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3年工作报告(7篇)
1.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3年工作报告 篇一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0年工作报告
(一)增强盈利能力 提高发展质量 努力开创集团公司科学发展新局面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0年工作报告
翟若愚
(2010年1月18日)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0年工作会议。下面,我代表集团公司作工作报告。
这次会议是在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二阶段目标提前一年实现、正向发展战略第三阶段迈进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9年工作和集团公司组建以来尤其是发展战略第二阶段的主要成果和基本经验,根据生产经营形势和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2010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提出发展战略第三阶段发展的总体构想,动员全体员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继续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集团公司组建以来挑战最多、困难最大的一年;也是集团公司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一年。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下降;受南方来水偏枯、新机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等因素影响,集团公司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大幅下降;电煤价格在去年大幅上涨的基础上继续高位运行,而上网电价未能随之联动,集团公司经营形势异常严峻。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胡锦涛总书记四次考察大唐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项重点、三大目标”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攻坚年”总体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戮力同心,砥砺奋进,迎难而上,共克时艰,投产容量创造新纪录,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节能减排实现新突破,扭亏增盈取得显著成效,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多种产业收入大幅提高,安全生产保持稳定局面,集团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党建、人才和反腐倡廉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以“三大目标”实现为标志,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二阶段目标提前一年圆满实现。
(一)投产容量创造新纪录
集团公司全年电源项目核准和投产容量均创组建以来新纪录。全年核准电源项目62个共1703.51万千瓦,投产项目57个共1963.25万千瓦。到年底取得“路条”项目共1600万千瓦,在建规模1371.74万千瓦。2009年6月29日,集团公司在役发电装机规模突破9000万千瓦;11月10日达到9555.99万千瓦,比7年前组建时“翻了两番”,提前实现了全年投产目标;12月30日,集团公司在役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一年实现了“三大跨越”。
(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电源结构、机组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全年投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78.25万千瓦。其中水电56.36万千瓦,风电121.79万千瓦。12月28日集团公司风电装机规模突破了300万千瓦,年末达到343.56万千瓦。上海东大桥海上风电项目不仅创造了单机容量最大的纪录,也实现了亚洲海上风电“零”的突破。全年投产60万千瓦及以上等级火电机组16台1094万千瓦,同比增加536万千瓦;投产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13台914万千瓦,同比增加716万千瓦,是七年来最多的一年;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投产了6台332.9万千瓦机组,同比增加266.9万千瓦。
(三)节能减排实现新突破
全年新增脱硫机组2195.5万千瓦,除列入关停计划的机组外在同行业中率先实现了脱硫装备率100%。新增脱硝机组18台736万千瓦,脱硝装备率达到11.14%,居行业先进水平。消耗性指标和排放指标继续大幅下降,完成供电煤耗328.41克/千瓦时,在前六年累计下降36.03克/千瓦时的基础上,又下降了6.73克/千瓦时。单位火力发电量烟尘、废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集团公司提前一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四)扭亏增盈取得新成效
面对利用小时下降和电煤价格高位运行的严峻经营形势,集团公司不断加大扭亏增盈工作力度,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经营成果。上半年实现了集团公司整体扭亏,全年实现利润22.8亿元,同比增加85.96亿元;完成发电量3898.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5%,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41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515亿元,同比增长49.11%,比年初预测进入世界500强门槛营业收入1460亿元高出55亿元。
(五)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积极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制定了应对风险整改计划。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控制投资方向、规模和节奏,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减少85.1亿元。加大了审计和效能监察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审计署审计决定,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依法经营和规范运作。加大了资本运作力度,大唐发电A股定向增发方案已获批准,岩滩资产注入桂冠的工作顺利推进;债务重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共完成20家发电企业200亿元的贷款重组,优化了债务结构,降低了还贷风险和信用风险;拓宽筹资渠道,争取了3年期信托贷款20亿元,发行了第二期中期票据35亿元,票面利率创同时期、同信用等级企业的最低纪录;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了日常经营和基本建设的资金需求,有效控制了资产负债率上升幅度。
(六)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
精心组织了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安全月”活动,进一步强化了重大危险源评估、安全性评价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设备可靠性和健康水平持续稳步提升,安全生产基础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全年共发生机组非计划停运86次,同比减少15次;平均非停运时间31.08小时/台,同比减少1.72小时/台;完成机组等效可用系数94.85%,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全年没有发生1起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顺利完成了迎峰度夏和度汛工作,尤其是在国庆期间,集团公司京津唐和各重点城市保电机组实现了“零”非停,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保障供电任务。
(七)多种产业发展加快
多种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胜利东2号露天矿一期工程已经投产,年产1200万吨的龙王沟煤矿收购工作已经完成,孔兑沟等8个煤矿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多伦煤化工项目试运工作进展顺利,国内最大的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阜新煤制气项目已经进入国家发改委核准审批程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托克托铝硅钛项目生产出了合格的电解铝,鄂尔多斯铝硅钛项目已经开工;金融、物流、科技及燃料营销等领域的增收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多种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316%,占集团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25.2%,同比提高了17.57个百分点。
(八)集团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为了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强防控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集团公司围绕进一步完善集团化管理体制和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了资产整合步伐。通过对境外资产的整合,强化了对海外投资、贸易的统一管理,增强了海外公司的实力。通过整合国内资产,先后成立了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煤业有限公司、新能源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广东分公司和能源化工公司。实践证明,通过组建新的区域公司,进一步密切了集团公司与有关地方政府的联系,增强了集团公司在相关区域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对加强内部管理和拓展发展空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组建新的专业公司,极大地提高了集团公司各相关领域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规模效益。资产整合不仅使集团公司的战略布局更加科学,而且进一步完善了集团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降低了管理和运营成本,为有效防范风险和增强盈利能力提供了体制保障。
(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国资委党委的要求,集团公司以“应对金融危机,克服当前困难,实现三大目标,打造具有一流国际竞争力能源企业”为主题,在全系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深入学习调研、深刻分析检查、精心整改落实,提炼了电力行业发展六个方面的特有规律,形成了推进科学发展的五个方面的共识,解决了影响和制约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了集团公司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并在全系统掀起了学习李朗红同志先进事迹的高潮,“朗红精神”在系统内和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进一步激发了大唐员工的拼搏进取和无私奉献精神。集团公司学习实践活动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群众综合满意率达到100%,得到了中央企业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
学习实践活动有力促进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和领导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全面加强工会、共青团组织建设,努力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积极为员工搭建成长平台。健全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察力度,惩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廉洁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继续推进,集团公司品牌战略正式推出并开始全面实施。社会责任工作取得重要成果,集团公司荣获“改革开放30年•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称号,社会责任报告被评为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典范报告”,集团公司《关注环境,践行节能减排责任》被国资委评为“中央企业优秀社会责任实践成果”。
同志们,2009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这得益于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全面贯彻和认真落实,得益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和精心管理,得益于广大员工的勤奋工作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集团公司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集团公司七年发展的主要成果与基本经验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年轻的中国大唐已经走过了七个春秋。七年的风雨兼程,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七年的顽强拼搏,我们应对了一个又一个严峻挑战;七年的不懈追求,我们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纪录;七年的艰苦创业,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七年的奋斗铸就了大唐品牌,七年的发展奠定了集团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七年来,集团公司始终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
七年的实践,硕果累累,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创造了“大唐速度”。集团公司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以做强做大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05年底,以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和销售收入“三个突破”为标志,圆满完成了发展战略第一阶段任务。进入发展战略第二阶段以来,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2006年底装机容量、发电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比组建时全部“翻一番”,实现了“四年再造一个大唐”的目标。特别是2009年装机容量一年实现了“三大跨越”,突破了1亿千瓦大关,成为世界亿千瓦级特大型发电公司。七年间共新投产发电机组7086.35万千瓦,创造了行业公认的“大唐速度”。截至2009年底,集团公司装机规模达到10017.23万千瓦,比组建时的2384.75万千瓦增加了3.2倍。
二是打造了“大唐质量”。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在加快发展中调整结构,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推动节能减排,实现了企业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了速度与质量的有机统一。电源结构在发展中不断优化。水电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水电装机规模达到1451.74万千瓦,比组建时增加了1180.54万千瓦,居五大集团之首;风电从无到有,继2005年实现“零”的突破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近三年连续跨越了三个百万千瓦台阶,达到343.56万千瓦,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场——赛罕坝风电场;核电、秸秆发电、垃圾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均实现了“零”的突破。到2009年底,集团公司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17.95%,比组建时增加了6.58个百分点。火电机组结构明显优化,装备水平全行业最优。60万千瓦及以上等级机组由组建时的2台增加到63台,占火电装机容量的47.4%,为全行业第一;热电联产机组达到2219.4万千瓦,占27.13%;纯凝机组平均单机容量达到40.29万千瓦,比组建时提高了22.4万千瓦,居同行业前列。与此同时,环保投入不断加大,设备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在同行业中率先实现了火电机组脱硫装备率达到100%;脱硝机组达到916万千瓦,所占比重达到11.14%。消耗性指标和排放指标持续大幅度下降。供电煤耗达到328.41克/千瓦时,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七年累计下降42.77克/千瓦时,为同行业之最;单位火力发电烟尘、废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率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煤炭、煤化工等产业的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煤炭产业布局趋于合理,电煤占有比重显著提高。资产布局填补了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空白,从组建时的14个省区市扩大到28个省区市。在缅甸、柬埔寨的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到目前为止已签署MOU的境外电源项目超过500万千瓦。
