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共20篇)
1.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 篇一
活动目的:
1、初步接触国外的英语歌,会唱英语歌。
2、理解歌词的意思,学做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钢琴一台、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与建议:
(一)、在钢琴的伴奏下自由地进入教室,进行发声练习。
(二)、学习英语歌曲,理解歌曲的意思。
1、幼儿听音乐,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歌曲的意思。
2、教师解说歌曲的意思。
3、幼儿用整体教唱法学习歌曲,注意吐词清晰。
(三)、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1、游戏:《对唱》
2、游戏:《你的名字?》
环境创设:
在教室里创设一个“语言文字角”。
生活渗透:
在生活中利用空余时间讲一些有关“语言文字”的故事。
家庭渗透:
在家中父母能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的环境。
活动评价: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了解了“语言”的有关知识,并初步接触了英语歌曲,了解了英语的发音。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而且也开阔了幼儿的见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小百科: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据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全球母语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语言和文字是两个概念,往往是先有语言,后产生文字。
2.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 篇二
绘本故事《蛤蟆爷爷的秘诀》,内容富有情趣,情节生动起伏,故事中提到的勇敢、机智和朋友这三个重要的秘诀寓意深远,不仅是故事的主线,对孩子的现实生活也一样有意义。在教学中我主要关注理解和表达这两个方面, 对于孩子的学习采取了由分段到整体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深入学习。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 ,了解和感受故事中蛤蟆爷爷与小蛤蟆战胜不同对象的过程以及使用的三个秘诀。
2.尝试运用语言 (对话、词语 )、动作等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3.体验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PPT及故事录音,故事书人手一本, 图卡(图夹文):勇敢、机智、朋友。
活动过程
1.出示封面,了解故事中的主角、故事名称。
提问:你认识他们吗? 故事的名字叫《蛤蟆爷爷的秘诀》,你知道什么是秘诀吗?
2.共同讨论,表达画面,理解故事中的三个秘诀。
(1)出示图一、图二,教师讲述,引入故事第一部分。
(2)幼儿与教师共同读图 (图三),表达故事中蛤蟆爷爷是怎样勇敢对付大蛇的。
提问:谁来了? 小蛤蟆是什么样的? 蛤蟆爷爷看到大蛇后是什么样的? 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眼睛怎么样? 蛇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开始时怎么样? 现在呢? 你们觉得爷爷怎么样?
(3)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蛤蟆爷爷、蛇的样子。
(4)出示图四,教师讲述,引入故事第二部分。
(5)幼儿与教师共同读图 (图五),表达故事中蛤蟆爷爷是怎样勇敢对付鳄龟的。
提问:这次谁来了? (介绍鳄龟)小蛤蟆看见鳄龟是什么样的?爷爷看见鳄龟害怕吗?爷爷会对鳄龟说什么呢? 他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 他会用怎样的声音说话? 他为什么要悄悄地说?
3.欣赏故事录音,感受故事的前半部分。
(1)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对话 ,并学习第一部分故事中的词语:气势汹汹、自言自语。
(2)倾听故事第二部分,感受蛤蟆爷爷的机智。
(3)利用图卡回顾故事中的两个秘诀。
提问:在遇到蛇的时候蛤蟆爷爷用了什么方法?(勇敢)在遇到鳄龟的时候蛤蟆爷爷用了什么方法? (机智)
4. 引入故事第三部分,共同讨论。
(1)出示图六,教师讲述怪兽来的情节。
提问:小蛤蟆看见怪兽是什么样的? 爷爷看见大怪兽时是什么样的? 可以用什么词来说一说?
(2)教师与幼儿共同观察图七。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小蛤蟆会怎么做?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会说什么? 怪兽表情怎么样? 他为什么会害怕?你们猜蛤蟆爷爷会得救吗? 你们感觉小蛤蟆怎么样?
5. 欣赏第三段,感受故事中小蛤蟆的机智和勇敢。
提问:小蛤蟆是怎么救爷爷的? 怪兽说了什么?
6. 阅读图书,完整欣赏故事录音。
提问:蛤蟆爷爷的第三个秘诀是什么呢? (出示图卡“朋友”)
师幼共同小结三个有用的秘诀:勇敢、机智、朋友。
活动反思
1. 创设让幼儿想说、愿意说的宽松氛围 ,鼓励幼儿表达画面。大班幼儿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在对画面观察后,教师采用等待、留白、追问等方式,同时让同伴间相互倾听与对话,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画面的想法,更好地相互学习,逐步理解作品。
2. 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故事, 引导幼儿理解与体验作品。活动过程中画面单幅与组合呈现、录音分段与完整呈现、录音与图书分别呈现相结合,引导幼儿不断倾听、讨论,深入了解、理解故事内容,逐渐形成对角色的体验。
3.《秋天的雨》(大班语言活动) 篇三
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它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黄色给了银杏,红色给了枫树,金色给了田野,橙色给了水果,紫红的、雪白的颜色给了菊花。
秋天的雨,有着非常好闻的气味。不信啊,你闻,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小雨滴迎来了许多香味——烤山芋、糖炒栗子……小朋友的脚啊,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喇叭,它告诉大家该穿上厚厚的、漂亮的衣裳了。落叶树的树叶飘啊飘,飘到了大树妈妈的脚下,小动物们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首丰收的交响乐,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快乐的歌。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
活动目标
使幼儿乐意参加散文诗欣赏活动,体验作品的优美意境(活动重点);初步学习文学作品中的拟人化表现手法,丰富词汇的使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雨声录音、钢琴曲《秋日的私语》、绘有插图的自制大书《秋天的雨》(一段文字为一页)和配合阅读的背景音乐;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秋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赏析:
这篇散文诗的内容来源于幼儿周围的生活,诗里所蕴含的丰富生动的语言、五彩缤纷的色彩、优美动人的画面、童趣十足的情境符合大班幼儿好奇、好问的心理,满足了他们再现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的需求,有助于启迪、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该散文诗不仅文字优美,还有机地整合了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暗含了自然规律,能给予幼儿关于季节变化的正确认知,同时还渗透了社会情感教育的内容,使幼儿在倾听、想象、欣赏、移情、入境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而将这种感受迁移为对大千世界的美好赞叹,萌发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关注、向往之情。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播放雨声的录音,请幼儿猜想这是什么声音,然后小结,导入活动主题——秋天的雨。
二、整体欣赏,初步感受
老师播放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并将其作为背景音乐富有感情地朗诵一遍散文诗《秋天的雨》,提问:“这首散文诗的标题是什么?”“诗里都说了些什么?”“听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分页欣赏,感知理解
第1页
老师请幼儿集体阅读自制大书的第1页,同时配以轻柔的背景音乐,引导幼儿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然后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请幼儿自由回答。在讨论的同时,老师帮助幼儿理解、丰富散文诗中的词汇“温柔”,然后小结:“原来秋雨过后大自然产生了很多变化,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新事物、新景象。”
第2页
老师带领幼儿配合音乐阅读大书的第2页,引导他们在富有色彩韵律变化的画面中感受秋天的美,然后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呢?”“‘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五彩缤纷’造个句吗?”请幼儿回答,然后小结:“秋天到了,植物的色彩变化很大,好像都换了一身新衣服,秋天是一年中色彩最丰富的季节。”
第3页
老师带领幼儿配乐阅读大书的第3页,提问:“为什么秋天的雨有好闻的气味呢?”“这气味是从哪里来的?”“你还闻过哪些好闻的气味?”请幼儿回答,然后小结:“秋天到了,各种水果、农作物都成熟了,散发出了诱人的香味。”
第4页、第5页
老师带领幼儿配乐阅读大书的第4页、第5页,提问:“秋天的雨真的有一只金色的小喇叭,给大家带来一首丰收、快乐的歌吗?”请幼儿回答,引导他们感知自然界的季节变化,感受丰收后人们喜悦的心情,并初步了解拟人的文学表现手法。
四、完整欣赏,大胆表达
老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大书,然后一起朗诵作品内容。老师提问:“你们最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一句话,为什么?”
五、自主阅读,拓展延伸
老师将自制大书《秋天的雨》投放在语言区,请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交流。
4.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 篇四
【活动目标】
1、积极创编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呲——地一按按钮,车子变得……”经典句式,大胆想象、创编新的故事情节。
3、体验帮助他人与接受他人帮助的快乐。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一幅,卡纸做的折叠式出租车一辆,小熊、蛋宝宝图片各一张。
2、幼儿游戏用的动物胸卡(刺猬、长颈鹿、鱼、小熊、蛋宝宝各2个)。
3、开汽车的背景音乐,塑料圈10个。
【活动过程】
一、猜想导入
师:小猴新买了一辆出租车,可是它在送小动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烦,于是它将这辆出租车进行了一番改造,这样就解决了许多问题。你们来猜一猜,它会对汽车进行哪些改造?为什么?
师:小猴的车到底是怎么改造的,我们一起跟着小猴的出租车出发,去看一看吧!
二、创编故事(第1段)
(一)创编人物对话。
师:咦,前面是谁呀?(出示小熊卡片)小猴会怎么邀请小熊上车呢?幼儿模仿司机招呼顾客的语言。
师:还能更热情点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猴。(师幼共同表演)
师:小熊说“好好好”。(用图片演示小熊上车)哎呦!小熊怎么了?(车太小,小熊太胖了。)
师:小熊还愿意坐车吗?小熊会怎么说?(你的车太小了,我要等大一点的车。)
师:小猴却说“别急,包你满意”,小猴会怎样改造让小熊满意呢?
