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2024-09-15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12篇)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篇一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此调查问卷不需注明姓名,结果不会对您有任何影响,希望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完成这份问卷。.进入大学后,发现与自己理想的大学生活有差距()

A.仍要努力提高自己

B.别人怎样我怎样

C.混个文凭算完.对于公共课程的看法

A.无所谓,只要考试通过就行

B.既然是课程要求就按时上课,好好学习

C.多学一点也好.平时没有课程安排的时间

A睡觉,发呆,听音乐

B做自己想做的事

C坚持学习.社团活动可提升能力,但有时也会占用过多学习时间,对此你的看法

A能力比成绩更重要

B学习为主,活动少参加

C依自己当时心情来决定是学习还是参加活动.大学周末生活安排

A与同学外出,放松自己

B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

C宅在宿舍打发时间

D多学习会.对于没有冗繁作业的大学

A备感轻松,安逸

B仍坚持自己多加练习

C抱着有就做,没有就不做的心理.对大学日常生活学习消费有压力吗

A.有,消费偏高

B.没感觉出任何压力

C.生活消费压力明显高于学习压力.在自己不停得忙碌时()

A.感觉很充实

B.不知在忙什么

C.感觉烦躁,紧迫,恐慌.在学校成绩不好时()

A.自己要更加努力

B.没事,有比我强的哥们帮我C.家长认识校领导,反正能毕业.自己做完一件事时()

A.还行

B.感觉一般

C.每次都感觉自己很差.到宿舍或教室后()

A.和同学一样该做什么做什么

B.有时会根据自己需要开窗或关门

C.反复地做某些事如:开窗,摆弄东西.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

A.认真思考,自己解决

B.从网上搜

C.借别人整理好的复印.在社交联谊时见到陌生人你会()

A.主动打招呼

B.不主动说话

C.别人和你说话会脸红甚至不敢抬头.有异性朋友和你说话()

A.很自然

B.不好意思

C.内心慌乱.和同学有矛盾或是失恋后()

A.积极沟通解决

B.情绪低落,无心学习

C.不吃,不学,堕落.见班里多才多艺的同学你会()

A.没什么,我也有自己的特点

B.有点惭愧

C.自己真差劲.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倾诉对象是

A经验丰富的老师,学长们

B关系最好的同学

C自己忍受,从不倾诉.你认为周围同学的消费水平对你有何影响()

A 有很大程度影响

B 有较小影响,具体购买行为还取决于自己

C 没有影响.身边的朋友吃穿条件非常好你会()

A.和他们依然是好朋友

B.不愿和他们说话

C.见了他们就躲.当看到周围同学的服饰,学习用品等比自己好时,会怎么样()

A 不管家庭经济状况跟父母要

B自己打工挣钱也要买

C那些对自己不是很有用,我有用的就好.快毕业了自己以后做什么工作()

A.到时候自然知道

B.发愁

C.睡不着总感觉记忆力下降.经过半年的大学生活体验,对大学生活

A.满意

B.差强人意

C.反差大,失望.请问您觉得社会上要取得成功取决于()A关系与金钱

B个人能力

C机遇和刻苦.请问如果您踏上社会,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成功()A靠关系

B个人打拼

C贿赂上司.大学四年的奋斗目标

A.尚未考虑

B.有初步打算

C.目标清晰明确

忠心的感谢大家抽出宝贵的时间完成问卷的内容。

2.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篇二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 社会环境。

当前社会环境日益复杂, 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也日趋激烈, 随之而来的是多方面的压力。社会对人才的期望值较高, 导致大学生承受较大的学习负担;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要承受高额学费带来的物质压力;大学毕业生要承受就业难的精神压力, 种种压力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由于大学生的心理普遍还不成熟, 对于外界的压力承受能力较差, 心理比较脆弱, 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产生不适应心理在所难免。

2. 家庭成长环境。

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环境, 其教育方式的好坏对人格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受教育程度以及心理健康状况, 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素质;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方式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孩子个性的催化剂,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基础, 另外, 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日益明显, 树立自信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障碍。这就要求家庭成员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 在此基础上, 才能保证孩子的心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 学校环境。

虽然现在高度提倡素质教育, 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深深存在, 过于偏重智力的培养导致对学生心理和思想方面的忽视。特别是在大学这个环境中, 面对陌生环境、陌生群体、放手式的学习方式, 大学生难免产生不适应心理, 因此, 大学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非常大。当前大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 加大对心理教育的投入, 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惑的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不同, 其教学成果不仅表现在对心理知识的掌握上,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调节心理的方法, 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目前, 全国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心理课程, 但是教育效果还不甚理想, 因此, 学校不仅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还应该加强外在环境的建设, 在外界环境的辅助作用下使大学生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1. 开设心理学课程。

针对大学生特有的心理困惑开展心理学课程, 使用一困惑一指导的方式, 对大学生进行指导, 使大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心理状况及发展规律, 了解心理调节的科学方法, 学会控制情绪, 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 形成良好的人格。还可以开设适应大学生成长的心理专题讲座, 这些都是符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2.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全的环境氛围。良好的学风有助于同学之间互帮互助,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学术环境有助于师生间的交流, 养成积极、乐观的情绪。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深化, 认知得到提高, 意志得到磨炼, 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日益丰富, 最大程度的降低心理危机。

3.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与其让学生产生心理困惑后再对其进行开导, 不如提前对其进行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有助于使他们正确认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培养从容面对一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直接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价值标准, 能够让学生遇到挫折时树立自信, 从而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 保持身心健康。

总之, 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不仅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利用科学的教育方式,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使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挑战。

参考文献

[1]田蕊.刘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因素[J].航海教育研究, 1998, (4) .

