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

2024-09-25

胜利油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7篇)

1.胜利油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 篇一

上海市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研究

张雪珍

课题组主要成员:张雪珍(组长)、毛放、傅禄建、廖大海、卢晓明、潘国青、金辉、叶令仪、张锦堂、毛佩燕等。本课题是上海市教育科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本文在各分报告基础上,由张雪珍执笔撰写,发表时有删节。

1996年,受上海市教委的委托,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组织了《步出高峰后,优化教育资源及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课题组,进行了小班化教育的专题研究。课题组从问题和实际出发,查阅了资料,调查了数据,构建了小班配置的数理模型,进行了预测研究、理论思考、实施研究和对策研究。

一、上海市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理性思考

“小班化教育”作为专门名词,是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一个术语。其所包括的基本概念有:小班;小班教育;小班化教育。

1.小班 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班额学生数量,是一个动态变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小班”的班额数有不同界说。相对上海小学以往40人以上的班额,压缩班额到较少的幅度,即称之为“小班”,其压缩幅度有一定的上限和下限。

2.小班教育 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班额人数减少后,教育活动即会发生变化。(1)教育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会得到重组;(2)教育活动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和效度,以及师生互动关系会得到增加或增强;(3)教育教学的内容、方式、技术、评价会发生新的变化,并会促进和带动教育理念的进步。小班教育是压缩班额后,与之变化相适应的教育活动方式。

3.小班化教育 在一定教育价值论支配下的教育活动体系,并形成一定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即在“小班”配置的条件下,小班教育的内在属性和特质逐步形成的发展过程,具有教育模式的普遍意义。

从1994、1995年起,本市小学已步出“入学高峰”的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上海连续人口负增长的趋势,至2003年以后,市区与郊县小学的新生入学人数,将进入低谷状态,每年维持在6—7万人。届时,教育资源包括师资,相对于现在将有较大宽裕。因此,缩小师生比,提高每个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程度将变成现实。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当前的学校设点布局调整和建设过程中,由于教育法治力度不强,以及对“小班化教育”的意义缺乏前瞻性认识,小学和幼儿园中的部分教育资源的流失现象有所增加,这是上海基础教育教育资源的潜在危机。如不正视,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若干年后,潜在危机就有可能变成现实的危机。所以从现在起,开始小学“小班化教育”试点研究,并逐步推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充分保护、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无论从世界教育民主化、学生本位化和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看,还是从建设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角度来认识,小学推行“小班化教育”势在必行。

二、上海市小学实施“小班”配置的可行性预测

“小班”配置的预测研究,是要回答:根据现有的教育资源,本市何时可以实施何种配置的“小班化教育”。

本课题对“小班”班额配置的预测研究,基本的变量关系是:学生数、教师数和教室数。

统计与测算,均按小学“五年制”为口径。

在预测研究中,根据对“小班”配置多种可行组配,我们研究制定了一套反映小班配置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与具体算法,用来描述“小班”配置不同组合的运动规律。构建“小班”配置的数理模型,可以根据各种层面的不同要求,测算出各种配置方案。

对“小班”配置基本要素的变量,我们作如下的选择:

(1)班额的学生数。“小班”班额预测研究,有必要确定若干变量作研究对象,即选择了班额24个学生、28个学生、32个学生三种。

(2)教师的配备数。上海各区县小学的班级专任教师数,下限是每班2位教师。把行政和学校其他教辅人员的兼课统计在内,每班教师配备数,则在2人以上。“小班”配置的教师数,就每班2位教师配备作预测研究,下限取值,预测研究的基本结论,可以有较强的可行性。

(3)教室的配备数。考虑到上海近年来,小学教室总量的一些变化,我们选择每班1间教室作为变量进行预测研究,期望在于:预测的基本结论能够比较接近实际。

根据“小班”配置基本要素变量关系的选择,“小班”配置的基本模型,有以下三种:

模型1:每班配额学生32人,教师2人,教室1间; 模型2:每班配额学生28人,教师2人,教室1间; 模型3:每班配额学生24人,教师2人,教室1间。表1 上海市小学不同“小班”班额标准和实施年份预测表“小班”班额假设标准 每班32人 每班28人 每班24人上海全市可实施年份 1998年 2000年 2000年上海市区可实施年份 1998年 1999年 2000年上海郊区可实施年份 2000年 2000年 2001年

由表1可见,三种模型设定条件的教师、教室每班配额不变,学生班额分别为32人、28人、24人,经预测,实施“小班”配置,在市区分别可从1998、1999、2000学开始。郊县则最早从2000年开始。市区要比郊县提前1—2年。由于统计工作的复杂性,未来数据的多变性,市区与郊县、市区之间办学条件的差异性,因而各区县在推进“小班化教育”进程中,对“小班”配置方案,可运用本课题构建的数理模型,独立进行测算。

