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个人述职报告

2024-07-24

组织部长个人述职报告(共11篇)

1.组织部长个人述职报告 篇一

__年10月,由于辅导员的信任,我获得了担任09影麻大班组织委员的机会。如今到了__年的尾声,也到了我们大二第一学期的尾声,我担任组织委员的第一学期即将过去。在复习准备迎接考试的同时,也回首看看自己这学期在这个职位上为班级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想想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计划一下未来的工作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

一、本学期的具体工作

1、迎新晚会:在迎新晚会活动的准备中,作为组织委员,我主要负责当天下午的场地布置。

2、寝室风采大赛:参与策划了“寝室风采大赛”,与大班长和其他班委一起积极讨论活动的内容、评分细则及人员分配,并由我主笔负责策划书的书写。

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活动的第一部分中我主要负责向女生寝室发、收评分表并向大家解释活动的细则。活动的第二部分我负责邀请08的学姐们来担任我们风采大赛的评委。

本次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能够展示自己并且了解他人的平台,增进了同学们的互相了解,加强了影麻的学风建也加强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同学们养成清洁卫生的生活习惯,也提高了大家参加大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3、敬老月活动:为响应党组织关于开展敬老月活动的号召,我们09影麻的建党培养对象和大班班委们开展了温馨敬老月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主要负责了活动的策划和人员的组织自]安排以及活动结束后的后续工作,如表格整理、分析,照片整理等。另外我负责了本次活动展板的书写。

本次活动有利于加强我们大学生道德修养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青年对老年人的关注程度,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响应党和学校“敬老月”活动的号召。同时了解老年人的基本情况,也通过与老年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经历,学习他们的精神,让我们自己得到的成长。

4、辩论赛:作为大班的组织委员,当我们影麻的辩手在台上展示他们风采,为影麻争取荣誉的时候,我会组织大家到现场为他们加油打气。辩论赛结束后我写了一篇关于辩论赛的通讯稿。

希望到场观看和看到通讯稿的同学们,能够给我们的辩手以鼓励,能够体会到影麻的每一个人都在为影麻的荣誉努力,能够体会到我们影麻大集体的凝聚力。那些图片和记录的文字一定会勾起今后大家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

5、运动会:在运动会期间虽然我只安排在星期五值班,但是我每天都会到大本营,希望自己能在那里有所帮助。我做的具体工作有:运动会物品登记、为运动员照相,星期五的值班工作。

希望我自己的工作为运动会期间各项事务的有序进行发挥了一点自己的作用。

6、优秀团总支材料准备:在我们影麻积极申报优秀团总支的准备活动中,我主要负责了我们09的几个活动材料的准备,如寝室风采大赛、新老生班干交流会等,还有和10级学妹一起负责团总支材料准备的“特色工作和品牌活动”部分。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大家分工合作的效率,同时和学妹的合作也很愉快,在与她们的合作中也把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交给了她们,相信她们一定会很出色。也衷心的祝愿我们影麻在优秀团总支的申报活动中能够脱颖而出!

7、组织参加百科知识竞赛:由于辅导员的信任,给了我这次参加百科知识竞赛的机会,并让我作为本次活动的负责人。我分配了我们几个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各自的任务,并且组织起来一起检查各自的准备情况,商量应对措施,观看其他队伍的比赛积累经验。

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取得好成绩,但是我们的收获并不少,首先我们每个人都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并且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体会到为集体奋斗的快乐。

2.组织部长个人述职报告 篇二

预算管理在组织管理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潘飞等, 2011) , 更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预算提供了管理者实现目标的希望和途径, 也迫使管理者仔细研究宏观经济情况和该公司内部各种活动的经济关系来实现管理者的价值 (潘飞等, 2011) , 也有助于上级管理者评价下级管理者的业绩并进行奖惩 (Kenis, 1979) 。但是, 由于预算的执行主体是人,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 是一个“文化人”,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努力”程度不易把握。尤其是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所有者与管理者二者效用实现方式的不一致, 所有者希望通过管理者的“勤恳”工作,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者希望所有者能更多地满足个人“享受”, 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 利益的不一致, 使得代理问题尤为突出。在预算执行中, 预算上下级会基于各自的考虑, 进而产生了预算机会主义行为。预算上级希望预算下级认真执行预算, 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下级希望上级多发工资, 物质奖励要丰富, 希望自己少上班, 多休息, 私人利益得到最大满足。在这样的利益冲突下, 预算功能发生了紊乱, 产生了预算执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预算卸责。

二、预算卸责与个人行为

(一) 预算卸责的定义。

卸责 (shirking) 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不必负责任 (阎立, 2008) 。而预算卸责则可认为是在预算契约执行过程中的低程度努力行为 (高严, 2009) 。只要存在契约关系, 只要信息不对称和自利行为共同存在, 就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 (高严, 2009) .在公司治理当中, 由于代理契约的签订之后, 上下级基于不同利益的考虑, 在执行预算过程中, 在信息不对称和隐藏行为的情况下, 下级面对自己的预算任务所做出的一种消极的行为, 最终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二) 预算卸责的表现形式和本质。

预算卸责是执行人在预算执行中的偷懒, 不负责任, 对预算目标的执行态度。其实预算卸责在企业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下级在面对预算目标和计划的执行时, 不尽力、消极应付和挑肥拣瘦 (高严, 2011) 。预算卸责归根结底是人的行为, 预算执行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

(三) 预算卸责成因

1、委托代理契约的缺陷。

在现在公司治理当中, 所有权与管理权是分离的, 合作达成的条件就是契约的签订。契约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二者互补合作, 扬长补短, 使双方效用都得到最大。但是, 在现实操作或者执行中, 契约的缺陷就会表现出来。契约的拟定主体与执行主体是人, 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契约内容不会是“完美”的。在预算契约执行中, 委托人在将自己的公司交给代理人来管理时, 是希望代理人, 刻苦工作, 兢兢业业, 使自己的公司价值增值达到最大;代理人在接受这种代理契约之后, 其实更希望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双重满足, 希望高薪, 希望工作少的时间来获得更高的报酬, 自己非工作时间长些来满足自己私生活的需要。双方在利益的出发点不同, 就会必然产生冲突。而类似监督成本的代理成本的“高昂”使得下级更加“肆无忌惮”的卸责。

2、信息不对称。

在预算执行中, 下级利用自己的独特信息优势, 在面对上级时, 说假话, 隐瞒不报, “留一手”, 通过产出与努力程度不确定性关系来偷懒, 消极面对预算目标的行为。上级不可能时时刻刻来监督下级的预算执行情况, 最终也是通过最终的预算完成情况来做出判断。而预算完成情况与个人努力关系不确定性为卸责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客观条件。

3、人的本性———自利。

人性都是自私自利的, 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非常善于利用环境资源进行有目的的交易, 特别是能用自己拥有的一种资源去换取对自己更为需要、对自己效用更大的另一种资源 (陈工孟, 2001) 。人性的自利和欲望也决定了在预算组织活动过程中, 下级会有动机利用手中的特殊优势去舞弊, 对上级说假话, 不愿意付出过多的劳动, 总认为自己得到的比付出的少, 或者懒惰, 捡便宜的就上, 用最少的努力和付出换取最大的回报, 满足自己最大的效用。

(四) 尝试从何种角度去解决。

预算卸责是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那么, 我们尝试去分析此类问题时, 就应该从人的行为方面着手去解决。人是预算的执行主体, 预算机会主义行为是预算个体在预算执行中不好的行为所导致的。归根到底, 预算卸责就是人的行为在预算执行当中不好的表现, 从而导致预算功能发生紊乱的。所以, 理论来讲, 抑制人的不好行为可以抑制预算卸责的发生。那么, 人的行为是受什么影响呢?本文试图从组织文化的一个核心方面———价值观的角度去分析, 尝试去改善预算行为, 从而去抑制预算卸责的发生。

三、文化价值观维度与个人行为

(一) 组织文化的含义。

著名人文学家怀特说过行为是文化的函数。文化是因, 行为是果, 说明行为是会受文化影响的。文化分多种, 有国家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 他们是分层次的。不同文化中的主观人会受到特定文化因素的影响, 如宗教人员受到自己信仰的宗教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他们会被认为是“这就是做事的方式”而被自动执行 (王竹泉等, 2010) , 所以在组织行为中, 组织行为也是会受组织中特定文化的影响, 组织中的人, 在工作当中, 也会受到特定的文化影响, 这种影响会让他们觉得哪些是该干的, 哪些是不该干的。