3.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当代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很多的家长都会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经常会不听父母的教导,和父母对着干,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方法办事,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还依然处处都管着他们,总想让他们还听自己的,那么极其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团体,面临着学习、环境以及平日的男女接触等一系列问题,他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压力和困难也越来越多。如果以上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快速解决,则大学生教育将面临极大困难。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1 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分析

1.1 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有来自城镇贵族家庭的富家子弟,也有来自农村的贫苦学生。他们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平时的日常开销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并且很多城镇来的学生会和农村来的学生进行攀比,这就使得农村来的学生心理上会感到受到了排挤,进而产生一种自卑感。

1.2 大学的寝室生活在大学校园里非常重要,有一些学生会在寝室之间拉帮结派,甚至有些大学的学生寝室中还存在着孤立起某一个同学的现象,所以如果处理不好与新同学之间的关系,将会导致有些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同时,大学里面要学的课程增加了,期末考试的时候要复习很多科目,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同样会导致他们产生焦虑的心理。

1.3 高中的时候拼命的学习,只为了考一个好的大学,毕业后会有份好的工作,可是真正走进了大学校园,并且经历了大学四年的艰苦奋斗,在毕业的时候却又要面临就业问题,这就给即将离开校园生活的大四学生带来很大压力,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抑郁性的情绪。

2 当代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2.1 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首先,许多大学生在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后,像洗衣服这些事情都要自己亲自动手,但却做不好,所以在心理上会感到自责。而且在经历了高中三年的艰苦学习生涯后,终于可以有所放松,对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大大减退,可是到了期末考试成绩一出来却远远的落在了后面,这便使得他们一蹶不振,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其次,当代的大学生有很多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情绪波动相当大,面对夸奖的时候,各个都是激情饱满、信心百倍、热情高涨,一旦遇到一点挫折或者被误会的时候,情绪就会有很大的落差,显得有些孤僻,不喜欢和陌生人讲话,自己的情绪很难控制。

2.2 来自学校方面的因素。

学校在教育方面的资源并不充实,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更是没有重视。而且学校关于教育方面的设备设施不完善,和学生们所期待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会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很失望,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情绪。而很多的学生在家里习惯了受到呵护和宠爱,突然面对大学里面的集体生活,同样会让他们感到很不适应,觉得生活有了非常大的转变,进而产生孤独、焦虑和压抑的感觉。

2.3 来自家庭环境的因素。

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最优秀的,觉得他们是自己的骄傲,所以总会在同事朋友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越来越优秀,所以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他们错误地认为这种要求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强大的上进心和动力,但却不知道在某种程度上,这将会给孩子心理上增加负担。

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家庭,但是他们的家庭条件和经济条件却各不相同。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面对高额的学费和自己的日常开销,这无非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学习和经济方面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得学生感到难以接受,在心理上会出现自卑和压抑的感觉,时间久了,便会产生行为上的偏差以及心理上的不平衡。

2.4 来自社会的因素。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中关于就业分配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出现了竞争激烈的现象。并且网络信息也因为网络时代的出现随之而来,这些信息有些是真实的,有些则是媒体为了夸大事实而发布的一些虚假消息,这些消息干扰了大学生辨别信息的真假,甚至会对某一事件或某一人有着过分偏激的看法,会对整个社会失望,进而出现认知偏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途径

3.1 通过自身观念及态度的转变。

当代的大学生必须在生活上养成好的习惯,饮食要合理、睡眠要充足,而且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迅速调整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对自己要有新的认识和了解,要认可自己。因为我们的行为方向取决于对事物的认识和態度,所以在认知方面,必须改变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走入误区;而且态度也要端正,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只有拥有了一个好的心态,才能够使事情做到事半功倍。

3.2 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普查工作。

学校要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方面检查,建立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真正做到对于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充分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心理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在各个院系开设心理健康反面的选修课程,内容可以是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些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心理学的实用性。

3.3 家长要给孩子精神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首先,家长要做到换位思考,让孩子学会独立,只有在孩子情绪失落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再去给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这时候要多关心他们,不要让他们去做一些自己感到反感的事情。

其次,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他们的日常开销会比较大,经济负担很重,所以家长要争取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保证,不能让他们感到经济上的紧迫,进而影响他们的求学心理。

3.4 国家要加强教育的资源投入及增强社会的关注。

国家要加强教育的资源投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要重视起来,要帮助各大高校建立关于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及心理学实验等方面的内部机构。

另外,一些电视、报刊等媒体也要做好宣传,共同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就业问题,所以要完善和改进大学生的就业体制及就业环境,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

4 结语

我们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并且找到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要我们平时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多多关心,相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有所改变,并且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11(3).

[2]姜涛.“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心理健康报,2012(8).

4.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 篇四

代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的早期和中期,正值青春发育期,在此期间,其形态、生理、内分泌、行为,智力等方面表现着一系列的急剧变化。尤其是由于性激素分泌旺盛,又会通过反馈增强或减弱下丘脑变化。大脑皮层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状态,影响青年的情绪,在行为上表现为易冲动。随着青年学生生理发育趋于成熟,而生理成熟不受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际关系等环境的教育和影响,必然进一步促进其心理意识、情感、意志、人格等特征的发展变化。这主要表现为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增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朝气蓬勃。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是良好的。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一般落后于生理成熟程度,认识能力落后于活动能力,自制能力差,缺乏自我保健能力,由此也会造成一系列矛盾,从而引起各种心理冲突,表现出某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例如:独立自主与遵守纪律的矛盾;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与自己尊重别人的矛盾等等。所以这个时期对他们身心健康知识的教育和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己刻不容缓。研究表明: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客观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就中国大学生来说,其心理障碍也是比较严重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了新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今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高潮。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黑龙江大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崔建华教授说,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则归到A类,问题不大的同学归到B类,没有问题的同学归到C类。许多学校的调查结果都表明,A、B两类学生大概占全部新生的15%以上。黑龙江省一所高校统计,该校目前每周前往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有二三十人。在学校每年大量的心理咨询中,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大概占一半左右。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裴秋宇老师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但是性与恋爱所造成的危害却最严重。首先在人际交往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其次在性与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性与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第三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据调查,理科生的学习压力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为突出。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近年来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据专家预测,由于扩招生将于明年开始毕业,今后大学生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