三是造就了“大唐团队”。集团公司组建以来,从打造“百年大唐”的战略出发,高度重视员工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为员工成长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员工的拼搏奉献支撑了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广大员工在实践中提高了境界,磨练了作风,增长了才干,积累了经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目前集团公司共有处级以上干部1704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17227人,技师、高级技师4219人,“112”人才2464人;19名专业人才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44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34名同志荣获全国和省级“五一”劳动奖章,160名员工在全国、行业和集团公司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技术能手称号。七年的实践造就了一支善于把握全局、科学决策的领导干部队伍,培育了一支业务精湛、富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队伍,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能打硬仗的员工队伍。这三支队伍构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顾大局、特别讲奉献的“大唐团队”,这是集团公司七年实践的重要成果,是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集团公司今后发展的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是培育了“大唐精神”。集团公司在七年的实践中培育了“务实和谐、同心跨越”的大唐人特有的企业精神,这种“大唐精神”在具体工作中突出表现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咬定目标、务期必成的拼搏精神;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不辱使命、勇担责任的奉献精神。这种“大唐精神”是“大唐团队”的灵魂,是“大唐文化”的深刻内涵,是“大唐品牌”的魅力所在,是创造“大唐速度”和“大唐质量”的不竭源泉,是促进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再创新辉煌的精神动力。
七年的实践不仅收获了丰硕成果,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必须自觉遵循电力发展的“六条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集团公司在发展中不仅自觉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且积极探索并自觉遵循电力行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即: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律;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规律;装置性行业发展的规律;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的规律;电力的公用、公益性的规律和“安全第一”的规律。概括、提炼了这些规律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收获。这些规律集中反映了电力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集团公司的发展正是遵循了这些规律,才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协调统一,才实现了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要进一步推动集团公司的科学发展,就必须继续探索客观规律,更加自觉地遵循客观规律。
二是必须坚持并不断完善“三大法宝”。集团公司在发展中不仅自觉遵循客观规律,而且坚定不移地实施发展战略,积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培育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回顾七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两型四化三个能力”的发展战略在集团公司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以“三级责任主体”为基础的集团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以“心气足、人气旺、风气正”为基本特征的“同心”文化为集团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这“三大法宝”在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推动集团公司的科学发展,就必须继续坚持这“三大法宝”,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充实,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三是必须进一步发挥人才、创新和企业外部环境“三大支撑”的作用。回顾七年的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主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谐融洽的企业外部环境,是企业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集团公司组建以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和管理创新,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对于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要进一步推动集团公司的科学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加大科技和管理创新力度,不断巩固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
七年的发展成果奠定了集团公司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七年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实现第三阶段战略目标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弘扬“大唐精神”,继续锻造“大唐团队”,就一定能够继续书写“大唐速度”和“大唐质量”的辉煌篇章,就一定能够创造集团公司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2010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成果的重要一年;是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新的三年任期考核的第一年;也是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三阶段的起步之年。做好2010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集团公司2010年工作务虚会上,我们根据中央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对今年的经营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的来说,2010年的经营环境将好于去年,但困难仍然很大,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电力供需形势不容乐观。国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将拉动电力需求进一步增长,但新投产发电机组的增长高于电力需求增长,设备利用小时有可能继续下降。二是电煤价格进一步上涨已成定局。随着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推进和煤炭需求的趋旺,电煤价格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三是电力价格扭曲的状况难以改变。煤价继续上涨,但煤电价格联动政策能否重新启动、能否联动到位都难以确定;同时在电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大用户直购电造成电价下行压力较大,有些地方出台的各种名目的降价政策难以有效制止。四是节能减排压力逐渐加大。我国作出的减排承诺,有利于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同时也对生产运行中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是国资委从今年起将对中央企业实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更加强调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导向,对集团公司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形势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蕴涵着新的机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拉动电力需求进一步增长,用电量增长幅度必然加大;随着电源项目线路送出等外部问题的陆续解决,集团公司新投产机组的作用将逐步得到发挥;根据历史经验和概率,红水河、李仙江等流域的来水情况会好于去年,有利于提高集团公司水电设备的利用率;去年上网电价结构性调整的翘尾影响有利于集团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
从总体上看,今年的经营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特别是必须清醒地看到集团公司去年虽然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当前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整体盈利能力不强。尽管集团公司已实现了整体扭亏为盈,但是系统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都较大,整体盈利能力脆弱,特别是盈利水平与资产规模很不相称。二是资产负债率偏高。尽管资产负债率的攀升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目前资产负债率仍然偏高。三是资本金相对短缺。尽管经过多方筹措基本满足了快速发展对资本金的需求,但是我们的融资结构是以债务融资为主,股权融资比例很低,不仅推高了资产负债率,也制约了再融资能力。
当前,集团公司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核心是整体盈利能力不强,根本的解决之道和当务之急是增强集团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去年召开的工作务虚会上,我建议把2010年确定为集团公司的“盈利年”。大家一致认为“盈利年”的建议抓住了集团公司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把2010年确定为集团公司的“盈利年”,有利于强化各级领导班子的效益观念和盈利意识;有利于广泛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打一场扭亏增盈的攻坚战;有利于集中精力,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增强盈利能力,继续保持集团公司的良好发展态势。
根据今年经营形势的特点和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集团公司2010年的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增强盈利能力为中心,以电煤、电量、资本运作和多种产业四项工作为重点,以实现集团公司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为目标,确保发展战略第三阶段开好局、起好步。即“一个中心、四个重点、一个目标”。
以增强盈利能力为中心,就是要强化全员效益意识,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增强盈利能力来开展,自觉服从和服务于集团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提高。集团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强是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和最大问题,增强盈利能力是最为迫切的任务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增强盈利能力为中心,才能抓住主要矛盾,促进其他困难和问题的解决,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
以电煤、电量、资本运作和多种产业四项工作为重点,是因为这四项工作关系着经营工作的全局,是增强盈利能力的关键。电煤占集团公司发电成本的70%,只有抓好电煤工作,才能有效控制成本,切实增强盈利能力。电量是集团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只有争取到更多的具有边际利润的电量,才能真正增强盈利能力。资本运作是增加资本金的重要途径,只有抓好资本运作,才能减少财务费用,降低资产负债率。多种产业是集团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多种产业利润增加,可以促进集团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增强。总之,这四项工作关系着集团公司经营工作的全局,对增强盈利能力具有重大影响,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精心部署,一抓到底。
经营状况明显好转是今年集团公司最重要的奋斗目标。其标志是:在电价不上调的情况下,集团公司保持整体盈利;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出现拐点;现金流充足、经营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盈利年”的总体工作要求:一是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增强盈利能力重要意义的宣传教育活动,牢固树立效益观念和盈利意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人人努力为企业扭亏增盈作贡献的浓厚氛围。二是在对市场和自身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层层制定有针对性的增强盈利能力方案,提出具体对策措施。三是强化对标管理,各项指标都要瞄准同行业先进水平,力争做到最优。四是坚持以增强盈利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为导向,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考核体系,以实际经营成果决定奖惩并作为评价领导班子业绩的重要标准。五是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对重点企业的检查指导,确保方案落到实处。
为落实好“一个中心、四个重点、一个目标”的工作思路和“盈利年”的总体工作要求,要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当前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营环境非常严峻,集团公司增电量、降成本、提收入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增强盈利能力,必须坚持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切实加强市场营销工作。
一是要努力争取电量。今年集团公司确定的发电量计划是4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4%,完成这个指标是有难度的。各分子公司和基层企业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电网企业的沟通协调,尽最大努力多争取电量计划,确保计划内电量不低于区域平均水平。同时在确保边际利润的前提下多争取计划外电量。要完善增发电量考核办法,对增发电量的奖励要以是否具有边际利润为标准。二是要积极开拓热力市场,努力扩大供热范围和份额。三是要加强对电价改革、电量双边交易、节能调度、转移电量等政策的研究,不仅要把国家政策用到位,力争把国家核批的电价执行到位,而且要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疏导矛盾,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利益。四是要在今年上半年基本解决项目核准、配套工程、电量计划、容量差异等影响新机出力的问题,为新机组发挥优势、产生效益创造条件。五是要加大电、热费回收力度,确保经营成果颗粒归仓。
(二)以强化燃料管理为重点,严格控制各项成本
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抓好成本控制是增强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燃料成本约占发电成本的70%,电煤价格居高不下并呈明显的上涨趋势,控制成本首先要控制住燃料成本。一是要提高对燃料成本的控制能力。集团公司燃料管理中心和各企业要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变化,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性,以保障供应和降低成本为原则制定电煤采购存储策略;同时要加强与煤炭、铁路、交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扩大电煤来源和采购渠道,争取市场主动权,增强电煤供应的可靠性和对燃料成本的控制力。二是要强化对燃料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标分析,查找差距,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燃料利用率。三是要积极调整燃料结构,减少对单一煤种的依赖,杜绝采购“价格倒挂煤”,慎重采购不能保证边际利润的煤。同时要积极借鉴其他发电企业的经验,逐步推进劣质煤掺烧工作。总之,要切实加强燃料的全过程管理,把燃料成本控制到最低。
同时,要严格控制财务费用和各项成本,把可控费用压缩到最低限度。一是要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加大资金调度和集中管理力度,提高自有资金使用效率,控制举债规模,降低资金成本,减少财务费用。二是要进一步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弘扬厉行节约精神,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努力减少支出,切实压缩各项可控成本。同时要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加大对成本、效益的审计力度和深度,堵塞管理漏洞。
(三)进一步加大资本运作力度,优化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
集团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主要依靠债权融资是不可持续的。要改变资产负债率偏高的状况,必须加大股本融资比例。要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的融资窗口作用,努力扩大股本融资规模,争取在近期尽快完成大唐发电的A股增发和岩滩资产注入桂冠电力的工作;在保持集团公司合理持股比例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大唐发电、桂冠电力的再次增发工作;华银电力也要积极研究融资方案。要加快开辟新的融资窗口,抓紧做好新能源公司的资产整合和上市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实现上市目标;要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海外公司尽快具备上市条件。同时要积极慎重地开展资产并购重组工作。高度关注有关省区煤炭资源整合政策和进度,积极参与煤炭资源的收购和重组。
(四)积极推进多种产业发展,尽快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集团公司经过几年来的开发建设,多种产业即将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一是要重点抓好多伦煤化工的整体试运和投产工作。二是托克托粉煤灰综合利用铝硅钛项目确保在年内实现投产。三是要积极推进煤炭项目的建设和生产工作,全年煤炭产量要达到700万吨。四是要进一步提高多种产业的利润贡献率。物资公司、科技公司、财务公司都要加大新业务、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附加值,提高集中采购、统一招投标和资金归集的比例。
