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有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

2024-07-26

试论国有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精选8篇)

1.试论国有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 篇一

试论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论文

摘要:高成本、低效率地运营,一直是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的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问题没有解决,多层次委托代理又加大了代理成本,直接导致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难度加大,其结果必然是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激励不足、约束不力,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调动起来,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现象。我们首先讨论了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弱化的原因,最后研究了提高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现代企业制度

一、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是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账报账型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三化”现象频频出现,表现在成本意识淡化、成本管理弱化、成本行为软化,致使成本失控严重,成本水平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企业效益的提高。具体而言:

一是盈亏同企业无关,企业成本意识淡薄,损失浪费惊人,甚至不少企业虚盈实亏。

二是成本考核、监督制度不完善。虽然已制定了一系列的成本管理制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制度已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完善已有的成本管理制度,进一步制定一些新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约束力就显得尤为必要。企业目前已实行了成本管理的二级核算办法,对于成本费用的控制和考核有一定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控制成本费用的项目不全面,而且不具体,导致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往往不能落到实处,从而达不到预先所期望的成本管理目标。此外,由于企业目前没有对二级核算单位进行严格的内部利润考核,这样就使企业二级成本核算流于形式,导致会计人员核算不认真,成本反映不真实。

三是企业短期行为的泛滥,重产值而轻成本,挫伤了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成本管理的现状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也不利于企业成本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对现行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并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二、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弱化的原因分析

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将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相对的人工成本将会降低。与此同时,设备等固定成本、技术成本以及相应的管理成本将会增加。如果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办法,必然会使成本的管理滞后。

2.不同的企业目标对企业成本管理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要想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成本管理办法,就必须确定具有长远意义的企业战略目标。

3.管理阶层的管理意识及管理思想直接影响成本管理作用的发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的灵魂人物,他们对整个企业的管理总负责,如果高层管理者不能够接受新的管理方法,则企业的成本管理者即使有意采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也可能因得不到高层管理者的支持而夭折。

4.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会计人员的管理水平低,也是企业成本管理弱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执行成本管理工作的人员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成本管理训练和培训,这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管理作用的发挥。

5.企业没有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或者管理体系存在但执行不力。现在许多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成本管理系统,成本管理仍处于片面管理,上下不通达,信息反馈不及时,控制没有力度,因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削弱成本管理的成效。有的企业也建立健全了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但往往仅仅只是纸上谈兵,没能严格执行。

三、提高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充分调动所有企业员工的主动性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结构;要通过改组、改制、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要取消行政级别和现有干部管理体制,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些要求迫使企业管理者从客观上和主观上为企业着想,努力加强企业管理,降低成本,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应加快公司制建设,摸索出一条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路子,从体制上解决企业成本管理主动性不足的问题。

(二)积极推行比价采购,强化材料采购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1.建立健全物资采购决策程序,企业的主要原材料及其他金额较大的物资采购事项应当由经营班子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集体决策,有条件的实施对外招标。

2.建立及时反映市场价格的信息网络,通过实行比质比价采购,加强对物资采购价格的财务监督,企业的主要物资采购应当经价格监督部门事先进行价格审核,物资采购部门应当在价格监督部门审定的价格内进行采购。

3.加强对物资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检验监督,防止不合格产品入库。

4.将约束和激励机制引入购销比价管理中,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考核实施细则,对于采购价格低于有关部门审定的最高控制价的,按节约额的一定比例提奖,对于高价采购或私自收受回扣、损公肥私的,要视其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和凭证,建立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

原始记录是企业最初记载各项业务实际情况的书面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的原始资料,是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明确经济责任的依据。它是编制成本计划、制定各项定额的依据,也是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基础。原始记录必须做到全面、准确、及时,经常积累资料,及时整理汇总分析。原始凭证要求符合企业管理和成本管理的要求,有利于开展班组织经济核算,简便易行,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完整真实的原始资料。

(四)以技术进步为先导,寻求降低成本新的突破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加大技术进步在国有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加强对产品成本结构分析,通过科技进步,找寻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措施。比如:现有产品生产原材料、零部件是否可通过科技进步降低消耗,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是否有更优的替代品,能否对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挖潜改造和技术革新,促进老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产品盈利能力。

2.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现有重点产品进行工艺改进和革新,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3.在生产工艺方面,首先应该强化对现行工艺执行的检查和考核,保证现行工艺作业指导书的正确贯彻执行,尤其要控制好人为因素影响较多工序,使工艺路线唯一化;其次结合新产品的研制和定型,以产品实物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研究和编制产品生产的新工艺。

4.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成本管理中实施管理信息化,实现对成本控制的动态管理,依靠网络技术的支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通过国际国内市场价格接轨,降低产品交易成本。

(五)继续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探讨,明确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

应从三个方面去突显:

(1)加大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讨,以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整体水平。企业要经常举办管理培训班,并吸收先进企业成本管理方面的知识。

(2)明确成本管理的目标。对企业来讲,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在不对劳动成果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努力使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但是,也应防止出现一味追求降低成本而不顾产品质量的现象,“以质量求信誉,以效益求生存”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3)成本管理应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全面加强成本管理。

(六)扩充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为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内容应由传统的只注重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拓宽到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活动可以概括为研究开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和顾客服务等环节,在每一环节都存在成本管理问题。国有企业要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从研究开发到顾客服务,从事前、事中和事后,设计并运行更为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从成本管理内容的重点来看,要强调成本管理是对价值链的管理而不是对产品的管理。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能够满足人们针对每一项价值活动来实施成本管理和控制,将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由产品转为价值链,有助于成本管理者更好地分析资源消耗的合理性,寻找出降低企业整体运营成本的途径,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服务。此外,运用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展开价值链分析,这对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国有企业应从竞争战略高度去看待和解决目前成本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企业自身技术、设备的先进程度,以及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构建有效的成本管理动力机制;同时将战略成本管理与战术成本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找到并采用适合自身实际的价值链成本管理方法,以提升国有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付振萍.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7).

