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为话题的作文

2024-11-02

端午为话题的作文(精选14篇)

1.端午为话题的作文 篇一

醉倚窗侧,仰头望向苍茫的夜空,微弱灿烂的星光斑驳了泪痕,清风微拂,弥漫着丝丝粽香,思绪却零散飘落了一地...

又是一年粽香时,可当今人们享受的却只是那满齿噙香的包裹在苇叶中的粽子吧,而享受美食的同时,谁又想到了那个他,那个两千多年前孤独寂寥的他...

那个清瘦枯槁的他踱步江畔,心中多少离愁往事,满腔抱负空化作声声长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又如何,那种无力感有几人能懂...“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决计不允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这绝不是自负,而是属于他的骄傲。于是,阴暗的天空下,一代大师就此辞世,那洒然一跳,却又满含多少忧愤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们是否已遗忘了端午的初衷,那爱国的忠魂是否已无人记得...“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历代的文人墨客,到了端午节都要写诗作赋,以表达对他的缅怀。而至今日,不堪言...

苍天何在,那汩罗江畔的滔天怨气竟视不得。今日世人所阅的《离骚》《天问》出自谁手?是的,楚辞不朽了,但屈原呢?世人口口声声说纪念屈原,学习爱国精神,可何时付诸过行动?两次流放的屈夫子付出了自己的所有,换来了今日的什么。国人的无知吗,还是麻木?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无论何时都要铭记先人教诲,华夏九州的儿女,该醒悟了,爱国,爱民族,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它叫——传承。

屈原,你的不渝的精神沉淀的是一种信念,它令人叹服。若将楚辞作为你的挽歌,和着汩罗江的惊涛,我一定会奋起而唱,端午哪来的快乐?

2.端午为话题的作文 篇二

一、“变”突出传统节日的现代性

任何民俗事象都有其传承、发展的过程,以便适应社会符合民众的要求。作为重要民俗事象,传统节日遵循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传承演化过程中既有悄无声息的渐变又有火山爆发式的突变。作为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自身生存的需要,在节日饮食、节日活动、节日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古老而时尚的端午主食——粽子

粽子既是端午节的主要食品,又是端午节的形象代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古老的节日食品发生了某些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粽子的来源及制作。每逢端午,南方家庭妇女开始忙碌过节的食物,首先是包粽子。她们将刚收获的糯米洗净、备好,再把粽子里面的各种“馅子”备好,采新鲜的竹叶或将去年的竹叶取出洗净、备好。然后全家人(一般为女性)围着一起包粽子、聊天。制作粽子是亲人团聚的纽带,是亲情沟通的载体。现代人们不再为制作粽子而忙碌。端午节期间,南宁各大超市及蔬菜市场,突然间涌现出许多售卖粽子的专柜。根据现场调查,许多家庭已不再自已包粽子了,每逢端午都是在超市或市场上购买;而且许多年轻人已不会制作粽子。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粽子都是在现代化管理下进行机械化流水线作业中完成的。其次是粽子的品种繁多。传统的粽子主要是以猪肉为主各种肉粽子和以“狗子菜”为调料的粽子。现在,民众打破了陈规陋俗,追求一种爱好或口味。粽子品种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除传统的猪肉粽、凉粽外还有蜜枣、绿豆、板栗、叉烧、排骨、虾仁。商家在粽子的外形和包装上也是花样繁多,如立体三角形、菱形、长方形。除此之外商家还对粽子进行豪华美观的包装,使之成为一种礼尚往来的礼品。粽子的传统内涵逐渐淡薄了,而现实功利性在逐步深化。

2、传统而现代的端午活动——龙舟赛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中最富有节日气氛的一项集体竞技活动。传统的龙舟赛是以纪念或祭祀某一历史人物为中心展开的集体性、娱乐性赛事活动。龙舟下水前,先祭祀龙舟和水神;然后龙舟队员在龙头的带领下前往屈子庙(或屈原庙)举行严肃而神圣的祭祀仪式:上三牲供品,行叩拜大礼。最后是江边龙舟赛。江两岸站满了观看龙舟的民众,一条条龙舟如真龙一般在江面上来回穿梭,或是逆水而上,或是顺流而下,或是横渡江面。江中锣鼓喧天,两岸呐喊此起彼伏。无论是岸上的观众还是江中的龙舟队员,人们皆沉醉在节日的气氛中。而现代传统的龙舟竞渡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冲破了地域的限制,成为许多外国朋友喜欢的水上体育活动,并出现职业性龙舟队。2009年5月30日即端午节的第三天,在广西南宁市美丽的南湖公园举行了第六届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来自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与中国香港、澳门、广东和广西的49支龙舟队共1342名队员参加了本次邀请赛。这次邀请赛继承了传统龙舟竞渡的有机成分,又符合了现代社会的要求。首先,它延长了端午节的节日时间,从5月28日端午节当天至5月30日。其次,龙舟赛突显了强烈的功利性,提高了南宁的知名度。

