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证明选讲目录

2024-09-19

几何证明选讲目录(精选6篇)

1.几何证明选讲目录 篇一

德智答疑 http://dayi.dezhi.com/shuxue 高三数学~~几何证明选讲

1、外接圆的切线证明

 [ 高三数学] 题型:探究题

问题症结:找不到突破口,请老师帮我理一下思路

考查知识点:

 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

难度:难

解析过程:

规律方法:

熟练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急!关于一道几何题!

 [ 高三数学]题型:解答题

在三角行ABC中,角C=30度,O为外心,I为内心,边AC上的点D与边BC上的点E,使AD=BE=AB,求证:OI=DE且OI垂直

问题症结:找不到突破口,请老师帮我理一下思路

德智知识点 http:///knowledge德智QQ学习分享群:26192056

2德智答疑 http://dayi.dezhi.com/shuxue

考查知识点:

难度:难 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

解析过程:

解:

已知三角形ABC中,O、I为其外心和内心,角C=30度,D、E分别为AC和BC上两点,且AD=AB=BE,求证:OI=DE,且OI垂直于DE。

证明:辅助线如图所示:

∵O为外心

∴∠AOB=2∠C=60°

∴△AOB为等边三角形

∵I为内心

∴∠IAB=∠IAE

又∵AB=AE

利用SAS

可知:△IAB≌△IAE

同理可证:△IAB≌△IDB

∴∠EIA=∠DIB=∠AIB

=180°-(∠IAB+∠IBA)=180°-(∠CAB+∠CBA)/

2=180°-(180°-30°)/2=105°

∴∠EID=360°-3∠EIA=360°-3×105°=45°

∠EFD

=(∠AEO-∠ECF)+(∠BDI-∠DCF)=∠AEO+∠BDI-(∠ECF+∠DCF)=(90°-∠EAO/2)+∠BAI-30°=60°+(∠BAE-∠EAO)/2

=60°+∠BAO/2=60°+30°

德智答疑 http://dayi.dezhi.com/shuxue =90°

∴EO⊥DI

同理可知:DO⊥EI

∴O为△EID的垂心

∴IO⊥ED

∴∠OID+∠EDI=∠DEO+∠EDI=90°

∴∠OID=∠DEO

又∵∠EID=45°

∴△EFI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F=IF

根据ASA知:△OIF≌△DEF

∴OI=ED

综上所述:OI⊥ED且OI=ED

规律方法:

此题太难,高考的要求不会这样难啊。知识点:几何证明选讲

概述

所属知识点:

[几何证明选讲]

包含次级知识点:

平行切割定理、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相交弦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

知识点总结

本节主要包括平行切割定理、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相交弦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等知识点。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德智答疑 http://dayi.dezhi.com/shuxue 推理1: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推理2: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平分另一腰。

2、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值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由于从定义出发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需考虑6个元素,即三组对应角是否分别相等,三组对应边是否分别成比例,显然比较麻烦。所以我们曾经给出过如下几个判定两个三角形:

相似的简单方法:

(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1: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2: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3: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引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定理:(1)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么它们相似;

(2)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它们相似。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外接圆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两直角边分别是它们在斜边上射影与斜边的比例中项。

5、圆周角定理

圆周角定理:圆上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周角的一半。

圆心角定理: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德智答疑 http://dayi.dezhi.com/shuxue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6、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定理1: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定理2: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对角。

圆内接四边形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推论:如果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7、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弦切角的性质

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9、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0、割线定理:从园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1、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常见考法

本节在段考和高考中,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属于选做题。一般属于容易题。

误区提醒

在利用相似三角形解答时,注意通过对应边找对应角,通过对应角找对应边,不要找错了。

【典型例题】

例1如图,△ABC的角平分线AD的延长线交它的外接圆于点

E.例2 如图,AB、CD是圆的两条平行弦,BE∥AC,并交CD于E,交圆于F,过A点的切线交DC的延长线于P,PC=ED=1,PA=2.(1)求AC的长;

