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办法(精选18篇)
1.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办法 篇一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主要目的:关注单亲家庭的孩子,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二.调查对象:岳阳县某村的单亲家庭的孩子
三.调查的方法:访谈法、问卷调查
四.调查进度:
1.准备阶段:8月上旬
查找资料,明确调查的重点以及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联系好调查对象,提前计划安排。调查成员:杨颖涵
2.调查阶段:8月中旬
调查成员:杨颖涵
走访当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了解他们的心里状态,生活状况,婚姻状况,以及学习状况,并且记录下相关数据和信息。
3.总结阶段:8月下旬
对所得数据运用初中数学所学的初步统计进行处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单亲家庭对孩子成长历程中造成的影响,从而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以供政府进行决策参考。
五.调查的结果和相应对策
1.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单亲家庭的女孩,早婚,早孕,未婚先孕和离婚问题,比双亲家庭的女孩多得多,而且这些与种族,家庭收入无关,残缺家庭的孩子中途退学,人数也高2倍以上,男孩子更容易涉入暴力行为。学业成绩明显差于完整家庭的孩子,他们在学校的旷课以及受罚的比率也高些。
从选取的单亲家庭孩子身上可以看出此类家庭的孩子大多有不良心理,其主要表现有: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孩子的心理脆弱,经不起风浪和挫折;放任自流,造成了孩子的心理散漫,严重的可能导致行为不轨;爱的残缺,造成孩子个性的扭曲,久而久之,变得多疑,抑郁,倔强和古怪。这些学生有的心理脆弱,胆子小,遇到一些小小的问题就哭鼻子;有的学生学习不认真,行为习惯很差,经常与老师顶嘴,闹别扭,甚至逃学;有的整天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很差。
2.具体原因分析
单亲家庭是脆弱的,也是动荡不安的,单亲家庭的最大受害者是失去父(或母)的孩子。他们是弱小的,除了父母和家庭,他们一无所有。所以失去父(或母)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因此他们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a自卑,忧虑 ;b逆反心理;C仇视,报复;d消极,厌生;e猜疑。
3.具体的解决方案
随着离婚率正逐渐升高,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由于家庭破裂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正可谓城门失火,殃及鱼池.要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学校教育方面,我们要做到:
A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老师应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游戏.参加各种比赛,享受班级体的温暖.B.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教师应该更多的引导孩子感受身边的爱.鼓励孩子要学会坚强,学会爱人。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知道:身边爱他们的人并不少。
C积极营造和睦的班级氛围。成立活动小组,让他们臵身于集体活动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消除他们的孤独感.D老师要坚持以正面鼓励为主,善于捕捉发现孩子在心理,行为方面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的砝码,使他们的生理,心理,学习成绩得到健康发展和提高.其次,家庭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注意:
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在家庭中,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情感上最依恋,家长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强烈。
A作为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多给予孩子与另一方接触的机会,弥补爱的缺失。B给孩子一种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父母把自己的全部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就比较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打骂,这让孩子很苦恼。这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应更选择一种孩子易于接受的教育方法。
C家长要为孩子创设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主动与他人交往。必要时,还可以请孩子参与家庭的重大事情的讨论与决策,以培养孩子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六.调查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不禁让我懂得了学以致用的观点,让我在实践中得到成长,让我更加的珍惜生活,关注身边的单亲的家庭的孩子,帮助他们尽快的走出阴影,让未来更加美好!
2.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办法 篇二
孩子常见的心身疾病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方面的心理变态
心理变态主要是指人的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 或人的心理不能适应环境。孩子在智力方面的常见的心理变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 感觉过敏。如患者视觉过敏, 怕光;听觉过敏, 怕噪声。
(2) 幻觉。患者在没有事物作用于感官的情况下, 却认为感觉到了事物, 如幻听, 他说听到了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幻视, 他说看到了本来就没有的事物。
(3) 遗忘。患者记不住刚讲过的东西。
(4) 错构。患者记忆错误, 张冠李戴, 改不过来。
(5) 妄想。患者胡思乱想, 有的妄想自己当超人, 有的妄想自己有异性所爱, 有的妄想老师对自已有成见, 愤自己。
(6) 思维迟缓。患者联想困难, 思路阻塞, 语言滞涩, 反应延缓。
二.意向方面的心理障碍
(1) 情绪低落。患者心境忧郁低沉, 悲欢失望;不愿与人交往, 语言、行动减少。
(2) 情绪淡漠。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缺乏情绪反应, 对意外事情不惊, 受到捉弄不怒。
(3) 焦虑。患者紧张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常有大祸临头的心境, 常伴有心悸出汗、手足发冷等植物神经反应。
(4) 情绪不稳定。患者易波动, 喜怒无常, 难以自控。
(5) 情绪脆弱。患者极易伤感, 对很小的事情也易激动和哭泣, 不能自己控制自己。
(6) 矛盾情绪。对同一件事情有两种相反的情绪。
(7) 犹豫不决。对事缺乏果断, 踌躇再三仍不能作出选择和决定。
三.行为方面的心理疾病
(1) 考试病。每当考试前就紧张过度, 出现“头脑关闭”的感觉和头痛、失眠、心烦、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病人压力大, 苦闷.这种病到考试后常不治自愈。
(2) 多动症。患者注意力极不集中, 上课如坐针毡, 总不得安宁, 或东张西望, 或左右摇摆, 怎么批评甚至强行压制都无法控制。对这种孩子的治疗必须有耐心, 反复教, 多鼓励, 及时纠正。
(3) 皮肤饥饿。这种病对幼儿特别明显, 他总希望得到父母拍、抱、抚摸, 以此得到满足。如大连的“抚摸教育”就是针对这一类型的孩子而出发的。
(4) 轻抑郁症。患者类似神经衰弱、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发脾气等。
注意, 以上说的都是疾病, 与孩子有时因一时情绪不好而发脾气或情绪低落而表现这些类似的症状, 要注意区分开来。要作为一种心身疾病确立下来, 必须经过医生的临床诊断, 不能随意把一般的情绪表现, 即认为是心身疾病。
为了保证单亲家庭孩子的心身健康, 有必要对孩子进行家庭心理辅导。
家庭心理辅导的目标是要帮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庭心理辅导的方法很多, 根据家庭的条件, 比较好用的有教育疏导、以身作则、精神支持、理智思考、情绪激发、回避转移、宣泄放松、弥补过失等等。
(1) 教育疏导:孩子有些心理情绪是因为对所见所闻不理解, 看不惯而引起的, 如有的男孩对女同学的穿戴打扮看不惯, 常常在女同学面前搞恶作剧, 以发泄自己的不满。这种情况就应及时教育孩子, 给他讲男女孩子性格、爱好特点的区别, 告诉孩子什么是美的, 什么是丑的, 讲男女性别的区别, 内在和外在的区别。
(2) 以身作则:孩子有些心理情绪是因为老师或者家长本身的行为不检点, 或本身的情绪不健康造成的。这时, 老师或家长必须以身作则, 使自己的心理健康起来。
(3) 精神支持:孩子有时候会遇上“好心不得好报”, 甚至会得到恶意回报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从精神上支持, 帮助孩子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4) 理智思考:在孩子感情冲动、不能冷静地思考问题时, 要帮助孩子克制自己的情绪, 及时反思, 理智地处理事情, 不要做出过激的举动或后悔莫及的事情。
(5) 情绪激发:人的心理是很复杂的, 喜、怒、忧、思、悲、惊、恐, 常常不明不白的影响孩子的情绪, 有人把这叫做“无名之忧”和“无名之火”。遇到这种情况、只有激发情绪, 以情制情。用什么“情”制什么“情”呢?我国医学对此早有论述:“悲可以治怒.喜可以治悲, 恐可以治喜, 怒可以治思, 思可以治恐。”有时候可以用激将法把他的自尊心和不服气的积极情绪煽动起来, 有时候则可用“当头一盆冷水”把他的嚣张气焰浇下去。至于具体用什么情制什么情, 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6) 回避转移:把一些不愉快的念头、感情冲动置于一边, 或者把消极情绪转移别有意义的方面去, 使孩子在不知觉中保持心境的安宁。
(7) 宣泄放松:帮助孩子将积压在心中的消极情绪和怨恨一古脑儿释放出来, 以松弛紧张的肌肉, 缓和焦虑情绪。
(8) 弥补过失:如果是孩子自己的过失而引起的烦恼, 就要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使别人得到安慰, 使自己也得到快乐。
总之, 单亲家庭的孩子, 在感觉、情绪和性格行为方面往往由于家庭原因的疏忽比双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发生障碍, 因此希望引起家长和有关人员的重视, 共同努力以促进单亲家庭孩子的心身健康发展。
摘要:单亲家庭的孩子, 在感觉、情绪和性格行为方面往往由于家庭原因的疏忽比双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发生障碍, 严重者容易日后形成心身疾病。本文介绍了心身疾病的表现及家庭心理辅导的方法, 以期为促进单亲家庭孩子的心身健康有所助益。
关键词:单亲家庭,儿童,心身疾病,家庭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傅安球等.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年
[2]李晓芳等.单亲家庭子女个性特征和行为问题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05)
3.如何做好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 篇三
我不要上幼儿园:周一的早上,很多的宝宝都已经入园了,哎,平时都很早来的可可怎么还没来啊!正在我纳闷的时候,我听到了可可的哭声,而且还看到送她来得不是妈妈,是外婆。在连哄带骗中,我将可可带进了教室,但这一天她默默无语,不跟小朋友玩,也不和同伴、老师主动说话,这明显的和上周是判若两人,等到下午外婆来接了,才主动的跟我说了声:“老师,再见!”。在以后的日子里,可可显得较自卑,不肯在集体面前回答问题,不乐意与同伴交往,喜欢独自一个人坐着。
老师,他又打人了:下午吃过点心后,许多孩子都在区角开心的进行游戏,突然听到了一阵哭声,马上有孩子在报告:“老师,明明又打人了。”我疾步走了过去,看见明明一脸无辜的样子怵在那儿,忙对我说:“老师,是他不肯把玩具给我玩,我已经跟他说过对不起了。”要知道这是明明今天第3次打人了。第一次是排队的时候,前面的小朋友走得慢,他就伸出了拳头;第二次是为了抢小椅子的事,他再次伸出了拳头。也难怪小朋友说“我不跟明明玩,因为他老是打人。”“他总欺负小朋友,把人家弄哭,我不喜欢他。”
我要爸爸来接我:下午放学了,很多小朋友都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和我说再见。快接完的时候我看到丽丽的外婆来接了,就对丽丽说:“丽丽,你外婆来接你了!”正在开心玩积木的丽丽马上躲到我身后说:“我不要跟外婆回家,我要爸爸来接我。”经过一番劝说,才勉强同意跟外婆回家。这种现象以前从没有发生过,可最近如果不是丽丽爸爸来接,丽丽就会有这种焦急又无奈的表情。
可可、明明、丽丽是我们班级三个特殊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离异了。有的已在重组的家庭里生活;有的是由外祖母抚养;有的还不了解父母离婚的状况,和爸爸一起生活。由于这个原因使他们都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享受不到母爱(父爱)的滋润和教育,感情不是很细腻,养成了他独特的个性。
所以能够得到这三名孩子的信任,让他们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来说,是非常幸福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问题都有他的原因,要深入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及发展水平,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才能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
社会学家们的调查也表明,非常态的家庭并不意味其家庭教育必然存在许多困难或不利条件,放松管教而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决不可低估,老师、家长和社会应对这些感情特困户重点扶贫,采取有效方法,对症下药,使他们早日走出困境。
1、多种渠道协同、互动 教育应“联网”。
