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英语教师教学成长

2024-10-09

农村英语教师教学成长(共8篇)

1.农村英语教师教学成长 篇一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特点

摘要:作为教师教学的真实反映,农村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对实际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探究农村英语教师的教学观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近30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研究表明,农村英语教师教学观特点如下:英语教学观仍保持旧的固定模式,英语教学缺乏理论知识等。影响其的内外因素要体现在:农村英语教师职业能力不强,缺乏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和提升英语教学的意识;教学环境条件较差等。农村英语教师可以从本研究中受益,并且创新他们的英语教学观念,为学生提供全人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师;英语教学观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242-01

1.文献综述

本文是对教师观念研究的一个缩影,作者将关注点放在农村英语教师教学观的研究。教师观念的研究始于九十年代,外国学者Simon Borg在此领域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被外界称为此领域的泰斗,因此本文研究框架基于Simon Borg(2003)①的语言教师的观念模式,从三个维度:学校、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师教学,对农村英语教师教学观进行研究。

1.1教学观的界定

“教师和学习者的观念作为个人差异的一部分,它能影响二语学习和教学的过程和产出”。在语言教学中,学者们广泛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是他们教学观念的投射和反映,教学观念作为过滤器,通过它指导性的判断和决定得以形成”。这正如Freeman和Richards(1996)所述:“理解教师对教学、观念、思考和做决定的概念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教师教育的本性,从而更好地我们作为教师而做准备”。②纵观学者们的探究,笔者认为教师观念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它处于思想根部,源于教师的认知与思想构建,受教师内在专业素质和外部影响因素的影响,并且通过教学行为体现出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和职业化发展。

1.2教学观念的重要性

Wedell(2001:3)强调道,为了适应教育改革,教师调适自己的新教学观,定位自己的新角色是势在必行的。教学观作为教师教学的思想基础,为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提供指导方针,它是教师教学的灵魂。教师观念也会影响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Liao(2002)也提到,“中国英语教师首先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观,才能提升在英语课堂中的互动”,教师观念与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和教学需要,及时汲取先进教学理念的精华,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观,为英语教学奠定先进的思想基础。

2.研究发现:

2.1农村英语教师教学观的特点

2.1.1提升教学观的积极性不高

调查中约48%的农村英语教师几个月参加一次学科培训和会议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观,而且教师对此持不情愿的态度。迫于现状和自身职业发展需求,很多农村英语教师易满足于现状,继续学习的动机不强。而这一特征是内在的关键因素,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村教师教学观的发展。

2.1.2在教学中沿用旧的老套教学模式

数据显示约43%的农村英语教师在课后进行反思,并自己进行教学理论学习,但多数教师仍沿用老套教学模式,并且语法翻译法广泛采用,相反交际法、任务型教学等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很少采用。因此,意义性教学很少融入到农村英语教学中,农村英语教学课堂较为枯燥乏味,并且教师观念仍旧停滞不前。

2.1.3缺乏英语教学的专业知识

英语课程标准在英语学科中起着纲领性的作用。然而,在英语教学中,农村英语教师非常缺乏对新课标的学习,尤其在偏远农村山区,存在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充当英语教师,这些老师更加缺乏对英语学科课标的专业学习,因此很难掌握课标精神,更难提升自身教学观念。

2.1.4过度依赖于原有的教学经验

很多农村英语教师往往依赖于原有教学经验和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中的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很少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理论的学习,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速度慢。

2.1.5教师自我效能感不强

农村英语教师常常对自己的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自我效能感持有消极态度。由于客观的教学环境,农村和城镇的英语教学条件和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差距较大,很多英语教师被环境所改变,逐渐安于现状,并且对自己的英语教学信心不足和自我效应感不强。这些内在心理因素从各方面影响农村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进步,更加阻碍了自身职业发展的道路。

2.2农村英语教师教学观的影响因素

2.2.1职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欠佳

农村英语教师缺乏参加职业发展的渠道。在偏远山区,教学设施不健全,当地英语教育政策不健全。

2.2.2专业职业能力

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职业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观。调查显示约60%的农村英语教师毕业于专职院校,教师年龄层偏高。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农村英语教师很难适应新教学理论和课标知识。偏远地区的农村英语教师存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现代英语教学脱轨的情况。

2.2.3缺乏学习英语大纲和提升教学的意识

农村英语教师在英语课标学习上存在惰性现象,因此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新课标的结构和目标。

2.2.4教学观念与教学实践存在悬差

农村英语教师意识到教师观念的重要性,但在真实教学中,因为教学观念与现实教学不相匹配,所以他们很少关注于提升自己的教学观。

3.总结

随着城乡发展,农村英语教学不断进步,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农村英语教师在教育改革浪潮中要成为弄潮儿,就必须革新自身教学观念,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处于客观教学环境的农村英语教师,有着自己的特殊教学观,但应该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观念是否符合现代英语教学的要求,并且正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教学观念,在英语教学职业生涯中探索教学规律,促进农村英语教学,缩小城乡英语教学差距。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注解:

①西门博格.“语言教学中的教师认知:回顾语言教师思考,知道,信念和所做”[J].语言教学:6,(2003):81?C109.②弗里曼,理查兹.“教师在二语教学中的学习”.剑桥:剑桥出版社,1996.

2.农村英语教师教学成长 篇二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学反思,专业成长

农村教师是教育行线上的重要一分子, 那么在落后的农村, 如何使农村一线教师们迅速成长, 更好地为农村教育事业作贡献呢?首先, 离不开我们农村教师们自身的努力和奋斗, 虚心听课、认真备课、教学反思、批改作业等等都有助于我们逐步成长。尤其是教学反思, 不仅是常规教学中一个必需的环节, 而且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礼记·学记》中有云:“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这足见“反省”对于人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正确认识教学反思的含义及必要性, 走出反思误区, 有效完成教学反思, 将使农村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受益匪浅。

一、农村教师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农村学校学生质量差, 教学资源不如城市学校丰富, 很多教师对教学产生消极应付情绪。于是在学生教学质量方面产生恶性循环, 教师自身专业也不断退步。记得一次学校教师会议上, 校长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学生质量的确不好, 外籍学生人群居多, 基础差, 学习缺乏主动性。既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 我们老师就应该对他们负责。”会后, 笔者想, 如果学生对学习主观上有需求了, 这就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那么, 农村教师只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以满足这些特殊群体的教学需要。这除了经验方面的积累外, 更需要积极的反思。通过反思自己教学方式, 反思学生需求来提高自我素养, 专业素养和课堂实践能力最终让农村学生也逐渐积极学习。

二、农村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常见误区

(1) 叙事记录多, 理性思考少。有些农村教师写教学反思时, 仅仅对教学过程进行客观叙事性的记录。既不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也不对如何解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更不会去考虑农村学校教学群体的特殊性。

(2) 独立自省多, 互动交流少。很多农村教师的教学反思只是局限于个人的观察、分析与评价。很少走出去, 请进来, 习惯于“闭关自守”, 甚至不愿意去城市学校吸取经验, 更不愿意去参加市内研讨会。他们往往全盘否定城市教学方式在农村的可实施性。他们很少学会与人交流, 借助他人的智慧与经验来完善与发展自己的反思结果, 甚至校内也很少交流。

