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10篇)
1.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本文从国家相关政策出发,研究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重点探讨了建设两型社会中应着力解决的几方面重点工作。关键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经济,生态保护
我国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在全社会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2005年3月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及系列相关举措,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发展目标。
201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1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完整结合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进经济增长,首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其次,要对消耗资源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后,对在目前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二者有机结合,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完整地涵盖了社会经济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废弃物流等物质代谢的全过程。
1.2 坚持发展的第一性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要放慢发展,更不是不发展。它强调的是发展的质量,要求改变过去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把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联系起来,主张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倡绿色消费等方式来提高发展的质量。
1.3 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
资源节约型社会不仅是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某个方面的节约,而是从原料开采、商品生产、产品流通到最终消费全过程的节约。同时,环境友好型社会也要求在企业生产、居民消费、政府行政等各个方面都追求环境友好,建立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行为观念。
1.4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参与,建设节约型政府,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为什么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和理解。
2.1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特别是资源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取决于我们的国情:第一,资源总量很大,很多资源列世界前几名,如水、能源总量等等,总量上是大国;第二,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很小,如水资源人均仅2200毫米左右,煤炭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70%左右,石油、天然气大概占世界平均水平的7%和4.5%;第三,资源利用效率相对国际先进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总体上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第四,环境污染的状况相当严峻,解决环境污染的状况,很大程度上要靠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要正确全面地认识我国资源利用状况,要真正树立起节约资源的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是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2.2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资源问题,是我们未来的发展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增大,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同时,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大了资源消耗上升的趋势。从国外资源进口情况看,面临市场风险、价格风险、运输风险,甚至是整个军事政治的风险,如果对国外资源依赖度过高,风险是不断上升的。从国内资源的供给能力来看,资源供给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包括近年来出现的拉闸限电、煤炭库存下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2.3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我国环境污染的状况非常严峻,环境突发事件增多,环境隐患增加,环境状况离群众的期望、和谐社会的要求和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一个根本措施就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生产的全过程,从源头抓起,加大节约资源的力度,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4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仍占较高比例,处于国际贸易分工的下端。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产品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渐削弱,但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识、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
2.5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反思以往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为缓解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而作出的正确选择。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这方面起的作用是非常深远的。
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工作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务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和明显成效。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等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1)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在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以及产业园区和若干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健全法律法规,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2)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四个层次着手:首先,加强企业内部“小循环”。坚持从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入手,加大企业清洁生产的力度,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企业内部生产流程“小循环”;其次,发展产业层面“中循环”。要围绕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支持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和发展;第三,构建社会层面“大循环”。在全社会推广宣传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知识培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第四,加快循环经济法规及政策建设。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对循环经济型企业在经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鼓励,建立环境标志、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产业体系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最大的节约。首先,应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节水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其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和城市盲目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检测标准,依法关闭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中小企业;第三,限制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并尽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为突破瓶颈制约清除障碍。
3.2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1)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积极防治农村水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强化对主要河流和湖泊排污的管制,坚决取缔饮用水源地的直接排污口,严禁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污水。
(2)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大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快现有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新建燃煤电厂必须根据排放标准安装脱硫装置,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禁止新(扩)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企业。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治理力度。
(3)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快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妥善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强化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推进堆存铬渣无害化处置。加强核设施和放射源安全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加强城
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
(4)实行强有力的环保措施。各地区要切实承担对所辖地区环境质量的责任,实行严格的环保绩效考核、环境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政府要将环保投入作为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年增加。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制度,建立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和企业环保信息公开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并监督环保。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发展事务,认真履行环境国际公约。
生态保护和建设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湿地保护与修复、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盒建设、水土保持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荒漠化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侵害,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健全法制、落实主体、分清责任,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3.3 强化资源管理,合理利用资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水、土地、矿产、海洋、气候等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1)加强水资源管理。从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向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转变。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做好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
(2)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法定权限审批土地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完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实行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加强土地产权登记和土地资产管理。
(3)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统一规划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开发,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依法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建立矿业权交易制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4)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强化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治理重点海域环境,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保护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开采海砂。有重点地勘探开发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国际海底资源。
(5)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加强空中水资源、太阳能、风能等的合理开发利用。发展气象事业,加强气象卫星应用、天气雷达等综合监测,建立先进的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时效性。增强气象为农业等行业服务的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成分和气候变化监测、预测、评估工作。
3.4 转变观念,调整人的行为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需要靠人的行为来实现,必然要求调
整人的行为方式,特别是消费方式来实现。
(1)转变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人们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模式是从实践出发的。从传统的抑制消费到刺激消费,再到目前的可持续消费,都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转变消费观念不是要求人们不消费或少消费,而是引导人们转变消费方式。政府应该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制度性浪费、炫耀性浪费等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
(2)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评机制。传统的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建立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一是要建立全面的政绩内容考评机制,从单纯考评经济增长转变为对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进行考评。不仅要求经济发展,而且对区域内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测算,评价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建立发展与环境综合核算制度;二是要从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政绩转变为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3)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节约意识。应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节约资源培训工作。广泛开展节约资源科普教育,使广大群众掌握节约资源的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坚持政府带头、从点滴做起。使节约每滴油、每升水、每度电、每斤粮成为每个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刘海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研究——以山东为例[D], 2006, 山东师范大学.[2].孔欣欣, 王奋宇.科技创新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劳动友好型”产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 2008(4): 第25-29页.[3].宁淼, 王彤, 徐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技术选择及其创新激励机制的比较研究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8(4): 第134-138页.[4].刘江宜, 余瑞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挑战及途径[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22(2): 第31-33页.[5].张瑞珍, 何永林.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实现途径——以资源型工矿城市乌海市为例[J].经济论坛, 2010(6): 第81-83页.[6].匡远配, 曾福生.论两型社会: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互动的解释[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5(3): 第32-37页.