我主动深入地调查访问,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尽可能建立单亲家庭的档案,对他们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作深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引导家长的主动配合,把单亲孩子的心理特点报告给老师,以减轻老师工作的难度。我还非常注重家园互动教育,并取得不错的效果。通过《家园联系手册》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园教育活动和孩子在园的表现情况,并请家长通过留言及定期与老师沟通的方法交换教育意见和建议。利用家长会、接送沟通的机会,宣传优秀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帮助家长转变观念,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教育和辅导,使幼儿园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孩子良好心理的形成。
2、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用爱心抚慰创伤。
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特点,我观察他们的行为特征,对症医治。鉴于他们不能享受双亲家庭孩子同样多的亲情,我便主动接近他们,做他们的第二父母,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平时,我只要看到他们碰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就找她聊天,运用转移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游戏。让他们知道:身边爱他们的人并不少。
3、积极营造和睦的班级氛围,及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宽松的班级氛围能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我鼓励他们在班上找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孩子置身于群体生活中,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她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因此,我坚持以正面鼓励为主,善于捕捉、发现孩子在心理、行为方面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的法码,使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
4.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篇四
1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单亲家长们和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成了生活的唯一希望。家长对孩子的生活亲力亲为,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甚至采取各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生怕孩子出问题。这样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独自去体验生活。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就不知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 、简单粗暴不可取
有的单亲家长教育孩子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打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恐惧不安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逐渐会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孩子因害怕惩罚而逃避家长,不愿意回家,这样很容易被坏人骗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切忌简单粗暴,要学会正确引导。
3、让孩子定期和父亲(母亲)见面
家长要合理安排时间,定期让孩子和父亲(母亲)见面,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双方的爱。
4、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
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偏见,导致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学会主动与人交流,培养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性格。
5、学会倾听
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让他讲满10分钟,不管对错,先不要批评他,让孩子确信你在倾听。然后,你闭上眼睛整个回想一遍,再和孩子交流。孩子在感情、就业等问题上,和你不一致很正常,让孩子说出他自己的理由,如果交流没有效果,可以搁置几天再尝试。家长要学会寻求外界的帮助,无论是自己的朋友,还是心理咨询师,都能帮助你更好地克服家庭障碍。
6、给孩子安全感,不要把孩子作为报复对方的武器。
父母离婚后,孩子会失去安全感。所以,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即使父母离婚了,他也不会失去父母对他的爱,这一点非常重要。让他感受到即使他只和父亲或母亲生活在一起,但他的生活和以前一样安全、稳定,他不必担心什么。做到这一点,需要父母双方的合作,这对大多数离异的夫妻来说比较有难度。和离异的人合作,你可能很不情愿,但你不能把你们之间的恩怨迁移到孩子身上。
7、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家长往往更加宠爱孩子,什么事情都迁就孩子,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得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瞧不起含辛茹苦养育他们的父母。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是很危险的,家长切记不要这样做~
END
5.关于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 篇五
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单亲家长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其一,家长首先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夫妻离异大多是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出来。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去解决。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那样反而增添一层苦恼。瞒是瞒不住的,蒙在鼓里的孩子知道实情反而怨恨父母。
其二,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演。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家长不妨找那个同学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诚恳的态度和有理的分析,会使孩子懂事的。而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大班上讲清道理,造造舆论,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其三,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其四,让孩子接触其他长辈,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如果是离异家庭,不管哪一方带孩子,都应该让孩子与另一方面有接触与交流的时间,感觉父母之爱。双方都要讲理智,切忌在孩子面前“争庞”。如果有可能,应该让孩子与父母同时团聚,这在现代社会不仅应该,而且可能。不是夫妻,也可以是朋友嘛,何况还有共同的下一代。还要让孩子与其他亲友中的长辈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面,家长的同事也是交往对象。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此外,对于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多给孩子当家作主的机会,让他们多为家长分忧解难,还会有利于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家长如果包办代替太多,惟恐苦了孩子,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单亲家庭孩子的特点
当今社会,单亲家庭是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着一些特点,他们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有的孤僻、不和群,有的早熟、对人戒心很重,有的有逆反心理、不爱说实话,还有的情感冷漠等等。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得到老师与家长全面的教育,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单亲家庭孩子的特点:
拒绝感
这是单亲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最深刻的感受之一。不论孩子的父(母)亲是逝世或离婚,他们都有被拒绝感。青少年对于被拒绝――不论是表现出来或感觉到的,尤为敏感。由于单亲父(母)亲必须独力应付生活的重担,大部分时间可能都不在家,也有可能缺席一些重要的节日或场合――尽管孩子知道父(母)亲已尽力而为,但在情绪上,被拒绝的感受可能仍然持续。
感到愤怒
在情绪混乱时,孩子会感到愤怒。当父(母)逝世时,孩子会觉得自己被欺骗,失去了父(母)的支持与关爱。而离婚更会加重这种情绪,尤其是憎恨离开的一方。然而,青少年很多时候都不会对离开的一方表达自己的愤怒,反而是向抚养他的父(母)发脾气,将家中的父(母)当成发泄怒气的对象。
缺乏安全感或不健全的自尊
打击他们自我价值感的有三种因素:导致父母离婚的环境;离婚的过程及父母离婚后的情形。他们可能觉得跟其他有完好无缺的家庭的朋友有很大不同。
多疑嫉妒
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对比,具有较强多疑、嫉妒心理特征的前者比后者高约3%。其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假如一个活动没有让他参加就会胡思乱想。我认为,这种心理的产生与自卑心理有关,潜意识里还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就乱猜疑,好嫉妒。
行为退缩
当人们在一段关系中受伤害,本能的反应是退缩、拒绝说话、不愿付出爱与关怀。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觉得与父母有距离,觉得突然被朋友疏远――尽管亲友或同学老师并没有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和判断他们,但他们仍可能疏远这些人。他们会感到命运不公,为什么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家里?在自我退缩的行为中,许多青少年会感到非常孤单,觉得自己没有朋友,十分无助。因此,在情绪上可能会忧郁。
根据单亲家庭孩子的特点可将孩子分为自立自强、孤独忧郁、散漫放任、偏执易怒这四种类型的孩子。希望老师给这类孩子更多一些关爱与鼓励,培养出良好的人格。
单亲家庭的孩子怕生正常吗?
来访者:我是单亲妈妈,两岁的儿子乖巧可爱,白天我妈带,晚上和周末我自己带。孩子好像非常胆小,在家里行走自如,在外面玩时,有他感兴趣的事物或者在我的鼓励诱导下,他会自己走路。但是只要出门就要求抱,见到生人或者人多的地方更是如此。有时见到生人会表现出很紧张的样子,玩熟了才会好。我认为我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在我面前,他的要求我都会满足,在我妈那也是尽量满足的。经过不断的自我调整,我自己的心理比较稳定,自认为没有对孩子有过多负面影响。我想请问心理医生,单亲家庭的孩子怕生正常吗?是否有心理问题呢?
心理医生:从您描述的情况看,您孩子的表现都很正常。到了陌生的地方、看见生人就有戒备心,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表现,孩子必须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玩熟了就能放松,说明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得挺好,并且能够识别什么是没有危险的地方和人。想象一下,如果孩子对陌生地方或者陌生人的反应,跟对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的反应毫无差别的话,那我们才真是需要担心呢。
两岁的孩子,身心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表现得具有反抗心,另一方面又比以前更加黏人,这些都是正常的。你能够尽量满足他,相信他会成长得很健康。
你对孩子的担心,恐怕来自于单亲妈妈普遍的一种焦虑,生怕单亲环境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有时候甚至过分补偿。如果像你说的那样,你不断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情绪比较稳定,那么孩子也不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揭秘: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现象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文明、进步,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父母离异后,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领着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组合的家庭里,还有的则是依附着爷爷奶奶。单亲家庭的学生也为数不少,单亲学生的增多,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必须重视单亲学生特殊的心理现象并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
6.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需要特别关注 篇六
在一次聊天中我听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特聪明出色的孩子,却因为父母的离异导致成绩下滑。老师知道后经过多次家访,极力撮合她的父母和好,结果真的是“破镜重圆”了。孩子的学习也因此有了好转。由此可见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些离异孩子的教育要付出多少?
