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业(精选12篇)
1.风险投资业 篇一
2.1 相互依存的产业网络体系
波特认为,任何企业都可由价值链的重组来创造低成本竞争优势。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由一个企业自身来完成整个价值链的创新,或者不可能、或者会产生较高成本。而风险投资又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广的复杂系统,其运作流程仅靠一个企业是很难完成的。如果主导型风险企业劝说其他企业加入,组成一个知识结构合理的团队,让其完成配套的技术创新,对风险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来说都可以获得降低成本的优势。正是这种专业化分工形成了风险企业相互依赖的网络产业群,其赖以存在的基础正是风险企业集群创造的总价值(VGi)与单个风险企业创造的价值(Vi)之差δ=∑VGi-∑Vi。其中,δ可视为风险企业由于地理接近而获得的外部经济,或是合作信任而使风险企业额外获得的知识溢出,其大小取决于网络中风险企业数量、专业化程度及创新质量。δ越大,企业集群就会越强大,也就会形成长期的多样化契约机制。这些契约可有效地降低成本,推动风险企业间的共同开发创新。硅谷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其区域性的相互依存产业网络体系。它既有惠普、网景、英特尔、苹果等世界领先的主导性大企业,也有很多相互联系的小风险企业。截止3月,人员不超过50人的科技风险企业占80%,约有4 800家。正是由于这些大企业与成千上万的生生灭灭的小风险企业,才共同推动与保持了硅谷持续的竞争优势。
2.2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风险投资家几乎都强调人的重要性,人是第一位的,是投资成败的关键。风险投资家们常说:宁可投资一流的人、第二流的项目,而不投第一流的项目、第二流的人。这里的人力资源不仅包括熟练掌握技术、管理和金融等多门知识经验的风险投资专家,同样也包括生产、销售、技术、管理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如果某区域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个地区就会对需要此技术的风险企业产生巨大吸引力。同时,来自不同企业、不同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员工也可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与合作,相互传递信息和技术,从而加快新思想、新信息和创新技术的扩散,进而推动创新技术的产生和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如印度的班加罗尔就是创新人才培养和储存的摇篮,它除了有10余家20世纪50年代就已赫赫有名的科研院所和大学外,还有近80所小型工程技术学院,每年能培养3万名工程师,其中1/3是各种软件人才。此外,海外印裔人口也有近2 000万人,他们许多人将技术、资本、经验和创新精神带到了班加罗尔,有效地促进了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
2.3 充裕的资金支持
风险投资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要想使风险企业快速成长,除了要受到人与技术的推动,还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各国政府起初为了扶持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纷纷采取财政补贴和建立风险种子基金等措施,但政府的投入力度要受制于自身的财政状况,而且各地区又是有差异的,受惠对象也仅限于本地风险企业。而事实证明,政府参与风险投资并不是发展风险投资业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获得充足的风险资金,各国政府相继都采取了很多优惠鼓励政策,并加强了资本市场的建设,使得风险投资的供给主体向多元资金投入型发展,美国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2.4 富于创新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风险企业成功的关键。在充满创新文化的环境下,可摒弃传统企业模式,追求企业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极大地调动控制人力资本的寻常人。在存在“勇于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平等开放、知识共享、讲究合作、容忍跳槽、鼓励裂变”的创新文化气氛下,人们可以相互支持与合作,从而加速了新思想、新观念、信息和创新技术的扩散速度,节省了交易成本,最终使风险企业蒸蒸日上,脱颖而出。例如硅谷,上至高层管理人员、下至普通职工,每一个人都具有创新精神。在硅谷信息的传递比美国其他任何地方都快,许多工程师求职的信条是:富于创造力的小企业远胜过大企业。这也要归因于美国独特的民族气质,其核心就是“西部开拓”的创新精神,这种民族气质恰好与风险资本投资天缘巧合,构成了风险投资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土壤。
2.5 完备的中介服务体系
风险投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投资,需要各方面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作为风险投资活动的参与主体不可能是通才、全才,所以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就成为风险投资正常运作不可缺少的条件。国际经验表明,中介机构既是风险投资运作之必需,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专业化分工的结果。一个国家中介机构的健全是体现其风险投资业集群程度大小的重要标志,是风险投资顺畅循环、实现增值的重要保证。聚集可以使风险企业共享这些中介机构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性。硅谷之所以集群了很多风险企业,关键在于有比较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它们为风险企业的集群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化保障。
2.风险投资业 篇二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在风险投资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政府有一个不变的作用, 就是应当按照“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控制风险”的基本要求。从当前我国的实际出发, 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 在风险投资的培育与发展过程中扮演好规划制定者、监督管理者、政策支持与服务者的角色。在政府的作用和角色定位上要把握以下原则:“介入但不包办, 管理但不干预”;“引导而不干涉, 支持而不控股”。
(一) 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逐步健全和完善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 为风险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应尽快制定和颁布有关风险投资的一些暂行管理办法, 确保组建运作规范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基金, 克服中国经济活动中所惯有的因立法滞后而造成种种不良后果的弊病。政府应着重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体系、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要加大力度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培育服务于风险投资产业的中介机构, 为风险投资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风险资本建立切实可行的退出机制。
(二) 对风险投资基金进行管理审核。
在鼓励依法组建专业的风险投资公司的同时, 在执业资格、投资方向、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监管和引导。本着对于特定类型风险投资进行特别管理的精神, 根据国外经验, 对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运作等进行审核。监控其运作风险, 规范其基金来源渠道, 鼓励有能力的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私营公司进入风险资本市场。
(三) 制定并组织实施风险投资的扶持政策。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在风险投资发展初期的支持力度。各地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对风险资本的投入。国家和地方财政每年应当新增部分拨款、部分低息有偿使用资金, 专项用于创新成果的商品孵化期和产业化启动期的投入。二是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风险基金或风险投资公司的企业可考虑减少税率。三是增加政府补贴。四是充分利用政府担保的“放大器”功能。五是加大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力度。
(四) 营造相对完善的市场环境。
政府要积极推进技术市场的发育, 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努力规范证券市场的交易秩序, 培养长期投资理念和机构投资主体, 适时推出中国创业板市场, 加快产权市场的培育和完善。
二、加强风险投资的软环境建设
(一) 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的金融环境。
我国高科技企业上市非常困难, 上市高科技企业的市值总和只占我国股票市场市值的5%;这些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国有高科技企业, 而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民营科技企业因缺乏足够的资金而发展缓慢甚至夭折。这种原因主要是金融环境不完善, 因此要抓紧完善金融体制改革, 以便适应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二) 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
目前, 我国的有关立法计划已经形成, 但还要尽快制定《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条例》, 使风险投资公司在基金筹集、项目选择、知识产权保护和权益转让等方面有章可循。此外, 要适当调整管理层与职工持股的法律规定和有限合伙公司的法律保障问题。
(三) 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在财政方面给与补贴, 通过建立科学基金的形式, 专门为风险投资者自主的高技术风险企业提供各种补贴, 以分担风险投资者的部分风险。二是利率方面给予优惠, 如给予风险企业以低息或无息贷款等。三是税收减免, 即在初期免税, 在正常发挥效益时减税, 使风险投资者享受较高的收益。
(四) 完善中介机构的作用。
会计师、评估师、审计师、技术咨询机构、律师等是构成创业投资及风险投资运作完善的社会化咨询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因素。目前, 我国缺乏规范的中介机构服务, 严重影响了投资决策和投资监控。因此, 应加快信息中介组织的发展, 促使他们通过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素质。
(五) 做好创业投资人才的培育工作。
在培养方式上, 要立足于我国实际, 手段要灵活多变。社会传媒要大力宣传创业投资知识, 培养公众的创业投资意识, 创造有利于创业投资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
(六) 企业要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观念。
