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

2024-10-01

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8篇)

1.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 篇一

保险经纪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财务管理,规范公司财务行为,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保证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以稳健经营为原则,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科学编制公司财务预算,依法组织收入,合理控制成本费用,增收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有效利用公司资源,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和考核,如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加强资产管理,维护公司资产安全与完整;董事会、总经理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条公司及所属分公司、营业部(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在开展各项经营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四条公司及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执行本制度的第一责任人。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

第五条公司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逐级授权、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统一领导:公司本级在财经政策、规章制度、财会业务等方面做出统一安排与部署。集中管理:公司本级侧重研究企业发展战略、选择合作保险公司、开拓市场产品以及指导相关经营业务。

逐级授权:即公司本级内部授权、公司对各分支机构授权,公司各部门及分支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各项经营活动。

自主经营:各分支机构作为非法人单位,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第六条公司实行财务总监制度,财务总监由董事长提名,董事会聘任,对董事会负责。其职权是: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政策和法规;协助公司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组织指导和推动公司的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检查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参与公司重大财务活动的研究和决策;受董事会委托,督促、检查分支机构的财务工作。

公司充分运用现代办公手段,逐步实现公司及分支机构财务电算化,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第七条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缴存营业保证金,依法、及时计算缴纳税款,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公司实施内部稽核制度。

第三章财务机构和财会人员

第八条公司及分支机构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非独立核算的单位,可以只配备专职财会人员。公司各级财务部门是具体承担公司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的职能部门,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统一管理本公司的财务工作。公司及分支机构所有财务收支均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核算,各项开支(除限额以外)实行总经理“一支笔”审批制度。

第九条公司财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素质,遵守职业道德。公司聘用财会人员遵循岗位牵制原则,执行回避制度,对在岗财会人员提供必要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和交流。

第十条公司财会人员工作职责

一、财务部经理工作职责

1、熟练掌握国家相关财经政策和法规,严格执行公司财务管理规定。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主持财务部的工作,负责拟定公司财务管理相关实施细则,组织财会人员完成各项会计业务;

2、执行董事会、总经理有关财务工作的决定,主持编制公司年度财务预算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努力控制和降低经营成本,审核、监督公司资金的运营效益;

3、参与公司新项目、重大投资、重要经济合同的可行性论证工作;

4、审查公司及分支机构财务报表,按期向总经理和董事长提交财务分析报告,主持公司的财产清查工作;

5、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力量对分支机构进行财务检查,督促分支机构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公司规章制度,负责组织对分支机构财会人员进行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

6、参与起草、修订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相关制度,指导、督促分支机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会计人员工作职责:

1、熟练掌握国家财经政策,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公司财务制度,熟练、准确归集、核算公司经营中的相关收入、成本和费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做到手续完备、数字准确、账目清楚;

2、维护财经纪律,执行财务会计制度,严格审核资金收付和费用报销,及时处理各项会计业务。根据审核的原始凭证正确编制记账凭证,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予以退回,要求更正或补充;

3、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严格按照经济合同进行相关财务核算;

4、按规定要求编报财务报表;

5、妥善保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经济合同等会计信息。

三、出纳员工作职责:

1、熟悉国家财经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财务管理规定,认真复核原始凭证及附件,确保原始票据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办理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款业务;

2、及时、准确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日记账逐日逐笔按顺序登记,所记录的内容与会计凭证保持一致,每天结出余额;

3、月末及时与银行核对往来余额,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在调节后达到一致。出现未达账款,及时查明原因;

4、严格遵守现金“收支两条线”原则,不坐支现金,收取的营业款及时存入银行;

5、遵守现金管理规定,妥善保管库存现金和空白支票。库存现金控制在规定限额以内,按规定填制银行支票,使用支票做好登记工作;

6、维护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严格审核资金收付和费用报销,抵制不合法的开支,及时清理临时借款。

第十一条公司及分支机构负责人切实保障财会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第十二条各级财会人员要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活动。

报账、算账、记账必须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账。

第十三条财会人员办理会计业务必须坚持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和公司规章制度。对于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事项,必须坚决拒绝,并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

第十四条财会人员工作调动必须报上级批准,公司逐步推行财会人员垂直管理并实施会计委派制度。

财会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必须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未办妥交接手续不得离职,亦不得中断财会工作。

被撤销、合并单位的财会人员,必须会同有关人员编制财产、资金、债权、债务移交清册,办妥交接手续。

移交内容,包括移交人经管的会计凭证、报表、账目、款项、印章、实物及未了事项等。

移交时必须有监交人:一般财会人员的交接,由本机构主管领导会同财务部经理进行监交;财务部经理的交接,由总经理进行监交。

第四章会计核算规定与原则

第十五条公司遵守国家《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保险中介公司会计核算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地进行会计核算,真实、合法、完整地记录和反映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第十六条公司采用国家财政部、保监会等制定的保险中介行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按相关规定办理会计业务。

第十七条公司记账方法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

第十八条公司一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中各种文字记录,均使用中文记载,必要时可用外国文字旁述;数目字用阿拉伯数字记载。

第十九条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第二十条公司会计核算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实质性原则:注重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

3、一致性原则: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必须将变更内容、理由及累积影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4、连续性原则:会计指标保持前后口径统一,相互可比;

5、配比性原则:收入与其成本、费用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及相关的成本、费用,在该会计期间内如实确认;

6、合理性原则:恰当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的,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的,作为资本性支出;

7、稳健性原则: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也不得设置秘密准备。第五章会计凭证

第二十一条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一、原始凭证。包括:购货发票、收据、缴款单、银行票据、验收单、分割单、自制凭证等。

1、原始凭证必须包含以下内容: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金额。

2、原始凭证必须真实、合法、有效: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应加盖填制单位的印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应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盖章;公司自制原始凭证应有经办人员及单位领导的签名或盖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公司印章。

3、原始凭证统一按票面金额及规格大小依次从右至左粘贴,不同性质的支出分别填列,经批准报销或付款后加盖“现金付讫”或“银行付讫”印章。

4、公司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或事项,都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财会人员应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

二、记账凭证。根据已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填制记账凭证。

1、记账凭证的内容包括: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会计科目、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收付款凭证还应有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

2、记账凭证必须后附原始凭证(更正记账差错或月末结账时除外)。一张原始凭证涉及多张记账凭证时,可以附在一张主要的记账凭证后面,并在其他记账凭证上注明或者附原始凭证复印件。

3、一张原始凭证所列支出需几个单位共同负担的,应将其他单位承担部分开出分割单,加盖该单位财务印章进行结算。

4、经公司有关部门批准的经济业务,应将批准文件作为原始凭证附件。如果批准文件需要单独归档,则提供该文件的复印件。

5、记账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时可以采用分数编号。

6、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也可以根据若干张性质相同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

7、月末将记账凭证进行整理,附《会计凭证》封面后予以装订,做到厚薄均匀、整齐美观,相关人员签名盖章。

第六章会计账簿

第二十二条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登记会计账簿必须以经过审核的记账凭证为依据,使用会计账簿必须遵守当地财政部门的相关规定。

1、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当天必须与库存现金核对无误,银行存款日记账按银行名称和存款种类分别登记。银行存款的月末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其他明细账可以采用活页式账簿。

2、登记会计账簿时,将记账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等逐项登入账簿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逐行顺序登记,并在记账凭证上做适当标注,表示已经过账。

3、登记账簿发生错误时,先在错误处划双红线,然后在上方用蓝字更正并签章;如发现记账凭证错误,用红字冲销法更正并填制正确凭证登账。

4、按规定及时结账。“月末小计”为本月实际发生额,“本年累计”为截至目前本年实际发生额,此两栏须划通栏红线。

5、各级财务部门定期对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款项进行相互核对,保证账款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6、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定期打印会计账簿,审核无误后装订成册,并由计算机记账员和财务部经理、财务负责人签字或者盖章。

7、年度终了后,及时对会计账簿进行整理、装订。账簿未使用部分注明“以下空白”,活页式账簿的空白页应予剔除,然后装订整齐,签名归档。

第七章会计科目 第一节资产

第二十三条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

第二十四条公司的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一、流动资产: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存货等。

1、现金。公司遵守人民银行关于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各单位库存现金不得超过3000元,超过部分必须存入银行。一切现金往来,必须附有原始凭据。现金的账面余额必须与库存数相符,禁止坐支营业现金。

2、银行存款。公司原则上应在规模较大、资信较好的商业银行设立账户,客户资金专用账户和一般支出户分开设立和使用,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客户资金,代收的保费、各项保险赔款应于五个工作日内解付,超过5万元的款项必须于第二个工作日解付。凡结算金额超过2000元以上的交易必须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3、短期投资: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

