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的基本表现手法(10篇)
1.素描的基本表现手法 篇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分析传记的 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邵亚利
传记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一种方式,因其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更因其对正在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为人处世等起到榜样的作用,而受到命题者的青睐。笔者意欲借近几年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探究传记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的表现手法。
一、传记的定义及其分类
1、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的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来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的文体。传记既可以记载传主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传主的某个人生片段,但必须忠于事实本身,能够凸显出人物的性格及其典型的形象特征,通过人物的经历再现历史。好的传记应该透出历史的价值,折射出时代的气息;让读者在体味传主的人生经历中有所收益。
2、传记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但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人物传记来说,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1)从叙述人称看,有自传和他传之分:自传是指本人撰写的,多是回顾生活经历,展现自我心智历练过程和成败得失等,如《朱东润自传》(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他传是指他人撰写的,目的明确,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例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品格,对时代的贡献、影响等,如邹丽焱《玻尔传》(2014年新课标卷Ⅰ)。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记叙和评论参半,一般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一方面有对人物的人生历程和思想轨迹进行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性格、形象;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的成败得失和对于社会的价值。由此可见,传记中的“评”往往是文章的要害。这是高考的一个重点部分。因此,阅读这类文章必须注意分析作者的评论性语言。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阅读技巧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要紧扣传主,理清文本记述的基本事实,按时间顺序逐一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即要了解: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格,作者对之有什么评价。这是理解文章的前提,也是做题的最基本的条件。
具体来说,同学们在第一遍阅读时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文中写了几个人,谁是主要人物(传主),谁是次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传主有哪些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等。
3、相应的事例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品质。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议论性的语句,注意作者对他的评价或是作者借文中其他人物之口对之的评价。
4、作者对之的情感态度,是赞美还是贬抑?作者的情感可能蕴含在抒情性和议论性的语句中,当然更重要的是隐藏在对传主事例的叙述中。
另外,应学会在阅读中把握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
三、考点梳理
传记的“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属于《考试大纲》中对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中的分析综合(C)中的第三小点的要求。下面我们将逐一梳理。
(一)传记的基本特征
传记属于应用文体,同时兼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特征。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是传记的基本特征,离开了真实,传记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有真名实姓、生活经历、历史背景等,写作时不能任意虚构。但传记又属于文学的范畴,具有文学性。它并非历史的再现,而是作者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基于自己的某些情感,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传主及社会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运用艺术的手法丰富人物形象,凸显人物的个性。
【典型题例】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1(3)题: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参考答案】以学术观点为主,思想深刻分析透彻(真实性——人生经历、兴趣爱好); 按照顺序(文学性——叙述手法)介绍自己学术思想观点的发展;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文学性——第一人称叙述的妙处)
【答题方法】首先要读懂题干,审清题目,明确考查方向(该题主要是从“学术性质的自传”的角度出发,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其次要明确本文是自传(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调侃,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还是评传(记叙与议论各半,注意整合评价议论的文字);再次结合不同形式的传记的特征,紧扣住真实性(主要写了传主的行为、思想、贡献等)和文学性(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作答。
(二)传记的主要表现手法
人物传记的主要表现手法和小说有相似之处,都有典型的人物形象,都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中,都通过一定的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不同的是,小说是虚构的,而传记是真实的。但在分析两者常用的手法时,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学们在备考时,可以留意沟通。
传记常见的表现手法可从叙述的顺序,描写,修辞等角度分析。
1、叙述顺序
⑴顺叙:对人物和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这种叙述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人物的生平经历基本一致,使事件的发展有头有尾、思路清晰。
⑵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这种叙述方法能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突出中心思想,增强文章可读性。
⑶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作用: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增大了文章容量,可读性增强。
【典型题例】《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1.此文开头写谢希德先生的辞世及遗嘱,这是什么记叙手法?这样写的作用及效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倒叙手法。作用是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
【答题方法】辨别记叙的顺序,注意插叙与倒叙之间的区别:插叙写的是相关的两件事,而倒叙都是同一件事。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对照相应的顺序常见的作用进行逐条分析。
2、描写方法
传记是要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它往往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塑造传主形象,展示其内心世界。
(1)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接具体地刻画人物形象。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鲜活丰满。
在阅读时,要特别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传记文学的血肉,是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如场面、服饰、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描写。正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绘,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折射出传主的内心世界,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征,使得人物形象丰满而鲜活,富有感染力,增加了传记的可读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即间接地通过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来刻画人物形象,以使其鲜明突出。主要有景物烘托、他人的衬托或对比等。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引用他人的话,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如2013-2015的新课标卷均在文本结束之后有“相关链接”,对人物形象作一补充说明。
