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小城 》缩写作文

2025-01-30

《海滨小城 》缩写作文(10篇)

1.《海滨小城 》缩写作文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语言并且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教学步骤:

1、和学生谈话,导出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和风景。

板书课题:

海滨小城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海滨?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城?

(13写了海滨;46写了小城)

3、提问:从整体上讲,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整洁&&)

4、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海滨小城的美丽的?请你默读课文,把你感受到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句子划下来,然后读一读,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5、学习海滨这部分:

(1)学生汇报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教师相机帮助加深理解,指导朗读。

(2)理解:浩瀚

指导朗读:浩瀚的大海

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

板书:大海浩瀚天蔚蓝

(3)理解:镀

换词理解例如:涂 染 图片帮助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

(4)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人们高兴的心情。板书:贝壳多彩 沙滩

船队归来 喧闹

6、教师小结海滨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从大海、天空、云朵、帆船、海鸥、贝壳以及船队的归来感受到了海滨景色的美丽,你有没有发现,作者是抓住了什么描写这些景物的?(颜色)

7、小练习: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大海

()的天空

()的云朵

()的帆船

()的军舰

()的朝阳

()的鱼

()的虾和蟹()的海螺

8、能不能把这些短语带到文中去读,读出海滨色彩斑斓的美。

9、学习小城这部分:课文写了小城哪几个地方?(庭院 花园 街道)

学生汇报感受深的句子,教师相机帮助加深理解,指导朗读。

10、出示图片,认识榕树、椰子树、芭蕉树、凤凰树,想象小城被红云笼罩的景象。体会热闹(花朵争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板书:庭院树木

11、想象填充句子:

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文字投影:

每逢休息的时候,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有的(),有的(),还有的()&&

教师小结:这座小城充满了浓浓的祥和的气氛,人们生活在这里真是感到舒适和幸福。

2.《海滨小城》教学反思 篇二

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习,砥砺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首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我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语感,而读是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培养语感就成了无源之水。读有助于理解,有助于丰富语言材料。故我主要是要求学生在个性化朗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读代思、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让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让我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向,当学生遇到难题时适时点拨,从而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3.《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4-6自然段,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2.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3.能尝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围绕一个意思说一段话,并尝试着写一写。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播放海滨小城的视频。

2.找到文中关键句感知海滨小城。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走进4-6自然段去欣赏小城的美!

二、学习第4自然段,找到关键句。

学习提示:默读第4自然段,圈一圈作者描写的事物,思考:作者写的哪些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美?(同桌合作交流)

(1)交流圈画了哪些事物?抓住特点:树多

(2)作者写的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美?抓住特点:叶香,指导读。

(3)你还从哪感受到了美,”凤凰树开了花……”抓住特点:花美,指导读。

(4)指名接读,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找出本段关键句。

(5)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关键句,谁来说说什么是关键句?

(6)看看小海鸥怎么说的吧?出示微课。

(7)小结:看,作者用第二句写庭院树的种类多(树多)!第三句写庭院树的叶香,第四句写庭院树的色美,都是围绕第一句小城庭院树多这个关键句来写的。

(8)写法总结:我们平时就可以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平时练笔时,也可以试着通过不同方面去围绕一个意思写。

三、合作学习第5、6自然段。

1.学以致用:那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意思的关键句一般在哪里能找见呢?你能用刚才学的方法找找5、6自然段的关键句吗?

2.小组合作:围绕关键句,作者写了哪些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美?

交流汇报:第五自然段公园的美

(1)哪些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公园的美?榕树。

(2)作者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榕树的美?比喻,把...比作...(3)你感受到了什么?

(5)读出榕树的茂盛

(6)坐在这样的榕树下休息,感觉怎么样?

交流汇报:第六自然段街道的美。

(1)小城街道怎么样?细沙铺成(2)你在沙滩上走过吗?什么感觉?读出来。这样的路也只有海滨小城有。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3)小城街道还有什么特点?干净。干净到没有一片树叶。

写法总结:围绕关键句展开写的时候,我们还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

(4)感情朗读:(配乐读4-6)作者围绕关键句子展开来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城的美,一起走进作者的文字,去感受小城的美!