[2]宋文彪.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转变[j].经济问题,,(2).

[3]尹薇瑛,张晓峰.企业成本管理思想发展的三个梯度[j].企业经济,2006,(1).

[4]王文.中外企业成本管理比较与启示[j].企业活力,2006,(1).

[5]柴东亮.浅议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j].会计之友,,(11).

2.试论国有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 篇二

一、对创客文化的内涵及价值的理解

1. 创客文化的价值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一群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他们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善于挖掘新技术、鼓励创新与原型化,不单有想法,还有成型的作品,是“知行合一”的忠实实践者,注重在实践中学习新东西,并加以创造性的使用。创客文化注重创意和实现,乐于在现有的资源下创造性的再利用,把“0”变成“1”。创客文化的核心在于创新,以创客为主体的社区则成了创客文化的载体。

富含草根色彩的创客文化,本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大众创新。创客不分职业、身份,任何具有创意想法并努力将其转化为现实产品的人都可以成为创客。这是对传统创新模式的补充,实现个人满足的同时,也将大众群体中蕴含的创新力挖掘与释放出来。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全球化大国,需要打造面向全球、融入世界的创客文化。当前,主动作为的创客精神,正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热潮,所带来创新活力有助于形成万众创新的氛围,也将引领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3. 矿山改革发展中需要创客文化

2015年9月1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国企改革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起来,要汇聚企业员工和全社会创新力量,通过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变革,使企业创造活力迸发、创新能力倍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个体和中小微企业的兴业之策,也是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兴盛之道。河钢矿业提出要在“十三五”末综合竞争力进入行业前三、主力矿山具备与国际矿业巨头竞争能力的阶段性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为河钢集团发展提供产业链安全的战略定位,确立了最终建成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长远竞争能力的现代新型矿山的战略目标。在“保生存、求发展”的征程中,发挥好创新的驱动力,是矿山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河钢集团矿业公司创客文化建设实践

1. 强化宣教、提振士气,凝聚职工奉献岗位热情

近年来,钢铁及矿山行业市场形势持续低迷,售价低、资金紧张、经营风险加剧成为矿山行业“新常态”。为做好新形势下职工思想引导,凝聚发展正能量,该公司开展了形式多样、广覆面盖的形势任务教育活动。一是强化宣传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了报纸、网站、电视、微信“四位一体”宣传平台,多角度、互补性地强化形势目标宣传。二是开展特色宣教活动,面对市场困境,部署开展“破解困局保生存,凝心聚力求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干部职工践行创先争优的责任、改革创新的责任、克难攻坚的责任、使命担当的责任和爱岗敬业的责任,全力以赴、千方百计破解当前生存困局,坚定信心、毫不动摇谋求未来发展。

2. 表彰先进、挖掘典型,营造崇尚创新氛围

该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应对行业新常态中的支撑作用,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和科技人才立足岗位创新创效。一是强化科技管理工作。该公司召开年度科技工作会议,对科技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及安排部署,发布科研课题,并对先进科技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提升全员科技创效意识。二是调动一线职工创新热情。大力开展“追踪产线上的改革创新能人”活动,挖掘一线职工岗位创新事迹;开展“科技型创新矿山人”评选,并将先进事迹辑印成册,下发学习,强化引导;征集基层职工“创新悟语”,在《河钢·矿业版》刊发,强化交流,启迪思考。

3. 健全机制、强化引导,畅通专业人才成长通道

该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面践行“德才兼备、育用并重”的人才理念,把人才优势作为企业第一优势,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专业技术人员成长成才畅通渠道。一是为人才成长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该公司相继出台了《专家管理办法》、《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管理办法》、《关于奖励科技人才的实施办法》等各类人才成长激励制度。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评定和技术交流。在岗位操作人员中开展金牌工人、技术能手和中高级技师评聘工作,在新毕业大学生中评选见习作业长。每年定期开展磨矿工、电铲、化验工等不同工种技术比武,强化人才技术交流。

4. 搭建平台、汇聚民智,广泛创建创新工作室

为充分发挥技术骨干带头作用,大范围培养高技能人才,该公司在全体矿山开展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明确了创新工作室的人员构成、基本条件、主要任务及评定办法。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在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优异成效的工作室和创新个人,成为矿山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张庆丰创新工作室先后在“浮选尾矿再磨再选”、“提质降硅”、“提高五系列原生矿产量”、等重大课题上取得突破。仅“提高五系列原生矿产量”攻关,可使入磨矿石品位提高2%,年增加精粉产量约57000吨,创效近4000万元。马立国创新工作室围绕提高设备作业率、降低能耗,不断改善汽车运输车间的检修效率和质量,被国外矿产生产厂家称赞为维护最好的单位。该工作室培养了十余名年轻维修人才,中绝大多数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5. 狠抓科研、强化转化,打造矿山创客孵化器

组建成立矿山设计公司,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加大先进适用成果产业化力度,在生产、基建各个环节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公司最新科研成果,极大提高了矿山安全生产效率。一项项成果的推广应用,一批批“创客”的异军突起,使矿山设计公司逐步打造为“创客”孵化器。一是以技术保障安全。自主研制井下环境参数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两大“安全避险”系统,最终成为新型矿山井下安全避险信息系统。该项目研究成果在司家营铁矿、黑山铁矿实际应用,并顺利通过上级验收。二是用科研创造产值。开展司家营铁矿分级湿式预选技改工程,是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改项目。三是拼创新提高效率。地质专业相关人员成功研发出了地质分层图底图绘制软件,可实现不同阶段、不同矿体储量级别矿量的自动计算,提高了采矿设计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累计创效近百万元。

三、国有矿山企业加强创客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创客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对国有矿山企业深化改革、激发内生活力、确保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针对目前创客文化在社会的认知普及情况,及国企在实行创新驱动中存在的制约和不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统筹推进创客文化的建设。