A、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主要作用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传主某种心情;③暗示或交代事情 3 发生的社会背景,表达了传主某种感情;④折射出传主某种性格或品质。
B、对比或衬托
在传记中除了传主之外,有时还会有一些次要的人物,他们或是和传主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可以映衬传主,强调传主的某种品格,这种方法叫做衬托;或是和传主属于截然相对的人物,这就叫做对比,可以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的突出。
【典型题例】《一代怪杰辜鸿铭》这篇传记中,除了肖像描写,作者还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举例说明。(4分)【参考答案】①.语言描写,如:“没有辫子的畜生,野兽!”,突出人物的保守。②细节描写,如“在一阵阵的嘲笑声中,只见他慢腾腾地挪起身,悠闲而又庄重地吐出一串字正腔圆、正宗地道的德语……”突出人物的怪谲个性和语言天分,给人以鲜明印象。③侧面描写,引用他人的话,如:林语堂的赞誉更高,称“其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出其右者”,证明了人物语言天分之高(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手法、举例各1分)。
【答题方法】首先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明确答题方向(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其次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别考虑(熟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中常见的手法),分析出其所用的手法,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其妙处。
3、修辞手法
在鉴赏语句或是刻画人物形象时,常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反复、引用、排比等。其中引用尤为重要,是传记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或引用他人的话等。我们在复习时,要有所侧重。
在传记中,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典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典型题例】《南开之父张伯苓》第七段中引用吴大猷的一番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引用吴大猷的话语,表达了作者对张伯苓的高度赞扬。②照应前文,证明张伯苓学以致用,有服务意识,尊重老师。③通过对比,突出了张伯苓对人才的重视,在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方面的独到之处,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办学理念。④充当论据,丰富文章内容。
【答题方法】首先理解引用的内容,然后结合文本,从对“传主、读者、文本、作者”四个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传记还有其他的一些手法,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在平时的练习中,同学们要注意积累,立足文本,灵活的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四、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于敏是一个神秘人物,由于保密的原因,他的著述多未公开发表。直到1999年9月18日,于敏才重回公众视野,作为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代表发言。在这之前,因为从事工作的保密性,他隐姓埋名长达28年。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这句话浓缩了于敏与核武器研制相伴的一生。
1926年8月16日,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1944年,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后来于敏发现,因为是工学院,老师讲课更强调知识的运用,而他对新知偏偏喜欢寻根探源。他喜欢沉浸在‚纯粹‛的理论之中,高深的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于是,1946年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随后考取研究生,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很快,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这期间,于敏与杨立明教授合著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1961年1月的一天,于敏奉命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截了当地对他说:‚经所里研究,请报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入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
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论,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又是惟一没有留过学的人,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后来站到世界核科学的高峰。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他没有老师,他的工作是开创性的。‛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研制工作初期,于敏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他拼命学习,在当时中国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搜集国外相关信息,并依靠自己的勤奋进行艰难的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是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我们的设备更无法与他们比。国内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用来氢弹设计。不过,穷人有穷办法,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员,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人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世界上引起轰动。1965年1月,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下达命令:把氢弹的理论研究放首位。这年,于敏调入二机 5 部第九研究院。9月,38岁的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设计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带领科技人员总结经验,随即设计又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于敏高兴地说:‚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年底,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并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67年6月17日早晨,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于敏用2年8个月,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比美国少用4年半。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于敏说,自己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正是因为怀抱着对和平的强烈渴望,才让本有可能走上科学巅峰的于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默默无闻的核武器研发。于敏认为自己这一生留下了两个遗憾,一是这一生没有机会到国外学习深造交流;二是对孩子们关心不够。
(选自《北京日报》2015年1月13日,有改动)
相关链接:
1.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爆炸时,氢弹原理的主要设计者于敏并不在现场,他依然很平静,他说:‚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节选自《生活周刊》第821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出于兴趣和天赋,于敏从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转到理学院物理系,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此开始了他的氢弹预先研究生涯。
B.于敏读大学时就痴迷高深的物理学,喜欢探究“纯粹”的物理学理论,这为他后来立能于核科学的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明显超过美、英、法和前苏联等国,其中的重要技术的突破与于敏是密不可分的。
