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篇教育教学案例评析

2024-08-07

45篇教育教学案例评析(精选12篇)

1.45篇教育教学案例评析 篇一

物理教学案例评析 姜艳玲 导读

(一)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亮点来自学生对超重和失重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超重与失重是不是惯性?体检时站在台秤上看到指针摆来摆去是不是超重和失重?从过山车上下滑感觉到身体轻飘飘的,是不是失重?也许还会有学生提出:直升机竖直下落人会不会飘起来?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出诸如以上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捕获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并正确引导,不断鼓励,最终总结出要探究的关键性问题。

(二)设计思路 1.概念理解

情景引入: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开场白:同学们也看过神舟五号升空的实况,都听说过超重和失重这两个名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超重和失重。

概念提出: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物体放在静止的台秤上,观察台秤的读数,该读数为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值,称为视重,此时的视重等于物体的重量;电梯起动的过程,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如果是在电梯中用弹簧秤挂一个重物,电梯开始起动的过程,同样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也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就此提出概念“这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2.实验观察

(1)让学生手托自己的词典,上下运动体验词典对手的压力,先缓慢上下运动体验压力再突然上下运动体验压力(2)让学生用自制的弹簧秤挂钩码,手提弹簧秤上下运动,观察弹簧秤的读数或感受手指受到的拉力。交流“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老师在众多问题中,抓住主要问题“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老师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了引导探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3.理论探究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辅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把探究结果写在稿纸上。投影学生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讲解,规范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假设运动(向上或向下、加速或减速),选取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出支持力的表达式,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压力的变化进行判断。探究结果:“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思考:“水平方向的加速或减速运动会产生超重和失重吗?”,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组织学生交流,同时屏幕打出以下四幅与运动对应的受力图,并指导学生一起分析。

投影归纳出来的规律: 得出结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4.结果外推 演示实验: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自由下落过程中上面的水对孔口的水没有产生压力的作用,产生了失重现象。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称为完全失重现象。下落过程考虑到空气的阻力,只是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这种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称为微重力状态。

学生体验: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同时屏幕打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的思考问题。瓶子抛出,上升和下落的过程水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知识应用: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5.方法求新

引言:我们用弹簧秤来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示数变化不定,且瞬间即逝,难于观察,有把瞬时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吗?“力传感器”就是这种仪器,它能够帮助你解决观察瞬间受力这个难题。根据课件讲解: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力传感器把受力大小转换成电信号,数据采集器把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画出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力随时间的变化就永久记录下来了。根据 F-t图象看出物体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应用:根据图象,求出电梯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取g=10m/s 2)解: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F′得:最大拉力T m =3.5 N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ma得:最大加速度为a m =(T m-G)/m=1.4(m/s 2)6.总结提高

课堂小结,让学生以“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为话题进行评价性总结,同时在屏幕上打出“(1)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加速度方向向上产生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产生失重,当向下的a=g时,产生完全失重。(2)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重力没有发生变化,而是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3)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根据运动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的。”

观看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升空时杨利伟为什么要采用平趟的姿势?杨利伟说:“当飞船升空时,感到有载荷,就是感到胸部受到压力,平时训练时这种压力可达到 8个G”。他说的这段话你现在能理解吗?杨利伟又说:“在船箭分离的时候,感到身体突然被抛了一下,就飘了起来,船里的小尘埃也飘起来了”。也就是说,这时船内的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为什么完全失重状态出现在船箭分离的时候?飞船、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地面附近的自由下落完全失重状态是一样的吗?请以“太空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或设计一种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实验方案”为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寒假时间去开展研究性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屏幕打出:研究性课题:“有关太空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的研究”,同时打出作业布置:“作业布置:P78页实践与拓展第1题,练习第1、3两题。”

(三)前期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电梯中的录像;钻了孔的矿泉水瓶; 杨利伟的一段话;弹簧秤挂钩码;投影等。

2、学生准备:收集并观看宇航员有关太空航行的资料

二、教学设计

【对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标《物理》的课程总目标强调“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为了着力体现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教参的教学目标基础上补充了内容。在制定“知识与技能”目标时补充了“能够对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超重与失重的 F-t图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进行总结归纳的能力”等三条。把对超重与失重的F-t图象的分析作为目标,是受到华师出给省实的终结性测评试卷的启发,在该卷中就出了一道根据传感器得到的F-t图象分析物体运动过程并进行有关计算的试题。把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作为目标,是因为,超重与失重的问题实质上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问题,通过超重与失重现象的研究,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问题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去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设计多次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并产生掌握物理规律的正确价值观;设计理论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产生探究的成就感,同时也进一步巩固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法。设计观看有关杨利伟的升空录像片断,根据杨利伟的讲话布置研究性课题,意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热情。【对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为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讨论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本节课只有把探究、讨论和讲练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去引导、去启发、去控制、去答疑、去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围绕超重和失重这个知识点,把问题看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本节课设计一系列问题串,问题的不断深入,形成教学的层次感,问题的最终解决过程就是教学的完成过程。首先设计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作为开始教学的情景,就提出了“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点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的主题;接着引导学生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回答了第 1个问题。在学生进行了两个实验之后提出问题“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在学生回答完以上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一个焦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难以估计,但最终归结到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上来,这就是“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当探究结果出来之后,马上让学生思考问题“水平方向的加速或减速运动会产生超重和失重吗?”,学生回答之后就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产生超重的运动一定是向上的运动,产生失重的运动一定是向下的运动吗?”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交流,教学难点就此突破。通过演示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实验,提出问题“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此问题引出了完全失重的概念。在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观察了完全失重现象之后提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此时应用知识解决的问题是:“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一个“是否有把每时每刻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的问题,把教学转移到通过力传感器,利用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上来;课堂的小结也是以回答“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的学生评价性总结的形式来进行。最后以杨利伟的一段话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带回去进行研究性学习。统计下来,一共有11个应该回答或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都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都与一项或多项教学目标相对应。【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本节课为学生设计了自主活动(自主探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师生活动(多次个别提问与交流)、生生活动(讨论与交流,学生上台讲解等)、小组活动(分小组实验,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情境。这样做就是要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的位置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去交流、去体验成功和失败、去产生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拼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最后设计有关飞船的问题,要求学生去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就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整合在一起了。

三、教学活动实录 师生活动

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这节课的课题:超重和失重

师 :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引导学生注意课题。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生 :观察、回忆、思考并理解概念

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 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

师 :指导学生做两个分组实验,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并引导学生就超重和失重现象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规范

生 :完成两个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的观察结果,就超重和失重现象进行讨论,并交流提出的问题

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把探究的问题具体化,为探究进行铺垫。

师 :辅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把探究结果写在稿纸上。投影学生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讲解,规范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生 :从运动和受力两方面去寻求理论的支持,对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进行探究,把探究的结果记录在稿纸上,并进行交流

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

明确: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师 :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同时屏幕打出四幅与运动对应的受力图,并指导学生一起分析。

生 :和教师一起分析问题,独立得出结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

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完全失重概念

师 :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引出完全失重现象和微重力状态概念。

生 :仔细观察实验,理解完全失重概念

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 明确完全失重状态的条件

师 :提出问题,演示盛水的水瓶上抛的实验

生 :体验完全失重状态,用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师生:共同得出完全失重状态的条件 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反馈学生掌握完全失重概念的情况 ,巩固所学知识.师 :提出完全失重现象的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出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 :思考与同学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有把瞬时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吗?

引出: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

师 :根据课件讲解: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F-t图象看出物体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应用图象求出电梯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 生 :观察、思考,和老师共同解决习题.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师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概括总结.生 :思考,整理,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小结.教师关注学生的小结,并强调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根据运动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的。

升空时杨利伟为什么要采用平趟的姿势?为什么完全失重状态出现在船箭分离的时候?飞船、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地面附近的自由下落完全失重状态是一样的 引出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继续关注完全失重的应用。

师:一边播放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一边根据画面进行讲解,并及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

生:观看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进行思考。

师:最后提出课后的研究性课题、布置作业,教学让学生带着疑问而结果。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用学生在学习第三章时制作的弹簧秤来做实验,很多学生是用橡皮筋来制作弹簧秤,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会导致有的学生观察超重和失重效果不明显,这个问题可以统一使用实验室配制的弹簧秤或多配几种规格的钩码来解决。

2.学生自主探究时,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因此要求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应该提示学生从运动和力这两个方面去进行分析,如果疏于引导就会拖延时间,导致后面教学被动。

3.完全失重的演示实验,在这里采用汽水瓶自由下落,让学生观察漏水的情况,由于下落太快难于观察,本节课采用让染红了的水射向白纸,再用实物投影观察白纸上的水迹的方法。如果能够用摄像机拍下下落的过程,再进行慢动作放映,效果就会更好。

4.让学生体验完全失重,弹簧秤自由下落太快看不清刻度值,但在下落的过程中很多同学的钩码与弹簧脱节,老师要抓住这个微小的环节,及时要学生分析脱开的原因。

5.对于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本节课仅设计为用课件进行讲解,有成套力传感器的学校应该设计类似下面介绍的用海绵观测超重和失重的装置,现场收集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接着进行图象讲解,这样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

(一)评教学设计

1、执教者经新课程实施前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新课程的有关理论,加上其本人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全力投入,及时更新了教育理念,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和进行教学反思,对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有比较深刻的见解。