(3) 重教轻学多, 综合分析少。有些农村教师反思的着眼点只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的层面上, 很少思考学生课上的表现与学习效果, 甚至盲目模仿市内名师的课堂设计, 不考虑针对自己学生群体的改动。

(4) 失败教训多, 成功经验少。在农村学校, 多数教师及时认真反思也只有在自己教学感到失败或不顺时才会去反省教学过程中的失误, 在成功时很少去总结与提炼。

(5) 关注课后的多, 重视课堂的少。较多农村教师习惯于在一堂课结束后对课上已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 而忽略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实际的及时反思与调控。

三、农村教师如何走出误区正确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

农村教师, 由于教授群体与环境特殊, 须时时反思才能尽早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与漏洞, 及时思考尽快更正完善, 走出反思误区, 加快专业素质的成长。反思的内容则可根据教学进程, 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3项内容。

(1) 教学前的反思。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 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分析和设计能力。课堂教学重在准备, 农村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情况, 把足够的时间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程序上。在教授每堂课之前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已有知识及认知规律进行反思, 认真钻研教材, 设计教法来适应这批特殊的教学群体。笔者经常针对自己学生情况 (班内基本为基础薄弱的外籍学生) 对教材做适当的增减与调整以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甚至有些情况还强化重点, 忽略难点。

(2) 教学中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具有调控性, 能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 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师必须反思课堂气氛和重难点突破, 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况及突发事件, 捕捉教学中的灵感, 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 注意师生间的和谐统一, 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提高课堂效率。

(3) 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 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 (1) 反思成功之处。一堂课下来, 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新课导入是否承上启下、富有创意?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否有效辅助教学?板书设计是否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采取了什么方法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采取了什么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采取了什么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反思不足之处。很多农村学校的学生群体中, 不仅有本学区内学生, 也有较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的个体差异的悬殊, 认知方式的不同, 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复杂性和不可预料性, 一堂课下来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不应该只成为遗憾或感慨, 农村教师更应把它看做是成长的催化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妥当?预设的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总之, “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 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教学反思让我们每天都在成长, 每天都在进步,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反思我们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发, 从而走上一段新的教育探索征程。农村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反思, 只有这样方可克服来自农村教学的各方面阻碍, 以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恩怀.反思性教学策略及意义[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9 (7) .

3.农村英语教师教学成长 篇三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职业发展;个人因素

一、研究的缘起

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这是当今国内外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与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总体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只有清醒地认识和了解现今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深刻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出现的困惑,并对其进行理性全面的系统分析,才有可能寻求切合实际的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出路,从而逐步推动农村中学教师的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二、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某农村初中教师的入职动机、专业精神等个人因素的研究,探析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寻求提高当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具体对策,以期能为贫困地区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三、研究方法和对象

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搜集整理相关文献和资料,为下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同时采用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通过对甘肃省Z县K镇的农村中学教师问卷调查,考察分析个人因素对该地区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从而归纳出该地区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个人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淡薄

通过调研分析,68.55%的人认为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迫于就业的压力或难违父母的命令,仅有24.74%的人坦言进入教育界是源于对教育职业的热爱。在就业后的专业发展上,其中有43.63%没有参加过培训或者只参加过假期短期培训,至于参加培训的原因,有51.47%是为了评职称或是因为上级规定,而出于自我发展专业需要的只有34.33%。他们的自我发展意识淡薄。

(二)教育观念陈旧

调查显示:对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具有探索和创造能力这一问题,有48.75%的人“很少探索”或者“从不探索”,有31.96%的教师偶尔探索。在教学工作中,45.68%的教师最为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关于培训,41.26%的老师对自身的学习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对在职的各种教师培训更是不感兴趣。由于观念陈旧,加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许多老师都感到力不从心,有56.30%的老师感觉到新的教学方式不好适应,对新课改基本理念不甚了解。

(三)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不强

在对“你对你的教育实践和周围教育现象是否具有反思习惯”的调查中,有57.43%的教师“从不反思”或者“很少反思”,只有42.57%的教师“偶尔反思”或者“经常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不够,那么,教师成长就是一句空话。

(四)专业精神不佳

根据调查,有43.67%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如果可能,不会继续做教师,有28.40%的教师从不和同行交流经验和看法。根据整体来看,教师的乐业、合作、创新等方面都不是很突出,说明农村教师的专业精神不够强。面对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对自己的职业感觉乏味,产生职业倦怠、安于现状、亦步亦趋以致在教学实践中缺乏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和专业进取精神。

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提升自主发展的内动力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农村教师普遍感到自己的知识量不够,教学能力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展教师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增强教师的专业责任感,使其明确自己的专业地位和专业要求,为他们创建良好的专业发展氛围和环境,让他们认识到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就应该努力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娴熟掌握各项专业技能。

(二)自主学习,提升专业知识素养,更新教育观念

新的教育精神是个人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写作、观摩教学、外出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展开学习。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教师对专业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熟知教师成长的规律并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实际促进自主专业发展。

(三)勤于反思,推动自身专业发展的深入

教师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机制。目前,该地区农村教师普遍自我反思意识薄弱,缺乏自我反思的动力和能力。对此,各级教育培训部门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农村教师普及相关的方法和途径,并经常性地加以引导,教师自身更要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在反思的方法上,一是记反思日记;二是写教学故事;三是交流讨论;四是行动研究。在反思的程序上,首先确认教师困境的存在;其次,对引起教育困境的情境与其他情境所具有的相似性做对比,在此基础上对困境作出解释,解决教育困境。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把终身学习看作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这一思想被视为是进入21世纪的金钥匙,而作为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人和一个特殊的个体的教师,就更应该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样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努力做一名幸福成长的农村教师 篇四

xxx,2000年8月毕业于河北泊头师范学校,现任教于孟店中学,从事语文教学10年,其中连续六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工作。从教10年来,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他幸福而快乐的成长着!

一、在语文教学的天空中幸福飞翔。他深爱着他的语文教学,在广阔的语文教学天地中,他挥洒才智,释放激情,奉献爱心,尽情地享受语文带来的无限乐趣!他潜心钻研语文新课改理念,09年所撰写的《出师表》创新教学案例在沧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沧州市教育学会2009年举办地课题中期成果评选交流活动中,荣获教学案例类二等奖。他积极尝试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他的语文课堂寓教于乐,10年来所教班级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爱好文学、酷爱写作,所写文章多次发表获奖,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作文比赛并获奖。08年,在全省未成年人“文明奥运伴我行”主题征文活动中获三等园丁奖,09年所写的《今夜我为祖国唱支歌》一文,获河北省庆祝建国60周年爱国主义主题征文比赛二等奖。他苦练语文教学基本功,积极参加校、县、市举行的各种比赛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在08年,沧州市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在08年参加县委宣传部举办的“把党的旗帜量出来”演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在09年全县教育系统“爱岗敬业、构建和谐校园”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县妇联举办的国庆60周年“我说祖国新变化”演讲比赛中获优秀奖。在这些比赛活动中,他得到了锻炼,开阔了眼界,看到了不足,同时激励着他张开他的翅膀,向着更远、更高、更强的目标奋力翱翔!