我们做过粗略统计,单亲家庭的孩子每班约有8人。有的竟达16人。这样的特殊群体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教育挑战-------单亲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
首先,建立“家校信息网”。学校和教师经常与其家长联系沟通,将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也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及时抓住教育时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耐挫力。教育孩子正视逆境,给他们讲一些在逆境中成长为优秀人物的故事,激励他们向困难挑战,做到自强自立,勇往直前,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然后是在教育教学的点滴中多关注。比如多提问、多谈心、多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使他们逐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树立自信心。
7.给单亲家庭的孩子一片成长的蓝天 篇七
关键词:单亲家庭,熟悉掌握其家庭情况,独立能力,平等对待,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社会关系
现代社会因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 出现了很多单亲家庭。去年在我任教的班里居然有五名同学来自单亲家庭, 一位是父亲出了车祸, 其余的都是父母离异。这几个学生和其他同学比起来, 明显沉默寡言, 性格孤僻, 学习成绩不理想。作为一名教师, 我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和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作为教师, 必须在这个特殊群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才能够保障这些孩子能够与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 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熟悉掌握其家庭情况, 与家长多联系, 以期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达成共识
从与家长的沟通中, 我了解到大多数的不幸婚姻在解体的过程中, 经历了争吵、谩骂、甚至大打出手的过程。为了争孩子抚养权、财产, 大多数父母在离异后记恨对方, 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我们班的王芳同学就是这种情况, 王芳跟随母亲生活, 因王芳父亲感情出轨, 导致离异。王芳的妈妈禁止女儿与爸爸见面, 每次王芳的爸爸看女儿, 都是晚上偷偷地来学校, 王芳受妈妈的影响, 对爸爸不理不睬, 爸爸送给她的东西坚决不要, 这令王芳爸爸很难过。听班里的同学说, 王芳在爸爸走后, 晚上在宿舍里偷偷哭泣。了解到这种情况, 我多次到王芳的家里进行家访, 耐心做王芳妈妈的工作, 终于让她明白, 虽然夫妻分手了, 但他们的父女关系是改变不了的, 既然婚姻无法挽回, 就让它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孩子是无辜的。
后来, 王芳的爸爸给我打电话, 向我道谢。王芳的妈妈意识到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再让王芳拒绝爸爸的关爱, 王芳的性格也逐渐阳光起来。毋庸置疑, 离异后双方继续分担对孩子的责任, 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
二、在学校里, 特别注意培养单亲学生的独立能力
独立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至关重要。按理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生活自理能力强。但在学校组织的卫生检查中, 给班级量化扣分多的, 也是这几个孩子。这说明这几个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通过和家长沟通, 我了解到, 父母离婚后, 爸爸或妈妈往往更加怜惜孩子, 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 宁愿自己受苦受累。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包办一切, 久而久之, 孩子就养成了凡事依赖别人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 我采取了正确引导的方法, 每天早上都去他们的宿舍, 指导他们如何叠被子, 如何放置脸盆、鞋子, 并且让家长在家里也指导他们分担一些家务, 有了进步多表扬。过了不长时间, 孩子们的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进步, 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们, 看着他们的笑脸, 我的心里也很欣慰。
三、平等地对待学生, 严格要求他们, 营造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
心理学家们分析, 单亲家庭的孩子, 因缺少父爱或母爱, 常常感到焦虑、孤独, 就像离群的孤雁。我们班的郑坤同学刚来报到时, 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一个个子高高的男孩子, 五官清秀, 但完全没有其他男孩子刚入初中时神采飞扬的样子。静静地坐在教室里, 就像一株没有生气的小草。通过了解, 他的父亲因车祸去世。缺少父爱, 母亲又整日以泪洗面, 家庭经济困难。了解到这种情况, 我及时向学校作了汇报, 经学校研究决定, 免除他在校的一切费用, 并帮助他申请困难补助, 帮他解决实际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我发现他学习成绩不但没有进步, 反而倒退了。我于是多次找他谈话, 他发现老师真心想帮助他, 慢慢向我敞开了心扉, 原来他担心就是考上大学, 家里也负担不起。我把我们现在大学里的奖学金政策, 无息助学贷款政策告诉了他, 并鼓励他努力学习, 没法选择家庭, 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 同时, 在班级活动中, 有意识地让他担任重要角色。同时,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使他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渐渐地, 我发现, 郑坤同学脸上有了笑容, 学习劲头也足了。
四、帮助单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励, 鼓励孩子积极战胜自我。我利用班会及语文阅读课, 经常跟学生谈起一些名人故事, 激励他们战胜困难, 树立理想。我给他们讲洪战辉的事迹, 他十二岁那年, 父亲由于精神病发作摔死了年仅一岁的妹妹, 之后离家出走。几个月后, 当他父亲回家时, 带回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 母亲因家庭贫困, 离家出走, 他每天带着妹妹上学, 打工挣钱成了他繁重学业之后最大的任务。意志坚强的洪战辉在小小的年纪里, 就历尽艰辛受尽磨难, 但他从没有向别人道过苦, 也没有向别人乞求过, 更没有怨天尤人, 始终表现出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 他成了湖南怀化学院的一名大学生, 他是生活的强者。我也把阿加沙·克里斯的故事读给他们听, 阿加沙被丈夫抛弃, 生活的变故没有击垮她, 她努力创作, 写侦探小说, 取得巨大成功, 并且在今天依然被人们称道。通过这些励志故事, 这些孩子的心结逐渐打开了, 无论学习成绩, 还是在以后的班级表现中, 都有了很大进步。
五、帮助单亲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因为家庭的变故, 他们的家庭关系严重失衡, 无论失去哪一方, 对孩子都是很大的打击。作为教师, 我通过家访做他们的工作, 让他们意识到孩子是多么需要他们的爱, 帮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父母离异了, 但对孩子来说, 血浓于水的亲情没有变。与其他亲人的关系也没变, 无论是爷爷奶奶, 姥姥姥爷, 还是舅舅姑姑, 都应该对这些孩子更多一些关爱。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有重要关系, 这也有助于他们早早地从父母离异的阴影中走出来, 他们还是大家关心爱护的孩子。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在行为上就会更有责任感, 不至于自暴自弃。如果大家都不关心他, 他就会感到被家庭抛弃了, 被社会抛弃了, 如果受到社会上不法分子的引诱, 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今日说法》栏目播出的《折翅的花季》, 看后让我十分心痛。今年十九岁的小婷居然是一个抢劫团伙的主要成员, 两年多的时间里抢劫了十多次, 涉案七千多元, 小小年纪滑向了犯罪的深渊。花季的年华, 却要在高墙内度过。而小婷走到这一步, 父母离异和学校不当的教育方式都有责任。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多希望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的学生一路走好。
8.不容忽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 篇八
关键词:单亲;教育;家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52-01
有人说,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两口子在过不下去时不必将就着过日子,可以选择离婚。是的,对于夫妻双方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然而婚姻走到了尽头,受到伤害最深的却是孩子!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子女。目前在校就读的学生中,这个特殊的群体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他们当中有不少还是比较优秀的,但有一大部分,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小就饱受家庭动荡所带来的磨难,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很多单亲家庭学生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走出阴影,从而导致各种不良心理的产生,造成心理偏差。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好地面对因家庭变故带来的伤害,调整他们的心态,使其尽快达到平衡,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课题。
研究他们性格的成因是对他们施教的关键,在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的完整与残缺对子女教育有着很大影响。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在子女教育等诸多问题上也有其特殊性。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在一个家庭中,他们是弱小的,除了父母,他们一无所有。所以失去父爱或母爱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这些学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内向自卑。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失去完整家庭的孩子,就没有了优越感,再加上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吵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是孩子自卑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我教的一个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女生,父母离异之后,不断为争家产而争吵,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这个孩子。她在班里少有朋友,也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 ,回答问题时声音小的恐怕连自己也听不清,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班主任请来她妈妈,这位妈妈当着孩子的面不停地数落父亲的薄情,对孩子的教育只字不提,俨然将老师当成了家庭矛盾调解员,而女孩只能在旁边沮丧的垂泪。看着这一幕,身为教育者的我真是为女孩悲哀。我在想:母亲的温暖在哪里,母亲的关爱在哪里,那点家产比这个活生生的人更重要?那次以后,我建议女孩的班主任,不要再当着女孩的面叫家长,并且发动同学和她交朋友,帮助她学习,上课时提一些她感兴趣的问题,让她有发言的欲望,渐渐地这个孩子敢说了,爱说了,课间我们还常常能听到她的说笑声。
2、敏感自私。失去家庭温暖的孩子,对周遭的人事有着很敏锐的洞擦力,别人的一言一行都会令他有不一样的想法,喜欢猜忌。也许因为失去的痛苦挥之不去,自我保护意识极强,自己利益是不容侵犯的。曾经教过的一个叫伟伟的男孩,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他跟着妈妈长大,在我的班里当班委,开学之初,民主制定班规,别的同学提出的建议,他常常表示否定,话语中透露出“这一条影响了我”的意思,因为刚接这个班,对学生不是太了解,我没有做判断,下来以后找别的孩子了解了情况,才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和他平时的为人。同学们都认为他比较自私,还开不起玩笑,真正跟他玩的同学没有几个。为此,我经常找他谈心,并通过各种班级活动来历练他。渐渐地,他的性格变得开朗了,人也大度起来。在中考结束不久,他组织了全班同学聚会大家玩得很开心,同学们都说经过谭老师的“改造”,伟伟已经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了!
