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共15篇)
1.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篇一
小榄中学高一生物必修2教学案
编制:赵蓉
审核: 曹美玲
使用:2014年 5月16 日
班别:
姓名:
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案(第1课时)
【旧知检测】
1、最早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是()。A.达尔文
B.拉马克
C.施旺
D.孟德尔
2、.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新类型的出现是因为()。
A.获得性遗传 B.用进废退 C.环境引起生物发生突变
D.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考点呈现】
①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②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尝试练】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生活在____________的______生物的__________叫做种群。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群的特点
(1)种群的个体之间具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别,并不是机械地结合在一起。(2)种群是生物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个 体之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3.基本概念
(1)一个种群中___________所含有的_________,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2)在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中,_______________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3)在一个种群中,某种基因型个体在某种群中出现的频率,叫做__________。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基因突变产生_____________,这就可能使种群的__________发生变化。
2.达尔文曾经明确指出,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 ______________。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可遗传变异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统称为突变。
3.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___,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是_________的、________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_______ _____,导致生物________________不断进化。【巩固练】
3.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水田里全部的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C、一块棉田中全部的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 D、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4.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第 1 页(共 2 页)小榄中学高一生物必修2教学案
编制:赵蓉
审核: 曹美玲
使用:2014年 5月16 日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 【拓展练】
5.某植物种群中基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
(1)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___,a的基因频率是__ ___。
(2)这个种群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占_____%,基因A的频率______;aa的基因型个体占______%,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
(3)这一种群如果连续自交多代,它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从基因频率上看是________________,而从基因型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
6.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为AA的个体占24%,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36%、64% B.57%、43% C.24%、22% D.60%、40% 7.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X:XX :XX:XY:XY = 44%:5%:1%:43%:7%,则X的基因频率为()
A.13.2% B.5% C.14% D.9.3% 【课后练习】
8.曾经有一种治疗感冒的新药问世时,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渐低,因为感冒病毒具有了抗药性,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缓慢的产生了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C、抗药性的出现是选择的结果
D、后来药量用少了,所以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9.根据哈代——温伯格定律:(p+q)= p+2pq+q= 1,在一个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中,有AA个体400只,Aa个体500只,aa个体100只,则三年后,该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和aa基因型个体各占()
A.40%和10% B.65%和35% C.42.25%和12.25% D.40%和60% 10.如果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稳定的 B.群体中所有成员都是该性状的纯合子 C.该变异性状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 D.该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大的适应性
2b
BB
Bb
bb
B
b
第 2 页(共 2 页)
2.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篇二
一、课前准备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取新知的主要方式是观看教学视频, 所用教学视频一般是教师根据教材和课标所录制, 也有部分教师使用网上的优秀教学资源, 如网易公开课中的"可汗学院课程"。由于笔者所在学校条件有限, 故采用手机摄像功能, 在教研组教师帮助下录制教学视频。除制作视频, 笔者还依据教学内容, 制作了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教学目标等内容的PPT课件。在本次尝试前, 笔者已经建立班级QQ群, 然后将制作好的视频和PPT传至群共享, 供学生利用周末在家下载观看。
二、先行学习
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 并且学生能否成功地进行自主学习将关系到后续课堂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时, 可根据个人学习能力的强弱调整进度, 既可反复观看全部内容, 也可有选择性地反复观看, 在观看过程中, 学生要对个人的收获和生成的疑问进行记录, 然后通过QQ与同学交流探讨, 也可向教师提出疑问。观看结束后, 学生自主完成检测题, 及时通过QQ反馈给教师, 从而为课堂上的交流与讨论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师再备课
课前准备阶段的备课是依据教材与课程标准, 而再备课是依据学生先行学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 如提出的疑问, 学生自主学习检测题完成的情况。在本节课先行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如下的疑问:
(1) 为什么不能用固体与纯液体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
(2) 一个化学反应可以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吗?
(3) 该怎样比较化学反应的快慢?
(4) 为什么不用瞬时速率来表示化学反应快慢?
(5) 人们常把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再进行化学实验, 为什么?
(6) 为什么只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 能不能用其他的量?
(7) 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
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先进行分析, 归纳出在本节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他问题通过QQ与学生单独解答, 再依据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检测题的情况, 将学生进行分组。
四、课堂内化
课堂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先把学生进行分组, 然后通过同伴互助、交流合作等环节, 让他们自主解决先行学习过程中还未有效得到解决的问题。在近15 分钟的小组讨论中,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同时, 笔者也会适时介入到各小组讨论中进行巡视或给予适当点拨指导。针对本节内容, 学生通过互动学习后, 还有以下问题未得到解决:
(1) 为什么不能用固体与纯液体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
(2) 如何用其他相关量描述化学反应快慢?
(3) 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应用不够熟练。接下来笔者针对 (1) (2) 两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述。对于第三个问题, 作了这样的比方, 拖拉机的前后轮因直径不同, 它们的转速并不相同, 但它们代表的是拖拉机相同的行驶速度, 并安排了例题讲解, 此阶段大概花10 分钟时间。
五、反馈评价
翻转课堂的特点还反应在教学反馈的及时性。为了了解学生对本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如何, 笔者依据学生先行学习完成自主检测题与课堂内化情况, 设计了如下评价试题供反馈评价使用。检测结果表明, 8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上述问题。
(一) :反应N2+3H2=2NH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5min内NH3的质量增加了1.7g, 求V (NH3) 、V (N2) 、V (H2)
(二) :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起始浓度 (mol/L) 3.0 1.0 0
2S末浓度 (mol/L) 1.8 0.6 0.8
据此, 可以推算出上述反应化学方程式中, 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9:3:4B 3:1:2C 2:1:3D 3:2:1
(三) :反应A+3B=2C+2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为:
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 ()
通过这次教学尝试, 我们可以看到, 虽然我校的信息化条件有限, 没有专业的信息化教师, 但只要我们教师创造条件去尝试和摸索, 就能够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活力, 更加有效, 就能翻转出教育的真面目。
参考文献
3.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篇三
1 目的与意义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是达成高中生物学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2010年秋季,甘肃省进入新课程实验,目前,各校已经完成了生物必修部分的教学。通过对甘肃省部分高中学校教师的调查、访谈,了解甘肃省在新课程实施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发现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对策,以使甘肃省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更好地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2 对象与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2年4~5月对全省不同学校的高二生物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5个方面:生物实验教学条件、生物实验课的安排和教学方法、实验课实际开设的情况、未开出的原因及教师对实验作用的认识。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56份,其中来自省级示范性高中16份,市(地)级示范性高中15份,普通高中25份。同时通过面谈、运用现代传媒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访谈。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物实验的开设情况
1)不同类型学校开设情况存在差异:课标对高中生物必修部分开展学生实验活动的建议共计36个,省级示范性高中实验开出率约为28%,普通中学实验开出率约为13%,实验开出不足5个的学校约占调查总数的85%,并且越是一般的学校生物实验开出率越低。2)不同内容的实验开设情况存在差异:课标中建议实验教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验室中的实验教学;另一类是课外活动的教学。
实验室实验又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指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等在1课时内就可以完成的实验,并得出结论的简单过程。这些实验基本上沿用了原教学大纲的内容,但有新的要求。这些实验的开出率接近40%。探究性实验主要是指那些慢性实验,如“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等。这些实验都不是1~2节课就能够完成的,一般需要7~10天,这些实验的开出率不足10%。关于课外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去了解到生物学科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在课标中,课外活动占到了一半,被调查的学校几乎没有做过课外实验,这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差很大。