4、应收及预付款项:指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应收及预付款项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会计核算:

①按照实际发生额记账,并按往来客户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核算。

②带息的应收款项,期末按照本金(或票面价值)与确定的利率计算的金额,增加其账面价值,并冲减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③公司于每年年终财务决算前,对企业应收的债权进行清理,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计提坏账准备金。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债权,查明原因,分别处理。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按公司管理权限经审批后作为坏账损失,冲减坏账准备金。

5、待摊费用:指公司已经支出,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分摊期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各项费用,如预付保险费、预付房租费等。待摊费用按其受益期限在一年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成本、费用。如果某项待摊费用已经不能使公司受益,可将其摊余价值一次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不再留待以后期间摊销。

6、存货:主要是低值易耗品,实行一次性摊销。

二、长期投资: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三、固定资产:公司以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资产为固定资产,分为五大类: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如计算机、复印机、电传机等)、运输工具和其他设备。

1、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房屋及建筑物35年;机器设备(含室内装修)10年;电子设备、运输工具5年。

公司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按月计提折旧,预计残值率5%。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是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2、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在取得时,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运输费和保险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必要的支出。固定资产取得时的成本可按以下情况分别确定:

(1)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作为入账价值。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4)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账价值。

(5)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6)经批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入账价值。

3、固定资产管理:公司应指定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账卡相符、账实相符。由于出售、报废或者毁损等原因而发生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

公司对固定资产的购建、出售、清理、报废和内部转移等,都应及时办理会计手续,并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或者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明细核算。

四、无形资产:指公司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公司无形资产按法律、法规或合同规定的有效期限平均摊销,无规定期限的按10年平均摊销。

五、其他资产:指除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等。

第二十五条公司逐步建立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制度,计提减值准备的操作,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第二节负债

第二十六条负债,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公司。

公司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一、流动负债: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各项流动负债,按实际发生额入账。

二、长期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长期负债以实际发生额入账,涉及利息的长期负债按照负债本金和约定的利率按期计提利息,利息费用按相关规定列入当期财务费用。

第三节所有者权益

第二十七条所有者权益,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一、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照公司章程,或者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公司的资本。资本金一经投入,不得退回。

二、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三、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公司分配税后利润时,按税后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计提法定公益金。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公司盈余公积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等,法定公益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任意盈余公积的提取,根据股东会决议的规定办理。

第四节收入

第二十八条收入,指公司与投保人签订委托合同,基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按约定收取的佣金或咨询费。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包括经纪佣金收入、咨询费收入、协作业务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如代收保险费等。经纪佣金收入是为客户拟订投保或分保方案、办理投保手续、代办检验、索赔等业务的收入;咨询费收入是指为客户提供防灾、防损或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咨询等服务的收入;协作业务收入是指与其他中介机构进行业务协作时应收取的收入。

公司其他业务收入指提供追偿服务、教育服务等业务获得的收入。收入确认原则。公司根据收入的性质,合理地进行确认和计量:

一、公司所提供的劳务,其开始和完成在同一会计年度时

公司在合同约定的劳务全部完成时确认经纪佣金收入;在出具评估报告或咨询报告时确认咨询费收入;在本公司与其它中介机构协作业务的劳务全部完成时确认协作业务收入(不包括应归属于其它中介机构的协作费用);

二、公司所提供的劳务,其开始和完成不在同一会计年度时

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时,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当劳务的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确定时,则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

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时,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收入区分情况进行确认和计量:

1、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成本;

2、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全部得到补偿,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作为当期费用;

3、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费用,不能确认收入。

第五节成本和费用

第二十九条成本,指公司为提供保险中介服务而直接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指公司为维持正常经营而发生的与管理有关的各种消耗,分为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通称期间费用。

公司正确划分成本和费用的界限:

1、成本,是指公司直接提供保险经纪业务的人员和机构所消耗的工资性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包括员工工资、福利费、公积金、运杂费、社会保障费、广告费、租赁费、折旧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维修费、劳动保护费、工作餐费、水电费、其他费用。

2、管理费用,是指公司为组织和开展保险经纪业务所发生的与管理有关的费用,包括员工工资、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开办费摊销、办公费、差旅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障费、劳动保护费、审计咨询费、诉讼费、公积金、邮电费、印刷费、车船使用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用、宣传费、董事会经费、保险费、坏账损失、存货盘亏、折旧费、税金、其他费用。

3、财务费用,是指公司为筹集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以及相关手续费等。

第三十条费用管理

一、办公费管理:正常的办公费用开支,必须有正式发票,印章齐全,经手人、审核人签名,经总经理批准后方能报销或付款。

购置的办公用品必须建立登记、造册手续。办公用品及设施,因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属非正常损耗,应由当事人负责赔偿。

二、业务费管理:业务费实行包干制,按实现利润的比例提取,由经理掌握使用。提取的比例由总经理(或董事会)专门会议确定,专款专用。

业务费使用办法:

1、公司所有业务活动费用的开支一律凭正式发票报销。宴请费用报销时必须注明宴请何单位客人、因何事、在何地以及陪餐人数。

2、出差外地开支招待费,应事先报总经理批准。会计人员按批准的金额报销。

3、本公司主持召开有关会议,事先提出计划,按实际参加会议人数据实列支相关费用。计划内容主要是:确定会议费用标准、负担方式、会议天数、人数、费用总额等事项,提出预算报审批后执行。

4、外单位人员为我公司工作,其费用开支经公司领导批准,可实报实销。

三、差旅费管理:

1、公司本部员工的差旅费管理,按照联保办发[2006]6号文的规定执行,分支机构差旅费的规定与标准另行规定。

2、出差人员需根据行程、时间确定借款金额,报总经理批准。返回后一周内报销,结清欠款。公司执行“前账不清、后账不借”的原则。

第三十一条非经营性的特殊开支,如赞助费、协会费、捐赠款等列营业外支出,由总经理审批。分支机构超过3000元以上的非经营性开支,应书面报公司审批。第三十二条公司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计税工资总额计提下列费用:14%的福利费、2%的工会经费、2.5%的职工教育经费。

第六节利润及利润分配

第三十三条利润,指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一、营业利润,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余额。

二、利润总额,指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三、净利润,是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余额,按以下顺序分配:

第三十四条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的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对于利润的分配,按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进行。

第七节会计科目说明

第三十五条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保险中介公司会计核算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会计科目(相关会计科目说明见附件)。

第八章财务预算与财务报告

第三十六条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编制预算以实现公司经营目标为前提。全面预算管理包括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主要内容是:市场目标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利润预算等。

第三十七条公司预算的编制、执行与考核。公司及分支机构在做好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础上,于年度开始前一个月内完成预算编制工作,报公司财务部备案。预算指标一经确定,各单位必须遵照执行,公司财务部、稽核部负责监控各单位预算指标进展及执行情况。年度终了,公司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经营业绩挂钩。

第三十八条财务报告是对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总结和综合反映,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编制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报告,禁止提供虚假报告。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公司的会计报表主要有如下几种:

1、资产负债表(年、月);

2、成本、费用明细表(年、月);

3、利润表(年、月);

4、现金流量表(年);

5、利润分配表(年);

6、固定资产增减明细表(季、年);

7、往来款项明细表(季、年)。第三十九条编制财务报告注意事项

1、公司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依据会计制度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

2、会计报表应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

3、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各项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相互一致。本期与上期之间有关数字应相互衔接,如果不同年度会计报表中各项目的内容和核算方法有变更的,应在年度会计报表中加以说明。

4、公司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写会计报表附注及其说明,做到项目齐全,内容完整。

5、按照规定期限报送财务报告。

6、公司年度财务决算依法委托合格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依据审计意见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九章会计信息管理

第四十条会计信息是公司会计业务的备查资料,是公司经营管理及财务分析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移交清册、有关合同(财务核算依据)等会计核算资料。

第四十一条公司所有会计信息资料均及时立卷、归档,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第四十二条会计信息资料按国家颁发的档案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保管期限和要求妥善保管,防止毁坏、遗失或泄密。管理人员有权对违反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现象检查纠正,并提出严肃批评,对情节严重者应报公司主管领导或审计机关严肃查处。

第四十三条公司各项会计信息原则上不向外单位提供,如有特殊需要,须报经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借阅。公司内部借阅会计档案时,需经会计主管人员或财务负责人批准,并填写查阅登记表,经会计主管人员同意、档案管理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借阅。

第四十四条会计信息保管期满,依国家有关规定,上报董事会同意后予以销毁。销毁程序为:由档案主管人员提出销毁意见,编制销毁清册及销毁书面申请,经财务负责人严格审查并报董事会批准后方可销毁。对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和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档案室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为止。

