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那些事-散文

2024-09-20

生活中的那些事-散文(共11篇)(共11篇)

1.生活中的那些事-散文 篇一

记忆中的那些愧疚事散文

我和爸爸间的怨恨

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别的同学都在紧张地复习迎接小升初的考试,只有我还在兴致勃勃地玩耍。

有一天我在学校背后的山上发现了一种植物,它的枝条长着白色的心,折取一段后,只要用比枝条细一点的树枝从一端用力一通,另一端就会冒出来一只又白又软的圆棒,我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从山上采取一大堆树枝坐在教室门口的地上一个劲地制造这种圆棒。

预备铃响了,我竟毫无知觉,抬头一看,是我的数学老师爸爸。

“你在这干什么呢?你看看别的同学都在座位上准备上课了,数学测验只考了五十多分,我看你是考不上初中了,这节课到讲台旁站着听!”爸爸生气地说。

我只好站在讲台侧边听着课,当我看着三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时,我的脸上像有无数只小虫子在爬,火辣辣的,当我听到了同学们的窃窃私语的嘲笑声时,我在心里对爸爸充满着仇恨。

中午吃饭时,我不肯吃饭,在爸爸再三劝慰后我才勉强吃了一点点。

第二天,爸爸说出去有事请假了,让我在学校食堂吃午饭。

放学后,爸爸找到了我说:“你现在回家,让你妈准备一只鸡,明天早晨带来,注意上学不要迟到了。”

离家只有六里路,我一个人回去是没问题的,可前一天的事让我对爸爸余恨未消,我心里不太愿意,想了半天我终于找了一个借口:“我怕路过的那人家的那条狼狗,它每次见我就叫,我越跑它越追得凶,叫得凶。”

“那你就和汪老师同路吧。”爸爸终于想起了我可以和代课的汪老师同路。

我没辙了,只好不情愿地跟随汪老师一起回家。

到了汪老师家门口,不知缘由的汪老师客气地说:“天快黑了,你就在我家歇,明天早晨我们再一起回校吧。”

“嗯。”我点了点头随着汪老师去了她家,第二天早晨又同汪老师一起到了学校。

当我正坐在教室里若无其事地在上课时,我被爸爸叫着出来了。

“你没有回家拿鸡?去了汪老师家?就为那么点小事还和我生气呀!我算是白疼你了!现在就回去拿!”爸爸没有了商量的余地厉声训着我。

我只好答应回家,路过有大狼狗的人家时有些害怕,但还是像冲过枪林弹雨的战场似的从那条凶神恶煞的狗身旁冲过去了。

到了家,我把对爸的不满和妈说了,想让妈给我评评理。

“你真的不懂事,你爸那么疼你,他刚做了结扎手术,不能步行回来,让你回来给他拿只鸡,你还为那么点小事生他的气,到校后对你爸道个歉。”妈妈语重心常地对我说。

听了妈妈的话,我才知道自己真正错了,我深深地伤了爸爸的心。

回到学校,我对爸爸说了声:“爸,我错了。”我终于看到了爸爸脸上的微笑,我也笑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想到那件事就为曾经的不懂事而惭愧。在我们和父母相处的时候,难免会和他们会产生一些矛盾,我们有时也会对父母的言行不理解,觉得自已受了伤害,但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多,我们就会渐渐变得理解了,就会感受到再大的伤害在伟大深厚的父爱母爱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些怨恨只是生命中的一支插曲,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父爱母爱的伟大。

退学

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爸爸为了我上初中忙得不亦乐乎,利用自己粗浅的木工和漆工手艺为我制作了一个装日用品的枣红色木箱、一个给我洗脚用的枣红色的小木盆。

开学那天,我欢天喜地地跟着爸爸到距家十五里路外的中学去上学,爸爸给报了名交了学费,买了饭票,安排了住宿,便匆匆赶回家了。

看着爸爸离去的背影,我喜悦的心情却消逝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孤独和寂寞,五年时间跟着爸爸形影不离地上学变成了一个人独立地生活,对于十二年来没有离开过家的我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想想以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没有了,不能每天看到爸爸了,再看看周围这个陌生的校园,一个个陌生的同学,我的眼泪忍不住就要流下来。

所幸的是我找到了一个同村的同学小云,我们是同班同位又住在上下铺,我喜出望外,终于不用再忍受孤独和寂寞了。她和我同病相怜,也经常哭着想家,我们午后晚上经常在一起诉说着自己的思念父母的心情,有时越倾诉越伤心便一起哭了。不久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共同爱好,没事时收集各种各样的糖果纸夹在书中,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下课后在一起分享,上课也趁老师不注意一边欣赏一边讲着悄悄话,把学习的事早抛至九霄云外了。

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谈村里哪片山上有又红又大的山楂,哪条河里有数不清小虾和小螃蟹,哪片田里可捉到泥鳅和黄膳,她还告诉我她小学时春季放学后采薇菜挣了多少零用钱,暑假里她随姐姐上山采野生木耳挣了多少零用钱,秋天山上去采野黄菊花卖了多少零用钱,她还敢骑在牛背上唱歌……这一切让我羡慕不已,我觉得那才是神仙般乐逍遥的日子,比起在学校上学的枯燥无味如监狱般生活有意思多了,再说每天都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不会再有思念父母之苦了。

“要不我们俩都不上学了,我们回家一起玩吧,一块儿摘山楂,一块儿捞小虾和小螃蟹,一块儿捉泥鳅和黄膳,一块儿采木耳、薇菜和黄菊花挣钱,一块儿放牛,你说怎么样?”我兴奋地对她说。

“一言为定,我们拉个勾,一千年不许变!”小云用小指头勾着我的小指头。

接下来我们商量怎样和父母说退学这件事,“要不先斩后奏吧,我们先把东西搬回去,爸妈不同意也得同意,你说怎么样?”我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分两次把东西搬回去,这星期六我把被子先搬回去,下星期我和你睡一张床,下星期六再把其它东西搬回去。”小云说。

“那我先把盆和日用品带回去,下星期用你的,下星期六再把被子搬回去。”我说。

星期六终于到了,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对学习深深的厌恶,我拎着爸爸给我制作的盆所买的日用品,小云背着捆好的被子,我们各自回家了。

“爸,我不想上学了,让我回来帮妈妈干活,我会挣钱养活我自己的。”我的声音细小得如同蚊子声。

“你说什么?!你不上学了?!你去做个乞丐吧,明天就不要回这个家吧,就当我没有你这个女儿!”没想到一向性格温和的爸爸突然变得像个发怒的狮子。

“小雨!去竹园弄把竹枝来,我要好好教训一下你姐!”爸爸叫着身旁的妹妹。

“爸,我还是去上学。”我看着妹妹拿来的一把竹枝,再看看爸爸一张气得通红的脸,早已吓得浑身筛糠。

第二天,我又不得不拎着才拎回来的盆和日用品乖乖地回到了学校。

让我难过的是,当我回到学校的时候,我的座位旁再也没有小云的身影了。

几天后,我看到了小云跟着她妈妈来学校搬东西。

“婷婷,你反悔了?”小云失望地看着我。

“我……,我爸要打我,我害怕,所以……”我想着和她的拉勾,惭愧地低下了头。

“我回去和我爸说了,我爸说是我不愿意上学,不是他不让我上学,只要长大以后不责怪他就行了,不上学也好,在家里还可帮妈妈干点活。”我看到小莲的眼里再也没有了我和她在一起拉勾时光芒了,只是暗然地低下了头。

