容,精心组织学生根据问题情境,通过想一想、辩一辩、动手分一分、试一试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在计算上几乎完全与前一知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相似,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已经不是在异分母分数的计算这一环节了,而是在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为此,我对本课的教材安排进行了改变。首先,让学生复习分数单位和通分;然后,在出示一系列的分数后,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分数组成加法算式并进行分类,从而引出课题。重点对1/2+1/3的算理进行讲解;最后,安排各种练习来巩固学生的技能。学完这节课,最大的感悟就是学生的差异什么时候都在所难免,统一的教学思路,同层次的练习,实在是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环节都很好,只是个别学生掉队,使我感到伤心,因材施教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

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五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三

一、教学内容

课本80页的例题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转化” 的思想。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先通分,再计算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㈠、复习

1、口算:10米+8米

5吨+10米

2、计算下面各题

32235171+

+

8877991212指名口算,让学生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㈡、教学新课

1、教例题1.① 出示例题1,指名读题。

11指名回答(板书:+)

24追问:这与复习第2题有什么不同?

指出:这是一道分数加法算式,因为相加的两个数的分母不同,所以把它叫做异分母分数。(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② 提出问题:异分母分数加法怎样计算呢?

学生先试一试

指导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这块长方形的试验田,先通过折一折,涂一

1111涂,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分别表示它的和,再看看与相加

2424的和是多少。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1交流:你能根据操作的情况说出+的的数是多少吗?

2411331追问:你是怎样看出+的得数是的?把涂色部分看作时,原来的被看

24442作了几分之几?

11想一想,计算+时,先要做什么?

24学生尝试计算汇报。

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1111明确:计算+时,先要把和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进行2424计算。

2、教学“试一试”

⑴ 提出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⑵ 汇报交流方法

指名反馈。(在已板书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添加“和减法”。)追问:① 计算561时,你是怎么想的,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319的?你是怎么想到把1转化成的? 99② 你是怎么计算:1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数,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分数。

③ 你会验算吗?你打算怎样验算?不能用同分后的数字。

3、归纳小结

⑴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在小组说一说。

⑵ 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进行验算。

4、完成“练一练”

⑴ 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⑵ 指名反馈,集体评议。

六、巩固练习。

1、做第1题。⑴ 学生按要求“涂色”,并写出结果。⑵ 展示学生作业,并说说怎样想的。

2、做第4题。⑴ 理解题意 ⑵ 怎样列式

⑶ 独立完成,并汇报。

七、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2、你有什么收获?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评课发言稿 篇四

今天有幸听到市实验小学五年级徐老师的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感受颇深。徐老师教态大方、语言精炼,能够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有效教学。在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纵观本节课有以下几大靓点:

1、利用旧知引新课,为新课导航

徐老师上课伊始,出示两道通分题和4道分数加减法题,其中最后一道题为异分数分数加减法。这两种题型都与本课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密、系统性强的学科,各个知识并非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徐老师正是利用计算题第4小题,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新旧知识的断层,巧用铺垫教学,帮助学生检索与新授内容有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回忆,做好铺垫,切实复习好那些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对学习新知识提供帮助的旧知识,由旧引新,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知识和智能上的准备,使新课不新、难点不难,水到渠成,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学中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

在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自学的时间大约有15分,以自学提示为平台,引导学生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一环节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生自学课本后,利用导学案中的自学检测的三道题,引导学生从中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此环节中教师将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算法多样化、优化的过程,使他们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既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3、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练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做完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验证计算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教师能够深入学生中,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新理念。

5、教师在整节课中能够做到关注全体学生。

6、教师基本功比较扎实。

任何一节课都会留有遗憾,从整节课看,我有几点不太成熟的想法:

1、缺少情境创设。

当一个数的运算与所代表的情境中的物体相联系时,才能在学生头脑中获得真正的意义,情境可以赋予数以意义,从而使抽象的数成为具体的物体。而复习铺垫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同时为新知识学习分散难点,有利于迁移。本节课徐老师没有创设情境,只是出示复习题就引导学生自学,如果把复习铺垫与情境创设有机融合会不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2、缺少生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后,给了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10分钟左右),然后马上就进行了全班的汇报小结。

如果能在学生自学之后,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时,给孩子搭建生生交流的平台。让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都有思维碰撞的过程,都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许更好一些。如果我来设计这个环节,我想会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自学提示,自学书上内容。

2)、小组合作交流你的收获。

3)、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4)、算法优化在多种算法中,讨论出最合理的方法。

3、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丰富,不及时。

5.《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五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五

教材分析:

教材在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小步子的编排方法,所以本单元学习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数加减法,分数的分母都不超过10,加减所得的结果都不要求约分,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后仍然关注的是理解分数的意义,以生活的事例和帮助理解的直观图来学习分数加法.学好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作些准备.教材中的例1,通过直观的图形,使学生理解为2个1/8加上3个1/8,结果是5个1/8,也就是是5/8.由于没有讲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可能有学生没有观察或者观察不出或者不能想象出直观的图形,出现2/8+3/8=5/16的现象,这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分数的意义上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方法这是关键.教材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加深理解分数的含义,并使学生初步感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的意义)才能直接相加.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生对生活事例的再现和直观图观察,理解相同分母分数相加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能力培养目标:

在学生体会到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难点:受整数加,减计算法则的影响和对分数的含义不理解,分数加法学习有困难.为了突破重点与难点,有效地达成目标,遵循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上:

(1)用直观演示……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法上: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学具操作建立分数加法的起始知识.(2)用练习法……

教学过程:

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索学习.主要教学活动设计:

一是结合学生喜欢的四个学生过生日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在观察交流中引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小红吃了其中的一份,小红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小明吃了其中的二份,小明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里面有几个十分之一 等问题,在生活情境中练习,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初步认识到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关系.二是在这一情景中,引出小明与小红一共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思考.由于生活常识,学生很容易想到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十分之三.此时,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促使学生对这一生活常识进行理性的思考.也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探索交流拉开序幕.此时,教师组织学生拿出实物图,在观察与拼摆中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十分之一加二个十分之一是三个十分之一,是十分之三.有了这一初步认识,出示书上的例1,让学生通过直观图的观察,理解二个八分之一加三个八分之一是五个八分之一,是八分之五.在两个实例的观察理解中,让学生初步感悟到: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只要分子相加,有效避免学生中可能出现2/8+3/8=5/16这种现象.有了这一感性的认识,让学生完成图文并茂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在比较交流中,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只要分子直接相加就行了.三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一是图文结合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在学习中体会到的正确方法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二是只有算式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练习,让学生能正确的表述几个几分之一加几个几分之一一共是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使学生能把方法抽象运用于习题的计算,三是结合生活场景的同分母分数加法应用题练习,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中体会的数学知识的用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结合课始的生日情境图,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知识回答问题:如谁和谁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接着让学生思考,三个小朋友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怎样想 四个小朋友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怎么想 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进行知识的扩展,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原理与方法.最后让学生思考,四个小朋友把整个蛋糕吃完了吗 还有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在知识的冲突中结束本课的学习,为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学习作好埋伏.激发学生进行课后思考与探索的兴趣与欲望.教学理念:

在这一节课学习活动中,主要注意以下三条:

6.《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五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六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教材第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4题。二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三 重点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练习过程

(一)、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4 题。

提问:有几组分母相同的分数?各有几个? 让学生试着组成不同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563522121 9+9= 7-7= 10+10= 2-= +3366= 538-8=

372 .从乐乐家出来,向东走10千米是街心公园,向西走10共千米是少年图书馆。从少年图书馆到街心公园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从乐乐家到少年图书馆的距离比到街心公园远多少千米? .在○里填入“> ”、“< ”或“= ”。

275374141241-○=-

+○+

+○+***5 33118+8○6-6

(四)思维训练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1111111+= += += +344527611=

111111113-4= 4-5= 2-7= 6-11 =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使等式成立。

1()+()=12()—()=2

1()+()=1()—()=22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法

7.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转换成旧知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并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3.通过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第(1)题(异分母分数加法)

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3/10+1/4=

2.探讨“3/10+1/4”的算法。

(1)个体尝试计算。让每个学生尝试计算“3/10+1/4”。

教师巡视,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3/10+1/4=12/40+10/40=22/40=11/20

3/10+1/4=6/20+5/20=11/20

3/10+1/4=(3+1)/(10+4)=4/14=2/7

(2)集体说理评价。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3/

10、1/4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1/10,一个是1/4,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由于1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3/10就变成6/20,1/4变成5/20,所以3/10+1/4=6/20+5/20=11/20。师:“通过计算3/10+1/4,谁来说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学生个人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请学生翻开书第110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加,是先通分再相加。

三、教学例1第(2)题(异分母分数减法)

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师:“你会验算吗?”学生独立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请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用什么方法验算(“重算一遍”、“交换加数位置”、“和减去一个加数”)

师:“通过计算,你能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让学生先自言自语地说,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8.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八

2、课堂语言比较单一。对学生的评价用语还是单薄了些,语言不够丰富,有些评价语言还有点随意。特别是环节过度用语还应再仔细斟酌,还能设计地更好一些。

9.《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评课稿 篇九

听了雷老师执教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受益匪浅。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供探索空间。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者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本节课雷老师没有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先学意义,后总结计算方法,而是倒过来,先学习计算方法,再学习意义。这样处理是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能根据分数单位进行口算,教学时让学生举出分数的例子,口答分数加减法,举例列算式,再观察,计算,完全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其经历一个口算、举例、比较、交流、概括、验证这样一个全过程。尽量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同时也努力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雷老师给学生提供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让每个学生说出一个分数,并说出它的分数单位及分数单位的个数,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进行口算,观察比较这些算式的特点和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其处于欲言不能,欲罢不止的亢奋状态。再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想法,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从而达成共识。

3.评价学生、激励学生。

上一篇:学校新年贺词下一篇:20条经典唯美人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