(五)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促进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蕴涵着新的巨大的发展机遇。要积极抢占新能源发展的先机,促进电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一是要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储备和开发力度。在积极推进中小水电开发建设的同时,扎实做好大型水电项目前期工作,增加水电项目储备,促进水电的持续发展。要努力争取风电资源,尤其要积极争取国家大型风电基地规划内项目。要全面加强核电能力建设,为在2015年前取得控股建设运营核电项目资质创造条件。稳步推进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二是要积极做好火电机组和布局的优化工作。要按照国家“上大压小”政策,打破区域限制,进一步安排好关停容量的有效使用,争取在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布局一批新项目。积极发展热电联产项目,在具备条件的北方大中型城市和热负荷需求稳定的工业园区,积极布局一批优质热电联产项目。稳步推进洁净煤发电和低碳项目,积极储备IGCC、CCS技术,适时启动示范项目。
同时,要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和投产工作,确保完成全年投产发电装机800万千瓦的目标。要及时协调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高度重视风电送出工程的建设;切实抓好水电项目现场安全管理,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移民安置工作。要积极推进工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促进安全、质量、环保、造价、工期等指标的持续优化,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稳定局面
安全生产工作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强化薄弱环节和解决突出问题入手,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一是要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努力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素质。要以全员“零违章”为目标,进一步规范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作业行为,改善作业环境,营造安全氛围。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一线员工的安全技能、操作技能和检修技能。二是要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对标管理,积极借鉴先进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撑和保证体系,不断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对煤化工和煤炭开采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管理,尽快熟悉和掌握这些行业的生产特点和安全规范,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人身伤亡事故、人员责任的设备损坏事故和性质恶劣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各类事故,确保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
(七)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集团公司已经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但今后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依靠科技进步,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全年供电煤耗要降到326克/千瓦时,各种污染物排放率进一步降低。
一是要认真研究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高度关注减排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量化指标、检测标准、考核办法,做好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三阶段尤其是“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规划,完善配套机制和保障措施。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碳减排、碳捕捉、清洁发电等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或战略合作,掌握核心技术。二是要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治理措施,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对设备实施深度治理,提高机组效率。大力开拓热力市场,提高热电比。积极开展对标工作,瞄准国际国内同类型机组的一流指标,深入开展能耗分析,挖掘设备潜力,确保设备在最经济、最环保工况下运行,继续保持节能减排指标在同行业的领先地位。三是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构建和完善节能减排的工作体系、督察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
(八)继续巩固和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
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三级责任主体为基础的集团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细化三级责任主体的职责,增强三级责任主体的协同功能。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健全和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继续完善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加大考核力度,突出考核重点,强化考核的导向作用。考核指标要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于增强盈利能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到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盈利能力上来。
要学习国资委推荐的台塑经验,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挖掘内部潜力。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都要从自身特点出发,对照先进水平挖掘潜力,提出改进目标,落实改进措施,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利润。同时要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用现代化手段提高集团公司的管控能力和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要根据岗位职责和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同时要按照适度超前、梯次储备的原则,引进一批新能源、多种产业、境外业务和资本运作方面的专业人才,为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
(九)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新阶段的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围绕集团公司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
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和领导班子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民主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争创“四强四优”活动,积极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同时要继续加强民主管理,开好职工代表大会,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到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上来。
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进一步增强遵纪守法和廉洁从业意识,健全领导干部廉洁从业的教育、监督和问责机制,进一步完善“大监督”工作机制,发挥纪检、监察、审计协同监督作用,做到防范在先,关口前移。要着力抓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落实,加强对企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按照中央《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深入开展自查工作,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提出措施,抓好整改。
要继续深化同心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与管理的有机融合。继续推动品牌建设,加快实施大唐品牌战略。继续巩固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成果,将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与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体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社会责任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树立集团公司的良好形象。
四、发展战略第三阶段总体构想
从今年到2020年是集团公司“3.8.18”发展战略的第三阶段,这11年时间我国仍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与前四年特别是前七年相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路径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和谋划“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对策。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控制和减少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新的世界潮流。
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回升向好,但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国务院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必须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尤其是电力工业的结构调整。
集团公司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承担着光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毫不动摇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先机,切实把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电源结构作为发展战略第三阶段的头等重要任务。
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三阶段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大唐东营风电公司的指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能源战略,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创新科学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电为主导、多元发展、跨国经营,全面推进集团公司的集团化、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全面提高集团公司的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三阶段的战略重点是:加快电源结构调整步伐,以更大的力度开发建设水电、风电项目;争取早日取得核电控股资质;大幅度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大火电机组优化力度,加快关停2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在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和电价水平高的地区规划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加快热电联产机组的布局,研究、储备洁净煤发电项目。积极发展多种产业,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发电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快非电产业发展,重点推动煤炭产业的开发,提高煤炭资源的占有率和生产能力;积极稳妥地发展煤化工产业,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比较完整的电力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对标国际一流找差距,加强管理上水平,能耗和排放指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进一步扩大跨国经营,境外业务比重扩大,境外收入比重提高,在国际市场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信誉度。
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三阶段的战略目标是:
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三阶段共11年时间,可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到2015年):发电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集团公司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左右;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集团公司发电装机规模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60万千瓦等级及以上火电机组比重和纯凝机组平均单机容量进一步提高,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多种产业对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煤炭产业产能达到1亿吨左右,电煤自供比例达到15%;煤化工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循环经济形成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金融产业逐渐成为集团产融结合的核心产业;物流产业形成完整的电力物流服务产业链;科技环保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集团公司成为具有较强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国内一流能源集团。
第二步(到2020年):集团公司在全国电力市场中的份额进一步增加,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幅度提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电力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煤炭、煤化工、金融、物流、环保、运输、循环经济等相关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优势,在集团公司销售收入中占有一定比例。国际化经营领域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和稳定的收入。集团公司成为以发电为主导、产业链完整、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际一流能源集团。
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三阶段战略目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一是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立足于当前的实际情况,严格防控各种风险,增强盈利能力,又要兼顾集团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二是处理好好与快、大与强的关系。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既要继续把集团公司做大,更要努力把集团公司做强。三是处理好电为主导与多元发展的关系。集团公司以发电为主导产业的方向不能动摇,同时又要加快多元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快对发电产业具有战略意义的煤炭产业的发展。四是处理好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在不断提高企业效益的基础上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同志们,新的一年开启了集团公司发展的新阶段,新的形势蕴涵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跨越,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务实的作风,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共同推动中国大唐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2.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3年工作报告 篇二
一、岗位管理的概念及方法
(一) 岗位管理的概念。
岗位管理是以组织中的岗位为对象, 科学地进行岗位设置、岗位分析、岗位描述、岗位监控和岗位评估等一系列活动的管理过程。岗位必须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岗位管理主要包括岗位设计、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三个环节。
本文进行的岗位管理研究主要是进行岗位设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岗位分析进行定岗、定责、定编。由于岗位评价工作需要在岗位分析基础上各企业根据经营特点自行选取方法进行评价和人员配置, 故仅对岗位评价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性研究。
(二) 工作分析常用分析方法。
岗位工作分析是企业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在操作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宏观层面企业战略与发展方向、人员总体结构等, 中观方面企业的部门设置、职责划分、制度流程设计, 微观方面企业岗位人力资源的素质及情况等。在进行岗位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常用的方法有行业标准化、外部标杆法、内部标杆法及工作任务分析法等。