德智答疑 http://dayi.dezhi.com/shuxue(2)求证:EF=

BE.德智知识点 http:///knowledge

2.几何证明选讲练习题 篇二

1.如图,⊙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与弦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E为⊙O上一点,AE=AC ,DE交AB于点F,且AB2BP4,(1)求PF的长度.(2)若圆F且与圆O内切,直线PT与圆F切于点T,求线段PT的长度。解:(1)连结OC,OD,OE,由同弧对应的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结合题中条件弧长AE等于弧长AC可得CDEAOC, 又CDEPPFD,AOCPOCP, 从而PFDOCP,故PFD∽PCO,E A F B 证明:(Ⅰ)AB为切线,AE为割线, AB2ADAE又 ABAC(2)由(1)有

ADAEAC2--------------5分

ADC~ACE

ADAC

又EACDACACAE

ADCACE 又ADCEGF EGFACE GF//AC

PFPD,…………4 PCPO

PCPD1

23.…………6 由割线定理知PCPDPAPB12,故PF

E PO

4(2)若圆F与圆O内切,设圆F的半径为r,因为OF2r1即r

1A

所以OB是圆F的直径,且过P点圆F的切线为PT

2F B

5.如图,⊙O1与⊙O2相交于A、B两点,过点A作⊙O1的切线交⊙O2于点C,过点B作两圆的割线,分别交⊙O1、⊙O2于点D、E,DE与AC相交于点P,(I)求证:AD∥EC;

(Ⅱ)若AD是⊙O2的切线,且PA=6,PC=2,BD=9,求AD的长。22.解:(Ⅰ)连接AB,AC是⊙O1的切线,BACD,又BACE,DEAD//EC……………4分(Ⅱ)PA是⊙O1的切线,PD是⊙O1的割线,PA2PBPD,则PT

PBPO248,即PT…………10

2.三角形ABC内接于圆O,P在BC的延长线上,PA切圆O于A,D为AB的中点,PD交AC于E,AE3EC,求

PA

.PC

62PB(PB9)PB3又⊙O2中由相交弦定理,得PAPCBPPE PE4AD是⊙O2的切线,DE是⊙O2的割线,AD2DBDE916,AD12.………………10分

6.如图,已知⊙O和⊙M相交于A,B两点,AD为⊙M的直径,直线BD交⊙O于点C,点G为弧BD中点,连结AG分别交⊙O,BD于点E,F,连结CE,PA2PA2PBPCPB

解析:由PAPCPB,(),

PCPCPC2PC2

过C作CH//AB,交PD于H,因为BDAD,PBBDADAEPA

3,故3 所以有

PCCHCHECPC

GFEF2

(Ⅰ)求证:AGEFCEGD;(Ⅱ)求证:。AGCE2

证明:(I)连结AB,AC,∵AD为M的直径,∴ABD90,3.(本小题满分12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已知点C在圆O直径BE的延长线上,CA切圆O于A点,DC是ACB的平分线并交AE于点F,交AB于D点,求ADF的大小。

解:如图,连接AO,因为AC是圆O的切线,则OAC900,因DC是ACB的平分线,又OAOB,设ACDECD1,ABOBAO2,在ABC中,∴AC为O的直径,∴CEFAGD90.…………2分 ∵DFGCFE,∴ECFGDF,∵G为弧BD中点,∴DAGGDF.…………4分 ∵ECBBAG,∴DAGECF,∴CEF∽AGD.…………5分

CEAG

,∴AGEFCEGD.…………6分 EFGD

(II)由(I)知DAGGDF,GG,2221900180012450,而在ADC中,ADF1290,故ADF45° …………10分

∴DFG∽AGD,∴DG2AGGF.………8分

EF2GD2GFEF2

由(I)知,∴.………10分 222

CEAGAGCE

4.如图,AB是⊙O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ADE,CFD,CGE

都是⊙O的割线,已知ACAB,(Ⅰ)证明:ADAEAC;(Ⅱ)证明:FG//AC。

7.如图,在ABC中,ABC900,以BC为直径的圆O交AC于点D,设E为AB的中点。(1)求证:直线DE为圆O的切线;(2)设CE交圆

O于点F,求证:CDCACFCE。

O,过点A的直线交⊙O于点P,交BC的延长线于10.(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ABC内接于⊙