大。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已经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已有三分之一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些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他们开展了许多诸如心理沙龙、心理交流等活动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一批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队伍正在逐渐成长。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许多高校学生自发地建立了学生心理社团,一些同学还自编自演心理剧来宣传崇尚心理健康的新潮流。黑龙江高校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任晓萍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社会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密切配合起来,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在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学校要营造和优化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促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形成一个群体心理健康的大环境。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要将国外的科学理论与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与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和成才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全社会都要正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家长和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从小就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信息网络的兴起及普及,提供了人与人接触的另一种方式,改变了人们互动的方式。由此,以社会价值标准为基础,规范人们互动行为的法律规范,日益被人们所期待。大家公认,“1999年是向网络进军的转型年。”在那以后的3年里,每个大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有一项调查说,大学生的数字生活中最常见的内容有五个:68%的大学生用它“交流情感”,40%“浏览信息”,37%使用“电子邮件”,此外还有“下载软件”和“网络游戏”。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人们可以在不公开身份,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尽情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网上聊天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几年,网恋在大学校园里已经蔚然成风。长时间在网上聊天、交往的结果会使心理变得更加内敛、封闭、孤僻。如果“手”长时间替代语言、替代眼睛、替代体验与人交往的话,那么人身上的某些“工具”将不再灵便。由此可见,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滋生的许多社会问题值得人们关注。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向社会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明确提出“五要五不要”: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这是按照中央确立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大力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网络环境的净化要靠每一个网民的自律和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解决他们的理想信念问题,使大学生拒绝网上的不良信息,不制造、不传播不良内容的信息,做到“五要五不要”,共同净化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上网有度,积极在现实中结交朋友。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已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上网应有度,对自己上网的目的、时间应有个适当的计划。在目的方面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学习与交流,网上交友聊天应有度。在上网时间上,最好每天不超过80分钟。对于一些大学生所产生的交际障碍,大学生应克服心理障碍和自闭倾向,积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朋友,而不应沉迷于网上交友和网恋。

据调查,我校90%以上的大学生有上网聊天的习惯,约30%大学生成为网上

常客,每班均有个别大学生迷恋网吧,上网成瘾。这些学生为了上网肆意向同学借钱(有个贫困生为证明自己的能力,已向同学借了一千多元,而且购买了手机),经常旷课、晚归、睡懒觉并诱发一些违法行为如:有些同学缺少钱在宿舍偷落千丈他人放在桌上的零用钱(一般都是拾元以下的零钱,不会引起他人太大的在意),严重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学生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上网者可以轻轻松松地在网上阅读国内外最新的时政要闻,获取各类知识,欢快淋漓地与对方畅谈,也可利用网络的隐蔽性特点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对学生的上网情况做详尽的调查,充分掌握学生的上网情况,剖析上网者的心理。学生为何热衷于上网以至成瘾?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理:

1、从众模仿心理

学生普遍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没有了学习压力,缺少父母的督促,甚至中学时代无孔不入的老师也变得时隐时现,不再板着脸孔了,因而感到十分自由。相当部分新生自入学便开始尽情放纵自己和追求享受。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部分同学进入大学后缺少了学习压力—--考大学,丧失了求学的目标与动力,出现暂时的目标真空,导致刚入校园时无所适从,在外界诱惑下极易产生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在其他同学的影响下很自然地加入了网民的行列,客观上加剧了网民的增长,我校某专业的四十六名同学就在这种情形下开始上网生活的。部分同学是因中学时被管得太紧,产生逆反心理,进入大学后,便在网上拼命释放“天性”,造成一发不可收拾。

2、补偿心理

新生中有一部分在高中阶段是比较优秀的,因为高考失利和家庭的因素使他们进入自己并不希望的大学。入学后本想凭自己的优势,在大学展露手脚,胜人一筹,寻求心理平衡。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如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间出现了矛盾。为缓和矛盾,便到网上寻求心理补偿, 寻找心灵的慰藉,期望在网络中找到自我,于是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予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并通过网络来满足自已。

3、求助心理

现在大学生有很大比例是独生子女, 在父母的襁褓中长大,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小皇帝”。在上大学前基本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少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差。上大学后很多事情都要学会自己做,必然会遇到许多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烦恼。有些学生碍于面子,不愿向同学倾吐和求助,转而向网络寻求帮助。

4、逃避心理

大学生进入校园后,希望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好集体,渴望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渴望人们的理解与支持。但大学生在交往中存在因缺乏经验,技巧而不善交往;因担心他人轻视而不愿交往;因性格内向孤僻而不会交往;因个性自卑而害怕交往等现象,由此造成与他人难以沟通,感到压抑孤独,就像有同学抱怨说,在大学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是隔着一层薄膜,大学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徒见其外表而不知其内心。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一旦学习,交往遇到挫折,很容易产生逃避心理,我校学生生上网部分处于这种心理。

5、畏难心理

因为我校属专科学校,学生的基础较差,绝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存在着偏科短腿的现象,有些同学的短腿现象十分严重(在三个新生上网成瘾的同学生中,有一

位高考数学才36分,一位高考英语只得45分,都未达到单科总分的三分之一),这些新生在大学遇到这门课程,其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受到严重的挑战。刚开学,由于好奇心和进入大学的喜悦使他们有耐心坐在教室听课,但面对老师的授课不知所云,几节课下来便产生了逃学心理。加上学校开学初课堂管理的不规范为他的逃课旷课提供了方便,部分同学就选择这个时刻上网,并迷上了网吧。

6、自卑心理

这类学生一般都带着某方面的人格障碍或心理障碍进入校园的,由于家庭的因素(贫困、父母离异、单亲家庭),使他们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造成性格孤僻,害怕与他人共处,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为寻求心灵的解脱,往往借助网络,沉溺于网络虚拟的世界不能自拔。

二、解决不良网络心理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上网问题不能忽视,应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常抓不懈。解决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要加强对学生教育和引导。

第一、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加强理想教育。

学校网民有增无减,甚至有些长期迷恋网吧,登陆不良网站,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刚入大学目标迷失,造成缺少追求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一旦缺少了生活学习的目标,出现目标真空,就会带来空虚与无聊,而且目标真空存在的时间越长,则越可能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其危害性就越大。所以思政工作者要帮助新生尽快了解适应大学生活,利用军训,新生专业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机会,树立学生科学的生活观念;聘请成功校友作学习创业经验报告,鼓励学生投入学习,增强自信心;利用班会等形式对新生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早日树立大学的奋斗目标,引导新生树立人生的长远目标。

同时,要向学生阐明,如果沉迷于网吧,陶醉于网上游戏、聊天、交友、成为网络的奴隶,这既是学校教育的不幸,也是个人的悲哀,以此警示新生,督促他们投入正常的大学生活。

第二、加强网络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加强学生的网络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识,特别是如何利用网络来帮助提高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能够正确面对各种现实的问题,正确对待不良网络的诱惑。同时要加强学生的网络心理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区别;能在发生心理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并采取理智的应对方式;能在网上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成为网络的主人。另外,作为思政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他们在做人,做事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新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得到及时正确处理,而不至于靠虚拟的网络世界来倾泻。

第三、大力倡导网络文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不能从容上网,也就无法更多了解到网络的要求与标准,而大学网络已进宿舍,上网成了家常便饭,因而对学生一定要进行网络文明教育,教育的依据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的“五要五不”要求:“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保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据此,校团委和学生会可以利