2.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 篇二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涵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在地包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两个方面。所谓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谓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简单地讲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 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环境友好”这个理念, 最早正式提出, 是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 我们党今天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吸收借鉴了这个理念, 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来的。用“友好”来形容环境, 表达了人类对环境的一种情感, 对构建人与环境良性互动关系的一种美好向往。2005年我国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的核心内容是, 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遵循自然规律, 保护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 并最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当前, 我国社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与此同时, 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经济发展效益不高, 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 导致我国生态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型环境污染的新阶段, 生态与环境问题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区域性、复合性和长期性特征;另一方面, 随着人口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持续增长并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未来农村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 我国生态和环境将面临着新一轮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发达国家在一两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分期产生、分期解决的环境问题, 在我国近20年的短暂发展中集中“爆发”了出来。
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 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 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3、1/4、1/5、1/10和1/22, 在全世界144个国家的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排序中都比较靠后, 其中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排在第100位以后, 淡水资源量也排在第55位以后。但是我国资源消耗大, 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70.47公斤, 是日本的7.1倍, 美国的5.7倍, 印度的2.8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严重。而且我国污染排放强度高, 单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 德国的26.4倍, 美国的6倍。我国人均耕地1.5亩,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沙化。
可见,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 而未来15年, 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加, 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 这些都需要以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为支撑。若环保问题解决不好, 将会极大地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并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因此, 突破我国经济发展“瓶颈”, 根治环境问题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正是基于这些现实,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战略选择。
三、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这为建设“两型”社会指明了方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诸多方面, 但重点是观念问题, 特别是大力提高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首先, 要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律监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只有全社会达成共识, 全民一起动手才能取得成效。为此, 开展对全民的宣传, 树立节约观念, 是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有关部门应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系列宣传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 全面介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宣传国家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推出一些资源节约先进典型, 曝光一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案例。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 增强公众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其次, 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各级机关要带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为社会做出表率;各类企业都要自觉遵守环境法规,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要从自我做起, 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坐起, 自觉参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
总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 每个人浪费一点, 拿十三亿一乘, 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 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 拿十三亿一乘, 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 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从每时每刻做起, 从点点滴滴做起。把节约资源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形成“人人爱节约, 个个懂节能”的社会风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
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基于我国国情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因此, 要大力倡导人们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关键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参考文献
[1]王宾、刘盍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浅议》,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6 (4) 。
[2]阳中良、周雪敏:《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4) 。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2。
3.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立法目的;立法原则;制度設计
一、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基础
(一)社会基础
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是建设“两型”社会的现实基础。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解决不好,将制约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社会发展方式,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形势日益严峻,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发展机制在“两型”社会中的作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国社会严峻的现实使得我们必须不断创新,走出一条新路子,建设“两型”社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法理基础
法以社会为基础,法律的发展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法律具有滞后性,而社会的发展要求创新法律对社会的调整机制,使其能够紧跟时代需要。建设“两型”社会的法理基础在于法律不仅可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还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使环境和资源保护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畴,更有利于发挥法律的调整机制作用,以达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进而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①
二、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目的
立法目的指导立法行动并贯穿于整个立法。“两型”社会的立法目的是指国家在建设“两型”社会中所期望达成的目标或意欲实现的结果。它是立法者对“两型”社会所追求价值的最直接、最明确的阐述,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环境保护与自然的态度。
“两型”社会的立法目并不单一,它追求多元价值,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基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环境提供发展的平台,同时人类的自身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三者不能偏颇,任何一个要素的失衡都将会影响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两型”社会的立法不仅应保护环境,维护人体的健康,亦应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因此,笔者认为“两型”社会的立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同时要保护环境、保障基本人权,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原则
“两型”社会的立法原则是指在“两型”社会立法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两型”社会的立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与环境,否则人类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开采自然资源的方式是可持续、适当的,缺少或失去资源,人类将难以生存,更不可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可再生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资源不至于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得以提升。
(二)合理运用市场诱导机制的原则
“法之理在法外”,单纯运用法律手段有时难以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甚至适得其反。合理运用法律外手段解决法律中的问题是可行与有效的。法律取决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法律调整方法与手段的变化,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发展需要制定符合其要求的法律,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②
“两型”社会要求改变过去以强制命令为主的方式,要求通过完善市场经济诱导机制,以市场机制来调控市场行为,政府的管理模式也转为激励管理模式,经济诱导原则应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立法所要主要采用的原则之一。从制度上大力扶持和培养环境和资源市场的形成,让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利益诱导机制的介入,使“两型”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四、“两型”社会立法中的具体制度设计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两型”社会的立法除遵循以上基本原则以外,笔者认为,立法者还应确立以下具体的制度:
(一)健全环境和资源法律责任制度
违反义务承担相应责任,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如此才能使得触犯法律者有畏惧心理,进而去守法或不去从事相关违法行为。我国相关的保护环境方面的法律有待修改和完善,要把抽象的原则性的条文明细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在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方面,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作了明显的限制,但很多违法行为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律责任相对应,法律责任不能落实。③因此,健全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制度体系是“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引入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一种新型环境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在“两型”社会立法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法律据和保障,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当前,建立生态境补偿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费;有利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原则;满足要与现实可行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的关系,代际之间的关系,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
(三)建立专门环境诉讼制度