1. 以宏伟愿景凝聚职工爱岗爱矿、岗位创新热情

河钢集团是世界第二、国内第一大钢铁企业,河钢矿业肩负着为保障河钢集团产业链安全的战略重任。要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向广大干部职工讲述企业的历史使命,讲述河钢矿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十三五”阶段目标,以建设现代新型矿山的宏伟愿景凝聚发展正能量。

2. 正确认识矿山企业转型发展的趋势,不断深化改革创新

随着时代发展及科技进步,冶金矿山企业正由设备小型化向大型化、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由露天开采向井下开采等转变,矿山企业要不断强化改革创新,应对行业趋势变化。同时,在经营环境方面,矿山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发展已成为渡过生存难关、决胜未来市场、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3. 深化对创客文化的认知,营造浓厚创客氛围

一是正确认识创客文化的特征。文化的形成与民族基因、地域特色密切相关。但对任何一个国家、企业来说,创客文化都是没有“最佳”、只有“最适合”生搬照抄任何一种“先进经验”都是削足适履。矿山企业大多远离城市,且分布较为分散。同时,矿业处于钢铁产业链上游,市场波动相对滞后,这些都是矿山企业特有的情况,对企业文化、职工思想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要努力形成适合国情的、适合矿山企业的创客文化。二是深刻理解创客文化的内涵。创客不仅有自身的想法,更讲求“知行合一”,注重动手实践,注重协作和分享,与传统的创新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要在准确把握创客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注重培养每一名职工的创客精神,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把创客文化建设作为落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新实践。三是要营造宽容的创客氛围。企业一定要容忍失败和错误,鼓励职工就事论事,进行建设性的争论,包容不同的观点,主张一种不唯上、只求是的科学精神。

4. 在深化改革中强化“双创”落实,承担好国企责任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印发了改革指导意见,强调要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切实注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号召的落实,努力使“双创”成为改革的有力推进器,不断激发内生活力、确保持续健康发展。要不断强化创新工作室的管理和引导,更多围绕企业需求,选题立项,强化攻关。

5. 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创客文化建设,推进企业发展

3.刍议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篇三

关键词:国有企业集团 财务管理 策略

一、国有企业集团加强(对下属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集团的当前地位决定其有必要通过集团财务管理统一管辖下属企业

在我国,国有企业具有其特殊的企业性质和重要的社会地位,财务管理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和基础,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命脉。国有企业虽然发展历程久远,但是国有企业集团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其集团内的各企业无论是在市场资源配置方面,还是企业文化或市场定位方面,均未形成企业合力,分权管理的条件尚不成熟,规模经济也还没有达到。因此,作为母公司的企业集团有必要通过财务管理的形式,对其下属各子公司实行集权性的统一管理,根据产权关系,使下属企业在其统一管辖内进行财务管理活动。

(二)有利于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整体一致性

目前,国际上著名的企业集团,很多都实行的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统一管辖控制的形式,这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的一种流行趋势。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实行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统一管辖控制的企业已占接近八成比例。实行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统一管辖控制有利于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整体一致性,有利于形成企业集团合力,从而更有利于接近战略目标和实现国有企业集团最大化的整体利益。

(三)当前的网络环境为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统一管辖提供了便利

如上文所述,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实际上带有统一管辖性质。企业集团首先要能够及时获知企业集团下属单位的相关财务信息。唯有如此,才能以集团整体的角度实行统一财务管理,并保证财务决策的正确性。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基本已经普及,这种网络形式的集中财务管理软件目前正被大力推广。此外,网上银行的出现也为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实施了一定便利。这种背景下,使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统一管辖成为可能和时代必然,不仅加速了信息传递速度,还使得集团管理人员能够利用网络化管理模式及时获知集团和下属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和财务状况,为财务决策的准确性提供了一定保障。

二、当前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与会计部门机构设置不规范,人员职能不明确

我国以前,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通常是采取统收统支与高度集中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财务与会计人员职责不分,工作常常混在一起。很多国有企业会计岗位与财务岗位通常由同一人员担任,工作也常局限在核算、记账、编表、报账和数据分析方面,财务管理的筹资、投资,以及资金管理等重要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当前的发达国家里,由于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因此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会计部门与财务部门都是分别设置,并且分别由“会计长”和“财务主任”具体负责。不仅部门不同,负责人员也有区分。有利于独立性和财务管理各类职能的挖掘和发挥。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这种国际惯例值得我们借鉴。而且,随着国有企业集团逐渐发展和壮大,财务管理要求更加成熟,目前,国有企业集团财务与会计职能不分、机构设置不规范的现状亟需改变。

(二)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國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资金筹集和使用环节。

首先,在资金筹集环节,国有企业集团资金不足,是其当前普遍面临的问题,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壮大也会因资金不足而受挫。在该环节,国有企业集团可能存在着对外举债规模计划失控、企业内部缺乏一定的资金融通、资本结构不甚合理等,从而造成国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增加,集团整体优势被削弱,财务管理综合功能的发挥被抑制。

其次,在资金使用环节,当前的国有企业集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投资结构欠佳;项目投放的资金情况各异,存在一定的分散、搁浅,或重复投资的情况,使得国有企业集团投资受益减少,经营风险被增加。此外,当前的国有企业集团还存在着资金条块分割的情况,有些企业集团依靠契约关系进行资本运营,难以实现对资金统一调配和集中管理,资金的使用效益被弱化。再者,还有很多国有企业集团在其内部聚积着大量沉淀资金,使得资金被闲置,增值效应无从发挥。

(三)存在一定的财务失控现象,缺乏有效的财务监控手段

当前的很多国有企业集团依然在依靠原有的财务监控手段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管。这种旧监管手段基本是以经验为准,并没有一套现实可行的财务监控制度,造成很多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监管无章可循。或者,有些企业集团内部虽有相关规定,但是监管人员却因各种原因无法对其严格执行,导致集团对子公司监管乏力,造成下属单位越权行事的情况时有发生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产权制度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监控手段已无法适应当前国有企业集团的发展要求,亟需改革和创新。