暴躁易怒。有些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家庭的缺陷,使自己郁闷的心情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好斗,所以会出现打架、斗殴等行为。今年五月,一个课外活动时间,我所在的七年级(5)的几个男生和八年级学生在球场上打篮球,不一会就有学生来反映,我们的学生和八年级的学生打起来了,我赶忙到球场上制止了这场群殴。最后了解到只是因为打球中抢球,我们的一个学生没有抢到球爆了粗口,对方不愿意就打起来了。事后在和那个男生谈话中了解到,最近他的父母正在闹离婚,他的心情很不好,同学也有反映他这段时间经常骂人,同学们都不敢跟他说话了。和他交谈着,他的眼里始终噙着泪花,这是个令人揪心的事,对我们成年人都是不小的打击何况一个12岁的孩子!那之后对他的关照也就更多了,他的情绪慢慢趋于平静,但忧郁总还是在他的眼中闪现。
日常生活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做到细心地观察、仔细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了解这些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注意掌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融洽点、疏忽点,以便架起老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之间沟通的桥梁,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赖的目的。
9.单亲家庭孩子自尊心的培养 篇九
【摘要】 我国单亲家庭的数量逐年攀升,而家庭又是孩子身心发展中最重要的初级社会生活场所,对孩子的行为、情绪与认知之发展影响甚大。本文通过对单亲家庭孩子的研究分析,以帮助单亲家庭子女能更健康的成长,引导单亲家长树立健康、积极、乐观、自强、自尊的婚姻和教育观念,从而减少单亲家庭对社会整体发展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关键词】单亲家庭 影响 鼓励 对策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影响人的一生。家庭教育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中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对于逐渐增多的单亲孩子和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就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提出思考,呼唤每一位单亲家庭教育者,用您的责任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一、单亲家庭孩子不良心理表现
单亲家庭孩子大多有以下一些不良心理:心里脆弱,胆子小,遇到一些小问题就哭鼻子;或学习不认真,行为习惯很差,经常与老师顶嘴,闹别扭,甚至逃学;或整天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很差;或经常旷课,打游戏机,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打群架等。大概归纳为:
1、沉默不语型:她们(他们)的父亲或母亲的工作也不顺心,境况不好,家长自己的心态、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的孩子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没有活力,对学习的很多内容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既不满现状,又自觉无力改变现实,虽然平时也会和要好的同学朋友开玩笑、聊天,但是一想到烦恼的家事,便比一般的孩子更易陷入忧伤低沉的心境。这类孩子自卑感强烈,自信心弱,很敏感,不愿意同学老师问家事,不愿意家长来开家长会,而对老师的批评一般不会当面顶撞,也不会主动诉说自己的苦恼。但是这种类型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独立性强,不过多依赖别人。
2、散漫类:处于无教育和监管能力家庭的单亲家庭学生容易表现为这一类型。行为表现为无组织、无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自控能力差,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学习成绩较差。
3、霸道类:由祖辈抚养,或溺爱,或缺乏监管、教育能力,择友不良且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的单亲家庭学生容易属于这一类型。由于缺少管教,从小养成骄横的习气,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老师、同学,法纪观念淡薄。个别的往往容易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
4、脆弱型:这种类型多是女孩子。因失去父亲或母亲而倍受溺爱,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家庭欠了自己,对母亲或父亲有诸多的要求。这样的孩子心理脆弱,承受不了丁点的挫折、失败。顺心的时候会开心快乐,如晴天丽日的小鸟;一点不顺心,不能获得满足,便会觉得黑天暗地。与同学的交往中,过多要同学谦让、迁就,很容易就与同学产生矛盾,闹别扭,觉得自己很可怜,总被人欺负。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毅力不坚定,遇挫折后很难抬起头来。
5、渺茫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与自信,在正确引导下,能树立信心,确立生活的目标。然而,有的单亲孩子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引导,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能设计美好的生活蓝图,有的甚至本有美好的理想之花,但因家庭的破裂没有及时培育这朵花,导致没有结出甜美的果。生活丰富多彩,但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没有美好的家庭熏陶的孩子,应去追求什么,选择什么,他们很多会感到渺茫,或者有的压根儿就没有思索过这些问题,生活中没有明确的方向。
二、单亲家庭教育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类
1、无原则的溺爱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比正常家庭孩子更敏感、更叛逆、更坚强、也更努力。由于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什么事都依孩子,一切由孩子摆布,宁愿让自己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结果造成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往往瞧不起养育他们的父母。
2、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倔强等不良品质,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道路。
3、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的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种种方法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结果是事事孩子都不能独立,缺乏独立意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尊心对单亲孩子的重要性
尊重孩子的人格非常重要,家长切忌在外人面前批评和讽刺孩子,孩子难免犯错误,不教育是不行的,但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他知错就改,打骂、训斥、恐吓是强烈的刺激,如果家长不注意教育方式,无形中对不好的行为起了加深的作用。
(一)孩子拥有自尊心的重要性
1、具有高度自尊心的儿童比较活跃,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2、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在与人交往中,他们乐于处在主导地位,而不愿当听众,他们随时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不被别人的挑剔所烦恼。
3、他们往往对世界问题颇感兴趣。
4、他们深信自己的能力,并确信能做好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二)孩子的自尊心来源于父母和环境的关心和尊重
1、具有高度自尊心孩子的父母不仅要善于帮助孩子建立兴趣、爱好,同时也善于关心、了解孩子的朋友,能耐心的倾听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的正常需要能及时给予满足。
2、单亲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比一般父母更为严格,他们要求孩子的品行端正、遵守纪律,他们需要用教育的方法,而不是用惩罚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3、在单亲孩子的家庭生活中,父母总是用和蔼的态度,宽厚的方法来纠正孩子遵守家庭生活准则,当孩子的家长有异议时,家长需要认真、严肃的对待。
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凡是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们。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家长和老师去保护、去尊重。如果教育者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打击和摧残,就会失去向善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伤害或者诋毁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愚蠢行为。
四、如何培养单亲孩子的自尊心
(一)教师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
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孩子在其他同学面前觉得很“丢面子”,抬不起头,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在学校中教师可鼓励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教师可找这个同学聊一聊,相信贴心的谈话和诚恳的态度定会使孩子体凉别人的痛苦的。班主任应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以便形成正确的舆论,使同学们能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二)密切保持与家长的沟通、互动,建立学校,家庭的联动机制
日常生活中学校要保持与家长的热线联系,互通学生情况,或定期家访,把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也可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如果遇到父亲或母亲对孩子缺乏适当监督,应及时提醒家长,指导他们一些基本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与新组建家庭成员产生矛盾或对离异父母怨恨时,要当好协调员,使孩子能体谅出“父母离异是双方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但双方毕竟从更大的痛苦中解脱了出来”的无奈选择。
(三)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
为使孩子健康成长,学校、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想办法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思想和学习动态,最好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某些普通小事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微妙变化,教师要多注意这些孩子的言行,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他们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处理的就及时疏导处理,不能一下子解决的事情,先进行多方面的调查,找出问题的所在,再对症下药,同时加强孩子的心理矫正和辅导。
(四)爱心抚慰,严格教育。父母之爱的缺失,使这些孩子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每位教师应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幼小心灵,像父母一样关心这些孩子,如发现他们情绪不稳定时及时谈心,生病时热情地嘘寒问暖,成绩骤然下降时,发动其他老师和成绩好的学生为他们“开小灶”。若发现其沉迷于游戏机、网吧、武侠小说中应及时提醒,多方面启迪,并安排一些有良好兴趣且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与之同桌或者参加集体活动。对于一些违纪行为,应在课堂或者课下及时批评,一旦改正,及时表扬。
(五)营造充满温馨的集体氛围
单亲家庭孩子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乏,家庭的先天不足使他们幼小的心理产生渴望被关怀的心理,班集体中应创造一种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既竞争有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使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积极参加班上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使他们提高自信心。
(六)要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和责任感
教育孩子正视逆境,敢于同命运挑战,做到自强自立,勇往直前,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在家里要体贴长辈,生活自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多给孩子当家做主的机会,让他们多为家长分忧解难,这会有利于他们尽快的成熟,如果包办代替太多,唯恐苦了孩子,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单亲孩子经历的挫折比其他孩子多,容易形成比较坚强、倔强、不服输的性格。
加强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不管对孩子本人,对家庭,还是对学校,对社会都十分必要。学校、家长和全社会必须抱着对下一代极端负责的态度,应认真全面地掌握这些孩子心理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走出青春的阴影,接受社会的阳光和雨露,绽放出青春的花朵。
参 考 文 献
10.单亲家庭孩子教育之我见 篇十
【摘要】: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父母离异后,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领着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组合的家庭里,还有的则是依附着爷爷奶奶。孩子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都是没有人管理的,孩子从小不养成好的习惯,将来会害孩子一辈子的。
【关键词】: 单亲家庭
消极情绪
家长工作
心理
行为。
提到单亲家庭,一般人直觉认为是离异家庭。但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父母离异后,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领着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组合的家庭里,还有的则是依附着爷爷奶奶。孩子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都是没有人管理的,孩子从小不养成好的习惯。,将来会害孩子一辈子。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缺少完整的家,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自闭、自卑、自责、焦虑、抑郁、妒忌和逆反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往往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 怀集县怀城谭勒小学 黄丽琴
家庭的经济原因以及其它因素被忽视,形成具有以下几种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孩子。
自卑型。
自卑感强的学生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着这个秘密。他们填表则隐瞒家庭情况,经济有困难不会申请补助。这类学生有的原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争硬气要改变环境,但又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协调发展。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属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孤独型
单亲孩子,特别是随父亲或住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产生孤独感,行为上表现出离群,不大方,没有多少人与他们活动。
渺茫型
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与自信,在正确引导下,能树立信心,确立生活的目标。然而,有的单亲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引导,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能设计美好的生活蓝图,有的甚至本有美好的理想之花,但因家庭的破裂没有及时培育这朵花,导致没有结出甜美的果。生活丰富多彩,但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没有美好的家庭熏陶的孩子,应去追求什么,选择什么,他们很多会感到渺茫,或者有的压根儿就没有思索过这些问题,生活中没有明确的方向。
独尊型
这类学生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便于管得太严,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独尊的心理特点,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有的学生不但不叫继父母,就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叫。这类学生行为上表现出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不参加公益活动,不遵守校规班纪,是思想教育的重头。
逆反型
单亲学生有的因为父母离异觉得不光彩。因而也受到同学的歧视,慢慢对父母,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有的因为家里突然增加了第三者,言行受到约束,如果继父母对自己存在偏心时,则会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
二、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
(一)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
从入学起,就应当着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跟踪,并详加记载。对他们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上的关照,行正,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掌握单亲家庭孩子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家庭的教育方法如何,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班主任不仅仅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也要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
(二)加强家长工作,促使家长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养。
接触过一些离异的父母,总体感觉他们对于离异这样的事情不好意思和教师沟通。一来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面对教师难以启齿,而认为当教师知道孩子的事情之后,教师会另眼看待孩子,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宁愿遮遮掩掩也不告知教师,作为教师,当知道孩子的情况以后,可以恰当地介入,本着为孩子健康成长着想的原则,以家长能够接受的方式,通过面谈、短信、电话和QQ交流等多种形式开诚布公地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建议家长:
1、注意不要过度保护。
在丧偶或者离异之后,为父母者常常会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和爱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关怀备至。孩子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必为自己的生活安排和学业计划操心,一切自有爸爸或妈妈代作主张。日子一久,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增加。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脆弱、依赖,缺乏主见和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单亲家庭中,母子(父子)要在相依中各自独立。
2、切忌期望值太高。
缺少了配偶,不少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在厚望之下的孩子,往往有着过度的压力,心理负担沉重。有的家长把全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自己节衣缩食,忍辱负重,寄希望于孩子的明天。一旦孩子表现不尽人意,其气恼、忧怨一齐涌上心头,有的恶语相向,有的拳脚相加,更有甚者不理不睬,说出伤害孩子的话,有些心理素质不佳者,受不了这种压力,便索性走向了反面,来个不思进取,乃至“破罐子破摔”。这种有意无意的行为就是为了让父母降
低点希望,使自己能够喘口气。另一些孩子也许能坚持发奋,不让父母失望,但是长期超负荷地运作,其潜在的心理损伤亦不容忽视。一旦某一天超出了承受极限,便有可能走向崩溃,结果反而更糟。
3、注意帮助孩子充实生活。
由于社会的宽容度及个人的修养尚未达到相当的水平,使单亲子女可能需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习环境中的歧视、偏见和嘲弄。不少单亲子女因此在性格上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因此,家长不仅自己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充实生活。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单亲家庭的生活比较单调,孩子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虚与寂寞。为此身为他们的父母,每天再忙,也应抽时间多陪陪孩子。陪孩子聊聊天,一起娱乐一下,或者协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一些难题。此外,还可帮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让孩子把朋友一起请到家中来玩,以弥补亲情的不足,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总之,与家长沟通,教师可以以多重身份出现,有时候是指导者,有时候是倾听者,有时候是安抚者„„你的真诚付出一定能够让离异家庭的父母调整心态,监护孩子的茁壮成长。
(三)与单亲孩子平等相处,营造和谐温馨的学校教育环境。对于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学校教育非常关键。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应该加倍呵护和关爱他们,不要有任何歧视他们的言行。还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爱心和上进心。用爱心和师生亲情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当然,关心也要适度。单亲家庭的孩子非常敏感,过分的呵护和过分的冷淡都不提倡。
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有猜忌和孤独的心理。他们会因为心灵受到伤害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会因为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而认为是针对他个人的言行。这时,班主任老师应怎样做呢?
