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共10篇)
1.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篇一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启示
高红贵
2007年第3期 ——他山之石
一、主要经验
(一)政府的重视和推动
1.政府重视循环经济的立法。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循环经济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成熟,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制定于1972年。1986年修改为《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在此基础上,德国于1991年通过了《包装条例》;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在主要领域的一系列实践后,1996年德国提出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并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
日本1991年制定《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1996年制定《家电回收利用法》?穴到2001年开始实施?雪;1997年,日本又颁布了《容器包装再利用法》。2000年成为日本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史上关键的一年,这一年通过和修改了多项环保法规。它们是:《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特定家庭机械再商品化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建筑工程资材再资源化法》、《容器包装循环法》、《绿色采购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上述法规都已在2001年4月之前相继付诸实施。
美国虽然在1976年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后又经过多次修改,但目前还没有一部全国施行的循环经济法规或再生利用法规,但现在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欧洲其他发达国家也正在着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2.建立高效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在日本、德国等国家,政府对产生废弃物的企业和个人征收废弃物处理费用,集中起来设立专项基金,补贴给处理废弃物的企业,如中国的彩电企业向日本出口彩电时,要向日本政府交纳废弃物处理费。
法国政府为了实现垃圾处理的革命,成立了环境与能源控制署,每年拿出两三亿欧元的预算资金,组织和协调政府、企业及公民从行政管理、科技投入等方向采取措施。在韩国,如果生产者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废旧品达不到一定比例,政府将对相关企业课以罚款。
韩国成立了一家名为“资源再生公社”的公营企业,专门负责管理和监督“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的实施。“资源再生公社”依据有关管理章程,通过抽查和现场调查等形式,堵塞废弃物循环使用中的漏洞,如果生产企业违反“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将被处以最高100万韩元的罚款。自从设立“资源再生公社”并实施管理监督以来,韩国废弃物品循环利用率提高了5%至6%。
在德国,生产企业必须要向监督机构证明其有足够的能力回收废旧产品,才会被允许进行生产和销售。产生垃圾的企业必须向监督部门报告生产的垃圾的种类、规模和处理措施等情况。每年排放2000吨以上具有较大危害性垃圾的生产企业有义务事先提交处理垃圾的方案,以便于有关部门监督。
(二)企业和公众的积极响应
1.企业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许多企业运用循环经济的思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良好的运行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杜邦化学公司模式和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杜邦化学公司模式是一种在企业层面上建立的小循环模式。其方式是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是一种区域层面上的模式,即工业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把不同的工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成为另一企业的能源和原料,最具代表性的是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与传统的工业园区的最大不同是它不仅强调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而且强调经济、环境和社会功能的协调和共进。
2.地区、部门与行业间的协作不断加强。因为法国政府将废旧轮胎列入国家强制回收项目,责令法国境内的轮胎生产与销售商自2003年起,每年投放市场多少吨新轮胎,次年必须回收吨数相等的旧轮胎,回收费用全部由生产和销售商承担。于是,法国旧轮胎回收与环保协会发动米其林、固特异、普利斯通等14家生产销售商成立联营公司承包其废旧轮胎回收任务,再与100多家环保企业签约,组织协调旧轮胎的收回、分类、翻新、分解和再生材料生产,以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实现旧轮胎回收一条龙服务。
在德国,各地都有提供垃圾再利用服务的公司,它们一方面向企业提供这方面的技术咨询,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垃圾处理系统;一方面为其提供垃圾回收或再利用的服务。
3.企业和国民积极响应,主动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工作。在日本,清费者必须为废弃家电的回收利用承担部分费用,消费者在废弃大件家电时打电话给家电经销商,由它们负责收回废弃家电。家电经销商将废弃家电集中起来,并送到主要由家电生产厂家出资设立的“废弃家电处理中心”,将其分解,并按资源类别进行循环利用。
在韩国首尔内,为了加强对生活废弃物和垃圾的管理,推行法定卫生塑料袋,实施的是一种叫“垃圾终量制”的措施。每个区政府都分别组织生产卫生塑料袋,并印有本区的标记,通过商店销售给居民家庭。居民使用本区的卫生塑料袋为法定义务,不得违反。同时,卫生塑料袋所装的生活废弃物和垃圾必须分类,否则将退回给丢弃者。销售卫生塑料袋所获得的资金,便是保护环境和实现资源回收的费用。
二、几点启示
(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政府制定并实施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规章,使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所约束;对企业的建设、改造、生产、资本运作等行为都有所规范,可以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这是各级政府对循环经济最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循环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部门,基础比较薄弱,管理比较混乱,联合会、协会等自我管理组织不健全、资金短缺,这一切都有赖政府组织指导和投资支持。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对实施循环经济的单位给予奖励和支持;通过提供补助金、低息贷款等手段帮助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系统;大力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创新。各级政府应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列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合适的制度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保障。循环经济贯穿整个生产、销售和消费、使用、废气及回收、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上述各个领域对政策、法规都有要求。只有在法律上对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以及再利用者的行为加以规定,才能保证循环经济得以发展。因此要以国家法律为指导,以国家政策为基础,加快制订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同时,制定城市垃圾处理、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的监督管理条例,明确各种处理应达到的标准要求,处理的技术规范、处理企业的责任、权利以
及责权利的监督保障机制,监督部门的权利责任、失职行为的处罚,使城市垃圾、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企业和监督部门的所有行为都置于政策法规的规范之下。
(三)加强和促进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结构升级,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提高资源生产率,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大资源再生技术的开发力度,使产品深度开发和资源再生利用成为现实。要在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实现废气资源综合利用的前提下,依托市场,逐步形成完善的能源循环利用、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体系,推动废气资源、能源再生利用循环经济体系的发展。
(四)推进生态示范园区的建设。在制定各类发展与建设规划时,必须使循环经济的理念渗透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开发区规划之中;在经济发展规划中,注重发展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限制发展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在城市规划中,集中规划工业园区,规划能够满足需要的废水、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有利于资源充分回收的设施体系。以循环经济的要求,推进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的建设,从规划、设计到整个实施过程,都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五)建立全民节约的长效机制。必须建立一种长效机制,鼓励节约。通过宣传,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水平。通过普及利用资源的科学与法律知识,提高利用资源的责任感,正确引导公众参与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在全社会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建立绿色生产、适度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2.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篇二
1.1 制定强制性法律法规作保证, 立法过程循序渐进
发达国家法律具有充分的严肃性, 是各种法规得以产生效果的前提。从国外的实践来看, 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必须由立法机构和政府制定一系列强制性的法律和政策规则, 规范企业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几乎都是由废弃物处理处置法开始, 在所有的国家中, 当推德国和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最具代表性。
德国在立法方面先在有关具体领域实施循环经济思想, 然后建立系统整体的循环经济法规。早在1972年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 但当时强调废弃物排放后的末端处理。1986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并改称为《废弃物限制处理法》, 发展为从“怎样处理废弃物”提高到“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 强调避免废弃物产生和循环利用废弃物。1996年10月, 颁布施行《物质闭路循环与废物管理法》, 这一法令被认为是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志, 真正将废弃物的处理提高到循环经济的高度上。该法律的主要宗旨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保证垃圾得到最大限度的再利用。
在《物质闭路循环与废物管理法》的框架下, 德国还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情况, 制定了促进各行业垃圾再利用的法规, 使饮料、废铁、矿渣、废旧车辆、废旧电子商品等都变废为宝。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物质闭路循环与废物管理法》的中心, 也是德国循环经济的基础。其特点就是要求生产者在设计、制造、利用和处理中考虑到产品的环境因素。将生产者应负担的环境责任延伸到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特别是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环节, 是减少生产过程以及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的一种综合产品环境保护政策。自废弃物循环利用法律颁布实施以后, 德累斯顿市的固体垃圾总量持续下降, 1995年98万吨, 2003年降低到29万吨, 其中25.7万吨得到回收再利用, 填埋的只有3.3万吨。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 具有较为完善的循环型社会法律保障体系。日本将2000年命名为“循环型社会建设元年”, 这一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有关促进形成循环型社会的6项法案, 形成了包含3个层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系统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 见下图。《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作为整个循环型经济社会
