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白立德树人活动方案

2024-09-05

东白立德树人活动方案(精选11篇)

1.东白立德树人活动方案 篇一

小学立德树人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立德树人,敬业爱生。

二、活动对象

庙岗小学全体在职教师。

三、活动内容

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主题为抓手,积极响应县教体局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即:开展师德建设学习活动、师德评议活动、师德大讲堂、师德典型事迹交流活动、师德典型事迹汇编成集。

四、组织领导

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黄正甫 副组长:黄友为

成员:杨维红、杨维玉、庞传芹、陈明梅、史传华、甄长兰、樊传圣、闫兴春、尚萍、甄茂芬、水怀玉

五、活动步骤

(一)全面动员部署阶段(2月底)

召开全校教师会议,对今年师德建设活动作动员,对活动进行部署安排。并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并开好专题动员会,进行宣传发动。要以校园网、宣传栏等为载体,多方营造氛围,宣传开展“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激发教师自觉参与主题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师德建设学习教育阶段(3月份)

我校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合肥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以及温总理的《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好》的讲话。学习要留有笔记,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边学习、边思考,写出心得体会或感想。

(三)查找师德建设存在问题阶段(3月份)

1、问卷座谈调查。由学校组织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开展家访,向广大学生、家长征求对教师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突出问题。对反映的问题要建有台账,要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和措施,有关情况要向全体教师反馈。

2、组织讨论分析。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如何做一名新时期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的大讨论。讨论重点围绕以下专题展开:新时期师德规范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怎样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怎样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紧密结合;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师德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3、开展反思自查。在认真学习、调查、讨论的基础啊上,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师德表现,组织教师进行反思自查,查找自己在师德方面的不足和差距,提出努力的方向和措施,实行师德承诺制度。存在问题要找准,原因分析要深刻,努力措施要切实可行。

(四)开展师德评议阶段(4月份)

开展学生对教师师德评议活动。学生评议内容具体涉及:教育思想端正、举止文明、作风正派;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不侮辱、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接受家长宴请、礼品,不从事有偿补课;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帮助学困生;工作热情高,关心爱护学生等。

(五)开展师德师风反思征文活动阶段(5月份)

每位教师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师德师风反思体会文章。谈自己的教育观,谈自己的教育得失,谈对师德标准的理解,谈对做一名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师的愿望和努力,谈师表形象。教师的师德师风反思文章须全部上挂“庙岗小学”信息网站,并推荐1—2篇到水湖中心校,参加全镇的师德师风反思征文评比活动。

(六)参加县局举办的师德大讲堂活动阶段(6—7月份)

县局请知名专家做师德专题报告,进一步引导我校广大教师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师德风尚,传播优秀教师师德故事,推动先进师德理念,外化于行,努力建设一支全面发展的的教师队伍。

(七)开展师德典型事迹交流阶段(8—10月份)

我校要有序开展校级典型事迹交流,在选派优秀者参加片级、县级典型事迹交流。要注重培育、树立、宣传、推广教师身边的先进师德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

(八)总结表彰阶段(11—12月份)

县局和中心校将在师德建设活动过程中,对各校活动开展情况的随机督察力度。应妥善整理、保管师德建设活动的各项资料。12月底前,中心校将对我校师德建设活动综合考评。对师德建设活动成效突出的学校或个人,予以表彰。

七、活动总体要求(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要高度重视,要成立“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落实具体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统一思想、精心组织,确保活动顺利推进。增强师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要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在宣传栏、学校网站上开设师德专栏,丰富教育载体,充分运用座谈、访谈、演讲、征文等形式,扩大师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注重创新,加大宣传

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师德教育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师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要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在宣传栏、学校网站上开设师德专栏,丰富教育载体,充分运用座谈、访谈、演讲、征文等形式,扩大师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注重实效,扎实推进

要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着力解决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要在发扬以往师德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问题,创新活动方式,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东白立德树人活动方案 篇二

关键词:社团 研究生 立德树人 活动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

一、活动课程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1.活动课程概念及基本特征

从理论渊源上看,“活动课程”概念源起裴斯泰洛齐、卢梭、福禄培尔和杜威等的教育思想。《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活动课程作了如下界定:“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据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活动课程:它是以教育者为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并获得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的课程,是一系列以教育性交往为载体的学生主体性活动项目及方式。其本质是打破学科界限并建立课程与学习者生活的关联,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活动课程意义上的“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性交往为中介的学习活动。其教育价值是通过学生的教育性交往来实现的,主要在于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得到全面发展。[1]

2.活动课程的历史发展

国外活动课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杜威的“活动课程”。自从杜威对活动经验课程做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世界范围内课程综合化的走势日趋明显。近代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更有力地强化了这种趋势,加强课程实践性与综合性成为主导潮流。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调整课程结构,设置综合实践类课程。比如美国的自然与社会研究、社会参与性学习,英国的社会研究和设计学习,法国“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德国的“自由学习”,日本的“特别活动”和“综合学习时间”等。他们重视通过增设活动课程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他们注重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活动方式,加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和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中国,孔子的知行统一,学、思、行结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思想等都是对活动课程教育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我国对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在曲折中前行,認识不断深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小学校普遍建立了与学科课程互为补充的活动课程体系。大学也以第二课堂为主要载体积极推进活动课程的实施,在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健康人格养成、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基于社团文化的德育活动课程

