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护措施

2024-08-01

艾滋病防护措施(16篇)

1.艾滋病防护措施 篇一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1.建立安全制度

1.1 根据“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制订本实验室的安全标准操作程序(S-SOP),该程序应适用于现有的实验条件,并与实验室其他规定相一致。

2.人员管理和培训

2.1 实验室主任应了解所有工作人员。在安排工作区域时,要根据人员的工作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对实验室环境做安全检查。

2.2 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的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主任的批准。非实验室人员和非实验室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

2.3 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人员采血检测HIV抗体和备案制度,工作人员血清应长期保留。

2.4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过HIV检测技术和实验室安全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复训,并接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监督。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要对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5 必须告知新上岗人员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进行安全教育,直至有能力后方可单独工作。

3.安全保障措施 3.1 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皮肤的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3.2 进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3.3 进入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如果接触物传染危险性大,则应戴双层手套和防护眼镜。

3.4 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隔离衣并洗手。

3.5 严禁在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4.带入和带出实验室的物品

4.1 对所有带入实验室的物品都应进行检查。含有测试样品的包裹应在安全柜或其他适当的装置内打开。

4.2 将HIV测试样品转送其他实验室时,应防止对人员和环境的污染。护送样品的人应明确接收地点和接收人,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应及时确认样品已送达指定的实验室,被转入安全位置并得到妥善处理。

4.3 污染或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在带出实验室前应进行消毒。4.4 用于国际空运的样品要按照国际空运协会(IATA)的规则进行包装和标记,并提交相应的资料。

5.减少利器的使用

5.1 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等利器,最好不使用玻璃器皿。如果必须使用,在处理或清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刺伤或划伤,并应对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5.2尽量使用安全针具采血,如蝶形真空针,自毁性针具等,以降低直接接触血液和刺伤的危险性。应将用过的针头直接放入坚固的容器内,消毒后废弃。

6.实验室意外和事故处理

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6.1 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消毒伤口。

6.2 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70%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

6.3 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6.4 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6.5 污染物泼溅:发生小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

7.意外事故登记:

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须进行登记,内容包括: 7.1 意外和/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详细经过。

7.2 处理方法和经过,包括专家或领导赴现场指导和处理的情况。

7.3 随访检测的日期、项目和结果。8.报告和检测

8.1 发生重大事故时,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向主管领导和专家报告。同时抽血检测HIV抗体,暴露一年内要定期检测。

8.2 发生小型事故时可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报告主管领导和专家。

2.艾滋病防护措施 篇二

关键词:结核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职业暴露防护

艾滋病 (AIDS)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或被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 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1]。我国艾滋病患者1/3死于结核病[2], 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已成为传染病防治面临的严峻挑战, 怎样来控制结核病和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 保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3]。

1 临床资料

自200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23例。约占结核病的总患病住院人数的0.4%。但目前我院0例职业暴露, 这与我们日常做好职业防护分不开。

2 防护措施

2.1 HIV筛查

对初次入院结核病患者免费做初筛。

2.2 病房安排

将确诊HIV患者、筛查后确诊的HIV患者病房安排尽量给予单独的房间。保证室内光线充足, 便于诊疗操作和护理。

2.3 结核合并HIV患者心理护理

护士对这类患者从心理上给予支持、同情、开导、帮助患者勇敢面对现实, 树立站胜疾病的信心, 洁身自好, 遵守性道德。

2.4 给药

能口服的尽量口服给药, 不能口服的再采取肌肉和静脉给药。

2.5 使用防护设施

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 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防止疾病传播。

2.6 洗手

每次操作前、后均应彻底洗手。彻底洗手是医护人员预防院内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对降低医院感染率起重要作用[4]。

2.7 防止针刺伤

严禁回套针帽, 利器盒要防漏、耐刺。必要时, 要有人配合, 防止误伤。

2.8 消毒

对被HIV污染的地面用含氯灭菌剂, 如漂白粉、2%双氧水、70%酒精, 进行消毒。

2.9 拔针

当患者输液完毕时, 采用正压拔针法, 以减少病毒含量。

3 职业暴露的处理

医务人员发生了职业暴露的处理原则是:先处理, 后报告的原则。空心针头较实心针头感染的可能性大, 刺伤越深, 针头上污染越多, 感染的概率就越大[5]。

3.1 针刺伤的处理

3.1.1 用流动水冲洗10 min, 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尽可能

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 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6]。

3.1.2 伤口冲洗后用75%已、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

3.2 评估及用药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 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进行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危险程度的评估, 来确定采用职业暴露的预防及用药方案。即在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7]监测HIV抗体。预防用药, 最好在暴露后1~2 h之内。PEP治疗应持续4周[7]。

3.3 心理护理

应主动关心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 给与心理支持。

4 讨论

加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疾病知识, 职业防护知识以及发生针刺伤处理措施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以杜绝或减少医护人员针刺伤的概率。使医护人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袁有兰.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和处理措施[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6, 10:10.

[2]李拯民.艾滋病和结核病.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D].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业) 博士论文, 2000.

[3]全国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试行) [S].2010, 8:3.

[4]周利文, 林春婵, 苏香云, 等.医护人员操作时手消毒方法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4) :24.

[5]周敏, 田明新, 赵大文.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与防护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10:15.

[6]洪瑞芬.浅谈职业暴露的处理方法及预防[C].玉溪市医学会第十届口腔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9.

3.艾滋病防护措施 篇三

[关键词] 艾滋病;护理管理;防护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4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85-02

艾滋病又称人类免疫缺陷性的病毒感染(HIV)。它是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较快的蔓延速度、较高的病死率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临床中主要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以及血液传播[1]。艾滋病如今在全世界已经开始迅速的蔓延,中国现在也进入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期[2]。所谓机会性感染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寄生在人体中的一些非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或者机体对自身环境中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产生易感性增加所引起的机体感染,而正常免疫功能的人对这些微生物一般不会造成疾病状态[3]。艾滋病患者的机会性感染高达92.39%。笔者现将艾滋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及防护经验汇报如下:

1 护理管理

1.1 基础护理工作 科室内组织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及讲座,消除对患者产生的歧视以及恐惧心理,能够以同情心对待患者,细致入微的工作同时也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恐惧的心理,必要时提供情感支持,营造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环境。在各项操作中都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密,减少患者内心歧视的感觉,使患者能够最大限度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积极对待生活。并向患者讲解HIV相关知识宣传,告知患者关于HIV的各种传播途径,告知患者在进行性生活时正确的使用安全套是防止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途径。针对安全套的功效、使用方法以及获取的途径等方面进行宣传。告知患者HIV母婴是传播途径之一,讲解HIV可以通过胎盘、分娩以及母乳喂养等途径进行传播。

1.2 提高治疗依从性 主治医生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后,护理工作人员针对患者的HAART方案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治疗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给药方法、用药的注意事项和相关毒性的处理方法,帮助患者最终能够正确服用药物治疗,坚持长期有效并做好定期随诊。在药物治疗前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工作能够使患者充分理解HAART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懂得保证抗病毒的治療依从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为患者自觉在HAART前建立起保证良好依从性的做一定的基础。

1.3 良好的护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名护士,能够感知、理解、同情患者,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护士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患者交流时,多讲一些与HAART有关的知识,对患者有问必答,做治疗时得心应手。

2 防护经验

2.1 用具及物品的处理 科室内严格规范各项医疗操作,对于使用过的医疗用具要严格进行处理,尤其是对于锐器要加强处理减少或避免职业暴露伤的产生。进行手术操作时,所有现场的医护人员均戴防护具,防渗透功能的面罩、戴有防护眼镜、双层口罩、以双层手套及穿防渗透功能的手术衣,避免手术时的血液喷溅增加感染传播的途径。对于此患者使用的引产器械切忌要单独放入O.2%含氯消毒液的容器内进行浸泡1h后进行清洗[2],并对所有的器械和用物作好HIV的明显标记后单独送供应室进行下一步骤的灭菌处理。使用过的治疗车及手术床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