看着小云和她妈拎着东西渐渐消失在我视线里的背影,泪水也悄悄地从我眼里滑落下来,我为失去了这样一位好朋友而伤心,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让她没能继续上学而难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熟悉了许许多多的同学,也慢慢适应了初中的生活,可每个周六回家路过小云家,看到她在炎炎烈日下干着活的时候,我总想和她多聊几句,但她只是简单地和我打声招呼,我们之间没有了在学校时的欢声笑语,这让我更加难过了。

我想,虽然退学是她自愿的,但毕竟是因为我们的约定她才放弃的,她看到我仍在上学一定后悔了,但由于父母的不支持只好在家干活,所以她内心对我一定有一丝怨恨,不想和我多说话。我的这种想法使我每次看见她都有一种深深的内疚感。

小云在家帮妈妈干了几年农活后,在十八岁那年嫁给了同村的一位小伙子,仍旧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着。

长大后,我逐渐明白,一个微小的帮助都有可能给别人带来很深远的影响,一个热情的微笑能像阳光一样驱散另一个人心中有阴霾,一句激励的话语能给深陷迷茫的人以无穷的力量,一个深情的拥抱可以使另一个人内心的冰凌化成暖流,但一个人微小的负面思想也会给别人一个不好的影响,而当年一个年少无知的我就给好朋友带来了终生的愦憾,如果她遇上一个积极上进的同桌没有退学,如果我在她退学后再去劝她重返校园,或许她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迟到的理解

公公离开我们已快五年了,在这五年中,他的音容笑貌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经常回忆他从乡下来我家里高谈阔论的模样,和我们说乡下的.趣闻秩事的神情,我们一家陪他逛街时的欢声笑语,仿佛一切都在昨天,但有一件事总是我心里挥之不去,一想起这件事,我就无比愧疚。

那是五年前的一个冬天,公公从乡下来县城看病来了,碰巧我家的防盗门锁坏了打不开,老公又不在家,我只好将孩子从学校接回来后,又从邻居家借来长梯子搭在阳台上以方便出入。

请来了修锁的师傅,他觉得没法打开,说要从门头上挖个洞再处理,我真的心烦意乱,急着烧饭,又要教孩子写作业,又要当修锁师傅的助手,从下午五点钟到晚上十一点钟门才被打开。当时站在一旁的公公一遍又一遍地说:“开个锁怎么这么麻烦呀?开个锁怎么这么麻烦呀?”我又急又烦冲着公公说:“你怎么那么唠叨,你都说了十遍了,烦不烦哪?”我看着公公慢慢地离开了客厅,独自走到阳台吸着烟,说了一句“我老了,是有些唠叨了。”就再也没有吱声了。

休息后我听见他的房间里传来阵阵的呻吟声,扰得我睡不安宁,心想,刚才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就呻吟起来了呢,不就是一个感冒吗?有那么严重吗?

于是我走到他房门口对着正在呻吟的他说:“爸,你能不能小点声呀?你真的好吵。”

公公停了一会儿说:“近期我身上就是痛呀,我在乡下的家里哼得声音还要大一些。”

再回房间时,我发现声音小了许多。

第二天,我觉得自己前一天晚上的言行有些过份,就微笑着对公公道了歉:“爸,真的对不起,昨晚不该说你唠叨说你吵,你就不要和我计较了吧。”

“别人也说过我唠叨,何况我早把你当成自己亲生女儿了,父女之间有什么好计较的呢?你就这个直爽的性格,但没坏心眼,待我一直挺好,这我心里有底。”公公笑着说,我得到公公的宽容后感觉心里舒畅了许多。

让我内心发生了地震的是,第二天到医院检查,公公得的是胰腺癌晚期,医生说最多可活三个月。事实证明,他过了四十五天就离开了人世,在那四十五个日日夜夜里,癌症的疼痛让经常使他彻夜未眠,不停歇地呻吟,而在我家住的那一晚,竟是在我家的最后一晚。

五年来一想到那最后一晚我对他发的两次牢骚,我就后悔不己。《礼记.祭义》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或许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但从那以后我经常告诫自己,以后不要对长辈们乱发牢骚了,一个长辈离开后我们会想念他的好,但更会后悔自己所说的过激的言辞,对他们曾有过的不恰当的行为,与其等到他们离开后后悔,不如在他们健在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言行。

第二年,我患了肾结石,剧烈的疼痛让我整夜不停地呻吟,我才深深地体会到,病痛时的呻吟声是很难控制的,呻吟声是释放痛苦的一种方式,是病痛的一种自然反应,所以对公公的呻吟声真正地理解了,但我这份理解已经很迟了。

2.生活中的那些事-散文 篇二

我习惯吃饭的时候, 把碗里的饭都吃完, 一粒饭也不剩。

我种过田, 我知道那是什么感觉。记得很久以前, 那时候还没有收割机, 我跟着母亲在稻田里用镰刀割稻子, 累得直不起腰。父母把割好的稻子用大推车推到家门口的水泥地上, 然后叠放好。

听着机器嘈杂的声音, 把稻子放在机器上, 在“哒哒哒……”的巨响中, 谷粒脱离了稻秆散在水泥地上, 星星点点的, 很闪耀!

旁边是放得很整齐的稻草, 把它叠成稻草堆, 以后可以用它烧火煮饭。

谷子还要晒, 晒好后的一部分自己吃, 另一部分用来卖。阳光毒辣地照射下来, 母亲穿着大大的胶鞋, 过一会儿就去翻一下谷子。

有一次, 谷子晒完了, 要收进存放稻谷的房间里。我顶着烈日, 拿着簸箕把谷子铲进蛇皮袋里。由于阳光的过分热情, 我中暑了。

还记得那首诗吗?那首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诗:“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我太懂得这首诗了。

我们家里人都没有在碗里剩饭的习惯, 因为我们知道, 那是辛苦得来的, 每一粒米里都有汗水, 得来不易!

我不讨厌外地人, 因为他们也是人。如果你离开了本地, 同样, 你也是外地人。

可能你嫌弃他们身上的味道, 或者是没有教养的言行举止。然而, 你停下来看看身边的高楼大厦, 想想那是谁用双手建造的, 这时, 你还会瞧不起外地人吗?

你知不知道打工仔那些心酸往事?你明不明白没有一分钱谁也不会瞧你一下的窘态?

我舅舅是一个从四川来浙江打工的农民工, 姨娘和姨父也是如此, 他们都在工地上工作, 有时就睡在工地上。知道他们夏天是怎么度过的吗?那种苦你懂吗?我依然记得姨娘的头被楼板砸到过……

我去舅舅在临平那边租的房子看过, 真的很小。里面放着两张床, 一张饭桌, 一个柜子, 柜子上面放着一台小小的彩电。

吃饭、睡觉、娱乐都只在这方寸之地, 里面坐四五个人就有些挤了。

卫生间是公用的, 那扇门是破的, 上不了锁, 里面味道很刺鼻。

我的外婆住在山上, 山路崎岖, 出入极不方便。曾经喝水要到后山去挑, 现在条件好了, 用上自来水了。我在那里生活很开心, 我跟哥哥放过牛, 帮隔壁的婆婆推过磨, 点过煤油灯, 还背着背篼捡过柴。

左邻右舍都是一些老奶奶, 还有他们的孙子孙女。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热闹些, 因为那时离家的孩子都会归家了。

3.那些年那些事-叙事散文 篇三

记忆就如同一块大磨岩,它磨去了许多岁月,许多往事,但有些事总是磨不去。它就像一坛陈年老醋,酸楚楚的。

我时常想起我的童年时代那些与社屋相关的人与事,那时,从乡里到村里到组里称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人们都是人民公社的社员,那时候的每个生产队有一栋集体的房子,社员们都把它叫做“社屋”。