树立良好的投资观念, 要做到三点:一是要以人为本。人才是所有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在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 培养合格的、优秀的风险投资家是当前至关紧要的事情。二是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不断地了解外界的动态, 真正做到与时俱时, 要多关注外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不断向国际靠拢。三要有良好的信誉。
三、广拓民间资金来源, 加大引进国外风险资本的力度
我们要广开渠道吸引私人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使其成为私人权益资本重要组成一部分。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渠道, 必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一) 积极探索发展私募市场, 吸引民间资本。
要采取切实措施, 创造条件, 吸引民间资本流向风险投资业, 使民间资本成为我国风险投资的主要来源。民间资金潜力巨大, 应该通过有效的政策保护和引导, 吸引国内潜在资金提供者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鼓励私人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这些私人资本产权明晰, 具有强烈的增值愿望, 开发民间资本既可获得源源不绝的资金泉源, 又有利于建立灵活高效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
(二) 吸引国际风险资本的投资。
专家认为, 引进国外资金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发展具有如下益处:首先, 风险投资是一种中、长期的权益投资, 是性质较为稳定的投资, 属于广义上的外商直接投资, 不会引起金融波动和经济秩序的混乱;其次, 风险资本以获得高额利润为目的, 不会长久控制企业, 因而不必担心因此而失去民族高新技术产业;第三, 风险资本属于权益资本, 不是借贷资本, 引进风险投资, 利用了外资, 但不会增加外债负担;第四, 风险资本不仅能带来大量资金, 而且能带来丰富的成熟的风险投资经验, 能够迅速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风险投资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
(三) 政府投资可以起主导做用并发挥示范功能。
为更好地发挥政府资金的宏观导向作用, 应采取以下措施:政府出资建立的风险基金, 要建立出资人制度和所有者代表机构, 但不要直接去参与运作;借鉴国外的做法, 只在每个基金中占少数股份, 让愿意出更多资本的国外基金去控股并管理;在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的前提下, 可以通过招聘选拔, 把政府的基金交给民间经营者去管理。
(四) 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投资。
政府可以通过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投资。鼓励上市公司以发行高科技产业发展债券的形式从事风险项目投资, 也可以由政府出面以部分有价证券抵押担保, 发行高科技风险产业债券。
四、设计合理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投资的成功与否最后落实在退出的成功与否。根据我国资本市场发育现状,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 建立创业板市场, 让风险投资企业公开上市。
创业板市场是风险投资资本的最佳退出场所。创业公司往往通过募集新股或公司重组的方式进入证券市场来融入发展所需的资金, 风险投资资本业通过公开上市实现退出战略。因此, 一个支持创新的资本市场是风险投资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 建立规范化的收购兼并市场, 让风险投资企业通过股份转让退出市场。
可以借鉴海外风险投资机构采取的股份转让退出市场办法, 股份转让时, 按其选择的出售的对象不同分为股份回购和出售。
(三)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让风险投资企业通过破产清理退出市场。
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来说, 一旦确认创业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或者成长太慢, 不能给予预期的高回报, 就要果断的撤出, 将能收回的资金用于下一个投资循环。
五、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建立多元化技术创新体系
风险投资发展, 必须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新经济的发展规划、金融体制的改革、企业产权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定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系统地加以规划和整合, 才能形成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好态势。
民营科技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 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的潮流推动下创造的新生事物。它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的非政府经营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科技企业, 给予他们宽松的政策, 鼓励民营科技企业的创立, 减少政策性壁垒, 加强信息、中介等支援性增值服务, 促进新兴企业的发展, 是解决风险投资选择对象缺乏的主要途径。同时要进一步宣传创新、创业的思想, 唤醒全社会的创新意识, 以民营科技企业为示范, 逐步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多元化的技术创新体系。
摘要:全方位推进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对策: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软环境建设、广拓民间资金来源、加大引进国外风险资本的力度、设计合理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建立多元化技术创新体系。
关键词:风险投资业,退出机制,对策
参考文献
[1]伊志宏.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崔万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经济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3]成思危.中国风险投资形成发展的战略思考[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2.
3.风险投资中风险规避的探讨 篇三
我国风险投资业的主要起步阶段是在1998年全国第八届政协提出一号提案“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颁布以后。目前风险投资业在我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几乎每个省和直辖市都在政府背景的投资和支持下办起了风险投资公司。有许多国有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也在纷纷成立风险投资公司。然而在我国风险投资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要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风险投资是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且各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均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那么,在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过程中,到底将会遇到哪些风险问题?在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中又该如何有效地规避这些风险呢?
一、我国风险投资的风险表现
(一)管理方面的风险
1.投资者素质
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应是既有工程技术基础又懂企业管理并兼具金融投资实践的高素质风险投资家,是既了解国外情况又熟悉中国国情并能够设计出卓有成效的实施方案的研究专家。可以说,高质量的管理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优秀的风险投资家。但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人才极度匮乏。
2.组织结构的变化
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投入大,见效快的特点,有时高新技术企业的增长速度可达到300%—500%。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要求组织结构的及时调整。但是高新技术产品创新活动大多以新建企业或者高新技术小企业为基础,而这些企业的最大问题就是组织结构松散、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正是由于我国这些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漏洞,很容易造成创新的失败,这是我国风险投资在管理方面面临的又一大风险。
(二)经验不足的风险
所谓经验不足的风险是指由于大多风险资本经营者缺乏投资经验而最终造成大多数风险投资公司的亏损和倒闭。
1.项目选择
如果一位从事风险投资的项目经理没有基本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知识,任何一个项目在技术方面均需要依赖专家来进行判断,那么项目的初选工作将是既费钱又费时的,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决策的效率低下和失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风险相对于国外也要高一些,由于我国技术创新的力度低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更低于美国、日本等技术创新和应用较为完善的国家,因此,在选择项目上更需要审慎的调查和分析。而且,我国已经加入WTO,项目选择更需要考虑技术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我国初具雏形的风险投资行业将要面对的新挑战。
2.时机把握
从风险投资业现状看,遇到好的投资项目时,如果投资决策缓慢,往往就会错过投资机会。一个公司如果面面俱到地选择一个项目,那么选择到的未必是好项目。因为在漫长的投资决策过程中一直无法找到投资者,那么这个项目可能就不是好项目。目前由于受我国风险投资环境的影响,加上配套的服务措施无法满足投资分析的需要,所以在风险投资时机的把握上很难十分准确。
(三)投资主客体面临的风险
就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业来看,无论是投资的主体还是客体都面临着风险。
1.投资主体单一
风险投资主体是指从事风险投资活动的自然人、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即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主体是风险投资的主动参与者,在整个风险投资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风险资本的筹资与运营主要由风险投资的主体来负责。我国目前风险投资主体单一,现有的风险投资公司的基金来源中政府投资占总投资的80%,向社会募集资金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民营资本、外资资本还未成为未来风险投资资金的一部分,民间资金不能有效地参与到其中来,这不但增加了政府部门的负担,也对风险投资的良好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2.投资客体不完善
