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读后感

2024-10-05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读后感(10篇)

1.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读后感 篇一

以前只知道李开复是其与微软的官司纠葛闻名世界。因为工作的缘故,从命令复杂DOS系统开始到windows3.1再到今天使用非常简易明了的windows vista,因此我对微软始终是怀有非常敬佩的心情。我知道正是有了伟大的视窗操作系统才有今天电脑的广泛普及和操作的便利!李开复是在这样一个全球瞩目的公司任副总裁,可见其也非泛泛之辈。但对其成长经历以及成功履历并没有过多关注。《世界因你不同》书名就已经点出了李开复的不凡成就!因为一位杰出科学家的非凡创新而改变了世界,就像爱迪生的电灯泡照亮了全世界一样。

这样的人一定有其特别并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样的成功履历,他为什么能做到?怎么做到?李开复有什么过人之处?是天赋?是后天努力?还是机缘巧合?或者是命运使然?纵观书中描述的李开复的成长经历,有很多令人感叹,令人仰止的内容,比如他的学龄前的超乎寻常的调皮、制作《武林动物传奇》以及在上学时的种种非同常人的表现,都体现出一个天才人物的特质,这样的特别性一直延续至大学,这不是所有孩子能做到的或者会经历的,但是天才就像众多的外部因素一样,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拥有这份才智只能帮助我们前进,但永远不能代替我们。俗话说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虽然李开复从小就展示了天才的一部分,但他在职场上的成功却离不开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勤奋努力 坚持不懈。这能给更多的后学者提供有价值的道理——不管你是天才还是普通人,对成功的追寻加上后天的勤奋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话说起来十分容易,但真正把它做到的却是少数人。就像全世界只有一个李开复一样。成功人士总是极少数的精英。在读博士做论文的勤奋、在学院当教授做研究的努力、在实业界做职业经理人的用心尽力的投入等等。为了做一个好的演讲者,他向向系里知名的教授请教教学的技巧,努力争取各种演讲的机会,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尽量做一个好的沟通者。这些努力与付出使他一步步迈向了成功的彼岸。设想一下我们的将来也许也会走上与开复相似的道路,但在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否也能做出这些付出与坚持呢?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我们遭遇挫折时应该乐观的面对并接受所有的困境和低谷,在他遭遇官司以后的感慨中这样写道:这段日子让我感慨万千,我既体会到人情的凉薄,同时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对于一些伤害我也将其当作人生一种宝贵的历练,因为,每一种创痛,其实都会带来一种成熟。是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师问他的学生长大后想成为谁,谁知学生竟回答,我谁都成为不了,因为我只能成为我自己。这个故事就说明了每个人是不同的,也因为这样,生活才有可能是多姿多彩的,如果只去追求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从而甘愿平庸,那么世界不会有任何改变,反之,如果尽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即使无法成就太大的事业,世界也是会因为有你的变得更好,因为再小的力量,不也是一种支持吗?

这本书有一段话令人感动,我的理解这段话也是本书的思想主旨:“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他已经在有生之年做了太多的事情。“想象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这两者的不同最大,最大化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句话,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那之后,凡是他要做重要的决定,都会想起这句“让世界不同”的话,从而让内心作出选择的时候更加坚定。

追随我心的梦想从没有停止过,相信创新工场不是他的最终目标,推测创新工场成功后,他还会去创办中国一流的大学,教育仍将是他最终的梦想。由此可以看出远大的目标成为他人生前进的原动力,每实现一个梦想,就是书写了一篇人生绚丽的篇章。

了解了他成功的秘诀我认为,虽然李开复是成功的,但并不能说明每个人都可以模仿,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条件,去学习一些他如何在困境、逆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承受能力,以及汲取他在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的经验和感悟。作为刚上大一的我们来说,今后人生的奋斗路才刚刚开始,我们能做的就是明确四年甚至未来我们想要做什么,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是否也能在做事情的时候坚持勤奋努力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等待机遇来临时去展现一个最好的自己。

最最欣赏的是书的结尾的一段话:“所谓成功,并不意味着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职位,而是取决于内心的一种状态。一个快乐的人经常被认为是一个最富有的人”。人生财富要靠自己去创造。世界不会因为我而改变,但因为有我而不同。“成功并没有绝对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

用你的梦想和理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引领你的一生。人生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让我们沿着成功者的脚步,追随内心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世界留下更多。

2.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读后感 篇二

一直觉得李开复是个很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总是感觉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都是那么的不一般。这也就致使我去探寻他那不寻常的人生,于是便翻开了《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踏上了了解李开复的心理路程。

这本书从开复老师的出生写到他离开谷歌,让我们和他一同回味了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辉煌事迹――从哥伦比亚大学最好的法律系转到名不见经传的计算机系、21岁就攻读博士并且结了婚、博士论文成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在苹果干到最年轻的副总裁、回中国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创立谷歌中国、离开谷歌创立创新工场……也向我们展示了他调皮快乐的童年、大学生活的贫穷、在SGI不得不裁员时的痛楚和与微软打官司中的煎熬等等。常人在看到他的人生经历之后,不禁会心生感叹,是什么样的性格或是信念铸造了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男人。

但是在探索李开复先生的历程的过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地方并不是他所取得的成就,而是从他这一路走来不断成长的心路历程。李开复先生11岁就到了美国求学,那么小,他是怎样克服语言文化的巨大障碍顺利学习的呢?和常人一样,刚开始他也没办法适应如此陌生的生活,甚至遇到挫折时有点放弃,时常放纵自己。但是作为一个生来就注定不平凡的人,接下来的发展当然有别于普通的故事情节。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振作起来,十一二岁的人竟然经常背单词到半夜。可是很快,他发现这个办法效果不行,就鼓起勇气用多交流的办法来学英文,积极地和同学说话,主动地问老师问题。而且,校长女士还主动牺牲午饭时间帮忙补习英文。就这样,自己的主动严格努力再加上方法适当,校长帮忙,一年时间就攻克了英文。这件事中反映出作者的勇气实在过人,十几岁的人能扛得住“文化震撼”的压力,实现快速成长,真是了不起。要向小开复学习,面对困难,积极想办法而不是抱怨退缩。

3.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读后感 篇三

CNET今晨从图书界偶然获得李开复即将出版的新书《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的文字素材和图书封面,其中部分章节披露了李开复面对创业机会和离职的部分心声,

摘自《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引言 从心选择”由CNET节选部分章节

选择的力量

8月5日,美联航UA888次航班缓缓地在加利福尼亚州降落,我又一次来到了这座再熟悉不过的港口城市——旧金山。

我曾经在这里起飞、降落过无数次。现在,眼前的一切如同油画般慢慢展开:阳光一如既往,温暖地照耀着水面,空气里有股微甜的清新味道,远处旧金山湾的海水,灰中微微荡漾着湛蓝,横跨在海面上的那座著名的砖红色大桥,刚毅挺拔,泛着陈旧的岁月光芒。

坐在车子的驾驶座上,我摇下车窗,深深地吸了一口早晨清冽的空气,好像在用心感受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心情。我闭上眼睛,再问自己一遍:“你,准备好了吗?”

