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城镇警务建设

2024-09-25

论小城镇警务建设(精选8篇)

1.论小城镇警务建设 篇一

试论边疆地区农村小城镇建设——以绿春平河乡为例

摘要:小城镇建设是复杂、系统、长远的社会性工程,所以,应当对其中一些内在的并互为联系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这些问题主要有: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承担小城镇建设的主体性组织和商业性组织,小城镇中的主导性产业与多样性产业问题,实现人口向小城镇聚集与适宜的政策,等等。对以上问题如能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并正确处理,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就会有大的发展,城镇化步伐就会大大加快。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大力发展小城镇是提升城市水平的主要手段。平河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高瞻远瞩,因地制宜,团结干事,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一个中心,四个支点”的集镇建设思路,穷且益坚,奋勇争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全力盘活集镇街道可利用土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统一管理。零星设施服从整体布局,做到改造与扩建相结合,新街道与老市场相结合,发展壮大边贸市场,追求一功多能,一举多得的综合效益。乡党委、政府在完善规划建设小集镇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培育市场体系,又扩大投资,着力建设平河边贸市场和绿春县中越边境贸易市场。环城公路的延伸,乡机关综合楼建设,客运站的建设等使平河集镇范围比原来扩大了两倍以上,小集镇建设总投资已超过3600万元。集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有效加快了平河乡城镇化进程,形成了平河乡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平河乡,策略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建国后前30年相比,有了显著提高。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相伴生的小城镇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体制。民间投资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发展。有效地分流了大中城市发展的压力,弥补了国家资金紧张的不足,拓展了城乡商品市场拉动了城市化需求。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小城镇发展水平仍然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准确地论述了小城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

1.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制度,且管理粗放,缺乏强有力的法制规范和规划指导。

目前传统意义上的制度制约尽管有所缓解,但仍然是重要的约束因素,这一方面造成农民进入城镇缺乏法律与制度的保障,更容易由于规则不统一、不透明而给农民带来许多额外的高负担,提高了农民进入城镇的成本,也容易由此滋生腐败现象。

2.小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建设用地受限,城乡争地加剧 我国土地资源有限,每年城镇发展而使耕地减少的事实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城乡争地现象日趋突出。就以平河乡为例,平河乡较绿春县其他地区地势平坦,但是建筑用地资源极其匮乏,只有通过削峰填谷的方法才能获得有限的土地用于城镇建设,城市建设的资金成为了大问题。3.小城镇数量的增加尚未起到通过大量吸纳农业人口和促进乡镇企业集中,来缓解人地矛盾,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

4.小城镇化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城市生态遭破坏

5.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依靠行政力量推进,加重农民负担。目前的小城镇建设存在着急功冒进,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乱铺摊子现象。

6.小城镇人口素质堪忧,小城镇发展人才匮乏 7.面临着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

8.小城镇发展导致了许多公共设施的低层次重复建设

9.目前许多小城镇的发展很难产生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

三、积极发展小城镇,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1.形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是城镇化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

尽快在全国放开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现有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延伸到小城镇,而且一定要涵盖新进入城镇的居民。在条件成熟时自下而上地依次放开小城市和大中城市,最后是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户籍管理。逐步打破长期限制我国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同时,要结合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积极探索对新落户的城镇居民进行工作技能培训的措施,提高他们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

2.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的小城镇化发展目标

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各地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途径。从我国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及发展水平处在不同的阶段,因而在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上切不可盲目照搬攀比,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求发展。

3.积极发展大中城市,充分利用大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效应,推动小城镇发展欠发达地区应首先进行要素极化,发展有潜力的大中城市,然后才可能发挥对小城镇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4.积极推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强化小城镇的集聚功能

积极推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小城镇的集中,这是从根本上强化和扩大小城镇功能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把小城镇建成城乡经济联系枢纽与经济增长极地的需要,真正使小城镇成为新一轮科技兴农、科技兴县的中心。发展小城镇要克服单纯把小城镇只视为培育市场、聚集人口的场所,而应从实现现代化、社会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高度,着眼于从提高小城镇的整体功能上去完善小城镇的发展,突破传统的小城镇单一低功能模式的束缚。5.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制定区域环境统一规划,加大环境治理和环保力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开发本地区域土地后备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控制污染企业的规模和布局,减少废物排放,采用低能耗的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能耗效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6.通过正确定位、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促进小城镇发展

各地应根据本地的人口、经济、资源、交通、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和经济发展前景等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本区域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做到合理布局。发展规划应突出重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水、电、路等基础建设的一体化及优先发展,注意镇内普水率、普电率、绿化率的提高,并特别注意保护国土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7.要积极稳步地发展小城镇,必须解决资金问题

发展小城镇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资金障碍。而要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资金障碍不可单纯依靠政府投资,而应特别注意发挥多种经济成分的作用,实行多元投资、非公为主。尤其应注意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与农民在小城镇建设中的投资作用。

我认为,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必须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一、小城镇建设目标的阶段性与根本性

目标决定方向,只有目标清楚,才能产生良好的思路和正确有效的措施。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就缺少最基本的保证。

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有阶段性与根本性之分,二者绝对不能混淆,这必须有清醒和明确的认识。所谓目标的阶段性,是指在不同的基础条件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小城镇各有不同的建设与发展目标。比如,有的是完成旧镇改造任务,有的是搞好“几通一平”,有的是建设安居工程,还有的是抓好基础建设、解决绿化环卫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阶段性的目标。这种阶段性的目标体现的是个性、特性与差异性,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做到的事情。

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是现在的薄弱环节。所谓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就是不管哪个小城镇,不管在什么时期,也不管处于什么建设阶段,都要把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种根本性目标体现的是共性和普遍性。因为世界上公认的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市化,主要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居住在城镇(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0%,就算基本实现了城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小城镇“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所以说,小城镇建设的目的不是做“花瓶”、搞摆设,根本目的是集中人口居住,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这里安家落户,其他一切都是为此服务的。