法律体系的基础层, 为资源循环型社会的创建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 并指导了其他与资源回收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具有宪法性质。该法还明确规定了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任务与责任。在《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的原则指导下, 各配套法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作用, 构筑恰当的社会物质循环。《容器与包装再生法》和《家用电器再生法》两部法实施以来, 近37家回收利用企业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仅PET瓶的回收就达到了2万吨, 回收率达30%以上。从2000年纸容器包装回收以来, 纸品的总回收量达3万吨, 回收率达60%以上。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德国和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都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二者都从固体废物法开始, 然后扩展演变。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德国先在有关具体领域实施循环经济思想, 然后建立系统整体的循环经济法规;而日本是先有总体性的再生利用法, 然后向具体领域进行推进。
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丹麦、比利时和奥地利等国, 尽管没有颁布以循环经济或循环型社会命名的法律法规, 但都在相关法规中程度不同地引入循环经济思想和原则。丹麦政府推进环境保护和促进循环经济的举措中突出立法的重要性, 以立法的方式, 规定企业废弃物排放标准和排放数量, 超标超量排放将受到严厉处罚;法律规定产品及其包装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易于回收, 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应对所有废弃物负责等。2002年, 丹麦64%的废弃物得以回收利用, 26%焚烧产生能源, 只有9%的废弃物最终填埋处理, 还有少量进行特殊处理和暂时存储。
立法先行, 凭借法律来促进和规范资源利用率提高和循环型社会的形成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和群体行动。因此, 立法体系要完整、法规政策要相互配套、执法监督机制健全有效成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
1.2 确立明确的目标, 实施计划详尽
德国确立了国家级的减物质化目标, 见下表。在能源和二氧化碳减排方面, 在兼顾环保与能源安全的前提下, 德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生物能源法规》、《10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等一系列有关环保和节能的法规和计划。为了密切配合法律的实施, 德国政府还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促进方案》、《家庭使用可再生能源补贴计划》等多项细则, 力争使可再生能源成为民众使用的主要能源。
日本设定的目标更为明确, 推进体系更为系统。配合《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 日本制定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 具体目标是:在2000—2010年, 物质流量 (原材料流量) 目标为①资源生产率到2010年约为39万日元/吨, 比2000年提高40% (资源生产率=GDP/天然资源等的投入量:表示怎样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财富的值) 。②物质循环利用率2010年约为14%, 比2000年提高40%。③物质最终处理量到2010年约为2800万吨, 与2000年相比减少一半。具体的措施目标是每人每天的垃圾排放量减少20%, 循环型社会的相关商业市场和雇用规模扩大一倍等。日本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废物循环为特征的24个生态城镇。提出了“从某种产业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 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镇建设构想。
1.3 政府及时颁布配套政策, 调控手段措施齐全
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时, 经济政策是法律体系的重要补充手段。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越来越受到环境政策制定者的青睐, 除了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和消费者付费两大基本制度的同时, 排污权交易、排污收费、押金返还制度、生态税、资源税等政策工具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种政策手段综合配套, 共同促进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应有的主要政策包括:
1.3.1 政府奖励和补偿金政策
如美国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支持化工界降低资源消耗、防治污染的有实用价值的新工艺新方法的研发。日本则建立了针对居民的资源回收奖励制度, 还针对生态城镇项目建立了补偿金制度。
1.3.2 税收优惠政策
对使用循环再生资源或生产再生资源产品的企业实施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日本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 除普通退税外, 还按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玻璃碎片夹杂物去除、空瓶洗净、铝再生制造等设备实行3年的固定资产税退还。
1.3.3 收费政策
主要有①废旧物资商品化收费。日本规定废弃者应该支付与废旧家电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的费用。②垃圾收费。美国200多个城市实行倾倒垃圾收费政策;美欧国家对饮料瓶罐采取垃圾处理预交费制, 预交金部分用于回收处理, 部分用于新技术研究。③污水治理费。如德国居民水费中含污水治理费;市镇政府必须向州政府缴纳污水治理费;污水治理没达到要求的企业要承担巨额罚款。
1.3.4 税收政策
①征收新材料税。促使少用原生材料、多进行再循环。②征收生态税。如德国除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外, 汽油、电能要征收生态税, 间接产品也不例外。③征收填埋和焚烧税。主要针对将垃圾直接运往倾倒场的公司或企业。如在丹麦, 对垃圾填埋征收每吨50欧元垃圾填埋税, 对垃圾焚烧征收每吨44欧元焚烧税。对回收利用的垃圾和危险垃圾不征税。设立这个税种可促使减量化, 对再生利用途径显示出吸引力。
1.4 依靠技术创新, 强调系统效率升级
日本在《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中强调科学技术的振兴, 应致力于开发资源循环利用及处理技术及其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2001年日本在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上通过了《分领域促进战略》, 选择了零垃圾型、资源循环型技术研究作为环境领域今后5年内应该重点努力研究的方向之一。日本有关研究机构和大学, 围绕着循环经济的主题, 进行了大量具体的研究工作和技术开发, 这些研究成果都必将推动日本的循环型社会的发展。
1.5 责任界定明晰, 政府示范, 多方参与
从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到, 政府在建立循环经济战略的任务上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过环境教育, 倡导绿色消费, 扩大了民众对循环经济的认可和支持。在日本, 政府不断充实其环境宣传手段,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活动, 同时还在互联网上开设绿色购物网 (GPN) 、绿色消费者全国网为消费者提供商品的环境信息。政府带头使用环保产品对民众消费观念的更新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从2001年4月开始, 根据《绿色采购法》, 日本政府各机关在购买商品如纸张、文具用品、汽车时, 都要购买减少环境负荷的环境友好型产品, 这一行动已经在日本产生了较少环境负荷的效果。
没有家庭民众的广泛参与, 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努力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国外家庭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投入主要有①参与垃圾分类与回收。各个家庭将垃圾分类遗弃后, 有专门部门回收循环利用。诸多发达国家都对垃圾采取了分类处理方式, 这一措施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众的自觉维护和支持。②购买绿色产品。民众改变“高消费、高浪费、高污染”的传统消费模式, 实施绿色消费, 购买绿色产品, 有利于循环经济在社会范围的推广。在购买商品时, 消费者除质量和价格外还会考虑环境因素 (如商品所用材料是否会污染环境) ;会选购无添加剂的食品;自带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购买包装简单或没有包装的产品, 以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发展循环经济中, 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在信息咨询、技术培训和指导等方面都发挥其不容忽视的作用。这些组织使废弃物的回收和排放逐步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 使政府的循环经济政策更好地得以贯彻实施, 使市民、企业、政府形成一体, 通过沟通信息、调剂余缺, 推动了垃圾减量运动的发展。
2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以前——不自觉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尽管世界上还没有系统地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 但实际生产中已经具有循环经济的萌芽。例如, 当时也有“三废”的利用。像高炉煤气作为生产和生活用能, 化工企业的相关产业链体系, 废钢铁等金属的回收利用等。但当时发展循环经济是不自觉的, 主要是经济上有明显效益的废旧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
第二阶段:1990—2002年——在环境压力下对循环经济理论认识的深化阶段——生态经济阶段。进入90年代, 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政府和居民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 环境保护界开始反思, 如果按照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道路, 中国的污染问题无法得到根治, 因为污染增长过快。因此, 治理环境污染开始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 清洁生产和减少消耗成为环境保护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一阶段, 强调以生态规律指导经济活动, 发展经济生态系统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例如, 生态省、生态市县试点建设等。在这一阶段, 循环利用资源和节约利用资源主要是作为减少污染排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手段。
第三阶段:2003年起进入到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推进阶段。2003年1月1日, 世界上第一部以清洁生产命名的法规《清洁生产促进法》正式生效, 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阶段, 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 抑制通货紧缩, 增加就业。经过几年发动, 到2003年, 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了在7%~8%的徘徊状态, 达到了9.3%。这标志着经过5年的持续准备和发动, 中国经济重新进入了加速增长轨道, 进入了新一轮高增长周期。
但是, 由于中国经济未来一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加快城市化与消费升级相结合, 无论是投资需求, 还是消费需求, 都将以重化工产业为基础, 因此, 更快速的增长不仅加大了污染的排放, 而且加大了资源的消耗, 这使得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低的弱势得到快速而充分地暴露。资源的短缺与环境制约一样将会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瓶颈。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不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而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 以节约利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循环经济模式, 就成为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的主要出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与人口三大制约中的两大难题将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得到解决。
3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3.1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依据作保障
在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 必须加快制定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通过法律、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特别借鉴日本和德国的经验, 制定推进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律体系, 同时制定一些循环经济的单项法规, 如:废旧包装容器回收法、废旧家电回收法和废旧汽车回收法等。
