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与途径专题作业

2024-08-03

专题二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与途径专题作业(共10篇)(共10篇)

1.专题二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与途径专题作业 篇一

福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即()A.显性课程

B.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C.隐性课程

D.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正确答案:B

2.素质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A.禀赋 B.天资 C.资质 D.天赋

正确答案:A

3.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把人的个性类型划分为现实型(R型)、研究型(I型)、艺术型(A型)、社会型(S型)、企业型(E型)和常规型(C型)A.卡特尔 B.霍兰德 C.埃里克森 D.詹姆士 正确答案:B

4.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由()课程和融合型课程综合而成 A.隐性课程 B.选修课程 C.独立型课程 D.必修课程 正确答案:C

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 C.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 正确答案:D

6.合理选择职业应做到()。A.了解自己、职业和社会 B.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 C.了解自己跟职业的关系 D.了解社会的需求 正确答案:A

7.()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包括与之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经历过程。A.职业角色 B.职业生涯 C.职业经历 D.职业劳动 正确答案:B

8.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特点()A.无生涯性 B.强示范性 C.合作性

D.时空相对无限性 正确答案:C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中,不属于学生自然情况的是:()A.学生个人情况 B.学生学习成绩 C.学生的既往史 D.学生的自我评定 正确答案:B

10.对学校而言,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包含()A.教育──在家长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B.代替──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学校应出面解决

C.引导──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D.辅导──开展家长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正确答案:B

11.在咨询中,咨询者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理解和同情当事人的心情,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振,这称为()。A.理解 B.尊重 C.共情 D.真诚

正确答案:C

12.()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A.校园的物质文化 B.校园的精神文化 C.校园的文化活动 D.校园的舆论环境 正确答案:B

13.____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和维持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因素。A.学习目标 B.学习动机 C.学习热情 D.学习策略 正确答案:B

14.____是指促进学习活动的一些外显 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如画线、做笔记、写提要、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等。A.认知策略

B.元认知学习策略 C.支持性学习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正确答案:C

15.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应该是()。A.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 B.家校共同研究 C.家校共同探索

D.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正确答案:D

16.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由()课程和融合型课程综合而成 A.隐性课程 B.选修课程 C.独立型课程 D.必修课程 正确答案:C

17.()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瓶颈”。A.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 B.校内各部门的紧密配合 C.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 D.理论研究滞后 正确答案:C

1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首先要注意()与防治性目标的统一 A.发展性目标 B.基本目标 C.基础目标 D.终极目标 正确答案:A

19.()是通过采用心理量表,通过干预前测和后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作出评估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问卷法 正确答案:C

20.在咨询中,咨询者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理解和同情当事人的心情,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振,这称为()。A.理解 B.尊重 C.共情 D.真诚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

1.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即品德、智力、身体、心理品质以及审美能力等的整合。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又对健康的涵义作了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4.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的、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它可能是愉快的或忧郁的,也可能是恬静的或朝气蓬勃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5.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所以我们应当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6.常规性家校联系模式包括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三种途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7.教师角色的认同,指对自己的行为很满意。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8.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看,两者存在着诸多共同的因素,所以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互相取代。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9.自我意识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交往意识、交往技能、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和社交障碍五个方面。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0.心理咨询侧重学生心理疾病的消除和情感活动等的重建;心理治疗主要重在预防,防治性的功能较突出;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在于学生心理调整技能的获得和心理潜能的开发。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三,多选题

1.根据行为障碍的不同表现方式,将其分类如下()A.不良动作习惯 B.退缩性行为 C.攻击性行为 D.特殊行为问题 正确答案:ABCD

2.了解自己的职业心理包括()。A.了解自己的职业或专业兴趣 B.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 C.了解自己的职业要求 D.了解自己的职业气质 正确答案:ABD

3.迄今为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主要有____理论取向 A.行为取向 B.认知取向 C.人格取向 D.人本取向 正确答案:ABC

4.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主要有()A.直接咨询与辅导 B.书面咨询与辅导 C.集体咨询与辅导 D.报栏咨询与辅导 正确答案:ABCD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有:()。A.开发学生的智能 B.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C.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D.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E.使学生改善学习品质 正确答案:ACE

6.传统的健康观经历了()阶段。A.神赋说 B.失衡说 C.生物观 D.心理观

正确答案:ABC

7.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____ A.调查呼吁阶段 B.尝试推行阶段 C.尝试起步阶段 D.发展推进阶段 正确答案:ACD 8.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有____ A.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B.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C.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D.满足家长的要求 正确答案:ABC

9.学校生涯教育的阶段____ A.生涯认知阶段 B.生涯探索阶段 C.生涯定向阶段 D.生涯准备阶段 E.生涯安置阶段 正确答案:ABCDE

10.从教育效应的层面来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A.普及目标 B.基础目标 C.基本目标 D.终极目标 正确答案:BCD

11.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是()A.无生涯性和高独立性

B.工作对象的强同质性和高差异性 C.与工作对象的年龄差距呈增大趋势 D.强示范性和时空相对无限性 正确答案:ABCD

12.家长在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倾向有____ A.依赖心理 B.应付心理 C.合作心理 D.目标心理

正确答案:ABCD

13.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是()A.无生涯性和高独立性

B.工作对象的强同质性和高差异性 C.与工作对象的年龄差距呈增大趋势 D.强示范性和时空相对无限性 正确答案:ABCD

14.目前人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识上的几个误区()A.科学化 B.德育化 C.医学化 D.学科化

正确答案:BCD

1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贯彻主体性原则,必须做到()

A.要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B.平等对待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接受教育的机会 C.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维护学生的尊严

D.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替代学生解决一切事情 正确答案:AD

16.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具备现实适应的良好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两个维度。具体而言,应该表现在以下____方面。A.智力正常

B.保持良好的情绪

C.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标准 D.意志标准 E.行为反应协调 正确答案:ABCDE

17.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A.生理因素 B.家庭因素 C.学校因素 D.社会因素 E.个人心理因素

F.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ABCDEF

18.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有____ A.学习困难 B.人际关系障碍 C.自我意识偏颇 D.行为障碍

正确答案:ABCD

19.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A.发展迅速,但地区差别大

B.理论研究不尽人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尚未定型 C.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D.形式多样,但缺乏规范 E.专业人员匮乏 正确答案:ABCDE

20.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具备现实适应的良好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两个维度。具体而言,应该表现在以下()方面。A.智力正常

B.保持良好的情绪

C.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标准 D.意志标准 E.行为反应协调 正确答案:ABCDE

2.2013教师研修专题二作业 篇二

1、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首先,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学习的认识,更新了自己对学习的观念。其次,使我明白了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这对于今后我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顿时感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比如我知道了,学习不一定使人进步,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在今后教学中,我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给学生们提供更有能量的学习资源,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再比如我还知道了,学习不是学生对知识的简单模仿,这对我很有帮助,因为在我的教学中就恰恰存在这种疑惑很多年了,我总埋怨学生们“怎么不积极发言呢?”,甚至有时还气急败坏的叫起一个不爱发言的学生来回答我的问题,我发现正如专家所言,他们会回答,只是不爱发言,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学生身上的存在的这些不同的差异,我相信从今往后我的心里也就能坦然的面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了,所以说很喜欢参加每次的培训,很有收获。