从我国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看,现在有一些领导特别是不少小城镇的领导对此并不明确,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三个通病:重引进工商企业,轻吸纳居民;重工业区开发,轻生活区建设;重经济效益,轻镇区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向相关领导特别是小城镇的领导进行宣传教育,使之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各级领导所制定的一切政策,所采取的一切工作措施,都要围绕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这一目标服务。同时,各级领导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部署、检查与考核,都应当以人口集中这一根本目标为中心。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明确了,这项工作就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及性是重点性的基础,重点性是普及性的结果。我国和国外的现有大中城市,都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选择发展起来的。同样,现在的一些小城镇将来也会发展成为大中城市,但是,更多的小城镇永远不能成为大中城市,有一些还必然会走向消亡。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要有选择地、重点地布局建设小城镇。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全国共有18000多个,山东省有1000多个,平均每个只有3万人左右。青岛市郊区不足1万平方公里,却有111处小城镇,平均人口只有3.5万人,而且现在都各自为政,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现在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从现实情况看,要在面上通过“撤镇建乡”,减少小城镇建制来控制普及性,阻力是比较大的,不容易做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可行的办法是,有选择地建设小城镇,就是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基本的选择思路为:首先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可以按10万左右人口的规模来布局,人口密度小的区域可以再少一点。其次要选择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再次是要尽早把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合并到就近的强镇或重镇。如果暂时不合并,也不要铺开基础设施建设,不再上大的企业项目,防止造成更大的浪费。这样,把重点城镇突出起来了,再加上强有力的工作,小城镇就能健康发展,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就一定会大大加快。承担小城镇基础建设组织的主体性与商业性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但是,基础设施投资是要花大钱的。根据青岛市小城镇建设的实践,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供5万到10万人口生活的城镇基础设施,需要3亿元以上人民币。这么多的资金从哪里来?于是,有的小城镇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城市建设办法,投资口号是“人民城市人民建”,投资来源是“国家拨一点、企业拿一点、群众出一点”,结果很快没了后劲;也有的小城镇为筹资,违章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征收各种杂费,甚至违法集资,结果不仅不解决大问题,还带来若干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小城镇政府自恃经济实力强,对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甚至直接投资建设楼堂馆所和商品批发市场等,但是当他们难以为继之时,却没有资格向银行借贷,结果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甚至使小城镇建设被迫搁浅。

以上这些做法之所以行不通,甚至走入死胡同,根本原因是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建设。要进入小城镇基础建设的柳暗花明之路,必须科学解决投资的主体性和商业性问题。正确的投资主体应主要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投资方式应主要是商业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无偿性的。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学校、幼儿园,甚至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等,都应该由企业来筹资建设。建成后,可出租、出卖,也可以自己经营或利用其他形式收回投资。不管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可以参与投资,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形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小城镇政府的资金则集中用于确实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的纯公共设施项目,如街道整修、公共场所照明、环境治理等等。这样做,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之路。

在明确了小城镇基础建设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同时,还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贷款。具体可以参考城市建设开发的模式,大部分可以基础设施为抵押物向企业借贷,发挥国家商业化投资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拉动作用。这样,企业性的投资主体将更有活力,商业性的投资方式将更有基础。

三、小城镇产业的主导性与多样性

良好的主导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形成小城镇发展的雄厚财力基础,而且它是决定小城镇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向、使小城镇更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著名的江西景德镇和贵州茅台镇,就是因为有“瓷”和“酒”为主导产业,其镇才得以长久延续并名闻天下。但是,从全国的小城镇看,大部分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往往是你有我有他也有,同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这些产业很不牢靠,随时都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这样的小城镇,一般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现在要重视的是,一方面,在选择重点发展的小城镇的时候,要考虑有主导产业基础,而且其产业有生命力、有良好的延续发展前途,这样的小城镇才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一个城市,达到我们建设小城镇的预期目的。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小城镇,尽早树立建造主导产业的强烈意识,充分挖掘和发挥当地的自然、经济、区位、地理、人文、技艺、资源等等优势,扬长避短,尽快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同时,还要帮助已经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的小城镇,不断发展壮大,真正形成有广泛影响、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

为了使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主导产业不撞车,要注重产业的多样性,在更广的产业范围内进行选择。从我国的整体情况看,小城镇可选择确立的主导产业有以下一些类型:一是基础农业型。主要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列服务,形成农产品的贸工农和产加销城镇;在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可着力向这方面发展。二是工业主导型。城市近郊有工业基础,特别是已经形成拳头产品或形成工业集团规模的小城镇,应当以此为重点,培育主导产业。三是商业贸易型。有自己特色商品资源的小城镇,可以通过建设或改善市场设施,拓宽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成为区域性小商城。四是旅游开发型。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或靠山靠海的小城镇,可加强吃、住、行、游、购、娱乐设施及软环境建设,形成休闲、度假、观光、购物的旅游型小城镇。五是交通枢纽型。处于交通要道的小城镇,可凭借运输方便、信息快捷、流动人口多的优势,建设产品集散基地或运输量大的工商企业,并搞好三产配套,形成新型城镇。六是海洋开发型。沿海的小城镇可围绕海字大做文章,诸如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等,形成以海洋渔业为中心内容的主导产业。七是资源采掘型。有矿藏资源的小城镇,应当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以采掘为龙头,带动运输、加工工业共同发展,形成矿务小城镇。以上主导产业类型,仅仅举例而已,实际上大部分小城镇都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形成不同特色的主导产业,关键是善于发掘、组织和利用。

四、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与政策性

目前,建制城镇的人口普遍偏少。青岛市郊区是我国比较发达的一个区域,小城镇建设起步也比较早,但现在居住在镇区的人口平均也不过6000多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当地原有农民,外地迁入定居的很少,而且有的小城镇人口还呈减少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建制镇的平均人口不足3000人,许多所谓的镇根本名不副实。

小城镇的人口凝聚性差,主要是政策性原因。政策不对头,就不能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集中。具体表现为:一是户籍障碍。没有户口好多事情很麻烦,而要迁移户口既有政策限制,又有各地不同的附加条件约束,诸如交纳增容费、落户费等。二是承包地与资产障碍。多数农村现行的办法是,凡户口迁移后,承包地就要收回,每个农民均有一份儿的集体财产更不能变现付给你。三是宅基地障碍。农民进入小城镇,等于放弃原来不花钱的宅基地,再花钱购买新宅基地,很多农民认为不划算。除此以外,更可怕的是领导意识障碍。一些小城镇的领导不懂人口集中能带来商机与活力,错误地认为是增加小城镇负担,从而对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采取限制行为。