总结:作者通过围绕关键句、抓事物特点展开来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海滨小城庭院、公园、街道的美。从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写作小窍门呢!1.描写景物要围绕一句话写。2.要将景物写具体。3.选取的景物要有代表性。

四、迁移运用、当堂练习。

过渡:大家是否能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呢?现在是到你一显身手的时候了。

秋天的田野里一片迷人的景象,稻谷、高粱、玉米、葡萄、苹果、柿子、梨子、石榴、桔子。

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今后也能做一个有心人,用今天学的方法“围绕关键句,抓事物特点”,去读更多的美文!用文字留住更多的美。老师给大家推荐下节课继续欣赏海滨的美!

五、作业

1.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抄下来。

2.有感情地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海滨小城

庭院——树多 叶香 色美

公园——榕树 石凳 美

4.小学语文课文海滨小城教案 篇四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感染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与角度,提高观察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三、教学时数:1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以厦门为例,说说自己熟悉的海滨小城,谈谈她的景色之美。

2、导入新课。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课文,遇到容易读错的字词要注上拼音

2、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画出有关的词句。

3、交流

〈三〉、学习、讨论

1、理解海滨

2、读1、2段,说说这2段描绘了海滨的什么样的景色,用什么方法来写的。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仔细读一读。

3、交流阅读收获,品味优美词句

4、作者又是如何来介绍小城的?介绍了什么,怎样介绍的?

5、小结:海滨、小城各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6、文章结尾在课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小结

5.《海滨小城》教学设计之二 篇五

在教学时,我从海滨到小城的顺序一一抓住景物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其着重点是:

一、扣题眼,感整体。

结合课文提问:由课题看文中作者描写了家乡什么地方的景色?按什么顺序观察的?从哪些方面写海滨的景色?小城又从哪些地方来描写景物的?文尾一句话,点明了海滨小城的什么?(特点:美丽、整洁)

二、清思路,抓特点。

1、让学生体会海滨小城的美景特点,结合课文后思考练习1的两个小题思考提问。

2、教师抓住课文进行点拨、板书、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来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写出《海滨小城》的特点。留心周围的事物是本组教学的重点。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读懂第二段,作者留心观察了小城的三处景物。(1)庭院。(2)公园。(3)街道。这三处景物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了重点和特点。如:庭院重点是树,特点是树多,不但用眼看,还用鼻子闻树香。

三、明道理,总结全文。

1、默读课文,课文从海滨到小城重点写了什么特点?(美丽、整洁)

2、质疑难。作者如何抓住海滨小城这一特点进行观察的?把海滨小城写得这样美,是否仅仅想告诉我们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教师点拨,引导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使我们了解了海滨小城的景色,同时也受到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3、析句点题,揭示中心。

提问:课文最末一句怎么理解?这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是全文的总结句,点明了海滨小城的特点:美丽、整洁。有总结全文,揭示中心的作用。)

4、引申激发。

问:你们觉得我们家乡哪些地方最美?(白水湖、浮山&&)举例品评、体会。

5、学习章法,模仿运用。

6.《海滨小城 》缩写作文 篇六

海滨小城》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13个字,会写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角度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年夏天去广东游玩,被一座城市的美景深深吸引了,大家想不想看看啊(出示图片)这座城市紧邻大海,海边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这座小城,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它的美。(板书课题:19海滨小城)

分析审题:海滨指的是哪里?靠近湖的是什么?靠近河的呢?。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标清段的序号,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滨的,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城的?

2.浪花朵朵送来了本课的词语,指名读词。

3.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第一部分(1-3)海滨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用“横线”标出来。(板书:大海 沙滩,机帆船,海鸥,云朵)

2.自由读1-2节,用“()”标出体现大海是美丽的词语,加以理解。

3.学生找句子——抓词语——谈体会(板书:蓝 棕 银白 白 灰 金黄)

小结:这两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颜色进行描写,表现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异常美丽。

4.自由练读——互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颜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5.默读3节,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板书:贝壳 船队)

体会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体会贝壳的多和美),加上感叹词,读出贝壳的美。(1)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6.海滩上也并不是一直这么安静的,什么时候变得喧闹起来呢?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看图片,想象一下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7.二人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要分别读出海滩的宁静与喧闹氛围)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6节。

2.思考题:

(1)课文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用“  ”标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标出。

(2)抓住关键句体会:它们美丽在哪里?