第十章财务监督

第四十五条公司建立健全财务稽核制度,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对公司各部门及分支机构独立履行稽核职能。第四十六条公司及分支机构对稽核人员开展工作须提供必备条件,并给予支持、配合。稽核人员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事项,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时,向公司领导报告,请求处理。

第四十七条稽核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知悉的公司及分支机构的秘密事项负有保密责任。稽核工作所形成的资料,按会计信息管理办法管理。

第十一章附则

第四十八条各分公司可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管理办法。第四十九条本制度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第五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 篇二

一、现行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的产生机理及其缺陷分析

现行的财务报表审计制度是在一定经济关系下, 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当财产所有者无法直接经营其所拥有的财产时, 需要委托经营者代为经营和管理, 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便产生了委托和受托关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经营者对所有者承担管理责任, 然而两权分离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为了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 财产所有者就需要委托独立的第三方 (注册会计师) 对财产管理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和评价, 这样所有者、管理当局、会计师事务所三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三角契约关系。

在这种三角契约关系制度安排中, 核心问题是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问题。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注册会计师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单位, 不能与管理当局存在利益上的关联, 三方应保持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然而在市场经济下, 这种形式上看似完善的审计模式, 却有着内在的制度缺陷。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由于上市公司股权分散、董事会与管理层高度重叠, 股东大会难以直接行使审计委托权, 便交由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董事会来执行, 而执行董事却是公司管理人员, 这样公司管理层就成了实际的审计委托人, 也就是说管理层一方面充当委托人, 向审计师提出委托业务、支付报酬, 另一方面却又要接受审计师的审计。在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的博弈中, 注册会计师明显处于劣势, 管理当局很可能利用手中的“货币选票”来左右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 以使其发表的审计意见更多地符合管理层而非股东的意愿。由此导致审计独立性名存实亡, 审计失败案例也就层出不穷, 故现行的财务报表审计制度也因为这种三角契约关系的失效而受到质疑。

二、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针对审计失败案例的频繁发生, 人们不停地寻找对症的药方, 但已有的方案基本上都是在现有审计制度安排下作出的改良措施, 比如轮换制。虽然这些措施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治标不治本。既然已经知道了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是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损, 且这种受损的独立性源于现行制度的安排, 要想从根源上医好这种病, 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寻找一种新的审计制度来取代现有的审计制度。

美国罗恩教授提出的财务报表审计制度就是试图从根源上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消除可能导致审计失败的制度基础, 从而能有效遏制公司的造假行为。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公司为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向保险公司投保,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承保的金额和保险费率, 由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保险公司对投资者的经济损失承担相应额度范围的赔偿责任。财务报表审计制度下所有者、经营者、保险者与审计者四方便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契约关系。

三、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优点分析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为解决审计独立性问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思路, 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的决策权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转移到保险公司手中, 切断了公司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委托代理关系, 消除了二者之间的利益关联, 提高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从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人员的角度看, 审计人员接受保险公司的委托开展财务报表审计并向其提交审计报告, 其工作直接向受聘的保险公司负责, 从而改变了公司管理层与审计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切断了公司管理层与审计人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联, 从根本上提高审计独立性;保险公司直接面临着审计失败风险, 审计质量的高低成为其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首要因素, 可激励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提高审计质量以承接更多的审计业务;保险公司和审计人员根据业务量和风险确定审计收费, 可以避免目前审计市场竞相压价、审计收费偏低的状况, 保护审计人员的利益。从投资者的角度看, 由于公司财务报表保险的保险范围和保险费率是根据保险公司对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审计风险来确定的, 代表了相对拥有较多公司信息的保险公司的态度。投资者根据这一信息可以间接判断出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程度, 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可有效转移。当投资者根据虚假财务报表和错误的审计意见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而遭受损失时, 可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 从而可有效保障投资人利益。从投保公司的角度看, 高质量的财务报表在保险费和保险范围和赔偿额度上将获得绝对优势, 通过保险费和保险范围的对外公布, 可向投资者传递公司良好的信息, 并能产生很大的股价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低质量的财务报表不仅要承担大额的保险费, 一旦审计人员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将有可能达不成财务报表保险合同, 这种约束将促使投保公司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 作为财务报表保险的保险人, 保险公司扩大了业务范围, 在利益的驱使下, 保险公司也成为审计业务质量的直接监督人。在审计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保险业务将为其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

四、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在我国推行面临的难题分析

罗恩提出的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目前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 他指出该理论是针对现行审计制度存在缺陷的一种思考, 该制度建立在证券市场处于次强势的基础上, 同时依赖于规范的保险业和完善的法律法规。这种新制度在理论上超越了其它关于改变审计委托模式的研究, 但在实际操作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尤其在我国, 新制度的推行要面临许多难题。

1.市场障碍。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对于其是否已达到弱强势尚存在争议, 更不用说次强势了。同时在当前的我国审计市场环境中, 企业的所有者似乎已经习惯于购买廉价的审计服务, 除非财务报表保险是强制性的, 否则他们主动购买新生保险的可能性比较小。财务报表保险作为新生事物, 被市场接受的过程会很漫长。因此, 目前在我国建立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

2.法律障碍。

财务报表保险的法律保障机制还不健全, 一是缺少法律的强制性保障。从财务报表保险范围来看, 它属于选择性保险, 而不是强制性保险, 企业的所有者可以选择投保, 也可以选择不投保。而企业投保财务报表保险后, 由保险公司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 支付的保费必然多于直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高额的保费, 可能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产生挤出效应, 更多的公司可能会转而聘请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 进而抵制财务报表保险。二是法制建设的进程难以保证财务报表保险的公平赔偿, 当前,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面临的法律风险相对较低, 从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案件查处的情况看, 主要以行政处罚为主, 在财产责任方面, 一般表现为对当事人的违法所得全部没收, 几乎不承担对投资者的民事赔偿责任, 因此, 难以保障因审计失败导致利害关系人得到相应的赔偿。

3.保险机构自身的障碍。

一是保险公司的专业胜任能力问题。实施财务报表保险的首要一环就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企业进行风险评估。通常情况下, 保险公司不具备数量众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风险评估人员, 只能外聘专业人员从事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效果和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因缺乏专业判断和审计业务能力, 审计风险可能是保险公司无法规避和辨明的难题。二是保险公司的社会公信力问题。在非强制的财务报表保险中, 如果企业从中获得的收益不足以抵补其缴纳的保险费, 那么会选择不参与, 只有那些市场信誉差、风险高的企业才会参与, 这就出现了逆向选择问题, 这样的财务报表保险制度达不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可能发生保险公司内部人被收买的风险。

五、在我国建立财务报表保险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的配套措施

对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在我国推行面临的难题分析可以看出, 该制度在我国的推广还需要很长的路, 毕竟审计独立性问题一直困扰着独立审计服务市场, 一蹴而就的做法不现实。虽然它不能立刻得以推广, 但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要想在我国建立财务报表保险制度, 首先应在研究市场环境、法律、政策环境的基础上, 培育财务报表保险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土壤, 使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到与之相匹配的水平, 使财务报表保险早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加强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理论体系的研究。

实践证明, 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健康发展乃至完善, 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报表审计委托模式,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 没有现成的实践经验可供借鉴, 且其范围涉及法律、保险、公司治理、会计、审计等许多相关学科, 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交叉性的特点。所以, 要使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在我国得以顺利地推行, 必须要对其基本功能、基本原则、合同要素、运作机制、保险责任关系以及监督方式等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2.健全我国的证券市场。

财务报表保险的保险责任和保费率的形成是由市场决定的, 不同投保额和保费率信息的公开披露将区分出财务报表质量不同的上市公司, 基于此, 公司的股价也会随之进行调整。低投保额、高保费率的公司的股价将下挫, 部分甚至超额抵消虚假财务报表带来的收益。这样,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就能有效缓解目前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因会计信息质量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市场无效。但这些都是在证券市场有效时才能发生的作用, 保费率作为一种风险评价指标能够直接影响股票价格, 然后利用股价来反映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风险。然而, 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对于其是否已达到弱强势尚存在争论, 更不用说达到次强势了, 所以证券市场的健全会带来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对股价等信息传递功能的增强。

3.加快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 建立财务报表保险的运行机制。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限制,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尽管各大保险公司目前也纷纷建立了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险的相关制度, 并在此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由于财务报表保险远比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险复杂得多, 要使保险公司承担起公司财务报表保险的重任, 扮演好保险人和审计业务委托人的双重角色, 还要求保险公司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设置专门的机构, 配备专门的人员负责财务报表保险业务, 并建立专门的运行机制, 这是成功实施财务报表保险的关键因素。