二、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幸福跋涉。作为一名班主任,他更深爱着他的学生,他和学生一起幸福而快乐的成长着。

1、精心营造充满温馨的“爱”的家园。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温馨的“爱”的家园,他努力扮演好“家长”的角色,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不失时机的施予学生以爱的叮咛和嘱托,让学生感受到作为班主任——一家之长,始终在用心关爱着他们,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家人般的关心与呵护。天冷了,他会提醒学生“要多穿点衣服”;下雪了,路滑了,他会嘱咐学生 “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开学的第一天,他把全班同学的生日一一的统计了下来,哪一天,谁过生日了,或为学生煮一个鸡蛋,或者送给学生一件小礼物!学生生病了,过去关心问候几句;学习上有困难,及时热情地帮助解答;平时与学生勤接触,用心观察他们的细微变化,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但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他的潜移默化下,他与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2、在班级管理中,他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让学生坚持写周记,用无声的评语架起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在周记中,他对学习上自甘堕落的学生这样说:也许/你现在/已经没有力量了/但我愿/扶着你/背着你/一直走到/这条路的尽头!在周记中,他对复读的学生这样讲:做一只火凤凰吧/做一只重生的火凤凰吧/ 尽管哭过、笑过、累过/但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为了明天/让自己再重生一次吧!在周记中,他这样鼓励学生:要时常给自己信心/要经常为自己加油/生活中,你要永远坚强、勇敢、执着/我愿做你忠实的朋友/最坚实的后盾!学生们也慢慢的学会了在周记中倾吐自己的心声,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老师,我要谢谢你,是你给了我生活的的力量,奋进的勇气!老师,请你相信我,在你真心的浇灌下,我这颗幼苗,等到明年开春时,定然会花开满枝头!周记沟通了师生间的感情,有利于师生交流感情、共同配合,建立一个民主、和谐、良好的班集体。

3、他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学之初,亲自为班级办了第一期黑板报,黑板报的主题是“我爱我家”,并且与学生一起制定了班训,班级口号,班级每日奋斗目标,极力倡导大家:每天说一句使他人高兴的话;每天做一件利于他人的事;每天读一句名人名言;每天总结自己的一个优点和缺点; 每天改掉一个不良习惯;每天使自己进步一点点!还为班级制定了班歌——《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此外,他适时地给学生写下了一篇篇励志文章。在军训结束之后,为学生们写下了《把握每个瞬间——纪念我与学生一起走过的日子》;在学生住校后,写下了《风雨中,让我们同行》,在大雪纷纷的夜晚,写下了《我与雪花共舞》;期中考试后,写下了《四班,我为你加油》。生活中,再勇敢的人也有绝望的时候,再勇敢的人也有脆弱的时候,再勇敢的人也有失望的时候。走进初三,他更注重用励志歌曲、励志文章把希望传递给学生,用励志歌曲、励志文章激发学生无穷的斗志!让学生抛却恐惧、抛却忧虑,燃起生活的热情,鼓足生活的信心!

4、他充分利用班会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为此曾开展了很多次比较成功的班会,如主题班会《让我们的班机充满阳光》;在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后,召开了主题班会《感动中国,感动你我》;在中考百日倒计时时,召开了誓师班会《挑战中考,为理想而奋斗》,并把写有“挑战中考,为理想而奋斗”的字幅张贴上墙,举行了隆重的签字留言誓师仪式;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召开了《感悟亲情,孝心无价》主题班会;在中考倒计时36天时召开了《在暴风雨中起航》的中考冲刺动员会,会后让同学们每人制作了一份中考挑战书,并张贴上墙。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牵动了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心,在第一时间内,他利用网络搜集感人的图片和那些创造生命奇迹的人的故事,召开了《大爱无言,你的眼泪为谁而流》的主题班会,并让每位同学写下了一封致灾区人民的信,同时号召同学们捐献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同学们在一次次班会中学会了感动,学会了关爱,学会了挑战,学会了做人,发现了班级中存在的真善美,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同时更坚定了同学们冲刺中考、奋战中考的勇气和信念。

5、他十分重视家访,与学生家长通过通信,打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初接某班时,发现班上的学生刘佳星个性强,说话倔,叛逆心理严重,极不配合班级的各项工作。他利用周日的时间,走进了他的家中,通过和家长沟通和交流,原来从小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养成了 孩子很多的恶习。谈起孩子,妈妈也是无可奈何,束手无策,多次暗自流泪。那天夜晚,学生和父母赌气去了网吧,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情绪,有点想放手不管了。电话中他焦急的要求他们赶快寻找孩子,最后孩子寻回来了,一了解才知道,学生正打算不读书了,伙同村里的几个同伴连夜出去打工不再回家。事后,经过他与学生多次沟通,多次走进他的家中,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的心态平和了,叛逆心理消失的无影无踪,学习上也有了积极性,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高中!

6、他坦诚相待,热情鼓励,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他积极探索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接某班之后,了解到班上两名学生谢晓伟、刘亚超由于受到来自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影响,养成了强横霸道、好逸恶劳等恶习,在班内常常滋事生非、欺凌他人,且不服从老师管教,他们在学习上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成为令老师们头痛的“双差生”。针对这两个特殊学生他首先给予他们尊重、信任和鼓励,通过课下多次找他们谈心聊天,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封闭已久的心扉慢慢的向老师敞开了,他们会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讲给老师听,他们的言谈举止也在一天天变化着。其次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提出,给予他们热情的鼓励。积极的通过通信,打电话等方式与他们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和家长讲一下在学校中他的变化,他的进步!这样有利于家校心手相连共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此外在班会课上,让学生说一说他们进步的具体表现,运用这种集体的力量,给他们的心灵注入不竭的的动力源泉,促使他们在今后做的更好!

在他不断的努力与付出中,多年来,所教班级学生成绩一直居于学校同年级前列,所带的毕业年级03-6班,盐中上线人数达67人,班级升学率居全县榜首。自2003年至今连续7年获县政府嘉奖,计个人三等功三次。05被评为“师德师风”先进工作者,06、09被评为县模范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2007被评为盐山县中学县级骨干教师。08年参加全县班主任素质大赛获二等奖,10年参加全县主题班会比赛获一等奖。

作为一普通的农村教师,一名班主任,他幸福而快乐的成长着,今后的路还很长,他将带着对学生的爱心、对事业的痴心、对未来的信心,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前进。

做 幸 福 的 农 村 教 师

做一名农村教师,幸福与否? 各人有各人的不同回答。我的回答是:幸福!