3.讨论板书:

庭院——树多 花园——树茂街道——干净

4.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5.体会公园的美。指导朗读: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6.体会街道的美。干净,整洁

7.指导朗读:作者把小城写得这么美、整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要通过你的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段话。

(五)总结。

1.齐读全文,体会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

7.《海滨小城 》缩写作文 篇七

(教学反思参考1)海滨小城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学法指导,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教学《海滨小城》这篇课文时在此方面下了一番工夫,具体表现如下.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循循善诱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然后让他们边读课文边品赏出这个自然段的意思,除了写树木的种类多外,还写到桉树叶散发出的香味浓;凤凰树开的花如一片片红云.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庭院的特点,并会用准确而精练的词“很美”、“树多”归纳出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诱导作用,学生做到“多思”、“多读”、“多讲”,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强化语言训练,而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欣赏文章的能力也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2.抓住重点,教出特点,交给学生一把自学的金钥匙

在这节课里,教师做到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于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教给他们一把独立欣赏文章的金钥匙.如教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是诱导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品读这一重点段,接着就让学生运用同一方法去自学第五、六自然段,并作出小结.这样的“扶”、“放”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精讲巧练,抓准训练点

8.海滨的孩子作文 篇八

海滨的孩子作文

。他已经五年多没到姥姥家来了。

姥姥家紧紧靠在黄海边上。村北是港渠子,满潮的时候是一片水,望也望不到边;落潮时,海退走了,就露出一片黄沙滩来。村南是一条沙岭,沙岭上长满一片沙寥,站到沙岭上就看到了海。二锁多么喜欢海啊!蓝蓝的,没边没际,闪着金光。海里都有些什么呢?鱼,蟹子,虾,还有大鱼,老师讲过海里有这样大的鱼,比房子还大。可是二锁没有看到这样的大鱼;连小鱼也没看到。二锁又奇怪:鱼都跑到哪儿去了呢?

姥姥家里有舅舅和舅母,还有大虎哥和小花

二锁喜欢在上潮的时候蹲在海滩上,望着从天边滚来的潮水。海潮泛着白沫呼啸着向他扑来,他向后一跳,浪头只扑到他的脚跟就退回去了,泡沫飞溅了他一脸,凉飓飓的。浪头接着又扑过来,他再向后跳一跳,这样一直把海潮引到沙岭下面,

最使二锁高兴的是和大虎去拉鱼。两个人偷偷拿出舅舅的网,跑到村北的港渠子里。潮水呼呼地向岸上跑着。大虎向水里一指,压低声音喊:“快!二锁,看那一群鱼!”但是二锁却连一条鱼也没有看见。这时,大虎在他眼里变成了大人,大虎说什么他听什么。真的,网还没拉到岸,鱼在网里就乱蹦乱跳了。二锁又喜欢又急,嗓子都喊哑了。一网拉上来的鱼就装了半水桶。二锁看着这么些鱼,真像在梦里一样。

潮水退了,二锁就和大虎到港渠子的海滩上去挖蛤。蛤壳上有许多美丽的花纹,很厚,有拳头那么大。蛤深深藏在沙下面,潮水把沙冲得溜平,二锁怎么也找不到,但是大虎用小锄一下子就挖出一个来。大虎告诉二锁,有蛤的地方有个小眼,因为蛤要留个孔喘气。二锁一看满海滩都是小眼,挖了几个眼,只挖出几个指头顶大的小蟹子来。他很失望,大虎就对他说,这面沙滩上的蛤差不多叫人挖光了,要挖就到港渠北面的沙滩上去,那里的蛤多得很。

二锁多么高兴呀,他希望回家的时候,能带一大盒子这样的蛤回去。

二锁暗暗盼望着大虎能领他上港渠子北面去,可是大虎却没有要去的意思。二锁有自尊心,他不愿意死皮赖脸地去求人家,心里却比什么都着急。

这天二锁和大虎从沙滩上回来,天已黑下来了。舅母和姥姥在做饭,小花一步不离地跟在姥姥背后,姥姥一转身,差点儿把她碰到。姥姥生气地说:“我还能做点什么,长了尾巴啦!”小花赶紧抓住姥姥的衣襟问:“在哪里?在哪里?”姥姥正拿着一叠碗,哄着说:“好小花,去找二锁玩去。”小花噘着嘴:“我不。”二锁心里想:“你还不哩,你找我我也不跟你玩。”