3.2 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
大部分教师认为,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更重要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但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较多,会影响教学的进度。课本中的实验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影响不大,通过视频、讲解和练习也能让学生理解生物实验得出的结论。这些教师其实是没有真正领悟新课标的内涵,教学观念没有更新,不能正确理解教材安排大量实验的意义。
3.3 影响实验开设的原因
1)课时不足。这是制约实验教学实施的重要方面,也成为教师不进实验室的一个理由。甘肃省新课程将生物教学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实施,生物课时每星期基本是4节课,而大部分学校的每节课又从45分钟改为40分钟,事实上又减少了生物课的教学时间。如果要每个实验都做或做多数实验,则很难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2)探究实验难以落实。探究实验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临时事件处理能力,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领悟能力和自律能力。这给探究实验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一定的难度。一般学校实验场所有限,班级多,班额大,并且缺乏专职实验员辅助,所以探究实验难以落实。
3)实验条件限制。许多学校在实验经费投入不足,实验教学必备的硬件条件有些已落后于新课程对实验设备的要求。再加上新课程新开设的实验中很多实验材料、试剂无处购买,或价格太高无法承受。比如说实验“观察细胞中DNA、RNA的分布”和“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吡罗红甲基绿染液和健那绿染液的成本较高,每100克2000元以上。因此导致很多实验由于在仪器设备和药品配备、实验材料供应上存在问题,不能正常开展。
4)评价不到位。我们的评价方式还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没有真正落实新课程的内涵。在调查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既节省时间,又便于突出和促进学生把握有关实验知识要点,继而“提高”教学效率。
4 建议与对策
4.1 更新观念
能否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摆在应有的位置,建立起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新观念是关键。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实验和课堂教学分开看待,甚至把实验教学当做课堂教学辅助。实验课只是让学生看看课堂上讲的对不对,没有把他们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实验与教学内容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实验就会又回到知识与实践相脱离的老路上,课标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还生物学科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必须把实验教学看成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成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真正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新课程的教学思维,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提高执行新课程实验教学的自觉性。
4.2 完善实验设施
要想实现课标的实验教学目标,各中学的生物实验室应当加以调整完善,以完成课标要求的实验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现有中学生物实验室的不足不仅需要学校自身努力,还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及社会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增加投入,完善中学生物实验室的硬件设施。
增加的投入主要用于改建实验室、购买必要的设备、仪器和药品。
1)实验室的布局:课标中大量的实验室活动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而现有的绝大多数中学生物实验室的布局与教室相同。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学习小组的活动,因为一个学习小组应至少有3~5名学生,他们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来进行讨论、整理资料、处理数据等项工作。教室式的布局显然不适于这样的活动,所以,如生物实验室的实验桌应成“岛式分布”,使每个学习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台(台面上应有电源,台面下的柜中应有显微镜等实验仪器和用具),同时也便于教师的辅导。
2)实验仪器:显微镜应保证每人1台,至少也得2人1台,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接触显微镜,练习使用,提高操作技能。还需增加的仪器设备有:pH计、血细胞计数板、匀浆器、恒温水浴锅、湿度计等。对于价格较贵的仪器,建议一个学区选定一所学校添置这些仪器,供学区的几所学校共同使用。
3)低值易耗品:由于课标中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而这些实验多为慢性实验,需要大量的烧杯、试管、锥形瓶、培养瓶等,现在的大多数中学实验室都不能满足这些实验的需要,所以要添置大量的玻璃器皿。
4)新增药品与试剂:健那绿、吡罗红甲基绿粉、乙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改良苯酚品红染液、重铬酸钾、琼脂、酚酞等。
4.3 改进评价方法
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依靠分数,尤其是实验课教学。应建立与新课程相对应的评价方法,学校和教师应该淡化考试评价,开展多元的评价机制,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动手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优化教材实验
教师应该学会创造性地使用,对于教材中的实验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校的具体条件有目的地加以改造:对于耗时长、课堂实施有困难的实验,可以通过拓展校本实验达到教学目标;对于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实验,通过改变实验材料、改进实验手段等措施加以完善。比如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许多地区都采不到书上提到的黑藻,用一般材料观察,常看不到现象,若用万寿菊管状花的花瓣表皮毛、小麦的根毛替代黑藻效果都比较好。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篇四
-教材分析[1,2,3]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科教学(生物)王祖喜(20144616009)
摘要:本文对人教第二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教材内容、目标体系、重难点、教学建议、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但也有所侧重。目的在于让自己初步掌握教材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文本最后部分也对这次教材分析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反思。关键词:《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材分析;基本要素和方法; 教材内容分析
《遗传与进化》一书是以人们对基因的发现、研究和应用历程,即遗传学发展史为主线编写的。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隶属于“基因的发现”部分;“基因的研究”部分有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基因的应用”部分包括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由此可见,教材的编排不仅符合课标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由现象-本质-现象”的认知规律。1.1 本章概述 1.1.1 本章地位
结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和教科书内容编排的顺序,本文确定出本章的地位有:(1)《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隶属于人教第2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章;(2)本章是“在第1章引导学生认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继续依照科学史的顺序,寻找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也就是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进行编排的;(3)本章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与《分子与细胞》第六章有关细胞增殖、有丝分裂的内容有联系;(4)是本模块“基因研究”部分的首章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1.1.2 本章作用
与上同理,本文确定出本章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生物通过生殖和遗传实现生命延续和种族的繁衍,通过进化形成物种多样性和适应性,实现生命的发展。在本章中,选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内容,目的在于揭示生命延续的细胞学基础;学生再次体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验证的科学思想方法,领略科学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假设、富于想像的创新思维品质。1.1.3 本章知识体系
本章是针对“基因在细胞中有没有物质基础?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究竟是不是物质实体?如果是,有存在于细胞的什么位置?”等问题,按照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的顺序编写,正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因此,本章知识体系为(图1):
图1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体系
1.2 各节内容分析
1.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本节包括“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两小节,由于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因而,第1节的“问题探讨”部分是从比较“果蝇配子和体细胞的染色体差异”开始的。结合教材的内容及布局,本节知识有以下特点:
减数分裂:
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减数分裂的定义,而是先介绍与孟德尔同时代的生物学家魏斯曼的预言,再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的过程,包括精子形成过程和卵子形成过程两过程。教材首先讲述了精子形成的过程,在借助详细的文字说明外,教材还借助教材中“图2-1”介绍精子的形成部位,用“图2-2”和“旁栏思考题”帮助学生对精子形成过程的理解,其中在“图2-2”的中央罗列出了“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分裂的主要特征”。有了精子的形成过程作基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就可以介绍得比较简略,教科书也借“图2-4”介绍了卵细胞形成的部位,随后用比较法叙述了卵细胞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并配以图解(图2-5),最后用“图2-6”对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除此,本小节还用黑体字将重要知识标出,以示重要,如减数分裂、联会的概念,四分体,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等,用图2-3帮助学生理解“交叉互换”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帮助学生对本小节知识的巩固。
受精作用:
本小节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通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另一个是受精作用的过程、实质和意义,教材中在借助文字详细阐述的同时,还用“图2-7”展示了受精过程的开始,用黑体字标示了受精作用的实质,最后教材用“技能训练”部分加强学生对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理解,同时注重对学生识图和作图能力的培养。
1.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本节在“问题探讨”中,呈现蝗虫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照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探究的兴趣学习本节知识。萨顿先对蝗虫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描述,据此为推论假说的依据,并得出黑体字标出的“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性关系”,同时以4小点罗列出。为了便于学生对萨顿假说的理解,教材中还在“思考与讨论”中让学生在途中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符号,促进学生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观点。由于萨顿假说运用的是“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因此,教科书紧接着介绍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也就是著名的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同时教科书中还以了解的形式概述了“类比推理”。教材中,特定强调了“摩尔根是如何选取实验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向学生强调“科学选材对实验的重要性”,并在教材旁栏以“相关信息”的形式简介了“实验材料-果蝇的优越性”在介绍摩尔根的实验时,教科书采取问题串的形式,并结合相关实验图解,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揭开遗传的奥秘,最终证实基因的确位于染色体上,同时,还用小号楷体字介绍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的进展,并配以彩色图片,这一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只是为了拓展学生视野。最后,教科书用黑体字标注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由于DNA与染色体也是存在着明显的平性关系,因而教材在“技能训练”部分,采用了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对DNA与染色体的关系,这样便于今后对“DNA和染色体关系”的讲解与学习。教材不仅给出了一定的练习题,还在“科学家的故事”栏中对摩尔根进行了简单介绍。1.2.3 伴性遗传