2.2 做好相关职业防护措施 所有的医护人员要进行关于HIV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使每一个医护人员认真掌握HIV职业感染的巨大危害性,提高个人职业预防感染的意识。对于HIV患者进行的一切治疗、护理以及相关各项检查均安排在最后完成,避免与其他病患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可以采取固定的人员针对HIV患者专门护理,挑选的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操作技术能力,这样可以避免和减少发生感染的各项环节。护理人员在各项操作治疗前要仔细检查自身有无皮肤黏膜破损的现象,对于有破损的粘膜的护理人员要进行更换。要有严格自觉的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意识以及无菌操作的各项规程,在各项操作前中后,进行认真洗手、仔细查对,必要时穿隔离衣或者使用防护用具。有关报道表明[3]进行认真有效的洗手,是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直接切断传播途径。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必要时戴双层手套进行防护。李秀云等有关报道[4],带双层手套进行操作可使血液直接接触率由戴单层手套的11.84%降至4.69%。指导患者加强知我保护,将用过的牙签以及分泌物统一放置,尤其带有血渍的污物,要进行集中处理,不要随意乱扔,防治传播途径的扩散,使患者的分泌物以及唾液应放置不透水的密封袋内,做好标记进行消毒处理。艾滋病患者使用的生活用品要严格一人使用,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病室的消毒隔离措施,严禁发生艾滋病的传播。

3 小 结

HIV患者在住院期间,对于护理人员来讲是一项即特殊又包含一定难度的操作,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与最密切的工作人员,在所有的护理操作多数为有创性的操作措施,与医疗废物、HIV污染物品以及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直接机会较多,因此职业危害较高。所以要加强HIV的护理管理,护士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技能,做好患者的相关护理的同时要加强自身职业的防护以及HIV的宣传与预防知,降低HIV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赵清霞.46例艾滋病死亡病人机会性感染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0,2(6):39-40.

[2] 张兴权.艾滋病毒感染与艾滋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3.

[3] 王兰舟.襄阳市37例艾滋病死亡病人机会性感染分析[J].医学信息,2010,4(17):330-331.

4.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方法 篇四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咳嗽备冻隽司薮蟮呐Γ两裆形囱兄瞥龈伟滩〉奶匦б┪铮不姑挥锌捎糜谠し赖挠行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预防艾滋病应采取哪些措施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

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穿耳或身体穿刺、纹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5.煤矿职业病防护计划及防护措施 篇五

编制:龙贵煤矿

时间;2010年3月

为了搞好本矿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本公司的经济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制定本单位职业病防治计划和防护措施。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

组织人员:聂建勋、金树奎、徐风海、崔同洁、王满昌、刘芳

组织人员分工:

徐风海负责编制职业病防范措施、职业病防治计划和防护措施。

崔同洁负责员工档案的管理,组织员工学习、培训、体检。

王满昌负责落实各种制度,对各个车间职业病防范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防治措施

现场操作人员触及职业危害因素的工种包括:井上电焊、机电噪声。井下采、掘、锚、喷。针对上述工种特制定如下防护措施:

1、电焊:工作过程会中会有大量的粉尘和锰,应配带防护镜及防毒面具,预防尘肺病及锰中毒。

2、机电噪声:

3、矿井综合防尘

﹙1﹚建立矿井综合防尘措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矿井综合防尘的规定,为消除粉尘危害,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防尘措施。

三、成立防尘组织机构

组长:聂建勋副 组 长:金树奎成员:王满昌、武占义、徐风海、崔同洁、王满昌、刘芳具体措施:

1、通风队负责编制专门防尘安全技术措施,按标准要求设置好防尘设施。采煤、机电、掘进等各部门都要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对粉尘防治工作负责。重点是:各部门必须管好、用好其管辖区内的防尘设施。

2、①井下各地点的防尘、防爆设施的设置、挪移、维修等工作由通风队负责。各地点防尘设施的使用由其责任区队组负责,并附有看护责任。②当各地点的防尘设施(如:供水管路及三通、闸阀、连接过道的软管等)需要更换或出现故障及其他原因致使防尘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负责使用的作业人员必须及时通知矿调度室或通风队。③当供水水压、流量不稳定或水压、流量不符合要求时,由通风队负责调整水压和流量。④井下各采掘、喷浆、巷修和其它作业地点供水防尘管路及其附属的闸阀、三通的延接和安设由通风队负责。⑤井下所有地点的防尘设施由通风队防尘工定期进行巡回检查维护,采掘地点每圆班不少于一次,行人较少的巷道每星期不少于两次。⑥粉尘防治责任区的划分(冲刷巷道的具体使用)各采面(即进风侧20米和回风侧120米范围内)和各掘进工作面从局扇住里的煤尘清洗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定期进行洗(扫)尘,由各采掘队队长负责,生产矿井将煤尘管理和洗尘安全措施编入作业规程中,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减少和降低产尘量。

采煤工作面:

1、回风巷超前支护20m至工作面,前顺槽至工作面范围的防治粉尘工作由采煤队负责(主要是正确使用转载机处的喷雾和巷道积尘的清(扫)洗)。

2、前顺槽至溜煤

眼或煤仓的煤尘防治工作由回采队负责。

3、回风巷超前支护以外 范围粉尘防治工作由通风队负责。

4、距工作面20m范围的巷道,凡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及时冲洗或清扫一次,并清除堆积浮煤。掘进工作面

1、掘进工作面在其工程未交接前的掘进过程中,其掘进巷道内的粉尘防治工作由掘进队负责(包括施工期间占用的其它巷道范围均作为防尘范围),但不包括隔爆水棚设置、挪移、加水、维护)。

2、距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应冲洗一次;20m以外的巷道每天或每周清扫一次,并清除堆积浮煤。其它地点:主要运输斜井、各甩车场以及入风石门的除尘、洗尘工作按各自工作范围由井口机电队负责。

四、按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对第上述的工作人员,由本公司职业病管理机构人员定期统一组织到疾病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确保本矿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做到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及定期职业性健康检查。公司组织的每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由公司职业病管理机构人员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监护档案,记录每一个阶段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详细情况,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已有患病者,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严重的脱离工作岗位,进行全面治疗。

五、建立健全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由职业病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建立,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职业病诊断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区分健康损害责任和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重要依据。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工作经历,记录劳动者既往工作过的用人单位的起始时间和用人单位名称和从事的工种、岗位;劳动者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种、岗位及其变动情况;接触工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强度或浓度;历次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结果。

六、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培训对象:矿内所有员工

培训内容:

1:职业病的概念

2:职业病的危害

3:职业病的防范

培训目的:让员工在享受工作乐趣的同时,了解工作环境中给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加以防范,更有力的保护自身的健康及安全。

七、资金运作

6.放射防护措施 篇六

1、加强受检者和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医院要配齐受检者及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用品,并在工作时按要求穿戴和使用。

2、对公众的防护

在给患者进行拍片或透视诊疗检查时,让同室的患者和陪同人员撤离放射科,到安全无电离辐射的区域,对同室不便移动的重症患者,进行屏蔽防护或用铅皮掩盖,以减少辐射危害。

X射线机有用射线束的方向,尽可能避开公众人群、医护人员和其它无关人员,在曝光时陪同人员要离开现场,如因从事非隔离荧光透视、骨科复位、异物清除等应急情况,需要医护和陪同人员陪同时,工作人员和陪同人员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作人员所受X射线的伤害。

3、时间防护

需要X射线进行诊断检查时,尽量采用拍片、不要透视,因透视时间较长,所受辐射严重;拍片时把限束器调到最佳位置,并要按“高千伏、低毫安、短时间”的原则进行,尽最大程度减少放射伤害。

4、医院定期加强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放射

危害因素的宣传和防护技术知识培训和考核,对缺乏我卫生防护知识的人员,要进行批评和处理。

5、加强自身管理

把放射防护工作纳入质量考核,并做好射线防护用品使用记录,以便为受检者和放射工作人员发生放射事故医疗纠纷时,提供直接数据;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早期发现或消除存在的问题,确保受检者和受照射人群的人身健康安全。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蛟桥镇医院