点D,且AB2APAD。(1)求证:ABAC;

O的半径为1,(2)如果ABC600,⊙

且P为弧AC的中点,求AD的长。

8.在ABC中,ABAC,过点A的直线与其外接圆交于点P,交BC延长线于点D。

PCPD

(1)求证:;(2)若AC3,求APAD的值。

ACBD

解:(1)CPDABC,DD,DPC~DBA,11.如右上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BC900,以AB为直径的圆O交AC于点E,点D是BC

边的中点,连OD交圆O于点M,(Ⅰ)求证:O,B,D,E四点共圆;(Ⅱ)求证:2DE2DMACDMAB。

D

PCPDPCPD

又ABAC,(5分)

ABBDACBD

(2)ACDAPC,CAPCAP,APC~ACD APAC,AC2APAD9………(10分)

ACAD

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C点在⊙O直径BE的延长线上,CA切⊙O于A点,CD是ACB的平分线且交AE于点F,交AB于点D。(1)求ADF的度数;(2)若ABAC,求

AC的值。

BC

12.如图,ABC的外角EAC的平分线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D,延长DA交ABC的外接圆于点F,连结FB,FC。

(1)求证:FB2FAFD;

(2)若AB是ABC外接圆的直径,且EAC120,BC6,求线段AD的长。

可以得知△BFC∽△DGC,△FEC∽△GAC.

BFEFBFCFEFCF

∴BFEF.∵G是AD的中点,∴DGAG.∴∴..

DGAGDGCGAGCG

(Ⅱ)连结AO,AB.∵BC是O的直径,∴BAC90°.

在Rt△BAE中,由(Ⅰ)得知F是斜边BE的中点,∴AFFBEF.

∴FBAFAB.又∵OAOB,∴ABOBAO.∵BE是O的切线,∴EBO90°.∵EBOFBAABOFABBAOFAO90°,∴PA是O的切线.

15.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D是弧AC的中点,BD交AC于E。(I)求证:CD2DEDB。(II)若CDO到AC的距离为1,求⊙O的半径。

AB1,圆O的2

割线MDC交圆O于点D,C,过点M作AM的垂线交直线AD,AC分别于点E,F,证明:(Ⅰ)MEDMCF;(Ⅱ)MEMF3。

13.如图:AB是圆O的直径(O为圆心),M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MB证明:(Ⅰ)连接BC得ACB90,所以ACBBMF90,∴B,C,F,M四点共圆,∴CBACFM,又∵CBACDAEDM ∴EDMCFM,在EDM与CFM中可知MEDMCF。6分(Ⅱ)由MEDMCF,得E,F,C,D四点共圆,∴MEMFMDMC,又∵MDMCMBMA3,∴MEMF3。┈┈┈┈┈10分

A

F



C

D

E

16.如图所示,已知PA与O相切,A为切点,PBC为割线,D为O上的点,且AD=AC,AD,M

O

14.如图, 点A是以线段BC为直径的圆O上一点,ADBC于点D,BC相交于点E。(Ⅰ)求证:AP//CD;(Ⅱ)设F为CE上的一点,且EDFP,求证:CEEBFE

EP.过点B作圆O的切线,与C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点G是AD的中点,连结CG并延长与BE相交于点F, 延长AF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Ⅰ)求证:BFEF;

(Ⅱ)求证:PA是圆O的切线;

3.几何证明选讲目录 篇三

一、选择题:

1.如图4所示,圆O的直径AB=6,C为圆周上一点,BC=3过C作

圆的切线l,过A作l的垂线AD,垂足为D,则∠DAC =()

A.15B.30C.45D.60

第1题图 2.在RtABC中,CD、CE分别是斜边AB上的高和中线,是该图中共有x个三角

形与ABC相似,则x()

A.0B.1C.2 D.33.一个圆的两弦相交,一条弦被分为12cm和18cm两段,另一弦被分为3:8,则另一弦的长为()

4.O的割线PAB交O于A,B两点,割线PCD经过圆心,已知

22PA6,PO12,AB,则

O的半径为()3

A.4B

.6C.6

D.8

5.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点C在半圆上,CDAB于点D,且AD3DB,设COD,则tan2