有权利必有救济。法制完备的国家,法律应具有可诉性,争议可以通过司法得到救济,这是“两型”社会所必需要。建立专门的环境诉讼制度,将传统的三大诉讼合而为一,对环境纠纷实行整体式的诉讼救济的新型诉讼制度。它是具有预防、激励、政策形成功能,保护私益和公益于一体的专门诉讼环境诉讼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日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④专门化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环境诉讼对环境纠纷整体性的肢解,克服对环境纠纷的诉讼救济实行分离式诉讼所带来的公益保护缺位,私益保障不足,预防功能低下等问题。在“两型”社会确立环境诉讼制度,能够使得我国的诉讼制度更加完善,更有利于保护合法权益,抑制侵权行为的发生。
[注释]
①王庆芳,姜文:《资源节约型社会及其立法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5)。
②吕忠梅:《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3)。
③王树义:《环境法律体系和环境立法体系评析》,《环境法——电子期刊》,2003(1)。
③吕忠梅,吴勇:《环境公益实现之制度构想》,别涛:《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出版社2007版。
4.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 篇四
关键字: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 措施 意义
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我们应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呢?我认为: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利用。完善产权制度,明晰资源的产权,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第二,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考核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切实开展各项节能环保的执法检查。第三,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的开采和消耗环节,要注重提高综合回收和利用率;在废物和再生资源产生环节,既要强化污染预防和控制,又要注重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注重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节能减排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各级机关要带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社会做出表率。各类企业都要自觉遵守环境法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坐起,自觉参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只要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侯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7(7):29-30.潘岳.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10):18-19.加快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卢婉儿
1]邓聿文 《中国正在为环境付出惨重代价》 载于2005年12月5日 《中国青年报》
[2]温家宝总理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讲话摘要》
[3]吴国盛《绿色中国,路在何方》 载于《学问中国》
[4]温家宝总理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讲话摘要》
[5]仇保兴 《为什么要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载于2005年2月28日 《经济
5.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 篇五
按照保护优先、收转并进的原则,大力推进收缩转移战略,促进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改善双赢。树立低碳、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节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草原保护与建设。按照草畜平衡的原则,在草原区继续执行“以草定畜”制度,实施退(耕)牧还草、禁牧舍饲、种草养畜等工程。退化沙化严重地区或沙漠沙地边缘实行禁牧;中度退化沙化草原,以休牧为主,适度禁牧。半农半牧区旗县实施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工程,使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积极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缓解天然草原过牧压力。草原植被盖度达到75%以上。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坚持治理与保护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自然修复与人工建设相结合。继续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行全面有效管护,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推进禁垦禁牧区建设,减少人畜对植被的破坏,促进植被恢复。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格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
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加快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步伐。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示范区等工程,推广先进适用的抗旱造林技术,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及沙地治理,加快建设商品用材林、灌木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樟子松林业基地,减少沙化面积,巩固治理成果,建成名副其实的京津及东北地区生态屏障、生态产品基地。完成综合治沙255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00万亩,封沙育林400万亩,建设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400万亩,草原治理1000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350万亩,收缩转移沙区人口4.7万人。森林面积达到25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以上。
完善生态保护和建设补偿机制。突出搞好国家重点生态项目建设,用好项目资金。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和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补偿投入力度,加强监督,确保生态补偿资金发挥效益。
第二节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改善水环境质量。以西辽河、松花江流域为重点,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重点城市水源地地下水监测和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严格控制工业水污染物
排放。建立高耗水行业用水限额制度,淘汰高耗水、重污染的落后工艺和设备。以电力、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行业为重点,加大治理和改造力度,推行清洁生产。
提高大气环境质量。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城市清洁能源的比例。以电力、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为重点,加强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实现工业大气污染全面达标排放。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
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进固体废弃物限量排放,实行清洁生产审计制度。积极开展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尾矿、建筑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建立危险和医疗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实现危险和医疗废弃物的安全处置。
加强农村牧区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保护饮用水及其水源地、建设农村牧区清洁能源、建设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和修复土壤污染。
第三节强化资源节约
强化能源节约。重点推进电力、有色、煤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技术进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和企业。大力推广绿色住宅示范小区建设,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加大农村牧区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开发力度,优化农村牧区能源结构。加快风力、太阳能发电设施建设,提高清洁能源产出。
加强水资源节约。推进农牧业节水工程,发展喷灌、滴灌、管灌、微灌,力争节水30%以上。大力开展工业节水,严禁高耗水项目建设,对现有高耗水项目限期改造,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制定节水政策,实行定量供水和阶梯价格用水,奖励节水。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产业用水规定,严格控制开采使用地下水。力争实现保持地下水总量不减少,遏止地下水位下降,争取地下水位回升。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坚决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要求,遵循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服务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原则,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年度利用计划,依法实行严格的建设用地管理制度。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拓宽地质勘查资金渠道,加大勘查投入,提高勘查程度和开发利用效率。以煤、石油、铜、铅锌、银、铁、水泥用石灰岩、天然石英砂、油页岩、铀为主攻矿种,大力加强地质找
矿和勘查工作。开展科尔沁区周围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和通辽市水源地调查评价。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矿区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推行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和公开竞争有偿出让制度,坚决取缔和查处无证勘查开采、越界开采、以采代探、圈而不探、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第四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循环型工业体系。以工业园区为重点,配套实施一批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工程项目,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培育3~5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以煤电铝、煤化工、有色金属、建材、食品加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重点,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培育循环型企业。围绕煤电产业链,重点做好劣质煤、煤矸石、疏干水、粉煤灰和电厂脱硫副产品等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实施疏干水综合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制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等示范项目。围绕建材产业链,重点做好水泥余热的综合利用研究,实施水泥余热发电等示范项目。围绕食品加工产业链,重点做好淀粉企业和畜牧加工企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实施沼气发电和有机肥等示范项目。
建设循环型农牧业体系。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实现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秸秆、人畜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抓好农村牧区沼气等小型工程。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过腹还田为重点,大力发展草多、畜多、肥多、粮多的循环经济。开展农作物全株收获机械、秸秆气化及秸秆生产低聚木糖、酒精等综合利用研究。推进秸秆生物发电和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循环利用。
建设循环型城市和社区。继续推进污水处理、中水利用和垃圾处理产业化。城市小区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中远郊区建立生活垃圾分检处理基地。健全城市垃圾回收设施,加大宣传力度,使居民能主动将生活垃圾做到分袋、按类投放。以政府采购和绿色产品推广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绿色产品认证推广、政府绿色采购、公众绿色消费,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宾馆”、“绿色商场”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等活动。
第六章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建设创新型通辽
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投入,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通辽。
第一节实施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战略
加快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技术创新升级,强化技术创新要素支撑,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推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发展壮大创新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园区和企业与内蒙古民族大学等自治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科研机构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相互参股、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同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推进农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围绕玉米、蓖麻、蔬菜、果品、牛、羊、猪、鹅等产业的发展壮大,组织市内外专家和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攻关,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抓好玉米和蓖麻品种选育的科技攻关,立足于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国内领先水平的新品种;组织好蔬菜和红干椒关键栽培技术的攻关,抓好现代农业生产设施的引进消化吸收,普及无公害种植技术,在适宜区域扩大种植面积,巩固和扩大国内外市场;组织好养殖关键技术特别是疫病防治技术的科技攻关。