大多数组织理论认为将价值观作为组织文化的核心定义 (徐尚昆, 2011) , 组织文化就是组织中的人员共同遵守认同的价值观, 共享的价值体系, 这些价值观就能成为组织期待行为或规范的基础。健康积极的组织文化会引导人们从事好的个人行为, 从而产生好的影响, 积极向善, 抑制预算卸责;不健康积极的组织文化会引导员工自私自利, 勾心斗角, 占小便宜, 产生坏的个人行为, 从而助长预算卸责。

(二) 组织文化价值观维度与预算卸责。

Hofstede (1980) 研究指出价值观维度有五个, 分别是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集体主义、阴柔-阳刚气质和长短期导向。

1、权力距离与预算卸责。

任何社会都存在不平等 (Hofstede, 1980) , 组织中也存在不平等。Hofstede称之为“权利距离”, 它是指上下级之间的情感距离 (Mauk Mulder, 1976, 1977) , 表示弱势成员对于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期待和接纳程度, 也反映了一个组织中的人们的依赖关系, 在低权力距离的组织中, 下级对上级的依赖性小, 上下级更喜欢协商的方式, 上下级感情距离较小, 上级显得平易近人, 下级更容易与上级商讨问题, 也会反驳上级的意见。而在高权力距离的组织中, 下级对上级有更大的依赖性, 经常对上级的意见和问题被动接受, 敢怒不敢言。

在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中, 处在两种不同文化维度的个体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动机去接受预算目标。在低权力距离的组织中, 上下级明白他们只是处的岗位不一样, 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上下级在这种组织文化的影响下, 会平等地对待分歧。在预算制定时, 会积极参与预算的制定, 与上司之间进行谈判, 充分去交流, 不会害怕泄露些什么而得罪上司, 在沟通充分的情况下, 下属在执行预算目标时, 会更主动些, 这样的氛围也更擅长处理需要下属发挥主动性的任务。而在高权力距离的组织文化中, 上下级认为彼此之间天生就不平等, 组织机构尽可能地把权利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 多数人被动地去接受领导。上司说一不二, 下属敢怒不敢言。预算目标制定时, 下属发言少, 沟通不充分, 机械地去根据自己的预算任务去执行, 很难主动地去按照上司的吩咐去行事。上司在制定预算时, 超过了下属的能力, 下属执行预算任务时, 当然会卸责, 反正都完成不了。在上级制定的预算低于下级的能力时候, 下级更加不会多说什么, 在执行预算中, 预算卸责会理所当然的会发生, 也符合代理理论的假设。

2、个人-集体主义与预算卸责。

Hofstede的文化价值观维度的第二个是个人-集体主义维度。个体主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松散联系的社会;集体主义指的是人们从出生起就融入到强大而紧密的内群体当中去, 这个群体为人们提供终身的保护以换取人们对于该群体的绝对忠诚 (Hofstede, 1980) , 集体利益至上成为一种行事宗旨。个人主义讲究有更多的私人时间, 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工作;集体主义方面, 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学习心得技能, 在工作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造福集体。在个体文化中, 工作任务要比个人关系更重要, 员工往往希望按照自己的兴趣行事, 工作应该按照一种既符合员工利益, 又符合雇主利益的方式进行组织, 他们都是被视为有自我需求的独立个体 (Hofstede, 1980) 。

在预算执行中, 上级认为雇佣了下级, 下级就应该多多努力, 少卸责, 更多地发挥下属的能动性, 运用他们自己的技能和本领, 做好预算, 提高业绩, 为我们这个内群体的利益服务, 下级也认为这个是理所当然, 大家都是自己人, 这才符合基本的道义 (Hofstede, 1980) , 这是集体主义的表现;下级希望上级多给自己私人时间, 预算不要制定的太高, 否则就偷懒, 听之任之, 只有当雇主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一致时, 员工才回去追求雇主的利益, 这是个人主义的表现。所以, 在不同文化氛围中, 预算个体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它会严重影响员工的预算行为, 也会导致员工在预算执行中的卸责行为。

3、阴柔-阳刚气质与预算卸责。

Hofstede的第三个文化维度是阴柔-阳刚气质。他研究阳刚气质方面项目包括收入、赏识、提升和挑战。阴柔气质方面包括与管理者有良好的工作关系、与善于合作的人一起共事、居住在自己和家人喜欢的地方、雇佣保障。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涉及到性别, 男女偏好不一致, 故此得到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的维度。他定义在男女分工明确应该有不同表现的时候, 此为阳刚气质, 男女应该表现一致, 社会上没有明显的角色分配, 此为阴柔气质。

在阳刚气质组织文化中, 上下级产生冲突的时候, 人们认为应当以斗争解决, 强者获胜 (Hofstede, 1980) 。在这样的组织文化中, 上司可能只自己编织预算, 甚至不会让下级参与, 进而导致下级被迫接受预算, 从而在执行过程中, 听之任之, 产生预算卸责 (高严, 2011) ;即使下级参与了, 提出了上级不满意的预算建议时, 也会被“斗争”下去, 而产生相同的结果。在阴柔气质文化中, 人们更愿意通过妥协和谈判来解决冲突 (Hofstede, 1980) , 即使上下级之间有表面冲突, 但是却存在一种典型的“中庸思维”, 能够使双方求同存异, 继续合作。在妥协和让步的基础上, 预算目标更让人满意, 预算卸责的动机就会减少。

4、不确定性规避与预算卸责。

Hofstede在借鉴了美国组织社会学中的一词———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主观体验。他不仅仅是个人的, 其他的组织成员也可能有和你一样的感受。Hofstede最终定义不确定性规避为:某种文化成员在面对不确定的或未知情况时感到威胁的程度。在组织文化中, 不确定性规避可以用弱不确定性和强不确定性规避。强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中, 组织中的雇员和管理者寻求长期雇用 (Hofstede, 1980) 。在其中, 有很多成文与不成文的规定用来规范雇主与雇员之间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并且产生依赖。而在弱不确定规避的文化中, 员工表现出了对成文的法规表现出深深的厌恶 (Hofstede, 1980) 。人们只有到万不得已才应该制定规章制度。

预算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 强不确定性规避文化氛围的员工会更看重预算目标的精确性和正规性, 认为完成好指标之后, 获得报酬。如果任务目标不清晰, 就会造成员工的紊乱,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就会尽量去逃避不确定的预算目标的执行, 防止自己因为主观的臆测, 从而受到惩罚, 做了吃力不讨好的事, 从而会产生卸责, 提供低努力。而在弱不确定性的文化氛围中, 员工不会过于去强调目标, 成文的规定会让他们感到厌烦 (Hofstede, 1980) , 往往会低头干自己喜欢的预算目标, 他们喜欢放松的生活, 漫不经心的工作 (Hofstede, 1980) , 没有完成预算的紧迫感, 大不了, 重新换一个岗位, 做自己想做的。在这样的价值观中, 他们更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较少地产生预算卸责, 迸发出更高的创造力和能动性, 从而更好地、主动地完成预算目标, 抑制预算卸责。

5、长短期导向与预算卸责。

基于彭迈克对华人价值观调查和获得的数据, Hofstede得到了与不确定性规避的维度不太相关的一个维度———短期导向与长期导向。长期导向意味着培育和鼓励以追求未来回报为导向的品德, 尤其是坚韧和节俭;短期导向意味着培育和鼓励过去和当前的品德, 尤其尊重传统、维护面子, 以及履行社会义务 (Hofstede, 1980) 。

在企业中, 以牺牲即时结果为代价, 为占据有利市场为之而进行投资, 被认为是长期导向的一个显著特征 (Peterson, Dibrel, 等, 2002) 。那么, 在一个长期导向的文化氛围的企业预算活动中, 下级会被这种文化所影响, 认为展示自己的实力, 受到上级的赏识, 提升自己的仕途, 有更好长远的职业规划,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面对执行任务时, 即使任务重了, 也不会听之任之, 不尽力, 消极面对, 而会通过自身的努力, 执行预算任务, 更好地完成预算目标, 谋求长远发展。而在短期导向的文化氛围中, 盈亏是一个主要的考虑事项 (Hofstede, 1980) 。控制系统时时刻刻关注着业绩, 对下级的评价也是基于业绩来考核。在这样的情况下, 选择取决于文化的选择 (Hofstede, 1980) 。下级获得奖励还是受到惩罚取决于当前的盈亏状况, 即使当前的盈亏状况很明显是他们的前任或者前几任在前几年做出的决策所导致的结果。