三、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机制重建构想

(一)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要统一

对国有企业集团而言,其财务管理目标是在遵循当前的制度规章下,实现全集团最大化利益,即使是下属子企业,也应以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唯有明确了国有企业集团的整体财务管理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才能细致、全面、客观的对集团和各个成员企业进行研究和分析。与此同时,集团整体在努力实现整体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还要对集团财务管理预决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唯有如此,才能有助于国有企业集团朝着财务管理总目标前行。

(二)加强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统筹管理

一直以来,无论任何企业类型,资金都被形象的称为“企业的血液”。资金管理可以说是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因此,若要构建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资金管理不容忽视。企业集团在对下属单位或对外投资之后,除了会关注所投资金的安全性之外,还会关注资金的保值增值情况。所以,作为母公司的国有企业集团,应从整体的角度加强资金管理。

其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组建“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的形式统一调度集团内部资金。集团财务结算中心可以在其开户银行统一设立对外基本账户,以统一的账户集中进行银行借款行为,以降低贷款风险。与此同时,集团各下属单位在“集团财务结算中心”设立分别的结算帐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该模式下,方便集团企业统一集中调度下属单位的资金,并将其按照集团整体战略进行资金调拨或投资。有助于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国有企业集团可以利用“集团财务结算中心”对下属单位之间关联交易所产生的资金进行转帐结算,以减少汇兑支出。

(三)健全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监控机制

上文所述,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国有企业集团利益最大化。但是,在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不能忽视国有企业集团的主要任务,即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良好的财务管理监控机制有利于这一任务的保证。因此,国有企业集团也不能单纯一味的加强集团财务管理,同时还要健全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监控机制。具体方式主要有三点,详见表3-1。

参考文献:

[1]李松民.浅析金融危机下外向型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J].财经界(学术版). 2010(05)

[2]张芝和.论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在商贸企业中的运用[J]. 中国商贸. 2010(25)

[3]张金萍,刘长荣.关于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考[J].矿冶. 2011(04)

4.集团企业国有资产会计监管论文 篇四

一、企业财务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监管标准不明确

目前,我国企业从事生产活动主要以《会计法》为准则。近年来,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条例和政策,确立了较为规范的会计监管标准体系,但是监管工作中仍存在大量不足之处。我国对原有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行业制度和专业的核算方法并没有彻底的废除,以致于在实行新标准的过程中,企业依然依赖旧标准。要保证新标准在企业中顺利实施,单位财务负责人需和财政、国资等相关部门进行财务标准对接和沟通,使财务工作人员积极履行相关规定,及时改旧换新,执行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的决策。否则,就会扩大行业监管标准不统一的现象,影响国企财务监管效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束缚企业经济的发展,对监管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国企的市场竞争力。

(二)内部监管体制不健全

账目造假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总会计师是财务部的首要领导,是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力量,总会计师岗位制度欠缺易导致企业出现造假现象。另外,从事会计监管的人员有本部门员工,他们虽然对公司的财务工作较为了解,但受到人情世故等因素的影响,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完善财务部各个岗位的制度,是做好企业内部监督的关键步骤。总会计师制度的缺陷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对财务最高负责人的行为起不到监督的作用。第二,岗位职责不明确,这也是造成会计管理工作混乱的直接原因。杂乱的岗位分工将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综合到一起,员工之间不能有效配合和相互制约,降低了工作的透明度,增加了总会计师作弊的可能性。第三,管理者素质欠缺。因此,完善内部财务监督体制,是管理国有资产的有效方法。

(三)会计信息质量较差

较以往的会计行业信息质量,如今已取得很大进步。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私自挪用大批资金,进行违法炒作和放债。例如,至年,佛山照明企业擅自动用资金3.11亿元进行炒作本公司股票,而且还将6.3亿元贷给证券公司和银行,严重的损害了广大员工的知情权、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给企业带来了毁灭性灾害。其次,账目做假,隐瞒实际利润,偷税漏税。,江西省赣州市某国有企业将本厂实际生产的羽绒服件数为204682,谎报为89613,隐藏了115069件产品,偷税金额可见一斑。再次,监管环节薄弱、监管力量不集中。企业没有明确规定会计监管工作负责人,致使领导者对监察工作出现从众管理现象,有时齐抓共管,有时无人问津,导致会计信息误差较大。此外,加大企业的利润,用以掩饰亏损,从而平稳或抬高公司的股价。最后,侵占流转税款。国企通常要留有流动税金,以及时缴纳增值税,由于税款额度较高,企业将资金进行转借,有时会出现收款不及时的情况,延误了交税日期。

二、强化国有资产会计监管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标准和制度

统一企业财务标准是提高监督水平的有效途径。企业根据内部发展的需要,适时成立权威性的会计鉴定和法律咨询技术机构,为公司的会计从业人员提供专业指导,防止因执行标准不统一引起各部门得出不同的财务结果,提高惩处和监管的力度。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审核制度,有利于打好财务监管的基础,提升企业整个财务系统的工作效率,使监管效果更加突出。比如,公司对会计结论制定合格的标准范围,综合核对所有部门的财务结果后,对与统计误差较大的部门给予惩处,并督促其找出出现失误的原因和环节,转变工作方法。保证内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才能使公司的工作正常开展,为进一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积蓄力量。建立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监管制度是当代经济对会计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公司要主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促进财务监管工作及时有效地进行。

(二)及时调整和规划企业财务部的组织架构

建立完善高效的监督机企业应和政府部门相结合,在单位内部成立严谨的监督体制,从而形成监管合力。充分发挥政府在治理会计信息市场混乱现象的作用,配合企业部门做好财务监督工作。为了防止部门之间出现恶性竞争和小团体主义,有效地节约社会资源,在组织设计中应注意分工明确,避免出现多头监管的问题。在企业内部成立监事会,专项负责监察企业经营中的漏洞,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监事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公司高层为了自身利益置于公司利益之上,保持公司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监事会主要由股东、职工、政府、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主体的代表组成,通过检查经营方式、资产负债等经济状况,使其符合国家的相关会计监管标准。设立监事会维护了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还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部署,调整对利润和投资的分配比例,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社会责任感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水平在完善监管制度和机构的基础上,要注意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在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应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公司的财务信息是市场发展方向的航标,也是国家做出重大经济决策的参考。在资源共享的社会,公司在吸收和利用社会信息的同时,有义务为市场反映更多的准确信息。会计信息是知识资源的一部分,具有共事性和转移性,它能解决技术力量无法应对的经济难题。会计信息能够通过各种形式转化为创新的源泉,是市场良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我们应该结合现代科技,扩大计算机在会计监管中的应用范围,提高企业会计的信息质量。高质量的财务信息,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度融合,也为中国经济事业的飞速前进保驾护航。