7.艾滋病防护措施 篇七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例, 均为女性, 年龄24~46岁, 患者入院时均未知自己感染有艾滋病, 为无症状艾滋病感染者, 于术前进行免疫三项测定时发现HIV抗体初筛阳性, 后将血标本送广西壮族自治区防疫站行HIV抗体确认试验后确诊。手术类型:全子宫切除术2例, 宫外孕病灶清除术手2例。对艾滋病手术患者按妇科腹部手术常规护理, 并按传染病要求做好消毒隔离防护工作, 未发生职业暴露及医源性感染。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尽量安排患者住单人房间, 病房24h开启空气净化系统, 病床单元每日用1000mg/L含氯制剂擦拭消毒。

2.1.2 术前皮肤准备, 用一次性备皮刀轻轻剃除阴阜处毛发, 腹部手术区可以不剃毛, 避免肉眼看不见皮肤细微损伤, 尽量减少感染的机会。

2.1.3 心理护理

一般手术患者对手术都有紧张恐惧心理, 特别是艾滋病手术患者更是顾虑重重, 手术危险性大, 预后差, 机会性感染率高, 术后并发症多等, 加上来自社会、家庭以及疾病本身各方面的因素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易出现多种心理问题, 以孤独抑郁、焦虑不安、恐惧怨恨、情绪低落、悲观绝望的情绪最为常见。已暴露的感染者或患者抑郁焦虑的程度明显高于未暴露者[1]。责任护士要及时与患者沟通, 随时掌握其心理变化, 详细了解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心态等制定出切实有效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护士首先要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一般知识 (包括HIV的特性, 感染力、活性、传播途径) 及艾滋病预防知识和措施, 同时要了解: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关心、护理及对其各种情况、资料进行保密是每位护士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艾滋病感染的误区, 消除恐惧, 真正理解、关心患者, 多与患者交谈, 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详细手术经过、麻醉过程的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 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向家属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 劝导他们正确对待艾滋患者, 抽出时间陪护患者, 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消除不良的心理, 稳定情绪,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包括血压、呼吸、脉搏、尿量、输液量、伤口渗血, 阴道流血情况等, 有异常会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2.2 卧位及皮肤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6h,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6h可垫枕、翻身, 做床上活动, 术后12h可取半坐卧位, 以利于肠蠕动及腹腔渗液的局限, 减轻伤口张力, 减轻疼痛。注意观察皮肤受压情况, 术后2h给予翻身侧卧 (30度) 臀部垫软枕, 每2h一次, 6h后可翻身90度, 防止皮肤发生压疮。

2.2.3 管道护理

保持会阴部尿道口清洁, 每天用1∶20碘伏消毒液擦洗会阴及尿道口2次, 防止上行感染;妥善固定尿管、盆腔引流管,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 并做好记录, 防止导管脱落、受压、扭曲、堵塞, 保证引流通畅。

2.2.4 饮食护理

术后6h内禁食, 6h后进食少量流质, 如米汤 (禁糖、蛋、奶等产气类食物) , 肛门排气后可进食半流质饮食和少量蔬菜、水果, 如肉菜粥、肉面等, 少量多餐;排大便恢复普通饮食。鼓励患者加强营养,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 以增加机体抗感染的能力。

2.2.5 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密切监测体温、血象的变化。

3 护士职业防护

戴青梅等[2]报道, 在各级医院职业损伤中, 医、护、技损伤分别为33.80%、63.47%、19.57%。由此可见,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 因此, 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避免危险因素的伤害。

3.1 加强护理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 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职业损伤 (含针刺) 、“可能引起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的处理指南”以及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责任和义务等, 增强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 强化标准预防,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守操作规程, 防止职业暴露事故的发生。

3.2 杨春燕[3]报道,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污染物品时, 戴双层手套, 使穿孔引起的皮肤传染率概率减少5倍。

护士在进行各项侵入性操作治疗前, 应戴双层手套, 静脉穿刺输液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采血标本、肌内注射、静脉输液后拔针、测血糖等操作完毕后, 立即将采血针、注射器、输液管连带头皮针放人利器盒, 防止不必要针刺伤;预料到自身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时, 应戴口罩、防护眼罩并穿隔离衣, 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的传染性物质溅到护理人员的眼睛、口腔、鼻腔黏膜及身上, 减少职业暴露的机会, 此外, 要加强手卫生, 严格彻底洗手是护理人员预防医源性感染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3.3 HIV职业暴露后紧急局部处理方法:

3.3.1 皮肤黏膜针刺伤、切割伤

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动水冲洗,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 用75%乙醇, 0.3%~0.5%碘伏消毒伤口, 立即向医院感染科报告, 并填写“针刺伤报告表”上报感控科备案, 进行检测和用药治疗。

3.3.2 皮肤污染

用清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 并用适当的消毒液浸泡用, 如75%乙醇, 0.2~0.5%过氧乙酸, 0.3~0.5%碘伏消毒剂等。

3.3.3 黏膜污染

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

3.3.4 衣物污染

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 进行消毒处理。

3.3.5 污染物泼溅

发生小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 应立即消毒处理, 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 应立即通知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 确定消毒程序。

3.4 规范处理医疗废弃物

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如一次性换药包、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引流袋、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等) , 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全部装进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 并贴上:“特殊感染垃圾”标记, 按医疗废弃物要求进行处理。对使用金属器械 (剪刀、镊子、止血钳) 应放入1000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1h, 清洗后, 装入专用回收箱, 贴上“特殊感染器械”标记, 由消毒供应室回收进一步处理;体温计专用, 定期消毒, 患者使用的有血液、体液污染的床单、被服、病员衣裤等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 密封并标明:“特殊感染被服”, 由洗衣房收回作特殊处理。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盛放在坚固的容器内, 贴上“特殊感染标本”, 送病理科进行病检, 并与病理科人员做好相关的交接。

3.5 做好终末消毒

患者出院后, 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床单位, 然后用臭氧消毒机密闭消毒床垫、棉胎、枕心、毛毯、血压计、听诊器等, 时间是1.5h, 最后开窗通风。

4 讨论

艾滋病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除了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外, 还要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艾滋病患者的护理特点, 掌握“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医院职业损伤 (含针刺) 可能引起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的处理指南”、“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责任和义务”,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原则等。才能真正走出艾滋病感染误区, 克服恐惧心理, 全心全意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同时要强化标准预防, 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防止医源性感染, 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使职业暴露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佟佳, 韩孟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9, 15 (1) :85-87.

[2]戴青梅, 李法云, 王志萍, 等.潍坊市医护人员针刺伤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01, 1 (1) :22-24.

8.艾滋病防护措施 篇八

【关键词】HIV/AIDS并肺结核患者;抢救/沟通;心理护理/保护性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R 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26-01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的病原体(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缩写为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症。艾滋病传播迅速,病死率极高。感染HIV的患者,其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和并发其它疾病。艾滋病人并发结核病,是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约占20%-50%。肺结核是由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传染病,咯血是肺结核病的常见症状,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我科从2010年-2011年8月收治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咯血10例,在实施抢救护理过程中,进行了及时、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5例,年龄30-60岁,平均45岁。感染者以农民和青壮年为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入院时查体:神志清,精神差,面色苍白,焦虑明显,急性病容,近几日有少量咯血。根据医嘱即按重病护理,采取对应措施。必查结果显示:患者HIV抗体阳性,有确诊报告。

1.2 护理方法

1.2.1 肺结核咯血的原因分析及干预:心里紧张、焦虑、劳累过度等,鼓励患者说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转轨,帮助患者分析,使其重视纠正其不良行为,调整心态,认知疾病的转轨和发展,为今后的治疗打下基础。