提高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依托煤电铝产业、玉米发酵产业的规模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应用节能降耗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展褐煤提质、煤化工新产品的研发和工业化试验;加强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利用技术的挂靠引进、研发与应用;组织农畜产品加工科技攻关,加快农畜产品的转化增值;开展蒙中新药、生物药的研制开发;推进蓖麻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及新产品的研究;开展新型特种建材产品以及玉米深加工设备、矿山机械设备、电子信息(识别)设备、电子仪器设备的生产技术研发。
加快生态环保方面的创新。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争取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技术服务。推广一批适合不同类型区的水土流失治理、防止草地退化、天然林保护、植被快速恢复等生态领域的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开展节能、降耗、减排等环保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引进与推广,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强治理的科学性。
推动文化、教育和卫生等社会领域科技创新。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文化的创作、生产、传播、营销等环节,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着力建设文化产业科技服务机构,为发掘和传承科尔沁传统文化、建设科尔沁文化大市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和高校的科研优势,推进科技与教育的紧密结合。围绕中蒙医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大力开展科技攻关。
培育优势学科,全面提升医疗卫生科研水平。
第二节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在制定规划、项目安排、资金投入方面优先保障民族教育发展。力争使科尔沁左翼中旗、库伦旗、科尔沁左翼后旗、扎鲁特旗等民族教育比重大、民族人口聚居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学校率先实现标准化。高标准普及蒙古语授课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强化“双语”教学工作。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重点发展农村牧区学前教育,完善市旗县、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和办园行为。幼儿学前三年、二年、一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60%、70%、85%以上,每个苏木镇至少有1所公办中心园。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全面实现免费教育。旗县市区所在地高质量、高水平“普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以县为单位,半数以上的旗县基本实现办学标准化,县域内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关心支持特殊教育。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加快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资源中心建设,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学生高中阶段教育。
积极稳妥地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优质高中学校比例达到80%,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数量达到9~10所,其中蒙授高中新增2所。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强化政府统筹职责。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强化专业统筹,围绕我市经济和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建设精品专业,形成“一校一品”。加强基础能力和实训基地建设,每个旗县市区重点建设1 所达到国家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全市创建2~3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努力创建一批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优质特色学校、农业和民族特色职业学校。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强化依法办学,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管理。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基础条件好、有引领作用的优质民办示范校(幼儿园)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与公办学校共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办教育格局。
第三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重点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致力于打造创新型领导,培育创新型管理人才,使他们在各领域创新中发挥强大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通过市场化、外向型培养机制,依托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提高战略管理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家和企业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专门人才。
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围绕人才使用、培养、吸引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加快培养新型工业化和农牧业现代化所需的大批专业化的高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对党政人才,采取办班培训、挂职锻炼、跟踪培养等形式加大培养力度。依托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学科建设,引进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高层管理人才。加强高级技工和实用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6.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六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则是指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既是渐进的动态的概念,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即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少越好,前者就是资源节约,后者就是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人类必须将其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强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
有几点政策措施的建议。第一,依靠科技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传统工业尽快走向先进工业,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国家和社会必须大大增加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投入,还必须努力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必须致力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节约型社会就难以实现。
7.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 篇七
这一重要论断, 指明我国将继续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走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意义深远的关键决策
进入新世纪, 我国作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重大决策, 并配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这是我国在发展方式上迈出的意义深远的关键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航船一路高歌猛进。但无法回避的是, 为实现这一发展, 我国付出了很大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十五”末期为例, 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除资源能源的过量消耗外, 粗放的发展方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在发展的关键阶段, 党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建议。2006年3月,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 并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的硬指标。
五年来, 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 有关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切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大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力度。“十一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投入2000多亿元, 支持兴建了一批重大的节能环保工程;
向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说“不”。“十一五”前四年, 累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措施。制定修改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 对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实行免税、减税政策, 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示范;
积极进行试点探索。批准在湖北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设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鼓励各地区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新路……
综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看出, 力度空前的政策措施, 让中国正在全力突破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 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
来之不易的“两个扭转”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不断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力度, 成功扭转了“十五”后期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出现的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上升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成功扭转了一季度较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这两个“扭转”反映了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懈努力, 反映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重要成效。
“扭转”来之不易, “扭转”凸显进步。这是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五年来, 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 节能约4.9亿吨标准煤;国家重点控制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66%,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
循环经济取得重大突破。五年来循环经济不仅上升为国家战略, 也逐步深入人心;资源产出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钢、有色金属、纸浆等产品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
资源节约成效明显。与2005年相比, 2008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加到0.5, 海水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4136万亩, 坚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仅“十一五”前三年, 全国地表水达三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从41%增加到55%, 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从40.7%提高到57.5%;与“十五”末相比, 200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分别增长12%和10%, 沙化土地面积也开始缩减。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 有关方面开始通过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 鼓励和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经济模式和消费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支持节能灯具进社区、立法限制过度包装、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积极研究制定居民阶梯电价制度……这些具体、精巧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 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口号宣传逐渐变为百姓的实际行动。
必须坚持的“重要着力点”
成绩催人奋进, 挑战让人警醒。一组组数据和事实, 让我们对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
全国煤炭采掘和消费量不断攀升, 去年首次出现净进口;
今年全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亿吨, 其中进口量将达2.1亿吨, 相对于去年1.99亿吨的原油进口量进一步增加;
面对中国海量的铁矿石需求, 国际矿业巨头一次次坐地涨价, 攫取超额的垄断利益;
一些城市无序扩张, 征地违法违规, 让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不时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 一次次给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敲响警钟……