3.2 推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 推进制度创新、政策创新
有效的激励政策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通过低息、无息以及减免税等政策、资源回收奖励制度等手段对符合循环经济运行原则的行为进行鼓励;加大对排污费的收缴强度和力度;尽快出台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细则, 加大清洁生产推行和实施力度等。执法是循环经济法制的关键, 开展执法检查, 应严格环境管理和监督。在丹麦目前企业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已经达到了自觉地程度, 清洁生产已经成为必需的模式。政府已经不再刻意要求企业减少废弃物排放量, 只要求其总量增长速度不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税收政策正由关注“清洁生产”转向更注重“末端治理”。这并非政府不再注重清洁生产, 而是不需要再由政府去直接要求企业如何做。政府通过在客户端施加政策影响, 通过市场需求的倒逼机制迫使企业在选择原材料和进行产品包装设计等“前端”工作时就不得不考虑环保的问题, 进行清洁生产。
3.3 加快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一方面, 努力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制约。重点组织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 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 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再向零增长转化, 使污染排放量从正增长向零增长、再向负增长转化, 从源头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 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行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行业清洁生产中心的作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外推行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3.4 要用脚踏实地, 务实发展的观念来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
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避免好大喜功, 更不能只唱不做, 进行概念炒作。回头看看发达国家, 哪个国家不是从最基本的废弃物处理做起?不要小看“废弃物垃圾经济”, 如果我们真的把全国城镇居民每天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那该有多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 把循环经济放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框架下来推进, 在现阶段重点解决节能降耗、推进清洁生产、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环保产业和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中央和国务院的意见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所以在现阶段, 我们应该按照这些原则来开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工作, 不断总结经验, 因地制宜、有条不紊地将循环经济引向深入。
3.5 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促进绿色消费
循环经济应包括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两方面的改变, 政府作为最大的购买团体和循环经济的推动者, 应切实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贯彻实施, 使绿色采购制度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 并扩大其实施的范围, 发挥对社会绿色消费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同时, 应大力培育绿色市场, 鼓励和支持各行各业、各种消费群体改变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 提倡反对奢靡浪费、节约一切自然资源的绿色消费观。
3.6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带动广大民众积极参与
循环经济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我们已经没有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 也经不起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 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着想, 我们必须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 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 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工业、城市化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发动社会大众, 充分认识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吸引全体居民积极参与发展循环经济。这是我国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
摘要: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就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并取得了成功的实践。中国对发展循环经济相对是滞后的, 这与我国环境与资源恶化及短缺状况极不相称。但党和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高度重视, 面对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更应借鉴和吸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把循环经济放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框架下来推进, 在现阶段重点解决节能降耗、推进清洁生产、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环保产业和开展循环经济试点。脚踏实地、因地制宜、有条不紊地将循环经济引向深入。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袁光耀, 等.可持续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2]齐建国, 等.中国循环经济的实践问题[EB/OL].http://www.cciced.org, 2005-03-05.
[3]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发展释疑[EB/OL].http://www.cciced.org, 2005-02-20.
[4]齐建国, 李涛, 李金华, 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循环经济代表团访问丹麦和德国研究报告[EB/OL].http://www.cciced.org, 2005-01-20.
[5]周宏春.循环经济与发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创新.http://www.cciced.org, 2005-01-20.
[6]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战略与机制课题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战略与机制课题组最终报告简稿[EB/OL].http://www.cciced.org, 2004-01-15.
[7]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 2003-11-03.
3.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篇三
摘 要:金融支持不足一直是影响我国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虽国家层面始终重视支持涉农金融的发展,但成效并不十分明显。金砖国家,特别是印度在农村金融的系统建设、制度安排和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
关键词:印度;金融支持;农业发展
中图书分类号:F83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22-02
近年来,金融如何有效支持三农发展问题一直是困扰有关部门的一个难题,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这一问题又被摆到了突出位置。在我国还在为这一问题苦苦探索的同时,我们的近邻——金砖国家中的传统农业大国印度,其在金融支持“三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有鉴于此,全面考察印度金融支持三农的先进做法,借鉴印度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有益经验, 有助于为我国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指明方向。
1 印度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1 构建结构完善、功能齐备的支农金融组织体系
经过数十年的扶持与发展,印度基本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银行、商业银行、地区农业银行和印度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相对完备的支农金融组织体系,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1.1.1 农村合作银行
农村合作银行是印度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印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平均每6个村庄就有一个合作银行,客户主要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农民。印度农村的合作银行分为两类:信用合作社和土地银行。
①信用合作社。印度的信用合作社主要为农民提供短、中期贷款服务,满足农村期限较短的贷款需求。信用合作社是向农民提供廉价信贷资源的主要金融机构,它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信贷协会,它由信贷需求的农民根据一定的章程,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发起成立的基层农村信用合作组织,主要满足社员短、中期贷款需求。二是中心合作银行,其成员为初级农业信贷协会,主营业务是向初级农业信用社发放贷款, 以解决其成员资金不足的困难。第三个层级是邦合作银行,从组织形式上来看,邦内的中心合作银行是其成员单位。它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把从印度中央银行获得的部分贷款和吸收的部分存款运作给中心合作银行,以满足中心合作银行的支农资金需求。
②土地开发银行。土地开发银行主要提供长期贷款,满足农民的长期信贷需求。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股本和发行债券。土地开发银行包括直接与农民有货币资金往来的初级土地开发银行和向初级土地开发银行提供资金的邦中心土地开发银行两个层次。
1.1.2 商业银行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类似,商业银行是印度金融支持农业发作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它几乎参与支持了印度农业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在三农发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1.3 地区农村银行
地区农村银行成立于1975年,业务服务的最初对象是农村地区的社会脆弱阶层提供贷款,现已扩展到其他借款者。地区农业银行一般由商业银行、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出资组建,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享有印度储备银行在提现和动用准备金方面给予的特殊支持政策。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向贫困农民提供“三农”方面的信贷支持,目前已发展成为印度贫农获得信贷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1.1.4 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
印度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是印度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成立于1982年,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信贷扶持及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涉农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来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其具体的职责是为在农村地区提供开发性生产信贷和投资的机构提供再融资帮助, 并为商业银行的农村信贷活动提供资助。同时,为维护支农金融机构的健康运行,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还负有对农村信贷合作机构、地区农业银行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职责。
1.2 适时出台针对性和个性化强的金融支农制度安排
针对在农业发展不同阶段农民的金融需求不尽相同的特征,印度政府适时推出了符合不同阶段需求的特殊金融支农制度安排,个性化的制度安排为印度农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金融支持。