4.完善相关的民事责任法律法规。

通过修改《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股票发行制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审计制度安排的规定, 改变传统的审计制度安排, 为全面实施财务报表保险制度提供法律保障。同时, 还应建立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与监管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财务报表保险制度是一种基于市场来解决审计师独立性问题的办法, 但市场并非是完全有效的, 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并不具备与上市公司的绝对抗衡力量。当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与管理当局的意见发生严重分歧时, 三者之间应该进行有效的沟通, 协调解决分歧。

参考文献

[1].毛洪涛, 张正勇.“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审计委托模式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7 (12)

[2].朱同明, 李鹏雁.财务报表保险制度面临的难题分析[J].学术交流, 2006 (7)

[3].袁建国, 杨慧余, 爱琴.关于建立我国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构想[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5 (11)

[4].沈小斌.我国建立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之利弊[J].经营.管理, 2006 (11)

[5].张洪珍.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在我国推行的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 2006 (6)

[6].袁建国等.关于建立我国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构想[J].财会通讯, 2005 (11)

[7].易琮.解决审计独立性矛盾的新设想:财务报表保险制度[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4 (4)

3.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 篇三

关键词:银行 ;财务制度; 内部管理; 创新突破

一、银行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认识

宏观上看,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是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决定者。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银行财务部门的报告程序、会计核算以及监督审核的多种职能,在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内占据重要地位。据调查,我国大部分中小银行缺乏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导致财务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失效及权力过度的集中等现象,给银行造成严重的干扰。

目前,我国很多民营银行以及中小型银行均停留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上,据调查,财务部门大部分工作人员认为银行的资金根本不存在什么风险,这充分说明了财务人员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加上财务部门政策缺乏科学性、财政资金结构管理不合理以及财政内部财政关系不融洽,均是造成银行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等。

二、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的财务活动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银行亏损的可能。造成银行风险的因素主要是客观因素与人为因素等。银行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及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经济发展,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十分重要。

强化银行高层主管的风险意识。银行高管是银行的管理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财务风险意识,并进行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文化知识传递,促进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银行内部的经营层必须具备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方式,以此提高银行经营者工作运营的管理能力,同时增强银行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为银行财务管理正常进行提供良好的保证。

除此之外,还有多种财务风险管理工具。银行风险管理工具的合理应用要求银行内部控制必须加强银行制度、工作人员以及工作流程等方面的管理和规范,促使银行内部控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银行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控制银行分部的管理。银行利用内部控制对分部的财务信息、资金管理以及财务分配等方面进行规范,减少银行财务风险的发生。

强化银行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银行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一个银行内部的领导者,财务人员工作能力的高低对银行的发展、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来加强银行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确保银行能够持久的运营下去,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银行内部控制如何有效科学的设置

银行内部控制主要通过对现金流量编制预算、现金流通数量来了解银行的资金输出量的,或者通过筹集资金,资金回收等一系列资金活动来实现银行内部控制对银行内部的资金流通、资金使用的决策以及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规范的,确保银行内部财务部门的资金能够进行安全流通。此外,还需加强银行的成本目标的管理,并对资金量预算等多方面对银行进行银行内部控制,运用预算执行的情况发现银行内部控制与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制定相应解决措施,以确保银行财务全面预算的严格性。

银行内部控制机制逐渐完善。银行均是存在于某种特定的控制环境内,因此,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有利于银行的发展。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的科学化管理体系控制体系,用来优化银行目标管理与银行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是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持续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

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工具多样化。目前,部分银行均是通过内部控制来规范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工具使用,比如,某些民营银行在贸易中产生大量支付资金,为了避免对银行造成一定的资金损失,可采取分期付款来降低银行财务风险。

四、加强银行内部审计的有效策略和重大意义

银行财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内部审计工作的力量。因此,如何使审计工作在银行财务管理中发挥作用,是我们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

将内部审计写入企业文化,使其具备一定高度。银行内部审计是银行内部的一种经济监督方式,具有积极可行的现实价值,职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银行内部应当将内部审计制度落实在企业文化之中,使其具备一定高度,在银行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总括性的指导作用。这样,银行的工作人员就会对审计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努力执行好各项内部审计制度,大力配合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可以采取召集讨论会或个别谈话的方式,分析当前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形势,使工作人员发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看法和意见,以便及时改变思路,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落实。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确保审计工作良性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是一项单纯的机械性的工作,其融合了很多领域的技能,比如财务、会计、职业道德理论、法律、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沟通、管理、组织能力等。因此,如今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储备,以顺利应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准。

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可以也可适时组织培训,对更新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用知识武装本领,用知识指导业务。同时,应当定期组织内审人员观看相关廉政教育片,时刻警醒他们要廉洁自律,对自身的工作树立责任心,公正感。

呼吁对内部审计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为银行财务管理亮起绿灯。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审计法》和《内部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更加具体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指南,以增强银行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银行也应当着重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蓝本,建立健全更为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外部保护,银行规章制度为内部保护的局面,使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在双重保护下全面铺开,使其更好的为银行财务管理工作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银行有必要号召内审人员着重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因为,内审工作总是与法律责任挂钩,违反审计原则和制度,必然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积累运用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法,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出发点是强化内部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以便平衡各项财务收支工作,落脚点则是努力完成银行社会效益目标和经济效益目标。因此,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对于内部审计来说,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内审人员一定要秉承“科学良好的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捷径”的观念,在工作中善于摸索和总结经验,在利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后,往往会事半功倍。另外,银行在管理层面可以建立沟通机制,鼓励员工及时与领导沟通交流,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报给领导,实现及时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加强银行业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审计制度是很有必要,银行必须清醒地看到内部控制度以及财务风险控制在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现实价值。因此,银行应该在实践中积极寻找加强我国银行化解金融风险和内部审计的策略和方法,使其更好地为服务于银行财务管理,使银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都能够畅通无阻的实现。

4.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篇四

第 一 章 总 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日常财务行为,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便于公司各部门及员工对公司财务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维护公司及员工相关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

第三条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半、季度和月度。、半、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本制度所称的期末,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

第四条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金融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五条 金融企业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第六条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金融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会计核算,不应当仅仅按照 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四)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五)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 发

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 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六)金融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 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七)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也不得少 计负债或费用。

(八)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第 二 章 现金管理制度

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限额(限额是3000元),不得以白条抵作现金。现金收支做到日清月结,确保库存现金的账面余款与实际库存额相符,银行存款余款与银行对账单相符,现金、银行日记账数额分别与现金、银行存款总账数额相符。

第 三 章

银行管理制度

(一)银行账户必须遵守银行的规定开设和使用。银行账户只供本单位经营业务收支结算使用,严禁借账户供外单位或个人使用,严禁为外单位或个人代收代支、转账套现。

(二)银行账户的账号必须保密,非因业务需要不准外泄。

(三)银行账户印鉴的使用实行分管并用制,即财务章由会计保管,法人章由总经理保管,不准由一人统一保管使用。

(四)银行账户往来应逐笔登记入账,不准多笔汇总高收,也不准以收抵支记账。按月与银行对账单核对,未达收支,应作出调节逐笔调节平衡。

第 四 章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

(3)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4)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三)固定资产应按照其使用寿命,计提折旧、确定使用寿命、估计净残值。

(四)采购回来的固定资产,必须有正规发票,行政部门必须做固定资产卡片,以便入账,财务部门应根据固定资产卡片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

第 五 章 收入制度

营业收入要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并认真核实、正确反映,以保证公司损益的真实性。

第 六 章 成本费用报销制度

(一)公司在业务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业务有关的支出,按规定计入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是管理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加强对费用的总额控制,财务人员应认真审核有关支出凭证,未经领导签字或审批手续不全的,不予报销。

(二)正常的办公费用开支,必须有正式发票,印章齐全,经手人、部门负责人签名。采购的办公物品价值在300元以下的,经过财务批准;超过300元的,须经总经理批准。

(三)业务招待费标准及审批

(1)因业务需要开支招待费的,由部门经理填写招待费审批单,报总经理批准。

(2)业务招待费报销单据必须有税务部门的正式发票,列明公司抬头,数字分明,先由经 3

手人签名,注明用途,部门经理加签证实,再报财务经理审核,然后由总经理审批,方能付款报销。

(3)超审批金额外的业务招待费,一般不予开支,如有特殊情况,须经总经理审核加签。

(四)对于公司内部人员的交通费用,因与业务关联而产生的交通费用(原则上是采用乘公交车,若特殊情况下,需要打地的,必须告之部门经理且同意)则予以报销。

(五)公司员工出差产生的差旅费,在出差之前先考虑出差选择的交通途径和估算一下全程的费用并报经理审核,出差回来后须填制差旅费报销单后附车船费在内所有的出差费用并经总经理审核签字后,才予以报销。具体规定事项如以下:

(1)公司职工出差乘坐车、船、飞机和住宿、伙食、市内交通费,优先考虑火车中的硬座、卧铺,若实在时间紧急,可考虑动车或者高铁。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控制外出人员,并考虑完成任务的期限,确定出差日期。

(2)出差伙食按出差起止时间(“算头不算尾”)每天只享有伙食补助,补助标准按早餐5元/人、中餐15元/人和晚餐10元/人的标准发放。

(3)出差市内短途交通费,可凭到目的地的市内交通费大巴或者地铁凭票据据实报销。(原则上不报销出租车车费,特殊情况须电话申请部门经理,方可报销)。

(4)若在出差期间,如存包裹费、电话费,杂项费用控制在人均每天10元内,凭单据报销。

(5)车船票按出差规定的往返地点、里程,凭票据核准报销。

(6)出差期间发生的个人餐费、洗衣费、饮料费、健身桑拿费、美容美发费等一律由出差人员自负,不能报销。

(7)出差期间的宴请费用不在差旅费中报销,单独列在业务招待费中审批报销。

(8)同性别两人一起出差,只能住一间双人间,只有出差人数为奇数或不同性别时,才可一人住宿一间,否则不报销住宿费。

(9)出差在外期间,一般不对外宴请和对外赠送礼品,如确有需要必须事先请示公司领导。

(10)出差日期应为车(船)票的票面注明日期,如果因私延迟返回而产生的费用,此费用不得计入出差的费用当中。

(六)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费用,在公司转正后,凭继续教育的发票予以报销。

(七)物业费和水电费凭物业开具的物业费发票和水电费收据(大厦总的水电费发票),才能报销。

第 七章

利润制度

(一)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

(二)公司利润总额按国家有关规定作相应调整后,依照缴纳所得税,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按以下顺序分配:

(1)弭补公司以前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后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不再提取。

第 八 章 财务报告制度

(一)财务报告的种类

财务报表分月报和年报,月报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公司财务月报表应于次月15日内完成,财务会计报告应于次年90日内制作。

(二)财务报告的作用

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外部关系人提供本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

信息,从而进行经营规划和经营管理,为公司的盈利作出铺垫。

(三)财务指标

总结和评价本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指标包括:

① 经营状况指标:流动比率、负债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

② 经营成果指标: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第 九 章 处罚制度

5.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 篇五

财务管理制度

(2014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公司控股、参股子公司的管理,规范财务核算,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司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控股、参股所有子公司。本制度所称子公司是指公司根据总体战略规划及业务发展需要而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体的企业,公司依据章程、协议有权决定或影响其财务和经营决策,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收益。其设立形式包括:

(一)全资子公司;

(二)公司与其他公司或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的,公司控股51%以上(不含51%)或派出董事占其董事会绝大多数席位的控股子公司。

(三)公司依据章程、协议有权决定或影响其财务和经营决策的参股子公司。

第三条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国家有关

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

人员,组织和开展本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第四条子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健

全财务管理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真实记录

和全面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五条各子公司应建立和完善预算及成本管理体系,健全

财务预测、会计核算、监督控制、分析和考核等管理基础工作;

募集和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

供有效的财务会计信息。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第六条子公司生产经营中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必须根据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公司财务管理的要求,及时填制真实、完

整的原始记录,确保会计核算原始资料的准确、有效、合法。

第七条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

作,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加强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财务指标的分解落实和财务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考

核制度。

第八条建立财务机构内部的稽核制度,以明确经济责任,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完整、规范、正确。

第三章 会计核算制度

第九条各子公司应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开展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第十条各子公司应按照公司规定的报表报送时间按时编

制并报送财务报表和提供有关会计资料。

子公司按照下列时间报送财务报表:

(1)月度财务报表:子公司于次月3日前完成并提供;

(2)季度财务报表:子公司于次月5日前完成并提供;

(3)财务报表:子公司于次月10日前完成并提供;

第十一条子公司应制定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等非生产

性费用支出的管理制度,控股子公司非生产性费用支出的管理制

度须经金投公司有权机构(或有权审批人)审批,经子公司董事

会或董事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报金投公司财务资产部备案。

第四章 成本、费用管理

第十二条各子公司应按照总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要

求和确定的原则,结合本公司经营计划安排和管理的要求,及时

编制财务预算,并将财务预算上报公司财务资产部。

第十三条各子公司应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在加强成本、费用管理过程中,强调成本、费用指标及相关措施要落实到实处。要强化对成本、费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第十四条各子公司需建立各项支出的授权审批制度和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按照公司有关制度的规定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各子公司财务部门要严格把好费用审核报销关。

第十五条各子公司要加大成本考核力度,对各项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要进行检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查明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五章资金、资产管理

第十六条各子公司应根据公司关于资金管理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同时应根据本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要求编制、月度资金使用计划;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时掌握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对资金实行动态分析,使有限的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第十七条各子公司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支付结算办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从本公司内部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内部牵制制度,确保银行结算凭证

和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

第十八条各子公司在实施资金管理中不得对外提供担保,不得对外出借资金,不得任意对外投资,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确需担保或出借资金的需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并报公司备案。

第十九条各子公司应建立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做好出入库管理。财务部门需做好固定资产的部门、分类明细核算工作,实物管理部门需建立固定资产台账或电子台账做好固定资产卡片或电子卡片管理工作,年终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第二十条各子公司处置固定资产,应事先向公司股东报告,取得股东的同意后方可实施,处置方案报公司财务资产部备案。

第六章投资管理

第二十一条对外投资项目的确定,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提出可供选择的可行性方案,提交董事会(或股东会)决策。

第二十二条各子公司对外投资项目需经子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批准后报金投公司审批,各子公司应建立对外投资项目报告制度,便于金投公司进行管理。各子公司对外投资项目在具体实施时要加强日常管理、检查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各子公司在具体实施对外投资项目的过程中,涉及需为项目公司提供筹资担保时,应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建立担保事项报告制度,及时向公司有关部门报告,经公司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七章 子公司的重大信息报告制度

第二十四条公司各子公司应依照公司的规定,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地报告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信息。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自公司董事长办公会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有关条款有金投公司具体办法规范的从其具体规定。

第二十七条本制度由公司财务资产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6.集体企业财务制度 篇六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1-000-02 摘 要 铁路集体企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安置铁路职

工返城知青及待业子女,由铁路运输企业主办和扶持,实行独立核

算、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铁路集体经济是特殊历史阶

段形成的过渡性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逐步萎缩直至消亡。

目前,全铁路有近3000家集体企业,约25万集体职工。虽然当前

铁路集体企业面临小、散、弱的状况,但要保证这样一支仍将存在且存在时间长达十几年的队伍平稳过渡,仍需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

铁路集体企业管理,保证职工队伍稳定,方能确保全铁路运输生产

和谐发展。而依据目前铁路集体企业管理现状,加强铁路集体企业

财务监管,建设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铁路集体企业势在必行的第一要务。本文就当前铁路集体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铁路集体企业 财务内控制度 建设

一、当前铁路集体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企业资产缺乏有效管理

一是部分企业对各种资产的购置没有预算,随机性强,没有监督

机制。二是部分企业应收款项长期不按规定进行清理。三是资产清

查、盘点没有形成制度,清查期限、清查程序不明确。四是个别企篇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计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现在不仅是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也开始实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本文就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财务制度;设计;研究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综述

(一)我国财务制度的变迁。我国有社会主义特色的财务制度是从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至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漫长过程中,政府扮演了初级行动集团的角色。企业也从只注重物质产品的生产转向重视市场需求,讲求经济效益。可见,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变迁更多的是与制度制定主体相关,制定主体的不同引起制度变迁动力和来源的不同,这就造成制度选择不同的方式和路径变迁。

(二)现行财务制度体系。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一个系统,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可按管理的环节、对象、职能等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制度体系:

1、按管理的环节分为财务结算与计划制度、财务考核与评价制度、财务控制与分析制度、财务监督与检查制度;

2、按管理的对象可分为财务管理体制、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资本金管理制度、收入利润管理制度、财务报告与评价制度;

3、按管理的职能分为内部决策制度、内部委托受托责任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结算制度。

(三)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内涵。企业内部财务制度,通常被解释为规范企业内部各有关方面的财务行为、处理相互间财务关系的制度安排,它对企业理财活动起着重要的约束、推动、促进和导向作用。国内财务学界通常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等同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并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将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进行分类,如将其分为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费用报销制度等。