在本节课中执教者能根据教学实际客观地制定教学目标,对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非常重视,目标的设定基本上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2、执教者以目前使用广东的教材为蓝本,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大胆的筛选和改进。较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课堂内容容量大,经重组后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究。整节课以设计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设计的11个问题有较合理的梯度,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体验和探究。执教者较有效地组织教学,抓住了在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这个关键点,突破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的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3、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既能有序地独立自主探究,又能合作讨论,充分交流。

个人认为所选用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符合新课程理念,合理实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4、执教者在教学前做了较为充分准备,教学资源收集了多个渠道的信息源: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录像、教材配套课件、网络资源等。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用了学生自己制作的弹簧秤,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

(二)评教与学的环境与氛围

虽然听课的人比较多,但授课教师镇定自若,以亲切自然的笑容,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材料,为课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关系和谐、民主。

(三)评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符合本学科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特征和要求,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抓住关键点。例如:„.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渠道畅通,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学内容的呈现自然流畅,利用问题的层层深入,逐渐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控有度。

(四)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式的选择注重教学实际,实用有效,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教学环节合理,课堂内容容量大,思维训练充分。教学手段运用比较恰当有效。五)评教学管理

授课教师能根据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程、问题的难度、学生情绪、态度等进行调控,及时有效。

(六)评教学效果

本节课达到了基本的预期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进步,学到了知识和方法,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以我的观察,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评教学特色、风格和教学创新 执教者带着亲切的笑容进行教学,语言富有激励性,作风沉着稳重。课堂设计以问题为主线,在课堂中有效地展开讨论,逐层解决问题。教学中用到学生自制的弹簧秤进行实验也是一种创新。

(八)给执教者的建议:

1、演示实验可见度较低,实验时物体运动较快,能否想办法解决。

2、讨论问题比较分散,能否集中讨论更有价值的问题。

3、时间的控制问题。

4、师生交流还可改进。

5、学生参与程度可以再提高。

2.45篇教育教学案例评析 篇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章以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队,美国队女子团体各个项目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录像分析法

观看第45届世界体操竞标赛现场直播、录像资料,对比赛数据进行分析。

1.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竞技体操规则及往届世界体操竞标赛的相关资料。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以全面了解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各个项目的比赛情况。

1.2.4 比较分析法

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与分析。

2 分析与讨论

2 . 1 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决赛跳马项目的分析

跳马是女子竞技体操设置的四个比赛项目之一,中国自程菲携“程菲跳”问世以来,一直保持着该项的世界领先优势,尽管程菲在北京奥运会上没能夺得金牌,但其跳马在2005-2008年奥运周期的垄断地位毋庸置疑[1]。在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中国队派出姚金楠、陈思怡美国队派出罗斯、斯金纳、拜尔斯三名队员。

从表1可以看出现如今跳马项目的动作的类型均为踺子后手翻直体7200或9000,动作类型呈现出单一性。中国队员陈思怡由于身体素质方面的原因,在完成动作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导致完成分偏低,而跳马是美国队体操的优势项目,所以无论是在难度还是完成方面都优于中国。

2 . 2 世界体操竞标赛女子团体决赛高低杠项目的分析

高低杠是我国女子体操项目的优势项目,在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中国队派出商春松、黄慧丹、姚金楠三名运动员,美国队派出罗斯、洛克雷尔、科舍尔三名队员。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队员在高低杠项目的难度方面优于美国队员,这也体现了高低杠是我国女子体操项目的优势项目。但是,在动作的完成过程中,由于刚参加完仁川亚运会,体力的不足与心理的压力使得中国队的三名队员均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没能将高低杠的优势发挥出来,而美国队队员虽然没有较高的难度分,但她们的完成分均在8.6以上,这也是团体总分失分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2 . 3 世界体操竞标赛女子团体决赛自由体操项目的分析

自由体操项目对于中国队来说没有相对的优势,在本次世界体操锦标赛中,中国队派出谭佳薪,商春松,陈思怡三名运动员,美国队派出斯金纳、拜尔斯两名队员。

“高难度、高质量、多变化、重优美”是世界女子自由体操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国运动员和美国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上有较大的差距,美国队员有两名队员的难度分为6.5分,而中国队只有商春松的难度分较高仅为6.2分,在整套动作的完成中这就充分暴露了我国自由体操存在严重的不足。在动作类型上美国运动员主要选用前后空翻及其转体与空翻两周相结合,显示出动作连接的多样性特征,而我国运动员集中在发展较难提高且为数不多的几个动作上,所以如何学习国外运动员在动作创新上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运动员的特点,发展多种动作类型的难度动作及其连接形式,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2 . 4 世界体操竞标赛女子团体决赛平衡木项目的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中国队与美国队在平衡木这一项目中无论是在难度还是完成中均没有显示出太大的差异。中国队员在这一项目动作套路中几乎没有出现失误完成得相当出色。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在我国女子体操项目中高低杠依旧是中国女子体操项目的优势项目,但是,由于运动员的身体及心理素质,在本届世锦赛中并为发挥出它的优势;跳马与自由体操在动作类型、难度与完成中均体现出严重的不足。

(2)“连接失误多”是本次大赛众多优秀选手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减少连接停顿和失误,强化动作完成的“连接质量”和提高成套动作的完成熟练稳定性等,将是未来大赛众多优秀选手要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3)在本届世锦赛中严重地暴露了中国女子体操队员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存在较大的问题。

3.2 建议

(1)我国运动员今后应在跳马与自由体操中,在准确理解与把握规则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新的动作类型,不断更新成套动作的编排,提高动作的质量与稳定性,特别是成套动作中动作的选择和编排要充分体现中国女子自由体操的特点与风格。

(2)努力发展新的优秀的运动员以替补老队员,避免由于参加各种比赛而导致运动员体力不足,心理压力较大的问题。

3.《想念地坛》课堂案例及教学评析 篇三

教学目标:1.体会语言的深刻内涵,理解史铁生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2.领略感性的描述与理性的思维所传达的美与力量。

教学重难点:理解“安静”“写作的零度”的内涵、关系以及蕴含的生命感悟。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讨、圈画、诵读

一、导语

师:同学们,在中国当代作家里,史铁生是很特殊的一位,21岁的时候他瘫痪了双腿,29岁的时候双肾开始衰竭,47岁的时候患上尿毒症,59岁的时候突发脑溢血而去世,用他生前的话来讲,他的一生“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这么评价他“他坐在轮椅上那么多年,却比很多能够站立的人更高,他那么多年不能走太远的路,却比很多能够游走四方的人有更辽阔的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在史铁生52岁,已经患上尿毒症以后所写的一篇议论性散文《想念地坛》,共同感悟他所坚持的文学信仰和他对生命的态度。

二、感受地坛的安静

师:史铁生在双腿瘫痪以后很多年都是在地坛里度过的,我们曾经学过在他40岁的时候所写的一篇散文《我与地坛》,在那时地坛就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现在他又写《想念地坛》,他主要想念地坛的什么呢?

生(齐):想念地坛的安静。

师:那么地坛有着怎样的安静呢?请结合文中描写安静的中心句或关键词回答。

生1: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绝。

生2:恒久而辽阔。

师:同学们找得很全面很准确,其中第二小节说,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安静不就是没有声音,作者怎么又说安静又说不是没有声音呢,你如何理解?

生1:作者说它安静是指远离世俗的喧嚣,说它不是没有声音是指它充满自然的各种声音。

生2:安静不是没有声音,更不是死寂,它与喧嚣的世俗格格不入,却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

师:我们一起朗读第二小节,感受地坛的安静,赏析这种有声的安静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师生齐读)

生1:荒旷中充满生气。

生2:各种声音错落安放于地坛特有的旋律中,还有蜂飞蝶舞,洋溢着诗意。

生3:暮鸦、雨燕、风雨、草虫按照自身的天资歌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师:理解得很棒,正是由于地坛如此的安静,史铁生带着残废的身体,受伤的近乎崩溃的心灵,逃也似的投入到地坛的怀抱,那么,在地坛的安静中,作者的心理和人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1:作者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每一个动作都看得清楚,每一缕愤懑,盼念与惶茫,把所有的心绪都看明白。

师:也就是地坛的安静沉淀了作者遭遇人生困境时的浮躁,他开始冷静审视自己的人生。

生1:作者有了放弃的心情,他放弃了死亡。

生2:找到了写作这条出路。

师:老师给大家朗读7─9节,大家思考史铁生如何在困境中让自己无措的灵魂走回生命的起点,放弃死亡的。(师读)

生1: 文中多用“你”“他”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错乱的命运,从而从自我命运中解脱出来。

生2:作者文中说“我看你还能怎样”“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史铁生把自己置于死地而后生,对自己的命运进行调侃消解,从而获得新生。

师:同学们理解很深刻,能够对自己荒诞的命运进行调侃自黑的人必须具有很强大的内心和乐观的精神,史铁生这种悲观之上的乐观精神更现实更有力量,是一种更崇高的乐观精神。

三、理解“写作的零度”

师:史铁生在地坛中找到了安静,在安静中又用自己的乐观顽强撞开了一条生命之路,那就是写作,并且在文学史上提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写作理念,那就是什么?

生(齐):写作的零度。

师:看到零度这个词语,你想到什么?