增强人口凝聚性,关键在于政策要对头。为了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实现农村城市化,应该尽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大胆改革户籍制度。对大中城市以下,特别是小城镇,全面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登记有效政策。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要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同等权利。第二,改革农村集体财产拥有方式,允许农民将其拥有的已经量化的集体财产变现流动,或者保留其迁移户口后的分红权利。这实际上是维护农民自身劳动成果,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种改革措施。第三,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如果农民有要求,就要保留其迁称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这样,入镇农民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一旦在镇上的非农产业失败,可以照常有饭吃,入镇的积极性就会高涨,但是可以鼓励他们有偿转让承包地,把分散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第四,改革农民的宅基地使用办法。农民进入小城镇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而宅基地是一种比较大的支出负担,这也阻碍了农民积极入镇。解决办法是,以县为单位,统一掌握使用部分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利用原有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以减轻入镇农民这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们积极向城镇迁移。第五,规范收费行为。入镇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不得向他们收取增容费、落户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使农民轻装入镇,尽快地安居乐业

2.论小城镇警务建设 篇二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建议

小城镇作为乡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建设特色小城镇,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 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山区小城镇必须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 应当把发展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始终具备自我修复功能。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 地貌以中山广布, 峡谷众多, 间以狭长的山间盆地为基本特征。受不同地理位置、山脉走向、山体大小、离海远近, 尤其是不同地形、高程、植被条件的影响, 造成了气候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垂直层次差异, 形成了丰富的山地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独特, 发展生态经济优势明显, 建设山区特色的生态小镇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1 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 小城镇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部分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存在生态功能欠缺、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突出等问题。尤其是在进行生态经济建设以及对污水垃圾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1.1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投用在工厂、楼房以及市场建设方面的资金、精力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对水、路、电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文化等工艺和设施方面的投入。这就造成小城镇功能的严重缺失, 有时是关于污水、垃圾处理, 造成周边环境严重污染, 影响城镇居民生存质量。

1.2 资源利用率较低

农村的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水平才会出现小城镇, 所以在小城镇的初级阶段, 人们未能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小城镇的性质、功能以及具体定位。在建设中存在规划不够完善与不重视规划延续性的现象, 小城镇内部的各个功能区未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例如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娱乐区) , 布局混乱, 无法对其内部各个功能区进行很好的协调。同时, 对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不够, 未能很好地挖掘利用区域资源优势, 缺乏特色支柱产业支撑, 小城镇发展没有活力和后劲。

1.3 环境监管力度不足

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构成中, 对于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对管理的重视程度。甚至有些小城镇的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程度, 但是相应的管理制度建设却没有保持同步发展。另外, 农民人口在小城镇人口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他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比较传统保守, 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过渡期才能转变和适应。所以, 有相当一部分小城镇的卫生情况非常差。

2 建设山区特色生态小镇的具体建议

2.1 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

丽水市自然生态资源丰富, 在小城镇建设中必须充分利用自身区域资源优势, 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生态经济型可持续发展方式, 把建设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小镇作为丽水山区小城镇建设目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 生态小镇建设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

2.2 注重区域特色经济以及支出产业的建设、培育

小城镇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特色经济和支出产业的有效支撑, 否则就难以实现。所以, 在小城镇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如何发展特色经济以及培育支柱产业这2项工作。只有结合本地的优势和特色, 依据建设特色小镇的相关类别 (例如养生经济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 寻找适合自身的重点产业以及支柱产业。对于那些具有农业资源优势但经济实力缩小的城镇, 可以从农副业以及个体加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要始终做到发展特色经济跟生态产业的建设紧紧地联系起来, 最终通过特色生态产业的建立实现推动实现小镇持续稳定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建立。

2.3 重视小城镇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

把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作为搞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产品商品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特色、农产品交易流通特点规划建设特色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 使农产品市场建设与培育特色农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结合起来。按照前端产地交易市场衔接大中城市批发零售市场的运作模式, 不断加大市场流通范围, 提高小城镇产地交易市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2.4 重视小城镇产业区块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小城镇的产业区块要加大观景的管理力度, 对于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基础设施也要加强建设。注重对辖区的企业管理方式, 引导企业能够在某个区域进行集中扩展, 这样不但节省资金和土地, 而且能提高对基础设施的利用。所以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必须优先考虑对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规划好一些排污设施, 尤其是关于污水、生活垃圾的处理设施, 做到规划有序, 井井有条。

2.5 加强对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推动美丽村镇的实现

3.试论如何加强城镇社区文化建设 篇三

关键词: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加强

城镇社区文化建设是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社区服务业深化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求。因此,社区文化建设是与其城镇建设相适应、与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让居民能够享受到结构合理、布局优化、设施先进、高层次的社区文化服务。

一、当前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思想认识上不到位

个别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文化事业发展缺少整体规划。少数领导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文化工作是软指标,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有极少数领导认为文化工作是表面文章,搞不搞一个样,对社区文化建设理解片面,定位不准,甚至存在误区。把社区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社区居民的休闲和健身娱乐,没有提升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完善社区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高度去认识,因而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重表象、轻实质的工作偏差。

(二)文化资源没有得以充分地整合

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拥有一定的文体资源,但由于缺乏组织协调,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利益保障、组织管理机制,导致社区内大量文体资源闲置,难以发挥作用。

(三)文化专业人员缺乏

城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编制少,且均为兼职,对开展文化活动带来一定的不便。各社区的文化工作人员也均属兼职,且待遇偏低,流动性大。社区干部要承担社会优抚、计划生育、城市低保、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党建、民事调解等工作,很难再有精力来抓文化建设。加之社区文化干部的文艺水平偏低,与专业文艺人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短时间内难以构建具备专业水平的专职干部队伍。

(四)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不强

社区文化管理的主体是居民和辖区单位。从总体上说,由于社区发展较快,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日益增强,但参与面不够宽泛。随着城镇集聚功能的增强,社区人员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对社区文化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对比之下,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涉及面狭窄。现在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而广大的青少年和在职人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参与度不高。社区的许多文化活动参与者总是一些“熟面孔”。