三、上海市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的试点

“小班”配置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契机,但这只是一种理论假设。要把这种假设转变为现实,需要进行实践层面的试点研究。

因而,“小班化教育”的试点,任务是回答:在当前学校的条件下,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现实可行性及其尚待深入实践探究的问题,为上海市小学全面推行“小班化教育”提供实践依据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先行试点

1996年秋季,课题组以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为先行试点学校,在四年级二个班、二年级二个班及一年级五个班(每班学生均在28人以内),对“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操作及效果进行可行性研究。1.研究的方法与原则

研究主要采用教育实验法,并辅之于问卷调查、行为观察、个案分析等多种手段。根据“小班化教育”的目标及其内容,设计的教育原则是:

(1)教育均等性原则。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即教师对各类学生的关怀、教育一视同仁,让“阳光普照”学生,各得其所,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2)教育充分性原则。提高活动的频率,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空间密度和时间宽度,使每个学生均衡地得到教师的关怀辅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教育综合性原则。教育内容的综合,即加强各学科的渗透和联系;教育过程的综合,达到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统一、情意系统和认知系统的统一;认知活动的综合,达到知识、能力、智能的整体优化。2.实验的主要措施(1)改变座位排列,缩短师生、生生交往的心理与空间距离。(2)优化课堂教学,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别辅导。

(4)沟通学科联系,实施包班教学、综合教学。(5)改革考试方法,优化教学管理。3.实验的结果

(1)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小班学生上课发言的机会大大增多。据调查统计表明,平均约为大班学生发言机会的三倍左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增强。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家长对语算包班教学的满意程度,从期初的86%上升到期末的99%。

(2)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改善。

现在二、四年级的四个小班,原是由二个大班拆成的。进入小班后,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书写规范整齐,自觉进行预、复习等也形成良好风气。(3)学生“三自”能力显著提高。

自理能力——学生的自理能力比大班时有了很大增强,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活动器具、学习用品自己保管,班级黑板报、走廊的瓷砖画自己设计、自己完成,十分钟劳动人人有岗位。

自治能力——小班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自己设计、管理生物角、图书角、玩具角,组织中队活动、小队活动,当好老师的小助手。

自学能力——通过小班中的全班共学、小组学习、个体独学,学生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自学能力大大提高。(4)促进师资素质提高。

在实验过程中,学校积极开展教育理论学习、师资培训、课题研究、示范展示等活动,尤其对课堂教学模式、策略、手段、方法、技术的探索和实践,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5)积累了“小班化教育”研究的原始资料。在实验过程中,既注意定量资料的收集,也重视定性资料的收集。类别有统计资料、录音资料、录像资料、照片资料、实物资料、文字资料等。这些资料不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小班化教育”的推行,都能提供一定的依据和范式。实验结果证明:在班级授课的条件下,如果班级学生数采取“小班”班额,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作出相应的变化,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仅师生交往和学生活动的频率必然增加,而且师生交往和学生活动的质量也必然明显提高,从而大大改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在本实验条件下,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可行的。

(二)扩大试点

1997年秋季开始,扩大了试点学校。参加试点的有黄浦、静安、卢湾、南市、徐汇、虹口、闸北和金山等区县,涉及10所学校33个班级,其中3所为中心小学,3所为一般小学,4所为相对薄弱小学。试点班每班人数控制在25人左右,少的只有19人,最多为28人,男女生比为1:1.09,学生随机编班,不作挑选。1.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在吸取先行试点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教室配备做到一个班级两个教室,或两个班级三个教室。除上课用教室外,另一个教室作活动教室用。教室内设有科技角、生活角、玩具角、展示角等,有的还配有录音机、幻灯机等电化设施。课桌椅排列形式也根据教学需要作相应的调整。试点班教师实行包班制,即每班配2.5名教师,改变每一位教师只教一门学科的常规,而是一位教师兼任几门学科,安排若干具体的工作,如生活与劳动、体育锻炼、班队活动及社会实践等综合教学。与大班教育相比,要求“小班化教育”既保留班级集体教学的优势,又吸收个别教学的长处,以形成优势互补。2.研究的主要内容

10所试点学校针对学校实际,有所侧重地对“小班化教育”的教育投入、编制问题、师资结构、校舍安排、班级管理、课程安排、座位排列、师生交往、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内容进行专题研究。3.试点效果的综合分析

通过对三种类型10所学校的课堂观察,“小班”授课的优越性显而易见。(1)增加了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和交流的密度。由于教学的空间条件发生了变化,上课形式灵活多样,有时把课桌椅排成马蹄形,有时排成矩形,有时月牙形,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解放了五官、大脑和手足,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2)学生的个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更富责任心,拥有比那些仅仅作为听众角色的大班学生更为丰富的体验。

