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总结(共13篇)
1.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总结 篇一
为确保“营养餐工程”能够安全、平稳实施,根据自治区营养办《关于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督导检查与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内学生营养办【20xx】4号文件精神,学生营养办于4月8日—9日组织相关人员对我县10所乡镇中心校的食堂卫生、食品安全、资金管理使用、学校食堂供餐等相关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就我县实施“营养餐工程”管理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制度并完善了“营养餐工程”和管理机制实施方案
1、各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对“营养餐工程”方案进行了修定,调整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食品采购供应、食品安全监督、营养餐发放、数据统计和档案管理。落实了学生营养餐工程食品分发人员、库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职责,把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分解落实到人。
2、各学校建立了营养餐财务管理制度,食品出入库管理制度、原料采购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餐厅卫生管理制度、加工管理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食堂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厨房卫生管理制度、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食堂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品供应制度、用餐制度、学校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学校防投毒措施、食堂就餐人员须知、食堂卫生基本要求和《工程责任追究制度》等管理制度,健全了营养餐采购、留样、班主任领取和学生用餐四类台账,规范了营养餐操作、加工、分发食用和采购流程。
3、各学校营养餐库室能够保持过去的标准要求,干净整洁“两通、五防”。
二、加强了“营养餐工程”的过度管理
1、各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早、午、晚餐食谱,特别是针对过去学生没有吃早餐的习惯,给孩子们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营养早餐,如:肉包子、素包子、糖包子、小米粥、二米粥、红豆粥等,在没有肉包子、素包子的情况下,搭配一颗鸡蛋,力争使学生早餐吃得营养、吃得放心。
2、各学校对采购食品实行专人保管和验收,发现异常食品拒绝接收,认真落实食品出入库记录和索证制度。
3、发放牛奶要检查保质期和外包装,确认无异常现象后再由各班主任或学生领取到班级发放,并由班主任监护,指导学生食用。并做到:一看、二摸、三嗅、四尝,学生饮完牛奶后,1小时内严禁在外买零食吃,以免营养奶和零食混吃造成身体不适。
4、食堂建设与管理。从去年起,各学校食堂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新建了小海子中心校、十八顷中心校、屯垦队中心校,食堂所有在校学生都能一次进餐,修善了大库伦中心校、玻璃中心校食堂,改善了食堂就餐条件,食堂工作人员能够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和食堂卫生,对学生餐具能够定期进行消毒。
三、加强“营养餐工程”经费管理
从实施“营养餐工程”以来,我县营养办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按时足额把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款和工作补助经费下拨到学校,各学校严格执行“营养餐工程”膳食补助零利润的相关规定,定期向学生公示和采购的营养餐品种、数量、价格和学生领食人次。做到专账管理、专款专用,每天对营养餐实行实名制发放,并由学生签字,学期末汇集成册入档,确保营养餐资金的使用安全。
四、切实加强质量监管,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各学校在食堂安全方面做了认真、细致的工作,以校长为营养餐安全第一责任人,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关;食品安全监督小组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督,严禁变质、腐烂、被污染、过期、没食品安检合格证的食品进入校园;总务处做好食品质量的监管,与食品验货人一道把好质量关,食品采购严格按要求主要负责食品的采购工作。凡因监管不严,让变质、腐烂、被污染、过期、没食品安检合格证的食品等不符合国家卫生安全和质量标准的食品造成食源性疾病,要追究相关人的主要责任,因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职,班主任不按要求。发放营养餐,造成集体卫生事件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负主要责任,同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1、新建食堂内全部更换为电器设备,造成用电量大加重学校经费负担,需加大经费投入,今后积极争取上级和政府投入缓解资金缺口。
2、目前来看,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条件都得到了改善,但有些学校的卫生状况有待于提高,如地面不干净,制度没有上墙,有些面案年长卫生不合格需要更换,学生早餐前不洗手(原因是食堂没有设计洗手地方)等问题,自查当中检查组与学校负责人当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确保食堂食品卫生。
3、经深入学校检查各学校营养膳食补助经费基本没有结余,都用于学生营养补助,工作经费各学校还有结余,正在逐渐改善工作条件,及设备配备,还有些学校虽然单独记账,但3元钱和工作经费没有分开记账,显得有些混乱,检查人员当面进行指导,下一步准备进行专项培训。
六、工作建议
1、关于电子营养师系统的使用,应以市或自治区为单位进行集中培训,掌握这一系统操作与使用,达到更好的效果。
2、要结合当地实际,用好每生每天3元钱的使用,要进正餐非常困难。
2.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总结 篇二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对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699个试点县,均进行常规监测。选取50个县开展重点监测,每个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3种供餐模式随机选择2~3所小学和初中作为重点监测学校。当某种供餐模式小学或初中不足2所时,抽取该供餐模式所有的学校作为重点监测学校。选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每个年级抽取40名左右,男、女生基本各半。某年级学生人数不足40名时,该年级的所有学生纳入监测范围。共收集15 763所学校的完整数据,分别来自22个省的509个监测县,其中小学8 307个(79.8%),初中2 100个(20.2%)。共调查学生29 317名,其中男生14 811名(50.5%),女生14 506名(48.5%);小学生16 730名(57.1%),初中生12 587名(42.9%)。
1.2 方法
问卷调查使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学校调查表”(以下简称“学校调查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学生调查表”(以下简称“学生调查表”)分别收集监测学校供水、发放驱虫药情况以及学生饭前便后洗手和服用驱虫药情况等信息。该调查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以下简称“营养所”)设计,并经专家研讨会讨论及预调查后修订。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详细介绍该问卷的填写方法后,学校问卷由学校主管校长填写并加盖学校公章后收回,学生问卷由学生当场完成并收回。由于部分变量数据缺失,导致不同组别的样本总量不同。
1.3 质量控制
营养所对各监测省和重点监测县进行统一培训后,各省对所有监测县调查员进行二级培训,所有调查员均经过培训合格后进行正式调查。问卷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对每份问卷进行核查,如发现填写错误或漏填等立即让调查对象补充。
1.4 数据处理
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系统”进行录入和上报,上报数据采用SAS 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间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校供水及学生饮水情况
总体来看,58.5%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白开水,25.4%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桶装水;29.9%的学生自带或购买水,17.8%的学生直接饮用自来水,4.1%的学生直接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其中初中提供白开水和桶装水比例均高于小学学校;中部地区分别高于西部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提供桶装水的学校中,采取食堂供餐方式的学校比例最高,为27.2%。小学生直接饮用自来水的比例高于初中生;混合供餐的学校直接饮用自来水的比例最高,为27.0%,其次为食堂供餐的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1。
2.2 学生洗手情况
学生每次饭前便后都洗手的比例为37.7%,经常洗手的为38.0%,还有4.2%的学生从不洗手。小学生饭前便后洗手的报告率高于初中生,中部地区学生高于西部地区学生,混合供餐模式高于企业供餐和食堂供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2。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3 驱虫药发放和学生服用情况
13.6%的学校过去1 a内曾为学生统一发放过驱虫药,其中初中高于小学,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食堂供餐模式的学校高于企业供餐和混合供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5.9%的学生在过去1 a内曾自行服用驱虫药,其中小学生高于初中生,中部地区学生高于西部学生,食堂供餐学校高于企业供餐和混合供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3。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3 讨论
