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重点(共9篇)
1.中考思想品德重点 篇一
2012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1、国家重视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哪些观点?(党要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了什么?)(党中央重视“三农”问题体现了哪些道理?)
【答案】⑴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⑷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⑸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假如你是某市市长,你打算怎样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写出三条工作思路)
【答案】⑴使城乡协调发展;⑵努力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⑶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比重;⑷解决好就业问题;⑸建立社会保障体制;⑹切实保障公民的人权。
3、假如你是一位全国政协委员,需要提交三份与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密切相关的“提案”,你打算选择百姓关注的哪些热点问题?
【答案】⑴解决农民工欠薪,关注农民工权益;⑵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⑶维护公平正义、树立司法权威;⑷关注职工再就业问题;⑸维护社会治安,推进平安工程;⑹重视信访,解民疾苦等。
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①减免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②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④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⑤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等。
4、请你列举社会还有哪些不和谐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你如何解决,请提出建议。
【答案】A.⑴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再就业压力也相当突出;⑵农民收比较低;⑶部分社会成员生活无保障,存在生活困难群体;⑷分配不公,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⑸社会事业投入不足。
B.建议:⑴千方百计扩大就业;⑵减免农业税,加大支农力度;⑶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⑷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⑸理顺收入分配制度,打击非法致富;⑹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完善社会事业投入机制,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
5、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1)你身边有哪些不公平的现象,列举一二,并说明其危害。
【答案】一些贫困孩子上不起学,贫困人口就医难等。危害:①影响国家人口素质提高;②降低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同感;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④影响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等
(2)就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提出自己的建议.【答案】①建立健全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②营造惩恶扬善的良好社会风气;③加强法制建设;④坚持以人为本等
6、你了解到的“不和谐的音符”有哪些,写出来告诉大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方面)【答案】经济方面:个别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政治方面:法律制度尚不健全;文化方面:个别公民的思想道德意识淡薄、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生态方面: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想象时有发生。
你认为解决上题中“不和谐的音符”最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7、作为国家的小主人,请结合所学知识就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①要科学合理地制订发展规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作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加强对公民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建设诚信社会,优化投资环境;④坚持以人为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⑤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鼓励公民献计献策;⑥注重社会公平,关心下岗职工和困难群众的生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⑥落实依法治国,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8、构建和谐社会,中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交往中应该怎么做? 【答案】(1)要尊重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在同学之间、家庭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关系(2)要学会换位思考,宽容他人。对父母、老师、同学的不同意见持宽容态度(3)要讲究诚信,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培养自己的诚信意识;(4)要在社会上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去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等弱势群体(5)在班内开展互学互助活动,同学之间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使班级形成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总之,大家要互相尊重、互相团结、诚信友善,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交往的大环境。
9、使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答案】①合理的收入分配可激发各生产要素的活力,使劳动者尤其是低收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②有效化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基础。
10、谈谈如何使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答案】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③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④加强宏观调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效调节个人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11、“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回答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关注民生和怎样解决民生问题。
【答案】(1)①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共同富裕;②关注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体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人民服务的需要,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①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紧紧扭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极大地增加社会财富,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12、建设“和谐云南”(1)说一说建设“和谐云南”首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理由:①发展是硬道理,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②只有发展经济,才能解决目前的主要矛盾,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物质保障。
(2)谈一谈如何建设和谐云南? 【答案】①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云南建设成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强省;③实施依法治省,大力推进民主制度建设;④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和谐文化;⑥坚持科教兴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⑦保护资源、环境,提高人口素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3)作为云南的小公民,你打算为建设“和谐云南”做些什么? 【答案】①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和谐云南的本领;②从自身做起,为创建和谐班集体、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做贡献;③从小事做起,遵纪守法、文明团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3、国家和则强,社会和则安,自然和则美,家庭和则兴,生命和则康。
(1)在建设和谐云南主题教育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两力量,请你结合当地所在乡镇实际,为营造和谐村镇文化环境奉献两个金点子。
【答案】例答一:建立图书室、阅览室、报刊栏等,大力宣传科学文化知识;例答二:破除迷信,开展各种移风易俗的活动。
和谐校园
(2)校园是我们成长的乐园,请你热情参与,设计出你心目中的和谐校园。【答案】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环境优美等 我爱我家。(3)明明家里近来出现一些“不和谐之音”①母亲偷看明明的日记时恰好被明明发现了②父母借口工作忙,很长一段时间没去看望爷爷、奶奶了。如果你家也发生了上述事情,你会用哪些知识说服父母?
【答案】①公民的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②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应尽的义务(或有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承担父母必要的生活费用,在精神上给予必要的慰藉);③父母要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子女等
和谐成长(4)在即将毕业的时刻,面对新的起点,相信你一定会很好的把握人生的航标。为了自己的和谐全面发展,你准备怎么做?
【答案】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或本领,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认清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立志成才。
14、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据悉,为了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你校正着手开展“建设和谐校园”系列活动。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观点正确,语言简洁)【答案】①建设和谐校园,从你我做起。②建设和谐校园,你我共同参与。③团结友爱,和谐相处。④手拉手,心连心,和谐校园大家建。⑤校园是我家,和谐相处靠大家。(①促进和谐,人人有责;②和谐社会人人共享。③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幸福家园;④和谐社会,我们共同的追求;⑤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⑥美好的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
(2)关于建设和谐校园的建议 【答案】①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②尊重老师,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问题要起立等。③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等。④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真诚相待。⑤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说谎,不骗人等。.15、请举出现实生活中令总理“最感动”、“最痛心”事情的实例。
【答案】最感动:媒体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广大网友在各留言版留言,对政府提出意见、建议等。(人民对政府的支持——总理语)
最痛心:煤矿安全事故频发;药品价格虽然一降再降,但仍偏高;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等。(在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解决得更好——总理语)
16、最痛心的事,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答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抑制商品房价格过高;关停不合格煤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重视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7、请你列举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小于三条)(时事)
【答案】看病难看病贵、反腐败、教育收费、社会治安、收入差距能否缩小、就业形势、食品安全、房价是涨是跌、社会保障和救助、物价水平等。
18、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答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9、当前我国须重点解决的民生问题有哪些?