(3)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培养健康的情感。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更了解,更倾向于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强化对学生的学力和人格的培育。

(4)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因材施教。有的教师还把办公桌搬进教室,一天8 小时与学生在一起,作业当场面批,当场个别指导。增加了与每一个学生的接触,并能及时答疑,使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优势互补。

(5)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这个微观领域运用了比过去更多的有效手段,如,既备课又备人,实施分组教学,实施无等级考试„„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有了全新的转变。

试验的结果表明,最大的得益者是学生,与传统的四、五十人的“大班”比较,学生全面发展质量高于“大班”,行为规范优于“大班”,综合能力强于“大班”,因此受到学生和家长普遍欢迎,学校领导、教师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实验学校的试点经验为“小班化教育”的综合性教育价值取向提供了经验方面的有力佐证。由此可见,成功的小班教学从缩小班级规模出发,确立了符合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致力于培养个性和谐发展的富有创造精神的未来人,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学校的教育教学机制,将成为上海未来社会中的一种全新的小学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

四、结论

从教育理念、资源变量预测和试点实验总结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如下两个基本结论:

(一)上海小学阶段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可行的

1.上海实施一流基础教育应当借鉴当代教育先进与成功的经验。当代教育改革注重人的充分发展,部分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尤其是低龄儿童教育阶段控制班级规模,实行包班教学,通过“小班化教育”推行个别化、小组化教育等,为上海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了理论与经验。

2.上海一流基础教育规划中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实行了小学升初中免试入学的重大改革举措等,为小学教育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宏观上宽松的环境,使“小班化教育”可以在有利时机中积极开展。3.实施“小班化教育”,符合广大市民及其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通过办好每一所小学、提高每一位学生受教育充分程度来满足老百姓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是人民群众欢迎的一件实事,也是解决当前择校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4.当前,上海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学校设点布局的调整以及小学生入学人数的大幅度自然下降,为小学阶段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时机,同时“小班化教育”也有利于保护和优化教育资源,使学校建设提高标准。5.上海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成长以及小学中“愉快教育”、“参与教育”、“自主教育”、“创造教育”等成功的教育改革经验,为推进“小班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6.10所试点学校开展的先期研究,已在教育管理、经费投入、师资配置,尤其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为上海市小学推广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提供了实施依据及经验支撑。

7.试点学校的工作已取得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黄浦、静安等区已将推广“小班化教育”列入工作重点,区域性推进即将成为可能和现实。

8.市人事部门、市教委有关处室统一了思想,将在政策上、工作协调上采取措施,有利于促进“小班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上海小学阶段目前要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尚有不少困难

1.思想上对“小班化教育”还有各种不同看法。“小班化教育”核心问题是提高学生受教育的充分程度,运用课堂教学拓宽的时空,高质量地开展素质教育。但目前有些同志观念尚未转化,认为“小班化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司空见惯,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经费短缺的大国是否可行持观望态度。同时,也存在以下一些有代表性的看法:(1)“小班化教育”并不一定是素质教育,也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搞应试教育;(2)“小班化教育”也不一定能解决因材施教问题;(3)“小班化教育”主要是解决保留小学校舍和教师下岗问题;(4)“小班化教育”将提高教育成本,降低效益;(5)小学开展“小班化教育”,与中学、大学如何衔接等,所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十分必要的。2.政策上对“小班化教育”尚缺少有力的支持。“小班化教育”目前尚在试点阶段,一旦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必然会遇到政策障碍。(1)经费投放政策,主要包括生均公用经费的核拨,学生收费政策的调整,专项经费的追加等;(2)人员编制政策,指师生比,教师与教学辅助人员比的重新核定;(3)资源配置政策,主要是校舍、占地、设施、设备的人均占有的标准配置需重新制定;(4)课程标准、结构、教材及教学策略等的调整。

3.师资队伍的适应能力存在问题。“小班化教育”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技能上“一专多能”,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并对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作业辅导批改到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实施综合性的教学改革。而现有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都缺少必要准备,试点班的经验尚不成熟,大面积推行有难度。

4.区县教育投入不足,无法保证“小班化教育”的全面推行。实施“小班化教育”应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有较好的教育环境,试点学校一般都在教育局支持下,从硬件投入上给予了一定的保证。但各区县财力目前不能保证所有小学都能实施改造更新。

5.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这主要指“小班化教育”的教育规律尚不清晰,理论研究滞后,评价分析不够健全与完善,所以“小班化教育”的课程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创立,教学策略的应用等只是试点校小范围的探索,如大面积推进则必须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6.由于上海人口的流动幅度很大,人口导入区一方面继续接纳新生源,一方面区域内仍处于初、高中入学高峰,一些区县的部分初中预备班放置小学,占用了一定数量的小学资源。而人口导出区目前教育改革中一般都有重大项目,牵制了大量精力与投入,所以一时没有能力来加大推进力度。

