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第七天余华读后感(共13篇)
1.中学生第七天余华读后感 篇一
余华《第七天》读后感
很久没逛书店,上周与同学慕名前往北大东门的万圣书园买书,听到一个中国美女给一个外国人推荐余华的《活着》,顺便说了一下《第七天》这本书,说还没来得及看,不知道好不好。那是第一次听说《第七天》这本书。然后,根据虹膜理论,走到哪里似乎都能听到《第七天》这本书,当代小说、文学理论专题这样的课上都有提到,怀着好奇的心,放下手中卡夫卡《城堡》,到上下载了电子版的。
不得不说主角的身份让我想起了初中看的一本儿童故事《天蓝色的彼岸》,都是灵魂,找寻着人间的遗迹,但是作为一本儿童读物,《天蓝色的彼岸》更多的是描写美好的天堂和人间的温暖,而余华的《第七天》与其说描写的是人间,不如说描写的是地狱。很多指责余华这部作品的人都说这只是微博上热点事件的集合,但是我在想,任何一个不是生活在当代中国,不是亲眼看到这些报道,参与这些讨论的人都会觉得这些事件不可思议。再有想象力的编剧都难写出这么多可笑可叹的情节。只是余华用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所有的事都集中在了杨飞的身边——这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w w w.f w s i r.c o m)我们每个人都活得这么平凡,就算遇到一两件这样的事是可能的,但是所有的悲剧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就太戏剧了。但是,正是这种荒诞的戏剧性,才是具震撼力。
我一边阅读,一边将《第七天》中的事件桩桩件件的和现实中的事件对上号,我发现对于很多事,我都有过评论,但是评论之后呢,愤怒、无奈,然后将目光转向另一件让我愤怒无奈的事情上。好像我每件事情都参与了,但是,有什么用呢?这样的事情仍是层出不穷。
对这本书的指责的人很多,但是我还是选择了翻开这本书,并且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受到其他人评价的影响,静静的看着这个“微博段子”大集锦。因为是以一个死人的视角写的,当然开篇就和身后大事联系上来,死不起,死后的排场、等级„„一边骂着荒唐,一边又悲哀的想到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于是我就在这一边骂一边感慨的心情中看着这本。我是感性的人,看到杨金彪为了杨飞所作的牺牲,甚至最后为了不拖累杨飞选择离家出走,我落泪了。其他事情都离我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杨家父子这样的悲剧在我的身边的的确确是发生了的。邻居家的爷爷查出罹患食道癌,在80岁的生日当晚用一个麻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管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总之记录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光怪陆离。小说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当我们读到他的时候,回想起那些事件,还能给我们警醒。而微博的更新速度太快,我们的视线很容易被转移。
要是在去万圣书园之前我看了这本书的话,我一定会建议那个外国人别买这本书,怎么说呢,家丑不可外扬。
2.中学生第七天余华读后感 篇二
余华在随笔集《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的后记里说:“这个世界上可能再也没有比疼痛感更容易使人们互相沟通了, 因为疼痛感的沟通之路是从人们内心深处延伸出来的。所以, 我在本书写下中国的疼痛之时, 也写下了自己的疼痛。因为中国的疼痛, 也是我个人的疼痛”[1], 《第七天》就是一部书写疼痛的作品。《第七天》的采用内聚焦叙事, 从已经死去了没有任何知觉更不会说话的亡灵杨飞阴阳互换的视角, 讲述了他死后七日的见闻。很明显死者根本不能代替作者说话, 所以杨飞本身就是一个荒诞的存在。小说中记录了许多让人疼痛的事件, 概括起来是金钱和权力两个方面。
在当今这个物质主义盛行金钱至上的社会, 穷人和富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分化, 亲情和爱情在现实面前都显得软弱无力。就现实世界与亡灵世界之间的一个媒介物“坟墓”来看, 墓地的价格“七年涨了十多倍”, 直让穷人感叹“死也死不起呀!”至于富人, “他们六个中间有五个的墓地都建立在高高的山顶, 面朝大海, 云雾缭绕, 都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海景豪墓。”[2]小说中写到富人李峰对自己的墓碑类似天安门广场的英雄纪念碑感到洋洋得意, 这实际上是作者对现实辛辣的讽刺。从爱情来看, 鼠妹和伍超这一对情侣从事着最低微的职业, 却有着坚贞的爱情。伍超为了鼠妹放弃一次次机会, 为她卖肾, 鼠妹也从不真正嫌弃伍超的贫穷。可是这样美好的爱情最终败在了血淋淋的现实面前———为了一部山寨iphone鼠妹失足自杀了。鼠妹表面上因为一部手机而死, 实则是死在了现实的物质和金钱之下。爱情如此, 亲情亦然。杨飞和父亲之间的脉脉亲情让读者深受感动。杨飞的父亲格外疼爱他, 他就成长在父亲胸口的布兜里, 和父亲形影不离, 为了他, 父亲甚至拒绝婚姻, 这也算余华小说里少有的温情。可是最后身患绝症的父亲的临终愿望却因城镇变迁而不得实现。余华曾说:“今天的中国, 可以说是一个巨大差距的中国。我们彷佛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 一边是灯红酒绿, 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者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院里, 同一个舞台上, 半边正在演出喜剧, 半边正在演出悲剧。”[3]这就是我们的社会的真实写照。
富人在穷人面前显得趾高气扬, 在权力面前却立刻灭了气焰。在殡仪馆时, 小说中明确写到:“沙发那边的贵宾们没了声音, 豪华贵宾室镇住了沙发贵宾区, 金钱在权力面前自惭形秽”[4]。市长作为一个城市的最高掌权者去世以后, “早晨开始, 城里的主要道路就封锁了……要等市长的骨灰送回去以后才会放行”[5], 即使因为道路封锁造成连环车祸也在所不惜。可笑的是, 死得这么兴师动众的市长却是“与一个嫩模共进高潮时突然心肌梗塞”而死。除了作为掌权者的各种特权, 政府的强权和虚伪同样令人发指。谭嘉鑫的饭馆“看上去生意不错, 其实已经入不敷出”, 因为政府的人经常来大吃大喝, 可是他们谁也不敢得罪;盛和路一堆废墟中已经死亡的夫妻和在寒风中哆嗦地写着作业等待父母归来的红色羽绒服小女孩是暴力拆迁的牺牲品, 民众的抗议最终在政府的阴谋下以失败告终;商场发生火灾, 政府为了逃避责任, 威胁死者家属, 隐瞒实际死亡人数……这每一件事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着自己的原型。政府本来应该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行政机关, 最后却变成了欺压民众谋取上位者个人利益的场所。贫富分化使富人唯我独尊, 在权力面前, 财富又瞬间变得渺小。