二、关于加强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重视开发利用,加快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区日益成为居民最主要的户外文化活动休闲场所。而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需要相应的文化设施作为保证。要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到社区乃至整个城镇建设规划中来考虑,有计划、有步骤地配备相应的文化设施。要做好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短、中、长期规划,保证城镇社区文化设施既能满足当前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又能做到设施的永续利用,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整合文化资源,发展社区特色文化建设

社区资源的共享,就是要按照最优的、最新的、最具竞争力的标准对资源进行组合。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企业、辖区单位的文化资源,将城镇所有的社区文化资源加以整合,使文化活动场所向社区居民开放。尤其是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的新形式,形成长期共存的物质利益关系,使社区内的文化活动资源得以共享、共用。发挥社区志愿者协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志愿者协会是社区内以志愿精神为动力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任务是发动和组织志愿者提供定期的、无偿的公益性服务,其中包括社区公共文化机构的义务服务。

(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培育和建立一支具有社区特色、素质较好、文化业务知识较为全面的文化队伍,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社区文化的迫切要求。一是对社区工作人员和文艺骨干进行培训。经过组织培训后,提高理论水平,优化知识结构,使他们成为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二是要完善各种城镇社区文化人才引进政策,增强城镇社区文化工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继续鼓励大中专学生中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毕业生加入到社区文化建设队伍中来,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三是巩固、壮大现有的社区文化活动团体,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辖区企事业单位的文化潜力,建立居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民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社区文化活动网络。四是切实改善城镇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待遇和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最终建立一支乐于奉献、务实高效、结构合理、专业化的城镇社区文化人才队伍。

(四)加大参与力度,调动居民群众的积极性

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社区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终取决于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因此要重点推动完善日常议事和决策的参与制度,积极组织居民参与讨论决定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事项,社区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社区居民的闲暇时间、兴趣爱好、精神需求等作广泛了解分析,以此来决定社区文化的组织方式、时间、活动形式。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通过组织“党员群众志愿活动”、“文明小区建设活动”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促进社区成员之间文明高尚的交往方式和亲切友爱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城镇社区文化是城市文明的载体,是市民文化的核心。加强城镇社区文化建设是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迫切需要。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同时吸取先进的经验和教训,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摸索出一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合实际情况的城镇社区文化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4.论罗甸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四

一、罗甸地域与城镇化建设现状....................................................3

(一)罗甸城镇化发展的现状........................................................3

(二)罗甸城镇规划和发展趋势..................................................16

二、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4

(一)居住环境质量差....................................................................4

(二)城镇道路混乱........................................................................5

(三)市政公用设施欠缺................................................................5

(四)城镇功能分区划分不清........................................................5

三、罗甸县城建设问题的对策......................................................12

(一)优化环境质量......................................................................12

(二)加强城镇道路建设与规划..................................................13

(三)完善市政公用设施..............................................................14

(四)强化城镇分区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14

文章已阅。存在以下问题:1.字数不足,不得少于6000字。2.结构不合理,还是应该有引言,直接就“一”开始分析,不好;文章还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3.文章标题与内容有差距,似改为“罗甸县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更贴切。4.文字较粗糙。5.分析不够到位,(如二:存在的问题及三

(三))等。请尽速修改。

修改部分:

罗甸县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动下,罗甸县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规划不合理,民房乱修乱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趋势相矛盾,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罗甸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关键词]城镇化建设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小城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与快慢,直接折射出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罗甸县的小城镇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其它周边的县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现代化小城镇的建设要求相差甚远。.要实现新城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首先要以统筹城乡管理为宗旨,树立倒计时观念,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城镇建设,将城镇建设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拿出数百万元资金改善城市设施,力争在近几年内规范城镇主干道,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牌。与此同时,针对罗甸城镇建设不规范现状为突破口,认真找出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逐步向现代化小城镇建设迈进。

一、罗甸地域与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罗甸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目前建成和改造了罗斛大道、商业街、斛兴路、政府路、建设路、环城路、跃进路、河滨大道、解放路、信邦大道、兴华路、明珠街等城市道路共计24.6公里;已建成了早菜交易市场、城 3 中、城西等三个市场;修建了河滨路文化长廊,大圆盘、商业街隔离带绿化,斛兴路彩虹灯时光隧道,主干道的路灯、河滨路石拱桥、政府花园等。河滨路、商业街等路段的绿化体现了南亚热带风光,成为罗甸的一道城市风景线;建成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水上娱乐中心、罗甸弘波湾游乐中心;开发了龙兴商城、金斛家园小区、山水华庭、腾龙欣苑、新河苑小区以及教师新村等商住小区,提高了城市品位,改善了人居环境。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给我县招商引资创造了优越的投资环境,拉动了建材、商业、饮食业、装饰业、服装业、运输业、城市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和繁荣,2008年底,罗甸县城镇化水平达到了24.31%,县城人口达4.7万人。

二、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罗甸目前小城镇建设比改革开放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告别了过去狭窄的泥土街道和土木结构的茅草房。修建的斛兴、商业街、河宾路、环城路等宽敞大道以及机关办公大楼和漂亮的私人住宅建筑勾勒出小城镇一副美丽的画面。但仍与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差距,现状问题依然突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住环境质量差

罗甸县城民房修建布局不合理,盲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使得建筑密度大、混乱、容积率低、缺少相应的绿化土地浪费严重。缺少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居民住房周边环 4 境差基本没有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绿地。

(二)城镇道路混乱

道路系统不完善,且道路路幅窄小,除新建的几条道路以外,其余道路路面质量较差,由于旧城区无停车场,车辆乱停乱占道路现象严重,使已经狭窄的道路经 常阻塞。

(三)市政公用设施欠缺

市政公用设施不配套,排水设施不完善,无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环卫设备简陋。公共设施不配套,商业金融服务业处于落后状态,除蔬菜批发市场外,再无其它专业市场,摆摊设点都是沿街分布,既影响交通,又影响市容,商业环境很差,此外,镇内现状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均缺项较多