2、在新的课例研究中,你期望对您的专业成长发挥哪些作用? 我期望在新的课例研究中,对我的专业成长发挥以下作用:

1、可以不断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2、更有效的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3.专题二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与途径专题作业 篇三

(二)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税收优惠:指税法根据国家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某类纳税人或者某些征税对象给予的有利政策及措施

2、城乡维护建设税:国家为扩大和稳定城乡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加强城乡维护建设而对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3、关税:指海关依法对进出口本国国境或关境的货物或物品课征的一种税

4、资源税:对开发国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资源和开发条件的差别而形成的级差收益征收的税。

二、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可以免征营业税的有(1234)

A教育劳务B农业服务C博物馆门票收入D医疗服务

2、按照(1)标准,关税可以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A课税目的B货物流向C适用对象D计税依据

3、下列选项中,免征关税的是(1234)

A国际红十字会捐赠给我国的药品B欧盟捐赠给我国的抗灾物资 C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D入关前丢失的货物。

4、下列关于企业税的各项支出中,不允许扣除的是(2)

A成本B违法经营罚款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

5、在我国,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所得税的范围包括(1234)

A自然人B个体工商户C合伙企业D个人独资企业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使用税免税范围的是(4)

A县政府用地B某公园用地C某寺庙用地D某商业大厦用地

7、下列机关中,无权印制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是(234)

A国家税务总局B省国税局C自治区地税局D国家财政部

8、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4)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A 15 B 30 C 45 D 60

9、根据个人所得税税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人员属于居民纳税人的有(124)

A 在中国大陆定居的中国公民 B 在中国大陆定居的外国侨民 C 具有中国国籍,但未在中国大陆定居且在一个纳税中在中国大陆居位不满1年的华侨 D 不具有中国国籍,但在一个纳税中在中国大陆居住满一年的外籍人员

10、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2)内,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薄,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核算。A 10日 B 15日 C 30日 D 60日

三、判断题

1、企业解散,需要进行税务变更登记程序(错)

2、我国的发票实行一式三联制(错)

3、查定征收适用于经营规模较小,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凭证不够完备的小企业(对)

4、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收费,一律不征营业税。(错)

5、税权的横向分配包括集权和分权两种模式(错)

四、简答

1、增值税的特征?

答:(1)克服了重复征税(2)税负公平(3)多环节课征(4)税率档次少(5)税收转嫁性

2、简述消费税的概念和特征。

答:(1)消费税是指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销售收入额或经营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2)消费税的特征有:

A选择性征收 B单环节课征 C税率、税额的差别性 D赋税转嫁性

3、简述营业税的概念和特征。

答:(1)营业税: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的营业收入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2)营业税的特征有: A征收普遍 B税负均衡 C简便易行

五、分析计算题

某电器公司2006年8月销售液晶彩电共取得销售收入117万元,进货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进项税额为13万元。问:该电器公司该月共应缴纳增值税多少?

答:(1)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7%)=117÷(1+17%)=100(万元)

(2)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售额×税率-当期进项税额=100×17%-13=4(万元)

所以,该企业8月份应纳增值税4万元。

注:该商店应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但其在零售环节的销售额应为含增值税的含税销售额,即价税合并收取。因此,应将其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

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预算法》规定,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可以暂时不设立预算,但要经过下述哪级政府确定?B B.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2.一般而言,我国的财政级次有几级?C C.五级

3.我国《预算法》规定了财政收入的几种主要形式?B B.四种

4.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国家预算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果以国家编制形式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以分为哪些种类?A

A.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5.按照国家预算内容上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哪些种类?C

C.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6.以预算的级次为标准,可以把预算分为哪些种类?B B.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7.下列哪一部法规是我国建国后的第一个预算法规?D D.《预算决算暂行条例》 8.以下哪一部法律是德国制定的预算法?A

A.《联邦预算法典》 9.我国是哪一年开始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税制度的?C C.1994年

10.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多长时间之前,将中央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A

A.1个月

11.一般来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预算,即在一定的时间界度内,全面反映该的财政收支活动。但是各国预算的起止日期并不一样。我国预算起止期限是从何时到何时?A

A.每年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 12.美国的预算起止期限是从何时到何时?D

D.每年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 13.预算编制要求实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关于这一原则要求,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C C.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可列赤字

14.我国从哪一年起由单式预算编制改为复式预算编制?D D.1992年

15.预算草案需要经过特定的机构批准生效,才能成为正式的国家预算,并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且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下列哪个机构负责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预算法规定,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下列哪个机构审查和批准?B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7.从哪一年开始,拥有法人财产权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集中的资金不再列作预算外收入?C C.1994年

18.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明确规定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这个部门是下列哪一个?C C.财政部门

19.一般而言,中期国债是指多长时间以内还本付息的国债?A

A.1年以上10年以下

20.我国《国债托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国债托管客户的权利与义务。下列哪一项不是国债托管客户的权利?C C.有权随时卖空国债

21.下列哪类机构不能充当国债托管人?B B.政策性银行

22.关于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B

B.投资人应以真实的身份开立账户 23.申请成为国债一级自营商的金融机构必须在申请的前几年中无违法和违章经营记录?C C.2年

24.国债一级自营商必须连续参加每期国债发行承购包销团,并且每期承销量不得低于该期承销团总承销量的多少比例?B B.1%

25.外债监管部门负责对外债和对外担保实施监管。关于外债监管部门的职责和职权,下列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D D.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外债的统计监测,不定期公布外债统计数据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质意义上的预算法是调整预算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财政法的主要组成部分。预算法调整的预算关系包括哪些?ABCD A.国家在组织预算资金收入和支出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B.国家在进行预算资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 C.国家在管理预算资金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D.国家在监督预算资金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 2.关于预算,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BC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C.各级政府应当在每一预算内至少三次向本级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作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以下哪些法律是美国制定的?BDE B.《国会预算法案》 D.《1921年预算和会计法》 E.《平衡预算法案》 4.下列哪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管理职权?ACD A.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C.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5.下列哪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预算管理职权?ABCD A.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B.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

C.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定、决定和命令

D.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6.下列哪些属于国务院的预算管理职权?ABDE A.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B.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C.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D.改变或者撤销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E.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中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

7.下列哪些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BCE

B.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C.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E.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 8.关于预算外资金,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D

B.预算外资金要依法设置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应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9.国债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下列关于国债分类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BCD A.按照国债发行的区域,可以将国债分为国内债务与国外债务B.将国债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长期国债的目的是依据债券期限的长短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影响差异,来确定合理的期限结构C.按照债券是否可以流通,将国债划分为可流通国债与不可流通国债,其目的是利用两者对货币流通的不同影响,确定合理的上市债券的比例 D.现代国家中的国债,一般均为自由国债

10.关于国债的法律性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 A.在强制国债的情况下,国债的购买不以自愿、平等、合意为前提B.在自由国债的情况下,国债购买者的意志不受国家的强制,国债买卖属于平等下的利益交换C.国债的发行受到严格的法律控制D.国债的发行应当受公法基本原则的约束