(二)欣赏精彩句式。
师:小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它在车上装了一个神奇的按钮,只要一按按钮,“呲”的一下,车子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我们来试一试,一、二、三,呲——(教师打开教具车折叠部分,把车变大。)
师:咦,车子怎么了?这样,小熊愿意上车吗?小熊坐在车上感觉怎么样?
师: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在座位上伸展四肢,放松一下。)哎呀,真舒服!
师:现在,谁来说说刚才小猴的办法?(引导孩子讲出经典句式:呲——地一按按钮,车子变得……)
三、创编故事(第2段)
(一)创编人物对话。
师:小猴厉害吧?我们继续跟着小猴出发吧!嘀嘀嘀,又遇到谁了?(出示蛋宝宝图)瞧一瞧,蛋宝宝怎么了?
师:看到蛋宝宝这么伤心,小猴会怎么问?蛋宝宝会怎么说?我来当小猴,你们当蛋宝宝,我们来表演一下。
师:小猴听了蛋宝宝的话又会怎么说?
师:蛋宝宝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它坐车有什么困难?
师:蛋宝宝会怎么说?小猴会怎么帮蛋宝宝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点评时语言要丰富,如:这个办法很安全,这个主意不错,这样一定很舒服,你真是个聪明的小司机,等等。)
(二)套用经典句式。
师:小朋友想到了这么多好办法,那小猴是怎么办的呢?小猴要按车上的神奇按钮了,我们帮它一起按。一、二、三,呲——看一看,真的会变吗?(打开教具汽车的车门)哇,跳出了一个圆垫子,瞧,蛋宝宝现在怎么样了?
师:现在谁能说说小猴的好办法?幼儿讲述第二段故事内容。
四、完整欣赏
师:小猴动脑筋改造出租车,为小动物们坐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吧!(教师配乐完整讲述师幼共同编出的故事)
五、语言游戏
师:你觉得小猴怎么样?老师觉得你们比小猴更聪明!小猴帮助了小熊和蛋宝宝,名气更大了,很多动物都来坐它的车了,瞧瞧,谁来了?(出示游戏用的5种动物胸卡)
师:它们坐车会遇到什么困难?小猴会怎么解决?(幼儿相互讨论后个别发言)
师:这么多动物要坐车,小猴一个人忙不过来,它就开了一家出租车公司,想请小朋友来当司机,你们愿意帮忙吗?请大家两个人一组,一个当司机,一个当乘客。乘客要说出自己会遇到的困难,司机要说出用什么办法帮助乘客,乘客要等司机想办法解决了困难才上它的车。
先请扮演乘客的小朋友来拿胸卡戴好,再请小司机握好方向盘,汽车要出发了。(音乐响起,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游戏。)
交流游戏中的创编。
师:谁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你们是怎么玩的?
六、结束活动
师:小司机带着你的乘客到外面去玩吧!(幼儿教育)
教学反思:
《纲要》中指出“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应如何创造一个轻松自然的环境,让孩子们学会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呢?因此我除了运用图片让幼儿想象讲述外,还设计了情境游戏环节,我带着幼儿一起开着神奇汽车出去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遇到可出情况,请幼儿再次大胆想象并讲述,这样达成了目标。
5.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 篇五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事物的神奇变化。
2.能主动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并愿意通过图画、游戏等形式表达。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
2.图片:小桃核儿、桃子、鸡蛋、小鸡、一群排队的小青虫、小蝴蝶、小男孩、大胡子叔叔。
3.蓝色围裙、火车烟囱、轮子。
活动过程:
1.观察神奇的小火车,激发幼儿兴趣。
观察背景图片“小火车”,引导幼儿:“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你们猜猜看,这列火车有什么神奇的本领?”(会开、会带我们带城里去、可以装人。)“到底有什么本领呢?”老师演示课件“小桃核儿”插入火车,变出一只桃子。
“原来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它会变魔术。还有许多乘客来乘坐火车。它们上车前和下车后有哪些变化呢?;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让我们来听听故事《神奇的小火车》。”
2.播放课件,了解小火车的神奇本领。
(1)老师讲故事,从“神奇的小火车”至“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边讲边在火车边上演示故事内容--小桃核儿变成桃子,鸡蛋变小鸡。在讲到“猜猜看,下车的鸡蛋会是什么(小鸡)呢?”时,老师稍加停顿,让幼儿有回答的时间,又不影响故事的连续性。
(2)老师同时出示小青虫和小男孩。问“还有······要上车。猜猜看,他们下车时会变成什么呢?”(大青虫、蝴蝶、大人、爸爸--大多孩子已经掌握变化规律,能轻松地回答了。)老师接着讲故事至“我还没当够呢”。
“小男孩不愿意做大胡子叔叔,你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男孩呢?”(倒着开!)假如你是小男孩,你会哭吗?为什么?
(3)“这是一列神奇的火车,你想不想坐坐?如果你上去会变成什么呢?”
3.通过想象拓展故事内容,用游戏的形式表达事物的变化。
(1)这儿还有许多车厢都空着呢,想想还有谁会坐上小火车?小火车优惠把他变成什么呢?(请1-2个小朋友回答,给孩子们一切启发。)
(2)游戏:开火车。
老师在围裙上贴上烟囱和轮子,做火车头,邀请幼儿做乘客。要求幼儿想好自己扮演的角色。老师问:“你是谁?”幼儿回答后乘车游戏,下车时表演出变化后的角色。(当我在围裙上变出火车头的时候,孩子们很惊奇,游戏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表演的内容大多与刚才的差不多,这样的情形可以理解,因为前面孩子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想象,这个环节旨在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而已。)老师带着幼儿开火车到室外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⒈在活动中,幼儿能够被故事有趣的情节吸引,积极思考、想象、猜测故事的情节,通过故事,激发了幼儿关注周围事物变化的兴趣。并且,在前期拥有的经验基础上,幼儿能较容易的理解故事内容。
⒉故事中事物的变化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相对浅显了一些,当讲述了第一位乘客桃核的经历后,幼儿就领悟到其中的奥妙,能猜想到随后几位乘客的变化,还没有提问“它们下车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就直接说出了该事物的变化,猜到了故事的情节。而在活动中,每次新事物出现,总是提问幼儿会变成什么,显的有些重复、单调,问题都停留在同一层面,不能让幼儿的能力得到提升,后面部分,应出示图片,让幼儿自主观察,自由说说。
⒊故事中出现的几个变化的事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是不同种类中典型的几样,在幼儿创编故事时,也要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种类的事物的变化,不是停留在动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上。可出示和幼儿回答不同种类的物品图片,引导幼儿思维的方向。而作为语言活动,幼儿说的还不够多,要引导幼儿愿意说、大胆说,并且,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6.小班语言教案《神奇的小路》 篇六
一、主题背景
秋风起,天气凉了,随着秋季的来临,我们主题活动"秋叶飘"在顺利的开展中推进:从秋天的水果、秋天的花进入秋天的树叶。孩子们看到树上叶子变红了、变黄了,一片片像蝴蝶一样在秋风中飞舞着,孩子们追逐着落叶快乐的捡拾着,模仿者落叶的舞动;孩子们在落叶堆叠厚的地方,用自己的脚在上面跪着、跳着、跺着……发出"咔喳咔喳、踢踏踢踏……"的声音,孩子们开心的笑着,追逐着,看到这种情景,预设了本次活动《神奇的小路》。
二、设计意图
故事中的象声词非常形象生动,如:"窸窣窸窣、踢踏踢踏、吱嘎吱嘎"等,把孩子们带入了意境优美的童话世界;小班幼儿对小动物们特别喜爱,动物的可爱形象,在我平时带领带领幼儿模仿小动物活动中,孩子们总是不厌其烦的表现着。以及故事中有趣生动的情节,深深感染我,因此,我设计了小班语言活动《神奇的小路》。为了在本次活动中更好的让幼儿感受故事中浓浓秋意,风儿轻轻吹过的情景;理解小动物们走过小路发出不同声音的情景;制作了课件《神奇的小路》。
三、活动内容:神奇的小路
活动目标:
1、喜欢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风、落叶和小动物的亲密关系。
2、能大胆想象,体验各种小动物走过秋叶铺成的小路的情景。
活动重点:能认真倾听老师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语言大胆表达。
活动难点:乐意联想,尝试用故事语言及肢体语言进行表述,体验小动物走过秋叶铺成的小路上的情景。
活动准备:
检验准备:
1、在活动前我组织过幼儿拾落叶、抛落叶,观察落叶被大风吹时是怎样在地面上滚动的;认识不同落叶的形状及颜色,并在落叶多的地方,领着幼儿在上面走,让幼儿仔细听自己走在落叶上,姿势的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让幼儿模仿常见的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材料准备:
1、课件《神奇的小路》
2、班得瑞轻音乐:秋之恋
3、情景创设:幼儿捡来的树叶铺成的一条金色的小路。
四、活动过程:
(一)情景体验: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过一条神奇的小路去听故事,大家看是什么样的小路?(是你们捡来树叶铺成的一条金色的小路)这条小路很神奇,走在上面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呢,你们想听吗?(想)让我们一起走上去,听一听吧!