【答案】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其中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
例题:民生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更是列出了一份引人注目的“民生清单”,送出了民生“大礼包”:3917亿元,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858亿元,缓解“上学难、上学贵”问题;312亿元,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9亿元,支持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等问题。
20、中央财政送出民生“大礼包”表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
21、中央财政为什么要送出民生“大礼包”?(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
【答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等。
22、近几年我国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区别应采取哪些措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答案】免除农业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修订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物权法;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抑制商品房价格过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两者结合)
23、列举几例反映党和政府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例。
【答案】取消农业税;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工程;开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百日维权”活动;西部大开发;进行工资等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两免一补”等。
2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请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答案】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政治: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增强民族创新能力……
25、解读对联
上联“农民种田不交税
下联:学生上学不缴费
横批:国恩浩荡
(1)请部这幅对联反映了党和政府深切关注什么问题? 【答案】民生问题。
(2)你还能举出几项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吗?
【答案】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关心、关注农民的问题,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农民子女就学问题;出台“国六条:抑制房价上涨,让老百姓信住得起房,安居乐业;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请问当前社会生活中面临的民生问题(即影响和谐社会的矛盾问题,也是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有哪些?
【答案】如: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社会收入不公;生产安全,饮食安全,校园安全,令人担忧;药品监督安全出现黑洞;个别党员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员贪污腐败。
(4)依据所学的知识,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总体上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弘扬民族精神:艰苦创业。
(5)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答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维护社会主义公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
26、青少年学生怎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答案】(1)要树立崇高理想,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2)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硬本领。(3)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自觉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4)坚决同一切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为作斗争。
27、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同“不和谐”的因素)如何解决? 【答案】A.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⑵农村居民收入低且增长相对缓慢。B.方法:⑴发展农业科学技术,走科技兴农的道路,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⑵加大对农业的投入;⑶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⑷拓宽农民就业的渠道。
目前我国农民工已突破1亿人。而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工伤事故多、超时加班、子女就学难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成为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28、怎样才能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请你就此提出三条合理化的建议。【答案】⑴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⑵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⑶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⑷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维权意识。
29、请你设计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标语。【答案】例:建设新农村,共奔富裕路。
2.中考思想品德重点 篇二
一、合理安排时间, 制定复习计划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制定复习计划不仅能节约时间, 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考前, 我们可以把计划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 构建知识体系。对七、八、九年级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按单元复习, 通览三个年级的教材, 明确重点内容。
第二阶段:讲解专题, 关注社会热点。抓住重大热点问题, 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 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 形成专题,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 提高应试能力。通过题型训练, 模拟综合考试, 使学生的审题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答题技巧、答题的规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 回归课本知识。本阶段, 引导学生走出题海, 回归课本, 返璞归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整理自己的考前情绪、提高应考信心。这时既要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 更要关注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
二、仔细研读考纲, 找出复习依据
《中考考试纲要》是指导中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 它对思想品德中考的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作了具体说明, 提出了明确要求, 是命题的依据, 也是我们复习的重要依据。因此, 仔细研读考纲, 对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考纲中“了解”、“理解”、“运用”是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三个不同层次。三个层次是由低到高的, 前一层次要求是后一层次要求的基础。因此, 教师要注意考点的不同的层次要求, 把握复习深度。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不能认为实行了“开卷”考试, 了解、识记就不再重要, 从而忽视了解、识记能力的要求, 更不能认为运用能力是虚的, 空的, 不好做到, 从而忽略运用能力的要求。
三、认真钻研教材, 夯实基础知识
在复习备考中, 教师不要脱离课程标准和教材, 必须重视教材, 不能“忘本”。因为开卷考试往往是以材料和时政热点为载体, 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 答案的要点隐藏在教材中。所以要取得好成绩, 平时必须在教材上多下工夫, 多读、多看, 读懂、读透教材原理, 千万不能养成“动不动就翻书”的习惯, 只有读懂、读透教材, 考试时才能应对自如。
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较多, 教师需根据《中考考试纲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归类。把考纲中涉及的考点根据不同层次要求进行归类, 要求学生掌握, 考纲中没有涉及的考点是不需要学生掌握的。这样就缩小了复习范围, 更好地把握复习的广度, 使复习有方向、有目标。
四、全面解读热点, 紧扣时政材料
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是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一贯原则, 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 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要尽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要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热点问题、本省发生的重要热点问题、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热点问题, 抓住这些热点, 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 找准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 形成专题。专题复习既能系统归纳教材知识, 加深理解, 巩固所学知识, 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发挥教师主导, 做好资料整理
要想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复习效果, 在中考中得高分, 完全靠学生自身“孤军奋战、单打独斗”, 不使用相关考场资料, 是不明智的, 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
目前市场上关于政史中考考场用书可谓鱼龙混杂, 种类很多, 但缺乏“精品”。很多资料里面的专题过于面面俱到, 而对一些重要专题和问题的分析并不准确和全面, 可能会误导学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以热点时政为切入点, 捕捉有效信息, 用教材知识去多角度分析, 并编成讲义小册子, 作为学生考场资料。
六、强化考前练习, 注重精选精练
要在中考时考出高分, 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是必要的。这一阶段的目标主要是强化能力训练, 是中考前的冲刺训练, 是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的全面训练。
教师面对大量的练习题、模拟题和各种复习资料, 要善于选择, 否则就无异于大海捞针, 劳而无功。训练要以“吃得饱”“有营养”为上策, 资料、习题发放前必须经过精心筛选, 切忌滥发试卷, 整天练习, 造成“消化不良”的现象。
因此, 在选择习题时, 一定要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 做到精选精练, 如本省及外省市近三年中考试题。同时, 还要从内容与题型两方面开展专项训练与总结:从内容上, 就是围绕热点和考纲进行选题, 展开训练, 总结答题角度;从题型上, 就是针对同一题型进行训练, 找出共同点, 总结归纳答题的规律。
3.思想品德中考复习策略 篇三
一、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复习计划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不仅能节约时间,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考前,我们可以把计划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对七、八、九年级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按单元复习,通览三个年级的教材,明确重点内容。
第二阶段:讲解专题,关注社会热点。抓住重大热点问题,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专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提高应试能力。通过题型训练,模拟综合考试,使学生的审题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答题技巧、答题的规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回归课本知识。本阶段,引导学生走出题海,回归课本,返璞归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整理自己的考前情绪、提高应考信心。这时既要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更要关注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
二、仔细研读考纲,找出复习依据