(四)城镇功能分区划分不清

工业用地过小,工业门类单一,制约了县城经济的发展;罗甸工业用地规划较为不合理,工业用地较少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投资的引进制约了我县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布局零散,功能分区不明确,用地结构不合理管理粗放,缺乏强有力的法制规范和规划指导罗甸县城内部分区不明确,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离散性特征状布局色彩较浓,沿公路而设的市场、沿途乱设摊点,阻碍交通,对罗甸县的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别是特别是罗甸县城两个水泥厂的建设穿插于居民区之间,距离县城较 5近噪声和粉尘污染较大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妨碍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

(五)小城镇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主要表现在:(1)不少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气和卫等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商贸区混杂,镇容镇貌改观不大。(2)不重视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小城镇的街景规划设计、重要地段和要建筑物规划设计与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不相协调,显得孤单而缺乏灵气,风格品味不高。(3)开发建设方式落后。许多小城镇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4)普遍缺乏一支过得硬的小城镇“物业管理”队伍。小城镇管理人员不足、待遇差、素质低、缺手段;小城镇综合治理能力弱,生态建设和境保护工作滞后,“脏、乱、差”现象未得到根本治理。(5)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项目引进,产品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城镇功能的提高。

(六)科学合理的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小城镇发展的大问题。从扬州来看,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虽然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来说,还没有走出一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道 路,乡镇政府投资仍然占较大比重,尤其在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是如此。在目前不少乡镇的财政还属“吃饭财政”的情况下,乡镇政府建设小城镇筹措资金主要采取“以地生财”、“集资建镇和资建镇”三种办法。“以地生财”这种办法在当前土地宏观调控、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下将越来越行不通。“集资建镇”也是小城镇筹集资金的主要做法之一,问题是这种“集资建镇”实际上有不少是变相的乱收费、乱摊派,比如向落户小城镇的农户收取基础设施配套费,向建筑施工单位收取建筑配套费等。企业主、老百姓,乃至地方干部对此颇有意见。第三种办法是“借资建镇(包括施工单位垫资开发)”,这种办法可能一时能解决暂时的困难,但发生的债务在偿还和解方面缺乏手段。(七)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缺乏必要的强有力扶持措施。

2000年,罗甸筛选确定了13个重点中心镇,它们是坪镇、沫阳镇、边阳镇、逢亭镇、罗悃镇、茂井镇、红水河镇、大亭乡、懂架乡、木引乡、纳坪乡、罗幕乡、懂王乡。这几年,这些重点中心镇总体发展势头良好,投入较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理应享受上级政府的“特殊照顾”,催生其更大更强。然而,上级政府在这些重点小城镇建设上没有专项资金投入,没有贴息贷款扶持,没有单独建设用地指标,没有特殊的税费返还比例;它们和它小城镇一样,交的税费一分不少,申批事项一项不漏,享受不到特殊的优惠政策。

(八)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按行政区域设置,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不少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合理,造成建制镇和点中心镇设置与布局不合理现象十分明显,这种情况不仅在县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区域间也有这种情况。行政区划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城镇的发展和能的提高,也制约着生产要素集聚和域经济的发展。(九)相关配套改革滞后。

主要表现在:(1)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却管不了”,协调解决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自身存在着严重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仍未打破。比如对小城镇的财政投入、信贷支持、劳动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不能享受与城市一样的待遇,缺少保障措施。(3)农业税费减免配套政策和地使用制度创新滞后,致使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工作在镇上、生活在农村的“两栖”现象较为普遍。(4)国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限制了小城镇的外延扩张,不少小城镇缺乏应对策施。

二、罗甸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对策

(一)高度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小城镇发展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必须高度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各乡镇的城镇体系规划,县里要全面综合考虑,不应受各乡镇行政区域的限制。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发展战略的调整而应及时加以完善,不能始终停留在几年前业已编制的规划上。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完善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各功能小区的详细规划以及交通、供排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公用基础设施的专业规划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及设计,充分体现出小城镇建设的地方风格和色。县建设、规划部门要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加强指导,实行规划招投标市场化运作,建立专家库,提供技术支撑和力支持,确保规划修编质量。有了科学的规划及规划体系以后,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按规划实施,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二)对小城镇要进行重新分类、准确定位。

小城镇建设,重点是建设那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关镇和点中心镇。目前罗甸有26个乡镇,13个集镇(即坪镇、沫阳镇、边阳镇、逢亭镇、罗悃镇、茂井镇、红水河镇、大亭乡、懂架乡、木引乡、纳坪乡、罗幕乡、懂王乡)以集镇建设为中心,精心策划集镇市场,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按照区位优势、规模、经济实力和起的作用等要素,重新对26个乡镇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三层次:第一个层次是7个镇 集市场为重点中心镇;第二个层次是一般建制镇;第三个层次是没有集市的乡村,提高建设和理水平高、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吸收劳动力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城镇功能比较强等方面的优势,理应成为今后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在对小城镇进行重新分类、明确重点的基础上,依托乡镇特点,明确发展定位,分类定向发展。将基础建设投资向条件好、潜力大的小城镇转移,重点建设城关镇和点中心镇,构建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使各个小城镇的特色风貌充分彰显出来。

(三)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

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要求,建立职能明确、结构合理、廉洁高效的小城镇管理体制。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城关镇和点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镇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部分必要管理权限,解决“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加强小城镇管理队伍建设,搞好对小城镇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同时要加大以集中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小城镇创卫力度,使所有小城镇能在二、三年内通过省、市卫生镇的考核验收。按照分税制原则在城关镇和点中心镇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充足的调控资金。

10(四)制定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和会保障制度。

这是当前小城镇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理方法。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小城镇的开发。与此同时,要建立起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无后顾之忧。

(五)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多渠道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机制。

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国家、集体、个人和间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资进镇,买房建房、兴办企业、务工经商;二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建设、兴办企业;三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单位、企业和人投资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共设施;四是在小城镇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费应全额返还乡镇用于小城镇建设;五是盘活存量资产、以项目为载体实行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六是争取上级政府给予财政投入或财政贴息贷款扶 持等。