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是指从研究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通过社团类活动课程使某一方面具有潜能和特长的研究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对研究生的价值观、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等各方面产生影响。这一课程是“超越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制度——学科、课堂、评分——的束缚,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乃至虚拟的)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编制( 生成) 模式”。[2]研究生通过参与活动课程,综合运用知识,自主探社会、自然或自身的问题,从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和道德成长。

社团文化与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都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因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和共通的。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体系是一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理论灌输与主体内化双向互动的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这种活动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使研究生德育从单向度、控制性、管理化的灌输方式,转向了注重践行道德的“识见”和“体验”的交往性的德育,体现了道德主体内在的创造性和自我扬弃能力。[3]

二、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

1.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以扬州大学为例,目前,全校有各类学生社团共426个,涵盖了理论学习、志愿服务、文学艺术、实践创业、学术科技和其他等六大类。其中,专门针对研究生的社团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笔者以扬州大学的研究生为对象(含硕士生和博士生),对研究生参与社团组织和活动的情况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1538份,其中有效问卷1489份,有效率达96.81%。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参加社团的比例较低,为63.7%,有26.3%的研究生表示从未参加任何一个社团。在社团类别的选择上,有83.8%的学生倾向于参加志愿服务类、文学艺术类等社团;调查显示,仅有31.6%的同学认为参加的社团符合了当初进入社团时的期望,对自己帮助很大;对活动的质量,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57.3%,同时有70.8%的研究生认为社团活动的质量有待提升,选“缺乏创新性,不吸引人”的最多,占68.83%。

在活动课程实施方面,制定了课程方案,明确了课程要求。课程方案一般由指导教师、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时数、活动要求、考核与评价等内容组成;建立了组织机构,加强活动课程管理,在校级层面依托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院级层面依托团委)成立活动课程指导办公室,负责全校(院)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管理工作,教务部门、导师、校院研究生会和各班级也积极协助活动课程的实施。

2.基于社团文化的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效

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在研究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体现了以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价值取向。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得到全面发展。活动课程打破了院系、年级、专业的界限,不同院系、年级、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能够通过参与活动课程广泛交流、拓宽视野,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竞争意识。

(2)完善了研究生培养课程结构,优化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社团文化为载体实施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实现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有效衔接和沟通,形成了两者彼此兼容、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课程结构。这对于传统学科德育课程来说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补充和延展,完善了研究生培养课程结构,优化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3)拓展了研究生德育阵地,创新了研究生德育活动组织形式。丰富的社团文化德育活动课程,不仅促进了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为高校研究生德育延伸了工作手臂,拓展了工作阵地。同时,以创新的活动组织形式,有效激发了研究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活动课程,研究生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因共同的成长需求凝聚起来,在自主参与和自主体验中发展了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三)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课程覆盖面窄和研究生参与度低。究其原因,课程资源不足首当其冲。此外,课程内容出现偏差,课程教师指导不到位、策略选择不当,认识不足、缺乏创新等也是重要原因。

2.课程实施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管理错位甚至失位,存在管理真空。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管理权,分属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及学院,职责存在诸多交叉,划分不清,存在管理真空,导致效率低下。

3.注重外部课程资料和活动组织形式,轻视人本身(包括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主体意识的培育和内在精神的重构。往往比较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但在强调课程的技术化和程序化的同时,忽视了课程的人格化和生活化。

4.有关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尤其是学校评价和教师评价方面,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操作规范。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定位模糊不清、职责可操作性差、精力投入不足、考核难以量化等问题。

上述问题的不断显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实施的实效。

三、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体系的优化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认识和参与基于社团文化的德育活动课程过程中,也显现出其特殊性。首先,研究生的人格更加成熟稳定。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年龄总体稍长且跨度较大,身心发展更成熟,社会阅历更丰富,心理人格更加成熟稳定;其次,研究生具有更精深的学科知识和更强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本科生教育一般侧重知识的传承,而研究生教育则在课程学习之外承担了比较繁重的科研任务,更加注重探究真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研究生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識及与此相适应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自主性和独立性强,群体意识较弱,对德育的内容和形式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加之不少研究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多以“充电”或“镀金”为目标,参与活动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在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研究生的身心特点,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取向,选择确定活动课程的优化路径。

1. 以优选性、适应性、生活性为原则,优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利用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加强课程资源整合,实现课程资源的优质化、序列化和生活化。研究表明,研究生往往更倾向于参与文体类休闲类社团活动,对专业类社团活动兴趣相对较弱,对活动的内涵、层次以及形式的创新性、趣味性要求较高,这反映了研究生对德育活动课程的客观需求。因此,课程内容应强调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把丰富而鲜活的社会生活纳入德育活动课程资源,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研究生在参与德育活动课程中实现自身道德成长与社会进步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新媒体背景下,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挖掘其德育功能,创建“以多种媒体共用,形成载体合力的德育工作模式。”[4]