(四)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也称国家统一财务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家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为了保护国有资产、约束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有必要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统一制定财务制度,作为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依据。按照国家管理经济的传统,且由中国目前经济法规的现状所决定,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制度除了适用于国有企业外,也适用于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以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为依据,同时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管理要求。一般应当包括成本管理制度、利润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其中,资金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资金使用的审批权限、信用制度、收账制度、进货制度、资金指标的分解、归口分级管理办法;成本管理制度包括成本降低指标以及分解、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费用审批权限等;利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利润分配程序、利润分配原则、股利政策等。

(五)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特点。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与其他层次的财务制度不同,它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具体确定财务管理与内部责任单位的相互衔接关系,包括责任中心的划分、责任核算、责任控制和责任奖惩等;其二,具体择定企业的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方法;其三,具体规定财务规划与财务评价的方法和程序;其四,具体界定内部财务主体的范围,即明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级次、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之间及其与企业财务部门的关系,以及企业与联营单位、投资与被投资单位、内部承包单位的财务管理关系;其五,具体划定内部财务管理的岗位,明确相应责任。

(六)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功能。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作为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财务制度具有以下功能:一是提供激励,即提高激励约束机构的兼容程度,形成持续性的、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内部财务制度可以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劳动,使经济行为人所付出的成本与所得到的收益有机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对各项活动的创新者给予激励和奖惩;二是降低费用,即降低财务管理行为中的交易成本,使经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合理稳定的预期,降低市场活动的不确定性,抑制腐败行为;三是保障合作,即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内部财务制度能够给人们提供有关行为约束的信息,规范理财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必要性。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工作的新任务,企业只有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才能实现自主理财、科学理财,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合法理财,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落到实处。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制定的依据。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制定是指以国家相关的财税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将企业内部理财活动的组织机构、财务战略与政策、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规范化、文件化,进而据以指导和处理理财工作的过程。从一般意义上讲,应包括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个方面。就理论依据而言,除包括现代财务理论,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现代理论和技术等,它们能够为制度设计提供理论和一般方法指导,确保制度设计正确、有效,充分体现科学化、民主化要求。实践依据主要是体现客观条件的要求:

1、国家财税法规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是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的基本依据;

2、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是财务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3、企业的根本利益和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4、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的技术手段是财务制度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5、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是财务制度设计的中心环节。

三、现阶段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在制定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没有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一些企业领导及会计人员还存在着“以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完全代替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认识,至今未制定企业自身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二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

制度内容不完整。如企业财务部门以及其他各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不明确;对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工作、资金筹措等内容涉及甚少,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处在“星星点点”、支离破碎的局面中,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三是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与实践活动不符。有的企业虽然定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这个制度显然不是企业财会人员自行制定的,难以使财务管理制度完全到位。四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内容陈旧,从而使制度落后于企业管理的要求,使制度成为“摆设”。

(二)贯彻实施财务管理制度应注重的问题

1、要充分认识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不再为企业制定具体的财务制度,而只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指出一个宏观的指导性意见,即“企业财务通则”,同时还要求企业自行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用以规范自身的财务行为。因此,企业制定一套完整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能充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参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真正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既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也更有利于加强与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带动其他各项企业管理活动全面开展,提高资产的使用效果,防止资产的损失和浪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哪个企业能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哪个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就比较扎实,这个单位的财会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就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纠正不当认识,认真制定本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2、要正确处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与内部会计管理的关系。目前,在一些企业中的领导及财会人员中存在有“以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或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或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制度替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认识,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工作出现了误区,从而影响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工作的正常开展。财务与会计有时可以混用,如一个人的工作在财务科,而干的是会计工作;搞财务工作的人员的职称是会计师,等等。但在理论上及具体职责分工来看,财务与会计是有严格区分的,财务工作是管理活动,如开展资金筹措,处理财务关系等;而会计是核算与监督,即“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其工作要求正如《会计法》第一条上指出的:“加强财务管理,开展会计核算。”作为内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也是既密切联系,又各不相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实行的是“大财务,小会计”,即先有财务制度,后有会计制度。对许多概念、名称、范围的确定与划分,都是由会计制度跟着财务制度走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与财务逐渐分离,许多原来属于财务范畴的内容也逐步回归到会计的范畴内了,如“确认”问题。对许多会计要素的概念、范围的确认与划分,也是先由会计制度提出后,再由财务制度随之而行。两个制度中对许多内容可以由重叠表述,但并不等于会计制度就可以代替财务制度了。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与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在企业中仍同样重要,不可替代。它们必然成为企业财会工作的两大翅膀,缺一不可,互相紧密相连,相得益彰。因此,企业在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认真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不得随意轻视或否定。

3、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要全面、系统、完整。企业在成立注册时,一般都定有诸多基本制度并要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这些基本制度中往往已包含有部分有关财务管理的内容。为此,企业的一些领导就认为企业已经有了财务管理制度,再没有必要去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了。这种认识也是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误解。如果不及时纠正,必然会影响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确定与划分,各种资金的管理以及资产、成本与费用、销售、债权和债务、利润的管理;还包括融资、投资、在建工程的管理等,对于有的企业还应有特殊的内容和特殊项目的管理,如上市公司中要涉及董事会、股东大会关于财务管理的职权,在农业企业中的对家庭农场的财务管理,等等。因此,在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全面、系统、完整,要包括企业内部的涉及财务管理活动的每个部门、每个形态、每个环节。

4、不断完善和及时修订财务制度。一个好的制度,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基本完成。同时,它必须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要求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要不断满足国家财经政策的要求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要不断修改、补充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还要在制度制定时留有适当“接口”,以满足修改补充的需要。

5、对财务制度要结合整改,认真落实。在制度完成之后,就要认真抓紧落实。必要时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认真学习制度条文,切实贯彻落实。任何一个好的制度,既要结合实际,又要认真落实。不能认真落实的制度,制定得再好也是没用的。只要领导重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企业上下一条心,大家都来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出努力,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一定能实现。

四、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是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它对于整个设计工作具有导向作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受制于内部财务制度目标。从实质上看,内部财务制度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现实与未来、管理者与所有者和债权人、内部各部门之间、内部员工之间等一系列矛盾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而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就是将这些矛盾相互统一、均衡的结果在观念上的一种创造性表现。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一般目标可简单归结为:设计适应企业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财务制度,用以规范内部财务行为、处理内部财务关系。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原则。财务制度设计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建设,其质量直接影响财务功能的发挥,因此在设计时,必须以一定的原则做指导。

1、财务管理与财务规律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财务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它管理的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共同制约和共同影响的,其对象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财务管理要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财务制度的设计应注意财务管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财务活动,是财务制度体现财务管理者的意志、愿望、目的和动机,并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机结合,使财务管理者能充分认识、掌握财务规律。

2、适应企业特点和要求的原则。企业财务制度设计既要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又要充分考虑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国家赋予企业的理财自主权,企业应在其财务制度中具体化,凡是可由企业进行选择的财务事项,企业应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组成形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应特别指出的是,在设计企业财务制度时,切记照抄照搬。由于各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生产经营过程和管理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各企业的财务制度不能通用,只能借鉴吸收而不能简单模仿。如果不注意这一点,设计的企业财务制度必然适应性弱、指导性差,甚至会将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引入歧途,导致事倍功半。

3、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企业财务活动涉及面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大,企业财务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财务关系处理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财务制度的设计要体现财务管理权、责、利的结合,即首先要适应企业内部管理权限划分、并按照现行财务责任的情况给予应有的物质利益。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了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协调发展,并为每个企业不断发展创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必须制定相应的宏观财经法规政策。这些财经法规政策,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又反映了宏观上对市场经营管理的要求。置身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之中的企业管理,属于宏观管理调控的微观管理,而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财务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在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因此,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是企业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规定,也是企业制定财务制度的制约和导向因素之一,所以企业在制定财务制度时必须坚持其原则性。但企业人、财、物、信息各因素,供、产、销各过程,筹资、投资、用资、收回与分配资金各环节,交错形成多个变量,综合发挥作用,因此财务制度设计要根据其目标、任务、理财环境、人员素质的高低等因素的变动而具有灵活性。

5、稳定性和变动性相结合的原则。一般来说,制度要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但它有一个更重要更突出的特征就是要由实践来检验,凡被实践证明正确的,就必须坚持,就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凡被实践证明不能实施的,就必须修订甚至摒弃,不能笼统的看待稳定性和连续性。

6、效益性原则。财务制度设计的目的就是规范财务行为,保证财务目标的实现,但不能因规范财务行为就不讲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而应该满足财务管理要求的前提条件下使财务制度设计更简洁明了,更具有操作性。为此,在进行财务制度设计时要考虑其设计和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结合。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在设计财务制度时,要考虑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以节约运行成本,取得更佳的效益。

五、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篇三: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1、抓好农村集体资产(含林木、土地、水面、建筑屋、设备、家具用具)产权管理,做好资产的估价与价值重估以及界定所有权工作,摸清“家底”。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档案,建立健全产权登记和产权变更审核制度、台帐制度。