D.因为钱三强的指引,于敏从原子核理论研究转行到热核武器的研制,成为唯一没有留过学的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
E.在研制氢弹过程中,于敏将个人得失完全置之度外,他放弃了出国深造交流的机会,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也无法关爱孩子。
(2)材料中引用钱三强和彭桓武对于敏的评价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3)于敏在研究热核武器原理时面临哪些困难?请简要回答。(6分)
(4)作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全文和相关链接谈谈你的理解。(8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爱书之人范用
2010年9月14日,范用去世,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放上了范用的照片,旁边有一句巴金当年题赠给他的话: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
从打包、收发开始做起,范用由出版社的一名小员工,最后做到了人民出版社的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70年,有人说,三联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范用的风格。
1969年,当范用和原文化部出版局局长陈翰伯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仍不忘交谈读书感受,他们的美丽构想是——将来条件成熟的话,办一本读书杂志。
1979年,范用和朋友们办起了《读书》杂志。杂志一创办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时任中宣部干部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此文激起巨大波澜。有的人很会联想,说《读书》刊登此文是为提倡大家读《金瓶梅》这样的书,主张给‚坏书‛开绿灯。人民出版社党组在讨论《读书》杂志后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随后多年,《读书》杂志的每期清样,范用都亲自过目,然后签字付印,直到退休。
范用在出版界给人的印象是大胆而有眼光,屡吃螃蟹。‚文革‛后,巴金的《随想录》开始连载于香港《大公报》的‚大公园‛副刊。有人为此向香港《大公报》施加压力,企图阻挠《随想录》的刊登。
范用得知后,气愤之极。他打电话给巴金,请求将《随想录》交由三联书店出版,他保证一字不改。巴金同意了。
全本《随想录》在‚三联‛的出版是轰动性的,直指对‚文革‛的反思。巴金也由此在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被人关注和打量。这其实并非易事。要知道,直至1990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巴金的《讲真话的书》时收有《随想录》,但其中《‚文革‛博物馆》只有存目,而没有正文。
谈到《随想录》的完整出版,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到现在我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好像听一个很有权威的人说过,巴金是个搞自由化的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什么叫‘自由化’?谁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小时候听说过:不自由毋宁死。‛
除了《随想录》,范用经手出版的经典还有《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书。除了创办《读书》杂志,他还创办了《新华文摘》。此外,范用还热衷于书籍的装帧艺术。他出过一本《叶雨书衣》,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叶雨‛是他的笔名,谐音‚业余‛,自谦之说。对于其书籍之装帧水准,张中行曾言:‚南有钟叔河,北有范用。‛
多年来,范用挨过不少批评,他常被批评的一点做出版不是‚政治挂帅‛,而是凭其个人兴趣和爱好。范用的回应是:要做好工作,没有一点兴趣,行吗?恐怕做人也不行。
范用退休后,曾在《一封感人的来信》中写道:‚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有他个人的爱好和志趣。出版社出什么书,应当有所选择,而且是慎重的选择,这就有高低优劣之分。正直的出版工作者应当自信走一条正当的路,对得起读者、作者的路。‛面对市场化的浪潮,这是范先生对出版同行的殷切期望,更是一个出版家内心的坚守。
戈宝权描述范用说:个子不高,精明能干,爱书如命。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每次去看望他,只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见其人。
范用的读书法曾让王蒙感叹:今日书今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确认与搁置也不必过夜。千万不要把书放在一边待读,待下去就会愈来愈多,永无读日。
刘再复去美国多年,年年收到范用的贺卡。他评价范用说:‚范用仅读过小学四年级,最后却成了博览群书、高立书林、独生夜响的书界风骨,这完全是得自乾坤造化之心。‛
相关链接:
至今,三联书店已成为众多读者和文化人眼里的一块‚绿地‛,范用领衔时形成的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并未因他的退休而中断,而是成为一种传统。
——吴丛丛《书痴范用》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范用热爱读书,喜欢创办杂志,在创办《读书》杂志时,一开始就亲自过目其清样,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退休。
B.范用在做出版时因凭个人兴趣爱好而不愿意“政治挂帅”,这使他一生饱受批评,并被流放到干校劳动。
C.范用在得知有人企图阻挠《随想录》在香港《大公报》刊登后,非常气愤。他请求巴金将《随想录》交由他在三联书店出版并保证一字不改。
D.范用从出版社的打包、收发等杂务工作做起,最后成为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工作70年,造就了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
E.面对市场化浪潮,范用认为,出版家在出版书籍时应尊重读者的兴趣、爱好,同时能做到坚守自己的内心。
(2)为什么范用敢于在出版界“屡吃螃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本文在刻画范用这一人物形象时,除了运用正面描写外,还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侧面描写,请举例分析侧面描写。(6分)
(4)本文标题为“爱书之人范用”,范用“爱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附:参考答案
一、(1)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A项“从此开始了他的氢弹预先研究生涯”不对,应该是“原子核理论研究”,对象错误;E项“放弃了出国深造交流的机会”,应该是“没有机会到国外学习交流”。歪曲事实。D项不仅使由于钱三强的指引,还有祖国的需要等内在的原因。)
(2)①从侧面突出了于敏科学研究方面成就之高,具有开创性;②印证了上文于敏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地位,引出下文对于敏在重重困难条件下进行研究并取得伟大成功的叙述; 8 ③丰富文章内容;④使传记具有真实感人的力量,激发读者向于敏看齐。(每点2分,三点即可)
(3)①国内熟悉原子能理论的人很少,缺少充分交流探讨的氛围;②中国遭受重重封锁,难于搜集国外相关信息;③设备落后而且严重不足;④自身未留过学,知识储备不足。(每点2分,三点即可)
(4)①国家至上,勇于担当:为了祖国的真正独立和强大,于敏选择服从分配,开始氢弹研究。②耐得寂寞,淡泊名利:为了氢弹,隐姓埋名28年,氢弹爆炸成功时,不在现场且能平静面对。③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废寝忘食工作:当时几乎是一片空白,国内国外困难重重,于敏和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勤奋努力,攻克了一个个难关,不断探索;④勇于探索,有开创精神:于敏从未留过学,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大胆建立模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课题。(8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1)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A项时间不对,范用亲自过目《读书》杂志的清样,是在刊登《读书无禁区》引起巨大波澜,被决定由其负责杂志问题后,才有的行为;B.强拉因果,文中并未明确说明范用因何被流放到干校的;E项概括不全,漏了“对得起作者”。)
(2)①眼光独到,思想开放。“文革”以后,范用敏锐感知时代需求,创办《读书》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刊登《读书无禁区》一文;主动完整出版巴金《随想录》一书,显示出他独到的眼光和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②坚持真理,不惧权威。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文革”后,有人企图阻挠《随想录》在港刊登,范用却立即联系巴金把书交予三联,并保证一字不改地出版;正因为坚持真理,不惧权威,范用多年来常被批评做出版时没有“政治挂帅”。③敢于担责。《读书无禁区》一文刊登后激起波澜。针对“给‘坏书’开绿灯”等质疑,上级部门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他没有退却,每期杂志清样都亲自过目签字。(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社会环境烘托。范用在1979年思想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刊登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烘托其感知明锐,敢想敢做。②衬托,三联书店并未因范用退休而中断因范用而形成的“三联风格”,衬托其思想的深远。③对比,在出版巴金《随想录》的问题上,范用主动并一字不改地出版与四川文艺出版虽出版却所保留构成对比,突出其敢于坚持真理,不惧权威的品格。④引用他人的话。如引用戈宝权的话突出他爱书如命的特点。大量的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写作角度和内容,增加了真实性,凸显了人物的个性。(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手法、举例各1分,三点即可)。