1、教师自身观念要开放,心态要豁达,能够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不在工作中流露出对婚姻离聚的好恶态度,更不能有歧视、嘲笑、戏弄离异家庭幼儿的做法。
2、要发掘离异家庭幼儿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引导他们多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们在同伴群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使同伴接受他并乐意亲近他。另外,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虽然产生了自卑心理,但如果他们在绘画、讲故事或其它方面有一定天赋,教师就可抓住这一优点,在班上经常表扬,并让同学们向他们学习,放大优点,缩小缺点。让单亲家庭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带给他们的帮助与关爱。
3、教师要积极组织或介入一些活动,如开展结对、分组和集体游戏、竞赛活动,提供幼儿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帮助离异家庭幼儿在活动中融洽同伴关系,融入班级群体。
(四)用真挚理智的爱,温暖孩子的心房,叩开孩子的心扉 由于家庭离异,幼儿源自父母的爱少了,甚至被剥夺了,他们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常常得不到正常体验,但他们时刻渴望从其他渠道得到情感抚慰。对孩子的这种情感需求,教师除了加强家长工作,尽可能使幼儿在家庭中得到满足之外,还要给予幼儿更多的温情
和慈爱,具体包括:
1、尊重幼儿人格,充分接受儿童、信任儿童,积极对幼儿行为作出反应,对幼儿表达关爱等。在方式方法上可以采用倾听、赞赏、温和信任的眼光注视,用前倾低位或下蹲姿势和幼儿亲切交谈;非正规教学活动时可呼幼儿小名,并且常用爱抚、微笑的表情;还可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小困难,如戴上头饰、捡起掉落地上的操作材料等,使孩子感受到爱。
2、若发现单亲孩子沉迷于游戏机、网吧、武侠小说中应及时提醒,多方面启迪,并安排一些有良好兴趣且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与之同桌或者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单亲家庭学生积极参加班上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使他们提高自信心。让单亲家庭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带给他们的帮助与关爱。
(五)严格合理培养其自立精神。
首先,让他们清楚知道,克服自身弱点,是自强、自立的基础,其次,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再次逐步培养他们自立精神,使他们能自觉自愿的在老师的严格管理和真挚关怀下成长进步,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够帮助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
11.关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辅导 篇十一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辅导;家校协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观念的更新,离婚率也在不断上升。加上其他一些不可预测原因,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对青少年学生来说,父母离异或先逝,这些家庭生活的变故是他们人生道路上一个巨大的、从未有过的冲击与挫折。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更好地面对因家庭变故带来的伤害,减少心灵创伤,调整他们的心理,使其尽快达到平衡,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表现
家是驿站、港湾,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块沃土。对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更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健康人格的发展之端。而当父母双方离异或夫妻双方只剩一方时,对孩子来说,就意味着失去了一方的庇护,就如同鸟失去一翼、车失去一轮,在心理上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对生活也失去勇气,对社会充满敌意。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着自闭、抑郁、自责、自卑等问题。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单亲家庭子女因为父母的婚变或家庭的不幸,独自与单身父(母)生活。社会评价加上监护人教养方式的错误,以及亲子关系的失调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社会评价压力、监护者教养方式的失当、亲子关系的失调等是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三、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证明,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失衡是可以矫正和转化的。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主要是在工作中一定要采取符合青少年心理活动规律、个性和年龄特点等的教育方法,开展情理交融,耐心细致的工作,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把一片赤诚的“爱心”奉献给学生。辛勤的付出一定能够得到丰硕的回报。
教育单亲家庭的儿童,除了用一般的教育方法之外,还应该采用一些特殊的措施和方法。
1.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因势利导。
2.创设环境,健全人格,感受关爱。
3.体验集体生活,摆脱悲观情绪,培养团队精神。
4.面对现实,调节心理,善待自己。
总之,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教师要全面了解单亲家庭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分析他们的异常心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对策,才能帮助这部分学生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潘允康,柳明.当代中国家庭大变动.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12.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办法 篇十二
一、单亲家庭学生个性品质上的缺陷
1. 自卑感严重
据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自卑感,他们常年不能和双亲共同生活在一起,缺乏一方的关爱,在个性上就较为容易走向极端,基本上表现为过分张扬或过于沉默,性格上相对孤立,对生活提不起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当其他学生在一旁玩耍的时候,他们常常感到自卑而无法很好地融入集体,害怕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对待自己的学习也不够自信。
2. 自律性差
由于单亲家庭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关心,导致他们大多思想觉悟非常差,无法找到积极的途径释放自己的伤痛,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自律性差,无法很好地约束自己。
3. 缺乏信任感
信任感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单亲家庭学生在心理上受到了创伤,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导致他们失去了应有的童年生活,对父母的信任度、依赖感都有所下降。这样一来,他们往往对外界也持怀疑态度,对他人缺乏信任,刚愎自用,行为怪异。
二、对单亲家庭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
1. 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单亲家庭出生的学生,在心理上通常表现出自卑、不自信,究其原因不仅在于他们自身认识的影响,也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虽然目前我国的离婚率不断上升,但是社会舆论的压力仍旧很大。对此,教师要在班级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让其他孩子嘲笑单亲家庭的学生。教师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多与他们进行沟通,解决单亲家庭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并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孤僻心理。
2. 多与单亲家庭学生的家长沟通,建立家校共同教育机制
家庭是教育的源头,单亲家庭并不代表可以不关注学生的成长。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坚持家庭与学校在教学上的紧密结合,构建彼此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跟踪与记录,通过社会、网络工具等方式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一旦有问题行为出现,家长可以与学校一起对孩子进行帮扶教育。另外,教师要提醒家长在关心、爱护孩子的同时,应该注意培养他们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的品质,努力在单亲家庭学生与其家长间架起理解互通的桥梁。
3. 奉献爱心,激励学生,培养自信,指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单亲家庭的学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难免存在偏差,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甚至认为自己是无用处的,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作弃儿,对生活缺乏热情。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要采取激励机制,转变学生不正确的观点,在满足学生物质需要的同时,弥补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用爱抚慰他们的心灵,在学习上鼓励引导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并通过健康有益的活动逐步消除其自卑、怀疑、自我意识薄弱等人格特征,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得到健全发展。
总而言之,单亲家庭目前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给家庭中的孩子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为了将这种伤害降到最低程度,防止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教师必须做好培育工作,树立孩子对单亲的正确认识,通过多种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坚持奉献爱心,逐步培育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恢复对他人的信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邢胜巧,田红心,蔡晶华.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引导对策[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0).
[2]王凤栋,张慧琴.单亲家庭子女的个性、行为特征与教育[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2).
13.单亲家庭孩子背后的辛酸演讲稿 篇十三
社会上还有很多很多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孩子,他们失去的太多太多了,这可能才是促使他们学业无成的重要原因吧。
单亲家庭,顾名思义,就是父母离异,孩子跟一方生活在一起,才构成了“单亲家庭”这样的一个名词。在现代社会中,这些孩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往往,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孩子性格孤僻、内向,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在于他们失去了大部分的爱......