2=()

第5题图 11 A.B.C.4D.3 3

4二、填空题:

6.如图,在△ABC中,AB=AC,∠C=720,⊙O过A、B两点且

与BC相切于点B,与AC交于点D,连结BD,若BC=51,则AC=

7.如图,AB为O的直径,弦AC、BD交于点P,若AB3,CD1,则sinAPD=

.O

 D B C 第 6 题图

第7题图

三、解答题:

8.如图:EB,EC是O的两条切线,B,C是切点,A,D是 O上两点,如果E46,DCF32,试求A的度数.9.如图,⊙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与弦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 E为⊙O上一点,AEAC,DE交AB于点F,且AB2BP4, 求PF的长度.EA

C FB OD P

4.几何证明选讲目录 篇四

一、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题型一: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

题型二: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题型三:参数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消去参数)

练习:

x3t21.曲线的参数方程为(t是参数),则曲线是()yt1

A.直线B.双曲线的一支C.圆D.射线

2.已知极坐标系中点A(2,3),则点A的普通直角坐标是()

4A.(-1,-1)B.(1,1)C.(-1,1)D.(1,-1)

3.圆sin的半径是()

A.2B.2C.1D.

4.直线:3x-4y-9=0与圆:1 2x2cos,(θ为参数)的位置关系是()

y2sin

A.相切B.相离C.直线过圆心D.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5.已知直线l1:x13t(t为参数)与直线l2:2x4y5相交于点B的坐标是y24t

6.在极坐标系中,点A2,

到直线sin2的距离是4

x2cos(为参数,且R)的曲

y1cos2

7、若P是极坐标方程为

3R的直线与参数方程为

线的交点,则P点的直角坐标为.二、几何证明选讲

1、相似三角形性质

2、射影定理

3、切割线定理

4、相交弦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两直角边分别是它们在斜边上射影与斜边的比例中项。

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割线定理:从园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练习:

1.半径为5cm的圆内一条弦AB,其长为8cm,则圆心到弦的距离为()A.1cmB.2cmC.3cmD.4cm 2.如图,已知DE∥BC,△ADE的面积是2cm,梯形DBCE的面积为6cm,则

DE:BC的值是()

21C.1D.

323.如图所示,圆O上一点C在直径AB上的射影为D,A.2B.

CD4,BD8,则圆O的半径等于()

A.3B.4C.5D.6

4.如图,AB是半圆O直径,BAC30,C

A

O

第10题图

BC

为半圆的切线,且BCO到AC的距离 OD()

A.3B.4C.5D.6

5.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CD2,BD4,则AC=()

A

32D. 23

6.如图,△ABC中,DE∥BC,DF∥AC,AE:AC=3:5,DE=6,则BF=_______

7.如图,已知⊙O的割线PAB交⊙O于A,B两点,割线PCD经 过圆心,若PA=6,,AB=7,,PO=12.则⊙O 的半径为_______________

真题演练: 2007年文科

第14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极坐标系中,直线l的方程为

sin3,则点(2,)到直线l的距离为.

6第15题.(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4所示,圆O的直径AB=6,C

为圆周上一

点,BC3过C作圆的切线l,过A作l的垂线AD,垂足为D,则∠DAC=. 2008年文科

第14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曲线C1,C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

cos3,4cos(0,0),则曲线C1 C2交点的极坐标为

第15题.(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已知PA是圆O的切点,切点为A,PA=2.AC是圆O的直径,PC与圆O交于B点,PB=1,则圆O的半径R 2009年文科

第14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若直线

x12t

(

y23tt为参数)与直线

4xky1垂直,则常数k=________.

第15题.(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点A,B,C是圆O上的点,且AB4,ACB30o,则圆O的面积等于.

2010年文科

第14题.(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中,DC∥AB,CB⊥AB,AB=AD=a,CD=

a,点E,F分别为线段AB,AD的中点,则EF=. 第15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极坐标系(ρ,)(0<2)中,曲线

cossin1与sincos1的交点的极坐标为.