11.下列对国债托管人权利义务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BCD A.有权扣押伪造、变造的国债券B. 应将自有国债和其他财产与为客户代理托管的国债分别开设账户,予以分别管理,不得擅自挪用客户的国债C.切实保护客户的国债的安全,对客户国债托管账户记录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负责 D.对客户送交托管的实物国债券的真实性进行鉴别,对送达实物国债保管库的实物国债券的真实性负责

12.下列哪些外债属于国际商业贷款?ACD

A.国际融资租赁 C.非居民外币存款 D.补偿贸易中用现汇偿还的债务

13.关于境内机构对外担保,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CD A.境内机构不得为非经营性质的境外机构提供担保C.境内机构对外签订担保合同后,应当依据规定到外汇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D.国际商业贷款担保合同须经登记后方能生效

三、名词解释

1、决算是指对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预算执行的总结,是国家管理预算活动的最后一道程序。决算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决算草案,提请国家权力机关审查和批准后方可生效。

2、预算外资金是指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规章制度规定,自行提取、自行收取、自行安排使用的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资金。

3、预算调整是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

4、国债托管指国债投资人基于对国债托管机构的信任,将其所拥有国债委托托管人进行债权管理、实物券面保管与权益监护行为。

四、简答

1、国家预算的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根本准则。目前世界

各国普遍采用的原则包括:

(1)公开性原则,是指全部预算收支必须经过权力机关审查批准,并以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使政府的预算收支活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2)可靠性原则,是指国家预算收支数字必须真实、准确,符合实际,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都应以各级政府的情况报告为依据。

(3)完整性原则,是指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造假账,预算外另列预算。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

(4)统一性原则,是指各级预算收支要按照统一的口径、程序来计算和编制,任何机构的收支都要以总额列入预算。(5)性原则,是指政府必须按照法定预算编制国家预算,既要全面反映该的财政收支活动,又不能将不属于本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的国家预算之中。

2、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我国预算监督程序如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和下级政府预算、决算进行监督。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预算、决算进行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有关的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必要的材料。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时,人大代表或者常委会组成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就预算、决算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询问或者质询,受询问或受质询的有关的政府或者财政部门必须及时给予答复。

各级政府应当在每一预算内至少两次向本级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作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各级政府监督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下级政府应当定期向上一级政府报告预算执行的情况。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预算的执行;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

3、中国国债一级自营商必须是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金融机构,包括:(1)除政策性银行以外的各类银行;

(2)各证券公司,可以从事经纪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

(3)其他可以从事国债承销、代理交易、自营业务的金融机构。

除此之外,申请成为国债一级自营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金融实力,如最低的实收货币资本、良好的信誉、过去若干年内无违章经营记录等。

五、论述

2、国家预算通过生效以后,即具有法律上的执行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为了增强预算的法律效力,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应当规范预算调整的实体标准和法定程序,并严格其他预算变动的形式和审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中的特殊性。预算法中应当特别强调,预算审批通过以后,除非发生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特别重要的理由,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调整。(2)严格预算调整的审批程序。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本级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1个月前提交预算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形成初步审查决议。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半个月前必须将预算调整方案及预算委员会的初步审查决议发给各位委员。人大常委会审批由全体委员的2/3以上的多数投票通过。审批通过的预算调整方案还需由本级政府行政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方为有效。

(3)取消县级以下政府追加预算的权力,如果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而无法通过本级预算自求平衡时,可以通过上级政府转移支付的途径予以解决。

4.专题二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与途径专题作业 篇四

篇一:小学《讲文明树新风》黑板报内容

礼仪的内涵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注重我们的礼仪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礼仪的重要性 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怎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们应该懂法律、爱祖国、尊师长、礼待人。所以,生活处处有礼仪。我们不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礼仪,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礼仪。在校园,在家中,在各种公共场所,都不要忘记礼仪。文明礼仪不是靠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一个集体,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道德,那么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一个有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即使你再怎么不出众,但是你那处处为人民着想,毫无怨恨、纯真的神情,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在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进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的钱给他,就会在他心中默默的为你祝福。在一个已经失去勇气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许只要给他一个对生活充满快乐的微笑,说一句激励他的话,那么就会令他充满对生的希望。篇二:小学生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

小学生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文明礼仪诗歌

中华文明五千年,礼仪之邦美名扬。

我是祖国新一代,言谈举止有规范。

早晨离家上学校,出门问候父母好。

上街要走人行道,靠右慢行不乱跑。

衣装整洁上学校,互相问好不能少。上课时间快要到,提前备好工具书。

精力集中认真听,举手提问尊师长。

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当个好儿女。

认真学习写作业,适当做些家务活。

我们大家都做到!我们大家都做到!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

同学们,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俄国着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资本。”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形象礼仪不仅涉及个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关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

文明是风,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学子的心;形象礼仪是花,它能将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允许我们停留于顾影自怜之中,让“形象礼仪常驻你我心中”,让我们“学好礼仪,美化形象”,努力用双臂构建自己的人生大厦。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倡导文明的社会礼仪。结合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理念。进入车站、公园、社区等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止不文明现象。针对当前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大力宣传文明上网、文明就餐、文明驾车、文明乘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礼仪,着重纠正违章行使、违章停车、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绿化、损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引导人们做一个懂礼仪规矩、讲文明语言、守公共秩序的好公民,努力形成共同崇尚文明礼仪的社会氛围,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热情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礼仪规范,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以及规范的仪态、语言,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学习礼仪知识,促进礼仪习惯养成,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着力塑造创新、诚信、包容、开放、文明的北京人的良好形象,树立讲文明懂礼仪的社会风尚,加快国际化城市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文明礼仪歌

人人从我做起来 要让大地绿起来,要让天空蓝起来,要让江河清起来,要让空气净起来,要让花儿开起来,要让鸟儿唱起来,要让环境好起来,人人从我做起来。

文明礼貌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有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牵的牢。

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文明乘车歌

同学们,要记牢,上下车时队排好。

上了车,不乱跑,准备零钱去买票。

车厢里,不大叫,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春秋的大学者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而春秋的孟子也说过:“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可见,一个人讲礼貌是如何重要。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们通过学习,努力去做,都会成为讲礼仪,懂文明守纪的好少年。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同学们,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俄国着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资本。”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形象礼仪不仅涉及个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关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

文明是风,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学子的心;形象礼仪是花,它能将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允许我们停留于顾影自怜之中,让“形象礼仪常驻你我心中”,让我们“学好礼仪,美化形象”,努力用双臂构建自己的人生大厦。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小学生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文明礼仪诗歌

中华文明五千年,礼仪之邦美名扬。

我是祖国新一代,言谈举止有规范。

早晨离家上学校,出门问候父母好。

上街要走人行道,靠右慢行不乱跑。

衣装整洁上学校,互相问好不能少。

上课时间快要到,提前备好工具书。

精力集中认真听,举手提问尊师长。

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当个好儿女。

认真学习写作业,适当做些家务活。

我们大家都做到!我们大家都做到!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

同学们,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俄国着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资本。”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形象礼仪不仅涉及个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关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 篇三:文明礼仪黑板报内容