工作任务评估法, 通过岗位工作结构、强度、工作量的具体分析评价, 能够获得有效、准确的一手数据, 在此基础上借鉴其他评估方法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定岗、定编, 适用于财务公司这类既有管理又有服务职能的企业。因此, 本文主要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手段, 进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岗位管理研究。
二、工作任务分析基本方法与步骤
岗位工作任务分析针对岗位需完成的具体工作入手, 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调查岗位工作任务、工作结构、工作量, 结合部门及岗位职责进行分析, 从而优化岗位配置, 明确岗位职责, 进而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目标, 确定人员编制。其主要步骤包括以下方面:
(一) 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 将工作职责细化为日常工作任务;
(二) 开发适合公司的调查表, 通常为自陈式量表, 量表包括工作任务名称、时间、频率以及重要程度等, 同时可根据企业需要进行调整;
(三) 员工依据岗位工作情况, 客观、真实地填写调查表;
(四) 员工的直接领导检查、复核员工填写情况, 重点检查准确度与真实性;
(五) 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反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依据预先设定的岗位工作判定维度与标准, 进行工作任务分析;
(六) 提出“三定”建议。人力资源部门对照各部门职责及岗位工作任务, 结合工作任务分析情况, 确定各岗位工作职责,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未来经营目标, 对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提出合理建议, 广泛征求部门及员工意见, 调整并确定“三定”方案进行发布实施。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及其岗位管理工作特点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定位服务于所属集团, 深入挖掘资金潜力,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集团提供整体性资金解决方案。兼具产业和金融双重特点, 具有创造价值、资金管理和为成员单位服务的三重职能。
近年来随着企业集团实力的发展壮大, 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发起设立财务公司, 在财务公司价值逐步凸显的过程中, 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对于人才的选、用、育、留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前提是扎实的岗位管理工作。目前, 财务公司行业还没有统一的岗位“三定”标准, 双重特点导致其岗位管理工作不同于企业及金融机构, 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一) 财务公司在人员结构及管理方面呈现产业特点。
在财务公司成立之初, 相当数量的人员来自于所属企业集团, 这些人员对集团主业发展理解深刻, 产业背景特征明显。但同时需要加强对金融业务运营管理及人员配置的学习与借鉴。
(二) 探索市场化用人机制, 管理体制的灵活性、专业性需进一步加强。
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 财务公司职能发挥要求其具有灵活、专业的特点, 但是相较于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 受《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限制, 财务公司能够开展的业务有一定局限性, 从业人员在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也有待提高。面对人才的竞争压力, 在人员引进与管理方面, 财务公司需逐步探索市场化体制机制, 寻求兼顾行业和产业双重特点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三) 受企业集团管控较多, 财务公司岗位、编制控制较严。
财务公司一般作为集团公司的二级公司, 集团对其岗位、编制管理参照主业, 有一定限制,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突破, 政策灵活性不强。
四、大唐财务公司工作任务分析研究实践
本文以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简称“大唐财务公司”) 作为样本, 以工作任务分析为手段, 研究大唐财务公司的岗位管理工作研究, 为同业财务公司提供经验借鉴。大唐财务公司成立于2004年末, 公司秉承“价值思维、效益导向”的经营理念, 坚持狠抓能力建设, 做实金融平台。2010-2014年累计利润总额达36.7亿元, 组织发起设立五家、收购三家金融和准金融企业。总体投资收益率在15%以上。
随着公司发展从起步到逐步稳健运营, 围绕提高集团资金运用水平和效率, 保证资金安全的目标。为适应业务发展和管理工作需要, 公司亟需调整部门设置, 重新梳理工作职责, 开展定责、定岗、定编工作, 在岗位评价基础上结合员工素质情况选拔合适的人员充实各岗位, 发挥人才资源保障作用, 为公司科学发展打好基础。
在进行组织机构调整和重新划分部门职责与界面基础上。公司需要通过工作任务调查分析的方法了解和掌握岗位工作情况, 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岗位设置、确定人员编制, 形成公司“三定”方案, 以利于后续岗位评价、人员配置、培训、考评及激励工作的开展。
财务公司管理、服务、价值创造三位一体的职能定位, 经营成果创造不同于传统企业, 业务与职能部门均发挥对外或对内管理、服务、经营职能, 因此以岗位工作任务调查的自陈式量表为主要工具, 结合历史经验法及专家访谈法, 对公司部门各岗位进行工作任务调查, 能够保证既定目标实现, 科学进行岗位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 工作任务调查。
对公司所有岗位进行了岗位工作任务调查, 工作按周期分为日常性工作和临时性工作。各岗位对照部门职责与界面以及公司现行岗位说明书结合岗位工作将岗位职责按相应分类进行分解, 并对每类职责的重要工作事项进行分解, 细化到步骤, 对每个步骤工作所耗费的时间进行统计、评测, 并对重要程度进行自我评估。在量化基础上提炼岗位关键绩效指标、并对岗位设置情况和个人工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作为后续定员及其他人力资源工作开展的依据。各岗位工作任务调查量表经本人填写评估后, 由部门负责人与岗位员工进行面谈, 评估确认调查表填写情况, 对岗位及从事岗位工作的员工进行评价, 对工作饱和度进行评价并给出发展建议。
(二) 工作任务分析。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工作内容。
部门各岗位职责应涵盖本部门主要职责, 各岗位职责应主要职责突出、内容充实、边界清晰、符合相关岗位不兼容原则。
2. 工作结构。
按照日常性工作和临时性工作划分, 日常性工作量/总工作量%, 比值在70%以上, 说明岗位设置依据充分, 如果日常性工作低于70%, 说明岗位工作量不稳定, 临时性工作较多, 需要对临时性工作进行分析, 优化岗位或分解工作。
3. 工作量。
全年标准工作时间为2000小时 (250d×8h) 。根据全年标准时间结合各岗位工作任务调查对部门确定的工作量饱满度进行了二次分析、验证, 经沟通后进行调整。
(三) 分析结果运用。
一是通过工作内容分析, 确定岗位主要职责, 保证部门内各岗位职责能涵盖部门职责;二是通过工作结构分析, 在岗位分类的基础上, 优化岗位配置;三是通过工作量分析, 为优化岗位设置提供依据, 并确定各岗位人员编制。
经过岗位工作任务调查, 并经过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专家访谈, 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了一定修正, 并对岗位工作职责、岗位说明书进行了优化。结合岗位工作分析及公司未来业务开展的需要, 对公司岗位设置及未来人员编制提出建议。
五、定员工作研究探索
在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分析工作并提出规划方案基础上, 需要对各岗位的价值进行评估, 确定相对价值, 目前多数财务公司人员较为精干, 基本一人一岗, 工作性质各不相同, 不同于一般企业人力资源职位分类方法, 在岗位评估上有一定难度。本文对岗位评估探索研究引入国际上采用较多的“海氏评估法”进行评估, 对财务公司采用该评估方法时评估维度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以供其他公司借鉴。
(一) 评估维度。
任何一个岗位存在的意义在于承担一定的工作职责, 而工作完成必然经过投入-过程-产出的过程, 对应到岗位工作就是投入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知识技能”, 通过“解决问题”, 对最终的产出“负责任”的过程。因此构成评估维度的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要求、产出影响大小。
1. 知识技能维度包括三个方面即专业技术知识、管理范围、人际关系技能。
其中专业技术知识分为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其他知识每一个分类划分为若干等级进行评分;管理范围包含管理职能差异性、管理深度、宽度、层级限制同样进行分级评分;人际沟通方面包括沟通范围与沟通内容。外部沟通难于内部沟通, 跨业务领域沟通技巧要求相对更高。
2. 解决问题维度包括思考的限制和思考的挑战两个方面。
思考的限制包括思考的层面、环境的变化程度;思考的挑战方面包括解决问题的创新程度和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难度。该维度也通过逐项打分汇总形成得分。
3. 责任性维度包括行动的自由度、影响的范围、影响的性质。
行动的自由度方面包括接受政策与指引的程度、受到的监督程度、层级限制;影响的范围包括产出造成的影响面 (比如人力资源经理每年的人力成本目标等) ;影响的性质方面包括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
4. 三个维度是内在关联的递进关系。
各取三个维度的第一个方面为例, “思考的限制”意味着“专业技术知识”的应用程度, 即最大允许是100%应用任岗者所具有的专业技术知识;“行动自由度”则意味着在既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思考的限制”下所产生的工作成果。所以, 通过“思考的限制”和“行动自由度”的选择层次不得高于“专业知识技术”层次。在实际评估中评估者需特别注意。
摘要:本文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运用工作任务分析的手段, 结合公司职责界面划分, 对财务公司进入稳步发展期后岗位设置、编制及人员配备进行规划, 以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助力公司发展, 对其他财务公司岗位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工作任务分析,岗位管理
参考文献
[1]胡晓.基于产融结合的财务公司价值定位与功能实现[J].会计之友, 2013年14期
[2]谢飞.浅谈协同效应在财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作用[J].钢铁文化, 2013年2期
[3]黄泽钧.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工作流程与技巧[J].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8期
[4]裴雪.健全商业银行重要岗位管理的思考[J].时代金融, 2013年6期
[5]魏国华.王慧.武朝霞.浅谈供电公司如何建立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J].品牌, 2011年11期
[6]郭卫民.刘为民.“三定”的功能与完善途径[J].中国行政管理, 2011年11期
[7]张永亮.“三定”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人力资源管理, 2011年11期
3.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3年工作报告 篇三
加快转型升级 提高质量效益
扎实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13年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摘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公司上下按照‚三个一‛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复杂严峻形势,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
一是安全生产保持稳定。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和‚打非治违‛等活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达标工作,狠抓责任落实和过程控制,加大现场督查和帮扶力度,加强外包工程管理、设备治理和安全培训,提高应急保障水平,确保了安全稳定生产,为完成全年任务奠定了基础。公司被国务院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幸福感企业‛。
二是扭亏增盈成效显著。公司把扭亏增盈作为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抓早抓实抓重点,公司领导深入联系点调研督导,上下密切配合,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建立电量跟踪、协调、对标、考核机制,及时研判燃料市场,通过进口煤和自产煤的量价调控,提高公司整体效益,全力以赴扭亏增盈。经过不懈努力,公司取得了比预期要好的经营业绩。公司综合、水电、煤电利用小时在五大发电集团中排名第一
三是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低碳清洁能源开发富有成效。低碳清洁能源装机达到2830万千瓦,居行业领先地位,占总装机比重突破20%;核准、开工和投产项目占比分别达到53%、55%和41%。水电装机突破1400万千瓦。风电装机接近850万千瓦。火电结构继续优化。投产火电647万千瓦,其中清洁高效机组占77%。公司60万千瓦等级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占火电机组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百万千瓦级机组达到12台。工程建设管理得到加强。强化设备监造、质量监检、设计监理、机组调试和竣工验收,5个项目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2个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加强造价对标、概算审核和招标管理。推进优化设计和新技术应用。
四是产业协同得到加强。加强协同,内部煤炭供应量同比增加343万吨。加快煤炭项目开发建设。金融产业发挥金融平台优势,为公司系统保障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提供了有力支持。科技产业化积极推进。
五是资本运营和国际化经营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大股权融资力度,盘活低效闲置资产,推进煤炭、物资、燃料、航运等资产股权优化整合。超额完成资本运营目标。加强境外项目生产经营管理,稳步拓展海外发展空间。
六是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开展节能诊断和技术改造,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加强脱硫增容、脱硝改造和环保设施维护管理,公司主要能耗指标持续改善并保持行业领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并保持行业先进水平,完成环保部减排责任目标,并获中华宝钢环境奖。
七是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积极实施科技引领战略,以示范工程建设和自主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绿色煤电计划首期工程──天津IGCC示范电站投产发电,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开工建设,我国第一个1.5兆瓦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科技示范装置在海南投产。
八是创一流和管理提升工作全面展开。制定了创一流工作总体指导意见、实施方案以及‚七大战略、三大保障‛专项方案,建立了创一流指标体系,出台了创一流指标三年滚动提升计划。公司被国资委确定为创一流10家重点联系企业。创一流工作逐步从宏观细化到微观,从总部深化到基层,从核心产业扩展到协同产业。
扎实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出台整体管理提升重点措施和各领域提升计划,查找薄弱环节,开展问题诊断,持续整改提升。公司被国资委评为管理提升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完善三级管理体系。强化预算管控。加强绩效考核。加强审计工作。信息化安全和集中管控能力得到提升。推进专业体制改革。
九是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开展‚贯彻十八大、奋力创一流‛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大力开展‚党员示范岗‛等活动。认真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要求,做好晋位升级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的活力进一步激发。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两化‛管理,推进‚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开展竞争性选拔‚推行年‛活动,部分二三级单位组织开展了各层级的公开竞聘工作。制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加强干部交流、挂职锻炼和教育培训。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完善具有华能特点的惩防体系。广泛宣传‚践行‘三色’使命,塑造廉洁人生‛廉洁文化核心理念,廉洁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加强效能监察和专项检查工作,招标管理效能监察工作成果被国资委确定为中央企业‚反腐倡廉促管理提升‛对标学习典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反腐倡廉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三色文化‛,公司获‚2012企业文化建设十大典范组织‛称号。扎实推进‚文明单位‛创建。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和团青工作,职代会制度建设、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深入推进,广泛开展岗位建功立业和职工文体活动,企业和职工队伍保持稳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加强新闻宣传、舆情监测和危机应对工作,确保了公司形象安全。