可以说, 虽然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开局良好, 但距离党和国家提出的既定目标, 距离百姓的热切期待, 距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还有相当的距离。
怀忧患以自醒, 知不足而前行。“十二五”期间, 必须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继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更有效地保护环境, 从根本上转变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盲目追求GDP指标的情况下, 要加快建立并完善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在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使清洁发展、集约和节约发展、循环利用资源成为各级政府、各个地方的自觉追求;
尽管“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有望实现, 但必须继续努力, 确保实现“十二五”提出的节能减排新目标, 确保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目标;
要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支撑体系,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要针对过度消费、豪华包装等倾向,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节约意识和生态意识, 以经济杠杆和宣传教育相结合, 大力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 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
“世界各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共同的方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指出, “这一点对于中国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8.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研究 篇八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外部性理论;主体制度;文化制度;科研制度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17-(0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从早期的敬畏自然,到近代工业文明后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发展到今天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过去由于片面注重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破坏,这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深刻反思3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建立新型的财富观念,充分认识到环境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改变传统的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绩效评价标准,把环境建设的优劣纳入地方发展的评价指标,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稳定为基础,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形态。[1]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们对和谐处理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最新理念,也是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最新探索。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是在环境保护理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以往理论的总结和升华。当然,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理念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提出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从世界发展的视角看,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当人们还陶醉于工业化的繁荣与成就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却不期而至,并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而加剧,逐步发展为全球性公害。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沉降”等,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环境造成了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惨痛现实,令国际社会开始反思已有的发展模式。
从中国发展的视角看,近几十年来的环境问题也是日益突出。以大气污染为例,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排名中,中国包括北京在内有7个,山西省的太原市名列第一,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重的城市。当前,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1998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高达2100万吨,烟尘排放量1400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300万吨。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个中国城市中,70%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目前中国已有七成城市不适合居住。[2]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理念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内外部条件
在中国改革开放深化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内外部条件。首先,从中国国内来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目前,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国家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同时,在实践中,1995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县)、环境优美乡镇、环境友好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收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3]这些都体现了“环境友好”的理念。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发展方针。要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正确而妥善地处理好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再从外部条件来看,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支持下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一词。而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其崭新的价值观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被正式列入国际社会议程。此时,理论界研究的重点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适应并满足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摒弃了过去“零增长”(过分强调环保)和过分强调经济增长的偏激思想,而是主张“既要生存、又要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过程中,也逐渐体现出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思路。2004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环境保护白皮书》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张。国际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念发展与实践经验,为中国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经济思想最早是19世纪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经济运行时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4]其后,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阿瑟•庇古首次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外部性问题,扩充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和内容,将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从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效果转向企业或居民对其他企业或居民的影响效果。[5]近年来,外部性理论不断发展,众多的学者将外部性理论引入自己的探讨领域,并从不同的角度去透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外部性。具体而言,外部性(externality)是某种经济交易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这种成本或利益落在第三方身上而交易者并没有考虑到。[6]按道格拉斯•诺斯的观点就是:“个人收益或成本与社会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有第三方或者更多方在没有他们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或者承担一些收益或者成本,这就是外部性。”[7]从中可以看出,外部性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经济,即在没有成本付出的情况下,有某种利益落在第三方身上;另一种是外在不经济,亦称负外部性,也就是在没有任何利益获得的情况下,却有某种成本需要第三方来负担。
(一)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解读
由于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现得相当明显。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如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对大气、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相应的收益却被造成环境破坏的社会主体所独享。可以说,外部性问题最具意义的就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即人们因受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所承担的外在成本。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各方主体决定和进行经济活动时,并没有考虑到其行为将给社会带来的不利的外部效果;所以,表面上双方以及多方达到的供需平衡能够给交易的各方带来最大的收益,但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所造成的污染是一种外部成本,交易的双方本身不必承担这个成本,却由整个社会替他们承担这个成本,例如冶金、化工等企业带来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物等大气污染,不仅降低了城市空气质量、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而且还会通过空气流通影响周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并会与降雨混合而污染河湖、土壤等,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将因此而受到严重损害,虽然这种污染是由某一企业造成的,但却由整个城市居民,甚至整个城市圈居民承担其带来的危害,承担不该承担的成本。
(二)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研究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因为环境保护不仅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环境保护还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积极的”或“正的”外部性。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就是环境保护的边际私人成本或边际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或边际社会收益相偏离,环境保护所带来的收益可以被其他社会成员所分享,但环境改善的全部成本却要环境保护者独自承担。例如某一城市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采取环境保护的治理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该城市的环境质量,而且还可以给周边地区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即可以给与环境保护投入无关的他方带来收益。这种正外部性也正是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意义所在。但环境保护这种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物品,受企业过度注重经济效益和人们短视性的影响,往往不会由企业主动为环境保护付出,从而造成了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的生产严重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供给为零的局面。因此,在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中,应该加强宣传,改变人们的环保理念,争取公众的大力支持,同时应加强政府的引导,加大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撑。
解决环境问题,就是要消除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影响,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则是更好的发挥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应。通过外部性理论对环境保护的经济分析,为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供给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主体制度
第一,政府主体的主导作用。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要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逻辑起点,明确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只有加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引导,才能有效避免和阻止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影响。通过政府的引导,促使各相关企业和广大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发挥出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果,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效益的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即建设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的政府。环境保护的进行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是服务型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因此,政府要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责任,不仅在宣传环境保护方面起引导作用,在环境保护对策的具体实施中、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撑中、在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中,政府都应起引导作用,使环境保护能够和谐运行。