2、(走上小路)"咦,你们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呀?"(有咔喳咔喳的声音)
3、怎么会发出咔喳、咔喳的.声音呢?(路上有许多树叶,我们走在树叶上就会发出这种声音。)
4、你们走在树叶上的声音怎么和老师走在树叶上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你们听……老师用语言暗示幼儿倾听,并引导幼儿关注自己走路的姿势,可以在树叶上踮起脚尖轻轻走一走,用双脚跳一跳,用力踏踩等,倾听所发出的声音。
【分析】:这个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二)完整欣赏故事
1、师:刚才小朋友和老师走过了一条省钱的小路,这条小路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多声音呢?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走过小路时姿势不同所发出的响声:我跳呀跳,小路发出啪啪啪的声音;我踮起脚尖轻轻走,小路发出"窸窣窸窣"的声音……
3、师:这条神奇的小路不仅会发出许多的声音,它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想)
4、完整倾听故事一遍。(播放背景音乐:班得瑞--秋之恋)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神奇的小路)
(2)故事里有谁?(小刺猬、小白兔、小蚱蜢)
(3)为什么走在路上有声音?(因为地上呀铺满了许多金黄色的树叶,小动物们在这条神奇的小路上面走,小路上的小树叶就会发出很动听的声音。)
(三)结合课件,分段欣赏故事
1、这条神奇的小路,都有哪些小动物走过呀?(小刺猬、小白兔、小蚱蜢)
2、小刺猬走过小路,发出了什么声音?(边学小刺猬走路的动作,边说"窸窣窸窣")
3、小白兔走过小路,发出了什么声音?(边学小白兔跳的动作,边说"踢踏踢踏")
4、小蚱蜢走过小路,发出了什么声音?(边学小蚱蜢跳的动作,边说"吱嘎吱嘎")
7.大班语言活动:大石头 篇七
1. 对幼儿经验的分析。我班作为分享阅读的试点班, 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 幼儿对阅读比较感兴趣, 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与技能, 并且能够通过自主阅读, 理解故事中的部分内容。本学期, 我们又尝试将分享阅读与表演游戏相融合, 充分给予每个幼儿自我表达的机会。但是, 在表演游戏开展过程中, 大部分幼儿只能依据旁白做动作, 缺少人物对话。因此, 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 尝试用完整的对话式语言表述田鼠们尝试搬走大石头的方法”, 提高幼儿完整连贯的讲述能力和肢体表现能力。
2. 对活动素材的分析。《大石头》采用叙事性语言讲述事情发生的过程, 其中出现的诸多动词, 如滚、搬、撬、挖、变、吊等, 表现了故事的动态发展, 反复出现的感叹词“嗨哟、嗨哟”增添了故事的动感与趣味。故事以田鼠们碰到一个大难题开始:怎么把不请自来的大石头搬走呢?于是, 田鼠们想了各种办法, 大力士、科学家……这么多有特殊本领的人居然都没能成功。想办法的过程正是孩子运用已有知识的想象过程, 而失败所带来的情绪低落, 为下一情节的峰回路转做好了铺垫。居然是田鼠宝宝想出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团结合作。在幼儿足够的关注中, 高潮就这样风轻云淡地来临, 以此更凸显故事的主题。故事的结束部分, 在快乐的场景里, 孩子们再一次感受到团结合作带来的成功和满足。
3. 对活动价值的分析。《大石头》是一个情节富有表现力的故事, 幼儿猜测推理、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过程。另外, 我班不少幼儿以自我为中心, 碰到困难或问题, 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立场, 这个故事能让幼儿明白:大家团结合作会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活动目标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尝试用生动、完整的对话式语言表述、表现田鼠们想办法搬走大石头的情景, 感受团结力量大。
活动准备
绘本的PPT, 人手一本图书, 道具 (纸箱制成的大石头、木棍、魔法棒、铁铲、眼镜等) 。
活动过程
一、音效导入, 引起兴趣
1. 幼儿倾听石头滚入的音效。师:一个静悄悄的夜晚, 有一块又大又圆的东西轰隆隆地朝田鼠村庄滚了过来, 这是什么?
2. 出示大石头图片。师:大石头正好滚进了田鼠们准备造游泳池的大洞里, 这件事情可不得了, 立刻在田鼠村里传得沸沸扬扬, 许多田鼠都赶来了, 这下可怎么办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二、自主阅读, 展开情节
引导语:有哪些田鼠赶来了, 他们用了什么办法?请你们仔细去书里面找一找, 说一说。
1. 幼儿自主阅读图书。
2. 集中分享交流。师: (1) 有哪些田鼠赶来了? (2) 这些田鼠分别用了什么办法?
3. 分组交流。每组选择绘本中的一张图片, 轮流讲述并表演图片中田鼠使用的办法。 ( 图片1:田鼠大力士 —— 用尽全力搬;图片2:田鼠科学家——利用杠杆原理撬;图片3: 田鼠矿工——钻到地底下挖;图片4:田鼠魔术师——用魔法变;图片5:田鼠发明家——用热气球吊)
小结:尽管他们都用自己的特殊本领做了尝试, 可是最后都没有成功。
4. 转折提问。师:这么多有特殊本领的田鼠都没有成功, 田鼠们很失望。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大家都为这块大石头愁眉苦脸伤透脑筋, 就在这个时候, 谁站了出来? (小田鼠)
5. 猜一猜小田鼠想的办法。师: (1) 这只小田鼠可能会说什么呢?你能猜出他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2) 小田鼠究竟想了什么办法?你认为这一回他的办法会不会获得成功? (出示“大家推的推, 拉的拉, 都使出了最大的劲”图片) (3) 大石头终于搬起来了, 田鼠们会对小田鼠说什么呢?小田鼠又会对大家说什么呢?哪些小朋友愿意来演一演小田鼠的办法?
小结: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 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一个人做不了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 这就需要大家合作, 一起来完成。
三、设置悬念, 引发再读
8.大班语言活动:雨是云的娃娃 篇八
幼儿的语言教育不能停留在只听不说的阶段,现在的孩子需要调动起他们所有的感官,让其在视觉、听觉冲击下结合自己的肢体语言、同伴合作、声音表现等方式来理解诗歌,体会雨水的意义。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活泼的语言和灵动的意境。
2.了解雨水对世界万物的作用,知道万物生长离不开雨水的滋润。
3.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创编诗歌。
重点难点:
重点:能从儿童的视觉和审美角度理解诗歌的意境,感知诗歌语言的灵动之美,表现雨滴的亲和力、灵巧性。
难点:体会“排比”手法中,小雨滴到达不同地点时给当地生物带来的变化,与不同情境下小雨点自身声音特点的不同。
活动准备:
带领幼儿观察雨水,配乐诗朗诵FLASH。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桂花是桂树的娃娃,玫瑰花是玫瑰妈妈的娃娃。小朋友是谁的娃娃?那请你猜猜看雨水宝宝是谁的娃娃?
师:你们看这个雨点是云的娃娃。雨是云的娃娃,它非常的可爱,全世界都能看到它,听到它的声音,你们想看一看,听一听吗?
(二)第一遍完整欣赏诗歌《雨是云的娃娃》(老师深情朗诵)
师:雨走到了哪些地方?小雨滴是怎样落下的啊?诗歌里面有一个好听的词来表达的,谁来说说看?(用动作表演蹦蹦跳跳)蹦蹦跳跳的心情怎样?(启发幼儿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高兴、快乐的心情)
(三)第二遍带着问题欣赏FLASH动画配乐诗歌
师:高兴的小雨点快快乐乐地走到了什么地方?
(四)第三遍完整欣赏诗歌,分段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1.师:雨先来到了什么地方?大海是怎么对待雨的呢?小朋友猜猜大海的笑声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的声音太弱了,我们一起学习大海翻动浪花的声音。
2.雨又来到什么地方?(沙漠)沙漠是怎样对待雨的?为什么沙漠见到雨水就张开了嘴巴呀?
3.雨娃娃还会走到哪里呢?走到森林里,会有什么声音?(沙沙沙)走到屋檐,又有什么声音?(哗哗哗)
师:沙沙沙、哗哗哗,分别是什么样的雨声?(小雨和大雨)那我们再朗诵这两句诗歌的时候应该怎样呢?
4.雨娃娃走到这么多地方,看见大家都喜欢她,可高兴啦,听雨在讲话:我来啦!我来啦!
师:大地就像妈妈,她牵着她的孩子:小树、小苗、小草、小花、小豆荚,满山遍野出来迎接她。
师:为什么要牵上满山遍野的植物来迎接呢?(幼儿讨论)
师:植物在雨的滋润下,吸收雨的营养,变得更清洁、更健康,它们快乐成长,都离不开雨娃娃。
(五)完整欣赏诗歌,幼儿尝试朗诵
1.师: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
幼儿跟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第一遍跟课件朗诵,第二遍,幼儿有感情地跟音乐朗诵诗歌。
2.男女分角色朗诵。
师:除了诗歌里说的地方,雨娃娃还会走到哪里呢?会发生什么事?
(六)结束本次活动。
(七)延伸
本故事的仿编可以在第二课时,让幼儿有充分的思索,充足的时间进行活动。
9.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 篇九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故事“神奇的树”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复述并表演故事。
2、通过学习童话故事,了解季节顺序及相应特征。
3、在听听、讲讲的过程中体会故事所表达的含义,体验关心人、会动脑的快乐。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故事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课件,导入主题。
(1)这是什么季节?(引导幼儿认读相应的文字)
(2)请孩子将季节的变化按照顺序排队。
(3)教师小结:季节的变化真奇妙!可是刺猬婆婆年纪大了,她整天坐在屋子里,于是,她的屋子发生了奇妙的事情。
2、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内容。
(1)教师借助图片帮助孩子掌握故事内容。在故事结尾前插问:
刺猬婆婆家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猜猜这棵树是哪里来的?