“是的,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个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作出回答。

我知道,在这里,我将作出又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

尽管前面充满了悬念,但是我依然相信内心的声音。我知道,只有follow my heart(追随我心)的选择,才能激发起身体里最大的潜能,拼尽全力向下一个目标靠近。一如过去很多选择曾带给我类似的人生体验。

加入谷歌中国,这是一段无怨无悔的日子。我甚至可以说,这是截止到目前,我职业生涯中最精彩、最具有戏剧性的篇章。之前的离职**,让我与谷歌中国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感觉它更像我的朋友,我的家人,而不是一份单纯的工作,因此,整个过程我都全情投入。

从修改一个搜索结果的微小细节出发,到对公司战略的全盘把握,在整整四年的时光里,我努力地把Google“平等、创新、快乐、无畏”的精神带到中国。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是我们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价值观,保持着超强的耐心精耕细作。

从强调专注搜索开始,我压抑着身边跃跃欲试的年轻工程师要做更酷、更炫产品的呼声,同时也把那些“想快赚钱,买流量”的声音屏蔽在我们的世界之外。“解决断网问题、提高搜索质量、让整合搜索呈现得更完美”——这是谷歌中国创立后最专注的事情。

直到今天,谷歌中国的搜索质量已堪称最精确、最完整、最即时。而谷歌整合搜索以及搜索百宝箱的推出,让用户获得了最好的搜索体验。我们的市场份额也从20的16.1%提高到20的31%。

而一系列产品的上线也让谷歌中国的版图渐渐清晰。谷歌地图、谷歌手机地图、谷歌手机搜索、谷歌翻译在年成为中国使用率第一的相关软件。尤其是音乐搜索的推出,可以让网民首次享受到正版免费的音乐,创立了全球音乐下载的崭新模式。

当我随意走进咖啡馆,看到年轻人在用谷歌的整合搜索查询信息,用地图查看实时交通流量,在iGoogle上挑选自己喜欢的“皮肤”(计算机界面),或者在用谷歌音乐听正版歌曲时,我都会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

这甚至让我忘记了以前碰到的冤枉和委屈,也让我忘记了险恶的互联网环境中遭遇的挑战和坎坷。这种改变世界的感觉带来了心中的一股暖流,让我再次相信:只有发自内心的选择才能够支撑你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谷歌的这四年对我来说,又是一次飞跃式成长。所有的经验,所有的成败,所有的荣辱换来的承压能力,所有的应对暴风骤雨般危机的能力,已经全部融会贯通在我的血液里。现在,这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这家依然可爱地坚守自己价值观的公司,它正向我发出新的邀请,邀请我下一个四年继续留任。

在我来到美国之前,我的电子邮箱里已经有一封邮件在等我回复,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表格,那是未来四年公司慷慨发给我的股票数额,数目大得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知道,谷歌总部给了我续约的邀请,我知道,谷歌中国有700位我精心挑选的员工,每位都是精英,也是我的朋友。我知道,谷歌有好多重大的新科技创新,从 Android到Chrome到Google Wave,等着我把它们带入中国。

那么今天,我会说不吗?旧金山海湾上空一阵微风吹过,让人头脑非常清醒。我知道自己已经想好了答案!我在车载GPS导航仪上输入了(山景城 露天剧场大道1600号)字样,启动汽车引擎,45分钟之后,就会到达Google那座紫色的大楼。

我的内心又说了一遍:“是的,我真的准备好了!”

帮中国的年轻人圆梦

今天,我开得很慢,仿佛是让自己的心情在辽阔的天空下能够更加安静。

从旧金山国际机场一路向南,把车开上绵延的101号公路,沿途是高高低低的山丘和一片田园风光。很难想象,这里和世界科技的奇迹——硅谷如此接近。

当车进入到旧金山湾南部的圣克拉拉县,人们就会离这个天才的集散地越来越近。路过硅谷的起点帕罗奥多(Palo Alto)市后,从露天剧场大道(Amphitheatre Parkway)出口转出,眼前就是位于山景城的Google了。象牙白色的巨大恐龙骨骼矗立在四座连体的紫色大楼中央,仿佛在彰显一种乖张又另类的风格。这正是Google的风格。

这是一家真正改变世界的企业,是无数天才向往的圣地,每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诞生的往往都是足以影响世界的创意。

在这个“平坦的世界”里,Google用自己的正直、谦和、天才的创意以及商业社会少有的自尊赢得了世界互联网用户的心,也曾经带给我一种幸福的归属感。我曾在这座紫色的建筑群里受到意外的欢迎,大厨把他精心制作的5层蛋糕推进了会议室,仿佛庆祝我从一次意外事件中获得重生。我曾在这里数次作有关中国的汇报,把所有的数据和新产品创意用PPT一页一页地呈现出来,得到认可。我曾在这里与艾瑞克·施密特和艾伦·尤斯塔斯无数次地沟通和交流,我能感到,无论身处顺境、逆境,来自总部的声音多以支持帮助为主。开放式的讨论之后,我总是可以得到需要的理解。这其实对跨国公司在中国是否放权这个敏感的话题作出了解读 ——Google已经在众多落户中国的外企中奋力地走在了前列。

也许是今天我知道我将和老板有一场与以往全然不同的对话,因此,我走进了时间长河的光影里,在内心深处对过去四年进行了一次俯视。

老板来了,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不过,我已经准备好了!

艾伦·尤斯塔斯,一个比我大五岁的美国人,他是谷歌工程高级副总裁,掌管着Google最大的资产:一万个工程师。四年前,正是他在电话里兴致勃勃地通知我:“开复,我帮你争取了一个我相信你无法说不的offer(邀请条件)!”之后,我们开始了四年波澜不惊的搭档生活。艾伦高高的个子,稻草色的头发,总是带着平静的微笑,他习惯于安静地倾听而不急于表态,他是个温和派的老板。

“嗨,开复,最近好吗?”艾伦推开办公室的门,和我打招呼。我们的对话总是很轻松地开始。

“还不错呀,艾伦。你呢?”我说。

这是我们习惯性的对话。我一边打开电脑,一边和他聊了聊加州的天气。不过,过了一会,我的表情严肃了起来,“艾伦,我有一件事情想告诉你。”

“是什么?”艾伦一改先前的神情,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艾伦,我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了,尽管总部非常支持谷歌在中国的工作,我也感觉到这是一家改变世界的企业,

不过,我心中还有一个理想没有完成。下一个阶段,我想专注地完成自己心中的这件事。所以,我决定离开公司,我是来向你辞职的!”