家庭,听起来就不舒服。一个孩子,自小就需要两种爱:父爱,母爱。两种缺一不可。从小父母就离婚的孩子,心理上必定造成一些伤害,阴影。可能有些孩子会习惯于这种生活状况,而熟悉这种状况只是会放纵自己,单亲的孩子会因为承受不了父母离异的打击而放纵自己,一方父(母)因一心为离婚而不顾及到孩子,就这样,从而使孩子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惯,导致以后的学习受到影响。
现代社会中,“单亲家庭”就成了父母离异后的代名词。离婚的父(母)可能因为觉得孩子受到的伤害太多了,从而太过于溺爱孩子,也能使孩子养成各种不良习惯。单亲家庭里的孩子,在社会中使人同情,可能使孩子心理上蒙上一层阴影,总觉得我比别人少了很多,我是“另类”!的确,这些孩子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同情。但是,我们如果给予他们的单单是同情,可能这样会使他们更加的自卑。所以,我们应该深思,面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这些心灵上曾经受过巨大打击的孩子得到一丝安慰。
说实话,父母的离异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至今无法解答。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假如说,这个孩子很想让父母在一起,而父母因为种种原因不可能在在一起了,这时,就要离婚。离婚这个词可能让孩子接受不了,如果说父母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整天打架、吵架。日子跟本无法过,这样的话,离开,也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那么,这时的离异,对于孩子而言,是件幸福的.事情:父母不用每天吵来吵去了。这可能是孩子最美好的一个愿望了。
单亲家庭里生活的孩子,无非有三种:一种就是长大后学业无成,成为社会、家庭的累赘。一种是经受了无数的艰难,使他(她)的心振作起来,不为离异的事情,从而彻底的放纵自己。离异使他(她)奋发图强,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另一种就是学业很平淡,没有什么恶习,也没有取得一番成就,成人后,就靠打零工,看小摊儿来顾住自己的生活开销。这就是单亲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能够经受得住的孩子成为有用之才,经受不了的孩子整日游手好闲,彻底的放纵自己到了最底限制,而那些觉得无所谓的孩子,生活也将一切正常,很平常。所以,他(她)的一生也就像他(她)对于离异的态度一样,平平常常的过去了。由此可见,离异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远远不止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可能决定孩子今后的一生。
当然,这也是很片面的。总之,这是大部分单亲家庭里的孩子今后的生活状况。也肯定有个别的孩子。不过,照这样发展,又有多少无辜的孩子被牵扯进去,又有多少无辜的孩子,将把一生栽倒在离异!如果他们的父母没有离婚,他们也许成为今后的栋梁。但是,在这些特殊的人群里,又有多少孩子能够承受得住呢?他们需要的是两种不同的爱啊!一方父母是不可能给予他(她)两种无私而伟大的爱的。面对这种状况,许许多多的孩子松懈了,对今后的生活渺茫了,彻底的放纵了。这使一个个优秀的孩子变成了社会的“渣子”,又有谁能想到,在他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辛酸和激烈的内心挣扎呢?!
是的,上天对他们太不公平了!他们原本是可以过着幸福平常的生活的,但是,父母的离异带给了他们巨大的打击,往日的幸福,在今天看来,也无非是那种奢侈和浮华了。父母的分开,给了他们一种无形中的伤害,这种伤害,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安抚的,它可能永远都不会好。也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曾经怠慢的心灵真正领悟了一些人世间的苍凉,他可能从此笑敖人生,回想以前的生活,在看今天的日子,可能,他懂得了,人世间往往最珍贵的东西是最容易破碎了,如果整天放纵自己,而其原因就是父母的离异,自己迎头面对不了!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与其这样的浮躁生活,不如早点脱离这样的状况,毕竟,这已成为了不可磨灭的现实,不可能让现实改变,只有让自己为现实而改变自己,与其自生自灭,不如振作起来,回到现实中去,早日的去适应这样的生活,长大后的某一天,再翻开尘封多年了 “历史”,也许,你会这样对自己说:
14.单亲家庭教出好孩子的方法 篇十四
发展强有力的联系
多花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拥有高质量的一对一时间,这样你可以有机会和孩子发展更强有力的联系,这种联系甚至会比你们还不是单亲家庭的时候所建立的联系还要紧密。当然,这对于许多照顾孩子的家长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对于无监护权的父母来说,同样也可以实现,他们同样有机会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独特的角色。
1.不要减少你角色的重要性。
2.要意识到,如果你和孩子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到你希望的程度,你是可以努力加强它的。
3.当孩子满18岁时,你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结束,这种联系在孩子们成年时依然会继续。
体验社区
我们都很熟悉这句话:“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大环境。”单亲家庭的孩子,通常都需要大环境的支持。在很多情况下,大家庭的成员都会参与孩子的养育,并且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些住的离大家庭远的单亲父母们,可能就会选择加入社区团体——包括单亲支援团体、教堂等。
共同责任
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只是为了赚取零用钱而象征性的做家务。相反的,他们对整个家庭系统的`贡献,是有必要的。这样的需要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贡献的价值,也能培养他们的自豪感。
1.对孩子在家里提供的帮助比表示赞扬。
2.让他们知道你看到了他们的努力。
3.期待他们的帮助,让他们帮忙做事。
处理冲突和失望
单亲家庭的孩子,会看到父母解决冲突的技巧。他们会看到父母努力,尽管他们有区别,进行有效的合作。另外,孩子们也会被迫处理自己在早期的失望。
面对真实的生活
在单亲家庭成功长大的孩子,他们知道自己是父母的生活中最主要的任务,但是他们不会被视为宇宙的中心。这种健康的方法,有助于孩子面对真实的世界。
1.帮助孩子平衡自己的需要与整个家庭的需要。
2.要意识到即使作为单亲,你也可以继续追求自己的需要。
15.用赏识呵护单亲孩子 篇十五
一、单亲家庭孩子生存环境和心理分析
1.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环境分析。单亲家庭的成因很多, 有的由于父母双亲某一方因病或其他缘故早逝;有的由于父母双亲结合后, 感情、兴趣、志向、生活习惯不和或经济问题而离异造成;还有的由于父母某一方喜新厌旧, 或第三者插足造成。在这样的成因下, 我把班中的单亲孩子分为以下几种:双方争抢型、抛家弃儿型、痛失亲人型、老人照管型、和平共处型。
一个家庭一个故事, 一个孩子一种向往。家庭的变数使周围的一切今非昔比, 这份无尽的伤痛不是能轻而易举地弥补的, 教育者必须了解这些孩子的特殊环境, 才能因材施教, 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老师及班集体的爱。
2.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分析。
(1) 孤独、冷漠。父母离异, 往往让孩子在内心深处产生被遗弃的感觉。特别是在看到同龄孩子都有父母陪伴的时候, 就更容易感到内心的孤独。因而他们不愿与人接触, 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 甚至会感到不满和冷漠。
(2) 自卑、自责。由于家庭的变故, 孩子觉得在他人面前没了信心, 总担心别人聚在一起谈论的一定会是和自己有关的话题, 总怀疑同学们对自己的家庭说三道四。而真正面对时又不敢说、不敢做, 变得畏缩, 害怕别人的眼光, 由此内心不快乐, 心情低落;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人际交往也会变得越来越糟, 对自己更失望、伤心, 甚而痛苦并讨厌这样懦弱的自己, 愤恨自己周围的一切。
(3) 焦虑、多疑。单亲家庭的孩子, 整日生活在矛盾之中, 有时甚至感到自己是个“多余的人”, 并会经常为一些家庭琐事无端烦恼和焦虑。这些烦恼和焦虑使他们的个性不同于其他同龄人。
(4) 逆反、粗暴。离异单亲家庭中的孩子, 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 然而他们也渴望尊严, 渴望被人欣赏, 于是在言行上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 有时甚至喜欢对着干, 以显示自身的存在。
二、赏识教育呵护单亲家庭孩子
1.赏识教育的意义。
(1) 赏识教育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赏识教育, 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 教师更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赏识他, 给他以信心, 这个赏识无论是对他的学习还是他一生的发展, 都至关重要。
(2) 赏识教育能挖掘学生的潜能。研究表明, 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 但他们最后的成就却会大相径庭。这说明我们教师要懂得教育, 懂得欣赏, 不能对教育进行“一刀切”, 要尊重单亲孩子的个性差异。所以, 教师要学会欣赏并正确引导, 使每一个单亲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发挥多种多样的才能, 挖掘他们的潜能。
(3) 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耐挫力。由于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 敢于放手, 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练, 给其勇气、鼓励, 使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并顽强地站起来。这一次次的尝试, 无形中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性、承受力, 使学生能在失败中善于总结、分析, 而不是在失败中倒下。
2.赏识教育对单亲孩子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 就精神生命而言, 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能让孩子体验信任、理解和愉悦, 从而让蕴藏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健康成长。赏识能让孩子在得到激励的同时提高自信心, 在快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 保持永恒的动力。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1) 赏识单亲家庭孩子的沟通能力。单亲孩子尤其需要赏识, 需要爱, 这份爱可以通过沟通来传递。班里最高个的女孩清, 她的课余生活除了完成该做的作业, 就是抱着一本课外书, 走廊、操场、花园, 宁愿一个人独自溜达, 也不愿与同学游戏逗乐。我了解到她还没呱呱落地, 父亲就甩手离开, 五年级的清从没见过自己的亲生父亲。几年后, 母亲再婚, 为了母亲的幸福, 也为了孩子的幸福, 家里人商量, 让清跟外婆两人居住, 妈妈就像例行公事似的, 每天下班探望一下就走了。当有了小弟弟后, 妈妈再也没有余力奔波于两个家庭之间, 十天、半月、一月, 清才能见上一面妈妈。久而久之, 孤独、寂寞占据了清的内心世界, 她不愿与人交流, 不愿提及家里的任何人。好几次, 我寻找恰当的机会与孩子交流, 让孩子敢于发泄心中的郁闷。课余, 坐到孩子身旁, 动漫、色彩、追星……关于孩子喜好的话题, 听听聊聊, 知道她在想什么, 需要什么, 追求什么, 讨厌什么。渐渐地, 我开始走进孩子稚嫩的心田, 悄无声息地探寻到孩子的喜好与烦恼, 倾听她的忧愁, 分享她的快乐, 也了解她对同学、对家庭、对老师的不同看法, 增加了与孩子的心灵沟通。沟通让清被他人理解, 也让清学会理解他人。
(2) 赏识单亲家庭孩子的自我愈疗能力。
(1) 帮孩子提高认知水平:理解父母的决定, 开导孩子走出阴影。告诉孩子:你知道世界上有结婚这种事, 当然也听说过有离婚这种事。不过, 一直以来, 你可能都认为离婚是其他小孩父母的故事。每年, 美国会有约150万的孩子遭遇父母离婚。现在, 也许你已经加入他们的行列了。也许,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你感到有些麻木, 然后悲伤、困惑、愤怒和恐惧接踵而来。面对现实吧, 会有很多变化等着你去适应呢。你要住在两个家里, 要用两张不同的时间表, 要记得数学作业落在哪个房子里了……最大的挑战是你的父母会彼此开战。在这场巨大的拔河游戏中, 你恰好位于绳子的中点, 你会感觉自己像要被他们撕裂了一样。可是, 有件事情非常重要, 那就是:你必须记住, 你的父母是和对方分开, 而不是和你分开。
(2) 助孩子增强自信:因势利导抓时机, 迎难而上增自信。单亲家庭的孩子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 遇到的困难问题很多, 他们会经受更大、更多的挫折。教师要因势利导, 抓住时机, 教育他们迎难而上, 有自信心战胜自我, 获得成功。
(3) 教孩子学会豁达:合理宣泄, 乐观面对。对于单亲孩子, 相对特殊的家庭模式让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 正如只有一个翅膀的天使, 想飞却飞不高。父母及老师都需要教会孩子适应独立生活,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责任感, 不固执、不偏激, 不以自我为中心, 能不受家庭的影响积极乐观地生活, 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
(3) 赏识单亲家庭孩子的自理能力。个人事务的自理能力是孩子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它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为孩子将来独立生活、成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它需要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并天天坚持, 在缺少父母监管的时候, 孩子更要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离开父母的把关后, 单亲孩子必须学会自己进餐、选衣服、合理安排玩玩具的时间、收拾房间等, 他们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成长, 生活自理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孩子的空间里避免不了会出一些小的差错, 这个时候, 孩子更是努力要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循序渐进, 在时间和耐心的考验下, 孩子经受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的心理渐渐由刚强、自主、独立所替代。
(4) 赏识单亲家庭孩子的耐挫能力。孩子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 单亲家庭孩子时常受挫。他们渴望有个完整的家庭, 渴望同时得到父爱与母爱, 但他们又担心社会的嘲讽, 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困扰。可用以下方法, 提高单亲孩子的耐挫能力———
(1) 提醒法。父母因为某方面原因解散了家庭或者离开了自己, 一定有他们的难言之隐。孩子可提醒自己, 这只是父母迫不得已而为之, 自己曾是维系他们之间的纽带, 父爱是山, 母爱是海, 这份爱只是距离的问题。
(2) 故事法。寻找萦绕在自己身旁的幸福踪迹, 告诉自己自己不是那个最可怜的孩子。试着读一读其他比自己还要不幸的孩子, 把别人的故事和自己的经历权衡痛苦与欢乐, 让自己在故事中感受, 在故事中激励自己, 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3) 辨证法。婚姻生活不是简单的两个人相聚相守, 如果孩子能客观地评价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不同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角度, 那么单亲孩子不妨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父母生活在一起成了各自心头的一把枷锁, 那么不如就释放了吧。告诉自己父母的离异会让双方及自己生活得更轻松、更欢愉!