以富笑贫, 贫富分化;以权压钱, 权利至上———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对各种现实的疼痛, 身处现实之中的我们日日可见, 可是我们却对这种种视而不见。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形形色色的事件里, 却很少去追寻产生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 杂草丛生般涌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被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乐观情绪所掩饰。现实已经够荒诞了, 比现实事件更荒诞的是人们的视而不见和无动于衷。
二.以荒诞描绘死无葬身之地的的美丑颠倒
通过对现实的揭露我们发现, 现实世界似乎成了冷漠与不平等的代名词。现实很荒诞, 我们对现实的麻木更荒诞。然而这还不够, 余华将观念中本应最让人恐惧的“死无葬身之地”塑造成一个简单、纯朴、平等、自由、充满了真善美、令人心生向往的地方, 这种不符合日常逻辑的建构看似荒诞, 实际上却与现实世界形成了绝妙的反衬。现实和死无葬身之地形成了美丑的颠倒。
余华对“死无葬身之地”的直接描述有两处, 一处是和鼠妹一起:“我惊讶地看见一个世界———水在流淌, 青草遍地, 树木茂盛, 树枝上结满有核的果子, 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 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我看见很多的人, 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 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 在那里走来走去。我问她:‘这是什么地方?’她说:‘这里叫死无葬身之地。’”[6]这里的人都是因为死后没有墓地而不能火化不能安息, 因此不能保持完整的有肉体的形象, 而在经历了春夏之后, 身上的皮肉就会像树叶一样脱落, 而变成“骨骼”人。骷髅人在我们看来何其惊骇丑陋!但是, 这段文字中却有一个让人感到奇异的景象“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 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心脏模样的树叶的这一意象以现实的眼光去看毫无疑问很荒诞, 但是仔细思索就可以发现余华对于现实尖刻的嘲讽———在亡灵生存的这个本应该冷漠的世界, 连树叶这样的死物都像是一颗跳动的心;而现实中, 鼠妹在高楼上准备自杀时, 楼下的人只带着事不关己的态度看好戏, 小商小贩甚至在楼下密集的人群中欢快叫卖。另外小说中还描写到:在这里, 有人愿意把袖子撕给陌生人当做黑纱;可以从骷髅空洞的眼睛里感觉到会心的微笑;现实世界中势不两立的李张二人谐相处, 将仇恨挡在了离去的世界;商场中死去的三十八人围成一团成为一家人, 狂风也吹不散他们……死无葬身之地的人们有着最丑陋的外表, 却连树叶都有一颗跳动的心;现实中的人有着完好的皮囊, 却最为冷漠无情。这样美丑颠倒后的对照不能不说构成了强烈的反讽。
另一处是小说结尾:“他惊讶地向我转过身来, 疑惑的表情似乎是在向我询问。我对他说, 走过去吧, 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 石头会向你微笑, 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 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 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他问:‘那是什么地方?’我说:‘死无葬身之地。’”[7]这里没有贫富差距, 没有金钱权力之分, 没有悲伤疼痛, 没有仇恨, 自然万物都是具有灵性的善的存在, 人人平等。这里就是一个天下大同的世界, 是一个乌托邦般的存在。
死无葬身之地这一荒诞的存在是余华整本小说的核心所在。余华在采访中说:“我写《第七天》的时候, 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 把现实世界作为倒影来写的, 其实我的重点不在现实世界, 是在死亡的世界。”余华是站在现实世界的倒影下, 从现实出发, 抵达了荒诞和不可理喻, 从真实上升到象征, 借美好的“死无葬身之地”这种荒诞的存在与荒诞的现实形成对照, 以荒诞击穿荒诞, 突出现实的荒诞不经[8]。同时, 我们可以看到余华更深层次的目的———将现实世界与“死无葬身之地”美丑颠倒, 通过解构现实世界, 重构“死无葬身之地”这一自己理想的乌托邦。
三.解构现实与重构理想
余华说:“这就是我为什么热爱鲁迅的理由, 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的迅猛, 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 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9], 余华对于现实的书写正是这种效果。他直面社会, 选取一般作家不敢选的作家身处其中的现实生活题材, 通过对一群生前的小人物死后的亡灵的书写, 对荒诞的现实社会予以揭露。与此同时, 余华在采访中曾说:“我写《第七天》的时候, 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 把现实世界作为倒影来写的, 其实我的重点不在现实世界, 是在死亡的世界。”可见余华小说的重心在死无葬身之地———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式的存在。余华正是想在对现实的思考和批判的基础上, 以荒诞的死无葬身之地击穿荒诞的现实, 通过解构现实社会, 重构“死无葬身之地”这一乌托邦, 构建自己理想的社会蓝图。相比早期先锋小说的“绝望”和九十年代《活着》等小说中的“忍受”, 在这一点上, 余华的《第七天》更进了一步。
摘要: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之一, 其新作《第七天》更是“七年磨一剑”的作品。余华在书中以一个亡灵的视角见证现实和死无葬身之地的美丑颠倒, 通过荒诞而真实的叙事告诉我们, 比小说的荒诞更甚的是现实的荒诞。现实中处处隐含着荒诞, 荒诞又无处不在反映真实, 余华正是要以荒诞的方式揭露现实, 希望通过荒诞击穿人们对畸形现实的麻木和熟视无睹, 通过解构现实来重构自己理想的乌托邦——死无葬身之地。
关键词:《第七天》,荒诞,现实,理想
参考文献
[1][3]余华:《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梦田出版社, 2011年第1版。