文明礼仪黑板报内容

做一个文明之人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梅里美

★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清.颜 元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美.爱迪生 ★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西班牙.塞万提斯 ★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歌德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赫尔岑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卿

★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丘明

★有礼貌不一定显得有智慧,无礼貌却常常显得很愚蠢。——美.兰道?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英]托.卡莱尔

★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明] 薛宣《谈书录》 ★知识使人变得文雅,而交际使人变得完善。——[ 美]乔.富勒★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 和美德。

—— 但丁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文明十字用语

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文明的出现:

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现在一般认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那里出现的。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 产生的重要特征。

★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5.专题二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与途径专题作业 篇五

三、判断题(共 27 道试题,共 54 分。)

V

1.明代诗文作为传统文学,稍显滞后,主要有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往后有唐宋派的“三袁”、公安派的归有光起而反对模拟古人,主张独抒性灵,但他们的创作成就都不很突出。()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花间词,因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而得名。《花间集》收录18位作家的500首词作。这些作家都被称为“花间派”。()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苏轼是宋代第一个专心致力于词、特别是慢词创作的作家。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金瓶梅》给《红楼梦》重要的启迪,一是将人情描写同批判社会高度结合起来。二是它的“一线两描写”之法。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拟话本”是指明代中后期,一些文人模拟宋元小说话本的体制所作的、供案头阅读的小说,鲁迅先生将之称为“拟话本”。()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在诗歌史上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了起来。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在文化思想上,为巩固其统治,清朝统治者大力提倡“程朱理学”,推崇朱熹的思想是“非此不

能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能仁心仁政施于天下,非此不能内外为一家”(《御纂朱子全书·序言》)。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在社会上影响最大,并奠定汤显祖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地位的是《西厢记》。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邯郸记》,源于唐代小说《南柯太守传》。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寓言文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常被用来作为比喻,阐述某种观点。寓言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是在柳宗元的手里,因此,这是柳宗元对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宋元讲史话本艺术上虽然还比较粗糙,多停留在对史料的补缀联属以及民间艺人的虚构,但它们对中国小说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中国长篇章回小说的滥觞。()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牡丹亭》是奇幻与现实紧密结合的精品,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以赋为词”的人是柳永。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冯梦龙在哲学思想上,深受晚明人文思潮的熏染,高扬“情”的旋律,将“情”提到万物根本的高度。()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化用了杜牧诗句的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花间词,因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而得名。《花间集》收录18位作家的500首词作。这些作家都被称为“花间派”。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9.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主要是针对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孟浩然的诗歌,全部是山水田园的内容。()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1.苏轼是宋代古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和重要参与者。苏轼对古文运动的贡献,首先在于他认为文章必须有为而作。()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2.宋元小说话本在体制上比较一致,一般是由题目,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入话是小说正文之前的部分,它有时是一首或几首诗词,它们和正文故事有密切关系。()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突出的艺术特点是用典。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4.陆游和辛弃疾作品的内容的共同点:忠贞爱国。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5.在汤显祖的四部剧作中,《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又简称《还魂记》),是他用力最深、也最能表现他的“至情论”思想和艺术才能的剧作。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6.署名“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的又一部长篇人情小说,展示鲜活的人间世俗生活。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7.“拟话本”是指明代中后期,一些文人模拟宋元小说话本的体制所作的、供案头阅读的小说,鲁迅先生将之称为“拟话本”。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V

1.《西厢记》的艺术成就是()。

A.在结构上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

B.《西厢记》的语言,具个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C.全剧一本四折 D.体制上的改革

满分:2 分

2.下列选项中属于杜甫诗歌内容的是____。

A.对人民的深刻同情 B.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C.对统治者的讽刺和批判 D.对亲情、友情的珍惜

满分:2 分

3.白居易生前就把自己的诗分成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在四类中,他最重视的是(),因为它们能体现他的兼济、独善的儒家思想。

A.讽谕 B.闲适 C.感伤 D.杂律 满分:2 分

4.《西厢记》的艺术成就是____。

A.在结构上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

B.《西厢记》的语言,具个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C.全剧一本四折 D.体制上的改革

满分:2 分

5.欧阳修的散文,种类颇为丰富,文体如“论”、“辩”“说”、“序”“记”“传”“书”“祭文”“杂文”等等,可说无体不备。其中以____,融叙事、议论、绘景、抒情于一体,艺术性最高。

A.“记” B.“传” C.“祭文” D.“论”

满分:2 分

6.白居易生前就把自己的诗分成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在四类中,他最重视的是(),因为它们能体现他的兼济、独善的儒家思想。

A.讽谕 B.闲适 C.感伤 D.杂律

满分:2 分

7.苏轼今存二千七百多首诗作。这些诗歌的内容,大致有____。

A.针砭社会现实,表达济世之志 B.写景抒怀之作

C.抒发身世之感,展现人生态度 D.题画诗和评画诗

满分:2 分

8.陆游的诗歌涵盖面是十分广的,几乎涉及到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内容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方面____。A.坚持抗金,讨伐投降派

B.抒发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C.描写田园风光、日常生活 D.爱情诗

满分:2 分

9.柳永丰富了慢词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

A.铺叙手法 B.白描手法 C.夸张手法 D.拟人手法

满分:2 分

10.下列诗人中属于初唐四杰的是____。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王

满分:2 分

11.下列作品中属于“玉铭堂四梦”的是____。

A.《牡丹亭》 B.《邯郸记》 C.《南柯记》 D.《紫钗记》

满分:2 分

12.元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了“一祖三宗”之说,因江西派诗人都以学杜相号召,所以尊杜甫为一祖,()为三宗。

A.陈与义 B.陈师道 C.吕本中 D.黄庭坚 满分:2 分

13.导致唐代传奇产生和臻于繁盛的原因,主要有()。

A.文学内部的传承和互相影响,特别是六朝小说的影响 B.文化政策相对宽松

C.唐代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对小说的繁荣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D.经济高度繁荣,五花八门的社会生活有助于作家开阔视野,开启思路,丰富素材

满分:2 分

14.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有()。

A.陈亮 B.辛弃疾 C.刘克庄 D.吴文英

满分:2 分

15.词是一种新兴的诗体,是配合曲子歌唱的歌词。所以又叫()。

A.“曲子词” B.“曲词” C.“乐府” D.“琴操”

满分:2 分

16.柳宗元古文创作数量颇丰,主要有议论文、传记、寓言、游记四类,其中()在文学史上评价最高,最受人欢迎。

A.议论文 B.山水游记 C.寓言 D.传记

满分:2 分

17.在前代及当代古文改革者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针对当时的现实需求,提出了更加明确、系统的文体文风革新的理论主张____。

A.文以明道 B.不平则鸣 C.为文贵在创新 D.作家应注重道德修养

满分:2 分

18.欧阳修的散文,种类颇为丰富,文体如“论”、“辩”“说”、“序”“记”“传”“书”“祭文”“杂文”等等,可说无体不备。其中以(),融叙事、议论、绘景、抒情于一体,艺术性最高。