①牵头银行计划。印度商业银行国有化后,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状况有所改善,金融服务提供商由原来的合作机构一家变为了多家金融机构,银行系统对农村地区的信贷供给有所扩张。在相对激烈的业务竞争形势下,只有通过推出系统化的管理方法来合理安排农村信贷计划, 才能够保证政府支持三农发展,稳步减少贫困的目标得以实现。于是,印度政府在1969年启动了“牵头银行计划”(LBS)。为合理引导农村地区金融发展,该计划出台进行了相对周密的制度安排, 规定每个农村地区都安排一个牵头银行负责该地区的信贷计划的编制、信贷资源的安排与协调, 确定各个地区发展需要的资金以及如何由银行共同提供。该计划的实施对提高农村地区的信贷质量、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银行—自助团体联系计划。自助团体是一种人们自愿参加的组织, 它通常由同一村庄的具有相同经济社会背景的10~20个成员组成。自助团体本身、或其它银行机构通过自助团体可以向团体的会员发放贷款。随着金融机构与自助团体合作关系的不断密切,目前自助团体已成为把机构贷款引向穷人的重要渠道,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方便灵活的信贷支持。
③农民信用卡计划。为了让银行系统能为农民在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要素时提供充分方便及时的资金支持,1998~1999年,印度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农民的金融措施——农民信用卡(Kisan卡)计划。农民信用卡根据农户全年农业生产有关活动所需的资金状况,如农机具的购买维修资金、电费缴纳所需的资金等,预先设定一个固定的(如1万卢比)信贷需求上限。农民信用卡的方便之处在于,在额度内农民可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自由的提取现金及时的购买各种生产资料,节约了贷款审批的时间。而在贷款额度超过1万卢比的上限时,则需要持卡农户提供相应的抵押品来保证借款的安全。目前,印度农民信用卡发行张数已逾5500万张,逾五分之一的农民拥有信用卡,农民信用卡为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的金融需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④小额信贷项目。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印度的小额信贷项目发展良好, 目前小额贷款的规模巨大,参与的部门众多,为解决农村地区融资难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印度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主要经验
①适时推出金融支农特殊制度安排。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农业对金融的需求状况和特征,印度政府适时推出了不同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如牵头银行计划、银行—自助团体联系计划、农民信用卡计划和农民收入保险计划等5个特殊的金融制度安排,就是为了针对性解决农村地区信贷供给协调不善、有相同经济背景人群和妇女等弱势群体信贷供给不足、农业生产资金短期、农民抗风险能力差等不同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40多年时间里不断创新,渐次推出的特殊的金融支农措施,为印度农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服务便利。
②以法律形式明确金融机构的支农责任。为了确保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向农业,真正起到扶持农业发展的作用,印度运用强制手段,构建了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法规体系,以法律形式明确了金融机构的支农责任。除了《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法》等与金融相关的主要法律有条文明文规定相关金融机构有支持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外,印度还要求私人银行和外资银行必须增加农村网点,国内银行对三农、中小微型企业等领域的信贷规模不得低于贷款净额的40%, 外商银行不得低于32%, 其中对直接用于农业部分不得低于贷款净额的18%。
③动员和鼓励多层次的金融主体服务农业发展。印度政府鼓励金融机构拓展农村业务,支持农业发展。目前印度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主体呈现出了层次较多,功能各异的特点。第一个层次是国有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地区农业银行等机构。它们是支农的主体,发挥着服务农村的骨干作用。第二个层次是微型金融机构、私人银行和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它们主要涉足小额信贷等领域,在金融支农中起到了较好的补充作用。
3 印度金融支农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①因地制宜地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支农方案。在支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针对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推出针对性和个性化强的,能满足农业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经营模式需求的金融支持计划, 有效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印度在金融支持三农的实践中,先后推出的牵头银行计划、银行—自助团体联合计划、小额信贷项目等支农方案,就为印度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与印度相比,我国幅员更加辽阔、农村经营形式更加多样,农业发展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不断丰富金融支农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出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支农方案,切实发挥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功能。
②以法律的强制力保证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和服务落后的问题,印度政府充分发挥了法律的强制力,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如通过立法要求金融机构增加支农网点,以法律的形式明确银行支农贷款规模不得低于贷款净额一定的比例等等。目前,我国的金融宏观管理部分虽然每年都会出台一些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但国家未还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这也直接影响了这些意见在具体操作中的执行效果。应借鉴印度经验,将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责任、义务、范围和边界等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以法律的强制力保证金融支持三农取得实效。
③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学习印度充分调动各种金融资源,构建功能完善、层次齐备的支农金融体系的先进做法。继续深化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朱超.印度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及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与保险,2006,(10).
[2] 李巧莎.印度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借鉴[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2).
[3] 席增雷,白思然,张萌.印度发展农业的金融支持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8,(7).
4.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篇四
循环经济建材行业在行动-发展循环经济经验介绍
实践循环经济做好工业废弃物处置工作 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 付秋涛 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率先使用双掺粉煤灰生产工艺取代黏土配料,现在年可消化利用粉煤灰20万吨以上,可节约黏土资源9万m3;生产线配备高温布袋除尘系统,烟囱粉尘排放浓度仅为3.17mg/Nm3.,北水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立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建材 PKU英文刊名: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年,卷(期): “”(11) 分类号: 关键词:5.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篇五
目带动战略的金融支持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金融支持项目带动战略的效果
1、增进银企合作,提升循环经济内涵。针对模式中园区企业参差不齐的情况,该市文秘杂烩网金融机构积极优化服务,建立银企合作平台,对项目企业实施区别信贷政策和科学的市文秘杂烩网场化信贷导向,促进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辅导制度,与规模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信贷营销。2005年至2008年的4年间,该市文秘杂烩网金融机构与32家(次)项目企业签约38亿元中、短期融资协议,履约率和本、息偿还率均达到100%。至2008年底止,金融机构与循环经济体中92%的中小企业建立了信贷辅导关系,与100%的规模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授信a级以上企业占比81%,授信金额为10.2亿元。
2、调整信贷结构,扶持循环经济项目。循环经济启动的重要条件是资金的高投入。该市文秘杂烩网金融机构适时加大对招商、新建和技改项目的金融支持,重点实施信贷结构调整,在逐步增加辖内信贷总量的同时,有效地增加了中长期信贷比重。2005年至2008年的4年间,该市文秘杂烩网金融机构对重大项目集群的33个新建、招商项目和16个技改项目进行重点支持,累计投入中长期信贷资金15亿元。至2008年底,该市文秘杂烩网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达38亿元,占比高于短期贷款余额4个百分点,实现了中长期贷款高于短期贷款的信贷结构调整。
3、配置金融资源,支持循环经济发展。该市文秘杂烩网金融机构对重大项目集群重点配置了金融资源。2005年至2008年的4年间,该市文秘杂烩网金融机构通过辖内调剂而增加信贷资金投入5.8亿元,通过引进异地融资增加信贷资金投入6.4亿元,通过上级倾斜累计增加信贷资金投入8.9亿元。到2008年底,该市文秘杂烩网存、贷款余额分别占整个宜春市文秘杂烩网总量的19.30%和25.36%,贷款年均增长率达22.8%,大大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信贷总量的扩张有力地支持了该市文秘杂烩网经济总量的扩张,2008年,该市文秘杂烩网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跨入中部地区20强。
二、金融支持项目带动战略的做法
1、金融支持重大项目带动企业资本扩张。该市文秘杂烩网金融机构坚持按照市文秘杂烩网场客观规律,把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企业作为金融支持的切入点。通过实施招商项目的提前服务,确保招引项目与宏观政策的相关性、与窗口指导的一致性、与信贷投入的吻合性。通过实施在建项目的配套服务,对重大项目企业在建、技改项目多的特点,配套中长期信贷进行支持,确保重大项目产能扩大。通过实施重大项目的精细服务,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辅导,与重大项目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进而配置相应的信贷产品,增加信贷有效投放,在促进其经营安全、平稳、效率的同时,快速实现资本扩张。
2、金融支持循环产业带动信贷资产扩张。该市文秘杂烩网金融机构明确信贷支持循环产业,对循环经济五大支柱产业的23个重大项目企业进行调查和评估,突出金融支持重点;争取上级支持,开辟信贷投入绿色通道,对重大项目集群在准入、评级、授信、审贷、放款等方面给予倾斜;实施辖内信贷资金调剂,将信贷营销重点向中长期信贷转移,并利用时间差调剂支农信贷资金,鼓励异地融资进入项目建设并享受本地银行同等待遇;建立信贷信息共享机制,确保金融机构就项目企业的评估论证及相关信息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3、金融支持增长速度带动经济总量扩张。通过对重大项目集群的重点信贷支持,较好地带动了经济总量的扩张。由煤电衍生的新型能源产业是金融支持重点,煤焦化、余热发电和煤层井下气化等项目为民用和精品陶瓷基地企业提供燃气,为水泥建材企业提供原料,形成数十家企业、经济总量上千亿的循环产业链。废旧金属、塑料的收购、加工是传统行业,在金融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再生物资市文秘杂烩网场,每年可供利用的废旧物资达20亿元,进而使再生金属产业异军突起,4家集团公司进驻该市文秘杂烩网,总投资达10.8亿元。在金融支持下的生物食品产业也应运而生,5家规模企业相继竣工投产,构成“一带一村一园”45平方公里富硒产业示范区的总体框架。
三、金融支持项目带动战
略的启示
1、支持重大项目是基础。实现经济金融总量放大,关键要求金融机构与时俱进。要发挥中央银行窗口指导作用,抓住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大机遇,把信贷结构调整到实体经济和重大项目上来;要坚持与项目带动战略相适应的金融创新,为金融支持项目带动战略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要形成与项目带动战略相适应的风险防范机制,使项目资本扩张、集
群产业发展和经济金融总量放大成为风险防范的坚实保证;要正确处理支持项目带动战略与中小企业、三农经济的关系,努力实现从项目经济良性循环向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递进。