3、继承传统而又突出现代的节日文化内涵

端午节融合了南方龙舟竞渡风俗和北方恶月恶日驱避风俗,其中恶月恶日驱避习俗又与三代的夏至习俗有密切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屈原的纪念进入了端午节,并成为端午节风俗活动的主要内容。[1][P62]在各种民俗事项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不断地充实完善,由最初的恶月恶日驱避提升到强调民族团结意识、彰显爱国主义情操的高度,并以屈原的爱国主义人格固定下来。现在,端午节不仅保留了驱邪避恶以求健康、纪念屈原彰显爱国主义情操的传统;而且还融入了某些现代社会的元素,富有时代精神。端午节当天,南宁市各大公园及旅游景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狮山公园烧烤区竞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小至三口之家,大到一个单位,借端午节假期举办烧烤、旅游、休闲娱乐等活动,以加强相互之间的交往,增进夫妻间、家庭成员间、朋友间、同事间的感情交流。传统的龙舟竞渡体现民众的娱乐性、竞争意识、不甘落后的上进心和团队精神,而具有国际性规模的端午龙舟赛体现了世界一体化背景下的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文化融合、文化交流。粽子本是端午节特有的食物,是家庭、宗族的一种象征,代表着一种家族文化。各家做一特大号粽子,祭祀完祖先后,像切蛋糕一样将粽子切开,每人一份。现在,尽管粽子在端午节期间依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食物,但它失去了作为宗族象征物的地位和那份神秘感,变成一种日常食物,是饮食文化的一分子。

二、传统节日嬗变的因素

无论是在内容、形式方面还是在文化内涵方面,传统节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重的发展变化过程。推动节日发展变化、传承变异的因素众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决定传统节日的演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决定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走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加快了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同时也影响了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现在的端午节,人们不必再像以前那样耗时耗力地为包粽子而提前准备竹叶、糯米和各种馅子。因为端午节期间,各种各样的粽子铺天盖地般摆上各大超市的货架,或出现在菜市场的大小角落。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制作技术使粽子的整个生产过程实现现代化。这不仅节省了人们的时间,而且还满足了人们对不同口味的需求。然而,这种现代化制作流程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以致人们无法享受包粽子带来的乐趣,从而使民众逐渐淡忘了这种传统节日食物的制作工序。为了填补节日活动的某些空白,民众不得不将带有现代意味的烧烤聚会、旅游聚会等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产物纳入节日活动中,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延续节日的存在,在传统的基础上重新解释节日文化意蕴。

2、社会进步扭转传统节日的内质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都意味着社会向前推进一步、人类向高级迈进一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的夏商周三朝,形成于两汉时期,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逐步完善并固定下来。可以说,中华传统节日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都体现着农耕时代的文化气息,“满足了广大世俗民众的一些基本生理和心理欲望,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万物间的种种关系,从而成为历代国人世俗生活中不可缺少、不容替代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文化食粮”。[2][P248]中国没有经历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跳跃式跨进社会主义,也就是说中国没有经历现代科技的兴起发展阶段而是直接接受了现代高科技的成果。现在,人们以科学的眼光审视一切,传统节日中某些活动的神秘面纱被无情地撕裂,节日中的祭祀成分逐渐淡化,节日内容、节日形式、节日文化内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龙舟赛前的祭祀仅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形式,龙舟队员不再虔诚地祈祷神灵的保佑以取得好的成绩,而是依靠团队的集体精神和大家的齐心协力的奋斗。

3、传统节日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传统节日亦然。众所周知,目前中国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加速,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二、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而传统的农业社会将会因子逐步让位于都市化社会。与此同时,传统节日民俗将日益被人们所淡化乃至遗忘,从而逐渐退出节日的文化舞台。为了寻求生存的空间,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都市化、城镇化的强大压力下不断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勇敢地淘汰某些成分,大胆地吸收现代社会的积极元素,重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本是祭祀龙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成为培养团结意识、团队精神的节日活动;而现在成立了业余龙舟队既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又锻炼身体实现了人们对健康身体的追求。扩充端午节的节日活动,如全家外出交游、朋友一起去烧烤、老乡聚会过节,举办包粽子比赛活动以增加节日气氛。传统节日必须汲取更加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从而能够从入自如地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冲击,真正在未来社会中保持勃勃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三、结论

作为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没有墨守陈规,而是顺应社会、时代的要求在保持基本内核的基础上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作出相应的调整。在现代社会大浪潮下,认清传统节日在外延和内涵上的显著变化,以及造成种种变化的各方面因素,将有助于我们保护和传承节日文化。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肩负起传承和保护传统节日的使命,实现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常天编.节日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5

3.端午为话题的作文 篇三

6月4日放学后,妈妈整理好了出行的背包,我和爸爸妈妈,快快乐乐地出发了。过了小区旁边宽阔的马路,我看见有两位男孩,一个比我大一个比我小,小的叫胡天义,大的叫肖丛宇,我先很礼貌的给他们的家长问了一声好,他们夸我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我们坐车用了一小时到了咸阳机场,等了会儿,西安到张家界的飞机开始登机了,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其他叔叔阿姨一起乘坐了飞机,我的座位在第一排F位,我和爸爸妈妈坐好后,我就系好安全带。没过多久我们就到了目的地。