风险投资的客体是高科技企业及其项目。高科技企业及其项目市场是整个风险投资体系的基础,只有在一个成熟的高科技企业及其项目市场的基础上,风险投资机构才能够进行投资,而我国目前还缺乏这样一个能满足风险投资需要的完善的市场。许多高科技成果不能通过规范的商业计划将信息传递给风险投资机构,而风险投资机构也不能通过规范的项目选择程序对项目进行选择。
(四)退出通道不畅的风险
金融市场是风险投资形成、投入、运作、退出的最重要的渠道,风险资本无论是通过私募方式退出还是从支持风险企业公开上市的“二板市场”退出都离不开运作有序、结构合理、有效监管的金融市场。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尚不够规范。现有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体系缺乏对风险投资金融运作体系的支持。风险投资要正常运作,要求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的投资项目中的风险资本都应找到适合的退出渠道。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国际上一些通用的风险资金退出渠道都没有做到良好的借鉴,它们要么尚未形成,要么尚待完善。譬如,本应是风险资金最基本的退出口的“二板市场”在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我国目前的产权交易市场运作不畅。所以,要让它们来作为风险资金的出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五)投资环境的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当资金投向一项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新活动中时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变化或由于意外灾害发生而造成创新失败的可能性。
1.风险资本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的风险资本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科技拨款、减免税收和银行科技开发大贷款,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民间资本极为有限。目前我国研究和开发的资金投入不到GDP的1.5%,以致于我国风险资本增长较慢,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另外,现有风险投资机构资金实力薄弱,只能支持一些短平快、投资少、风险低的项目,风险投资的真正意义无法得到体现。
2.相关法律滞后
对于风险投资这一新生事物,我国的相关法律显得比较滞后。虽然我国政府已做了大量工作,如1999年年底修改了《公司法》,允许高新技术企业在深沪两地证券交易所设立的科技板块上市等一系列的工作。但相对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而言,我国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无法保证为风险投资这一新鲜事物及时注入新的血液。随着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已过时的不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法律,不能得到及时的加以修正与完善。
二、风险投资的风险规避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风险投资也同样具有其普遍的规律。但事物在不同环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所在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同时不防适当借鉴国际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现就我国风险投资的自身发展以及政府给予的环境支持等方面提出一些规避措施,以供参考。
(一)风险投资自身应有的防范措施
1.风险分担
从世界各国风险投资发展的进程来看,风险投资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分担机制,值得我国借鉴。在企业的法律形式上,风险投资公司多采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这类合伙制公司中的合伙人分为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是主要的风险资本提供者,提供给风险投资公司99%左右的资金;普通合伙人是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者,出资比例极少,一般只占1%左右。由于风险投资的成败取决于基本合伙者,风险投资公司在利益分配上采取了向其倾斜的做法,如果风险投资获得成功,基本合伙者获得的收益将大大超过其股份比例的收益,这种利益分配方式对于基本合伙者产生了极大的利益激励,对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还可以采取风险转移、风险分散等类似的措施规避风险。所谓的风险分散是指风险投资者通过科学的投资组合使整体风险得到分散,从而有效地控制风险,达到减少整体风险损失的目的。
2.建立风险投资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对风险投资业而言,信息披露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将风险投资管理人的业绩公布出来,就可以有效地建立经理人市场。重信誉且业绩良好的人可以继续募集到资金,在该行业的工作得以继续;不讲信誉、工作业绩差的投资管理人会被淘汰出去。因此,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对于有事业心的投资管理人来说是一种最好的精神激励。
3.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即通过组建一个专门组织机构,利用一定的监管工具作媒介,确定若干细分的指标作用于风险投资的全过程,然后获得风险警示信号,督促决策者采取适当措施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的一种传导运作机制。对于风险投资这种具有高风险性的特殊的投资尤其应该建立预警系统。一旦通过预警系统发现被投资企业面临经营危机,投资企业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将潜在的危险杀死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企业蒙受更大的损失。
(二)政府在规避风险过程中应采用的策略
1.积极培养高层次人才,启用风险投资专家从事投资管理活动
美国经验表明,风险投资家素质的高低是决定风险投资成败的关键。风险投资是实践性较强且涉及诸多学科理论和知识的一项非常特殊的投资活动。目前我国十分缺乏既懂得专门的科学技术又通晓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譬如请国外的资深专家进行培训,设置相关跨学科、跨领域的培训课程对风险投资家进行整体培训,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而且,在加快国内风险投资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国外相关优秀人才的大量引进。
2.建立健全投融资体制,多渠道开辟风险投资资金来源
完善投融资体制就是要使融资市场化,拓宽融资渠道,使不同投资主体的作用得到发挥,形成有效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降低风险,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由于我国正处于风险投资发展的初期,政府资金的投入可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而可以引导其他民间资金的投入。但是随着我国风险投资业逐步走向成熟以及政府资金的退出,民间资本应成为风险投资业投资的主要来源。除了政府财政资金外,还应考虑以下三方面的资金来源:(1)机构投资者资金。风险投资业的最佳资金来源应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机构投资者中最有实力的是保险公司。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养老基金的数额也越来越大。(2)个人投资基金。虽然我国居民储蓄额在6个亿左右,但由于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单一,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不畅,风险投资就是一条转化途径。(3)国外风险资本。在美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中,有一成以上来自国外。我国也应适当创造条件引入国外的风险投资基金,扩大我国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
3.建立和完善法律支持系统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需要加强法制建设。风险投资不同于任何形式的传统投资,它是为风险企业提供创业资本,通过系统的管理进程将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的一项特殊投资。因此,严格规范风险投资的运营机制是保证风险投资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应尽快制定《风险投资法》、《风险投资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将风险投资与常规投资区别开来,对风险投资机构的创立、运营、风险转移等方面制定规范的管理办法。
三、小结
4.风险投资协议 篇四
甲方:
乙方:
乙方在充分了解甲方的汽车涉水辅助装置项目的技术信息和实施计划后,投入资金助甲方顺利实施。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后达成如下协议:
一、风险投资的项目
1.甲方已拥有汽车涉水辅助装置的设计开发思路及相关的技术条件,欲进一步完成该项目的产品试样,专利申请,直至投放市场;
2.乙方已充分了解甲方的项目研究计划,并认同其市场前景,拟投入风险资金万。
二、研究开发计划
1、汽车涉水辅助装置的设计,开发,直至完成各种方案的实验装置,同时形成专利技术;
2、将专利技术在国内外进行转让;
三、风险资金的主要去向
乙方所投资金主要用于采购甲方开发汽车涉水辅助装置的实验装置。
四、成果分享
1、甲方申请关于该项目的所有专利乙方享有署名权;
2、专利若能够进行转让,获得转让额的20%归乙方所有;
3、若专利在取得专利权后的三年内未能转让,则甲方将乙方投资用于购买研制的实验装置的资产产权转交给乙方。
五、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保密
乙方不得将汽车涉水辅助装置的技术信息告诉第三方,更不得在刊物或其它媒体上公开发表该方面的技术信息或技术秘密,否则一切后果均由乙方负责;
六、争议解决办法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未成可向法院诉讼解决;
七、其它
协议附件为甲乙双方身份证复印件和甲方出具的收条;
本协议连同附件一式两份,双方各执壹份。
甲 方:乙 方:
5.风险投资 篇五
C 产业附属 投资公司 。
这类投资公司往往是一些非金融性实业公司下属的独立 风险投资机构 ,他们代表 母公司 的利益进行投资。这类投资人通常主要将资金投向一些特定的行业。和传统 风险投资 一样,产业附属投资公司也同样要对被投资企业递交的投资建议书进行评估,深入企业作 尽职调查 并期待得到较高的回报。
D 天使投资人 。
6.浅谈投资风险论文 篇六
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投资组合优化与风险控制结课论文
浅谈投资风险
专业:统计专业
班级:10级3班姓名:龚明达学号:2010066
4摘要