用校园网进行网络道德的专题讨论活动,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的正确引导。

针对大学新生刚入大学新目标尚未确定,出现暂时的不适所引起的上网问题,我校应更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地将各种管理思想、管理意识注入到学生活动中,培养自觉参与意识和自觉接受教育的能动性,使每个新生深入到各种集体活动中,不让新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要大力倡导和加强班组文化建设。班组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帮助“网络性心理障碍”学生走出阴影的直接推动力。事实证明,健康,和谐,丰富的班组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化解个别同学的孤僻、自卑、自我中心等不良心理倾向,从源头上堵住了新生沉溺网吧的恶习。

第四、及时了解学生网络心理情况,进行细致认真持久的个别教育。

学校或辅导员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问卷题目,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包括上网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对于上网成瘾不能自拔的学生进行个别教育,进行心理辅导。其实迷恋于网络生活的人往往对网络存在着依赖心理,他们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神情倦怠,而且随着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心理越来越强烈,所以对待这种同学要有耐心,允许其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有个过程,做到教育的持久性。我班有个学生从高二开始长期上网,造成成绩直下,考入我校后仍未警醒,继续在校外打“网战”,我从开学第二周开始关注该生,每次单独谈话收效甚微,半期考后两科挂红仍作无所谓,眼看自己因上网旷课要受到处分才略显紧张,这时我发现该生仍然存在着较强的个人尊严和荣誉感,于是对症下药,与家长联系一起鼓励他树立学习的信心,得到明显的效果。现在该生已从网络世界中解脱出来,正以全新的面貌投入期末复习。总结该生的经历,我对其教育做到了细致、认真、持久、尊重人格和尊严,对该生教育的成功,坚定了我教育学生的信心。

第五、组织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上网是全校性的普遍性的问题,大凡上网成瘾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障碍。心病还得心药医,学校要着力引进、培养一批心理咨询专家直接帮助来访者解决困难,并授之以“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不断矫正学生不健康心理。建立心理咨询部门,疏导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心理咨询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其初期效果是症状的改善,中期效果是行为的改变,后期效果体现了人格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辅导员单兵作战,需要全面铺开,形成良好态势。

第六、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5.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篇五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要建设者,为使大学生能更好地承担起这一重任,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健康心理的大学生能更好地应对社会的挑战。主要介绍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其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知识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重要的建设者,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便要求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可以适应社会的压力和在社会中遇到的挫折,但是当代大学生往往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现实情况与自我预期不相符造成消极心理

现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处于学校及家长的保护下,对一些事情的认识不正确,往往不是过于积极便是过于消极,对事情没有一个界定,处于两极之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幻想,这些幻想往往是过于美好且不符合实际的。当大学生真正开始大学生活时,便察觉到大学的现实生活和自己所想的完全不一样,这样的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大学生不能更好地适应,从而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2.挫折产生抑郁,有自杀倾向,抗压性差

生活往往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处于家长的`宠爱下,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当面对这些挫折时,大学生会产生焦虑、自我怀疑甚至自我放弃,采取一些过激的行动。

3.互联网的自由使大学生沉迷网络

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对大学生来说充满了诱惑,网络环境是自由的,大学生可以把在生活中遇到的苦闷通过暴力游戏和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抒发出来,随着这种习惯的逐渐形成,大学生会把生活和网络环境相混淆,从而做出一些自毁前程的事情。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现方式

1.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大学生对社会认识不深,社会阅历不丰富,心理承受能力较轻。为了改变大学生这种现状,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要联合家长鼓励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让大学生走出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在新环境中体会挫折,增加对社会规则的认识。如,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内打工、勤工俭学,通过勤工俭学让大学生抛开学生的身份,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体会社会中的酸甜苦辣。

2.丰富教师资源建立术业有专攻的教师团队

现今大学教师体系中,心理相关专业的教师较少,往往是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后,教师并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学校要丰富教师资源,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或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在大学校园中引进具有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做到术业有专攻。同时,要对普通的授课教师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如,对教师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或是开展关于心理健康的研讨会。普通的授课教师同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为使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便需要授课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在教师生涯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和挫折,有时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其次,学校要构建综合性互补的教师体系,通过将专业性教师同普通教师的教学活动相重合,让教师之间有话题可谈,增加教师之间的熟悉感,当教师授课时察觉到某些学生的异样时,可以与专业教师进行探讨,及时获得解决的意见、建议。

3.针对大学生普及心理知识

学校要通过各种手段向大学生普及心理方面的知识。首先,学校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以及心理学等课程引入学科体系中,通过把以上课程设置成大学生的必修课,使大学生了解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在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具体操作方法。如,在针对大一新生的期望与现实不符的问题上,授课内容主要应包括人际交往、自我探索、情绪表达与控制、网络运用、团结协作等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在课堂训练及不同角色的扮演中体会到新的感受,并将感受到的贯彻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其次,要重视大学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社团组织,学校要积极支持这些社团的各项活动,因为这些社团组织中的成员都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对这一群体是充分了解的,这些组织进行的活动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规避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些敏感问题。

总之,当代大学生中仍存在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但是我相信,随着学校的重视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定会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卫生习惯,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M].教育科学出版社,.

6.当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 篇六

亲爱的同学、朋友:

这是一份关于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我们将通过这份调查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一次深入的了解,并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依据。麻烦您认真填写本次调查!谢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您所在的院校(全名)

——————————————————

您的专业

——————————————————

您的性别

——————————————————

您就读的年级

——————————————————

一、选择题(单选)

您认为当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过去大学生相比如何?