2.以促进研究生的道德生成和道德成长为指向,优化课程设计。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源泉,活动课程设计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5],注重寻求生活与学术的交融。因此,活动课程的实施应突出研究生的主体地位,从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注重“知识”和“体验”的联系。课程的组织形式要以小组活动为主,强调研究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参与,重视其主观体验和感受,以促进研究生的道德成长。

3.以师资的专业化和校本化为目标,优化师资队伍。通过培训,使指导教师掌握较全面的跨学科知识,提升他们的课程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提升专业化水平;要充分利用高校多学科资源,克服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割裂的弊端,注重文理交融,强调专兼并重,开展师资校本培训,形成丰富的校本资源。

4.以全环节、全过程介入为手段,优化课程实施管理。制定课程的准入、实施和评价制度,构建完整的活动课程体系。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制订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进程及评价措施。如明确专门的指导教师负责考核;将活动课程成绩记入学籍档案并核计学分;研究生参加社团活动课程的情况纳入各类奖学金评定。此外,还可建立创新奖励学分制度,对参与课程成绩突出者给予必要的激励。

5.以整体性、过程性、多元化为价值取向,优化课程评价。

从学校评价和教师评价方面,学校领导要带头重视,树立“标杆”,形成有利于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实施的政策环境和良好氛围,并确保政策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指导教师也应树立正确的理念,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学生评价方面,应强调整体性评价,坚持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

课题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No:PPZY2015B109)

参考文献:

[1] 张国胜.论大学社团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8

[2] 钟启泉. 综合实践活动: 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6):42

[3] 段新明.科技与人文耦合背景下的当代德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85

[4] 项梅,罗炎成.新媒体环境下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76

3.东白立德树人活动方案 篇三

主题教育方案

根据卧龙区教体局宛龙教体字〔2016〕35号《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立德树人 成就最美”师德主题教育的通知》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整体提升我校教职员工的师德建设水平,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激发教师投身教育热情,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经研究,学校将开展“立德树人,成就最美”主题师德教育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规范教师行为,完善师德建设制度,健全师德考评机制,提升师德水平为建设任务,引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 “立德树人,成就最美”为根本任务和毕生追求,始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爱教乐教,终身从教,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立德树人,成就最美” 主题教育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经研究,学校成立以校长郭平为组长,书记蔡雨为副组长,学校班子其他成员为成员的师德主题教育领导小组。

三、参加对象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

四、活动内容及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6年3月)

学校将召开主题教育动员会。学校在认真组织学习卧龙区教体局下发的文件的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主题教育方案,对专项活动进行具体安排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认清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校园广播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全体教职工、学生对此次活动有全面的了解,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学习(2016年4月1日-4月22日)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总书记近年来关于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总书记教师节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精神,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身体力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及与学生的交流当中,以自己的高尚师德和点滴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和激励每一位学生。

(二)要提高道德情操,引导广大教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帮助每位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三)要掌握扎实的学识,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扩充更新知识储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使自己成为业务精湛、知识广博,学生喜爱的好教师,始终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指导和最好的教育。

(四)要永怀仁爱之心,鼓励引导广大教师把真情、真心、真诚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成为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积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做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用尊重、理解、宽容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要深刻理解“立德树人,成就最美”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中国梦”的精神实质,用“中国梦”打牢教师的思想基础,激发教师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实践“中国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并自觉地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把“中国梦”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不断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从而在全体师生中积聚形成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强大合力。组织教职员工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开展教师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大讨论,使全体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教育学习方式,每周至少组织集中学习一次,并做好学习记录。要求每位教职工通过学习,至少要认真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第三阶段:自查自纠(2016年4月25日—5月13日)。在认真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学校将安排专门时间,以年级、教研组等为单位,认真组织教师回顾总结任教以来的思想工作情况,特别是要对照师德要求和师德典型进行反思。既要反思长处,又要反思存在的问题,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增强自律意识的目的。学校领导班子带头反思,内容包括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廉洁自律、政令畅通、依法治教、关心职工等方面;教职工的反思内容包括依法执教、以德育人、廉洁从教、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等方面。通过设立意见箱、校长信箱、师德师风监督电话和家访、电访、家长会、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师德师风方面的不足和突出问题,撰写出本校的师德自查报告,制定整改计划并严格落实,确保自查发现的问题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学校领导班子和老师认真撰写检查报告,总结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制订今后整改的方向。个人自查报告应在2016年4月28日前送交学校,学校自查报告应在4月30日前送交蒲山镇中心学校。第四阶段:健全机制(2016年5月16日— 6月)。