幸福在哪里?经历告诉我:在追求中,在良好的心态中,在工作的成就感中。

幸福就在追求中。凡是人,都有追求,只不过每个人的追求不同而已。有人追求金钱,与人追求升官。农民追求收成,工人追求加薪,干部追求升迁。老师追求什么?农村老师又追求什么?追求工作的效率,追求俊才出于自己的门下。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不论城乡,只要是教师,只要是有真正追求的教师,都如此。

我始终认为,一位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追求,一天到晚,庸庸碌碌,无所事事,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他都不可能体会到职业带来的幸福。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自己的追求。

我是一位典型的乡村中学教师,今年,是我工作的第27个年头。在这27年中,我时刻也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追求。除了工作追求精益求精之外,在自己的业余时间,也不停地读书、思考、写作。我想:我虽然不能在茫茫人海中掀起风云,但我可以用自己的柔弱之肩,抗起自己所能抗的工作重担,把与自己一样的农民的后代,送出大山,让他们可以与城里人一样,沐浴在现代文明的阳光之下。于是,我发奋努力,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喜爱自己的课堂,让学生愿意上自己的课,甚至让学生崇拜自己。现在,我可以毫无愧疚地说:我这个理想已经成为了现实。我的语文课,我用从自己家里的几千本书上得来的东西,去丰富自己的课堂,去扩展课堂的宽度,去开掘课堂的深度,也让我的学生,基本上能与城市的学生一样,接受到一流的语文教育。

每三年,我看着自己的学生从自己的手上,拿过那红红的毕业证书,看着他们挂在脸上的笑容,健康成长起来,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幸福就在良好的心态中。这里的良好心态,我指的是一颗平常心。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不攀比,是我感受幸福的法宝。我总是认为:当我们在羡慕他人的同时,他人可能也在羡慕我们。很多农村教师,总喜欢与他人攀比,与同事比,与朋友比,与同学比。一比较,心里就不平衡,总觉得自己本事不比别人差,工资却比他人少;自己能力不比别人低,社会地位却比他人低。于是,越比越生气,越比越泄气。在比的过程中,他们的工作勇气,工作精神,就这样没了,他们也就这样被别人给征服了。于是,工作起来越干越泄气。

这是当前一部分农村教师的心态。我则以为:农村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这是自己工作的幸福之源。

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作风。

一个中心,就是以健康为中心。这里指的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缺一不可。两者健康,就有了幸福的基础。

两个基本点,就是糊涂一点,潇洒一点。所谓糊涂一点,就是指不要活得太精明。一个人想活得精明,就活得累。作为农村教师,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在很多方面,我们可能都无法与他人相比。太精明了,整天想着自己在这吃了亏,明天做那件事又不合算,就难以获得幸福。潇洒一点,就是指不要被太多外在的东西所束缚,不要成天想着自己还有多少任务还没有完成:房子还没买,老婆还没着落,儿子还没工作,孙子还要上学。一位老师,脑子里成天有这些东西在打转,幸福不了。

三大作风,指的是: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这三点,不用多说。我们作为草根生命,与农民打交道,与农民的后代打交道,根本不可能梦想因教了某位官员的子女而结交了某位官员,或因某位商人的子女在这上学而与他相识,靠的,只能是自己。农民身上所具有的,只是诚实,淳朴和对老师的信赖。在工作中,我们就应该以自己的平常心,去进行教书育人的工作,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从中获得享受,获得快乐,得到幸福。

农村有农村的优势,农村教育有农村教育的特点。我们不必去羡慕他人,也不必去模仿他人。我们只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特点,工作就会有起色,教学就会有成效。“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农村教师也有农村教师的活法,幸福就行。

幸福源于成就感.。有追求,有努力,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成就,幸福就在成就之中。

我是一位农村教师,当然也有自己的成就感。不用说在自己20多年的讲台生涯中,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自己这里学到了知识,完成了学业。因为在他们的毕业证里,蕴涵着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心血。但我从不认为我培养了怎样的好学生。因为军功章里,仅仅有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只能说:我教过他们。但有一点我是感到自豪的:在我的学生中,有的在写作比赛中获得了好名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过颁奖典礼;有的,他们的作文发表在作文期刊中;还有的,因为我培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到了高中仍然对写作痴情不改,因而被保送上了大学。

在我的业余生活中,我也有自己的追求,有着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我有一百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报刊,出版了一本个人文集,参编了好几本书。《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育文摘周报》、《当代教育科学》、《教师博览》《江西教育》等报刊,都以较长篇幅介绍了我,让我的名字一次又一次走向了全国。

当农村教师,同样幸福。

做一幸福的农村教师》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我便睁开朦胧双眼,伸伸懒腰,匆忙间刷牙洗脸进餐。

刚进教学楼,我就隐约听见几个早到校的孩子拉开嗓子晨读声。“一日之计在于晨”,我总告诉孩子们要抓紧早晨的时光不要浪费,那稚气的声音在空荡的教室里显得那么悦耳,那么动听,如在我心头奏响着快活的乐曲,是那么令我格外欣慰,不觉心头漫过一丝惬意。

我是个奇怪的人,O血型决定了我的性格,有些时候侃天说地无所不谈但有时却不善于言辞、一言不发。作为班主任,和孩子们的交流我主要在课堂上,在课间交流得不是很多。懂事的孩子们知道,课余总有一大摞作业等待我批阅,也决不会为点小事擅闯办公室来打扰我,除非班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需要我来决策。因此,每在课后能享受一点少有的闲适,即使窗外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不会让我分心。这或许是习惯所致,喜欢这种在校园里交替着的静与闹。

“严师出高徒吧!”我一向对孩子在学习态度上要求很严。由于学生都来自农村,在我这个班优秀的孩子并不是很多,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犯错误的学生,这时我的表情是相当严肃的,杏眼圆睁,佯装怒气,死死盯着孩子的眼睛,一直到孩子脸色羞愧畏惧为止。每有这样我不得不表现的的情况时,我必须成为一个演员,把自己变得相当的严肃和正经,如果纠正孩子的行为成功了,我心里都会有一阵窃喜,当然那是不能让孩子们看到的。为了让他不受到自尊心伤害,不使用侮辱性语言,尽量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不应该。有时,有顽皮的孩子,个性很强,这就需要给他点面子,拉到办公室单独交流了。不过,先从他的优点说起,再来让她说自己的缺点,并要他答应我今后尽量不犯。因为孩子的自制力不是很强,没有必要要求太严苛了,这需要循序渐进,发现进步一点点都给他一个肯定,加以表扬。因此,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还是认真的,这点让我感到较为宽慰。

从情感上,我是舍不得这群孩子的。记得上学期结束,发放完最后一张通知书的时候,一个孩子突然站起来,用一种依依不舍的目光问我:“老师,下个学期还是你教吗?”话音刚落,很多孩子走到讲台上来拉着我的手,我心里掠过丝丝激动。两年了,教了两年,当然还是有感情的。“因为学校每年都有人事调动,有可能到六年级还会分班就像老师所带的上届学生那样,老师现在还不确定是否能继续教你们,如果„„”我当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只知道自己是个很容易激动的人,语言开始哆嗦了。

“没有如果。”一个平时很淘气的孩子站起来,语言很急促,“我们会请求校长让你教我们,我们喜欢你!”“对,我们喜欢你!”孩子们异口同声,眼里尽是期盼、不舍。教室里顿时安静,空气开始凝固,呼吸似乎停止。连我自己都觉得没有过的压力。所有孩子望着我。

“会。”我轻声吐出这个字。“耶——!”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

今天想起这个这个场面,仍觉得很感动。我并不是个完美的老师,也有不少的缺点。有时很懒惰,有时脾气有些急,而此情此景怎么不让我感动呢?