A增强了

B减弱了

C相当,差不多

D远远不及

E其它您认为当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与哪些因素有关?(A饮食

B体育锻炼

C家庭经济状况

D所处生活环境

E其它

3.您平时的饮食状况是怎样的?()

A随便,合胃口即可

B完全从自身健康出发

C从保持身材的角度出发

D什么方便吃什么

E其它

4.您认为您现在的饮食是否对您的身体健康有影响?(A完全没有

B几乎不受影响

C有一点

D有很大影响()))

5.您认为怎样的饮食有利于您的身体健康?()A按时就餐,注重饮食卫生

B荤素搭配,合理安排

C随便即可

D其它

6.您认为体育锻炼是否对您的身体健康有作用? ﹙﹚ A完全没有

B几乎没有

C有一点

D完全有

7.您一周一般参加几次体育锻炼?()

A从不

B1~5小时

C6~10小时

D11小时以上

8.您一般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体育锻炼?()A跑步

B散步

C球类运动

D舞蹈

E其它

9.您认为您所处的环境对您身体是否有带来影响?A完全没有,我很有自制力

B有一点,会受周围环境影响

C完全受影响,人家怎样我也怎样

D其它

10.您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评分如何?()

A不及格

B合格

C良好

D优秀

11.您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做过何种努力?()A注意饮食卫生

B坚持锻炼

C保持良好情绪

D学会解压

E其它

12.一旦身体健康出问题您的态度是:()

A消极悲观,无法正视

B忍忍就过去了)(C多多锻炼即可

D自己吃药就行

E一定要去医院看个究竟

F乐观面对

G其它

13.您平时闲暇喜欢做的事是:()

A上网

B睡觉

C学习

D逛街

E锻炼

F其它

14.您认为这样对您的身体健康是否有影响?()A完全没有

B几乎没有

C有一点

D完全有

15.您是否想通过改变生活态度来达到身体健康?()A完全没想过

B想过,但实践起来很困难

C想过并逐步实践着

D我的生活方式已很合理

E其它

7.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篇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2013年, 张勤等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的论文, 文中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调查, 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因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面方面, 包含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等。

1.1 社会因素

虽然大学生号称生活在“象牙塔”中, 但他们仍处于社会文化环境中, 其生活、学习等都离开不复杂的社会环境, 因此, 社会也会对其产生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新的价值观、生命观不断产生, 而这些观念都借助着互联网等媒体涌入大学校园, 从而使得长期与社会脱离的大学生受到巨大冲击, 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被严重冲击。此外大学生阅历不足, 缺乏分辨能力, 再加上情绪容易冲动, 往往会迷惘、找不着方向, 从而也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1.2 学校因素

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与中学的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学校管理方式相比, 大学的学校环境产生了重大变化, 并对大学生的适应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大学生不能尽快转换角色, 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另一方面,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在报考专业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很多学生都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征和设置, 因此当进入大学后很容易产生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1.3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怎样对待子女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的关键。假如父母总是对子女冷漠对待、经常打骂, 那么子女的心理也容易产生问题;假如父母离异, 往往会使子女遭受很大打击, 也容易使其产生心理问题;假如父母或爷爷奶奶过分溺爱, 会使子女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这样不仅不利于团体协作, 也会使其人际交往产生问题。

1.4 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一般都处于刚刚成年或马上成年的时期, 他们的心理很容易产生激烈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是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导致的。与中学时期相比, 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他们在大学生活中体验到较强的挫折感、失落感等负面情绪, 假如不得到不积极的调试, 就很容产生心理问题。

2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

2.1 学校干预

2.1.1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 各大高校已经注意到了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继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并将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来进行教学, 以解决大学生在适应环境、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或指导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措施,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出现, 并未完全渗透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 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高校教学的各个学科、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范围当中, 以系统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

2.1.2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期间,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多是在校园中完成的, 因此, 校园文化的好坏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紧抓校园文化氛围, 形成良好的校风, 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体而言, 高校可通过榜样和典型来感染大学生,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大学生尽情舒展自己的才华, 增强竞争意识, 不断奋发进取, 使其在不断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和自身素养与能力的过程中, 建立健全人格、心理。

2.1.3 培养大学生心理调试的技能

高校应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有效消除心理困惑, 及时调整负面情绪;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 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交往态度, 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 学会协调人际关系, 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帮助大学生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2.2 家庭干预

家庭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的基础, 俗话说,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 父母既是孩子的启蒙教师, 也会对孩子的终身产生重要影响, 并会对整个教育体现产生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 如果注意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子女的心理素质更为成熟和积极, 也因为这样, 他们的抗压心理和心理承受能力更强, 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可见, 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

2.3 学生个体干预

2.3.1 及时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者运用心理学、医学的知识和原理, 帮助咨询对象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矫正不良行为习惯, 预防和治愈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增进身心健康的过程。大学生通过心理咨询, 可以得到帮助和启发, 解决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 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保持身心健康。因此, 大学生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

2.3.2 学习掌握必要的心理治疗方法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期, 必然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在影响, 再加上自身青年中期的身心激烈转换, 人格从不成熟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 因此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 针对于此, 大学生就需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心理治疗方法, 以科学的解决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 受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变化的影响, 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而造成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从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入手进行干预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和心理问题, 也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梁晓, 郭孝军.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 2011 (1) .

[2]李坤花.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 .

[3]张建英.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 2013 (Z1) .

[4]周美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10 (12) .

[5]毛宝胜, 杨魁.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3) .

[6]张勤, 庄颖, 王丹妮, 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5) .

[7]刘永峰, 章要在.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0 (6) .

[8]路宝凤.临沂师范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2 (3) .

[9]蔡太生, 肖琳琳, 向延娥, 等.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 (1) .

8.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冲突

[作者简介]项丽娟(1965- ),女,山东海阳人,西安邮电学院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韩伟(1968- ),男,陕西西安人,西安邮电学院体育部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及体育社会学。(陕西西安710061)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097-02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适应环境的压力、经济负担、学习上的竞争、能力的挑战、角色的转化、人际关系的困惑、恋爱的波折、职业的选择等一系列的心理适应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通过对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是指父母把自己的生物性状,即生理结构和机能的特点传递给子女的现象。遗传是生物界共有的普遍现象,人的心理问题能否遗传,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心理活动是不会遗传的,它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然而,作为一个整体的人与遗传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一个人的体型、气质、神经结构及活动特点、能力等的某些成分直接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心理卫生学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大学生的某些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其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父母的某些遗传基因有着不可否定的联系。

(二)素质因素的影响

素质是指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其中包括体格、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大脑的结构与机能特点等,也就是一般人称为“先天”的东西。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素质因素,是一个人的神经系统的特点,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研究表明,高级神经活动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即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强度是指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和耐力,强的神经系统能承受较繁重的、较长时间的负荷,而弱的神经系统在同样的负荷下就易发生障碍;平衡性是指兴奋和抑制方面的力量对比关系,不平衡的神经系统易发生过度兴奋或抑制方面的障碍;灵活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之间的相互转换、更迭的频率,不灵活的神经系统易发生刻板性、固执性方面的障碍。这三种神经活动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人们不同的神经活动类型:活泼型、安静型、兴奋型和弱型。这四种类型又分别与人们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当然属于哪一种气质类型,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但在一定条件下,易倾向于产生某一类心理障碍。