学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成就最美”主题教育,积极推动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等文件精神的落实。注重将师德建设教育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或规章制度,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为使师德师风建设达到常态化管理,做到常抓不懈,学校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三方面健全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一)健全和完善领导机制,明确校长是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和载体。

(二)建立师德考评机制。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档案,详细记录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搞好师德师风的日常考察、阶段考评和考核,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培训学习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实施师德师风表现一票否决制。

(三)健全和完善奖惩机制。每年教师节要表彰一批“师德先进个人”,并向镇、区、市推荐师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对师德高尚、事迹突出的教师,要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对违反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的,要坚决按规定严肃处理。

五、活动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成就最美”主题师德教育活动。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内容。学校将充分认识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开展“立德树人,成就最美”主题师德教育活动与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明确工作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确保师德教育活动扎实、有序进行。

(二)要正确处理好开展活动与做好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要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好活动的开展。不以教学工作重为借口,应付活动的开展;也不以开展活动为理由,影响正常教学工作。两者要统筹兼顾,不得顾此失彼。

蒲山镇槐树湾中心小学

4.立德树人作文比赛活动总结 篇四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的开展,我发现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各有所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是我们教师应尽的义务。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长。

虽然这次活动在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圆满结束。同时也引起我很多的深思,通过这样的一次竞赛,不难看出我校现在的一个作文水平,我是一个教数学的教师,我不敢乱评价。我个人认为作文不好,以前我校也每学期举行过作文竞赛,但每一次的竞赛效果不好。原因是因为得不到各位教师的大力支持,提不起语文教师的积极性,怎么做才能改变现在的现状呢,这个值得我好好想想的问题。我想应该成立一个作文领导小组,着重抓作文。

下一步采取的措施,一、开放阅览室,这是学生唯一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览室开放时间从原来的每周1次,增加到每周2次,成立专业的人负责。

二、加大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改变一切的大锅饭,只要一个学生在每一次作文竞赛中获奖,教师也同时获奖。

三、成立教师作文领导小组,专业进行作文训练,(一个月一次),特别是特长生最好。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校的学生作文会上一个新台阶。

水塘小学少队部

5.东白立德树人活动方案 篇五

石埠教育办立德树人工作经验

近年来,石埠教育办本着 “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教学思想,积极开展德育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工作成效,实现了“以德促教”的目标,立德树人工作成效明显。

一、实施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我们坚持德育为先,积极开展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经验做法

(一)运用重要时间节点进行感恩教育活动

感恩教育是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运用重要时间节点,充分挖掘节日文化内涵,重点组织好“清明节”、“端午节”、“七一”和“十一”期间的活动,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历史故事、革命故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如:“清明节”我们举办征文演讲、“纪念先人,缅怀先烈”主题会、以及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同时充分挖掘运用节日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未成年人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人生信念。“十一”举行向国旗敬个礼和我和国旗合个影等活动。利用“老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采用主题班会、情景剧、讲亲身经历的故事,教育青少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学会感恩、报效祖国。2014年3月李俊青、董梦奇等六名同学被评为昌邑市感恩实践“小孝星”。

(二)开展读书活动

1、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凝聚着古人的智慧,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经典诵读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发挥了积极作用。

(1)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德育价值。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分阶段有意识地从学校图书室精选出《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等经典图书,让学生重点选读。

(2)把经典诵读纳入课程计划,每周利用地方课时安排1节课作为经典诵读课时。如:石埠小学四年级每周都有一节“经典诵读课”,目前,该校已经申请了“《弟子规》与农村小学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正进行研究实验。2014年3月李凯、刘冰等6名同学被评为昌邑市诗文诵读“小名士”。

2、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践行中国梦”青少年读书征文活动、“党在我心中”青少年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世纪·青年·责任”青少年征文比赛、“读好书、学名人、扬公德”演讲比赛、开展“走复兴路,圆中国梦”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举办诗文诵读会,评选“诗文诵读小名士”,开展评选《书香之家》活动。

在“走复兴路、圆中国梦”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我区有156篇征文获奖,在“三爱征文活动中》所有21名参赛同学都获奖,石埠初中翟一飞和和石埠小学王翼飞两个家庭都被评为“书香之家”。

通过读书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三)开展“美德少年”活动

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促进青少年更好地成长成才,我们根据教育局的要求组织开展评选美德少年活动。评选出的美德少年,不仅有学习成绩好、荣誉称号多的学生,更是深入挖掘各种典型,评选出“尊老爱幼型、诚实守信型、自强自立型、品学兼优型、助人为乐型、尽责奉献型”的优秀学生。在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中,我区有14名同学获得昌邑市百优美德少年,翟一飞同学获得昌邑市美德少年,并参加了市颁奖典礼。

通过美德少年的评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对美的认识加深了,从他们的点滴小事中让学生感知美德的力量。用他们的事迹感动更多的人,带动更多的人自我提升,以实现“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目标。