[2][4][5][6][7]余华:《第七天》, 新星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 第13、14、12、126、225页。
[8]周明全:《以荒诞击穿荒诞——评余华新作<第七天>》, 当代作家评论, 2013年第6期。
3.余华新作《第七天》令人失望 篇三
过高期待伤了读者
6月14日,《第七天》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步首发,并迅速成为热点话题。该书赫然打出“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口号,出版方也对外宣称,这部作品“将超越《活着》,成为余华新的里程碑”。正是這样的宣传语,让不少余华的“粉丝”对其高度关注。
但是,新书上市之后,过高的期待却让粉丝们很受伤。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刘明清曾因《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非常欣赏余华,但读毕《第七天》,他不得不说:“余华的巅峰期过去了,尽管该作沿袭了作家敢于直面现实的写作态度,但这不像是一部成熟的作品。”他认为,至少不像出版方宣传的那样是作家“蛰伏七年”之作。
读者王麟则用“就像喝了一碗放了10天的酸梅汤”来形容此番阅读经历。“白开水一样的文字,老掉牙的故事,支离破碎的新闻煽情场景,不加裁剪用进小说。刚出场的女主角脸谱化,被人用滥的女追男桥段……”他认为,余华不再是那个他曾经喜爱的余华了。
在争议声中,《第七天》的销量开始下滑。此前,这部新书在“当当”、“亚马逊”等电商的销售榜上高居冠、亚军,10余天后,则分别滑落到第七位和第六位。而在实体书店,该书更是没能引发预期的轰动。据中关村图书大厦方面统计,截至6月27日,该书在这家书店的销量仅有约70本,而北京图书大厦该书的销量也不过才200本左右。
过度炒作伤了行规
余华新书热闹上市之后,其过度商业炒作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批评。
早在一个月前,出版方就曾广撒宣传稿,声称各大书店在显要位置张贴了该书大幅海报,一天之内新作预订量超过70万册,书店工作量更比往日增加几倍,有的人甚至彻夜加班。但中关村图书大厦和北京图书大厦均表示,出版方从未向书店提供过海报,书店内也并未张贴过这本书的海报,至于书店为这本新书加班加点,更是无从谈起。“《第七天》在书店的上市可以说是悄无声息的。”中关村图书大厦营销策划部经理刘艳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说:“图书进行炒作是应该的,但炒作要有根据,要根据对象实事求是地进行才好。”他认为,图书的市场运作不能像编故事,不能吹得天花乱坠,强行左右市场,往往会适得其反。在他看来,“不负责任地由着性子来,会破坏出版行规,更会失去读者的信任,读者被忽悠第一次,但不会有第二次。”
创作焦虑伤了作家
“整本书沦为段子大全和时事串烧,故事空洞,想象流俗。”一位网友对《第七天》的评价,代表了很多读者的意见。对此,该书出版方、北京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明俊回应说,所谓像新闻的那部分内容,其实正是这部作品特别重要的真实的文学细节,没有这样的真实,《第七天》就失去色彩了。
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认同。媒体评论人韩浩月说:“余华通过回忆少年生活写出了《在细雨中呼喊》,回忆历史写出了《活着》,但是当他把视线转向正在进行着的当下时,笔触却不由发软,失去了力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更是对此感到疑虑:“这里面有太多现实故事的剪辑,很多都是街头小报为了吸引眼球热衷表达的。”
陈晓明分析说,余华在写作《第七天》时暴露的问题,反映出中国作家在书写现实时的焦虑:“中国作家要么非常强硬地直接把现实塞到作品里去,要么无法在虚构的层面上处理现实,这其实也是中国文学很致命的地方。”他认为,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作家受到了现实主义美学形态的规范。
陈晓明以格非的《春尽江南》为例,这部作品把这些年突出的教育问题、医疗问题、法律问题、住房问题,都放在了作品里面,但处理得同样不太理想。“在我看来,余华、格非、苏童其实是虚构能力最强的作家,但是他们对现实的焦虑感,搞得他们不断把现实问题放到作品中。”
4.余华《第七天》读书笔记 篇四
你能想象死后的生活吗?
死后的七天会怎么过?
死后,活着的他们又会怎么样?
九泉之下故人重逢是什么体验?
余华以“死后七天”的独特视角切入,以死后天数为章节划分,讲述了他在九泉下重逢故人,所遇到的各种人间故事,也回忆了主人公自己的一生:有如山的父爱,有被背叛的爱情,有身边百姓的冷暖是非,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孤独和沧桑。
如果这篇小说是按照普通的叙事顺序记述,那应该是这样的:
母亲在火车上意外生下他,被一个轨道工人捡到,从此跟着轨道工人生活。
轨道工人才21岁,未婚未娶就领养了这个孤儿,也因此断送了自己的婚姻。
长大后,亲生父母找到他,他毕业后去了那边却因家庭不和睦而回到轨道工人身边
与非常漂亮聪明的公关女结婚,后因对方攀上土豪而背叛他离去
父亲重病,抛弃工作卖点房子给父亲治病,后父亲离家出走
四处找父亲无果,在餐馆吃饭意外爆炸身亡
但是作者别出心裁,让整本小说多了份神秘和沧桑的味道。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这本小说,从不同的视角也能读出不同的内涵;总有一个故事能打动你。
养父与亲生父母
养父是整本小说的主旋律之一,养父的命运和主人公杨飞的命运那么奇特地交织在一起,而养父对杨飞的爱和付出,让人为之感动。相比亲生父母,有养父在的地方,才是家。
命运与人生
除了作者童年的无忧无虑和昙花一现的浪漫爱情,整个人生还是苦闷多过幸福。命运让他来到养父身边,命运让他认识了她却最终失去了她,也这么巧命运又在他再次听说她消息的时候离开人世。人生苦短,命运多舛。
爱上一匹野马
他曾经也是唯一的妻子,是个能干又聪明的清高女人。他给不了她想要的人生高度,他只是个适合过小日子的男人,但是她想要的更多。于是她离开了他,是的,她成功了,有了她想要的地位和名声。但是她却失去了爱情,孤独自杀。
洗头妹的爱情
文中还讲述了其他人的故事,洗头妹“鼠妹”的爱情和轰轰烈烈的生死,是文中另一主旋律。他很穷,但是她甘心跟他住地下室过日子。她很天真也很愚昧。她的死很荒谬,为了一个山寨的iphone4s而死。他很痛苦,卖肾换来墓地钱,让她能有个安息之地。就在他也来到九泉之下那天,她却永久的安息了。他们的`爱情很平凡,他们的爱情也很伟大。谁说平凡人就不能拥有刻骨铭心的爱情吗?
那些现实的社会风气
小说写于,里面提到的故事里,夹杂着对现代风气的描述,那么贴切我们,心生共鸣。有虚报事故伤亡情况的,有追风买iphone的甚至引发命案的,有为生存被迫去当小姐的,有在官场里面被踢球的,有开餐馆被官僚压榨的......