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学生比较熟知、比较感兴趣的两大伴性遗传病,因此,该教材在“问题探讨”部分,从这两种遗传病的病症入手,让学生讨论这两种遗传病,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由此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并且概念用黑体字标识。教材在“伴性遗传的特点”的讲解中,教科书详细介绍和分析了“人类红绿色盲症”。首先,教材用小号楷体介绍了红绿色盲发现的故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随后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学生学会识别并分析家系图,教材随后用“表2-1”展示了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且由此得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主要的几种情况。遗传方式总共有6种情况,由于女性和男性都正常,或都患病,其子代变现型是与他们一致的,所以教科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只介绍了其余4种遗传方式,并重视学生对遗传分析的能力,用“图2-14和图2-15”进行展出,随后,用文字对“交叉遗传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呈现中,由于教材已对“人类红绿色盲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以教材仅用文字进行了阐释,并且教材采用了开放式的结尾,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多了解有关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其他应用。本章最后还设有“本章小结”和“自我检测”,使得教材在总结本章内容的同时,也使学生们得以整体的检测,除此,教材还向学生提供了几个有关的学习网站,便于学生“继续学习”。2 目标体系 本章的总目标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方面目标。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举例说明受精过程,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概述伴性遗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认同基因是物质实体,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能力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尝试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3 重难点
通过上述对各节教材内容的分析,并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将本章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第一节的教学重点是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的过程;教学难点是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第二节的教学重点是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教学难点是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第三节的教学重点是伴性遗传的特点,教学难点是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4 教学建议
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的编排、本章目标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了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本章课可采用以下教学思路: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教学思路采用:(1)充分利用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教材或生活中提炼出问题;然后让全体学生亲自动手来探究,并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2)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因此成为教学的难点。教师应考虑在学生已有知识(如有丝分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将微观变为宏观的教学活动,为此将本节“模拟建构”的部分活动前移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设想;(3)本节教学建议用3课时完成,其中减数分裂部分的教学用2课时。
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思路采用:本节教材内容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的一部分,教学难点较多,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素材。因此,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围绕“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过程,精心设计学生参与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探究。同时,本节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
第三节《伴性遗传》的教学思路采用:伴性遗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又能够解释一些常见的遗传病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分析,并练习绘制遗传图解,真正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学习伴性遗传的意义和应用。同时,本节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5 教学活动设计
根据上述对各节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认知水平,同时结合教学重难点,本章各节可采用如下活动体系。具体如下: 5.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活动体系大致为:设置问题情境-精子形成过程的探讨-精子形成过程的讲解-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巩固总结-练习。具体到每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部分,先展现“问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配子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再通过提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复习细胞有丝分裂并猜想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最后,教师可介绍减数分裂发现简史,激发学生学习减数分裂的兴趣。“精子形成过程的探讨”部分,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同时学生已学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具备学习“减数分裂”的方法。所以“模型构建”活动前移,包括对“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型构建和“减数分裂”的模型构建两部分,这样利于学生比较两种分裂过程的异同,同时,促进学生形成“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直观印象和理解配子形成的过程与特点。再引导学生观察书中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解,并与自己建构的模型比较,思考图解的合理性。“精子形成过程的讲解”部分,教师结合书中图解和旁栏思考题讲述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对重点概念、精子形成过程的特点的理解与记忆。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部分,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根据“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解,采用比较法,与精子形成过程的特点进行比较,并自主归纳出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特点。“巩固总结”部分,根据教材中“图2-6 减数分裂图解”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引导学生加深对“减数分裂”的概念、特点的理解。
“受精作用”的活动体系为:提问设疑-探讨配子的多样性-归纳原因-阅读教材,理解受精作用的实质与意义-技能训练与练习。具体到各个环节有:展示“人的染色体组型图”通过提问如“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从人的精子、卵细胞到人的体细胞之间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过程?人的体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探讨配子多样性”部分,又有两个小部分,即“展示配子多样性的现象”和“分析多样性来源”。在第一小部分中,教师叙述教材中“父亲的所有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精子或卵细胞形成过程和思考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多样的原因。第二小部分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照片及示意图,并让学生思考这与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有什么关系?随后,继续“模型建构”活动,“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及讨论”,并让学生尝试计算可能出现的配子类型数目,进而归纳出配子多样性的原因。最后让学生阅读“受精作用”部分的教材内容,理解受精作用的实质与意义,通过“技能训练与练习”对本节知识加以巩固。5.2 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活动体系大致为:问题探讨-学生活动-讨论与探究摩尔根实验-尝试用研究结果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技能训练与练习-阅读科学家故事。具体到各个环节有:“问题探讨”部分,借助教材“问题探讨”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学生活动”部分,要求学生画出减数分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再阅读“萨顿假说”部分的教材内容;“讨论与探究摩尔根实验”部分,教师先表述摩尔根实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摩尔根为什么把果蝇作为为实验材料?”和分析“果蝇红白眼杂交过程”,随后借助教材中“图2-10”,让学生尝试推演果蝇杂交;“尝试用研究结果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部分,首先借助教材第28页中“思考与讨论”部分,促进学生解释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并让学生尝试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最后“技能训练”部分,教师借助书中第28页,讲述“类比推理”,随后让学生尝试采用此方法,推断基因与DNA长链的关系,同时,安排课后任务,即练习和阅读科学家故事。5.3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活动体系大致为:问题探讨-介绍红绿色盲发现过程-红绿色盲遗传图谱分析-解释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方式-得出交叉遗传的概念与特点-讲解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的应用-完成练习和自我检测,并仔细阅读“本章小结”。具体到各个环节有:“问题探讨”部分,借助教材,引导学生思考;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德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认同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红绿色盲遗传图谱分析”部分,教师展示教材中的色盲家系图,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教师展示教材第35页中的“表2-1”,只展示表格,具体内容由供学生填写;“解释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方式”部分,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归纳出“人类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方式”,并引导学生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受精作用的知识,根据教材编排顺序,依次展示遗传图解,并引导学生分析图解,进而由学生得出交叉遗传的概念和特点;最后,依照教材内容,讲解“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的应用”,同时布置课后作业。6自我反思与致谢
教材分析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本文是我第一次尝试性地对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进行分析,因此,分析的不到位的或不正确的地方较为突出。幸运的是,在汇报时,李老师及同学提出了宝贵意见,如本文起初将“活动体系”理解成了“教学过程的设计”,其实,他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活动体系”更侧重于教材中所提及的活动及对其实施策略的分析,而“教学活动设计”就更偏向于完整的教学过程设计。再如“知识体系”理解成了“简单的知识结构层次图”等,其实他们也是完全不同的,教材分析中的“知识体系”部分,更多地强调各个知识点的关系,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思维导图或概念图法进行表示。除此,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教材分析时,尽可能地在ppt中展现教材中的内容,如图片、材料分析等信息可用超级链接进行展现,这样助于教材分析的完整和直观。为此,衷心感谢李玉玲老师和同学的细心的点评和指导!