(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教师设疑提问:
小刺猬为什么要装扮成各种树呢?刺猬婆婆知道这个秘密,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故事,体验快乐。
教师扮演刺猬婆婆,幼儿扮演各种树,表演故事,体验表演的快乐。
4、教师启发孩子想象,引导孩子迁移作品经验。
提问:刺猬婆婆还想看什么?小刺猬会怎么做呢?
附故事:
刺猬婆婆很老很老了,每天都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呆在屋子里。
春天到了…
刺猬婆婆很想看满是鲜花的树。
一棵满是鲜花的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夏天到了…
刺猬婆婆很想看满是绿叶的树。
一棵满是绿叶的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秋天到了…
刺猬婆婆很想看满是果实的树。
一棵满是果实的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冬天到了…
刺猬婆婆很想看满是雪花的树。
一棵满是雪花的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刺猬婆婆真高兴,我有一棵神奇的树!屋子里渐渐暖和了,雪花融化了,咦…原来是小刺猬呀!
刺猬婆婆高兴极了,它和小刺猬拥抱在了一起!
教学反思:
老师的语言魅力感染幼儿,让幼儿深深地感受到了语言美、意境美。
老师的声音很动听、悦耳,富有感染力,加上优美的配乐有感情地朗诵,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让孩子“穿越”了整个春夏秋冬,把孩子带入到美妙的意境中,孩子完全与“神奇的树”融合在一起了。吴老师创造了一个抒情、优美、温馨的语言氛围,充分感受到了语言的意境美,感受到了小刺猬关心他人的快乐。老师是引导者,通过各种问题激发幼儿发挥想象力,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能够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能够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0.大班语言快乐的教案 篇十
1、喜欢倾听故事《快乐口袋》,感受故事中小动物们的快乐。
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习复述故事。
3、愿意表达自己的快乐,能够用“快乐”说一句话。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发现使自己快乐的事。
物质准备:自制快乐口袋一个;有关快乐的话的录音;小孔雀、小青蛙、小鸟、小象、小猪、小猴子等小动物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口袋,请幼儿观察画面。
1、老师这里有一个口袋,你们看,口袋上有什么呀?
(二)播放“快乐的话”,请幼儿认真倾听。
1、播放录音,请幼儿猜想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2、再听一遍录音,验证声音是从口袋里传出来的。
(三)教师有表情、有动作,富有感染力地讲述一遍故事。
(四)出示小动物图片,以提问的方式回忆故事主要内容。
1、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都是谁呢?
2、有哪些小动物跑来对着口袋说话了?他们分别说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指导重点:幼儿依次学习小孔雀、小青蛙、小鸟、小象、小猪、小猴的话,并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表现。
3、突然森林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小猴想起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5、最后小动物们怎么样了?是谁让小动物们又重新快乐起来的?
6、为什么管它叫快乐口袋?
(五)完整欣赏故事,学习复述故事、为故事起名字。
1、这个口袋真的是太神奇了,我们一起再来完整地听听这个故事,请小朋友们用好听的声音跟着老师讲一讲这个故事。
2、我们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吧。
(六)说一说: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
1、请你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让你感到快乐的事。
指导重点:启发幼儿从多角度谈谈自己的快乐。
2、请几名幼儿对着快乐口袋说说自己的快乐的事。
(七)讨论:不快乐的时候怎样就能变得快乐?
刚才小朋友们都说了那么多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那你们遇到过不快乐的事吗?当你们遇到不快乐的事时你是怎样做的就能变得快乐了?
活动延伸:
1、将快乐口袋投放到语言区,鼓励幼儿去说一说快乐的事,不快乐的时候去听一听。
11.大班语言教学 活动中的问题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教学活动问题设计初探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是一种最直接的师幼互动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要素之一,有位学者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提问具有的重要意义。教师准确、恰当地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的有效途径。认真设计每一个提问,不仅能将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引发幼儿思考与学习的主动性。我们班的孩子喜欢挑战,好奇、好问,他们喜欢对所有问题作出反应和追问,因此,如何优化大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是笔者一直期望的目标和追求的效果。根据从事幼教工作20多年的经验,和不断的探析,觉得问题设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问题设计应具有灵活性
语言教育活动中应注意采用各种方式灵活地设计问题。如在《大象手帕》的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环节:大象先生的手帕被风吹落掉进了河里,小青蛙捞起并玩耍,大象先生告诉小青蛙这是它的手帕,并要小青蛙还给它。当我问大象先生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和小青蛙说话时,有的孩子说是“高兴的”、有的说是“生气的”等,但是没有人想到应该用请求的语气。我请小朋友们表演了高兴的语气是怎么样的,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孩子虽然觉得这两种语气不是特别合适,但他们还是没想到要获得别人的帮助,应该作出请求。后来,我在设计这个问题时就换了一种方式问:如果别人捡到了我们丢失的东西,我们是应该用高兴的语气、生气的语气,还是应该用请求的语气,让别人还给我们呢?孩子们经过慎重比较,认为请求的语气更合适。
再如在欣赏诗歌《春风》时,我提出问题春风吹来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时,课堂陷入了静默状态,我赶紧换了一种提问方式,把问题具体化、缩小化,问:“春天到了柳树有什么变化?”“桃树,小草有什么变化?”“小朋友的穿着打扮有什么不一样了?”……这下,教室里马上活跃起来了,大家说出了许多春天的变化。把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分为若干个小问题,由浅入深逐步追问,有利于幼儿了解问题的构成,找到最终答案。所以,我们教师的问题不要绊住自己,而要灵活地变换方式,让幼儿更快地理解提问的意图,从而延续对话的进行。
二、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式的问题能开启幼儿的心智,使幼儿乐学、好学,并能引导幼儿的思维步步深入,教师若将问题置于一种情景中,逐步引导幼儿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中,我以往在教学时常常设计成这样几个问题:“小蝌蚪分别问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说的?”“小蝌蚪为什么没有找到妈妈?”,这学期我把这些问题综合成“小蝌蚪为什么问了那么多动物都没找到妈妈呢?”其他问题答案都隐含着对事物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的理解,等孩子们回答了,我再追问,“为什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这样就启发幼儿不断地思考,而不是单一地问:“它遇到了谁?”
再如在执教《盲人摸象》这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五位盲人各自摸的大象是怎样的?”幼儿按照故事的内容回答后,我又提问:“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幼儿说:“都不对”,在这里我有意设计了一个错误问题,我说:“四位盲人都说对了,不信,你们来摸一摸!”接着幼儿带着问题触摸大象的模型,由于幼儿迫切想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对还是错,听课注意力非常集中,通过触摸,我又问:“为什么不对?”话音刚落,幼儿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得出了比较客观的道理:“看问题要全面,看到他的全部,不要只看他的一点及部分”。整个设计民主、和谐,启发了幼儿的思维。
三、问题的设计要有双向性
常言说:一个巴掌拍不响,问题的设计也是如此。如果只有老师的问,没有孩子的疑问,也不能很好地启迪孩子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孩子自己提出问题,这样的互问互答,才能使其语言流畅思维深刻。看图讲述就是让孩子自己提出问题,老师在设计看图讲述活动时把问题留给了孩子们,老师可引导孩子思考,你们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回答?我再讲一遍,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举手问我,看谁能把老师问住了。又如在大班语言《爸爸、妈妈和我》这一诗歌中,我首先出示一幅挂图,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的孩子就问我:“老师:为什么把爸爸说成是大树?把妈妈说成是雨露呢?”这些都是孩子们通过思考,给老师出的问题。这种师生之间相互合作地开展讲述,问答活动常常会给幼儿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帮助教师针对幼儿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好问、好学的良好习惯。
四、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与传统的问题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提问往往是一个问题一种答案,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注重的是对幼儿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思维指向的开放性的问题,如“如果……,那么……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化?”“这幅图讲了些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时,幼儿可以从人物动作、表情、语言、心理及背景角度进行观察和讲述,由于这样的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幼儿不但要理解故事,而且要将理解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有利于幼儿积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假如你是一颗小水滴,你要到哪儿去?你要做什么呢?”有的孩子就回答:“我要游向大海”“我要到没有水的地方”“我要送给要水的小草”……又如大班的语言活动《冬天》,在设计问题时是“能用什么方法让自己暖和起来?”刚开始,幼儿想最多的是穿棉衣,戴棉帽,围围巾,戴手套……当教师提示幼儿:“想想自己在晨间锻炼时用什么办法使自己热起来时?”幼儿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了“拍皮球”“跳绳”“跑步”……还有的幼儿说:“开空调也可暖和”,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激励幼儿联想,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多种可能,找出不同答案,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问题的设计上,要不断地更新提问意识、优化提问质量,使之在教育活动中真正起到事办功倍的效果,使每一个问题,都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促使每位幼儿在智力、能力、情感、个性上得到全面可持续性发展。
12.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 篇十二
1.能积极参与语言活动, 对故事表演感兴趣。
2.丰富词语:东倒西歪, 乱七八糟。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推测想象, 发展语言表述能力及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将故事的前半部分制作成幻灯片, 将操场布置成森林的场景 (大树、房子、草地、河水、大树旁画上血脚印直至小河边) , 《黑猫警长》的主题音乐, 黑猫警长、白猫警士的头饰, 请配班老师扮演大灰狼。
2.经验准备:观赏过《黑猫警长》的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故事名称, 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讲故事, 一起表演故事, 你们愿意吗?故事的名称叫做《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汉字让幼儿认读)
二、师生共同讲述故事上半部分, 理解故事内容, 学习“东倒西歪、乱七八糟”等词语
1. 教师播放幻灯片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提问:小白兔在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第二段, 提问:小白兔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小白兔又到哪里去了呢? (学习用词:东倒西歪、乱七八糟)
幼儿:平时小白兔家整整齐齐的, 现在小白兔家搞得这么乱七八糟的, 家里肯定有坏蛋来过, 小白兔一定被坏蛋抓走了。
教师:小花鹿很着急, 因为小白兔家一定是有坏蛋来过的, 小花鹿马上会怎么做? (教师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幻灯片, 从中发现有电话机。)
幼儿:打110找黑猫警长来抓坏蛋。
教师:那么小花鹿是怎么向黑猫警长说的呢? (启发幼儿在向黑猫警长汇报时, 把“东倒西歪、乱七八糟”等词语用进去。)
三、师生共同表演故事的下半段, 大胆推测, 续编故事
1. 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黑猫警长和白猫警士。播放《黑猫警长》的主题音乐, 引导幼儿学白猫警士骑摩托车的动作来到“森林中小兔子的家”。
2. 引导幼儿认真侦察案发现场, 寻找线索。
(1) 观察案发现场图片, 引导幼儿讨论:这件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幼儿1:这件事是刚才发生的, 因为小白兔家的炉火还旺着呢。幼儿2:这件事是刚才发生的, 因为炉上的萝卜汤还有点热气。
教师:白猫警士刚才说了, 炉子里还有火, 萝卜汤里还冒着热气, 这就说明这里的事情是刚才发生的。那么我们再到屋外仔细找找还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2) 侦察周围现场, 教师引导幼儿报告侦察的情况, 如“报告黑猫警长, 我在××地方发现了××”, 教师注意幼儿语言的规范和用词的准确。
幼儿1:报告黑猫警长, 我在小河边没发现什么情况。幼儿2:报告黑猫警长, 我在山洞里没发现什么情况。幼儿3:报告黑猫警长, 我们在大树旁发现了血脚印。
(3) 引导幼儿根据发现的线索采取相应的行动。
讨论:这是谁的血脚印?小白兔现在会怎么样?我们该怎么做?