1.2.2 工作防护:感染HIV/AIDS且痰液检查有结核菌感染的患者,条件许可下最好住单间隔离。对此病人,科内加强学习相关知识,实际操作治療时穿隔离衣,戴外科口罩,有屏保保护,同时戴质地较好的手套;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戒骄戒躁,沉稳大方,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1.2.3 提高沟通技巧,消除纠纷隐患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患者及其亲属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手术,更需要沟通和理解[1]。护士要稳重大方,言语得当,语气柔和,对患者热情,熟练掌握必备的医疗护理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患者的心理和需求,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了解不同患者和家属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层次,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学会尊重和理解患者,用良好的技术和素质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

1.2.4 做好心理护理对于HIV/AIDS并肺结核患者,一旦得知自己感染此病,心理负担重,医护人员应对烦躁、沉默或性格异常患者多加注意,多于其沟通,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允许资深的宗教人士为其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帮助患者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心态,使其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也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从而出现认识能力、思想行为、思想情绪变化。如果此病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悲观、失控等一系列心理反应,这些存在的心理反应反过来会影响疾病的康复[3]。如果突发大量呕血,会加剧其生理心理反应。所以,对此类患者,做好心理疏导,耐心细致的做好各项工作,消除其不良的心态,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1.2.5 做好依从性的教育引起咯血原因不一,在咯血未停止稳定之前患者均应卧床休息,注意体位的功能性;严格遵医嘱,依从性好,保持乐观情绪;大咯血者,前三天禁食;少量咯血者,以温凉软食或流食为主或禁食,避免食欲旺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咯血停止后,从流食到硬食慢慢添加食物。HIV/AIDS并肺结核患者,营养双重失调,需注意饮食结构,注意营养合理化。抗病毒药需遵医嘱按时定点服用。

1.2.6 预见性护理和抢救对出血患者,时刻要有抢救意识。责任护士注意加强巡视,时刻注意病情变化,患者如有胸闷,喉痒,烦躁等预见性不适时,要时刻注意观察病情,及时询问患者,急救物品、药品的管理到位;抢救时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在护理人员保证的前提下,一名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一名护士保证抢救药品的到位,保证抢救用药的及时准确性。做到各负其责,忙而不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安排一名资深护士负责对外联络,保证抢救支持系统的对外联络工作,必要时请示上级医师,帮助抢救护士做好抢救疑难问题处理,专人专用,做好消毒隔离处理,做好职业防护。抢救时,锐器、针头不做传递,严格规范操作。注意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医疗垃圾至于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刀片、针头随时放入利器盒。及时进行手消毒,抢救结束后,详细记录抢救过程所执行的所有口头医嘱和执行时间。

1.2.7 保护性医疗措施感染艾滋病毒且有结核菌感染者,三区划分要明显,做好保护性医疗措施。住院期间,房间光线要充足,每日定时通风消毒,所用仪器最好固定使用,医疗耗材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床头柜、桌面、门把手、地面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拖地;随时处理污染的地面。出院后,房间要做终末处理;污染床单、被服及时处理后双层塑料袋封扎高压消毒灭菌。

2 结果

本组中7例患者治愈出院,有效率70%,一例自动放弃,2例好转。

3 护理体会

对于HIV/AIDS并肺结核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临床工作中必须做到多巡视,勤观察,早发现出血先兆,及早控制诱因,不歧视,实施高效全方位优质护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干预疾病的发展,为抢救赢得时间,提高生存率。对此类患者,一旦住院,护士就要让家属注意掌握饮食和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了解患者心理,做好护患沟通,使患者舒心放心,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尚婉媛,戴谦.儿科护理投诉发生的原因与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J],2010,10(17):4268.

[2]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6-323.

9.水泥职业防护措施 篇九

水泥作业防护措施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心一项重要工作,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等,控制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空气污染是卫生工程技术措施的主要任务。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中,都离不开水泥这项重要材料,要严格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首先做到施工中对水泥作业做好前期预防工作,其次是在劳动过程中做好防护与管理工作。

10.工程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篇十

一、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所有电气机械,电气设备,均采用保护接零,专用“PE”保护接线与现场接地装置可靠连接。接地装置现场不少于三组接地电阻不大于4。保护接零“PE”线面积总箱至分箱不少于10mm,分箱至设备不少于2.5mm,铜芯线多股绝缘线。

2.施工现场用电系统采用“TN-S”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安全要求,总配电箱没有符合要求的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150mA/S,设备开关箱装置设动作电流小于30mA/S,设备开关箱装设动作电流小于30mA/S保安器。

3.所有配电,用电开关箱用电开关箱,五芯电缆均采用推荐产品。.所有电气设备线路的安装调试,维修均有电工负责。

5.建立安全检查评估制度,定期由企业主管部门对施工队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6.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别详细到操作机械人员对开关箱内的螺帽保护盖,保险丝,不丢失、不损坏、随时保持正确完好。

7.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用电作业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用电培训教育。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三次考核不合格者,调离工作岗位。

二、起重吊装

1.进行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严禁酒后作业。

2.做好班前安全技术交底,详细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顺序,并告诉所有参加作业人员,明了自己的作业内容及安全区域,专人监督安全生产,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域。

3.检查索具,工具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统一指挥信号,划分安全区域,专人监督安全生产,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域。

4.作业时,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按设备性能,起重大小,多少进行试吊,确定吊点中心,保证平衡起吊就位,严禁超重吊装,对不明重量物体应查清重量并向有

22关指挥人员汇报批准方准按预定方案作业。

5.起吊时,吊臂下和吊件吊及吊臂的回转范围内严禁无关人员停留或通过。上下交叉作业时,中间必须设置防护隔离措施。

6.多吊点吊装时,必须防止吊件受力不均匀遭受破坏。应根据吊装工艺及吊装措施进行吊装。

7.起吊时,吊件上禁止放置或悬挂零星物件。

8.吊装期间遇有大风、大雪、大雨禁止进行吊装工作,夜间施工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9.严禁将重物长时间悬吊空中,当作业中休息或离开应将吊物落到地面。

三、安全防火

1.电气防火:

⑴ 合理配置、整定,更换各种保护电器,对电路和设备的过载,失压,漏电、短路故障进行可靠保护。

⑵ 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准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介质,不得随便使用火源。

⑶ 在电器装置相对集中的地点,如变电所,配电室、发电机室等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并禁止烟火。