学生的饮食卫生和饮食行为影响营养素的摄取,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6]。近年来因饮用水污染引起学生患介水传染病的情况时有发生[7,8],学校饮用水质量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校集中式供水(自来水)供水率仅为50%,寄宿制学校多使用自备水源,自备水源供水情况较差,水质合格率较低[2]。无法获得及时、清洁卫生的饮用水不仅会对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会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和出勤率[4]。本次调查显示,有近20%的学生饮用自来水或未经消毒处理的井水、河水或湖水。没有经过煮沸消毒的水源很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甚至发生严重的肠道传染病疫情,严重威胁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8]。调查还发现,初中学校的供水情况整体好于小学,中部学校的供水情况好于西部学校,可能与我国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中西部发展不均衡有关。因此,加强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学校的供水设施建设,对供水设施和供水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保障农村学生的饮用水质量和饮用水安全,仍是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当务之急。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饭前便后洗手可以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对保证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9]。本次调查显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还有1/4的学生偶尔洗手或从不洗手。由此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仍然没有养成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卫生意识,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学校的洗手设备不足。这种不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容易造成各种肠道疾病的高发,对学生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肠道寄生虫感染曾是我国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10],近年来由于学校卫生防控措施的加强,城市地区寄生虫感染率大大降低[11],但某些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受经济条件、地理因素和生活习惯的影响,感染率仍然较高[12]。寄生虫感染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使人体产生免疫病理变化等,对人体危害很大[13,14]。国外研究表明,寄生虫感染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影响学生贫血率,而驱虫措施的开展会对学生的就学率和缺勤率产生影响[4,5]。自1990年开始,国家教委和卫生部就把学生肠道寄生虫病列为重点防治疾病之一。为了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降低患各种寄生虫病的风险,许多学校定期为学生发放驱虫药[15]。调查显示,调查学校主动发放驱虫药或学生过去1 a内服用驱虫药的比例仍然较低,不仅会造成儿童青少年肠道传染病的高发,还会对区域内人群的肠道疾病感染率产生影响[16]。因此,学校要加强驱虫药发放和寄生虫病防治等卫生防控措施的实施力度,全方位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改水改厕、环境治理和健康知识教育可以有效控制寄生虫感染和寄生虫病发生[17]。建议“计划”在进一步推广过程中要逐步加大对供水、洗手设备的投入,完善学校供水设施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保证农村学生可以获得充足、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能有充足的洗手设备。建立和完善学校寄生虫病防控制度,通过集体取药等防控措施,降低和控制学生的寄生虫感染,同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加强饮食卫生和饮食行为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2013年学校供水、学生饮水和洗手以及驱虫药服用情况,为改善农村学生健康状况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699个试点县中选取50个县作为重点监测县,每个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中每种供餐模式选择2~3所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中,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达到40名学生左右,男、女生基本各半,采用“学校调查表”和“学生调查表”分别收集学校供水、学生饮水和洗手以及驱虫药服用情况。结果 共调查15 763所学校和29 317名学生,其中为学生提供白开水的学校占58.5%,中部地区(62.7%)高于西部地区(56.1%),初中(66.1%)高于小学(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P值均<0.01);有17.8%学校的学生直接饮用自来水。每次饭前便后均洗手的学生占37.7%,小学生(40.5%)高于初中生(32.9%),中部地区学生(39.6%)略高于西部地区学生(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P值均<0.01)。有13.6%的学校过去1 a内给学生发放过驱虫药。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各种健康相关的卫生辅助设施建设和辅助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健康状况提供基础。
3.云南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 篇三
鲁昕指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做到三个“专”: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统筹协调,各省和各市县级政府要成立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专项制度,强化工作落实,建立主任办公室制度、月通报制度、简报制度、工作调度制度和分省包干督察制度;设立专家组,加强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帮助研究制定营养配餐指南和食谱。
针对2012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工作,鲁昕强调,要落实政府责任,抓紧建设责任体系,政府层面统筹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责任体系,学校层面把责任体系建到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与有关供餐企业(个人)之间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好监督检查,建立實名制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生营养健康监测评估制度,主动接受各方监督。
另据悉,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确定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云南省有85个县列入试点地区。在此基础上,云南省政府决定启动省级试点,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将国家试点外的44个县(不含县城所在地学校)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纳入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的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与国家标准一致,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每生每年补助资金600元),所需资金由省与州市共同分担。
《云南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草案)》举行听证
本刊讯(记者 矣 勇) 2月20日,省教育厅举行《云南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草案)》听证会,来自全省教育行政部门、义务教育学校和法律界等方面的15名听证代表围绕《办法(草案)》的规范性、可行性等提出了修改意见。
《办法(草案)》共12章40条。在入学招生方面,明确了按照学生实际居住地就近或相对就近、划片、免试入学的制度,改变了以户籍为主导的学籍管理弊端;明确了适龄儿童入学的法定年龄及其界定日期;明确了非户籍地学生入学的基本要求。在政府行为方面,规定了实行入学通知书发放和义务教育证书颁发制度,从“入口”和“出口”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体现政府责任,强制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有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在管理手段方面,规定了从学生注册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网络管理,确保管理工作方便、快捷、精确、高效。在管理行为方面,取消了留级制度,禁止开除学生的行为,规定了学生缓学、转学、休学、复学、跳级以及学生学籍注销的具体情形和办法。在学生评价方面,突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制度和办法,明确了要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培养学生;明确了“奖励为主、处分从轻”的奖惩制度,提出了处分不得计入学生学籍档案的要求;明确了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对学校处分学生进行申请复议的制度。
听证代表认为,《办法(草案)》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法、云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以及教育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对加强和完善全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充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班额现象,有的代表提出,《办法(草案)》应对班额进行相应规定,以遏制大班额问题,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办法(草案)》第四章对云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转学手续办理程序进行了详细说明,有代表建议,希望对跨省转学的程序也作相应规定。另外,学生的处分、跳级以及民办学校的招生等,也是听证代表关注较多的问题。
截至2011年底,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人数达629.34万人,占在学人数的70%。为规范和加强义务教育学籍管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省教育厅从去年初开始进行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的制定,《办法(草案)》的制定经历了调研学习、征求意见、论证修订3个阶段。
4.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调研报告 篇四
3月7日,我城区在长塘镇定西小学举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启动仪式,标志着青秀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营养改善计划” 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即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每生每天4元的营养餐补助。