A.“记” B.“传” C.“祭文” D.“论”

满分:2 分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岑参边塞诗以()著称。

A.清 B.奇 C.峻 D.悲

满分:2 分

2.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A.杜牧 B.李商隐 C.温庭筠 D.杜荀鹤

满分:2 分

3.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白居易

满分:2 分

4.杜甫传世之作()集中体现了杜甫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借花鸟之感时、恨别,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深哀巨痛。

A.《春望》 B.《哀江头》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兵车行》

满分:2 分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选自()。

A.《感遇》 B.《登幽州台歌》 C.“《北征》 D.《春望》

6.学校心理社团专题研究活动计划 篇六

绵竹市中小学心理社团专题活动计划

现阶段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全面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

面临着师生人数多,心理教师少的局面,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实现关注到每一位师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进一步加强同辈的交流与合作(伙伴依恋理论),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特提出此研究计划。

一、工作目标

1、通过专题小组的研究活动,初步探索出一套发展、培训心理社

团学生骨干的系统模式。

2、在参研学校率先组建学校心理社团,有效的发挥心理社团的作

用,提高学校心理服务水平。

3、积极创造条件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交流方案,提高各校

心理社团的培训、组织以及最有效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工作内容:

心理社团的组建,心理社团的培训与辅导,心理社团的开展模式,心理社团的实施模式的总结与推广。

三、实现目标的方法

微格小组学习与研究,专家讲座与辅导,学校的具体实施,专题沙龙

四、具体工作执行团队:

活动策划:唐建华、欧阳建容、邓忠勇、梁代君

代静程冬梅林丰硕杨贵莲1、2、3、4、5、6、7、组织人:唐建华 财务:林丰硕(进行记录)活动设计:欧阳建容杨贵莲 会议记录:程冬梅 照相摄像:邓忠勇 外联:梁代君代静活动主持:各相关学校心理教师轮流进行

五、活动形式与内容安排

1:小组学习模式分为:自主学习(自己学习理论知识,在自己的学校开展社团工作),小组集中学习(请老师做专业的讲座或是观摩别的经验介绍,可以是上网收集的视屏资料,也可以是一些大学开展社团工作的经验介绍)小组成员学校间的相互学习(小组成员一起到学校参观,观摩学习)

2:具体的学校社团建设:

建立健全心理社团工作章程,机构设置,开展工作程序安排

社长职责:负责社团的全面工作,定期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汇报工作情况;任免社团各级干部,确定各部职能,协调并协助各部工作;每学期初制定工作计划,学期末进行工作总结;主持召开会员大会;按时完成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交办的各项任务。

咨询部的职责:在老师的指导和培训下,通过各种形式了解、掌握学生常见的各种心理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同龄人的优势,开展朋辈心理咨询;倡导科学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方式

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

宣传、发展部的职责:维护和扩大社团良好形象,负责制作海报、展板、宣传单等各种宣传品,负责社团各种活动的宣传与通知,加强通讯报道,注重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发展新社员等。

具体社团工作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推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心理测量和评估等形式帮助同学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立足校园朋辈心理互助的形式,积极关注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普

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打开心结。培养班级“心理气象员”,做好会员的培养和组织工作

六、小组工作日程计划:

1、学习:以自学为主,沙龙研究并进,书目学习及研究

(唐建华、欧阳建容)。

每月一次小组分享。其他时间在QQ群上交流。()。

2、专家授课:争取在6月中旬,邀请成都7中的陈徉萍就7中的心

理社团建设做专题讲座。

3、轮流学习:5月左右,到相关学校巡回指导心理社团建设与活动。

(本期重点实施学校:绵竹紫岩雨润中学)

4、专家授课:6月、7月各一次,请1+1心联组委会协助联系专家,学习方向“心理社团的日常管理与成员的自我成长等主题。

5:工作成果汇报:

7、8月将对第一阶段的学习与活动进行阶段总结,研讨下一阶段的工作具体目标和内容安排,向“1+1心联”组委会书面汇报本阶段活动情况。(唐建华)

七、财务预算:14800元(不含专家费用)

1.专家费用:专家的聘请由心联组委会统一支出。

2.小组集中学习场地费及餐费:每次500元,一年10次,共5000元。

3.资料费:研究资料专集和分享素材,一学期1500元,一年2期,共3000元。

4.差旅补助:每人每次30元,8人1次240元,一年10次,共2400元;

5.阶段奖励:按照资料的收集质量、文章获奖与发表、汇报等情况进行奖励,一年2次评比,共2000元。

八、社团开展的问题与对策

学校心理社团研究专题小组

2010年3月18日

(唐建华执笔)最后的成果:

7.专题二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与途径专题作业 篇七

1.条件充足时直接应用

在证明与线段或角相等的有关问题时,常常需要先证明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而从近年的中考题来看,这类试题难度不大,证明两个三角形的条件比较充分.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形,结合已知条件分析寻找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1 已知:如图1,CE⊥AB于点E,BD⊥AC于点D,BD、CE交于点O,且AO平分∠BAC.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___对.

A

DE

O

BC

12.条件不足,会增加条件用判别方法

此类问题实际是指条件开放题,即指题中没有确定的已知条件或已知条件不充分,需要补充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执果索因,逆向思维,逐步分析,探索结论成立的条件,从而得出答案. A例2 如图2,已知AB=AD,∠1=∠2,要使△ABC≌△ADE,还需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填一个)_____.

21BDCE

3.条件比较隐蔽时,可通过添加辅助线用判别方法

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当边或角的关系不明显时,可通过添加辅助线作为桥梁,沟

通边或角的关系,使条件由隐变显,从而顺利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别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

等. A例3 已知:如图3,AB=AC,∠1=∠2.

求证:AO平分∠BAC.

1O2

B图

34.条件中没有现成的全等三角形时,会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用判别方法

有些几何问题中,往往不能直接证明一对三角形全等,一般需要作辅助线来构造全等三

角形.

例4 已知:如图4,在Rt△ABC中,∠ACB=90º,AC=BC,D为BC的中点,CE⊥CAD于E,交AB于F,连接DF.

求证:∠ADC=∠BDF. DE

CAFGB

5.会在实际问题中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别方法

新课标强调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注意培养同学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的能力﹒在近年中考出现的与全等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体现了这一数学理念,应当引

起同学们的重视.

例5要在湖的两岸A、B间建一座观赏桥,由于条件

限制,无法直接度量A,B两点间的距离﹒请你用学过的数

学知识按以下要求设计一测量方案﹒

(1)画出测量图案﹒

(2)写出测量步骤(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

(3)计算A、B的距离(写出求解或推理过程,结果用字母表示)﹒

aaAB

O

aaDC

a图6

八年级同步辅导专题二作业全等三角形证明专题

1.已知: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AB∥FC,DF交AC于点E,DE=FE.

A求证:AE=CE.

D E

F

BC

2.如图,在△ABC中,点E在BC上,点D在AE上,已知∠ABD=∠ACD,∠BDE=

∠CDE. A求证:BD=CD.