生1:什么都没有。

生2:生命新的开始。

师:结合对零度的理解,我们看看史铁生“写作的零度”描述了他对写作的哪些思考?请先自己在文中圈画关键信息,自我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自主学习 小组交流)

师:这种回归零度的大智慧的创作理念让史铁生的精神达到一种精骛八极、游刃有余的境界。所以请大家将15小节朗读一遍。(生齐读)

师:我们的生命就是在不断的放弃中变得柔弱,你是怎样理解柔弱的生命状态,请结合文中句子谈谈你的看法。

生1:柔弱不是外表的逞强,强力,内心的虚弱而是外表的温和,内心的强大。

生2:我想起一句话,“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内心有理想,外表很柔和。

四、体会生命的安静

师:史铁生想念地坛,在体坛的安静中学会坚强,在安静中找到生命的出路,现在更在想念中悟出比坚强更高的美德,那就是生命的柔弱的姿态。为什么只能想念呢?请大家一起朗读最后一小节,回答这个问题。(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生: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二是因为“它早已面目全非”,已经不是那个原来的地坛。

师:所以作者最后说,“我已不在地坛”。但又说“地坛在我”,怎么理解?

生1:地坛是安静的标志,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我内心足够安静的时候,就不需要形式上的地坛,地坛已经与我融为一体,所以说地坛在我。

生2:有很多人到地坛找我,说明我也已成为别人心中的地坛。史铁生也是告诉大家,生命的意义不是向外的寻取,而是内在的建立。(播放有关史铁生的视频)

师:在史铁生细腻生动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地坛近乎圣洁的安静,在他充满理性的思考中,我们领略了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史铁生虽已不在,但他永远都在。

板书: 安静 零度 柔弱

4.《赠汪伦》教学案例评析 篇四

《语文课程标准》中则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获得终身受益的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可见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轻视的内容,让学生有效地理解古诗内容,感悟古诗意境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然而我们常常教得一丝不苟,从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到每句诗的意思,再到进行科学准确地诠释 甚至要求学生照搬、照抄、照背参考书对古诗的解释,显得呆板,缺乏生命活力…如此种种发人深省。

《赠汪伦》是语文a版教科书第四册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主要描绘了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教师如何教好古诗,学生如何学好古诗,怎样让这个民族“瑰宝”焕发新的光彩呢?这是从接到上课任务后一直困绕在我脑海里的问题。在我最初的设计中把着力点放在了摒弃逐字逐句串讲支解,激发学生兴趣、发展思维、读书感悟和体会情感上。

5.《咏华山》课堂教学案例评析 篇五

[教学片段1]

师:华山到底有多高呢,让我们一起随着小寇准和先生到山顶上去看看。

(出示句子: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这两句话,读完后把你看到了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师:谁来把你刚才交流的告诉大家?

生:我在华山顶上看见了蓝天和太阳。

生:我看见了远远近近的山都像在自己的脚下。

生:我看见了白云在山腰间飘动。

师:小朋友读了这两句就看见了蓝天、白云、太阳和远远近近的山,你们真会读书。

师:你觉得华山的景色怎样?

生:我觉得华山的景色很美丽。

生:我觉得华山的景色很迷人。

生:我觉得华山的景色很奇特。

师:是啊,华山的景色真美啊!老师这儿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组合画成一幅画。

(请学生自由画图,一生板演)

师:你们觉得他画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把太阳画在小孩的头顶上很好。因为华山很高,太阳看起来离我们很近。

师:你说得真好,说明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我觉得他把山画在小孩的脚下很好。因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脚下。

师:那你觉得华山怎样?

生:我觉得华山很高很高,高得山都在自己脚下了。

生:我觉得他把白云的位置画错了。

师:那你觉得白云该画在哪里?你来画给大家看看。

(生重新画)

师: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吗?

生:因为山腰是在山的中间,所以要画在山的中间。

师:你不仅看得仔细,也很善于思考。[

师:小朋友画得真好,那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奇特的景象吗?

生:因为华山很高。

[评析: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画画、学生评议等环节,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受到华山美丽景色的熏陶,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片段2]

师:请小朋友自由练读这两句话,看看谁能读得让人一听就觉得华山非常高。

(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试试?

师:老师听了你的朗读,感受到华山真的很高。

师:谁能读得比他还要好?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华山真高啊!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体会一下华山的高。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亲眼看到了这雄伟美丽的华山景色。如果此时你也在华山上,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会做动作的还可以做做动作。

生:(边做动作边说)啊,真是太美了!

生:华山真高啊!

师:是啊,华山的风景多美啊,小朋友读着读着,就不由得发出了赞叹,有的还做着动作,这就是情不自禁。小寇准看到这美丽的风景,也和大家一样情不自禁地赞美起华山来,他做成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赞美华山的?

[评析:作者胸有境,入境如与亲。只有让学生进入情境,学生才能真正体会语言的蕴意。情不自禁一词是文与诗的联系点,教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借助学生换位体验,自悟其情,体会词语意思,也顺理成章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古诗的学习上。]

[教学片段3]

师:寇准才七岁,就能一下子做出这么好的诗,所以先生听了---

生:连连点头称赞。

师:老师请小朋友同桌间互相合作,来演一演小寇准吟诗和先生称赞的情景。小朋友在表演时还可以配上动作。我们来比比看,哪组同学表演得最好。

(学生自由组合表演)

师:哪组小朋友来表演给大家看?

(一生演寇准,边吟诗边表演举手、回首等动作,一生演先生,边听边说边点头。)

师:你们觉得他们两个表演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把小寇准的举手、回首都表演出来了。诗也念得很有感情。

生:我觉得老先生边说边点头称赞表演得很好。[

生:我觉得老先生还可能会捋捋胡子,翘翘大拇指。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我们一起表扬表扬他。让我们一起来吟吟这首诗,来赞一赞小寇准吧!

(师生共同吟诗表演)

[评析:通过感悟、表演、评议,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共同表演课文情境。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评议,在反馈过程中,有机捕捉学生评议中的亮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大胆地发表创见,集思广益,发扬民主,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取得了教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成功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读中感悟,体会意境,培养语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从兴趣入手,以华山的各种画面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采用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齐读等各种朗读方法,品位语言,如在指导啊!华山真高啊!一句时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到华山的高;在初步感知了华山顶上的风景后,通过换位朗读来体会华山的风景美;以读促悟,运用学生的实践体会,来理解情不自禁,达到培养语感,形成积累的目的。

二、学科间整合,受到美的熏陶

有人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语文是一种载体,它与其他学科是息息相关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和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咏华山》一文将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集于一体。在教学中,在学生充分感知华山语言美的基础上,我采用让学生读读、画画、评评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美术才能,在音乐中感受画面美,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从而将音乐、美术、语文有机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分科教学,使学生在语文自主实践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三、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创造力

6.体育游戏课教学案例评析 篇六

一、案例背景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填鸭式地教 ,学生被动地学,再加上体育达标考试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出现了随着年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呈下降趋势的现象。特别是高中女生上体育课时出现无精打采,畏难情绪较大,借故请假较多等等。我认为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很有兴趣的一门课,但是由于体育课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内容单调重复,方法简单缺乏新意,学生渐渐对体育课的兴趣降低,最后还可能对体育课产生一种厌恶心理,尤其是高中女生。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在教学中尝试对于不同的身体条件用不同的体育游戏来促进体育教学,以此来提高女同学的体育课学习兴趣。

这是开学初的一个单元一节体育课 ,教学内容是身体素质恢复性练习,重点是提高学生灵敏素质。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男女生都安排了体育游戏内容。

二、教学过程

教学背景:初一(1.2.3)班,学生普遍身体素质较好,活泼好动,有几个还是体育特长生和班级的体育骨干。

课堂上: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 „„

学生:不是 “贴膏药”吧(小声地说)。

教师:不是,是个新游戏,方法是:所有人围成一个圈并且编号;老师喊一个号后将一个篮球高抛;其他同学跑开;被喊中号的同学上来拿球喊停;然后用球滚过击打其他同学;打中后交换角色,不中继续。同学们高兴地去玩去了。五分钟后 „„

学生:(大声地)老师换一个吧,这个不好玩。

教师在想:这帮女生还挺挑剔!再一想,也难怪,这些女同学中有三个是体育特长生,还有好几个身体素质也不错,这个游戏对于她们是有点简单了。索性给她们换一个男生的项目----“打猎”。不过这个游戏要求比较高,不知道她们行不行。

教师:好吧,我们换项目。大家听好:前排同学围成一个大圈,用排球击打圈内的同学,圈内的同学自由奔跑躲避,击中者退出,如果接住可以重新进来一个;直到全部击中后交换。

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奔跑、跳跃、躲闪,欢声笑语不断。被打中者也兴奋的大叫。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行!没想到这个游戏你们做得还真不错。学生甲:老师,我觉得还是简单了,还有没有更难的。

教师:可以。只要将排球换成两个或者三个;记住:必须注意力集中,视野开阔、反应要快;当然也要注意安全。

学生乙:不行,别换了,受不了了 „„

游戏还是增加难度了,而且效果很好。学生们哄堂大笑,被打的同学也是乐不可支。哈哈的笑声弥漫在空气中。只看见学生满场飞,夹着尖叫声和笑声。

教师用一种满脸喜悦的神情看着学生,在想: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女生,想不到她们是那样的活跃,真有种自叹不如的感觉。

教师反思: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在这节课同学们真正体会玩在其中,乐在其中。有时候女生表现出来的懒散畏难,是对你讲授的东西不感兴趣,而并不是对体育活动没兴趣,那欢笑就是最好的证明。实际上体育课的标准就是两个字: “笑”和“汗”。

三、课后评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否则活动的效率就难以提高。忽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锻炼身体的习惯就不会养成,更不会奠定终生锻炼的习惯。实践说明:一成不变的东西会令人生厌,只有在实践和创新中、才能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要改变传统单

一、枯燥的体育教学方法,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做到因人而异。作为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上体育课的兴趣呢?通过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这么几点:

1、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创新意识。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超越常规,更大胆地、独特地运用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2、加强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以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广阔的空间。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去真正实践,去参与,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少批评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体育游戏课教学案例评析

蒙古族实验中学

7.“找规律”教学案例与评析 篇七

师:“儿童文化艺术展”将在儿童乐园举办, 儿童乐园想在布展方面有一番创新, 管理人员设计了两种方案 (媒体出示:“方案一”中的盆花和彩灯有规律摆放;“方案二”中盆花和彩灯的摆放则没有规律) , 现在想征求大家的意见, 选择哪一种方案布置才显得整齐、有序。

生:我觉得应该选择方案一。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答。)

师:方案一的设计确实是有规律的, 这里边究竟含有怎样的规律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先来看一看盆花。 (媒体出示教材主题情境图中的盆花图) 从左边起, 几盆花是一组?每一组都是怎样摆放的?