《中考考试纲要》是指导中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它对思想品德中考的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作了具体说明,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复习的重要依据。因此,仔细研读考纲,对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考纲中“了解”、“理解”、“运用”是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三个不同层次。三个层次是由低到高的,前一层次要求是后一层次要求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注意考点的不同的层次要求,把握复习深度。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不能认为实行了“开卷”考试,了解、识记就不再重要,从而忽视了解、识记能力的要求,更不能认为运用能力是虚的,空的,不好做到,从而忽略运用能力的要求。
三、认真钻研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在复习备考中,教师不要脱离课程标准和教材,必须重视教材,不能“忘本”。因为开卷考试往往是以材料和时政热点为载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答案的要点隐藏在教材中。所以要取得好成绩,平时必须在教材上多下工夫,多读、多看,读懂、读透教材原理,千万不能养成“动不动就翻书”的习惯,只有读懂、读透教材,考试时才能应对自如。
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较多,教师需根据《中考考试纲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归类。把考纲中涉及的考点根据不同层次要求进行归类,要求学生掌握,考綱中没有涉及的考点是不需要学生掌握的。这样就缩小了复习范围,更好地把握复习的广度,使复习有方向、有目标。
四、全面解读热点,紧扣时政材料
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是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一贯原则,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尽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热点问题、本省发生的重要热点问题、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热点问题,抓住这些热点,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专题。专题复习既能系统归纳教材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发挥教师主导,做好资料整理
要想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复习效果,在中考中得高分,完全靠学生自身“孤军奋战、单打独斗”,不使用相关考场资料,是不明智的,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
目前市场上关于政史中考考场用书可谓鱼龙混杂,种类很多,但缺乏“精品”。很多资料里面的专题过于面面俱到,而对一些重要专题和问题的分析并不准确和全面,可能会误导学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热点时政为切入点,捕捉有效信息,用教材知识去多角度分析,并编成讲义小册子,作为学生考场资料。
六、强化考前练习,注重精选精练
要在中考时考出高分,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是必要的。这一阶段的目标主要是强化能力训练,是中考前的冲刺训练,是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的全面训练。
教师面对大量的练习题、模拟题和各种复习资料,要善于选择,否则就无异于大海捞针,劳而无功。训练要以“吃得饱”“有营养”为上策,资料、习题发放前必须经过精心筛选,切忌滥发试卷,整天练习,造成“消化不良”的现象。
因此,在选择习题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做到精选精练,如本省及外省市近三年中考试题。同时,还要从内容与题型两方面开展专项训练与总结:从内容上,就是围绕热点和考纲进行选题,展开训练,总结答题角度;从题型上,就是针对同一题型进行训练,找出共同点,总结归纳答题的规律。
总之,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复习方法,做到有条不紊、张弛有度。
4.2010年思想品德中考 篇四
——自主创新 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热点材料】
(1)2005年7月1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他在会上强调,推进自主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2)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3)2005年我国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有了新成就:神六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珠峰高度重新测量得出8844.3的精确数据。
(4)2005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5)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从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这是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大战略。
【考点链接】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当今国际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竞争,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3、加速科技进步,增强创新能力,就必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4、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年,只有提高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我们青年要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5、实施自主创新战略顺应了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体现了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知识运用】
1、2005年8月22日,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解放军系统的100名大中小学生获此殊荣.(1)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
(2)我们青少年在向获奖的同学学习时应做到哪些?
2、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启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2006年,中国政府将投入716亿元力促自主创新,比2005年增加115.26亿元,增长19.2%。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3、国家重奖科技工作者的举措体现了我国哪一项根本性、长期性的伟大战略?
4、结合我国国情,为什么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我们国家应该怎样做?
6、当代青年为什么要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7、青少年学生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8、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9、你作为中学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
【探究与实践】
例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科技的载体,任何科技的研究、发明、利用,都离不开人才。科技知识只有与人才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1)请你给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标题。
答:(1)“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或“人才是第一资源”或“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等。
(2)若以该标题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请你设计出该主题班会的活动步骤。(要求:围绕主题,鼓励参与,讲究实效)
答:第一步,请当地有名的科技专家讲话,谈人才在当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第二步,看投影《科学技术发展的辉煌时代》;第三步,请学校的小发明、小创造获奖者交流经验;第四步,请学生代表谈感想;第五步,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发言,并对学生提出成才的希望和要求。
(3)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来宣传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是第一资源。或: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等等。
(4)假如你要参与发言,请写一篇不超过300字的发言稿。
答:发言稿要点:①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的要求。③自己如何努力成为祖国所需要的人才。
(5)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确定成才目标,实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选择成才的目标要符合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从实际出发,作为青少年学生,文明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充分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才,实现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附:2010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热点点击】
2010年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孙家栋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强调,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紧密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知识链接】
1.教材知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结合思考: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技事业,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教材知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结合思考: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会受制于人。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利于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气氛,使科技人员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3.教材知识: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结合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为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4.教材知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结合思考:社会是每个人的归宿和依靠,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一点爱心和奉献,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既是自主创新的典范,又是精神文明的楷模。他们心系祖国、自觉奉献,把个人事业融入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建设事业当中,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5.教材知识:提高中华民族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希望在青少年。
结合思考:我们青少年应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善于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弘扬科学精神等;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热点导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1月11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孙家栋、谷超豪两位院士。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党和国家重视人才、鼓励创新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C.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D.人才是指受到国家奖励的人
2.2009年7月17日,我国重大科学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在北京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通过国家验收,BEPCII的性能已比改造前提高了30多倍,是这个能量区域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加速器CESR曾创下的世界纪录的5倍。这表明()
①我国在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④我国已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3.我们中学生要想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B.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C.放下学习,潜心搞发明创造
D.积极参与实践,锻炼实践能力
二、请你简答:
4.国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说明了什么?