那么, 在预算执行中, 下级会希望预算目标越低越好。当任务超出下级所承受的范围时, 由于短期导向文化的选择, 下级会反抗, 提出建议, 希望目标更接近他们的实际能力。当未果时, 下级知道自己完成不了预算目标, 那么考核结果可想而知, 在预算的过程中, 就会听之任之;如果这个目标可以分多个子目标时, 会完成容易的, 挑肥拣瘦 (高严, 2011) 。如果任务过轻, 低于自己的能力之外, 下属更高兴, 不用尽力就能完成, 更多的时间用来享乐, 还能获得奖励, 卸责程度, 不言而喻。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 组织文化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预算个人的行为,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氛围会抑制或者助长预算卸责。那么, 企业应当看重自己企业组织文化的建设, 构建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 积极引导自己的员工好的预算行为。营造最适合自己组织的文化氛围, 能够发挥下级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抑制预算卸责的发生。

摘要:预算卸责是一种预算执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在执行中很难被发觉和检测。本文通过已有文献研究得到预算卸责的发生机理和本质, 得到预算卸责是预算执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而人的行为是受到组织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本文分析组织文化价值观五个维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 进而影响预算卸责, 试图为抑制预算卸责提供一种新视角。

关键词:预算卸责,个人行为,价值观维度

参考文献

[1]王宁, 陈志军.文化控制——管理控制手段的新发展.山东社会科学, 2007.

[2]曹升元, 赵周杰.基于组织文化的会计行为优化研究.会计研究, 2010.6.

[3]王海兵, 伍中信, 李文君, 田冠军.企业内部控制的人本解读与框架重构.会计研究, 2011.7.

[4]高严, 徐莹.预算卸责:基于TCE理论的预算机会主义新视角.会计之友, 2011.9.

[5]佟成生, 潘飞, 吴俊.企业预算管理的功能:决策, 抑或控制.会计研究, 2011.5.

3.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 篇三

学生谈论起管理时,冒出来的第一个问题,常常是“什么是管理”。

企业主谈论起管理时,常常是问“我的某个问题,如何通过管理来解决”。

显然,“什么是管理”和“管理究竟解决什么问题”之间,代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形象点说,假如“管理”如同铁轨一样,具有起点和终点的话,那么,前一个问题是纠缠在起点的“概念”意义上,后一个问题则是我们今天常常说起的“问题导向”或“结果导向”。

其实,管理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管理,准备实现什么成果”,而不是“什么是管理”或其他不着边际的问题。因为,管理是为实现组织成果而工作。

管理,是为实现组织成果而工作

100多年前,法国人法约尔临危受命,担任某矿业公司总经理。当他首次面对乱糟糟的庞大工人群体,提出管理活动应该遵循“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的基本原则。他第一次定义了管理概念和基本职能。当时,他面对的是工业革命早期刚刚摆脱了小手工作坊的混乱人群,所以,管理的第一要务,就是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计划——尤其是长期计划成为了管理的当务之急。

在法约尔的眼里,计划是头等大事,接下来的所谓管理,就是大喊加油或是挥舞皮鞭。但是,泰勒却认为,执行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它与计划没有关系。加油(鼓励)和皮鞭(惩罚),只是最原始的管理方法,并不代表着计划必然实现。相反的是,原始的管理方法,恰好是造成压迫和剥削员工的罪魁祸首。因为,能否有效、准时地完成计划,受制于生产方式和劳动效率。于是,泰勒开始关注一个不起眼的程序——劳动的动作,并且由此揭开了劳动效率的秘密,使得执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

确实,从表面上看,法约尔和泰勒的管理定义,是毫不搭界的、甚至是彼此冲突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令人尊敬的管理大师。他们并不是纠缠在管理定义上,谈论的都是管理实现的成果。因此,管理是开始于问题,终止于成果。也就是说,管理,必须从开头端,转到成果端。

管理的定义,虽然五花八门,但是从成果的意义来看,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了无数的管理成就或成果。否则,当今的管理——尤其是企业组织的管理不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管理进步。

我个人的看法是:假如确实存在着唯一正确的、终极的管理定义的话,那么,它只能这样来描述或定义:管理,是为实现组织成果而工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的成果,不是个人的成果,而是组织的成果。也就是说,假如你是一个企业主,你将一群人管理得服服帖帖,这仅仅代表着你的个人管理成果,却并不代表着组织的成果。就如同大观园里的王熙凤一样,虽然她将人际关系处理得有序和谐,但最终摆脱不了整个大家族的衰落覆灭。正是从这个意义来说,我才特别反对中国式管理的看法。中国式管理核心思想,仅仅实现了个人成果,并没有实现组织成果。

管理,从来都不是为个人统治而出谋划策,更不是向老板身边出主意的猥琐师爷学习。也就是说,管理必须为实现组织成果而工作。虽然今天的管理主题已经变得十分丰富,譬如“知识、体验、娱乐”等,但是,归根到底,依旧摆脱不了“效益”和“效率”这两个原始主题,至少,它们依旧是当今检验或衡量成果的标准,没有其他的标准,最多,只能加上“长期的”等界定性词语。

因此,绝不能将个人成果等同于组织成果。也就是说,不能将个人的统治成就,等同于组织的成就。

企业的成果,存在于组织的外部

管理是为实现组织成果而工作,并且,不能将个人成果等同于组织成果,接下来,将遭遇一个棘手的问题:什么是“组织的成果”?

在过去,管理的公认主题只有两个:一个是效益,另一个是效率。凡是不谈论这两个命题的管理,都可以称之为伪管理。那么,究竟是效益重要还是效率重要?

在泰勒看来,效率不仅是组织的成果,甚至是组织的终极成果。因为效率不仅代表了成本,而且代表了产量,更是意味着市场竞争的价值。确实,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感谢泰勒,因为他将劳动生产率至少提高了50倍以上,使得我们知道了提高生产率,并非是来自宣传口号或是精神动员,并且直接诞生了我们今天已经熟知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否则,我们将只会大喊加油或是挥舞皮鞭。

泰勒误以为自己发现了管理的终极秘密,即科学的生产效率,只要在生产效率的道路上走到底,管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但是,德鲁克却认为,效率不是终极管理,因为,绩效比效率更重要。德鲁克的真实意思是:效率只是内部的生产性成果,而绩效才是面向顾客的外部成果。它隐藏的深刻意思是:所有内部成果都必须转化为外部成果。否则,内部成果没有价值和意义,就如同成本本身没有价值一样。因为它只是内部成果,只有当内部低成本转化为外部市场竞争力,内部成果才会具有价值。

德鲁克认为,虽然创造顾客是企业的目的,但是,必须通过利润(效益)来检验它的有效性。也就是说,没有获得效益或效率的管理,将只是个人统治的自娱自乐。

一般来说,每一个企业,都存在着两种管理成果,一种是内部成果,另一种是外部成果,我们常常说起的“产品、质量、效率”等,都是内部的管理成果,而我们常常说起的“顾客、目标、竞争”等,则代表着外部的管理成果。那么,究竟是内部成果重要,还是外部成果重要?至少,在德鲁克看来,存在着一种重要的逻辑次序——组织的外部成果,决定了组织内部成果。

首先,你必须把企业看作一个组织,否则,就不可能区分出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概念。确实,现代企业是一个组织,而并不是一群人的集合,它并不代表着一个人如何统治另外一群人,而是代表着一系列新概念的出现,譬如组织制度、组织结构、岗位设置等。由此,我们开始使用组织管理的各类工具。

其次,组织的外部成果,决定了内部如何管理,而不是相反。这是一个重要的逻辑次序,它不能次序颠倒,否则,就会误将组织的内部成果,等同于组织的外部成果,就如同顾客的满意度或接受度,决定了质量或品质应该是什么。否则,完全可能因为追求高质量,而导致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而失去竞争力。各种内部流程很重要吗?确实很重要。但是,流程却是外部结果开始的,也依旧代表着这样的看法;决定流程价值的因素,不是取决于内部开始端,而是受制于外部的结果端。

管理史上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将企业管理等同于内部管理。通俗点说,就是将组织内部的井井有条,等同于组织的管理成就。我为什么反对中国式管理?就是因为中国式管理将企业管理等同于内部管理,因为它根本就不谈论制度、效率、产品、竞争等至关重要的管理要素。而今天中国企业管理所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了内部效率低下、管理原则丢失和小群体利益滋生等,恰好是来源于中国式管理所推崇的情、理、法平衡的管理。即使它在谈论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时,也仅仅是局限于谈论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处理,几乎从不谈论质量或效率等组织层面的管理问题。