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由于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全球范围内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在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即各种风险因素。这种不确定性是获得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在此情况下,单纯将风险作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来理解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风险管理需要。因此,现代企业风险的完整定义应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风险是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综合,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事故是指造成风险损失的直接原因,意味着风险的可能性转化成了现实;风险损失是指风险事故所带来的物质上、行为上、关系上和心理上的实际和潜在的利益丧失。其次,风险与机遇如硬币的两面,二者在数量及性质上成正比例的辩证统一关系,机遇蕴涵于得到有效管理的风险之中。
关键字:投资组合优化证券投资投资风险股票获利减小
浅谈投资风险
在已过去的两个月风险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我了解了许多关于证劵、保险、投资、风险的金融知识,我想这也是对我知识面的一个极大的扩充。在此,由于篇幅有限,我就浅谈一下我个人对证劵投资和投资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当然了,谈到投资风险,就避免不了要说到证劵投资。那什么事证劵投资呢?在高中时代,听闻了许多的炒股,基金等等,那时候我就知识以为证劵投资业就莫过于此了。上大学后,在平时网上的学习以及校内的一些有关证劵投资相关的学科的学习,比如证劵投资学,投资组合优化与风险控制,最主要的也是风险理论的学习将证劵投资与证劵投资风险紧密的联系起来,让我深刻的理解在证劵投资中蕴含的风险,以及知道了对于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从而有了一些我自己对于投资风险的建议。
证券投资是一种有意识的,受人心理意识调节、控制的经济行为。也就是说在证券投资中,投资决策动机、投资收益与预期、投资风险规避等问题的实质就是我们的心理意识在投资中的具体表现。在证券投资市场,资金的回报来自于投资人对于投资时机的判断和选择。众所周知,投资具有风险性,资本投入市场的时间越长,投资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风险性就越高,因此对于每一个证券投资人,都应该具备足够的投资知识、风险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是投资者成功的最根本素质。譬如自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开始从高位开始的一路下跌,就是对市场投资人心理的一种考验。通过这段时间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但对证券投资学中的诸如K线分析法、周期理论等各种技术分析方法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使我在风险理论中能清晰的理解证劵投资风险。
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想要防范证券投资风险,我们就得先明白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及投资风险的含义,能够区分投资风险与风险投资的不同。之后才会懂得如何去防范证券投资风险。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做任何事都存在风险,没有百分之百的收获。任何收获都是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避过风险获得的。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所谓的不确定性,是指市场行为者面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那些难以完全和准确加以观察、测定、分析和预见的各种因素。包括外生不确定性
(如地震)和内生不确定性(如企业的技术水平)。(本段话取自张元萍主编《风险投资与风险管理》一书中。)
不确定性现象在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也是普遍存在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是相联系的,一般来说,对未来的结果,越难作出准确地判断,不确定性就越大,从而风险也就越大。
我们还应该明白投资风险与风险投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应混为一谈。投资风险是为了获得不确定的预期效益,而承受的风险。它也是一种经营风险,通常指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只要风险和效益相统一的条件下,投资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而风险投资亦称风险资本,是指将风险资本投入到那些具有很大潜能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企业和机构,并承担巨大风险的活动。风险投资以承担风险为前提,以获得的最大的资本增值为目的。投资风险强调的是投资的风险,而风险投资是强调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本段中有关投资风险和风险投资的定义取自张元萍主编《风险投资与风险管理》一书中。)
证券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得它未来的收益,而未来的收益是不确定的,会由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的影响而很可能得不到。而这种不可能得到的结果就是证券的风险。也就是说不确定因素是造成证券投资风险的主要原因,但是证券投资风险的存在还有着其他的特殊的原因,也就即由证券的本质及证券市场运作的复杂性所决定。主要有:证券的本质决定了证券价格的不确定性,证券投资心态影响证券价格的波动,证券投资风险的难以控制性。(本段话取自胡海鸥编著《证券投资分析》一书中。)
在了解了证券风险存在的特殊原因后,对于该如何防范投资风险。我觉得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应从管理层抓起:先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才能让非法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然后要有完善的监管措施,才能让防范那些挪用客户资金、编造传播假信息等的违规行为,从而降低风险;最后交易中介要有自律管理,实行自律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防范投机者的恶意操作带来的风险。
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风险承受水平,同样的方法不可能对任何投资者都适用,下面只是一些建议,并不一定准确。一般来说为了防范风险,应建立投资组合,这样做能将证券投资的风险分散化,从而降低风险。在建立投资组合时还应关注风险的承受能力,不然你虽将风险分散化了,但当出现行情下跌时你就会在惊慌失措中卖掉手中所有的头寸;如果你建立投资组合时始终关注风险的承受能力,你就能从容面对行情下跌的情况,进而实现自己的投资目标。投资者不应该接受超出承受能力的风险,否则必然导致理财行为的失败。另外,还应注重长期投资,在长期投资中,投资者实际承受的风险远远低于短期投资行为承受的风险水平,从而避免受短期资产波动的影响作出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7.我国风险投资业的特点及发展建议 篇七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强劲复苏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中国风险投资也继续了2004年以来的复苏态势,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的各种有利政策也吸引着众多国际大牌投资机构纷纷登陆我国市场,目光不仅仅盯引领全球潮流的新兴产业,对于潜在价值巨大的传统产业更是野心勃勃,这对于图谋国际化大发展的我国企业无疑是大好消息,此外,金融与产业的结合将极大促进我国产业体系的整体提升。然而,欣喜之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是,面对国际资本,面对全球化,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中国风险投资机构都将迎来一场新的挑战,我们要看到我国的风险投资还存在一些问题。总结中国风险投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对于进一步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出了规范和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法规,极大地推进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中小板的开设,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为中国的风险投资提供了一条直接通过资本市场退出的便捷渠道,同时也为风险资本通过换股退出变现创造了机遇。《创业投资企业暂行管理办法》的出台激活了本土风险资本,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了各种税收优惠,极大地激励各类企业从事创业投资的热情[1]。新《公司法》和《证券法》,也有力的改善了创业风险投资多方面的运作条件。
据中国风险投资院2008年的调研报告显示,2007年度共有109家风险投资公司扩资或募集新的基金,筹资金额达893.38亿元人民币,是2006年度新筹集资金额的4倍以上。截至2007年底,内外资风险投资机构所管理的投资中国内地的风险资本总额高达1205.85亿元人民币,超过2006年度调研中管理资本总额的一倍以上。在投资方面,2007年投资总额达到398.04亿元,是2006年投资金额的2.5倍以上;投资项目数也高达741个项目,是2006年的2倍以上[2]。
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现。
2007年风险投资基金在退出渠道上,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在91.75亿元的退出金额中,有50.24%的金额是通过资本市场上市交易实现,以股权转让方式退出的金额比例为45.46%;清算方式退出的占4.30%。在以股权转让方式退出的41.71亿元中,以转让给其它投资机构退出的金额最多,占全部的53.6%。原股东(创业者)回购以23.24%的退出金额比例居次。随着中国证券交易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公司计划在上海或深圳交易所上市。而在资本市场上,更多的是选择IPO的形式。
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31日,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中国企业总数达202家,其中,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企业就有50多家,占上市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多。2007年全年,有29家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在中小板IPO上市,这一数量是2006年的2倍多。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现。但是,这一数据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目前产权交易市场和证券市场还不够健全,主板市场还不够规范,许多机制不够健全,深市的中小企业板块对于中国众多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完善和畅通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仍然是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重要举措。
(2)环保行业受青睐,投资多元化格局浮现。