当前我城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3所,学生13596人。其中初中4所,学生4098人,小学39所,学生9498人。截止6月,共有22所学校有食堂,其中4所学校食堂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或卫生许可证)。城区计划全年投入资金约1495万元,全部从城区财政支付,据了解,学生每天4元钱的补助已经拨付到学校。
二、取得的成绩及工作进度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深入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须做到早思考、 早部署、 早安排、早落实。为有序实施我城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保障营养改善计划在我城区顺利推进,城区教育局在20xx年即着手筹备,多次实地调研,了解各校存在的困难,通过征求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实施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城区成立了“青秀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分管教育副区长为组长,成员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组成,各校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及时印发了《青秀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方案(试行)》,明确了实施范围、补助标准和拨款方式,规定了各相关只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为顺利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实际,克难攻坚,保证学生吃上放心营养餐
一是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了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能早日吃上免费的、放心的营养餐,城区教育局要求各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校根据生源、厨房及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状况,结合原材料采购渠道等实际情况,分别制定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供餐方式和流程,如,有些学校大部分学生部吃早餐,则实行免费早餐;有些学校实行免费午餐;有些学校则实行早餐+下午餐等。
二是确保安全,规范操作。城区通过教育系统大宗食品采购小组对学校需采购的鸡蛋、牛奶等大宗食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教育局要求各校以“安全、营养”为首要目标,各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均成立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制定营养改善实施方案、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接餐就餐登记明细表册,明确了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了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供餐食品的验收、储存、加工、发放、组织学生就餐等有关制度。在开始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之前,各学校就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宣传国家这一惠民政策,使教师、家长及学生全面了解营养餐的改善内容,群众都从心里感谢党的好政策。, 全城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共 43所学校13596名学生享受营养餐。
三是加强培训。城区教育局从开始,多次召开农村学校校长营养餐改善研讨会,还开展了2期后勤分管副校长培训班和1期学校厨房布局培训班。
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全部由城区财政支付,为保证这一专项资金的安全,做到专款专用,城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财务管理,健全学校财务机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定期全面公开学生营养改善 经费账目,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和有效,做到分开透明。同时财政、教育、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经费安排使用、资金发放等情况的检查监督,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城区今年计划投入资金约1495万元(每生每天4元,按200天计),其中直接用于伙食费1088万元,聘请食堂工作人员约407万元(按每60学生配一名工作人员计),食堂人员由学校结合实际自行聘请。 为切实掌握营养餐的推进情况,教育局安排专员负责营养餐计划实施情况,随时了解反馈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工作,保证此项惠民工程扎实推进。
(三)加强督查,落实责任
从第一天向学生供应免费营养餐起,我城区就高度重视营养餐 的食品安全工作,教育、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对营养餐每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严把各道关口,确保学生都能吃到营养健康的早餐,让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满意放心。20xx 年 4月初,城区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抽查了部分学校营养计划执行情况;4月下旬,城区教育、财政、审计、卫生等相关部门派出有关人员,深入各乡镇中小学对营养餐工作进行实地督查;6月初,在教育局、卫生、工商等部门的配合下,城区政协组织了10多名政协委员对营养餐进行调研。
三、存在的问题
(一)全国出现的热点问题
现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社会,食品安全及补助是否全部进入学生肚子中是两个最集中的问题,举例如下:
1、3月29日中午,贵州织金县八步小学学生在食用早餐后集体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86人送医院治疗。 "
2、4月1日,媒体报道《广西那坡部分学校3元营养补助被供货商套利1元》,反映市场价2元钱的牛奶到学生手中变成3元钱的问题,当日即引来近10万名网民参与评论,随后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全国多家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
3、4月9日,云南镇雄县塘房镇顶拉小学、猫猫抓树小学、椅子山小学1062名学生在食用统一配送的营养午餐后,368人因身体不适入县医院检查治疗,这是40天里镇雄第四起营养餐食品安全事故。
4、5月26日,一条微博引起广泛关注:纳入国家营养餐改善计划的安徽金寨,由教育局招标企业统一配送给一小学的营养餐中的苹果几乎没有一个是好的。这一事件在网络上立即引来热议,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
(二)我城区存在的几个问题
我城区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正有序、 安全的推进,但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食堂建设滞后。当前我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拥有率仅有51.1%,而拥有卫生许可证的更是不足20%,食堂缺口较大,合格食堂更少。很多学校特别是偏远的村办小学尚无食堂,学生是在教室吃饭;已有食堂配备参差不齐,部分学校采用空置的房间做食堂,面积小,食堂设施、设备落后,直接影响食堂的规范管理与卫生安全;有些学校的饭堂环境较差,如南阳镇中心学校,食堂就和农家养猪场仅仅一墙之隔;大部分学校的食堂无卫生许可证。
二是学校缺少食堂工作人员。众多学校缺少甚至没有食堂管理人员或食堂从业人员,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临时工,队伍不稳定,甚至没有健康证;有的学校由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负责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如南阳施厚小学)。
三是学校点多面广,学生饮食安全监控力度大。许多学校交通不方便,在食品物资采购上存在较大的困难,相关部门现场监督检查存在较大的困难。
四是营养餐内容简单。学校供餐人员缺乏专业的营养指导,不会制定营养食谱,许多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营养知识也极度匮乏,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错误观念,影响了计划的有效实施,政协委员们在听取介绍的时候,部分学校把“吃饱”作为汇报重点。
四、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城区将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保证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能按照国家要求正常推进:
一是需要多部门合作。学校供餐和学生的营养保障,不仅与财政和教育部门有关,也涉及到农副产品供应、卫生监管、合理膳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建立部门联席工作机制,协调各部门在学生营养问题中的责任,通过多部门的协作配合,切实履行对贫困学生营养问题的责任,保障贫困学生健康上学。
二是强化监督,严格考核。各学校要建立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 并实行采购员、炊事员、监督员多方签字审核,建立考核责任制度。对营养餐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按 “营养餐”标准和数量足额配餐;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学校营养餐的财务实行一月一清算、一学期一公布制度,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教育局要把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实施情况作为学校、校长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开展营养餐开展不力,克扣、挪用营养餐经费的学校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三是坚持农村学校营养餐自办。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要把食品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容不得掉以轻心,我们的目标是不仅让孩子们吃得营养,而且要让他们吃得放心。究竟企业集中供餐好,还是学校自己办食堂安全,一直是争论不已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商人的逐利性是商人的根本特性,从全国各地暴露出来的很多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资金被克扣的情况来看,主要出在企业配送环节。所以,我城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应坚持学校自办食堂供餐,尽量减少中间采购环节,确保4元钱全部吃进学生肚子。食堂应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原则,应充分发挥农村在果蔬及肉类、蛋类方面的采购优势,为学生提供安全、营养的伙食。