教师:警士们, 我们沿着脚印去救小白兔吧。 (到了小河边) 咦, 怎么脚印不见了?你们发现了什么?” (扮演大灰狼的教师拨弄草丛)
幼儿1:报告黑猫警长, 草丛在动, 有动静。幼儿2:草丛是风吹动的。幼儿3:不对, 一部分草在动, 不是风吹的, 是有情况。
“黑猫警长”下令:立即监视草丛, 发现动静马上行动。 (“白猫警士”包围草丛, 救出小白兔, 抓出一只大灰狼。)
(4) 请幼儿将刚才表演的故事用流畅的语言进行讲述。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故事的情节简单地用图画表达出来, 然后制作成小图书与同伴进行分享。
附故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在一棵大树旁, 有一座美丽的小木房, 木房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一天, 天气真好, 小花鹿提着花篮, 要去小白兔家做客。他一边唱着歌, 一边采着花。唱着走着, 不一会儿, 小白兔的家到了。嗳, 怎么小白兔家的门敞开着。小花鹿心里想:“小白兔肯定会热情地接待我的。”小花鹿喊着:“小白兔, 我来啦!”“咦, 怎么没有人回答?屋里怎么一点声音也没有?”
小花鹿把门推开朝屋里一看, 吓了一大跳。小白兔家里的桌子、椅子东倒西歪, 小白兔最爱吃的青菜萝卜汤都打翻在地。小花鹿张嘴直喊:“小白兔, 小白兔, 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呀?”可是喊了半天还是没有回答。“奇怪!小白兔到哪里去了, 家里怎么会乱成这个样子的?”
13.大班语言教案 聪明的乌龟 篇十三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并积极学说对话。
2、懂得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动画录象
狐狸、乌龟手偶
三、活动过程
(一)、引题部分
1、师:小朋友你觉得在森林里最狡猾的动物是谁?(狐狸)为什么?
2、狐狸经常想坏主意骗小动物,可是今天它却被另外一只动物给打败了,猜猜会是谁呢?这是怎么回事?
3、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动画故事吧!看看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看第一部分的录像(无声)。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清楚了吗?动画里有谁呀?发生了什么事?赶快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一会儿我请一个小朋来讲给大家听。(幼儿讨论)2)、刚才小朋友们讨论的很激烈,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讲给大家听听吧。3)、师:这位小朋友讲得真棒,那狐狸和乌龟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再看看。
2、幼儿看录像(有声)。
1)师:刚才狐狸要吃青蛙,被乌龟看见了,乌龟一口咬住了狐狸的尾巴,狐狸疼得叫起来,它是怎么叫的?(幼答)
2)狐狸被咬得很疼很疼,你觉得它的表情是怎样的?请你来学学看。
3)师:狐狸回头一看是乌龟,它说了一句话,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么说?
4)师:狐狸要吃乌龟,乌龟是怎么做的?(把头、四肢、尾巴都缩到硬壳里去)狐狸没吃到乌龟,这时狐狸心情又是怎么样的?请个别来学学。
5)狐狸要想办法来对付乌龟了,它会想什么办法?它会怎么对乌龟说呢?我们来接着往下看。
3、幼儿看录像,狐狸的办法。(分段欣赏)
1)师:狐狸第一次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来对付乌龟?乌龟是怎样回答的呢?(师幼学习对话)2)小朋友你觉得乌龟怕摔吗?狐狸真的把乌龟扔到天上会把乌龟摔死吗?乌龟为什么还要让狐狸把它扔到天上呢?
3)师:狐狸想的第二个办法是什么呀?乌龟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分两部分幼儿学习对话)4)你觉得乌龟怕火吗?狐狸真的把乌龟扔到火里会烧死它吗?乌龟为什么还要让狐狸把它扔到火里去呢?狐狸扔了吗?
5)师:接下去狐狸还会想出了什么办法来对付乌龟呢?大家来猜猜看
6)(看故事)狐狸想了什么办法呀?你觉得这次乌龟会怎么回答呢?(幼答)(个别学习对话)7)我们都知道乌龟会游泳,乌龟不怕水,为什么乌龟听到狐狸要把它扔到水里,反而哭了呢?
4、引导幼儿猜想故事的结尾。
1)师:你觉得狐狸这次有没有把乌龟给扔到池塘里去?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接着往下看。(幼看录像)2)青蛙和乌龟两个好朋友在一起,狐狸这时候心情怎么样?为什么?狐狸会游泳吗?那它跳进池塘里去会怎么样?(幼儿看故事结尾)
(三)、结束部分
1、师:你喜欢故事里的乌龟吗?为什么?小朋友请你来给故事取个题目吧!
2、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个《聪明的乌龟》的故事再一起欣赏一下吧!
14.大班语言教案《汉字的结构》 篇十四
活动目标
1、通过“魔术师”的游戏,学会描述汉字的左右、上下结构的特点。
2、幼儿能够说出“这个字是什么结构,住两个房间的房子或住两层的楼的房子。3 激发幼儿学习汉字的情感。活动准备字卡:(口,巴,吧,邑,口,八,只,叭,口,力,另,加,叻等; 2 汉字左右,上下结构卡:左右,上下结构示范操作字卡2张,(教学时将字卡贴在对应房子的后面);
3、字形标志结构卡每幼儿1个,发给每组或每个幼儿前面学过的若干字卡; 4 魔术师头饰,魔术棒,《魔术师表演曲》音乐。活动内容、过程与指导重点:
(一)游戏:魔术师的房子
1教师利用魔术师的头饰扮演魔术师伴随音乐《魔术师表演曲》进场,边表演边朗诵儿歌,以吸引幼儿注意力。(儿歌:“魔术师的房子有两间,分上下,分两边。汉字娃娃变变变,回到家里真方便。”)师:小朋友我是魔术师,我变的魔术可厉害呢!(故作神秘地说)变变变”,变出一个“口”字,又变出一个“八”字。
(运用这“口”和“八”左右,上下的不同摆法,变出“叭”和“只”两个字。同样方法,引出“吧”“邑”“加”“另”“叻”这几个字,初步让幼儿感受字的左右,上下结构。)师:现在两间房子,一间房子有两个房间,另一间房子有两层楼,我要请汉字朋友住进房子里。
你们猜一猜,我会变来了什么汉字朋友? 4 师:“变变变”(出示一个字卡)“叭”,(又变出另一字卡)“只”字。
(请幼儿认真观察一下,然后说一说,这两个字朋友是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或它们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
师:好,现在我们先请“叭”回家,并说“请你回家”。
(让“叭”字住进左右结构字卡房里,并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它住这间房呢?)师:跟着请“只”字回左右结构房,它发出难受呻吟的声音:“哎呀,我好辛苦啊!”