生1:每2盆花是一组, 每组都是按蓝红、蓝红有规律地摆放的。

师:这个同学既说出了每组的数量, 又说出了每组的摆放情况, 说得非常清楚。那么, 照这样排下去 (媒体在每两盆一组的外面加红色边框) , 左起第15盆应该是什么颜色的花?想一想, 把你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想法写在自备本上。

(学生先独立探索, 然后交流。)

师:老师看到有的同学是这样做的 (媒体动态展示画图过程) 。这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啊? (生答。)

师:这位同学采用了画图的方法 (板书:画图) , 这样画到第15盆就可以直接看出是什么颜色了, 非常直观, 真不错!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发现奇数所对应的都是蓝花, 偶数所对应的都是红花, 15是奇数, 所以第15盆花应该是蓝花。

师:结合他讲的, 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屏幕。

(奇数和蓝花、偶数和红花分两次闪烁。)

师:奇数一偶数位置上花的颜色确实有区别的。由此, 我们可以根据奇数、偶数来判断。 (板书:奇偶) 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生3:我是用计算的方法求出来的, 先用15除以2求出7组还余1盆, 每组第1盆是蓝花, 所以第15盆是蓝花。

师:这位同学通过一个算式就得出了结论, 很好。那么, 算式中的每个数都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请这位同学结合图 (媒体出示) 来给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学生口述。)

师:这位同学是根据余数来判断的,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根据“余1”就能判定第15盆花一定是蓝花呢?

生3:余下的1是第8组的第1盆, 每组的第1盆都是蓝色的, 所以第15盆花是蓝色的。

师:刚才同学们用3种不同的方法判断。看来我们同学是各有所爱, 各有主张。我们继续往前参观, 看到悬挂的彩灯了吗? (媒体出示彩灯图) 从左边起, 几盏彩灯是一组, 每组又是怎样的呢? (生答) 照这样摆下去 (媒体逐个在3盏一组的彩灯外加红色边框) , 左起第17盏灯会是什么颜色?第18盏呢?想一想, 用你喜欢的方法把它做出来。

(学生独立尝试。)

师:谁愿意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

生4:我是用计算的方法做的。

(学生说算式, 教师板书。)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4:共17盏彩灯, 每3盏一组, 所以可以用17÷3, 算出共有5组还余2盏, 第17盏灯就是第6组的第2盏灯。

生5:由于每一组中的第2盏灯的颜色都是相同的, 所以它应该是紫色的。

师:那么第18盏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生6:第18盏彩灯是绿色的, 因为18÷3正好等于6组。由于它没有余数, 所以正好是第6组的最后一盏灯。

师:你能看见第6组的最后一盏灯吗?

生6:不能。但由于每组3盏灯的挂法是有规律的, 所以第6组的最后一盏灯应该是绿色的。

师:两位同学的发言不约而同地用了计算的方法, 用计算方法的同学请举手。

(多数同学举手。)

师:怎么有这么多同学都选用了计算的方法呢?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7:如果用画图方法的话, 就要画17盏彩灯, 这是很麻烦的, 而用计算的方法, 我们只要根据余数是几就能判断最后一盏是什么颜色的灯了, 这样既简便又快捷。

师:这位同学考虑得真全面, 还有谁愿意说一说。

生8:用画图的方法, 灯数不多还可以, 灯数很多, 如求第100盏灯是什么颜色, 用画图的方法就太麻烦了。还有, 如果用奇、偶数来判断的话, 由于每一组有3盏灯, 1和3都是奇数, 我们就不能确定是什么颜色了。

师:这位同学的话很有说服力。由此可见, 选择一个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回想一下,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几种方法找规律。

[评析]

本片段的教学亮点颇多, 较为显见的如导入环节的干净利落、过程展开的丰富生动、对话交流的真切自然、点拨引领的巧妙精当等。但在笔者看来, 这一片段最为巧妙或者说在时下最具借鉴意义的莫过于蕴含其中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优化关系的处理, 其“润物无声、自然优化”的处理方法和效果给人以启迪, 令人回味。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 要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及优化, 其本质主要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但在实践层面上, 教师却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一是目标错位。一些教师把算法多样化看成是课堂凸显学生主体的“标签”, 或片面地理解成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于是乎, 课堂上唯多是举, 只顾及量的积累而忽略了质的提升, 虽然表面热闹非凡, 但是学生的思维却还在原地踏步。二是时机失当。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 激起他们内部的矛盾冲突才能被接受。而算法优化是学生对某种算法从心理上感受再到行为上接受的过程。由此, 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实现算法多样化的自我优化则是重点和关键。但在实践中, 一些教师很少考虑优化时机的选择和把握, 往往是多样化产生之初便是教师强势介入之时, 其结果是优化因缺少学生自身的深刻体验而往往成为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

算法多样化是算法优化的基础与前提, 优化是多样化的提升与发展。但在笔者看来, 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而是各司其职、各有所用, 并统一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之中。结合本片段的教学, 笔者认为, 执教老师至少把握好了以下两点:

1.注重过程, 充分体验。算法多样化所关注的是让学生经历主动思考、独立探索知识的过程, 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 以及体验成功的过程。而算法的优化则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会反思、自我完善的过程。由此看来, 过程的展开是实现算法多样化及最优化的前提, 而这恰恰也是本片段教学的成功所在。片段中, 在学生找到盆花摆放规律的基础上, 面对“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这一具体问题, 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时空 (画图、用奇偶数来判断、计算余数等都是学生主动思考的结果) , 之后的合作交流则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难能可贵的是, 教者的教学并未到此为止, 更没有急于“优化”, 而是用“各有所爱, 各有主张”来轻松作结, 巧妙过渡, 并“继续往前参观”。面对3盏一组的第17、18盏彩灯会是什么颜色这一新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挑战, 通过方法的比较、选择, 自我优化也在悄然间进行, 最终结果自然是多数同学选择了“用计算的方法”。紧随其后的“怎么有这么多同学选用了计算的方法”的讨论, 适时地为学生构筑了反思交流的平台, 学生对画图的麻烦, 奇、偶数判断的局限及计算方法简捷的体验愈为深刻。整个过程, 教者虽未刻意为之, 却层层递进, 优化因其激发了学生自发、内在的需要而显得自然、贴切, 并富有实效。

8.45篇教育教学案例评析 篇八

一、利用课题,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知识的介绍和讲解。这里的真实环境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情境。一个比较成功的学习情境的创设,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趣味性;二是实效性;三是可行性。可以这样说,教学效益的高低与教师创设情境的水平高低是成正比的。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执教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了一个高质量的学习情境,单刀直入地开始了新知的教学。

师:有4粒巧克力豆,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粒?(生击掌两下,表示每人分得2粒)

师:有2粒巧克力豆,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粒?(生击掌一下,表示每人分得1粒)

师:只有一粒巧克力豆,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粒?(生不知道怎样回答,一时语塞)

生1:半个!