“啊?是吗?怎么了?开复,我想你知道我们是希望你续约的。我们在4月份就开会讨论了你下一个四年的股票合约。四年前,当时为了弥补你放弃微软股票的损失,我们破纪录给你Google有史以来最高数目的股票。这次我们还是给你一样多。这代表了我们对你过去工作的满意和对你的感谢,也希望你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工作。开复,你是有什么地方不满意吗?”艾伦明显感觉到很意外。

“没有,真的没有。谷歌是我所工作的公司里最让人震撼的。我在这里也学到很多。但是坦诚地说,我不再考虑续约。本来我是打算6月就和你说的,但是你知道,当时谷歌中国忽然发生了急需处理的事情,我想我在那个时候一定不能离开。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将那件事情负责地解决之后才可以离开。现在,艾伦,所有的业务都恢复了正常,我想我可以放心地走了!”

艾伦不再像平日那样波澜不惊地微笑。此时,他的语气变得急促,“开复,你先听我说好吗?我们最近整合了欧洲的团队,任命了Nelson Mattos做全欧洲的产品和工程总裁。我们正在讨论,让你做亚太区的产品和工程总裁,负责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澳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你再考虑考虑?”

“谢谢你,艾伦,我真的不是来要求更高的职位和更高的薪水的。我非常感谢公司对我的安排,但我想我已经下定了决心。谷歌中国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个平稳的阶段。对于谷歌,我现在已经没有遗憾,但我想现在我的人生还有一个缺憾没有实现,我想去弥补它。我将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我已经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来不及了。”

艾伦沉吟了一会儿,空气里一阵沉默。我想,他心里一定在说:“他疯了吗?他疯了吗?”是的,这个举动看似有些疯狂。但是,在登上飞往加利福尼亚的飞机之前,我已经告诉自己,我想好了,不再动摇。

站起身,我看到窗外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如茵绿草,一个大大的露天剧场在远处静静地独处着。硅谷8月的清晨,空气竟然有丝丝的凉意。此时此刻的我,内心无比轻松。

的确,Google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品牌。现在,我面对的是价值上千万美元的股票和薪水,一个风光诱人兼具辛苦的职位,一个被天才们包围的工作环境。当我尝试着把离开谷歌的决定告诉身边的亲人时,他们不禁瞪大了眼睛惊呼:“什么,你开玩笑?世界上还有更好的工作吗?”

是的,这样的工作机会已经千载难逢,那还有什么能够让我痛下决心呢?

我想,那就是来自我内心深处的声音了。当一个微小的火种慢慢地在心里闪烁,最终蔓延成为燃烧的火焰;当一个并不清晰的潜意识渐渐地野蛮生长,成为了明确的意志;我想,这就是作出改变的时候了。这和我此前很多次的人生经验相似,每一次放弃,都有争议,都有挣扎,都有留恋。但是最终通过理性走向平静,我深刻地知道,每一次放弃与选择,都是“舍”与“得”的对应。但人们只有倾听内心的声音,真正做到“舍弃”,才可能让自己全力以赴,到达心中的下一个“理想国”。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选择的机会成本会越来越大。随之对应的,是作出选择时需要的勇气越来越多。我相信,根据一般人的经验,一定时间之后,年龄与勇气的增长就成了反比。

因此,我坚定地在此刻作出选择,生怕日后再没有机会。

回望我的工作经历,经过苹果、SGI、微软、Google四个世界顶级公司的历练,我感觉到内心渐渐充满了一种能量。这种能量让我从心底生发出很多有关产品的奇思妙想,我的一些思绪常常在空气中驰骋,却又被眼前现实中巨大的工作量所淹没。逐渐的,我希望我能有不囿于眼前紧密的日程表的一片空间,能够放松地让这些奇思妙想落地生根、发芽,以至于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去“惊喜”。不仅如此,我希望把所有聪明人关于科技的奇思妙想集中到一个盒子里,然后让它们经过碰撞,擦出火花,最终经过经验丰富的导师的指导,形成独立的团队投入运作。我的理想是让这个盒子成为“哈利·波特的魔法书”,产生“改变世界某个细枝末节” 的魔力。

在谷歌中国工作期间,时常有人问我对别的工作是否感兴趣?也有猎头悄悄地给我写信。但是,我恪守着对谷歌的承诺,尽心尽力、忠实地跟随着那些紧密的时间表旋转。今天,当一个新的节点出现的时候,我知道谷歌中国已经从平地跃起,走入了大多数网民的视线,成为一家成熟、稳健、受人喜爱的公司。此时,我终于看到那片更广阔的森林向我招手,尽管通向那里的道路也许满是荆棘。

过去这断断续续在中国的工作经历,以及父亲对我的影响,让我对中国这片土地充满了难以表述的感情。因此我毫不迟疑地仍将下一个目的地定位在这里。尤其是我与中国青年十年的交流与接触,让我相信这里的智慧内存无比强大。

父亲曾经想写一本书,叫《中国人未来的希望》,而过去的十年里,我一直和中国的青年有着近距离的交流。我相信,中国青年的未来,正是中国人未来的希望。因此,当时机逐渐成熟,我终于可以轻装前进,和中国的年轻人站在一起时,我将把毕生工作所得的经验亲手教给他们。

我希望能够和他们在一起,让我之前积累的工作经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建立团队、孕育文化、提升领导力。我希望和他们在一起,提供给他们一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而我也愿意充当一个创业教练的角色,站在他们身边,告诉他们我所犯过的错误,让他们能够飞过一片时间的海洋,找到到达成功彼岸的捷径。

是的,这就是我的新选择。

审视自身,为什么我的内心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呢?我与我在读博士期间的同学兰迪·鲍许教授有着十分相近的想法。罹患胰腺癌的兰迪在过世前曾经做过一场风靡全美的讲座,题目是《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该讲座的视频在不同视频网站上被点播了上千万次,《华尔街日报》把这次讲座称为“一生难觅的最后的讲座”。兰迪除了告诉人们应该不断打破自己内心的砖墙,克服恐惧追寻自己内心的梦想之外,还讲到了真正伟大的目标:帮助别人完成梦想,做一个助人圆梦者。

他说:“我发现,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是唯一比实现自己的梦想更有意义的事情。”我越来越相信,当我已经完成了很多梦想之后,我更大的愿望就是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圆梦。这将比个人单独的成功更具有意义,也可以将我个人的力量尽可能地放至最大。

我一直认为兰迪教授所说的“Lead your life(引领我的一生)”这句话既简短有力又意味深长。

“Lead 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过一生)”,也就是说,不要只是“过一生”,而是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了这些,人的一生就不会再有遗憾。而如果说之前的选择我是在一个框架之下,那么现在的选择,更有“Lead my life”的色彩。

因此,我热切盼望着和中国的年轻人并肩作战的日子,那将是一段更为大胆的、未知的旅途。

这就是我最新的关于选择的故事。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人的一生将会面临着无数的选择,每一步走出都会决定着“人生下一步”这个严肃的命题。它如此玄妙,又如此令人紧张。很多的中国青年都在不同的场合问我,怎样才能拥有选择的智慧?