(4)①创办杂志,出版经典。范用一生与书结缘,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等著名杂志,出版了《随想录》《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一列经典书籍。②热衷于书籍装帧艺术。撰写专著《叶雨书衣》,能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书籍装帧水平很高,被张中行赞为“南有 9 钟叔河,北有范用”。③藏书丰富。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④读书方法独特。范用读书极高效,当日书当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的确认与搁置也不过夜。决不把书放在一边待读。(8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通联: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邵亚利 邮编:224400 电话:*** E-mail:158311648@qq.com
2.素描的基本表现手法 篇二
一、结构素描的含义
形体结构是研究物象体积最科学的方法, 要想掌握物象体积的外部与内部形体, 关键在于抓住形体结构的规律, 而结构素描是以研究物象结构为中心, 不受光影的影响, 通过观察、分析物象的形体结构变化, 迅速准确地抓住主要形体结构, 使画面达到准确、生动的艺术效果。结构素描是素描表现形式中一种特有的表现方法, 是当今素描教学中的主流, 它要求在表现过程中深入地认识、理解物象与发掘物象的内外结构特征和空间存在的科学形态, 理性地表达物象、塑造物象。其目的在于研究、表现物象结构。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不同, 光影素描注重感性上的认识, 也就是所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在作画过程中根据光线照射之下所产生的视觉形象, 依靠主观感受来表现物象的黑、白、灰层次关系, 光线的强弱变化和改变, 都会直接影响到画面明暗调子的变化和改变, 唯一不变的只有结构, 所以说, 光影是表象, 结构才是本质。在光影素描中, 作者的主观感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结构素描则完全不同, 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表现方式。在实际中, 结构的性质由客观物象的内在性质所决定, 研究结构并把结构所遮挡的部分通过理性的科学化推导表现完成, 是提高造型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和手段, 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这也是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最本质的区别之处。
二、对结构的理解
世上任何物像的存在都有一定的形体和结构, 无论是自然形体还是人造形体, 其结构关系在三维空间中必定处在一个统一的整体中, 形与体的结合使物象更具有空间的立体感, 但因各自的功能和结构特征不同, 所呈现的形体结构也就不同。物象的形体变化丰富多样, 但就基本形体而言, 大致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有规则的几何形体如:圆体、方体、三角体;二是无规则的几何形体的各种变化。这两类的形体作为物象构成的基础有时可以独立存在, 有时则需要两者之间的组合构成每种形态。通过观察、分析物象基本形体的构造特征, 就能正确的认识、理解、把握物象的组织结构。一个形体占据的三维空间包括有形的实体空间和无形的虚体空间, 往往我们所看到的物象表面, 不单是实体的空间形态, 而是实空间与虚空间形态的结合统一, 结构素描中所讲的空间, 是指形体在构图透视位置、比例、节奏的关系上所产生的虚拟环境, 为了清晰明确地把握物象结构, 应在虚拟空间中找到联系, 准确地掌握形体角度和比例, 用各种结构线和线条的轻重、粗细、长短、虚实、钢系等表现, 使之获得画面的空间立体效果。而要使画面表现更具有生动性应从结构的合理性出发, 找准结构关系, 强调对结构的表达, 以科学的眼光观察物象, 就能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 找到形体结构的内在联系, 从而建立起一种有理性的秩序感及有规律的意识去表现形体结构。
素描中的结构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总体结构, 即一幅画中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组合关系, 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或物在空间组合上所形成的构图安排在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以表达每种主题内容为内涵的外部形式感;另一种是指人或物本身的内部构造所决定的外在形式, 结构在素描造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就最简单的基本形体来说结构能帮助我们了解掌握素描中一切物象形体的造型, 把复杂的物象形体概括、归纳、综合与简练之中, 在简练之中见丰富, 丰富之中见单纯, 掌握其中之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结构、剖析结构、表现结构。例如人物头像较为复杂, 前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 总结出人物头像类似椭圆形, 并根据人物头像不同的个性特征, 按照汉字将它分为:“国”字形、“申”字形、“风”字形、“目”字形、“由”字形等。因此, 能否准确地描绘物象基本形体, 做到既高度概括又不失细节地将物象的形体表现出来, 是结构素描训练中关键所在。
三、结构素描的表现
结构素描的构成要素和语言形式多种多样, 但万变不离其中, 最基本的绘画语言是由点、线、面构成, 通常使用点、线、面最基本的语言来塑造形体、表达思想。
(一) 点的运用
在素描中对结构因素的研究是从点开始, 点是最小的视觉单位和最基本的造型元素, 点的运用是根据物象形体结构位置和设计要求, 向内向外延深扩散就会产生凝集点和结构点,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通过自身的排列与组合运用, 呈现出的大点、小点、实点、虚点、重点、轻点、密点、散点等构成画面不同的语言形式, 使画面的比例、形体、结构空间间距、起伏、重复、渐变、节奏达到有效的表现, 从而获得理想的视觉艺术效果。
(二) 线的表现
线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 点的移动自然就构成了线。作为结构素描最重要的语言要素, 最具情感性和表现性, 由于线条本身具有运动性和方向感, 因此, 驾驭线条的能力更显得尤为重要。而线条的作用:一是起到分析和理解、比例、透视、构造及空间关系的作用, 这种线条要求简练、准确、生动、不求过多变化, 如用直线给人简单明了、直率之感, 斜线则给人运动、倾倒、不安之感, 曲线则给人圆滑、流畅、活泼之感。二是起到塑造形体结构, 表现体积与空间的作用, 这种线条必须具备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并具有视觉上的美感。它可以通过不同轻重、虚实、深浅、粗细、强弱、曲直、长短、软硬、浓淡、顿挫、刚柔、疏密等变化来表现。而这些线条同样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引发人的不同联想。当然, 对线条的表现不能一概而论, 而要根据具体表现物象和表现内容, 采取科学、辩证、灵活的方法。
(三) 面的处理
面是由点的聚集或线条的密布所构成的无数的点和无数的线通过排列与组合就能形成千变万化的面。面是丰富画面层次的重要方法, 黑、白、灰关系的处理往往是通过面来体现。在结构素描中通常将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来塑造形体结构, 表达思想内容, 同样掌握面的变化基本规律, 是我们表现和处理物象体积感、空间感和形体感的最重要的手段。
3.素描的基本表现手法 篇三
本考点要求同学们掌握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由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
【知识汇总】
一、 基本特征
1. 散文的基本特征
(1)情感强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神不散);
(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
(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 小说的基本特征
(1)通过人物的外貌、对话、行动和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2)通过故事情节,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在情节的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变化;
(3)描写具体的社会环境,以表现人物和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 主要表现手法
1. 记叙
(1)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有时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近与读者或者作品中形象的距离。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2)记叙的方式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使文章层次清晰。
倒叙: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 描写
(1)人物描写角度与表现手法
细节描写:肖像、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正面、侧面描写。
(2)描写景物角度及表现手法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远近、俯仰、动静、声色、虚实、点面、正侧结合;白描。
【考查方式】
1. 作者在某段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 本文写的是××,但是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手法上有哪些特色?