说明国家高度重视人才、重视科技、重视创新;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三、请你探究
【现状警示】
材料一: 2010年1月12日《北京晨报》报道:中国汽车在2009年的最终产销数字迈进了1350万辆,居世界第一位。而其中汽车产量中的55%——约740万辆汽车并非“中国创造”,而仅仅是在中国制造而已,中国的汽车工业目前主要还是在给国外品牌打工。即便是剩下的45%仍然处于中国汽车行业的中下层。
材料二:下面是权威部门的一组统计数据:第一组:我国的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8%,而发达国家占40%;第二组: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80%的石油化工制造装备,70%的数控机床,95%的医疗装备等许多大型装备依赖进口;第三组:我国的国际论文产出仅占世界的4.38%,论文引用数仅排在世界第20位。
(1)我感悟: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时事播报】
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主持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说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被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我思考: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为什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责任践行】
2010年1月11日,温家宝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主要国家都在抢占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奋起直追,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走在前面,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3)科教兴国是国家的责任,也是个人的责任。你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你准备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参考答案:
(1)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差(或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2)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②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就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因此,国家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度重视是极其正确的。
5.2012中考政治思想品德试卷 篇五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附后)
思想品德(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选出的答案前1、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第16届中央委员会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 伟大旗帜,为夺取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A.改革开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自主创新
2、自2007年秋季开学,全国所有中小学生每天都必须跳校园集体舞。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让中学生跳校园集体舞,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锻炼身体。从中可看出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是 A.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B.丰富的文化生活 C.加强锻炼身体 D.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五·四青年节前夕,某校七年级2班老师让几个同学负责组织一个班会,几位同学思忖了一下,回答说“行,我们能行!”这种表现是
A.自负 B.自卑 C.自尊 D.自信
4、“嫦娥一号”的研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许多部门成千上万人的共同努力。这最需要人们具有
A.团队精神 B.拼搏精神 C.勤奋品质 D.竞争意识
5、下列公民的财产中,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是
A.私营企业主偷漏税款 B.某乘客在出租车上捡到的10万元巨款
C.公民出租自己的房屋所得到的租金 D.某单位领导挪用公款炒股赚的钱
6、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A.勤劳勇敢 B.爱国主义 C.团结统一 D.自强不息
7、抗震救灾中流传着这样一条短信:“再小的爱心,乘以十三亿,就会成为爱的海洋;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个人献出的一点点爱心微不足道
B.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C.只有人人主动承担责任,才能共创美好幸福的生活
D. “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8、现在,农民感慨,“种田不缴税,上学不交费,看病能报销,农民得实惠”。这表明
A.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B.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C.我国农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D.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已经消除
二、理解与说明(本大题共3小题,第9小题4分,第10小题6分,第11小题5分,共15分)
9、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地震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同志先后亲临现场,且多次强调:“要把挽救人的生命作为当务之急,作为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作出百倍努力”。
材料二: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请结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1分)
(2)生命弥足珍贵,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2分)
(3)大灾有大爱。请你为灾区的小朋友拟发一条短信。(1分)
10、出于对寒门学子的敬佩和赞赏,商人李富华先后捐4万元,供北京某高校一名研究生读书。但2007年7月,李富华偶然得知该生已不在校读书。李富华无法忍受善良之心欺骗,将该生告上法庭。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有关内容,回答:
(1)材料中的这名学生违反了做人的什么原则?(1分)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给你的启示,谈谈青少年应该怎么做。(3分)
11、2008年3月10日,香港商报刊发了题为《咸宁争当“两型社会”建设排头兵》的文章,全方位推介了我市在融入武汉城市圈过程中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对接等方面的探索。作为我市加速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咸宁大畈核电项目前期准备已经启动,咸宁成为中心内陆首个建设核电地区。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时事政治及九年级《思想品德》相关知识,回答:
(1)“两型社会”具体指什么?(2分)
(2)咸宁建设“两型”社会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1分)
(3)请列举我们在坚持这一发展战略过程中具体可行的例子。(至少两例)(2分)
三、探究与创新(本大题共2小题,第12小题4分,第13小题7
分,共11分)
12、有位72岁的老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国家放宽对考生报 考大学年龄限制的情况下,于2001年、2002年两次参加高考,均因考分低而未录取。这种渴求知识的精神感动了他所报考学校的师生。经过研究,学校特许他作为旁听生上学。某校八年级4班学习了上述材料知识后,准备召开一个主题班会。
(1)请你为这次班会拟定一个主题。(1分)
(2)假如你是班会的一员,请围绕主题发表你的看法。(3分)
13、材料一: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自古就有“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的古训。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礼仪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更加彰显,已成为现代人的处世艺术,成功者的潜在资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和睦家庭、和美生活、和谐社会需要礼仪、呼唤礼仪。
材料二: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召开,我国制作了大型公益广告“礼仪传天下,北京欢迎你”,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礼仪风范古国,唤醒同胞们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更加积极向上地“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关礼仪、礼貌的知识,以《迎奥运 话文明》为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7分)
要求:(1)紧扣材料;(2)观点正确;(3)联系实际;(4)语句通顺;(5)字数在300字以内。
一、单项选择题cbdacbab(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二、理解与说明(本大题共3小题,第9小题4分,第10小题6分,第11小题5分,共15分)
9、(1)党和政府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2)①肯定珍爱自己生命,尊重善待他人生命。(或答: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②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3)答案示例:①永不言弃。②生命中可能会刮风下雨,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拥有自己的一缕阳光。评分说明:只要围绕“珍爱生命”主题,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10、(1)诚信原则;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2)①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对自己诚实,不自欺,也要对他人诚实,实事求是。