第二天,我们先到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公园里最的景点是黄石寨前山,那里景色可美了,绿树成荫,小河清澈见底,路边树上的小猴子在荡着秋千和游人打招呼。我们先坐观光缆车到了山顶,山顶上有朱镕基爷爷题的字:张家界顶有神仙。从山顶向四周望去,树木郁郁葱葱,山峰层峦叠嶂,形态各异,据说这里曾是电影《阿凡达》的拍摄地。听导游介绍,这里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他们这里把男人称为阿哥,女人称为阿妹,我就被称为小阿哥,可有意思了。

第三天,我们去了被称为人间瑶池的宝峰湖风景区,湖在山中间。我们坐在游艇上,春风拂面,水波荡漾,心里舒服极了,我和胡天义、肖丛宇拿着相机,拍了好多照片。湖周围的山峰有的像凤凰,有的像天狗吞月,有的像老人。我最喜欢的山峰像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儿子。船行到湖中间的时候,还有阿哥和阿妹的对歌,非常有少数民族的味道。下午我们又去了天子山风景区,乘坐了世界上的山中电梯“百龙天梯”,它的高度有326米。

4.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500字精选 篇四

奶奶和外婆每年这天都会包粽子,粽叶是绿色的,包成三角形的样子,有很多不同的口味,有红豆馅、红枣馅、肉馅和板栗蛋黄馅,其中我最喜欢吃肉粽,又香又糯!人们插艾草是要赶走鬼和毒虫,不让它们进家门。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生活在楚国,他想和齐国联盟攻打秦国,但楚怀王不听,还把他流放了。有一天,屈原听说秦国要来攻打楚国,他明白楚国已无药可救。他不想看见楚国灭亡,就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入汨罗江。人们来到江边打捞屈原,可怎么也捞不到。从那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船改成龙舟,把饭团改成粽子。然后奋力划着龙舟寻找屈原,并把粽子扔进河里喂鱼,鱼就改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了,这是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的由来。所以人们就把农历五月初五叫做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我上网查了19首,并摘抄了这两首:“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这是文天祥写的《端午即事》。另一首是边贡的《午日观竞渡》:“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这两首诗都很有端午气息!

5.开心的端午节话题作文 篇五

在迪斯尼分为四个区,有“探险世界”、“幻想世界”、“明日世界”、和“美国小镇大街”。

我们首先来到了“探险世界”,一条古老的小船载着我们走向原始森林,一路上,我们看见了许多野兽皮和人骨头挂在路边,就像真回到了原始森林,小船带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河流行驶,突然从水里冒出几只鳄鱼,它们张开大嘴,把小船团团围住,好像要把小船一口吞掉一样,正在这时候,小船一转弯,便逃走了。转弯后,一座火焰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它的洞口喷出一些白雾,火渐渐冒了出来,白雾加上火焰,呛得人喘不上气来,火焰向小船滚滚扑来,火烤得人身上像冒了烟一样,正在最危险的时候,还好小船及时开走了。

“明日世界”是最刺激的。我们先去玩了“飞越太空山”,车开了,我的手握住扶把,生怕车会把我甩下去,开始我觉得车开得很慢,还可以观察风景:天花板上有好多星星和月亮,好像真在太空中一样,我看得正入迷的时候,车突然上坡,马上又来了一个俯冲,我还没反应过来,车又来了一个急转弯……慢慢地车停了下来,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我最喜欢玩“幻想世界”的“灰姑娘旋转木马”了。旋转木马每匹都很漂亮,我选中了一匹银白色的马,马鞍的下面镶着几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马儿随着音乐慢慢旋转,其它马儿在我旁边一起旋转,就像进入了灰姑娘的童话世界。

到了晚上,焰火升起来了,焰火把周围照得像童话中的世界一样金碧辉煌,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6.让“阅读话题”为语文教学导航 篇六

“阅读话题”的设置异彩纷呈, 有的侧重于情感性, 有的侧重于目标性, 有的侧重于层次性。我们认为, 阅读话题的设置也要注意“度”的把握, 让话题推动对话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心中装着“向度”

有效的话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保证, 阅读话题的确定要为有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在设置问题时, 要着眼于教学目标, 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让教学目标成为阅读话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从而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确定的方向, 使潜在的学习需要转化为活跃的学习动机。

设置话题时, 教师要将话题聚焦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例如在教学《水》这篇课文时, 我设计的阅读话题是:“水包含着多少艰辛与沉重、期盼与苦涩, 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有水的快乐,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缺水的苦涩?”在教学过程中, 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 循着“乐”与“苦”的矛盾线索, 体会到“雨天淋浴”和“勺水冲凉”的快乐, 体会到“挑水之苦”和“锁水之涩”, 体会到村里人以苦为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中, 用一个高度集中的阅读话题, 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研读课文, 交流对话, 发挥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使课文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二、眼睛盯着“广度”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高质量的阅读话题, 应该注重话题的“广度”。也就是说要给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多方位对话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阅读、有创意地阅读, 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 读出新意。