3. 作品在人称使用上有什么特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题讲解】(2012·山东卷)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张锐锋
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它将人的生活总是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林一家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仍然剩下的蓝。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一家人都前去帮工。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他在想什么?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
⑤天很快就黑了下来。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虚无。林的一家人陆续回到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暴地撕下了一页。用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日历,和造币厂刚刚印制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下它的一瞬,发出哧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不容置疑。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哧的一声撕裂。
⑥晚饭后才开了灯,一盏15瓦的灯泡,将并不明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晰度很差的人影,繁忙喧嚣的城市场景,豪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对于林一家人来说,电视剧中讲述的不过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
⑦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恪守自己的寂静生活,按部就班,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节奏。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
例1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解析叙述方式分为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和平叙。好处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答案(1)思路:顺叙。(2)好处:内容:①按时间依次写了古村人们一天的生活,②强调了古村人们按部就班,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悠悠节奏,③表达了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的主题。结构:④点题。
【方法归纳】
1. 了解文章的基本特征,与具体问题相结合分析。散文以自由文笔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并借此抒发作者情感。小说往往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
2. 思考表达效果与表现手法相结合分析。考查表达效果时,一般要与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考查,反之亦然,因此学生要将表达效果和表达技巧相结合。
现场练兵
橘子
芥川龙之介
①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朝窗外一看,今天和往常不同,昏暗的站台上,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这片景色同我当时的心境怪吻合的。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我一动不动地双手揣在大衣兜里,根本打不起精神把晚报掏出来看看。
②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屐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同时,火车使劲颠簸了一下,并缓缓地开动了。我好容易松了口气,点上烟卷,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的脸。
③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因此,点上烟卷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姑娘这个人,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这时,从窗外射到晚报上的光线突然由电灯光代替了,印刷质量不高的几栏铅字格外明显地映入眼帘。不用说,火车现在已经驶进横须贺线上很多隧道中的第一个隧道。
④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这当然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暮色苍茫之中,只有两旁山脊上的枯草清晰可辨,此刻直逼到窗前,可见火车就要开到隧道口了。我不明白这姑娘为什么特地要把关着的车窗打开。不,我只能认为,她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因此,我依然怀着悻悻的情绪,但愿她永远也打不开,冷眼望着姑娘用那双生着冻疮的手拼命要打开玻璃窗的情景。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咯噔一声落了下来。一股浓黑的空气,好像把煤烟融化了似的,忽然间变成令人窒息的烟屑,从方形的窗洞滚滚地涌进车厢。我简直来不及用手绢蒙住脸,本来就在闹嗓子,这时喷了一脸的烟,咳嗽得连气儿都喘不上来了。姑娘却对我毫不介意,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髻的鬓发。她的形影浮现在煤烟和灯光当中。这时窗外眼看着亮起来了,泥土、枯草和水的气味凉飕飕地扑了进来,我这才好容易止了咳,要不是这样,我准会没头没脑地把这姑娘骂上一通,让她把窗户照旧关好的。
⑤但是,这当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火车刚刚驶出隧道,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桔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桔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⑥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桔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昂然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地定睛望着那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
⑦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1. 简要分析这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
2098316424)
4.艺术手法中的表现手法 篇四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
3表现手法: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 、烘托: 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5.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 篇五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
(1)象征
散文往往运用象征的写法,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这里的“具体形象”——“物”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2)托物言志
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写的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3)对比烘托
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写法。
(4)欲扬先抑
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讲究波澜,要赞美某种事物,先表达对它没有好感;想歌颂某个人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达到歌颂与赞美的目的,而且使这种歌颂与赞美得到强调。
特点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列子·黄帝》一篇,见有列子“乘风而归”的说法。又有列子对尹生说的一段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意不知风乘我耶?我乘风乎?”这里的“心”与“神”相通,张湛注《列子》即把“心凝形释”说成“神凝形废”了。
什么叫做“神凝”呢?《黄帝》篇里就有“用志不分,乃疑(通凝)于神”的话。指用心专一。当然,这“神”与“凝”,都不是停滞的、枯死的,而是如《周易·系辞·上》所说:“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就是说,“神”是可以超越空间而自由驰骋的。具体到文章写作,也就是如上文所说,“神”是有趋向性的,富于动感的。
至于“形”的含义,《乐记》里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话。钱钟书先生释为“‘形’者,完成之定状”。钱先生还引述亚里士多德论“自然”有五层含义。其四,是“相形之下,尚未成形之原料”,也就是“有质而无形”的状态;其五,是“止境宿归之形”。这种由“原质”,“原料”而“成形”的说法用之于文章写作,也如钱先生所阐述的,“春来花鸟,具‘形’之天然物色也,而性癖耽吟者反目为‘诗料’”。指明做为“诗料”的“形”,即包括着“题材”的内。“吟安佳句,具‘形’之词章也”。指明做为诗文的“形”即指“词章”,包括语言、结构等。我在上文所论“形”的概念,也具有同这里所引说法的一致性。
总起来看,论述散文创作的某种特色所惯常运用的提法“形散神不散”,其“神”与“形”的含义许是取喻于《列子》“神凝形释”的。而运用“神凝形散”或“神收形放”一类话来赞美散文的构思谋篇,在概念上虽属借喻,但是同《列子》的提法具有相当的对应的类比性质,且用语简括,概念现成,有较强的表现力。那么,散文研究领域里的“形神”说之所以被承认,被沿用,原因之一,正在于此。