我的答案就是,反复叩问自己的内心,向人生更远的方向看去,而不是被眼前的喧嚣所迷惑。

正如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经劝慰年轻人的那样,“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4.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篇四

09008127 孙宏亮

一直都知道李开复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而我也在暑假期间看了他的力作《世界因你不同》,其中很多的东西让我有很多的感触,比如:李开复的为人以及外国的教育学习方式等。

一开始听到李开复这个名字,以为他是一个教育家之类的,因为他给中国的大学生写过勉励的信,可是自从看了他的书以后才发现原来他是以为十足的技术人才,更是一位很有民族情怀的教育家。而正是他对于中国的爱国情怀,让他对中国的未来之才作出很多的指引。他是一个有着丰富传奇色彩经历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温文儒雅、追求真我的人。

如果说之前对于这样的人,我大多数的关注是由于他的高智商,他的金色履历,但看完这本书后,我想,我更敬佩的是他的修养,他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态度以及面对挫折时的坚忍不拔,永不言弃。当他面对一个个IT难题时,他可以用了三年时间不断地去钻研、去突破;当他面对微软的诉讼时,他可以全身心地顽强地去战斗,不因为自己的力量单薄而失去信心,不因为别人对自己的攻击而放弃目标;当他在google中国建立初期,频频受阻时,但是他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能够看清局势,静下心来只专注做好搜索技术。我想,这所有一切,都必须有一颗坚定的内心,才能在纷扰的世界里不受影响的继续前进。也就是他一直所坚持的:追随我心。

而这一点,恰恰是我所缺少的。这长长一段时间以来,我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的道路,却常常只是停留在脑海里一些画面的感性发散,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系统地去回想这一路的点点滴滴,进而看到事情的本质。而由于工作和生活常有意外插曲,常常想好的事没做好,计划定了又改,没有贯彻始终地做下去。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断断续续,而内心又没有树立一份坚定的信念和蓝图,所以把已经有所定论的想法遗忘,又陷入困顿中。像对于是否继续深造的问题,已经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和未来的期望有了清醒的认识了,也决定不会再为这类问题烦恼,却也偶尔会因为自己的将来和今后的形式,又让自己陷入思考中,这就是内心不坚定和不自信的表现。

因此,为了针对自己这方面的问题,我想了一些方法,首先:专注自我,专注修炼内在。因为容易受外界影响,于是索性把耳朵塞上,不听不问,只专注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很清楚,人想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收获,其背后一定要经历一段艰苦的无人问津的孤独的求索之路。一直以来,我都很害怕孤独,但越是害怕,越知道,要勇敢地去面对,并且最终享受它,让它成为自己在别人不察觉的时候有所进步的小空间。其次:阅读有关心理疗养方面的书籍。因为清楚自己的性格存在的不足以及内心里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我买了几本心

理方面的书,比如《人性的弱点》、《遇见未来的自己》等,希望通过这些书籍的渗透作用,慢慢地让自己形成一个良性的心理反应系统,面对各类问题时不再那么手足无措,能够从容淡定些,宽容些。第三:走出去,感受世界的美好。每天希望自己能够有时间出去大街小巷上走走看看,跟朋友去打球运动一下,每年给自己安排一次旅行,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拓宽视野,通过喧闹的人群,通过与人交流,让自己更加开朗,自信。

我相信只要只要自己有着信心,并且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提高,终于会有一天“世界会因我而不同”。

最后,把书中我认为写得很好的句子抄录下来:

1.“宽恕要基于真相的还原,才能对抗冷漠与遗忘,才能使得双方共同面对历史”。

2.“坐下来,理性地剖析心灵,用真正的对于过去的理解来换取未来的方式。”

3.“面对媒体的批评,面对外在的质疑,我们只有像一个坚持己见却暂时没有票房的电影导演那样坚持自己的理想,我们就像一个沉默的剑客一样在聒噪的环境中专注修炼内功。”

4.“隐忍修炼及对价值观的顽强恪守”、“在内心保持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虔诚”

5.“(中国青年)有幸出生在自由选择的时代,但时代并没有赋予他们选择的智慧。”

5.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篇五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1

前两个月,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做《世界因你不同》,是谷歌中国原总裁李开复的自传。最开始,我还以为这本书写得很深奥,不是我们这些小孩看得懂的呢,结果发现李开复的这本自传很有趣,写了很多他童年的趣事,但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李开复从童年到读博士的故事和他工作的经历。我觉得李开复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他为了让中国的年轻人更加进步,放弃了在谷歌优厚的待遇和高额的薪水,建立了“我学网”和“创新工厂”,一个是他自己跟中国青年交流的平台,另一个是他为了帮助中国青年创业而创建的公司,这两件事情耗费了他极大的精力和非常多的资金。李开复说:“在过去20年,我有幸在乔布斯、盖茨、施密特等人身边学习、成长;我有幸在PC时代历经苹果、微软,有幸在互联网时代历经谷歌;我有幸看到三个世界一流公司的成长和成功,有幸在美国硅谷和中国中关村崛起时,在这两个地方做过最有创意的工作。这些职业的经验,才是我最有价值的资产,我非常希望能够把这些资产传授给中国青年”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李开复对中国青年的期望和他的爱国之心。

在李开复的脑海里,总有一个理念,就是“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完博士后,成为了那里最年轻的副教授,再过几年就能成为终身教授了,可是他为了“世界因你不同”这个理念,去了苹果,然后又去了微软和谷歌,最后回中国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和公司。在李开复遭遇微软诉讼,渡过那最艰难的60天时,他一直本着“世界因你不同”的理念,最后赢下了改变他人生的官司。

我非常佩服李开复,佩服他的专一,佩服他的坚持,佩服他的果断。我一定要向他学习!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2

李开复是国际IT界的知名人士,也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之后加入谷歌公司,并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20xx年9月4日,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开复曾经在苹果、SGI、微软和谷歌这样的世界一流的IT公司任高管,而且还使微软和谷歌因他的去留问题而对簿公堂,可见他的能力非比寻常,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这就值得我们去思考了。