2、财务人员要建立财产物资明细帐,并按规定进行核算,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理盘点,并按规定程序处理盈亏,保证账实相符。

3、加强管理,对集体财产物资实行专人专管,确保集体财产保值增值。

4、加强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资产转让、租赁、承包、入股等要实行民主决策,公开招投标,签订合同,强化兑现。

财务公开制度

1、财务公开形式。财务公开在群众集中聚居地带、群众方便阅读的地方设置公开栏,坚持每季公开一次。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及村级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都必须向村民公开。对于村民反映强烈、迫切要求公布的专项财务帐目或事项,应及时单独公开,不受公布次数限制,公布内容必须逐项逐笔,重要的财务活动应及时逐项逐笔公开。

①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村集体债权债务情况。

②税费改革政策,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

③各项惠农补贴、退耕还林款物兑现,以及国家其他补贴农民、资助村集体政策的落实情况。

④优抚、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及低保对象上报或取消情况。⑤村干部工作目标执行和村干部报酬情况。

⑥其他需要公开的重要事项。

3、公开墙由各村报帐员管理,严禁随意乱涂乱画,保持公开内容的有效保存时间。财务公开栏或公开墙旁边要设置意见箱,钥匙由民主理财小组组长保管,每月开启一次,收集到的意见或建

议要及时反馈给村两委(村支委和村民委员会),村两委要及时妥善处理和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

4、财务公开后接受群众监督,民主理财小组收集意见,中心进行核实审计,及时核对调整,并向群众反馈处理意见和结果,一时难以解决暂时作出解释。不得对提出和反映问题的群众进行压制或打击报复。

5、明确财务公开职责。无正当理由,村报账员连续两次公开或公开内容虚假不全对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财务管理制度

1、村级财务按照区政府有关文件实行委托乡镇财务管理服务中心代管方式。村级在资金收支报账时,必须按规定程序通过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签章村分管财务领导认可方能入账,实行民主监督管理。所有村民小组一律实行“组账村管”。

2、村报账员的职责:

①按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设置账薄,正确进行会计业务核算,加强现金管理,做到结账及时,报帐清楚,核算规范。

②带头廉洁奉公,勇于拒绝不合理或开支不合格的项目,自觉接受理财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监督和指导。

③按照统一规定的时间、形式、内容,搞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报帐工作,并负责财务公开。

④负责村内各项经济、户籍统计,及有关档案的保管工作。

3、规范资金管理行为,确保村级收入及时足额进帐、核算。①村级在向农户收取各类有偿服务费及向外单位收取各类捐助和收取代办各种款项时,必须使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据,收据要专人保管,实行领用登记。用完消号制度,收款收据应由出纳员负责开具,如遇收取款项较多,数量较大,确需要有关人员协助进行的,所收款项及所使用收据,必须在此笔业务完成5日内交出纳员(报帐员)办理交接手续,不准出现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花钱的现象。

②严禁村干部坐支资金,村内各种收入资金必须先进帐、后开支,遵守备用金制度,不允许坐收坐支。

③加强村级征占土地资金的管理,村级对取得的占地费和土地补偿费要按照鄂政发[2005]11号文件精神严格管理,严格控制,必须实行专户储存,专项管理,民主理财小组要加强对占地费、补偿费的使用的监督,凡动用这些资金时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通过。

④搞好往来款项的登记结算管理,按化债要求确保村级化债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严禁新增债务,严禁盲目举债举办事业或搞建设。

4、财务开支实行一支笔审批。(日常一次性开支标准及审批权限由各乡(镇、办)根据本地实际自行确定)

5、严格费用开支管理,规范发放标准。从严控制交通费、通讯费管理,核定控制标准定额发放到人,严格控制“非行政性”招待,限额控制招待费开支,除正常的业务招待外,一律禁止用公款吃、请,按照乡镇党委、政府确定的标准发放村干部工资、奖金、补贴以及交纳村干部养老保险。

6、严格财务手续。报账员须定期到“中心”报账,报账票据必须有凭证名称、填制日期、用途、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理财小组签章等方可入账报销。因出差借款必须手续完备,出差返回七日内向报账员结清借款。

7.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 篇七

关键词:独立性,财务报表保险制度,风险评估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独立审计模式, 是委托代理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在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下, 上市公司不再直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而是向保险公司投财务报表保险, 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投保的上市公司进行审计。上市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承保金额和保险费率, 对因为财务报表的不实陈述或漏报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 由保险公司负责向投资者进行赔偿[1]。

一、财务报表保险制度风险评估人的定位

在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中, 首先由保险公司对投保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估, 即由代表承保人的专业风险评估人 (包括注册会计师) 对投保公司的财务报表风险至少从以下3方面进行评估: (1) 投保公司所在行业的性质、稳定性、竞争度以及总体上是否存在财务问题; (2) 投保公司管理层的信誉、品行、经营理念、财务基础以及以前的经营业绩; (3) 投保公司的性质、经营时间的长短、规模和经营结构、投保公司的控制环境、重大的管理和会计政策、实务和方法。

保险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向投保公司提交投保建议书。建议书中应包括针对不同风险的公司及不同等级的保险金额所对应的不同保险费率。因此, 风险评估的真实性、公正性对于承保人、投保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风险评估人的选择问题直接决定了风险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

二、财务报表保险制度风险评估人的选择

(一) 由进行报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进行风险评估

注册会计师进行风险评估, 虽然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降低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但却存在着严重弊端。首先, 由于注册会计师直接受雇于保险公司, 其利益更依赖于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取得了对注册会计师聘用权和审计费支付权的垄断。在竞争激烈的审计市场, 注册会计师为了求生存、谋发展, 难免会屈从于保险公司的非正当要求, 按照保险公司的授意或特定要求进行风险评估。其次, 注册会计师由原来服务于上市公司的广大利益相关者变为仅仅服务于保险公司。服务对象范围的缩小, 使其面临的因审计失败而遭受民事赔偿诉讼的风险大大降低, 这为投保公司出于支付较低保费获得较高保额的目的而收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创造了外部环境。注册会计师可能会迎合投保公司的要求, 降低风险评估水平。因此, 在保险公司和投保公司夹缝中生存的注册会计师, 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偏于哪一方都会对风险评估的真实性、公正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 由保险公司对投保公司进行风险评估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下, 注册会计师将损害赔偿责任转嫁给了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力求充分发现和揭露投保公司的会计舞弊。因此, 由保险公司进行风险评估, 可以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 减少索赔损失;而且新业务的开展还将为其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严重弊端。首先, 保险公司可能不具备数量众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风险评估人员, 需要在人员和机构配置上进行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投资, 这样保险公司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就会提高。其次, 保险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向投保公司提交投保建议书。一方作为投保建议书的供给者, 一方作为利用者, 对于理性的经济人来说都存在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问题, 这就为保险公司和投保公司合谋提供了条件。而且, 还可能存在保险公司未收回的以前年度的保费和未来可望从投保公司获得的其他收入, 这种经济依赖关系也会削弱其风险评估的公正性[2]。

(三) 保险公估公司是理想的风险评估人

保险公估公司是指受保险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委托对保险标的进行承保前的测算、估价及风险评估, 在保险标的出险后, 进行查勘、检验、估损及清算等业务, 并向委托人收取酬金的机构。它介于保险公司与投保公司之间, 既可受托于保险公司, 也可受托于投保公司, 但它既不代表保险公司, 也不代表投保公司, 而是站在独立的立场上, 对受托事件作出客观、公正的专业评估, 因此被称为“保险裁判”。在我国保险市场上, 保险公估公司是唯一合法的对保险标的风险、价值进行鉴定、评估的专业中介机构。因此, 可以将风险评估外包给保险公估公司, 有效解决保险当事人的利益冲突。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中, 将风险评估外包给保险公估公司可以产生良好的效应。保险公估公司是风险评估的专业机构, 其凭借丰富的技术资源、专业化的复合人才、强大的专家网络系统准确地鉴定价值、识别风险, 在此基础上作出的风险评估既是对投保公司风险水平作出的客观、公正评判, 也是保险公司针对性地商定保费率、签订保险合同的参考。其次, 保险公估公司要对其出具公估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因疏忽或过失而致使保险当事人蒙受经济损失, 要承担赔偿责任;有偏袒、越权、泄密等行为, 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风险评估外包面临的“道德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面对竞争激烈的保险公估市场, 风险评估外包策略可以采取招标的办法。首先, 从保险公司和投保公司中选取若干人员组成一个风险评估公正团, 由风险评估公正团代表保险公司和投保公司针对投保公司的风险评估项目进行投标, 保险公估公司进行竞标, 最后确定中标的保险公估公司。