三、结语

5.试论国有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 篇五

1、在薪酬方案的设计中实际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每一种方案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为国有大中型集团性企业设计新酬改革方案的过程中考虑的更多的是企业的实际以及各方面利益的平衡。一般来说正处在转型过程中的国有企业。计划思想还比较浓重,员工思想的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薪酬改革小组在设计方案的时候力争将新的薪酬制度的震动减至最低。一般来说,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大刀阔斧的全方位的变革,这样做能使新的管理制度推行得更彻底,在短期内迅速的实行新的管理制度,但是这种方式对于组织的震荡也是最大的,如果一旦操作失败,将会引发各方面的混乱及反对;另一种则是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基于企业实际的改变,一般是循序渐进的,新制度会沿用旧制度中某些合理的成分,同时会兼顾既有的各种利益关系。虽然这样推行新制度的周期会比较长、变动比较小,但是对于组织的震动也会比较小,各方面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

一般来说,薪酬改革方案能够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初期的变动不要太大,综合考虑公司、员工、管理层、集团与下属各公司多方面的利益诉求,争取找到一个平衡点。

2、集团性国有企业的薪酬改革往往涵盖集团本部和其下属企业,改革过程往往是充斥着集团与下属企业、企业与员工的相互博弈。集团对下属公司的薪酬管理要遵循 “只订管理原则,不管具体实施”的原则。薪酬方案改革内容首先要遵循原有集团管控的原则,把握集团公司的薪酬管理权限,同时在制定全集团系统薪酬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分配下属企业合理的薪酬管理权限。这既是集团管控的核心要求,也是在薪酬改革过程中利用二级公司增设薪酬改革阻力的“防火墙”,有利于薪酬改方案的顺利实施。

3、每一项薪酬改革方案出台前都要慎重斟酌、仔细研究,尤其在集团性国有企业,方案一旦发布,如有不合理或有纰露之处,容易在全集团系统内造成较恶劣的影响。相关薪酬改革方案主导部门一定要制定相应的时间计划表和应对方案,包括薪酬方案研讨、薪酬套改实施时间表,薪酬改革相关文件的配套,可能出现问题的处置方案等。在制定方案时要调研摸清下属公司的实际薪酬管理情况与须解决的问题,要与各层级管理人员、各板块岗位人员反复沟通、研讨,做足前期的沟通工作;在套改实施前要组织全集团系统下属公司进行培训讲解,在套改实施过程中要随时组织二级公司关注主要矛盾点,预防解决可能产生的问题,套改实施后要出台相应的配套管理文件,如工资卡管理条例、员工年金管理办法等。只有“做足前期工作,加强事中控制,做好事后配套”,才能保证整个薪酬改方案的顺利实施完成。

★ 企业财务管理简历

★ 企业公司集团表扬信

★ 集团企业领导讲话稿

★ 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

★ 金融业企业财务管理分析

★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 运输企业财务管理思考

★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探究

6.试论国有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 篇六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同时,企业的重组改制也使工会组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职工队伍的不稳定,职工对其在企业主人翁地位的怀疑、对工会作用的淡化,减员带来的会员人数大幅下降和工会干部减少……国有企业工会如何面临诸如此类的问题和冲击,如何发挥工会在企业中的作用,如何确立工会在企业中的地位,已经是摆在每一个工会领导和工会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就是保障工会组织的地位 《中国工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主人,工人阶级在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永远不会变。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前所未有的篇幅,重申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极端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切实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

1 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决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

《决定》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作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之一提出来,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我们应该明确,不管企业怎样改革,不论企业实行什么样的经营机制,国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会变也不能变,国有企业的工会组织不能削弱,只能加强。

二、与党政大力协作,推进改革,促进发展,是确立工会地位的前提

取得党政的充分重视和行政的大力支持,是确立企业工会地位的必须,也是国有企业工会确立自己立足点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要为企业党政排忧解难,要协助企业党政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做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职工群众关心的事情抓起,要从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抓起,要从一件一件的具体事情抓起,切实做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要十分重视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工作,满腔热情的关心下岗职工的思想和生活,化解矛盾,避免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其次,要树立大维护意识,教育引导职工实现自己的具体利益要充分体谅企业的实际困难。要协助党政抓好职代会决议的 落实,有效的促进企业各项任务的完成。第二,要在服务于企业的中

2 心工作中求作为。工会工作有作为才会有地位,这个位,不是靠“争”得来的,而是靠“为”换来的。工会自身的作为,是取得党政重视、行政支持的重要基础。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同时也是企业职工根本利益的长远保证。因此,所有国有企业工会都应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深刻认识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好国有企业改革进而发展国民经济,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要教育引导职工正确对待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正确对待利益格局的调整。要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支持和推动企业提高整体素质,逐步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机制和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益分配制度。

三、工会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依法维护职工权益,强化职工民主管理上

在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工会组织要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进一步落到实处,必须突出抓好两个关键工作的落实,这就是切实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坚决维护职工的3 合法权益。