(四)开展才艺展演活动

举行了“庆六一文艺汇演”、“艺术节”、“青少年才艺大赛”,“青少年书画大赛”等,连续几年的才艺培养活动,学生在绘画、书法、文艺表演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取得了好成绩。2012年在关工委组织的青少年才艺展演中,石埠小学和石埠初中都获得优胜学校,2013年参演节目全部获奖,书法绘画比赛全部获奖。于子琳、孙佳蕾等六名同学被评为昌邑市“才艺成长小明星。”

(五)关爱贫困学生 让爱放飞希望

每学期我们都安排学校进行一次贫困学生排查,并将贫困学生汇总上报。通过教育局资助中心、妇联、团委、慈善总会等渠道为他们申请救助金,让学生得到救助。开展“我与希望工程”和“助学政策、助我成长”征文等活动。受助学生张明明的征文《希望工程给了我希望》获得潍坊市“国税杯”“我与希望工程”征文一等奖,于成龙《助学政策,助我成长》获二等奖。在关爱留守儿童摄影比赛中,流河小学马良,石埠初中唐立恒的作品都获得了潍坊市三等奖,黄立辰获潍坊优秀奖。

石埠小学成立 了“爱心救助基金”。“爱心救助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全校师生的自愿捐助,而“爱心救助基金”的资助对象主要是学校家境贫困、突遭变故、品学兼优的学生。“爱心救助基金”成立以后,立即救助了突然失去妈妈的一位同学,由学校领导和少先队大队长送去了1000元救助金。另外救助了七名特困生,虽然,每人300元的“救助基金”微不足道,但其中饱含着老师、同学的关爱。

石埠初中唐立恒在父亲去世,家庭陷入困境时,学校给予他温暖和鼓励,送去了棉被、花生油等生活必须用品,还让他在学校免费用餐。组织捐款5000多元。做好贫困生的思想工作,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同时进行,既要帮助贫困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又要从心理上让他们摆脱阴影,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六)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青少年“彩虹伞”自护教育系列比赛活动以“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为主题,分别从“校园安全”、“社会生活安全”、“家庭生活安全”、“食品卫生”、“避险自救”、“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比赛活动。

采取辅导报告、观看安全教育影视片、安全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食品卫生、交通、消防、防溺水、防自然灾害等安全知识教育,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和紧急事件处置方法。

各学校成立了温馨的心理咨询室,对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疏导,走出心理误区,走向成功。自创办以来,接待学生和家长咨询,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座谈、培训等活动,针对青少年学生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介绍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导其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有效地防止、矫治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各学校都制定了联系家长制度,通过家长会以及家访、电话访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家长互相沟通,共同协商解决中小学生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和行为问题。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统一整体,为青少年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七)加强法制教育。

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我们把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抓好抓实。从普及《宪法》和法律基本常识入手,重点加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守法行为养成教育。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重点,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要组织学生参观法制教育基地,观看法制教育影片,开展学法征文、知识竞赛等,强化青少年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

三、成效

6.东白立德树人活动方案 篇六

活动工作总结

汉古尔河中心校

自开展学习“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的学习教育活动以来,我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宣传发动,并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本校“立德树人”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我校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为主要内容;以查摆问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为抓手;切实解决师德师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使全体教职工在增强意识、关爱学生、服务育人等方面有所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抓好师德师风创建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教,维护教育形象,创建文明行业,改善和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按“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制。经过行政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大会反复研究决定,我校成立了以吴鹏飞校长为组长的师德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有关岗位及责任人;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工作措施。同时,为推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具体实施,按计划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三、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为人师表,爱生乐教良好形象。

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我们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造就和形成了一支叫得响,过得硬的教职工队伍。我们要求全校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具体做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热爱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是以身作则,作为一名教师,要“衣着定位”,让学生无时无刻受到审美教育。要自觉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以德服人,以德立教,要不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格魅力;

(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创设有效载体,深入开展师德师能建设活动。

为了结合开展“立德树人”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师能建设,我们积极为教师创设有效载体。根据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计划,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每位教师在师德师能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可喜的进步。做到学生信服、家长信任,社会滿意。

1、组织每个教职员工读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思想上明确作为一名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从《规范》中的八条严格要求自己,并开展互学互比和写心得体会,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学习师德标兵”一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全国德育工作者进文化的传播者魏书生的事迹,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给我校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激发了教师们热爱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2、开展爱生助学活动。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与“家访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深入家庭、深入学生,广泛开展师生谈心、家校联系和对口帮扶活动。重点加强思想交流和心理指导,关爱学生;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矫正和转化工作;加强学习指导和学业辅导,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关爱学习困难学生。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涌现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生如子,教书育人、刻苦钻研,精通业务等优秀典型。全校教职工呈现出你追我赶、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树行业新风的良好局面。

7.东白立德树人活动方案 篇七

立德是育人的根本,立德树人是学校的使命和价值。

xx市xx实验学校是一所幼小中xx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培养的学生从3岁进幼儿园到18岁高中毕业,学生生命的底色就在这里铸就。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所好学校就要高扬立德树人主旋律!