非常感叹于作者的匠心独运,巧妙的剧情安排,独特的生死视角,动人的人间故事,生动的文字描述,一本好的小说值得细细品味。
5.《第七天》读后感 篇五
姓名:沙安琪
班级:2020级中药学班
学号:202002006017
书名:《第七天》
2014年5月,余华在答《京华时报》记者问时说,他一直有这样一种欲望,“将我们生活中看似荒诞其实真实的故事集中写出来”,“让一位刚刚死去的人进入到另一个世界,让现实世界像倒影一样出现。”余华试图同时塑造死者世界与现实世界,并通过死者来描写现实世界。在《第七天》里,用一个死者世界的角度来描写现实世界,这是我的叙述距离。《第七天》是我距离现实最近的一次写作,以后可能不会有这么近了,因为我觉得不会再找到这样既近又远的方式。”余华塑造的近景世界是现实世界,远景世界是死者世界,其现实世界是一个荒诞的、冷酷的世界;死者世界是一个至善的、温暖的世界。正如他所言,“在写的时候感到现实世界的冷酷,写得也很狠,所以我需要温暖的部分,需要至善的部分,给予自己希望,也想给予读者希望。现实世界令人绝望之后,他写下了一个美好的死者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不是世外桃源,但是十分美好。”通过这两个世界的描绘,作品呈现出复杂丰富的社会生活画面,以揭露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给予作者的爱憎褒贬之情,体现作者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和鲜明的理想主义情怀。于是,余华借助于《旧约·创世纪》开篇的方式,尽管中国有头七的说法。余华写作的时候“不让自己去想头七,脑子里全是《创世纪》的七天。”在《第七天》的正文前,作者引用了《旧约·创世纪》中的一段话,“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这段引文告诉表明,小说《第七天》的外在形式借助于《旧约·创世纪》的“七天”,其七个部分分别以“第一天”、“第二天”乃至“第七天”命名,但其内容不是机械地与《创世纪》的七天一一对应。
《第七天》选择一个刚刚去世的死者“我”(即杨飞)作为第一人称叙事者,由“我”讲述死后七天里的所遇、所见、所闻之事与往事,“我”力所不及的一些故事或故事片段则蝉蜕给与“我”相关的他者,由他者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所遇、所见、所闻之事与往事。
主人公杨飞是主环,这一主环分别连套一些不同的次环,次环又连套次次环,从而形成多重连环式结构模式。分别是杨飞——李青——李青的后夫,杨飞——杨金彪——生父生母一家,杨飞——杨金彪——养父兄弟姊妹,杨飞——鼠妹与伍超——肖庆,杨飞——李月珍夫妇——杨金彪,杨飞——李月珍夫妇——二十七个婴儿等均构成一个个三连环结构。三连环结构涉及第一人称蝉蜕叙事。所谓第一人称蝉蜕叙事是指由第一人称叙事者“我”蝉蜕到下一个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叙事者的叙事方式。杨飞到“死无葬生之地”后不久,遇到“我”出租屋的邻居“鼠妹”,她认出新到的防空洞地下室的鼠族邻居肖庆,肖庆为大家带来了“鼠妹”的男朋友伍超在阳界的消息。于是,故事的讲述者就由杨飞蝉蜕到“肖庆”,然后“肖庆”以第一人称为大家讲述“鼠妹”到“死无葬生之地”后大家所不知道的关于伍超的故事。[2]
今天我介绍的余华的一本《第七天》这本书我之前看了两遍,但现在复述起来还有点困难,这书与位人公杨飞死后的七天的所见所闻,接而引出了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让人觉得荒诞却又悲哀。这本书真得死了好多人。她们死的原因让人觉得惋惜。杨飞因为一场火灾而去世,而这个火灾且由于一些有点权力的人因为不给饭钱而与老板起了冲突进而引发的一场火灾,一个鲜治的生命就这样逝起了。在火灾中他看到了李青去世的消息,而没有及时去撤离。李青原本是杨飞的爱人,李青长得好看,又有能力有那么多男人追求他,但他却选择了毫不起眼的杨飞,可能想飞与其它男人不一样吧。她们之间是相互爱着对方的。李青也愿意为了杨飞去吃苦,但是李青不甘平庸,而杨飞也愿意去放手,脱离杨飞的李青真得近好吗?其实不然,若杨飞知道了李青的处境说什么也不会放唉,好可惜了。这本书让我最感动的就是杨飞的父亲杨金彪,杨飞的母亲在火车上生下了杨飞,但不小心掉下去了.恰好被杨金彪捡到了,因为杨金彪的善心他不忍丢弃这个孩子。因为父爱.杨金彪至今还没老婆,都说父爱深沉,这样的父爱真得是直击人心,已经不是言语能够表达了。到最后杨金彪得了病
死后的他们来到死无葬身之地”在这里的人都没暮地,但是他们却团聚了。现实的世界是一个荒庭,冷酷的但在死者的世界里却是一个至善、温暖的,我只写了一部分,还有很多都没写二十七个婴儿的死体现了社会的冷酷与我忍在个时代生命于他们而言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那些人们是如此的麻木与冰冷。,还有的死让我感受到了在那个时代里小人物 悲哀。为了一个盗版的手机以及男友没有时出现就了结了自己的生命.真得不值,这个世界没有如果后面的遗憾与恨只应吞进肚子里,拖累物飞就离开了,去世后的杨飞也一直在寻找他的父亲,熟不知他的父亲就在殡仪馆的门口那个带着白色手套的领路人。生前他也且穿着正装笔直地站那给别人指路.这是他热爱的,他一生都在付出,可喜得是从扬飞身上得到了回报,杨飞即使找到了亲生父母也还是回到了杨金彪身边,这感人的亲情,温暖到了骨子里却不知如何去表达杨飞的另一个母亲“李月形”去也了因为车祸,他们都是如此的善良,但却没得到一个好的结局这本书中人物的死总是这么惋惜而又匆匆。
现实生活的荒诞,反而在死者世界里是至善,温暖的。例如李月珍收养了二十七个无墓地的婴儿。还有死者给将要前往墓地的鼠妹制作婚纱。卖淫的男子和警官却和好如初,一起下棋拌嘴成为了很好的棋友。
第七天》描写的都是日常见怪不怪的新闻事件。譬如,暴力拆迁、灾祸后有关方面瞒报死亡人数、医院将死婴做医疗垃圾处理、冤假错案、刑讯逼供、男子假扮女人卖淫,等等。每个人,他身边发生的事情都不是新闻了,因为我们在一个巨大的新闻里面,而在新闻里面发生的暴力拆迁等,只不过是这个巨大新闻里面的日常生活,所以处在这样的一个现实当中的人有一个怎么来理解今天这个时代的问题。[3]
现实生活虽然荒诞,但也有温情,杨金彪与杨飞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杨飞与李青的凄苦爱情
6.第七天读后感 篇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书中描写的荒诞更胜现实中的荒诞,书中描写的真实更胜现实中的真实。每个时代都会有属于那个时代的伟人,他们或许才华横溢,名流千古;或许政绩斐然,长留青史;或许贡献卓越,永垂不朽。但是更多的,是普通人。毫无疑问,我也只是个普通人。那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到后来,我看了为了祖国完整,义无反顾的将士们。看到了为了民族未来,甘愿隐姓埋名的科研家们,为了他人健康,甘愿奉献自己生命的最美逆行者们。作为当代医学生,要埋下头来认真学习,面对各项复杂的工作,都要保持一颗实干的恒心,苦干的决心,持久的耐心。时刻牢记使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7.中学生第七天余华读后感 篇七