在教学《爱如茉莉》这课时, 教师设置了一个开放的话题:“你读出了爱是什么?”课文中爱的细节就像茉莉的花瓣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文里。在教学过程中, 以这个话题组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散落”处读出联系, 体会那无处不在的爱:从爸爸一回到家和女儿对话中体会爸爸的急切, 在文本的“空白”处展开对话;从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那段文字中体会那无微不至的爱, 在“无声”处读出“心声”……最后, 学生还读出了一首关于爱的小诗:“爱是妈妈心中给爸爸煮的饺子;爱是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爱是阳光下静谧的微笑;爱是病床上紧紧相握的双手;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爱是妈妈精心伪装的假寐……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教学中, 这个颇有“广度”的话题, 凸显了学生和文本对话、学生和老师对话以及学生和文本中主人公对话,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走进文本, 又走出文本, 超越文本, 从而对“爱是什么”有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

三、鼻子嗅着“深度”

在设置阅读话题时要注意“深度”的把握, 问题设置难度过高, 学生无从回答;难度过低又不能引发思考, 学生在交流对话时会原地踏步, “重复昨天的故事”。在设置话题时, 教师要开掘问题的深度, 由浅入深, 设置具有一定深度、富有挑战性的话题, 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深层的人文内涵, 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层感悟, 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这样, 学生才会与文本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 对话也才会精彩纷呈。

干国祥老师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 从课文走向互文, 从中心走向话题:“《斑羚飞渡》这个虚构的故事反映的是‘人’的故事, 它实际上讲的是面临灾难时放弃谁的难题。面临灾难, 人类中的哪一部分首先应该被遗弃?为什么这样做?谁规定必须这样做?这是一个亘古的难题。我们来看看人们是怎样选择的。”然后链接了现存于武当山的“寄死窑”、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舞台大火、《泰坦尼克号》沉船时的电影片段等相关文本, 先探讨了作为集体的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是如何作出选择的, 再探讨了在灭顶的灾难中作为个体的权力与尊严问题, 最后归结到“敬畏生命”这一深度主题。课堂上干老师创设了一个“智慧之炉”, 引导学生炼“丹”。要烧旺学生的思维之火, 必须要在“智慧之炉”中逐渐增添干柴, 干老师精心选择了一组材料, 让这些“干柴”慢慢地“燃烧”, 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四、手里握着“温度”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找准“情感点”设计阅读话题, 为学生营造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情感场”,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缩短学生与文本、人物的距离。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翠鸟》这篇时, 确定了这样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 想采访你们, 写一篇关于翠鸟的报道, 让全世界的人民保护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教师创设情境, 利用情感的渲染, 形成阅读话题, 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期待、渴望心理, 引导孩子走进文本。在教学过程中, 围绕这个话题进行, 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几个采访的子话题:⑴翠鸟朋友们, 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 怎么回事?书上怎么说的?⑵听说你们有个外号叫“叼鱼郎”, 捉鱼的本领很强, 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捕鱼的?⑶有什么证据说明你们飞得快?⑷我想到你们家做客, 树上找不到, 草丛中也找不到, 你们家在哪里?⑸我打算把你们介绍给全世界的人们, 有现成的文章吗?谁能声情并茂地读给我听听?孩子们的情感被调动起来, 课堂上学生轻松活泼, 学得情趣盎然。

7.端午节话题作文 篇七

你爸回来了,也不打声招呼。妈妈轻斥道。唔。我把头从书堆中伸出,抽出左手推了一下眼睛:爸,你回来了。嗯。爸爸低头换鞋,似理非理地应了一声。我朝妈妈耸了耸肩,再次扎进书堆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妈妈的一声吃饭打破了寂静的沉默,大家陆续走向饭桌,一顿缄默又不失热闹的午饭开始了。

今天,端午节我含糊不清地自言自语道。爸爸抬了抬头望向我,没说话,只是把一罐又一罐的啤酒往嘴里灌,好像喉咙渴得冒烟一样。怎么不吃饭?妈妈把饭碗向爸爸那边推了推。啊,我渴的厉害,一路上喝了三杯水。你们吃吧,我饱了。随着话音刚落,爸爸退出了饭桌。他打开电视,伸个懒腰,睡眼朦胧的坐在沙发上,还时不时地把水端向嘴边。我低下头,匆匆地扒着饭。回到房间,舔了舔嘴角,饭,似乎有点咸。

又攻了会儿数学,对正在和二伯他们打牌的父母喊了声我睡觉了,在他们胡乱的应答声中爬上了床。想着爸爸那灰白的头发,脸颊热热的,舌头一舔,咸的,是泪。

在他们喊牌的喧闹中醒了,洗了洗脸,缓缓的坐到书桌前坐下,打开物理习题,右手又开始运动起来。好长时间后,我摘下眼镜,擦拭着额头,手背习惯性的放在嘴边,狠咬一下——提神,我又尝到了熟悉的味道——汗的涩咸味。很不舒服。

8.端午为话题的作文 篇八

由该事件衍生的微博话题超过十个,其中话题#房祖名柯震东吸毒#成为当月新浪微博热门话题第二名,仅次于“冰桶挑战”,热议天数达9天,提及度和热搜数均达到月度前三。其他几个话题也达到了千万甚至上亿数量级的阅读量,这里面#柯震东加油#引发的争议最多,阅读数达到了1亿,讨论数超过33万。[1]

