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2024-10-27

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精选8篇)

1.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篇一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内容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组织辩论,加强实践,换位体验,立足实际等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

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再如教学《尝尝苦滋味》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在成长过程中怎样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从而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与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来面对挫折和失败。

二、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加强实践

知行合一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后我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工

厂、街道、风景名胜。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再如《同学之间》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辉的父母离婚后,王辉由爸爸抚养。他的一些同学知道后,在背后议论他是一个没妈的孩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换位体验王辉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离异子女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离异子女。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五、立足实际,以行促知

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个实践活动过程。没有知识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而完全没有实践行动的知识,不是牢固的知识,而学

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通过实践的深化、检验,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先导,而道德行为更离不开社会实践。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们的家里都有农田,他们在家里都能够见到这些作物的生长过程,有很多同学还能帮助家里做很多农活。从整地、播种、除草、施肥到收割这一过程学生很清楚,但操作学生却没经历,于是在作业中,我常要求学生利用星期日的时间,跟随父母亲到山上去参加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并记录下父母亲的劳动过程,劳动中的一些技术特长等,有的学生记录自己跟父母亲一起种地,以及父母亲对他介绍种地的一些知识和栽陪的技术,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插秧的过程,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去采野果的经历等等。并把品德与社会课中结合讲解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朗读自己的记录,做为班上学生交流讨论的资料。我认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在教学中,运用课内外相结合,如与班队会相结合,与举办专题讲演、故事会、营火晚会相结合,还可以举办夏令营,走出去请进来等结合。也可尝试渗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想理念,并在这种思想理念指导下,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动起来,成为学生真正喜欢、喜爱的课。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成为一个平台,学生在这平台上大显身手,展示自我的选择性。使得这个平台成为学

生健康成长的基石,由于有了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行成。

总之,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教学中实践的作用也异常关键,通过适当适量的社会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进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可见,弘扬人的实践性,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学校德育的明智选择。

参考书目:

崔锡孝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12期

靖婷婷

《 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中国知网

2013年发表

潘茂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年9月刊

2.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篇二

1.创设和谐情境,打造快乐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师生之间心灵交往和谐的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和谐的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在民主平等、和睦相处、融洽友爱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课间,教师可以多和学生一起活动;课中,教师要始终以信任的眼光、鼓励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每一次发言,专心听取他们的每一点看法。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游戏活动、操作实践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变抽象为直观,变“一言堂”为“群音会”,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学习成为学生的享受。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里、愉悦的心情中,受到熏陶感染,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教学相长,其乐无穷。

2.创设生活情境,凸显学科特点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把学生生活作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因此,教学中应紧扣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实际。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表演以及语言描述等方法再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等活动中进行学习。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关爱爷爷奶奶》,上课伊始,课件播放爷爷奶奶关爱孩子的图片,并配上教师深情的解说: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抱着我们,一口一口地喂我们吃饭,给我们洗澡,哄我们入睡,教我们说话、走路,带我们去玩,送我们上学……让学生回忆起老人曾经对自己的爱,产生情感共鸣。再说说老人是怎样爱自己的,有什么感受。有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再去探究如何关爱爷爷奶奶,自然就水到渠成。

3. 创设竞赛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适度的竞赛,能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在组织形式或活动开展中,创设一定的竞赛情境,并不断激励学生参与其中,能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果。如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上册《上课了》,设计“上课高手大挑战”的竞赛活动。第一关,洗耳恭听:听故事,数汉字,训练专心听。第二关,火眼金睛:10秒钟看图后说图意,训练认真看。第三关,口齿伶俐:倒背词语,并逐渐增加字数,训练准确说。第四关,得心应手:耳眼口心并用,回答问题,训练综合能力。另外,分“课前准备、端正坐好、认真听讲、举手发言”等方面评选“上课小明星”。整堂课因为竞赛情境的创设,学生参与积极,在快乐活动中,明白了道理,训练了行为。

4.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深入探究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有兴趣,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要求。因此,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高昂的情绪,激发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祖国有多大》时,紧紧围绕“祖国到底有多大”这一大问题,设计以下小问题:“祖国的陆地和海域面积有多大?祖国的南北、东西跨度以及国界各有多长?徒步走完祖国一圈要多久?祖国面积和日本、韩国以及拥有四十多个国家的欧洲比如何?”引导学生查找资料,通过找一找、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在问题探究中充分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激发为祖国而感到自豪的情感。