一、“立德树人”是学校育人的根本目标

“立德树人”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德育方面要从小培育学生的是非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个方面,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材,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这就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顺应每个学生自然的禀赋,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尽最大可能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

“立德树人”包含了德育和智育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019年3月18日,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xx实验学校牢记育人使命和价值,传承“德行好、基础实、能力强、视野阔、特长显”的学校育人目标,始终将“立德”放在育人的首位。2019年10月学校将迎来八十年校庆,八十载xx育人播撒爱,新时代立德树人再出发。学校致力于为祖国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每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关键在教师。

结合区域“三好两优”人才建设项目,党总支在发动师生、家长讨论的基础上,设定了xx“好老师、优势学科、优秀团队”标准,明确将“立德树人、学科育人”写入好老师和优势学科标准内容中。党总支通过设标准,达到广大教职工共学习、树榜样、有提升的教育成效,在广大教职工中倡导立德树人使命和育人价值。

二、增强全体教师 “立德树人”责任感

2014年9月9日,总书记在对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说:“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是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一切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成就一所好学校的关键是要拥有大量的好老师。办人民满意教育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xx实验学校党总支落实学校“全员、全面、全程”的教育机制,通过“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全体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受学生欢迎的xx好老师的不断涌现。营造风清气正、和谐进取、敢为人先、积极探究、勇于创新、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氛围。

党总支开展多种教育活动,提高全员“立德树人”的责任感。

xx实验学校目前全校教职工247人,围绕学校“实验性、创新型、国际化”办学目标和“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党总支就学校师德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坚持师德规范要求,加强思想文化引领,营造“立德树人”氛围。结合长宁区“三好两优”人才队伍建设要求,自下而上广泛听取师生、家长意见,制定了“xx好老师、xx优势学科、xx好团队”标准,引导广大教工和班组对照标准,完善行为,提升师德修养;并注重挖掘培育身边先进师德典范,每年评选“xx好老师、xx优势学科、xx优秀团队”,通过道德讲堂进行表彰宣传,弘扬先进,倡导师德风尚;组织中小两部学生运用网络APP无记名征集“最喜欢听老师讲的一句话”和“最不喜欢听老师的一句话”活动,在道德讲堂上进行发布。通过设标准、树榜样,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党总支组织开展以“勤耕杏坛,芳菲满天”为主题的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利用建党纪念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xx实验学校建校80周年、十九大报告会、道德讲堂、电影党课、外出参观、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最喜欢听的十句话》印成书签发给每一位老师等等,在教工中广为宣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宣传xx“好老师、优势学科、优秀团队”标准,激发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服务奉献、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xx好老师。

党总支把“弘扬高尚师德,倡导立德树人”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强化党性观念,提振教师精气神,引领党员在内的全体教职工以敬业爱生、服务奉献的突出成绩共同奏唱出校园最美好声音!

三、培养党员教师成为“立德树人”的楷模

xx实验学校目前的党员人数共101人,占全校教工总人数的41%,抓好党员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将党员培养成师德典范和教育教学骨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励更多教师树师德、强师能,为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优秀教师人才队伍的保障。

党总支鼓励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在探索幼、小、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以及开展国际融合教育实验、探索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总支组织“道德讲堂”让党员成为引领高尚师德的模范。“道德讲堂”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和师德素养,增强党员“立德树人”意识,促进党员带动广大教师成为师德强、业务精的好老师,将党员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管理骨干,推动和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例如:《清气满校园,师德耀xx》的“道德讲堂”主题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有青年党员教师谈教育理想;有教工团志愿者展示他们的风采;有展示学校“三好两优”先进集体和个人风采;有校领导为 “三好两优”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有“团队育人 润物无声”视频展示;有幼儿部中班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展示;有手球队师生的访谈;有小学部合唱队献给亲爱的老师们的合唱《茉莉花》;有校长对好老师诠释的微讲座。“道德讲堂”主题活动凸显师德师能、立德树人、党性修养、服务宗旨等关键词,催人奋进、积极向上,每学期召开的“道德讲堂”与每年3月开展的党员师德承诺活动增强了党员教师的师德素养,提升了党员教师立德树人意识。

党总支开展“做受学生欢迎的xx好老师”系列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党员教师的育德能力和思想境界。2019学年起,组织党员教师每周开设“党员教师讲时政”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国旗下讲话”;组织青年党员教师跨学段开课、全体党员教师听评课活动;结合家长、学生所需,组织党员参加特色课程---《情商》课程的培训学习,提升党员教师的育德能力,帮助党员教师更好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以及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总支组织“做受学生欢迎的xx好老师”的微型党课征文、演讲活动,提升党员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境界。

四、“立德树人”培育xx时代新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在教育综合改革、注重“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公平和优质。

党总支倡导鼓励党员教师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先锋模范。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生选课走班学习成为了学习常态,走班制的学习模式给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和师生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党总支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要求党员积极参与集体辅导助力学生成长的教育活动。党员教师积极参加对学习困难、心理焦虑等学生开展个别化针对性的辅导,以及集体会诊、集体反馈、分头指导、集体家访等行之有效的个性化教育。