关键词:余华 《第七天》 幽灵叙事 先锋性
余华是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一位作家,也是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早期的作品多追求“先锋实验”,探索奇异的叙事模式和表现手法。九十年代以后,由于作者探索的困顿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先锋作家们开始回归现实,余华也将视野更多地转向了对现实的书写与批判。《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等作品标志着作者创作转向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开始关注人物命运与现实社会。作者的新作《第七天》仍然是一部书写和批判现实的小说,而余华采取了幽灵叙事的手法来写作,使小说中呈现出很多作者早期作品中的先锋叙事因素和转型后作品中先锋性的新突破。本文将分析《第七天》的幽灵叙事中体现出的先锋性,主要从先锋性的再现、先锋性的突破和先锋性的思考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先锋性的再现
幽灵叙事大量出现在西方文学创作中,而在中国描绘当今时代的作品里却很鲜见。这是余华在转向现实写作多年之后的又一形式实验。《第七天》以幽灵杨飞为第一视角,从他生前身后的经历串联起了一系列虚拟与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如果说余华早期的先锋作品表现了远离现实的幻觉,那么《第七天》就是作者建构的真实与虚幻结合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者大量使用了他熟悉的先锋叙事技法,在亦真亦幻中表达他对现实的思考。
1.在荒诞中表现荒诞
小说中一开篇就写到了主人公杨飞接到殡仪馆的电话(杨飞的手机已经停机一个月),然后动身前往殡仪馆给自己进行火化。这些不可思议的情节瞬间就把读者拉入到一个荒诞的世界。而杨飞对死前现实世界生活的回忆和在殡仪馆以及“死无葬身之地”的经历,又让读者跟随小说在阴阳两个世界里感受现实社会的种种荒诞现象。
荒诞化的描写在余华之前的作品里也屡见不鲜。在余华现实主义的小说里,所有的荒诞都是在经验和科学之内的,而《第七天》的荒诞直接跳出了现实,开始在一个荒诞的基础上(幽灵杨飞的视角)描写虚实世界里的各种荒诞。小说中涉及到强拆、袭警、爆炸、食品安全、为钱卖肾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有人因此质疑《第七天》只是简单的“新闻串烧”。而余华表示自己写作第七天的初衷“就是要用这样的方式把我们时代中荒诞的事情集中起来写。”[1]政府欺骗民众谎报伤亡人数、自导自演暴力镇压事件;市长堕落腐败,死在嫩模的床上却对外宣传因公殉职;网友冷漠围观甚至怂恿鼠妹跳楼;医院太平间因地质塌陷出现“天坑”,死婴的尸体不见后被别人的骨灰代替向公众展览……这些荒唐的事在中国居然司空见惯。人们麻木地面对一切荒诞,也无法反抗与摆脱荒诞强加在身上的厄运,只能被现实一步步逼向死亡。
死后离开现实世界,在殡仪馆里仍然存在着阶层等级之分。有钱有势的人坐在贵宾区,用进口的炉子烧;普通百姓在普通区域,用国产的炉子烧。他们的墓地、寿衣也有着天壤之别。死后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比,让一切看起来荒诞滑稽而又充满辛辣的讽刺。余华正是在这样的写作中把荒诞的现实变得更加荒诞,引起人们对社会和现实的反思。
2.在死亡里描绘死亡
无论是早期的先锋小说还是转型后关注现实的小说,余华的创作中从来不乏死亡主题。余华早期先锋小说中的死亡多带有荒诞和非理性的色彩,而转向现实主义写作之后描写的死亡开始真正和大众的死亡产生联系,“充满了炊烟般的气息,充满了田野枯荣时的那种亲切和实在”。[2]直面现实的《活着》全篇充斥着死亡,它让死亡走下了先锋文学的神坛。在后来的《兄弟》中,也存在大量对于死亡的血腥描写。而《第七天》描写的是一个已经死去的人的经历与回忆,由他的视角牵扯出死亡,又通过其他鬼魂的叙述让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呈现在读者面前。
余华之前的作品多描写暴力、血腥场面,《第七天》里却没有对死亡大量的直接的描写。像鼠妹的坠楼,作者并没有对她摔死的惨状进行细致的描写,只是以“嘴巴和耳朵喷射出鲜血,巨大的冲撞力把她的牛仔裤崩裂了”[3]一笔带过。在“温和”地死去之后,鬼魂们又在幽灵世界寻找自己的依靠和去路。杨飞死后无人悼念,只好自己在手臂上戴一段黑纱;李月珍死后尸体下落不明,政府送给其家人的骨灰其实是从别人的骨灰里分出来的,她不得不面对今后不能与丈夫合葬的悲哀;鼠妹跟男友伍超赌气而死,伍超为了给鼠妹买墓地而去卖肾也感染而死,当伍超来到殡仪馆时却刚好与去往安息之地的鼠妹擦身而过,两个人至死也没能重逢;很多鬼魂死去后没有骨灰,没有墓地,去不了安息之地,只能在“死无葬身之地”徘徊。小说中没有残暴的肉体杀戮,人们却还是被无情的现实世界一步一步逼入绝境,直至死亡。而死后他们仍然没有出路。这种贯通生死的悲哀,不同于余华以往小说的死亡叙事带给读者直接的感观震慑,而是直抵内心,带给读者一种钝疼与感慨。
二.先锋性的突破
余华在《第七天》中采用幽灵叙事最大的作用就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作者早期的作品也有涉及到人鬼叙事的,比如《古典爱情》、《世事如烟》。这些作品都在虚虚实实之间营造出一种虚幻莫测的神秘氛围。90年代后,余华转而描写现实,奇谲鬼怪更多地被理性正常所替代。而《第七天》中余华直接以鬼魂作为主角,通过他的视野来展开小说的叙述。由于鬼魂拥有前世的记忆,又能在阴阳两界穿梭,所以小说的时空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小说首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小说第一部分就写了死去的杨飞放弃了火化,离开了殡仪馆。他行走在若隐若现的城市里,思维却行走在回忆的道路上。小说中的多处描写都模糊了时间和空间,如“我的思绪借助身体的行走穿越了很多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的情景之后,终于抵达了这一天。”[4];“我来到记忆之路的尽头”,“这就是我能够寻找到的最后情景”[5];“我游荡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上。”“我似乎同时行走在早晨和晚上”[6]等。幽灵杨飞行走在自己记忆中的时间里,由时间到达不同的空间,又在不同的空间里发现不同时间的故事。这种先锋的叙述技法让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也让小说显露出迷幻感。