李开复在《世界因你不同》这本书中,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在小时候、大学中以及工作后的经历,我们可以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看出来,正是李开复的努力、乐观、宽容等等造就了他今日的成功。

我最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是啊,珍惜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基本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创造出无尽的财富,那么我们才真算是真正的成功。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的感觉到,李开复的成功绝非偶然,正是因为他有让世界因自己而不同的信念,这个信念也支持着他,使他产生向前、向上的动力。

我们在生活中,有几人能像李开复一样努力、一样积极向上呢?让我们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我们而不同!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3

前几天,我接了朱一品的一本书《世界因你不同》,这是一张开复的一本自传体小说,这本书讲述的是张开复从小到大,由懵懂无知,到成为Google,微软争抢的博士的过程。

李开复成为计算机博士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优秀的家族基因,因为他的母亲是复旦大学的毕业生,他的父亲也是名牌大学毕业,并且在台湾还有稳定的工作。

2、父母亲优良的教育,在他小时候,觉得幼儿园太简单,就跟母亲商量去小学,他的年龄很小,但是考试成绩出来,他的名字是第一个出现在榜上。

3、母亲的宠爱,李开复从小就很爱吃,母亲也总是迎合他,给他做各种他喜欢的的东西,各种“下桌菜”,导致李开复从小就很胖,但是母亲也很注重李开复的教育,李开复小时候很自大,因为他成绩很好,但是因为自大,挨了不少打。

4、父亲的教育,有一次李开复和朋友但父亲的抽屉里偷了父亲几千日元,去银行换成港元。但是因为几千日元的份额太小,银行的人不愿给他换成港元。他回到家想把日元放回去,但是发现父亲将抽屉锁住了。那几天他过的十分担心,终于向父亲承认错误,父亲说,我希望你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并未吵骂他。

还有比较开放的教育,因为他11岁就去美国留学,有着各种开放的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爱上了计算机。和他的导师在一起研究语音输入,他们利用大数据将20%的识别率提升到80%。一次他改了一些小细节,直接将识别率升到了96%。李开复就开始火了。

后来他去了苹果工作,又去了微软。在微软他工作了六年,攒够了休息时间,但是他并不知道一场官司正在等着他,李开复的官司是否能赢或者输?请你看了书之后告诉我。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4

《世界因你而不同》,这本书是李开复的自传,对于这本书我不想说太多,我只想提几个问题.我想对于咱们电子专业的就没有必要介绍李开复老师了吧,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应该也有很多同学看过他的演讲,那么在这本书中提到过一个人,张亚勤,这也是个人物,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他,也有人奉他为当下中国计算机的第一人,此人还有一个非常经历,当年小平同志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那张语文课本中的照片,相信大家都没有忘记,小平同志手下拍的那个娃娃的脑袋瓜子就是他的。

咱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是李开复所最为推崇的,他的人生经历似乎是完美的,在他的这本自传中,在他人生经历的过程中,他就是一步步追寻着兴趣走向成功的。

《百家讲坛》上讲评武则天的蒙曼也说“如果你读一本书读到一半觉得不快乐了,那你干脆就别读了······”我想有很多同学在看数电,概率论,毛概等等课本时,这些书本没有让我们感觉到快乐,反而痛苦不堪,但我们还是要硬着头皮看,更何况很多调剂到咱们这个专业的同学和报错专业的同学对电子不感兴趣那么你们在学习的时候肯定也是不快乐的,那么这样是不是就不能像李开复那样跟着兴趣走而不能像李开复那样最终成功呢?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张亚勤呢?在邓爷爷拍他脑门之前他是不是对计算机感兴趣呢?(听说是没有,但是我很质疑这个说法)

如果没有,那我们是不是也能在“邓爷爷”拍脑门之后像他一样成为中国电子行业的number one 呢?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5

《世界因你而不同——李开复自传》这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通读完全书,我感到字里行间都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遭遇挫折时要勇敢的面对并乐观地接受所有的困难和低谷;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在追寻成功的.道路上,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是必不可少的;他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如果每个人都只追求两点一线的平庸生活,那么世界将不会有任何改变;相反,如果每个人都勇敢的去奋斗,即使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就,世界也会因此变得美好。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断奋斗,相信世界会因我们每一个人而不同。

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一生就过去了,你的一生留下的就只有悔恨和懊恼。所以,我们要有理想,有追求,并努力奋斗,要永远坚信你的每一个成功都将书写一个华丽的篇章。

最欣赏书结尾的一段话:“所谓成功,并不意味着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职位,而是取决于内心的一种状态。一个快乐的人经常被认为是最富有的人。”人生财富要靠自己创造,世界不会因我而改变,但世界会因我而不同。成功并没有绝对的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把最好的自己呈现出来。

用你的理想和梦想引领自己的一生,要用真诚、感恩、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自己的一生,要用执着、乐观、无惧的态度引领自己的一生。人生的意义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让我们沿着成功者的脚步,追随内心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世界留下更多。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6

《世界因你而不同》,这本书是李开复的自传,对于这本书我不想说太多,我只想提几个问题。我想对于咱们电子专业的就没有必要介绍李开复老师了吧,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应该也有很多同学看过他的演讲,那么在这本书中提到过一个人,张亚勤,这也是个人物,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他,也有人奉他为当下中国计算机的第一人,此人还有一个非常经历,当年小平同志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那张语文课本中的照片,相信大家都没有忘记,小平同志手下拍的那个娃娃的脑袋瓜子就是他的。

咱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是李开复所最为推崇的,他的人生经历似乎是完美的,在他的这本自传中,在他人生经历的过程中,他就是一步步追寻着兴趣走向成功的。

《百家讲坛》上讲评武则天的蒙曼也说“如果你读一本书读到一半觉得不快乐了,那你干脆就别读了”我想有很多同学在看数电,概率论,毛概等等课本时,这些书本没有让我们感觉到快乐,反而痛苦不堪,但我们还是要硬着头皮看,更何况很多调剂到咱们这个专业的同学和报错专业的同学对电子不感兴趣那么你们在学习的时候肯定也是不快乐的,那么这样是不是就不能像李开复那样跟着兴趣走而不能像李开复那样最终成功呢?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张亚勤呢?在邓爷爷拍他脑门之前他是不是对计算机感兴趣呢?(听说是没有,但是我很质疑这个说法)

如果没有,那我们是不是也能在“邓爷爷”拍脑门之后像他一样成为中国电子行业的numberone呢?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7

《世界因你不同》这本书看完有段时间了,读后感却攒到了今天。不过不得不说,李开复不仅在计算机方面技术卓越,在文采方面,也是毫不逊色,他写的自传,是我觉得最好看的一本了。