5.创设对比情境,形成强烈反差

教学中,创设对比情境,把相反的情况集中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去辨析,能加强学生情感的体验,拓展学生认识的深度,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让家园更美好》,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组画面:第一组是蔚蓝的天空、清澈的小溪、茂密的森林、快乐的小鸟、美丽的花草……到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第二组是滚滚的浓烟、乌黑的河水、光秃的高山、干涸的土地、遍地的垃圾……到处乌烟瘴气、荒芜凋敝。最后,把两组画面缩小、定格,同时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对比、体验。结果,学生的情感非常强烈,向往优美环境之情不言而喻。

6.创设艺术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容易引发情感的共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学中,可以结合主题,播放歌曲、展示图画、欣赏诗歌、表演小品……如教学五年级上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学习第一个主题“中华民族大家庭”时,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让学生一边欣赏优美的歌曲,一边学习本课的知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把准学科特点,紧扣学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发挥师生特长,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环境烘托、媒体展示、表演体验等相结合,合理设计,巧妙使用。

摘要: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有效策略。笔者认为,通过创设和谐情境、生活情境、竞赛情境、问题情境、对比情境、艺术情境等,能有效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3.谈作文教学与生活 篇三

关键词:生活 作文 积累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德国大文学家歌德的一句名言。确实如此,生活之树常青,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写文章,也就是写生活,学写文章的人,要在生活这一关上认真下功夫,关心,了解,发现,寻觅,感受。大脑中采集的自然与社会的信息越多,写作的素材越丰富。

要身入生活,心入生活,才会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景与物,才会有所发现。每个人都生活在“生活”之中,可从生活中获得的认识与感受却大相径庭。有的人目光敏锐,善于观察,不仅像摄像机一样能把客观的物像摄人自己的眼帘,印入自己的脑海,而且能在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新鲜东西,生动的,带着生活露水的;而有的人虽然也用眼睛,但浮光掠影,至多只有模模糊糊的印象。二者比较,关键在是不是“身入”、“心入”。“身入”而“心”不“入”,生活中大量有趣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材料,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走;至于“身”不“入”,不认真生活,不认真实践,那就更谈不上从生活中取材了。

怎样才能身入、心入呢?要对接触到的人和事有浓厚的观察兴趣,学会观察的方法。观察,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耳朵,用鼻子,不仅用感觉器官,更重要的是用“心”,用“心”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

一、调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认真观察,材料就入目、入耳、入心。

“碧绿的豆麦田地”、水气里“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等等景物用眼观察所得;“说笑”、“嚷”、“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歌吹”、“宛转”、“悠扬”的笛声等等是用耳观察,通过听觉而采集的;“豆麦”和“水草”散发出的清香这个材料靠嗅觉所获;“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的材料又借助于触觉。而“忽而轻松”、“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心也沉静”、“自失起来”、“弥散”在“夜气”里等等的内心感受又与对景物观察所得如合在一起,使入目、入耳的材料更有份量。通过感觉器官去获取材料无不需要用心思考,把心扑上去。观察包含着思维,渗透着思维,思维能力决定观察的深浅与正误。

二、观察忌笼统,忌大而化之,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

对描写的对象不能只看整体,要善于一部分一部分拆开来“看”,还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看”。如月下开船情景,正因为拆开来看,所以材料十分具体。先写“跳下船”,再分开说“拔前篙”、“拔后篙”,又把“坐在舱中”和“聚在船尾”分别述说。这是一层意思,写开船前的准备。第二层意思是开船。“点”、“磕”、“退”、“上前”、“出了桥”。如果不拆开来看,不把一个一个动作、一个一个细节收入眼底,就不可能有如此具体、生动的材料。因此,分析的方法是观察中的重要方法。

老舍先生说:“观察事物,必须从头到尾,寻根追底,把他看全,找到他的‘底’,不知全貌,不会概括。”观察如只注意一鳞半爪,那就只会在记忆中留下破碎不全的事实,难以形成质地优良的写作材料。观察事物,不管是观察环境还是观察人物,都要既注意整体,又注意局部,还要注意细部;都要捕捉特征,按一定的顺序;都要既观其静态,又了解其变化。多角度、多侧面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就能采集到丰富的写作材料,把握全貌。冰心《观舞记》中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拉克希曼舞蹈的场景可作生动的说明。

我们写作虽不是进行文学创作,但同样应有意识地寻觅材料,开阔视野。趁假日之闲、课余空隙,就某些问题作一些调查访问,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各类人物,可超越自己生活的狭小圈子,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材料。

