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报告(南通)

2024-08-24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报告(南通)(精选2篇)

1.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报告(南通) 篇一

关于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汇报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工作与成效

(一)实行集团化管理,市、镇、村一体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健全。

2011年,我市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将原30家镇民营医院回购转制为公立医院,按建制镇所在地组建11个基层医疗联合体,实行一体化管理,完善了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健全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近年,特别是2014年5月我市被确立为省深化医改先行先试县市以来,我市转模式、建机制,进一步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探索构建以医疗管理集团为核心,市、镇、村一体,公共卫生管理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的新型医疗健康联合体。双联体的成功组建,使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龙头带动、城乡一体、资源集约、技术共享、管理同质、发展同步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基本形成。

一是组建医疗管理集团,创新医院管理制度。

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要求,全市以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为龙头,根据区域划分,按照一家三级医院、一家二级医院、若干一级医院模式组建两大医疗管理集团,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全部纳入集团化管理。两大医疗管理集团分别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实行总院长负责制,集团内医疗机构在集团统一领导下实行院长负责制。为加强对两大医疗管理集团的监督与管理,市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确立全市公立医院发展规划,行使医疗管理集团的重大事项决策权。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和两大医疗管理集团理事会、监事会之间形成决策、管理和监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新局面。

二是实行五个统一管理,转变医院管理模式。

两大医疗管理集团接受市医管委统一领导和市卫计委行业管理,集团各成员单位在理事会领导和统一管理框架下相对独立运行、独立核算,集团内部实行统一发展规划、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资源调配、统一绩效考核 “五统一”的一体化管理。集团内部编制(岗位)统一管理、人员柔性流动,理事会经医管委同意,可根据集团运行情况和实际需求对人员进行合理化整合,促进集团内部人员合理流动、有效使用,缓解人才缺乏问题。集团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办公、分户建账,统一会计人员管理、统一会计核算、统一财务审核监督,切实提高财务效率。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医管委对公立医院及其主要负责人、医院对科室、科室对个人实行三级绩效考核。

三是建立五大运行机制,提高医院管理效率。

创新优化集团运行,医疗管理集团按照统一管理、独立运营、分工协作运营模式,构建协作、联动、高效、灵活的运行新机制,建立分工协作、分级诊疗、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技术共享五大运行机制,组建消毒供应、病理、会计核算三大资源集约中心,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影像、远程临检、远程心电五大技术共享中心。集团内部龙头医院对下级医院、龙头医院一级科室对基层医院、基层医院对村卫生室建立长期稳定的结对帮扶、对口支援工作机制。龙头医院每月组织一次不少于3名专家的对结对医院的巡诊、会诊、义诊活动,每月开展一次送医下乡。实行龙头单位一级科室结对制度,每周到结对基层医院进行两次会诊、查房、教学等活动。龙头医院每年派驻高年资主治医生或副主任医生全日制下基层对口支援,派驻时间主治医生不少于半年,副主任医生不少于三个月,并作为晋升晋级的刚性条件,基层医院的临床科室、执业医师与辖区卫生室结对组成健康管理团队,每周固定不少于两个半天下村卫生室坐诊,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就医,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通过实行基层、城乡双重联合体的集团化运行模式,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市级医院龙头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医疗资源总体配置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全市公立医院实现优势互补,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均衡发展。全市市、镇、村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缓解。

(二)夯实基层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进一步筑牢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切实增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

一是深入推进示范创建工作。

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示范创建,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已有7家乡镇卫生院达到省示范标准,占比77.8%。49家村卫生室达到省示范村卫生室标准,占比20.1%,对达标的村卫生室实施每家10万元财政补助。

二是全面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改造。

2011年基层医疗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后,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建设,当年市财政专门安排1800万元,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装备建设,其中1200万元用于设备购置,600万元用于房屋维修改造,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环境得到初步改善。2012年起,我市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2012年市财政安排600万元,其中400万元用于18家乡镇医院房屋维修改造和5家新组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手术室改造,200万元用于8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改造。同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为吕四、寅阳、北新、东海4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分中心、分院争取到省补助的彩超、血球计数仪、生化分析仪等设备价值240多万元,争取到用于基层医院建设的中央补助资金50万元,省财政补助资金150万元。2013年又投入近600万元为18家基层医疗机构改造维修医疗用房,为基层医院配置医疗设备240多万元,为30家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改造,基层医院服务环境全面改善。2015年,市财政又安排2000万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提档升级,新增DR12台、彩超21台、生化仪7台,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提高。