②其次,诚信要做到信守承诺。
③诚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在做人方面没有大事小事之分,我们要把
做事做人有机统一起来。
评分说明: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相同或相近同样给分。
11、(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可持续发展战略。
(3)答案示例:①大力发展核电。②利用风能、太阳能。③发展循环经济。④植树造林。评分说明:只要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事例,均可给分。
三、探究与创新(本大题共2小题,第12小题4分,第13小题7分,共11分)
12、(1)答案示例:①倡导终身学习,争做“四有”新人。②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评分说明:只要围绕“终身学习”的主题,均可给分。
(2)①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学习既是个人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②在当代,要生存,要发展,要满足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接受教育、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③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为祖国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给满分。
13、评分依据:
6.思想品德中考总复习计划 篇六
学情分析 任教老师 XX 学生人数 64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上期成绩 人均分 71.6 及格率 90.6 优秀率 23,44
上期学生学习情况:
从总体上讲,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好,课堂纪律好,普遍都有自觉性,求知欲强,答题规范。但是课堂气氛有待改善,有的学生思维灵活性不够强,答题不规范,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目的不明确,中考意识不强。
教学目标
1、确保中考合格率100%,消灭补考。
2、中考确保学校年级前15名在A级指标,力争前20名在A级指标。
本学期教学内容
教材知识体系特点:
一、《导与练》:1、初中教材梳理整合,2、专题训练突破。
二、《考试标准》1、心理健康教育,2、道德教育,3、法律教育,4、国情教育、生命与健康教育。
三、时事政治
本学期教学重点:
1、知识点梳理
2、专题突破训练
3、考试标准强化训练
4、解题指导
本学期教学难点:
1、考试标准的强化训练
2、解题指导
3、规范答题指导训练
本学期拟定参加的教研活动
1、积极参加科研组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丰富自己。
2、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多听课,多学习,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3、积累参加学校及科研组举行的新课程式改革有关的讨论活动。
4、举办《中国梦》、《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
本学期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1、请教苏仙中学的专家老师指导
2、认真研究考试标准和中考试卷
3、认真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4、分层召开学生座谈会,加强学生复习心理指导
5、做好前20名,特别是前15名学生的强硬训练
6、对前20名,特别是前15名学生的识记、理解、运用跟踪指导
课外辅导安排
每星期五下午辅导前20名优秀学生。
教学进度安排 时间 周次 教学内容或活动安排 备注
3月1日-7日 1 教材梳理整合1 - 5讲
8日-14日 2 教材梳理整合6 - 13讲 1-8讲综合测试
15日-21日 3 教材梳理整合14- 17讲
22日-28日 4 教材梳理整合18- 20讲 9-16讲综合测试
29日-4月4日 5 专题突破1-3 教材综合测试
5日-11日 6 专题突破4-8
12日-18日 7 教材回扣提升
19日-25日 8 解题方法指导 综合测试
26日-5月2日 9 期中考试
3日-9日 10 考标
10日-16日 11 考标
17日-23日 12 考标
24日-30日 13 考标 时事政治
31日-6月6日 14 考标 时事政治
7日-13日 15 强化突破
7.思想品德学科中考后期复习之我见 篇七
一、确定和把握好复习教学的重点
时间紧、内容多, 是后期复习的一大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 就必须明确复习的重点。怎样确定和把握重点呢?
1.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重点。
中考不是以选拔为主要目的的考试, 试卷命题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 严格依据课程标准, 以基础性为主, 杜绝繁、难、偏、怪题。因此, 在后期的复习中, 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精神构建, 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多元立体目标。其中知识目标应重点放在课程标准要求的“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 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等四大方面;能力目标应放在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等六大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放在课程标准要求的“热爱生命, 自尊自信, 乐观向上, 意志坚强”、“尊重规则, 尊重权利, 尊重法律, 追求公正”等七大方面。复习中, 要引导学生着重把握这些目标要求在教材内容中的体现, 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组合的能力, 多角度思维和综合的能力。同时, 要注重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把教材基础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链接起来, 让学生体验生活, 加强实践, 真正领悟生活实践中包含的人生道理和社会规律。
2. 根据教材的编写结构确定重点。
教材每章节的知识是有一定脉络的。这个脉络就是“是什么” (含义、内容) ——“为什么” (重要性、意义、影响) ——“怎么办” (建议、措施) 。例如:湘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进小康时代》共有三节内容:第一节《感受小康》主要告诉我们小康是什么, 第二节《改革开放富起来》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能实现总体小康的目标, 第三节《走向全面小康》告诉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应该怎么办。我们在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时, 首先要细心寻找哪些知识是属于“是什么”的问题, 哪些知识是属于“为什么”的问题, 哪些知识是属于“怎么办”的问题, 把它们进行归类, 然后, 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这些内容的要求, 从而确定复习的重点。
3. 根据特殊词语确定重点。
教材中的一些重点内容, 是通过特殊词语加以强调的。如“标志”、“基础”、“关键”、“前提”等。凡是这些特殊词语涉及的内容, 我们都应该引起重视。
4. 根据一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和热点问题确定重点。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也是中考命题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因此, 一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和热点问题也就成为复习教学中的重点。
二、掌握开放性试题特点并加强训练
开放性试题具有测试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 测试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功能。因此, 研究并掌握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是复习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般来说, 开放性试题呈现的主要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材料型, 即一段或多段文字表述。如2008年南宁市中考第18题:
2008年6月1日, 小婻陪妈妈一起到南宁市某商场购物, 发现商场收银台前摆放了多种规格的收费塑料袋。一了解才知道, 国家规定从这一天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任务:
(1) 妈妈说使用塑料购物袋很方便, 为什么要“限塑”?请你替小婻解答妈妈的问题。
(2) 回家后, 小婻想在网上做一个关于“限塑”的调查, 她设计了一个调查题目:
您赞成国家推行“限塑”措施吗?
A.赞成B.反对
请你按照小婻所设计的题目形式, 再设计一个调查题目。
(3) 商场的阿姨对小婻说, 今后大家最好自备购物袋。小婻想做一个如下图的购物袋送给妈妈, 请你帮助她完成下列设计。
(1) 选材——你设计的购物袋主要选用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创意———购物袋上一句恰当的口号, 既可以增添时尚气息, 又能达到宣传国家政策的目的。你设计的宣传国家“限塑”措施的口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种开放性试题的呈现方式是漫画、图标型。如2008年桂林市中考第16题:
某校在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板报比赛, 九年级 (1) 班展板展示的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图表 (下图) 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
(1) 分析图表数据, 喜忧参半。这里的“喜”与“忧”各指什么?
(2)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喜”或“忧”现象的原因 (任选其中一个) , 至少写出两个。
(3) 请用生活中的某一实例说明“喜”的变化。
从上述例题可得出开放性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 题目在教材或资料中没有现成或完整的答案, 给予学生较大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空间;第二, 题目反映社会热点和贴近学生思想行为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功能有较好体现;第三, 题目侧重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测试;第四, 试题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使其掌握开放性题目的解答方法呢?