(三)发育因素的影响

个体生长发育及其速度的快慢,对其心理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有的影响直到一个人进入成年期仍然存在。青春期是一个人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个性的重要时期。由于生理的剧变,不可避免地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这时,性发育给他们带来了最初的性冲动,如女孩的初潮和男孩的首次遗精,往往使一些缺乏必要性知识的学生产生羞耻感、罪恶感、内疚感、烦恼、焦虑甚至恐慌等情感体验;而体格发育的特点(如过高、过矮、过胖、过瘦)、发育的时间(过早、过晚)也都会引起学生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

(四)生理疾病和外伤、中毒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身体疾病和外伤、中毒等因素,由于可能会给大脑带来伤害或者影响神经系统的机能,进而引起各种心理障碍,所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利的影响。就外伤而言,当身体受到物理性的作用而引起伤害后,一方面,可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直接伤害,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另一方面,还可能由于外伤而引起的个体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使心理发生异常。此外,中毒也能引起各种心理疾病。个体中毒主要是由体外输入的化学物质(如麻醉剂、兴奋型、镇静剂及长期酗酒、大量吸烟等)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而改变人的正常心理活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一)家庭的自然结构

不完整的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十分有害的影响;健全的家庭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为父母之间对子女的带有差异性的教育是一种天然的和谐,是一种取长补短的巧妙配合。一般认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来说,父母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母爱是母子关系的特殊产物,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完全没有母爱或缺乏母爱,会使孩子心理上缺乏稳定感,产生情绪上和人格上的障碍。当然,父亲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父亲的存在,往往使母爱向溺爱型发展,并失去家庭的稳定和减弱家庭的教育职能。母爱会教会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父爱则教会孩子理智地面对人生,认识社会。所以,一个健康、成熟的人应具有母亲的善良和父亲的坚强。

(二)家庭的人际关系

家庭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三类。不良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发展有消极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在与父母和兄弟姐妹关系“好”的学生中,正常学生所占的比例大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相反,在与父母和兄弟姐妹关系“中”和“差”的学生中,正常学生所占的比例又显著低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这说明,家长与子女之间及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确实能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家庭的教育方式

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内心都会充盈着一种巨大的、不可名状的幸福感。眼看着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生命,人们会由衷地感到新奇自豪。做父母的幸福感是人类最美好和最神圣的情感之一,这种天伦之情最容易培育起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感。由于孩子认识世界是从父母身上开始的,所以,如果父母用适当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往往会达到预期目的;否则,不良的家庭教育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成为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之一。

(四)家庭的抚养方式

家庭抚养方式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生活的头三年内若被迫与母亲长时间地分离,就会在儿童的人格方面留下独特的痕迹。观察中发现,这些儿童在情绪上往往是封闭的、不合群的,他们不善于同别的儿童或人建立任何亲密关系。那些情绪上无辨别能力的人,从不体会也不会体会爱别人和被别人爱的意义。

(五)家长的素质

家长的素质主要包括其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两个方面。家长的品德素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两条途径:言教和身教。在个体早期的生长过程中,家庭中的长者往往都具有作为榜样的全部特点,而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也正是按照这些榜样来检验和调整自我意识与行为倾向的。当孩子发现父母品行不良时,情绪体验往往先是沮丧和怨恨,继而是烦恼和自卑。长此以往,这种消极情绪体验就可能导致孩子的个性心理发生消极的变化,形成多疑、孤僻、暴躁的性格和离群的倾向,对社会和集体活动保持距离。家长的文化素质往往直接影响家庭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家庭教育能力指家庭教育者能否胜任教育子女的客观条件,如家庭教育投资、可用教育的时间、父母的文化程度等;而家庭教育水平则指在家庭教育方面教育者所能达到的程度,如父母具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采用的教育形式、对子女了解的程度等。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

(一)校园文化氛围中的消极因素

学校环境是大学生日夜生活的场所,因而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大学缺乏丰富多彩、富有时代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常使精力充沛、情感丰富热烈的大学生感到“三点一线”的生活单调、沉闷,不能满足其发挥个性、追求内涵、追求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独特要求和强烈愿望,使他们的情感压抑、兴趣减低。

(二)学习、生活的紧张化因素

大学生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一方面来自繁重的学习任务,较多的教学时数以及需要应付各种考试;另一方面来自同学之间的竞争以及社会的责任感等。适当的紧张与压力对一个人成才是必要的,但如果超过一定限度,成为一种心理负担时,就会影响心理健康。

(三)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态度

教师的教育态度、性格、认知风格、价值观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教师对他所教的学科及其学习的一般态度,时常作为一个榜样显示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教师担负着传递社会文化价值与准则的任务,他也时常被学生看成具有这种价值观的人。因而,教师在这方面的人格表现对学生的道德与情感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教学管理人员也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态度,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爱的教育环境中获得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心理体验。

(四)学校人际关系因素

学校人际关系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心理环境。人在心理上对人际关系最为敏感,人不能离开人际关系而生活。所以,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对其心理健康发生影响,或者说本身就是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志。

(五)学校教育体制、培养方法和办学模式因素

从第一届“中美大学校长论坛”的讨论中可以看到,由于中美两国大学体制的不同,培养方法、办学模式的不同,造成了两国大学生个性上的显著差异。中国大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他们虽然严格训练、基础扎实,但兴趣集中于相对较窄的领域,谦虚、循规蹈矩、小心谨慎、缺乏自信、被动消极,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尽管美国大学生基础不扎实,训练不规范,可是他们随心涉足宽阔领域,兴趣广泛,自大并充满活力,勇敢、自信、主动进攻,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很有利的。如果能够把中国学生的严格训练、基础扎实和美国学生的兴趣广泛、充满自信结合起来,就能培养出高层次的大学生。

(六)学校教育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没有把学生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把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品德问题等同起来,以思想道德教育取代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大学生普遍缺乏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保健能力。当他们在生活、学习、恋爱、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扰或挫折时,当他们处于焦虑、悲伤、痛苦、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时,不知如何应付、宣泄和化解不良情绪,不知如何消除痛苦,以维持心理不平衡。这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反应进一步恶化,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参考文献]

[1]龙建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向导[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李百珍.青少年心理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贺淑曼,等.健康心理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4]徐萍.当代大学生心理修养[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5]攀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吴广宏.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2(4).

[8]杨俊茹.北京大学生心境状况与特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29(4).