D

BCE

3.用有刻度的直尺能平分任意角吗?下面是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先在∠AOB的两边

上取OP=OQ,A再取PM=QN,连接PN、QM,得交点C,则射线OC

M平分∠AOB.你能说明道理吗?

P C

OQNB

4.如图,△ABC中,AB=AC,过点A作GE∥BC,角平分线BD、CF相交于点H,它们的延长线分别交GE于点E、G.试在图10中找出3对全等三角形,并对其中一对全等三角形

给出证明.A

GE

FH

BC

5.已知: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P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

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所添条件为__________,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_____≌△

_____.P

6.如图,在△ABD和△ACD中,AB=AC,∠B=∠C.求证:△ABD≌△ACD.A

BC

D

7.如图14,直线AD与BC相交于点O,且AC=BD,AD=BC.求证:CO=DO.CD

O

BA

8.已知△ABC,AB=AC,E、F分别为AB和AC延长线上的点,且BE=CF,EF交

BC于G.求证:EG=GF.A

E CBG

F

9.已知:如图16,AB=AE,BC=ED,点F是CD的中点,AF⊥CD.求证:∠B=∠E.A

B

E

CFD

10.如图17,某同学把一把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

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和②去(B)带①去(C)带②去(D)带③去

11.有一专用三角形模具,损坏后,只剩下如图中的阴影部分,你对图中做哪些数据度量后,就可以重新制作一块与原模具完全

8.专题二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与途径专题作业 篇八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81462038】

①梅津是前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著名的“何梅协定”日方签字人。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②现在14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③甲板上一个不到20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④著名记者朱启平写下了骇人听闻的新闻报道《落日》,向祖国人民报告日本法西斯签署无....条件投降议定书时的场面。

⑤花丛中,几个黄发垂髫的老人正在打牌,爽朗的笑声惊飞了停在枝头的一对云雀,溅落了....一地缤纷的花瓣。

⑥我们曾经过分迷信“人多力量大”,认为三人成虎。殊不知,当人多得超过实际需要时,....有可能会碍事误事。A.①②③

C.②③⑤

B.①④⑥ D.④⑤⑥

D [①“不可一世”指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极其狂妄自大。②“天理昭彰”指上天能主持公道,惩恶扬善,报应分明。③“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④“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不合语境。⑤“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使用对象不准确。⑥“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听者信以为真。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导学号:81462039】

A.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地名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的见证、情感的寄托,切忌不可因长官意志或眼前经济利益而“任性”修改。

C.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财富的同时,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层面的各种威胁与挑战。

D.丝绸之路指古代起始于中国,向西延伸,连接中亚、西亚、欧洲。这些商路,最早是陆路上的丝绸贸易,后来也包括海路上的丝绸贸易。

A [B项,乱用否定造成不合逻辑,删掉“切忌”或“不可”,也可将“切忌”改为“切记”。C项,搭配不当,应为“改善人民生活和创造财富”。D项,成分残缺,应为“丝绸之路指……的商路”,在“欧洲”后加“的商路”。] 3.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优秀的学生都具备勤学好问的品格,每每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都会不耻下问,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B.在令堂寿诞之日,为了给老人一个惊喜,亲朋好友制作了贺寿的视频,纷纷向我们道贺。C.聆听您的教诲,如坐春风,必当终生受用,无以为谢,特奉上拙作一篇,敬请您指正。D.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我们长白山旅游。我是导游,大家尊称我“小李”就行,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

C [A项,“不耻下问”使用不得体。B项,“令堂”应为“家父”。D项,“尊称”不得体。]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导学号:81462040】

幽默并不等于尖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默是一个心热手冷的开刀医生,他要杀的是病,不是病人。①不少人误认尖酸刻薄为幽默

②事实上,刀光血影中只有恨,并无幽默 ③高度的幽默往往源自高度的严肃 ④不能和杀气、怨气混为一谈

⑤因为幽默针对的不是荒谬的人,而是荒谬本身 A.①②④③⑤ C.④①⑤②③ ③后,所以,选B。] 5.下列语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文艺工作者要潜心探索,创造出鲜活、丰富的艺术形象来。

B.在硅谷这片热带雨林里,既有领军企业的大树,也有创业企业的小苗,即使大树或小苗死去,留下的腐殖质也会滋养创新的种子。

C.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坚决防止不正之风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D.衰败的大时代,精致的小人物,《受戒》和《倾城之恋》骨子里很像,我们几乎可以把《受戒》看作《倾城之恋》的乡村版。

D [A、B、C三个选项均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而D选项不符合比喻修辞的定义。因此选D。] 6.在盟军接受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上,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参加了受降仪式。请你以徐永昌将军的身份,写一段签字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签字感言须从“签字”写起,把这一刻的历史意义表达出来。

【答案】(示例)从拿起笔的那一刻起,我们身上背负的就已不再是过去的耻辱,而是创造一个更安定、更幸福、更和平的世界的重任。

B.⑤③④①② D.③④⑤②①

B [⑤解释幽默并不等于尖刻的原因,不能和杀气、怨气混为一谈的是“严肃”,所以④在7.2018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纪念日,学校要办一期抗日战争图片展览,以庆祝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请你为展览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要求: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运用对偶修辞。

【导学号:8146204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抗击倭寇同仇敌忾,振兴中华众志成城。(示例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示例三)血祭卢沟,勿忘历史。

8.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哭墙上有这样一行字“死难者:300 000”,如果把它改为“死难者:三十万”,你觉得哪种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死难者:300 000”表达效果更好。用了六个数字,很有视觉冲击力,夺人耳目;凭吊者对这一串数字往往会数一数,“个、十、百、千、万、十万”,这样更显得数字的巨大,摄人心魄,加深印象,铭记于心;连用五个“0”给人更多的联想。

二、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导学号:81462042】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点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清政府割让香港后,英国开始了统治香港150多年的历史。B.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是英国在香港的最高权力机构的执行者。C.港督离任举行降旗仪式是英国在统治期间形成的传统仪式。D.绿树丛中具有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港督府将成为历史的陈迹。B [B项,查尔斯王子不属于香港的最高权力执行者。] 10.文中画线处描写了港督的神态和雨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烘托气氛,港督的神态表明了英国在香港统治的结束,雨情烘托了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

11.文中加点的“日落仪式”具有怎样的含义?