鉴赏技法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
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3.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联想的方式有:①串联式:如《猎户》“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②辐射式:如《土地》以“土地”为中心生发开去,写“热爱生活,保卫土地,建设土地”;③假托式:如《白杨礼赞》;④屏风式:如《风景谈》。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
4.品味散文的语言
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何为的散文语言雅致。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常因内容而异。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地更加深刻。
5.领会作品的内涵
6.素描教学中学生的个性表现 篇六
在素描教学中, 通过写生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个体要融入对客观物象的认识与情感体验之中, 通过素描技巧和技能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学生在整个素描学习过程中, 要正确地掌握与应用素描要素, 认识与理解物体的各种关系, 如形体、结构、比例、透视、明暗、空间等等, 训练用眼睛认真观察, 用大脑分析思考, 根据美学原理理解, 然后进行艺术思维, 运用素描方式来表现物象。优秀的素描作品应该是一种艺术永恒, 它有着自己的思想、时代的脉搏和情感的体验。中外美术大师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德国的门采儿、俄罗斯的列宾, 中国的徐悲鸿、王式廓等画家为我们留下的不朽传世名作, 都是素描、个性与时代融于一体的经典之作。
素描的表现既要强调超越客观物象的外形轮廓、明暗关系、空间位置等表象元素, 更要注重作者个体的主观感受, 通过创意思维注入艺术创造性、融入个性化的表现, 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也就是说素描是以客观物象为对象, 注重传统性素描对物象外在相似性的描绘, 同时在眼、脑、手三者关系中更重视扩展艺术思维的作用, 主张作者与被描绘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强调个体认识和体验、个性的表现等特点。素描的个性表现是作者个体对客观物象的内心体验和艺术思维活动的结果。具有个性的艺术思维形成和扩展是一个相当长且艰苦的过程, 需要花很大精力和时间来探索, 这是一个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增强艺术思维能力, 从而形成有独特的艺术个性语言的过程。
素描教学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个性的表现以及个人风格的形成, 需要基础知识的不断充实, 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以及个人悟性、资质等潜在因素的构成。作为基础教学, 素描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纳入教学的范畴。传统的素描教学是以写实绘画形态为基础的素描教学体系, 主要培养从事写实绘画应具备的相应能力, 即造型能力, 目标侧重于通过技巧的层面来获得保障, 对能力的认识也过多偏向于技术的层面, 素描教学所确立的能力标准比较单一。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 强调写实性, 该因素不易使学生主观能力获得丰富的拓展, 因此要探索加入新的因素, 增加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内容。应以阶段性的设置方式, 优化筛选, 经典的作业布置, 点、线、面、黑、白、灰、画面构成及空间, 甚至平面化等这些作业的系列练习, 分别解决问题, 促使学生摆脱“物”的束缚, 启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向“我”去表现。一旦学生能够摆脱束缚, 将会呈现出一个丰富的局面。同时, 由于阶段性目标相对单纯, 它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课时浪费也较少, 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当前素描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纳入教学的范畴, 综合艺术能力主要包括:艺术的感知能力、艺术的评价能力、艺术的创造能力以及相应的交流能力,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现代艺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绘画形态和艺术观念, 艺术能力的指向趋向多元, 许多领域是传统素描教学未能触及的。
综观绘画艺术, 历代艺术大师的诸多艺术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 他们独特的艺术思维、个性化的表现, 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毕加索说过:“人不应想把大自然已经完满造成的东西再制造一次。人不应该只是模仿事物, 人须透进它们里头去, 人须自己成为物。比起模仿自然来, 我情愿和自然处于和谐一致中。”[1]我们应当把素描当作一门有意味的绘画形式语言传达给学生, 让学生领悟到素描是最质朴、最真诚的情感表达方式。让学生明确素描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造型能力, 应该让学生体会到绘画的乐趣和奥妙。造型的目的是为了传达个人情感以及对事物的认知度, 艺术作品不是自然的产品, 而是基于人的活动, 具有主观性。我们必须把画面的每根线条都当作是个人的独特语汇, 让工具、材料自由地工作, 让它们制造自己的语言符号, 对不同的材质所具有的视觉效果和美感给予充分的表达, 特别是新型工具和各种材质的加入, 不仅可以丰富素描语言, 拓展素描表现力,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作业要求上, 素描的画面要有鲜明的个体语言, 能给画面营造出一种真实感和现代感, 要真实、可信, 同时要强化一种画面结构的力量和感染力, 使画面具有原创性, 同时又具有可读性和欣赏性。我们要本着实验的原则, 鼓励学生对新材料的关注和应用, 在实验中比较, 在比较后进行选择, 从中寻找到适合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方式——写实、表现、具象、抽象等方式。总之, 我们要利用一切形式和手段, 建立起自我的审美体系及新的形式语言。
立体主义画家、理论家阿尔倍尔·格莱兹说:“绘画是一种默然无言的、不动的宣言。它所欢呼起的活动, 只能存在于观赏者的精神里, 它们和空间里物体的位置变易无关。后者是通过一个被动的、静观的眼睛来知觉一个运动。但眼睛是一种具主动积极性的器官, 它在新的节奏式螺旋形绕圈的造型形式里, 返回到它的活动本质、它的自身的积极活动里。”[2]阿尔倍尔·格莱兹强调人的主观性和作者与物象之间的互动, 要求作者在艺术活动中通过艺术思维, 发挥艺术审美判断能力来寻找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和美的感受。在素描教学中要加强创意思维、扩散思维和表现意识的训练, 培养学生超强的感悟能力, 良好的艺术思维, 具有个性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 具有一定的审美文化欣赏能力且要有终身审美意识, 形成有独特的艺术个性。
素描教学中思维与理念的与时俱进, 对造型、意象等因素的研究与实践, 使素描理念发生了变化, 现代素描教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其目的是更多地去挖掘其内在的东西, 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和艺术地表现, 精神的表述使素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真正的现实和真正的生活表现。中国山水画大师石涛说:“在墨海中立定精神, 笔锋下决出生活, 尺幅上换去笔骨, 混沌里放出光明。纵使笔不笔, 墨不墨, 画不画, 自有我在。”[3]石涛针砭时弊, 提出“我的精神”的论断, 即强调艺术家必须重视自己的创作个性。同样, 我们的素描教学也要提倡一种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 并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给素描赋予新的语言与活力, 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 即一种有意味的绘画形式。
摘要:在素描教学中, 个性的表现, 注重内在的个体情感体验与表达,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和建立艺术个性化的学习平台。素描教学不仅要强调素描功能, 还要提倡一种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给素描赋予新的语言与活力。
关键词:素描,教学,创新,个性
参考文献
[1]Herschel Chipp著余珊珊译《欧洲现代艺术理论》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1
[2][德]瓦尔特·赫斯著宗白华译《欧洲现代画派画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7.素描的基本表现手法 篇七
形是一幅画的精髓,对形体结构的把握,要做到观察事物每一处“点”的联系,注意它的长短比例、距离的大小,细心体味物体的结构转折,不要只是拘于表面。我们要对每一个对象的位置、角度进行定位,强调更深层次的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对各个角度的几何形体、石膏像、人体解剖(重要)、头像、半身像等穿插大量临摹和速写素描主要是提高学生对形的理解和黑白关系。每画一处或者每拉一根线条时,学生应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观察它们之间的必然“点”的联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同方位粗略的几何图形的组合。在找准形体结构的练习中,我们很难逃避画线的乏味。在锻炼、学习基本形体的造型能力,对比联系着画时,学生要用心,用眼光,而不只是用眼睛。