在我的记忆中,我所出生在的那个生产队只有20来户人家,社屋就坐落在生产队的一块空地上,木结构,黑泥瓦,四面倒水,与社员们住的的房子大不相同。

那时的日子里,爸爸是生产队长,让大家感到爸爸就是这里的一棵树,一道墙,能给大家遮荫挡风,是大家的主心骨。

平时里,社屋就是一座至高无上的神圣殿堂。社屋里装有一个占去整整一间屋的大仓库,一分为二,中间用一层厚厚的木板隔开,仓库的这边装稻谷,那边装包谷,仓库的仓口处牢牢地挂着三把锁,开仓时,生产队队长,会计,保管员各自掌管的三把钥匙都齐了才能开,神秘又庄重。

仓库旁边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木桶,面里装上了黄豆、马豆、绿豆、高粱、小米、糯谷、高高矮矮,把社屋挤得满满的。

社屋一年四季常聚人,生产队里的大会小会都在这里开,开大会,生产队里的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社员都得来,不来一次扣一天的工分,男社员10分工,女社员8分工,老小社员5分3分的。小会是生产队队长、副队长,会计、出纳、保管员、记工员聚在一起召开的秘密会议,至于会议的内容只有他们知道,生产队的大会往往是在小会之后才开的,社员来开大会只能带上耳朵听,不能带上嘴巴说。往往这样,社员们一进入会场就连忙找好一个地方低着头不声不响地坐下。曾有人说,生产队里开大会如同在唱一台戏,队长唱主角,副队长、会计、出纳,仓库保管员唱配角,队长在大会上一宣布生产队里的农活派工或上面发下来的救济粮,救济款如何分或其他的事儿,说一是一,有绝对的权威,如同一块大石头落下地搬不得动不得挪不得也移不得。

在这社屋里,最让社员们牵肠挂肚的是在这里进行一月一次的分粮和三五天一次的记工分。在那靠工分吃饭的年头里,社员们一年到头年底能分得多少钱,能分上多少斤粮全靠平时一分分工分的积累,大家都那本小小的记工本看得比命还要贵重,出工时是手头活的按天记工,或抬或挑或背的活儿按斤两记工,这样,大家就在斤两上争工分,常常把各自能背能挑的重量加到不能再加的极限。记工的时候,社员们手中的小记工本和生产队记工员手中的大记工本都要同时记上,年底合计时如有出入就得以记工员的那本为准。到了年底,记工员先把社员们的记工本收上来,一本一本一家一户地合计,再让会计去分生产队一年的粮钱,生产队根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社员们的一个劳动日多的可分得上几角,少的只有几分,同时可分得几斤稻谷几斤玉米,外加几两黄豆马豆。当时的粮食分红一般是按生产队大大小小所有的人头数留足基本口粮,剩余的部分再让全队全年的总工分来分摊,人口多而劳动力少的社员家里,基本口粮多,一年下来的工分无法分回一家人的口粮,这样就出现了缺钱户,而人口少劳动力多的社员家里通过工分来分应得到的粮食还有剩余,也就有了余钱户,缺钱户有粮少钱,余钱户有钱少粮,缺钱户一年到头不比别人少出半天工,到头来还落得个缺钱的,余钱户虽余上几十元或上百元的钱,那是的几十元、上百元抵得上如今的几千元或上万元,缺钱余钱的社员心里都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亏欠。过了二十一世纪,他们都成了七八岁十的老人了,总是忘不了心里头还是酸楚楚的。

社屋的外面有一块宽敞平坦的晒谷坪,夏去秋来,晒谷坪里晒谷子晒玉米晒高粱晒黄豆马豆,晒干车净之后装进仓装进桶,社屋像一根绳索把社员们系得紧紧的。虽然年底分红家家户户都有口粮,但不能一次性分光吃光,要统一保管在生产队的仓库里,一到发粮的那天,社员们背上背篓,挑着箩筐来领粮,发粮的时候,会计拿着分粮的账本,保管员秤粮,队长副队长在一边监督,自然而然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

社屋外的晒谷坪夜晚不落寞,公社常常派下来电影队,免费为社员们放上《地雷战》、《地道战》、《草原英雄小姐妹》和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的电影,样板戏里的杨子荣、李玉和、李铁梅、阿庆嫂、江水英都成了社员们人人崇拜的偶像,还不时地学唱着样板戏里的唱词,虽唱得不怎么样却极有激情,连我和我小伙伴们也装扮成杨子荣、座山雕、李玉和、郭建波、胡传魁、阿庆嫂、刁德一,挥舞着木枪木刀在打打杀杀,视死如归,斗智斗勇,家仇国恨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每年田里头的秧苗插完之时,生产队就在社屋里办上一顿大会餐,就在社屋外的晒谷坪里架起大铁锅,摆开长桌,全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来吃。社员们家里没粮喂不上猪,生产队只有宰上一两只山羊,清水煮羊肉,虽一人难得吃上几片肉,却沾上了一身浓浓的羊骚,社员们在腾腾弥漫的饭菜热浪中吃得狼吞虎咽,津津有味,吃了一餐巴不得第二年的大会餐快快到来。本来就不多的羊肉几下让女的小的一抢而空,男人只男人只有喝汤下酒,他们喝的是烂红薯片,土茯苓酿成的苦酒,一碗下肚,满脸通红,日子虽过得清苦惨淡,但人们之间很坦诚,很充实,

到了秋后的农闲时节,社屋里静得出奇,队里的中壮年男劳动力都集中到外地修水库去了。我们生产队只留下阿强、阿牛、狗哥、猫哥四个小青年负责社屋仓库的“守夜”。这四个机灵鬼天一抹黑他们就在社屋大吼大闹,人静夜深时,他们便悄悄地跑到邻近的生产队跟年轻的阿妹约会去了,天还没亮又悄悄回到社屋里。有一个月儿朗朗的下半夜,他们悄悄把四个阿妹带回社屋里,偷偷从家里拿来晚餐后剩余的饭菜款待四个阿妹们,向来少言寡语的猫哥在给其中的一位阿妹盛饭时,事先在碗里头放上一只活青蛙,再用饭菜盖上压紧,然后大大方方递过去,那阿妹接过饭菜就吃,吃着吃着,碗里的那只活青蛙猛从碗里一蹦而下,那阿妹以为从碗里掉下了什么更好吃的东西,俯下身来四处摸什么也摸不着,惹得阿强、阿牛、狗哥、猫哥一阵哄堂大笑,那阿妹还蒙在鼓里。后来,那阿妹成了猫嫂,猫哥才把这个恶作剧告诉她,猫嫂狠狠地在猫哥的背上咬了一口,那紫红紫红的牙齿印过了十天半月才消退。

后来,责任田土到户了,荒地山林也到户了,公社大队生产队改名换姓变成了乡村组,生产队的队长、副队长,会计、出纳、保管员、记工员聚在社屋里像当年召开小会一样,议了又议,然后又把社员召集起来,共同来商议这社屋是整体卖了还是分了,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还是把社屋分了,一家分上几片瓦,几块木板,几截柱子,屋地基也连同晒谷坪也划为小块小块的分给每家每户, 他说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和谅解。

又是几年后,当年的生产队队长、副队长,会计、出纳、保管员、记工员都老了,满头银丝,满脸皱纹,他们又聚在了一起,想起过去他们在生产队亲力亲为的往事,几多感慨,在回味,也在反思。

4.散文:童年那些事 篇四

大约十八年前,新一轮九零后诞生,他们怀揣着梦想,志向成长~

小的时候第一个看的电视剧已经记不清,只记得学会的第一首歌叫大河向东流!每天在大街上跟神经病似的伴随着一声说走咱就走啊开始启程,周围也会投来略吃惊的眼神,有粉丝的感觉着实不错~那年我4岁!其实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表现出很高的音乐天赋,只怪老妈没培养好我这颗苗子不然我现在很有可能跟vae同门啦!