师:对,半个。那半个该怎么写呢?(学生苦苦思考问题的答案,忽然遇到的新问题令他们兴奋不已)

……

上述教学,教师先通过生活实际引出分数知识,再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这就使教学化抽象为具体、予枯燥以趣味。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的授课过程正是运用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创设了一个成功的学习情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过程,指导探索

教学就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提炼教材的中心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所学内容进行高屋建瓴的把握,从而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造条件,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之后,执教教师这样展开教学:(1)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的读法、写法以及它所表示的含义。(2)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有更丰富的认识。教师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折出自己喜欢图形的二分之一后,再与同伴交流。学生的指尖上跳动着智慧,他们用不同的折法表示着,有的学生还折出、、、等分数。(3)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师提出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教师当机立断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学生正反双方各抒己见,针锋相对,场面异常热烈。最后,只见反方代表任意撕下圆形纸片的一部分,问正方代表:“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正方代表无言以对,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队伍之中。(4)介绍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教师让学生先自己给分数的各部分命名,学生把分数线命名为平均分线,突出了分数线的本质含义;将分子起名为分父、分公,体现了分母与分子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笑声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窍门记住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纵观这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她是以教材的重点作为学生探究学习内容的突破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辩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由于教师的设计新颖独特,注重过程,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地参加探讨、争论等活动,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寻路探真,总结提高

从提高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的角度看,总结的过程比总结的结果更重要。学生在归纳概括时,对教材中相关素材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便是总结提高的过程。特别是让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发明、发现的认知过程,更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许多教师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的总结中,采用的办法是让学生按教师的思路是什么讲分数的意义、什么叫做分数等。客观地讲,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总结,但这只是一种训练含金量比较低的归纳方式,学生的总结只能是一种“鹦鹉学舌”式的重复。但是这位教师却另辟蹊径,独具创意,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用分数说一句话。有的学生说:“我家有3口人,我占全家人口的。”有的学生说:“我们组有7个人,我们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当一个学生说到时,教师顺势把写到黑板上,并特意让学生用画图方法表示。学生画着画着就停住了,说:“老师,太麻烦了,还是用分数表示好。”教师巧妙的设计,既让学生愉快地接受了分数的知识,又使学生更深刻、更系统、更完整地理解了分数的内涵。

9.“小数乘整数”教学案例与评析 篇九

【案例】

一、情境引入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我看到了多姿多彩的风筝。

生:我看到哪几位同学非常想去放风筝……

【评析】:教师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了积极的条件。

二、自主探索

(一)我们一起来了解小数乘整数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生:我想买形状像蜈蚣的。

生:我想买形状像蜻蜓的。

生:我想买形状像老鹰的……

2.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教师提出:如果一位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

学生积极地思考并汇报。

师:同学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呢?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汇报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连加。3.5元+3.5元+3.5元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评析】:教师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竖式笔算。

3.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3.5元×3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我发现算式中有小数。

生:我发现算式中有一个小数。

生:我发现算式是一个小数与一个整数相乘。

学生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72 × 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3)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生:0.72+0.72+0.72+0.72+0.72=3.6

生:把0.72看作72,再用72 × 5

生:我有补充:把0.72看作72,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再用72 × 5=360,再把36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

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评析】: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了3点:1.怎样把乘数转化乘整数;2.乘积如何处理;3.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乘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进行了板书。

【评析】: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

师:(出示主题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它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的算出来?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出课件)。

1.放飞第一个风筝。(点击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14.5× 6 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点击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2)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点击第三个风筝)出示:?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评析】:教师对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小节提升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想说什么吗?

生:这一节课,我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将(小数点去掉)再按(整数乘整数)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足)

10.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及案例评析汇总 篇十

翟厚岚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青年物理教师教学研究会 学术委员会主任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 物理教研组组长 山东省齐鲁名师工程人选 山东省教师远程培训物理课程专家 张帆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级教师 山东省青年物理教师教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 蔡建国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 高级教师 全国第二届创新大赛 一等奖 山东省优质课 一等奖

山东省青年物理教师教学研究会秘书长 蔡老师:各位老师,大家好!在今天这一讲中,我们将以物理必修II中《动能定理》一课为例,继续探讨有关物理规律教学中的科学探究问题。同时重点谈一下科学探究中的模型研究法以及物理学史在教学方案设计中的作用。

翟老师,张老师,在动能定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曾阅读过新课程4个版本的教科书,关于动能定理这节课,没有一个版本的讲法是一样的,动能定理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翟老师:因为,教科书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它是编写者在领会课程标准要求之后给出的不同的教学思路。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科书,其内容和深度都应该是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的,但不同版本的教材渗透了教科书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领会。既有对科学内容的把握,又结合了他们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实际上,教科书是编写者对教学内容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所以同样的内容主题,在程度、要求、呈现方式、侧重点等方面就出现了差异。

张帆:是的,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也认真研究了各种版本的教科书,通过理解教材编写者对动能定理教学的设计意图,试图挖掘出他们对这节课理解的一些共性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力争设计出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案。其实在五年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动能定理这节课的教学思路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清晰明朗的认识过程。

蔡老师:在今年4月份山东省教师培训跟进式在线指导时,我浏览过教师们关于《动能定理》这节课专题研讨的帖子,其中的一些帖子确实反映了教师在这节课的备课和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想法和遇到的问题。

张帆:关于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去看看一线教师是怎么说的吧。场外采访:一线教师教学中的疑惑

李成金:动能定理这节课,重点内容是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在学习这节课以前,还没有学习动能的定义。因此,就出现了两种教学方法,一个是在研究动能定理表达式的过程中也在探究动能的意义;还有一种做法是在动能定理规律的教学之前先给出动能的概念,这样就能集中精力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两种方案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郭富强:动能定理的教学一般有两条线,一是数学推导得出这个动能定理表达式,二是通过实验探究测量得出恒力的做的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而动能定理不是一个实验定律,也就是说它不是从实验中得出来的规律,有的老师以前曾经对我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动能定理提出异议。可是,教科书上是这样要求用实验探究的。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处理呢?

课标学习,探讨四个问题

蔡老师:郭老师、李老师提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有关《动能定理》这节课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里是怎么写的。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内容标准

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例:用打点计时器或光电计时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例:从牛顿第二定律导出动能定理。

活动建议:通过查找资料、访问有关部门,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

翟老师:上面从大家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各种版本教材编写上存在着的差异,了解了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同时学习了动能定理这节课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下面我们具体的谈一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分析选择以及教学目标的设定。从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动能定理这节课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动能的概念、恒力做功与动能关系的实验探究、动能定理及其应用。这节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有:①实验探究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②怎样设计动能概念的教学。③实验探究与数学推导的关系是怎样的。④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到动能定理的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回顾物理学史,谈一下如何解决这几个问题。

教学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实验探究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2.怎样设计动能概念的教学。

3.实验探究与数学推导的关系是怎样的。

4.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到动能定理结论的得出怎样设计。

我们先看一下第一个问题,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的意义。前面我们介绍过,物理定理是由理论演绎推理的结果,它的建立需要由事实证据来检验。因此,动能定理这节课实验探究的意义是很明确的。因此,动能定理的学习应该安排学生探究实验。

物理定理是由理论演绎推理的结果,它的建立需要由事实证据来检验。

蔡建国:那第2个问题,刚才李老师提到的关于动能的教学,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也有所体现,比如,有的教材,在定性了解动能大小因素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动能的定义1/2mv2,有的教材,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理论推导,探究了1/2mv2的物理意义,从而给出了动能的定义,有的教材,在牛顿定律推导动能定理的过程中,讨论出了动能的定义,有的教材,从功能关系入手,根据计算做功的多少找出动能的表达式。

张帆:对动能这个概念的要求,从课程标准来看重要的是理解。而如何能够使学生理解这个概念,看来不同教材的编写者设计的过程是不一样的。但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努力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翟老师:其实,动能概念的教学其意义不仅仅在了解动能与质量、速度的平方有关,在了解了动能概念在物理学史上的建立过程以后,也就明白为什么有的教材通过举例定性的分析的方法直接定义动能了。从物理学史中也了解到功的概念也是直接定义给出的。因此,在教学上可以采用在分别给出功与动能的定义以后,学生可以把关注点集中到物体做功与动能变化的研究上来。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探究才能够教学的。

也只有当理解了物理学史中介绍的动能概念建立的意义以后,才觉得先定义动能表达式还是在动能定理表达式推导出来以后再指出1/2mv2描述的是动能,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讲清楚动能概念的意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物理学史上有关的资料。

张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理论力学得出了活力这一概念,应用力学得出了功这一概念,„„以致许多年来都没有认识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他们最后采用1/2mv2作为二者的量度,并不是因为对事情本质的了解,而是为了计算简单的缘故。

翟老师:现在看来,就算是用牛顿定律通过恒力做功整理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历史上人们也不了解1/2mv2的意义是什么。只是看到了这样一个关系式而已。恩格斯把这个原理表述为: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它把各种自然现象用定量的规律联系起来,找到了各种现象的公共量度—能量,说明了不同形式在相互转化中有量的共同性。也就是说,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化学运动等等,都不过是同一的运动在不同条件下的各种特殊形式,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而不发生量上的任何损耗。

事实上,19世纪中叶,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事实已被相继发现,以一种相互联系的观点去观察自然,功和动能之间的关系的解释、概念的厘清,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确立,都是当时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从哲学的层面揭示了它们的本质。

翟老师:阅读物理学史让我们了解到,动能概念的建立经历了200年的时间,动能定理表达式的推导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困难的是表达式中的1/2mv2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以及1/2mv2能用来描述物体做功与能量之间的变化,建立这样一个概念才是理论体系中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它要通过实验证明1/2mv2能够表达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才能做出动能的定义。而不是表达式出来了,就能定义动能的概念了。

如果我们试图在导出表达式以后再说这是动能,其差别其实不是太大,这个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这一段的教学。换句话说,重点不是让大家去推导出哪个表达式是动能,而是要让学生理解动能1/2mv2能够描述做功与能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也是我们想在这里介绍物理学史能够帮助教师理解并选择教材内容、制定教学方案的意义所在。

3.实验探究与数学推导的关系是怎样的。谈建模

蔡建国:下面我们讨论第3个问题是实验探究与数学推导的关系是怎样的。

刚才郭老师还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实验与数学推导两条线教学的选择问题。把实验探究放在动能定理的理论推导之前,还是放在之后的问题。

张帆:对实验探究与数学推导的关系我们回到课程标准看看。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内容标准 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例:用打点计时器或光电计时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例:从牛顿第二定律导出动能定理。

活动建议:通过查找资料、访问有关部门,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

我们看到:标准上举例1:用打点计时器或光电计时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举例2:从牛顿第二定律导出动能定理。即:教学建议里实验、推导两种方式都有。但并没有先后顺序上的要求。

翟老师: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科学研究中的建模问题。动能定理这节课是一节非常典型的综合性的科学探究课例,它不同于前面分析过的《摩擦力》、《力的合成》两节课,那两节课是科学探究中以实验方式为主的探究课例,而动能定理中的科学探究是把数学推导、实验论证及抽象思维高度结合在一起的,用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与实验探究的结合才能构建动能定理的模型,这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通过两轮的教学实践才悟出来的,当建立了有关动能定理的模型以后,很多困惑都迎刃而解了。

蔡老师:这里翟老师提出了动能定理的模型,这好像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模型不太一样啊,比如说到模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像质点啊,点电荷啊这类模型。这里动能定理的模型该怎么理解呢?