充分利用好教材。以教材为载体, 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 特别要使用好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试一试”等小栏目。因为这些小栏目是完全开放式的, 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列举一些现实材料,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8.思想品德中考概括题解法例谈 篇八
概括题是近年来河南省思想品德中招考试的常见题型之一。概括题一般是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一幅或几幅漫画、一个或几个图表等,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其所蕴含(反映)的道理。概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等。概括题用文字、漫画、图表等材料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探索“平台”,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自己得出合理的结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创新意识,符合新课改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概括题类型
根据题干的特点,我们大致可以把概括题分为以下四类。
1.概念型。
给出的题干是有关概念或原理、观点的表述性文字,其答案是概念、原理、观点。
例1: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答案: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②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③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2.材料型。
给出的题干是反映某概念或原理、观点的事实资料或时事资料(是某概念、原理、观点的外延),其答案是概念、原理、观点。
例2:2006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非洲48个国家的元首、政治首脑或代表以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中非大计。2007年新年伊始,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的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等8国进行了成功友好访问,受到广大非洲和世界各国的普遍称颂。
参考答案: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引言型。
给出的题干是重要人物的讲话或名言、格言、诗歌、歌词等,其答案是概念、原理、观点。
例3:一支竹篙吔,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同舟么共济海让路……
参考答案:①团结起来力量大。②个人只有关爱集体,才能发挥自身价值。③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④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自觉维护集体利益。
4.漫画、图表型。
给出的题干是漫画或图表,其答案是漫画的寓意或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例4:
参考答案:①图中小主人公的做法违背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有关勤俭自强的要求。②图中小主人公的做法不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在行动。④图中小主人公的做法不符合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学会合理消费。
二、概括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1.基本思路。
①审清题意——找几层意思的共性或同一角度,可采用归纳法、概括法和抽象法。②回归课本,理论联系实际,找准材料反映的知识点。③用书本上的观点或自己的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概括。
2.方法指导。
我们可以根据所给材料反映的是什么问题或现象,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或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来解答概括题,即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作答。基本方法有:①概括法:就具体分散的描述性文字,总结出其中心思想,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结论。②归纳法:找出所给材料几层意思的共性,归纳出其所包含的共同道理,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材料型概括题。③抽象法:通过具体描述的现象看到现象背后问题的本质。
三、例题精析
例5: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解析:第一步:审清题意。材料说明了三层意思:第一句说明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第二句说明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第三句说明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更为严格。第二步:联系课本知识。第三步:把三层意思归纳在一起,得出一个完整的道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例6:观察下图,进行概括。
9.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篇九
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葛斌宜 谢志钦
2013年中招考试已经结束,今年的思想品德试题延续了近年来中考一贯的命题思路,试题依据课程标准,选材新颖,设计合理,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和学生成长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把增效减负落到了实处。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思品试卷,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给广大师生备考提供了明确方向。“年年岁岁卷相似,岁岁年年略不同”,概述起来今年的试卷有以下主要方面:
一、试题概况:
1、考试形式为开卷、笔试。思品与历史同场、分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中思品用时应不少于64分钟),满分为150分。思品试卷总分80分,其中时事政治约占10%,“成长中的我”约占20%,“我与他人的关系”约占30%,“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约占40%。
2、试卷结构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型组成,其中选择题约占30%;非选择题约占70%。非选择题部分主要通过文字与图表、材料分析、观察与思考、实践与探究、活动与感悟、漫画赏析等多种方式呈现,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试题主要特点
2013年安徽省中考思品试题,从总体上看,以传递正能量,培养负责任的公民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建设、家乡发展和身边生活实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德育立意和能力立意的统一,全面考查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打破教材版本局限,实现了稳中求新,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立足国情省情,充满乡土气息,直击社会热点,透视新闻话题,引领价值导向。在秉承以往的风格与特色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具体来说,试题呈现以下特点:
(一)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要点,紧扣主干知识。本套试题依据了新课程标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坚持了科学性、基础性、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和技巧性等基本原则,具有试题热点化:如:第15题情境二关于光盘行动;立意能力化:如:第17题(3)假如你是该项活动的组织者,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形式多样化:如:第17题(2)围绕这一主题,在下面卡片上写出你的心语;强调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尤其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使考试评价真正成为考查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促进能力提高与品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考查教材的知识点较多。
选择题部分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非选择题部分考查的重点放在了最重大的时事和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上。基础知识考核是试卷的永恒主题,也是教学三维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考生必须认真钻研中考考点,逐一识记、突破,并构建知识体系。比如本次试卷中考察了“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有何意义?”;“请说说众多的“安徽创造”对你的启示”等内容,很多学生回答往往只顾“点”,不及“面”,导致答题综合能力欠缺、思路狭窄,知识要点片
面化等现象。
(三)各年级教材采分点相对合理,符合考纲要求,改变一边倒的现象。除时政外,涉及到的考点
有:
成长中的我部分: 5.考场上感到紧张、焦虑(认识自我)、6.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的品质(自尊自强)、7.罗阳的先进事迹(自尊自强)、8.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治(学法用法),11.漫画组合“食品安全”(学法用法)、13街头抓拍图片 ——跨栏”(学法用法)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9.家庭生活中,当我们与父母意见不一致(交往与沟通)、10.问题轿车召回并对用户致歉(交往的品德)、15.情景一:小亮足球比赛中不小心撞倒他人后主动拉起他,并道歉(交往的品德)情境三:小亮意外发现出版社未经自己同意收录了自己的一篇获奖作文。(权