二、2013年工作要求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扎实推进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一年,是国资委开展中央企业第四任期考核的第一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统筹谋划今年的工作。201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管理,建好队伍,着力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经营、发展、党建绩效水平,获得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完成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管理提升活动的阶段性目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做好今年的工作,要紧紧围绕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努力提高稳定增长的盈利能力、行业领先的竞争能力、可持续的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使改革实现新突破,使管理提升新水平,使发展取得新成绩,使指标迈上新台阶。2013年,要在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管理、建好队伍四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三、2013年重点工作
(一)夯实安全基础,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一是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二是推进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达标工作。三是加强监督指导和对口帮扶。四是狠抓设备治理。五是加强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六是强化应急管理。七是提高风电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八是加强煤炭安全管理。
(二)狠抓降本增效,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一是狠抓扭亏增盈。二是狠抓市场开拓。三是狠抓燃料成本控制。四是狠抓成本费用管理。
(三)优化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一是坚持‚三有‛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低碳清洁能源。三是优化发展煤电。
(四)推进产业协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一是深化煤电协同。二是抓好煤炭开发。三是统筹发展交通运输产业。四是做强做优金融产业。
(五)坚持有进有出,抓好资本运营和国际化经营工作。一是优化存量资产。二是做好有关公司的上市和再融资工作。三是适时增持、盘活有关股票资产。四是加大闲置资产、拟退出股权的清理盘活。五是做好国际化经营工作。六是积极开拓海外电力技术市场,逐步扩大清洁能源技术、产品和工程服务出口。
(六)创建‚两型‛企业,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一是深入开展优秀节约环保型企业创建活动。二是推进燃煤电厂综合升级改造。三是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
(七)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二是抓好示范工程。三是研发前沿技术。四是加强研发平台建设。
(八)扎实推进创一流工作,深入推进管理提升活动。一是继续抓好创一流和管理提升实施工作。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三是加强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管理。四是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五是加强预算管理。六是推进内控体系建设。七是加强内部审计。八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九是加强物资和燃料管理。
4.中国大唐双鸭山热电公司团建工作 篇四
来源:大唐双鸭山热电公司
作者:蒲玉亮
字体:大 中 小
本网讯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大唐双鸭山热电公司团委坚持“凝聚力量、创新工作、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本着“突出建环境、突出一体化、突出挑重担、突出特色”的原则,寓教育引导于活动中,寓管理凝聚于文化中,寓提高转变于工作中,不断提升团青工作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作用。
环境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团员青年的争创活力。一是通过加强对团员青年进行形势教育,把团员青年的思想引导到“谋发展、促发展”上来;二是定期组织召开团青干部工作例会,将团员青年引导到“创先争优”、“创岗建区”、“五个一”等活动中来;三是发动团员青年开展大讨论活动,开展青年思想讨论,围绕“企业要发展,青年怎么做?”、“我为科技攻关、节能降耗献一计”、“安全生产、青年当先”等主题开展讨论,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四是适时开展“领导有约”活动,组织团员青年畅谈学习体会和发展建议,引导青年立足岗位成才,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五是组织各类联谊活动,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增强团青组织的凝聚力。
教育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团员青年的争创意识。努力将团青教育活动纳入党员管理体系中,实现党团一体化管理模式。该公司党委每月召开政工例会都邀请团青干部参加,并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形成由党支部为引领、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团干部积极参与各党支部、各部门组织召开的工作会议,并在会上对团青工作及其开展活动情况做专门汇报,党支部书记、部门领导根据团支部的工作能力“压担子”,将围绕公司中心工作且适合团青组织开展的活动全部交给团支部来完成,保证团支部在第一时间参与到公司的各项工作中,不仅锻炼了团支部的工作能力,而且分担了各部门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不断扩大了团青组织在部门中的影响力。
专项行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推进团员青年的争创热情。为在重点工作中展示团员青年的工作能力,使其发挥作用、扩大影响、确立位置,团支部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在每年的机组大小修工作中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和急、难、险、重工作。团支部成立了家园义务劳动小组,根据季节变化,开展“争做志愿者,创造新生活”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春季植树、夏季修整草坪、秋季清理杂物、冬季清扫积雪等义务劳动,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清新、亮丽、优美的生活环境。此外,该公司各团支部还承担了公司策划、筹办晚会、联欢会、团拜会等大型活动的工作,推进了团员青年的争创热情。
技能提升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提升团员青年的队伍素质。各团支部始终把业务技
能大练兵活动作为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特别注重团干部的岗位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练兵的效果。要求全体团员青年紧紧围绕“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的思路,以岗位技能达标为抓手,以学习专业知识,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为重点,从本职岗位出发,确保本职岗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走在专业前列,争做专业“带头人”、“排头兵”、“多面手”,形成带动学习、争创的良好氛围。
5.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3年工作报告 篇五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发电企业安全风险 控制评估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发电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流程和评估质量,依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发电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集团公司负责培训外审和企业主要内审专家,参与和督导企业第一次风险控制评估工作;分、子公司生产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风险控制评估内审把关和外审组织工作;基层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和把握风险控制评估标准要求,组织做好内审工作。
第三条 坚持三年一个周期的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第一年在集团公司的督导下完成企业内审、专家外审,第二年在分、子公司的监督下完成整改,第三年由分、子公司指派专家组巡视持续改进。
第四条 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企业,应随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外审工作同步开展。特许经营项目部应视同发电企业的一个部门(车间),并按要求同步开展内审工作。
第五条 安全风险控制评估结果应反映每个要素及对应流程节点的管控效果和本质安全型企业体系总体运行情况。
第六条 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应纳入企业“两措”计划,确保费用落实。
第七条 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纳入集团公司创一流管理指标,分、子公司应监督问题的整改,实行闭环管理。集团公司对企业外审工作进行全程跟踪,对于企业评审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进行考核,对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从重处理。
第八条 本细则适用于集团公司各上市公司、分公司、省发电公司以及基层发电企业。
第二章 管控效果评估
第九条 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违反《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违反强制性标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问题,属于重点问题。
第十条 体系运行效果评估
(一)要素运行效果评估
每个要素的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与流程节点管控情况应一并进行查评,各要素运行效果判定标准如下:
1.要素的目标和指标均没有完成或存在重点问题或风险度大于50%,该要素为失控状态。
2.目标完成、指标部分完成、不存在重点问题且风险度小于50%,该要素为存在偏差状态。3.无问题的要素为受控状态。
(二)单元和本质安全型企业体系总体运行效果评估 1.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判定单元和本质安全型企业体系总体运行异常。
(1)存在重点问题数超过查评项目的6%。(2)失控要素数超过查评要素数的12%。(3)风险度是否大于15%。
2.一年内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判定为体系总体运行异常。
第三章 内审组织与管理
第十一条 内审工作的组织
(一)企业应建立内审领导组和工作组。领导组由安全第一责任人担任组长,分管生产副职担任副组长,工作组由总工程师或生产副职担任组长。
(二)安监部牵头组织管理和环境单元内审,设备部牵头组织设备单元内审,发电部牵头组织人员单元内审,人资部、总经部等其他部门按责任分工负责相关要素内审。安监部负责内审的归口管理。
(三)工作组下设内审小组。其中,管理、人员和环境单元按要素组成内审小组;设备单元按要素和专业分出小组,每小组至少2名专业骨干。
(四)每个评审要素(节点或检查项)应结合企业机构设臵、职责分工设臵A、B角。
(五)内审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每年以正式文件形式发布。第十二条 内审培训
(一)企业应在内审工作开始前一个月,组织开展内审人员培训。
(二)内审人员培训应包括:集团公司《本质安全型发电企业管理体系规范》、《本质安全型发电企业安全风险要素管控重点要求》,《发电企业安全风险控制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发电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管理办法》以及本细则对于评估工作的要求。
(三)培训教师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或评审专家担任,采用集中培训和专题培训等方式开展培训。
(四)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方可担任内审员。第十三条 内审流程
(一)每年第四季度企业应制定下内审计划,确定评估项目,评估内审时间至少一个月,但不超过三个月。
(二)召开启动会,会议由企业党委书记主持,安全第一责任人动员,生产副职总体安排,安全生产相关部门负责人、内审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参加。
(三)内审员开展评估工作,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填入内审报告的“单元及要素评估明细表”中,依据标准进行评分,并提出整改建议。
(四)内审员将“单元及要素评估明细表”、整改建议上报要素所属单元的单元组长。
(五)单元组长汇总本单元各要素存在的问题,核查重点问题和整改建议,编制本单元内审报告,按时向工作组组长提交。
(六)工作组组长组织编制综合报告。综合报告应明确专人校核、勘误,领导小组副组长审核,领导小组组长审批。
(七)召开总结会,分、子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其他要求同启动会。
(八)总结会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生产副职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整改计划,以正式文件发布并上报分、子公司。
第十四条 内审管理要求
(一)企业应开展而未开展的项目为扣分项,不得列为不参评项。
(二)内审无问题的检查项要写出管控效果评估;扣分项必须有实际存在的问题,要依据《指导手册》中的标准进行扣分,不得人为提升或压低分值。
(三)内审期间,工作组组长至少每周组织召开一次内审工作协调会,安全第一责任人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掌握内审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协调解决相关事项。
(四)分、子公司要安排专人(或专家)对所属企业内审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
第四章 外审组织与管理
第十五条 外审工作由分、子公司负责组织
(一)按照分、子公司外审计划,每年一季度,进行外审的企业与有资质的技术服务单位签订外审合同,内容应包括:
1.外审的范围和企业类型。
2.外审专家组长,外审专家和专业分工。3.外审时间和日程安排。
(二)根据外审企业总容量、机组数量、设备系统复杂程度,火电企业外审时间一般为7-10个工作日,专家组成员一般不超过22人;风电和水电企业外审时间一般为7个工作日,专家组成员一般不超过13人。人员配备标准如下:
1.火电企业:组长1名、单元组长4名,设备专业组按专业配臵(汽机、锅炉、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热工、燃料、化学、环境至少1名)。
2.水电企业:组长1名、单元组长4名,设备专业组按专业配臵(水轮机专业1名、电气一次1名、电气二次1名、自动控制1名、水工建筑1名)。
3.风电企业:组长1名、单元组长4名,设备专业组按专业配臵(风机专业1名、电气一次1名、电气二次(含直流、通讯)1名、调度自动化1名)。
(三)外审专家组组成
1.专家组长应具有总工及以上岗位履历,专家应与被外审企业无直接利益关系。
2.专家组由专职专家和在职专家组成,原则上比例各占一半。企业分管生产副职、总工程师和发电部、设备部、安监部主任作为外审在职专家,其他由分、子公司推荐的在职人员,可参加学习评审。
3.专家年龄应严格限制在70周岁以内,并身体健康(需提供外审的体检证明或由外审机构统一组织体检)。
第十六条 外审准备工作
(一)分、子公司提前一周将接受外审企业的内审报告提交外审专家组。
(二)外审专家组长外审前,应对外审方案进行策划,方案应包括评审企业的状况、评审范围(确定不参评项)、评审时间、评审过程控制等内容,并经外审企业的上级公司批准。
(三)外审组长召开专家内部会议,明确外审计划、分配外审任务,组织外审专家学习有关文件(标准、手册、程序、相关文件)和集团公司重点工作、事故通报等。
(四)接受外审的企业根据外审方案和专家行程安排做好迎检工作,并提供相关记录、资料和规章制度。
(五)接受外审的企业按专业一对一安排配合人员,确保外审期间资料提供及时性和外审工作连续性。
第十七条 外审流程
(一)外审启动会,由分、子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主持、分管生产副职及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企业内审工作组组长汇报内审情况,安全第一责任人及有关领导、企业安全生产相关部门负责人、内审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参加。
(二)专家通过问询、文件查阅、现场取证、检验检测等方法开展工作,做好检查记录,并将汇总编制完成的检查表和重点问题及整改建议上报单元组长。
(三)单元组长对本单元存在的问题进行确认,对要素、节点存在的偏差和不符合项进行分析,列出重点问题和对策措施建议,按时向专家组长提交本单元外审报告。
(四)专家组长组织召开专家组内部会议,综合分析评审结果,协调专业间共性问题,判别问题归属要素,对照标准确认外审不符合项以及重点问题。
(五)专家组长编制总报告,对企业安全风险控制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判体系运行情况和存在的偏差及应关注的不符合项,提出保证体系正常运行应采取的措施建议。
(六)召开总结会,外审专家组单元组长、专家组长通报外审情况,其他要求同启动会。
(七)外审工作结束3日内,技术服务单位应填写《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外审简报》中相应内容(格式见附件1),经分、子公司完善后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
(八)外审报告应由外审专家组长报上级公司直至分、子公司。
(九)分、子公司组织企业对专家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进行评价,作为今后选择专家的依据。
第十八条 外审管理要求
(一)分、子公司每年11月30日前应确定所属企业下外审计划,并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由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审批后统一发布。
(二)分、子公司应严格执行外审计划。确因特殊原因需变更计划,分、子公司应书面说明原因,报请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同意后方可另行安排。
(三)外审工作由分、子公司总负责;外审技术服务单位具体负责外审进程和专家管理工作;专家组长对外审报告质量负责,单元组长对本单元报告质量负责。对明显质量不高的专业外审报告,专家(单元)组长有权责令重新评审。
(四)任何人不得人为划定得分率。
(五)对于内、外审风险度偏差超过20%,或存在严重问题超过100项的发电企业,该企业所在的分、子公司要以书面形式向集团公司进行情况说明。
第十九条 对外审专家的要求
(一)工作要求
1.必须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最新法规、规程、标准和反事故措施等,掌握外审评价方法、评审标准和依据;
2.现场外审前,认真阅读企业的内审报告,边审查边与专业配合人员交流,了解企业专业管理实际情况。3.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评审发现的问题应准确、可追溯,提出的整改建议应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二)纪律要求