四是加强食堂建设。当前我城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最大的问题就是食堂,很多学校特别是村小本来就没有食堂,为了应付营养改善计划而改建的食堂根本就不达标。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城区政府应该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把食堂建设(改建)当做一场攻坚战来抓。学校食堂严禁超标准建设,要本着“节俭、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学校食堂建设(改造)方案应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核后方可实施,避免建成后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对学校食堂建设进行餐饮安全指导。规模较小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利用闲置校舍改造食堂(伙房)、配备相关设施设备,为学生就餐提供基本条件。
五是为学校食堂逐步配足工作人员。对于很多乡村小学来说,原来就没有食堂,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把空置的校舍用来做厨房,但是由于经费紧张,教师必须承担起做“伙夫”的责任,无形中加重了工作负担。食堂工作人员的短缺是当前我城区营养改善计划急需解决的问题。政府应为学校食堂配备数量足够的合格工作人员并妥善落实人员工资及福利,组织专业培训,从业人员不足的,应优先从富余教师中转岗,也可以采取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从社会公开招聘。学校应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营养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食堂从业人员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营养配餐、消防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训。
六是保证营养餐科学合理。学生营养餐补助不能是异化为“零食” 补助,发一袋奶、发一个鸡蛋就完事了,也不能变为课间加餐,应该实实在在是正餐。有关部门需加强学校的营养配餐的指导,在保证学生各种营养成分摄入量的前提下,制定符合实际的营养食谱,为避免孩子吃腻同一道菜,同时也要达到营养均衡,食谱还需交叉营养配餐,根据当地供应的当季菜品和果类进行适当的替换。食谱需上报城区教育局备案。学校每周都公布菜谱,接受师生、家长的监督。
5.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总结 篇五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试点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切实改善义务教育学生的饮食营养水平,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县、幸福和谐”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从XX年X月X日起,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饮食营养质量,让孩子们“吃好饭,上好学”。
三、实施对象
享受营养改善的对象是: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
四、营养改善标准
营养改善的伙食标准为每个学生每天午餐3元,学生每学年享受营养改善的天数按在校200天计算。
五、资金来源、使用和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所需资金,由国家财政承担,县财政应将营养改善所需配套资金足额列入本级财政年度教育事业支出预算。县财政要设立营养改善资金专户,专户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按学期及时拨付到学校。为保证营养改善工作的按时实施,由县级财政预支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配套资金,安排经费添置学校食堂开餐所必备工具,保证在XX年X月X日前完成准备工作。
营养改善资金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县财政局、教育局负责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资金使用的指导、监管工作;各有关学校必须按规定使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资金。
各有关学校应建立健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资金的使用监督制度,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及群众的监督。营养改善资金只能专项用于学生营养改善的开支,不得用于支付员工工资等人员经费的开支。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营养改善资金。资金使用情况由各学校定期向当地群众公布,对群众反映属实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六、加强领导,强化保障
加强领导,统筹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为加强对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由教育、财政、食品、公安、审计、卫生等部门有关领导组成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XXX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县教育局有关科室抽调。各乡镇学区、城区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关机构,切实加强对营养改善工作的领导、监督和管理,确保营养改善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监督举报电话:
电子信箱:
明确职责,形成合力。为顺利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各有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教育部门要负责核实享受学生人数和经费预算,督促和指导相关学校做好开展学生营养改善相关工作;财政部门要及时拨付学生营养改善所需经费,安排经费添置学校食堂开餐所必备工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学校采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负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价,指导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并负责做好辖区内学校食堂卫生指导、检查、监督工作;教育、卫生部门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好辖区内学校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与信息收集、报告,指导学校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对营养改善资金到位情况进行核查,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各实施营养改善工作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各学校要明确职责分工,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落实,要对营养改善工作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如财务管理、食品卫生安全、营养配餐知识等培训,规范和提高学校营养改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确保营养改善卫生安全和基本营养。要实行原材料定点采购,加强票据审核,完善索证取证,将营养改善工作列入对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重点检查和考评。
建立实名制学籍管理系统。各学校要严格审查享受对象的资格,享受对象必须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在册学生,班主任对所任教班级申报享受对象的资格负责;校长对学校申报的享受对象负全责,学校要将符合享受营养改善条件的学生名单在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地村委同时公示7天,如群众无异议,则建立营养改善学生资料档案库。开学后10个工作日内,学校要将享受营养改善条件的学生名单报县教育局,县教育、财政部门联合审定后,及时拨付资金。对少 报漏报的学生,学校要垫付该学生的年度补助餐费;严禁弄虚作假,多报重报,一经查实,按国家有关财经制度处理。
因地制宜实施营养改善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结合本地实际,提高认识,积极创新,加大投入,稳步推进。对于100人以上的学校,县财政要安排专项经费,在住建、卫生、消防、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通过改建、新建或扩建食堂实行集中开饭,改扩建食堂和添置设备的经费不能从学生的营养改善经费中开支,改扩建的食堂要积极申报卫生许可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积极为学校申报食堂卫生许可证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在50至100人之间的学校,可实行向企业购买的供餐方式;50人以下的村学和教学点若暂时还不具备开餐条件的,乡镇中心小学要想方设法,统筹兼顾,采取专人派送的形式,就近指定集中开餐,或者采用家庭托餐形式供餐。各学校要全力推进营养改善工作的实施。营养改善开餐形式为学校集中开餐,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早晨或中午。
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管理力度,强化管理措施,细化管理过程,经常组织对营养改善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营养改善经费的落实和使用情况、学校的开餐情况、卫生营养状况进行全过程监管。了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不断完善营养改善工作 管理办法,创新营养改善工作模式。实行营养改善工作月报制度,乡镇学区、城区各学校要将营养改善工作的实施情况于每月28日前向县教育局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汇报一次。
建立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评估制度。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各学校要在卫生、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改善食堂条件,实现卫生达标,有关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各学校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的各项有关规定,加强对食品采购、保管、制作、供给等各个环节的监控,保证开餐质量,坚持食品留样制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各学校根据学生的营养需求,加强营养搭配研究,因地因季做好营养配餐工作,提高营养改善的质量。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营养改善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教育惠民工程,对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进一步巩固提高 “两基”成果将起到积极作用。宣传部门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台、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宣传县委、县人民政府落实改革开放成果普惠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举措。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班会、校会、校园广播、板报、网站等学校主要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营养改善工作,使之家喻户晓。同时,学校还要定期开展感恩教育,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立志努力学习,回报国家和人民,回报社会,使营养改善工作的社会效益和德育效果进一步彰 显。