2.胜利油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 篇二

关键词:小班化;性格特征;兴趣

目前,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实施的教育制度都比较传统,小学中的每一个班级差不多都有七十个左右的学生,这对于英语这一门新学科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这就使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可能很全面,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只能以偏概全,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是说,当前的教育模式由于班级容量的局限,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思想。而“小班化”改革风潮的出现,为我们国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在极大的空间里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他们与老师的沟通增加,同时小班化的上课方式可以为外教的融入提供良好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更多与外教面对面交谈的机会,通过多说多练来提高口语能力,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学习方式,更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小班化学习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方式

小班化作为当前引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风潮,它已经被我们国家教育机构所重视,它是最符合当前教育改革方向,也是培养中小学生个性最好的教育方式。每一个人天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但是因为他们接受的都是传统的义务教育,逐渐使他们的独特个性被泯灭,它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自己的个性追求,这个教育方式存在极大的弊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学习的时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了解学生的个性,小班化教育方便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针对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也被提上了日程,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英语小班化学习下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方式。

1.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组建英语学习小组

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有各自的个性特点,而小班化的好处就得以体现他们的个性特点,老师在小班中可以兼顾每一个学生。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及特点分组,因为分组学习是小班化教学的常用方式,组内人必须能较好地配合,这就要求教师分组时必须慎重。一个组内的学生有的语言能力强,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沟通能力强,根据他们各自的不同特点分组,不仅可以起到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的作用,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一举两得。

1.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合作能力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而竞争与合作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竞争中有合作,所以合作意识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小班化教学通过分组,可以在小组内多组织一些有关英语的对话,并以讲课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让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去完成,在备课过程中就可以考验他们的合作意识,只有集体行动,分工合作,才能提高效率,也使所有人都参与其中,通过小组讲课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团体协作感与责任感。

3.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利用观察导入法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总是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学习缺乏自主性,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而对于英语学习,只听老师讲是没有用的,应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英语学习必须依靠学生自己。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播放彩虹的图片,然后问:Boys and girls,look,whatthis?幻灯片上的彩虹图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等学生用中文说出彩虹以后,老师说“Yes,its rainbow.”这样,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自然而然更喜欢学习。小班化教育中老师改变了教育模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通过预习新知识,通过小组交流,在课堂上向大家呈现自己的想法,最后老师总结并指导,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也进一步加强了合作学习能力。

二、小班化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其好处

1.小班化教育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模式比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学习内容比较枯燥,而小班化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去学习、交流并获得自己的感悟,通过不断地对英语口语的练习和复述来提高自己。它更注重培养学生个性,老师在学生少的条件下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并尊重个性差异,引导学生朝着符合自己个性的方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把以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对于培养新一代有个性特征的学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分组学习、分组合作是其特点,并且给学生提供了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小班化教育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分组学习,将班级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来学习,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营造一种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更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分组合作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3.让学生可以得到多元评价,全面了解自己

自主课堂对学生进行多元的评价,既有对课堂的客观评价,也有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在开放式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更有助于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谊。而通过学生自主讲课,学生可以知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讲课的评价、平常表现的评价、行为习惯的评价等。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以使学生更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过老师指点,及时改进自己的缺点。

总之,小班化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的施行,不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更需要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因为英语毕竟是一门外语,它被人们接受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它的发展可以弥补我们国家教育体制现在存在的不足,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是每个人交流必然会用到的,所以对于它的学习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通过小班化教育让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更能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外教,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王晶莹.美国探究教学模式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0(04).

3.勇敢小学小班化教学实施方案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发展、和谐发展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资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本校“小班化教育”理念:

教育观:关注每个孩子,激励每位学生。

教学观: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学。

学生观:学生是有潜力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是不断发展的。

师生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师生是共同成长的伙伴。

质量观: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三、实验目标

[总目标]

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尊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发挥,崇尚人文关怀,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

[具体目标]

1、加快学校硬件装备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使用效益最大化。

2、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3、探索小班化教育资源、环境配置,使之更具育人功能。

4、加快已初见雏形的篮球及迷社两大学校特色建设,并在管理、教学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具体操作方法与经验,为今后继续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借鉴。

四、研究的内容

1.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小班化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3.小班化教育策略的研究。

4.小班化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

5.小班化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

6.小班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研究。

7.小班化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五、实验的措施

(一)建立合作学习,创造课堂教学新模式

教师角色定位:指导者、组织者、倾听者、参与者、调解者。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自我水平的提高上,教师的观念与模式也在变化中。

——做好前置诊断.弄清学生的认识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的现状,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编排合作小组,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