明星和案件都自带话题属性,微博作为大众表达意见的平台,短时间便汇聚过万数量级的信息。本文结合共景监狱理论,分析这一事件(以下简称房、柯事件)有关的微博热门话题的形成。

一、定义

(一)共景监狱

共景监狱理论解释了一种围观式的社会结构,即众人对个体(不等同于个人)展开的集体凝视和控制。

特别在微博这类自媒体平台上,共景监狱的特点更加明显:大众在数量上拥有优势,管理者寡不敌众。新传播技术带来的如匿名、暗示、传染等适合“起哄嫁秧”的集合心理机制使得人们在“交头接耳”中沟通着彼此的信息,质询甚至嘲笑着处于公共视野之中的领导者或者媒体。[2]

(二)微博话题

微博话题又称微话题,用户可参与讨论,话题页面自动收录带双#符号的话题相关微博。

微博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场,微博话题是一种微博集中表达的形态,一般在核心话题外还会形成若干子话题。[3]微博话题中的粉丝效应明显,甚至从围观发展到了站队。

二、微博话题分类

8月17日爆出消息后,明星姓名、吸毒、被捕等字眼反复在相关微博中出现。18日警方确认后,话题热度迅速上升。到柯震东凌晨获释和公开道歉(8月29日),事件话题又出现一个短暂的热点。

本次房、柯吸毒被抓事件在微博上按照阅读数、讨论数和内容的相关度统计,共10个热门话题,按照内容可分为陈述型、情绪表达型和议论型。

(一)陈述型

#柯震东房祖名吸毒#、#柯震东吸毒被抓#、#房祖名吸毒被抓#、#柯震东吸毒#、#房祖名吸毒#、#柯震东凌晨获释#、#柯震东道歉会#。客观简要交待事件涉及的人物和行为,共7个,仅含“吸毒”字眼的5个,含“吸毒被抓”字眼的2个;

(二)议论型

#涉毒艺人永不录用#、#广电总局叫停劣迹艺人#。与本次事件中当事人行为相关,涉毒、艺人、永不、劣迹等带有定性性质、绝对化倾向的词语,引发讨论;

(三)情绪表达型

#柯震东加油#。一个当红青春偶像,曾拍摄过禁毒宣传视频,巨大的反差,比一般负面消息更加刺激粉丝情绪的发作。

阅读数排在前两位的热门话题均带有柯震东的名字,可以看出粉丝效应与两位当事人在微博上的受关注程度成正比。明星、警方缉毒、吸毒被捕,兼具娱乐和社会新闻的元素,一经爆料迅速吸引网民,尤其是明星的粉丝们。

三、热门话题形成过程中的特点

共景监狱下,各方声音交错。微博话题作为微博信息的集中表达,通过#话题名#,将信息标签化,集成话题页面。本次房、柯事件超过千万甚至上亿的阅读量,相关热门话题在形成过程中呈现以下特点:

(一)虚假信息来去快

共景监狱场域下,虚假信息依然存在,出现几率和辟谣成本同步增加。房、柯吸毒被抓事件的高热度也引来了好事者散布谣言,如“警方掌握120名艺人涉毒名单”一度成为热门,甚至短暂出现过相关话题,事件相关的公安机关微博@平安北京迅速辟谣,谣言迅速破灭。

谣言在初期可借助话题的热度迅速扩散。但共景监狱场域下,大众的参与与凝视带来更迫切的群体监督,使谣言能够尽快地被粉碎。

(二)情绪表达影响大

在房、柯事件中,有一个争议话题———#柯震东加油#。阅读数过亿,超过三十万的讨论,这样一个数量级背后是粉丝在事件传播中的情绪表达。

除了一些后台预设的敏感词外,微博话题没有过多内容限制。从这次#柯震东加油#话题引发的争议,可以看到粉丝不理性、充斥情绪的话题出现后所引发的社会反应。共景监狱场域下,微博话题的社会影响具有潜伏性,一些不理性、具有不良社会影响的情绪容易引发微博新一轮的热议,舆论焦点被分散甚至转移,从对事实本身的关注转向情绪的表达。

(三)干扰舆论监测

微博目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场,微博热门话题将目前或曾经的舆论焦点具象化。房、柯事件中十几个热门话题的出现,将该事件所引发的不同舆论热点展示出来。

主题明确、内容可视、效果可量化等都是通过微博话题进行舆论监测的优势,但目前设置上存在一些漏洞,特别是一些营销账号,不断穿梭在各个热门话题页面下,影响了对微博舆论的监测。还有微博水军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在一些争议性话题出现时,水军会使舆论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

(四)被动的官方语系

这次房、柯事件的微博话题传播中,官方语系的代表主要存在于警方和媒体的官方微博,例如@平安北京、@新京报、@京华时报。

8月18日晚上,@平安北京发布案件通报微博,引发了媒体账号的大量转发,此轮转发也将事件推入真正的热议期。

各媒体开始跟踪报道,房、柯二人的亲友、经纪公司和代言厂商陆续发声,粉丝转评达到高峰,劣迹艺人的处罚政策等消息也带动了话题热度的保持。

这个过程中,@平安北京发布的事件相关微博数量最少,未参与相关话题。转发次数最多的两条微博,都是辟谣的姿态(第一次的案情通报是对前期各种猜测的辟谣),基本上以官方发言人的角色出现:定性事件和粉碎谣言。