9.海滨公园作文 篇九

周末的公园真是美丽,我兴致勃勃地走进大门,放眼望去,这儿一簇,那儿一堆,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美丽。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舒展出嫩绿的叶子。看见了碰碰车,我很想去玩。买了张票后,我坐上碰碰车妈妈给我踩油门,一场激烈的战争开始了。我把住方向盘不断到旋转,我的车子开来开去,突然,后面有一辆车子撞了上来,大家你撞我,我撞你都哈哈地笑了。几分钟过去了,铃声响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车子。

我们又来到了小动物园,里面有孔雀、梅花鹿、熊等动物。我直奔猴山那边,因为我最喜欢猴子。嘿,你瞧猴子一分钟也坐不稳,猴山是它们的游乐场,爬铁链是它们的拿手好戏,它们还特别贪吃。我扔了一个香蕉,一只大猴子和一只小猴子看见了,都跑过来抢。还是小猴子眼疾手快,一把抓住香蕉转身就逃,大猴子跟着小猴子穷追不舍。它们越过铁索桥,穿过小山洞,一会跑到东边,一会跑到西边,小猴子急得嗷嗷叫,它见势不妙赶快躲到假山洞上去,大猴子太胖进不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小猴子品尝香蕉,大家忍不住说:“真有趣。”

10.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海滨小城 篇十

没有水,城市就没有灵性。谈起孔雀河,当地人都是用既感恩亲切的口吻。孔雀河是库尔勒的母亲河,也是可爱的女儿河。母亲滋润一方水土,女儿赋予她灵气和魅力。徜徉在孔雀河畔,你会有一种错觉:这哪里是人们脑海里的西北苦所,分明是一座海滨小城。清晨,薄雾轻纱,爽气怡人;晚间,夕阳铺水,依稀将人带入梦中仙境。早晨锻炼身体的人在这里吐故纳新,采天地之精华;傍晚,休闲的人们在这里纳凉散步,观夜景之妙,仿佛象是来到江南。

这些年处于对环保和旅游的重视,几乎每一座南方城市都建有沿江(河)风光带:钢筋水泥拦住江(河)的曲线,河畔栽花种草,营造出绿草如茵、花团锦簇的气氛,夜幕一降,道旁华灯齐放、绚烂夺目,甚至请出喷泉助兴。这样框下的图片,虽然千篇一律,但实在美不胜收,往往很能撑硬当地人的脊梁。不过照片只得其形不得其魂,这个魂就是一切点缀意欲装饰的江(河)之水。亲临其境的都心知肚明,河水早就失去光彩,没有了灵性。在黑夜的关照下,虽能享受视觉上的愉悦,但往往要忍受嗅觉的煎熬。工业化的建设造就了风光带的风光,但不能掩盖工业化带来的破坏,就像给一个病重的人穿上了漂亮的衣裳。

不过孔雀河不在其中:“魂”还在,她就不乏灵性和高贵。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在发展之初就让母亲河有效地避开了工业化的荼毒。因而在经济初具规模的今天,孔雀河水依然清秀。第一天傍晚,我们迫不及待地感受了孔雀河的优雅。漫步在河堤,完全是震撼。此时暑气已完全褪去,晚风温柔地抚摸着行人,带来一股清新气息,令人心醉。河畔算不上灯火辉煌,但恰到好处。水面跳跃着碎银般的细纹,在灯光映照下美丽如幻。堤岸上行不远处,就有一股喷泉,两边的浮雕刻录下一曲曲西部建设者的赞歌。远处迷迷糊糊是夜宵摊的叫卖,牛羊肉的香味阵阵飘来,勾人垂涎。

每次经过孔雀河,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江风中的清新气息。有相机的同学总是拖在最后,贪婪地掠下一幅幅照片。在白天,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河水的清澈,大人小孩毫不忌讳地在河中嬉戏、游弋。那完全是置身海滨城市的感觉,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空气中缺少咸腥的气息。

魅力之城库尔勒,孔雀河就是她最大魅力所在。

>>更多同主题文章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海滨小城

观看日全食六点总结日全食观测活动总结教育实践个人培训总结教师个人培训总结大学学期小结大学生学期小结中学生学期小结检修个人工作小结

上一篇:地区上半年人口计生工作汇报整理下一篇:难忘的表情作文范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