青少年的营养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这项计划的启动实施,对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6.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总结 篇六
“学生营养餐”的供给制度是国家惠及于民的大政方针,为了让这项政策更好地落到实处,特就资金管理问题制定如下制度。
一、营养餐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要有专门台账,并做到日清周结,每周公布帐目,接受家长及教职工的监督。
二、每天按国家规定的营养餐标准制作优质等值的营养餐。
三、营养餐支出票据必须有供货商、监督小组成员、工作小组成员及教师代表、食堂管理人员签字,再由分管校长审批方可入账。
四、营养餐支出分月汇总,学期结束召集教职工代表审核账目。
五、成立一个由家长、学生、教师代表共同参加的营养改善计划监督小组,定期对食堂和账目进行检查和核算,并在学校公示栏处公布结果,以保证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
六、学校在公示栏处设置监督举报电话和公众意见箱,以便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保证工作的廉洁性和透明性。
7.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总结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西安市实施“计划”的14个区县中,随机抽取5个区县,在每个区县抽取10%~20%的学校(包括小学和初中)作为监测学校。在监测学校中,将参加“计划”的学生作为监测对象。如果全校学生均享受了“计划”,每个年级以教学班为单位,抽取1~2个班,保证参加监测学生人数达到40人左右,要求男女生基本均衡。如果某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不足40人时,则该年级的所有学生均为监测对象。如果全校仅部分学生享受了“计划”,则将享受“计划”的全部学生纳入监测。共监测15 397名6~15岁学生,其中男生8 288名(53.8%),女生7 109名(46.2%);农村学生5 552名(36.1%),乡镇学生6 127名(39.8%),县城学生1 138名(7.4%),城区学生2 580名(16.8%)。
1.2 方法
1.2.1 身高、体重测量
2014年10—12月,由监测区县的保健所,按照统一标准方法测量参加监测学生的身高、体重,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身高采用金属立柱式身高计测量,精确至0.1 cm;体重采用电子体重计测量,精确至0.1 kg。
1.2.2 评价标准
营养不良包括生长迟缓和消瘦,二者具备其中之一者即被判定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进行筛查[3]。超重/肥胖判定采用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分性别、年龄别体质量指数(BMI)判定标准[4],BMI介于超重和肥胖界值点中间,即判定为超重;BMI大于或等于肥胖界值点,即判定为肥胖。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对连续性变量和分类变量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男生营养不良率为8.5%(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分别为1.4%,7.2%),超重率为14.2%,肥胖率为8.7%。女生营养不良率为6.6%(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分别为1.3%,5.3%),超重率为10.2%,肥胖率为6.1%。见表1。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2 营养不良情况
男生营养不良率(8.5%)高于女生(6.6%)(P<0.05)。不同年龄段及学校所在地学生营养不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按学校规模分,人数在500~1 000人之间的学校学生营养不良率较高(9.9%)(P<0.05)。按照“计划”的供餐模式分层,食堂供餐学生营养不良率较高(9.0%)(P<0.05)。见表2。
2.3 超重肥胖情况
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22.9%)高于女生(16.3%);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20.8%)高于初中生(13.3%);城区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27.8%);按学校规模分析,人数>1 000人的学校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25.8%);按照“计划”的供餐模式分析,企业加餐及混合供餐的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3%,22.2%,高于食堂供餐学生的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享受“计划”的学生,男、女生6~15岁各年龄营养不良检出率在0~11.0%间波动。与天津[5]、杭州[6]、兰州[7]报道的全体学生营养不良状况相比,差距不大。男生营养不良及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与江西省[8]、广西省[9]、湖南汝城县[10]的报道一致。农村和乡镇的学校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7.5%,7.6%。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监测地区村庄及乡镇的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9.6%,16.4%[11]。不同学校所在地学校学生营养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西安市农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由于地域因素导致的营养不良可能性较小,营养不良的原因可能与饮食不均衡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挑食、缺乏体育锻炼有关。
注:()内数字为检出率/%。
西安市城区“计划”的实施对象为以低保家庭学生、孤残学生为主的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形式主要为课间加餐。调查显示城区学校享受加餐的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7.8%,高于农村、乡镇、县城。国内很多研究表明,城区学生的肥胖问题日益严重[12,13]。本次调查显示城区享受“计划”的学生超重肥胖问题不容忽视。目前西安市蛋奶工程的主要模式为“牛奶+鸡蛋+蛋糕(面包、饼干)”,建议加餐中可将蛋糕(面包、饼干)等含糖量稍高的食物换成当季水果、粗杂粮制品(馒头、花卷)、豆制品等能量稍低的食品。同时,加快城区学校食堂的建设,将国家补助直接用于食堂,为学生提供早餐或午餐。
8.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总结 篇八
【摘 要】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不良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现状,国务院于2011年10月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观营养改善计划,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膳食补助。这是一项惠民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农村学生的关怀。但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具体操作和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黄冈市红安县觅儿寺镇中心学校的调研情况,了解此项计划实施前后学生用餐情况的变化,以及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几点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营养改善计划;现状;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 G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9-0057-02
一、营养改善计划在我校的落实情况
青少年是花朵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营养健康状况,与他们个人的成长发育以及整个民族素质的养成和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各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同,儿童健康况状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如果只是盲目将各地区各学校都进行统一是不可取的,它需要建立在各级农村儿童健康和营养状况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和和各校学生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等,实施不同的营养方案。要做到每天不重复;每天的餐配比例以及营养搭配要合理可口,以保障学生的均衡营养。但据了解,我所在小学以及所在乡镇内的其他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小学平时供餐并没有所谓的营养方案,更做不到每天菜样不重复,甚至每周不重复都没办法做到。每餐搭配只是根据食堂师傅或是主管人员的主观意愿,有什么菜就煮什么菜;菜品单一,基本上一个星期内提供的菜每天都一样。餐配严重不合理,它只能勉强保证学生饱腹,餐配的不合理,导致有些学生每天的饭几乎是没吃几口就会倒掉,浪费现象极为严重,至于要求的合理可口、均衡营养也未达标。
以湖北省红安县觅儿寺镇明德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食堂每日按照如下食谱进行配餐供应:
1. 主食类:馒头、稀饭、米饭,每天重复如此。
2. 鸡蛋:每次中餐两个,每两天一次。
3. 鸡腿(鸡翅):每次中餐两个,每两天一次。
4. 汤类:鸡蛋番茄瘦肉汤、海带排骨汤、土豆排骨汤、冬瓜排骨汤、萝卜排骨汤等,每天一种。
5. 牛奶类:学生奶,每两个星期一次,一次一瓶。
用餐形式: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在食堂打好午餐,由学校领导以及班主任负责监督检查,学生自主用餐。保证学生能够吃饱吃好,杜绝浪费。通过一两年时间的运行,学生、家长普遍都表示满意。