2011年文科

第14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两曲线参数方程分别

为

x

(0≤<)和

ysin

52x4t(tR),它们的交点坐标为. yt

第15题.(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4,在梯形ABCD中,AB∥CD,AB=4,CD=2,E、F分别为AD、BC上点,且EF=3,EF∥AB,则梯形ABFE与梯形EFCD的面积比为.

2012年文科

第14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和C

2的参数方程分别为

x1x(t是参数)C2:(是参数,0)

和C2:,它们的交点坐标为.

2yy

第15题.(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所示,直线PB与圆O想切于点B,D是弦AC上的点,PBADBA,若AD

则,mAC,n

AB

2013年文科

第14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第15题.(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在矩形ABCD

中,ABBC3,BEAC,垂足为E,则ED.

图3

小节训练卷(27)参考答案

1.A∴选A 2.C

x3t2

将2式乘以3后减去1式得3yx5,即x3y50,此方程表示的是直线,yt1

2,

3,xcos1,ysin1,∴选C 4

∴选B

3.B

CDADBD,AD1,AC

4.D将sin两边平方得sin,xyy,整理得x2(y)25.C过圆心O作OD⊥AB,则OD为所求。DB=4,OB=5, ∴OD=3∴选C 6.B点(2,121,∴选D 4

,cos1的普通直角)的普通直角坐标为(0,2)

坐标方程是x=1,则(0,2)关于x=1对称的点为(2,2),化为

极坐标是),∴选B

DE2SADE21DE1

8,,,∴选D

BC2SABC84BC2

7.D SADE2,SABC

8.D圆:

x2cos22

化成普通直角坐标方程是xy4,圆心是(0,0),半径r=2,圆心到直线3x-4y-9=0

y2sin的距离为d

95

r,所以直线和圆相交。∴选D 5

9.C CDADBD,AD2,直径AB10,r5∴选C

10.A

BAC30,BCAB,BCACABACCOS3012

OA6,又ODAC,ADOABC,

ODOA

,OD3,∴选A BCAC

x13t

(t为参数)化为普通直角坐标方程为4x3y10,联立方程2x4y5 11.l1:

y24t

5

5x

解得2,∴答案为(,0)

2y0

12.极坐标点A2,

,直线sin2的直角坐标方程是 的直角坐标是(1,1)

4

y2,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是3

13.由题知ADEABC,∴DE:BC=AE:AC=3:5,又DE=6, ∴BC=10 又CF=BE=6, ∴BF=4

5.几何证明选讲目录 篇五

(理科专用)

1.在Rt△ABC中,CD、CE分别是斜边AB上的高和中线,该图中共有几个三角形与

△ABC相似?

解:△ACD、△CBD与△ABC相似,共2个.

ABBCAC52.如图,在△ABC和△DBE

中,===,若△ABC与△DBE的周长之差为DBBEDE310 cm,求△ABC的周长.

解: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等于周长比可得△ABC的周长为25 cm.3.在△ABC中,D、E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E∥BC,△ADE的面积是2 cm2,梯形DBCE的面积为6 cm2,求DE∶BC的值.

解:△ADE∽△ABC,利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DE∶BC=1∶2.4.如图,在△ABC中,∠A=90°,正方形DEFG的边长是6 cm,且四个顶点都在△ABC的各边上,CE=3 cm,求BC的长.

解:∵ 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 ∠GDB=∠FEC=90°,GD=DE=EF=6 cm.∵ ∠

BDGDB+∠C=90°,∠B+∠BGD=90°,∴ ∠C=∠BGD,∴ △BGD∽△FCE,∴ =,EFEC

EF·GD即BD==12 cm,∴ BC=BD+DE+EC=21 cm.EC

EFFG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BC,FG∥AD,求+的值. BCAD

EFAFFGCFEFFGAFCFAF+CF解:由EF∥BC得=,由FG∥AD得=,所以+=+=BCACADCABCADACCACA

=1.16.如图,在△ABC中,D为BC边上中点,延长BA到E,使AE=EB,连结DE,3交AC于F.求AF∶FC值.