其实,管理并不是一个管理者控制另一群被管理者的人际关系游戏。因为,所有的内部管理成果,必须为企业外部的市场竞争提供支撑,而看似温暖的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并不会成为企业外部市场竞争的有力支撑,就如同王熙凤治理大观园一样,社会外部变革的一阵小风,就可以将漂亮的大观园吹得七零八落。

管理,必须为成果实现提供可靠路径

管理,必须为实现成果提供可靠路径,它必须是确定性的、可学习的、组织逻辑层面的,而不能是经验的、感悟式的、个人随意式的。

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实现的方法和路径,可谓五花八门。其中,被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一个例子是: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确实,这是一个相当出色的营销案例,并且令人敬佩和佩服,但是,它是灵机一动的、突发奇想的、个人层面的。也就是说,它是不能学习的、不能复制的。因而,它是不确定的、不可靠的路径。

管理学诞生之前的管理,是典型的经验管理,它依赖于个人长期的经验积累,并且因个人的感悟和理解不同而不同。但是,管理学诞生之后,使得管理成为了人人可以学习的知识,并且不再因个人感悟而变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排除了其中的经验错误。

确实,假如一项管理不能够给出可靠的实现路径,那么,它是励志、而不是管理。假如你提出“以人为本”的观念时,你必须回答准备解决什么问题,并且给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它是你不能回避的问题。当然,你不能想当然地说:人人讲究贡献,并且和谐相处,那么,管理所期待的成果,就自然而然出现了。这不是管理,而是乌托邦。确实,“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问题),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结果)”,仅仅代表着某种劝诫,而不是管理的逻辑。因而,它不是管理,而只能是一种乌托邦。

因此,管理不是道德的而是逻辑的。譬如,利润是怎样来的?你可以有多种路径,比如利润来自做人、利润来自朋友、利润来自官商勾结、利润来自战略设计等。毫无疑问,前面的几种说法,得出的是不可靠的结论,即利润来自人际关系。只有利润来自战略设计的说法,才代表了真实而可靠的实现路径。因为,朋友或官商都是临时性的,至少是不具备可继承性,而只有战略设计——包括了寻找目标顾客等——才代表了利润的实现路径。它是可靠的、也是普适性的。

“修己安人”的管理能力,听起来似乎非常有效,但它所强调的只是管理者个人良好品德风范的示范作用,而不是依靠制度建设获得的连续性的组织能力。一方面,它非常靠不住,因为人无完人。同时,即使是管理者个人达到了近乎圣人的完美境界,那也仅仅是百年不出一个的个案。另一方面,“修己安人”是一种情感关系管理,而现代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一种组织契约关系管理。事实上,企业内部的情感关系越是深厚,往往就越是制约了企业目标的实现,譬如企业内部需要通过流程调整、绩效惩罚、裁员减员等方式来实现目标,而情感关系恰好成为了一种阻碍。

因此,管理,首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能够给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它代表着从问题到结果的实现路径。当然,这个解决方案,必须是可靠的、可实现的、可普遍适应性的,而不是教育的、个案的、劝诫式的。显然,只有基于组织管理的逻辑,才是可靠的和普适的。凡是基于个人管理的劝诫,大部分都是劝说的、个人感悟的、不可靠的某种精神学说。

[编辑 周云成]

4.公司组织工作个人述职报告 篇四

一、加强思想

教育,深化学习能力,提高政治理论和文化水平我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持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及公司管理中心保持一致,言行统一,工作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作风严谨务实不浮夸。2005年2月公司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自觉地参与教育活动,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与合理安排下,认真地完成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规定动作”,通过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和查摆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不足,剖析自己等举措的开展,我提高了党员觉悟性,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这样一句话“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兰花兼而有之,王者香也”,说得是不仅要“专”面发展,还要“全”面发展的道理。参加工作,我时刻不忘学习,将“活到老,学到老”,作为生活态度,认真地对待每一天。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在这一年里,我先后参加了职工大学举办的计算机培训班和人力资源培训班,和参加基层单位党支部开展的党课,通过种种形式多样的学习,不仅使我增长了业务理论知识,还增强了政治敏锐性、鉴别力和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些对于培养一名干部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自觉获益匪浅,也使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唯有学习才是我们尽快适应飞速发展社会的良方。

二、端正工作态度,拓宽思想意识,拓展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

在工作中,我始终树立服务于中心工作的大局意识,紧紧围绕中心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坚持按照“干大事,从细节做起,做小事,从大局着眼”的总体要求,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在一年来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踏实进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待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

在油建公司党委组织部

1)参与2005年经济师、会计师、建筑师、质量工程师等报名工作

2)参与2005年“七一”公司级和局级评优秀推先进的工作。

3)参与2005年职称评审工作,修改并完善适合油建公司开展工作的职称量化评分系统(Excel)。

4)参与2005年大学生入厂教育工作,并参与2004年大学生实习期满转正论文答辩比赛工作。

5)参与完成山东省社会保障厅关于完善养老保险数据库的干部信息采集工作。

在油建公司###

1、组织工作:

1)2005年11月,贯彻落实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活动。

2)2005年12月,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司内部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入开展与党员交流谈心活动,重点针对协解党员,及时了解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加强了党组织管理。

3)2005年12月,全面完成一年来###的组织工作总结。

2、宣传工作和团委工作

从2005年10月到2005年12月,积极参与公司新闻宣传,公司主页5篇,其中局主页3篇。圆满完成2005年“思想政治工作”、“油田文明建设工作”和“诚信油建工作”的推优上报工作。

从2005年10月到2005年12月,全面参与公司团委举办的“争星、创号、夺旗”活动。圆满完成2005年共青团工作的评先推优的上报工作。全面完成一年来###的共青团工作总结。

三、自我剖析,反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工作经验少,学生气息足,工作中时常会出现与企业现有固定模式不相符的想法和做法,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解放思想,转变方式,使自己成长为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四、积极努力,展望2006年工作的决心

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并借助实践工作的锻炼,尽快调整思路,更新观念,为此我也对自己下一的工作方向有了清晰的思路:

1、加强学习,拓宽自身知识面,加强政治理论修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2、工作中注意听取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兼听则明,积极采纳。

3、加强与其它科室的联系,使公司呈现欣欣向荣,团结一致的景象。

5.组织部长个人述职报告 篇五

20xx乡镇党委组织委员个人述职报告

20xx年,本人在县委组织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勤政廉政的要求,本人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及相关工作,做到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求真务实,用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一年来的德能勤绩廉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理论学习的多样性,保持个人学习的经常性,在繁忙的工作中挤时间,找机会学习,勤于学,敏于思。一是认真学习领会习系列讲话精神和十九大精神等,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努力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使自己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服务人民群众。三是积极参加镇党委、政府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并认真学习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不断用新的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同时,还虚心向周围的领导、同志学习,学习他们任劳任怨、服务社会的思想境界和工作作风,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二、立足本职,扎实工作

作为镇组织委员,我积极做好党委的助手,立足本职,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建各项工作。

1、党建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六大载体”建设,把“六大载体”建设作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群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重要举措;

二是通过“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同时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全年,我镇共发展22名党员;

三是积极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四个意识”;

四是扎实开展十九大代表推选工作,把十九大代表推选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

五是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把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当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龙头”工作去抓实做好;

六是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活动,把学习教育活动当作是对党员思想教育、党性修养和境界提高的重要举措,并建立长效机制,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不断提升专题教育成效;

七是积极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并与学习身边典型xxx同志紧密结合起来,以典范的力量激励和鼓舞全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八是组织开展了重要学习活动,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战略,更好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九是认真开展了发展党员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十是组织开展了学习十九大精神活动,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思想精髓,准确把握核心要义,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

十一是扎实开展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通过开展“三有两评”、“双比双争”和“双星培育计划”等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讲奉献,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

2、包村工作

我所包的xx村有近五千人口,村“两委”班子不太和谐,干群关系也紧张,村各项工作也相比落后,为此,我经常下村开展工作,周末也经常加班。通过积极努力,化解一些矛盾纠纷,促成了“两委”班子紧密团结,使村“两委”班子形成了战斗力和凝聚力。今年,率先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任务数的XXX%,午秋二季秸秆禁烧都实现零火点,无县以上越级访,也顺利完成了XX户XX人的脱贫任务,在各次扶贫检查中,都取得不错成绩。特别是,今年界牌村被评为四星级村。