三是大力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采取校园招聘、现场招聘、集团招聘等多种形式引进人才,2015年共为基层医院招聘本科毕业生24名,编外卫技人员51名,为村卫生室定向培养农村医学专业生40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实施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和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利用集团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基层卫技人员的业务辅导,定期送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全面提升基层医院技术能力。

四是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缓解村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不足问题,我们以健康管理团队服务为载体,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制度,252个健康管理团队在全市开展“一对一”签约和面对面健康管理服务,极大地增进了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普及性。通过签约方式让团队医生与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开展日常健康维护、疾病预防和常见病的诊疗,使卫生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同时,全面实施医生驻村制度,要求镇级医生每周不少于2个半天驻村服务,切实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群众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五是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于有效落实医改措施,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整合医疗资源,降低医药费用,保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规范运转,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此,我市扎实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卫生信息化一期建成全省示范,二期建设快速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同市级龙头医院的远程会诊、教育、影像中心全面建成启用,其中远程心电中心全市基层医院与上海新华医院实现实时会诊。全市基层医院同上海仁济医院远程超声中心、市级龙头医院同上海瑞慈医疗集团远程会诊中心正在培训调试,准备启用。基层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医院门诊、住院、收费、药房、检验、病历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医保联网实时结算。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互联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全面启动并不断完善提高。居民健康卡用卡环境建设到位,全市2192多台健康卡读卡器全部安装完成,15000张居民健康卡试点发放。加快推广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全面推进居民健康卡项目,推进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移动输液、移动药房、自助服务等应用系统建设,搭建公共卫生系统管理平台,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数据挖掘,推进卫生决策科学化、卫生管理精细化、绩效考核数字化。

(三)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群众就医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实施医疗管理集团化运行,全市市、镇、村医疗机构实现一体化管理,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城乡医疗资源逐步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工作,鼓励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到就近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可有效分流市区综合医院就诊病人,提高基层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为此,我市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以“一提升、双引导、三规范”为核心的分级诊疗工作,努力构建合理有序就医新格局,促进城乡医疗资源有效合理利用,加快实现“引导考核制度化、双向转诊普及化、就医秩序规范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目标。

“一提升”即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筑牢医疗服务网底,确保基层医疗机构能切实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我市全面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环境,加大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投入,加快基层人才引进培养,充分发挥集团化管理优势建立对口支援、结对帮扶、技术共享、同质管理等制度,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在集团内部以龙头医院为技术支撑,以卫生信息化为依托组建远程会诊中心、远程教育中心、远程影像中心、远程临检中心、远程心电中心,实现集团内部技术资源的共享互助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双引导”即强化医保政策的刚性引导、强化舆论宣传的柔性引导。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政策,调整市级医院和基层医院起付线及报销比例,拉开基层医院、市级医院(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市外医院诊疗报销差距,引导群众常见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做好政策解读,强化正面宣传,引导群众合理预期。通过医务人员诊治过程中主动宣传,提高就诊患者知晓度和认可度。通过组建健康管理团队,建立市级医院医生驻镇、镇级卫生院医生驻村制度,在城区全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农村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进行面对面宣传引导,为分级诊疗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规范”即规范分级诊疗制度、规范分级诊疗考核、规范慢病管理。实行基层首诊负责制,严格转诊办理责任制,健全转诊信息登记报送制度,明确双向转诊流程,确保分级诊疗工作顺利推进。加强分级诊疗工作日常管理,各级医疗机构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双向转诊管理工作,完善转诊流程和相关制度,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做到无缝对接。严格控制转诊率和平均住院日,乡镇卫生院转诊率不超过60%,中心卫生院转诊率不超过50%,市级医院转诊率不超过10%,二级医院和一级以下医院平均住院日分别控制在9天和6天以内。强化分级诊疗工作督查考核,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列入医疗机构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并纳入等级医院复核评审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财政统筹经费下拨和医务人员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考核指标,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分级诊疗工作的自觉性,形成制度化。注重规范慢病(糖尿病、高血压)管理助推分级诊疗工作,实行差别化补助政策和医保支付制度。

通过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诊疗模式,提倡基层首诊,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级诊疗服务,疑难危重症病人及时转诊至二、三级医院接受诊断治疗,病情缓解或进入康复期的病人及时转回基层接受康复治疗,病人的合理、有序就医有效缓解了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和基层医疗资源闲置的状况,群众看病就医习惯逐步转变,全市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就医格局基本形成,群众就医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才依然匮乏。