(六)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小城镇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否则,小城镇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出现“空城”。因此,在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把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的位置。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件,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立主导产业。农业资源优势强、经济实力弱的小城镇,应确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个体手工业和村服务业为重点。把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城镇结合起来,把建设农业产业化同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培育一、二个产业和个龙头企业,建立起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有了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小城镇的发展才具有充足的活力和劲。

三、罗甸县城建设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环境质量

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立足于发展前景,坚持发展方向,促使小城镇建设打开新局面,我民房应建设严格规划和审批。凡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农房,必须使用省、市、县(市、12 区)设计的通用设计图集,民房建设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必须具有经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民房建设要坚持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具有本地民居风格和特色。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和规模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阶段目标、总体布局和建设时序分别在规划管理单元中落实。通过规划管理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明确相关设施的建设规模和位置。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要把握全局、预测未来、系统规划,道路设施:包括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停车面积,路网密度,路网负荷度,要树立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观念和原则是一切工作的指针,对于交通管理者和交通参与者是同样重要的。每一名成员都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规划、建设、日常管理和日常交通活动都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既满足了交通需要,又为人类的永恒发展提供了空间,真正实现整个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二)加强城镇道路建设与规划

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城镇功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前提。罗甸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瓶颈”制约相当严重,如果对所有社区、街道建设统一标准,同步建设,有限的资金根本无法填补城镇建设的资金缺口。对此,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分三类不同情况进行重点建设。一是将中心城镇列入城市建设 范围,实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综合开发,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零敲碎打搞建设的方式。二是抓好龙坪镇的建设,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突出人性化与人本化的城镇建设理念,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因地制宜,设计开发出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城镇,建设适合市民生活休闲的小绿地、小公园和更具亲和力的居住社区,逐步形成“一街一色一景,一路一树一花,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城镇绿化景观,创建优美、舒适、安静、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城镇。每个镇区应建设一处以上体现地方特色和现代风格的标志性建筑。

(三)完善市政公用设施

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沿河两岸新建农房必须考虑排水排污设施,建房户必须修建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池,严禁人畜粪便直接排入河道。

(四)强化城镇分区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

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要坚持“引业进城,以业兴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吸引和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落户、办厂、经商,为小城镇积累建设资金。“以产业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项目带动,城镇带动,开放带动”是罗甸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的重大战略举措。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商洛实际的有效之举、特色之路。因此,发展罗甸城镇必须首先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产业,以经济大发展促进小县城的大发 展,做到以特色兴产业、赢市场、增活力,努力实现兴一各县,繁荣一方经济,转移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致富一方群众。首先,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药业,发挥地域优势,突出抓好“信邦制药、上隆茶、蔬菜、柑橘、挤橙、畜牧”。各重点镇应当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资源和市场条件,选准自己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和名牌优质产品。还有食品佳肴,要把边阳镇乔灰豆腐、罗甸布依族的荷叶粑、罗甸布依族的狗蹦肠、沫阳董当乡的黄豆鸡等,努力加大支柱产业的生产规模,加快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其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兴办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经营。第三,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在有条件的城镇建设和培育具有较大集散作用的各类农产品专业或批发市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第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经济结构升级优化。通过建立工业小区、商贸小区或组建种植、养殖公司,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积极引导农民跳出田园搞生产、走出家园搞经营,使相当一部分农民摆脱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而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业、流通业、运输业以及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引导从传统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要改革小城镇的政策环境,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农民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民转化为市民,政府应提供各种方便。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在农民入城户籍管理、就业、购买 住宅、子女入学等方面应一视同仁;积极制定和完善投资政策,制止“三乱”,为小城镇创造良好的建设与经营环境。

在实际建设中,要紧紧围绕《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实行对外招商、公开招标建设制,将基础设施,公益设施、道路设施、绿化工程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与主片房屋建设搭配,向外统一实行招、拍、挂制度,对旧城改造,新城扩建等进行统筹规划,连片建设。要本着“以人为本”理念,针对龙滩库区移民户和特困职工等弱势群体,辟地划片,拟建移民小区和经济实用住宅区,以重点解决无土安置,自谋职业的龙滩电站淹没区移民和下岗、贫困的特困职工。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商贸集散区、工业集中区的边阳镇和有旅游开发前景的沫阳镇为规划建设重点,结合红水河码头,在小城镇建设上形成“三足鼎立”局势。与此同时,重抓城市街道“卫生与秩序”管理,进一步整治市容环境卫生,清理乱摆摊设点,乱占道行为。科学布局县城街道主干线和居民住宅小区建设规范模式,打造罗甸城镇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和别具风格的现代化都市。

(二)罗甸城镇规划和发展趋势

5.如何推进社区警务建设 篇五

社区警务作为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一环,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在社会结构变化、利益格局变动、社区居民数量猛增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优化我国社区警务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我国警务工作的维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警务,即警察机关以社区为基础,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的人财物等资源,实现警察、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互动、立体的社区治安秩序维护体系。社区警务把坚持依法执法、坚持群众路线以及坚持打击与防范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等作为基本工作原则,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警察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做法,强调以警察为主导、以社区和民众为主体,通过对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蕴藏在社区居民中的治安防范力量。当前,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坚持科技强警,推动社区警务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推动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就是改变过去粗放式的社区警务模式,通过强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运用,加强对社会资源和信息的统一指挥、控制和协调,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警务资源的集约化警务模式,最终实现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同时,在“大治安”的背景下,社区警务建设还应注重网络化建设,不仅要以社区作为立足基础,而且应有置身于大社区的大局观。为此,既要加强社区警务室和社区组织建设,又要加强社区警察机关和社区组织的联系沟通,形成纵深立体的信息

交换网络。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信息化有利于网络化,网络化能加强信息化。只有将信息化和网络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社区的警务力量、组织资源、民众热情转化为社区治安防范的现实能力。

转变思维方式,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和形式。转变思维方式,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将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社区警察机关及社区组织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努力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和形式。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由打击到防范的转变。这包括:创新社区警察机关及社区组织设置,使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创新社区警察机关及社区组织的管理方式,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形成合理的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完善科学的队伍管理监督体制等;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满足日益丰富和多元的社会需要、群众需求;等等。只有根据时间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地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创新社区警务的工作方法和形式,才能推动我国社区警务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强化警民合作关系。社区居民是社区警务建设的主体。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警务建设的积极性,直接关乎社区警务建设的成效。这就需要警察机关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统筹协调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警民关系。一是统筹协调好基层警务室与社区居民的关系。社区居民中蕴含着强大的社会治安力