[9]王虹.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

9.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篇九

题目: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心理素质培养

作者:

院别:艺术学院

班级:09平面设计班

指导老师:

2011年8月3日

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心理素质培养

琼州学院艺术学院09平面设计

摘要:今年暑假为了配合学校要求,以及逐渐认识到大学生空谈理论是远远不及的,我去了柳州市柳北大米厂做社会实践,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多学习理论知识,行万里路就是参加社会实践,所以我们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我想通过亲身体验的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的能力,一边自己以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关键词:专业素质 心理素质 表达能力 合理规划

在这次暑假社会实践,我觉得很高兴,也很充实,实践过程中辛苦而又充满挑战。刚放假,我找到一些家教,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惨遭拒绝,还找到了一家餐厅,因为觉得似乎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就放弃了,后来大费了一番周折,我找到了一份在服装厂做促销员的工作,离家比较近,坐车方便,又挺能锻炼人的就决定试一试,每天上班时间是8:00到12:00,下午1:00到6:00,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底薪500,之后根据个人推销情况提成。第二天,我进行了一天的培训,培训内容大致是了解服装厂里各类米的品种,价格,用处,生产厂家,生产时间,行情,还有面对顾客时的语言组织,仪容仪表等,如何学会调整好心态等,第三天,开始了正式的工作,刚开始真有点紧张,对周围的工作环境生疏,和同事也不熟悉,向顾客推销产品的时候担心说话口齿不清,普通话说的不标准,又生怕犯一点错误被老板解雇。不过经过一周适应后,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进,慢慢适应了那里环境,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还真有点舍不得。这次的实践体验,使我明白了找到一份新工作无非是“三部曲”。第一步:我们要放下一切的不工作经历。适应,努力去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第二步:搞好人际关系。第三:每天面带微笑,礼貌对人,虚心求教。只要我们不要求过高,挑三拣四的,我们肯定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能使自己有所收获的工作经历。

推销过程我对促销的认识:我觉得促销就是通过自己把厂商的产品推销给消费者,对于一个推销员来说,推销产品的同时也是向别人推销自己,顾客通过自己的语言,形态让他人了解自己。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来说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

当我们推销一种产品时,首先我们必须对产品的相关知识及厂商的具体情况要有一 个明确的认识,大量的相关知识的储备可以使我们面对顾客一系列问题,通过自己的介绍可以使顾客了解产品的一些具体问题,能使顾客明明白白的消费。

二、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

推销是推销员跟顾客以产品为媒介的一种陌生的交流,所以语言表达必须合理得 当,说话要有条理同时让顾客感觉到你的亲和力。通过自己的解说把产品介绍给顾客。另外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我们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自乱手脚,说话语无伦次。

三、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受挫折的心态

推销每天会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由于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及素质不同,会工作中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有的顾客会用各种方式刁难你,此时你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和顾客发生不愉快的事,有时候工作一天的收获可能不大,这时候我们不应该气馁,要学会自我调整,自我鼓励,自我总结,自我提高。

四、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坚持不懈。

推销是一种充满挑战的工作,每天用一个笑脸面对不同的顾客,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要让自己在烈日炎炎下锻炼。要有毅力,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五、在工作中要团结合作,和睦相处。

在这次实践中,我真正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一些重要的社交经验和技巧。其中礼貌是很重要的,尊重同事,要与同事多多交流,让自己融入到团体中,感觉到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效率才会更高,更融洽。别人给的意见,你要听取,也要耐心的,虚心的接受。有时候遭到老板的批评,不要怨恨在心,先反思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以下是我的暑假实践感受和体会: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应用,想事情,办事情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认识事物有两个过程,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次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在当今,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要随时间推移改进认识。

二、良好的工作环境造就良好的心态。

同事之间友好相处,老板和员工的融洽关系,会让每一位员工感觉到那里就是他的另一个家,能激发员工的热情,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提高企业的效益,无论是对老板还是员工都是一件好事。

三、不管做什么事,态度决定一切。

做一项服务工作,顾客就是上帝,良好的服务态度是重要的,我们必须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提高服务质量,语言要礼貌文明,要热情周到,进最大可能满足顾客需求。只要你有一个服务于他人的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帮助,用自己的热情换取他人的舒心。

四、明确目标,合理设计规划自己。

我们现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为自己规划,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要通过社会实践了解自己的长处,了解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什么,要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让自己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服务。

10.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原因浅析 篇十

(宁琳(_)于-1-10 15:53:01发布)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一些大学生的“精神求助”同样不容忽视。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为19%。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家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影响

1、不适当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法和教养方式。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2、大学生家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忽视。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社会现实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们过去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加强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的心理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尤显重要,只有心理素质提高了,大学生才能正视社会不良现象,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更好

1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篇十一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不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1

教育在当前社会中,不仅仅是教育学生学习各种专业理论知识,更是教育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式。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对心理教育逐步重视。在大学生心理教学中,要大力的应用各种先进的心理咨询方法进行综合教学,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更是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1 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1专业人员缺乏

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资格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我国高校的从业人员大多是经过短期培训的心理学教师、德育教师等,其中多数人员又为兼职人员,他们一方面由于精力和时间的分散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该项工作,另一方面部分人员也缺少必要的理论底蕴和有效的咨询技术。

1.2物质条件有限

虽然现在许多高校已经普遍设置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并提供日常服务,但总的来看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物质条件是相当简陋的。主要表现为经费不足、场地狭小和设备短缺。简陋的物质条件不利于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影响咨询的效果和质量。

1.3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扎实,对来访的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就难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咨询的针对性也就不强。同时在高校一般把谈话法作为咨询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很少借助仪器、催眠和行为疗法等手段与方法,这样就很难保证咨询的效果。

1.4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较多是面向一些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即较多偏重障碍性咨询方面,偏重防治性服务,而发展性咨询的工作做得很少。同时,在咨询方式上也存在着被动的局面。

1.5对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虽说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在我国已开展了十几年,但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和受传统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接纳和重视还有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在部分高校,多年来形成的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心理教育的思维定势使心理咨询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扶持。

1.6重视普及,但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有关高校心理咨询的专著、论文发表不少,相关学术会议也经常召开,但就总体来看,对于大学生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尚显不足。一些文章、调查报告描述成分多,深入研究成分少,且理论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1.7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

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对象较多地局限于校园内大学生,没有与社会、家庭紧密配合,使得该工作本身与社会严重脱节。咨询工作有较大的局限性,即无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导致了教育力度不够的局面。