(逐一向幼儿提问:它为什么觉得难受,住得不舒服呢?提示幼儿观察,分析字形结构,从而让幼儿自己说出它是上下结构,应住另一间上下结构房子)师:当“邑”字住进上下结构房子后,它高兴地说:“啊!好舒服!不大不小,正合适!” 5老师小结:字形有上下,左右结构特点。师:你们看,我这个魔术箱可厉害,里面装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想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故作神秘地说):“变变变”,变出一支铅笔,这是什么? “铅笔”好!我们给他一个名字(出示“铅笔”的字卡)“铅笔”可是我的字朋友。(逐一变出一个个字卡,先请幼儿认读后,贴在黑板上)师:看,我手上也有一间特别的房子,这一摆,它就是左右结构的两间房间的房子,这样一摆,又变成上下结构的两层楼房子。
(老师把字形结构标志卡发给幼儿每人一个,请幼儿上来黑板前看一看,摆一摆,该字宝宝应住在那间房子里。并说出:“这个字是左右结构,住两个房间的房子。或: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住两层的楼的房子。”
(二)延伸游戏
15.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 篇十五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游戏运用
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年龄普遍在4~6岁,在这个懵懂的年龄,幼儿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因此,幼儿园应该塑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以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幼儿的语言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
一、传统式教学与游戏式教学的区别
我国的传统式教学是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式教学要求学生“学海无涯苦作舟”,也就是让学生以吃苦来换回好的学习成绩。古人与现代人接受教育的年龄是相当的,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如果生活在现代要从幼儿园开始就头悬梁、锥刺股地读书。其实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年龄都比较小,他们还不懂学习的意义,如果过早让他们刻苦学习只会束缚思想。
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方式以游戏与学习结合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会教授幼儿园大班的幼儿知识,也会带领幼儿做游戏,这属于劳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过笔者认为,处于4~6 岁的幼儿其实是不懂学习的概念的,以传统的上课形式来为学生传授知识的效率不高,反而是在游戏中教授的知识能够记忆得更清楚、更牢固。幼儿园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幼儿能够认知世界,从而懂得社会的常识和规律,那么完全可以用效率更高的方式来教授幼儿,使他们更快地接受,语言学习也是如此。用游戏式的语言教学来代替传统的语言教学,能够使儿童更快地接受所学的知识。
二、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中游戏运用的问题
(1)语言教学相关游戏资源少。我国的幼儿园语言教学相关游戏资源少,能够运用的游戏并不能满足现在幼儿对语言学习的需求。而现在的幼儿园教师又普遍缺少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这导致幼儿园语言教学相关的游戏只能通过学习国外经验的方式来获取。
(2)语言教学相关游戏落入固定模式。由于幼儿园语言教学相关游戏模式少,于是就形成了一种语言教学游戏的固定模式。例如,幼儿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蝌蚪出生之后找不到妈妈,于是勇敢地在河里寻找妈妈,经过了重重困难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的故事。在讲述这篇课文时,教师一般是为儿童阅读课文,然后又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与儿童一起做角色扮演的游戏。这种游戏方式是一直以来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教学时使用的游戏方式。幼儿园所学的课文都是类似的,所以这种游戏也都是千篇一律的。
(3)过于注重游戏规则。有的幼儿园在语言教学游戏上完全照搬照抄网上或教案上的内容,没有自己的创新。这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孩子还很小,过于注重游戏的规则不但会让孩子觉得无趣,也可能会因为太注重游戏规则而忽略语言知识的融入。因此,这也是幼儿园语言教学游戏中需要改进的一方面。
三、游戏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笔者认为造成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游戏现状的原因是幼儿园在体制上和教学上都缺少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幼儿园就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能把游戏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因此,我国的幼儿园还需要对自身的体制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幼儿园能够尽快使用新的教学方式来教授儿童。
(1)开创新的游戏模式。游戏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笔者还是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在这篇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教学游戏的创新。
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找到一些课文中提到的小动物的照片或者是小动物的实物,让儿童来认知,然后对小动物进行比较,再得出结果。那么儿童就可以知道,课文中大眼睛的金鱼、白肚皮的螃蟹、四条腿的乌龟甚至大鲇鱼都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因为小蝌蚪看问题不全面,才会多次找错妈妈。同时,还能教给儿童“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寓意深刻。这样的游戏更加贴近实际,使儿童不仅学习到语文知识,还能学到许多生活常识。
(2)抛弃游戏规则。幼儿园是幼儿在上学之前接受教育的地方,对幼儿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因此幼儿园大班语言学习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抛弃游戏规则,不需要强调纪律或规则,就让孩子尽情地游戏,这样游戏会更加有效。
16.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 篇十六
关键词:语言;幼儿;阅读;观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61-02
幼儿园语言区域活动作为一种以游戏为主的新型语言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幼儿语言的运用能力,语言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能让幼儿扩充知识经验,升华幼儿的思想情感,迁移儿童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技能。幼儿园大班语言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在语言区域活动中会发现有的幼儿不感兴趣,在活动中不专注,不能大胆的进行表述,使得活动没有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就如何让幼儿对语言活动感兴趣?让活动变得有效,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教师的我如果不采取一些好的方式方法给予引导,可能就会使幼儿对语言区域活动越来越没有兴趣,最终导致语言区域活动流于形式。本文以兰馨幼儿园大(3)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大班幼儿语言区域活动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了关于语言区域活动的文献理论,从中学习和借鉴了一些好的方式方法,并将自身在开展语言区域活动中的一些相关经验以及在见习观摩学习过程中所看到相结合的方法。
2.访谈法:通过在兰馨幼儿园与大班几位教师的谈话,探讨了提高语言区域活动的有效性的一些方式方法,在大(3)班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时重点观察了语言区域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跟踪记录幼儿在语言区域活动中的实际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大班幼儿语言区域活动有效开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一)大班幼儿语言区域活动无效的分析。
语言区域活动的有效与无效跟教师和幼儿都有直接关系,首先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不能很好的组织活动,影响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没有激发幼儿对此次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所提出的要求表述不够清晰。无效的语言区域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没有兴趣,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中幼儿对语言区域不感兴趣,活动结束教师无指导和评价。其次幼儿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在语言区域活动中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有时不够安静,注意力不集中,不停地更换手中的材料,不细致的欣赏图书、玩书、打闹,看书过程中有不安静因素,活动还未结束时幼儿就想离开活动区,幼儿不主动整理材料,有乱扔材料现象,有些书没有规整的放回原处,甚至有些材料有损坏现象,没有养成良好的区域活动习惯。
(二)大班幼儿语言区域活动无效的原因。
1.在开展语言区域活动中,因为在创设各班区域环境时,创设的区角较多,使教师对有些区域创设的不够合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在对语言区域创设时没有针对本班幼儿情况、年龄特点进行合理创设,教师只是随意的创设了环境,没有考虑是否跟主题相关联,久而久之使幼儿对语言区域没有兴趣。
2.教师自身存在懒惰心理,不考虑选择适宜、具有针对性的材料,没有及时根据主题发展即时的补充相应材料,语言区域中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比较随意,有时候一学期、甚至半学期都不更换材料,材料单一,没有考虑材料是否适合本班幼儿,是否是幼儿感兴趣和喜欢的,材料内容不够新颖,没有实质的教育意义。
3.有些教师在语言区域活动中虽然让幼儿自主进行,但如果幼儿出现了问题也不给予指导,也不进行观察。
4.从活动开始至活动结束,教师报以完成任务的态度,有时教师急于完成活动,没有就整个语言区域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好的、不好的进行评价和总结。
三、提高大班幼儿语言区域活动有效性的方法
(一)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合理设置语言区域。
创设阅读环境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善于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主题方案,大班幼儿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阅读兴趣显著提高,大班儿童不但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较长时阔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合理设置语言区域对幼儿的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根据班级特点设置语言活动区,区域要有个性鲜明的布置,在语言区角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适量的、不同内容的图书,立体动、植物图片增加了视觉效果,手指偶可丰富幼儿的体验,还有大头娃娃、头饰、大型故事图片及幼儿感兴趣的录音带等,这些都合理的放置在区域中,供幼儿自主选择,并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从而激发了幼儿大胆表达的愿望。
(二)投放合适的阅读材料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
大班这一时期的幼儿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愿意模仿别人说话,喜欢重复听相同的故事,掌握词汇的速度很快,有的己能运用简单的复合句。因此要选择画面生动、色彩鲜艳,语言简单、准确、内容短小,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图书。材料的投放还要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不同发展水平,体现多样性与层次性。比如:在语言区域活动可以投放—张图片,让语言发展较慢的幼儿学习简单句,如:小鱼游小猫吃鱼小朋友笑等等,甚至还可以投放单幅的卡片,如:《宝宝认识大卡》让幼儿学习发音,鼓励孩子与老师一起念小狗、小猫或更简单的叠音词。丰富、有效的材料可以提升幼儿的活动兴趣,推动幼儿的想象,充实活动内容,对活动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活动开展中教师要适时的给予指导。
活动中的指导也很重要,教师在幼儿语言区域活动过程中充当的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要让幼儿拥有真正的自主,就要将权利下放给幼儿,让他们自主的决定我想玩什么,和谁一起玩,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决定游戏的材料、方式、内容及玩伴,按方式和意愿进行游戏,并以鼓励性言的语来引导幼儿,解放幼儿的手脚和头脑,让幼儿成为真正的主人。
总之,一次有效的语言区域活动还需要将主题与区角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使主题在区角中生成和发展,使区角在主题背景下丰富和深入,体现课程内容的整体性,促进幼儿整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曹丽莉.对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9期。
17.大班语言教案:彩色的鸭子 篇十七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感受并尝试迁移运用句式:“只要……,就……”。
3.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制作与散文内容有关的课件、图片。音乐:迷雾仙境
2.风车、彩纸、绸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散文,感受散文中的意境美、语言美。
1.欣赏课件:散文第一部分。
依据散文情节提问,并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提问:散文中有谁?
鸭子有一个什么梦想?
彩色的蛋、鸭子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蛋、鸭子相比,有什么不同?
那鸭子的这个梦想怎么样?
为了这个美丽的浪漫的梦想,鸭子它决定怎么做?
一起来听听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2.欣赏配乐朗诵计划部分。
提问:谁来用散文中的话来说一说,鸭子计划怎么做?