1解:过D点作DP∥AC(如图),因为D是BC的中点,所以P为AB的中点,且DP=

2AC.1

1又AE

=EB,所以AE=AP,所以AF=DP=AC,所以AF∶FC=1∶3.32

7.如图,∠B=∠D,AE⊥BC,∠ACD=90,且AB=6,AC=4,AD=12.求BE的长.

解:因为AE⊥BC,所以∠AEB=∠ACD=90°.因为∠B=∠D,所以△AEB∽△ACD,ACADAB·AC6×4所以=,所以AE==2.在Rt△AEB中,BE=AB-AE=6-2=

AEABAD1242.8.如图,在△ABC中,D是AC中点,E是BD三等分点,AE的延长线交BC于F.求S△BEF

S四边形DEFC

BFBE1

解:过D点作DM∥AF交BC于M.因为DM∥AF,所以因为EF∥DM,BMBD3

S△1S△22

所以,即S△BDM=9S△BEF.又=,即S△DMC=△BDM=6S△BEF,所以S四边形DEFC

3S△BDM9S△BDM3

S△BEF1

=14S△BEF,因此.S四边形

DEFC14

9.如图,若AD是△ABC中∠A的平分线,EF是AD的中垂线且交BC的延长线与F点.求证:FD2=FC·FB.解:如图,连结FA.∵ EF是AD的中垂线,∴ AF=DF,∴ ∠2+∠3=∠4=∠1+∠B.而∠1=∠2,∴ ∠3=∠B.又∠AFB共用,∴ △FAC∽△FBA.∴ ∴ AF 2=BF·CF,即DF 2=BF·

CF.AFBF

FCAF

10.如图,在△ABC中,AB=AC,延长BC到D,使CD=BC,CE⊥BD,交AD于E,连结BE,交AC于点F.求证:AF=FC.证明:取BC的中点H,连结AH.∵ AB=AC,∴ AH⊥BC.∵ CE⊥BD,∴ AH∥EC.∵ CD=BC,∴ CD=2CH.则DE=2AE.取ED的中点M,连结CM.则ME=AE.∵ C为BD的中点,∴ CM∥BE.则F为AC的中点,即AF=

FC.11.如图,在△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D的中点,AE的延长线交BC于F.BF

(1)求

FC

(2)若△BEF的面积为S1,四边形CDEF的面积为S2,求S1∶S2的值.

解:(1)过D点作DG∥BC,交AF于G点,∵ E是BD的中点,∴ BE=DE.又∠EBF=∠EDG,∠BEF=∠DEG,∴ △BEF≌△DEG,则BF=DG,∴ BF∶FC=DG∶FC.∵ D是AC的中点,则DG∶FC=1∶2,则BF∶FC=1∶2.(2)若△BEF以BF为底,△BDC以BC为底,由(1)知BF∶BC=1∶3,又由BE∶BD

S△BEF111

=1∶2可知h1∶h2=1∶2,其中h1、h2分别为△BEF和△BDC的高,则×,S△BDC326

6.几何证明选讲目录 篇六

考查圆的切线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应用.

【复习指导】

本讲复习时,牢牢抓住圆的切线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圆周角定理和弦切角等有关知识,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基础梳理

1.圆周角定理

(1)

(2)

(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①同弧(或等弧)上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②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圆的切线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①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②切线的判定定理

过半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3.弦切角

(1)

(2)弦切角定理及推论 ①定理:弦切角的度数等于所夹弧的度数的一半.

②推论:同弧(或等弧)上的弦切角相等,同弧(或等弧)上的弦切角与圆周角相等.

双基自测

1.如图所示,△ABC中,∠C=90°,AB=10,AC=6,以AC

为直径的圆与斜边交于点P,则BP长为________.