国有企业大刀阔斧的改革带来的巨大冲击,势必触及职工的具体利益。企业不依法办事或为了一时之利,势必侵害到职工的合法权益,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此类侵权事件会越来越频繁的出现。这些社会矛盾的出现,是工会客观存在的基础。所以,工会在面临此类问题时一定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与有关方面一道,加强《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的执法监督,严肃查处各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事件。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针对职工中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未雨绸缪,认真分析影响稳定的各种因素,制定相应的方案和措施,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信访工作,协助党政正确处理内部矛盾,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当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与用人单位发生矛盾时,工会一定要站在职工群众一边,理直气壮的为他们说话办事。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作用,坚持基层为主、调节为主,预防为主,积极主动的做好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坚决反对和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和督促整改活动,主动参与重大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切实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要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企业改制方案、章程制定等重大决策的研究,工会组织必须参与,经职代会讨论

4 通过后方能实施。实行厂务公开,加大民主评议的力度,促进企业的廉政建设。工会要代表职工认真签订并履行好集体合同,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稳定职工队伍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前提条件,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是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必要保证。面对企业经营困难,下岗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严峻局面,工会组织必须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职工群众的满腔热情,把稳定职工队伍作为当前的重要工 作来抓。要力所能及的为职工多办一些需要办、应该办、能够办的实事、好事,时刻关心职工群众,真正深入职工群众,真心实意的为职 工群众说话办事,扎扎实实的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为他 们排忧解难,促进职工队伍和企业稳定。

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以帮困解困为重点,健全和完善工会领导 干部和机关联系困难职工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结队帮困活动,建立特困职工的救助机制。主动参与设计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研究,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养老、医疗、工商、住房、生育等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会是帮助特困职工解困的第一责任人,并要努力做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各项工作。

协助行政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逐步建立参 与监督、协助就业、帮困救助相结合的促进再就业服务体系。企业在5 确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方案的同时,必须提出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意见,并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后实施。督促企业按时为下岗职工缴纳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金。搞好下岗职工转岗培训,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对下岗职工家庭人均生活费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及时给予救助。推广再就业的典型经验,引导职工转变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四、开展各种活动,组织和动员职工群众投身到企业的各项建 设当中,是工会提高自身威信,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中心工作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经 营活动。国有企业工会要密切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本着突出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紧紧围绕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 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发挥主力军作用,继续开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努力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要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作为主攻方向,把解决和影响企业发展的难点和实现扭亏增盈等问题作为重点,围绕技术创新、加强管理、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 本、增进效应、搞好服务等,创一流的岗位技能、创一流的岗位业绩。

6 坚持“依靠”方针,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发掘他们的潜力。要教育职工从思想上摆正企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明确企业与职工相互依存发展的关系,加强爱厂如家、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职工牢固树立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意识,本着为企业改革、发展出谋划策的思想观念,引导职工提出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改进的好建议。

开展劳动竞赛是工会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的切入点,通过劳动竞赛,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同时也会有效提高工会经济地位。当前开展劳动竞赛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活动,要根据市 场或经营需要,确定竞赛活动内容,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竞赛的重点,激发广大职工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参与市场竞争的意 识,最大程度的发掘职工的积极性。

由工会牵头开展各种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是工会工作的一项必要工作,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可以使职工群众免受不良现象的侵扰和毒害,鼓舞广大职工群众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改革建设中来。

五、工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与工会自身建设息息相关

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全党的大局进一步突出和履

7 行维护职能这个重点来进行改革,才能方向明确,从根本上革除旧体制所带来的一些弊端,使工会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促使工会的管理体制也应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一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管理体制转变。由于工会组织是自上而下自成体系的,因此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工会组织,要实行多种不同的管理方式。但必须坚持工会自主管理的原则,以免基层工会受制于本单位行政领导,使之更好的履行代表维护职工利益的职能。

随着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步伐的加快,企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复杂程度必将大大超过以往。因此,工会工作必须因地制宜的开展,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工会工作尽快带入法制化轨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涉及职工民主权益的诸多问题,主要由企业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工会必须善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有关法律程序进行维权,这样才会更有效、更持久、更带有强制力。还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参与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通过源头参与,充分保证职工合法权益。

工会必须以精干高效的机构设置和工作作风来适应形势发展,因此,加强工会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工会组织在职工群 众心目中的形象,这关系到工会组织的前途和发展问题。因此,加强

8 工会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工会干部需要强化学习意识。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要加大对法律、现代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勇敢的开拓实践与理论的新境界。其次要强化全局意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工作就是要放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工会干部要带领广大职工全心力的支持改 革、参与改革,要旗帜鲜明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更好的保护、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完成党和国家提出的各项任务。三是要强化责任意识。工会干部的责任意识应当体现在时刻心系职工群众,急职工群众之所急,想职工群众之所想,干职工群众之所盼,脚踏实地的威职工群众说话办事,以真实的情感与职工群众同甘共苦。四是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工运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全总提出的“五突破一加强”的工作目标,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过去,而是在过去基础上的新发展,其主线是维权,其实质是要在“新”字上做文章。这就要求各级工会干部,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在推动国 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以

9 自身的行动和作为,鼓舞广大职工群众战胜困难、知难而进的斗志,增强职工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打好国企改革的攻坚仗。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是实现跨世 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工会组织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把百倍的热情和创新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必将有力的带动和推进工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

7.试论国有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 篇七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模式和机制的阐述

(一)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概念及模式阐述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或多个实力强大、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 以若干个在资本、资产、技术及服务等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单位为外围层, 通过产权控制、人事安排、商务协作等纽带结合而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 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

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权责利关系划分的一种制度, 是财务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包括企业外部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和企业内部管理架构各层级之间的财务管理体制两个层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规范集团内成员企业各层级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财权的合理配置, 其中又以集团内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权分配为主要内容。

根据集团的联合方式和其财务管理权的集中度, 其财务管理体制一般分为集权型、分权型和集权分权相融合三种基本模式。

1. 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

集团财务管理权、决策权被高度中在中在母公司, 投融资决策、人事控制、资产管理、资金调拨、收益分配等决策权和管理权由母公司统一“垂直”管控, 子公司只享有少量的财务决策权和管理权。

2. 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

母公司不干预子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 只保留对子公司重大财务决策权或审批权, 而将子公司日常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和管理权下放, 子公司只需将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备案即可, 子公司拥有相对独立的财权。