六岁那年,大约是个新世纪也是港澳回归不久,我上学了。新学期第一天不允许窗外的妈妈离开一步,因为怕没人要怕被拐卖怕......那时候翻跟头,挂彩缝三针第一次外伤!二年级的时候参加学校的乒乓球比赛,过预赛成功晋级第一次体验成就感!而我再也回不到那个肆无忌惮的顽童时代了。再也不会把那一角钱一片的辣条撕成一条一条的往嘴里塞;再也不会把冰袋吸的只剩下袋子也不舍得扔;再也不会在门口守着卖蝌蚪的盆半天不肯挪步;再也不会大热天跑地里捉蚂蚱回来喂乌龟;再也不会撒完谎脸红了。我们九零后由我们特有的玩具,那时我总是兜里装着数不尽的弹珠,有弹珠碰撞声伴随的脚步总是轻快的,那游戏规则我至今没有忘记过可能永远都不会。我们还知道用钥匙跳大国是很沾光的。每天下课拿着沙包就冲向操场,我的沙包技术向来引以为荣,有时候沙包漏了不舍得去买新的以为那抵得上好几袋小当家,没了怎么办?自己做,没有精细的手艺只求不漏,两块布一合就是一个,沙子难找用石子也行。石子打在身上是很痛的经常被打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活像一个斑马一样。但这在一个孩子来看可以毫无顾留的说一句:神马都是浮云!学校的2米的`大铁门又装点了我童年,爬墙头向来无人匹敌,总是一马当先爬到另一边给他们开门,然后再罚站......曾一度迷恋灌篮高手,想拥有与流川枫一样的身高和帅气的样貌,嘴里最常说的一句话:流川枫,身高一米八八体重八十三公斤。我曾买过不计其数的四驱赛车,用砖头摆的跑道,一辆辆冲锋战神,音速战神从我脑海中驰过。看樱桃小丸子,看到动情处也会落些泪。也会毫无预兆的去拉开抽屉,等着坐时光机器而来的多啦A梦。后来我毕业啦,总结六年下来,其实对成绩没有什么概念,我只知道我的成绩不是拔尖,我很不聪明,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解出奥数,而我却连答案都看不懂......我们都是从孩童时代过来的,我信定会有什么引起你的共鸣,因为我们是九零后,是跨世纪新儿童!

不知什么原因,总是对动物情有独钟,这在我懂年的回忆中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是回姥姥家目的单纯而可笑-----看牛,我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景象,一个少年牵着牛绳看着它贪婪的吃着麦苗,牛吃到哪里他就跟到那里,不是放牛而是牛放他。我从不怕牛的犄角,牛也从来不伤我,我喜欢看着它宁静的眼神,喜欢看它用舌头卷草从我手中,没事的时候静静的反刍,靠在他身上把几根牛毛吹向天上在喊一声变。我经常一个人掂着箩筐跑到空地里拔草即使稚嫩的小手磨出血泡也不在乎~不是很喜欢驴,因为姥姥告诉我驴撒野,驴踢人所以在我童年里一直对这位驴大爷抱着即好奇又态度,躲在远处学它叫。对羊不太感冒,只知道羊肉很美味还有就是如果握住它犄角的话输的总是我~都说家禽怕人,姥姥家鸡从来不怕,我喜欢偷一把谷子放在手心看他们相互争食。老家的夜晚是很有意思的,总会有蛇从土缝中挤出来,老家有个习俗,蛇是小龙杀不得,所以能躲就躲。经常看到些蝎子爬也不是怪事。晚上村里的人家都会出来,他们都拿着手电筒,在树上找一种叫laoguyong的东西(实在翻译不出来),这种东西我不知道吃过多少啦。晚上的夜空那时是很美的,现在也是!漫天的星星点缀星空,这是我们每天乘凉的总结。而我也有个焦点,就是院里那灯泡每天大约七点左右总会有两只壁虎出入,所以等壁虎又成了我每天不可缺少的课程,始终搞不明白他是怎么行走的?而现如今,星星在霓虹都市再也看不到了,曾经在漫天星光下做梦的少年如今为了梦想抛弃一切,多一份努力,少一份天真;多一份成熟,少一份可爱~

我曾做过许多这辈子可能再也做不了的事,我曾爬到铁道旁摘下蒲公英种子向天上抛去随远去的列车飞走;我曾拧下铁丝网放在铁轨上等火车过后变成刀片(违法行为,请勿模仿);我曾在地里偷别人家玉米用报纸裹住点着;我曾用玩具-枪*向行人扫射;我曾用弹弓射向天上的飞禽;我曾将二踢脚埋在雪里打向天上;我曾在无数个冬天划到学校;我曾做很多人不人鬼不鬼的雪人然后再一棍子扫过来......但我可能在也做不了这些啦我的童年逝去了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天真少年了

上初中了,明亮的大教室?罢了我想我们那昏暗的白炽灯~方便的饮水机?罢了我想我们学校那个水龙头嘴一伸就解渴了~全塑胶跑道?罢了我想我们那个尘土飞扬雨后泥泞的操场~合格中学生?罢了我还是想回到我那个肆无忌惮的顽童时代!

5.井的那些事散文 篇五

“蛤蟆洞要新打一眼机井”这是村民昨晚在议事会上的最终决定。农村开会可是个热闹场景,抽烟的、纳鞋底的、抠鼻子挖脚的、还有为一棵树被砍伐的纠纷专门找机会来骂娘的,就某件议题达成一致实在是不容易的过程。因为牵扯到收钱的事情,为了准备昨晚的会议村民小队长郭雄文做足了前期工作,特意请来了村支书坐镇。支书聂永海也是本小组的人,关键的时候说句话绝对比他这个小队长管用。支书在村上辈分高,那几个每次跳的最高吵的最凶的“愣头青”都是他的子侄孙辈,再加上支书家的地也在本小队,只要他表态那几个只有俯首听命。出乎意料,会议进行的非常的顺利。通过新打井的提案、通过按人头收费的提议、通过出工的分派。。。还不到一个小时会议就结束了,大家都高兴。全队只有“王三混混”一个人不开心,会议时间短,精心拾掇的头发、偷摸媳妇的雪花膏还有准备了一肚子的殷勤都没有派上用场。总之,这次会议之后二队要在蛤蟆洞打一眼新井。

二队是个搬迁小队,到西岗一带也就是四十年光景。按老辈人的话说这地方养人,所以每家总有几个娃娃们。结婚、分户、生娃,生生不息地几个回合下来竟然从当初的二十几户六十几口繁衍成了七十五户三百多口。人口增加就需要更多的地长庄稼,就需要更多的水来浇地。井,也与日俱增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全队刚搬来的时候人不多地也不多,一类地就庄子周围的那百十亩。为解决人畜饮水、灌溉等一系列的问题,第一眼井是在上西岗的坡头上挖的大口井,懂掘井技术的老闫爷坐镇指挥所有的青壮年男人轮流上阵用了三天就出水了,深度不超过四十米。架上木笼绞架,吱呀吱呀中,水就提上来了。还是全队劳力出动在庄子居中的低洼处挖成一个方圆百米的涝池,水从井里出来就存在这里,保证了那百十亩一类地的灌溉和全队的人畜用水。那时候的人们吃饱个肚肚就行,一样的都在集体的庄稼地里刨食吃,谁的衣裤上都打着补丁,大人娃娃都过的很开心。家里的大人每到晚饭的时候从自家锅里舀一碗饭邻居几个凑到一起谈谈天气谈谈收成,碗空了恰好谁家有饭顺便就再盛上一碗干也行稀也行。娃娃们渴了就到井里提一漏兜水上来直接灌足了,热了到涝池里打个澡。一眼大口井就把一个庄子的人养活,就把全队的庄稼养活。