2007年,直接投向健康、环保领域的资金大幅增长。在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调研中,有20.78%的风险投资家认为能源环保行业是2007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紧随其后的是IT行业和生物技术行业。而传统行业提升为第四大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
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投资多元化的格局将日益深入。生物医药行业、文化传媒行业等新兴的行业都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对各高科技园区大力支持必将为风险投资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将会被撬动。
(3)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将继续增加,行业竞争愈演愈烈。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奥运板块概念以及世博会等利好因素,中国创业投资领域的巨大想象空间,不仅仅点燃了创业者心中的热血,也使得各路风险投资纷至沓来。2007年,由外资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超过302.50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6.0%,本土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仅为95.54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24.0%。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市场日益受到国外投资资金的追捧。另一方面,也将导致资本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企业估值过高等问题。虽然制约“红筹上市”路径的政策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但这并未动摇海外风险资本坚定的中国战略,海外资本占据中国风险资本的半壁江山,相对充裕的基金,优秀项目的稀缺,导致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
(4)PE基金与VC的投资疆界不再泾渭分明。
China Venture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内地市场的VC投资案例中,早扩张期的投资总额和平均投资额相对高出早期和发展期很多。导致VC投资越来越倾向于后期项目的压力之一来自PE。在前所未有的资金流入下,VC和PE的竞争日趋激烈。PE一般只投资一个项目,而VC则是众多项目的投资组合,因此,PE比VC更具操作和管理优势,LP(基金出资人)和GP(基金管理人)更倾向于选择PE。而且,对引资企业来说,PE不仅有投资期长、增加资本金等好处,还可能给企业带来管理、技术、市场和其他需要的专业技能,他们的名望和资源在企业未来上市时还有利于提高上市的股价、改善二级市场的表现。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我们可以在许多成长期企业看见PE的投资,也可以在pre-IPO的企业看见VC的身影。
(5)对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需求进一步扩大。
风险投资家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又懂企业管理、财务和法律等相关内容,并且还要具有金融投资和高科技企业管理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与风险资本提供者和创业家沟通。就需要有对风险项目进行评估的有关领域的专业机构和专家,对风险基金运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必须高。现行教育体制对专业的划分过细,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用人制度缺乏弹性,人才难以流动,使得高素质的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难以培养出来,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2 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几点建议
为了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为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政策法规环境。
政府应该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制定和健全风险投资的法律和制度,明确风险投资的法律地位。建议政府加大对知识产权和智慧财富的全方位保护,同时应允许和鼓励风险企业建立新型产权制度,在明晰产权界定的前提下,应建立多层次的产权流动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按有关规定明确科技发明成果的产权归属,避免因产权虚而导致无法合理转让知识产权的问题。同时加快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使风险权益能够在产权市场上顺利流通,风险投资家也能够有效地出售自己的股份。制定有关管理层持股的法律安排,鼓励管理股等形式,调动风险企业经营管理层和全体职员的积极性;对风险企业适度放宽无形资产比例,允许管理层和职工持有一定量的经营股,作为一种优惠和激励。
(2)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资本运作平台。
目前,公司制仍然是我国风险投资的主要运作模式[3]。大部分风险投资公司筹资渠道比较单一,政府应深入普及风险投资知识、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支持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各种性质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风险投资,形成政府资金拉动民间资本、吸引民间资本经营风险投资业、政府与民间共担风险的局面。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形成银行、保险公司、大企业、私人资本等多个个渠渠道道的的资资金金来来源源,,实实现现投投资资主主体体的的多多元元化化。。并并逐逐步步按按照基金加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来进行运作管理,实现专家理财,提高公司运作效率,为将来逐步转变为一个有限合伙制的公司做准备。
(3)完善资本市场,畅通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
风险资本最大的特点是流动性,风险投资追求超额的股权投资收益,这种主动承担风险的投资动机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顺畅的退出通道。一般认为,公开上市(IPO)是风险资本退出的最佳方式。尽管2007年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上市融资金额超过千亿美元,VC和PE支持的中国企业境内上市激增,A股IPO退出也渐成主流。但目前由于我国主板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要求仍过高,中小企业很难进入,我们还应继续加大资本市场的改革力度、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板向创业板平稳转换,尽快开设创业板市场,创建风险投资退出的主渠道,同时规范兼并收购行为,使兼并收购由政府行为转向市场行为,以利于风险资本退出。
(4)重视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需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广阔而优质的项目来源。
(5)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人才激励和人才约束机制。
人才的激励机制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4]。一方面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投资分析、资本运作知识和企业管理才能的职业风险投资家,建立健全对公司投资经理、业务骨干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健全与公司效益、工作业绩和劳动力市场价格挂钩的薪酬体系;建立长期有效的符合创投行业特点的考核机制;建立投资项目跟投制度。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海外合作伙伴,学习其优秀的运作模式、管理经验和资本运作才能,营造培育人才、凝聚人才、激励人才的的良好环境。
3 结束语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形势下,高科技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注定了中国风险投资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将逐渐成为国际风险资本投资的焦点,但是国外的风险投资公司还要积极熟悉本地的规章政策、行业规则和市场准入机制,寻求与良好声誉的企业合作,最大限度地避免运作中出现的各种风险。相信随着创业企业的进一步增多,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以及资本市场整体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将会更加引人注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险投资的“焦点”战场,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风云再起。首先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后指出了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风险投资,资本市场,投资主体
参考文献
[1]陈工孟等:《2006年中国风险投资业调研报告》[M];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2007:5-14。
[2]成思危等:《2006年中国风险投资年鉴》[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6:60-71。
[3]胡斌、蒋小兮:《我国近20年来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及其展望》[J];《经济论坛》2006(10):104-105。
8.林权投资有风险 篇八
“一般来讲,一亩林场能生产8立方米的原木。”最近在南京从事林权证投资业务的九州财富林业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一亩林场能生产4立方米的B级板材。目前板材价格一直保持上涨势头,例如西南桦的B级板材价格已经达到4000元/立方米,云南松的B级板材价格也达到3200元/立方米以上。去年由于东南亚的海啸,板材的上涨幅度更是接近30%。因此,购买了林权证的“林场主”可以通过板材价格的上涨,获得不小的利润。
对此,江苏省林业局相关人士表示,林权投资暗藏风险。
一是政策风险。由于林权改革是最进几年才进行的,林权证的买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完善。以目前在南京从事林权证投资的企业来看,都是外省市的企业,而林权改革政策各个地方不尽相同,因此异地出售林权证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二是“天然风险”。和房产证、土地证等权证不同,林权证受自然环境影响,其含金量差别很大。例如,同样是10亩林场,林场上生长树木的品种不同,价格就可能相差数倍,即便是树木品种相同,树木的大小不同,价格也相差很大。投资者若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对林场知情不详,就会冒很大的风险。