(4) 个性法。李子勋说, 教育孩子之难, 难在双亲是否人格完整, 是否乐于宽容和变通。如果带孩子的妈妈是乐观的、独立的, 一方面既能够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细心的照料, 另一方面又能够划清自己和孩子的边界, 给孩子相对独立的空间, 就可以大大减少家庭变故对孩子的伤害。
16.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办法 篇十六
关键词:单亲家庭;德育问题;爱心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与责任感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家庭的稳定性正在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残酷挑战,离婚率开始直线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单亲家庭越来越多。随着单亲家庭孩子增多,关于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就成为一个新课题。
一、“追根究底”——单亲家庭孩子的德育问题
1.闭关自守,人际关系失调
单亲家庭子女由于没有父母离异前完整、温馨的亲情,在学校里又容易受到歧视,以及社会的传统偏见,于是,很容易出现自我心理封闭、自卑、忧郁、冷漠,甚至厌恶与他人接触。同时,自卑感又往往与强烈的自尊心相伴,极具反抗性。
2.性格异化,自我概念模糊
父母离异的家庭,既剥夺了子女学习的楷模对象,又使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家庭环境之间失去平衡。他们如果与父亲生活会对女性存有恨意,与母亲生活则对男性存有恨意。当男孩由母亲来抚养时,男孩可能会女性化;同样的,当女孩由父亲来抚育时,女孩可能会比较男性化。
3.习惯较差,缺乏上进动力
单亲家庭孩子常常出现学习兴趣低迷、注意力涣散、心神不宁,易沉溺于幻想之中,集体情感意识呈淡化倾向,郁郁寡欢而不易合群,不自觉地疏远正常的班集体活动。
由此可见,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而转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德育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二、“对症下药”——单亲家庭孩子的爱心教育
1.用“爱”起航,拨动孩子的“心灵琴弦”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实施教育和学生接收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单亲家庭的孩子对教师更具信赖、依恋。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
(1)理解
人与人的交往在于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理解就是要知道学生的心,以便对症下药,促进转化。要知其心,只有通过仔细地调查研究,多与他们促膝谈心、沟通思想,才能深入他们内心世界,让心与心拉得更近。为此,我们不妨蹲下来看他们,平等协商地交流,让他们如实地倾吐他们的想法;我们不妨和他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一次,闹一次,让他们把心中的烦恼宣泄出来。走进孩子们内心世界,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世界是那么丰富、鲜活,但同时也是那么纯真、幼稚。这多么需要我们的耐心引导啊!
(2)爱心
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最受伤害的是心灵和情感。常言道,心病需要心来医。教师可以用“爱心”行动来表示对单亲学生的关爱,以情来感动他们,比如,可以在单亲学生过生日时赠送一件小礼物,在学习困难时多加以辅导,生活上关心冷暖温饱,有时还可以把学生请到家里,做上几道好菜,以真情来感动他们。学校和班级也要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发挥集体力量来帮助他们,使他们体会集体的温暖。通过一系列活动,使这些学生在校生活得充实,心情愉快,逐渐弥补家庭变故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创伤。
2.用“心”导航,打破孩子的“心理坚冰”
单亲家庭孩子与同伴交往的需求欲望十分强烈,他们会为结交到好朋友而十分开心,反之也会为失去朋友的信任而忧伤。因此,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是打破单亲儿童“心理坚冰”的最好武器。
(1)学会微笑
密西根大学心理系教授詹姆斯说过:“常露笑容的人,比不露笑容的人在经营、买卖、教育等方面比较有效果和成就。”交往也是如此,笑意是善童的象征,它可以使自己和对方明朗活跃起来,对对方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2)学会倾听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学生不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常常表现为对方有话不耐心听、夸夸其谈、自我陶醉等。很明显,这样的人难以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3.用“情”系航,撑起孩子的“温馨港湾”
家庭环境作为儿童所处的主要生活环境,它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亲子关系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最为重要的因素,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亲子关系作为一种情感因素,虽然不能直接介入学生认知结构本身,直接决定學生的学业,但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性格等会产生重大影响。研究还表明,民主和睦的亲子关系还能积极地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所以,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克服诸如过高期望、过分溺爱、放任不管、言行误导等问题。
多一分了解,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多一分关注,把爱撒向孩子的内心。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以诚心、爱心、耐心、恒心教育单亲孩子,给他们煲一份心灵的鸡汤,就能让他们少份冷漠、少份敏感、少份自卑;多份骄傲、多份自信、多份快乐,让这些受过心灵伤害的孩子脸上重新绽开灿烂的笑容,与正常家庭学生一样拥有一片蔚蓝的、晴朗的天空!
参考文献:
[1]侯锁生.特殊类型的家庭教育[M].南京出版社,1999.