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要求初学写作的莫泊桑,“首先要练练你的眼睛”,要把眼睛练得明亮,把耳朵练得敏锐。俄国小说家契诃夫说:“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锐敏、永不罢休的观察者。”无数成功的作家都把观察看作学习写作的头等重要的基本功,我们初学写作的学生当然应借鉴这些经验。

三、锻炼观察的本领,兴味盎然的从生活中汲取材料。

有人说:学生的生活圈子很窄,哪会观察出什么名堂?其实不然,不要说观察校外的大千世界了,就是学校生活的某一丁点,只要用眼用耳用心,也会取得极其有趣的活泼的材料。

生活是丰富无比的宝藏,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要从生活中有效地汲取活泼泼的写作材料,必须身入生活,心入生活,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使所接触到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入脑入心。

热爱生活,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爱慕、敬佩,主动地接受教育,以高尚的人文美、雄伟粗犷或雅致灵秀的自然美陶冶自己的心灵,知识增长,心灵丰富,心田里就会有绵绵思绪往外倾吐。热爱生活,对生活中假、恶、丑的东西充满憎恨、厌恶,同样有要说、要写的感情冲动。

在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同时,还必须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宝藏极其丰富,它的表达情意的准确程度、细腻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只有怀着热爱它的深情,孜孜不倦地探求、挖掘,才能体味其中的奥妙,领略其中的无限风光。语言文字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要掌握工具,熟练地加以运用,须坚持不懈地认真地进行训练。只有满怀浓厚的兴趣,满怀浓郁的深情进行训练,才会以写作为乐事,才会有旺盛而持久的写作热情。

作文和生活结合的途径具体来说就是感悟自然.社会和人生。所谓“感”就是观察,感受。所谓“悟”就是体悟,思考。观察感受是基础,体悟思考是升华。

4.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篇四

美术作品的产生要以生活为基础,然后再进入生活通过考验之后,才能实现美术创造。因此,在实施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注重引入生活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并感悟生活,小学美术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小学美术教育与生活相结合。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情境是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创设的情感氛围,在美术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生活知识为学生创设可感、可触的教学情境,不仅可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还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创设生活化情境已成为美术教学改革当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时需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所设计的生活化教学情境需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及心理特点相符;第二,所设计的生活化教学情境需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第三,所设计的生活化教学情境需具新奇感,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保持课堂气氛的轻松、愉悦,使学生能快乐创作;第四,所设计的生活化教学情境需贴近学生生活。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美术创作素材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的。”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生活就无法实施教育。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主要方法。通过观察,我们可捕捉各种信息,发现实际生活当中存在的各种美。美术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学科和艺术,需要观察,也需要教育,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依葫芦画瓢,不但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也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因此,其对于生活当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非常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加强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指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并将其融入美术创作当中。

三、将美术回归生活,通过美术作品表现生活

学生的创作灵感通常都来源于生活,纵观各学生的作品可发现,其大多数是反映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多数作品都是学生生活经历的再现。为此,就有必要将美术回归于生活,引导学生将生活通过美术作品来表现。如在学生结束春游之后,可及时在美术课堂上让学生回忆春游的整个过程和存在于春游中的各种有趣的场景,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当学生高兴地回忆各种快乐的时光时,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将当时的欢乐场景表现出来。这样学生的绘画作品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因有实际的春游经历,学生的绘画作品也更加真实,同时因处于一个比较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当中,学生也会乐于表达且敢于表达。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显然这种教学方式下绘画出来的美术作品要更好。此外,美术教师还应多与语文教师相互沟通,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并观察生活。鼓励学生平时写日记可采取绘画的形式叙述,让学生将平日的所看、所想及所做以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将爸爸、妈妈、朋友等人物利用不同的人脸来表示,要表达的高兴、伤心、生气、愤怒等各种情绪利用当下比较流行的符号组合表情来表现,自行车、公交车、小轿车等各种交通工具以其大概外形来表现,这样,一幅幅的美术日记就诞生了。相比于文字表达形式,以图画来进行思想情感表达的方式要更加生动、具体,且可表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进行绘画之前,学生需要整理自身思维,并选择其兴趣点最高的内容,然后再以绘画的形式或是绘画加文字的组合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这样不但可让学生形象、具体地表现其思想,而且还可提高学生的分析、整理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5.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篇五

内容摘要: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改变当前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对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促使农村历史与社会教育更快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师的一件大事。本文拟从分析当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出发,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改革办法,旨在引起历史与社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让大家共同研究、改革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从而培养农村孩子的历史与社会能力,提高农村历史与社会教育水平。