但学校食堂规模小、人员不足,为图方便省事,每天的早餐就只供应馒头稀饭,学生们有时馒头吃了一半后就到处乱扔,造成了很多浪费;中餐的菜品里荤素搭配不合理,青菜里都是肥肉,让学生难以下咽,低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把菜里的肉挑出来丢了或是直接不吃就倒掉;每次午餐的鸡蛋、鸡腿一配发就是两个,学生们吃了这些后基本上就吃不下米饭了。每次午饭后学校各处的卫生状况就特别令人担忧。这种配餐供应形式明显违背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初衷,使营养改善计划的效果大打折扣。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者还要提高认识,克服困难,作长远考虑,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到实处。
二、营养改善计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对于提高和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特别是贫困山区学生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 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导致营养餐补助资金缩水严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持续上涨,仅2014年就比去年上涨了2.0%左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于经费来源单一,除财政拨款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下拨的每天3元(2015年3月将其调整为每天4元)的营养餐补助也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导致以前很便宜就能买到的粮食蔬菜,现在却需要花“大价钱”购买,财政下拨的营养餐补助并不能完全保证学生营养供给食物的稳定性。
2. 学校缺少后勤保障
由于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短缺,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修建符合条件的厨房,只能用其他公房来临时充当,设备较为简陋,卫生条件差。我校在红安县乡镇学校里硬件设施相对来说还算不错,但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学校食堂不宽敞,食堂内没有能供学生坐着吃饭的桌椅,天晴还没有问题,一旦遇上下雨,孩子们就各种不方便。再者食堂工作人员往往是附近工作的农民,没有读过书,缺乏营养搭配知识,做出的饭菜口味单一,营养价值不高,另外,尽管有营养改善计划的配套文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例如有的食堂工作人员会将蔬菜和肉类放在一起,有的食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穿工作服,不注意个人卫生等等。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可能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注意和重视。
3. 营养餐补助款发放不及时和使用的不规范
在营养改善计划中,存在着拨款不到位的问题。这种情况发生后,会导致学校因资金不到位,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无法落实。2014年秋,我校就因为营养补助资金不及时导致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面临“无米下锅”的困难局面,使学校一系列后勤工作一度难以开展,也给学校其他相关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
4. 补助款发放范围不是特别合理
国家规定的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不含县城)开展试点,但由于国家实施的撤点并校政策,使很多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被撤并,农村乡镇地区的孩子上学路途遥远,很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转到县城陪读。这部分孩子本应该是营养餐补助款的目标受益群体,但由于他们不在农村就读,因此便失去了享受补助款的资格。
三、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几点改进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改善计划得到更好的落实,特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1. 国家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支持双管齐下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国家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具体的实施者,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营养改善计划,并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让国家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支持双管齐下。对于物价上涨、学校后勤人员短缺等问题,地方政府出面组织学校统一采购质优价廉的食材,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可适当提高补助的标准,保证学生吃得到实实在在的营养全面的食物。
2.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养
尽管各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各试点地区的政府应该从长远出发,看到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试点学校招聘一些合格的后勤人员,使营养改善计划有效有序实施。聘请的食堂后勤工作人员应该取得有效的健康合格证,并对他们组织相关的培训,让他们懂得营养搭配的有关知识。针对有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隐患,请有关专家传授一些食品采购、加工、保存方面的相关知识,严把安全关,消除安全隐患。
3. 规范财政的拨款流程
针对营养改善计划拨款延长的时间长,资金发放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各试点地区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让学校坐等、自己先想办法垫付。市、县财政要高度重视国家对教育部门的财政拨款,在第一时间把有关资金拨付到位。为减少财政拨款中的发放和使用不规范现象,县财政和教育部门应该安排专人负责,把资金的发放速度以及使用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中,并以此制定相关的惩奖制度,以确保营养餐补助款准按时发放,不延时、不拖欠。
4. 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推广国内先进模式
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惠民政策,这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仅靠政府力量肯定还远远不够,应该寻求多方帮助。要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及推广国内的先进模式。例如国内的“九阳希望厨房”“春苗厨房”“幸福厨房”等公益项目在促进和落实国家营养改善计划方面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各试点地区可以积极探索和借鉴,学习其相关经验,为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提供更大更多的助力。
9.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总结 篇九
自查报告
为了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安全管理,增强学生体质,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不断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根据相关要求,我校于2014年2月28日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我校建立健全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各项规章制度,张贴上墙,每次周会强调,使相关责任人加以深刻理解。校长每天进行指导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
一、食品安全
1.我校一直以食堂供餐模式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2.食堂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都具有健康证明,并按要求接受相关培训。
3.食品采购、贮存、加工、供应等环节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定点采购,程序合规合法。
4.制定了营养膳食食谱;建立了营养监测与评估制度;不定期开展学生卫生习惯和营养健康知识教育,建立了膳食委员会,统一设置并在醒目位置悬挂营养改善计划标志牌。
5.制定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从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二、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组织,规范管理。
1、验收、入库关。安排专人负责验收蛋奶,对于不合格的食物拒绝签收。
2、留样关:蛋奶做好留样,确保安全。
3、加工关: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要求加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规范操作加工。
4、发放关:各班安排专人负责蛋奶的发放。学校及时收集信息,做好营养餐学生人数统计、营养餐发放登记,学生饮食用情况统计。
5、回收关:要求各班对营养餐垃圾分类回收,存放于指定地点。
三、具体实施工作
1、我校学生的营养餐实施学校蛋奶供餐模式,每天一个学生一个鸡蛋,一盒牛奶。教师在领取时,在鸡蛋,牛奶领取表上签字。
2、学校明确了专人保管和验收人员,对每次入库的鸡蛋和牛奶进行验收登记后由保管人员保管,发现异常食品拒绝接收,落实了食品出入库记录和索证制度。
四、存在问题
1、学校没有专门的蛋奶储藏室和发放场地。、欠缺工勤人员。
10.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总结 篇十
2012年第10期(总第16期)
广南县者兔乡中心学校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九日
营改计划全启动
强化检查来护航
——者兔乡中心学校加强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大检查
为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能按时、按质、按量有序推进,者兔乡中心学校专门成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监督小组, 于4月16—18日深入全乡所辖26个小学校点,检查指导学生营养餐的开展。
此次检查主要是查看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基本条件、是否与学校履行协议、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的供货渠道、索证索票、台账、资金使用往来凭据及与个别教师座谈、访问学生等方式了解各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在实地查看食堂的管理工作时,主要看了营改管理制度、食品加工以及场所卫生、食品加工人员卫生体检情况、提供给学生早餐的米线、肉、鸡蛋等营养搭配数量和质量。通过检查,未发现任何食品安全隐患,但部分学校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激情不高、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够健全、食堂卫生有待加强。