⑷ 加强电气设备相间和极地间绝缘,防止闪烁。

⑸ 设置合理的防雷,避雷措施。

⑹ 严禁带负荷停,送电。

⑺ 在易燃易爆场所选用防爆电气设备。

2.施工现场防火

⑴ 划分重点防火区域,专人负责重点部位,在木工棚内配置不少于二台泡沫灭火器,0.5立方沙池,1立方水池和消防桶铣。消防器材不准挪作他用。

⑵ 木工棚每天产生的锯末,刨化安排专人清运,保持清洁。

⑶ 悬挂禁止烟火标志和防火责任制标牌。

⑷ 木材烘干炉池建在指定位置,远离火源,并安排专人值班、监督。

⑸ 现场设吸烟室,不准在现场防火区域吸烟动火。

3.仓库防火

⑴ 宿舍内严禁任何人在床铺上吸烟,宿舍内设专人负责监管防火。⑵ 宿舍内不得安装大于60W的照明灯具,不准使用电炉,生火做饭,不得使用钨灯照明。

⑶ 使用电褥子和电风扇有专门电工安装插座。

4.电气焊作业

⑴ 割焊作业地点要制定安全防火措施,配备有消防器材,专人监督,严格按审批动火手续。

⑵ 作业地点下方或周围有易燃物品,先清理干净或采取隔离措施后作业。

四、防物体打击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2.上下交叉作业设置双层防护隔板。

3.对下方有行人通过的门口,通道搭设安全通道防护棚。

4.上下物品须用绳或专门容器拉上送下,不得扔掷。

5.楼层内清理的垃圾要装袋运下。

6.楼板拉缝部位用砖或木板封严密,防止落物伤人。

五、防高处坠落

1.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

2.主体砌筑首层设置防坠落平网,以后每隔二层设置一道外用立网进行全封闭。

3.施工预留洞口,现浇楼板补空处,及时用木板盖严,支牢。

4.通往阳台未浇注砼栏板前,在门口处设置固定钢筋或木制栏阻门。

5.电梯井门设置钢制或木质固定栅栏,电梯井每隔二层设置防坠落安全网,作业施工层设防护平台用板铺严封牢。

6.楼梯在未焊正式栏杆前,用直径45钢管搭设防护栏杆,张挂安全网封闭。

7.檐子、临边作业采用全封闭,防护架比作业层高出一步架。

8.框架工程楼层周边钢管搭设二道防护栏杆,用立网封闭。

9.卸料平台外围高度不小于1.3米搭设护栏,用立网封闭。

10.所有用于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未经主管人员同意不得拆除,挪用。

六、防机械伤害

1.施工现场机械做到转动,传动部位要有符合规定要求的防护罩。

2.电锯要用双层钢丝网保险,防护挡板。锯片后离齿10-15mm处安装齿形楔刀。电锯不用时用防护罩盖好。

3.电刨子,防护罩不得小于刨刀宽度。

4.卷扬机卷筒要有防钢丝绳滑脱装置,女工操作机械不准留长发,钢丝绳不得拖地,过路时要有保护。.当施工现场有多台吊装设备同时作业时应制定防碰撞措施。

第二、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带好安全帽,凡从事两米以上高空作业,无法采取可靠防护措施的施工人员系好安全带,从事电气焊、剔凿等作业的人员要使用面罩或护目镜,特种人员持证上岗,并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个人防护要点

安全帽、安全带(绳)、安全网,通常被建筑工人称之为“三宝”,这“三宝”,是防止物体打击、高出坠落等安全防护的有利武器。

(1)正确使用安全帽,才能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否则,其防护性能会降低。缓冲衬垫的松紧要由带子调节,人的头顶和帽子内部的空间至少要有32mm才能使用,这样做,在遭受冲击时不仅帽体有足够的空间供变形,这种间隔也有利于头和帽体之间的通风。

使用时,不要把安全帽歪带在脑后,否则,会降低安全帽对于冲击的防护作用。使用时,下领带要系结实,否则就会因物体坠落时安全帽掉落而起不到防护作用,尤其时在装卸时更应注意这类情况。另外,如果帽带不系牢,即使帽体与头顶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也不能充分发挥防护作用,而且当头前后摆动时,安全帽容易脱落。

帽体内部需安装帽衬,但不要为了透气而再随便开孔,因为这样做会使帽体强度显著降低。

由于帽子再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坏,所以要定期进行检查,仔细检查有无龟裂、下凹、裂痕和磨损等情况,千万不要用有缺陷的帽子。另外,因为帽体材料具有硬化、变脆的性质,所以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直接暴晒。不然的话,由于汗水浸湿,安全帽的帽衬易于算坏,如因这种情况而算坏的帽子要立即更换。(2)安全带(绳)的使用和保养 安全带(绳)防护用品有严格的质量要求,选用时必须慎重,应用有合格证的产品。有些使用黏胶、不耐老化的丙纶或遇水后轻度显著降低的织物,不要随便使用。每次使用前,须做一次外观检查,发现带无保护套而磨损断股、变质等情况,应停止使用。安全带有如下使用要点:

安全带在使用时应将钩、环挂牢,卡子扣紧。高处悬挂安全带和架子工安全带的安全绳拴挂,应采用高挂抵用的方法,尽可能避免平行拴挂,切忌低挂高用。安全带使用3m以上长绳时应加缓冲器,自锁钩用吊绳例外。缓冲器、速差式装置和自锁钩可以串联使用。

吊带应放在腿的两侧,不要放在腿的前后,不要将挂绳打结使用,以免绳结受剪力被割断。挂钩必须挂在连接环上,不应将他直接挂在安全绳上。安全带应避开刺、钉子等,并不得接触明火。

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随意拆掉,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在保养方面有如下要求:

安全带要经常保持清洁,弄脏后,可用温水及肥皂水清洗,并在阴凉处晾干,不可用热水浸泡或日晒、火烤使用后的安全带要卷成盘,放置在干燥的架子上,或吊挂起来,不要接触潮湿的墙壁,不宜放在经常日晒的场所。金属配件上可涂些机油或凡士林,以防生锈。高处作业个人防护

高处作业有两个危险性,一是出事故的可能性,二是伤害的严重性。这就要求高处作业者要有较强的自身防护能力和得当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的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在个人防护方面,高处作业者要在衣着上首先做到:要穿软底防滑鞋,不穿拖鞋、塑料底鞋、带钉子鞋、高跟鞋及皮鞋,以防滑倒和摔下。上底应采用谨慎工作服,以防止在行走中刮碰,造成身体失去平衡,发生坠落事故。

高处作业者要正确带好安全帽,系好帽带。严禁不系帽带和在戴安全帽的同时戴其他帽子。高处作业者无安全网防护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安全带。此外一些特殊工种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1)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戴防尘口罩。

2)从事防水作业,喷漆工作的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通风设施是否运转正常,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戴防毒口罩。

3)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4)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耳罩,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

5)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戴好防护用品。

6)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

第三、施工现场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是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杜绝各类伤亡事故发生的一项主要施工措施,各项目部工程不论大小,施工中都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并将检查情况予以记录、整改。

1.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和施工进度每周由工地安全领导小组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一次。

2.施工现场检查要贯彻“五查”、“四有”的原则(即:五查是查安全管理、查安全意识、查事故隐患、查整改措施、查安全技术资料。四有是:有布置、有检查、有整改、有落实)。

3.施工现场要根据工程自查或各级检查提出的事故隐患或隐患整改通知单,按照“三定”整改原则,及时准确将所列项目整改完毕,整改内容认真落实,做好书面记录。

4.每次检查的记录都要认真填写,并做资料予以存档。5.总公司每月检查一次,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

11.公路路基边坡防护与措施 篇十一

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

前言

路基边坡防护是保证道路安全和畅通的重要方法,要想做好路基防护关键是要做好路基边坡的防护。由于我国地形较为复杂,地质情况特殊,修建道路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挖方、填方及半填半挖路基边坡,这些路基边坡长期暴露在外,受到降雨、风沙、人类工程活动等条件的影响,会引起变形松动等问题,破坏路基边坡的稳定,久而久之会使道路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我们在做好基本的排水工作之外,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恰当的措施,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以此来保证道路的通畅和安全。

一、边坡的破坏形式

边坡滑塌是路基边坡问题的常见形式,根据边坡的情况不同,可以将破坏形式分为以下四种:溜方、滑坡、剥落以及碎落、崩塌。溜方是由于少量土体沿着土质边坡向下滑动形成的,也就是边坡上稍薄的土不断向下流动,这主要是因为经常降雨以及施工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滑坡则是说部分土由于重力的原因,沿着边坡下滑,主要是指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边坡的某一滑面滑动。剥落和碎落指的是边坡表面被风化严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从坡上剥落下来。崩塌通常是说比较大的岩石脱离边坡沿着边坡滑落的情况。这些情况对于公路的建设是很不利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整治。

二、路基边坡防护设计原则

(一)路基边坡防护的基本原则是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多层防护相结合、以保施工顺利进行、路基正常使用。

(二)在进行路基边坡防护的时候,一定要把设计、施工与防护相结合起来,多进行调查,多了解当地的环境气候以及地质状况等,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工程方法来进行施工,保证路基的稳定和安全。

(三)路基边坡应选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简便的成熟技术,便于维护、管理。

(四)路基边坡应尽可能与道路建设相结合,美化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三、公路路基边坡的通常防护措施

(一)植被防护

1、种草防护。它适用于边坡较稳定,坡面冲刷程度比较轻,而且它的土质宜于草类植物生长,以此来防止表面水土流失,增加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如果是经常有水的边坡,不利于草类生长,不适合采用这种防护措施。在进行种草防护的时候要注意选用的草类植物要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要易于植物生长,发育茂盛,叶茎比较低矮,最常见的有毛鸭嘴、鼠尾草和小冠等,最好的办法是多种草混合种植,有效覆盖,在播种时,草籽最好与土粒混合,这样比较容易传播均匀,播种时间最好是比较温暖的时候,最好是有雨,空气湿度较大。