——建立合作学习。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将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再考虑到性别、兴趣、现有水平,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因素合理搭配、进行编组、每组人数以4—6名为宜。组员要进行训练,做到既相互合作,又不过分依赖别人。组长定期或不定期轮换,轮换方法可多种多样。教师可参与小组活动,成为孩子学习的伙伴。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传授知识为其主要任务,是从教师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被动接受,思维受到限制,而在小班化教育中是开放的、拓展的、体现学生自主发展,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结构。

(二)以建设温馨的班级文化为起点,营造学生发展的良好氛围。

硬件方面——教师办公角、作业展览角、图书阅览柜、学生书包柜、电化教学设备角、活动角。

软件方面——丰富的班级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上,张扬教师和学生个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小班化教育,十分强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班级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

(三)合理设置课程,建立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小班化教育要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时代性。

国家课程——严格遵照新课程标准,严肃执行教学计划,不增加周课时总量,不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开齐开好各类文化课与技能课。

地方课程——合理调整,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

校本课程——要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努力在本实验过程中建立起一整套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隐性课程——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决意让校园中的每一堵墙、每一棵花木、每一块草皮都成为能对学生具有深刻教育内涵的教材。

六、实施措施与策略:

(一)加强培训,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小班化教学,首先要从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校将在一段时期内认真组织全体教师,深入细致地对小班化教学的理念进行学习、分析和研究,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鼓励教师大胆进行尝试。同时采取推门听课形式,随时掌握每位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情况,督促每一位教师按照小班化教学的要求,把讲的权力,说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要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更新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同时让每个学生享有老师同等的关怀。

(二)建立良好教学环境。

1、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室的环境美化也是学生愉快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美化应围绕阶段性主题,适时切换,呈动态型。其特点应是温馨、赏心悦目,又是积极向上,更是师生作品的展示阵地。

2、课桌椅的设计是为教学服务的。小班化教学为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灵活编排课桌提供了可能,课桌椅摆放应有利于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师生教学活动中的平等互动。

3、细化班级管理细则。以班级为单位,分组细化管理。制定适合本班级学生发展的《奖惩机制》,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具备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走下三尺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更多的是引领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参与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开放性教学,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优化合理。

1、备课:精心备课、依托教材、立足学生、注重基础、适当拓展。

小班教师的备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备每一名学生(备学生)。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学习能力,如何为学生提供主动积极的活动方式、采取何种措施实现课堂中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等等,在备课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预先准备多套方案,视学生的需要适当调整推出,充分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而且备课时,还要注意对个别学生指导的联贯性,一般来说,中上的同学注意点拨,差的同学重点为他准备,力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

2、上课:精心上课、精讲多动、鼓励参与,合作探究、关注差异。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学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将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营造“小班化”教学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提问,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安排时间开展自主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位学生,在教法上可运用分组合作法、个别指导法、游戏活动法、角色转换法等。在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中,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

3、作业:多层次、多面批。

作业设计精炼实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量适度,避免机械重复作业。设计弹性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能力,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体现了教学要求的分层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层,不强求一律,避免“吃不饱”、“完不成”的状况。作业尽量做到面批,通过面批让学生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学生作业要做到:封面整洁、字迹端正。独立按时完成,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4、辅导:抓反复、勤辅导。

小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重视个别辅导,为学有余力和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帮助,不忽视成绩一般的学生的辅导,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基础上有所提高。辅导还要重视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更要重视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5、考核:教学中,采取当堂测试、周小调研、月大调研等多种考核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五)形成优化的评价办法:

1、注重激励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捕捉称赞学生的时机,重在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激励方法有语言的、体态的、动作的,甚至有时候组织一个简单的仪式,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奋记忆。

2、注重过程的评价。学习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评价来引导或矫正学习的进程。

3、注重多元的评价。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是多元的,建立多角度的评价机制。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评价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实践能力、爱好特长等,从而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4、注重个体与群体评价的结合。小班教学中合作学习是经常用的,因而,在小组学习时,评价不是指向学生个体的,而是指向学生群体的,只有当小组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时候,才能获得肯定的评价。这就要求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小组的成功成为小组成员共同的目标。

七、研究的预期成果:

1.使小班化教育实验成为更新全体教师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打造一支师风正、业务精、口啤好,适应小班化教育和学校二轮创业的高素质、有个性的教师队伍,培养和涌现一批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

2.建立民主平等、师生互动、主体参与、协同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构建适应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管理体系。

3.初步构建科学性强、便于操作、适应小班化教育特点的教学评估体系。

4.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小班化教育真正成为让每一个学生描绘自我发展轨迹,张扬个性,呈现特长,充满活力的大舞台。

5.我校率先在全市主动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实验,争取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总结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具体操作方法与经验,通过现场会、观摩活动等方式,为“小班化”教育提供借鉴。

总之,小班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对于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完善,就一定能收到成效。