“集体会诊”---在以党员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集体会诊制中,导师组成员在党员班主任老师的召集下,每周一碰头,一月一例会。每周一碰头,班主任老师主动向任课老师询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行为规范的表现。通过任课老师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班主任把学生的一些意见和想法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和谐师生关系。在每月例会上,各科老师就个别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状态起伏较大、心态出现问题、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方法需调整以及个别学生进步较快或者退步明显等情况进行集体讨论、分析,集体确定帮扶对策。

“集体反馈”---对一些需要与家长反馈、沟通的学生,党员班主任邀请家长到校,相关任课教师集体与家长反馈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情况,听取了任课老师全面而科学的建议和辅导,凝聚导师团队集体智慧的沟通、反馈往往全面而高效,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

“分头指导”---对学生进行全面“把脉”结束后,党员班主任协调任课老师进行课外辅导、答疑解惑等,导师组老师各自领取 “扶贫”对象和“攻尖”对象,随后,任课教师各自采取行之有效的个别辅导形式,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师生一对一),点对点(帮扶薄弱方面)的辅导。一阶段后再进行评估。党员教师尤其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使家校共育达到理想效果。

“集体家访”---以党员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集体家访制最大限度发挥了教师团队家访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学生更加亲近教师,亲其师信其道,家长更加信任教师,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助推学生成长!例如,党员班主任施宇慧老师先分析学生情况,找出典型,确定家访对象。随后征询并邀请任课教师一同随行。在高三第一学期开始前,施老师协同语、数、英学科老师一同前往陈某(过渡焦虑型)、顾某(严重偏科型)、郑某(自由散漫、严重缺爱型)等几位同学家里,了解情况,送去老师们的关爱。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许、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情况。在家访的过程中,有着丰富德育工作经验的语文万技伟老师充分展现了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技巧,与家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得到了家长的充分信任与认可,也让我们其他老师觉得受益匪浅。数学曹俊老师和英语任含华老师认真查看了学生的暑假作业,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并给学生私人定制了近期小目标。英语任含华老师为顾某同学定制了英语一考能达到100分的目标;万技伟老师为陈某同学定制了每天读15分钟文言文的任务,争取语文过班级平均分;曹俊老师给陈某同学定制了每天挑战一道数学难题的任务,争取能在数学学科上有突破;给郑某同学定制了补齐暑假作业的任务,争取不拖欠作业的目标。通过本次家访,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老师满满的关爱,更是老师的鼓励和信任,事实也证明了他们将这份鼓励化作了学习的动力,高三一个学期下来,这几位同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总支将继续加强组织、宣传和发动,将党员服务宗旨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党建项目积极回应“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求,引领全体党员和广大教师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8.立德树人总结 篇八

德育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的情操,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加强公德心、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立德树人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让德育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让德育教育成为“快乐教育”,使学生将所接受的德育教育形成习惯。

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每星期一班1节立德树人课

为了增强德育课的时代性、实效性、实用性,本学期要求加入立德树人课。学生积极性高涨,总体效果不错。

二、内容上,教师对于教材内容进行解析,在分析学情的情况下,对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得进行取舍。

三、方法上

在教学放上,对于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为了让课堂活跃起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针对课堂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选取了任务驱动法教学法,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我什么能力比较欠缺,应该有针对性的提高。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除此之外,在本学期的立德树人课中,还应用了探究活动教学法,预先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答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还设置了大量的工作情景模拟,使学生身临其境,及早对于自己的有一个目标。

四、问题与努力方向

在本学期课程建设实践中,实践课的力度不够,由于条件限制,不得不将部分实践课内容移至下学期进行。由于经验的欠缺,部分实践课只有热闹的形式,但是效果却一般。在下学期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实践课的设计。多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在课程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

9.立德树人(论文) 篇九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方向。良好行为习惯是“立德树人”的坚实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最重要时期。立足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生人生奠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如何加强加强养成教育呢?笔者认为:

一、明确教育内容和重点

养成教育以新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奉节县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基本十条》、《奉节县中小学生道德规范基本十条》为主要内容,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和校情开发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做到言之有物。以学习、生活、卫生习惯为重点,反复训练,增强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二、探索养成教育新途径

创建“11366”德育模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围绕“1”个核心理念(学校核心文化理念),达成“1”个目标(好习惯在此养成,幸福人生从此起步),围绕“3”个教育重点(会学习、会自理、会礼仪),坚持“6”个结合(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自律与监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体推进与班级联动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养成“6”种好习惯(学习、生活、安全、卫生、文明、劳动)。

三、强师德,提师能。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四、构建家校共育平台

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全校性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形式与家长交流沟通,相互配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形成多方共育的养成教育模式。

五、坚持活动育人。坚持开展主题教育、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法制讲座、学校才艺展示、体育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激发兴趣,通过体验、感悟、反思,从而逐步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培养其责任感,使命 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 能力。