后期话题传播中的最新事件进展和被转微博多来自媒体账号。尽管媒体账号后期也多次被转发,但在议程设置上比较被动,更像是比一般草根号可信度稍高的新闻信息传播者。

四、微博热门话题中的“共景监狱”

自媒体时代来临后,大众开始通过微博等方式对个体((不同于个人)展开集体凝视,渐渐构筑起了微博世界中的““共景监狱”,而微博话题,特别是热门话题则将这种“凝视”集中化和主题化了。

在共景监狱式的社会结构中,强调对称的信息分配,使大众自由沟通,处于公共视野中的管理者在信息资源的把控方面不再有优势,公众和信息管理者的话语权不相伯仲,但在这次柯、房事件的微博热门话题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到虽然参与的微博用户众多,但舆论的监督功能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粉丝效应下,被放大的情绪表达更是一度影响了事件的事实跟进和分析,集体凝视差点变成集体宣泄;另一方面,虽然官方语系在共景监狱场域下,不再是信息统领的角色,被动的表现也使得其在议题设置方面的优势不再,但也在整个话题的形成过程中,通过辟谣、提供可信信息等方式,参与进相关微博话题的传播,帮助引导了舆论。

可以看出共景监狱场域下的微博热门话题在形成过程中,人人都可以是信息传播者,人人又都会被传播的信息影响,热门话题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主题化的“凝视”空间,但在涉及公共事件的热门话题形成过程中,不应该因为话题参与方式或者内容管理上的空白,在有意义的“凝视”和无意义的““喧闹”之间摇摆。

注释

1[1]新浪微博数据中心[EB/OL].

2[2]喻国明.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J].人民论坛,2009(15).

9.端午节话题作文 篇九

课终,与书奇君结伴而行,行数步,其势渐大,风尚劲,渐不可支,雨入衣内,风灌袖中,方念骄阳之普照大地,撒暖人间。然既出,不可反,遂前走,不出一里,雨伴惊雷,倾盆而下,如奔如流,充乎天地之间也。路人皆乱,上下间珠帘一片,只见前方宅院潜形,或隐或现,车马乱窜,路人狂奔而已。遂悔,遂忧。

苦闷极,却忽见天色放晴,光芒复现,放眼一望,大喜,雨止。东湖旁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夹提高柳,葱葱笼笼,参差披拂。长烟一空,风消云散,夕阳便见,水中浮光跃金,呷浪之鳞,展翅之毛羽,皆有喜气。余等皆复乐,此乐何极?

然喜极而落泪,乐极而生悲也。此言不谬。余一路举斛而歌,却不曾想脚下路之坑洼,终鞋袜尽湿,衣裤皆透,引得笑声不绝于耳。

10.端午节话题作文 篇十

今天是端午节。你知道端午节的起源吗?我不知道!那就让我告诉你!你还记得楚国爱国将领屈原吗?让我谈谈他!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本地人,知识渊博。他在楚王的正式结束自己国家的富强贡献力量的形象。昏君楚王却听信忠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放逐。流亡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首都被敌人占领,人民深感悲痛。五月五日,他来到密罗河,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密罗河。出国的人听到屈原的消息一河,很伤心。他们含着眼泪划着船打捞屈原,把粽子扔进河里喂鱼,希望鱼不会伤到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包在端阳的饺子的起源。

端午节,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划艇比赛,挂香囊,朱砂,雄黄,香药,丝绸外香包,香,然后扣入一个彩绸串连接电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形状,从而形成一个字符串,形形色色,玲珑抢眼。有挂叶子,虹膜习惯。

11.话题作文的构思步骤 篇十一

第一步, 确定主题, 要放飞思绪。

这是作文最基础的一步, 也是确定全文的中心所在。其要求是放飞思绪——引导学生思绪乘上联想的骏马, 在无限的时空中任意遨游。运用对比联想、类比联想、就近联想、扩展联想等方法, 让学生围绕话题任意联想, 把所能想到的内容逐一记录下来, 然后选取其中一个自己最能把握的主题来写。

第二步, 拟定题目, 要诗意浓郁。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眼睛就得有神采。拟题的方法为:在话题前加限制语, 在话题后补充词语, 换一句话陈述话题, 或者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视点来拟题。其要求是:扣住主题, 赋予新意, 诗意浓郁。具体地说, 赋予新意, 就是选取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拟题;诗意浓郁, 就是语言要精炼、漂亮、有文采、有气质。

第三步, 选定体裁, 要别出心裁。

可供选择的文体很多, 如记叙文、散文、小小说、童话、书信、科幻故事、说明书、实验报告、寓言等。在初中阶段, 议论文、说明文一般不要劝学生强用, 因为这两种文体的写作, 难在对材料的把握;对于戏剧、诗歌, 在考试时则有限制。大多数学生最拿手的文体是记叙文、散文。