有时,我是个纯感性的人,但在孩子的成长上,觉得理性是那么的重要。在我每天踏进校门的那刻起,我将所有的烦恼抛之脑后,因为我清楚的明白我面对的是一群孩子。每一天,我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上课——看作业——做思想工作等等,却没有感觉到厌倦,这或许和孩子能每天带给我不同的快乐和欣慰着实令我感动有关„„

5.如何实现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 篇五

[摘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谁拥有了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谁就占据了世界的制高点。而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而人才的得来,离不开教育的培养。而实施这一目标就必须得依靠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才质量的优劣。农村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的生力军,这批队伍的素质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成败,关系到整个民族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教育公平的能否实现。

[关键词]农村学校

教师

专业化

成长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走富民强国之路。谁拥有了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谁就占据了世界的制高点。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创新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而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而人才的得来,离不开教育的培养。而实施这一目标就必须得依靠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才质量的优劣。

农村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的生力军,这批队伍的素质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成败,关系到中小学生将来能否成材,关系到整个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关系到整个民族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教育公平的能否实现。

十七大报告也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农村教师成长的关注,让我们看到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希望。如何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目标呢?走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广大农村教师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呢?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农村教师的发展现状。

一、当前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现状

(一)外因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1、农村学校除了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学校相对比较集中以外,其余学校普遍存在布局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学点分散,办学条件较差等现状。

2、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学生少、班额小,普遍存在包班现象,专业教师奇缺,学科单一,导致素质教育名存实亡。在农村学校,教师所学非所教的现象非常普遍,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科目教师缺编尤为严重,教唱几首流行歌曲就是音乐课,胡乱涂鸦就是美术课,做几节广播体操就是体育课了。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很少专职,更谈不上专业,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教学质量很难保证。有的学校由于缺乏专业教师,干脆将音体美和英语等课改为语文数学课,素质教育名存实亡。

3、教师待遇低下。民革中央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部分农村教师收入偏低,工作压力较大。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下大力气基本解决了农村教师的工资发放问题。但是,与城镇教师相比,身在艰苦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收入明显偏低。《2007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统计结果公告》中称,根据统计结果,2007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4932元,日平均工资为99.31元。而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师年工资也就在1万多元,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其它福利待遇。然而他们希望自己能有个美好的将来,还得参加各种培训、报名、考试、学历提升等等。这些明显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4、学校科研水平低下,缺乏专家引领。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农村教师大多科研能力差,加之缺乏专家的引领,对教学规律缺乏理性思考,缺乏研究,对引进的教法只取其形,难得其神,不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学校科研往往就是做做行式,或是跟风而以,真正做教育科研的很少。学校教研活动,要么是没有开展,要么是不知怎样开展,要么是学学文章、读读报,真正开展且有价值的活动那就少之又少。

5、学校管理水平不高。

教育管理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一些名校为了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不惜花重金引进先进的管理机制,招聘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而农村学校领导对外交流学习、外出进修较少,信息渠道不够畅通,从而导致农村学校领导队伍素质、管理水平与城市学校相比还有差距。管理者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心理素质不高;脱离农村教育实际情况,没有把握农村教育的正确方向;教育管理没有创新;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管理方法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二)、内因也时时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1、观念陈旧

由于农村信息比较闭塞,主动学习和接受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意识淡薄,缺乏创新意识,不能与时俱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难以在教师中得到推广,教师们往往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虽然有些教师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已走出了“应试教育”的范畴,但是德育、体育、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上课满堂灌、题海战术、频繁考试、片面追求分数等现象也还相当严重。

2、社会期望值低,对教师要求不高。农村地区相对比较贫困,家长素质不高,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隔代教育高达50%以上。对子女的教育,部分家长还停留在让子女认认字,算算账的低层次要求上。有的家庭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来了就完事了,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教师教好教孬一个样,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在这种环境下,导致部分教师进取精神不强,竞争意识淡薄。

3、业务水平不高,学习氛围不浓,新课改理念深入不够。

农村教师普遍存在对新课程学习不够,相互之间交流甚少,缺少了学习的氛围,又加之自身业务水平不高,使教师们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信心不足。对新课程教育理念认同与否反映了自身的教育观念。尽管他们亲身参与了新课改的实践,但由于新课改理念深入不够,就实质而言,他们还在新课改的边缘彷徨、犹豫、踌躇不决。

4、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高,教学手段滞后。农村学校有些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方法呆板、手段落后、效率低下等。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上不能领会课程标准精神,不会把握或处理教材的内容,不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能或不善于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仍然沿袭“一幅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或是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或是多媒体教学形同虚设,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成效。

二、如何实现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呢?

所谓教师专业化,《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中是这样定义的:“具备教师专业资格是不具备教师专业资格的教师所不能代替的。教师专业”化“,这个”化“是一个过程,即教师在他整个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提高自我,由不够成熟向成熟过渡,这一过程即教师专业化的过程”。如何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呢?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素质较高、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确保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是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思想敏锐的群体,心理敏感度大于其他职业,教师除了本身的教学压力外,还有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和教师职业带来的压力。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些压力,很大一部分教师在遇到压力的时候,都是采用“逃避”、“回避问题”、“消极等待”等策略。而社会对教师的人格发展、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却少有人问起。普遍认为,教师每天都在给学生作思想工作,自己肯定没有什么问题,就好比我们认为医生永远不会生病一样。然而事实却非如此,让我们看这一组案例,“福建南平顺昌县岚下乡新源小学男教师王某某强暴女生,重庆一乡村小学教师强奸10名女生、吉林通化市小学教师栗锋强奸19名女生、甘肃一教师强奸猥亵13名女生被判死缓、沈阳一教师课堂施暴6名女生无一幸免等等......”专家认为,教师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对我国教育是一个潜在的障碍。教育要发展须关注教师压力,采取措施来确保教师的心理健康。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2、加强师德建设,做好内强师德,外塑形象。

“德高为范,学高为师。”“德为师之本,无德无以为师”。一位教师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文化知识,作风仪表对学生都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和意识。经常开展师德创优活动,比如评选文明办公室,先进教研组,文明年段组,评选优秀园丁等。培养一批文明群体和教师,以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3、加大投入力度,统一工资标准,稳定教师队伍。

“要缩小城乡差别,首先要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这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物质基础。”,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津补贴未能得到解决,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较大。

民革中央:要逐步提高农村教师收入,吸引大批合格人才积极投身农村教育事业。建议由国家财政负担,按照越是边远、贫困的地区,津贴越高的原则,设置农村教师津贴,以吸引和鼓励合格的教师人才往农村合理流动。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教授刘明华认为,政府可采取一定措施发挥经济杠杆作用,降低不利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单向流动趋势。制定教师工资调配政策,即提高对农村教师的津补贴,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的收入水平,使同等职称同样工作年限的教师,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的,工资及津补贴比城镇学校或重点学校高出一定的额度。

4、职称评聘向农村倾斜,平衡学校师资结构比例。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教授刘明华认为,要解决农村师资问题,就需要建立职称评聘机制,平衡学校师资结构比例。合理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适当提高农村名、特、优教师比例,以吸引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流动。

5、强化培训能力建设,配套政府扶植政策。

实施“造血工程”,构建农村教师提高培训的新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训财政投入制度,将农村教师的培训经费纳入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从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出发,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教师,制定多元的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当地学校的校本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当地高校和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农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6、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完善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完善城市教师到农村,尤其是贫困、边远地区的薄弱和缺编学校支教的制度,大力推进城镇教师特别是优秀、骨干教师支援农村学校。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到城市学习进修制度。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造血功能,同时又缓解了农村地区合格师资不足和师资素质较低的问题。