1.严格遵守外审时间安排,按时完成外审任务。2.因私外出必须向专家组长请假。3.外审结束,如数归还企业的评审资料。
4.遵守《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党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
(三)安全要求
1.认真听取专业联络员安全交底,掌握进入现场工作的安全要求。
2.必须在企业配合人员陪同下进入生产现场。
3.进入现场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自觉遵守企业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第五章 评审报告及问题管理
第二十条 企业内、外审报告编写均应按照“四个凡事”要求,落实领导、技术、现场管理和监督责任,做到检查项目与对应的标准一致、实际工作管控效果和存在问题及所违反的规定描述清楚、存在问题对应的岗位人员责任准确。
第二十一条 外审报告,按照总报告和管理单元、人员单元、设备单元、环境单元报告(即1+4)进行编写和发布。企业内审报告编制为一个综合报告进行发布和上报。内、外审报告格式见附件
2、附件
3、附件4。
第二十二条 内审报告及问题整改计划要以文件形式在本企业发布,并上报分、子公司;外审报告及问题整改计划由分、子公司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外审企业,并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
第二十三条 基层企业要把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按照风险程度和“四落实”的原则列入“两措”计划、检修、技改和消缺计划,分、子公司负责监督和考核整改完成情况。
第二十四条 内、外审问题整改计划完成率在第二年(整改年)要力争达到100%;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在第三年必须完成;因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不能进行整改的,企业应以文件形式提出变更或注销申请,上报分、子公司批准。
第六章 《指导手册》修订
第二十五条 内审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内审员提出对《指导手册》的修改意见,随内审报告一并上报分、子公司。分、子公司汇总审核后,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
第二十六条 外审结束后,外审技术服务单位应组织专家对《指导手册》提出修改意见,随外审报告一并上报分、子公司。分、子公司汇总后,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
第二十七条 集团公司定期汇总修改意见,组织对《指导手册》修编,及时下发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水力、风力发电企业,由分、子公司按照具有完整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原则来确定安全风险控制评估的规模(不考虑资产归属)。
第二十九条 满足以下条件的发电企业可按照对应的规范化管理标准进行管理和查评:
(一)50MW以下的水电厂或总装机容量100MW及以下的流域水力发电企业。
(二)总装机容量100MW及以下独立经营风力发电企业(不考虑资产归属)。
(三)天然气、太阳能发电企业的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工作,待相对应的《指导手册》编制完成后进行。
第三十条 本细则由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1.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外审简报(模板)
6.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3年工作报告 篇六
索尼展位位于上海展览馆中央大厅A003, 现场的展示包括:
4K赏片区展示的84寸的索尼4K BRIVIA电视机循环播放F65 4K数字电影摄影机所拍摄的片花;在此区域, 索尼高清影视技术学院也会举办面向广大影视制作人的公开课, 加强现场的交流互动、提升高清节目内容制作水平。
拍摄区集中了从F65、PMW-F55/F5到NEX-FS700/FS100在内的4K家族和超35mm大画幅家族产品;PMW-EX260、PMW-EX330、PMW-EX350、PDW-680等XDCAM家族产品, 展示高效节目制作流程;以及HRV-Z5C、NEX-NX5C、HXR-MC1500C等普及型业务制作产品展现了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灵活运用。
XDA+ODA光盘存储解决方案、Anycast Touch AWS-750全新便携式现场制作解决方案、和无线实时新闻传送系统解决方案等系列应用。
在广场的户外展位, 展示一辆由索尼设计制造的、适用于中小型节目录制的电视转播车。该车为国内首例816D车体改造的转播车, 已交付客户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专用于中小型节目制作或者不适合大型转播车停靠的地点的录制, 目前通过改造, 已经具备了2D/3D转播功能。
2013年6月6日,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天津电视台成功举办3D电视转播车交接仪式。据悉, 这是索尼向国内电视台用户提供的规模最大的3D电视转播车。双方在此前已有长远的合作历史, 如今新技术, 新应用, 新服务和新的合作继往开来, 为天津台搭建新的电视节目制作平台贡献力量。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总裁井手司治、天津电视台总编辑翟振江、副台长张军等双方领导出席了此次仪式。
7.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3年工作报告 篇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生产技术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方针。按照“关口前移、闭环控制”的原则,实行技术管理责任制。
第二条 生产技术管理是火力发电生产设备安全、经济、可靠运转的重要基础。为规范和加强基层企业各专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理顺三级管理体制,结合点检定修制、运行集控制及项目管理制的管理体制,特制订本规定。
第三条 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应当贯穿整个生产流程的全过程,在发电设备设计、选型、招标、安装、调试、验收、运行、检修、更新、报废等各个阶段均应执行规定,使各项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准备、实施、分析、验收、总结等各个步骤更科学、有效、规范且具有可追溯性。
第四条 各部门应根据本规定要求制订基础管理、设备管理、运行技术管理和检修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细则,并不断探索更新,认真归纳总结,使之不断完善,逐步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做到技术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以适应和促进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第五条 生产技术管理应尽量采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实现
资料共享。
第六条 完善各项专业技术监督、可靠性分析等生产技术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等各项管理规定。
第七条 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每年进行重大危险源定级评估。制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并按规定进行演练。
第八条 制定安评、经评等滚动规划,按期按规定进行评价,并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以保证机组设备可靠、安全、经济运行。
第九条 所有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都应熟悉本条例并认真贯彻执行;所有负有技术管理职责的行政领导,应熟悉本条例的全部或有关部分,并督促所管辖的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执行本条例。
第二章 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第十条 公司技术管理体系由公司、部门(部室)、班组三级组成,在技术管理上,三者之间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第十一条 公司级技术负责人是总工程师,技术负总责,行政上接受总经理的领导。设备管理部(以下简称设备部)为本厂技术管理的职能部门,按照其职责范围要求以及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的指示,负责组织解决全厂重大生产技术问题,归口管理技术监督日常工作,处理日常的生产技术问题。设备部首席工程师代表公司行使公司级日常技术管理职责与权利。副总工程师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分管的技术管理工作。总工程师有事离厂时,其职责由指定的副总工程师代理。
第十二条 部室技术管理的负责人是其分管专业的专业主任,无分管专业主任的由部门行政正职代理。部室专职工程师是部门技术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负责日常的技术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副总工程师的指导,应经常将工作情况向部门主任和相关专业的副主任汇报,每月进行一次技术总结,向总工程师及分管副总工程师书面汇报。
第十三条 班组的技术管理工作,设有专职工程师(或技术员)的由工程师(或技术员)负责,无专职工程师(技术员)的班组,由班长负责。在技术上,班组技术管理负责
人要接受所在部室专职工程师的领导,完成其布置的工作,并经常将工作情况向其汇报。
第三章
各级技术管理人员职责
第十四条 技术管理体系通过逐级负责的方式,提出并解决生产过程中一切技术问题的办法和方案,对生产过程实施及时有效的技术监督,为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第十五条 各级技术人员均需按照《大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办法》履行相应安全技术管理职责。
第十六条 总工程师对下列技术工作负责:(一)负责批准以下技术文件:
1.变更设备和生产建筑物结构、增加荷重、开孔、打洞,变更主保护、热力系统、热控逻辑、电气主接线(包括厂用点接线)以及使设备性能发生变化的技术设计或技术措施。
2.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热控定值、质量标准等技术标准。
3.在生产区域内新增永久性建筑物,使生产区平面布置发生变化。
4.向外报送的技术性工作总结、试验报告、请示、报告等技术文件。
5.按《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以及技术监督的有关规定,由总工程师签发的文件。
6.热控保护、继电保护定值的计算、变更。7.检修作业指导书的批准。
8.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包含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9.与外单位签定的科技协议,技术转让协议,技术性来往文件。
10.重大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二)负责审定以下技术文件
1.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包含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2.影响设备安全、经济技术指标和变更设备铭牌的工作。
3.审定大、小修计划、年度更新改造计划、年度科技工作计划、年度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及时报送生产副总经理会审、总经理审批。
(三)负责以下生产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
1.组织研究并提出重大技术问题和重复发生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并监督、指导实施。
2.现场生产过程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3.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重大项目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技术把关。
4.经常深入现场和基层检查技术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基层技术管理人员给予帮助和指导。
5.组织全厂年度技术培训计划的制定,并督促职能部门认真实施。
6.对生产现场发生较大或原因比较复杂的事故以及进行重大运行操作、试验、施工等进行现场指导。
7.批准主要热控保护、继电保护的投退。
8.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定评价、并提出奖惩方案。
9.批准消防水系统等重要设备系统的因检修需要的停运申请。
10.发现现场有违反技术管理制度、违章、违规等行为时,应及时予以制止。
第十七条 运行副总工程师对下列技术工作负责: 运行副总负责运行管理(运行方式和方式优化、节能、环保)。在行政上接受生产副厂长的领导、对生产副厂长负责,在技术上接受总工程师领导、对总工程师负责。对下列技术工作负责:(一)负责以下技术文件:
1.根据专业特点,审定技改方案和技术协议。2.常规调试方案及检修中的分步启动和分步试验措施的批准。
3.辅助设备检修、预试申请的批准。4.母线运行方式改变申请的批准。5.一般性运行反事故措施预案的批准。6.一般性运行管理制度的批准。
(二)负责组织编写并审定以下技术文件: 组织运行规程、运行管理制度、典型运行操作票(卡)编写及修订,并负责审定。组织编制大小修开停机试验方案并审定。根据专业及分管特点,对送报总工程师批准的文件负责审定。
(三)负责以下生产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
1.运行方式的归口管理,并了解系统方式,负责与电网调度机构进行联系与沟通。
2.全厂节能管理,归口日常节能工作,每月组织召开节能月度会议,组织编制中长期节能规划。
3.按照重大操作到位制度的现场监护;负责一般运行方案(含跨专业)、负责熟知专业技术监督和技术问题的把关。
4.环保运行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以及数据审定工作。5.对运行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负责运行现
场一般技术问题的决策。
6.经常深入现场掌握情况,并指导优化运行方式,及时有效地组织对现场运行技术难点进行攻关。
7.组织编制、审核运行年度技术培训计划并认真执行。8.对值长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对运行专工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并向总工程师提交有关业务能力考核评价。
9.完成总工程师授权的其他技术工作。第十八条 检修副总工程师对下列技术工作负责: 检修副总归口管理检修。在行政上接受生产副厂长的领导、对生产副厂长负责,在技术上接受总工程师领导、对总工程师负责。对下列技术工作负责:
(一)负责审批以下技术文件:
1.根据专业特点和检修管理的特点,批准一般技改方案和技术协议。
2.检修方面一般性施工方案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以及施工设计。
3.组织编写并批准一般性检修管理制度和设备分工的规定。
4.一般技改项目的验收和总结。
5.根据专业特点,总工程师授权的除年报和对外的技
术文件以外的技术监督文件。
6.科技和攻关项目的验收和总结。
(二)负责组织编写并审定以下技术文件: 1.组织编写检修工艺规程、质量验收标准及相关的检修管理制度并审定。
2.根据专业及分管特点,对送报相关报表数据的审定。3.总工程师批准的文件负责审定。4.特殊检修项目的施工方案。
5.组织编制检修计划、“两措”计划、技术改造计划。6.组织编制、修订点检管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等检修管理制度。
7.安措项目和难点攻关施工方案、施工设计。8.反措项目和难点攻关施工方案、施工设计。9.组织编制、修订科技管理制度和规定。
10.组织编制、修订企业科技发展年度计划及中长期规划。
(三)负责以下生产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 1.检修项目把关,重大检修工作(含抢修消缺)现场指导;根据专业特点负责相关的技术监督及技术问题的把关。
2.检修计划、“两措”计划、设备技术改造的归口管理。3.检修质量、检修成本和检修工期的监督和控制。4.检修工艺的改进与完善。
5.深入现场班组掌握情况,并组织对现场检修工艺、质量、技术难点进行攻关。
6.对检修专职工程师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并向总工程师提供部门专工业务能力考核素材、提出奖罚建议。
7.科技(疑难或重复问题)攻关的组织。8.职工合理化建议管理。9.安措、反措项目的管理。
10.深入现场班组掌握情况,并组织解决现场和基层存在的疑难问题,检查落实技术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指导专业工程师进行技术管理和技术攻关并向总工程师提出考核意见。
11.负责全公司的技术监督及技术问题的把关。12.负责完成总工程师授权的其他技术工作。第十九条 设备部主任(副主任)和设备部点检长负责下列技术工作:
(一)按批准的技术方案,组织设计、施工或使方案具体化,并向生产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汇报。
(二)负责审核各部门报送的大、小修计划,大修总结、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试验报告、技术措施、设计图纸。设备部负责起草的措施、计划、图纸,由首席工程师(或相关主任助理)审核。各部门报送的,一般由设备部首席工程师初审,设备部相关主任助理审核。审核后的文件、图纸,必须要有明确的意见,并对文件、图纸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再送交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审批(审定)。
(三)组织编写检修作业指导书。
(四)负责运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质量标准等修编后的审核。
(五)审定在生产厂房建、构筑物上增加荷重以及在楼板上打孔的申请。
(六)负责收集、整理、完善本专业的主要设备技术台帐,收集本整理专业的技术资料,负责本专业的技术图纸、资料的归档。
(七)贯彻上级有关技术工作的指示、精神,督促、检查部门技术工作情况,并向生产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汇报。
(八)指导相关部门的技术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对重大技术问题的攻关。
(九)组织绘制本专业所辖设备备品配件图纸,参与有关备品配件进厂的质量验收。
(十)组织提出本专业所辖设备技术改进方案,设计、绘制有关图纸,组织编写有关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
措施;负责编制工艺要求,督促施工人员认真执行检修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
(十一)提出本专业所辖设备的试验方案,组织编写试验报告。
(十二)建立健全本专业所辖设备的技术台帐。(十三)负责科研项目的攻关和重大技术难题的攻关。(十四)总工程师委托的其他工作。第二十条 安监部主任(副主任)
(一)组织编制年度安措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
(二)组织编写年度应急演练情况并监督实施。
(三)审核存在较大安全作业风险的施工三措、技术方案、反事故措施。
第二十一条 生产部门(专业)专职工程师负责下列技术工作:
(一)经常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本部门运行、检修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技术管理情况,主动想办法加以解决。
(二)指导班组技术员的工作,组织班组技术员加强各项技术管理工作。
(三)编制本部门年度和季度生产、检修计划,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