三、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到勤政廉政

一年来,我时常要求自己要爱岗敬业,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尽快成为业务精通的行家里手。我也要求自己与同事相处,要忠厚为人、以诚待人、低调做人,发扬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做到相互尊重、相互配合、互相补台、相互支持,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生活中也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自觉在守纪律、讲规矩的框架和背景下扎实工作、主动作为。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理想信念不够高。在学习上有重工作业务学习,轻政治理论学习的思想,对政治理论学习要求不高,学习存在走过场,不够深入现象。

二是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够严。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缺乏敬畏之心,政治敏感性不强,思想上放松,行动上随便。

三是作风不实。日常工作中,深入到村到户时间少,联系群众不够;工作作风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仍然存在,如工作布置多,督查少。

四是担当作为不强。生活中明哲保身,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和勇气;对歪风邪气不敢较真碰硬,存在“好人主义”思想;不敢担当,碰到矛盾和问题能躲就躲,能拖就拖。

五是对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在安排部署“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专题警示教育等活动方法老套、形式单一、督导不到位,导致有些支部活动开展不扎实,存在党员教育管理缺失现象;

五、产生问题原因剖析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由于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觉不自觉的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潜意识地认为学习理论是虚的,是空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总认为懂得一些基本观点能适应工作就行了,没有必要去深钻细研,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二是工作作风不实。追求“享乐主义”,工作上讲条件,生活上讲待遇,工作累点就叫苦,怨天尤人;存在“官僚主义”,不想进村入户,实地开展工作,习惯于打电话“遥控指挥”。

三是党性修养不够。导致理想信念不坚定,对社会上的一些政治谣言,抵制不力,人云亦云;在歪风邪气面前,不敢直接亮剑,立场不够坚定,旗帜不够鲜明。

四是执行政治纪律规矩不够严。仍然用老思维考虑问题,用老办法处理问题,认为纪律要讲人情,规矩也有弹性,对中央八项规定认识严重不足,认为只要不“吃拿卡要”就不是大问题。

五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工作主动意识不强,缺乏开拓性,不愿创新,安于现状;在工作中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六、整改方向和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充实完善头脑,更新思想观念,促进自身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政治上的坚定。

二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为民服务的自觉性,真正走出办公室,将身子沉下去,接触农户接地气,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政治定力,坚持底线思维,扬正气、读好书、交益友,积极培养乐观豁达的健康情趣,坚决抵制歪风邪气,自觉与各种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

四是进一步严守纪律规矩。牢固树立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在守纪律、讲规矩的框架和背景下扎实工作、主动作为。

6.组织部长个人述职报告 篇六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虽然我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在思想政治学习上仍不敢怠慢。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利用电视、电脑、报纸等媒介关注国内国际形势,与身边的党员一同认真学习党章、党规,自觉践行“两学一做”教育,始终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以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其次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规范、新理论,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掌握干事创业、推动发展所需的新思维、新本领,切实增强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工作方法的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丰富经验,拓宽视野,只有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一名学习型的干部,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才能为做好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二、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分管工作求真求实

2016年在集团党委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成功竞聘成为工程部副部长。来到新的部门,新的岗位,在这近一年的工作里,我积极配合部门领导,团结部门全体成员,加强业务学习,勇于吃苦、甘于奉献、奋力拼搏,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管理层次,积极地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有效开展工作,顺利实现了预定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作为2016年市重点工程学府路改造工程中的一部分该工程于7月底进行了水压试验,一次试压成功。

2、盼盼路一级网管网改造工程施工难度特别大,施工中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施工前,通过同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沟通,优化了设计,制定了详尽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预案。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管,认真核量,为工程施工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该已经验收合格。

3、参与其它工程项目的协调和监管。

4、对部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并核量。

5、对竣工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

6、负责本部门的诉讼工作。

在这一年的工程管理工作中,对自身的短板有了针对性的填补,让我个人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强化工程施工准备的充分性

针对工程项目点多面广,战线较长、施工难度大的实际情况,重点抓了施工前的组织准备、材料准备以及设备、施工机具准备,体现施工准备的充分性,争取了主动,明确了工期、质量、安全目标,为完成生产任务奠定了基础。

做为工程部副部长,对每项负责的工程施工质量都进行了全程管理,做到对新到设计图纸进行全方位的熟悉,结合现场地形,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反复复核图纸的各项设计参数,发现与施工现场不相符的设计及时与技术、供应等部门协调沟通,进行联合实地勘察,提出相应的变更意向,最终行成可行性施工方案,避免对工程的开展出现不必要的阻碍。

(二)强化生产组织的严密性。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提前向物资部提供阶段性材料计划和临时材料计划,保证现场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抓紧施工生产的同时,对施工方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做到了工前交底。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详细记录实际发生工程量,作为验工计价的依据。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与监理及时沟通,对施工队,在安全、质量等原则问题上严格把关、决不含糊,利用我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灵活解决,保证工程顺利高效地进行。

(三)强化施工管理文明的有序性

在施工管理中主要狠抓了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要求按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运行,做到规范、整洁,对现场文明施工样板起步一抓到底。实践证明: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通过对现场管理的常抓不懈,各施工现场均达到了文明施工标准。尤其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用户、老百姓的问题,都能主动、热情的为老百姓解决困难,树立了公司好的品牌与形象,受到了用户和老百姓的普遍好评。

(四)靠前指挥,及时解决问题。与施工方一起深入工地,靠前指挥、靠前指导、靠前协调、靠前服务,进一步加强监督和检查的力度。全年工期做到了全工期无休,做事不偷懒,遇事不推诿,不计个人得失,加班加点无怨言,全夜监工是常态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促进施工组进度。

(五)言传身教,做好“传、帮、带”

针对部门人员队伍年轻化,缺乏现场施工管理经验,在出现临时处理问题能力不足,现场动态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时,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与部门人员及时进行技术、业务、管理等方面的交流。针对各个施工方案、施工工序进行讲解,并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时要求多看图纸和各种规范,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尽快融入到施工管理的大环境中,做到业务上“传、帮、带”的常态化。

三、遵守廉政制度,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1、讲学习,提素质,增强自身拒腐防变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参加学习“两学一做”教育,通过学习《党章》了解党员的职责与义务;

深入学xxx省、市及国资委有关反腐倡廉系列文件和政策,提高自己政治素养。能按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时刻做到自警、自省、自律,廉洁奉公,坚决反对腐败,拒绝腐化堕落。坚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洁身端行,防微杜渐,力争当一名合格的带头人。在工作中,我做好廉洁工作的表率,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注意听取员工的意见,尊重、团结每一个同志,不搞一言堂,不搞特权,不谋私利,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2、讲纪律,做表率,始终保持廉洁自律。做为一名中层干部,我深刻认识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重要性。在处事为人上,坚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常怀律己之心,增强自律意识,做到自重、自警、自励,清正自守,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做的事情不做,保持一名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本色,时刻以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回顾一年来,我在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都取的了一定的成绩,但和公司领导要求和工程部其他领导同志比起来,还有差距和不足。主要是:

1、有时因工作忙,政治理论学习还不够自觉,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的结合,面对新的发展没能很好的赋予实践运用,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今后要继续主动加强党的理论和政策的学习,加强业务知识的不断更新与学习。

2、由于是第一年担任工程部副部长,在心理上总是想把工作干得出色,加上自已的性格比较直率,工作力求快节奏,无形中给自己形成了工作压力大,担子重的错觉,造成工作中有时情绪把控不到位,今后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还需提高。

3、对照党的优良传统剖析自己的思想,个别方面仍有差距,今后继续深入学习和落实《党章》和《廉政准则》,增强做好自身廉洁自律的自觉和同身边一切腐败行为斗争的勇气,管好自己,管理身边人。

尽管我个人还存在很多不足的方面,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求实创新,不断磨炼自己,尽我所能把工作做好,争取为公司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我2016年工作述职报告,请领导审查!