翟老师: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关于模型的定义:

模 型

模型是与真实物体、单一事件或一类事件对应的而且具有解释力的试探性体系或结构。

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了解事物的运作方式。

模型有很多形式,包括物理物体、计划、思维构造物、数学方程式和计算机模拟。

翟老师: 模型不仅可以是一个与真实物体对应的物理物体,象质点、点电荷等模型,还可以是一个有一定数学推导与实验测量高度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思维构造物,像弹簧振子模型,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轻弹簧和一个质点的简单组合,它仅仅是模型中的一个物体,其中还包含一个反映其运动规律的经过实验检验的数学表达式,再比如卫星运行模型,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个质点,还应该包括能描述其圆周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张帆:关于建模思想和科学研究中的物理模型的研究方法问题,我们采访了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传魁教授。

采访:专业人士对模型的运用。

蔡老师:这样看来,建立这样的物理模型的意义在于,实际物体运动情况比较复杂,使得我们研究起来困难很大,所以在探究动能定理时,就有必要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来实现,建模的主要目的是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有了这种建立模型的思想之后,在动能定理的探究过程中,就应该在实验探究中包含了理论推导和实验测量与检验两部分内容了。

张帆:从建模的角度来看,本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应该是建立模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的作用应该是对模型中数学表达式的一种检验,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实验探究是放到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的理论推导之前或者之后,似乎就不是那么重要了。翟老师:是这样的,当我们回顾了物理学史以后,觉得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并不困难,但是表达式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却并不清楚,因此也就生成了要探究的问题。在这里实验研究所要探究的是:表达式中的各个物理量是不是可以测量,怎么测,然后通过实验求证他们是否满足像表达式中所表达的关系,其实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做功与动能转化之间的物理意义。

张帆:在推出了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并进行了实验探究之后,为了最终能完善动能定理这个模型,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蔡老师:那应该是用具体实验创设情境,然后抽象出能够描述这个物体运动过程的物理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研究。

翟老师:为什么要做一个实验呢?这是因为,实验情境与自然世界的情境不同,实验情境具有典型性和简约性,它忽略了无关因素,突出了所要探究的因素,它渗透着某种理论假设,是把客观的自然世界中的现象 对象化、使其成为探究的对象,并为探究服务。建模之后,就生成了要探究的物理问题,科学探究中的问题是指可能寻求到答案的物理问题。在这里,就是要研究表达式中对物体所做的功与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必须以物理语言重新描述,并与实验情境相结合,形成一个科学问题。

蔡老师:我们对实验在本节课中的作用应该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么,我们在研究了恒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得出动能定理了呢?

张帆:还不能这样理解。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并没有说通过实验来探究动能定理,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只是动能定理中反映出的一个特例,它离动能定理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这仅仅是为探究动能定理做的第一步工作,这是我们的理解。那么,这个实验探究,在动能定理这节课中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它和动能定理的教学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翟老师: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只是动能定理所对应的在恒力作用下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功和动能之间的关系,不能代表具有普遍性的动能定理。我们需要在这个基础之上,使模型得到不断的完善,越来越接近动能定理的最终模型,就应该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不断的增加变量,不断地通过实验与理论推导,一步步的使模型变得更加接近动能定理所描述的,最终才能得到动能定理的结论。

张老师:也就是说,在这节课中,关于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的研究,它是来自一个具体的实际过程,同时又指向了动能定理,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翟老师:对。在研究了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之后,要继续给学生创造新的情景,不断改变物体的受力情况,增加受力个数,研究各种做功及动能转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问题的层次逐步递进,最终认识到:是合外力做功与动能改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动能定理这个结论。我们来看一下关于模型与科学研究的进一步解释。

“学生探究活动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构建一种解释方案或者是建立一个模型”。

“科学解释就是把现有的科学知识和来自观察、实验或者模型的新证据组合成具有内在已知的、符合逻辑的说明。或者说,科学解释就是用科学的概念框架解释、说明事物的含义原因。

关于用动能定理课的教学目标及整体设计

蔡老师:刚才就动能定理这节课,我们依据课标的要求,讨论了关于实验探究在定理研究中的作用、动能概念的教学设计、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建构、在模型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变量研究了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这四个重点问题。根据我们的理解,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的概念;

2、知道动能的定义式,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3、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过程与方法

1、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学会用物理模型来解决生活问题

2、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3、通过实验研究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动能的得出和动能定理的推导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张帆: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探究动能和动能定理实验探究教学的一个整体设计方案。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说明在研究有些问题时牛顿定律是比较困难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探究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通过对汽车启动实例的定性分析,建立物理模型,并进行定量研究

3.探究动能的物理意义,以及对动能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4.做功与动能变化的深入研究 5.动能定理的得出

6.动能定理的应用

事件5张老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片段 播放第一段教学片段

蔡老师:在这个环节中,为探究动能的定义,我们创设了一个运动的情景,设计这个情景的目的之一是,我们要使学生意识到,牛顿定律解决绝大部分机械运动还是比较方便的,但在解决有些机械运动特别是含有其他运动形式,比如热运动时会不方便,也让学生了解了研究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目的。目的之二,为后来从牛顿定律到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的变形做好了铺垫,为这种变形提供了灵感,使得这种变化更加自然。

翟老师: 可以看出,这段设计中的实例也是精心设计的,第一个是动力功使物体的动能增加的运动;第二个是动能全部转化成内能;第三个是子弹出枪膛化学能转化为动能。这三个情境可以让学生经过分析,进入教师设定的情景,从而明确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是与动能的转化有关系的。

张帆:归纳起来说:第一个环节的目的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下面我们看一下有关建模的第二段教学片段。

播放第二段教学片段

蔡老师:第二阶段是从汽车启动这个实例出发,经过简化从中抽象出第一个简单模型,就是只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利用牛顿定律,通过对这个运动的研究,得到了他所遵循的数学表达式,同时,再利用实际的汽车启动过程,对其遵循的规律进行检验,结果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个表达式就能够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翟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蔡老师充分展示了建模的物理过程: 1.创设情景实验

2.建立运动物理的实体模型 3.减少变量

4.用牛顿定律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5.建立一个描述水平运动物体的具有一定数学规律的与实验测量高度结合在一起的一个物理模型。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物理过程的分析,养成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学会利用建模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这样,学生在遇到新类型的问题时,就能自己建模并解答问题,这样会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张帆:其次,使学生尽量运用建模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也是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解决时间紧任务重的有效方法之一。另外有些问题也绝对不是靠简单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和套用物理公式就能解决的,往往需要借助建模才能方便地解决。当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建模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地训练和发展。

蔡老师:在有了这个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表达式中的FS的意义,进而给出动能的定义,请大家看第三部分动能意义的课堂教学片段。

播放第三段、播放第四段教学片段

蔡老师: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对所建立的模型的数学表达式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与能量相关的物理量,这就是FS,并通过对汽车启动实例的分析,知道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进而找到动能的意义,给出动能的定义,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动能的意义,进一步从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出发理解动能的单位和标量。

张帆:看来蔡老师在给出动能这个环节中,是从模型的数学推导中,结合举例给出动能的定义,这里面暗含了功能关系的因素。为后面分析动能定理的本质也起到了一个铺垫的作用。

翟老师:这个环节中,如果直接通过定性的实例分析,再给出动能的概念,事实上在教学上是降低了难度,通过一些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去体会动能的意义,同样可以达到理解动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平方有关的目的。

那样处理,就很容易直接探究做功与动能之间变化关系。学完动能定理以后,经过老师适当的点拨,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能的概念。

蔡老师:给出动能的概念后,下一环节就将进入动能定理的教学了,请看视频 播放第五段、第六段教学片段 张帆:可以看出,刚才蔡老师在这一段设计中,体现了前面翟老师所提到的,通过不断改变变量,使模型不断升华,从而使这个模型逐渐靠近动能定理,进而得到动能定理。

蔡老师:确实也是这样考虑的,因为单独一个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不能等同与动能定理,所以需要,逐步深化,将模型由一个力到多个力,由只有动力做功到含有阻力做功,由正功到负功,使学生逐渐认识最终的模型应该是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翟老师:这里不断增加变量的研究方法,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设计了有摩擦和无摩擦两种情况的探究实验,更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远不是象完成一组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那么简单,需要不断增加变量分析各种情况,并且收集更多的证据,才能够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测量的这个教学环节中,蔡老师也注意到了在设计实验方案、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测量等问题时都介绍的比较清楚,并重点介绍了测量拉力方法的改进,使学生不仅知道了要测量哪些物理量,还了解了通过这套传感器的实验仪器是怎样实现测量拉力的。这样以后学生也能够自己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了。

张帆:这个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比较多,有:质量、初速度、末速度、位移、拉力,如果用传统的仪器是可以完成这个实验的,但是,课上我们要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数学运算,完成表达式的两边测量结果相等的任务。而采用了传感器并经过计算机的计算,就可以很快处理完数据,把精力放到实验探究的过程上来。

我发现,在改变变量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变力做功,是什么原因呢?