包产到户了,土地由各家种收成由自家存。好像是放出笼子的老虎,人们没日没夜在土地上折腾,现有的地亩再没法消耗热情和干劲就不断地向四周开荒拓疆。为此,乡政府专门组建一支专业打井队购买了设备为有需要打井的村组服务。只记得当年因为母亲的饭食做的好我家就住过打井队的人。早晨鸡蛋拌汤软馒头中午猪肉臊子长面,至于下午不管吃啥都是要炒个肉菜的。打井队的伙食物资由村小组统一采购单独保管,母亲总是先让他们吃饱喝足了才到另一个厨房给我们姐弟几个做饭。每次饥肠辘辘站在门口等母亲过来给我们做饭的档口,都会看见那个满脸肥肉的打井队队长搓着大肚子踱着慢步从里屋心满意足走出来,顺手从门口的扫把上撇一根芨芨剔着牙出了庄门,想想也可笑,那时的愿望就是长大了一定做一个打井队队长。耕地扩展到离庄子至少五公里以外的地方,二队也是连续地打了好几眼新井。现代化的机井方便好用,电闸一合水就哗哗地喷涌而出,那满管子淌水的机井好似年青的产妇奶水就是个充足,把那一片片土地养育的那个肥沃哟,种什么也有个好收成。我总感觉除了冬灌结束的个把月,那几眼井一直在抽水,地下的水也像是永远也抽不干似的.。

第一眼报废的井是那眼人工挖掘的大口井。提升漏兜的井绳越续越长打水的人越来越吃力,虽然离庄子近可是到大口井打水的人越来越少。后来钱家的羊掉进了疏于管理的大口井,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万一哪天谁家的娃娃没看住跑到井边玩耍还不得出大事,经村民们讨论决定将大口井永久填满了。逐渐地其他井的日子也不好过,要么是抽着抽着就从管子中吐出沙子将泵烧坏要么是水量锐减浇一块地的时间比原来的两倍还多。每年都要将这些井挨个折腾一遍,抽管、洗沙、换泵......花在这些井上巨大的费用让很多的人嘴唇都发白了就像村西头那几块总是长不出庄稼的盐碱地的颜色。十多年过去,井的深度逐年在增加,最浅的井要打到百米以下才能出水。看来是地下真的缺水了,这些精力旺盛的耕种者快要把地下水抽干了。缺水就要压缩地,队上的耕地面积逐渐地萎缩。先是放弃了离村庄最远的头荒地接着一二类地之外的二荒地也被放弃了,收益减少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了进城务工。现在除非是谁家过干事才能将村子里的人聚到一起,就连邻居之间见个面拉个家常也难了。

日益严峻的形势还是引起了政府的重视,自起陆续出台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禁牧育草”等政策。对于地下水使用明确规定了现有机井数目只减不增,要想打一眼新井必须报废一眼旧井。地下水已经无法养活土地和土地上承载的农民了,只好在每年冬灌的时候从上游的水库里挤一点水弥补亏空。每年冬灌各村各队都要抽调大量的人员去护水,虽然是有政府水管部门统筹分配,可为这点金贵的水总有一些纠纷发生,总会因为偷挖坝口、拖延分水时间一些算不上正大光明的事情让村与村之间、队与队之间剑拔弩张,村民之间转背相向。缺水的人们已经红了眼睛,我再也无法找回当年一眼大口井就养活全队人时那种淳朴的乡风乡情。

6.戒烟的那些事散文 篇六

那日风戒烟第57天。宴席上,在朋友的煽动和吆喝下,那支烟辗转又到了风的手上。朋友们热情的张罗着,有递打火机的,有急着想帮忙点烟的,还有在一旁助威的。这时候,我感觉到了风夫人的紧张,也感觉到风强烈的思想斗争。这烟,抽还是不抽呢?真的很纠结,很难抉择!其实,风的确好想抽烟,已经50多天没抽烟了!夫人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风,没有离开那支烟,那支烟就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大家!夫人的心在空中悬着,担心风禁不住朋友们的怂恿和诱惑,重操旧业,变本加厉,成为超级烟枪!戒烟的承诺可以不计较,可是身体会和他计较的!

前段时间,风感觉身体不适,咳嗽不止,到医院体检。各项生化指标该高的低,该低的高了,肺部出现气肿等多处异常。身体的异常,无疑给风敲了警钟,生命之旅红灯闪烁。在医生的建议下,在夫人的劝导中,自己思量了很久以后,风郑重的决定戒烟。并当众宣布“我开始戒烟了,从今天起,我不再分烟给朋友,朋友们也不要再分烟给我啦”,多么豪气的宣告!对于一个拥有30多年烟龄,一日至少需要3包烟的老烟枪,能说出这样的话,足可见下了多大的决心和狠心!朋友们听到这话,大都不以为然。香烟的公害是众所皆知,也有多少能人志士,曾痛下了无数次戒烟的决心,到最后还是失败告终,可以想象戒烟的痛苦和吸烟的魅力有多大。

在场的朋友们都在注视这支烟!大家心里想法不一,只是不象风夫人那么紧张、着急,那么深刻和震撼!我也饶有兴致的看着这场劝烟游戏。

那些嘴里正叨着烟,吞云吐雾的朋友,脸上漾着笑容,心里在叽咕着,戒烟,戒什么烟呢?真抽烟上瘾了,哪里戒得了?我没办法戒烟,你也没有办法戒烟吧!他们都希望有好戏看,等待又一个戒烟失败的同类。他们的眼神有多期盼啊,期盼风接过那支烟,大口吸起来!让风也不能脱俗,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烟友不能少,这么铁杆烟友更不能少。如果这么老的烟枪,也能戒烟,就显得他们的戒烟意志太苍白无力了!

其中一个烟友,戒烟一个多月了,已经承受了不少的痛苦煎熬。前天也是被友人教唆着,意志摇晃着又抽上烟!他起哄得最厉害!他期待风给他最好的答复,给他更有力的戒不了烟的证据和解释!他会很痛快的告诉别人,你看风哥,他是个多少意志坚定的`人,都无法承受戒烟之苦!那是给他戒烟失败的一个最好说法和交代。

在场不抽烟的友人,自然是不理解这戒烟有何难。这种不良嗜好,赶紧放弃就是了,用得着和自己身体较劲吗?不抽烟的友人心态平静,在旁边轻描淡写的附和着,还是戒烟好,不要抽啦,既然戒了就戒了吧。说心里话,他们还是真心希望风不要又把烟吸上。因为他们本就不喜欢吸烟,也不懂吸烟能带来什么快乐,只是知道那公益广告“吸烟危害健康”!他们不象吸烟族有那么迫切的希望,有那么幸灾乐祸的神情。

风夫人坐在我身边,眼睛始终盯着春手上那支烟,她坐立不安。她是个贤惠有涵养的女人,她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抢下风手上的烟,也不好意思当众瞟他个大白眼。风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她知道,这时候做这些事,可能适得其反。为了缓和一下她的情绪,我问,你支持老公戒烟吗?她有点激动唠叨上了,当然很支持,原来整日抽烟,且不说家里烟雾缭绕,臭气熏天。更主要的是整天都在咳嗽,让人担心!戒烟后咳嗽好了,饭量多了,还胖了6斤。几天前再去医院体检复查,那些指标大都转为正常了,这戒烟能有不好吗?接着她叹了一口气说,不过这戒烟也的确难受,看他呆在家里时候,嗜睡,头痛,嘴麻,感觉迟钝,我快不忍心,几乎要同意他抽烟了。转念想想,已经熬过这么多天,还是希望他能继续。