(四)负责或组织运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质量标准的修编。
(五)编写部门年度专业工作总结,大、小修总结,各种报表、试验报告。
(六)负责编写或初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七)负责签署设备检修质量验收报告。办理固定资产退役报废手续。
(八)收集整理本部门、本专业的设备技术资料,编写本部门、本专业设备技术台帐,填写职责范围内的事故、障碍、异常报告报表,建立本部门的图纸、资料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九)负责班组报送的技术报告、技术措施、设计图纸的初审。初审后的技术报告、技术措施、设计图纸应有明确的意见,并进行必要的完善和修改,按规定的程序报设备部审核。
(十)组织新到货的设备、零部件开箱验收,领取、保管、复制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十一)组织和参加大修后机组的调试和验收,负责机组安全性能、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
(十二)总工程师委托的其他技术工作。
第二十二条 检修班组技术员(班长)应负如下技术责任:
(一)掌握本班所辖设备的健康状况,积极想办法解决本班所辖设备存在的问题。
(二)安排好本班所辖设备的检修项目,并加强过程控制,保证检修质量。
(三)处理本班所辖设备检修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严格把好检修后的质量自检验收关。
第四章 生产技术基础管理
第二十三条 发电厂生产技术基础管理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标准和规程管理、台帐资料管理、技术培训管理、生产信息管理等。生产技术管理资料管理遵循以电子版为主,印刷版为辅的原则。
第二十四条 技术标准和规程管理
(一)设备部首席工程师、其他部门专工应收集国家、行业和上级主管单位颁发的有关标准、规程、导则、规定、制度、反事故措施和管理办法,分专业每半年在公司技术管理网上进行更新一次,并交资料室归档保存,及时更新、完善,保证资料室存有最新标准。
(二)当设备、系统、逻辑发生更改或异动时,应在设备试运之前办理异动手续,并完成工作票、操作票、自动、保护的修改。异动报告及时在技术管理网上进行更新。
(三)至少每年修订一次本企业制定的规程、规定、标准、制度和实施细则,每五年进行一次重新编制与印刷。
(四)人员岗位变动时,本岗位必须的标准、规程、技术资料必须进行全面移交,不得对电脑资料进行删除。
(五)对于经常性使用的标准、规程,各个专业专工与首席工程师应该每年列出采购计划,申请采购并发放到岗位。
(六)每年部门制定培训计划时,各个专业专工与首席工程师应该列出年度规程标准培训计划,并督促按计划实施。
第二十五条 台帐资料管理
(一)建立《生产技术管理档案管理制度》,技术档案形成厂、部门、班组三级管理体系,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责和分工、档案的形成、积累、管理和开发利用要求。
(二)公司在新建扩建、运行检修、技术管理、设备改造、科技攻关等方面形成的文件材料,均应按期归档。主要包括有关规划、设计、制造、安装、验收、调试、运行和检修工作的各种文件资料;主辅设备、机具、仪器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在质量管理、技术引进、更新改造和标准、计量、监督、环保、科技攻关和科技情报管理中形成的技术文件资料等。
(三)设备更新改造、机组检修、设备系统重大试验等应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将有关图纸、说明书、试验报告、总结等整理归档。技术资料的正本存入档案室,副本由专业保存。技术资料归档的责任人是该专业专职工程师,首席工程师须履行监督职责。
(四)各专业应建立的台帐和资料主要包括: 1.通用部分
(1)各部门、专业有关生产设备管理技术资料档案的总目录;
(2)年度执行的本企业生产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明细表;(3)主辅机振动监督报告;
(4)机组年度检修计划、设备治理计划、更改工程计划、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科技项目计划、节能项目计划等;
(5)厂家说明书和设备图纸;
(6)设备检修规程、运行规程、专业系统图;
(7)设备台帐(含设备规范、参数、名称及重大变更);(8)压力容器登记簿、压力容器检查检验记录;(9)热力设备及管道支吊架变形检查及调整记录;(10)管路与承压部件金属材质检查、寿命评估、老化治理记录(包括各疏水管弯头等易冲刷部位材质检查及测厚记录);
(11)设备检修技术记录(即检修台帐);
(12)设备分析(含缺陷统计分析、专题分析和月度专业分析)报告;
(13)年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4)专业检验、试验、化验报告;(15)设备异动通知单;
(16)机组检修策划、管理、验收资料,冷、热态验收报告,检修总结;
(17)需监督运行的设备、部件的详细记录及监督的技术措施;
(18)改造工程、重大非标项目的技术方案、施工方案、总结报告;
(19)设备未消二、三类缺陷记录及消缺计划;(20)机组一、二类障碍及事故分析报告;(21)建构筑物检测分析记录、基础沉降记录。(22)重大危险源评级报告。2.锅炉侧
(1)锅炉受热面及承压部件泄漏记录、原因分析及防范技术措施;
(2)锅炉检查记录,受热面管子腐蚀、蠕胀、变形、磨损、过热等缺陷及处理情况;
(3)承压部件金属、化学检验报告,割管检查记录、割管金属性能试验报告、水冷壁结垢量和年沉积率分析报告;
(4)安全门定期检验校对记录和放汽试验记录;(5)空预器的腐蚀、堵灰、磨损及漏风记录;(6)磨煤机出力试验报告;
(7)除尘器修后空载试验报告及除尘效率报告;(8)输灰管线运行维护记录;
(9)储灰场大坝自然沉降定期检验记录、基准点、观
测点、坡面、坝前积水、坝体检查等记录;
(10)脱硫系统运行维护记录。(11)脱硝系统运行维护记录。3.汽机侧
(1)汽机调节系统静态试验和甩负荷试验报告;(2)汽机转子叶片频率测试报告;(3)凝汽器、加热器泄漏及堵管记录;
(4)机组大轴晃度、轴位移、各轴承及轴振动测试记录及异常分析报告;
(5)汽缸、转子、螺栓等部件金属检查报告,螺栓伸长检测记录;
(6)承压部件金属、化学检验报告 4.电气一次侧
(1)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2)电气设备定期预防性试验报告;
(3)发电机护环和转子锻件的金属检验报告;(4)发电机定子绝缘监测记录;
(5)电气设备红外监测记录及定期分析报告;(6)电气设备外绝缘爬距资料;
(7)升压站所属污区等级、盐密、灰密值实测记录;(8)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及开挖检查记录;(9)生产区域避雷设施检查记录。
5.电气二次侧
(1)励磁回路绝缘监视装置的测试记录;
(2)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定期检验记录报告、设备调试报告;
(3)继电保护(包括故障录波器)月度动作统计和分析报告;
(4)蓄电池的充电记录、核对性放电记录、定期测试记录;
(5)充电装置的定期检验记录;
(6)直流系统绝缘监察装置定期检验记录;(7)直流系统电压监察装置的定期检验记录;(8)励磁调节器定期检验报告。6.热控部分
(1)热工联锁保护装置定期试验记录,联锁保护投退审批情况记录;
(2)自动调节装置投入时间统计记录、定期试验记录、调节品质统计记录及动、静态参数修改记录;
(3)主要仪表定期校验记录;(4)事故顺序记录仪定期试验记录;(5)DCS系统抗射频干扰能力测试记录;
(6)DCS测点接入率统计记录、完好率统计记录及定期试验记录;
(7)DCS供电系统定期切换试验记录;(8)DCS接地系统定期测试接地电阻记录;(9)DCS时钟定期校准记录;
(10)DCS系统主要模件、主要控制器、通讯网络冗余、定期切换试验记录;
(11)DCS环境温度、湿度、灰尘定期测试记录;(12)DCS(含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历史站、CRT、LCD、机柜等设备)滤网定期清洁更换记录;
(13)DCS工程师站使用记录;(14)最新保护定值表; 7.化学部分
(1)化学监测日报、月报、季报和年度总结;(2)化学仪表校验记录;
(3)水质全分析记录,油质分析记录;(4)燃煤、燃油分析记录;
(5)氢气纯度、湿度检测分析记录;(6)锅炉烟气检测分析报告;(7)进厂化学药剂质量检查记录;
(8)脱硫废水、工业废水处理及外排废水分析记录;(9)停用设备保护措施及实施情况记录; 8.燃料部分
(1)接卸煤设备、报警装置、自动保护、闭锁装
置试验记录;
(2)铁路调车信号、通信和闭锁装置试验记录;(3)煤场及输煤系统等生产环境煤尘检测记录;(4)油泵房内可燃气体测试记录;
(5)贮油罐本体及基础情况检查记录,贮油罐安全附件试验记录;
(6)油区防雷设施及防静电设施检查记录、接地电阻测试报告;
(7)煤场存煤煤种、煤质、煤量等记录及每次盘点记录。
(8)燃油存量及盘点记录。第二十六条 技术培训管理
(一)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机制,制定本各企业的《生产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现生产人员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技术培训应建立健全厂、部门、班组三级培训网络,明确各级培训人员的职责及权限。
(三)按年度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编制企业生产培训规划及年度培训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四)从事运行、点检、特殊工种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术、技能竞赛,以竞赛促培
训,努力提高竞赛成绩。
(六)其它按公司培训管理实施细则执行。第二十七条 生产信息管理
(一)企业应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手段,不断完善MIS、OA、耗差管理、物资仓储、缺陷管理、生产任务等管理系统,不断提高生产指标、技术监督、缺陷管理、计量管理、检修管理、物资备件管理、能耗分析等的管理水平。
(二)发电厂的一体化等管理网络只能从DCS等生产控制系统中提取必要数据,严禁向DCS等生产控制系统传输数据,且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手段,如设置防火墙等,严防病毒从传入DCS。
第五章 设备管理
第二十八条 设备管理采用点检制。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分工(责任制)、设备定期检测分析、设备检修、设备缺陷、设备维保周期、设备润滑、设备异动、反事故技术措施、设备更新改造、备品备件等管理。
第二十九条 设备分工(责任制)管理
(一)设备管理部负责制订本公司的《设备分工管理规定》,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做到全部设备(系统)都有责任部门、责任人。各部门应参照本企业《设备分工管理规定》制订本部门的设备分工管理办法,做到台台设备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并随人员的变更及时变更。
(二)《设备分工管理规定》应根据设备专业属性、功能和明显的现场界面划分,并应考虑设备管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一般情况下宜将专业属性和功能上不可分离的最小单元的设备归属一个单位管理,最大限度地从管理上避免责任不清、推诿扯皮。
(三)外包给其它单位负责运行、维护、检修的设备及系统,应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责任人,严禁以包代管。
(四)检修维护部门外委设备设备主人是外委单位设备维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督促外委单位严格执行本规
定,并指导外委单位建立相关技术管理台账与记录,制定定期检修计划。
第三十条 设备点检分析管理
(一)点检人员是设备管理责任人,设备检查周期、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方法应进行标准化并严格执行,点检员对每台设备进行跟踪检测,并做好记录和统计分析,掌握设备劣化趋势,控制设备健康状态。积极开展精密点检、状态检测技术和诊断分析技术的研究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应用。
(二)开展设备异常分析工作,根据点检结果做出趋势分析,对出现的异常,由点检人员负责分析并编写《异常分析报告》,其内容应包括异常现象描述、异常原因分析、可能引起的后果及应采取的对策等。对不安全现象早发现、早准备、早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设备管理部门每月组织检修、运行专业人员进行设备分析,结合设备缺陷分析、主要异常分析、运行定期分析、设备检测统计分析(振动、红外测温、油质等)及技术监督发现的问题,分专业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价,明确下一阶段的点检重点、消缺重点和工作重点。
(四)检修维护部门外委设备设备主人是设备点检分析责任人。负责督促外委单位认真开展设备点检分析并指导外
委单位建立相关台账与记录,制定定期检修计划。
第三十一条 设备缺陷管理
(一)设备管理部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明确缺陷分类及各类缺陷处理时限的要求。对重大缺陷、需要降负荷、停机处理的缺陷,要及时向公司生产部和调度局汇报并提出消缺申请。
(二)要定期对缺陷发生情况分别按缺陷类别、发生原因分专业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消除情况和遗留缺陷进行汇总,对重大缺陷和频发缺陷要进行专题分析并制订解决办法。
(三)对于短期内不能消除的缺陷,须经运行副总或检修副总同意。且应制订消缺的技术组织措施,落实方案、备件、材料,具备条件时及时消除,各专业应在批准的消缺时间内对本专业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或维护。
(四)设备缺陷从填报、确认、消除、验收到终结实行计算机系统全过程管理。
(五)其它按缺陷管理专项制度执行。第三十二条 设备维保周期(有效期)管理
(一)各专业应按技术监督规程、计量法规、锅炉压力容器监察检验规程等的要求对高温高压部件、仪器、仪表、压力容器、电气绝缘等严格按周期进行定检或校验;对使用中会发生劣化、磨损、腐蚀、疲劳、剥落、老化、性能退化等的设备或部件,应根据其设计寿命等因素实施有效期管理,按周期对其进行检查、检修或更换。
(二)定修周期应按以下几个因素确定: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程、规定和相关标准;制造厂提供的设计技术资料;检修工艺规程以及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和备用容量;设备状况、实际运行条件以及同类型设备检修维护经验等。
(三)对纳入维保周期(有效期)管理的设备或部件,应建立台帐,标明设备或部件的检查、检修周期,记录上次检查、检修时间、内容,结合机组检修计划、运行状况等安排下次维保。
(四)当设备、部件、材料或运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维保校验周期。
第三十三条 设备润滑管理
(一)设备管理部应对所有润滑设备进行分类,依据标准、规程、厂家说明书及运行方式制订《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明确设备名称、加油部位、加油方式、加油种类、加油标准、换油周期和责任分工。当润滑油种类发生变化时,应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
(二)需用专用设备加油或检修时一次性加油的设备
一般由设备维护人员负责完成,并对加油情况做好记录。进行稀油润滑的设备加油由运行部门负责。
(三)设备管理人员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三十四条 设备异动管理
(一)《设备及系统异动管理制度》应明确异动申请和审批程序、异动单内容填写、异动执行和验收、异动单归档等要求。以下范围均应纳入《设备及系统异动管理制度》的管理范畴:
1.检修或改造引起设备规范、运行方式的变动; 2.管路系统、阀门、支吊架的变动; 3.电缆的变动;
4.热工电气设备、线路、原理、功能、软件逻辑及定值的变动。
(二)设备异动实施前应编制相关的技术方案,经过审批流程,经总工程师批准后进行。设备异动应由移动实施部门填写设备异动申请单,向设备异动相关管理部门申报,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并按程序报副总工程师及以上生产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与电网运行方式有关的异动需经电网主管部门批准。
(三)设备异动单应标明设备异动原因、异动前后设备及系统状况,必要时应附图说明。
(四)设备异动完成后,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进行验收,异动单经验收签证完毕及时归档;凡设备异动构成固定资产变动时,应办理固定资产增加(报废)手续,并报财务主管部门备案。
(五)异动设备投入运行前应由运行管理部门向运行人员进行交底,必要时制定专门运行措施或修改相应的规程、制度并事先组织运行人员学习和考试。
(六)异动设备的异动报告、系统图、规程、操作票、工作票没有修改完毕之前,该设备不得投入运行。
(七)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对设备异动单进行整理并修订相应的图纸资料和规程、规范,修订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八)异动报告由专业专工按月汇总成册,走技术流程报批,建立台账,并及时在技术管理网更新公布。
第三十五条 反事故技术措施管理
(一)设备部应制订《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明确反措编制的责任分工、立项依据和审批程序、项目的实施和验收、统计检查和评价总结等要求。
(二)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及电力生产的各种事故案例分析、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种文件要求,结合生产设备存在的问题,经过各专业技术人员
认真讨论,制订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落实方案、完成时间和责任人。
(三)公司在编制年度生产费用计划时,应保证反措项目的资金落实。
(四)设备管理部门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反措项目完成情况统计,对不能按计划完成的项目进行分析,并在下一季度安排完成。每年都要有年度综合统计分析报告,重大反措项目应有专题报告。对于当年确实不能完成的项目要提前上报分公司安生部,经批准后可跨转到下一年度实施。
第三十六条 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技措、节措)管理
(一)根据公司相关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编制本企业《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二)设备管理部应结合本企业设备运行状况、运行年限、设备技术水平、国家环保能耗要求及产业政策组织编制本企业年度更新改造项目计划和3-5年年滚动规划。更新改造项目要优先安排影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电网安全、环境保护的项目。
(三)更新改造项目立项前应编制《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主要技术方案、所需费用和效益分析,经报主管部门批准并落实资金后方可实施。
(四)更新改造项目的实施采用项目管理制,严格执行招投标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实施工程全过程管理,必要时实行项目监理制,加强项目质量验收,保证施工质量和改造效果。
(五)更新改造项目完工后应按《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及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的要求,对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办理固定资产变动手续,报财务主管部门。
(六)更新改造项目完成后应做好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跟踪、工程总结和项目后评估工作,并及时编写《项目完工报告》。内容包括:项目概况、计划费用、实际发生费用(超出计划应有详细原因说明)、验收情况及遗留问题、安全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等。
第三十七条 备品备件管理
(一)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制订本企业《备品备件管理规定》,明确管理要求和职责分工,使备品备件从订货到验收、入库、保管、领用、报废的各个环节均实行规范化管理。