小说分为七个部分,分别对应杨飞生前身后的七天。前六天是杨飞等鬼魂死后的回忆,第七天则是杨飞离开人世,进入“死无葬身之地”的日子,也对应了西方的“安息日”。小说以七天作为七部分构建了故事的基本框架,但每一个部分的故事的时空却并非一一对应的。余华并没有将鬼魂们的经历简单串联,而是通过幽灵叙事将故事打碎、重组,通过杨飞这条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这种时空的组合方法很像余华早期的先锋小说对于时间空间的刻意虚化与回避,但仍然让人觉得有条理不凌乱,使小说既有神秘感,又不至于跟现实逻辑脱节。跟随着鬼魂的经历与回忆,作者的叙述在生前和死后、现实世界与幽灵世界、昨天和今天之间自由穿梭,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极大的自由。
在时间方面,首先,小说的时间范围被拉长。在现实主义的小说中,人死后归于虚无,对于一切都不可知了。而《第七天》里的鬼魂不但拥有前世的记忆,还能短暂地在人世间停留和在死亡世界游走。因此小说的时间跨度扩大到了一个人的生前身后,读者可以通过鬼魂的视角清楚地了解他现实中的过去和虚幻中的现在。如李月珍在死后回到自己住的地方,作为鬼魂只能流泪目送丈夫和女儿带着自己的“骨灰”踏上去美国的路。最后她带着二十七个死婴来到了“死无葬身之地”开始新的生活。其次,小说中的时间被打破。在小说中的同一天里,读者既可以看见杨飞死后在“死无葬身之地”的经历,又可以通过别的鬼魂看到他生前的故事。除了同一天里穿插不同的人在虚实世界里的不同故事之外,同一个人的经历也被作者打碎,安放在不同的时间里。如杨飞在“第三天”里展开了对自己的养父杨金彪的回忆。在杨飞生前,养父病重不愿拖累他不告而别,杨飞一直没有养父的下落,在死后也没有找到养父。而到了“第五天”,杨飞在“死无葬身之地”见到了李月珍,才得知养父也已死去,并且在殡仪馆当接待员。杨飞这才明白自己最初在殡仪馆见到的穿蓝色制服的人就是自己的养父。在“第七天”,杨飞终于与养父相见,二人完成了死后的诀别。作者有意识地控制着故事的节奏,保留着悬念,将杨飞与养父的故事穿插在小说的几个部分之间,既有先锋小说淡化模糊时间的特点,又没有失去逻辑。在故事几次中断后到达结局并没有混乱失序之感,反而让读者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慨。
在空间方面,小说的空间世界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死去的鬼魂能够涉足现实世界、殡仪馆、死无葬身之地和安息之地,可谓打通了虚实世界。如果说殡仪馆是虚实两个世界的连接口,那么小说中的“死无葬身之地”就是真正的死亡世界。“死无葬身之地”也是作者写作的重点,现实世界是作为死亡世界的倒影出现的。“死无葬身之地”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世界,所有死去又没有墓地可去的鬼魂都聚集在这个乌托邦里。在这个世界里,人人友爱而平等。在现实世界里纠缠了多年的警察张刚和男扮女装卖淫的李姓男子在“死无葬身之地”里忘记了仇恨,成为了互相拌嘴打闹的棋友。鼠妹在前往安息之地之前,所有人都不分亲疏前来给她净身。这个乌托邦一样美好的地方却也不是鬼魂们最好的归宿。大多数鬼魂是因为无法前往安息之地才游荡在这里的,大家仍然向往着能去往安息之地。而安息之地是所有美好的集中地,还是一切的终结呢?作者也没有说明。余华在小说里着重描写的死亡世界,也不是他理想中人的出路。那被现实的绝望逼入死亡之境的鬼魂们,他们的去路又在哪里呢?这恐怕也是作者所困惑的。
三.先锋性的思考
余华在沉寂多年之后推出的《第七天》,既延续了他近年来关照现实的路子,又秉承了早期的先锋叙事技法。就像余华所说,“假如我要说最能够代表我全部风格的小说,只能是这一部,因为从我八十年代的作品一直到现在的作品里面的因素都包含进去了。”[7]这是余华对多年来写作的一个总结,也是余华对自己写作模式与内容的一个新的开拓。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意识形态的逐渐开放和住家主体性的复苏,先锋文学开始在中国文坛风靡。先锋小说在小说的叙事模式、表达方式、话语形态上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冲击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审美意识形态,让中国文学开始了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变。然而随着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变化,市场化主导了中国政治,这使得标榜非政治化的先锋派迷失了方向。传统先锋小说远离现实,很多先锋作家在写作中经历了创作手法与内容的困顿,都逐渐转向了现实写作。先锋小说似乎陷入困境,进入了停滞期。
余华早期也力图颠覆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挣脱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各种语言与形式的革命。而进入九十年代,余华却似乎放弃了先锋派的实验,转向了写实主义的小说。这个时期的作品,余华开始增加温情叙事的比重,在展露人性恶的同时也书写爱与美。虽然余华的写作开始更多的关照现实,但他也没有完全放弃先锋的形式。在最有名的现实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当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余华仍乐此不疲地开拓着他的死亡叙事、重复叙事,在现实世界进行着他的怪诞书写。更重要的是,余华并没有丢弃先锋的精神。在现实主义的小说中,他笔下的人物,在黑暗的现实与绝望的命运中挣扎、失控、走向毁灭。余华仍然坚持并加深着对人的存在、人的命运、人的精神的探索与思考。在多年的创作探索后,《第七天》更像是先锋与现实的有力结合。余华通过一群幽灵的视角重新关注现实世界,在生与死、虚与实、善与恶之间穿梭对照,让荒诞的现实显得更荒诞。这是余华对现实的反映与批判,也是他对于人类存在与精神走向的深刻思考。余华在《第七天》中很好地平衡了先锋与现实技法,让先锋小说中的荒诞、扭曲、模糊很好地关照了现实。随着余华自身的成长,我们可以看到他小说中现实的、温情的因素越来越多,他也更愿意在绝望与黑暗中展现人性善和人性美的部分。但从《第七天》中我们可以看到,余华小说的先锋性在更多地回归,无论是先锋技巧还是先锋精神,都在《第七天》这部描写现实的小说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先锋的实质是一种探索精神,它不仅是对思想观念、表达技巧、创作形式的探索,更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的精神和价值的一种不断的思考。早期的先锋作家在多年的创作和市场的浪潮中,逐渐将先锋性的表现由创作形式更多地转向了精神探索。他们从未放弃先锋性,反而一直在实验寻求先锋与现实的结合点。从最早的在虚无中探寻人的存在与意义,到现在大胆地直面社会现实,记录中国当下的历史并进行批判与反思,余华带着他的先锋精神,从虚拟世界一路探索到现实领土,他也定将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7]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学术研讨会纪要[J]当代作家评论,2013(6):23;20.