2、铺草皮防护。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快速绿化的风化比较严重的软质岩石边坡,草皮应该选用根部比较发达,耐旱的草类。铺草皮防护施工比较简单,需要先培育好草皮,然后铺在坡面上就行了,所以施工速度相对较快,但是一定要注意质量,培育的草皮也要非常耐用,有些时候在铺草皮的时候需要加一些土层,让草皮能够成活。

3、种树防护。植树应该在比较缓的坡上,或是在边坡的河岸等地方。树的种子要选用生命力顽强、能够迅速生长,而且根部比较浓密,低矮的灌木类植物最好。种植树木是对公路进行防护的有效措施,但是在实际施工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树种类型。

4、自然形成植被防护。在边坡的自然植被没有长成之前,必须采取措施加强路基边坡的防护。当边坡土出现问题时,可以在边坡上培育腐植土,促进植物的生长。当植物长成后,要对植物进行维护和保养,避免杂草影响植物的生长,影响道路。在边坡防护时,要注意自然植被的天然作用,并且加以利用,注意改善坡面土质,加强维护保养,促进植物的发展,形成有力的防护作用。

(二)工程防护

1、干砌护坡。干砌片石和干砌块石是干砌护坡最为常见的形式。根据实际的不同需要可以砌成单层或者双层的,单层的厚度不能少于25厘米。用干砌片石进行防护的时候可以采用碎石和砂砾,厚度最好是介于10到15厘米之间,它的基础可以选用比较大的石块。

2、浆砌护坡。用浆砌片石进行护坡,一般采用截面相等的石块,它的厚度要根据边坡的高度和坡度来决定,一般大约在0.25到0.5米之间,石料的质量必须符合公路行业的要求,施工的时候要避免坡面下沉造成坡面破坏。根据实际需要在每隔2至3米的地方交错位置,在土质边坡上的设置泄水孔。

3、护面墙防护。护面墙的厚度与墙的高度息息相关,墙体的基础应该设在坚实可靠的地面上。为了使墙更加稳定,可以采用分级布置的方式,分级之间可以设置一个平台,墙背的地方可以设置一个耳墙。墙顶应该封闭起来,以防地表面的水进入墙背,影响墙体发挥作用。窗孔式护面墙的窗孔大多为半圆拱式的,拱圈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适当的调节。

4、锚杆挂网喷浆(混凝土)防护。这种方法适用于表面比较坚硬且结构呈现碎裂式的坡面,在进行防护时,锚杆应该嵌入到稳固的基岩内部,锚固的深度应该按照岩体的特性来确定。

5、挡土墙、抗滑桩等支挡结构防护。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公路路基边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但对正在活动的滑坡打桩阻滑需要慎重,以免因震动而引起滑动。抗滑桩对滑坡体的作用是利用抗滑桩插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对桩的抗力平衡滑动体的推力,增加其稳定性。当滑坡体下滑时受到抗滑桩的阻抗,使桩前滑体达到稳定状态。根据滑体的厚薄、推力大小、防水要求及施工条件等选用木桩、钢桩、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桩。支挡结构的类型较多,如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桩等。这些支挡结构既有防护作用,又有加固坡体的作用。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公路事业也呈现出不一样的变化,公路越来越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多的方便。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公路的实际情况和自然地理条件,综合各种因素,采取适当的方法,搞好公路路基边坡的防护工作,保证公路的安全和畅通,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

12.艾滋病防护措施 篇十二

我院2011年—2013年共收治2例艾滋病引产患者。现将其引产过程中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例艾滋病引产患者,年龄分别为20岁、23岁,均为外地人,孕妇婚前未做检查,直到怀孕20周~26周时接受产前检查才发现HIV阳性,经区疾控中心带到省疾控中心复查后,确定为阳性。2例患者中,1例是因左上臂纹身而被传染,1例是因性接触而被传染。

1.2引产方法嘱患者排空膀胱后,平卧于检查床上,在B超监测下行羊膜腔穿刺术,腹部常规消毒铺巾,以穿刺点垂直进针,有落空感后拔出针芯,见有羊水流出,缓慢注入利凡诺100 mg,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穿刺顺利,术中患者无不适,返病房观察,密切注意腹部及阴道排出物情况。

1.3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引产,切断了母婴传播。

2防控措施

2.1隔离患者,将患者安排在单间。工作人员皮肤有破损时,不要直接接触孕妇。

2.2孕妇转入隔离产房时,产床用不透液的一次性胶单完全覆盖,尽量避免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污染产床。

2.3备好双层黄色污物袋,盛装患者使用过的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污物袋用后将袋口扎紧,做好标记,密闭转运。

2.4进行各种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5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帽子、口罩、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穿围裙、穿高筒橡胶防水鞋。.

2.6接触过患者的医疗器械或医疗卫生用品,要先消毒,后清洗,再用消毒液消毒或高压灭菌处理。

2.7患者使用的被服应定期更换,每周至少1次,先消毒再清洗。

2.8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每天2次~3次,遇污染随时消毒,消毒剂的浓度视污染的程度适当增加。

2.9地面湿式清扫,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拖地2次~3次,拖洗工具专室专用,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悬挂晾干。

2.10病房应经常通风换气,或用动态消毒机消毒每天2次~3次,每次1 h。

2.11患者出院后,病房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引产中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方法 对2011年—2013年收治2例艾滋病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例艾滋病患者均顺利引产,阻断了母婴传播。结论 由于艾滋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及早确诊,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13.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措施 篇十三

4心理社会因素

1切断传播途径的防护措施

1.1洗手:在医院内非紧急情况下,护士在护理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等均应认真洗手,洗手时应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如果手被体液或人体组织污染,应在安置患者于安全的环境中后,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

1.2戴口罩及防护目镜

口罩经常清洗、消毒;口罩变湿后或被血液、体液污染后要立即更换;口罩应盖住口鼻部,不能挂在颈上反复使用或备用,口罩两面不能混用。

1.3戴手套

操作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需彻底洗手。

1.4穿、脱隔离衣

隔离衣每天更换,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后或打湿后应立即更换。

2控制感染源的防护措施

2.1隔离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区携带者

根据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严格遵守隔离原则采取隔离措施。

2.2按规定程序处理污染物及废弃物

所有医疗废物,包括一次性锐利器械、各种废弃标本、感染性敷料及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等,都应放在有标记的塑料袋或专门容器内,送往规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医护人员误伤或在运送途中流失。

2.3环境储源的防护措施

保持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在有明确感染源存在的情况下,应采取措施进行随时和终末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改善营养,提高自身非特异性免疫力,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主动和被动的特异性免疫力,加强个人防护和药物防护,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改善精神面貌,从而减少职业伤害。

14.2职业健康防护措施 篇十四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为贯彻以人为本、遵章守法、控制风险、预防污染、节约资源、持续改进、创造并维护符合健康的安全环保的工作环境的管理方针,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公司特制定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公司配备通风、降温、防尘等安全卫生设备,并为员工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防毒口罩、防尘口罩等)。

2.采购员购买劳动保护用品必须通过正常渠道购买,符合国家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物品不得使用。

3.认真做好职业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员工按规定使用劳保防护用品,普及防尘防毒的科学知识。

4.公司积极参加山船医院组织的新员工体格检测。每次新员工体检前由公司安全员组成小组,在体检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5.公司按规定做好有害作业人员体检工作,因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按正常出勤处理

6.公司每年对老员工进行上岗前及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结果如实告诉劳动者。

7.外管部掌握调入、调出、转行到有害作业,就业前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体检工作,防止职业禁忌症人员误入。

8.经体检发现的职业禁忌症应通知外管部处理。

9.公司对所有接触尘毒和有害物质的员工建立健康档案。

10.尘毒和有害物质的作业点或场所,必须采取密闭、防火、通风、除尘、消毒等综合防护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测,严禁无防护措施进行作业。