解析 连接CP.由推论2知∠CPA=90°,即CP⊥AB,由射影定

理知,AC2=

AP·AB.∴AP=3.6,∴BP=AB-AP=6.4.答案 6.42.如图所示,AB、AC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B、C,D

是优弧BC上的点,已知∠BAC=80°,那么∠BDC=________.解析 连接OB、OC,则OB⊥AB,OC⊥AC,∴∠BOC=180°-∠

BAC=100°,1∴∠BDC=2∠BOC=50°.答案 50°

3.(2011·广州测试(一))如图所示,CD是圆O的切线,切点为C,点A、B在圆O上,BC=1,∠BCD=30°,则圆O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 连接OC,OB,依题意得,∠COB=2∠CAB=2∠BCD=

60°,又OB=OC,因此△BOC是等边三角形,OB=OC=BC=1,即圆O的半径为1,所以圆O的面积为π×12=π.答案 π

4.(2011·深圳二次调研)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B=90°,AB=4,以BC为直径的圆交AC边于点D,AD=2,则∠C的大

小为________.

解析 连接BD,则有∠ADB=90°.在Rt△ABD中,AB=4,AD=2,所以∠A=60°;在Rt△ABC中,∠A=60°,于是有∠C=30°.答案 30°

5.(2011·汕头调研)如图,MN是圆O的直径,MN的延长线与

圆O上过点P的切线PA相交于点A,若∠M=30°,AP=3,则圆O的直径为________.

解析 连接OP,因为∠M=30°,所以∠AOP=60°,因为PA切圆O于P,所以

AP23OP⊥AP,在Rt△ADO中,OP==tan 60°2,故圆

O的直径为4.tan ∠AOP答案

4考向一 圆周角的计算与证明

【例1】►(2011·中山模拟)如图,AB为⊙O的直径,弦AC、BD交于点P,若AB=3,CD=1,则sin∠APB=________.[审题视点] 连结AD,BC,结合正弦定理求解.

解析 连接AD,BC.因为AB是圆O的直径,所以∠

ADB=∠ACB=90°.CDAD又∠ACD=∠ABD,所以在△ACD中,由正弦定理得:==sin∠DACsin∠ACD

ABsin∠ABDAD1=AB=3,又CD=1,所以sin∠DAC=sin∠DAP=3sin∠ABDsin∠ABD

2所以cos∠DAP=

32.2又sin∠APB=sin(90°+∠DAP)=cos∠DAP=2.答案

2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寻找∠APB与∠DAP的关系以及AD与AB的关系.

【训练1】 如图,点A,B,C是圆O上的点,且AB=4,∠ACB=30°,则圆O的面积等于________.

解析 连接AO,OB.因为∠ACB=30°,所以∠AOB=60°,△AOB为等边三角形,故圆O的半径r=OA=AB=4,圆O的面积S=πr2=16π.答案 16π

考向二 弦切角定理及推论的应用

【例2】►如图,梯形ABCD内接于⊙O,AD∥BC,过B引⊙O的切线分别交DA、CA的延长线于E、F.已知BC=8,CD=5,AF=6,则EF的长为________.

[审题视点] 先证明△EAB∽△ABC,再由AE∥BC及AB=CD等条件转化为线 段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求解.

解析 ∵BE切⊙O于B,∴∠ABE=∠ACB.又AD∥BC,∴∠EAB=∠ABC,BEAB∴△EAB∽△ABC,∴AC=BC.EFBEABEF又AE∥BC,∴AFACBCAF又AD∥BC,∴AB=CD,CDEF5EF∴AB=CD,∴BC=AF,∴8=6,3015∴EF=84.15答案 4

(1)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与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多用于推出角的关系,从而证明三角形全等或相似,可求线段或角的大小.

(2)涉及圆的切线问题时要注意弦切角的转化;关于圆周上的点,常作直线(或半径)或向弦(弧)两端画圆周角或作弦切角.

【训练2】(2010·新课标全国)如图,已知圆上的弧AC=BD,过C点的圆的切线与BA的延长线交于E点,证明:

(1)∠ACE=∠BCD;

(2)BC2=BE×CD.证明(1)因为AC=BD,所以∠BCD=∠ABC.又因为EC与圆相切于点C,故∠ACE=∠ABC,所以∠ACE=∠BCD.(2)因为∠ECB=∠CDB,∠EBC=∠BCD,BCCD所以△BDC∽△ECB,故BE=BC,即BC2=BE×CD

.高考中几何证明选讲问题(二)

从近两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圆的切线的有关知识是重点考查对象,并且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上一篇:财务部优秀部门申请下一篇:驾校学车的人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