六、坚持环境育人。围绕学校核心文化理念打造校园文化,努力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教育化,保障养成教育实效。

七、坚持课堂渗透。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牢固树立在每一学科的教学中都要渗透德育的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针对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特征,确立本学科德育目标体系,实行德育目标控制,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八、做到保障有力

(一)学校成立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养成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加强值周工作。落实值周行政、教师、学生职责,扎实开展日常行为规范评比工作“出勤、纪律、文明礼仪、卫生、大课间活动”评比工作,充分发挥“红领巾监督岗”、“行为规范督导员”的作用,把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

(三)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文明礼仪、道德规范、三好学生表彰制度,设立宣传专栏,及时表扬批评典型人物事迹。坚持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每周三早会集中养成教育,对少数学生还要进行个别教育,使他们不良行为能得到及时纠正。

(四)完善评价体系。实行自我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机制,学生对自己的养成教育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各班主任部定期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检查,学校每一学期进行检查评价,并将检查情况纳入班级评比,构建养成教育的评价体系,不断地进行总结,努力把良好习惯养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行为和勇于负责的品格。

10.立德树人 敬业爱生 篇十

敬业爱生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 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其次,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教育事业,献给学生。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第四,加强学习、提升教师魅力。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品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获得学生的爱戴敬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道远,所以,教师还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沟通者,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能学好。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学会发展。

11.东白立德树人活动方案 篇十一

系列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系、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加强我校学风建设,提高大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自觉性,促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结合我校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开展“立德树人 学在扬工”学风建设系列活动。现将具体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导,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突出学风建设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规范管理,严格要求,以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载体,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文化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

通过教育引导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遵守学习纪律,提高学生上课及早晚自习出勤率,提高科技文化活动的参与率,增强学业规划意识和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三、活动主题 立德树人 学在扬工

四、活动时间 2014年11月——12月

五、主要任务

(一)强化班级班风建设,使学风建设落到实处 1.各班级要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和骨干队伍建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2.各班级以早晚自习出勤率为主要抓手,开展“班级班风、学风建设自查自纠”活动。加强早晚自习的管理和督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早晚自习的检查力度,对学生早晚自习出勤率低,在教室聊天、大声喧哗吵闹等与学习无关或影响他人学习的违纪行为进行督导。严肃学习纪律,规范学习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以主题班会、主题教育为载体,推动学风建设

1.各班级、各团支部开展“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大讨论”主题班会或主题团日活动,利用周三下午集中政治学习时间举行集中学习和讨论,撰写讨论学习心得,将思想统一到“提升技能,增强素质”的学习目标上来。

2.开展“名师导航促学风”学业规划指导。各学院(系、部)组织班主任、辅导员、导师、专业教师等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与发展观,科学引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开展“优化学习方法 分享学习经验”——学长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学长向一年级学生传递学习信息,传授学习方法,分享学习经验,帮助新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三)以选树先进、宣传典型为引路,促学风建设 1.举行“身边榜样 前行力量”和“我的青春故事”大学生成长事迹报告会。大力宣传“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等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导向作用,营造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

2.认真作好各类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校文明班集体的评选与表彰工作,培育和宣传优秀学生典型,真正让学生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

(四)发挥学生宿舍育人作用,倡导优良学风宿舍创建活动

开展创建“优良学风宿舍”活动。通过开展“优良学风宿舍”创建活动,促进宿舍之间、学生之间“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做到勤学习、重修身、爱劳动、讲公德、守纪律。宿舍成员要团结友爱,勤奋刻苦,学习目的明确;杜绝夜不归宿、沉溺于网游、迟到旷课和早退等违反学校纪律的不良行为,创建室雅人和、文化氛围浓郁的宿舍文化。

(五)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强化学风建设,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读书节、专业技能竞赛。团委、各学院(系、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文化环境。通过开展专业知识竞赛、技能竞赛、计算机技能大赛、科技作品赛、英语演讲赛等课外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扩大知识视野,提高自学能力等。

(六)严考风促学风

开展“诚信考试 优化考风”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学生严格考风考纪,端正考试态度。以抓好考风考纪为抓手,召开期末考试动员大会,开展考试纪律宣传教育和“诚信考试承诺”签约活动。进一步规范考试违纪处理程序,加强考前宣传和处分后教育,把考风建设与诚信教育结合起来,以考风建设促学风建设。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把握重心。各学院(系、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本学院(系、部)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措施,既有规定动作,也要有自选动作,将学风建设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营造浓厚学习氛围。2.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各学院(系、部)要抓好各项活动的组织落实工作,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抓出亮点、攻克难点。

3.注重积累,做好总结。认真、仔细做好活动资料(文字、图片、视频等)的收集、整理、存档及总结工作。

4.凝炼特色,形成长效。学风建设活动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探索规律,建章立制,着眼未来,形成长效机制。

附件:“立德树人 学在扬工”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安排

上一篇: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一篇:吴江方言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