4月19日,中心校召集全乡各营改计划校点负责人召开此次检查的反馈会,在反馈会中,检查组领导特别强调:一是各学校要把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务必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确保食品安全;二是要设立营养经费公开公示,充分保障用餐学生及家长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确保用餐学生的切身利益,保证补助金足额用于学生食品供给;三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向学生、家长、教师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四是加大学校食堂工作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学生营养餐正常有序推进。
拟稿:李勇
11.营养,改善健康之路 篇十一
所有营养素都是从食物中获得的。食物品种不同,提供的营养素也有所差异,人们的日常饮食如仅选用数种食物,并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事实证明,偏食、过多或过少地摄取营养物质均会损害机体健康。
中国营养学会最近研讨的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变迁结果显示,我们吃的肉类比40年前多了10倍,膳食越来越油,吃进去的脂肪越来越多,我国城市居民日常所吃的肉类为人体所提供的能量比率,由1992年的15.2%增加到2002年的19.2%。随之而来的是,10年来,我国18岁以上的居民因肥胖引起的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31%。而人们吃的水果、蔬菜越来越少,每天吃的水果、蔬菜远远低于合理营养的要求,城市居民每人每天的水果消费量由1992年的80.1克下降到2002年的69.3克,蔬菜则由319.3克下降为251.9克。另外,居民消费的糖类也越来越多,使膳食变得越来越甜。
这种膳食结构模式的变迁使得我国居民的人均寿命延长,营养不良人群减少,居民身体素质普遍提高,儿童生长发育得到了促进。1992~2002年10年间,中国0~6岁儿童身高男童增加2厘米,尤其是4.5岁组增加了3.1厘米,女童增加1厘米,尤其是5岁女童增加2.7厘米;在体重方面,1岁前儿童增加0.5千克,1岁后增加1.5千克。
这种膳食结构模式的变迁在给人们健康带来促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营养问题。目前,整个人群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仍有4.7%,6岁以下营养不良占1.9%,低体重为13.6%。而营养过剩性疾病近年来大幅度增加。在1980年前的20年间,全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增长了50%;而1980年后,仅10年就升高了50%;2002年,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1979年,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2002年已达2.6%。1982年,我国成年人体重超标的占6.6%,到1992年上升到20.7%,2002年则达22.8%,肥胖则为7.1%。
目前,营养学专家普遍认为,国人存在有十大营养问题,即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热能过剩、缺铁、中小学生的营养问题、缺钙、肿瘤、膳食纤维不足。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营养知识缺乏、膳食选择不正确、膳食结构不合理。
由此可见,在中国,目前面临着既有营养缺乏性疾病,又有营养过剩性疾病共存的局面。而要促进健康,没有正确的营养指导是难以实现的。营养,是通往健康的重要途径。
如何进行合理营养,这是国人关注的话题,也是营养工作者开展营养工作的重点所在。笔者认为,要进行合理营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营养政策,这是合理营养的保障。国务院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颁布了中国食物发展纲要,另外,还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相关部门还制定了学生营养奶、大豆行动计划、学生营养午餐、营养配餐员的推广政策等,对改善人群的营养,尤其是促进学生的营养与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使营养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可预期的将来,中国将要进行营养立法以及制定营养师准入制度等相关法规,这将对中国的营养改善与促进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2)应按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摄取各种营养素,它是进行合理营养的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向人们提出了保证合理营养与健康,每日应摄取的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与数量的参考值及高限值。是人们制定个人或群体营养膳食的可靠依据,也是评价个体与群体营养状况的主要参考。
(3)在当前,营养工作者要开展营养宣传与教育工作,它是人们进行合理营养的驱动机。在这一系列宣传工作中,主要包括:①营养学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营养素的生理作用、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营养与疾病的关系等,让人们了解自身的营养需要,科学地选择食物,辅以科学的加工,使食物的营养价值能够得以实现。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这是合理营养的行动指南。在日常生活中,居民们应贯彻“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如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的指导思想,科学指导自己的营养与生活方式,最终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还应参照“调整(调整进食顺序即先水果后主食)、维持(维持高纤维素摄入、维持食物多样化)、控制(控制肉类、油脂、盐的摄入)、增加(增加水果、奶、谷物及薯类食物摄入)”的膳食调整八字方针,对自己的营养结构进行科学的设计。③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这是合理营养具体的操作。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通过形象的中国传统宝塔,将居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食物种类、数量及之间的比例与要求展示在居民的眼前,使合理营养的知识更加具体化,使合理营养不再停留在字面上,而尽量贯彻在行动中。居民可根据自己所要摄取的食物在宝塔中的层次,对食物进行合理的安排与搭配,使从膳食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尽可能符合健康的要求。
目前,各种营养宣传报道层出不穷,有功利性的,也有义务性的。作为具有真正意义的营养知识的普及,应是客观、科学的,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营养知识普及的最终目的,不是出几个专家或名人,而是将正确的、可操作的营养知识传播给大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为了健康,根据合理营养的要求,形成良好的食物选择习惯与饮食习惯,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
《祝您健康》杂志社与江苏省营养学会合作,开辟《营养与健康》专栏,为营养知识的宣传普及提供一个很好的窗口,也为读者获取营养知识提供了一个正规的途径。通过对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知识的宣传,通过详细、具体、生动、操作性很强的介绍,相信广大读者会受益匪浅,也希望通过《祝您健康》杂志构筑起营养工作者与读者间的桥梁,双方努力,共同促进中国居民的合理营养,提高全民体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营养工作,共同打造和谐社会。
(编辑 李 军 樊 明)
12.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总结 篇十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中部地区: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河南;西部地区:青海、甘肃、陕西、宁夏、新疆、新疆建设兵团、西藏、内蒙古、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各抽取1~3个县,共50个县作为重点监测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3种类型,每县随机抽取小学和初中各2所作为重点监测学校。按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年级各抽取1~2个班约40名学生,男、女生各半,如不足40人,则将该年级全部学生纳入。共65 972名学生纳入调查,被纳入分析学生43 665名,纳入分析人数占调查对象的66.2%。其中男生22 330名(51.1%),女生21 335名(48.9%);小学生29 167名(66.8%),初中生14 498名(33.2%)。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9.6岁和14.1岁。53.6%的学生就餐模式为食堂供餐,27.6%为企业供餐,18.8%为食堂和企业并行的混合供餐。
1.2 方法
2013年9—12月,由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的重点监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采用10μL毛细管(EQUL公司)采集学生空腹静脉血或指血10μL,以氰化高铁法测定全血血红蛋白。采用分光光度比色计在540 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以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的贫血诊断标准[9]作为参考值。经50个重点监测县的海拔高度调整,调整后贫血诊断标准=原诊断标准×[1+4%×调查点海拔高度(m)/1 000][10],低于界值点即判定为贫血。
1.3 质量控制
由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以下简称“营养所”)组织50个重点监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人员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的专题培训,采用经国家或省级质量控制组统一提供的质控样品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才可进行实验室检测工作。各实验室均实施内部质量控制,并填写实验室质量控制督导表。
营养所向各重点监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发放质控品和盲样,检测数值合格后才能开始检测。在样品测定过程中,每10个样品进行重复测定,其余血样为单样测定,每天测定开始前测定一组质控系列(包括1个质控样和2个盲样),随后每测定20~30个样品做一套质控系列样品。
1.4 数据处理