述职人:###

7.组织部长个人述职报告 篇七

随着经济发展, 竞争日趋激烈, 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 以组织文化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将有利于组织的发展。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管理者进行个人-组织契合的研究, 其原因在于个人-组织契合反映了工作态度与行为的交互影响。此外, 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 工作投入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 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个人-组织契合的核心是价值观, 其对组织和个人的影响是持久而根本的, 而积极的工作态度源于个人与组织之间的高水平契合。

以往关于个人-组织契合的研究, 学者们均以其为自变量, 分别以离职意愿、工作态度、组织公民行为、团队合作、伦理行为、压力、工作绩效等作为因变量来研究个人-组织契合对这些变量的影响。而工作投入的影响结果分别有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意愿、前瞻行为、角色外行为、工作绩效及一些组织或团体效能 (如顾客满意度、生产力、利润率等) 。尽管有关个人-组织契合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 但其研究大都集中在企业, 忽视了像学校这类非营利组织。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其组织文化反映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 渗透到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各个环节, 对教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教师作为学校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 对其研究的意义体现于其独特的劳动性质和需求特点。同时, 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逐年增高, 以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个人-组织契合和工作投入的关系, 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降低青年教师流动率等具有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

2.1 内涵

个人-组织契合是指:“员工之个人特质、信仰、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策略需求、规范、目标与价值观之间的一致程度”。后来Kristof提出个人-组织契合的整合模型 (即辅助性契合和补偿性契合、需要供给契合和需求-能力契合的整合) 。这些定义都是以组织价值观为核心内容。

关于工作投入的概念, Maslach和Schaufeli两位学者从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来界定工作投入, 但各自观点有所不同。Maslach提出两极观, 将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视为完全负相关关系。而Schaufeli认为两者并非完全直接对立, 工作投入是一种与工作相关的积极、完满的情绪与动机状态, 表现为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

2.2 研究模型

本文采用郑伯埙七维度模型及其构建的组织文化价值观量表 (VOCS) , 涉及工作、人际关系、环境三个方面的价值观, 包含尊重员工、创新精神、外部适应、品德操守、绩效取向、团队取向及安定守成七个因子 (31个题项) 。教师具有高文化素质, 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决定了其对自尊的迫切需要, 可用尊重员工和外部适应来体现;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 自身发展的稳定性驱使其必须满足组织的各种要求, 品德操守和安定守成能适当予以体现;自主研究和知识共享对科研成果的作用, 对应着绩效取向和团结合作两个维度;日常工作中的愿望实现感、任务完成感、专业成果感和探讨新事物的创造感则体现于创新精神维度。因此, 本文在VOC基础上整合为29个题项, 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对题项用词及表述作适当修改。

Schaufeli和Bakker等人开发的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可操作性强, 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量表。该量表包含活力VI、奉献DE和专注AB三个分量表 (17个项目) 。张轶文和甘怡群就引入该量表来研究中学教师群体, 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同时, 本文两个模型量表均用Likert五点尺度计分法来测量个人所知觉的组织实际价值观和不同程度的工作投入情况。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3 实证分析

2.3.1 研究假设和数据分析方法

首先, 高校青年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职称、工作年限和聘任形式等人口统计学变量, 本文假设一是上述这些变量对个人-组织契合以及工作投入产生影响。其次, Chatman认为, 个人和组织之间如果能够达成价值契合, 就比较容易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将工作投入视为工作态度的内容之一, 提出本文假设二, 即个人-组织契合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影响。本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来处理和分析所有研究数据。

2.3.2 统计分析结果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高校青年教师 (指年龄40岁以下, 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青年知识分子) 的个人-组织契合及其预测变量工作投入, 通过青年教师进行自我评价获得相关变量的数据。采用邮寄问卷的形式历时两个月对7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分别为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商学院、东莞理工学院) 开展调研, 共发放问卷155份, 收回144份, 回收率90.9%, 有效问卷135份, 有效回收率87.1%, 本调研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符合研究要求。

(1) 项目分析:个人-组织契合量表中, 在显著性水平0.01的情况下, 题项16 (关于人情世故) 和题项24 (关于工作短期效益) 未能通过检验, 予以删除, 个人-组织契合量表保留27个题项, 工作投入量表17个题项均通过检验, 予以保留。

(2) 效度分析:个人-组织契合量表中, 合并品德操守维度和安定守成维度, 命名为工作取向维度 (既包括个人工作取向, 也包括组织工作取向) ;绩效取向维度的层面因子分析结果为2个因子, 但考虑必须至少包括3个题项, 所以保留其中4个题项组成一个因子。项目分析和分层面因子分析以后共删除6个题项, 最后保留23个题项再进行限定抽取6因子分析, 得到的KMO值为0.929, 总体解释程度为73.447%。同理, 工作投入量表各层面因子分析的结果都很理想, 得出的三个维度与原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有所不同, 其中活力维度包括6个题项;奉献维度包括5个题项;专注维度包括6个题项, KMO值为0.922, 总体解释程度为64.152%。限于篇幅, 上述两个总量表的题项内容未能详细列明, 留存备查。

(3) 信度分析:个人-组织契合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的总量表信度系数分别为0.952和0.937, 各层面信度系数均在0.70到0.80之间的可接受范围内, 总体通过问卷的信度检验。

(4) 相关分析:就整体而言, 个人-组织契合与工作投入显著正相关。其中, 个人-组织契合的各维度与工作投入各维度成正相关关系。即尊重员工、外部适应、创新精神、工作取向、绩效取向、团结合作分别都与活力、奉献、专注成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在0.3到0.5之间。

(5)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主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 将六个人口统计变量都纳入回归方程, 通过显著性水平筛选变量, 以确定哪些变量对个人-组织契合和工作投入有影响。分析结果显示, 尽管性别、职称、工作年限等几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组织契合, 但从方程的来看, 各人口统计变量对个人-组织契合的上述一些维度的变异解释量就很少了。此外, 聘任形式对奉献维度的影响相对显著。因此总体而言, 人口统计变量对个人-组织契合和工作投入具有较小的影响。第二步,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 研究个人-组织契合各维度变量 (自变量) 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由表1可知, 尊重员工维度对工作投入的奉献维度影响显著, 团结合作维度则对工作投入的各维度具有显著影响。同时, 尊重员工和团结合作两个变量共同对工作投入有显著影响。而个人-组织契合量表的其余四个维度对工作投入的显著性影响较小。总体而言, 个人-组织契合对工作投入还是具有正向影响。

注:括号内数值为显著性水平P值。

3 结论与建议

3.1 尊重青年教师个人意见, 重视人才培养

前文提出的假设一基本成立, 但这种影响很小, 与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其中聘任形式对工作投入中的奉献维度影响相对显著, 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合同制下高校青年教师的流动问题。此外, 在解释能力相对较高的尊重员工维度和工作取向两个维度中, 职称变量对其影响相对显著。也就是说, 青年教师职称评定并获肯定, 个人感觉到的组织对员工的重视程度越高, 而且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 其工作取向性 (品德操守与安定守成) 越高。因此, 在高校管理过程中, 要尊重青年教师个人意见, 重视人才培养。具有成就导向和强自主性特点的高校青年教师, 要契合其对组织的期望从而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 通过向青年教师提供进修培训机会, 增加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令其进一步熟识行业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让教师充分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 如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发展方向等;确立持续反馈机制以消除管理沟通障碍, 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 增强凝聚力。

3.2 倡导团结合作的组织氛围

从研究结果来看, 前文提出的假设二成立, 其中团结合作维度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由此可见, 在人际关系上, 同事的团结、友好、互助和沟通交往, 能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 使其更有活力, 更乐于奉献, 工作更专注。因此, 学校在组织文化建设上应培养教师的互助进取精神, 组成各种学习型组织或工作团队, 明确具体工作目标, 让教师之间无论在教学科研还是管理工作上都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此外, 学校管理者可适当授权使青年教师, 增强教师们自主性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让其在岗位上各展所长, 认同组织, 促成共同之愿景。

摘要:在总结国内外关于个人-组织契合和工作投入的已有研究基础上, 得出两者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模型。在高校背景下以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 实证研究了个人-组织契合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拓展了深化个人-组织契合和工作投入的研究, 并为高校管理变革提供了理论上和实证上的支持。

关键词:个人-组织契合,工作投入,高校青年教师

参考文献

[1]赵慧娟, 龙立荣.个人-组织匹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 (1) :111-118.

[2]肖玺.高校师资管理中心理契约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 (4) :12-13.

[3]Bretz RD Jr, Ash RA, DreherGf.Do People Make the Place?An examination of the Attraction-Selection-Attrition Hypothesis[J].Personnel Psychology, 1989, (42) :567-581.

[4]Kristof A L.Peron-organization fit: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J].Personnel Psychology, 1996, (49) :1-49.

[5]Maslach C, WB Schaufeli, MPLeiter.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52) :397-422.Maslach C, MPLeiter.Reversing burnout:How to rekindle your passion for your work[J].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2005, 3 (4) :42.

[6]Schaufeli WB, IM Martinez, AMarques Pinto, M Salanova, AB Bakker.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A crossnational study[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2, 33 (5) :464-481.

[7]郑伯埙, 郭建志, 任金刚.组织文化-员工层次的分析[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 2001:1-36.

[8]Schaufeli W B, AB Bakker.The 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J].Preliminary Manual, 2003, (1) :67-92.