2、形成项目集群是保证。实现金融强力支持下项目经济良性循环向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递进,必须重点发展区域项目集群。要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理念,循环经济形成的是产业集群,奉新孵化式融资形成的是板块集群,在更大的区域中就必须有更大的概念作支撑。经济的梯度转移是形成项目集群的重要因素,“珠三角”、“长三角”和“海西”项目集群的兴起,是将区域优势溶入国家乃至国际大背景的产物,这也正是内地形成项目集群所必须的借鉴。目前,内地项目集群的形成更多是依靠大型项目的带动,然而其最佳效果是企业带动市文秘杂烩网场、市文秘杂烩网场带动企业,并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浙江、山东一些地方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点。
3、发挥带动效应是关键。实施资源型的产业带动,其效应原于产业链条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循环经济发展采用这一模式;实施板块型的产业带动,其效应原于产业市文秘杂烩网场的纵向品质和横向辐射,奉新、上高工业园区采用这一模式。无论是资源型还是板块型产业带动,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都是带动效应产生的必备条件。要增强政府主管部门协调功能,调解资源配置与实际利用的差异;适当调整项目集群的产业布局,按照科技含量、产业规模、带动效能等要求重点发展相关带动产业;建立项目集群的资金保障机制,以设立政府专项资金为支点,撬动金融资源的组织、策划和配置;支持项目企业实施资本运作,通过产业资本构成企业关联的运行模式,整体提升项目企业风险防范和核心竞争的能力。
6.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篇六
我公司始建于1987年,占地130亩,总装机容量39MW,锅炉390T/H的生产规模。2004完成销售收入1.36亿元,比03增长1665.36万元,增长比例为13.91。十余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经济生产、能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共同协调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烟尘
排放、二氧化硫排放及水污染治理为工作重点,全面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在创建节约型企业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更好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公司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先后投资4600余万元,建成了先进的水处理循环系统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改等工程。主要建设项目具体如下:
一、废水的治理与利用1、2001“零排放”系统改造工程
为满足灰水零排放及锅炉水膜除尘器用水的要求,2001年10月份公司投资3万元,从锅炉车间到沉灰池敷设400m直径500mm的瓷管道,使灰水集中流到沉灰池沉淀,有效地保证了废水的治理。并且在废水回收池上新增加两台60t/h废水回收泵,废水回收能力由原来的66t/h增大到186t/h,同时在直径100mm废水回水管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条直径200mm的高密度聚乙烯防腐蚀管道,总投资12万元,巩固了废水的重复利用,同时更大的满足了水膜除尘器用水的要求,减少工业用水量,年经济效益约20万元。好范文版权所有
2、2002进一步完善污水治理
为保证水膜除尘器的用水量,提高废水回收系统的可靠性,解决废水回收三台22T废水泵的出力不足的问题,2002年公司对三台小泵进行了更新改造,拆除三台小泵,更换两台140t/h大泵,保证了水膜除尘器的用水量,同时避免了废水外排现象。
3、2003浓水回收工程
浓水系化水车间反渗透设备的过滤水,利用价值较高,公司投资80余万元对浓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建立一套浓水回收系统。在化水车间北、电气车间前分别设有两个400m3的浓水池,由2台32m3/h的潜水泵,直供各生产车间和办公楼,用于浇花、冲厕、打扫卫生、反洗过滤器等用。杜绝了浓水直接排地沟,减少浓水外排,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工业水的用量,取得了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4、2004整修废水回收系统
在加大烟气治理的同时,为保证公司“零排放”的正常运行,公司于今年投资约4万余元,彻底整修了废水回收场,将原来的盖板换新,回收池清淤、整修。原敞口水槽很容易落入杂物,造成水槽内的堵塞现已经铺设盖板。另外,对废水回收池的回收泵进行了彻底的检修,更换了大部分配件,对原来铺设的高密度聚乙烯管道进行了部分更换,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废水的重复利用,满足水膜除尘器的要求,减少工业用水量,实现环保与节能降耗的共盈。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烟气、烟尘及废渣的治理与综合利用1、2001改造原有水膜、多管除尘器
2001,公司投资50万元对2、3、5#炉多管除尘器进行更新改造,将原铸铁旋风子改为陶瓷旋风子。陶瓷旋风子耐磨损,延长了此除尘器的使用寿命,并收集较多的灰量,减轻了冒黑烟的现象。该装置不仅提高了除尘效果,而且还可将飞灰进行二次燃烧,效率达到96以上,取得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由于陶瓷多管除尘器安装在水膜除尘器之前,形成多级除尘布局,总除尘效率可达98以上。另外,公司对锅炉干除尘更新改造的同时,又对1-6#炉水膜除尘器进行了改造。投资2万元,将原溢流式配水系统改为直配管式,即由原来的开放式改为封闭式,从根本上消除了除尘器漏风的现象,达到零漏风,克服了内水槽太浅的弊端,保证了水膜除尘器水膜均匀,对减轻锅炉冒黑烟现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原敞口水槽很容易落入杂物,造成内水槽及连接孔的堵塞,改造以后,彻底解决了原水膜除尘器存在的弊病,取得了较好的环保效益。
2、2003年4#、5#炉水膜除尘器更新改造
2003年,按照公司技改计划及环保要求,拆除4#、5#炉低效水膜除尘器,投资150万元,又新上一台高效三电场静电除尘器,使除尘效率提高了一个台阶,达到99.5以上,大大降低了烟尘排放浓度。
3、2005年进一步加强粉煤灰的治理与利用
建设7#、8#炉灰库及气力输送系统。为便于粉灰管理,使粉灰的存放、装运更方便、快捷、卫生及减少散失,2005年公司计划投资230万元在老厂区建设7#、8#炉灰库及气力输送系统,即可处理干粉灰又可进行加湿处理,这将彻底解决了粉灰造成的污染。另外,新厂区也将投资建设灰库。对于生产产生的炉渣、煤灰则全部作为建材原料综合利用,有效地控制了环境污染。今年计划新上粉煤灰制砖,并开拓市场外销,将公司生产产生的煤灰、炉渣全部综合利用,不仅杜绝了煤灰污染,还达到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公司7#、8#炉的投入并正常运行为原链条炉产生的炉渣利用创造了条件,原煤中搀烧煤灰和炉渣,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这个技术革新应该是一个观念上的突破,为今后电厂效益进一步提高开辟了一条新路。特别是在原煤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通过掺烧煤灰和炉渣,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减少企业亏损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锅炉改造,实现资源综合利用1、2001-2002年投资新上7#、8#循环流化床锅炉及静电除尘器
为实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保护环境,扩大供热面积,提高经济效益,公司先后于2001、2002年投资3200万元新上了2台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改项目。此技改项目采用了静电除尘,炉内脱硫,干式除灰方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以煤矸石为主,年可消耗煤矸石50万吨左右,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对周边地区减少占压土地起到了积极作用。
2、2004-2005能源综合利用再提高工程
2004年煤价一路攀升,公司现有设备效率低下的弊端越来越突出。为彻底摆脱目前的困境,2005年公司经多方论证将新上两台120T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2×2.5万KW汽轮发电机组,代替现有低效高耗能且二氧化硫去除率低的1--6#链条炉。
该方案的实施,即可实现新上机组与部分原有机组重叠运行的生产方式,实现由中参数向高参数的飞跃,从而提高设备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发电成本。新上12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在88.9以上,比现有的锅炉高7-10个百分点,煤种适应性强,燃烧稳定,能够源头上提高能源利用率,使发电效率比原来提高10,发电煤耗降到400g/kwh左右。同时,产出的灰渣又可作为水泥等建材的良好原料,充分实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并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四、不断加大技改力度,很抓节能降耗工作
1、公司通过认真的理论论证和分析,大胆尝试,在全省热电行业首家采用利用蒸汽压差使用小型背压汽轮机拖动给水泵,余汽进入除氧器。即保证了给水压力,又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设备效率。
2、在有了小型背压汽轮机拖动给水泵的成功运行经验后,再经详细的分析论证,公司再次在热电行业开创了采用小型背压汽轮机经两级变速后拖动循环泵运行的先河。这是一项历史性的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循环水泵用电动机拖动,一个是不好控制富余流量,另一个就是耗电高,不经济。经过一年的运行证明用汽轮机拖动循环泵运行安全可靠,效益显著。
3、在热电公司的给水系统采用了大功率变频器控制给水泵转速,从而实现了锅炉恒压供水的目的。这也是一项值得庆贺的创新,锅炉给水是根据热、电负荷的变化而随时变化的,而给水泵运行的台数,只能按最大流量运行,否则不能满足锅炉上水需求,但当锅炉上水量小时,势必造成动力资源浪费,给电厂效益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变频器的使用则轻松做到了根据锅炉上水量的自动调节实现恒压供水的目的。
4、开创性的设计制作了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降低了因老式疏水器疏水不正常造成的热量损失,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延长了疏水管道使用时间。
5、公司为节约资金,通过充分的考察论证,出台了5#机组上马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组织安装、调试,现运行正常,5#机组是从外部购进的废旧机组,它的正常投运不仅为热电公司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为旧机组的再利用做出了可喜的尝试。20045#机共发电3827万KWH,上网2318万KWH,增加产值1043万元。
公司在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所做大量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认可,2002年12月份被省经贸委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同时享受到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7.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篇七
一、泉林集团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之路
泉林集团生态产业链以浆纸生产为中心, 以各种作物秸秆、水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绿色生态有机肥制造、纸浆模塑绿色环保餐饮用具制造, 粘接剂制造为框架, 通过盘活资源、优化产能、提升研发、扩张产业等步骤, 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内部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废弃物得到综合利用, 环境污染达到零排放标准, 做到了生产经营与生态环境和谐一致。其中, 制浆→造纸→产生黑液提取木质素制肥料、黑液酸析滤液制造水玻璃——这一链条形成生化处理链;制浆→产生的中段水→再进行水处理→部分水浇灌集团农业观光园→部分水回收再利用——这一链条形成节水制浆造纸链。泉林集团循环经济生态产业模式, 经过长期的坚持和升级改造, 它已经逾越了环保障碍, 步入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其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1. 革新环保观念, 坚持环保先行, 抢占发展循环经济的先机。
泉林集团发展循环经济, 主要得益于环保观念的革新, 超前选择了一条环保先行的发展思路。造纸企业创建生态纸业、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三大制约瓶颈就是水资源、纤维原料、环境保护。在这三个因素中, 环保决定生存, 纤维原料决定发展优势, 水资源决定发展前途。由于历史条件和客观原因, 我国制浆造纸企业长期重生产、轻环保, 导致制浆造纸行业成为一个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为了摆脱这一错误观念的影响, 抢占发展先机, 泉林集团深刻认识到治理工业污染, 实现清洁生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必须先从环保入手, 树立“污染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观点。从1991年以来, 累计投入10亿多元进行环保技术研发和环保工程建设, 已建起中水深度处理工程、白水回收系统、黑液处理等污水处理工程, 彻底解决了制浆造纸业的环保问题。同时, 又成功突破了制约造纸行业发展的三大瓶颈, 变三大制约因素为三大技术优势, 使“统一制浆、分散造纸、集中治污”的发展策略得以全面实施, 有效地解决了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2. 坚持自主技术创新, 打造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优势。