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系统”进行录入和上报,用SAS 9.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和统计分析。数据清理过程包括删除测试数据、删除不合理出生日期、删除不合理上报年份等。两组组间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值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两组及多组组间率值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后以P<0.0167(α'=α/3)为有统计学意义。分组比较时,将供餐模式分为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及混合供餐(既有食堂供餐又有企业供餐)3组。
2 结果
2.1 血红蛋白
试点地区学生的血红蛋白含量平均为(136.2±16.4)g/L,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混合供餐高于食堂供餐和企业供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1。
2.2 贫血率
经调整海拔高度后,共有6 465名学生被判定为贫血,贫血率为14.8%,女生高于男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食堂供餐高于企业供餐和混合供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1。
注:()内数字为贫血率/%。
3 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普遍[11]。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每年发布的儿童营养状况报告中,将缺铁性贫血列为全球需重点防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4,10]。
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地区6~11岁儿童贫血率为5.5%,12~17岁青少年为8.1%[2]。与之相比,本研究中同年龄段学生的贫血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且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主要原因既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学校的健康教育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5,6,12,13]。与国内外相关研究[14,15,16,17]一致,本研究发现,初中生贫血率高于小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可能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女生在经期内分泌失调或失血,以及一些青少年存在的偏食、节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等易造成铁的相对不足而导致贫血[9,10]。本研究还发现,采取不同供餐模式的学校其学生的贫血率差异较大,其中食堂供餐模式(16.6%)高于企业供餐(13.1%)和混合供餐模式(13.1%)。可能是因为在地理分布上食堂供餐学校大部分位于西部贫困地区,而西部地区学生的贫血率普遍较高。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效果,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降低贫血率,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建议加强对学校食堂供餐科学配餐的指导,加大对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家长对贫血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将学校的健康教育课落到实处。要重点关注西部地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将初中生和女生作为预防贫血的重点人群,以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2013年学生贫血状况,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实施的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抽取小学和初中各2所,再从每年级抽取1~2个班约40名学生。共纳入分析43 665名学生,采集空腹静脉血或指血,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经海拔高度调整后计算出贫血率。结果 学生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36.2±16.4)g/L,贫血率为14.8%,女生(15.3%)高于男生(14.4%),初中生(17.0%)高于小学生(13.7%),西部(16.8%)高于中部(11.7%),食堂供餐(16.6%)高于企业供餐(13.1%)和混合供餐(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9,82.0,214.8,100.6,P值均<0.01)。结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率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较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
13.中馆驿中心学校营养餐改善案例 篇十三
为认真落实全国学生营养办函[2012]18号文件精神,全面推动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我们中馆驿中心学校狠抓宣传和制度建设,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流程、规范食堂账目管理,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现将宣传和推广实施过程中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营造营养餐改善氛围 1.学校领导向全体师生讲话宣传。
学校校长、书记不仅在全校学生大会上,还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宣讲国家营养餐文件精神,以及实施意义和学校将大力推行
彭校长在在营养餐启动仪式上讲话
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
落实国家营养餐计划的态度,让
这一精神深入师生心中,为推行实施造势。
2.向家长致一封公开信,宣传国家的惠民政策,向家长征询供餐模式及内容意见。
3.在食堂门前拉起横幅,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二、学校成立营养餐改善工程领导小组
1.在学校接到上级文件精神后,迅速成立了以范益
食堂门口宣传
民书记为组长,校长彭定高及其他校委会成员为组员的营养餐改善工程领导小组。
2.召开家长会,征询供餐模式。经过家长集中讨论,尊重民意,确定供餐模式为提供完整午餐。
三、完善制度建设,接受社会监督
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营养餐相关管理制度,如:营养供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生营养计划招投标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及成本核算制度、突
各项制度上墙
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社会监督制度等十几种其实可行的制度,并且将制度牌上墙,钉挂在显眼位置,让工作人员和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都能看到,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四、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流程
1.严格执行实名制登记并公示,防止虚报冒领。
目前我校享受营养改善学生实名制信息的学生675人,与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一致。学生实名制信息由班主任签字、年级主任签字、校长签字;
按学校,分年级、分班级登记造册,使每1名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学生的基本信息记录
各班学生实名制登记表
营养餐改善宣传栏
在案,接受监督检查;学校将享受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信息分年级班级实名在学校醒目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家长、学生监督;
2.每周公布一周食谱,上墙公示。
3.大宗采购,坚持公开透明,坚持索证制度。米、面、油、蛋、奶、肉禽、蔬菜等大宗食品的原材料或即食食品,由中标企业配送到学校,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除要求其产品质量、经营规模、诚信条件、服务管理外,必须具有工商执照、法人代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QS标识、质量检验报告、肉禽检疫证明、农药残留检测报告等
索证:食品流通许可证
一周食谱公示
索证:营业执照
相应证照和检测报告。建立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和食堂物资进出台账管理制度,进出库原材料由采购员、库房保管员、食堂负责人三人签字;采购大宗食品原材料,由学校定期同供货商结算账目,采购员与供货商原则上不得发生现金交易。定点从农户个人采购的大宗蔬菜等农副产品,应由县市区统一印制采购送货单,由采购人、供货人、食堂收货人、食堂负责人四方签字,定期结算,原则上不用现金交易。
4.操作规范,确保供餐安全。学校具备最基本的供餐条件和最基本的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如食品加工与就餐场所等,能够做到功能分区;学校食堂销售给学生的饭菜食品,每餐每个品种都有留样,用专门的留样盒,每个品种不少于100克,记录食品名称、留样时间、加工制作员、留样人员等信息,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
五、规范食堂账目,接受群众监督
1、学校食堂提供营养计划,设立专门食分户账,以每生每天3元钱为收入来源,进
食品留样
人
堂行核算和开支;食堂原有日常用餐跟营养餐分开结算,确保营养餐学生每天三元吃到口。
2.学校成立经审组对食堂账目进行按月审理。学生营养计划收入和成本支出,学校食堂按月结算,按月向社会、家长、学生公布。
六、营养工程良性管理,营养效果明显
范书记陪餐
领导老师参与打饭,学生列队受餐
学生欢快就餐
自实施营养餐工程以来,我校始终坚持教师和学校领导陪餐制,即每天一个值日领导和两个值日老师参与打饭,并陪餐,从而深入了解学生用餐信息反馈
给领导小组,形成良性循环,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家长露出了笑脸,学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
【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总结】推荐阅读:
马街中心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自检自查报告07-10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标准09-21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08-09
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工作总结08-11
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办法10-13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0-29
2023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员工作计划07-23
年度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自查报告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