在那种场合下,风夫人的立场和表达是很关键的。我知道她想说什么,又不想让自己丈夫和朋友难堪。我本来就是排斥抽烟的,看着风手上那支烟,笑着大声说:“戒烟就得戒死,不许偷抽,要一棍子打死!”这话一出口,在场友人哄堂大笑,紧张的气氛也缓解了许多。风夫人也在笑,笑得很感激,只是视线始终没有离开风。

风似乎从夫人焦急的眼神里读到了她的那份紧张和担心,她的那份良苦用心。那支烟在他的手中慢慢挪到嘴边停留了一会,接着又捏在手上摆玩,最后只是放在鼻子上嗅了嗅,就把烟放下。动作虽然如此简单轻松,可是大家知道风此时经历了艰难的抉择。烟是风的最大嗜好,跟随32年,形影不离!抽烟,在失意时,也许可以让你踌躇满志。烦恼时,也许可以让你的不快烟消云散。日子久了,也就对它成瘾依赖了。可是不要忘记,烟是一个魔鬼,它时时刻刻在吞噬着你的身体,燃烧你的健康,透支你的生命!抽烟有的时候也不过是麻醉自己,逃离现实而已。如今为了另一份更执着的念想,为了家人的幸福,你风必须为自己健康负责!风在痛苦的抉择,夫人的心也在惴惴不安,担心着风的戒烟防线什么时候被他们轰破!她只希望她那温柔的注视,是风抉择的天平戒烟托盘上的那个最重的砝码。

那个戒烟失败的友人不想就此罢休,恶作剧的游戏又开始升级了,他开始煽动着猜拳喝酒的事!大家都知道风热情好客,是一个很豪爽的主。今天风是东道主,客人提出猜拳,他一定会积极响应。猜拳的结果,如果风输了,就得抽烟一支,如果友人输了友人喝三瓶啤酒。这种游戏有点残忍,如果输了就得抽了那支烟,戒烟55天付之一炬。大家又开始吆喝起来,觉得开心。风夫人的心刚刚放下,又开始悬在空中,被朋友们的情绪左右着。风很爽快的答应了,也许是察觉到夫人那有点僵硬的笑容,他还是把“皮球”踢给了表弟,让表弟替猜拳!那个表弟平时很好斗,是个唯恐天下不乱之士,而且猜拳是强项。可那个场合也让他觉得肩上千斤担,他愣了一下,竟然说,我压力很大,我不猜这拳!哈哈,大家注意力转移到了表弟这里,都在笑他胆小鬼。这场游戏总算结束了。风终究没抽这支烟,再一次用顽强的克制力战胜了自己和朋友,战胜了烟魔。

这种劝烟的游戏时不时上演着,风总被拋在戒烟的风头浪尖上。戒烟的意志不断的受到最严峻的考验,毅力的极限不断受到挑战!有一个非常了解风的朋友,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我相信他,他有非常的毅力,肯定戒的成功!”这是我听到最为美妙的,最为肯定的,最有正能量的支持戒烟的声音!

7.那些事把她卡在了那些年散文 篇七

有一个词叫豁然开朗,百科释义上是这样解释的:原意是指形容从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敞。后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件事、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可是有些人,达到后一种解释的境界则需要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

表妹在微信里问我,钻牛角尖的人突然从牛角里走出来,是什么感觉?

无比轻松!我说,你想啊,不用再头疼地琢磨一件事,卸下背了很长时间的重壳——负担,当然整个人都舒爽了呀!

原来,她的一个同事,因为迟到被扣全勤奖一事跟领导闹翻了,接着,办公室的所有人都被怀疑成告密对象。

而因为领导是表妹同学的哥哥,表妹平时总爱凑在领导面前开上一两句玩笑,被这个同事深度怀疑成打小报告者。

无论表妹和其他同事怎么解释,那个同事就是不信,而且对表妹出口不逊,认定表妹是办公室最“坏”的人。

从此,在单位里,她和表妹成了一个办公室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路人,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三年,三年的时间,表妹多次开口向她讲话时,她都把头扭向一边。

三年!听着表妹的诉说我有点惊愕,她的这个女同事把思维固定在这件事,偏执地走了这么久!

三年后。

春节假后上班,在公交车上,表妹遇到了她时常遇到的那个同事。

那个同事正坐在座位上,见表妹上来,亲切地和表妹打招呼:“小丽,你也坐这趟车呀,后面有座,快去坐吧!”

表妹说当时她很惊讶,三年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历历在目,今天的转变着实让她猝不及防。

也许,放下就在一瞬间。

亲人之间生了嫌疑,似乎更让对方咬牙切齿,也更容易僵化亲情。亲姐妹之间也会因为一件小事生疏起来,变得像仇人一样。

阿芝要买楼房,那么大一笔数目,她想跟她姐姐借点钱。毕竟,外甥结婚用钱时她曾倾囊相助,去解姐姐的燃眉之急。

可当她向姐姐借钱时,姐姐却一分钱都没借给她,说家里没有钱。

阿芝很生气,也很恼火,和姐姐的关系僵了起来。

从此她俩谁也不理谁了,即便是回家看父母,撞上了也是冷面对长脸的架势。这样的僵持不知不觉,一过就是好多年。

今年,在阿芝的老母亲去世后,阿芝和她亲姐姐可能意识到人生短暂,不应孩把亲情冷冻在岁月里吧,僵持了五年的关系,在正月有了缓和。

最后,两姐妹和好如初。

两家又开始走动起来,亲人们跟着也松了口气,不再紧张她们的冷战。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子君和陈俊生原本是一对让人羡慕的夫妻,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然而,再美好的外表下都掩藏着不可预知的粗陋。

陈俊生有了外遇凌玲,和子君离婚了。

做了多年的.主妇,家里雇保姆的生活结束了,子君无所适从,几欲轻生,对陈俊生各种仇恨。

离婚后,最不想见到的人是陈俊生,不能提起的人是陈俊生,如果不是为了儿子,甚至想和陈俊生老死不相往来。

陈俊生,就是扎在子君身上的一根刺,她自己也疼着。

然而,在一次次换工作的学习和自我成长中,经历了生活的蜕变后,子君终于看懂了也明白了她和陈俊生婚姻路上的潜在不和谐因素。她从来没关心过陈俊生工作上的压力,除了会消费,早就渐渐远离了陈俊生的世界。

后来,子君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磕磕绊绊中逐渐成熟和坚韧,终于放下了和陈俊生的爱恨情仇,也可以坐下来和他谈一谈儿子和各自的未来。

释然了,放下了,才可以轻松前行,否则,带着一身怨恨生活,收获的也只能是怨恨,徒增无限烦恼。

一个心结的打开就在一个假期的修正后,在一次事件的发生时,在一声问候里,在一个微笑间,岁月里被捆得结结实实的死结,突然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全部解开了、消散了。

你还有多少事,被卡在了那些年,也许一回头,就都哗啦啦飞散了,变做美丽的蝴蝶,成了装点日子的斑斓。

浮华一世,不过刹那,让自己的心不再百转千回,从那些年的执念中走出来,生活定会恬静而安然。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弯腰、低头,不是认输,只是为了捡拾幸福。

8.回想起童年的那些事散文 篇八

苏州北局小公园的历史背景,我并不熟悉;就是知道,也一知半解。因此,只能说我童年时,与北局小公园有关的故事。

北局小公园很小,其规模和设施都说不上公园,所以有人称它为小广场。但它的名声很大,凡是苏州人都知道北局小公园。它在苏州最著名的观前街南面,居古城区

中心,当年,东面是大光明和苏州电影院,北面是青年大都会,还有一条“吃煞太监弄”,西面是人民商场,南面是开明大戏院、苏州书场,是人们看戏、听书、购物、歇脚的地方。所以聚集的人多,知名度也就高了。