4.胜利油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 篇四

我校被确立小班化教学学校以后,根据我校实际主要从两个方面制定小班化教学实施方案:一是小班化个性教学;二是小班化教学学生学习评价。

小班化教育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一、小班个性化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个别差异为基础,以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自主探索问题,让每位学生找到表现自我的领域,达到某种完善的程度,从而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教学。

我校初步构建了小班个性化教学的平台:从课堂教学出发,把“两独两自”(即独立、独创、自律、自信)的培养作为个性化教学的核心目标;把个性化教学分解为支持型的教学环境、探索型的教学模式、开放型的评价机制、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四大要素;并以“开放课堂,以学定教,发展个性,注重创新;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差异发展”作为个性化教学的主题。

二、小班实施个性化教学的主要依据

1、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使教育的功能从选拔性转为发展性,即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2、强调学习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发现学习的实质是让学生自主探索,从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三、实施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1、基本内容

小班个性化教学研究是我校深化个性化教学研究的又一个重要切口。研究的基本内容是:

(1)构建小班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平台

该实施平台由教学环境、教学模块、教学评价三块构成。具体如下:

“动态—交往”型学习环境小型化 “自主—合作”型教学模块 “两独两自”班教学 “多元—互动”型教学评价

(2)小班个性化教学模式 ①“发现探索型”教学模式 ②“个人指导型”教学模式 ③“同伴辅导型”教学模式 ④“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 ⑤“人机交互型”教学模式 ⑥“情景创设型”教学模式 ⑦“主题研究型”教学模式 ⑧“于美霞互助式”教学模式

2、通过小班个性化教学,预期达成以下目标及成效: ①学生“两独两自”得到明显加强。(“两独两自”指能够独立掌

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创:能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善于发表独特见解,善于质疑问难,善于想象和联想,养成勇于探索、乐于实践的习惯;自律:能够有效地排除消极因素的干扰,及时调节学习行为和习惯,初步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自信:相信自己的学习潜能,善于总结和改进学习方法,对自己充满信心,坚信自己学而有成。)

②初步完善个性化教学的平台,探索多种小班个性化教学的模式。

四、基本步骤及人员分工

1、基本步骤 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研究准备阶段:制定《小班化教育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方案阶段:围绕实施方案,积累相关的资料,举行小班化个性讨论会,各班制定相应的小班化实施计划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收集资料总结。

2、人员分工

组长:杨荣福(校长,全面负责)组员:各班班主任

五、小班化个性教学的条件分析

1、人员组成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教师共10人,全部大专以上学历,6人为市

优秀教师和县级教学能手,具有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2、资源配置:各班级中配备(展台、微机、电视机)电化教学角;学生图书角;器材玩具角;教师办公角;作品展示角。

3、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小班化个性教学以小班作为个性化教学的切入口,同时,我校前期课题《于美霞互助式教学》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本课题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

小班化教学学生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

在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后,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创新发展着想,制定了小班化教学学生评价实施方案。

小班化教学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把这种兴趣一直保持,使他们能受益终身。

(一)、教学评价的内容: ⒈健全多元化的评价目标。

应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准确性、科学性、具体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⒉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① 笔试、口试和操作相结合。

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说”,即说思路、说原理、说公式推导过程、说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发现的问题等;笔试主要内容为考查学

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操作主要内容为考查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② 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不断提高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学习,增强借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能力。

③ 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多元评价,诸如学习的态度、情感、思维品质、作业的正确率和学习的方法等。

⒊采用多角度的评价形式

学生的学习评价应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教师可根据不同科目和不同学生的情况灵活选用小组评价、鼓励评价、参于评价、个案评价等方式。

⒋完善考试评价制度。

考试内容应加强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不出偏题、怪题。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考试情况作出具体分析,不能公布学生的成绩排名。

(二)、学生评价策略: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2、形成“学科学习评价体系”

3、改进“学业评价考试方式”

具体研究步骤为: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组织教师学习“小班化教学”的有关教育新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反思已有的教育评价工作,寻找与小班化教学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同时,寻找差距与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2)、落实研究成员。讨论“实现小班化教学需要什么样的评价体系、评价工作思路与评价制度”。

(3)、确定学生学习评价班级,进行多元化评价的研究、指导、实施。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收集有关“小班化教学中学习评价”材料,加强评价理论的学习,提高认识,了解和分析现阶段学生学习评价状况,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确定相应的评价体系。

(2)、建立小班化教学中学生学习评价有关内容,营造学生学习评价的环境。

(3)、制订小班化教学中学生学习评价操作体系,形成较有本校特色、又便于学校、教师操作的学习评价管理方法、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和学生成长记录手册。

(4)、按照评价方案,进行学生学习评价操作,做到点、线、面结合,做到指导、自主、选择的结合;做到阶段性、形成性、经常性 的结合。

(5)、积累有关资料作出总结。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完善和小班化教学学科学习评价方案、学生成长记录手册。