[2]傅安球.离异家庭子女心理[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 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职教科〈科长〉)
17.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办法 篇十七
——谈对个别“特殊学生”的“个别辅导”
潮州市湘桥区城南小学 刘宜云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比非单亲家庭的学生,‚问题‛孩子的心理呈现出某种畸形的成熟,常常用固执的、怀疑的、片面的、叛逆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久而久之,有的变得封闭自卑,有的变得自由散漫,有的变得玩世不恭,还有的则心灵扭曲。如何克服和消除这些离异单亲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教育和引导好他们平稳地走过这段人生道路呢?本文结合工作中碰到的案例,认为必须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营建一个有利于培养孩子美好心灵的环境。作为老师,必须了解这些‚特殊学生‛的心理状态,善于发现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用爱和理解帮助他们走上健康的道路。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生活在破碎家庭的单亲生,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幼小的心灵过早地遭受了打击。因此,较一般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呈现出某种畸形的成熟,常常用一种固执的、怀疑的、片面的、叛逆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久而久之,有的变得封闭自卑,有的变得自由散漫,有的变得玩世不恭,还有的则心灵扭曲,产生了一系列 ‚不健康‛的心理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一系列影响。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又称为心理卫生,是指依据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采取各种措施,形成健康的个体心理活动,培养健全的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预防身心疾病。心理健康也是指人的一种健康状态。‛ 世卫组织提出,健康儿童的标准应包括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完好。
二、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会因为缺少父爱或者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自卑、情绪低沉、性格孤僻。具体如:
1、早熟而敏感。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早熟。这种早熟不仅是指孩子的‚早恋‛倾向,更多的是表现在孩子处理问题上的‚有心计‛,以及情感上的‚霸道‛。就如我班上小郑同学,他的爸爸、妈妈在他刚升上二年级不久就离婚了。经过法庭判决,他跟着妈妈,别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其实他的心灵已受到了伤害。由于得不到常人的父爱,孩子的心理失去了平衡,产生了叛反心理。聪明的他变得无心向学,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可怜的他在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变得心事重重的。课间同学们在说笑,他以为是大家在暗地里笑话他。所以,平时活泼可爱的他常变得无理取闹,还蛮不讲理地欺负 2 同学,导致大家都怕他,躲避他,不理他。
2、孤僻而自卑。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觉得最信任、最亲近的父母都‚背叛‛了他,所以导致他不愿相信任何人。而此时的孩子正处于内心情感十分脆弱的时期,需要倾诉却没有对象,又不愿和同学讲自己的秘密,于是只能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来‚抗争‛,以引起家长或其他亲人的重视。像上面说到的小郑,我发现下课了他还躲在一个角落里,看着同学们开心地玩乐,自己却暗暗流泪。看到这情形,我走过去,握着他的小手,问他:孩子,你怎么了?为什么不跟大伙一起玩呢?等了很久他才告诉我,自从爸爸妈妈离婚后,大家好像都看不起他,不跟他玩,还说他的坏话。经过我与班上其他同学交流,才知道大家其实都怕遭他那双尖锐的小手袭击,所以大伙才躲着他。
3、任性而冲动。自控力差,任性冲动,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控制不住自己,上课经常开小差、做小动作,有的经常跟同学脸红勃子粗地发火甚至动手动脚。比如小郑,他冲动时喜欢捏同学,把同学当‚玩具‛发泄。找他谈心教育他,虽然他也很懂事地答应改,但到实际又控制不住自己。
三、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乏安全感。父母离婚对孩子来说,犹如往日温暖的、遮风挡雨的‚大厦‛顷刻间轰然倒塌,稚嫩的孩子会因无法承受这种打击而在内心产生了极度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又导致了他们心理的焦虑,因而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让同学觉得难以接近。倘若老师也对其家庭背景不了解,忽视了他们发脾气的真正原因,就会使得他们 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演愈烈。
2、缺乏健全的爱。记得有人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个健全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无论是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还是父亲严厉的管教,孩子所得到的爱是健全的。而对于单亲家庭孩子来说,尽管他跟随的一方可能会想方设法在物质方面满足他,但因为缺少另一方的爱而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任何物质都弥补不了的。这也是这些‚特殊孩子‛心理问题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3、缺乏正确的认识。单亲家庭孩子无法通过合适的渠道正确认识父母‚离婚‛这件事,更无法理解父母的做法。其中一方亲人的缺失是他们心头解不开的‚结‛,加之周围的人多多少少会对孩子的家庭进行评价,以及来自家庭内部的互相攻击,孩子可能还要面对新的家庭成员的介入……凡此种种,如果没有很好的心理疏导,也是容易使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原因。
四、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措施
如何克服和消除离异单亲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教育和引导好他们平稳地走过这段人生道路呢?我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形成合力,共同营建一个有利于培养孩子美好心灵的环境。作为教师,必须了解这些‚特殊学生‛的心理状态,善于发现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用爱和理解尽力帮助他们走上健康的道路。
对于生活在离异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如何运用正确的教育和亲切的关怀,来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使孩子能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家长 要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学校方面必须着手离异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营造‚爱‛的氛围,老师要用真挚细微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单亲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家庭的问题不单是物质生活的问题,相当多的是精神方面的问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给予关注和重视,切实帮助单亲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为单亲家庭建起一座绿洲,为单亲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1、做好情感弥补。情感的缺失需要情感来弥补,老师是传播‚爱的使者‛,作为老师不妨当这些‚特殊学生‛‚爱的情感弥补者‛。象小郑这例,我利用课间亲近他,跟他讲:‚孩子,老师知道你也想有朋友,对吗?‛他想了想,点了点头。‚其实大家怕和你玩是有原因的。‛他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我继续说:‚大家没有笑话你,更不会看不起你,如果你能控制你爱弄疼人的小手,同学们一定会再跟你好的。现在你先跟老师做好朋友,好吗?‛他听了用惊讶的眼光看着我,不信地问:‚您说的是真的吗?‛我微笑地说:‚是的。你知道朋友之间是无话不说,以后你遇到什么不开心的尽管跟我讲,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OK?‛他想了想后很开心地答应了。下课后,我和他一起看书、下棋、手拉手散步。自从跟他交朋友后,我发现孩子们投诉他的事件少了,下课后,纵使我没有跟他在一起,孩子们也愿意和他一起做游戏了……渐渐地,他对我有了一种亲近感、依赖感,会主动到办公室来找我谈心聊天。我知道,他开始接纳我这个‚爱的 情感‘弥补者’‛了,我的‚第一步‛走对,已经有成效啦!
2、做好心理疏导。要当好一位称职的老师,应当身兼三重身份:既是师长,又是慈母,更是学生的朋友。特别是对小郑来说,我是介于长辈和朋友间的一个角色,他还是比较信任我的。所以我利用孩子的信任及时帮助孩子做好心理疏导。对待这个‚特殊的孩子‛,我从来不在班里提及他家庭的‚特殊性‛,而是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找他谈心、聊天,和他亲近。一开始,他也对我所做的一切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渐渐地他会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观察我。我知道,其实他需要我的关心和帮助!当他从心理上接受我之后,我再寻找适当的机会做他的心理疏导工作。如有一天,小郑来找我,让我帮他一个忙,叫妈妈别动不动就打他、骂他。我答应他。他还凑到我的耳朵边跟我说起:自从爸爸妈妈离婚后,他经常一个人在家,没事做他就会冲着玩具‚发泄无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喜欢捏同学,把同学当‚玩具‛发泄。问我怎么办?我跟他讲,你已经能够认识到自己这样做不好,已经很了不起了。但这个‚坏习惯‛一定得改掉,如果一时半会改不了,就得学会慢慢改。如果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就先走开,或者是来找我,让我找些事情让你做。
3、做好点拨指导。在情感上迷失方向的孩子需要有人给他指点迷津,而老师是这个角色最好的扮演者:既是孩子可以信赖、亲近的人,又是整个事件的局外者,说理做事公正客观,值得信服。老师的点拨指导,也便于孩子在受到伤害后及时理清头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在和小郑谈话时,我常对他说:孩子,爸爸妈妈分开不是你 的错,你不用为此而有什么想法。大人之间的事,等你长大,见识多了,自然你会懂的。但是现在,你应该学会坦然地面对你周围的人。对于离你和妈妈而去的爸爸,你也不要去恨他,毕竟,你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给予的。所以,你应该心怀感恩,快乐地生活……渐渐地,我发现,他能像以前一样和同学谈论他的爸爸怎样怎样好了。
4、做好‚沟通桥梁‛。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尤其重要,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桥梁‛,及时向父母汇报孩子的思想动态和最近情况,同时也委婉地把父母的苦衷和不易转达给孩子,让父母和孩子相互理解宽容。
如在处理上述案例时,我还跟小郑妈妈进行沟通。当这个年轻的妈妈听到她孩子托我跟她说的请求时,她掉泪了。她说她每一次骂孩子、打孩子之后,都很后悔,只苦于无处发泄。我静静听她说完之后,与她谈起了‚马加爵事件‛。我对她说:‚其实,没有人天生邪恶,只不过是环境造就人罢了。像小郑,一直生活在你们争吵、打架的环境中,你让他怎能有好脾气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我们大人存在的不足,克服困难,还我们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呀!我还从自己的书架上取下一本《孩子,你最棒》教育丛书送给她。
我又对小郑说:‚你应该体谅妈妈的苦衷,你觉得妈妈一个人带着你辛苦吗?自己得工作,又得照顾你的生活累吗?如果你爱妈妈的话,就应该学会感恩妈妈、关心妈妈,让她生活得快乐,这样你也会得到快乐……‛他静静地听着没有吭声,但从他的沉默中,我感觉到 了他思想上的变化。
聪明的他,经过交流后,开始行动起来了。每天早晨,当经过教室门口,肯定能看到一个正在忙着扫地的小身影。不用说,那就是他。暗地里,我请班干部协助他,与他交朋友,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习前段时间落下的功课。我还针对他的事情,与班上任教的其他科任老师进行交流。自此以后,一发现他有进步,老师们也帮我及时表扬他。渐渐地,他活跃起来了,往日的笑脸慢慢地回到他可爱的脸上。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他的学习成绩一下子从差生行列跃进到尖子生排行。
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何其重要,尤其是对于‚特殊家庭孩子‛的教育引导更应该加以重视。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克服和消除离异单亲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引起社会、家长乃至孩子的重视,也希望我的这些观点和做法能够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点滴的裨益。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国家教育部,2002年8月 颁布。
2、《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肖汉仕著,论文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林建华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卢家楣著,1999版。
5、《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作者:田学岭,2006年第5期。
18.如何教育单亲孩子 篇十八
单亲家庭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的“内战”在他们心理留下了阴影。他们整日生活在矛盾之中,有时甚到感到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并会经常为一些家庭琐事无端烦恼和焦虑。这些烦恼和焦虑使他们的性格不同于其他同龄人。常表现为: 忧郁型、少言寡语,胆小怕事,自卑,不愿意和同学交往,整日生活在一个孤独的城堡里,学习成绩往往中等偏下。那么究竟如何教育单亲孩子呢?
“和妻子离婚一年多了,两个孩子我和她各自带一个。我带哥哥,她带妹妹,这一阵子发现孩子的情绪不是很好,每天都郁郁寡欢的,也不喜欢搭理人,自己上学,自己下学,在家什么家务都做,就是不怎么说话,孩子乖的有点过分了。不知道是孩子突然长大了,还是孩子心理受创伤了?我也试着给孩子交流过,可是孩子总是不吭声。我和他妈妈也是经过冷静思考才离婚的,原以为孩子慢慢就会好起来的,可是现在孩子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了,而且他妈妈现在也带着妹妹去外地了。作为一个男人,我并不能够那么细心的觉察到孩子所以心理变化,很苦恼。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
一个父亲给母亲大学专家留言中如此说到,因为自己和妻子离婚造成了孩子如今的心理。其实我们可以理解孩子现在这种心情,为此母亲大学的专家给这位父亲给出以下几个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孩子走出阴影。
让孩子接触其他长辈,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如果是离异家庭,不管哪一方带孩子,都应该让孩子与另一方面有接触与交流的时间,感觉父母之爱。双方都要讲理智,切忌在孩子面前“争庞”。如果有可能,应该让孩子与父母同时团聚,这在现代社会不仅应该,而且可能。不是夫妻,也可以是朋友嘛,何况还有共同的下一代。还要让孩子与其他亲友中的长辈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面,家长的同事也是交往对象,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多给孩子当家做主的机会,让他们多为家长分忧解难,还会有利与他们尽快得成熟起来。如果包办代替太多,惟恐苦了孩子,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家长首先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夫妻离异太多是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出来。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去解决。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那样反而增添一层苦恼。瞒是瞒不住的,蒙在鼓里的孩子知道事实反而怨恨父母。
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演。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家长不妨找那个同学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诚恳的态度和有理的分析,会使孩子懂事的。而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在大班上讲清道理,造造舆论,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
【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办法】推荐阅读: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06-08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11-05
单亲孩子如何教育10-23
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06-19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08-25
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的论文08-29
单亲妈妈的创业故事10-31
单亲(结题报告)07-25
贫困申请书大全单亲08-29
单亲学生助学金申请书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