7、建立名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的制度。由名师所在学校与农村学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组织名师送教下乡。通过示范课、公开课,指导学科教学和校本教研,传授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促进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8、加强校本培训。一是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的评价管理机制,从学校、教研组、个人三个层面定期对教师参与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注重过程评价,定期检查教师的业务笔记、听课记录、课例或案例、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文字材料,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二是推行校本会课制度。学校着力引导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广泛开展互听互评活动,以“校本会课”为抓手,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加强了校内的横向听课、评课和教学讨论,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师上好不同级别的课,在对研究课的反思中审视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提高。三是开展菜单式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 的教师。学校根据专业教师不多的特点,很多语数教师都兼有一门或几门其它学科,可进行 “菜单式培训”。提出培训时间和要求,兼职教师根据自己对该部分教学的情况,有选择性地前来参加培训。为教师“一专多能”提供保障。四是多校联合教研,实现资源共享。构建了片区性合作教研网络开展联合性教研活动,加强学校间、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9、课题引领,实践铺路,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一是“科研兴校”是我们农村学校求发展的必由之路。科研工作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从而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在研究上,我们要立足于课堂,进行学习资源的开发,构建开放性学习方式。建立“研究--推进--再研究”的模式。二是培养骨干,广泛参与。在教学实践、反思中,以课题促教研。发挥中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在他们身上压了担子,学校要为他们展示才华搭台。搞好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的结合,建立教研组定期交流、学习研究,定期上课题研究课,课题组成员集体听课等制度。调动校内各阶层人员参与科研的广泛力量,形成各级协调,各层参与的群众性、广泛性的科研队伍,促进科研的群众化、普及化和实用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0、努力提升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创造条件。

培养优秀学校领导干部,要在干部管理机制上有所创新,要建立符合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选人育人机制,探索人才成长的规律,我以为应从营造氛围,积极探索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引导和管理,加大选拔和培养力度等。一是干部定期交流,干部交流要形成制度,学校之间可以尝试干部互派挂职。二是保持规范管理的连续性。不能换一任校长或主任,紧接着就换一批规章制度,换一套办学理念。我们要结合实际颁布详细而并非粗线条的管理规范。要进一步完善并创新教育督导办法,确保所有学校的管理水平大体均衡。三是建立管理经验定期交流制度。定期举办校长、教师论坛;加强校长培训,交流管理经验、强化学校内部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培训;开展教研备课活动、科研信息、课堂教学交流等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中共十七大工作报告》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11日第2版

《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上海教育出版社;

6.农村英语教师教学成长 篇六

摘要: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经常遇到很多预设之外的“新问题”,即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英语课堂的丰富多彩与复杂多变对教师的能力是一种挑战,正确认识并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做好“预设”和艺术地把握“生成”,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探讨如何做好课前预设和怎样应对课堂生成是必不可少,持之以恒的。

关键词:农村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成,如何应对。

Abstract: The Creative questions,as the new questions often met by the teacher in the teaching course of English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in

the countryside.The English class is so colourful,complex and changeful,and it is a challenge to the teachers.So the teachers should recognize the preparation clearly and prepare it sufficiently in the Englishclass of middle school ,and the teacher also should cope with the new questions very skilfully.It is necessary and permanent to discuss how to do the preparation well and how to cope with the new questions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class.Key words: The countryside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ourse,new question(Creative questions), cope with.在我国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还比较落后,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尤其是在具有互动的、有生命力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填鸭子”似的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适应学生求知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课堂不再是“预设”的舞台,而是要重视孩子们的学习需要,积极回答和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生成”问题。但是。因此,本文将结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来探讨怎样作好课前预设与如何有效地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

一.预设与生成1.“预设”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它包括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对学生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经验的了解,对教学内容的教法、学法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订教学计划;还包括教师对课堂教学上可能产生的情况分析,以及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进度和目标达成的其它情况的预见与相关的应变策略的拟定。

2.“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充满生机的新特点。

二、教师在有效促进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生成的应备条件

在以往的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预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往往看是否在课堂上圆满完成了事先设计好的教学任务,学生能否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事实上,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过于机械化,而少了能让师生碰撞出火花的富有创造性的交流。“预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制约着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的思维创新,扼杀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要改变这种不利于发展的课堂教学,教师就应用“生成”的观点来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这是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通过了解,本文就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生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精彩,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我认为教师在促进生成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才能

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效益是成正比的。综观教学中卓有成效的先驱者,他们的成功无一不是建立在各自精深的理论修养、渊博的知识水平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对我们英语教师而言,相对的要求也更高。以前教坛上盛行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教育环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不再是一桶水,而是把要求提高到教师必须是“一条常流常新的河”。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深厚、广博、精深的基础专业知识,才能吃透教材、融会教材、驾驭教材,讲课时方能做到挥洒自如、左右逢源。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灵敏的嗅觉,捕捉新的知识信息,瞄准英语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适应课堂教学新形势下的需要,但要达到这些条件,教师平时必须要博览群书,查阅资料,广泛收集,积少成多,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成为“杂家”。没有教师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没有教师渊博的知识,哪有学生学习时的聚精会神?如此,才能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会话、思想碰撞中得心应手,激发出“生成”资源。

2、课前做好精心的课堂预设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因此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是必要的。英语学习不同于母语学习,它是学生在一个模拟的、非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觉学习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英语语言的掌握是需要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并通过大量的说话练习才有可能掌握的。这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充分重视预设,精熟教学资源,依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尤其是农村初中英语水平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计,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扩展,列出可能出现的状况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状况,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所以教师不会手足无措。即使出现在这些预设之外的情况,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及时化解。

例如,在一堂有关sports话题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个思考问题:“Which sports do you like?”。在设计此教学环节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各种回答,准备了4种方案:(1)回答“basketball”的,请他说说“which chinese basketball star”?(2)回答“football”的,请他说说Do you often play football?(3)回答“pingpang”的,请他说说how often do you play pingpang?(4)回答“running”的,请Do you run every morning?再自编一首简单的儿歌。有了这样的充分预设,无论在课堂上出现哪种情况,学生都有充分发挥的余地,而不会扑灭他们闪现的智慧火花。

3、对学生要鼓励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动态资源得以生成的前提,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标新立异、反常规地思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善于把握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活儿童潜在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在学生的质疑中捕捉到课堂生成点。同时,教师要采取适当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每次质疑与解疑的过程,恰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新起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探索,从而也使课堂不断绽放出动态生成的绚丽智慧之花。比如:初中一年级教材中有一课时的内容是:what is this? This is an orange.what is that? That‟s a banana.当即有学生问:“老师,为什么orange前面加an,而banana前面加的是a?”听了学生的提问,老师

马上解释:“因为orange这个水果的第一个字母是个元音字母,发音是元音(音素),比较特殊,所以前面要加an。”教师有意识地提到“元音字母” 概念,是想引导学生继续追问下去。果然,话音未落,就有学生询问:“老师,什么是元音字母?”于是,教师因势利导,引出了a、e、i、o、u五个元音字母,由于此内容不是这节课要解决的,所以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了一下,但是结果这堂课学生对这5个元音字母记得特别牢。

4、要及时捕捉生成的机会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亮点,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挈机,需要教师一双敏锐的眼睛、智慧的头脑,并随时进行价值引导。