三是灾害风险。林场一旦遭受虫害、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侵害,林权证的价值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四是交易风险。不少骗子乘着林权改革的当口,以林权投资为幌子,大肆圈钱。投资者稍有不慎,就会掉入陷阱。
为此,林业部门相关人士提醒投资者:在进行林权投资时,一定要选择有实力的林业公司,并对林场情况做详细了解;在购买林权证时,最好和林业公司签订一系列价值保障合同。
9.红酒投资风险与目标 篇九
1、政策风险
本公司所处行业为酒行业。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酒生产线”被列入“限制类”。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对此类项目,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造升级,金融机构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支持。若国家对现行白酒产业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如通过税收、土地、广告宣传、价格等方面的调控手段对白酒生产与消费进行限制,将会对本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国家对于酒产业继续实施高税收政策。大大的降低了酒产业的利润。其次,在中国酒类市场普遍存在着地方保护现象,新产品进入市场比较困难,极容易受到地方老品牌和地方政策的干预。再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葡萄酒进口关税由原来的65%下降到20%,大量国外的红酒涌入中国市场尤其是对中高端葡萄酒冲击较大。直接影响到本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营业经营。
2、不可预见风险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像其他农产品一样,气候、水文和土壤条件在某些年份的急剧变化会导致葡萄歉收。对葡萄酒行业而言,葡萄歉收意味着葡萄酒品质的提升和更高的销售价格。当然,如果歉收的比例过大,将会减低总收入。
3、市场风险
1、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时间较短,行业自律意识比较薄弱,标准制修订等工作也相对滞后,葡萄酒产品分级制度尚未完全推广,造成个别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缺乏规范。部分酒庄酒、冰酒等名不符实,消费市场存在质量良莠不齐和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现象,个别企业甚至存在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对于市场信誉影响很大,近期有爆料出白酒中含有塑化剂等化工产品导致酒行业股价普遍下跌。这时候进军酒业风险很大。
2、近日,工信部、农业部联合制定了《葡萄酒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葡萄酒产业进行产业整合,导致大批知名白酒行业进入葡萄酒产业,我国葡萄酒产量快速增长,但原料品质及保障能力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而根据预测数字显示,到2015 年,葡萄酒产量达到220 万千升,比2010 年增长100%,年均增长15%,所以要面临着原料与市场双重不足的压力。
4、经营管理风险
我集团初次进入葡萄酒行业,对于中国葡萄酒行情认知不深,尤其是前期对于项目开发比较困难,从而可能导致产品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
5、财务风险
进入葡萄酒行业初期,由于市场尚未完全打开,资金投入不足,同时各职能部门和项目评审组对于项目投资和资金运作审核不严格、不科学盲目运作,可能对公司造成财务危机。
6、人才风险
由于进入市场初期项目所需要的各专业、各层次人员的满足与供应状况、人员技能水平和后续发展状况、人才流失、核心团队问题等方面的风险。尤其对于高端酿酒师和品酒师可能因为薪资待遇问题流失。同时企业初步发展以后,随着市场不断开发可能面临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
二、发展目标
企业发展阶段大致分为进入期、发展期、成熟期、扩张期。
1、进入期(2012.1---2014.1)对于企业产品进行规划,推出具有市场特色的优质葡萄酒迅速进入市场,针对产品的针对性对于市场进行细分,以其价格和产品的新颖为优势,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轻视资本收益率。这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采用扩大产品品种投资、增加产量投资和降低价格的办法。这样可以获得一个地区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2、发展期(2014.1---2017.1)
1.充分表现各产区生态特点的典型风格品种、酒种区域化布局;优良苗木繁育保障;适宜栽培模式补充;;生产管理技术调控;生产目标:生产风味品质优良、成熟质量均
一、; 典型风格的优质酿酒原料。
2.利用资源优势和独特生态条件选育优良酿酒葡萄品种 选育目标:优良品质是关键,产区生态的适应性是保证 选育方法:长远目标是杂交育种;近期目标是营养系选种。
3、主推高档产品。为体现我们的品牌的档次,还应该推出年份酒,如92、93、95年份干红,这会进一步拉动公司进入高档产品市场,例如,主推我们的高级解百纳干红、橡木桶珍藏干红。高档产品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在成长率和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并能获取较高的利润率,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
4、侧重红葡萄酒。调查发现,人们对干红葡萄酒有偏好,干白葡萄酒还没有完全被消费者接受,约有72%的葡萄酒消费者选择干红。究其原因,干红较之干白葡萄酒更具有鲜明的个性,更具有突出的品味,适合中国人追求卓越、追求时尚的偏好。
5、产品包装层次化。包装是商品品质的外在显现,并可以深化品质的内涵。我们应避免葡萄酒包装形式单调,缺少变化,表面不精致,缺少艺术感和吸引力。
3、成熟期(2017.1---2020.1)
1、进行产业链有机衔接,避免生产盲目性 原料生产目标是优质葡萄酒;不同葡萄酒生产需求的原料品质各异;原料基地和生产企业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抛弃产前、产中、产后观念;走出种植决定产品质量的误区;树立整体产业链的理念。
2.酿造工艺技术的集成组装 生产个性鲜明的优质葡萄酒;树立一个“天、地、人合一”的酿造理念;生态条件变化、原料品质不同,酿造技术必须调整通过集成组装不同工艺方法,“减少、增加、滞留、扩展”原料的潜在质量,使产品生产工艺可知、可控、可重复。
3.产品市场营销中国葡萄酒市场消费特点:理智、时尚、保健市场状况:文化普及不够、市场竞争国际化、需求量快速上升、产品同质化措施:借鉴相关经验,正确引导健康、高雅消费;采用文化渗透、扩展产业、宣传个性风格、培育固定消费群体。
4、扩张期
1.科技体系建设产业相关理论的突破;国外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熟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产品品质监管和真伪识别体系研发。
10.客户投资风险告知书 篇十
xx电气因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司股票“xx”已于20xx年7月12日开市起复牌,交易所将在复牌后三十个交易日期限届满后的次一交易日对其实施停牌,并按规定作出暂停其股票上市的决定。xx电气欺诈发行暂停上市后不能恢复上市,且创业板没有重新上市的制度安排。
根据自7月12日起对xx电气买入客户的跟踪回访情况,客户错误理解风险状况、或被市场欺诈信息误导买入的情况比较普遍。为了充分履行投资者教育义务,进一步警示交易风险,保护投资者权益,自7月18日起至xx电气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前,拟买入xx电气的投资者应到我公司营业部现场接受特别风险提示,临柜签署《特别风险提示函》后方可以柜台委托方式进行委托买入(委托卖出方式不受影响)。再次提醒投资者特别关注该股票投资风险,审慎参与。
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投资白银的风险 篇十一
首先要澄清的是,当然不是所有的白银投资都是骗局,正规的白银投资平台有很多。但必须意识到,即便在正规的贵金属交易场所投資白银,同样有可能在几天内把钱输得一干二净。因为投资白银,是附加了资金杠杆的投资行为,和直接买一份白银回来等着涨价挣钱完全是两码事。我们用在银行购买的纸黄金(个人凭证式黄金)作为对比。假设你买了100元的纸黄金,金价涨了5%,那你就挣了5块钱;跌了5%,你就赔了5块钱。之前金价跳水也就跌了50%,所以你买纸黄金是不可能赔光的,除非黄金价格下跌到0。
而投资现货白银时,资金杠杆可以成倍放大你的盈利或亏损。以10倍的杠杆为例,你手上只有100元,但可以购买1000元的白银。这个时候,假如白银价格涨了10%,你的1000元白银就挣了100元。而你的本金只有100元,所以你挣了100%。同理,你的100元想赔光也不需要白银下跌到0,只要下跌10%,10倍杠杆会把你的亏损扩大到100%。还记得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吧,一个叫雷曼兄弟的投资银行资不抵债倒闭了。为什么这家有150多年历史的实力雄厚的投资银行会倒闭?因为它用的杠杆率超过30倍。而白银投资可以达到多少倍的杠杆呢?50倍。也就是说,只要白银价格波动2%,就可以让你的100元的本金翻番或赔光。
所以,白银投资是一项风险很高的投资行为。在资金杠杆的支撑下,收益和亏损都被放大了,挣钱的时候快,赔钱的时候同样快。白银投资的风险远远高于炒股,根本不是没有什么投资经验的大妈该选择的理财途径。进一步说,正因为白银投资是一种风险很高的小众投资途径,才更容易被骗子包装之后用来骗钱。如果骗子自己搞一家银行,说来这里存钱“70倍高收益,两天净赚10万元”,会有人信吗?当然不会信,因为大家对银行很熟悉,知道银行存款是一种低风险、低收益的理财途径,说能挣这么多钱肯定是骗子。投资白银之所以容易被骗,最大的原因并不是骗子有多精明,而是受骗者被高收益迷惑,选择了自己并不熟悉的理财途径,才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
而央视“3·15”晚会中那位大妈赔光了本金,并不仅仅是因为白银投资的高风险,还因为她落入了骗子设下的骗局。简单说,当你在骗子公司购买白银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用你的钱在正规交易市场上购买白银,而是把钱自己留下来,然后假装你的账户上已经买了白银。这样一来,你的钱根本没有进入白银交易市场,而是交给骗子公司保管了。他们当然不会自己贴钱让你赚钱,只会一点点地让你把本金赔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骗子公司会玩出“3·15”晚会中曝光的各类手法,例如在你瞅准机会想要高价卖出白银的时候系统突然出现故障无法交易,或者干脆在系统上报出一个假的成交价格。而且,越是骗子公司,越敢向你许诺超高的收益,正规公司相比之下就显得愈发没有吸引力。骗子公司甚至还会让你在一开始赚点钱尝到甜头,好引诱你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交给他。
12.风险投资业 篇十二
这种信息不对称包括外生的信息不对称和内生的信息不对称,所谓外生的信息不对称,是指由于创业项目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对于项目的发展前景而言,很难确定其究竟是否是一个好项目,即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都不能完全知道创业成功的概率。所谓内生的信息不对称,是指风险投资家无法准确地知道项目的具体情况,风险企业家团队的能力,以及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对于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内生的信息不对称,可以分为投资前的逆向选择和投资后的道德风险。
1信息不对称关系产生的原因
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产生的,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1.1 风险企业本身的特点