6.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篇六

摘要: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我们的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生活与哲学》中的好多知识理论性比较强、有些又过于抽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本文的一大目的;为此把人们比较喜闻乐见、通俗易懂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语引入政治课教学中,使抽象的空洞的哲理变得具体化、通俗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较轻松愉快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关键词:俗语;哲学;教学;运用

高中生学好《生活与哲学》非常重要,因为生活处处有哲学,学好了哲学可以帮助学生增长智慧,学会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但哲学的理论性太强又过于抽象而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并不高,不去主动学习,而是被动的识记。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是把俗语引入到《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在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有不少通俗易懂、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且富有哲理的俗语。选择其中一些常用的俗语引入政治课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空洞的哲理变得具体化、通俗化,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和理解知识。近几年的文综高考政治题中,用一些常用俗语设计的题型也屡屡出现。因此,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注意一些常用俗语的收集和整理并予以运用,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把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常用的俗语做了一下整理,盼有益于老师和同学们的教与学:

一 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中可选用以下俗语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客观存在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2.谈虎色变;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我思故我在;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属主观唯心主义。

4.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5.取薪救火;画蛇添足;邯郸学步;郑人买履;按图索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生搬硬套。

6.生命在于运动;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7.水往低处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9.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0.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11.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揠苗助长――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12.谋事在人;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二 在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中大家可使用以下俗语

1.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放之四海而皆准――讲解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时使用。

3.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5.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真金不怕火来炼;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6.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下马观花――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三 以下俗语可用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教学中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山外青山楼外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亡齿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鱼不离水,瓜不离秧;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3)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4)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事情就很难办好。

(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7)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推陈出新;吐故纳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3)青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新陈代谢;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4)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上甜;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好事多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6)朝三暮四;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7)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优柔寡断――事物的量变达到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否则就会相反。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不见高山,不显平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2)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因祸得福;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典型引路,示范引导;白马非马;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4)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行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十个手指有长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画龙点睛;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做到点子上。

(6)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7)胡子眉毛一把抓;舍本求末;本末倒置;隔靴搔痒;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8)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白璧微瑕;瑕不掩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辨症施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四 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教学中可使用以下俗语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可引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众人划桨开大船。

2.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时可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有国才有家;国富民强;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4.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爱拼才会赢;卧薪尝胆。

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饿死不是嗟来之食。

6.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为人民服务;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巧妙运用民间俗语教学,只是我的一点尝试,归纳出来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目的在于找到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生活与哲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崔钟雷主编.做事故事处事的哲学.万卷出版公司.9

[2] 中国俗语大全,上海辞书出版社

[3] 晨悟编.人生哲理 一日一提醒,中国档案出版社..12

[4] 孙立春,于红英编.21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国地图出版社

7.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篇七

关键词:品德,教学生活化,内容,情境,活动

小学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与认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要求以小学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 这是儿童生活的特点与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内在统一。因此, 在品德教育中, 教学的内容, 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应体现儿童生活并展现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使儿童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逐步丰富生活经验,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人格的和谐发展, 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内容回归儿童生活

小学儿童是在感受、体会、领悟具体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品德的, 而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材内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 这为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内容和素材基础。因此, 将品德教学的目标内容转化为儿童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使课堂文本内容与儿童生活构成一种互补关系, 是培养他们学习的愿望能力和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

1. 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实施的场所不是封闭在教室里、局限在文本上。

教学要走进小学儿童生活的各个空间, 向儿童自身开放, 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 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教学内容联系儿童生活实际, 使品德教育体现儿童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 这样的教育才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2.

课程教学的内容联系小学儿童生活, 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调整补充教材内容, 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善于从小学儿童的生活中敏感捕捉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在教学中引入儿童自己的事、身边的事、学校里的事、家庭里的事;将小学儿童有意义的生活生成教育主题, 使小学儿童品德情感得到熏陶并内化为行为。

3. 课程教学的内容需从小学儿童的生活领域来充实, 重视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形成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在教学中, 教师应让小学儿童在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 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 而是引导他们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品质, 把儿童品德的培养与他们的生活形成内在的联系, 从而达到“通过生活学习生活”的目的。

4. 课程教学内容要体现小学儿童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所承担的与角色相关的教育价值。

小学儿童带着自己生活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走进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使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形成整合、多角度的沟通态势, 并围绕着一致的教育目标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教授, 而是引导儿童在发现、体验、感悟中培养自己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与能力, 并展现和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二、教学情景再现儿童生活

小学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因此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低, 对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肤浅和表面化。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 决定了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只能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 告诉他们多少道理, 使他们记住规则。在品德教育中, 教师最重要的是结合教学内容为小学儿童努力创设富有童心、童趣的生活情境, 将儿童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他们生活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让心灵上有触动, 情绪上有感染, 情感上有体验, 使小学儿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发展。

1.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师生双方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人文情境。

小学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满足感, 就在这种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中生成。在这种完全开放的新型的师生人文环境中, 教师亲切地与学生交流、探讨、沟通,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他们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

2.