11.新制定的工艺技术规程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有碍工人安全健康者不得采用。

12.尘毒治理经费列入本公司安措费解决。

15.艾滋病防护措施 篇十五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 幅员面积1515平方公里, 总人口36.7万, 有汉、土家、苗、侗等26个民族。2003年8月启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 按照示范区的总体安排和部署, 在国家、省、地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 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积极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完成了基线调查, 开展了大量的疫情监测、大众宣传、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等工作, 取得了较好成绩, 2008年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我市艾滋病感染3种传播途径并存, 以吸毒传播为主 (占吸毒占82.3%) 。感染者分布在13个乡、 (镇、办事处) , 主要在城区 (占84.5%) 。由于感染者多、以往匿名检测感染者信息登记不全和吸毒者流动较大等因素, 跟踪管理难度很大。在艾滋病病例管理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为切实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 遏制艾滋病流行, 我市从2007年开始积极整合卫生资源, 发挥综合防治平台优势, 促进艾滋病病例发现, 并探索实施了市-乡 (镇、办事处) -社区联合管理感染者模式。

2 具体做法

2.1 举措创新、明确职责、层层落实

(1) 结合实际, 举措创新。针对本市艾滋病疫情的严峻形势和艾滋病发现与跟踪管理难点问题, 我市2007年第3次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例会进行了专题讨论, 以市-乡 (镇、办事处) -社区联合管理感染者模式框架获通过。

(2) 政府主导, 明确职责, 层层抓落实。2008年年初下发《艾滋病综合防治安排意见》, 明确规定了各乡 (镇、办事处) 的防艾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明确卫生院为所辖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单位, 卫生院职责由原来单一的防艾宣传培训, 新增加了对辖区艾滋病发现与管理的重要职责;针对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完善的实际, 明确了4个办事处为本辖区艾滋病感染者跟踪管理责任单位, 社区为感染者跟踪管理具体实施单位。市与乡 (镇、办事处) 签订责任状;乡 (镇、办事处) 与卫生院签订责任状等, 层层抓落实。

2.2 制定方案、规范管理、奖惩明确

2008年初市防委下发《艾滋病跟踪随访管理实施方案》。根据我市艾滋病感染者分布的实际情况, 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各乡、镇艾滋病感染者的跟踪管理以所在乡、镇卫生院为跟踪管理主体, 感染者信息下放到相关卫生院, 由防保组对所辖区艾滋病感染者进行跟踪随访、告知及相关转介服务。办事处艾滋病感染者管理以办事处相关社区为跟踪管理主体, 所辖卫生院作技术支持, 感染者信息下放到相关社区, 社区明确专人对所辖社区艾滋病感染者进行跟踪随访、告知及相关转介服务。

市政府增加投入, 建立奖励机制。市政府2008年增加2万元, 作为艾滋病综合防治专项经费, 并建立了激励机制:乡 (镇、办事处) 管理病例每例10元;城区社区按要求完成跟踪随访1例城区奖励40元, 乡村按要求完成跟踪随访1例奖励50元;完成告知1例, 奖励50元。

2.3 注重宣贯、强化培训, 综合防控

积极宣传贯彻病例发现与管理相关工作。在市戒毒所、美沙酮维持治疗中心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宣贯;向告知的感染者或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宣传;利用母婴阻断工作平台进行宣传;在市内人群流动聚集的场所利用展牌进行宣传等。为病例管理模式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开展业务培训, 提高工作技能。分别召开乡 (镇、办事处) 及社区培训会和各乡 (镇、办事处) 卫生院、城区医疗机构培训会, 对促进艾滋病传染源的发现和艾滋病病例管理作了系统培训。并在省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的支持下, 举办了“铜仁市医疗机构艾滋病筛查技术培训班”, 我市乡镇卫生院及城区医院 (含民营医院) 22名卫生人员获得了艾滋病筛查合格证书, 为艾滋病筛查提供了技术保障。

部门积极配合, 建立综合防艾平台。各乡、 (镇、办事处) , 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部署, 积极开展了对本辖区艾滋病感染者的跟踪管理工作, 市直相关部门也充分利用各自的防艾工作平台优势积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如:乡、镇人民政府督促卫生院积极做好本辖区艾滋病感染者的跟踪管理, 办事处督促卫生院、社区做好对本辖区艾滋病感染者的跟踪管理, 市卫生系统利用艾滋病咨询检测平台、抗病毒治疗平台、母婴阻断平台、美沙酮维持治疗平台开展艾滋病跟踪管理和跟踪管理模式运行的宏观管理, 市公安局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所辖区艾滋病感染者相关信息的核实查证和戒毒所的告知管理等。

2.4 积极争取项目支持, 确保模式运行

在国家、省、地的支持下, 得到了GAP项目的大力支持, 确保了病例发现与跟踪管理模式运行必要的经费。

2.5 面对难点疑点, 切实加以解决

案例1:在医院、乡镇卫生院咨询检测者, 大多不愿意登记个人真实信息或当时不能确定登记信息是否真实等, 在标本的送检上不规范, 新发现感染者跟踪难度大。

解决方法:市疾控中心主动到各医院、卫生院了解情况, 通过协调达成共识, 为促进检测又搞好跟踪, 决定在卫生院咨询作艾滋病检测者, 可以自己报名, 一般不用提供有效证明 (身份证或结婚证、驾驶证等) , 但如果初筛结果是阳性者, 一定要想方设法登记到个人真实信息, 如有困难疾控及时协助, 保证了送检标本的规范性和对感染者的有效管理。

案例2:社区跟踪管理中, 核实感染者信息遇到难题。有的感染者只登记什么路, 没有具体门牌号;有的感染者就只登记一个姓名。而1个路有2个或3个社区, 而社区在划片时门牌号不是顺连的, 单号或双号交织。因而, 给感染者信息的核实造成很大困难。

解决方法:对于只因门牌号难以划分所属社区, 市疾控中心采取召集地属几个社区特别熟悉社区信息的干部一起, 以匿名方式将感染者登记号大概所在范围, 让社区当场确定所属。对于只有姓名者, 采取先在公安禁毒处查 (因多为吸毒感染者) , 然后再到社区逐一核实。

案例3:张某 (静脉注射吸毒传播) , 杨某 (性传播) , 其爸爸、妈妈反映周围市民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家人, 说把感染者信息下发到卫生院、社区进行管理影响了他们正常生活, 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解决办法: (1) 宣传《艾滋病防治条例》和《行动计划 (2006-2010) 》, 这样做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 (2) 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与他们谈我市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式, 病例管理的难度, 推行社区管理模式更能及时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相关支持服务, 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3 工作成效

3.1 感染者告知、随访及CD4检测率明显上升。近年新发感染者告知随访及CD4检测情况, 见表1

3.2 抗病毒治疗工作进展迅速, 取得好成绩

截止2009年5月12日, 全市累计抗病毒治疗人数111人, 退出治疗6人, 死亡22人, 现在治疗83人。2008年度获“贵州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一等奖”。附图1。

3.3 感染者规范管理有效加强

(1) 新发现感染者告知、随访率提高。2006年新发感染者告知、随访率分别为25.7%和31.2%, 2008年新发感染者告知、随访率分别为72.5%和90.6%。 (2) 既往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告知、随访率也在大幅度上升。2008年度获“贵州省艾滋病跟踪管理二等奖”。附图2。

3.4 艾滋病传染源的发现力度增强

由于充分利用卫生资源优势, 加强了对艾滋病传染源头的发现力度。附图3。

4 存在问题

4.1 医疗机构没有较规范的咨询室和筛查实验室, 自愿咨询检测能力不强

4.2 病例发现和跟踪随访管理模式运行刚起步, 部分感染者的信息还未确定, 且吸毒感染者流动较大, 管理仍存在困难

4.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不完善, 社区建设薄弱, 稳定长效的防艾机制待建立

4.4 各级政府经费配套不够

5 经验与启示

(1) 艾滋病防治工作, 必须体现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这个主题, 才能保证有效遏制艾滋病流行、保证人民身体健康。