那时在小公园内有许多跑江湖的,做小生意的,非常热闹。有小热昏、有猢狲出把戏的、有卖盐金花菜黄莲头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卖蛇药的朱松官和卖拳头的葛云彬、徐鹤鸣(后来都是医院伤科医生)。我常在那里呆上半天,看他们舞枪弄棒、伸拳踢腿的表演,看到精彩时,就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从我家到北局,要走半个小时。那年寒假,与同学约好去北局打乒乓球,戴了顶新买的鸭舌头帽子,屁颠屁颠地走到邵磨针巷,迎面跑来三个比我大一些的男孩,将我团团围住,把我的帽子摘了去。我追上去,想把自己的帽子抢回来。但是追到了这个,跑掉了另两个,帽子被传来传去。在我急得哭出来时,突然有个中年男子出现,他大喊一声:“小贼!住手!”这时,这三个小孩丢下帽子逃散了。我感激地说:“叔叔,谢谢你!”他说:“不用谢,你今天遇到了‘抛顶功’,以后要当心点。”

有一次,我邻居哥哥几个约好到大光明看电影,我一定要跟着去。他们不让我去,我执意跟在后面,一直追到北局大光明电影院门口。邻居走到我面前,拿出一张电影介绍说明书说,这个给你看吧,说完径自进了电影院。我把说明书当入场券,喜滋滋地也想进去,被门口检票的拦住了,说:“这是说明书,没有票不能进去。”我又羞又气又恼,一直坐在小公园里呆着不肯走。直等到电影散场,他们见我又气又好笑,邻居对我说:“你不是识字的吗?读了说明书电影的内容不就等于看了电影了吗?

几十年过去了,苏州城市建设翻天覆地,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9.冬天里那些温暖人心的事散文 篇九

那年冬天,一个充满阴霾的中午,我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当我经过锻炼娱乐区时,看见两个四、五岁的的小孩穿着厚重的冬衣,正爬到一张乒乓球桌的桌面上玩耍。两人首先将他们所有的玩具当家具,玩起过家家的生活。不大一会儿,两小孩又将所有“家具”搬到乒乓球桌的外围,索性将乒乓球桌当大床,两人商量好后平躺在他们的“大床”上,且分明听见两个小孩嘁嘁喳喳说着一些只有他们才能听得懂的话语。

恰好在这时,充满阴霾的天空出现一个漏洞,深埋在高空里的阳光透过漏洞,斜射在两个小孩的身上。金灿灿的阳光面积刚好就是乒乓球桌的面积。就像戏台上的灯光斜射在主角的身上一样。

那时那刻的那样一束阳光,照射在那样一个场景,除了让我内心感到无比激动外,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暖流涌在心头。

离开那个令人无比温暖的场景,我又走进了一条清爽幽静的小路,路面被勤劳的人清扫得一尘不染,小路两边是较秋日更为枯黄一些的叫不上名字的小草儿。在不至于过分萧瑟的小草中间,还零星地点缀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朵。在枯草与小花相间的外围,是两排高大的铁道木,那些枝头于秋天盛开的金黄的花朵依然金灿灿的闪亮,即便在冬日里也没有要凋谢零落的半点迹象。

我脚下的小路,在那样清新优美的环境里有趣地延伸。突然,有几只黑白相间的小鸟,小精灵一般飞落在我前方的小路上。它们在我眼前清新幽静的小路上,快活地说着话,快活地踱着步,当我轻轻地要走近它们,它们就向前跳跃一截,然后又不时回头看看我,似乎在和我逗乐,又似乎在和我赛步。

面对一群自由快乐的小鸟,我深切感受到,它们把充满信任、充满自由、充满温馨的眼神,投射在我的心底。使我即便在寒冷的冬天,心头依然荡漾起阵阵温馨的涟漪。

不记得是哪一年的冬天了。一日,我上街去办事。办完事后,匆匆在人头攒动的大街往回赶。

猛然间,一个拳头重重地锤在我的背脊上。我惊讶地回头看,正要发火。

却见一个高挑的女子正呵呵地对我笑:“你猜,我是谁?”

“我哪知道你是谁。”我一脸愕然。

“我是你初中时的同班同学xxx,你可记得呢?”她微笑着看着我说道。

“哦,原来你是xxx,不过那时你是瘦小的个头呢,我们都叫你小不点的,哪知你现在长的这般高,这般漂亮。我哪里认得出你来……”

没等我说完,她又重重一拳落在我的胸膛上。

前后两拳加起来,激活了我们中学时代无数不堪回首的往事,尽管那些不可触及的往事艰辛、沧桑、甚至历经多年变得迷茫模糊起来。但那些往事在这样的一个冬日里,被深情的.两拳激活,在模糊的记忆库里又捡拾起无数点点滴滴温馨的记忆。

前些年,严冬年关来临时,家家时兴请客。你家请吃饭,他家请k歌。大家在年关集一集,会一会,将迎接春节的气氛搞得热热闹闹。

有一晚,轮到阿丽家请k歌,为了气氛热烈些,她把调在外边多年的老公阿文也请回来。

阿文和我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一起奋斗,一起偶尔到过90年代最流行的卡拉ok厅k过歌。但如今,那90年代盛行的ok早已销声匿迹了。阿文和我分开也有许多年,并且许多年不曾一起k过歌了。

来到ktv歌厅,阿文说要我点歌,可我绞尽脑汁,却没有想起我曾经喜欢唱的歌曲。我打开记忆的闸门,收索许多年前卡拉ok流行时自己喜欢唱的歌,但还是一无所获。

正当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毛宁的《涛声依旧》,随即传来了《涛声依旧梦》优美的旋律。阿文很快将话筒递给我:“这是你的拿手歌曲。开始表演吧。”接着他还为我点了《梦驼铃》、《真心英雄》、《梦里水乡》、《红红好姑娘》等歌曲,都是许多年前我百唱不厌的歌曲。

多少年过去了,我自己都已经不记得那些年自己喜欢的歌曲了,阿文却能清清楚楚、如数家珍,我被他的细心深深感动,让我在久违的歌声里又寻回了青春年少那些跌跌撞撞、缠缠绵绵的生活往事。

10.生活教会我的那些事 篇十

这周我增加了一项作业:随笔。这学期我们宿舍因为清卫做得好,已经被免掉好多次了。

换作一年前听到这个消息,心中肯定会埋怨舍友为什么不把被子叠好,忘记把毯子拿走,以致于清卫扣了分。但现在我仅仅是只有一刹那的不爽,很快就释然了,并安慰自己:一方面写随笔可以练练手,对作文的提高有帮助;另一方面,舍友没有做到位,我们也有相应的错。老师罚得可不冤枉。

我们宿舍为了能够早点到教室,6:10就出发去食堂了。而蔡同学起床比较晚。我们开始做清卫了,她才慢慢悠悠地起来。一看我们就快结束了,自然也比较着急。为了赶上我们的速度,她一骨碌爬起来叠被子,洗漱完就开始做清卫了,因此匆匆忙忙的,毯子就忘记了从床上拿下来。忙中难免出错,同学也不是故意的。而我们并未安慰或者帮助她,只顾做完自己的一份工作就一起去教室了。团队精神还有待加强。