[9]张轶文, 甘怡群.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 (3) :268-270.

8.组织能力不等于企业家个人能力 篇八

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和竞争环境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提出了极为迫切的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受到的竞争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它们所依赖的熟悉本土市场和国情的竞争优势,正在被跨国公司所侵蚀。同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也要求我国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组织能力:民企自主创新的瓶颈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是企业外部的原因;二是企业自身的原因。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为何有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强,而有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呢?这是企业自身的原因在起作用。笔者认为,制约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与管理素质不强。哈佛商学院战略管理学家钱德勒认为,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其成长。

我国的民营企业,组织能力可说是先天不足。相对于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在组织能力方面的缺陷更为明显。国有企业有党政工团等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而民营企业往往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在治理机制、领导机制、组织体制与管理规范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缺陷和不足,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积累。

组织能力是相对于个人能力而言的。简单地说,组织能力是属于企业整体的,不是建立在企业家的个人能力之上。单纯从产权关系看,民营企业可能是个人所有或家族所有,但民营企业同样是属于一种组织。企业组织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和生命周期。作为民营企业家,如果没有意识到组织整体的这种客观需求,完全依据主观意志和个人喜好进行企业管理,企业将无法实现持续成长的目标。组织能力的核心是企业管理的整套制度和机制建设。企业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好的机制,才能实现百年老店的目标。对现实中企业的观察可以发现,组织能力与企业家能力不能划等号。许多民营企业,老板个人能力很强,包括创业能力、洞察商业机会能力以及与外部机构打交道搞好关系的能力,但是企业整体的组织能力却非常脆弱。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浙江一位知名的民营企业家英年早逝,家业交给了仍在求学的女儿。他女儿接手企业之后,很快发现整个企业的运作其实都是靠父亲一个人多年积累的关系在支撑着。这种企业家个人能力强、组织能力弱的现象在民营企业中仍然比较普遍。组织能力的欠缺成为民营企业持续成长的主要障碍。

因为民营企业忽视组织能力建设,许多民企老板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企业视为个人附属物。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为一句漂亮的空话;企业即使有了制度,制度也会形同摆设。当今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越来越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正是意识到企业的社会性和公众性。

相对于生产制造能力、营销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是难度更高的能力。新知识的产生不同于知识的利用,它对企业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创新能力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行为和制度化行为,而不是爱迪生式的发明家个人行为。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对企业的组织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那么,民营企业如何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呢?首先要在企业经营思想上进行战略转型,即从过分依靠低成本竞争转变到以创新获取竞争优势。这里的创新既包括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工艺,也包括战略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换句话说,在企业所追求的一系列战略变量中,如成本、质量、服务、反应速度等,创新将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战略转型的典型例子是海尔。许多人听说过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80年代中期,国内的家用电器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谁的质量过关,谁就赢得了市场的主动权。张瑞敏通过砸冰箱宣示海尔把质量作为战略变量来追求。到了90年代初,国内家电市场已显饱和,呈现出明显的买方市场特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这时海尔提出星级服务的口号,即把战略变量从质量转变为服务,这样,海尔就把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再后来,海尔把创新和国际化作为战略来实施,进一步开拓城市市场、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

把创新作为战略变量来追求

把创新作为战略变量来追求的思想确立后,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首先,企业需要投入资源。可以定下一个规则,每年把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做研发。如果企业自身的资源不够,或者在某个技术领域缺乏经验和人才,就需要找国内外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即所谓产学研联合,这对缺乏资源的民营中小企业尤为重要。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这就需要建立激励机制,把有才干的人才吸引进来并留住人才。除了人才个人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团队建设。这需要进行一系列制度建设,把创新机制制度化,贯穿于每一个流程和整个管理系统。

国内一批优秀企业,如华为、联想、蒙牛等都十分重视企业创新的制度建设。华为提出了“知本主义”(知识资本)的经营理念,在研发上不惜重金保持高强度投入。

国际上,成功的公司都把企业制度建设视为“造钟工程”。只有把创新机制内化为企业制度,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稳定的提高和积累,创新才会成为一种真正的组织行为,企业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主体。

总之,笔者认为,民营企业组织能力不强是制约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原因。作为民营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培养开阔的胸怀。蒙牛总裁牛根生的“ 散财”理论、“经营人心”理论都说明了企业家的宽广心怀和企业取得成功的密切关系。公和私本来是一对矛盾,越是私人性家族性的企业,越需要采取带有公共性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

9.学生会宣传部部长个人述职报告 篇九

随着淡淡的凉意,我部门的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而在这两个月里,我感觉自己的工作量是极少的!我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了,是应该让大一的新干全面接触部门里的各项工作。但是,对于目前的这种工作状况我感觉自己还是有点不习惯的。

不过,我们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不容我们怠慢的——带好新干。想想当初自己刚进入宣传部的时候,各位师兄、师姐是如何尽心尽力地交会我们部门里的工作的。因此,现在身为师姐的我,当然也要向师兄、师姐那样学习,努力把新干带好。经过这两个多月的考察,我发觉各位新干还是比较积极的。对于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都能够按时完成,而且他们还能做到不懂就问。除此之外,在交流方面他们也能够做到不拘束。我想对于这些优点,他们还是值得表扬的!

在本月里,我接到我们系里的唯一一项任务就是与外联部负责完成我们系举办的电脑小报比赛的宣传海报,由于自己能力有限,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对此我感到很内疚。不过,经过这次后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

10.组织部长个人述职报告 篇十

加强自身建设,做实教育引导工作。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丹东政协讲堂、政协委员活动站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把握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同时,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对党外人士进行教育培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在全市无党派人士中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

在党外知识分子中持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引导代表人士准确领会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

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深入开展“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主题教育,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方式方法,有效扩大覆盖。

主动担当作为,夯实统战工作基础。紧紧围绕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这一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立足本职,夯实党外知识分子“五个一”活动载体,围绕“共识教育、建言献策、服务中心、社会服务、队伍建设”五个方面,组织全市相关单位开展工作。统筹党外知识分子资源和工作力量,确立3个省级调研课题,形成《“一带一路”背景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开发与传播研究》《丹东设施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调研报告。调整充实全市无党派代表人士数据库,做好发现储备和培养锻炼工作;实施“统战工作进民企、中介组织服务团、自由职业聚力荟、网络人士同心行”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四项工程”,建立东港、振安网络人士工作品牌、宽甸统战工作站工作品牌,在全市推广实施。畅通工作机制,初步建立我市网络代表人士骨干队伍名录库,创建东北亚网创城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创新示范点,建立我市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的联系机制;不断强化涉台事务管理与服务水平,完善赴台审批管理规定,加大对《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涉侨法规的宣传,健全“五侨”工作机制。

11.没有不受巡视监督的组织和个人 篇十一

而在2015年2月发布的《2014年河南省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状况分析报告》中,60.9%的被访者认为“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最主要因素,在所列多项指标中位居第一。同时,40.6%的被访者选择了“規章制度不健全”,选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惩罚力度不够”的比例均为41.9%。

2015年3月末,中央向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机关等7大中央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组长,这是中共历史上首次向中国政治生活中堪称最重要的7个部门派驻纪检组长,此举被解读为中共“延伸纪检监察触角的重要布局”。

而推进纪检改革的重要一步则是深化巡视制度。

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双管齐下

1990年,十三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可根据需要派出巡视工作小组。

1996年,中纪委第一次开展巡视。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十七大把这项制度写入党章。

2009年,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中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

党的十八大之后,要求更好地发挥巡视制度的监督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使巡视工作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强化。数据显示,中央巡视组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巡视了一轮,实现了全覆盖。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3年5月,十八大之后的第一轮中央巡视开始,巡视地区包括内蒙古、江西、湖北、重庆和贵州,巡视模式被称为“常规巡视”。

当年年底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中央巡视有280多个对象,如果按照常规巡视的进度和做法,很难完成巡视全覆盖任务。”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黎晓宏表示。

2014年1月,中纪委第三次全会召开,首次提出要创新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探索专项巡视”。两个月后,当年首轮巡视启动。

这显然是中央高层审时度势之后的重要举措。2014年成了专项巡视这支“侦察兵”队伍初露锋芒之年。这一年,中央巡视组共进行了3轮巡视,前两轮既有常规巡视又有专项巡视,11月底开始的第三轮则是专项巡视。作为“试水”,这两轮专项巡视分别巡视了6个部门和单位。当时,还在巡视期间,这些被巡视的对象中就有多名官员或企业高管落马。第三轮巡视更加明晰,进入岁末年初,13个专项巡视对象出现了官员的“排浪式”落马。