指导选取文体, 要避实就虚, 有利于想像、虚构情节;其要求是与众不同, 别出心裁;原则是学生选取自己最擅长的体裁。

第四步, 择定材料, 要驾轻就熟。

让学生选取自己最熟悉、最能表现主题的典型材料。最拿手的材料才能做到驾轻就熟。

第五步, 敲定顺序, 要条理井然。

学生的具体操作顺序为:首先, 给材料排序。对材料, 哪些详写, 哪些略写, 哪些先写, 哪些后写, 要统筹安排;其次, 要确定文章的框架结构。

文章的结构方式, 可选取横式或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如总分 (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 、平列、排比段等, 纵式结构如层层深入等。在初中教材中, 这样的范例很多, 横式结构如朱自清的《春》, 其结构是:盼春——绘春——赞春 (并列) , 其中, 重点部分又是:绘春——草、花、风、雨、人 (并列) ;再如鲁迅的《孔乙己》, 用的是片断连缀法。纵式结构如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

学生的创造性极强, 老师只要稍加引导, 效果极其明显。我读过一个小作者运用小标题式方式的文章, 是环保主题, 他的小标题是四个: (1) 枯藤老树昏鸦, (2) 小桥流水人家, (3) 古道西风瘦马, (4) 夕阳西下, 地球人在天涯。另一个学生也写过类似的作文。他平时很喜欢《神曲》, 在一次期末考中, 他干脆拟题为《新神曲》, 也是环保主题, 其小标题为: (1) 序曲 (2) 地狱 (3) 炼狱 (4) 天堂。内容是一个活着肆意破坏环境的人, 在死后经受了地狱、炼狱的煎熬, 终于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 且努力改过, 最后灵魂升入天堂的经历。“敲定顺序”这一步很重要, 只有做好了, 文章才能条理井然。

第六步, 明定情调, 要真情动人。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线, 一定不能轻视。首先, 要求学生确定自己文章的情感基调, 是明快、热烈, 还是忧郁、深沉;是激越、高亢, 还是低回、婉转;是忧患意识, 还是反讽抗议;是倡导型, 还是承受型……确定自己作文的情感基调, 亦或叫文字风格, 文章才有个性。即使是同一人, 也可写出不同的文字风格, 这就是“情”的魅力。比如苏轼, 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 也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期盼, 还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婉。

其次, 要学生在字里行间渗透自己的情感, 把自己融入文章之中, 有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 对人或事的情感。这情感最好不要直白地说出来, 要曲径通幽。

以上内容, 看似步骤多, 但在熟悉后, 要求学生只用三到五分钟完成整个过程, 所以称之为“构思”。

12.端午节的高中学生描写话题作文 篇十二

今年妈妈说要亲自学着包粽子,要过一个自给自足的端午节。于是在端午节前两天,我们全家去街上采购,街上到处是欢乐的孩子和小商小贩的身影。那小商小贩们与平日不同的是他们不光卖粽子,就连艾草、五彩线、香包等也都有售卖。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整条街都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

喜气洋洋中,妈妈买了好多粽叶,江米,蜜枣等等。回到家里,妈妈按网上的制作方法,把米叶枣都泡起来。经过一天一夜的泡发后,我们全家总动员,按照网上视频开始包粽子行动。当然我也参与其中,经过多次绑不严漏米,拆掉重新开始后,最总我也成功地包好了一个漂亮的粽子。至于老爸,他真的不如我,一个也没包成功,但他却是一个优秀的传递工。最棒的还是妈妈,妈妈虽然也是第一次包,但她真有天赋,包的好看不说,还加入了很多创新。看着包好的粽子压进高压锅,我都迫不及待感觉到粽子好像马上要成功出锅了!

端午节那天一大早,妈妈就端出来一大盆香喷喷的粽子,一个个青翠青翠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宝米粽子,还有咸蛋黄粽子等。看着香闻着香,馋得我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拿起一个粽子,剥开粽叶,这个粽子里面不但包了火腿,还有玉米,虾仁等佐料,味道好极了,我两三口就吃完了一个大粽子。

13.端午节的习俗话题作文精选 篇十三

端午节的习俗一:吃粽子。最早以前粽子不是用来吃的,而是投进一条江里,因为以前楚国有一个诗人,那时他在一个地方,他得知自己的国家要灭亡了,他就在那个地方的一条河边抱了一块石头,跳入河中自杀。后来那个地方的那些人为了不让鱼虾把那个诗人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河里面让鱼虾吃。

端午节的习俗二:赛龙舟。每年端午节,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赛龙舟其实就是九十个人在一条像龙一样的船,然后九十个人要很用力地划船,谁先到终点谁就赢了。比如今年的端午节赛龙舟就非常热烈和让人激动。

14.教你一招——话题作文的审题 篇十四

近两年安徽省高考已没有采用话题作文, 但并不说明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已退出的考察范围, 许多省市仍在沿用。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提示语和一个话题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

与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以来采用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形式相比, 它有明显的优点:话题作文更鼓励联想、想象和创新;它是一种既有巨大的开放性又有所限制的命题形式;同一话题下, 学生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在话题允许的范围内联想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体验、陈述各自不同的观点。