参考文献:
5.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篇五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的第二部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之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又为本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七章《生物的进化》中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材处理
本节主要讲授“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倍性(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共安排2课时完成(这里只介绍第一课时的设计)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⑴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B.识记)。
⑵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B.识记)。
过程与方法 :⑴以猫叫综合症产生原因为例,引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以果蝇的染色体为例,讲解染色体组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⑵通过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分类依据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思维能力的训练。
情感与价值 :通过了解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染色体会发生结构或数目的改变进而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单倍体的概念及“倍”的概念。
教学关键 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开放式探究、启发式引导、互动式讨论、反馈式评价
本节课的教法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采用“多媒体引导点拨”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演示为载体,以“引导思考”为核心,设计课件展示,并引导学生沿着积极的思维方向,逐步达到即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借助影片、图片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遵循“教必须以学为主立足点”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对照学习。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遗传信息改变,使蛋白质结构改变、生物性状改变,即生物发生了变异。
那么,基因是什么?它和染色体又有何关系? 回答: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染色体是DNA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形排列。引出新知: 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正常情况下,其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都是稳定的。但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均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这就属于染色体变异。
(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重点的把握: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6.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篇六
一、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高一年级下学期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包括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道基因工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七部分。针对历年来会考考点和出题的规律性,以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的本质、基因突变及其变异为主要学习重点。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顺利通过生物实验会考做好必要的准备。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解释简单的生物现象。
3、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
学的实验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顺利通过本学期实验会考。
三、教学对策
生物科学的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文科的非高考学科,针对本学期生物实验会考和为下学期顺利通过学业会考做好准备。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重点章节的掌握。
1、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实质,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教学方向,针对会考,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
2、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课题教学管理秩序管理工作。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多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在教学上,注意向老教师取经学习,多听课,细心领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7.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篇七
“细胞”是《分子与细胞》中最核心的概念, 这一模块的内容都是围绕细胞而展开的, 与“细胞”相关的一系列实验也成了开创现代生物学里程碑的核心事件, 可以这么说, 生物学成为一门科学, 细胞学说的建立功不可没。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 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结果的合理分析和判断等科学思维, 在教材中也不时呈现, 成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绝佳素材。
一、生物实验材料的选择
细胞学说的建立, 施莱登 (M.J.Schleiden) 和施旺 (T.Schwann) 这两位科学家起着重要作用。施莱登选择的观察材料是植物细胞, 而施旺选择的则是动物脊索细胞和软骨细胞。这两位生物学家的材料的选择有其特殊意义, 选择的两大生物类群广为熟知。施莱登在《植物发生论》中试图说明植物细胞核对植物细胞形成的作用, 也引用了另一位生物学家布朗 (R.Brown) 的观点, 即一个植物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 细胞核与细胞发育有着特殊的关系。施莱登认为, 植物的生命特征从根本上体现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施旺选用的材料是类似于植物细胞的动物细胞, 这是由于当时柔软细胞的切片技术和细胞染色技术的限制。细胞学说的建立, 是以众多动植物细胞的观察研究为基础, 从而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相似性。因此, 恰当选择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实验材料, 直接影响生物学家研究成果的准确性。例如, 戈特 (E.Gorter) 和格伦德尔 (F.Grendel) 利用人的成熟细胞内部无膜结构的特点, 用来制备“血影”, 从而得出细胞膜实际上是一种磷脂双层分子层的结构这一结论。科学家恩格尔曼 (T.Engelmann) 研究光合作用时选用水绵, 正是利用水绵具螺旋状叶绿体的结构。日常的实验教学中, 教师也会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例如, 用水绵代替金鱼藻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利用大蒜根尖代替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实验材料的变换, 学生实验也就不拘泥于教材所设计那样简单重复,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这是《分子与细胞》的核心, 统领了整个模块的核心内容, 体现了生命系统的三个要素:高度有序的结构、系统与环境的联系 (细胞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系统的延续机制 (细胞的发生和发育) 。玛格纳指出:“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一个基础部分。它既是机体结构、遗传机制、受精、发育和分化、简单有机体与复杂有机体的统一及进化学说等概念的前提, 又包含在这些概念之内。”
二、巧妙的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不仅意味着某种精确的操作, 而且是一种思考方式, 将注意力从记忆转移到思考和创造上来的一种探究真理的活动。虽然生物学“实验”一词开始出现于十九世纪, 但人类早就通过实验来认识和了解生命活动。威廉·科尔曼在《19世纪的生物学与人学中这样描述生物实验的意义, “实验生理学已经为这样的事件建立了一个研究模式, 而这个模式实验对传统的生命历史学家来说, 几乎没什么用处。但对其他人, 对胚胎学家、细菌学家或遗传变异的研究来说, 这个模式确实是一个新的典范, 以实验的名义, 一场改革生物学目标和方法的运动开始”。
《分子与细胞》模块中, 介绍了一些设计巧妙的经典实验。从细胞学说建立开始, 生物学家就一直在尝试对细胞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限于光学显微镜的技术, 对细胞的一些细微结构的研究显然受阻。1900年, 米歇利斯 (L.Michaelis) 发现, 用健那绿做活体染色, 证明线粒体中的氧化反应能引起染料的颜色变化, 自今100多年, 健那绿仍是线粒体专一的活性染色剂。还有教材中介绍的实例, 恩格尔曼利用水绵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不仅选材 (水绵和好氧性细胞) 非常巧妙, 其对照实验设计 (有否光照、光照多和少、不同色光等) 、变量控制 (水中、黑暗条件) 的思路都很有技巧, 他的实验中没有高档的实验仪器和复杂的实验过程, 用简单的实验完成伟大的发现, 可贵的正是其实验设计思路。
东北师范大学的王永胜教授认为, 我们不应忽略“隐含在这个过程 (注:指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过程) 后面的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的科学思想的精髓,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科最本质的东西, 及建立在学科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之上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三、实验结果的准确判断
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判断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科学研究的道路并不平坦, 实事求是是科学家们毕生的追求, 所以, 科学研究不仅要高屋建瓴, 也要敢于质疑, 有分歧更有合作。教材中“关于酶本质的探索”介绍, 之前已经有斯帕兰札尼 (L.Spallanzani) 研究鹰的消化事件为铺垫, 巴斯德 (L.Pasteur) 与李比希 (J.V.Liebig) 的分歧给毕希纳 (E.Buchner) 以启发, 但仍未得到正确的结论。萨姆纳 (J.B.Summer) 历时九年, 终于在1926年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 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其实在此之前, 19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威尔斯塔特 (R.Willstatter) 在实验中, 由于采用的酶溶液过于稀释之故, 以至用通常的化学检验法显示不出它的蛋白质含量, 但仍存在催化活性, 于是便做出了酶不是蛋白质的错误结论。作为教材, 因为篇幅的原因在选取内容时会有所取舍, 所以, 任何教材都不可能包括所有生物学知识和相关科学史,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也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 强调“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 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还专门提出“对于《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没有列出的其他生物科学史实也应注意引用”。
人类对生命活动的研究从未停止, 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时代, 生物知识在不断更新, 有人曾作出这样的妙语:生物学中只有一条普遍定律, 那就是一切生物学定律都有例外。那么, 没有例外的, 生物学家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朽的实验思想。
参考文献
[1]恩斯特.迈尔.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M].涂长晟, 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威廉.科尔曼.十九世纪的生物学和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4]黄元国.不得不细说的两位恩格尔曼[J].中学生物教学, 2010 (6) .