(一) 风险评估外包面临的“道德风险”

风险评估外包可以产生积极的效应, 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各自都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难免会产生一些“道德风险”。这里的“道德风险”指风险评估公正团和保险公估公司在签订外包合同时以及合同生效后, 由于风险评估公正团无法观察到保险公估公司的某些行为, 保险公估公司可能采取的有利于自身利益而不利于保险公司和投保公司利益的一些行为, 进而损害他们利益的风险。

1. 风险评估招标过程中, 招标人面临的“道德风险”

风险评估招标过程中, 招标人 (风险评估公正团) 对每个投标人 (保险公估公司) 的信息并不是完全掌握, 而仅根据投标人的报价及相应的投标文件进行决策选择中标人, 因而就会出现“逆向选择”。当投标人故意隐瞒信息或为了中标而低报价, 并试图通过中标后高索赔、“偷工减料”等手段获取高额利润时, 就会给招标人构成风险。在我国保险公估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中, 项目招标和合同管理还不十分规范, 这种靠低报价中标的现象不在少数。

2. 风险评估合同签订后履行合同中, 发包人面临的“道德风险”

由于契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 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即“损人利己”。在承发包合同中, 虽然规定了承包人的责任和义务, 但并不能排除拥有私人信息的承包人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损害项目发包人的利益, 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

在风险评估实践中, 发包人面临的“道德风险”具体表现为:保险公估公司与他人串通提供虚假报告来骗取保险金;在业务经营中捏造和散布虚假信息损害他人信誉;超越授权范围损害发包人合法权益或串通他人欺诈发包人;向发包人披露虚假或不实信息从而误导发包人;向发包人隐瞒应报告而未报告的与保险公估事项有关的重要情况等违法执业行为。显然, 承包人的上述行为严重影响风险评估的真实性、公正性。

(二) 采取激励措施应对“道德风险”

1. 隐性激励

由风险评估公正团专门代理发包人从事风险评估管理, 风险评估公正团对保险公估市场的情况比较了解, 对承包人相关信息的把握也比较准确。在这种背景下, 承包人在与风险评估公正团博弈中的行动或履约表现都将被风险评估公正团观察到, 风险评估公正团将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与承包人签约。因此, 承包人与风险评估公正团一开始建立博弈关系时, 承包人会以“好人”的形象出现, 努力工作以获得将来合作的机会。这样一直到双方博弈结束的前一期, 永久退出保险公估市场时, 承包人才会显露出机会主义“坏人”的本性, 一次性把过去建立的信誉毁掉, 以获得更大的短期收益, 所谓“多次博弈的信誉模型”。因此, 信誉效应可以应对“道德风险”, 这是一种隐性激励[3]。

2. 显性激励

首先, 设计“说实话”的直接机制应对风险评估招标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其设计思想是:为促使各投标方都说实话、报实价, 使他们的报价为各自对风险评估项目的真实估价, 招标方可以设置一个激励政策, 即设计一笔奖金, 当承包人顺利完成风险评估后, 奖金作为对承包人的奖赏;否则, 该中标单位需要承担合同价格外的未完成该项目所需的一切费用。这笔奖金作为激烈竞价可能对中标方造成的低利润的一种补贴, 而且要保证奖金不会超过技术溢价 (1) , 保证风险评估项目的造价控制在预算之内。

其次, 采用激励合同, 应对合同签订后的“道德风险”。对于固定合同 (2) , 若承包人为完成合同工程所必需付出的最小工作努力为A, 那么承包人不会选择任何大于A的工作努力水平。为了降低这种“道德风险”, 激励承包人选择更高的工作努力水平, 项目发包人必须设计一个激励合同, 根据所观察到的风险评估状况对承包人进行奖惩。激励合同的设计首先要满足承包人从接受激励合同中得到的期望收益不能小于不接受激励合同时所能得到的最大期望收益。同时, 要保证承包人从努力工作中得到的期望收益是最大的, 要大于以质量欺骗等机会主义行为所获得的期望收益, 这样就消除了承包人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内在动机。而且, 激励合同的设计还要考虑发包人收益或成本的问题, 将收益与激励成本之和最小者作为激励合同中的最佳激励水平。

参考文献

[1]易琮.解决审计独立性矛盾的新设想——财务报表保险制度[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4 (4) .

[2]张凤吇,张洪珍.财务报表監罩贫仍谖夜菩械奶教諿J].机械管理开发, 2006 (3) .

8.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 篇八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财务制度财务管理创新

0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下运行,实行双层管理体制:第一层次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宏观财务管理体制,主要是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第二层次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财务管理体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这种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已经明显表现出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权责与财务主体错位,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权与税收的征管权混为一体,国家集多种职能于一身,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严重地削弱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其次这种双层管理体制模糊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使得企业过于依赖国家制定的财会法律法规,缺乏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来制定自身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也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求企业达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这是我国现代企业改革的方向。“然而,根据笔者的实际咨询经验,很多企业几乎没有自己成文的、系统的财务制度,大多数企业套用国家通用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缺乏创新。有些企业仅仅制定了费用报销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等,这种现状距离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差距很大。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指企业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和政府有关法规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的,用来规范和优化企业内部财务行为、处理内部财务关系的具体规则,这种规则能将企业内部理财活动的组织机构、财务战略与政策、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规范化、文件化,进而据以指导和处理企业理财工作的过程。它是整个财务制度体系中操作性、基础性的财务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应当由“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一投资者对重大财务问题的决策——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构成的管理体制

①国家法律体系:国家通过《公司法》、《税法》、《金融法》、《会计法》以及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来约束企业的财务行为,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财务状况实施强制性的粗线条约束。②投资者对重大财务问题决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的重大财务问题由投资者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决策。③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有选择的范围内,自己选择财务管理方法,自主选择财务管理,并制定企业的目标、战略、政策和方法内部财务制度,形成自主性的理财行动指南和规则,以塑造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破产风险机制,并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组织结构特点和投资者的利益目标。由此可见,国家财税法规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是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的基本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是财务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而企业的根本利益和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此外,企业在设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时,必须搞清楚财务制度与会计准则体系、税法、会计制度等概念的关系。其中,财务制度通过规定资金投入、资产计价、成本补偿、收益确定、利润分配、基金形成等标准,成为企业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这三大基金分割的直接依据。财务制度也是国家税收的基础,它所划定的补偿标准和收益确认标准,是确定税基的依据。而会计是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的深刻意义在于,通过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它划定了资本存量和增量的界限,其中资产、负债和权益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存量的界限,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增量的界限,这六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贯串于会计循环的全过程,也是企业得以持续经营的基础。就企业整个财务活动来说,会计准则体系实际上是基于存量和增量的分割所进行的资源配置,包括资本(即存量)的投放和利润(即增量)的分配,因而,会计更为重要的功能就是承担了资本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分割功能,由此建立起能够体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约束机制健全的社会总产品分配体制。会计准则体系也是处理和协调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和会计职业等经济利益关系的内在稳定器。税收就是在合理划分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对增量的分配。然而,就目前会计准则体系现状来说,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都只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而基本上没有涉及记录这个环节。有关记录环节,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账户的设置、账务处理程序、账户对应关系、账户与报表项目的协调和配合等等,在我国企业的运行实践中,很有必要制定一些有关账户设立与记录的规定,这就成为会计制度的内容。

再次,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内部财务制度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总则。明确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目的、性质、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②内部财务管理权责。明确企业和各有关利益主体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限和职责,并设计财务主体的具体范围,即要明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级次,明确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之间及其与企业财务部门的关系,明确企业与联营单位、投资与被投资单位、内部承包单位的财务关系等。也包括设计制定财务管理与内部责任单位的相互衔接关系包括责任单位的划分、责任核算、责任控制、责任奖惩等。③内部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基础工作,包括设计内部财务管理岗位,明确相应责任。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特点和区域分布状况,确定自己的组织机构,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确保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运行。其次,现代企业制度应建立健全财务总监负责制度,由财务总监主持监督内部财务制度的贯彻实施。④内部财务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筹资管理制度、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益和利润分配制度及财务分析和财务评价制度o⑤内部财务管理单项制度。包括经济合同、对外担保、内部银行、电算化等单项财务管理方法,也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销售收入等的管理内容、办法和程序,以及折旧方法、存贷计价方法、费用提取标准等的选择。⑥内部控制制度。一个健全的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形成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依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与控制网络,搞好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控制和管理,运用内部牵制、授权管理、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轮换、回避等有效措施,防范和减少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核心内容。⑦全面预算制度。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产生的管理效益,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企业应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

上一篇:收款范文下一篇:新队员代表入队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