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措施

2.1加大投入,构建高效的心理咨询体系

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党政领导要更加重视高校心理咨询机构,通过相应体制政策的支持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为高校心理咨询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学校要把心理咨询工作纳入到高校的整体教育计划中,使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规范化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科研经费、事业经费应当作为常项预算列支,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落实心理咨询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符合专业化的要求。

2.2做好心理咨询活动开展,倾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反馈

对于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来说,要达成工作目标,就要强化与心理咨询的互动。比如,可以通过举办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解的演讲比赛。心理咨询在准备演讲内容的时候,大量地搜索着相关资料,有意识地增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理解,让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碎片化”“只言片语”式的理解,一下子立体起来。不仅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精彩、富有趣味的一面,让大学生切身体味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效果。对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落实,绝不是教师天天宣传说教就能够实现的,要听听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通过其参加心理咨询的平台,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对他们的一些不当理解或者理解上的偏差,加以引导和修正,这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增强了师生的全面互动,让本来凝重的交流环境,一下子活跃起来,激发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咨询活动的推波助澜下,良好地开展起来。

2.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助推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在开展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之中,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多组织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文娱活动,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参与活动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心理健康影响,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强化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落实,起着助推作用,与此同时,心理咨询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有效开展,也将相得益彰。例如,开展关于心理咨询工作相关的小品演出活动。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自娱自乐中,获得深刻地健康心理引导,增强心理健康素养程度,为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创业、深造等打好良好的心理基础,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干劲,培养出身心健康的社会需要的高等人才。

3 结束语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任重而道远。高校要做好相关的工作,积极探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新模式,全方面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创建出一套合理有效的工作方式,为培养四有人才提供动力,勇于打开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佳利.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34).

[2]王君刚,段为松.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途径[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01).

12.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篇十二

(一) 不能适应新环境造成的心理焦虑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并趋于低龄化, 90后已经成为校园主导。他们年龄较小, 大多为独生子女, 惯以自我为中心, 大多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 从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 独立生活的大学篇章拉开序幕。在上大学前, 学习和生活是老师、家长们的固定安排, 相当有规律, 而大学的学习不再有他们督促, 而是由自己把握时间, 很多新生不能适应, 没有调整好学习和生活节奏, 跟不上学习进度、处理不好室友关系的情况屡见不鲜。面对这些巨大的变化, 很多新生会出现失落、焦虑不安、神经紧张的现象, 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失眠、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

(二) 人际交往处理不当引发不良心理

在交往频繁的大学校园里, 大学可以说是人际关系的开始, 对于个性鲜明的当代大学生, 人际关系就像一把双刃剑, 处理好人际关系如室友关系、班级同学关系、社团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对每一位大学生都是考验。大学生是个性鲜明的个体, 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各异, 面对周围陌生的环境, 不再有以前熟悉的亲人、朋友在身边, 独自一人面对各种困难, 心理上会产生矛盾和困惑。一方面, 他们希望尽快融入集体, 交到新朋友, 步入学习和生活的正轨;另一方面, 初入社会的大学生, 对社会的复杂性缺乏感知, 考虑事情缺乏全面性, 很容易在激烈竞争中失去自我, 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迷失前进的方向。当现实跟理想的差距较大时, 不能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 从此一蹶不振, 整日与焦躁、颓废为伍。

(三) 其他方面造成的心理问题

当前大学生恋爱现象相当普遍且公开化, 青涩懵懂的恋爱经历让无数青年男女憧憬向往, 但是, 幸福美好之下也隐藏着一些不定因素。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情感丰富但缺乏稳定性, 人生阅历尚浅, 缺乏恋爱经验, 对爱情的认知不够, 自控能力也较差。常见单相思的某些学生陷入痛苦境地, 处于烦恼、空虚, 甚至绝望之中, 处理不好容易造成极大的心理问题, 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影响。有的学生带着不端正的爱情动机, 把握不好性和恋爱的尺度, 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害人害己, 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烦恼和痛苦, 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另外, 强大的互联网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 各种不良诱惑随之而来。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过渡到大学, 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感, 许多大学生会把时间消耗在网络上, 长此以往会对网络产生依赖, 染上网瘾。长期泡在网络中的同学, 排斥现实生活的世界, 缺少与人面对面交流, 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色情网站等, 形成孤僻性格, 心理逐渐扭曲, 严重者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扰乱社会秩序。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

(一) 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及机构建设, 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高校学生心理问题, 学校应高度重视, 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及机构的建设, 打造一支资深心理教育师资队伍, 加大对辅导员心理学素养培训力度, 为学生营造一片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学习环境, 提供解决心理问题的渠道。同时, 开设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疏通心理咨询渠道, 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数测试, 监测学生的心理状况, 发现心理问题严重者, 应主动疏导, 进行心理教育,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咨询师资队伍及机构的作用。此外, 为避免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悲剧发生, 在加大心理教育的同时, 高校应建立应急预防体系, 设立学校—学院—教师—班级—学生层层反馈机制, 针对有心理问题或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 采取不同对应方式,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构建一道牢不可破的全方位防御体系。

(二) 充分发挥辅导员重要作用

除授课教师外,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辅导员可以说是跟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大学教师, 能及了解心理动态。同时, 辅导员应注重构建心理教育体系, 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档案, 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以便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 高度重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三) 依托现代媒体, 开展有益于心理健康活动

现如今, 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 课余生活内容丰富, 现代媒体早已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 如电脑网络、手机网络已经成为现在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媒体平台。通过现代媒体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 培养大学生的团体意识和竞争意识, 激发学生的潜能, 充分利用电子竞技活动的群众性、协同性和交往性, 使学生在获得成功与喜悦的同时, 收获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心。在虚拟环境中与学生交流, 可以避免现实交流中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 营造轻松、和谐的交流环境, 便于学生敞开心扉, 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帮助其树立自信, 摆脱自卑, 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 畅通学校—家长—学生沟通渠道, 构建及时反馈应对体系

要掌握大学生心理, 仅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很难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校方与家长之间可通过电话、微信、网络等工具时常交流, 互相交换有关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表现情况, 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解决措施;校方与学生之间可通过心理咨询师资团队、机构和辅导员处进行沟通, 鼓励学生主动与学校交流;同时, 校方应定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 将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 提醒家长与学生沟通, 多渠道了解情况, 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不断进入人们的视线。本文在陈列当前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分析其原因, 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上一篇:自动驾驶仿真平台总结下一篇:外研版必修三英语教案