画出的任何线条都具备形体结构的属性,才具有真正意义。以对象的结构为中心,不能被动地照抄对象,要透过整体地结构去完整地表现形体。不然,就成为了一根或一组废线;而由这些线条所组成的面当然也成了无意义的脏灰色。如何避免产生这样的错误?就需要绘画者分析与判断对象提供的绘画元素。
结构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绘画大师安格尔非常重视素描在教学中的地位,他首先强调的是形,而不是光影。他的原则是“笔随形而走”,因为形是不变的,光是可变的。他认为素描是研究的艺术,明暗、光影等无一不是为了表现形的。
对于刚刚学习绘画的学生来说,观察方法的训练与观察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结构素描的特点: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对象本身的结构为中心的,它不受环境自然光线的直接影响。所以在观察对象时,我们可以先不管光线在物象上产生的明暗投影,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物象的结构本身上,思考支撑一个物体的框架是什么,找到框架就找到了结构了。其次,我们在观察对象时,要全面观察,前后左右都要看,而不是将眼光一开始就停留在某一角度。例如,在画物体时,物体的长宽比例、大小比例、前后的透视关系比较,每个物体的高低比较和大面小面之间的比较,这些都是在观察时分析研究的对象。整体观察,整体比较,再整体去画,一下笔就要分清主次和前后关系。在写生的过程中,学生要迅速准确地抓住大的主要结构,使画面达到集中、强烈、准确、生动的效果。由于结构素描是以理解、剖析结构为最终目的,因此简洁明了的线条是其通常采用的表现手段。结构素描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这方面的想象能力以及思维的推理能力。
研究物体的结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素描结构与光影完美结合,才能说是一件好的作品。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上,立体性是物体的特征之一,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很好地表现。如何才能较好地画出它们的立体感?
第一,要善于归纳几何体。有些物体表面结构比较复杂,如人物头部的正面、侧面或半侧面,深陷的眼窝,向前突出的眉弓和前额,两块较平的颧骨,中间突出的鼻子,还有鲜明的下颌轮廓等。若把它们归纳成具有几块明确的面的几何形体就易于表现了。
第二,用明暗表现立体感。物体由各种不同的面组合而成。在光的作用下,各种与光源不同转向的面,会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深浅调子。在观察物体立体感时首先要考虑到体积,其次才考虑面,最后才考虑到线,也就是先整体,后局部,局部要基于整体去表现的方法。在素描的顺序中则是一点、二线、三面,最后是体积。这就是用点与线来定出塑造形体的面之后,由深到浅地依次对比着画出明暗调子来。
第三,用明暗与轮廓线相结合的画法表现立体感。这种轮廓线是指结构线。用它去画出物体的形体结构,以结构线为主,以明暗调子为辅,或以明暗为主,以轮廓线为辅,用变化轮廓线表现出立体感,用粗细、轻重、虚实等富有变化的线画出物体的形体结构。
第四,了解规律,掌握正确方法学生才会容易接受、理解和运用。所以素描学习中从整体出发的观察比较,以结构为基础的表现手法才是扎实的、有效的。教师要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掌握形体结构、比例,透视这些绘画中的主要技能,为绘画素描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8.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篇八
所谓衬托,也叫映衬。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以此表现特殊的意境或独特的情感。
二、衬托的类型
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
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
三、衬托在古诗中的运用
衬托在古诗中,可用于写景,也可以用于状物,还可用于抒情。
诗人根据实际需要,使衬托呈现出如下一些具体形式:
1、冷暖相衬。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这里,诗人先勾绘天门打开前的冷暗色调,然后再涂抹天门打开的暖亮色调。以天门打开为界,前面越冷暗,后面就显得越暖亮,冷暗与暖亮相互映衬,在色调的对比中,使诗在气势上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后面神仙的出场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2、动静相衬。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
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用“挂”字化动为静。
3、乐哀相衬。如贾至的《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这首诗用了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以前两句所写的春天的绚烂的春光,反衬内心的愁恨。
又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这首诗,则用哀景来写乐情,诗人很高兴与表弟卢纶寄宿在自己家。
4、大小相衬。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一句,以天地之大来衬沙鸥之小,以广阔的天地反衬自己像一只孤零零的“沙鸥”一样无依无傍的落寞惆怅,传达出一个人在现实与历史长河中无力自主的无奈。
5、声寂相衬。如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这首诗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写的是“寂”,第二句,空山并非一片静默死寂,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这是写“声”。这两句,声寂相衬,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6、正反相衬。如李白《蜀道难》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诗人写蜀道难行,先从正面着手,上面突兀而立的高山,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下面曲折回环的河川,冲波激浪。然后宕开一笔,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千里翱翔的黄鹤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缘,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正反结合,极力状写蜀道的难行。
7、明暗相衬。如唐刘方平的《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通过明暗互衬来表现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
8、虚实相衬。如姜夔的《扬州慢》: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前者为“虚”,后者为“实”,这一“虚”一“实”,两相映衬,寄寓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9、以景衬境。如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在这里,诗人是用潮水反衬“故国”的荒凉冷落,是为以景衬境。
10、以景衬情。如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这一诗句,描绘萧瑟的秋景,以增添离别的哀愁。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送客的主人与相别的客人,于船中执手无言,遥望江面,唯有茫茫的万顷碧波之上洒下皎洁的月光。这里的江边月景,衬托了别离的忧伤。
11、侧面烘托。如白居易《琵琶行》: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在茫茫秋月浸江,主客惨别的江岸,相对无言的凄清时刻,“忽闻水上琵琶声”,竟使“主人忘归客不发”,动心移情的音乐,不仅使人流连忘返,还诱得人们去“寻声暗问”,这从侧面烘托了乐声的艺术魅力和感人力量。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9.古筝的艺术表现手法 篇九
苦音又称“哭音”,是我国部分地区特有的一种音乐现象,是汉族音乐中一种独特的音调。“苦音”的名称,来源于西北地区的地方戏曲。在陕西、甘肃一带流行的秦腔、碗碗腔等戏曲及其它民间音乐中。
五声调式中的四个“偏音往往通过左手的按弦即以韵补声而取得,故而独具韵味。在南北各派的“苦音筝曲”中“苦音”(微升4和微降7)的形成,由于其旋律背景不同,表现手法各异,因而其韵味各不相同,如在潮州筝曲《寒鸦戏水》中,其“苦音”的表现手法着重于委婉、缠绵、清淳;到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则“苦音”不苦,而要求粗犷、豪放、悠远、壮阔了。
2.颤音的表现手法
颤音是左手作韵众多技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法。并且有美化音色、延长音波,对右手发出的音起润饰的功能。它是通过快速而细致的音高波动,赋予音乐以表情色彩。“颤音”是对传统“揉、吟”技法的总称。
在演奏优美如歌的旋律时,左手的颤音应是振幅小而匀的美化型颤音。在演奏哀伤的旋律时,左手的颤音应密而紧。如果是悲愤的内容,左手的颤音应是振幅大、频率快,颤音效果带有棱角等等.现代筝曲更是根据作品内容和情感的需要施以不同的颤音的手法,轻音慢颤,活泼快颤,激烈猛颤,泼辣重颤,凄婉密颤,这样就把无穷的韵味、无限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3.掌握特殊按弦手法
左手按弦手法有上下滑按音、点弦、颤弦、揉弦、回滑这几种。特殊的按弦手法也很有特点,它是通过左手大、食、中三指的既分且合,按弦线路、力度的错综变化,使弦音能在保持原音准的基础上滑动变化,以突出筝的韵味、风味与个性。这些指法有时也穿插弹拨,还有双手配合弹奏,这大大丰富了筝曲的表现力。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弹奏指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就从左手按音的产生、发展到现在,就演变出了多种回音奏法、揉弦奏法和左手按滑揉吟所产生的韵味,独具特色,是其他乐器所不能比拟和代替的。这些不同的韵味的律动是一个按滑揉吟的过程,直接影响到韵味的形成,因此在弹奏的过程中,要追求韵味,在听觉享受中寻找美感。
古筝音乐表达中的细节