6.警务室建设工作方案和总结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履行维护学校及周边秩序的职责,紧密结合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犯罪活动,综合整治学校及周边秩序,严防各类涉校案件发生,逐项落实学校人防、物防、技防等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安全保卫长效机制,增强师生安全感,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确保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制定此方案: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禹越中学警务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徐晓华(校长)沈玉良(书记)

副组长:蔡建荣(副校长)娄加明(法制副校长)

成 员:蔡玉祥 沈建祥 谢惠锋

三、工作目标

通过进一步加强校园警务室建设,完善校园内部保卫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强综合治理,建立维护学校及周边安全的长效机制,预防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的发生,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秩序,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再上新台阶,师生安全感明显增强,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秩序整治长效机制得到建立和完善,给全体师生创建一个安全文明的工作、学习环境,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让学生静心、让教师安心”。

四、工作措施

1、设置地点:原门卫值班室。

2、专职保安人员:凌强 沈云良 姚根明

沈兴华 王永金 徐洪兴

3、监控室设置:门卫室

4、根据县教育局和县公安局的要求,将原有的传达室改建为警务站,规范外观标志标识,悬挂警务站灯箱,名称为“德清公安禹越镇初级中学警务站”。

5、根据要求室内配置:警械架、灭火器、警戒带、金属探测仪、保安服装、协警武装带、强光手电、催泪喷射器(辣椒水)、钢盔、防割手套、防刺背心、防护钢叉、藤棍、警棍。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硬件建设。要从维护稳定大局、创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校园警务室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周密部署,扎实开展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取得实效。此项工作由校牵头、派出所协同配合。

(二)严密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校长为校园警务室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深入一线,保障到位,确保此项工作经费足额预算,及时划拨,进展顺利。

(三)强化宣传工作,营造浓厚氛围。要深入宣传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设置固定宣传标语,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积极营造共创和谐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确保整体推进。学校定期召开建设警务室工作会议,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确保工作整体推进。暑期内完成警务室建设工作。

禹越中学 2014-6-1

学校警务站

警务站公示牌

保安执勤

警务站“13件套”

校园视频监控

禹越中学校园警务站创建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校园“三防”建设水平,健全安全防范工作体系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我校根据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关于《德清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警务站建设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利用署假时间采取措施完成了校园警务室的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学校安全防范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了全力做好校园警务室的创建工作,学校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了《德清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警务站建设实施方案》,参观借鉴了外校创建经验,提出了将校园警务室建设作为创建平安校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完成学校警务室的创建工作。

二、强化领导,责任到人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保卫科长和总务主任为成员的标准化校园警务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做到科学安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严格要求,统一规范

1、根据县教育局和县公安局的要求,将原有的传达室改建为警务站,规范外观标志标识,悬挂警务站灯箱,名称为“德清公安禹越镇初级中学警务站”。

2、警务站配备标准

(1).人员配备完整。我校警务站人员由学校分管领导、公安民警和校园专职保安组成。禹越镇派出所副所长娄忠明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学校已严格按照要求配齐配足校园专职保安人员共6名。

(2).器械配备齐全。已安装了摄像头、报警器,室内备置了钢叉、警棍、警戒线、防割手套、强光手电、灭火器、报警电话、金属探测仪、保安服装、协警武装带、催泪喷射器(辣椒水)、钢盔、、防刺背心、藤棍等防护器械和监控设施。

(3).技防配备到位。校园警务站内设置了与县公安局110报警平台联网的一键报警系统和电话、视频监控设备。

四、规范制度建设

1、成立学校安保领导小组。

2、制定了警务室工作制度、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安保人员工作职责、安防设施管理维护制度等,并装裱上墙。

3、继续做好白天和夜间学校领导带班值班工作,并将值班表上墙。

4、建立巡逻记录、外来人员登记、师生外出登记、交接班记录、监控记录统一台账,值勤人员认真详细记录工作情况,力求做到详细、具体、全面、规范。

今后,禹越中学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安全工作要求,密切与禹越镇派出所、县公安分局等部门的工作联系,扎实做好校园安全及警务室工作。

7.论小城镇警务建设 篇七

1 职业教育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

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 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城镇化则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 形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乡村向城镇的迁移以及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 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 城镇化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前提和保障之一就是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劳动素质和专业技能, 从而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教育就成为提高他们劳动素质、赋予他们专业技能、使其满足职业与岗位需要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2 职业教育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

城镇化过程的实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口与其他经济要素由乡村向城镇的转移, 而作为城镇化主要特征之一的人口转移又会受到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重要影响。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认为, 农村劳动力做出向城市迁移的决策取决于城乡预期的收入差异, 而不是城乡实际的收入差异。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 其向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也就越高, 因此迁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同样有其他研究表明,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倾向与其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越长, 程度越高, 对职业身份意识和职业选择的非农化倾向就越强烈, 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更加明显, 进入城镇以后的“回流率”也更低。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 职业教育除了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赋予他们一定的劳动技能之外, 还有一个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功能, 那就是延长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的时间, 降低农村低龄青少年的劳动参与率。经济的发展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那么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职业教育就可以作为劳动力的存储器, 通过吸收和培养农村适龄劳动力的方式, 部分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 而且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 为经济的复苏提前储备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我国现阶段虽然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农民工大量“回流”的问题, 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我国政府对农民工进行多样化的教育与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契机。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化, 不管是农村滞留人口还是已进入城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 他们大都由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而使得其收入水平得以提高, 而收入的增长必定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支付能力。特别是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来说, 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以及更稳定的城镇生活, 他们主动接受教育的意识会逐渐加强, 随着他们个人教育支付能力的提高, 他们的教育需求也将逐步提高, 但就我国目前的实际而言, 普通中、高等教育的总供给历来就十分短缺, 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明显不足, 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及其子女的教育需求问题就使得我国这种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和突出。因此, 我国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向农民工子女征收赞助费等价格手段来抑制他们对于教育的需求, 从而缓解城镇之中的教育供需矛盾。但不管是从维护教育公平还是从促进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 这种做法都不可取。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不断增加, 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冲突就来自于转移农民与市民之间由于社会资源分配和经济地位的巨大悬殊所形成的矛盾。在我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 大力发展作为普通中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力补充的中高等职业教育, 对扩大农村人口受教育机会,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维护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建议