技术创新是保持行业和企业持续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泉林集团深谙科技创新之道, 现已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 与科研机构相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开发高强度、高效率、低污染的制浆生产技术, 发展低定量、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率的造纸生产技术。这不仅全面优化提高了泉林的技术结构, 还为打造成本优势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从2001年开始, 泉林集团革新传统麦草制浆工艺, 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木纤维的“置换蒸煮”新工艺, 在关键指标例如纤维强度、白度等方面均可与桉木浆和速生杨木浆相媲美, 而制浆成本却比桉木浆和速生杨木浆大幅降低。该技术被中国造纸学会、山东造纸学会和天津科技大学的专家学者联合进行了鉴定, 一致认为该项技术新颖独特、技术工艺居国际领先水平。2007年, 泉林集团研究开发出麦草浆无次氯酸盐漂白新工艺, 并实现了无氯漂白, 实现纸浆白度90%以上。
3. 打破传统线型经济运行模式,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经济。
泉林集团通过科学地调整原材料结构, 循环梯级利用废物, 强化资源的回收利用, 发展非木纤维浆纸一体化, 打造出了一条完整封闭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即制浆产生的木质素生产绿色肥料, 环保处理过的水用于观光农业园灌溉和回用生产, 绿色肥料用做观光农业基肥, 植物秸秆用于制浆造纸。同时, 改变了造纸行业的四个传统观念, 即造纸行业不是一个污染行业, 而是一个生态行业;环保治理不仅仅是碱回收, 通过酸析木质素技术和热电联产碱回收发展循环经济;林浆纸一体化不是惟一的道路, 用麦草、稻草、芦苇、芦竹、棉杆等非木纤维也能生产高档纸;发展万吨浆、万吨纸项目投资并不需要上亿元的巨额资金。
4. 建设生态工业园, 夯实循环经济的产业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建立生态工业园。目前, 泉林集团已经初步形成了生态工业园。它包括浆、纸工业基地, 植物秸秆回收仓储基地, 水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基地, 绿色生态有机肥基地, 绿色软包装制造基地等几大经济实体。其产业链是以浆纸生产为核心, 以县域植物秸秆回收仓储、水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绿色生态有机肥制造、粘接剂制造为框架, 通过盘活资源、优化产能、提升研发、扩张产业等, 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使内部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 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目前, 泉林集团已经形成优质商品浆制造基地、高档文化纸和生活用纸制造基地、食品医疗包装盒制造基地、绿色有机肥料制造基地、制浆造纸环保设备自主设计基地及相关产业的工业园区, 为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泉林集团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1. 要真正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和长远发展观念。
泉林集团的实践证明, 节能减排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必然选择。因为, 从短期看, 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投入大、见效慢, 会减少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利润。但如果把目光放得长远些, 环保节能成本的提高, 有利于产品档次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 不仅要为社会创造利税, 还要承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凡是不能履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的企业, 必将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甚至被淘汰出市场;节能减排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还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 企业管理者都必须更新观念, 正确认识和处理节能减排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树立“环境是借贷而不是继承”的理念和长远发展观念, 变“要我节能减排”为“我要节能减排”, 切不可将节能减排当成包袱。应当看成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手段。
2. 要建立一支技术人才队伍, 加强技术创新工作。
泉林集团的实践证明, 最大的节约还要依靠科技创新。只有坚持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 才能为节能减排形成强大的技术支撑, 节能减排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 节能减排必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的科技实力。针对节能减排的重点环节, 应从技术改造、工艺流程再造、产品设计、清洁能源应用等源头抓起, 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力度;以技术创新为主线, 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弥补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实施以“引才、育才、惜才、留才”的人才工程, 为技术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但政府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应出台扶持技术创新的政策, 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3. 要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搞好结构调整工作。
泉林集团的实践证明, 落后的生产能力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源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优化结构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是解决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结构性矛盾的关键。因此, 政府应加大对产能落后行业的调整力度。一是对新上项目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即有利于带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有利于节能环保;二是加大产业转移力度, 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和新应用领域转移, 为节能减排的实施提供厚实的资源支撑;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兴产业;四是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五是加强节能技术改造,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
4. 要努力做到变废为宝, 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8.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篇八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个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占全国人口10.39%,但是,它的GDP和税收却约占全国的22%,进出口额占全国的35%,利用外资占全国的40%,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位列全国前茅,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评价中,上海市1个、江苏省21个,浙江省25个进入了前100名。
一、“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实力现状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显著增强。据中国县域经济网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初全国县域人口平均规模为45.53万人,而江苏、浙江分别为94.06万人、54.16万人,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2.07倍、1.19倍,在全国排第1、11位;同期全国县域平均生产总值(GDP)为32.04亿元,而江苏、浙江为123.20亿元和93.92亿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5倍、2.93倍,在全国排第1、2位;截至2004年初全国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平均为7037元,而江苏、浙江为14538元、16227元,分别是全国平均值的2.07倍和2.40倍,在全国排第4、2位;在对全国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比较中发现,全国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1.21亿元,而江苏、浙江为7.13亿元、4.43亿元,分别是全国的5.89倍、3.66倍,在全国排第2、4位。到2006年初,浙江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县域平均值的2.38倍,为全国各省区之最;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49.2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8.5亿,均为全国各省区之冠。由此看出江苏、浙江县域经济实力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从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选开始到第六届,在连续六届的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江苏和浙江进入百强县的数量都远远超过其他省份,在第六届评选中,江苏占21席,其中7个县进入前十名;浙江占25席,其中3个进入前十名。2005年“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等级都是I级,在全国的排位是:上海第1、江苏省第4、浙江省第5。从以上分析看出,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
二、“长三角”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人凭借敏锐的眼光,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各级党政领导对县域经济高度重视,在财政体制、经济管理权限设置、发展搞活乡镇企业、发展市场等多方面采取切合实际的节节推进的改革措施,使县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在财政体制方面,浙江省实行“省管县”体制,除计划单列市宁波外,浙江其他县的财政直接由省管理,预算内的县财政直接与省财政结算,只有预算外的各种“费”与市结算。
避免了市对县财政的截留,实现了增强省级财力与壮大市县财政的目标,使县域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例大大增加,尤其是有效改善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状况,逐步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了全省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经济管理权限设置方面,浙江给县(市)扩权。浙江省在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则,除人事权外,把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权都下放给县,内容有12大类313项,权限下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很多经济权限按行政层次划分的束缚,有利于政策、制度执行的规范化,有利于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了政府转变职能。同时,江、浙在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江、浙县域经济率先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县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远远高于大中城市,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再加上江浙人敢闯敢拼、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极大地促进了江、浙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江、浙两省县域经济率先打破“惟成分论”,放手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使个体私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资本和创业者从最小的、最不起眼的小商品生产开始起步,继而发展到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组织形式,进一步激发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活力。地处长三角的江苏乡镇企业起步早,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前列,2004年江苏66个县(市、区)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达到601.4万人,占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总数的72.8%,在苏南经济强县民营经济甚至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8%以上。目前,在浙江全省的县域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占80%,以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170万人,乡镇企业增加值、税金、利润等项指标都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三)积极发展专业市场,通过专业化市场与企业的联动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浙江是全国闻名的“市场大省”,“建一个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做法,成为浙江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经验。20世纪90年代后期,浙江县域经济无论市场数量还是市场规模都呈迅猛发展态势,继而发展成各种各类的大型综合及专业市场,形成了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柯桥轻纺城、永康市科技五金城、余姚市中国塑料城等都已是全国闻名的大市场。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搞活了产品的流通,反过来又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围绕市场,浙江一些地方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之快出人意料。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饮食业、旅店宾馆业、运输业、电信业、娱乐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四)产业发展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