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变得开放而有弹性,但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意外,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一次,教师在上课时,突然有一只蜻蜓“闯”进了教室,而且一直是在教师所处的讲台周围盘旋飞翔,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刷”一下子全转移到了它的身上。教师苦于无法将它驱逐出境,突然想到,学生之前学过的昆虫中没有蜻蜓这一单词,何不有效利用呢?于是,老师把蜻蜓的单词dragonfly写在黑板上,然后问:有谁知道黑板上单词的意思?学生门马上把目光转移到了黑板上,但没有一个学生知道。这时老师便提醒道:这是一种昆虫,现在正好在我们的教室里。立即就有学生回答:是„蜻蜓‟。老师立刻表扬道:you are right,very good.然后他便教学生们读dragonfly这个单词。学生们的注意力就集中起来了。一次不曾预料的“意外”就被化解为一次美的“生成”。

三、教师如何应对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英语课堂教学不是呆板的,固定的,而是开放性的。虽然在我国广大农村的英语教育还很落后,但在我国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学生们活跃的思维、睿智的提问,往往会生成五花八门的问题。那么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面对和应对这些新问题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各种新问题,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灵活处理好这些生成,把一些突发事件巧妙地贯穿到教学环节中来。这样,作为一个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面对课堂生成要从容不迫

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无论是已经预设的还是不曾预设的,教师不要一味地以完成课时计划为第一要务,急着走过场,而是要给自己一个平静的心态,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相信自己已经充分地预设学生,预设教材、预设教学过程,面对如此的生成,已是胸有成竹,一定会在与学生、与教材的平等对话与合作中迎刃而解。

2、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我们常说: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享用对方的经验和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放弃自己的“话语霸权”,要能够静下心来,耐心倾听学生的交流。一方面,学生的很多充满灵性的、独到的见解是稍纵即逝的,学会倾听是用来从那转瞬即逝,稍不留神就被忽视的生成性资源中捕捉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是给自己一个平静的心态,以及对捕捉的信息进行思考、分析的时间与空间。倾听时,教师要用自己的眼睛注视着说话的学生,用点头、微笑等方式来表达你的理解与赞同,并做出适当的鼓励。在捕捉有效信息的同时,更传递着对学生的尊重。学会倾听,学会真诚的接纳,学会尊重别人,这已经是在为学生的人生底子着色。

3、要能有效调控课堂生成民主和谐的氛围,真诚耐心的倾听,必将换来学生的百花齐放,课堂因此会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些,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教师要能察言观色,敏锐机智地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节外生枝”既不能熟视无睹或简单否定,也不能毫无原则、随意生发,要善于根据实际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那些无法当堂解决的生成,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后探究,不要无谓地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对那些在认识上有偏差、价值观上有问题的生发,教师要及时正谬纠错,不能一味表扬“呵护”;只有那些有价值的生成,教师才应抓住不放,做足文章。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研究的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度“更换”,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环节的推进可以在生成中相应“增删”。以“元音字母”为例,这原本不是本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现在既然学生提出来了,教师不妨好好利用这一生成资源,即使教学目标比原定要高,但相信学生在好奇心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推动下,适当提高教学目标,学生还是能吸收、消化的。

4、要能善于引导

现在的课堂,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面对这些“异样的声音”,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挖掘?这是对教师理念与智慧的挑战。跟着学生走,势必会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牵着学生走,无疑置“生成”于不顾,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对教师的极大挑战。作为教师,要能敏锐地抓住课堂教学中的那些有价值的生成,并进一步“放大”,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将其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课堂教学的出彩之处往往就是那些经教师“金手指”点拨的有价值的生成。

如:一位教师要教授painting、sports等几个单词。她通过句型What color do you like?引出I like painting.并边说边在事先准备好的奥运五环旗上逐一涂色,以便顺理成章地引出sports。然而学生在边说边画中,教师发现一名学生并没有按照老师的意思去画奥运五环,而是将其中一环画成了一个人脸——姚明。教师见状,没有阻止他的行为,而是因势利导,顺着这个学生的话题,问他们还知道哪些运动员。学生个个兴致高涨,提到了许多运动健儿。这时,教师再让他们边说边画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I like painting.I like …….接着,让学生介绍自己画的人物,很多学生都用到了以前学过的He/She is tall/strong.等形容词,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最后,教师说:I like them all.They are sports.自然地引出了sports这个单词。这节课教师没有按照计划的内容引出sports,而是花了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边画边讨论了许多体育健儿,再引出sports。学生们很快乐,每个人都表现得很积极。虽说是打乱了教师原先的教学计划,但由于教师的巧妙引导,反而出现了“不曾预约的精彩”。

5、要学会巧妙延伸

如果学生的生成在教学目标以内,又是教师有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当堂解决的,不妨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延伸拓展。现在的学生奇思怪想很多,往往不经意间会出现教师不曾预料的的场面,甚至出现一些不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把球踢回去,把问题留给学生,留到课堂之外的时间去,让学生在探究、求证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远比结论来得重要的。一个老师在教学color一课时,黑板上贴了这些新授颜色的单词,正巧,yellow 和blue并列在一起。突然有学生脱口而出:“yellow加blue等于green”。“黄加蓝等于绿”,这不是一则婴儿奶粉广告中的广告词吗?但又确实和本课内容联系密切,可老师这方面的知识比较贫乏。因此老师在及时肯定这名学生的意见后,把问题还给学生,反问学生还知道哪些颜色相加产生不同颜色的例子。由于学生的信息量以及经验有限,个个表现出一无所知的表情。面对此情此景,老师顺势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回家后自己动手调配颜色,看会有哪些组合?由此化解了生成的危机。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提倡的口号。“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当

思维迥异、个性纷呈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学习时;与教师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平等对话、情感碰撞、生命沟通时。我们的课堂教学便会出现空前的、丰富多彩与复杂多变的生成。此时,作为教师要有动态生成的观念、强烈的课程意识,科学而艺术地融合“预设”和“生成”,机智而巧妙地应对生成问题。唯有如此,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成为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有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也只有这样,我们人民教师才能真正把知识传授给那些渴求知识的农村孩子;才能真正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才能真正提高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才能真正让广大农村富裕起来。以促进我国全国人民奔扑小康,甚至于迈进共产主义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2)魏立明,《英语课堂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3)曾令格, 《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4)李强,《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5)李玉华,《英语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黑河教育》,2007年05期

(6)胡庆芳//贺永旺//杨利华//袁菲,《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06月

7.农村青年教师成长初探 篇七

农村青年教师普遍存在较多优势,如大多数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富有激情,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对多媒体非常熟悉,上课时可以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少数青年教师家庭负担相对较小,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等。但极少数青年教师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青年教师缺乏学习热情,有些教师甚至对某些问题自己理解都不透彻,对所教学科知识的重点、难点有时把握还不够准确;教师基本功如:教案设计、板书设计等缺少一定的理性思考,有时还不是很懂得如何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不是很懂得课后反思的重要性;值得引起重视的是个别80后独生子女,不屑于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习惯于单干,很少与其他教师一起开展教学研究,合作互助意识不强。

在促进农村青年教师成长方面,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需要我们青年教师自身主动努力,逐步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那么,农村青年教师究竟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想一些简单可行的办法促进自身成长呢?