[2]徐芳.形而上主题:先锋文学的一种总结和另一种意义[J].文学评论,1995(7):15.
[3][4][5][6]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19;16;26;63.
[8]洪治纲.先锋文学的发展与作家主体性的重塑[J].当代作家评论,2008(5).
[9]余华.余华作品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10]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1]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化[J].南方文坛,2001(4).
[12]洪治纲.无边的迁徙——先锋文学的精神主题[J].文艺研究,2000(6).
[13]陈曦.蜕变的先锋与困惑的现实——从新作《第七天》看余华创作的两条主线[D].吉林:吉林大学,2013.
8.第七天读后感 篇八
书中所描绘的“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这个充满悬疑的开头也就变得真实刻骨。毕竟死后还能徘徊在两个世界之间,不啻为我们思考自己死亡的一次机会。当然这是唯心主义,但在曾以“先锋”闻名的余华笔下,七天,是能提供一次不长不短的生死体验。的确,死亡的亡灵怀着对人世的眷恋在七天里游荡,在亡灵与亡灵的对话中,又能重构或者还原起尘世的善良与罪恶。
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在《第七天》中余华不再以局外人的视角推进故事,而是置于第一人称的叙述,与故事开始奔赴殡仪馆火化的亡灵杨飞融为一体,记录亡魂七日的癫狂际遇。一件件无由的横祸,一桩桩无辜的死亡,他用近乎冷酷的客观铺展开来,血淋淋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第七天》延续了余华一贯的直白残酷风格,本书甚至将这种风格贯彻得更加彻底。无需繁琐的结构,摒弃复杂的技巧,没有矫饰的语言,除了“父亲”,作者甚至没有刻意塑造书中其他任何一个人物的面貌。余华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构建一个死亡与绝望和人性交织的地方“死无葬身之地”。书中将千疮百孔的现世人间与灵魂穿梭的魍魉世界串联起来,在历史景深与现实断面的交汇处展开了新一种关照世界、介入现实的尝试。
9.第七天读后感优秀 篇九
一场大火,一场交通事故让很多人丧失了生命,主人公从小被养父养大,虽然有跟亲生父母相认,但那个家里的矛盾深不可解,他选择了陪伴养父,那个为了他一辈子未婚的人,他死后只想见自己的养父一面,一路找寻,一路遇见尸骨未寒,骨肉未脱离的故人,了解了每个鬼的故事,活着的时候聊的不畅快,死后却可以无所顾忌,不被束缚,不被规则牵绊,游荡的这些鬼魂只因没有自己的墓地,便成为野鬼,但他们活的开心,没有任何歧视,公平又像一家人一样,唯一担心的是怕世界上没人记得他们的存在。
死后他与前妻和解了,他理解了餐馆老板的不易,同情被强拆而压死的夫妇,为贫穷的爱情而感动,每个故事都让他懂得了人间珍贵,却再也不能活的坦荡,死的干脆,就连死后的世界都分了阶层,他们讨论的是墓地的位置,自己身上的穿戴,哪怕是没有肉体的骨架都像有血有肉的人类一样摆谱,谈道理。
可以看下作者是如何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日常生活,活着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了念头,在失去生命那一刻才能明白何为珍贵,何为真爱。我会为那些贫穷的爱情而可惜,为主人公养父的执着而感动,为父母担心孩子而心疼,为那句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管活着还是死了都踏实而心动。
10.《第七天》读后感优秀作文 篇十
按我平日阅读的速度,13万字的文字一天就能读完。也许是出于好吃的糕点要放一放不舍得一口吃完的心态,我读得比较慢。尽管读得比较慢,两天也读完了。是的,对于识字的任何人而言,这都是一部读得进去的小说。甚至对于有点文字功底的人而言,会夸言说,这样的小说我也可以写得出来。他的自信可能来源于小说所涉及到的人物故事,你几乎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一对应的素材。比如孤儿千里寻亲,比如女朋友卖淫男朋友负责交易,等等不一而足。唯一体现小说家艺术技巧的可能就是,用“七天”的叙述结构,用死者的视角,描述了一个活着的世界。也许,你可以偷取作家的灵感,复制出比《第七天》更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但你无法复制出余华一贯而有的描述灰色现实天生具有的审慎情怀,只是这一次,异于先前的作品,也许是基于主角为死去的人的叙述需要,语言颇为冷静、情感相对克制。余华在一次文字采访中说,这是他最接近于现实的一次写作,以后再有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我很庆幸,作家找到了这样一种方式,去嵌入现实,让我们读到了这样的作品。在阅读刘震云描写的那个我不了解的农村生活时,我会发出是这样么的质疑,而对于《第七天》而言,我会自信的说,是哦,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你可以认为,小说应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但我想说,也许余华有这样的野心,这部小说是留给后世的人阅读的。在那个时候,包括弃婴行为、冤假错案、嫖娼卖淫、社会等级深严等小说涉及到的类似见闻,都会让当事人背上沉重的道德枷锁,他们可以通过小说了解前世现实,让人明白时间流过的痕迹。