9.专题二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与途径专题作业 篇九

主要内容(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从执行同一种工作的工人中,挑选出身体最强壮、技术最熟练的一个人,把他的工作过程分解为许多个动作,用秒表测量并记录完成每一个动作所消耗的时间,然后,除去动作中多余的和不合理的部分,最后,把最经济的、效率最高的动作集中起来,确定标准的作业方法。其次,实行作业所需的各种工具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再次,根据标准的操作方法和每个动作的标准时间,确定工人一天必须完成的标准的工作量。

(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泰罗曾经对经过科学选择的工人用上述的科学作业方法进行训练,使他们按照作业标准进行工作,以改变过去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按照作业标准和时间定额,规定不同的工资率。对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个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一般为正常工资率的125%;对完不成工资定额的个人,则以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一般仅为正常工资率的80%。

(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主张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泰罗的计划职能实际上就是管理职能,执行职能则是工人的劳动职能。

(5)实行职能工长制。即将整个管理工作划分为许多较小的管理职能,使所有的管理人员(如工长)尽量分担较少的管理职能;如有可能,一个工长只承担一项管理职能。这种思想为以后的职能部门的建立和管理专业化提供了基础。

(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泰罗指出,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管理,还需要运用例外原则,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处理一般事物的权限下放给下级管理人员,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如企业基本政策的制定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如美国一向实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州自为政,在同一州范围内,不同社区的课程设置也有一定区别。而英国政府一向对学校课程不加干涉,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两国都趋向于建立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试图突破教育行政地方分权的历史传统,加强国家对教育宏观调控的职能,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在课程政策上有明显强调集权、政府、标准化和学术发展的倾向。[2]另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的国家都注意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政策,从课程管理的集权和控制走向分权和校本,从课程内容的标准化、高负担走向多样化、灵活性,从课程评价的统一、严格走向重过程和学生个性。如法国一向主要由中央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课程,但1985年正式颁布了“分权法”,进一步明确中央、学区、省、市镇各级对教育管理的权限,在课程安排上规定将1/10的课时让给各校自行安排[3]。而同为中央集权国家的日本和韩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重视个性、关注适应能力、强调自主性等共同的课程改革主题与目标驱动下,课程政策表现出民主化、决策分权化等相似的特点。[4]

值得注意的是,美、英等国在强调统一课程标准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多元化、个别化教学的传统,而课程改革朝分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国家也继续强调统一的基础课程。其共同的发展趋势是在课程管理体制上走向均权化,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结合。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课程结构最足以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为了使课程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致力于优化课程结构的教育改革,在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课程结构改革的发展方向是:

(一)注意各种科目、类型课程的配合,追求课程结构的平衡性、整体性

从某种意义上看,课程结构与人的素质结构具有对应性和同构性,对课程结构的设计就是对人的设计。面对“全人”教育的新理念,各国都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注重从动手与动脑、学习与创造、自我与社会协调的角度来完善课程结构,兼顾了学习者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双重要求。当代各国课程改革已走出了现代主义“二元论”的纠缠,不再为“活动主义”和“主知主义”等问题的争执而困惑,而是着力于从改革实践上化解二者矛盾,从而实现知识与智力、认知与情感、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实现课程内部的和谐,寻求课程结构上的有机关联与平衡,以使课程成为平衡教育与人和社会之间的有力工具。例如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中规划了中小学课程结构,其特点是以学术性科目为轴心,以非学术性科目为外围,削减点缀性科目比重,追求学术性科目和经验性科目之间的新平衡;以核心课程为主体,以选修课程为辅助,追求课程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平衡;以现代理科课程为核心,以语言社会科课程为边缘,追求课程结构的现代化与传统性的平衡。[5]

(二)设置核心课程,夯实工具学科,强调基础学力

为保证基础教育质量,各国普遍设立国家核心课程,重视基础学科的地位。许多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总量中语文、数学等工具性基础学科始终保持着的较大比重。例如,在初等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美国、英国均在40%以上,日本为27.5% ,数学学科以前苏联和联邦德国等的比重为最大,约占20%以上,日[6]本为18%。这些工具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凸现无疑使课程更符合学习化社会对学习能力的特殊要求。美国自20世纪以来,先后发起了数次围绕中小学的课程改革运动,其课程结构变革一直处于学术性科目与非学术性科目、共同必修的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在比例上的此消彼长的持续摇摆之中。而20世纪90年代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调整,不再是否定前期成果的彻底改革,而是在80年代“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加强课程的学术性、统一性,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的政策,强调学业优异,制定更高更难的学术标准。1991年的《美国2000:教育战略》(America 2000:an Education strategy)、1993年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 2000:An Educate America Act)和2001年的《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教育改革蓝图》(No Child left Behind: A Blueprint for Education Reform)中,都一再强调加强中小学的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社会、外语、艺术等,试图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迎接下世纪全面的挑战。[7]无独有偶,法国在90年代提出要让初中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基石”,在高中应教授“共同文化”,而“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基石”。与“共同文化”就是涵盖了几个学科的核心课程;[8]英国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确立了全国统一的十门国家课程,在2000年9月起正式在全国推行的新课程《课程2000》中,规定了12门必修课程:英语、数学、科学、设计和技术、信息与交流技术、历史、地理、现代外语、艺术和设计、音乐、体育、公民,其中英语、数学和科学又被定为其中的核心学科,成为“核心中的核心”,等等。[9]撇开各国核心课程科目在学科上的差异,我们不难发现,核心课程的设置本质上是对基础的强调。

(三)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总量急剧增加,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基础教育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空里,及时地吸收最新的科技成就,使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同当代的科技发展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各国课程改革一般采用两种策略:一种是稳定基础课程,一种是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多数国家不同意过多增加新学科和扩大教材的分量,以免造成学生负担过重。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美、法、英等国,大都以综合课为主,中低年级尤然。在以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的80年代课程改革中,对分科课程的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加紧寻找保证学科间联系的更有效形式,另一方面让两类课程同时进入中小学课堂。近年来,随着当代科学向整体化、综合化方向发展,随着自然科学人文化趋势日益加强,综合课程的某些优势更为明显。目前,国外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综合化特性,在学科设置上打破不同学科的界限,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使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出现了诸如合科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等综合类型课程。例如,美国在《2061计划》中提出的课程改革,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的综合。每门课程自成开放体系,可容纳多种科目的知识。加拿大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了课程结构改革浪潮,出台了一系列课程改革计划,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试图加速科学课程、技术课程与社会课程的一体化。[10]日本、加拿大、韩国、匈牙利、德国、泰国、瑞典、法国等都开设了不同内容、形式的综合课程。从课程形态看,学校课程经历了—个综合课程──分科课程──分科、综合课程结合──以综合课程为主的演进过程。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也是当代科技发展对培养通才提出的要求。如果说近代社会曾经是专才取胜的话,那么能取胜于今后社会的将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

(四)重视科学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推动课程结构的现代化

为适应信息时代和未来社会经济竞争的需要,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科学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把塑造学生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注意在课程中吸收最新的科技成就,提高综合理科教育的地位,推动课程结构的现代化。例如,在英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在新的国家课程中,将以前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改为“信息和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同时要求在数学、理科、历史以及其它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也要根据具体内容,加强对学生信息和交流技术的指导。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理科基础,并把对科学的应用、科学研究能力、科学思想精神、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设备的应用技能作为21世纪英国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这无疑可以使课程结构与科技发展保持同步,体现了技术发展与儿童发展的统一。在日本,1998年6月公布的新的课程方案将“信息科”作为高中普通科的必修科目,以适应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带来的信息社会的变化。[11]