8.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篇八
通过新课程改革经历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难以解决。因此,要提升高中生物学的自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对教材体系和知识体系要深入理解等,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然后才能够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我们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必修模块存在的疑难问题
由于学生人数连年递增,迫于高考压力等问题的出现,学生每天都忙于完成作业,并且有大部分比例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时对许多问题不能独立解决,抓不住重点,对一些疑难问题无法理解,或者无法突破重点,课后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如果老师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只是以自己的实干、蛮干、苦干,用时间加汗水,其结果必然是所有学生都陷入题海战术,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能力不能提升,学习效率低,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老师常常忙于备课,忙于改作业,忙于讲课,忙于对学生进行补差,结果学生依然考不出好的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花了很多的心血,结果却得不到好的收获。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的学生之间产生了新的矛盾,并且还很突出。这一系列问题必须要解决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更有效率。就专业知识方面来说,无论是新老师还是老老师都要认真地教研,研究教材知识内涵,研究知识体系,研究疑难问题等。我们通过统计,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中有较多的疑难问题知识点需要认真的研究分析,并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解决,然后找出更好的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
二、对策研究
1.提升高中生生物自主学习的实效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后,让学生大胆对新知进行学习和思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同样要求学生先进行知识的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就是自己能学会的自学,学不好的与同伴合作学习,老师也可以把教学中的难度问题或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进行引导和点拨,从而实现课堂上堂堂清,这样学生才学的扎实,有效,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生物素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了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并注重学生在自学学习中方法引导,从而促进自主学习的实效。
(1)学会阅读 获取有用信息
阅读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主要学习途径,其实生物学科同样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在平时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很少指导学生阅读。由于高中生物教材抽象,与有很多的实验和图标等,这些很难理解,不像语文课那样,对不懂的可以多读。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有模型图、坐标图、装置图、形态图、概念图等,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要能读懂这些图,是需要方法的,我们可以按照顺序读,可以对比读、整体读,还可以抓住特征读等。对于方法的选择,我们可以根据图的不同进行,这样才能提升学习自主学习的效率。例如,染色体的变化特征,我们指导学生对比观察有丝分裂图与减数分裂图,然后归纳出其区别即为联会、四分体,肯定是减一;单点、无同源,肯定是二减。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掌握技巧,从而获取有用知识,从而提升阅读实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
(2)巧设问题 启发积极思考
教学的开始在很多时候都是从问题开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同时问题也是每节知识点,通过问题从而汇聚起来。因此,在课堂中,问题的提升是非常重要,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的,但最好的方法是教师能够激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探究和质疑。例如,在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①怎样证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怎样分布?②为什么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它已经完美无缺了吗?对于这样的设问,学生根据对教材的阅读理解,产生了一些问题,他们反映的问题有,怎样证明脂质的流动性,有哪些模型,流动镶嵌模型还有哪些不足等,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并正向这一问题考虑。然后我们再设计这样的问题:膜的成分是什么?它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能轻松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关键是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有效,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高效。
(3)倡导质疑 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多方向的交流,如果只有问和答,学生就缺乏了质疑本领,这样就不利于的学生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展示。在鼓励学生多提问的同时,还要对提问的技巧进行指导。让他们对自己的思绪进行整理,能够具体表达出疑问,并有根据的提出问题。质疑可以说对权威的挑战,特别是对老师的质疑,更需要学生有这些经验,只有不断的提问、质疑、才能够创新。例如,学习“细胞质遗传”时,学生就问,基因一定在染色体上吗?学习“RNA病毒”时,学生会问,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是基因吗?学生问得好,说明了学生在积极思考这个问题,对正在学习的知识进行延伸思考,我们通常叫作概念外延法质疑,也就是从重点内容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质疑。当然质疑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给学生多讲一讲。还有寻因究果法,异同关联法,实验联系法,联系实际法等,我们可以从学生对这些学习知识的具体表现,从而对质疑方法进行渗透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这些质疑方法如何运用,那么学生就掌握了质疑的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4)敢于放手 促进自主探究
探究学生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生物科学也是一样,我们倡导的是一种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对知识和技能获取是靠自己动手实践而得来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学习也是新课标中要求在教学中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而发现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展示成果。特别是生物实验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运用探究学习,大胆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操作等。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探究实验,学会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这些知识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选实验材料,制定实验步骤来验证渗透作用,学生会提出很多方案,一种是学生利用萝卜做实验材料,把将萝卜切成长度相等的数条,分成两组并测量其长度;把将其中一组浸入盐溶液中,另一组放于蒸馏水中;通过一段时间观察有什么变化,从而验证植物的渗透作用。另一种是,学生应用红细胞作实验材料,把新鲜血液分别滴在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上,然后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最后发现氯化钠溶液中的红细胞因失水而收缩,在蒸馏水中却胀大,从而得出结论动物细胞也可以发生渗透作用。在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尽情的发挥,而老师只做必要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真正的去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交流合作等,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endprint
2.提升高中生物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一,我们把教学研究常态化,扎实开展下去,才能提升教科研的实效,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也是一样,我们只有把教研和科研搞好,教师才能在锻炼中提升自我,服务好课堂。
(1)研读新课标
生物新课标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特别是备课中,我们要把新课标的理念运用的教学中,服务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因此,我们开展教学之前,要研读生物新课标,吃透课标,才能进行运用。生物新课标中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理念,教学的依据和指导方法。我们研读生物课标一般情况有三种方式,一是聆听专家的对课标的讲解,我们从中吸取有用理论和知识,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另一种方式就是,自己进行研读,把课标,教参和教材结合起来,在教学设计之前,我们先对教材进行阅读,然后教材中涉及到课标方面的知识,我们刨根揭底,这样就可以从生物课标中,进一步寻找、分析、然后进行运用,把这些新理念融入的教学设计之中,并在课堂中真正去实施。最后,我们还有对研读后的新课标,写一下学习后的反思,对课标的理解,每个人程度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看法写下来,与同事们进行分享,并切磋经验,促进共同进步。对生物新课标的研读是我们进行教学第一步,既是我们教学的方向,又是目标,因此,我们把握课标,那么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2)进行集体备课
我们常言说,不打无准备之打战。教育教学也是一样,我们进行备课,大家一起对某一节的设计的诊断,这样便于集思广益,把大家智慧集中起来,从而形成巨大的能力。而集体备课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我们通过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科研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要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集体备课除了备课标、教材、教法外,我们还努力做到三备:一备学科建设的长远规划。积极探索、逐步构建并形成本校的学科教学特色,应当成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目标。先把本校学科建设的长远规划,细化分解,再把与当前工作重点、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使集体备课活动每一个阶段有研究探讨的重点,既扎实有效、务实具体,又抬头看路、始终瞄准努力的大方向。二备学生,备学生学习基础与已有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情感倾向,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特点,探讨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备课是基于学生的“学”,为了学生的“学”。三备反思,对上一次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与同行进行交流,找出应对措施,反思不足,分享成果,从而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例如,在探究指导──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我们通过教研组的集体讨论,任务可以制定这些策略:1.加强预习环节。实验指导具体明确,适合学生自学。加强预习环节有利于敦促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2.重视组织教学。本实验的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教师应对小组活动给予指导。进行实验操作时,小组成员应进行合理分工,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绘制pH变化曲线图适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这样能使每个同学都得到锻炼的机会。进行讨论时,应以小组为单位,以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3)坚持撰写反思
撰写教育论文是利用教学反思的形式把教学中的问题以及课堂的精彩生成整理后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撰写论文是教师教科研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撰写论文,是教师从教育实践走向理论研究转变。我们一线教师搞好教科研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紧急任务,我们要从研究者转变,更好服务课堂。对于生物教师也是一样,我们不仅要把课上好,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生物教师具有丰富知识和教学实践,因此,我们在撰写教育论文可以从育人和教书两个方面进行撰写。首先,我们可以写一写教育学生的经验型文章,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这些可以从我们教学实践中找到答案,因为我们对这些方面已经进行了多次实验,有些教师会有独到的见解,这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把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引入实践中的例子,让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其次,可以写一写课改中重点问题,如何确立生物课堂以学生的学习中心的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等,还有就是如何打造生物学科高效课堂,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们只有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然后从中发现问题,然后到理论中需求答案,再进行实践,然后形成自己的经验,通过总结,利用文字形式呈现出来。再次,我们也可以写写教学随感,可以是学生之间,也可以是与领导、教师自己的琐事,可以是生活、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其他。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即生活,我们教育生活是方方面面,如果有好的切入点,也能呈现出一篇篇的佳作。
3.进行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资源开发
在教学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主要是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同时要开发疑难题例研发,形成校本教材,供全校师生使用。疑难问题同时是学生难以理解,或者是听课能听懂,但是做题时却无从下手,根据高中生物教学存在问题的现状,我们根据课标、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能力和高考的需要,特对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疑难问题整理、并制定成册,供教学使用。我们具体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搜集疑难问题
对高中生物疑难问题的收集,我们主要是通过三步进行的,首先是我校的一线生物教师从教经验上,提供疑难问题,供教研组成员参考和选择;其次是学生收集有关学习生物的疑难问题,通过调查问卷或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等,然后进行收集、分析、筛选等;最后,就是上网搜集这些疑难问题,到网上筛选相关问题,以便全面完成题例整合。例如,我们在收集问题时,有位同学提交这样的一个问题,老师,我的生物成绩一直不好,请问在剩余的20天里,我该如何复习,如何提升生物成绩呢?通过教研组的讨论,我们认为这确实这个疑难问题,像这样的学生,学校也有一部分生物学困生,在最后的时刻也要给他们学习的指导,以便树立考试的信心,提升学习成绩。为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
(2)整理题例解析