蔡老师:把变力做功纳入到变量的一种情况,当然是好,但是考虑到高中阶段变力做功比较难研究,取证上也比较困难,所以把该环节略掉,放到了动能定理得出之后,侧重让学生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变力做功问题。

张帆:由此看来,动能定理结论的得出,也还是不能把所有的情况都探究以后才得出定律。翟老师: 其实,这个环节把问题倒过来,得出结论后,提出变力做功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会发现,在用动能定理解决变力做功的问题时,完全可以用初、末两个状态量的变化即动能的变化来计算。这样就学会了另外一种除了牛顿定律以外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新方法。

其实通过物理学史的回顾,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到,物体模型第一步水平恒力做功能量只是在机械能之间变化,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而当汽车减速,把动能转化为内能以后,能的性质发生了质的转化,因此,正像恩格斯认为运动的不灭不能仅仅从数量上去把握,而且还必须从质的转化上去理解。它在《反杜林论》中指出:

“如果说,新发现的、伟大的运动基本规律,十年前还仅仅概括为能量守恒定律,仅仅概括为运动不生不灭这种表述,就是说仅仅从量的方面概括它,那么,这种狭隘的、消极的表述日益被那种关于能的转化的积极的表述所代替,在这里,过程的质的内容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的权利。

恩格斯指出,在不发生机械运动“消失”而产生其他形式的运动的情况下(如简单机械平衡条件下的运动传递,完全弹性碰撞)运动的传递和变化都可以用动量mv去量度。当发生机械运动的“消失”而其他形式的运动产生,即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包括势能、热能、电磁能、化学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在所有这些情况下,都应以1/2mv2去量度。

在这里,我想这个设计应该是想 着重强调做功使动能转化成为其他性质的能了。

张帆: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作为一线教师,得出动能定理之后,下一环节一般就是用动能定理来解题,会忽略用它来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关于这一点,在课堂上,蔡老师是怎么解决的呢?

蔡老师:我认为,课程标准中所说的,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重在理解动能定理所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这就是能量转化问题,不仅仅是一种数学关系,如果,忽视这一点,重在解题训练,对学生理解动能定理的本质问题是不利的,那只是一种数学关系的套用。所以我认为,在得出动能定理之后,还是先让学生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初步认识其本质,然后再进行适当的定量运算,把动能定理的模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再次加深对动能定理的认识,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在这个环节上,我是这样设计的,请看教学片段 播放第七段教学片段

张帆:看了这一段之后,我感觉,在应用这一阶段,学生在分析现象时,侧重点放在了分析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上,没有深入探讨出能定理所包含的本质,也就是能量转化问题,与刚才蔡老师所说的有所偏离。

后面的实验很不错,它其实是我们在习题中经常遇见的一个模型,在这里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测量,并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这个物理过程、计算相关的物理量,学生既有一种成就感,又加深了对动能定理的理解,今后再解决此类过程的相关问题时就会变的游刃有余。

蔡老师:我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是在对动能定理本质的挖掘上,做的不够,与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差距。这一点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翟老师:这个环节还可以这么理解,是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动能定理去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试图通过物理学史的回顾,帮助教师理解有关动能、动能定理揭示的有关做功与动能变化之间关系的本质。

如果我们把教科书中的物理规律看作是物理科学发展的历史留给后人的精神文化传承物,我们就不会把“发现”物理规律作为科学探究的目标,而是探究物理规律的意义,当学生经历了物理实验过程,观察了实验现象,建立了物理模型,测量了各种参量的数据,这种体验就会改变学生理解规律的处境,并产生自己创造性的理解,而且,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这样的科学探究的研究对学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学习物理规律也可以反过来促进对事实的理解。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实验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影响实验测量精度的因素得到控制,实验事实和实验结果也被描述得更加确切,促进了学生对事实的理解。

“科学课程”中,推行“依据证据的解释”。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科学解释要求运用定律、定理、理论、模型等更多的科学知识、逻辑证据、深入的分析,并更加清楚的展示逻辑、证据及物理规律和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就像动能定理这一节课,我们经历了创设情境实验、建立物理实体模型、实验获得证据、数学推理与实验结论的结合,建立了研究问题的模型,并不断增加变量,使其逐渐接近动能定理的内容。因此,在物理课程中,对科学解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有对物理现象及过程定律的解释,还有对物理规律及模型的解释。

这个教学案例与真实的课堂教学是会有一定的距离的,我们今天的讨论试图是对一个比较复杂的科学探究的问题进行尝试性的研究,主要是科学探究思想方法上的一次尝试。

11.45篇教育教学案例评析 篇十一

在阿坝州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前,受封建奴隶制度的桎梏,农村经济十分落后,经济结构单一,生产、生活资料短缺、温饱不足。1952年建州以后,自治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农村生产力得到较大解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4年以来连续六年出台以农村改革发展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对“三农”的高度关注以及对藏区扶持力度的逐年增加,都为全州农业农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广大农牧民群众艰苦创业,拼搏奋进,农业农村经济发生历史性巨变,基本实现居有其屋、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全州农业农村经济得以稳步快速发展。

2012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文中产值全部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是1952年的12倍,年均增长4.3%。粮食总产量17.77万吨、肉类总产量10.44万吨,分别比1952年增长了1.44倍、38.33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770.44元,是有记载的1960年的80倍。

农业总产值从2360万元到45.87亿元的飞跃

建州初期,阿坝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极为低下。随着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的广大农牧民积极投身于全州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中,农村生产力得以缓慢恢复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52年的7.28万吨上升到1958年的11.84万吨,肉类总产量由1952年的2655吨上升到1958年的4440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2360万元上升到1957年的3878万元,分别增长了62.64%、67.23%和30%,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2%、10.8%、5.4%。

随后,阿坝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绩,生产条件以及生产工具等得以改善,1978年,农机总动力达到6.09万千瓦,比有记载的1958年增加了6.08万千瓦,增长609倍。粮食产量达到20.93万吨,比1958年增加了9.09万吨,增长76.7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比价格)达到1.38万元,比1958年增加了9826万元,增长3.4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农牧民由过去单纯的生产者变为了生产经营者。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阿坝州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的新的强大动力。2004年以来,阿坝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减免农业税到全部免除农业税,再到发放各项惠民补贴;从增加收入到发展现代农业,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多予、少取、放活”,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再到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从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到统筹城乡发展,再到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2007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8.49亿元,比1978年增长2.9倍,年均增长3.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19倍,达2406元。

2008年,突如其来的“5.12”8级大地震,对阿坝州社会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农牧业生产遭受重创。面对灾难,党和国家高度关怀,出台一系列促进、恢复农业生产的惠农政策,组织六省对口援建,强化农业资金和项目帮扶。省、州各级政府高瞻远曙,超前谋划,变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为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助推农民增收的契机,大力推行“旅游精品村”、“特色果蔬产业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全州农业农村经济快速恢复发展,农牧民收入实现小幅稳定增长,达到人均2555元。

2012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5.87亿元,比2008年增长19.5%,年均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增长1.3倍,达到5770元。

农牧业经济成倍增长,现代进程日益加快

建州初期,全州农业生产以简单的种粮和分散的个户养殖为主,种植业以青稞、马铃薯等为主,养殖业主要是用于耕作和运输的骡、马、牛以及传统的家庭养畜业和养禽业。通过不断调整,全州粮、畜、果、菜、药等主导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品质不断提升、产量成倍增长,土地产出率逐年提高,成为省内重要的特色果蔬基地。

2012年,粮食总产量由1952年的7.28万吨增加到17.77万吨,60年翻了一番多;单产由1952年的817.1公斤/公顷增加到3173公斤/公顷,增长了2.88倍;水果总产由1952年的531吨增加到9.48万吨,增长了177.5倍。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44家,农牧业专合组织1053家,建成六大优势产业基地91.3万亩。成功注册“川藏高原”集体商标,118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全州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别累计达到67个、17个、32个和2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面积分别达到78.24万亩、3.49万亩、0.776万亩。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规模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2360万元增加到45.87亿元,增长了12倍。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52年的59.66%调整到30.5%。

作为阿坝州支柱产业之一的畜牧业,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这一主题,加强草场建设,注重个体化、规模化和集群化生产能力的提升,完成牦牛奶、牦牛肉和优质绵羊三大生产基地建设,2012年年末,阿坝州大牲畜存栏头数210.4万头,是1952年的4.42倍。2012年肉总产量达10.44万吨,奶类产量11.52吨,分别比1953年增长了39.33倍和14.2倍。加快建设四大优势畜产品基地,牲畜出栏率、商品率快速提升。扶持培植州级以上涉牧龙头企业13家,加工企业27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5家;养殖企业2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2家。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52年的37.3%调整到57.2%。

nlc202309012032

生态建设发展迅猛,带动旅游效益显著

60年来,阿坝州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扎实构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天保二期等工程,林业由采伐为主逐步转变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管护,对生态林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维护。2012年封山育林、森林抚育、建设公益林达26.8万亩,治理沙化3.5万亩。退牧还草300万亩,灭鼠治虫378万亩。至2012年年末,累计造林0.33万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由1953年的6公顷,发展到2012年的0.27万公顷,增长456倍;封山育林面积由1968年的200公顷,发展到2012年的8.85万公顷,增长了441.3倍。