3. 集权和分权相融合的财务管理体制

集团分两级设置财务机构, 母公司、子公司执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明确财务权限和收益分配方法, 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母公司主要侧重方向性问题的集权、即对所属各成员企业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审批实行必要集权, 对子公司的具体财务活动和财务行为则可分权、强调结果控制, 而非对其进行过程控制。

(二)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机制的概念及其阐述

财务管理机制是指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 在运动中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运动规律、以及由此决定的财务管理所采取的调节形式、方法、手段和实现途径的行为总和。

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必要条件, 其构成一般如下:

1. 激励机制

旨在集团内部建立的, 以相互推动和促进财务管理活动正常、健康进行为主要目的的管理机制。该机制通常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信息激励组成。

2. 约束机制

指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 自觉规范集团财务行为, 把提高集团经济利益和完成社会责任有效结合起来, 通过利益约束、规范约束、责任约束和权力约束等方面建立的机制。

3. 调节机制

指为理顺集团财务关系、消除集团管理障碍, 企业集团通过运用组织调节、利益调节和公关调节等不同要素协调手段建立的机制。

4. 风险机制

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是指在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中形成的相关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功能体系, 是规避和降低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

二、当前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国有的企业集团绝大多数由政府主导、牵引和改制而成, 大多没有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构建、完善其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 其相应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缺失、管控乏力, 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 集团内部财权配置不适度, 过分集权或分权

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集团由于其特殊背景, 应“指令性”政策而组建, 没有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和机制, 集权、分权不适度, 过分集权或分权。两种极端做法, 容易造成“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 集团难以发挥其调控功能和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二) 财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缺失, 不能满足集团企业管控需要

集团的制度建设应与集团发展同步。但集团的决策者或高层管理人员往往只注重集权“人治”, 即母子公司管理者及管理团队的搭建而忽略“法治”, 即制度建设, 尤其是集团整体财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构建。

(三) 财务管理体制和机制僵化, 不能随各发展战略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构建和集团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如果已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呆滞、僵化, 既无法挖掘各子公司潜能、激活其内在活力, 又阻碍了集团的发展壮大。

三、创新国有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本文试图提出以下完善思路:

(一) 创新构建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 集权和分权相融合

1. 审时度势, 根据企业规模构建集权和分权适度的财务管理体制。

小型企业集团普遍自身资金不足, 缺少财务专家, 对所属企业的财务专业管理能力较弱, 所以应赋予下属子公司较多的财务决策权和管理权。中型企业集团拥有较多的经济资源和资金实力, 应实行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总部通过政策指导、产值指标、信息沟通和规范的报告程序, 统一会计核算制度, 管控、协调子公司的财务活动。大型企业集团虽资产、资源充足、资金实力雄厚, 拥有足够的财务管理专家, 但因各子公司所处区域分散、经营链条长、产品多元化等因素, 应实行集权与分权相融合的的财务管理体制。

2. 与时俱进, 根据发展战略构建适宜的财务管理体制, 克服僵化模式

发展战略差异必然要求不同的集权或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相适应, 因此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应服务和服从其发展战略, 并充分体现不同发展战略的财务战略思想。扩张型战略下, 为鼓励下属子公司积极拓展市场, 应赋予子公司足够的财务决策权和管理权, 以使其尽快适应市场变化, 适时根据总部总体战略做出战术决策调整。稳定型战略下, 为了稳定盈利, 母公司必然牢牢把握住集团内的投资权、融资权和所有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和审批权, 而对子公司具体的资金运营效率的管理权下放。在防御型战略下, 要根据不同的子公司对集团的盈利能力、稳定性和发展趋势等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

3. 因地制宜, 根据集团管理文化和对管理理念构建相应的财务管理模式。

使命感、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文化如果能有效地横贯到边、纵贯到底, 在集团形成上下一致、内外统一的集团文化, 可以采用集权下的适度分权。这样既可以达成协同效应, 又可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之, 如果文化渗透不力, 经营理念等存在较大差异, 为强化集团调控功能和整体管控效率, 则宜采取集权管理模式。

(二) 创新集团的财务管理机制

1. 创新财务管理组织体系

根据既定的财务管理体制, 通过在集团内部合理配置财务组织要素, 制定其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 以协调集团母公司和成员企业之间的财务活动和财务行为。

无论集团采取哪种财务管理体制, 为保证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管理机制的和谐、统一, 强化集团财务管理功能, 必须改变以前“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做法, 集团内部应按照“统一管理、分级领导”的原则, 实现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功能、机构分离, 集团内母、子公司各自分设财务管理部和会计核算部, 明确划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各自的职责权限;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为取得集团财务管理协同效应, 尤其应强化其财务管理职能。

2. 创新集团的财务约束机制

集团总部应从四个方面制定统一的财务管控体系并落实执行、从财权配置上约束子公司的财务行为:建立人力资源管控体系, 明确人事任免程序及规范子公司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财务管理与审计体系, 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集中管理和贯彻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投资管控体系, 规范母子公司之间的投资权限职责划分和落实投资项目追踪问效制度;建立信息管控体系, 集中处理财务危机公关及重大财务公关事项, 统一公司对外整体形象。通过以上财务管控措施和手段, 引导各成员公司的财务活动与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求相匹配。

3. 创新集团财务管理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首先应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相结合、产权激励与竞争激励相结合;其次, 将绩效考评结果纳入集团财务管理激励机制中, 依据绩效考评结果推动财务管理机制持续创新;最后, 协调好财务管理激励机制与各成员企业、各制度之间的关系, 确保财务管理激励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

4. 集团财务管理协调机制创新

对于集团经营者来说, 其兼具集团经营者和出资者于一身, 承担着双重财务管理职能。

因此集团总部既要实现对子公司的管控, 又要做好协同与服务。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财务战略目标构建高效的财务管理协调机制, 之后运用财务管理协调机制协调各方关系, 从而共同促进集团整体的协同、高效发展。