第二,公众主体的参与作用。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实现公众的广泛参与是根本保障。环境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环境也有获得自身发展的权利,人们应该尊重环境的发展权利,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同时,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将会使没有付出环境保护成本的广大公众所享有,因此,应该在环境保护中最大限度的实现公众的参与。人们在付出一定的环境保护成本后,也会更加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环境的维护。在公众参与中,应建立起共同但有区别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首先,对于普通公众,应该加强其环境保护意识,把环境保护落实于人们生活的日常细节之中,主动自觉地维护和参与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这是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其次,对于各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环保宣传,要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克服企业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促使企业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最后,对于科研人员应加强引导,提高环境保护的科研水平,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此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奖惩机制的宣传。通过表彰和奖励环境保护先进个人、先进团体促进环境保护在民间的开展,通过对造成环境问题的企业的惩罚和通报,促使各企业和普通公众自觉保护环境。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文化制度
文化制度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文化、艺术管理制度及文物制度等,广义的文化制度还包括政治的和法律的制度、社会组织形式、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制度不仅对文化的创造、产生、应用具有保障作用,而且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也有调适功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仅需要国家、企业、公众等社会主体之间的协调运作,不仅需要资金支撑,更重要或者说更深层次上还需要形成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文化,需要一种人人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最终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文化制度。文化既内在于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又外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制度和规则等,文化动力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环境友好型文化理念、文化制度的形成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着积极、重要的推动作用。每一个文明时代的文化都以其特有的方式通过价值观念、价值信念、价值追求等来引导人们对自己“人之为人”的生存进行定位,并指引人们的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在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的今天,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相应的文化导向力和推动力。文化对于个体行为具有规范和制约作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道德予以规范和保障,而文化制度建设则能促进人之道德进化,二者形成良性互动,会更好地发挥文化的正动力。所以,应该以文化承载力和文化张力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导引形成环境友好的文化发展力,促使环境友好型理念深入人心,确保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科研制度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环境保护问题也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运用,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建立相应的科研制度予以保障。现代科技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保护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保护的和谐运行,迫切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支撑。要充分利用各科研院所和各高校的科研资源,这对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在科技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支撑方面,要加强科研院所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结合。首先,各科研院所要根据各地区环境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各科研院所可以组织科研力量,根据不同地区具体环境的状况和特点,调查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形式、成因和发展规律,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其次,各科研院所要加强与各个企业之间的结合,尤其要加强与造纸、冶金、化工等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展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企业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培养环境友好型产业等等,使环境保护在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中得到落实,从企业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保护。同时,企业也应该注重环境保护的投入,要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发展的潜在效益,这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对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资金制度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进行,财政支持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在环境保护的实施中,需要大量资金予以支持,因此,应拓展环境保护资金的来源渠道,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促进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贯彻落实。目前,中国环境保护已有多条资金渠道,主要有:基本建设“三同时”和技术改造项目中按规定比例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城市建设资金中用于环保的部分,排污收费取得的资金,国外贷款或赠款,此外,还有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的用于环保的资金。在环境保护中,要合理利用这些资金,加强环境保护资金的管理、监督等,提高环境保护资金的有效利用程度。
在完善作为环境保护物质基础的资金利用的具体措施中,首先,要进一步拓宽环境保护资金的渠道来源和规模。由于环境保护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效应,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扶持,同时要向各排污企业征收环保费用;由于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企业的环境污染会产生一系列现实和潜在的危害,因此,对企业征收的费用应该高于治理污染的费用。其次,要加强环保资金的使用。一方面,可以直接投入到环境保护之中;另一方面,应将部分环保资金投入相关科研院所进行环保科研,加强科技对环保的推动,以带动更大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再次,要完善环保资金的监管。一方面,应加强环保资金的科学管理,资金的来源和去向要统计清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要确保资金投入环保或与环保相关的领域,避免环保资金被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窃取。最后,还要积极探索环境保护资金的运用,以促进其保值、增值,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五)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利益分享制度
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环境利益成果的社会,环境利益共享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建立环境保护的利益分享制度,才能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必须在利益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各主体间的环境利益均衡。构建环境利益整合制度需要在公平原则基础上,合理地分配社会经济权益,使各个主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共享环境保护成果。但由于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就应在设计环境利益整合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到代内的利益问题,还要考虑到代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综观国内外环境利益整合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通过建立健全环境利益整合的政策法规体系,实现环境利益整合政策的法律化,来切实实现环境利益共享。因此,首先,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利益整合的政策法规。为了确保环境保护利益整合的健康稳步发展,各地区之间要加强协调,制定统一、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要明确有关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之间开展环境合作利益共享的互补原则,界定各地方政府所负有的确保环境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环境保护中的职责以及处理环境利益整合的总原则,促进各地方政府制定环境保护利益整合政策的法律化。其次,改革环境利益分配制度,建立市场化、法制化的多元分配制度。从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损害谁付费的视角下,从有利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视角,从满足需要与现实可行相结合的视角,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促进环境保护的利益分享的落实。最后,运用财政手段实现环境产品的分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要逐步通过财政资金的协调分配,来确保环境保护成本的分担,促进环境保护利益的分享,提高各地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实现环境保护效益的最大化。
(六)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纠纷解决制度
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各方主体围绕利益分享、成本分担等问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纠纷,如何及时解决纠纷是保障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运行的前提。在纠纷解决制度中,首先,应划清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利益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再根据各方承担责任的大小、付出成本的多少来享有收益;其次,要注重广大社会公众环境权益的保护,在制度方面予以适当的倾斜。
在环境纠纷的诉讼解决制度中,要逐步放宽起诉资格。在环境案件中,如果仍然依据传统的原告适格理论,由公民个别地寻求法律救济,使得仅是起诉人自己的利益得到了维护,而环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状况并没有解决,社会意义更是十分有限。环境公益诉讼旨在维护环境公共利益,原告的资格不应局限于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者,应扩大到“与本案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提升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同时,明确环保团体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并建立有利于原告的诉讼费用承担机制。在环境纠纷的非诉讼解决制度中,要完善仲裁和调解制度。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的功能在于促进社会自治与社会合作,是现代社会寻求以和谐方式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9]尤其在调解方面,要着眼于以社区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位一体为中心,发展社会中间层的功能,促进环境纠纷的妥善解决。在具体的纠纷处理方式中,应以和解为主,兼采其他方式,力争使各方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平息纷争,化解矛盾,促使争议得到公正、彻底解决,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应该摒弃传统的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切实改变以经济增长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唯一指标,要把环境质量也作为评价政府工作、评价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同时,要改变传统的财富观念,认识到环境也是财富的一种,并且是其他财富的基础,着力培育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加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供给,发挥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J].求实,2006(8):1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说明.http://www.1488.com/china/Info/communique/Content.27K.2008|10|03.