在演奏的动态过程中始终包含着审美的趋向性。筝乐演奏如何显得更美?如何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表现中的细节处理应该说是关键。
1、动静相宜、刚柔相济
这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声音尤其如此。音乐的所有构想都必须付诸于基本的声音运动。声音是一个流动的、渐失的运动过程,既为运动就有平行运动、跳跃运动,渐次运动、递增递减运动等等。我们所要感知的是音乐的流动趋向所带给我们的心理感应,并依据审美判断来构造自己的音乐画面。“其刚,并非剑拔弩张,而是有相当的控制;其柔,却也并不一味女儿风韵,而有男儿一般韧力”。我认为对音质的把握有两个切入点,一是脑海中所想象的音质特点,二是所采用的方法。
比如《香山射鼓》一曲,描绘的是陕西关中自古以来一年一度的传统“香会”活动。第一段的慢板,渲染出一幅山雾迷漫、古刹朦胧、万籁皆寂,惟闻钟磬鸣响的幽静画面,虔诚、超然。演奏中以“静”为主,求音色的纯净、气息的沉稳。此段末尾左手用上行的刮奏引出两个乐句的摇指,更显意境高远和空旷。左手稀稀落落的拨音,恰似“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音”。乐曲的快板段鼓乐阵阵、咏唱
合鸣,朝山拜佛的人熙来攘往,音乐至此推向高潮,此段应以“动”为主。动与静不仅构筑了音乐运动的基本逻辑过程,也反映出音响动态的辩证关系,在一个音乐的段落中有动也有静,才会富于推动力。除此之外,所谓“相宜”指的则是分寸的把握,只有恰到好处,才可能使动与静的结合更加完美、谐和。
2、强而不燥、弱而不虚
这是指对声音的量级要求,意味着声音的大小适度,意味着声音的厚薄得当。我们目前进行音乐训练的辅助机械设施主要是节拍器,没有声音量级测试仪。倘若假设音量的基本阈值为1-10度的话,其中:1为ppp,10为ff从1-10的对应过程是从ppp-pp-p,f-ff-fff的渐变,那么,筝的最佳音量阈值应该在3-9度之间,其运动幅度足以满足我们对作品的表述。我认为音乐是在对比中展现的,在矛盾冲突中运行的,倘若处理成一惊一咋,则不免显得棱角过于分明,太虚则显得单薄,太亮则显得生硬。人们对声音的审美是有共识的,一般喜欢适度表现,重要的是表现者与受众者之间的心理承受契合。
比如在演奏《草原英雄小姐妹》时,与暴风雪抗争的一段,双手的刮奏应忙而不乱,扫摇技法进入时应是弱进,而后渐次提升,造成一种声势,且以摇为主、扫为辅,突出旋律时亦切忌一味夸大而不加控制。再如《临安遗恨》中主题第二次再现时,无奈悲苦之情需要做弱化处理,但如果音质过于单薄、轻柔则会显得软弱无力,就会与原曲强调的英雄本色背道而驰。对于这一点,该是演奏者作细心体悟之处。
3、忘象取意、得意忘形
在此,“意”可理解成作者的思想感情,即意念;“象”是具体可感知的物象,即具体的物质依赖,如乐谱、弦位等。“意”与“象”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经艺术家的精神加工之后的产物。而“境界”则可以理解成比喻、体验式的有情有景、虚实结合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纯粹的洞观、感悟和体味,而并非逻辑范畴。
纵览传统或现代筝曲曲目,我们不难发现众多乐曲的“立象”之本,主要意义或是“情生于景、情景交融”,或是“景生于情,情景相生”,于是,通过自然景物来“立象”,以达到“尽意”地抒发个人之情感,这种手法最为常见,如《高山流水》、《建昌月》、《寒鸦戏水》、《平沙落雁》、《黔中赋》等作品均是如此。而以人文境界“立象”的亦不在少数,像《汉宫秋月》、《临安遗恨》、《长相思》、《幸福渠水》属于此类。有了“立象尽意”,就要求演奏者通过抽象的音响运动形式,发挥审美联想,展示内心的感受,演奏者对作品的诠释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得意忘形”的过程。
10.《诗经》表现手法“比”的翻译 篇十
《诗经》中有大量的诗运用了“比”这一表现手法,《硕人》即为一典例,由“比”来形容女子之美,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因此对该诗这一表现手法的翻译历来是研究的重点,翻译中对其的处理也直接影响着译作的水平。
本文旨在以尤金·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硕人》不同英译本(以许渊冲与理雅各英译本为例)中“比”这表现手法的处理,力求由具体到普遍地探索出“比”这一表现手法自然、恰当、对等的翻译处理方式。
关键词:《卫风·硕人》;“比”;翻译
一、理论依据
功能对等的核心是:译文措辞通顺自然,内容达意传神,读者反映相似 (谭载喜,2004:234)。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P67)。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功能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二、对比研究
“比”即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如《卫风· 硕人》中便是使用了一连串的“比”来形容美人之美。其段落及翻译如下:
《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其中皆运用到“比”的章节,形容女子貌美,理雅各与许渊冲的翻译分别如下:
Her fingers were like blades of the young white-grass;
Her skin like congealed ointment;
Her neck was like the tree-grub;
Her teeth were like melon seeds;
Her forehead cicada-like;
Her eyebows like(the antennae of) the silkworm moth;(理)
Like lard congealed her skin is tender,
Her fingers like soft blades of reed.
Like larva white her neck is slender,
Her teeth like rows of melon seed.
Her forehead like a dragonfly's,
Her arched brows carved like a bow.(许)
从词汇对等方面来看,
首句“手如柔荑”原意为形容女子素手像初生的茅茎一样柔嫩、白皙、纤小。故其翻译重点为“柔”与“白”两个概念。在处理“柔”的翻译中,理雅各选用“young”来表达初生之意思,许渊冲则选用“soft reed”来表现。与young相比,soft虽然未能直接传达出“初生”这一概念,却恰如其分的表达了柔软之意。相较之下,young虽然表示新生,在传达“柔”这一概念上却不如soft。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来看,soft更能传达出原文中“柔嫩”之意。其次,在处理“白”这一概念时,理雅各选用了“white-grass”而许渊冲则处理成了“blades of reed”,芦苇与白皙在表意上并不完全对等。因此在形容女子手很白皙这一概念上,理雅各的版本更为恰当。综上所述,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理雅各的译本突出了“白”而许渊冲的译本突出了“柔”。
第二句“肤如凝脂”皮肤像凝固的油脂。形容皮肤洁白且细嫩。其重点“洁白”与“细腻”皆通过“凝脂”这一喻体传达出来。在翻译中,理雅各选用“ointment”其本意为smooth, thick, substance that is put on sore skin(出自柯林斯英汉双解字典),而许渊冲则选用“lard”其本意为soft, white fat obtained from pigs。两者都传达出了“细腻”这一概念。然而理雅各的版本在对于“洁白”的传达上就稍有欠缺。反观许渊冲的版本,“lard”意为猪油,符合“凝脂”的原意,且其对应的英文也与原意对等。综上所述,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许渊冲的译本较为恰当。
第四句“螓首蛾眉”中,螓:蝉的一种,螓首指额广而方;蛾眉则是指眉细而弯。螓首蛾眉指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对于“螓首”的翻译,理雅各选用“cicada”一词,本意为“蝉、知了”而许渊冲选用的“dragonfly”则是蜻蜓之意。从词汇对等的角度看,cicada更贴近本意。而对于“蛾眉”的翻译中,蛾眉指触脚,引申义为女子弯弯的眉毛,故其重点在于“弯”这一概念。理雅各在翻译为“(the antennae of) the silkworm moth”,一一对应的传达了虫与触须之意,却并未展示“弯”这一概念。许渊冲在翻译上选择arched brows carved like a bow,虽然舍弃了原本的意向,却恰当的传达出了引申意味。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许渊冲的译本更好的体现了源语的信息。
三、总结
(一)成果及结论
“比”在《诗经》的主要作用是比喻,《硕人》一诗中即是通過比喻来歌颂美人。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在处理“比”这一表现手法时,应着眼于本体喻体在不同语境中的文化含义。当某一喻体在两种文化中含义相同时,即可直接译出;当其在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时,在翻译中宜优先采取先直译加引申义的方法,既兼顾诗歌本意,又传达出文化意义;诗歌翻译受制于音韵,格律,当无法兼顾喻体与引申义时,可省略喻体,直接传达出引申义,便于目的与读者理解。
(二)不足之处
翻译过程中应兼顾作者与读者,融汇东西方两种文化。然而诗歌的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其受制于韵律与结构,因此部分理论虽具有逻辑性却缺乏实践性。译者需灵活处理不同的文化现象,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时得到一样的启发与感受。
参考文献:
[1]冯超.语言哲学观照下《诗经》译本的对比研究,2012.
[2]王辉.理雅各与《中国经典》[J].中国翻译,2003(02).
[3]潘志明.《诗经》翻译中的考证行为和阅读行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03).
[4]汪榕培.《诗经》的英译——写在“大中华文库”版《诗经》即将出版之际[J].中国翻译,2007(06).
[5]邱绪萍.《诗经》两个英译本的比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0).
[6]李佳洁.汉诗英译中的非物质符号意象重建——《诗经》英文译本的比较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
[7]李玉良.《诗经》英译研究[M].山东齐鲁书社,2008.
【素描的基本表现手法】推荐阅读:
素描及设计素描教案08-29
素描的感受与感想12-10
春天的素描初中作文01-10
素描 鸡蛋的教学设计06-09
唐诗素描中的文章07-20
学素描的作文600字08-04
几何体结构素描的教案11-28
丑小鸭的素描400字作文10-23
素描高级教学10-20
素描知识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