在中小学课程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或单独设课或渗透于相关课程之中),这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是普遍的趋势。加拿大在中小学都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发展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许多中学要求学生毕业前至少要掌握两门技术,否则不予毕业,这已成为制度。[12]连一向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英国,从1990年9月起也在中小学开设“技术与设计”课,以增强学生的经济和职业的意识与能力。[13]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当人们反思20世纪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时,发现大多数课程改革的共同失误是往往满足于课程计划的制定,而不关注课程的实施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都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把课程实施视为课程改革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总结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实践,可以发现,课程实施呈如下发展趋势:

(一)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调适取向”与“创生取向”所超越 当前,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不再被视为国家课程改革方案的忠实执行者,而是逐渐成为制定国家课程计划的参与者、课程开发者和课程计划的创造性实施者,在课程实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在法国,教师通常是课程改革的倡导者,并在课程修订中占有一定的份量。他们可以通过教师工会,就国家课程政策以及课程的具体实施发表见解。现在征求教师的意见已经成为新课程设计过程的第一步。教师可以就新课程是否加重了他们的工作量、课程的哪些方面应作删减或补充,以及各级各类课程之间如何协调提出他们的意见。

当然,因为教师如何参与课程改革尚是一个新课题,许多实践中的问题还有待于研究和回答。但是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已日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这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课程实施中的社会参与越来越广泛

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课程改革的实施不单纯是上传下达的行政命令过程,而是政府基于对社会实际和教育实际之需要的敏锐洞察,充分发动地方、学校的积极性,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而展开的过程。为保证课程改革的科学性,许多国家都设立了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课程研究中心或课程咨询委员会,学校、地方社区和州教育委员会、社区的个人和组织也在支持课程实施中承担各种角色,课程专家、家长、社区人员、商业团体、社会部门等广泛参与到课程实施过程中。

(三)学校的课程实施得到立法、经费、师资培训等各方面的策略支持,同时课程实施过程也受到一定的监督和控制

各国课程实施的实践表明,课程改革绝不只是教育内部的事务,它涉及到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经费投入、社会各部门用人制度改革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发达国家课程实施的支持策略主要有:立法支持、经费支持、出台资源调节方案、提供课程材料和开展教师培训等。

为了保证课程质量,许多国家都对学校的课程实施采取了一定的监督和控制措施,一般可分为官方督导和民间监控两类。官方督导是政府或地方层面的,例如,法国和英国的督学制度一直是政府对学校教育特别是课程设置和教学的一种控制制度,教育部及地方教育当局都派出督学监督、检查、指导学校和教师的实践,并根据检查结果定期向公众发表报告;而韩国对课程实施的监督经常在地方层面进行,地方教育当局有规律地派出视察员视察学校,并考察学校是否满足了国家课程框架的有关法律规定。民间监控通常由非官方的中介机构进行。例如在澳大利亚,一些独立的机构通过对官方数据进行分析,或者自己收集一些数据进行个案研究,形成学校教育总体情况报告。这类研究通常由政府出资,通过招标、委托或研究补助的形式进行。英国也有许多专业中介机构构成民间质量监控渠道,这些专业中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诸如牛津、剑桥考试局这样的教育证书考试机构,主要是在基础教育的结束阶段实施各种证书考试,对课程与教学的质量进行终端监控;另一类是以服务学校教学为宗旨的机构,它们根据学校的需要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检测,评估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而美国也有许多非官方的团体与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全国的中学教育进行综合调查和质量评估,经评估合格的学校可以继续得到不同渠道的资金支持,几次综合评估为不合格者将被定为失败学校,不能再享有资助,有甚者还会被关闭或重组。总的说来,官方的渠道和专业考试机构反映了国家的管理需要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认证需求,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度,但他们给学校和教师造成压力,这种压力必然转嫁到学生身上,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而服务性的专业中介机构因出发点不同,更注重为学校内部的师生服务,灵活地从不同角度去检测学校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没有行政压力,因而更易为学校所接受。[14]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展开各项课程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因此,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带到来,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转而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于是,课程评价的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转变。在学生评价方面,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发挥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评价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在教师评价方面,以往的教师评价主要是关注教师已有的工作业绩是否达标,同样体现出重检查、甄别、选拔、评优的功能,而在如何促进教师发展方面作用有限。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教师的素质及其发展同样成为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话题。因此,时代的发展向课程评价的功能提出挑战,评价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这一点已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同。

(二)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

传统课程评价为了满足比较、筛选的需要,给课程评价制定了刚性的评价标准,往往把被评对象置于一个共同的标准或常模之下,用评价者认为的某一种价值观要求被评对象。现代社会对人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显然,这种要求是统一的课程评价标准统帅下的课程实施所不能满足的。同时,课程评价标准的同一性与评价对象的差异性之间的不对称本身就预示了传统课程评价的不合理性,我国古代就有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评价也应该“因材施评”。因此,要避免传统课程评价标准的弊端,就应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评价对象的特殊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使课程评价标准弹性化。课程评价标准的弹性化要求评价标准多元化。即确立适合于不同评价对象的多重的标准;确立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的多维标准;确立不仅反映评价者的价值标准和适合外在要求的,而且反映评价对象的价值目标和内在需求,并促进其发展的多功能评价标准。

(三)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只重视学习结束后的成绩,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忽视成绩后面不同的动机取向和努力程度,忽视学习内在情意目标和态度的培养。因此,当代课程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为这种过程式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成为世界各国评价发展的又一大特点。

(四)评价主体由单一主体转向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目前世界各国的课程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例如,美国马里兰州,对教师的评价是以学生多人组合的方式进行的。在英美等国家,学生和家长可参与评价体系或指标的建立,学生还可就教师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申诉等。澳大利亚小学生考评体系评价中的“三方协商评价法”[15],把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都作为评价者,这有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让家长了解教育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熟悉整个教学过程,建立三方良好的协作关系。还有国外流行的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也给学生和教师以充分的机会来参与评价,在这种方法中还有一点值得强调,就是学生对自己的“代表作”能作一个自我评价。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

(五)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追求客观化、量化曾经是各国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但在今天,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难免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近30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例如,在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供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开放性的方法。美国各著名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不仅要求学业成绩,通常还要求学生提交一份短文(选题通常极具开放性)、有关人士的推荐信和面试等。英国则强调以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教师评价中注意运用面谈、行为观察和行为记录的方法。而“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质性评价的方法,目前也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和认可。需要强调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的评价,它常常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因此,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

10.专题二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与途径专题作业 篇十

观看了海南中学授课教师的教学视频后,本人对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案例的选择、运用等教学技能有了初步的了解,体会较为深刻的有如下几点。

1、在讲授荒漠化的成因时,选择了西北地区为教学案例。选择的案例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时代感特点。这一案例的选择,(1)说服力、证明力、启发度强,能很好地说明课例主题。(2)案例具有代表性,并紧扣教学内容,很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样的案例最能显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意义,有利于学生探索和掌握同一类事物相同的内在规律,从而易于了解和掌握此类事物的分析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了海南荒漠化案例,这一做法,能使所学知识贴近生活,有利 于培养学生热爱周边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案例的运用过程中,准确地提出问题,认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上一篇:班主任应具有的六种能力-班主任工作艺术下一篇:学生会体育部竞选演讲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