20世纪90年代以后,浙江把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在浙江,由产业集群构成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已成为该省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品牌,同时也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06年6月底,浙江有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601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285个、100亿元以上的37个,这些产业集群共涉及28个工业部门。资料表明:诸暨大唐袜业是中国“袜业之乡”,现有上万家企业,分布在11个相邻乡镇、120个村、1万多户农村家庭,这一产业集群,年产袜子48亿双,产值达80亿元,占全国产量的50%。此外,还有闻名全国的嵊州领带群、永嘉桥头镇纽扣产业群、海宁皮革、永康五金、柳市低压电器群等。产业群不仅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被人誉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受到推崇。
(五)以发展城市化为重点,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1998年浙江省提出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新阶段。县域城市化建设突破了以建制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的局限性,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提高县域城市化的水平。为此,各地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改革新举措,确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运用市场机制的新手段,培育多元化的投资新主体,县域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如浙江的苍南县龙港镇,当初为5个小渔村,发展到今天已成了集聚了23万人口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民第一城”。在经济实力强县,城镇化的发展步子迈得更快。如地处浙江中部的义乌市,依托商贸业的持续繁荣,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5年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2005年的5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高达55%。地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在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同步提升的同时,其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2.1%上升到2005年的50%,其苏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65%。
(六)实施外向发展战略,通过利用外资使县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的快速发展和县域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得益于坚持“两头在外”,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实施外部带动的外向发展战略。例如江苏省昆山市近年来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县域经济之路,也被外界称为“昆山之路”。昆山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就是利用外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昆山就确立了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充分利用外资、积极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迅速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昆山通过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大量进入,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几大支柱产业在工业总量中占比达45%。仅2004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就达9.5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1.5%,成为全国引进资金、技术最多的县(市、区)。正是在外资拉动模式的带动下,2004年昆山人均GDP实现90714元,位居江苏省首位,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评价中,昆山与江阴市并列第一,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优秀范例。
三、“长三角”成功经验带来的启示
(一)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提供县域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各地应积极学习借鉴浙江省“强县扩权”的经验,扩大部分县(市)的经济决策权、事务统筹权和社会管理权,增强县域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建议各县(市)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县域经济上,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二)以培育特色产业为目标,加快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对特色产业不太明显、但具有发展潜力的县(市),要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制定适合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的新理念,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使特色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通过做优结构、做大产业,带动整体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
(三)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江浙县域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离不开600多个产业集群区的发展。各地应借鉴长三角的经验,按照集聚产业、整合产业、提升产业的路径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具体应有以下政策组合:(1)建设和完善产业集聚硬件环境。通过完善的服务设施,把产业集聚区培育成为生产加工中心、市场贸易中心、信息中心、价格中心等,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2)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作好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时,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本地区产业相对优势,选择几个可能造成产业聚集的特色主导产业;(3)加快产业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4)培养骨干企业,发挥核心主导作用;(5)建立中介服务组织,保证产业集群健康成长;(6)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以品牌集聚产业。
(四)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国家发改委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民营工业总产值,广东为13095亿元、江苏为9253亿元、浙江为8342亿元、上海为4190亿元、山东为5288亿元。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本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浙江为86.8%、广东为82.6%、江苏为79.4%、福建为79%、天津为72.5%、山东为65.7%。由此可见,要想全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1)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新上的项目,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都要鼓励和动员民营经济参与,吸收民间资本并创造条件支持他们控股,对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结构谓整、对外开放的,应给予重点支持和保护。(2)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包括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贯彻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3)重点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各县(市)政府应出台政策和措施切实保证民营经济发展用地需求;进一步拓宽民带经济的筹资渠道,积极组织银企联谊活动,引导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开办中小企业小额贷款业务,成立县一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4)加快重点民营企业发展,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市)要选择重点民营企业给予挟持,不仅要给荣誉、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而且要制定有力的扶持措施,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五)实施外向发展战略,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应借鉴昆山的经验,大力实施外向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外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要素,发展壮大本地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9.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篇九
►►一、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
日本政府在日本向循环经济的转变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 日本实行的是环境保护末端治理的战略, 80年代以后转向从生产和消费源头防止污染的“管端预防”, 实现了发展战略的一次突破, 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 “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传统经济流程并无根本的改变。进入90年代, 日本提出循环经济离你那, 实现了发展战略的新突破。1994年12月, 日本内阁制定环境基本计划, 首次提出“实现以循环为基调的经济社会体制”。
2.发展与完善阶段
1998年, 日本制定“新千年计划”, 把循环经济作为构建21世纪日本社会发展的目标。《环境白皮书》提出“环境立国”的新战略, 把它提到与先前的“贸易立国”和“科技立国”等战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2000年5月, 召开“环保国会”, 参众两院表决通过了《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等多项法规及其修正案, 提出建立“环之国”即创建循环型社会的国家目标。
3.成熟与持续发展阶段
2002年初, 日本环境厅升级为环境省, 其行政职能也有所变化。将原来许多部门执掌的废弃物管理职能统一划归环境省, 由其下属的废弃物与回收利用对策部统一管理。升格后的环境省突出重点, 一是从环境管理的角度出发, 通过强化与相关省厅协调、联合、开展综合性的环境管理;二是在防止全球变暖等环境事务方面, 加强国际合作, 强化其职能。
►►二、日本循环经济的特征
1.注重立法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 立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循环型社会”。从2001年4月, 日本开始实施七项法律, 争取一边控制垃圾数量、实现资源再利用, 一边为建立“循环型社会”奠定基础。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贯彻实施, 对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控制环境污染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2.注重科学技术