由于乡镇医院在民营期间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新毕业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等原因,引进人才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基层医务人员务实进修、转岗培训等也因人员紧缺难于有效落实,导致当时的乡镇民营医院人才严重匮乏,青黄不接,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和梯度均不合理,多数基层医院连值班运转都存在一定困难,只能通过退休返聘等暂时解决。乡村医生队伍结构更是严重老化,全市乡村医生中超过60岁的占68%,较多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只能返聘退休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学历结构也普遍偏低,无一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中专学历仅占14.6%,绝大多数是初中和小学毕业生,取得执业助理乡村医生资格的仅占9.8%。乡村医生队伍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和后继无人的现状已严重制约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2011年,我市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乡镇民营医院回归公益后,我们着力加大基层人才引进力度,基层卫技人才总招录数在逐步增长,但受招聘开考比例、学历、年龄等条件限制,往往是需求大,实际录用人员少,甚至不到招聘需求的40%,基层人才缺乏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二)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和诊疗环境依然落后。

近年来,市财政对基层医院投入了一定的财力进行设施设备添置改造和环境改善,使医院的设施设备和诊疗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房屋简陋、设备落后现象尚未得到彻底改观,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分中心、分院的设施设备和诊疗环境离老百姓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与筑牢基层网底的要求尚有一定脱节,需要财政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改造和更新。2014年起,我市开展示范村卫生室创建和标准化改造,2015年底对已完成示范创建的49家村卫生室市财政每家补助10万元,但对完成标准化改造的村卫生室未进行补助,根据南通市2016年底全市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改造要求,市财政应对完成标准化改造的村卫生室每家给予5万元的补助。

(三)基层医务人员待遇依然偏低。

一是基层医务人员工资偏低。自2011年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财政确保基层医务人员工资的70%,另30%根据医院效益发放,这种工资机制促使了医院有活力,院长有压力,职工有动力,在这种体制机制下,效益好的医院和效益差的医院,医务人员的收入有了差距,院长与院长之间也有了竞争,压力产生动力,动力带来了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待遇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横向比较来看,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尚未真正衔接,特别是效益不好没有收支结余的基层医院,30%部分无法兑现,医务人员工资得不到保障。二是在岗乡村医生基药补助也偏低。自2011年4月实行医改以来,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全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为弥补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给乡村医生减少的收入,市政府实行基药补助,即每名在岗乡村医生每月补助800元。执行五年来,物价大幅上涨,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已多次提高,且增幅较大,而乡村医生基本工资分文未增。建议增加乡村医生基药补助标准,从原800元提高到1200元,以满足村医基本生活,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三是退职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偏低。自2009年起,全市有977名退职乡村医生享受生活补助,平均在150元至230元之间,至今未作任何调整,这一群体到省、市信访、上访不断,而企业退休人员、离任村干部都有增长机制,周边县市也都提高了退职乡村医生待遇,我市也应建立相应的增长机制,稳定这一群体。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改善基层人才短缺现象。

一是改革人事招聘方式。充分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编内人员、备案人员、政府购买服务人员招聘权限全部下放到两大医疗管理集团,人社、卫计等部门负责全程监督。根据医院实际需要,取消开考比例限制。简化招聘程序,增加招聘次数,除常规招聘外,组织实施现场招聘、校园招聘等方式,在招聘硕士以上学历和紧缺的本科类专业时,可现场签约,省却繁复的考试考核环节,便于吸引人才,进一步提高人员招聘质量和效率。二是加强现有人才培训培养。深入推进定向培养工作。继续与南通高等卫生技术专科学校合作,每年培养一批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储备乡村医生人才。同时,大力开展临床、医学影像等紧缺专业定向委培养工作,努力缓解基层医院人才紧缺现状。加大社区(村)卫生室人才培训力度。实施以全科医生和村医为重点的卫生人才培训项目,大力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社区(村)卫生人员岗位培训,鼓励非全科医学专业的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向全科医学方向发展。对在职乡村医生实行轮流进修制度,每一名乡村医生至少有一个月在当地乡镇医院进修学习或参加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集中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三是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全面实施人才奖励办法。认真执行《启东市医学重点学科及重点人才资助奖励办法(试行)》,对新引进的各类卫生技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予以奖励,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工作。实行定向招聘。对愿意赴基层医院工作的紧缺性人才根据相关协议给予一次性补贴10万元,提高基层岗位吸引力。财政对基层医院编外护理人员的拨款应及时到位,以稳定基层编外护理队伍,缓解人才缺乏带来的一系列矛盾。

(二)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力度,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环境改善和能力提升。