城镇化的过程通常包括数量的提高与质量的提升这两方面的内容。量的提高与质的提升是衡量城镇化建设好坏的两大基本要素, 缺一不可。如果说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城镇化水平量的提高方面, 那么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影响则更突出的反映在其质的提升上面。在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就业这个重要因素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因为在对职业教育的一系列影响因素中, 社会就业起着最突出的导向作用, 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会自发调节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需求, 如果接受职业教育能够使人们最大限度地获得顺利实现就业的预期, 那么即使政府不予作为, 市场也会推动它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这个社会既需要学术型、研究型的人才, 同时也离不开实践型、操作型的人才。而且, 对于作为在我国经济腾飞和民族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企业来说, 就更加需要大量的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的一线劳动者。因此, 我国政府首先应该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结构布局做出合理的规划, 并且一定要以能力和市场为本位, 指导职业院校对各类人才的培养, 使这些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又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符合企业生产与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 还要通过政策手段对企业用人施加积极影响, 为职校毕业生开拓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当然, 这里的政策手段应该主要以经济手段为主, 例如可以对雇佣职业院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和比例的企业实行减免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促使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主动雇佣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这样既能够使企业获得所需要的优质人力资本, 而且还可以得到经济上的好处, 也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摘要:政府应通过舆论宣传树立典型, 扩大影响, 帮助职业院校塑造新的形象, 扭转城乡居民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政府还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 升级现有职业院校的校园环境, 优化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并且改变以往政策供给上的“城市化”倾向, 不仅从资金上更要从政策上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这就要求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立法工作, 实行法制化管理, 引导职业教育走规范化道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城镇化,农村劳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 2006.

8.论小城镇警务建设 篇八

关键词:职业教育  新型城镇  建设  珠海

作为我国国家建设总体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如何做好职业教育工作,使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研究中,我们结合珠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进行实践性的分析。

一、珠海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对珠海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

在珠海新型城镇建设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在城镇建设的重点地区珠海西部地区,其农业人口占据了珠海市总人口的8%以上。在城镇改造完成后,这些人口中的大部分会成为剩余的劳动力,需要政府部门为其提供工作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剩余的劳动人口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就对政府部门安置城镇改造后的剩余劳动力造成了困难。

(二)新型城镇产业结构建立中的人力资源缺乏问题

在城镇改造完成后,在城镇中新型产业结构的建立中缺乏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力资源。在珠海新型城镇建设工作中,这一问题十分突出。如在珠海西部生态新城的建设工作中,除了高科技产业人才的应用外,对具有一定职业技术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的基层人力资源的需求依然很大。但是如果依靠外聘工作人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话,其工作成本和资源建设投入都会很大。这就对新型城镇产业结构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

珠海地区的教育发展一直存在着城乡不平均的问题。在新型城镇的建设工作中,教育资源的建设工作的落后会对整体新型城镇的建设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完成后,部分新型城镇的学生因为高中教学资源的缺少会面临无学可上的问题,进而造成新型城镇中整体的人员素质水平难以提升的问题。

(四)城乡文化差异带来的不稳定问题

在一份《珠海城镇建设调查报告》中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市民在接受调查时认为现阶段珠海的城乡差异和城中村情况严重。这一数据表明了,在新型城镇建设工作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城乡差异问题,就有可能出现原有的城镇居民和由农民转为的城镇居民之间因为原有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纠纷,进而产生新的不稳定情况。这种不稳定情况会对新型城镇建设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在珠海新型城镇建设工作中,如何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解决新型城镇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珠海新城镇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职业教育是剩余劳动力转型安置的保障

针对新型城镇建设工作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职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开展可以很好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型安置工作提供保障。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职业技能和能力的问题,职业教育可以很好地利用专业的理论和实操教育工作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作能力转型。这种转型工作包括两种类型的转型。一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工作技能的培养,解决了他们缺乏工作能力的问题,提高了其工作能力。二是保证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对职业工作环境转变的适应,使其可以很好地适应城镇工作环境。

(二)职业教育是新型城镇人力资源培养的基地

职业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为社会各项建设提供合格的基层人力资源。在珠海新城镇产业结构建立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可以成为城镇基层人力资源培养基地。职业教育工作开展的优势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保证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在城镇化过程中可以利用职业教育为新城镇产业结构提供人力资源,可以根据产业结构建立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培养职业人才的效率和质量。二是人才管理的成本更低。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进行职业教育工作,为当地的产业结构建立提供人力资源,这种工作办法与外聘人力资源相比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更低。

(三)职业教育对教育资源均衡的作用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是整体教育中对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要补充。在新型城镇建设中,针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职业教育的开展可以成为文化教育重要的补充。在实际的工作中,职业教育可以接受城镇中因为教育资源有限难以接受高中文化教育、但是又希望继续进行学习的义务教育毕业生,避免出现失学的情况。这样,可以很好地促进新城镇教育资源的均衡,同时起到了促进新城镇文化发展的作用。

(四)职业教育对缩小城乡文化差异的作用

对于解决城乡文化差异的问题,职业教育可以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这主要是和职业教育中几项工作的开展有关。首先是文化教学工作。在职业教学中,除了与职业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外,文化教学的开展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工作的开展可以很好地解决农业人口文化素质低的问题,为解决城乡文化差异问题提供保障。其次是在职业环境适应的工作中,农业人口可以切身感受到城镇职业环境的特点,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以更好地解决城乡文化差异问题。

三、结语

珠海新型城镇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建设的重要标本,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利用职业教育为这些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是我们职业教育研究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做好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全面的新型城镇建设工作和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数据和理论支持,所以我们必须做好这一工作。

作者简介:

上一篇:初三的感恩演讲稿下一篇:弱电弱电工程师考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