日本非常注重依靠科学技术, 如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以及清洁生产技术等来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来推进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体系。这从日本日益递增的环境科研经费以及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绿色行星计划”、“月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可见一斑。
3.注重政府职能
为谋求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型社会体系, 日本政府设置了“环之国”会议机制, 该机制由日本内阁成员与10位日本民间的有识之士组成。“环之国”的基本理念是谋求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的简洁、高质量的循环型社会”。
4.注重市场调节
市场调节手段主要是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 如资金投入、税收政策等。多年来, 日本政府一直积极支持循环利用项目, 其中, 返还制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 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该政策的实施。
►►三、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1.生产者责任的扩大
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运行的企业, 不仅要承担对其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的第一位责任, 而且在其产品被消费之后, 仍然负有对制品进行物质循环的管理责任。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形成促进基本法》明确了企业在这方面的责任。
2.完善循环经济法规和政策
为了加强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我国不仅要为各行各业制定和实施专项法规, 而且要尽快出台一部像日本《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那样的一部基础性的核心法律。此外, 在循环经济政策方面, 我国要从国情出发, 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 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通过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技术政策等各项政策的配套实施, 从整体上有效推进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
3.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
日本的回收情报网络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 和其他公共机构一起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污染源的治理, 获得了极大成功。它们使废弃物的回收和排放和逐步走上规范有效的轨道, 使政府的循环经济政策更好地贯彻实施, 使市民、企业、政府形成一体, 通过沟通信息、调剂余缺、推动了垃圾减量运动的发展。
4.以绿色采购引领绿色消费
从2001年4月开始, 根据《绿色采购法》, 日本政府各机关在购买商品时都要购买减少环境负荷的环境友好型产品。由于消费规模大和市场带动作用明显等特点, 政府绿色采购可以成为我国建立绿色消费模式的“火车头”。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 供应商为了赢得政府这个市场上的大客户, 会想尽办法增强其产品的绿色度,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 减少污染物排放, 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程度。
5.鼓励公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
日本民众利用各种手段和媒体宣传加强公众对实现零排放或低排放社会的意识。通过教育、培训、宣传、推行环境友好产品标志和循环利用产品标志等方式, 大张旗鼓地开展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鼓励居民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分拣, 对那些没有利用价值而且危害性强的废弃物, 国家可以考虑进行有偿回收或对回收行为进行奖励;提倡绿色生产生活和文明消费方式, 鼓励公众购买循环经济产品;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鼓励公众对企业和政府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
摘要: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本文主要阐述了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特征, 并总结了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循环经济,日本,特征,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M], 新华出版社, 2010
10.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篇十
摘 要:随着生态安全农业的大热,一种大森林环境下的有机新型农业――林下经济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重视。该文通过介绍广西国有钦廉林场的林下经济――钦廉模式,探索大森林环境下有机新型农业的特点及其发展意义。
关键词:钦廉模式;林下经济;有机农业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9-91-02
引言
1.1 钦廉模式的起源 20世纪90年代,国有区直林场中由于管理体制不到位,劳动力效率下降,林场经营效益降低,职工就业难度大。出于对林场减负和职工发展的角度,出现了林场分地给一线职工并准其自主经营的自营经济。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提出“少砍树,不砍树,也致富”。不能因为林改破坏林地,而要使林改具有持续性,由此提出了林下经济。2011年10月10日,经过会前多次到广西的调研,时任全国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上正式提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广西钦廉林场是发展林下经济的排头兵。2008年,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提出桉树下不长草的疑问,开启了钦廉试行林下种草的序幕。此后,钦廉林场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自营经济的基础,从林下种草开始,到牛羊养殖,再到生物肥料,逐步形成了林下种草―草喂牛羊―沼液种草的有机、立体、循环经济模式。
1.2 钦廉模式的内涵 钦廉模式的内容在于利用林下空间,实现林下种草、草喂牛羊、沼液种草的林业循环,形式是“公司+基地+合作社+林户、林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真正成为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民生农业。
1.3 钦廉模式的意义 钦廉模式林下种草,改变了速生桉下不长草的传统、错误观念;带动辐射林农和农村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它多种树而不砍树,创造良好的林业环境,以绿色、环保、生态、循环、低碳为依据,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钦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做法
2.1 把林下绿色空间当新型财富资源来做 钦廉林下经济将林间间隙土地、林荫、森林小气候等资源种草,将其当做新型的要素资源、资产资源、资本资源来开发、利用、运营,不仅丰富了森林景观,增强了林地保持水土的效用,而且将林下资源切实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财富,真正做到了“既要青山绿山,也要金山银山”。
2.2 把林下绿色经济当新型产业体系来做 钦廉林下经济,林下种草、草料加工配送、草喂牛羊、粪便做有机生态肥、沼液种草、牛羊产品转销市场的林业循环模式,真正将森林环境下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当做新型的农工商贸服产业来开拓、延伸、建设,构建了一个现代多功能复合产业体系。
2.3 把林下绿色基地当新型产业园区来做 钦廉林下经济模式将林区土地整合规划,统一配套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立种养集中区,建设特色功能园,把森林环境下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贸业等功能集中区,当做新型的现代产业园区来开发、建设、运作。
2.4 把林下绿色产品当新型市场品牌来做 钦廉林下经济产品,经过标准检测、检验检疫、品牌认证,通过统一加工配送,建立专业市场销售,真正做到绿色安全无污染,紧跟新时代人们对食品安全高要求的潮流,真正做到高品质、高生活。以此将森林环境下生产的绿色、环保、生态、卫生、安全的食品,当做顺应人们消费观念提升、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载体来做。
2.5 把林下绿色经营当新型发展方式来做 钦廉林下经济模式整个产业链实现资源的绝对利用,真正践行“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理念,是一种环保无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它把森林环境下的生产经营,变成绿色、环保、低碳、生态、清洁、循环的生产经营,当作了转变经济发展、建设美丽广西的新路径来做。
2.6 把林下绿色管理当新型制度变革来做 钦廉林下经济模式发展过程中,公司仅做承包、示范,经过市场检验之后再鼓励和带动职工大力发展,将最终利益归属职工,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人文经营、民生管理,把森林环境下的生产政策、经营制度、管理机制,当作现代林业的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来做。钦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运行特点
3.1 资源化 钦廉林下经济利用林间间隙土地、林荫等原来从未开发的资源进行再利用,将牛羊粪便通过微生物处理做成有机肥料,实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改变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传统,真正做到了资源化发展。
3.2 产业化 钦廉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国有林场的龙头带动,对林业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林业产业化经营方式。
3.3 集约化 钦廉林下经济整合林区土地,将森林环境下的种、养、加工等功能集中区作为特色功能园区来开发,增加了生产要素的含量,提高要素投入的集中度;通过总公司+分公司+基地+专业市场的形式,实行规模化经营。通过这种集约化经营方式,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整合效益。
3.4 品牌化 钦廉模式的林下经济产品经过标准检测、检验检疫,目前已形成钦冠品牌,通过绿色、环保、安全、无污染的产品形象将其与其他非林下经济产品区别开来,达到了市场突出和市场区别的品牌化作用。钦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经验启示
4.1 理念先行 广西钦廉林场在林改实行以来即开始探索如何利用林下空间增强自身发展,再借民众对由桉树下不长草发出疑问的契机,提出不砍树也致富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并将其作为生态文明的基础加以建设,真正做到理念先行。
4.2 模式引导 广西钦廉林场通过对林草、林畜、林菇、林蜂等不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形成了林下种草―草喂牛羊―沼液种草的立体循环模式。在该模式的引导下,逐步发展完善成为钦廉林下经济的发展路径。
4.3 主业带动 钦廉林下经济产业链以种草为基础,以养殖为主业,以生态肥料加工为后续,通过养殖的发展,带动林下种草和有机肥的生产,而动物产品则实现品牌化经营销售。
4.4 立体推进 钦廉林下经济首先利用林下空间,实现立体经营;其次对大森林环境下的种、养、加工、服务等产业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交叉发展;再次通过总公司、分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的形式,步步推进,层层发展。
4.5 综合发展 钦廉林下经济模式不只是林场种树的单一发展,而是林下种植、养殖、加工多向发展;也不是只停留在生产阶段,而是生产、加工、储运、市场层层推进,真正实现了农工商贸服一体化、综合化发展。
4.6 推广价值 钦廉林下经济模式由林场牵头组建公司,公司做承包和示范,经过市场检验之后再鼓励和带动职工大力发展,将最终利益归属职工。在全区林场范围推广钦廉模式,首先有利于确定林下经济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其次,依靠林场强大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加快林下经济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林场发展经过市场检验之后,在全区各地推广钦廉模式有助于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实现林下经济产值和农民林业综合收入的稳定增长;有利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全区实现绿色增长,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推荐阅读: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1-11
七年级上册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知识点梳理湘教版06-28
百度更新关键词的一些经验06-21
浅谈发达国家村镇建设经验06-20
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07-17
关于准备司考一些经验心得07-20
一些简单的短句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