利与义务)
我与集体、社会的关系部分:12.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原因(认清国情,爱我中华)14.(1)材
梦飞教育,你身边的辅导专家!梦飞教育内部资料库
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2)网民行使的权利是什么;网民在行使这项权利时应注意什么(法律与社会秩序);15.情境二 小亮全家外出用餐结束后,餐桌上还剩下不少饭菜(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16.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原因;美好乡村建设意义;安徽创造启示(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17“展望校园美,畅想中国梦”心语征集;你有何梦想,又如何将梦想变成现实(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宣传活动组织(承担社
会责任)。
本套试卷,覆盖面虽然不太大,但却突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北斗导航卫星、习近平俄罗斯对及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感动中国2012人物罗阳、食品安全、中国式过马路、2013年两会、光盘行动、3.15晚会轿车质量门、美好乡村建设、网络监督、十八大精神、中国梦、个人梦等,体现出本学科的与时俱进特点,为以后的思品教
学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四)命题形式灵活新颖,开放程度大。
选择题采用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形式(含4个组合式选择题);压缩备选项字数,把需要说明的内容放在题干中;错误选项或不理想选项的干扰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第11题,关于“食品安全”漫画组合题,要求四个漫画中选出寓意相同的一组,这是近几年安徽中考才出现的新题型。非选择题材料新颖、巧妙,符合人文学科及时反映社会问题的特点。有生动形象、新颖活泼的漫画和新闻图片(如第13、17题),有网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如第14题);有时政概述、图片(第17题)、活动等,卷面显得灵活美观、清新自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注重能力立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大多数题目都设置一定的情境,题干要求开放,重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材料,培养能力,启发觉悟,促进自身健康成长。试题简约,指向明确,开放性大,材料问题的立意多元化,试题要求多角度思考,答题具有充分的想象空间,问题具有方向性和不封闭性。如:第17题(4)即将毕业的你有何梦想,谈谈如何将梦想变成现实。
(五)试题突出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教育意义。突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关注现实生活,是思品学科的灵魂和永恒的主题,也是近几年来中考题在取材方面的一个总趋势。一是时政热点,二是社会热点。今年涉及的时事热点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1题);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第2题);北斗导航卫星(第3题);习近平俄罗斯对及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第4题);感动中国2012人物罗阳(第7题);3.15晚会轿车质量门(第10题);食品安全漫画(第11题);中国式跨栏(第13题);2013年两会期间网络问政(第14题);光盘行动(第15(2)题)等等。第十六题以“三个强省”为背景材料,考察了精神文明建设、祖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点,这些内容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以生产、社会、科技以及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文字与图表,材料分析,观察与思考,实践与探究,活动与感悟,漫画赏析等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得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六)试题设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注重思想性,重视价值导向,彰显人文精神。本试题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材料,又根据学生的生活规律设问,注重对学生生活能力的指导,符合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原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试题的真实感,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促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如第5题的“考试焦虑时正确做法”、第9题的“家庭生活中,当我们与父母意见不一致”、第13题“对跨栏的危害的分析”;第15题”情境探究 学以致用” 光盘行动的分析;第17题(1)心语征集活动,(2)中国梦宣传活动组织,(3)你有何梦想,谈谈如何将梦想变成现实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些命题符合学生的阅历,拉近了学生与问题情境的距离,减少了审题障碍,也体现了新课标“融生活于课堂”的新理念。
(七)立足省情,增加本土特色试题的份量。
旨在引导广大师生关注家乡巨变,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试卷第10题的问题轿车召回并对用户致歉;特别是第16题,小超同学对家乡的发展十分关注,摘录几则日记,(1)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原因(2)美好乡村建设意义(3)“安徽创造”对你的启示,此类本
梦飞教育,你身边的辅导专家!梦飞教育内部资料库
土特色的试题,提高了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能力,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同时也考察了考生分析理解、有效整合、综合评价的能力。
三、知识内容结构
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仍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客观题),分值为24分,占总分的30%,其中有4题纯时政题共8分,占总分10%;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主观题),分值为56分,占总分的70%。试题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个模块为主线,以一年中发生的重大经济、社会等事件为背景,通过文字、图片、漫画、材料等多种方式,围绕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主观题仍以主题栏目方式呈现,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题号 题型 分值 所涉及考纲考点 试题的设问 知识
分布(模块)单项
选择 2分 十八大报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时事
政治 2 单项
选择 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时事
政治 3 单项
选择 2分 我国航天科技成就 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时事
政治 4 单项
选择 2分 我国与国际关系习近平俄罗斯对及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时事
政治 5 单项
选择 2分 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就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在考场上感到紧张、焦虑时,正确做法 认识
自我 6 单项
选择 2分 能够养成自信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的品质 自
尊 自强 7 单项
选择 2分 列举一些中外人物特别是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事例,或以自己和身边同学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义”谈谈自己的看法 罗阳的先进事迹 自尊自强 单项
选择 2分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治体现出来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学法用法 单项
选择 2分 能够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家庭生活中,当我们与父母意见不一致 交往与沟通 单项
选择 2分 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问题轿车召回并对用户致歉 交往的品质 单项
选择 2分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漫画组合“食品安全” 学
法用法
梦飞教育,你身边的辅导专家!梦飞教育内部资料库 单项
选择 2分 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原因 认清国情,爱我中华 透视现象 内省自悟(1)2分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街头抓拍图片 ——跨栏” 学法
用法(2)6分 幸福“网事” 连接你我(1)4分 我国国家的性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
课中的哪些观点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2)4分 知道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 网民行使的权利是什么;网民在行使这项权利时应注意什么 法律与社
会秩序 情境探究,学以致用 情境一(4分)分析在与同学发生争吵时,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或其他方式来化解矛盾 小亮足球比赛中不小心撞倒他人后主动拉起他,并道歉 交往的品德
情境二(4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小亮全家外出用餐结束后,餐桌上还剩下不少饭菜 认识
国情 爱我中华
情境三(4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 小亮意外发现出版社未经自己同意收录了自己的一篇获奖作文。权利与义务 关注生活 爱我家乡 日记一