由于风险投资企业多数是高新技术企业,其特点决定了其信息不对称程度一定会比一般的企业要高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所需的有形资产的投入较少,主要是依靠开发者的才智以及积累的经验这些无形资产,因此其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比例要比其他企业的比例小得多,而信息时代人力资本的高流动性,使得风险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从而很难评价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另外,市场变化快,产品易被淘汰,进一步加深了风险企业价值的不确定性,使得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又进一步地加深[1]。
1.2 创业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当创业企业家为潜在的不诚实的创业者时,他们会将对企业不利的信息隐藏起来,以求获得风险投资家的投资资金。不仅如此,当创业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的经营管理理念、控股心态不一致,以及创业企业家出于对内部核心技术的保密动机,都会使创业企业家出现隐藏信息的行为。而当创业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的目标不一致,或者是创业企业家缺乏创业精神时,创业企业家就会出现隐藏行动的行为。
1.3 风险投资家的有限理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风险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信息的丰富程度越高,则信息中的“噪声”也就越多,这就对风险投资家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信息中提炼出有用的和真实的信息,对信息进行鉴别,这是风险投资家急需改善的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风险投资家来说,由于受知识、能力和时间的限制,从这些良莠混杂的信息中可能很难提炼出有效的信息。
1.4 高昂的信息搜集成本
由于风险投资多数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这些创业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信息的搜集成本会更加的高昂,甚至会超过投资创业企业的利润,因此,对于风险投资家来说,会放弃对创业企业的详细的信息搜集计划,从而造成信息的不对称性。
2投资前的信息不对称性
对于投资前的信息不对称而言,主要体现为风险投资家相对于创业企业家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创业企业家以及团队的能力作为一种私有信息在市场中是非显性的,创业企业家以往的从业经历、能力、人品、性格以及业绩水准受聘用者主观影响和媒体炒作的因素较多[2],导致了创业企业家能力与风险投资家对其判断的不对称性。Debi Prasad Mishra(1998)指出,逆向选择问题通常可以通过信号理论方法来解决,但事实上,创业企业家往往愿意支付虚假信号的成本,而风险投资家常常无法有效地甄别创业企业家的信号示意。例如,某些创业企业家利用“海归”背景、高等学历等信号来显示其高能力,当风险企业家被这些信息所蒙蔽时就出现了逆向选择问题。
2.1 投资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首先,风险投资家首先面临的创业企业家创意的可靠性问题。因为,当投资发生时,创业企业家的创意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甚至还仅仅存在于商业计划书的文字中,因此,相对于那些成熟企业的投资来说,正确的甄别和筛选创业企业家创意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通常会高得多。
其次,风险投资家面临创业企业家刻意隐瞒自身所拥有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管理团队能力的信息。因为,为了争取到风险资本家的资金投入,创业企业家往往会隐瞒对吸引投资不利的有关信息,例如,技术可行性、产品换代能力和市场竞争程度等潜在问题[3]。
最后,风险投资家还面临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投资风险,即事后发现创业企业家组织管理能力不足。因为,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接触时间比较短,对创业企业家能力的了解很难做到真实,而创业企业家撰写的商业计划书被认为是显示其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中介服务的发展,在他们的帮助下,任何一个创业企业家都可以做出高质量的商业计划书,这就把有关创业企业家能力的信息隐藏了。
2.2 投资前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分析
假设风险投资家认为创业企业家成功(V公司)的概率为P,创业企业家失败(F公司)的概率为1-P,且创业企业家的融资成本为C1,风险投资家的融资成本为C2,所投资金为I。进一步假设,undefined为创业企业家的保留收入水平,undefined为风险投资家的保留收入水平,β(0<β<1)为激励强度,α为创业企业家固定收入。若V公司争取到风险投资,创业企业家可获得收益undefined,风险投资家可获得收益undefined;若F公司争取到风险投资,创业企业家可获得收益πF1=πF·β+α-C1,风险投资家可获得收益πF2=πF·(1-β)-α-C2-I。根据海萨尼转换,引入一个虚拟的参与人——自然[4],假设创业企业家之道自己的类型(V企业/F企业),但是风险投资家不知道,但是他知道V公司和F公司的概率分布。风险企业家与创业企业家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如图1所示。
当投资收益大于不投资收益undefined时,风险投资家的最优策略是“投资”,此时的贝叶斯策略均衡为(融资,投资);当undefined时,贝叶斯策略均衡为(不融资,不投资);当undefined时,同时存在两个均衡,此时,风险投资家无论选择投资还是不投资,他的预期收益都是一样的。
2.3 投资前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措施
要解决投资前的逆向选择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增大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的概率,因此,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以及一项独特的产品都能够提高风险投资家对创业企业家成功概率的预测,这直接决定了风险投资家是否进行风险投资。
首先,对于创业企业家来说,具体可以做如下方面的准备,以吸引善意的风险投资:
①撰写具有竞争力的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主要包括远景目标、近期打算和具体可行性实施方案,是企业家对整个企业的竞争优势、经营战略和管理思想的提炼。在投资前的信息不对称阶段,商业计划书是风险投资家对创业企业家认识评估的信息载体,因此,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商业计划书是创业企业家吸引善意风险投资的第一步。
②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健全的治理结构主要依赖的两种机制:激励机制能实现创业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目标一致,尽职敬业;约束机制能实现风险投资家的雇佣权利,降低风险。因此,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创业企业家吸引善意风险投资的第二步。
③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
创业企业家在创立企业时,企业文化往往还只是企业家个人的价值取向,但在企业后继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文化不断的沉淀和完善,它最终会成为全体员工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因此,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表现出对社会、对自己的利益相关方更为负责的积极形象,是创业企业家吸引善意风险投资的第三步。
其次,对于风险投资家来说,为防范创业企业家的逆向选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策略建议:
①强化风险投资的项目评估与选择机制。
为了减少信息非对称性和投资的高风险性,首先,风险投资家应将资金投入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并且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严格的项目筛选,必须调查企业的产品、技术和市场情况,从繁多的商业计划书中有效地筛选出高质量、有发展潜力的项目[5],从而使投资价值最大化;其次,风险投资家应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
②调查创业企业家团队成员的素质和能力。
企业家的能力素质可用学历、经验等来鉴别[6],所以风险投资家应选择具有一定学历、经验丰富、敢于承担风险,以及具有创业精神的创业企业家。我们可以借助广泛的业务网络,或者是专业的创业投资中介机构,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从多方面对创业企业家团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审查,从而挑选出最优秀的创业企业家。
③考察创业企业家的声誉[7]。
对于有过成功创业经验的创业企业家来说,再次创业时会更加有经验,并且会有一个自己熟悉的创业企业家团队,以及一个比较广阔的社交网络,因此会比较容易取得创业的成功。
3投资后的信息不对称性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的私人收益与努力程度均不可观察,且在双方提供的努力需支付成本时,合作双方在谋求各自私人收益的基础上都存在道德风险[8],这就导致了风险投资市场上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为了解决投资后的道德风险问题,下面从风险投资家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创业企业家的信息不对称性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最终确定解决投资后的道德风险的策略建议。
3.1 创业企业家道德风险
在以前对投资后的道德风险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是站在风险投资家的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研究的,他们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作为代理人的创业企业家(信息优势)就会按照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出决策,从而产生滥用资本、过度投资等行为,同时,由于创业企业自身的不确定性,例如技术、市场定位、运作、管理等方面的不确定性[9],这些都会进一步增加作为委托人的风险投资家(信息劣势)的投资风险。但本文认为,在风险投资中,投资后创业企业家的道德风险不是风险投资家面临的主要风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创业企业家并不完全是风险投资的代理人
创业企业家在早期对创业企业拥有相当的影响力,他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在风险投资家进入企业之前,创业企业家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已经渗透到了创业企业的方方面面。创业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实际上处于平等的位置,并不像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会、投资人和风险投资基金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说这个企业并不是全部属于风险投资家的,风险投资家不能要求创业家的行为完全按照他的意图行事。
3.1.2 创业企业家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激励精神