如果说看这本书,就像做阅读理解的题一样,那么,我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全书的主旨了:想象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区别最大化,就是你的价值。这句话,醍醐灌顶般,让我找到了以后可以努力的方向,确实,我可以过闲淡优雅的日子,平平常常,安安静静,可是我知道,让自身价值最大化,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然后,我就满怀敬佩地看着作者那真可谓是跌宕起伏的一生。看完后,我不由感叹李开复一生的完美与充实。他不断地更换服务的公司,身影遍布各个世界顶尖公司的角落:苹果,微软,谷歌……他在最艰难的时候出现,在事业走上正轨时,却又悄然离开,他不为平静的生活,也不为利禄,他只是享受,一个简单的计划在自己手中变为现实时的喜悦感,而更让我钦佩的,是他在自传的最后时所叙述的他和中国大学生的点点滴滴,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教育上,也给予了千千万万学生影响,这样的一个人,才是成功的,这样的一生,才是值得过的。我想李开复,也一定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并为此骄傲。

6.《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篇六

这本书有一段话令人感动,我的理解这段话也是本书的思想主旨:“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

这有些象我在中学课本中读到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段:“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我以为,李开复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不断做出惊人的选择,而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些选择并不盲目,不冲动,都是认真选择的结果,这种认真的态度也推动着他在职场上获得成功。

书中提到的人应“Lead 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这道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毕竟,芸芸众生,大都只能是“Live your life”的。当然,把“Lead your life”作为人生追求目标也是非常好的,这也为什么人需要有信仰的原因(但我们身边太多的人信仰缺失)。在这过程中,以自己的人生标准,“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这些都说得非常道理。在这本书里还很多类似的真知灼见,这应该是李开复的人生感悟,从中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到李开复为何能成为中国大学生的良师的缘由。

纵观书中描述的李开复的成长经历,有很多令人感叹,令人仰止的内容,比如他的学龄前的超乎寻常的调皮、制作《武林动物传奇》以及在上学时的种种非同常人的表现,都体现出一个天才人物的特质,这样的特别性一直延续至大学,这不是所有孩子能或者会经历的,毕竟这些发乎内心,只能解释为天赋使然。那么这些更多是作为娱悦和吸引读者的内容,精彩而远离,对主人公是真实的,对普通读者却是虚幻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没太多可供效仿之处――毕竟天才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但李开复的职场经历对读者来说却是一大笔财富,无论他是在苹果,还是SGI,或者在微软、Google,丰富的职场经历,大量生动的职场经历的描述如一幅浓墨重彩的人生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精彩纷呈而又跌宕起伏,并且可供读者学习和效仿。而他面临每次职业转换时的心理历程变化,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印证了一个道理――机会属于有准备的头脑。同时,在这本书中,也向我们展示了象苹果、微软和Google这样的成功公司如何对待、处理以及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的种种独特观点和做法。这些都是本书的重要价值所在。

7.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篇七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小组 “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是对李开复博士震动最大的一句话

你渴望知道另个世界,一个有你的世界,一个没有你的世界,对比一下究竟有多不同。“让世界因你而不同”是李开复的人生目标与人生价值。仔细品读他的书时觉得他的生活可谓是一帆风顺,有明智的大脑、疼惜他的母亲、贤惠美丽的妻子、成功的事业等,完美的让人羡慕,看到它被苹果、微软等国际大公司争相聘请时,我们在想他是凭的什么才可以如此成功,我们要如何向他靠拢。

我们很佩服他,他总是可以明确的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大胆的提出上小学的想法,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以他对知识的渴望对数学的热爱,做出了令同龄人羡慕的成绩。有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当你听从了内心的声音,你就会全力以赴的为那个声音努力拼搏,直到抵达成功的彼岸,只有发自内心的选择才能够支撑你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不错,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很羡慕李开复总是可以很明确的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他鼓起勇气从政治科学专业转到计算机科学专业,因为他发现了自己对计算机的热爱与天分,以及计算机给他带来的成就感;他下定决心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转而进入苹果公司,那是因为他清

楚的认识到他更想做的是研发出一种产品,能够影响大家的生活,给大家带来便捷,他的生活如此成功就愿与他对自己清楚的认知,他了解自己,清楚自己要什么,那心底强大的力量也将支撑他直到他走向成功。

他能力的培养也得益于美式的教学方式,让他能够清楚的认知自己“从不同的观点看问题,任何问题都没有正确答案,”这一句话反映了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的差异。西式的教育更重视的是兴趣的培养,你可以自由翱翔于你喜爱的领域,而中式的束缚则相对阻碍了领域的扩展。“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沉淀下来的才是教育,学习成绩是一种表象的结果,而学习能力才是伴随一生的能力。”学习的过程不在于能够学到多少知识,更在于能够学到思维的方式。每部环境对李开复的内在进行影响,加上外部环境对李开复外在的打磨,让他在成长中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让他的举动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他人生的大部分事业都是一帆风顺的,可是只有逆境的磨练才会让人们有更多的成长,收获更多。他的人生有很多的机遇,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等待机会者没有看到机会的到来,而且机会来的时候没有生出收取抓住他,遇到机遇的时候只能自己伸出手去把握。在经历艰难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失去勇气,失去勇气就意味着丧失了面对挑战的机会,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让自己终生悔恨。人生在世

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你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要想和李开复一样成功,一定先要认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人生在世,我们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并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世界因你而不同》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我们从他的自传中读出了成功者的共同特性,勤奋的付出、积极的争取、远大的抱负、宽广的胸怀等等。纵观书中描述的李开复的成长经历,有很多令人感叹,令人仰止的内容,比如他的学龄前的超乎寻常的调皮以及在上学时的种种非同常人的表现,都体现出一个天才人物的特质,这样的特别性一直延续至大学,这不是所有孩子能或者会经历的,毕竟这些发乎内心,只能解释为天赋使然。那么这些更多是作为娱悦和吸引读者的内容,精彩而远离,对主人公是真实的,对普通读者却是虚幻的。

这本书也让我们了解了一点美国教育。美国的教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其优秀的大学绝大多数都是私立大学。例如:本科前十名的大学全部是私立的,商学院前十名里面有九所是私立的,工程类前十名

有无所是私立的,计算机前三名全是私立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都是私立的。美国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自由、独立、自主学习、重视理解、重视实践。

在《世界因你而不同》这本书里,同样有着李开复的人生态度:“makeadifference”“followmyheart ”“leadyourlife”(引领一生),他在自己40多年的人生中,做过很多次选择。他结束自己的执教生涯,放弃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终身教授的铁饭碗,到苹果工作,由研究转向产品生产;他离开苹果到SGI,由一个让自己失望的公司到新公司创造新的历程;在卖掉SGI自己的部门后,因100多人失业而得抑郁症;离开SGI到中国,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离开微软到谷歌,走近回中国的梦想,却经历了一场轰动世界的两大最大IT公司的官司;2009年,离开谷歌中国,创建自己的事业,帮助中国大学生——创新工场。这些选择都是他followhis heart 作出的。