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大财政支出保持力度,多渠道保障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更新和服务环境改善。一是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对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重点人才培养、符合规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政策性亏损、以及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紧急救治等经费均列入政府部门预算,并建立行之有效的中长期政府投入机制,促进公立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科学持续发展。二是推动医疗资源集约化配置。着力完善两大集团会计核算中心、病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远程会诊中心、远程教育中心、远程影像中心、临检中心、远程心电中心等管理,实现集团内部技术资源共享互助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使全市医疗资源高度集约利用、质量提升并以卫生信息化为依托促进城乡医疗水平均衡发展。三是鼓励转型发展。在基层医院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鼓励开展特色科室创建,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分院转型为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和康复机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

(三)进一步改革薪酬分配制度,确保基层医务人员基本工资待遇。

实施档案工资管理,将档案工资与实际分配分离,在岗薪酬按绩效考核分配,五险一金按档案工资基数缴纳。建立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为核心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实行公立医院工资总量制和院长年薪制,在人员工资总量核定上,重点突出医务性收入、取消药品和耗材收入、淡化检验检查收入等因素,并与公立医院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挂钩,在总收支平衡的范围内合理确定工资总量上限。如果核定的工资总量仍低于保障性工资的,则由市财政补助。医院内部根据院科两级考核结果进行收入分配,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差距。试行集团总院长年薪制,按照医院等级和类别确定年薪基数。总院长实际获得年薪为年薪基数乘于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分与当年目标分的比率。总院长年薪由市财政核拨,不列入医院工资总量。同时实施集团内各成员单位院长年薪制,其年薪由系统统筹经费内列支,不列入医院工资总量,并逐步探索实施医院其他管理层、骨干医生年薪制,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

2.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报告(南通) 篇二

海勃湾区是**市辖中心区,辖1镇6个街道办事处,有14个行政村、50个社区居委会。海勃湾区总面积529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有蒙、汉、回、满等24个民族组成。

近年来,海勃湾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市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加快新农区建设的一系列

政策和意见,不断加大对城乡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以构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农区三级服务网络为基础,综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等各项卫生工作措施,建立起配套齐全、功能完备、运转协调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加强农区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海勃湾区为市辖中心区,辖1镇6个办事处。结合海勃湾区实际,我局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区域卫生规划,以区级综合性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网底,加强区属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镇卫生院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加强农区卫生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准入管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估、管理与监督,维护农区医疗市场的正常秩序。3年间,累计投入900万元,新改扩建了海勃湾区人民医院、海勃湾区铁路医院、海勃湾区中医院、海勃湾区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及标准化村卫生室等三网业务用房建设;投入1164万元购置ct、cr、彩色b超等大型设备,极大地改善了三级服务网络的基础设施。截至目前,海勃湾区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共有区级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2家、村卫生室17家。2006~2008年,海勃湾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连续三年评估达标,实现了乡镇有标准化卫生院、村村都有标准化卫生室的目标。

(二)建立农区卫生医疗救助体系,推行合作医疗制度。为缓解农区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我区积极推进新型农区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此项工作正式启动,成立了海勃湾区新型农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和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以“点对点”,“点对面”等多种形式进行多渠道广泛宣传,2008年参合率达95%;实行新型农区合作医疗网络化管理系统,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新农合资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审报程序,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医疗救助,协调区民政局对五保户、低保户和大病医疗实施救助工作,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利益。截至目前,参合农民累计有2052人次享受到了合作医疗费用补偿,补偿金额共计150万元(其中获得二次补偿634人次,补偿金额6.7万元),门诊直接核报7613人次,核报金额17万元,农区居民的医疗负担有所减轻,患病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以逐步缓解。

(三)创新投入机制,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多次进行专题调研,认真研究,制定完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成立由分管区长挂帅,卫生、财政等18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按照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核定社区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建立社区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落实每人每年2元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同时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适宜、功能完善”的建设要求,转变思想观念,把区属公立医院、部分民营医院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进行结构和功能的双重改造,使其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7年转型2个、2008年转型5个,截至目前,城区共建成1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7个中心、7个站,城区覆盖人口达100%,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2008年,投资470万元扩建了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的新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综合楼,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海勃湾区社区示范中心样板工程。截至2008年底,采取入户巡诊、入户慢性病随访管理、入户健康教育宣传咨询等形式,1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8万余户,开展慢性病随访1.8万人次、60岁以上老年人随访1.7万人次、计划免疫服务1.9万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8万份,举办各类健康教育讲座20期,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上一篇:小学教材教辅管理制度下一篇:宝山烈士陵园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