(2) 根据当地疫情特点, 发挥基层资源优势, 实施针对性防治措施,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6.飞机腐蚀的类型及其防护措施 篇十六

关键词:飞机腐蚀;腐蚀原因;防护措施;结构腐蚀;电化学腐蚀;应力腐蚀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V26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1-011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1.057

1 飞机腐蚀类型介绍

1.1 结构腐蚀

飞机结构腐蚀指的是飞机结构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比如空气湿度大,使飞机的结构构件材料发生质变,结构强度降低,达不到原来飞机安全飞行设计

要求。

1.2 电化学腐蚀

飞机电化学腐蚀指的是飞机的一些金属构件同电解质溶液接触后,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金属构件的晶格排列顺序发生变化,金属构件原有的物理、化学以及机械性能同设计要求不相符。

1.3 应力腐蚀

飞机应力腐蚀指的是飞机上的一些构件在拉应力和腐蚀介质作用下产生的腐蚀。这类腐蚀一般在飞机构件的高接应力区出现,这类腐蚀对飞机的危害性最为严重,被腐蚀的构件上产生树枝状的裂纹,并且裂纹被腐蚀物覆盖,如果不经仔细检查很难发现。

2 解决飞机腐蚀问题的对策和防护措施

2.1 做好飞机设计阶段的防腐蚀性工作

飞机的腐蚀问题一般出现在使用阶段,为了能够有效避免飞机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蚀问题,应加强飞机设计阶段的防腐蚀工作,避免在飞机使用过程中因飞机发生腐蚀再采取相关的处理措施,增加维修费用和降低飞机飞行的安全系数。所以在飞机设计阶段就将防腐蚀作为设计的重要内容,合理制定防腐蚀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飞机腐蚀问题和腐蚀所产生的危害。就飞机防腐蚀设计工作应做好以下三点:第一,根据飞机的使用环境对所有容易造成飞机腐蚀的因素进行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根据飞机使用环境的不同,加强对防腐蚀材料及防腐蚀制造工艺的合理选择;第三,对飞机中容易发生腐蚀的构件和结构进行特殊处理。

2.2 采用先进的防腐蚀材料

2.2.1 内部连接件防护材料。飞机内部连接件防护材料的渗透性和水置换性比较好,能够将飞机结构缝隙处、机体材料孔隙中的水分及水性腐蚀介质置换到外边,并在这些孔隙内部和结构缝隙处形成一层防止腐蚀介质再次进入到这些位置造成腐蚀的保护膜。对于已经被腐蚀的飞机构件或部位,使用内部连接件材料可有效减缓腐蚀的进一步发展。该种材料目前已经在国内外的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设计制造中得以广泛的应用。

2.2.2 飞机表面清洗剂。飞机表面清洗剂是一种合成清洗剂,清洗剂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和少量的助剂。这类清洗剂主要作用是去除飞机表面上的油污和抑制飞机表面金属腐蚀,并且对除金属材料外的其他材料无任何影响。此外,该种材料不含有毒物质和污染环境的物质,是一种绿色环保,性能稳定的表面清洗剂,该种清洗剂已在航空领域得以广泛的使用,防腐蚀效果良好。

2.2.3 表面硬膜脱水防锈剂。表面硬膜脱水防锈剂主要是针对飞机表面损伤,基体材料外漏时所使用的临时性防护材料。避免飞机基体裸漏在空气中或者其他恶劣环境中发生腐蚀。通常该种防锈剂的防护周期为半年到一年。

2.3 采用先进的防腐蚀技术

飞机的飞行环境比较复杂,使用频率高,只通过常规性的防腐维护保养是难以达到飞机的相关防腐蚀要求的。为了能够尽可能地避免飞机发生腐蚀,必须要根据飞机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腐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针对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2.3.1 提高金属的抗氧化能力。在飞机设计制造过程中对飞机的铝质构件或者铝合金构件进行热处理,使这些构件表面形成氧化膜(Al2O3氧化膜),可有效提高这些构件的抗氧化能力。

2.3.2 对于应力腐蚀的处置。应力腐蚀对飞机的危害性极大,为了能够规避或减少该种腐蚀在飞机上发生,目前科研领域已开发了多种耐应力腐蚀的不锈钢,比如高纯度奥氏体镍铬钢、高硅奥氏体镍铬钢、奥氏体双相钢等。这些钢材的质量轻、强度和韧性好。其中奥氏体双相钢能够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发挥其抗腐蚀性能,此外该种钢材还具有抗小孔腐蚀和抗缝隙腐蚀性能。该种钢材已在国内外的飞机制造领域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在对飞机的金属设备结构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应力,尽可能地减少金属设备结构的应力集中。目前,喷丸处理是一种新型的防应力腐蚀技术,将该项技术运用到飞机金属设备结构中可使金属设备结构表面的拉应力转化为压应力。

2.3.3 大气腐蚀飞机的防护措施。飞机腐蚀最为常见的就是大气腐蚀。特别是高温、高湿及高盐分空气对飞机的腐蚀更为严重。关于大气腐蚀飞机的防护措施目前比较常用的有两大措施,即暂时性大气腐蚀防护和长期大气腐蚀防护。暂时性大气腐蚀防护常用的防护方法有:(1)水溶液缓蚀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分子在飞机金属构件表面生成不溶性保护膜,变金属表面活化态为钝化态。比较常用的缓蚀剂主要有亚硝酸盐、磷酸盐、苯甲酸等。(2)防锈油缓蚀法。防锈油是以矿物质为基体,添加油性溶液缓蚀剂及辅助剂配置而成的,辅助剂一般有抗氧化剂、防霉剂以及消融剂等;将防锈油喷涂或涂刷到飞机金属构件表面上可抑制其被腐蚀。该种方法在飞机的制造环节、运输环节和贮存环节中使用得较多。长期大气腐蚀防护措施一般是在飞机的制造过程中通过电镀、添加有机涂层、热浸镀金属、磷化或钝化等方式对飞机的铝合金或铝材料设备或构件进行处理,可达到长期防止大气腐蚀的目的。

2.4 做好飞机的常规防腐蚀维护工作

2.4.1 定期对飞机进行清洗。定期对飞机进行清洗,保持其结构表面清洁是飞机防腐蚀的最基本的要求。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在其机体结构表面留有灰尘、细小的金属碎屑以及其他腐蚀性介质等物质,这些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加剧飞机结构局部环境的腐蚀。此外,如果飞机结构表面的金属碎屑不及时的清理掉,可能飞机在下次的飞行中金属屑在气流作用下会划伤飞机表面,对飞机表面的防护层造成破坏,进而降低飞机表面的防腐蚀性能。

2.4.2 定时对飞机进行检查和修复。飞机零部件的防护层通常厚度比较薄,容易受外力作用划伤,应在日常的飞机检查维护工作中仔细地检查这些部位,发现有划伤应及时修复。对于那些无法及时修复的损伤防护层,应使用防腐剂进行防护,避免飞机零部件的防护层在没有防腐剂的保护下加剧腐蚀程度。

参考文献

[1] 梁定平,刘钧贤,郭龙.浅谈飞机的腐蚀原因与防护措施[J].科技信息,2010,(11).

[2] 王晓英.飞机腐蚀常见种类及防腐措施[J].科技风,2010,(2).

[3] 刘星北,陈颖,胡锦旋,张佳佳,刘亚奇.浅谈国内航空材料的腐蚀与防护[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09,(S1).

[4] 张泽强,徐吉辉,张艳波,李薇.飞机铝合金结构腐蚀与防护分析[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9,(6).

[5] 刘洵,王建平,朱庆祥.飞机腐蚀与维护[J].中国民用航空,2002,(6).

[6] 牛志燕.飞机腐蚀的原因与防护控制[J].航空工程与维修,2001,(1).

[7] 宋慧志.飞机腐蚀与防护[J].飞机设计,2006,(1).

上一篇:教师思想品德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完小学校xx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