[3]徐统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严峻现实与对策建议[J].当代生态农业,2006(1):18.
[4]向昀,任健.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J].经济评论,2002(3):58.
[5]张天上,于宏.权利冲突的经济分析——外部性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3):53.
[6]梁小民.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12.
[7]董德坤,朱道林,王霞.农地非农化的外部性分析[J].经济问题,2004(4):55.
[8]李长健,伍文辉,涂晓菊.和谐与发展:新农村文化动力机制建构研究[J].长白学刊,2007(1):124.
[9]吕忠梅.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
9.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评课稿 篇九
一要把学科教学与两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教材中实施两纲教育的素材。在思品课的教材中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素材无处不在,但需要我们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火眼金睛”,要善于去挖掘,同时又要避免到处贴上标签,这样才能真正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而然的获得情感的升华和认识的提高。比如姚老师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用多媒体显示唐代王维的山水画作品和王维的诗《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引导学生欣赏诗与画的美景,然后话锋一转,将这四句诗以另外的情景展现的话,大家还觉得它美吗?图片显示出环境脏乱带来的后果。这段材料的`选取体现了教师善于发现和挖掘资源的“眼光”和能力,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起到了很好的导入作用,也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主题。
二要引入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共鸣。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善于在教学中将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情景引入,使思品课教学内容生活化,这就要求思品课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大胆地整合教材内容、合理补充材料,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使思品课发挥出学科的育人价值。姚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了黄浦江死猪事件、限塑令、无车日、环保生态高铁等发生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景,使学生感到实在、亲切,也容易接受。
三是要注重过程和体验,重视内化为学生的行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前调查,设计过程,注意根据教学内容挖掘“两纲”教育的引发点,重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真实的体验,注意调控引导,淡化结论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和研究活动中感悟,在体验中提高认识,并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品格和素养。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了图片“优美的校园、家园”、“难堪的环境问题”、设计了学生活动“金点子、倡议书、畅想画”等,把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注重了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行动,具有积极意义。
10.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 篇十
2007年是奥运筹备决战之年,也是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关键一年。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完成年度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绿色奥运的目标要求,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依靠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策激励、监察约束的作用;依靠资金投入,集中安排一批节能减排的重大项目;依靠宣传引导,不断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紧抓机遇,乘势而上,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年度目标。
2007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5%、单位GDP水耗下降5%、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下降3%、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下降10%。
二、实施十大工程
(一)产业结构调整工程。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7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6%以上。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契机,促进国内外服务业要素进京,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发展,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北京;制定发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抓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落实;加快发展信息、商务、会展、旅游、体育、物流等服务业。
促进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完善软件、移动通信、生物医药和数字内容等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中关村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建设;重点推进中芯国际第二条生产线、康宁玻璃、现代汽车第二生产厂区、奔驰汽车、首钢冷轧等项目建设。
积极推动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发展。落实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各项政策,逐步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继续提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源集约利用能力,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建设实施;加快金融街、商务中心区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配套服务产业;促进临空经济区、奥林匹克中心区内部资源整合。
加快退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行业。按计划推进首钢压产400万吨和东方石化公司所属化二股份公司、有机化工厂实施停产搬迁;制定本市小火电机组关停实施方案,开展京丰热电厂“上大压小”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小煤矿整顿关闭步伐,按国家有关规定关闭16种小煤矿。
(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工程。结合奥运场馆建设,在运动员村进行零能耗建筑试点,在国家游泳馆实施节能新光源照明,推进利用热回收技术回收空调系统排风中的废热、冷却
水循环使用、膜处理污水等示范项目;加快50辆纯电动汽车研制,基本具备在奥运村使用的条件;实施100台燃气锅炉利用环境温度补偿、烟气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改造工程;推广应用各种燃油节约和替代技术,积极推广混合动力、清洁能源汽车技术应用于公共交通;重点推广余热余压利用、蓄冰制冷、新型建材、烟气脱硫脱氮、粉尘回收与资源化、城市供水管网的检漏和防渗等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制定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的财税、价格等政策。
(三)政府机构节能工程。实现市区两级政府机关节能6%。总结10家政府机构计量改造经验,全面完成54家政府机构计量改造;启动20至30家政府机构的节能试点改造;制定政府机构节能指导意见,逐步开展办公楼围护结构、空调、采暖、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及办公设备节能,办公区域逐步推行绿色照明,区县开展政府机关能耗调查。
(四)大型公建节能工程。严控源头能耗增长,对建筑面积在2万(含)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20万(含)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及其他年耗能2000吨(含)标准煤以上的新建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化对建设工程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监督;组织全市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实施方案,建立全市2007年至2010年既有建筑改造的项目库;优化供热结构,对城八区单位锅炉供热面积低的供热设施进行整合,对旧有供热管网设施更新改造;继续推进热计量价格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开展10家医院和30家宾馆饭店的节能改造。
(五)高耗能行业节能工程。如期完成太阳宫、郑常庄燃气热电厂建设;落实50家高耗能企业节能目标分解工作,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重点推进50家高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及10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建设工业重点用能大户在线监测平台,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情况的跟踪、指导和监督;落实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完成30家重点排污企业和高耗能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在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培养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开展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试点。
(六)绿色照明工程。推广高效照明设备20万套,在全市所有敬老院、孤儿院等社会福利事业机构和部分医院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做好市属高校绿色照明改造的前期调研;继续通过政府采购,引导高效照明光源的推广使用。
(七)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确保北京官厅风力发电场(一期)5万千瓦工程年底建成发电;新建15个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村;依托北京太阳能产业联盟,促进太阳能技术和设备的产业化发展,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完成国家体育馆100千瓦并网光伏电站示范工程;实施800户农民节能住宅示范,在农村地区安装太阳能路灯3.5万盏;重点开展延庆、怀柔、房山等区县生物质能利用的试点工作,着力推进1至2个生物质能产业化项目、10个大型秸秆气化站、15个大中型沼气池的建设;完成奥运村再生水热泵冷热源项目。