(二)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制订本企业《生产用备品备件清册》和《事故备品备件清册》,标明备品备件品种、规格、型号、用途、图号、在装量、应备量、库存量等。应备量的确定要做到既不影响安全生产又不过多积压资金,备品
备件消耗后要及时补充。设备系统经过更新改造或重大修理后,要及时修订备品备件清册。
(三)物质部严格审查生产(经营)单位的资质、能力、业绩、信誉等,把好第一道关。
(四)加强备品备件的到货验收工作,合金部件应进行光谱复检,热工和电气类设备、仪表、测量元件使用前应进行试验或校验。
第六章 运行技术管理
第三十八条 运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运行管理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提高运行人员的素质和操作水平,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杜绝误操作,认真监盘,深入开展运行分析,及早发现设备存在的不正常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事故防范措施和处理预案。积累运行资料,为设备的更新改造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二)各运行部门应保证生产系统的指挥、协调、控制和管理通畅。
(三)运行部门应制定各项运行管理制度,加强技术培训,做到全部运行岗位持证上岗。
(四)运行人员应努力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并积极推广,提高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十九条 运行规程、系统图和文件的管理
(一)规程的编制与修订
运行规程是运行值班人员进行各类操作、调整、检查、试验及事故处理的准则和依据,要求正确、全面和可操作,文字简单、明了。规程应根据制造厂技术资料和设计资料,参照部颁相应典型运行规程、导则等有关规定及现场运行经
验编写。运行规程的颁布、修订须经总工程师批准。运行规程应根据已发生的事故暴露出的问题、上级反事故措施和设备异动情况随时进行补充与修订,一般3-5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印刷。设备运行规程应包括如下内容:
1.引用标准和设备规范;
2.设备的操作程序,以及正常和极限的运行参数; 3.设备异常情况的判断和事故处理;
4.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逻辑关系及机电炉等各专业的保护联锁定值;
5.设备运行中的检查和维护; 6.设备定期倒换和试验规定。
(二)应具备的运行规程:
1.主机集控运行规程(或汽轮机运行规程、锅炉运行规程、电气运行规程、热网运行规程、升压站运行规程等);
2.辅控网运行规程(或输煤运行规程、除尘除灰运行规程、化学运行规程、循环水系统运行规程、脱硫运行规程、脱硝运行规程、废水处理运行规程、铁运运行规程、油泵房运行规程等)。
(三)相关专业规程: 1.继电保护规程 2.热控系统规程 3.消防规程
4.其他规程
(四)系统图
系统图必须真实反映现场设备系统实际,以便指导运行人员正确操作和故障分析,系统图应根据设备、系统变动情况随时进行修改。运行系统图的修订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并逐步实现统一标准的CAD绘制。应具备的系统图:
1.锅炉系统图 2.汽轮机系统图 3.电气一次系统图 4.电气二次系统图 5.除尘除灰系统图 6.循环水系统图 7.化学系统图 8.输煤系统图 9.脱硫系统图 10.脱硝系统图 11.消防水系统图 12.地下管网系统图 13.热工保护联锁逻辑图 14.热工CCS和DEH控制图 15.废水回收系统图 16.其他系统图
(五)应具备的法规、规程、制度,并及时更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
4.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5.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6.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7.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 8.电网调度规程
9.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 10.其他法规文件 第四十条 运行记录管理
(一)值班日志管理
运行岗位值班日志是反映运行岗位活动的历史记录,是接班人员了解非在岗时间设备、系统状况的重要手段,不同岗位值班日志保存期限为1-3年,值长日志应长期保存。
1.运行日志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运行方式及变更;
(2)运行操作(包括启停、试验、切换及热工或继电保护的投停等工作);
(3)调度命令(包括值长指令及操作步骤)及上级指示;(4)发生的事故、异常、设备缺陷及其处理情况;(5)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和工作票管理;(6)与相关岗位的联系事项。2.运行日志填写要求:
(1)日志的填写必须真实、准确,用词规范。(2)与相关岗位的联系要写明时间、地点、操作人、下令人、通知人等。
(3)设备名称有双重编号的要写明双重编号。(4)设备正常启停及调整操作记录要完整、简明扼要。(5)详细填写接受或发布的指令、故障及其处理情况等重要内容。
(三)专项记录管理
为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设置如下专项记录: 1.工作票登记:记录工作票号、缺陷单号、工作类型(热力机械、电气一种、电气二种或明火工作)、工作内容、发出时间、终结时间等内容。
2.绝缘记录:记录测量时间、被测设备名称、设备电压等级、使用仪表、测量值、环境温度、吸收比、测量原因、测量结论、测量人等内容。
3.设备定期试验记录:记录定期试验轮换设备、试验时间、试验数据、分析结论、试验人员等内容。
4.地线登记:记录地线编号、安装日期、安装地点(包括机组)、安装执行人、安装发令人、地线号码、拆除发令人、拆除人、拆除时间、地线存放地点等内容。
5.调度命令专项记录:记录接令人、发令人、发令时间、命令内容、操作执行人、操作完成时间、回令人、回令时间以及回令接受人等内容。
6.保护室、制氢站、油库、危化品库等进出登记本:记录进入保护室等处的人员、进入时间、批准人员、进入原因、离开时间等内容。
7.配电室钥匙借用登记本:记录钥匙借用时间、借用人、借出人、归还时间等内容。
8.收发讯机试验记录本:记录线路名称、测试时间、测试人、测试结果等内容。
9.热工保护投退登记本:记录热工保护退出时间、保护内容、批准人、退出操作人、投入时间、投入操作人等内容。
10.保护装置定值及校验记录本:记录设备名称、保护或装置名称、保护定值、定值变化情况、保护校验时间、校验人、校验结果、异常及处理情况、注意事项等内容。
11.设备异动登记本:记录异动时间、异动专业、异动简要内容、设备或系统异动工作单编号、异动批准人、异动登记人等内容。设备移动登记本分专业按年度登记。
12.反事故演习记录本:记录主持人、题目、运行方式、日期、天气情况、事故现象、参加演习人员、处理顺序、演习评价等内容。
13.设备缺陷记录:记录缺陷发现时间、缺陷内容、缺陷发现人、缺陷单号、缺陷处理方法、缺陷处理结果、缺陷处理人、缺陷消除确认人等内容。
14.解锁钥匙使用记录本:应记录解锁时间、解锁设备、解锁原因、批准人、解锁执行人等内容。
15.主再热汽超温超压记录本:记录锅炉主再热汽超温超压值、超限时间、恢复时间、记录人等内容。
16.过热器、再热器管壁超温记录本:记录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超限时间、恢复时间、记录人等内容。
17.炉膛负压超限运行记录簿:记录炉膛压力超限值的运行时间、原因、记录人等内容。
第四十一条 运行资料管理
(一)机组典型记录
每台机组每月要有各专业各种典型工况下的全面数据记录,并进行对比对照分析;同时在正常启停机及故障时,要记录机组实际的惰走曲线及升降压、升降温曲线等。
(二)事故分析报告
运行事故分析报告对运行人员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
用,对其进行分析学习也是提高运行水平的一种手段。
(三)各种试验报告
机组进行漏风试验、甩负荷试验、深度调峰试验、制粉系统试验、燃烧系统调整试验、滑压定压运行对比试验、发电机进相试验、汽机调节系统静态试验、励磁系统试验、各种运行方式对比试验及检修(技改)前后的热效率试验等试验报告要妥善保管,以供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五)各种技术资料
应结合实际情况编制《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制定事故异常防范技术措施,供运行人员使用并妥善保管。
第四十二条 运行分析管理
(一)运行分析是通过对设备状态、操作监视、异常现象和运行经济指标等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改进运行措施和对策,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活动。
(二)运行分析的重点内容为:
1.主要运行参数和运行方式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2.技术经济指标。
3.重大和频发的设备缺陷。4.异常运行情况。
5.设备的检修质量、试验状况及设备健康水平。
(三)运行分析,包括岗位分析、定期分析、专题分析。岗位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交接班检查、巡回检查、监盘等所获得的运行参数变化及设备的状态变化信息,查明变化产生的根源与实质,使运行岗位人员明确设备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岗位分析是运行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它的开展深度是运行人员值班质量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必须做好有关记录,运行管理人员要进行审核,主值、单元长、值长应每月进行一次岗位分析。
定期分析一般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一般是由专工对典型记录、各种曲线等数据进行整理,针对一段时期内设备系统参数、数据的变化趋势、规律、试验结果以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专题分析是对发生的事故、异常、事故处理等进行总结分析,特别是抓住机组启停过程中发生的不安全情况、运行中发生的老大难技术问题和频发性的异常操作或工况,深入剖析其产生的根源,从管理上、技术上制定相应的措施,指导日后的运行工作。
第四十三条 “两票三制”管理
(一)“两票三制”在提高发电厂安全生产水平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来的成功经
验,也是运行管理的基本制度。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两票三制”管理专项制度并督促遵照执行。
(二)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制度
工作票和操作票是对发电设备及系统在启动、运行、停运过程中和在停运期间进行各类检修、检查、实验、测试等项工作以及运行人员对设备进行各类操作的依据,是检修人员安全施工、运行人员安全操作的保证。
动火工作票是针对动火工作的特点提出的,它是工作票的延伸。在动火工作管理中,发电厂应对各区域的动火级别、动火工作的具体要求、各级人员的职责分工、动火工作票的使用标准进行严格规定。在已停运的可能引发爆炸、剧毒等危险的设备上进行动火工作时,必须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主管厂领导批准。
操作票管理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正确操作的基础上,对使用操作票的范围、使用操作票的种类、设备设施以及操作人和监护人等必备条件、操作票的填写要求、操作的具体程序、操作票的统计与考核做出明确的规定。
标准工作票、标准操作票应每年组织进行一次修编或者长期优化完善。
(三)交接班管理制度
交接班管理制度是运行工作的基本制度之一,是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组织措施,通过它将运行人员的劳动协作关
系有机地组织起来,保证了电力生产的连续性、安全性。
交接班管理制度应对运行人员的交接班方式、交接班的主要内容、交接班期间的注意事项、交班与接班的检查及准备工作、班前会与班后会具体要求,并对在交接班期间发生异常等情况做出详细规定。
(四)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的严格执行能够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变化规律,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故障或隐患,对确保安全经济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发电厂的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要对巡回检查的人员、方法、路线、项目、周期等有明确、详细的规定,以保证检查工作的协调、统一、规范。
(五)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制度
设备定期试验、定期轮换工作的正确开展,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保护、报警以及备用设备的具体问题。应根据需要确定各专业系统设备在启动、运行、停运、检修、备用等各阶段所需定期试验或轮换的项目、周期、试验人员等,并对试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合理调度设备运行,保证备用设备的可用。设备定期试验和轮换应做到有据可查、数据齐全。
第四十四条 运行计划管理
(一)为了提高运行管理水平,运行工作应实行计划管理,以保证工作的前瞻性。运行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季节或环境变化确定标准运行方式。2.根据运行方式的变化制定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和措施。
3.制定季节性反事故措施。4.运行人员的培训及考试管理。5.热力试验项目及计划管理。
6.机组计划检修、停备的启停及试验、试运计划管理。7.其他运行生产计划管理。第四十五条 其它相关管理
(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危险点分析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预案演练,以减少事故和提高事故处理操作水平。
(二)公司应建立生产调度管理制度,对中调管理调度以及电厂管理调度的设备的检修、试验、计划申请、批准程序、批准人员、发生紧急缺陷的处理程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设备的启停调度严格有序。
(三)应建立完善的运行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每一个运行岗位的职责,做到责任清晰。
(四)运行值班管理制度应明确运行值班人员在值班过程中所从事的操作、监护、监盘、调整、巡视、抄表以及值班纪律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五)必须搞好工器具的建帐、定期维护、试验与校验、借用、报废等规范化的管理工作。
(六)主控室、继电保护室、热控电子间、电气开关站(变电站)、配电室、制氢站、油库、化学药品贮运间等场所是重要生产场所,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第七章 检修技术管理
第四十六条 检修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发电厂设备检修应坚持质量优先的方针,根据PDCA循环(P-计划、D-实施、C-检查、A-反馈)的质量管理办法,推行检修全过程管理,开展好设备检修的策划、实施、验收、总结、归档和后评估工作。
(二)公司应根据国家经贸委颁发的《发电厂设备检修导则》、大唐集团公司《A级检修管理规定》以及公司对发电设备检修管理的原则要求,结合公司设备点检定修实际情况,制定设备检修管理计划,逐步实现状态检修,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检修维护成本。
(三)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编制质量管理手册,完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加强工序和过程管理。机组A级检修必须采用监理制。
(四)检修中应积极推广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效率,缩短工期,节约材料,避免浪费,提高设备技术水平,有效降低检修费用。
第四十七条 检修计划管理
(一)发电设备计划检修按A、B、C、D级进行分类。A级检修为恢复性大修、改进性大修。B级检修为扩大性小修,工期处于A、C级检修之间。C级检修为设备标准小修。D级检修停用期约为C级检修的一半,主要指利用节假日及电网低谷期间进行的检修。
(二)应按《发电厂设备检修导则》的要求进行年度检修计划和三年检修滚动规划的编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名称、检修主要项目、重大特殊项目及列入计划(规划)的原因、主要技术措施、检修进度计划、工时和费用、质量验评点等。
(三)每年9月份编制次年的检修计划和三年检修滚动规划,包括重要更改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所需重要设备、备品配件、重要工器具、材料和费用计划,经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报分公司安生部。
(四)公司各级技术人员均应充分考虑机组长时间停备期间的计划检修工作策划,不断提升机组健康水平。
第四十八条 检修策划管理
(一)基层企业应按照公司下达的年度检修计划及早编制检修策划文件并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小修(B、C、D级检修)策划一般应提前3个月,大修(A级检修)策划提前6个月,提前一个月具备开工条件。
(二)检修策划管理文件、检修作业指导书等一般应在检修开工前一个月内编制完成,由生产领导批准后执行。文
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检修实施目标; 2.检修组织措施; 3.检修进度网络计划;
4.检修中应执行的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及规定; 5.检修安全隔离措施、定置图等; 6.检修质量管理程序;
7.检修作业指导书编制及使用导则; 8.检修不符合项管理程序; 9.检修调试工作程序;
10.检修项目计划表(含标项、非标、技术监控、安评、经评项目等)及质量验收计划(含三级验收级别设置和W、H验收点设置);
11.检修总结要求(含技术资料收集、汇总、归档;试验报告、验收报告及专业检修总结)。
(三)检修项目的确定应依据《发电厂检修规程》的规定,结合机组设备状态进行编制,大修项目一般应包括:
1.制造厂家要求在大修中进行的检查、检修项目; 2.全面的检查、清扫、测量和修理项目; 3.定期监测、试验、校验和鉴定项目; 4.更换已到期的零部件项目; 5.技术监控规定的定期检查项目;
6.根据状态检测、诊断结果需要进行检修的项目; 7.需在大修中完成的更改、节能、环保等非标项目; 8.消缺项目。
(四)小修项目一般应包括: 1.消缺项目;
2.重点清扫、检查项目和处理易损、易磨部件工作(必要时进行测量和试验);
3.按周期进行的定期监测、试验、校验和鉴定; 4.根据状态检测结果需要进行检修的项目; 5.可以完成的更改、节能、环保等非标项目;
(五)策划文件中应确定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负责人和责任人,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和权限,以保证质量监督和验收系统的正常运转,有效控制各检修项目和工序的施工质量。
(六)检修作业指导书是检修人员为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必须执行的书面文件,检修开始一个月前应完成各检修项目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审核、批准等。
(七)检修开工前应由设备部组织对各部门的检修准备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一般包括: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3年工作报告】推荐阅读:
中国大唐集团领导班子06-13
大唐路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结08-21
观《大唐玄奘》有感10-05
大唐电信科技10-09
大唐DTT笔试题06-23
大唐企业文化考试题库08-06
大唐芙蓉园导游词08-31
大唐的钟声作文650字09-14
大唐西市博物馆范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