5. 创新集团的财务控制机制

通过在集团层面及业务层面, 全面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 对集团经营整体管控, 横贯到边, 纵贯到底, 保证集团经营持续、健康。

6. 创新集团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机制

该机制的构建可着手于四个方面:第一, 构建财务预警组织机制, 明确财务管理风险预警规划职责, 并处理基础性事务;第二, 构建财务预警的信息收集、传递机制, 为集团创新和执行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 构建财务风险分析与处理机制, 由该机制履行重大风险的研究和分析职责;第四, 构建财务风险责任机制, 将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构建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机制, 将财务管理风险消除在萌芽阶段, 为实现集团战略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国有企业集团需要及时构建有效的财务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与之配套, 这是增强其财务管控能力、降低财务风险、优化集团资源配置能力的关键。但由于我国国有企业集团的独特背景, 使其财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选择和构建上存在诸多问题。正确认识其问题, 并在目前混合制改革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 使之更好适应集团发展的需要, 以确保企业集团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劲辉.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刍议[J].中国证券期货, 2013 (06) .

[2]范留香.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探讨[J].企业研究, 2013 (2) :86-87.

8.试论国有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 篇八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企业财务管理内涵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中,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有关,财务管理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已经超越传统财务核算功能,拓展到企业融资决策、投资决策、预算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领域,对于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防范风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市场经济竞争的主体,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二、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财务控制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国有企业要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目标,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缺乏严格的约束,凌驾于内部财务控制之上,在投资、采购、销售、基建等经济活动中,大搞权钱交易、商业贿赂,侵害企业利益。或者是部分管理人员私设小金库,财务收支失控,收入不入账,支出无约束,虚列乱摊成本,虚增假报利润,造成国有财产损失。

2.财务风险管理不到位。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大部分国有企业又对财务风险认识不够,普遍存在财务风险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存在一些乱投资、乱担保、乱拆倍的现象。尤其是近年来,部分国有企业从事期货及金融衍生品、股票、委托理财等高风险业务,而由于这些资产价格波动剧烈,导致市场经营风险增大,资产减值因素增多,甚至发生了巨额亏空或损失。尤其是衍生品交易一直是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重大诱因,从90年代开始,我国国有企业便经历了一系列因衍生品投资导致巨大财务风险的案例,如株洲冶炼厂事件、中储棉事件、国储铜事件、中航油事件、国航和东航燃油套期保值巨亏事件。

3.资产、资本结构不合理。国企资产结构中非经营性资产占用大,给企业造成沉重负担。尤其是大型国企社会负担更重,导致企业发展缓慢。某些产品没有销路,占用了大量资金;有些资产还处于闲置状态,新产品由于发展资金不足难于生产,已有固定资产面临老化,生产产品落后。同时,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几乎全部来自负债,还本付息的压力大,加上流动资产内部结构不合理,变现能力弱,使企业日常财务收支处于一种既为流动资金短缺所困扰,又被现有负债所逼的两难境地;导致资金周转不畅,营运能力不强。

4.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不规范。个别企业“有意”在会计制度上做文章,通过一些技术处理,比如随意选择会计政策、变更坏账提取比例、存货计价方法等,人为地调整效益指标。某些企业会计核算不实、监督不力,财务人员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和论证,使得预期的经营结果预测不可靠,致使决策不当。有些企业预算存在偏差,责任落实不到位,

企业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导致财务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个别企业没有章法或者有章法不执行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竞争的加强对财务人员素质要求提高。随着外国企业逐步进入国内市场,我国企业面临的将不仅仅是国内企业,而且还有国外强大的企业集团。在这种条件下,作为财务人员来讲,不仅要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对外汇管理、金融证券等多方面知识也要了解,作为财务决策的管理者,要从长远出发,既要使资金保值增殖,又要注意资金的运转,要有全新的理财观念,不能忽视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能忽视联合、联营产品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市场和竞争力来提高市场占有率等等,但是具备上述这种素质对于我国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转轨而来的财务人员来讲,确实需要一段时间。

2.知识经济给财务管理以巨大冲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从而使交易、决策可以在瞬间完成。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密切注视着全球的经济变动情况,及时掌握各类信息。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信息化的理财观念,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以此来适应复杂的财务管理环境。

四、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实现国有企业整体财务目标及战略目标提供了保证。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薄弱的现状,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在企业财务管理全过程中,要实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管理人员在从事财务管理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防止管理层凌驾于内部财务控制之上。二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财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非常规性的核查,建立以检查性控制为主的监控防线。只有实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管理,才能真正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2.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多,财务风险也有加大的趋势。因此,国有企业应围绕总体经营目标,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二是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要高度关注市场形势的变化,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切实做好资金筹划,优化融资和资本结构,防范债务风险。完善重要业务活动和关键业务环节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特别要高度重視过度负债、对外担保、应收账款、金融及衍生品业务等风险管理。

3.优化企业财务状况。首先,进行资产结构调整。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实事求是”的原则,抓大放小,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对亏损的企业和闲置的固定资产出租或出卖;对效益较好的企业提供优先的融资渠道,促使其尽快发展。其次,进行资本结构调整。在保持资金总量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减一种资金来源增大另一种资金来源。对于国企来说,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债务资金转化为股权资金,降低负债率,减轻利息压力。可通过中介机构将国企对银行的部分负债转化为居民或非国有经济等主体对国企的债权,从而优化资本结构,减轻财务压力。

4.保证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在财务会计工作上,我们所有的企业、所有的财会人员首先要做到按《会计法》算清账、记清账、记好账。这是每一个会计人员应负的职责,是单位应该抓的事,也是对企业的起码要求。其次要做到编准表,编全表、编好表。这样的会计信息才能满足财务管理决策的需要,才能有助于发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才能向出资人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要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集团企业应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严格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应加强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重点强化对企业投融资、担保、工程项目、货币资金等重大财务事项的管理与控制。

五、结束语

上一篇:物业管理公司调查报告下一篇:年终总结及新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