(6分)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原因 认清国
情 爱我中华 日记二
(4分)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的经济制度;知道我国的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分析如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美好乡村建设意义 认清国情
爱我中华 日记三
(4分)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
素质 安徽创造启示 认清国情
爱我中华 中国梦 我的梦 想一想
(4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两处知识性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写一写
(2分)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展望校园美,畅想中国梦”心语征集 认清国情
爱我中华 做一做
(4分)设计一个社会公益服务志愿者的活动方案。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宣传活动组织 承担社
会责任 谈一谈
(4分)以“我的理想和选择”为题,探讨为实现理想应如何努力。你有何梦想,又如何将梦想
变成现实 认清国情
爱我中华
四、试题具体分析:
梦飞教育,你身边的辅导专家!梦飞教育内部资料库
选择题充分体现了联系时政热点,考查基本知识的理念,培养学生关注热点时事、关注国家大事,让学生真正理论联系实际关注身边的事。
本题大部分学生得分率较高,在20分以上。其中第十二小题失分较多。主要是学生对教育的作用和概念不清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模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基础工程。学生错就错在把教育认为是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了。
第十三题【透视现象 内省自悟】通过图片的形式考查自尊自强。本题满分约占百分之十左右,得五六七分的占百分之八十左右。第一小问失分的原因:有的同学回答的是行为的性质;有的回答的是行为的原因;还有的口语化比较严重没有用政治术语。第二小问失分的主要原因:如何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的范围非常广,但此问的前提是“结合此类现象”,不少同学泛泛谈如何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忽视了“此类现象”。还有的学生回答的不是自己如何做,而是国家、社会、有关部门如
何做。
第十四题【幸福“往事”连接你我】。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及怎样行使监督权。本题属于基础性较强的题目。本题得分率较高,约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得满分说明学生的对于考查直接知识的题目能够掌握,但第一小问学生失分较多。原因主要有:答案偏离主题的现象比较严重,百分之六十的学生找不到重点,抓不住材料的旨意,有的回答成公民权利的广泛性,有的答成行使权利的意义,还有的回答网络的利弊等。甚至还有的学生对“人民”与“公民”、“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概念模糊。
第十五题【情境探究学以致用】。考查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本题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用了三个情境材料引出问题,设问紧扣学生实际,体现了既考察学生知识又教育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本题的得分率较高,体现了试卷难易适中,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在于回答不出关键的学科术语,如宽容、原谅、光盘行动、智力成果权等。
第十六题【关注生活爱我家乡】。考查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美好乡村建设、安徽创造知识。本题与往年不同,在提问的方式上比较新颖,以写日记的形式表述问题,而且很规范地展示日记的格式,这样的问法和表述可以帮助考生在紧张的答题中得以轻松,有助于考生稳定地发挥。
一、二小问得分率较高,但第三小问学生失分严重,大都得分在2—4分居多,主要是学生大都仅从个人角度回答问题,忽视了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重要性、科技重要性等角度。
第十七题【中国梦我的梦】。考查中国精神、环保心语、活动、自己理想及如何实现等知识。本题首次出现了思想品德试卷的改错题,这是一种创新,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能够把握。学生关于民族精神的核心大都能答出来,但时代精神的核心学生失分较多,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能回答正确。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写心语,实际上让学生从环保方面解读保护环境、师生共建和谐校园。而学生大都从“中国梦”角度答题,没有从校园角度来回答问题。第三小问考查学生活动组织能力,要求学生答出不少于四个方面,大部分学生能答出三个左右,失分率约在百分之二十。第四小问考查个人理想及如何实现。部分学生没有答出个人理想,或者回答不具体造成失分。如何实现理想上,大部分学生能答出课本上的一半要点左右,其余学生紧从个人角度泛泛答到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艰苦奋斗、创新等,造成失分一半左右。
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弱,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概念混淆,考试时单靠抄书,文不对题。
2.审题能力弱,审不清题意,缺乏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语言基本功差。错别字大量出现,语言表达不通。
4.有些考生明显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专业术语无法正确运用,对热点关注不够。
5.由于第一次实行网上阅卷,部分考生字迹模糊潦草,甚至答题超出了规范的框框,机器读取的效
果差,影响阅卷老师的合理判分。
五、考试数据分析
梦飞教育,你身边的辅导专家!梦飞教育内部资料库
1、分数段人数统计
2013年潜山县中考思想品德分数段统(统计人数5221份)分数段 区间人数 70--79 358 60--69 3126 50--59 1354 40--49 305 30--39 54 20--29 19 10--19 3 0--9 2
从分数段统计可以看出,分数段 70--79 60--69 50--59 40--49 30--39 20--29 10--19 0--9 人数分布 358 3126 1354 305 54 19 3 2 百分比值 6.8569% 59.8736% 25.9337% 5.8418% 1.0343% 0.3639% 0.0575% 0.0383% 2、2013年潜山县中考思想品德各题难度分析
题号 01_06 07_12 13_1 13_2 14_1 14_2 15_1-1 15_1-2 15_2-1 15_2-2 难度 0.93 0.85 0.88 0.73 0.42 0.83 0.98 0.80 0.97 0.64 题号 15_3-1 15_3-2 16_1 16_2 16_3 17_1 17_2 17_3 17_4 全科合计 难度 0.93 0.92 0.80 0.77 0.39 0.73 0.54 0.48 0.63 0.76
通过上述图表可以看见,我县本套试卷难度系数为0.76,主要是14题第(1)小题,16题第(3)小题,17题第(2)、(3)小题偏难,其它题目都属于中等和容易。
六、2014年安徽省思想品德中考备考建议 1.重视对中考信息的收集和研究。要研究《课标》和《考纲》,注重考点的复习,加强对“主干知识”领悟。“主干知识”指的是《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2014年安徽省思想品德考试纲要》中的内容,如果我们吃透了《课标》和《考纲》,那么对于课本的把握就会得心应手,方向正确,目标明确,事半功倍,否则可能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参加各种考前中考信息会,广泛收集中考的新信息,把握中考新动向。
2.加强解题能力训练,能够把知识运用到各种题目和多种题型中去
材料源于生活,答案来自课本,要想让学生把试题做好,还必须让他们懂得一些答题技巧,比如如何审题,如何从材料中确定所使用的知识点,又如何完整地组织答案等等。加强对学生答题方法的指导,很多学生答题思维方式唯一,要点不全,所以方法大似气力。平时要不断对学生进行中考题型的练习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晓中考各种题型的特点,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解题能力”是指对知识迁移、再生和重构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近些年安徽中考试题,探寻基本出题思路:试题大都以原创的新题为主,基本题型相对稳定,有章可循。如1-12题选择题其中1-4题为时政题、13题漫画题、14题人物精神题、15题情境题、16题省情题、17题活动探究题。所以要围绕着这七大题型展开专题训练。3.关注时事热点,注重与《课标》、《考纲》的相互结合与渗透。时事热点常常是中考思品学科考查知识和能力的载体。今年安徽中考思品试题时事热点多,覆盖知
梦飞教育,你身边的辅导专家!梦飞教育内部资料库
识点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1题);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第2题);北斗导航卫星(第3题);习近平俄罗斯对及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第4题);感动中国2012人物罗阳(第7题);3.15晚会轿车质量门(第10题);食品安全漫画(第11题);中国式跨栏(第13题);2013年两会期间网络问政(第14题);光盘行动(第15(2)题)等等。这启示我们生活处处是课堂,生活时时是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多关注天下事、国事、家事乃至于身边事。
4、必须转变学习观念,注重能力锻炼。
丢掉对中考开卷可以查阅资料的依赖,养成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的良好习惯。增强对社会事件(问题)的敏锐性和敏感性,联系实际,善于思考,勤于总结,不断提高。
【中考思想品德重点】推荐阅读:
思想品德中考总复习07-17
武汉中考思想品德总结09-28
中考思想品德押题卷12-22
中考思想品德开放性试题09-03
中考复习思想品德综合测试题07-18
2024年中考思想品德模拟试题09-26
2023年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备考计划09-28
中考思想品德时事政治热点专题10-01
2022思想品德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策略06-18
2022年河北中考思想品德冲刺复习方法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