当我们把这些疑难问题整理之后,就要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我们要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整理出来。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依然是三步走,第一步生物教研组集中起来研讨解题思路,每人都要发言,有专人把主要观点记录下来,然后打印出来每人一份;第二步,每位生物教师把具体的解题思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反思,筛选;第三步:各位生物教师再发表具体的意见,落实可以有哪些,记录下来,制定的具体负责人负责落实这一疑难问题的具体解题方案,并定稿。例如,对于生物学困生最后测试阶段如何学习,我们教研组制定的详细解决问题的方案:按照会考说明中对知识点的要求,看书上的相应内容。最好动动笔,把知识整理一下:可以把相似、相近、相反的知识要进行比较,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同化与异化等等。另外,还要做会考说明上的习题,要真正把题目涉及的知识弄会,不要只记住答案。再把平时做错的题再好好看看,是不是会做了。(3)编订成为题例
具体的题例和解题方案设计以后,我们分组进行审定,每两人负责一块内容的审定,包括错别字、语句问题以及逻辑思维问题等方面的全面审定,最后确定没有问题后在装订成册,然后根据学校需要打印成书籍,作为校本教材使用。若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再在下次进行印刷时进行修正。
9.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篇九
三维目标
1.知识方面
(1)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建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概念。
(3)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2.能力方面
(1)通过课前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协调合作的能力。(2)通过课堂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了解免疫学发展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2)通过引入科学史素材,让学生看到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策略
《免疫调节》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的内容。将免疫视为一种调节方式,强调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机体的调节网络。这是“人体稳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而实现”观点的进一步发展。本节分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本学时是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免疫学的应用,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适当增加一些科学史素材能使教学更生动,避免简单说教,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本学时也是本章的最后一个课时,是让学生建构调节网络概念的最佳时候。
学生通过初中有关免疫知识的学习,对人体的三道防线已有了初步认识,而在第一课时中也已经掌握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对免疫调节的物质基础也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本节的内容先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入手,接着重点分析了人体的三道防线的作用,本课时是免疫调节的第二课时,中心内容有两点:
1、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
2、第三道防线的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本节将着重介绍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及其作用的过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由对上节内容的回顾引入本节的教学。一般情况下,前两道防线能抵御病原体对人体的侵袭,如果这两道防线被突破后,第三道防线就要发挥它的作用,第三道防线如何起作用呢?由此引出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介绍。关于体液免疫,安排学生自己阅读相关文字部分,并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教师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介绍细胞免疫的过程。通过引导课本中插图的处理,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联系起来,使得学生意识到特异性免疫的整体性。导入设计一
引言:人类很早就尝试做器官移植以挽救一些病人。1901年,法国医生卡雷尔在给一 位朋友的信中写道:“肾脏移植这种手术,在同种异体之间从来还没有成功过”。1952年,法国另一位医生为一位16岁的患者移植了患者母亲的一颗肾脏,然而这颗凝结着伟大母爱的肾脏只存活了22天。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回答:
问题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学生回答: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
问题2.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 学生回答: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用。教师:在发生免疫反应的时候是那些细胞和物质起作用啊?我们今天一起学习免疫调节。板书: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阅读课本35页“免疫系统的组成”,完成下列问题:
导入设计二
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艾滋病患者的照片和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以及艾滋病毒攻击T细胞的照片,指出:当21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发现许多麻烦已伴随着这钟声一同进入新世纪,艾滋病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世界感染这种“世纪之疫”病毒的已有3610万人。现在每天都有1.6万人成为携带者。
由于艾滋病毒是以人的T细胞为攻击靶子,直接破坏了人的免疫系统,所以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也成为迄今为止最难对付的疾病,所以攻克艾滋病成为现代免疫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请学生回顾自己原有的知识,讨论艾滋病为什么这么可怕?
学生回答: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破坏免疫细胞,是人体失去免疫力,从而失去保护而感染疾病死亡。
请学生回忆:
1.免疫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10.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反思 篇十
说起教学反思,起初我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聆听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对教学反思有点认识,为了明确教学反思的基本思路,有心了解到教学反思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了,只是还未得到重视,进入本世纪后,这一新兴的教学理论才得到广泛应用。
我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本着对学生的热爱,对工作的负责,在教学之余对课堂教学反思作了初步的探索,下面就把个人一些做法流露笔端,与同仁共勉。
一、围绕“三维目标”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从知识入手。这节课的知识安排的合理化程度,比如详略、重点、难点,比如论证的事实依据,都要进行评价。
其次是过程方法。这节课的整个过程是否行云流水,跌宕起伏,是否老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和谐统一,是否渗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化设备的灵活运用。
第三从价值观去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的唯物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这一层面去安排整堂课,值得深思与探究。
二、围绕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对教学思路的反思。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思路至关重要。勿庸多言,思路清晰的一堂课一定是首肯的一堂课。
第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各有所长,方法运用得当,一堂课熠熠生辉。一堂课不一定要多么辉煌,但必须存在亮点,方法上的亮点使人耳目一新。
第三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反思。如果一堂课没有教学重点,没有教学难点,且没有针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性教学,大家展现一下教学情景:学生无精打采,坐立不安,惶惶终日,不知所云,考试没有成绩,师生配合不上……
第四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这不是反思教学内容的对与错,而是反思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作为老师,对内容的理解应是充分的、正确的、明晰的。
当然反思的方面远非上面所及,比如教学语言、教学姿体、教学评价等等方面都是可以涉足的,不一而论。
二、对教学反思的思考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全过程的一次总结,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作一次全面的评价、判断、取舍,是对教学工作者一次全新的剖析和提升,是对教育教学一次中肯的补充。在新课程理念的大前提下,教学反思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是切实提高教学能力,煅造个人内涵,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理论。最后真诚希望同仁能深入探索教学反思的苦与乐,把自己打造成专家型的教师。
11.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诗歌教学实践 篇十一
一、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诗歌单元的认识
1.必修二反映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在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这个关键时期,诞生了以诗歌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最早的《诗经》,到屈原惊世骇俗的《离骚》,都证明了战国人民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陆续诞生了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及以《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对这些诗歌进行讲解,重点要表明诗歌在我国的文化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对诗歌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也能更加投入。
2.必修三讲述了唐代诗。来自唐代的诗歌,也是大部分人比较熟悉的部分。学生对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人也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些诗人的生平事迹十分明白。其实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之外,唐代诗坛也涌现出了其他非常优秀的诗人,诗歌艺术在唐代被推向了巅峰。在必修三的诗歌教学中,收入了李商隐的《锦瑟》、李白的《蜀道难》以及白居易的《琵琶行》。
3.必修四描述宋词。词发展到宋代,进入了黄金的发展时期,在高中语文第四册当中,将宋词分成了豪放派与婉约派进行单独的分析。在婉约派中,有李清照的《醉花阴》有柳永的《望海潮》;而在豪放派之中有辛弃疾的《水龙吟》、苏轼《念奴娇》等词赋,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也展现了宋词极高的艺术造诣水平。
二、诗歌单元的教学实践
1.以补与增相结合的形式来整合课程资源。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应当充分肯定必修教材的核心作用,在学生消化掉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添课外读物以及辅助联系,有效地将一个单元内的诗歌课文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诗歌整合到一块进行教学,根据诗歌的表达思想、时代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教学,达到连接整个单元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根据其理解程度的高低灵活调整能够教学的进度。例如在进行《诗三首》的教学时,由于这三首诗来自于不同的时间段,例如较早的《涉江采芙蓉》,三国时期的《短歌行》,最后是晋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因此在导入这一课的时候,用《西北有高楼》这一首诗,让学生理解到诗人在作者失意的时候的情感变化,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2.采用朗诵与背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地点,课堂教学必须得到充分重视,教师要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确保教学目标被学生所理解,并且要保持课堂教学的高效。在一节课的四十分钟内,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进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被形象的称为“一二一”。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将课堂上的四十分钟细分成了几个小段,在每个小段内达成小目标,进而让学生分段习得课文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灵活选择朗诵或是背诵的学习方式来辅助教学。由于诗歌主要由言情的表达方式构成,诗人往往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情感,学生要善于在诗歌中寻找这些勇于表达情感的事物。其次要学会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带入自己的主观情感进行意境的再现。而诗人善于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诗歌当中,教师在课堂当中要学会挖掘这一部分情感。具体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在不断地朗读过程中逐渐了解到诗人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的朗读应该定时为十分钟左右。而在课程的最后十分钟,应当留给学生自由背诵课文,在这段时间中应当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退居次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确保本节课的内容都灌输到了学生的记忆中。
12.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篇十二
关键词:名著导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名著推介,深层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五部以上) 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就明确要求高中学生要加强经典名著的阅读, 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 语文必修教材中的“名著导读”内容没有引起师生的充分关注, 教师没有根据新课标要求精心指导, 学生也没有认真阅读新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 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不开阔, 知识面狭窄, 整体语文素养不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开展文学名著的阅读, 是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大难题。