一、终身学习,领悟提高

教育是教师以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影响的过程。实践证明,凡是不能自我培养、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教师,同样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发展和教育学生。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致使人的学习是不可能一次性完成的,这就要求农村青年教师一定要坚持终身学习,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来应对现代教育千丝万缕的变化。农村青年教师要在工作之余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书目,用心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努力促进情感与意志的冲击和交流;要认真阅读教育著作,认真领会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这样可以更具有教育的智慧。

二、精心备课,反思创新

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授课内容是需要事先有所准备的,虽然青年教师很难做到每个细节都有所准备,但至少需要青年教师很好地把握每节课的总体教学过程,尽量做到“心中有数”。

心理学家波斯那在研究青年教师成长时,曾经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研究表明,反思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农村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任何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水平的高低,都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反思可以提高农村青年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其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通过反思,农村青年教师能建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通过反思,农村青年教师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进行诊断、纠错、创新,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三、教研结合,合作互助

作为一名农村青年教师,以前总觉得科研似乎离我很远,同时也觉得科研和教学好像没有多大关系。在参加“国培计划(2011)”初中数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培训时,听了湖南省教科院专家讲座《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后,我知道了备课和上课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天天都有必要进行教学研究。进行教学研究,是时代对广大农村青年教师的要求,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丰富和发展现代教育理论。

在开展教研工作的同时,农村青年教师还要加强合作互助。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堂模式,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要进行广泛的师师合作。因为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是研究者,而教学研究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其次,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也迫切需要教师共同研究,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农村青年教师在合作互助时,要改变单兵作战的职业惯性,开展多样灵活的合作活动,这样有利于促进自身的专业进步。

8.农村英语教师教学成长 篇八

关 键 词:教学效能感;大学英语教师;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5-0058-02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它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变量。教师教学效能感可以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前者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后者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1]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理论研究

1.第一个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是由兰德(RAND)研究小组在1976年进行的。他们的研究基础是罗特(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兰德研究组织分析指出,教师效能感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在这项研究中,他们设计了两个项目来测量教师的效能感。项目1: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起不了多大作用,因为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绩取决于他们的家庭环境;项目2:如果真正努力的话,我能教好最困难或最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对于项目1的回答反映出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对于项目2的回答则反映出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的高低。

2.几乎在兰德研究的同时,随着班杜拉(Bandura,1977)社会学习理论的兴起,自我效能理论的研究也开始发展。依照自我效能的相关理论,研究者进一步得出以下结论: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和变化受到教师成功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具体地说,一是教师通过自身的知识、能力等,从事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而获取成功是提高教学效能感的基本条件;二是通过观察榜样教师的成功教育教学经验是促进观察者教学效能感提高的途径;三是在直接经验和替代经验的基础上,获得说服性的建议、劝告及自我规劝,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教学效能感的发展变化;四是教师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往往会降低其教学效能感,而自信、成功等积极情绪对教学效能感的提高有帮助。另外,生理上的疲劳、烦躁会使教师感到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随着教师效能感研究的发展,提勘恩-莫兰(Tschannen-Moran)等进一步分析了教师效能感形成、变化及作用的过程。后来,班杜拉在1997年又提出集体效能感概念,从而使教师效能感的研究延伸到了教师集体效能感领域。

4.在我国,近年来也开始对教师教学效能感问题进行探讨和实证研究。辛涛等人(1994)对教师效能感和学校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学校制度的完整性、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学校的支持系统、校风、教师关系、师生关系六类因素与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俞国良等人(1995)研究发现,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呈下降趋势,而个人教学效能感表现出上升的倾向。

二、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主要结论

1.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俞国良等人(1995)对中学教师的研究表明:教龄对教师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教龄在16年以上的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呈下降趋势;5年教龄以下的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明显低于5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另外有研究证明:社会文化背景、学校特点等因素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师的价值观、自我概念等也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

2.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同是其教学效果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吉布森等(1984)证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还与学生的学习动机(Newman,1989)、教师对教改的采纳(Berman,et al.1977)等变量显著相关。由此可见,教学效能感低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发展。

3.教师教学效能感可以调节和提高。研究证明,教师教学效能是发展变化的,无论是预备教师、新手教师、职业熟练教师,其效能感都具有可塑性、可培养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加以培训、调节、控制和提高,使其向更积极、更有利的方面发展。

三、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师成长的启示

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教师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因素。笔者认为,只有科学地调节和控制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主观和客观因素,才能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从而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师所处的客观环境

笔者认为,加大大学英语教师师资培养的力度是客观因素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大学英语教师的大规模专业培训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和保持其教学效能感的有力保障。周燕(2005)对全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的调查显示:在教师看来,“没有进修机会”(47%)和“教学负担过重”(44%)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师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而对于“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受访者选择的顺序依次为“得到业务进修的机会”(58%),“成为优秀教师”(29%),“长工资”(17%),“提职称”(15%)。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受访教师具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愿望,有着比较强烈而明确的自我发展意识和需求。因此,在师资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增强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职后教育的连贯性和实效性。对于预备教师和新手教师,其教学效能尚未定型,容易通过教学实践、观摩教学、社会劝说等方式加以发展。另一方面,专家型教师可以充当预备和新手教师的指导者,这有利于提高预备和新手教师的效能理念。而对于职业熟练教师,其教学效能感已趋于稳定,要改变和提高其教学效能感,不仅要注重专门培训,而且要重视教师集体效能感的发展,以便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师集体革新和研究的精神,充分带动每个教师锐意进取。

(二)大学英语教师的主观因素

1.更新教学观念,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语言学家胡文仲教授说过:“如果把英语当作外语来教,我们的[光集中于英美加澳(新西兰)等英语国家。如果我们把英语当作国际语言来教,我们考虑的是如何与一切使用英语的国家交际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与其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即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而这个转变的产生离不开大学英语教师的努力。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实现从普通教师向专家型、智慧型教师的转变,从而保持较高的教学效能感。

2.改革教学方法,结合工作实践从事科学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文化背景知识、文体、语体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成为“科研者”、“开拓者”,而不是简单意义的“教书匠”。实践证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自觉地把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实践当中自觉参与教育科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主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和研究问题,独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确立课题,以课题研究促教学,以课题研究促教改,以课题研究促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努力探索出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成为研究者,能使教师工作获得尊严和生命力,能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

3.学会自主学习和反思性教学,促进自身可持续性发展。加入WTO之后,中国更加国际化,大学英语教师要想保持较高的教学效能感,就必须要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反思性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进行批判性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具有反思性思维的教师应该进一步挖掘教学方法的背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从而从不同层面来评价他工作的起因、目的和结果,这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和反思性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日志、相互听课、集体备课等反思教学的方法,注重自身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更有效地促进教学效能感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俞国良,辛涛等.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5,(2).

[2]Bandura A.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77, (84):191-215.

[3]Gibson S,Dembo M.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ation[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4, (76):569-582.

[4]Schmitz G.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Self-efficacy Beliefs [J]. Unterrichts Wissenschaft, 1997, (2):140-157.

[5]吴国来,白学军,沈德立.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12).

[6]俞国良,罗晓路.教育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1).

上一篇:握手礼仪的规范要求下一篇:英语即兴演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