(三)、已有成果:

1)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评价,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重视发展性评价。建立发展性评价的一种方式:学习档案袋。对于《于美霞互助式教学》中学生的评价我校教师已有初步研究教学评价成果。

5.胜利油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 篇五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效果提升

近年来,社会上对小班化教学的看法层出不穷,但在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新时期,不得不说小班化教学已经成了不少学校的建设目标,且大量的研究证明,适当对大班制的教学规模进行缩小,对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提升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小班化教学模式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的。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怎样实现小班化的高效教学成了我国急需解决的教育问题。

一、小学小班化教学实施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制度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小班化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开始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眼前。小班化教学模式不仅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中班级授课的特点,还有着个性化教学的优势。小班化的教学模式短时间内在我国不少的学校进行了实施,不仅为小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还有效地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为学生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实行了小学课堂小班化的改革,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很多学校小班化模式的开展只是流于形式地减少班级中学生的数量;(2)学校中缺少小班化教学的研究成果,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得不到位,使得学校在开展小班化模式的过程中缺少具有创新性的教师和教学管理者;(3)不少教师仍运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开展小班化教学。

二、小学小班化教学的研究意义

小班化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办学形式上都是一次根本性的改革。小班化教学有效地缩小了师生比例,使得教师的学习能力和人格魅力能够在学生面前得到充分的展示。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环境将会变得更为轻松和谐,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掌握,能够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质量。小班化教学注重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小班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如何开展教育工作,使得小学教学达成高效课堂的目标,是我国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都在探讨的重要问题,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授教灵感,“将小班化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虽说小学生的想法较为简单,思维也相对狭窄,但他们的思想是十分活跃的。不少学生喜欢课上发言,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养成积极发言的好习惯,使其充分参与到课堂实践当中去,将课堂变成一个有效促进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教师对其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思维创新的过程中树立对世界正确的认识,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班化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2.开展课堂实验环节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对教材中所出现的带有具体数字的题目进行试验化的改编,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使其在此过程中解决书本上所提出的问题,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快感,这不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方法。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可试着将问题转化成实验的形式交给学生自己去动手解决。例如,应用题的讲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当应用题中出现的人物或事物,将文字形式的应用题转化成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题意,在对题目深刻解读的基础上对题目进行解答,这样不仅让学生融入了课堂的教学之中,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更是将书本知识学活的一种好选择。

在大班制的课堂中开展课堂实验是具有一定的困难的,因学生人数众多,实践中教师不方便对其进行管理,而在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下,则实现了课堂实验的可操作性。

3.小组合作,竞争学习

小组学习是一种创新型的学习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对传统的学习模式进行改革。采取小组讨论、合作的学习模式,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互补的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发现组员身上所呈现出来的优秀方面进行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加减法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并分发一定数量但不同的习题,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单独完成后进行交换检查,检查的过程等于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另一份习题进行运算,这样不仅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检验,还进行了身份的转化,让学生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感受。再如,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组探究,这就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比较没有拘束,在观点的传递中,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思,了解学生脑中不断迸发出来的小想法。将小组学习的创新性学习模式与小班化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完美地结合起来,促使差生变优、优生更优,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竞争品质。

4.选择有趣的教学内容

以故事为主体的问题设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要发放给学生的问题进行故事化的改编,将学生有兴趣的动画人物融入问题之中。例如,《熊出没》“熊大熊二都想吃一张饼,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分眼前的这张饼才合理呢?”学生会给出多种答案,然后教师便可以让他们用数字的方式来表示他们所给出的答案,比如,有的学生会说“一人一半”,那么就要用“0.5”或者“二分之一”的方式表示出来。这样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善于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想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将兴趣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相当高的要求,因为小班化学生数量少的特点,若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是学生不感兴趣的,便很容易出现冷场的现象,使得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地进行。

四、小班化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进行保护。教师对学生充分地了解后,就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传授知识,不要强迫学生投入学习,这样会使学生在过程中情绪低落,对学科产生厌倦情绪。

2.在小班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调动,允许争论和辩驳现象的发生。

3.不要只重视过程,小班化的教学模式的确是对教学的过程进行了丰富,可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对学生负责,要重视过程,更要重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实施数学课程小班化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且取得优异的学习成果,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能够对生活中所遇见的问题自主解决。这也正是此文的写作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杰夫.班级授课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刍议:兼议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1987(03).

[2]张雪珍.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M].上海:上海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3]高士洲.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2(10).