当我们阅读完这本书时,我们彻底被李开复这个人触动了。这样一个能够不管眼前是利益、是麻烦、是官司,总是“追随我心”,不断改变自己的定位。不断改变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最后创造无数奇迹。当你达到一个目标时,你会骄傲自满吗?当你成功完成一件事时,你会沾沾自喜吗?当你已经取得成就,你会就此罢休吗?李开复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我们绝不能够只满足于现状,我们要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努力创造、拼搏、进取,到寿终正寝时,我们要知道我们曾今活过,而且活得有意义。正如《瓦尔登湖》里面有一句名言:“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追随我心”,或许你会认为这太鲁莽了,但是,如果不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生活如何变得精彩?相信每个人都不会甘于平庸,毕竟我们来到这世上,绝不是想着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我们都想过一个有意义的一生。相信吧!只要肯去努力,抓住机会,世界将因你不同。

名人的自传教会我们更多的不是类似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了一段深刻的故事,用他的经验使我们少走些弯路,给我们勇气,勾起我们内心奋斗的火焰。我们也要学会静下心来看自己,究竟什么是我想要的,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世界也会因我们而不同。

8.《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篇八

今年,初中毕业的我即将跨进高中的大门,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李开复老师的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

这是一本自传,讲述了李开复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

李开复的母亲老来得子,在40岁的时候生下了他。在那个年龄的母亲,给了他许多的包容和理解。因此李开复的幼儿时期的成长环境是很宽松自在的。但是,与很多家长的溺爱是不同的,他的母亲对李开复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李开复保证成绩的前提下,给他很大的自由度。而李开复在美国接受的教育则给了他一个质的跨越。从开始的克服语言障碍到后来展示数学天赋,一点一滴都沐浴在美式教育之下。当他慢慢开始融入当地的孩子之后,他的传统中国思想也逐渐发生变化,开始融入西方的元素。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力”和“teamwork”。美国文化中,这两条是非常重

要。”teamwork”是在通过和他的一帮死党一起搞恶作剧,一起尝试创业中慢慢的积累,而“创造力”则是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中慢慢培养起来的。这两条给他以后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我对其中“teamwork”感受很深刻。在国内,团结一致的口号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实际工作和学习中的分工合作真的太少了。我大部分更习惯于单干,而单干恰恰让我与同学们少了很多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而沟通交流会使不同的思想之间产生火花,这样的火花往往蕴藏着很大的能量。

书中倡导的“多元化成功”对我也是一种启发。其实讲的很明白,但是在中国的成功思维总是不变的,因为对于多元化而言,即使你个人你认为你成功了,但是你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成功和财富、地位和权力还是很多人认为直接挂钩的。但是一个人内心的快乐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中国人往往因为责任,为了自己的家庭妻儿老小而去追求金钱和权力,这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也是出于一种本能,因为谷歌及美国倡导的人人皆平等,在我们中国只是出于发展阶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反而相比,我的同学与朋友都认为中国这个社会是有阶级性的。也许并不强烈,但是关键时刻很要命。

李开复老师今天的成功是由在书中最后总结的五点构成的:良好的教育背景、辉煌的职场经历、坚毅理性的精神、追随理想、内心的一种从容平静的快乐。这五个点构成了他成功的核心要素。书中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并没有绝对的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这就是对成功的一种很好的阐述。我相信把最好的自己呈现出来,即使没有成功,但也会感到快乐,有所收获。

人,都是受环境影响而渐渐培养出来的。一个人的成功和个人的天分及后天的勤奋刻苦是分不开的。这个世界很大但又真的很小。我们面临的舞台很大,但是有真的很小。这些小即使仅仅是一个支点,一个攀岩时的落脚地,我们也应当利用好。因为这是人生的高度不断提升的基础。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支持你”。这是李开复的博士导师在和李开复产生分歧时对他说的话。这不仅震撼了李开复,也让我感到很不可思议,甚至有点不可想象。试想一下我们会花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支持自己的反对者么?但是,这样的事情却在美国发生了,发生在李开复身上。正是这样,对于科学的尊重使得许多创新能够生存下来成为真理。书中开复老师求学经历和工作的转换和领导思想给我已一种很好的模式,但是想想自己能达到的概率实在太小了。或许我可以以我个人的智商和情商来拥有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工作转换,甚至人生感悟。

开复老师做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既然我自己目前无法影响别人,但是我可以从我自己做

9.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篇九

作为一名大学生,踏进大学的校门已经两个多月了,自己的骄傲却被磨地所剩无几,在这个最接近现实的校园里,我渐渐迷失了自己,彷徨,不知所措、不知不觉就沉浸在李开复老师的文字里,被他的乐观豁达,面对挫折,巧抓机遇,还有自信,深深感染。

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而这份自信来源于其坚定的哲学信念,那就是“世界因你不同”。基于此信念,在面临选择时,“听从内心的声音,全力以赴地为那个声音努力、拼搏,直到到达彼岸”。正是整本书的灵魂。是的,现实中缺少这份自信的人在现实的生活中又何止我一个呢,我们不都是因为缺少这份自信才和理想中的那些美好插肩而过的吗?不都是因为缺少那份自信而在深秋的夜里哀叹当初吗?自信真是很重要的因素,它决定着我们很多很多……世界真的回因我们而不同,拾起满满的自信吧,让我们一起去探求一段美好,而不是感叹物是人非,感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smile,世界一定会是因我们的存在而不同的,会不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发生很大的改变,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野心”有多大的问题了,也就归属于那份羁傲的自信。

“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多么令人警醒的语句,是的学习,不遗余力地学习才是不断的进步的过程,我们才有去竞争的资格。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真的是个不可以怠慢的过程,只要把整个心身,都投进去了,你一定有所收获。他不是泡沫经济,绝对比任何的股市都要赚,都要低风险。也绝不会让你在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损失惨重。

真的每一个成功都不是偶然,都是来自于一个又一个挫折的磨练,我们不要惊艳它现时的美丽,而忘记了它曾经奋斗的血路,和辛苦的泪泉。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学习那份坚持,执着,才可以拥有自己的辉煌。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但是走向成功的路上的那份执着,刻苦,自信是可以学习的,可以感染的。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与众不同的,学习成功者的经验,我们就会更自信地赢取属于自己的飞跃。