与命题作文相比, 话题作文一般只提供写作的内容指向, 只提供一个写作的范围, 好比一个大箩筐, 里面可以装很多与话题有关的中心立意, 也就是它只提供内容范围, 不提供中心立意, 作文的中心立意可在话题范围内, 由学生自主确定。如2000年高考作文的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将这个话题作一个观点、中心来写、也可以作为一个话题, 作为学生作文的一个触发点, 一个内容指向, 一个写作范围, 一个箩筐。“××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这是话题提供的内容范围非常之大, 可选择的对象、中心立意何止千万, 这样有利于学生写出有创造性、有个性的好文章来。

而命题作文大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如“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这一命题作文, 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中心, 一个判断, 一个中心论点, 甚至连文体都确定了, 只好写成议论文。

话题作文所写的内容与话题的关系是相对“松散的”, 只要在它提供的范围内选择即可, 有巨大的选择空间:命题作文一般要求所写内容必须紧扣题目展开: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远远大于命题作文。

再来谈谈话题作文跟另一种作文形式供料作文的区别。

话题作文强调的是“范围”, 降低审题的难度, 不故意在审题上为难学生:而供料作文的行文旨意必须与所供材料的中心寓意相吻合, 在审题上的限制要多的得多, 严格得多。

从文体上说, 话题作为淡化文化要求———“文体不限”, 连“诗歌除外”字样也时都被删除了, 就文体的选择上来说全开放的, 可以写成记叙文, 议论文, 也可以写成散文、小说、戏剧、童话、寓言故事等;供料作文一般规定只能写成议论文。

从文章结构上来看, 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 (或称提示语) 只是给学生一个“范围”, “范围”在心里面, 作文用不用所提供的材料无所谓:而供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是必须在作文中使用的, 开头、中间、结尾对材料的使用有严格的要求。

从思维方式上说, 供料作文多为“线性思维”写作者认知趋同现象比较严重;而话题作文则是运用“发散性思维”, 这种形式的思维方式可以使考生充分发挥出创造力, 只要在话题范围内, 想的越远越新, 越好。

可见, 话题作文这种作文命题形式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放宽了文体要求, 倡导自由表达, 强调综合素质, 鼓励创新思维, 更多的尊重了创作主体, 更好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体现了新时代的创新精神, 代表了新课标、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方向。

二、话题作文审题方法

话题作文虽然降低了审题难度, 但并不是不要审题这个环节了, 相反, 由于话题作文在开放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 就存在着不能切题和偏离话题的问题;另外, 话题作文的命题是为了明确话题给我们提供的写作范围, 以便学生在这个明确的范围内, 化大为小, 选择一个小的切入口, 集中笔力加以突破, 能写出有创新, 有个性的文章来。

话题作文一般由提示语、话题和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审题就要审清楚三个部分的内容, 从中得到有关写作的必要信息。各部分都有提示和限制两方面的信息。明确了这两个方面的信息, 就明确了话题的范围, 为下一步写作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1. 审提示语

话题作文的提示语往往有两方面组成:材料提示和议论提示。审材料提示就是从材料中得到一个形象具体的启发, 就是材料本身的寓意给我的启发和限制。

如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作文: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 其中只有一面磨制的清晰光亮, 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 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 问题是买镜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 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 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同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及至整个人类, 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 有明镜, 也有昏镜。

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用讲究。请以“买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提示“的寓意:光亮的镜子能照出人们细的缺点, 所以人们害怕;昏暗的镜子照不出人们身上的缺点, 所以人们喜欢。人们不敢暴露自己身体上的缺点, 不敢正视自己身体的缺点。

“材料提示”往往具体、单一、狭隘, 信息量少、范围小。就这则材料来说, 仅限于人们是如何对待身体上的缺点这个具体的范围。

“议论提示“往往是将”材料提示“的信息扩大开来, 推广开来, 审清”议论提示“, 我们可以获得更大的启发性, 因而写作的范围更大, 选择的余地更大。上面例子中也就是说, 它们都存在着是否愿意借鉴经验、吸取教训, 是否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的同样的问题, 这样作文选材立意的范围就扩大了很多很多。

2. 审话题

“请以……为话题”是话题作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话题”。一般情况下话题本身起揭示写作范围的作用, 它同时也是一个限制因素, 只允许你在这个话题范围内写作。如“买镜”是个动宾关系的比喻型的话题, 联系上面的提示语, 它的本体应是“寻找可以参照的经验或教训”, 谁来寻找可以参照的经验或教训?一个人, 一个家庭,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 都有可以参照的经验或教训。通过以上审题, 我们明确了这个话题的范围, 个人买镜;家庭买镜;国家民族买镜;人类买镜。

3. 审写作要求

通过写作要求或注意事项来达到对话题范围进行限制的目的。允许做什么, 不允许做什么, 如何做“写作要求”都有明确的硬性的规定, 要用“写作要求”来指导我们的写作。

通过审题我们明确了这个话题的范围, 这个范围中的无数个材料点可供我们选择, 我们可以大胆地化大为小, 寻找一个最佳切入点, 写出独具特色的有个性的话题作文来。

上一篇:房屋回购合同下一篇:祝福朋友生日快乐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