我们不能将创业企业家和企业经营者相互重叠,创业企业家并不需要在风险投资家严密的激励体系下才努力工作,创业企业家在选择创业时,他们的目标是创业成功,其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只有在其所创立的企业成功时才能实现,因此,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渴望拥有成功的事业。创业企业家与普通的企业经营者则不同,他们通常有一个相当数额的固定报酬要求权,这就使其有了偷懒的倾向,但是,偷懒和偷窃现金流却不是创业企业家的理性选择。
3.1.3 受企业生命周期中净现金流分布的情况限制
从企业生命周期中净现金流分布来看,与成熟企业拥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不同,创业企业家需要忍受着创业早期阶段连年负现金流的煎熬,只有大约到了扩张期或发展期才可能实现盈亏平衡。而要实现累计净现金流为正的则需等到IPO前期, 由此可见,创业企业家要想盗窃现金流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能够盗窃,在风险资本家分阶段投资的情况下,其数量也必然是很小的。
3.2 风险投资家道德风险
由于投资后的道德风险问题,风险投资家通常采取分阶段投资的方式,每次阶段性投资必须在创业企业家已达到前一阶段的要求的基础上,才会进行下一阶段的投资,分段投资已经成为风险投资家最常用的基本策略之一。但是,在进行分阶段投资时,风险投资家的道德风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2.1 “锦标赛”的投资模式
青木昌严(2000)通过对美国硅谷的创投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风险投资家往往采取“锦标赛”的投资模式,即在第一阶段投资多家企业,然后观察各家企业的市场表现,最后抛弃其他企业,选定一家最受市场欢迎的企业,给予后期阶段的投资,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创业企业家的利益。
3.2.2 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较小
Bachmann和Schindele(2006)研究发现,在风险投资家参与创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开发过程中,风险投资家可能会“窃取”研究成果、商业机密,以致影响创业企业的成功。同时,Kishida(2002)研究发现,大的风险投资公司掌握了创业企业的技术知识后以单独开发该创意相要胁,是导致创业企业家获利较少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通过博弈基本时序图将分阶段投资情况下风险投资家的行为表现出来,具体如下图2所示:
假设创业企业家首先投入资金A进行创业,其后于风险投资家签订契约,风险投资家首轮投入资金I1,由此创业企业家启动了该项目的商业化活动,此时,风险投资家要么继续注入资金I2(诚意合作、通力支持创业企业的发展;以后续的资金投入要挟创业企业家,要求提高利润分配比例),要么选择离开(不看好项目潜在盈利性、企业家才能等原因而撤资;窃取了核心技术资源自行开发[8])。
3.3 投资后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措施
3.3.1 创业企业家道德风险的策略建议
对于创业企业家道德风险的解决方法,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方法:
①所有权与控制权的较量。
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在进行长期的重复博弈以后,会形成一个最优决策,即:首先,在创业企业初期,由风险投资家掌握控制权,而创业企业家掌握所有权。一方面,在创业企业初期,如果创业企业家拥有相对较大的股权,则其边际努力产生的边际收益中的较大部分将归其自己所有,这能够给创业企业家自身提供足够的激励[10];另一方面,在创业企业初期,创业企业家的主要资本为非人力资本,其能力大小不确定,担保能力相对不足,因此风险投资家为了减少投资中的风险和损失,必须掌握较大的控制权。其次,在创业企业逐渐成熟之后,如果企业经营不佳,风险投资家将仍然掌握全部的控制权,并且随着创业企业业绩的改进,风险投资家将逐渐将其掌控的控制权交予创业企业家;如果企业经营的非常好,风险投资家就将只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其掌控的大部分控制权全部交给创业企业家。
②集体责任制度——辛迪加联盟。
基于Greif(2004)得出集体责任制度能激励商人取诚实行为中的集体责任制度,投资辛迪加联盟包含了对联盟内部成员的道德风险行为进行惩罚的可置信威胁,从而抑制了道德风险的产生[8],因此也是一种基于集体声誉的制度安排。
假设辛迪加联盟由个人风险投资家组成,如果他们都采取合作的态度,则他们的收益为:{r1,r2,…rn},假设联盟中的任意成员采取了不合作的行为,则此行为会给他带来的收益为:r′i(r′i≻ri),但同时会使他付出声誉成本ci(ci≻0)。同时,当联盟中的其他成员对此成员采取措施进行制止或惩罚时,他们就会恢复自身的效益undefined,同时会使不合作的成员遭受损失Δ,但是,当联盟中的其他成员不对此成员采取措施时,他们就会遭受声誉的损失undefined。具体博弈情形见下图3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风险投资家通过构建一个声誉与规模合理的辛迪加联盟,可以使C≻w,即联盟中投资经验丰富、声望很大的成员越来越多,由此,一旦其他成员有侵权行为,选择采取措施方案的概率就会越大。同样,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基于建立声誉的需要以及对自身利益维护,他们也不会任其他成员侵占自己的利益。因此,当辛迪加联盟的声誉和规模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够很好的抑制风险投资中投资后道德风险的产生。
3.3.2 风险投资家道德风险的策略建议
对于风险投资家道德风险的解决方法,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方法:
①改善投资环境,实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我国的市场历史较短,市场信用机制尚未建立,相应的法律支持体系还处在建设的起步阶段[11],投资所在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这导致了创业企业家无法有效地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从而最后有可能会导致风险投资市场逐渐萎缩。因此,法律环境的改善能够促使风险投资市场达到高效率的均衡状态,从而改善投资环境。但是,国际经验证明技术后进国家在赶超先进国时采取的有效战略是:刚开始采用较弱的知识产权保护以鼓励模仿创新,后来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2]。因此,分析我国当前国情,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实施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代价太大,可能性不大。
②打造二次创新能力。
创业企业家为了防止风险投资家在分段投资的后期采取离开或剥夺其合作剩余的行为,可以为企业打造二次创新能力,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但是,创业企业家采取这种冒险性的创新行为不仅会降低对原项目的投入,伤害风险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联盟风险,导致合作创新出现新的困境。
③开展联合投资。
如果可以引入投资市场的中介人,开展联合投资,从而遏制大公司的知识窃取行为,进而解决风险投资家的道德风险问题,那么这对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总结
本文考虑了风险投资时,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可能存在的两种信息的不对称性,投资前的信息不对称性和投资后的信息不对称性。通过对风险投融资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研究,分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是目前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能够使各方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均衡点,并且本文没有考虑风险投资中投资者方的博弈分析,因此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风险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严重影响了风险投资的成效,是风险投资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研究问题。文中针对信息的不对称性,分别对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进行了分析。首先,文中在海萨尼转换后的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风险投资前的逆向选择问题;其次,文中分析了委托代理理论在研究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的关系上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较量,运用博弈论的思想进行辛迪加联盟的博弈分析,另外还对于创业企业家所受到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风险投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博弈论
参考文献
[1]胡义.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之间逆向选择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6.
[2]谢科范,彭华涛.创业投资的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9,24(125):2-6.
[3]屠峥嵘.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博弈分析[J].财经科学.2005,3,(210):127-132.
[4]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250-283.
[5]张新立,杨德礼.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风险投资项目决策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0):140-142.
[6]徐玖平,陈书建不对称信息下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1,1:19-24.
[7]路遥.创业投资中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博弈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6,7(2):74-79.
[8]姜玲.风险融资市场中的双边道德风险及其治理——基于高技术中小企业角度的博弈分析[J].证券市场,2011,7,(9):97-100.
[9]顾慧瑾.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11.
[10]孟晓华.创业家与风险投资家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博弈[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6:30-31.
[11]梁晓艳,糜仲春,王宏宇,叶跃祥.公司创业投资者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信息困境及进化博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9:155-159.
【风险投资业】推荐阅读:
风险投资建议10-14
股权投资合作协议书(设立风险投资企业)08-04
风险投资结课作业11-13
人大风险投资学专业招生简章09-23
探讨风险投资财务运作理论与实务10-16
创业者与风险投资者的协议签订11-01
风险投资最喜欢什么样的商业计划书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