6.实施小班化教学打造阳光语文课堂 篇六

一、合理利用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中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对新知识、新学的课文也是一样充满好奇,但他们的这种好奇心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很快会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传统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兴趣与欲望,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是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改进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新颖的教学手段,多方寻找有效的教学资源,努力打破常规,做到破中有立,立中有变,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教学场所变得宽敞,活动范围变大了。首先,师生可以根据课堂情景有效利用这种空间资源,设计新颖别致的教学活动,如表演、比赛、演讲、讨论等等。其次,小班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实物、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来进行形象化教学,帮助学生阅读和练习。这些形象生动的教具、课件和课堂活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堂内一切教育资源,创设和谐的语文教育教学氛围,组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互动教学中都有所收获,让教育的“阳光”辐射到教学的每个角落。

二、激发参与意识,引导积极参与

参与教学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首先,小班化教学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学生人数的减少,使得学生参与发言的机会大大增加,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教师在课堂中几乎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由于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其次,教育空间的便利,也使得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得到有效发挥,如课堂中的采访、表演活动,学生可以自由走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同时,空间的增大,使得教师能够有机会走近学生,根据学情,适时调控,准确而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促优扶差,对优等生进行点拨、提升,对学困生进行引导、鼓励,尊重每一位学生,通过参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差距,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良性的发展。

三、开展小组交流,引导合作学习

合作教学,是高效语文课堂一种最有效、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它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合作教学运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就是小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使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在合作学习中力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训练学生积极动脑、相互合作的能力。小班化教学,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由于学生人数少,学生的座位可以自由排列。教师可迅速而又准确地根据班级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不同分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授课方式,将学生排成四人一组或男女分组等,这样的排列,不仅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轻松自由,而且还为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提供了便利条件。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搭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让他们大胆表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评价。当然,教师评价要及时,还要注意以鼓励为主。

7.胜利油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 篇七

【关键词】初中英语  小班化  制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06-02

英语小班化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向,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英语课堂更为精彩,让初中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对话和训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能够将大班控制的很好,但是面对小班化却有着很多的教学困惑;从校方来讲也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制约因素,提出了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1.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制约因素

1.1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缺乏力度

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开展受到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体制一直沿袭着传统教学格局,在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师也习惯了面对几十名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完成教学目标,总结教学反馈等。而小班化教学模式从人数上来讲有着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意味着整个的教学模式也要随之转变,但是教师明显缺乏这种适应性,教学模式的转变方面依然缺乏力度,没有树立探究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不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1.2小班化课堂教学受现有教学资源的限制

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受到了国内外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认可,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小班化课堂教学受现有教学资源的限制。首先,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小班化就意味着要有更多的课节安排和教师布置,这样一来有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就受到了考研,教师资源是限制小班化的主要问题。其次,物质资源匮乏。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农村学校,教室内的多媒体设置、语音设备等都不足,英语教学缺乏优质教学资源,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还不够,远不能满足教学和学习的需求。

2.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2.1优化小班化的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开展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必须尽快优化小班化英语教学的模式。

第一步,做好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话交流、复习巩固等创设口语化、趣味化的教学情境。相对应大班教学,小班化的情境创设要请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情境创设之中来,形成从内而外的教学转变。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Unit 2 Whats the matter?时,因为本单元是以Health为讨论话题,所以我们可以创设生活中关于健康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第二步,点燃火花。情境创设之后,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识的境界,想方设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堂教学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点燃其求知的火花。根据图示,教师提出对应的问题启发学生认知关于身体部位的单词及其健康和病理状态表达,为后面各项活动的进行奠定基础。如nose、eye、 mouth、hair…等。

第三步,探究互动。指导初中生针对英语对话等内容进行互动练习,在小班中开展英语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表演天赋,和大班学生相比,小班出来的学生吸收知识快,知识面广,表达能力、自信力和交际能力都比较强,综合素质突出。同学们分组完成句型的练习。如:A: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B:I have a sore back/ throat/a cold.

第四步,因人而异,分层评价。小班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重视教学评价,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互相评价,关注同学的进步和优点,取长补短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小班的形式让教学时间缩短了,教师有更多的时间针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分层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The stars, the moon, the sun的分层评价,让学生有升级进步的竞争感觉。

2.2拓展和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拓展和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是解决小班化教学制约的关键。首先,要利用现有的教室进行资源重新安排,例如:小班的座位打破传统的“秧田式”的排列方式,随机地排成O型、小组围坐型等可变化的排列座位,机动灵活。其次,教室紧张的问题要合理配比资源,可以将校内的一些小空间整理起来,作为教室开展小班化教学。学校一方面积极争取资源,一方面努力做好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在资源管理工作中把全力保障教学资源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另外,教室资源的解决要争取采用网络教学与教师教授相结合的方式,设立媒体素材库。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和动画类素材。同时要提升教师素质,可以要求教师在课前反复观看小班教学资源,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好资源的播放方式,同时完成强化巩固、练习的设计等。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要优化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资源的限制,实现小班英语教学的整体模式控制,实现课堂多元化的创设,保证英语课堂教学更具实效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15年真题回忆与答案下一篇:儒林外史第一回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