教学情景的创设应让教学置于儿童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 还原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 让儿童走进社会、家庭和大自然, 使他们在现实的情景中,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世界的认识。

3.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将教学内容的呈现与情境融为一体, 达到“内容情境化, 情境内容化”的效果。

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创设具有明显操作性的自主学习的活动情境, 在充分的思维碰撞中, 在愉快的合作沟通中, 在切身的体验探究中, 使儿童以外显的活动促内在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4.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再现儿童生活, 其方法具有多样性, 内容具有丰富性。

教师要根据小学儿童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具体情况及条件, 把握好创设情境的时机, 给儿童提供多种表现自我发展的平台, 使儿童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掌握知识, 明白道理, 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生活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 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是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教学的生活化必须依据不同教育内容的特点, 灵活设计成儿童喜闻乐见的能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活动的方式使儿童关注现实生活, 让儿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理, 在活动中导行, 在活动中发展个性特长。这就要求活动设计的“质” (知识与能力) 、“形” (过程与方法) 和“神” (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 俱佳, 使儿童道德认识深化, 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观点与信念, 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1. 教学中创设活动必须主题明确、思想性强、时代信息浓, 具有儿童的生活性。

所以,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 结合教学实际, 设计安排小而具体的活动, 贴近小学儿童生活, 符合儿童的志趣和愿望。

2. 教学的活动化要求教师的主要作用并非单纯地讲教科书, 而是指导儿童直接参与生活的实践活动。

由于活动主体是儿童自己, 因而教学活动有自主性的特点;由于儿童充分参与活动, 生动活泼地学习, 所以教学活动又强调实践性。

3. 教学中呈现的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活动要求教学内容关注小学儿童的生活, 它不限于课堂, 在课内课外, 校内校外, 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都有活动的天地。活动使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变成儿童生活的情感与价值观的实践体验, 这正是小学儿童道德认知得以发展而转化成行为的动力。

4.

教学活动化以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对小学儿童进行形象化的“说理”, 是把有目的教学放在“动”的环境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而胜过在“静”中条件下的说教。但无论用何种活动形式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教育主题, 都要体现教学目标与内容, 体现一种主题精神和思想的导向作用。

小学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置于小学儿童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 从而激发儿童作为生活的主体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 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将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转化为儿童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邬冬星,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小学生生活的教学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 2006 (9)

8.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篇八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模式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要想让学生接受真正的教育,就必须过真正的生活。朱熹《观书有感》中写道:“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已经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必須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那么我们怎样让《历史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呢?

一、摄取生活——教学实践化

作为实践活动的学科,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摄取课程资源,获取感性认识,丰富直接经验。因此,我作了一些尝试,让学生把实践亲历中获得的学习资源引入课堂教学。

如,学习《往来在区域之间》时,我带着学生到社区商店进行调查,看看商店里出售的商品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并说说产地在哪里。然后,让学生就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进行反馈。学生非常认真地把各种商品进行归类、分析,发现在商店中本地产的只有“明珠牌”鱼片、“帅马”内衣,其他大多数都是外地产的,说明区域之间存在优势互补联系,也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区域之间交往的存在以及交往的必要性。这样学生对于这课内容就有了感性的认识,那对于区域之间的其他交往,如文化、信息、技术、人才交流等就更能理解了。同时,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和体验了社会生活,让他们认识到原来我们生活真是通过多种形式的交往,才会如此丰富多彩。