近年来,阿坝州积极创建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州,旅游品位不断提升,旅游环境更加优化。在生态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助推生态旅游产业增势迅猛,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阿坝州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三百”工程的深入实施,阿坝州乡村旅游逐步走上规模化精品化发展道路。截止2012年底,阿坝州共建成精品旅游村寨102个,农家乐1480个,其中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144家。精品旅游村寨中的水磨镇老人村、映秀镇中滩堡村、渔子溪村、枫香树村、绵虒镇三官庙村、三江乡草坪村、河坝村、照壁村、牟托村、坪头村、观音桥镇观音村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汶川县荣获“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理县桃坪羌寨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和“四川十大最美村落”、甘堡藏寨被评为“四川十大最具旅游价值村落”和“四川乡村旅游示范村”。2012年底,桃坪羌寨、甘堡藏寨已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汶川甜樱桃、理县大白菜、茂县羌脆李、神沟九寨红葡萄酒等优势品牌市场知名度的快速提升,为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实现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027.6元。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农民收入快速提高

到2012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投资达到11.7亿元,较有记录的1954年的基本建设投资中的农业投资额增长了11.7万倍。2012年,全州通自来水的村达到1321个,通电话的村1329个,通汽车的村1345个,分别占全部行政村的97.5%、98.1%和99.3%。2012年全州农机总动力已达72.57万千瓦,拥有各型拖拉机26100台、拖拉机配套农具5500部、手扶式拖拉机和耕整机、微耕机等农田作业机械8133台。机耕作业面积达37万亩,机电灌溉面积达20.2万亩,机械植保面积60万亩,机械脱粒粮食9.2万吨,农机运输作业15803万吨公里,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22.3%。

自治州成立之前,阿坝州农牧民衣食无着,生产经营活动单一、收入来源单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农牧民收入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稳定增加,尤其是近年来,把“农牧民增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创新思路,坚持“增量提质、跨越发展”基调,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科学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到2012年,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70元,比有记载的1960年增长了79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32.8亿元。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创业、外出务工实现转移就业,既让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支撑城镇化的生力军,又让农民收入不再仅仅“土里刨金”,2012年全州农牧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到了人均纯收入的30%。

倍增的不仅仅是农民收入,还有农民生活质量。从吃不饱到吃得好,从穿不暖到穿得漂亮,从住帐篷、土房到住楼房,从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到“招手停”和买汽车,从电报、固定电话到传呼机、手机,从不会写信到“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农牧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脱贫到全面实现小康的迈进。

社会保障从无到有,社会事业突飞猛进

新中国成立前的阿坝州农牧民,温饱尚不能自足,更谈不上基本的保障。新中国成立后,从实施改革,做到“耕者有其田”开始,到目前全面推开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阿坝州人民享受到了从“出生”到“养老”的一系列保障服务。

出生时,农村妇女有分娩补贴;出生后,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疫苗;上学时,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还有“营养早餐”计划以及贫困学生补助金;生病了,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医疗费,大骨节病患者还有粮食和现金补贴;家庭困难的,有最低生活保障金;老了,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不断扩大的保障范围和内容,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城乡共建、共享带来的益处,享受迈进小康社会带来的幸福。

展望未来,阿坝农村发展机遇重大,活力充沛,必将绘就更辉煌的画卷,走向更加繁荣。

12.45篇教育教学案例评析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出直角的图形的过程, 并能标示直角符号, 借助直角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能正确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通过找角、辨角、拼角、比角等一系列活动, 培养动手能力、合作意识, 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建立自信心;通过课堂中创设的生活情境,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直角的概念, 掌握判断直角的方法, 会辨认三种角。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

教具准备三角板、时钟、大五角星、正方形纸、信封、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激趣引新

1. 大家来找茬:把下面每组物体根据事物的特点进行分类。

(1) 苹果、桔子、梨、铅笔。

(2) 鼻子、帽子、眼睛、嘴。

(3) 衣服、裤子、裙子、鞋.

2. 出示图片。

这是我们认识的一个新朋友, 它是谁?

能在图片上找到它们吗?

【评析】游戏旨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调动学习情绪, 为本节课角的分类奠定基础。通过“找一找、指一指”的活动, 不但唤起了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 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为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二、探索新知, 建立概念

1. 老师这里有很多角, 你们可以帮老师把这些角分成两类吗?

试试看, 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谁来展示一下自己是怎样分的?

2. 认识直角。

(1) 同学们很容易找到的一组角我们把它叫做直角。

老师这里有一把三角尺, 有直角吗?谁来指一指。

为了把直角与其它的角区分开来, 我们可以用一种特殊的符号来表示直角 (板书直角符号) 。小朋友你们想一想, 直角符号像什么呀?

(2) 你能把图片上的直角标上直角符号吗?

小练习:正方形纸有几个直角?纸口袋的表面呢?三角尺呢?

(3) 认识三角板。

出示三角板, 让学生找出上面直角, 同时把尺子随意旋转, 再让学生找出直角。

同学们能在你手中的三角尺中, 找到直角在哪里吗?

小结:三角尺上最大的角是直角, 而三角尺又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学习工具, 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时, 常常用三角尺去量。

(4) 在练习本上、数学书上找直角, 用三角尺量一量, 比较找出的角的大小。

板书: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评析】教师在挖掘学生已有知识和判断水平的同时, 结合学生直观认知规律, 在直观操作中认识直角, 在玩三角板的活动中理解直角的作用,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 认识锐角和钝角。

(1) 出示钟面上时针、分针形成的角, 先拨出直角, 再拨出比直角小的角 (锐角) , 比直角大的角 (钝角) 。让学生自己找到后两类角的特征。

板书: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2) 比较三种角的大小 (出示锐角、直角、钝角) 。

(3) 小练习: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角, 让学生判断直角、锐角、钝角。强调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来判断的方法。

(4) 小游戏:我做小交警。

让学生用手臂摆出直角, 接着变化成锐角、钝角。进一步让学生强化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提问:你能变出多少个锐角?多少个钝角?

【评析】通过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演示, 让学生很自然地分清有比直角大或小的角 (既钝角和锐角) , 并利用“我做小交警”的游戏明确三种角的区别, 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学的活、学的透、学的容易。

三、练习拓展, 丰富感知

1. 找出多边形中的锐角和钝角 (出示五角星图) 。

2. 先观察, 再量一量, 说说下面各是什么角?

3. 勇闯三关。

第一关:出示图片, 找一找在哪里有角?是什么角?

第二关:找朋友 (角图与角的名称连线)

第三关:这个角你能一眼看出是什么角吗?如果不能, 可以请谁来帮忙?

顶点与直角的顶点重合, 一条边与直角的一条边重合, 看另一条边。如果在直角另一边的外面, 就是钝角;在直角另一边的里面, 就是锐角;与直角的另一边重合, 就是直角。

4. 请同学们猜一猜, 几时整的时候时针和分针之间形成直角呢?

5. 用手中的三角板拼锐角、钝角。

【评析】设计多层次的综合练习, 通过“拨钟”、“勇闯三关”、“找朋友”等不同有趣的游戏和活动, 引发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高层次迈进, 并在练习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 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活动激趣, 灵活运用

直角、锐角、钝角正在比赛, 看谁的本领大, 我们去当小裁判。

(1) 1号楼和地面成直角, 2号楼和地面成锐角。你愿意住哪幢房子?

(2) 图钉的钉尖分别成锐角和钝角。你愿意用哪一个?

(3) 这两把椅子, 你会坐哪一把呢? (锐角椅子和钝角椅子)

【评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既呈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 又体现所学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总结延伸, 回味无穷

1. 我来演角。

小朋友,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朋友?如果你是它们其中一位, 你会怎样介绍自己?

示范:我是直角, 长得不胖不瘦。你们要找我一点也不难, 用你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如果不差分毫, 那就是我直角了。

小朋友,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锐角, 直角和钝角可是我八拜之交的兄弟!

嗨, 大家好, 我是钝角, 在角的家族里我有两个弟弟, 锐角和直角。

2. 欣赏一组生活中有关角的应用的图片, 深刻认识角的作用。

(配乐画外音) 有了角, 大桥就能牢不可破, 为人们带来便利;还能让我们坐上稳稳的凳子, 那么舒适, 那么安全;角让梯子更稳固;还能让你的相架站起来, 让你看到微笑的自己。同时, 角还是美的化身: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卢浮宫的广场建筑、美轮美奂的鸟巢都因为角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快乐吧!

【评析】通过“介绍自己”活动的表演, 不但体现出低年级学生善于表现自我的天性, 又使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在自由的表现中回忆新识, 达到动与智的升华。同时, 快乐的音乐、优美的图片把生活中的美景与数学自然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感到轻松, 赏心悦目, 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上一篇:青年教师“敬业爱生”演讲比赛活动方案下一篇:开学新学期学生心得体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