根据回答,出示相应图片。并分别学一学、做一做、看一看、洗一洗。
解释:朝霞、晚霞、夕阳染过的池水。
母鸭认为按着这个计划做了以后,就会怎样?
此刻,你觉得母鸭的心情怎样?
3.欣赏配乐朗诵第一部分。
教师:闭上眼睛,带着和鸭妈妈一样的心情,静静地来帮鸭子做一做这个梦。
(二)感受并尝试迁移运用句式:“只要……,就……”。
1.看着图片,听着音乐,和老师一起试着朗诵计划部分。
2.结合图示,找出“只要……,就……”的句式。
3.自主探索彩色风车、彩色绸带、彩色纸片的多种玩法。
4.尝试迁移运用句式:“只要……,就……”来介绍自己的玩法。
(三)帮助幼儿理解:虽然梦想不能全部实现,但也要快乐生活。
1.猜测鸭子的梦想是否实现。
提问:如果你是这只鸭子,你的心情会这样呢?为什么呢?(讨论、说说理由)
2.欣赏课件第二段。
提问:那鸭子的心情到底是怎样呢?
小结:我们有许多许多美好的梦想,为了梦想我们要付出努力,但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的。虽然这样,但我们仍要开开心心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像散文中的鸭妈妈一样。
3.了解散文的名字,完整地欣赏散文。
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自己的愿望与计划,画一画自己的`愿望与计划。
附散文:彩色的鸭子
(段落一)
有一只鸭子,它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堆彩色的蛋,孵出一群一彩色的鸭子。天天带着它们到处去旅行。
这只母鸭就想:只要我天天吃漂亮的花草和果实,只要我天天喝花汁做成的饮料,只要我天天看美丽的朝霞和晚霞,只要我天天用夕阳染过的池水洗澡,只要我天天睡在鲜花铺成的床上,我就会生出一堆彩色的蛋,孵出一群彩色的鸭子,天天带着他们到处去旅行。
想着想着,这只鸭子睡着了。……
(段落二)
后来,母鸭生了一堆雪白的蛋。映着朝霞,雪白的蛋就像彩色的一样,好看极了。
后来,母鸭孵出了一群黄黄的小鸭。映着晚霞,黄黄的小鸭就像彩色的一样,好看极了。
18.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 篇十八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神奇的报纸》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主动与客人交流,并使用礼貌语言。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设计思路:
《神奇的报纸》是小班教材主题四《有趣的纸》中的一个故事活动。虽说是一则故事,但相对小班其他故事内容比较枯燥,原因是故事缺乏角色对话,旁白式的陈述性语言不利于幼儿表演参与,引导幼儿复述故事难度也较大,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教师更不好组织。一不小心便将目标定位为健康或社会领域中“引导幼儿克服胆怯心理,大胆与人交往”,失去了语言活动的功能。结合教材和本班幼儿实际,我将活动目标适当降低,不要求幼儿讲述故事,但要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并鼓励幼儿学会用礼貌性语言主动与客人交流。小班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形象直观”,为了让孩子们形象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我准备了图片、头饰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情感体验,发展语言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展示故事图片和演示实物报纸,结合教师讲述、提问交流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在音乐游戏中,鼓励幼儿大胆主动与客人老师问好、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幼儿大胆与人交往,乐意主动与别人交流。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
主动与客人交流,并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五张老鼠头饰一个报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导入。
1.师拿出一张废旧报纸,与幼儿谈话。
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报纸)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2.与报纸玩游戏:
(1)将玩具小猴的脸从报纸的小洞露出来,让幼儿猜猜报纸后面的小动物是谁?并请小猴大方地走出来与小朋友问好。
(2)将玩具小熊的脸从报纸的小洞露出来,让幼儿猜猜报纸后面的小动物是谁?请小熊大方地走出来问好。
(3)小老鼠躲在报纸后面,既不好意思打招呼,更不敢出来和大家交朋友。
二、借助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师:这是一只胆小害羞的小老鼠,它不敢见陌生人(将小老鼠图片贴在白板一角)。大家看(出示图一),今天小老鼠家来了一位客人阿姨,小老鼠好害怕,怎么办呢?大家快帮帮小老鼠吧!(幼儿自由发言)
2.师:小老鼠自己想了一个好办法(出示图二),它躲在一张有小洞洞的报纸后面,这下客人阿姨看不见它了,它有点不害怕了(教师将有小洞的报纸覆盖在小鼠图片上,只露出小老鼠的眼睛)。
3.师:第二天,(出示图三)客人阿姨在看报纸,阿姨看上去很漂亮,小老鼠觉得洞洞太小了,看不清楚,就把洞洞挖大了一点,露出了半边脸(将有稍大一点洞洞的报纸覆盖在小老鼠图片上,露出老鼠的半边脸)。
4.师:第三天,(出示图四)客人阿姨在看电视,阿姨看上去好温柔呀,小老鼠又把报纸的洞洞挖大了一点,小老鼠的脑袋都从洞洞里钻出来了(将有大洞的.报纸覆盖在小老鼠图片上,露出小老鼠的整个脑袋)。
5.师:小老鼠不再害怕了,它扔掉报纸和客人阿姨一起玩耍(出示图五)。
6.提问:是谁让小老鼠变得不再害怕陌生人了?(报纸)对,是神奇的报纸,那报纸上的小洞洞是谁挖的?(小老鼠自己)它为什么要在报纸上挖洞洞呢?(因为它害怕陌生人)报纸上的洞洞一天天越变越大,小老鼠的胆子也一天天越变越大,最后它不再害怕,还和客人阿姨做起了游戏。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报纸排排队:
报纸上的洞洞真有趣,它们从小慢慢变大,我请三个小朋友来给报纸排排队,要求是按小小洞——小洞——大洞依次排列。(幼儿手举报纸排队)
2.请一名幼儿扮演小老鼠(戴头饰),三名举报纸的的幼儿分散站开,师完整讲述故事,“小老鼠”根据故事情节,表演露出一只眼睛——露出半边脸——露出脑袋。
四、游戏“找朋友”鼓励幼儿大胆与人交往。
师:胆小害羞的小老鼠变得大胆又活泼了,你们瞧(出示小老鼠图片)它还敢和小朋友打招呼呢?(师躲在图片后面模拟老鼠的声音:大家好!我是小老鼠,认识你们我很高兴!)“小老鼠”(戴头饰的小朋友)你敢跟后面的客人老师问好吗?(鼓励幼儿主动上前与某位老师问好)小朋友们,你们见到客人害怕吗?敢不敢和客人打招呼、做游戏呢?让我们随音乐跟客人老师一起玩游戏吧!(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
游戏规则:边唱歌曲边走到客人老师跟前,当唱到“我的朋友就是你”时,要握起客人老师的手,对客人老师说:你好,欢迎你到我们班做客,认识你我很高兴……
五、总结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大胆与人交往,见到认识的人有礼貌的称呼、问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原则来组织,以《纲要》为指导,从“理解——感受——体验”三大块,由浅入深,从理解到感受,使幼儿已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直观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设计程序为:情境导入—故事讲述—情境体验—角色表演—活动延伸。
《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通过游戏“猜猜我是谁”导入活动,让幼儿在有趣而又充满神秘的状态中专注地参与活动;运用直观的的教具——报纸、插图、老鼠图片一遍讲述一遍直观演示,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内容;并通过音乐游戏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地与客人老师问好,交流,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客服胆小害羞心理,掌握了一些与客人交流的礼貌用语,基本达到了活动目标。
19.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 篇十九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英国女画家佩特·哈群斯 (有译作“佩特·哈金丝”) 创作的一部经典图画书, 其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 而图画则讲述了狐狸追逐母鸡却屡屡受挫的故事。这是一本绝对会让幼儿笑得前仰后合的书。喜剧效果来自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永远保持着一个姿态、半闭着眼睛、不紧不慢的母鸡萝丝;一个是紧跟其后张牙舞爪却又总是丑态百出的贪婪狐狸。
阅读目标:
1.在滑稽可笑的故事情节中, 获得乐趣, 能开心地笑, 能大胆地想。
2.掌握故事情节, 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的一个场景。
3.感受画面的美。
阅读重点:
能大胆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 充分享受想象与阅读的乐趣。
阅读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的一个场景, 用准动词“走、绕、越、穿、钻”等。
阅读准备:幼儿人手一本书、多媒体课件。
阅读过程:
为了引导幼儿在笑声中理解, 重点想象与讲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 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观察扉页, 引发兴趣
“小朋友们看, 这是一个农场, 哇, 好大好美呀!你看到了什么?” (播放课件)
“有房子、池塘、草堆、磨坊、篱笆、蜂房、手推车……”
“有母鸡, 有山羊。”
“这只母鸡还有一个名字呢, 叫萝丝。我们就叫它母鸡萝丝。”
【反思】巧设情景, 导入活动,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幼儿年龄小,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 要想在短短的时间里引导他们学习语言是比较困难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 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在活动前调动幼儿的求知欲望, 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传统课堂上仅靠简单的挂图和色彩变幻等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兴趣, 显然是很不够的。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本次活动有关的动画、录像、图片、声音等更易激发幼儿的兴趣, 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巧妙地引出新的活动。教师轻点鼠标, 大屏幕呈现给幼儿农场的全貌, 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我点击画面的同时, 也点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他们情不自禁地说着农场里的一切。橘黄、橄榄绿以及朱红等颜色都被完美和谐地统一在偏黄的夕阳光的暖色调中, 画面色彩更加逼真。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幼儿构建了通向语言的桥梁, 幼儿的主动参与促进了语言的学习。
●倾听故事, 享受乐趣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想知道母鸡萝丝散步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看一看。”
播放课件, 把幼儿带进既紧张又搞笑的故事情节之中。
“这天,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它没发现, 一只狐狸在后面悄悄跟了上来。
萝丝走过院子, 身后的狐狸扑了上来。可狐狸一脚踩到了钉耙, 钉耙一个反弹, 狠很地打到了它的脸上。
萝丝绕过池塘, 狐狸扑了上来, 可它扑了个空, 栽倒在池塘里。
萝丝越过干草堆, 狐狸扑了上来, 可它一头扎进了干草堆。
萝丝经过磨坊时脚钩住了一根线, 狐狸扑了上来, 一袋面粉正好浇了下来, 浇在狐狸的身上。
萝丝穿过篱笆, 狐狸扑了上来, 可跌倒在栅栏这边的手推车里。
萝丝钻过蜜蜂房, 可那辆手推车载着狐狸撞翻了蜂箱, 狐狸被蜜蜂追得抱头鼠窜。
母鸡萝丝按时回到家, 吃晚饭。”
幼儿听得不时发出笑声。
“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一想, 母鸡萝丝都去过哪些地方?它是怎么去的?”