(八)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节约工程。严格实施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加大监管力度;继续推广节水模式,普及节水器具;扩大工业、农业、环境利用再生水,年利用再生水4.8亿立方米,中心城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重点完成北小河、怀柔、平谷再生水厂建设,开工建设卢沟桥、小红门、顺义、门头沟、昌平等再生水厂;结合绿化建设推动硬化改透水铺装、雨洪水蓄滞等工程;大力开展农业综合节水工作,建设节水农田6667公顷,发展再生水灌溉6667公顷;继续对洗浴、洗车、纯净水等高耗水行业实行差别水价政策;出台实施农业用水水资源费征收方案。
严格执行土地供应计划,严控新增建设用地,鼓励和引导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以供应引导需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征地审批工作,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鼓励新农村建设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适度集中;有计划地系统研究和修订本市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探索实施建设项目用地标准的管理,集约利用开发区土地;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应用。
(九)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本市配套实施细则。
进一步完善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加强对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的规范管理,利用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有偿回收居民废旧家电,行政事业单位的电子废弃物无偿交付指定企业处理,在销售环节开展以旧换新业务,政府对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给予适当补偿;建设完成电子废弃物处置、废旧轮胎和废塑料再利用示范项目;加快危险废物中心建设,年底具备接收、处理危险废物的条件;进一步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继续推进京煤集团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再消纳首钢公司的卢沟桥堆积钢渣100万吨。
本市城八区和郊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7%和60%。建成高安屯生活垃圾焚烧厂和阿苏卫综合处理厂,加快推进南宫、六里屯、阿苏卫等3个焚烧厂和董村综合处理厂的建设;推广宣武区经验,全面开展城四区密闭式清洁站垃圾分类改造;执行生活垃圾处理经济补偿制度,研究调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和方式;石景山、高井、太阳宫、郑常庄等热电厂用再生水或中水替代地表水源。
确定1至2个区县、2至3个园区、10至15家企业作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指导其编制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十)污染减排与环境建设工程。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67%。落实市政府与国家环保总局签订的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研究制定北京2008年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完成中心城1105台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的改造;完成东城区、西城区各1万户平房“煤改电”工程;推进高井等五大燃煤电厂脱硝工程;组织淘汰更新老旧公交车2580辆、出租汽车5000辆,开展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黄标车”淘汰和治理;推进1000座加油站、1200辆油罐车、部分油库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加强施工工地管理,提高城市道路的机械化清扫保洁水平,实现市区城市道路机扫率和洒水率均达到95%,郊区城市道路机扫率达到60%,控制扬尘污染。
城八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2%,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1.6%。加大对密云、官厅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完成六环路以内城市骨干水系治理,全面完成清河二期、北环水系等河道治理工程;加快五里坨、东坝、垡头等5座污水处理厂建设;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重要地表水源区生态建设、废弃矿山植被恢复,推进310平方公里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移民,启动4个自然保护区湿地等生态建设工程。启动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建设,完成环城郊野公园绿地建设15处。
三、夯实三项基础
(一)强化统计基础工作。出台本市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的实施意见;继续完善生产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加强相关能源供应部门的统计工作;完善全市和分区县能耗、水耗公报制度,修订季度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实行分区县单位GDP水耗的季度公报制度,建立分行业能耗的年度公报制度;结合全国建筑物能耗统计的试点工作,研究制订建筑物能耗统计制度,适时开展大型公共建筑物能耗调查;开展污染源普查;研究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的统计方法。
(二)加强分类计量体系建设。制定发布本市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督促300家重点耗能单位做好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工作;总结电、热计量改造试点工程经验,加快分类计量体系建设;研究分类计量管理办法,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三)建立信息监测平台。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测,力争实现对50家政府机构和50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能耗在线监测;继续完善能源和水资源统计监测制度;整合现有能源、水资源、环保统计信息资源,研究建立全市统一的能源消耗、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共享和监测平台;研究建设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监测信息平台。
四、完善六大保障体系
(一)法规政策体系。做好《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修订前期准备;出台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开展《可再生能源法》地方实施办法立法调研工作,研究制定鼓励太阳能利用的专项政策措施;发挥价格杠杆调控作用,加大差别电价、差别水价实施力度,研究天然气等超定额用能加价制度,按照2007年价格调控计划,适时调整资源类产品价格,逐步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国家有关财税政策,制定本市促进节能环保的具体支持办法;研究制定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生活垃圾收费办法;研究起草北京市供热管理办法,制定供热价格改革与调整方案;建立土地计划执行的奖惩制度,加大对区县的考评力度;研究制定推进北京市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方案,争取年内出台清洁生产验收办法、清洁生产资金使用办法;组织编制本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规划;研究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加大节能环保投入;研究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政策措施,实施排污收费制度改革。
(二)指标标准体系。出台公共建筑能耗定额指导意见、北京工业能耗水耗指导指标;修订北京市单位产品能耗定额、北京市重点耗能设备能耗限额;编制建设项目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政府机构节能诊断实施指南、本市公共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进一步完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集中供热锅炉房和管网系统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制定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与验收标准,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技术规程;研究编制公共建筑空调采暖室内温度节能监测、生物质固硫型煤、太阳能光伏室外照明装置等地方标准;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高效节能产品。
(三)评价考核体系。落实目标责任制度,将“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按年度、区县、重点耗能单位进行分解,与各区县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
重点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与各区县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出台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节能评估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在项目审批、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及竣工备案等环节实施全过程节能监管,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研究制定节能评价考核办法;制定生态工业园标准和评价指标。
(四)监督执法体系。组建节能监察大队,根据《北京市节能监察办法》,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工作;强化环境监察能力和应急机制建设,加大环境污染执法检查力度。
(五)市场服务体系。培育专业服务市场和中介体系,研究推进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发展;在公共建筑领域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定节能服务机构选聘办法,搭建节能服务机构平台,推荐一批节能服务机构;研究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政策措施,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毛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稿11-18
关于“五型班组”建设活动的 实施方案07-17
关于蓉中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07-08
关于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自查情况的报告09-15
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若干规定08-18
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07-23
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关于新农村建设)08-28
浅谈两型社会建设与当代大学生11-12
五型班组建设报告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