10.《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篇十

读后感

姓名:XXX

学号:XXX班级:XXX

二十一周岁生日的时候,姐姐买了一本李开复的自传—《世界因你不同》送给我。我不以为然,因为我当时还不太了解李开复,也并没有发现这本书有什么不同之处。时隔半年之后,当我在网上发现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在中国办得如火如荼时,我才意识到,他肯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于是,我立马翻出了这本书,准备开始拜读。

书的封面上,李开复风度翩翩,一脸职场人惯有的笑容。但我觉得很温馨也很亲切,我想,这也许是他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吧。封面的上延,写着“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是啊,人生的意义到底在什么呢?是吃喝玩乐,满足私欲,还是不断挑战和创新,让自己的意义最大化?沿着这句话的思路,我开始了阅读。

在引言部分,李开复就向读者发出了一声呐喊—“从心的选择”。当他在人生的路上每每遇到转折点时,他就会想起follow my heart—追随心的选择。无论是在求学时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还是工作时所在的苹果、SGI、微软、谷歌。他总是遵循内心深处的选择,让自己的意义最大化,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改变世界,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成功的动力源泉。我想,我们也应该这样的。无论是学习上,还是今后工作上,都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选择自己真正热衷的专业和工作。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潜力都开发出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李开复的孩提时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喜欢模仿,模仿父亲的四川话;喜欢唱反调,不听妈妈的话,偏把泡泡糖粘在在头发上,结果弄成“狗啃泥”的发型;为验证邻居家的池塘里没有100条鱼,竟把鱼塘的水一点一点地舀干在一条一条地数;为了晚睡一会,突发奇想的把家里的所有的表都拨慢一小时,致使全家人第二天混乱不堪等等。李开复儿时的顽皮我算是领教了,并且自叹不如。这些一件件趣事不单是因孩子顽皮的天性而来,还体现出他的创造性思维。这样的思维可谓是他日后在美国的大学和公司能够成功的基石啊。由此,我的感悟真的很深。中国的教育体制真的是在扼杀孩子们的天性,扼杀他们的创造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孩子可以在奥林匹克大赛屡创佳绩而创造性总是总是落后欧美国家的原因。

李开复的求学经历亦展现出非凡的天赋。他会在课堂上大胆的指出英语老师发音的错误;坚持正义,给校长写信揭发班主任私吞班 费的事。到了美国,作者“捣蛋”的能力丝毫没有退化,他和死党一

起搞恶作剧,玩电子游戏,通宵地聊天、打桥牌等等。在我们中国的 老师和家长的传统思维里,这样的学生应该是“不良生”。而在美国,却没有人会因为他的这些行为给他下一个“不良”的定义,老师也不会用有色的眼光看待他。

“美国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所注重的准则是:自由、独立、自主学习、重视理解、重视实践。老师重视学生发表的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反驳老师。美国教育中一个基本思想是:教育不是死的,不是让学生去把握一系列静态的知识,而是叫学生通过理解、思考、创新,来继续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让后进一步去发展新的知识。”这段摘自书中的一段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美国的教育方法鼓励学生们应当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的,强调自我学习主动学习。而我们中国的学生,因为一直都在处在被动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之中。若是考他对静态知识的理解,可能他要做得比任何人都会出色,但若让我们探求出一些新的知识,往往另我们感到头疼。这也就应试教育让学生的思维僵化的根本原因。只有在那种鼓励个性,激发潜质的环境中,才会让人有挑战权威或未知的激情和勇气。套用一句俗话,好的教育是一百个方法教育一个学生;坏的教育是一种方法教育一百个学生。我想,正是因为在这种学习环境下长大,李开复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迁徙和运用才能达到如此程度,加上李开复自己的勤奋努力,他才可能取得如此的成功的。

李开复工作过的第一家公司就是让无数人发狂,从来都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大名鼎鼎的苹果公司。在苹果的这六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完成了从学术型人才到技术型人才的转变,再从技术型人才到管理人员的转型。在MAC小组,李开复和同事尝试着把语音识别的技术融入电脑;一年之后,他成为了ATG语音小组的经理,继而又成为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他的团队发明了Quicktime,这个产品点燃了多媒体革命,也帮助促成了像如今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IpodI、phone这些产品。也正是因为李开复出色的工作以及和同事良好的关系,他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技术人员上升为公司高层。他在自己的传记里说到,在苹果的六年,对他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作为他工作过的第一家商业性的公司,苹果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和很好的机遇,学习和成长。的确,在苹果的时光对他来说真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SGI之后,李开复来到了微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他回到了 自己的祖国。来到北京,开始着手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看到这个章

节的时候,我都不禁为他捏把汗。一个搞学术理论出身的人应该如何企业家附身,白手起家,创办研究院?但是最终,他克服了千难万险,成功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并于同年11月成为该院的院长。我想,这其中的艰辛也只有他自己清楚吧。但是此事所展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以及散发出的个人魅力真的让我十分敬佩!

在微软工作了8年之后,他选择来到了当时蓬勃发展的谷歌。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次看似普通的公司高层的跳槽,却给李开复带来了灾难性的遭遇—被微软起诉。当然,我知道微软起诉李开复是出于某些商业因素而非个人因素,但是这样的打击对于他来所却是很大,也体现出商业战场的冷酷无情!书中《最艰难的60天》这一章节,是书中占篇幅最多的一个章节。由此可见这段时光在李开复心目中的分量。的确,在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需要的是对于follow my heatt的坚持、忍耐、勇气。这些说着容易,但是要做好真的很难。他的这段经历也完美的诠释了他成功的原因。

我一直在思考李开复的人生履历为什么会如此优秀如此成功。我想,这其中和他的天资和家庭氛围固然分不开,也和他11岁就赴美念书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文中的一句话更能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他成功的原因,“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这让我想起了一位西方先哲说过的一句话,“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

而书中提到李开复的导师兰迪教授的话,“Lead your life(引领你的一生)”是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Lead 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过一生)”,芸芸众生,大多数人只能是“Live your life”,没有追求没有梦想没有信念,苟活一辈子。“Lead your life”,作你自己命运的主人,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的确,人生在世匆匆几十载,如果没有努力的为了目前奋斗过,没有勤勤恳恳的为了一个梦想而拼搏过,那样的人生便毫无意义,等到白发苍苍之时,有的也只是遗憾和懊悔。

让改变发生,让梦想实现,你未来的人生之路,就在你的每一次选择中。

整本书读完后,我的感触良多,也学到了很多,吸取了很多人生哲理。也更加的佩服李开复,更加被他传奇的经历所折服。

重新洗涤了思绪,脑海里满满的都是书中最后一段话,“成功没有绝对的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自己呈现出来”。

上一篇:2024年郑州大学翻译硕士研究生真题回忆下一篇:初中最佳学生实验评比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