一、因势利导,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 在“阅读鉴赏”教学中融入名著精华。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 阅读鉴赏始终是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的主旋律。就人教版必修教材1-5编排体例而言, “阅读鉴赏”无疑是这套教材的主要内容。但就篇目而言, 文学类文本所占篇目超过2/3, 而所选篇目基本都是中外文学名篇或中外文学名著的节选, 如《林黛玉进贾府》、《老人与海》、《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边城》、《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等。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采用比较阅读或拓展延伸的方法, 把学生带入到丰富多彩的名著世界, 设计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如在让学生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 可以用“林冲之死”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通过阅读原著了解林冲形象的人生轨迹。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 拓展学生视野, 又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名著世界, 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 利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影视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影视形式来改编文学名著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在对文学名著不断翻拍的当下, 即便同一部名著就出现了不同版本的影视剧作, 加之一些专家学者利用影视媒体对名著进行大众化解读, 影视改编已形成了众声喧哗的局面。在指导学生进行名著导读时, 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影视资源, 一则让学生通过影视剧作对原著有所了解, 激发他们通过阅读原著而知故事原味的欲望;二则让学生把影视作品与原著进行比较, 加深对文学名著的理解, 拓宽对文学名著的阐释空间。如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可以利用《三国演义》影视剧片段及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的一些精彩片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满足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诉求。
二、开展读书活动, 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1. 开展文学名著推介活动。
在新课程背景下, 把课堂时间与主动权交给学生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共识。在语文教学中, 合理组织和利用好课堂前五分钟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益。为了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前五分钟, 让学生走上讲台, 把新近阅读的文学名著推介给全班学生, 通过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收获以激发其他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把名著推介材料整理修订成册, 既作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成果记录, 又作为学生之间阅读的心得交流材料, 还可作为学生选择阅读文学名著的指南。
2. 进行“名著改编”小剧场演出活动。
名著改编并表演本身就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学鉴赏与创造活动, 但考虑到学生时间与精力及表演条件的限制, 一个学期可以组织一次“名著改编”小剧场演出活动。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范围选择改编篇目, 可以把小说改编成适合学生演出的剧本, 或直接以剧本名著作底本。由于是小剧场表演, 要节选名著最精彩部分, 表演时间不宜过长。其次, 学生自由组织, 安排课外时间排练, 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人员, 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并得到锻炼。最后, 小剧场表演, 展示成果, 先班内表演, 优秀者参与全年级或全校性的小剧场演出活动。
三、依托网络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与阅读交流
1. 建立网络图书馆, 实现图书资源共享。
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 人们获取资源的方式逐渐由传统的纸质资源转变为网络数字资源, 渠道更便捷高效。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 真正实现便捷而高效的文学名著网络阅读。首先, 教师利用学校校园网站建立文学名著阅读平台, 学生利用校园一卡通登录并进行身份验证即可进入此平台。其次, 师生共同开发文学名著数字资源, 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 下载关于文学名著的电子图书并上传至校园网的文学名著阅读平台。学生只需进入校园网站注册并登录即可进行网上阅读自己需要的名著, 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实现了图书资源共享。
2. 建立师生博客群, 实现阅读交流。
学生课外阅读往往表现为一种自由开放的行为, 学生在一个阶段阅读什么名著, 阅读的进展与程度如何, 往往缺乏有效的监控与测评。建立师生博客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让每个学生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博客, 分班级形成不同的博客群, 博客开辟了读书书目内容简介、读书心得、阅读摘录、自创文章等栏目, 方便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评论。教师也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并根据学生在博客上表现出来的阅读进展及阅读心得测控学生阅读效果。
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中展开深层阅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 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引起了学校及老师的高度重视。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研究课题的形式进行的,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课题的选择、资料收集及研究小论文的撰写,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起到指导者作用, 这为文学名著的深层阅读提供了契机。教师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兴趣选择课题, 并在对文学名著的深入阅读基础上收集资料并完成研究心得与小论文的写作。如, 学生在阅读雨果《巴黎圣母院》后, 就确定“被毁灭的美神———爱思美拉达的性格悲剧”, “卡西莫多的形象分析”等研究性学习小课题。读巴金的《家》, 学生可围绕“封建家族的牺牲品———《家》中的女性形象”, “封建家族的逆子———觉慧叛逆性格分析”等撰写研究性学习心得与小论文。学期结束, 可就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展评, 让学生在竞争与成果展示中去感受阅读的成就感。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开启人的智慧, 丰富人的思想, 净化人的灵魂, 提升人的境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使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良好习惯, 构建有效开放的名著阅读测评体系, 这些都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题中应有之意。虽然“名著导读”的教学才刚刚起步, 处于探索阶段, 但只要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导”、“读”二字, 学生会在文学名著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顾之川.人教版课标教材 (必修) 阅读鉴赏编辑意图与教学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B) , 2010, (02) .
13.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学案 篇十三
【课 题】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3课时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二)【本节聚焦】
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结构】
【自主学习】
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分泌蛋白是指在 合成,但是分泌到 起作用的蛋白质。此过程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分析各细胞器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中所起的作用:
核糖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线粒体: 2.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
(双层膜:,单层膜:,,)这些膜的 和 很相似,在 和 紧密联系。3.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① ; ② ;③ ; 【合作探究】
1.屏幕显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并设计如下问题:(1).细胞内有哪些细胞器?各有什么功能?(2).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什么?(3).核糖体有哪几种存在形式?引导思考这两种类型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有何不同呢? 引出分泌蛋白的概念,研究所采取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阅读资料分析: 回答课本问题
2.这些细胞器为什么在功能上有如此紧密的联系呢?这是由它们的结构决定的.屏幕展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并设计下列问题:(1).具有单层膜的细胞结构有哪些?(2).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哪些?(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怎样的? 结构如何? 引出生物膜系统的概念.3.这些生物膜在结构上有什么联系呢? 结合图3-9 分析内质网与细胞膜、核膜直接联系.通过刚才对各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学习中可见,各细胞器膜之间以及与细胞膜之间可通过“囊泡“以“出芽”,“突起”等形式相互融合。表现为生物膜之间的间接联系。最后分析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什么作用呢? 【规律总结】
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分析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2、通过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实例,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3、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作用 【典题讨论】
1.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A.扩展细胞内膜,有利于酶的附着 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D.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精析]题中所阐述的结构特点分析,表达的是内质网重要的功能之一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例如细胞内合成的胰岛素、抗体、血浆蛋白、各种消化酶等各种分泌蛋白,就是从这些膜构成的管道内通过,运输到高尔基体,经加工包装后再分泌到细胞外。[答案] B 2.体现各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内质网膜和细胞膜 C.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精析] 本题从以下几方面分析: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两种方式;②内质网膜与核膜和细胞膜可直接相连,能直接相互转变而成,不需小泡作中介;③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之间不直接相连,需要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小泡.[答案] C 3.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和内质网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很快连续取样,并分离核糖体和内质网。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中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放射性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大量积累,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
(2)放射性氨基酸继在核糖体上积累之后,在内质网中也出现,且数量不断增多,最可能的解释是___。(3)实验中,培养液相当于细胞中的_________。
解析: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分析:在细胞内,游离的氨基酸应先进入核糖体,在核糖体内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后进入内质网被内质网运输。整个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相当于细胞质基质.答案:(1)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2)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中(3)细胞质基质 【课堂巩固】
1.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分泌蛋白()A.抗体 B.血红蛋白 C.血浆蛋白 D.生长激素
2.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其运输的方向是()A.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C.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 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B.不同种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生物膜之间的可以相互转变的
C.生物膜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内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4.如图4-1-4所示为某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让该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放射性同位素将依次出现在图中的哪些部位(用图中号码表示)(2).图上方的黑圆点首先是附着在[ ] 上的 [ ] 合成的 类物质。(3).它是由[ ] 再加工后形成的。(4).该系列过程需要[ ] 提供动力。【课后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A、在结构上具有直接相连的生物膜 B、细胞内所有的生物膜 C、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D、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2.生物膜在结构上没有直接相连的是()A.内质网膜与外层核膜
B.内质网膜与细胞膜 C.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
D.内质网膜与线粒体外膜 3.下列有关生物膜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膜之间转化的前提条件
B.一种膜结构的膜成为另一种膜结构的一部分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C.任意两个膜结构之间的膜可以互相转变 D.囊泡成为具膜结构的一部分要靠膜融合 4.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在奶牛的形成过程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A.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 C.核糖体、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 D.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5.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 有毒重金属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A.自由扩散功能 B.流动性 C.主动运输功能 D.选择透过性 6.把胰腺细胞培养在含某种氨基酸(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中,最后测得细胞分...泌带有放射性的胰岛素。如果用仪器追踪上述过程中放射性同位素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中心体 ④染色体 ⑤高尔基体 ⑥细胞膜 ⑦细胞核 A.①③④⑦⑥ B.⑥②⑤⑥ C.②③⑦④⑤ D.⑥②⑦④⑤ 二.多项选择题
7.若右图为小鼠某种淋巴细胞,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该细胞分泌的物质可能是具有免疫功能的抗体 B.图示物质运输、分泌过程与线粒体有关 C.图中可见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连续性 D.分泌蛋白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外
8.下列哪一项对于线粒体高效、有序完成其功能有意义()A.封闭双层膜结构,化学反应不受干扰 B.线粒体呈棒状 C.有内膜形成嵴,增大膜面积
D.含有许多有关的酶 三.简答题:
9.下表是某种动物细胞内的几种膜结构的化学成分表,请据此回答:
(1)表中的膜在结构上具有直接联系的是_________,只有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才有直接联系的膜结构是______.(2)表中正常细胞膜物质含量的差别说明细胞膜具有的不同于其他膜的功能是_______.(3)癌细胞膜与正常细胞膜比较,膜的组成成分的差别是______,这样癌细胞膜与正常细胞膜在功能上的差别是______.10.科学工作者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将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起初,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如右图
(1)该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膜,这是因为。
(2)若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将融合细胞置于0℃条件下保持40分钟,则融合细胞仍是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这说明。课堂巩固答案:
1.B 2.C 3.BCD 4.(1)④→⑤→③→②→①
(2)5 内质网 4 核糖体 蛋白质(3)3 高尔基体(4)6 线粒体 课后检测答案: 1.B 2.C 3.D 4.B 5.D 6.B 7.ABCD 8.ACD 9.(1)细胞膜和内质网膜 内质网膜和线粒体膜(2)识别和信息传递(3)糖 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减少
10.(1)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
14.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篇十四
关键词:教学设计 人口增长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45-01
1 教材的处理及教学思路设计
(1)教材的处理:本节课为两课时,此节为第一课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把后部分知识中与人口增长有关的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中国的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等知识调整到第一课时讲,第二课时为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读训练,这样增强了知识完整性。(2)教学思路的设计。本节教学思路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关注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重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③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 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②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③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地区分布的差异;④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不同地区资料的分析,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②借助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②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③引导学生进行开发性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分析、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3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及有关自然增长率的计算;(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及代表国家。
4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的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
5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相结合。
6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相关人口增长资料。
7 教学过程设计
(1)首先是导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出示幻灯片,内容为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图片。师问:2009.6.5日是什么日子?(世界环境日)。教师: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必修一我们主要学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必修二人文地理环境,也就是人类活动与环境,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教师再次出示幻灯片:世界第60亿人口日、中国第13亿人口日图片。进而提出问题:世界乃至中国为何这么关注这一刻?(学生回答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太多)。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思考并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过程的教学环节。如教师在讲授“历史上人口的增长”这一问题时,还是先用幻灯片出示“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然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接着师生共同归纳步骤与方法:先看图名,再看图例,然后看横纵坐标代表的变量及关系,最后看曲线的形状(陡缓)及表达的含义。最后教师让同学们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思考下列问题:①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呈现了什么样的增长趋势?什么时候增长最快?②这幅“历史上的人口增长示意图”反映了人口增长的哪些特点?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读图思考回答问题及学生读数据图表,自主学习完成问题。教师以组为单位进行提问来对学生进行读图技能的培养。因为本部分知识难度不是很大,所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当中教师可做适当启发引导。
再如教师讲授“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时,教师出示板书:计算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然后教师再出示本地区(海拉尔区)2007年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及总人口数,求算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数据计算并掌握计算方法。学生通过案例进行分析,初步理解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并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理解人口增长要素对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教师再向同学们提出问题:通过读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总结出世界人口各地区(大洲)人口增长有何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读人口增长的柱状图,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最后教师归纳总结:世界人口增长空间分布不均。教学环节中教师提问:当代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如何体现?(学生回答)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甚至零增长、负增长。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布置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这一教学环节是通过活动题的探究,尤其是通过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及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还有教师讲到: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问题时,学生可通过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①受到生物规律的制约;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多种因素的制约及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为有了教师讲授的人口增长的问题,那么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人口增长快慢带来的人口问题及对策并要求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出示三幅漫画,启发学生认识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通过漫画来揭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产生。最后教师提出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社会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同时进行归纳:就业压力过大,劳动力过剩等问题。教师提问:面对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应采取何种对策应对?教师归纳:计划生育、鼓励移民。
本部分知识包含的范围较广,也很抽象,可利用学生熟悉的国家作为切入点,共同分析、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以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为例的教学设计,体现出教师落实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通过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5.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篇十五
《城市化》的第一个小知识点“城市化”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 在新课标中,对《城市化》的第一个小知识点“城市化”有如下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对于上述内容,课标还提出了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
课标分析: 本次课程内容主要学习四个内容,根据上面课标的要求,本节课不仅要求学生对城市化有理性的概念及特点的认识,还要求学生在感性上去感知城市化。同时,课标说明了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运用图片对比及学生参与活动来让学生对城市化形成更深的认识。
【教科书分析】
本次课包括四个内容:一是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二是衡量城市化的标志;三是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四是城市化的影响。重点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城市化的特点;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难点是城市化特点的概括。对于“城市化的影响”这一内容,只要求简单了解。
【学情分析】
“城市化”研究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从学生的已有基础知识来看,他们对城市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粗浅的、片面的,本节教学将以图片、讲解及分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更加理性、深入地了解城市化相关问题。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化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从动态的角度探讨城市化。
【设计理念与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主要以讲解+小组讨论为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影像与教材的学习,能准确的说出城市化的定义及其衡量标志。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学习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3、理解城市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展示武汉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感知上认识城市。
2、展示课本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城市化的定义。
3、以城市化的概念入手,讲解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4、小组讨论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5、展示城市化前后的建筑、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图片,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城市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小组讨论实验法
【教学媒体】 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学生观看有关武汉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感知上对城市有个大概印象。
2、课件展示伦敦1801年、1851年和1981年的城市扩展图
提问:伦敦市的区域范围呈现一种什么趋势?
3、课件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先引导学生看图例,并提出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等级及数量上有哪些变化?”,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进行思考,在此期间,将我国城市等级分类标准补充到板书上,最后请一位学生进行回答,并对其回答进行判断和补充。
4、由上面的环节归纳出城市化的概念。
5、由城市化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6、通过练习题目对刚才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题目一: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C)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城市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D、城市数量增加
题目二: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对城市化的理解正确的是:(D)
A.大批的农民迁移到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
B.农民进城的数量越多,就说明城市化率越高
C.农民进城越多,这个地方的社会发展越先进
D.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7、由上面的题目二,提出“我国最近几年出现的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与城市化的关系”这一问题,并进行解释,解释时说明这只代表老师个人观点。
8、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推动向农民工等农村人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有哪些?”,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别分析使农业人口离开农村的原因有哪些,吸引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的原因有哪些,并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分析。
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并不断进行解释、补充。
展示课本上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示意图》,以比较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对推动城市化的动力进行学习。
9、展示城市化前后的建筑、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图片,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影响。
【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06-21
高中生物必修教案设计08-09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07-06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师资格证讲课课件08-23
高中生物教学计划10-04
高二生物必修2测试题09-26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计划10-25
高中生物教学应用07-29
高中生物培优计划08-23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探讨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