又如,在学习《沟通与理解》之前,针对课中的“代沟”内容,我课前交代让每一个学生回家都帮父母做一件家务事,或者帮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并要求把做的过程和父母的感受写下来,让父母签字后交给教师。第二天,大多数的学生都完成了作业。看了他们的作业,我非常感动。他们中的很多学生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很少真正地帮过父母,而这一次父母看到子女为自己做家务,尽管有打破碗、没有洗干净衣服的小插曲发生,但是都很激动。而学生都感到很惭愧,他们纷纷说:“每一次父母为我洗衣服、烧饭、洗碗、我都觉得这是父母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事,有时我还会为父母没有给我做好吃的、没有给我买新衣服、没有给我足够的零花钱而大发脾气,而我一次小小的付出却可以让我的父母激动上半天,到处夸我懂事了,我真的感到羞愧,我也感谢老师让我有一次了解父母的机会。”当我把这些资料带到课堂,让学生体验他们真实感受的时候,如何处理“代沟”就不再是纯粹的理论了,他们都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了。

让生活来教育我们的学生,让生活来反映他们的思想,在生活的实践中接受教育,这应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是毕竟课堂中的很多内容不可能都在生活的实践中完成,我们还需要课堂教学,那如何让课堂教学也生活化呢?

二、感悟生活——课堂生活化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丰富联想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意愿去畅想生活,使学生感悟到的东西变成操作活动,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智能,使他们既生活在今天,又生活在明天,那如何使学生感悟生活,让课堂生活化呢?

1.写一写,感悟生活

文字是奥妙的,一段生动、悲伤的文字可以让我们落泪;一段理性、激昂的文字可以让我们豪情万丈;一段朴实、温馨的文字可以让我们感到温暖。那么让文字来表达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文字来感悟生活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如,在学习《尊重与平等》时,我让学生写一篇《妈妈,我想对你说——》或《老师,我想对你说——》,让学生把自己对父母的期望,对教师的期望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学生在作文中纷纷诉说了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教师对自己的不理解,同时他们对自己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这些作文让家长和教师看了以后,父母也非常感慨:“是不是太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了,他们已经长大了,学会了思考。我们不能再把他们当作单纯的小孩了。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不是太高了,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而忽视了他们的真正需要。”父母也表示:“要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多与他们沟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去要求他们。”而教师看了学生的作文后也感慨道:“我们当教师的,只是一味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工具,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方法太粗暴、太单一了。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如何让不同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让学生写一写可以让学生把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出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2.画一画,认识生活

学生是富有创造力的,我们应该信任我们的学生,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也是深刻的,但又有着孩子天真、浪漫的想象,让学生画一画,用他们的天真、浪漫的想象去认识生活,不失为一种学习的好手段。在学习《身边的故事》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本中“家庭、服饰等的变化过程”让学生来想象一下住房、交通工具的昨天、今天、明天,让他们用画画的形式来表达,并让画好的学生把画交上来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创意和想象。结果每个学生都大胆地想象、热情地创作,他们的想象力和天才都得到最大的发挥,尽管画得不是很标准,但是想象力之丰富让我如此惊奇。如,盖在空中的楼,造在海面上可以移动的楼,海底中的城市,地下的城市,可以海、陆、空三用的轿车……在画画中,学生的热情与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他们也都感受到我们身边每一件事物都在发生变化,它们都有昨天、今天、明天,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促使它们变化的都是我们这群拥有智慧、胆识和想象力的人。

3.演一演,再现生活

把课本的相关内容排演成小品,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来再现生活,使学生接受生活的常识。如,在学习《寻求社会保障和紧急救险的规则》时,我把阅读卡中的“安全小知识,火场逃生须知”编成小品让学生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课堂中进行表演,学生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当表演结束时,我问学生,谁的做法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学生分析得非常透彻,从而掌握了如何在火场中逃生的知识。

又如,在学习《当个人权益受侵犯时选择》时,就课本中“王丽的遭遇”,我让学生先在课前编好小品,上课时让他们来表演。一个女学生拿出了在课间剪出来的几双鞋子,贴在黑板上,开始表演起来,一场关于“买鞋”的纠纷就这样展开了。表演后,我就根据这个小品让学生分析:小品鞋店老板的错误在哪儿?王丽的什么权利遭到侵犯?怎么样追讨?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演一演也是学生好动的天性,他们喜欢表演的个性得到了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管这只是我教学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但是却让我思考,我们的知识不应该是藏在象牙塔中的摆设,它应该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能指导学生的生活。其实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在交友中,在学习中都会有困惑,有烦恼,当我用《历史与社会》中的知识去指导时,他们往往会说:“老师,真没有想到这门功课还挺有用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个时空都蕴含着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情境性”教学中得以快乐地成长,让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在生活化的天空中飞翔,让我们的生活化教学熠熠生辉吧。

参考文献:

吴生标.构建初中历史生活化课堂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1(88).

上一篇:如何掌控课堂纪律下一篇:初探秋叶原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