专项巡视中官员落马速度之快,表明专项巡视“哪里问题集中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这一“功能定位”的进一步突出。如中纪委副书记张军所说的“带着具体问题下去,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不打有准备无把握之仗”。

专项巡视从根本上讲,和常规巡视一样,主要任务仍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只不过它是通过“小队伍、多批次、高频率”的安排,更加机动灵活,且“打蛇打七寸”,即以明确的目标为切入点,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短时间把突出问题弄清楚、搞透彻,或者说,专项巡视的口子更小,专注度更加集中,反腐“精准度”更高。

为“打七寸”,专项巡视还创新了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目前采用的“点穴”“巡查”和“回访”这3种方式,便是如此。“点穴”式,就是哪里问题反映强烈,就到哪里巡视,类似公安的“110”,甚至是进驻前可能已经接到了问题线索的举报,便集中力量“侦察”,然后实施“精准打击”;“巡查”式是按照全覆盖要求巡行检查,排查隐患,以发现那些隐藏较深的突出问题;“回访”式则是对已巡视过的单位,杀个“回马枪”,检查整改成效,或者又获得问题线索再次“侦察”。

“形象地讲,反腐败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常规巡视如同投入正面战场的‘纪律部队’,专项巡视则是‘特种部队’和机动力量,两相配合、一道作战,不断拓宽问题发现面并提升查处率,将赢得这场艰苦斗争的主动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这样说。

中央之所以推出专项巡视,用王岐山的话说,要实现巡视全覆盖就要创新方式方法,使党内监督不留空白。他指出,专项巡视要害在“专”,“可以就这一个事、就这一个干部派一个专项巡视组,把这个问题搞明白。机动灵活,摸不着,突然就来了,我看这个震慑作用很大。”2015年针对央企开展的专项巡视更加凸显了这一创新的有效性,专项巡视也将成为党内监督新常态。

专职组长与兼职组长双规并行

十八大以来,在巡视工作成为全社会关注热点和焦点之时,关于巡视组组长的热议也不断升级,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此展现了他非凡的勇气和政治智慧。

他首先打破了巡视组组长的“铁饭碗”,变为“一次一授权”;其次,巡视组和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再确定,以前是分为地方巡视组、企业巡视组、金融巡视组等,现在重新洗牌,变为随机抽选;中央巡视组的公开度也大大提高,每一轮巡视,中纪委网站上都会公开巡视组的重要信息,如组长、副组长名单、通讯地址、手机、座机等,这在以往颇为少见。甚至多地的党报也发布该地区被巡视通报的内容,肯定成绩的内容被压缩,直陈问题的篇幅大幅增加。

王岐山在会议中曾将巡视比喻为发现问题的“尖兵”,他强调,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尖兵”的人选,自然至关重要。

nlc202309040755

关于选任中央巡视组组长的职级、是否在职等标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并无明确要求。但根据1996年实施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建立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则有两个硬性标准——“已经离开领导岗位的正部级干部及个别副部级干部”和“70岁以下”。

从目前中央巡视组组长人员来看,选任的范围并非囿于“已经离开领导岗位”,而是更宽:许多组长被选任时还在任上。

王岐山称,巡视组对重大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如实报告就是渎职。他还明确释放信号:巡视不力者将被问责,巡视得力者将获重用。

这一信号在三轮巡视过后得到证实。“60后”侯凯,是前两轮巡视组20名组长中最年轻的干部。他在2013年10月份带领中央第九巡视组进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经过两个月的巡视,中央第九巡视组向中国三峡集团反馈情况时指出,一些工程项目存在招投标暗箱操作、分包及亲友插手工程建设等问题,还有领导人员违规占有多套住房、公务消费铺张浪费等现象。在该轮巡视完成后,侯凯调任上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在2014年年底第三轮中央巡视组入驻13个单位展开工作之时,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利用大数据、计算机智能分析和人工整理,为国人揭秘了新一轮巡视的13名巡视组组长情况。

这一轮巡视组组长多为中纪委具备巡视经验的专职人员,如马瑞民、刘卒、宁延令、张化为、赵文波等为副部级巡视专员。其中,赵文波因参与山西巡视、掀开腐败窝案颇受瞩目,在这一次转为组长带队巡视中石化。

此外,有心人士还发现,此轮专项巡视组工作人员中既有具备巡视和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专职人员,也有来自中纪委相关纪检监察室、中央组织部相关干部局、审计署等有关职能单位的兼职人员。具有政法、国土等专业或工作背景的干部也出现在巡视组长的名单中。这符合未来巡视工作的风向——拓宽专职巡视干部来源,增加从政法、审计、财政、规划、国土、卫生等专业部门选调干部。

紧接着,福建省委巡视办发布了2015年第二轮巡视公告。“此轮巡视采取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双管齐下、专职组长和兼职组长双规并行的方式,今年实现对市、县、区和省属企业巡视全覆盖。”福建省委巡视办表示,这样的巡视密度和方式在福建前所未有。

中央巡视组原副组长郭林表示,中纪委抽调审计署等单位和部门的人员参与巡视工作已成常态,很多成员都是巡视工作的行家里手,做到了“术业有专攻”。

没有不受巡视监督的组织和个人

南航集团“营销领域贪腐问题多发,在协调航线、编排航班、客货销售中存在权钱交易、利益输送问题”;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有的开办私人公司,依托中国海运经营同类业务,面上干工作,底下揽私活,吃里扒外”;

神华集团“灭火工程成为少数人的‘暴利工程’,形成‘链条式’腐败”。

……

问题触目惊心,没有避实就虚、遮遮掩掩,而这些问题只是2014年第三轮巡视反馈中中央巡视组指出的一小部分。

正因为发现的都是党风廉政建设上的“硬伤”,所以“老百姓盼巡视组来,个别官员怕巡视组来”。浙江淳安县一位群众直言。而福建省寿宁县纪委沈添福认为,之所以巡视出的都是真问题,得益于巡视组“铁面无私的巡视态度,不被地方人情世故所扰,不被金钱利益所绊。没有觥筹交错后得过且过的无为思想,更没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老好人思想。”

给党的肌体做体检,不能讳疾忌医。发现问题本身就是震慑。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切实担负起了发现问题的责任,围绕“四个着力”,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有力推动了反腐败工作的开展。2014年首轮巡视结束后,海南、天津、山东三地根据中央巡视组移交的厅局级及以下领导干部问题线索,查办涉及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400多件。巡视成果的有效利用,强化了“不敢腐”的氛围,促进了依规管党治党,提振了反腐败信心。

河南省舞阳县纪检监察干部刘晓永说,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期盼巡视组发现、处理问题硬邦邦,而不是遇见问题和稀泥;只有他们手中“剑不软”,百姓才会“心不寒”。

“发现多少就查处多少,不设指标、没有例外。要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做好巡视工作必须硬邦邦,不能软塌塌,就要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站稳立场、把握方向,哪里问题集中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巡视过后再杀个回马枪,给党员干部以警示,发挥更大威慑力。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学员领到的学习材料中,最重要的一本就是党章。王岐山同志说,党章,章章重要,中央纪委委员必须学好党章,全面履行党章赋予我们的职责。这同时意味着,只要是党员干部,“无论是谁,都在巡视监督的范围之内”。

“党中央的重视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是巡视工作最具权威和力量的根本原因。”一提到巡视工作,年近古稀的中央巡视组原组长陈光林依然充满激情和信心。有了党章的明确规定和中央的坚决态度,巡视利剑出鞘自然硬气十足。

“不管级别有多高,谁触犯法律都要问责,都要处理,我看天塌不下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组是中央直接派的“钦差大臣”,是“八府巡按”,而且中央是给了尚方宝剑的,没有不受巡视监督的组织和个人。

至此,从中央巡视组过去数年对全国各省市、中直机关、央企巡视一遍的常规巡视,到目前一年对所有被巡视单位巡视一遍,以及采取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双管齐下、专职组长和兼职组长双规并行的方式,完成了巡视制度设计上的重大变革。层层加码的反腐态势,为反腐进程从让党员干部“不敢腐”到“不能腐”做了深厚奠基。

有人将十八大以来中共的反腐比作棋局,称赞其“步步为营、落子有声”。棋局的走势,取决于反腐方案的制定、制度设计的变革,这些都影响着中共反腐的整体进程,也促使反腐成为一种新常态。从过去两年半来看,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在反腐上的决心、勇气和抱负不可低估。

上一篇:公证处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某大型网站推广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