诚如,谈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加勒比海沿岸一个家族七代人密集生活的场景。《第七天》会让我想起,也许,在我们未来故去而前往的地方,有鲜花、有温情,尽管它的名字叫死无葬身之地。作者将死后没有墓地、没有亲人关怀的死者归去地,命名为死无葬身之地。不得不说,是故意曲解了中国人一句骂人的话的字面意思,极具反讽意味。而事实是,难道它不是在以这样的方式写实现今么?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则亲身经历。70岁的老母去探望他病重中的教友。寥寥几语,病榻上已经不会说话的朋友已经眼角渗泪。医生宣布最后通牒,在医院靠注液多则7日,回家多则一日。据说,在第三人见证下清醒地分配了她几百万的财产之后,她的儿女们当日就将她接出医院,可她硬是不吃不喝熬过三日才身故。听后我不禁唏嘘,让老年人优雅的老去,难道不是儿女的一种责任么?她会在那个死无葬身之地得到属于她的温情么?似乎从这一点而言,好的小说能让人离死亡更近。
11.第七天小说读后感优秀作文 篇十一
那是在许多年前的一个暑假,我读到了这本书。书从一开始就讲了一个死者的所见所闻,发现了许多他活着时不曾知道的事。主人公被他的养父给养大,养父很疼爱他,后来养父去世了,主人公知道了很多事,所以主人公想去寻找养父。在途中主人公遇到了许多不同死法的人,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公,很多人全都是惨死的,让我感到十分的悲哀。
余华通过《第七天》这篇小说让我看到了人的亲情,爱情,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之间都互相有爱。其中有一个片段,讲的是曾经为主人公杨飞喂奶的李月珍,看见了许多孩子尸体,但向上面报道,他们却当做医疗垃圾而弃之不理,李月珍又在途中不小心出了车祸去世了,当作者杨飞想起这事后他来到李月珍身边,发现她和那群婴儿在一起,甚是可怜。每每想起这段我都感到十分悲愤,人群的冷漠,社会的淡然全都体现的淋淋尽致。
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主人公杨飞与养父金彪之间的亲情了,金彪名字虽然凶狠,人却温柔和蔼。他是从火车上捡到杨飞的,他和杨飞一起生活,没有让杨飞受过一丁点的苦头。后来杨金彪因疾病住院,杨飞尽心照顾。杨金彪为不拖累杨飞而离家出走,却不曾想杨飞也因寻他时发生意外,来了另一个世界。杨金彪从头到尾都没嫌弃过杨飞,他在婚姻与杨飞之间还是选择了后者,他也没曾想过因为自己,杨飞会这么早来到这个世界,父子俩人都后悔自责,却都又挽回不了。给我留下抑郁和感动交织的情感。
“你这么快就来了。”“我在这里每天都想见到你,可是我不想这么快就见到你。”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不能理解这句话,现在再看一眼这句话,其中包含的责任与爱是那么的强烈。这句话是第七天杨飞在殡仪馆见到父亲杨金彪后,杨金彪对他说的。此时此刻,我才能读懂其中的蕴意,金彪渴望见到儿子,可他又希望儿子能继续活下去。每每读到这都会使人感到抑郁,并且重新审视亲情的重要性。
12.《第七天》读书笔记 篇十二
事实上,是大家对余华这部小说的期望值过高。通篇环境是在光怪陆离的死后世界,一如余华往日的荒诞,只是这次的荒诞,实在是让人提不起来探究的兴趣,基本上是社会负面新闻的缩影杂糅,叙事也平淡无奇,尤其是第五日的内容,索然无味,几乎是硬着头皮读下去,但余华将几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安排的很巧妙,这是值得称赞的地方。
余华本就属于大师,而这篇作品几乎让读者觉得为了悲观而悲观,经常也有读者跳出来捂着胸口,我好悲,我好悲。然而,我觉得是一种无病呻吟,强行赋愁,对于很多悲剧,也没有给出合理的应对方法。
先锋文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叙述话语本身言说叙事本身,但本篇作品多处叙述重复多余,多处雪雾的象征性描写也刻意重复,倒是显得做作。
文章的主题大体上是对爱的追寻和歌颂:杨飞与杨金彪的`父子情,杨飞与李青的爱情,张李二人整日吵闹的友情,鼠妹与伍超的爱情等等。社会一定存在很多黑暗和不公,但是我们依旧要相信,这些爱情亲情友情还是可以信任,还是需要穷其一生去追寻。
13.第七天读后感 篇十三
读完了《第七天》,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第二天讲了一个爱情。很佩服余华的细腻,将杨飞这样的人写得这么真实,文字的力量真是伟大。自卑就像一条看不见的尾巴,明明看不见,却怎么也摆脱不掉。第三天讲了一个亲情,杨金彪是个好人,杨飞遇到杨金彪很幸运。我认为这两天是全书中最精彩的两天,字字句句都值得反复体味。
书中还提了一些很敏感的话题,“市长蹊跷的死因”、“强拆事件”、“领导检查不到的柏油马路”、“公安的、消防的、卫生的、工商的、税务的”、“医疗垃圾事件”、“李月珍死亡真相”、“计划生育是国策”等等中国人心照不宣的事情。
每次都很庆幸自己花了几个小时读了一个很好的故事,之前看过一句话,“生活这么累,为什么还要读书,因为我们还有理想。”越到这个年纪,越觉得理想遥远。学生时代谈过的那些理想,被我们选择性地遗忘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和现实共同组成了一个沙漏,理想占一头,现实占一头,中间的细沙是我们。随着成长,我们慢慢地向着现实靠拢,一点一点。这么比喻似乎又不太贴切,因为在生活中谈理想往往意味着夸夸其谈,空谈误国;现实才是实践,实干才能兴邦。
【中学生第七天余华读后感】推荐阅读:
第七章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09-20
厦门市东山中学第七届教代会开幕词10-01
中学生《简爱》读后感08-05
中学生手册读后感08-22
保卫延安读后感中学生08-02
作品《家》中学生读后感08-05
《复活》中学生读后感2009-25
中学生小故事读后感10-17
中学生童年名著读后感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