幼儿回答。每说出一个地方, 课件就出示这个地方, 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用体态语言展示一下去的方式及动作。
【反思】化静为动, 突破教学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天性好动, 对动画较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想尽办法让静止的教材动起来, 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师轻点鼠标, 画面出现了狐狸追逐母鸡却屡屡受挫的故事:一个是永远保持着一个姿态、半闭着眼睛、不紧不慢的母鸡萝丝;一个是紧跟其后张牙舞爪却又总是丑态百出的贪婪狐狸。喜剧效果来自鲜明的对比, 幼儿笑得前仰后合, 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幼儿年龄特点等决定了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幼儿每说出一个地方教师就轻点鼠标, 带领幼儿回到情节中, 幼儿情不自禁地参与到谈话活动中, 争先恐后发表意见, 积极地模仿动作、学习词语、理解动词, 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其教学效果绝非几张图片可以比拟的。多媒体通过声音、动画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 启发其思维;另一方面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 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语言活动中, 使幼儿群体的语言水平向着强势发展, 从而整体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自主阅读, 沉醉有趣
“这本书, 真有趣, 请你们自己一页一页地轻轻翻, 细细看。想笑就笑, 放松心情。”
教师请幼儿拿起事先放在每组桌上的绘本。幼儿各自翻页阅读。教师到幼儿身边倾听、引导幼儿阅读。
“哇!”“哦!”“哈哈!”“好险呀!”幼儿的喜悦与陶醉一阵漫过一阵, 漫出书页, 涌进教室。
“有趣、开心的画面在哪儿, 谁来说说。”
指名个别幼儿讲述他们心中有趣的、开心的画面, 讲到哪里, 教师把课件画面展示到哪里, 并且校正幼儿的语言, 特别注意个别动词表述的准确性。
(幼儿回答略)
“母鸡萝丝和狐狸之间发生的事情真有趣。下面再把这个有趣的故事两人一组说一说, 你说给我听, 我说给你听。”
幼儿互相讲述、交流。
【反思】阅读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与习惯, 轻轻翻, 细细看, 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 所以我倡导“想笑就笑, 放松心情”。播放课件, 让幼儿一起欣赏有趣的画面, 充分理解故事, 展开想象。个别讲述及指导是为各自讲述作示范, 两个人一组互相讲述、倾听是为落实一个理念:阅读是个人的行为, 人人都要有“被动的能动性”。
●再读扉页, 培养情趣
“这本书的扉页就是母鸡萝丝的一张散步地图。对照地图, 可以一一找出那只狐狸在哪里踩到了钉耙, 在哪里栽进了池塘……你能来找找看吗?”
(幼儿回答略)
“这本书太有趣了。不仅故事有趣, 而且画面的色彩是偏黄的暖色调的, 很亮很温馨。我们再从头至尾欣赏一遍。”
慢慢地播放课件, 幼儿边看边听边欣赏。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女画家佩特·哈群斯 (课件出示作者的头像及名字) , 她还创作了《蒂奇》、《金老爷买钟》等作品, 我们还可以去阅读她的其他绘本。”
【反思】互动活动,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通过与多媒体互动, 再次展示的农场是母鸡萝丝散步的场所, 让幼儿找出狐狸受挫的地点, 实际上就是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为此, 在教学的结尾部分播放课件并进行整体欣赏。推荐了作者的其他作品, 拓展了幼儿阅读的空间。
《幼儿园新纲要》中指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 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 儿童具有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 幼儿期又是形象思维、直接兴趣等心理现象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 幼儿教育要突出准确、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调动幼儿的多感官参与, 即运用有趣的图形、悦耳的声音、生动的画面等形式将教育过程中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和易于理解, 这与幼儿的认知需要非常吻合。
20.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 篇二十
【关键词】区域活动 大班幼儿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52-01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表达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全面发展,幼儿时期的语言发展对其得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注重加强幼儿时期的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幼儿在升入大班后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受限,在幼儿的大班教学中进行区域活动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域活动是一种教师扮演旁观指导的角色,给予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发挥、自主游戏空间的活动,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不受外在因素影响时进行自由交流互动,必要时可由教师指导幼儿的正确表达语言,从而进一步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下对几种区域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更好地培养与促进幼儿时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在科学区进行语言训练
幼儿时期的儿童通常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渴望尝去接触每一件新奇、有趣的事物,从而促使其探索时向别人提问,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采用科学活动对其进行语言教育。讨论与描述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进行语言信息交流的两种主要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幼儿进行提问,表达清楚自己的内心想法。讨论有利于大班幼儿之间对于某一事物进行互相交流,发表各自的意见与想法,描述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幼儿使用正确的语言向其他人讲述在科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新发现等。结合描述与讨论,使得幼儿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与他人探讨交流,学习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教师可指导幼儿使用天平秤对不同物品的重量进行称重比较,在这个过程中由幼儿自主选择相比较的物品,幼儿在比较中描述哪一个重哪一个轻,并向同伴或教师提问或讨论一个重一个轻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加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二、在阅读区进行语言训练
语言教育具有丰富与优美语句的优点,教师可通过指导幼儿观察事物并进行描述,从而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放置有趣的图画、玩具、小饰品等,引导幼儿对这些实时物品的相关内容进行描述,也可以引导幼儿之间进行问答、交流与讨论。如教师摆一个苹果,让幼儿看物造句等,首先引导幼儿描述这是怎样的一个苹果,幼儿自主发散思维,或与同伴讨论这是一个红红的苹果,这个苹果很大等,然后引导幼儿利用苹果一词进行造句,从而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思考与讨论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再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红帽的童话故事的表演时,让幼儿讲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特点和故事内容,如小红帽的扮演者的特点是头上戴着一个漂亮的红帽子,在路上遇上狼等,幼儿在讲述的过程中无形地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并扩大词汇量等语言知识。
三、在益智区进行语言训练
数学教育活动要求幼儿具有反应敏捷、快速与语言表达精确的能力,同时数学活动多以数字形式表现,内容单一,会让幼儿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活动时应利用各种有趣的方法如游戏、儿歌等提高幼儿的兴趣,在此过程中精确、快速地表达数学知识。例如做加减法运算练习时,可以通过指导幼儿描述数字形状并用短棒摆出来,例如“十”的形状是一横一竖,等于号的形状是两条短横,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一边进行语言描述一边摆形状,这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同时将所学数学内容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四、在手工区进行语言训练
幼儿的世界是多彩多样的,会对漂亮的事物爱不释手,教师可利用美工活动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常情况下,美工课幼儿动手的时间比较多,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较少,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改变这一情况,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进行美工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所需要的材料、制作过程、成品的样子等,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材料、颜色,在制作过程中自由讲述或与同伴合作交流完成作品。如幼儿在使用橡皮泥捏制小猪时,可一边捏制一边讲述制作步骤:捏捏捏,搓搓搓,搓出一个小圆球就是一个小猪头,再捏一个小圆球压扁就是小猪的耳朵。幼儿在完成捏制作品后,向教师和其他幼儿描述小猪的肥胖、身体颜色等,幼儿发挥想象力并用语言表述出来,其他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也学习到表达的具体语言内容,在美工活动中幼儿既锻炼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在表演区进行语言教育
生活充满音乐色彩,幼儿时期的儿童好动、喜欢唱歌跳舞,教師可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在音乐活动中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让大班幼儿在进行音乐教育活动时,通过播放儿歌,指导幼儿在学唱中学习语言;或者组织幼儿进行歌舞表演,在练习节目的过程中学习音乐语言,从而达到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年龄阶段的思维、情感与社会经验等密切相关,教师应抓住幼儿时期的特点进行语言教育,通过科学活动、语言活动与数学活动以及美工活动等区域活动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发挥想象力与运用语言知识,循序渐进地培养与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林丽.幼儿自然科学课程建设的“五个结合”[J].华夏教师.2016(07)
[2]李芳芳.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6(07)
[3]王巧玲.幼儿园的语言教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02)
[4]张敏.浅谈对0-3岁婴幼儿开展语言教育的意义[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推荐阅读: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车12-31
大班语言活动《我的名字》教案07-11
《金色的房子》大班语言课教案07-15
大班语言教案206-13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08-19
大班语言量词教案08-30
落叶大班语言教案12-13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07-2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反思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