我们三个人在一个宿舍里,是上下铺的好姐妹。一同吃饭,一同睡觉。我们在这个小团队中同甘共苦了一年多。每当想起我们是×××宿舍的,心中就有一种亲切感,对我们的小集体也有了一种归属感。因此现在我们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使有时意见相左,也能心平气和地讨论,各自退让一步,在一个兼顾多方的平衡点上选择方案。大人们都说我们长大了不少。这就是生活教会我们的.:理解并宽容他人。己之所欲,先施予人。

另一方面,我还得到了一个启示: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要保证清卫的质量啊。学习中也是这样,有时作业多,题量大,我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往往就会牺牲正确率。这种策略性错误常常使我考试一败涂地。区分好主要的和次要的,如何兼顾主次,这是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提高的一项能力。

11.捡煤那些事散文 篇十一

每当我路过餐馆、粉店,看见人们忙着给煤炉添加煤块(煤球),炉中的烈火熊熊燃烧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去捡煤的那些事情来。

我的故乡与煤矿相距三四里地,从我的家门口出发,穿过一垌垌的稻田,翻越两座小山坡就可以到达煤矿了。

孩提时代,我对煤矿工人如何钻到井里采煤十分好奇。幸好,我的家离煤矿的路途不算遥远。闲时,我可以和村里的小伙伴成群结队地去煤矿逛逛,以满足我的好奇心。

那时,我们非常羡慕煤矿工人,他们领的是国家的工资,吃的是国家的饭,拿的是铁饭碗,对我们这些上顿不接下顿的农家孩子来说是何等的荣光!因此,工人与农民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

当然,靠近煤矿,得天独厚。比如,年轻人,可以招聘去当工人;我们生病了,可以去煤矿医院看病,这对当时缺医少药的农村来说,是多么的方便重要。记得小时候,我得了一场大病,上吐下泻,是父母亲轮流背着我小跑到煤矿医院治疗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那条小命是靠煤矿里的医生救回来的。此外,通往煤矿公路采矿区附近的山坡上,煤矿工人还安装着一个大闹钟,每到固定的时间就闹铃,远在方圆五六公里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听得见“呜――”的长鸣声,声音由大变小,最后消失。那是没有钟表,没有手机,没有电视看时间的年代,这对当地人的起居十分方便,我们上学读书全靠闹钟催促。煤矿的闹钟何时闹铃,他们安排得科学合理。白天,从上午7:00开始,每隔一个钟头就拉响铃声;晚上,只报到24:00就结束,这是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可以统筹安排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时间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刚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每年的秋冬两季,一到星期六晚(当时,国家规定:周六晚算是周末,可以休息;周日休息一天),我就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挑着一对大箩筐,带上手电筒、一盒饭去煤矿那边捡煤了。有时也跟大人们一起去,因为大人们白天出集体工劳累了一天,有时晚上还要打谷、脱玉米粒,所以晚上他们一般是不去捡煤的,只有生产队队长轮流安排到社员休息时,他们晚上才能去捡煤。上了初中,我去得少了。一方面,平时做饭炒菜用的绝大多都是茅草、木柴,当时每家每户都养猪,只有煮猪食、煲粽子、熬汤、蒸糯米,才会烧煤。另一方面,那个煤矿属于小型煤矿,煤炭资源日渐枯竭,九十年代末倒闭了。

捡煤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得靠眼力,靠手气,弄得不好,你就会空手而归。

首先,要选择好场地,占据有利地形。这需要你观察从井底下出口处的电斗车运出的矿渣,往地面上行驶的那几条铁轨是不是工人叔叔经常去倒的地方。这一点很重要,要不然,今晚你捡到的煤不会好到哪里去。

其次,要准确判断你所占领的地方,工人们出斗车倒煤渣时间间隔的长短。间隔的时间长,你会长时间捡不到煤块;间隔的时间短,你可以很快地捡到又大又好的煤块。

再次,要机智灵活、眼疾手快。因为,和你一起去捡煤的人相当多,有时少则七八个,多则二三十个,她们都是你的.竞争对手。所以,你必须学会一套辨别真假煤的好本领。要不,你就会有挑着沉重的假煤回家的危险,那样的话一点也划不来。因此,我们除了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一双灵巧的手以外,还要有一个聪明的脑袋。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掌握这些本领呢?这要靠自己平时亲身实践,多向别人学习、讨教,需要有热心人帮助才行。可以说“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永远是至理名言。

在我的故乡,去捡过煤的人,一般都了解煤。人们可以从一斗车的煤渣中识别真假煤。看好外形,掂量轻重。既潮湿又笨重或粗糙不堪的是假煤;干燥且轻又有光泽的是真煤。有心的人,还可以辨认出各种煤来。我们当地人称作石煤的褐煤,坚硬,和石头一样重,不易燃烧。燃烧时,冒浓烟,呛鼻子,但燃烧的时间持续长,恒温久,故称石煤。有烟煤,被我们当地人称为柴煤。这种煤比较轻,燃烧时,像烧柴一样,火焰高,火力猛,但燃烧得比较快,持续时间较短,故曰柴煤。无烟煤质地非常坚硬,颜色是灰白的,有明显的光泽。燃烧时,无烟,烟味淡,不呛鼻。此外,燃烧的时间很长,温度高,是一种最好的煤。

在我家乡附近的那个煤矿,这三种煤都有,只是褐煤较多,有烟煤次之,无烟煤极少。这是我在捡煤时获得的宝贵经验。

诚然,在捡煤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不少的教训。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像往常一样,去煤矿工地捡煤。因为要抢着捡,个子比我高的玉兰姐姐,被一块大石头砸中了双手,痛得她哇哇大叫,连人带锄的滚下了松软的土坡,弄得伙伴们哭笑不得,只有兰英大姐和我去安慰她。

说实话,我向来不太喜欢玉兰姐姐。她虽然待人很热情,乐于助人,但是经常背着双亲拿家里的玉米、黄豆到别人家去炒,时常偷家里留作种子的花生、红瓜子、芝麻等来吃,更为严重的是偷半瓶的花生油去同伴家里吃宵夜,因此被她的父亲关在屋子里一整天,她的父亲还在外面特意把门扪得紧紧的。从此,人们给她起了一个外号:“扪门(土话拦都)”。我们背地里就叫她“扪门”。七十年代虽然都很穷,菜里没有几滴油,农村的孩子们饿得饥不择食,但是在我看来,这种行为是不可饶恕的。我想,做人要做诚实之人。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得饶人处且饶人。出于同情,我和兰英大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走下去扶玉兰姐姐上来,关切地询问她的伤势怎样。

从那以后,玉兰姐姐对我这个比她小六七岁的妹妹格外关心。每当我们去捡煤,在归途中停下来歇息的时候,玉兰姐姐休息得很少或干脆不休息,趁着伙伴们休息的空儿,帮我把担子挑回好远的地方才放下,这样可以缩短我挑担子回家的路程,我心里对她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尽管这样,还是没能改变我对她的看法。在我的心目中,玉兰姐姐,中等身材,苹果脸,小嘴玲珑,能说会道,连树上的鸟儿都可以引诱下来。此外,她胆子大得出奇,我们去捡煤,肚子饿了,她可以去偷人家自留地里的冬玉米、红薯、毛薯来烤着吃,屡教不改。有一次,她去偷东西时被主人逮个正着,那个人非常气愤,拉着玉兰姐姐的头发到她堆放煤的地方,此时的她脸涨得红红的,不容分说,那个主人拗断了支撑起箩筐的四根竹子,吓得我们胆颤心惊,战战兢兢地站在一边,看傻了眼。要知道,这样是难于把煤挑回家的。那一次,还是兰英大姐和我一起,帮她找来茅根草、藤子打了个死结,让她把煤挑回家的。由此得知,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有些事情是不能多次经历的。有的只能经历一次,有的甚至一次也不能经历。否则,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上一篇:第10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下一篇:景区管理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